首页 > 文章中心 > cad课程教学

cad课程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cad课程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cad课程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电气cad技术 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识码:A

以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等院校电类专业都开设了“电气CAD技术”课程。本课程以训练学生的电气制图与识图技能为核心,依托AutoCAD制图软件,详细介绍了AutoCAD系统操作方法、电气工程涉及的常用电气图的基础知识、典型电气图的绘制方法与技巧等内容。电气CAD作为电气工程设计方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通过电脑绘图,把工程技术人员从枯燥、重复的手工绘图方式中解脱出来,更多的时间用于设计工作。由于电气CAD软件紧贴电气设计需求,专门为电气专业量身定做,能够帮助电气工程师实现智能快速的设计工作,可以帮助电气工程师提高电气设计的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和差错率,深受电气工程师的青睐,应用范围很广。作为理工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CAD来绘制或者设计图纸。

1 电气CAD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1任课教师的电气专业知识较为缺乏

部分院校的CAD任课教师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担任,教师虽然对Auto CAD教学软件很熟悉,但缺乏电气专业的知识,对于课程在电气相关专业领域的应用和工程经验基本上没有,对电气专业后续课程设置及课程系统缺乏全方位的把握,该课程就不能准确地定位。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深刻了解和把握CAD软件在电类专业中的具体应用及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关系。

1.2 教师和学生对电气CAD技术课程重视不够

教师在上课时没有讲清楚这门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之后有什么用、具体的应用范围以及在企业行业中的实际应用,该课程和其它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怎样学好这门课程。各学校、各专业在时间设置上也有很大差异,对电气CAD技术课程上课时间安排不固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课程时间安排的随意性,使得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对于刚刚入门学习相关专业基础课的学生,还没有深入地接触到电气元器件设备符号及工作原理等专业知识,只能机械地画图绘图,在教学过程中将出现知识的不连续和断层现象,学生学习比较吃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

1.3 过份依赖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有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照本宣科的现象比较严重,和学生互动的机会减少,不能引起学生共鸣,仅仅依靠多媒体进行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没有亲自操作,注意力不集中,教师教学进度过快,教学无互动性、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等诸多问题,在电气CAD技术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4 教学时间与上机练习时间不一致性

受到学校机房硬件条件的限制,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电气CAD技术课程安排往往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上机操作各一半的学时,并分开进行,可能周一学生上两节多媒体理论课,周四或者周五安排两节上机练习课。从学习理论到上机练习要有几天的时间间隔,而这样的教学安排,人为地使教学环节和实训环节脱节,学习效果不理想。

2 电气CAD技术课程改革的措施

2.1由专业教师任课

电气CAD技术课程应由专业教师任教,对专业教师进行CAD软件的培训,在熟练地掌握CAD软件操作的同时,专业教师具有设计工程图纸的丰富经验、专业知识全面的优势,对电气专业的各课程十分熟悉,对授课内容游刃有余,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将授课内容讲解透彻具体。在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时,结合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习来完成部分的设计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实际工程接轨,学生才能学好这门课程,教师也才能教好这门课程。

2.2 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教学

将电气CAD技术课程安排在机房上课,在机房安装多媒体,做成“教、学、做”要体化教室,采用电子极域教室和多媒体配合的授课的方式,教学讲解CAD 软件的基本命令及应用,学生跟随教师边学边做,边学边练,让学生一开始在学中做、慢慢变成在做中学。教、学、做相互循环,具有连续性,互动性。以训练学生的电气制图与识图技能为核心,以能力培养定位学习目标。如教学电力工程图的识图与绘制内容,教师一边用多媒体讲解要点,一边用电子极域教室演示,随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此时教师实时巡视,学生及时提问,实现教学的相互循环、连续性和互动性。在实际电气工程案例中,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邀请行业专家对电气设计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设计了六个学习情境。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2.3 尝试构建“岗、课、证融通”的教学模式

我们构建“岗、课、证融通”的教学模式,来设计教学内容,电气工程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如设计员、CAD制图员、设备维修工、数控维修工等。将岗位所需要具备的电气工程识图与制图的知识和能力,融入到电气CAD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考取得相关的资质证书,如CAD制图员、AutoCAD 认证工程师等,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我院三年来“电气CAD技术”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在教学方式上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加强,课程教学质量大大地提高,毕业学生得到了包括企业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好评。

参考文献

cad课程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CAD;Protel99SE;教学改革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使印制电路日趋精密和复杂,传统的手工设计和制作印制电路板的方法难以适应生产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人们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电子CAD技术在工程学科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电子领域中广为流行的Protel99SE软件,正迅速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从事设计和绘图的基本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的的高职院校电子专业都开设了“电子CAD”课程。对于这样一个绘图软件和电子元器件标准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具有基础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由于其多样化,以及工程实践联系紧密的特点,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授课结构,学生会认为课程内容零散,学生容易感觉到杂乱无序,导致学生对课程不能产生兴趣。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该课程教学应体现高职院校电子工程专业的特色,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印制电路板绘制方法,具有较强的岗位实践操作技能,能够满足不同就业岗位的设计要求,提高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高职院校《电子CAD》课程教学必须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探索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

2.优化教学结构,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电子CAD”课程把电子技术国家标准、电子专业知识体系和Protel99SE软件技术紧密结合,由于教学内容零散、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教学难度较大。授课结构是保证课堂教学好坏的一个重要条件,讲课内容根据所教课程的目的、要求,通过深入分析和精心组织,将零散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授课结构条例清楚,有系统性和逻辑性。“电子CAD”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结构由如下几部分构成:

2.1 电子CAD-Protel99SE的设计基础

Protel99SE软件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功能强大,在绘制原理图、PCB自动布线等方面功能完备。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电路仿真器,使电路设计可以完成从原理图到最终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所有工作,软件设计按照这样的流程进行,依次为工作环境设计和页面设置,载入元件库,在图纸适当的位置放置元件,放置电源符号和接地符号,放置连接导线,放置网络标号,放置文字说明,检查电路图并做相应的调整。较为专业的是PCB,所谓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就是印制电路板,简称电路板,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几乎每种电子设备,小到电子手表、计算器、大到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军用武器系统,只要有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为了使各个元件之间的电气互连,都要使用印制电路板。目前印制电路板的品种已从单面板发展到双面板、多层板和挠性板,结构和质量也已经发展到超高密度、微型化和高可靠性程度;新的设计方法、设计用品和制板材料、制板工艺不断涌现。由于内容比较零散,可以将软件应用这块内容划分为六个部分:Protel99SE的工作环境、原理图(Schematic)编辑、原理图元件的制作、印刷电路板(PCB)编辑、印制线路板元件封装的制作、执行电路仿真(simIllation)等工作。

2.2 电子CAD应用实训

给学生提供在电装实习中装配的工件,要求根据实物电路,绘制印制线路板,并进行优化和改进,对电路进行仿真实验,与以前的实测数据比较,充分体现电子CAD在实际设计中的优点。通过实例学生能巩固原理图绘制,PCB制作过程和操作技巧,初步尝试电子CAD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程的升华。

从上述“电子CAD”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可以看出,内容充实,结构紧凑,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是本课程的特色,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电子CAD”课程的教学不同于一般理论课的教学,它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教师如果按照常规方式照本宣科,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电子CAD”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有针对性的采取了有效措施。

3.1 采用项目教学法,分解知识点

项目任务的明确对于今后的学习与任务的最终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提出项目实例,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项目当中,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设计精巧的“项目实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

欲望,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项目的提出应由老师在课程教学前做出周密的规划,采用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来设置具体的项目实例。

在电子CAD教学中,先对protel99SE软件做简要的介绍,之后在课程教学前期要学生完成一个放大电路印制线路板开发的项目;中期完成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电路的线路印制板的开发项目和电压检测与显示电路印制板;最后让学生完成电装工件电压检测控制电路印制板制作项目。在完成了这4个项目之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在第一个项目放大电路印制线路板开发项目中,学生可掌握protel99SE软件的初步使用,PCB线路板开发的流程,熟悉各种窗口的功能;在第二个和第三个项目教学中,除了强化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点,还将元件封装的创建、设计规则的使用、各种PCB报表的生成以及电路仿真等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在最后一个电压检测控制电路印制板制作项目教学中,完全以实际项目开发的过程来开展教学,给出电路原理图,和尺寸,电气参数的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PCB线路板的布线,最后分组做出样板。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使学生能感受的PCB项目开发的真实过程,为以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

3.2 protel99SE软件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电子CAD”课程中protel99SE软件是作为工具应用于电子技术中,专门用来学习protel99SE软件操作的教学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数的25%,因此,对protel99SE软件的学习要求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感知自主学习的实质和乐趣,这个部分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完成项目是项目教学法的重点,问题提出并设计好了执行的过程后,学生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去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来迁移旧知识,构建新知识,从而完成一个个的任务。以电压检测控制电路印制板制作项目为例,针对原理图元件的导入、编辑与元器件的新建,涉及多种对象的认识、理解与操作;对于报表的生成与修改,涉及控件与报表的知识;PCB图设计中涉及到对电路板物理特性的规划,元件布局涉及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元件封装涉及到对电子元件尺寸到考虑等等的知识内容。除了这些操作性知识外,还有其它的很多操作和要考虑的问题,需要学生去处理、解决。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学生可以先查阅有关的教材、资料,在上机实践中,逐步地理解、模仿、改造,进行自主学习;然后鼓励大家共享资料,相互讨论、交流,进行协作学习;遇到困难时,还可以有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比如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等,以利于项目的完成。

在电子CAD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了,使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都有明显的提高。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电子CAD”课程的教学中,要融入先进的设计方法,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电子CAD”教学内容的实践环节,拓宽“电子CAD”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在项目化教学中,接触各种实际的和模拟的设计与制造课题,进一步消化、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与实际应用中典型的印制板制作紧密结合。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路。在保证必备的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具体软件在设计中的使用,通过大量实际训练,使学生达到掌握举一反三的、熟练的专业应用能力的程度,使学生能将掌握的电子CAD技能应用于电子技术中,也为将来自己设计和改良一些使用设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5.学习效果评价的多样化

“电子CAD”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尽管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很多方法,仍然发现部分同学的主动性不够,学习不够深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学习效果评价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习效果采用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首先,学生对照评价内容与项目总结自己的掌握情况,还有哪些操作不会,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效果如何;其次,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同时也使学生学会欣赏别接纳别人的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再次,对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与作交流的情况、运用和掌握的科学方法、科学态情感体验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教师分析任务完成情况,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参与,就要鼓励;只要努力探究,就要表扬;有进步,就要肯定;同时统计学生在任务完成中的问题,教师应及时予以总结指导。

另外,为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电子CAD”课程内容,除了对教学内容认真组织外。教学过程中,还采取作业和考试兼顾的方式,精选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电路设计案例作为作业和考试的内容,以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6.总结

通过“电子CAD”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使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实际应用,课程体系更加优化。在教学方式上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加强和优化实践环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近两年的“电子CAD”课程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亭.电子CAD职业技能鉴定教程[M].广东科技出版杜,2007,8.

[2]王廷.电子线路CAD protel99使用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cad课程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服装CAD教学结构设计

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Garment ComputerAided Design,以下简称服装CAD)技术利用人机交互的手段,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图形学、数据库、网络的高新技术与设计师的完美构思、宝贵经验、创新能力的密切结合,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计质量,大大缩短服装从设计到投产的过程。因此,学习服装CAD有利于激发设计人员的创作热情,有利于调动服装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式研究型学习,服装CAD的教学给服装专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了专业教学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1.服装0AD教学的优势。随着服装生产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服装生产中。例如:使用服装CAD技术进行款式设计、打板、放码、排料等工作,使用电脑吊挂系统对服装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使用电脑缝纫机提高制作的效率等。服装CAD系统是成衣生产中诸多设计所使用的工具,是辅助企业提高设计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工具,是企业技术含量的体现。服装专业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适应于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运用服装CAD教学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服装CAD教学,改变传统的服装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传统的结构课程是教师借助黑板、粉笔、尺子等教学工具,边讲边画,直观性差,而且做出一款服装结构图都要花费大量时间,但应用服装CAD中的结构设计系统,很快就可以完成一款结构图,大大缩短制作结构图所用的时间。并且在效果图经常修改的情况下,可根据新图形在原有结构图中进行内容与形式的增删、修改和变换,表现不同的结构图。

I.2 服装CAD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验的运用和研究,学生运用服装CAD软件可以把学过的结构设计纸制图转化为计算机用图,把二维的平面图转化为三维立体图形,评价所设计服装的合体性、舒适性,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并且可提高学生的自我鉴别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1.3 提高就业。在服装生产中,从结构设计、放码、排料、三维试衣、裁剪到缝制成衣,从企业管理到销售管理,计算机技术在很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预计在2015年,国内企业使用服装CAD软件的普及率将达到80%,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因此,近年社会将需要大批精通服装技术又掌握服装CAD的复合型人才。

2.服装CAD课程的教学现状。如今的服装专业大学生都会熟练运用电脑,但真正会使用服装CAD软件的很少。虽然目前各大院校都开设服装CAD这门课程,但教学效果还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其主要原因是:

2.1 由于服装CAD软件各不相同,大部分院校使用的服装CAD软件是软件公司与服装院校合作,以最优惠的价格销售或免费赠送的学习版软件,这样虽然可以使服装专业的学生先入为主的学习和使用本公司的软件,但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院校使用的不一定是功能最强大的新软件,从而影响CAD软件教学的推陈出新,对新软件的学习尤其不利

2.2 与服装CAD相配套的硬件设施不够,学生不能全面学习服装生产的整个过程,只能在机房里学习结构图、样板图、排料图、三维试衣等过程,而不能把设计的图形输出或直接连接到自动裁床上进行裁剪。

2.3 授课方式一般采取与计算机应用课程类似的教学方法,即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授课内容基本以介绍软件功能及工具用法为主。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只能有选择性的用服装实例介绍常用功能,而不可能将软件系统的所有功能都作详细讲解,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从属被动接受地位,在其他教学环节学生很少有再次接触或应用服装CAD的机会。

3.改进服装CAD教学的建议。针对以上不足,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下是我的几点建议:

3.1 增强学生与企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方面在校内打版、推版、排料、绘图全过程的练习,另一方面带领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把产、学、研紧密结合。

cad课程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道路工程制图与CAD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TB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道路工程制图与CAD》被喻为“工程界的语言”,是土木工程工程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它研究绘图和阅读工程图纸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为培养培养学生熟练准确识读与绘制道路工程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以后工作中能够看图准确的进行生产施工、进行工程概预算工程中的工程量计算等基本技能;同时,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学习打下知识基础。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应注重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道路工程制图与CAD》课程应针对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对教学的模式、内容、方法及手段等进行改革。笔者结合实际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不同的学习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道路工程制图与CAD》课程可以分为三个模块,不同的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模块一:投影基本知识。根据绘图的标准和规范,学习投影的基本原理,掌握空间形体的三维投影及根据三维投影绘制轴测图,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本模块教学主要采用理论与学生练习相结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学院购买的投影模型,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力。在作业的批改工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空间想象力薄弱,作图能力不强。

模块二:道路工程施工图识图。根据投影原理,掌握施工图的识读方法,能读懂道路工程施工图。在这个阶段,学生由对施工图一无所知进行学习,甚至对道路工程也不甚了解,为此,在讲解施工图之前,首先应先将道路、桥梁

隧道等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施工图纸组成等基本知识进行讲授,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给学生展示一些工程现场的施工图,并讲解这些构造在工程中的作用。通过展示,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读懂施工图,意识到施工图的重要性 [1] 。

模块三:CAD学习部分。随着电脑的普及,手工绘制施工图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步伐,目前都是应用CAD进行电脑绘图。为加深学生对CAD制图的了解,让学生根据投影原理,先手工绘制几张简单点的施工图,然后再讲授CAD的基本命令,让学生对手工制图CAD绘制进行对比,以此加深对CAD绘图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CAD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工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计算机机房进行多媒体教学,先针对具体的工程施工图由老师边分析边操作,然后由学生自己独立操作完成,期间,老师巡视,解答没有弄明白的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

二、设计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道路工程制图与CAD》教学过程中,尤其投影基本原理部分,内容抽象、枯燥乏味,应努力去设计教学情节以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合理的教学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工程实例,例如工程量计算错误对投标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识图,让学生认识到识图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标,通过学习,掌握这些技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同时,在教学情境的设计过程中,注意难易结合,逐步深入,由浅入深,既不让学生明显不一下子接触太难的知识,又要使学生每次有所收获。

三、重视课程实训,紧密结合工程实际

高职高专教育的职业导向性,决定实训是课程学习的一个必要环节。《道路工程制图与CAD》既有系统理论性,更强调实践性,通过实训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单纯的讲授,枯燥乏味,纸上谈兵,学生不明白课程学完具体是做什么用的。为此,可以应该加强实训内容。例如,在识图的过程中,可以找一些已经完工的、具有代表性的道路工程施工图纸,让学生去识图。在识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去复核工程量清单,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彻底掌握道路工程施工图的识图方法及技巧。实践与理论想结合,通过工程中的实例,学生能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掌握理论知识和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对于一些复杂的施工图或者结构,可以寻找一些相关的施工视频录像,来增强在施工现场识图的能力与方法。通过这些实践教学环节,逐步的提高学生实际遇到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早的接触以后的工作岗位,缩短学生在校学习和毕业后工作环境之间的差距,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改变课程考核方式

目前,笔者所在的学校,《道路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分为两学期完成。第一学期主要是道路工程制图的学习,这部分内容考核还是采用一般的考核方式,例如卷面考核,其并不能客观公正的体现教学的效果,并不能反映出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CAD部分的教学,其考核,目前采用上机操作考试,即根据例图,在规定的时间内,绘制完成。这种考核方式,比较能体现学生的操作能力。考核方式必须紧扣教学环节,体现学生真实能力。

五、结束语

《道路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是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很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后继的专业课的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以理论实践教学为主,以绘图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认识道路工程制图与CAD的特点,熟悉工程图纸,并能用CAD软件进行一些道路、桥梁图绘制。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案例,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相关的调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平时需要积累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授课时应多结合实际,同时促使学生多想、多学、多练,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为以后的工作就业起到帮助。

参考文献:

cad课程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CAD/ CAM技术应用;高等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教学改革

Discussion of CAD/CAM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Xin-xiang ZHOU Zong-dang

(Shangra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hangrao Jiangxi, 334109,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AD/CAM teaching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will be introduced in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enterprises, establish the open training environment and network learning platform, change course assessment and other assessment measures,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od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enhance student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Application of CAD/CAM technology;The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Project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CAD/CAM技术应用》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数控技术和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及制造等机械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是门动手能力要求很强的课程,课程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注重专业技术技能与职业素质培养相渗透,要求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独自完成某个具体零件的设计和产品造型工作,生成数控加工并在数控机床上完成零件的加工,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控加工工艺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将必要的知识点融于实践技能培养的进程中,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强调以“实践应用”为宗旨,重视学生的综合操作实训技能的训练,并能为后续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训实践联系打下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在学院的CAD/CAM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方式,教师把授课重点放在讲授CAD/CAM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一些软件的操作,缺乏将CAD/CAM技术与相关的生产实践项目的结合,导致学生在学完CAD/CAM软件后遇到实际情况却不会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探索当前CAD/CAM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1 目前CAD/CAM技术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问题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要求掌握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完成零件产品的图形设计、产品造型、数控加工程序等相关的CAD/CAM工作,最后在车间的数控机床上实现零件产品的切削加工过程。但实际上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讲授CAD/CAM课程时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基本定义、原理及计算机软件的操作上,简单的上机操作代替整个实践教学,对于相关的数控机床加工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刀具等的教学没有融合到CAD/CAM课程内容中去,导致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虽能够完成零件图绘制及数控加工程序生成,但对于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 生成的加工程序如何在数控机床上实现加工,加工方案中的工艺参数的设定是否适当、加工工艺路线制定得是否合理和生成的加工程序正确性等实践问题缺乏理论依据,加工程序失去实践意义,显然这样的课程教育体系与培养要求相去甚远。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自主完成某一具体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目的。

1.2 教学资源问题

市场上关于CAD/CAM技术方面的书籍、教学视频等种类繁多,学院的教学以UG、Pro/E、3DMax软件为重点。通常的教材以系统的讲述某一款CAD/CAM软件的绘图及走刀路径的生成以及选择一些零件的绘制及走刀路径的生成方法作为典型案例来实现教学目的。而所选择的零件并非实际生产中的零件,所讲授的知识与生产实践没有联系。真正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资源相对缺少,使得教学达不到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同时很多高职院校担任CAD/CAM课程教学的教师来自于传统的机电类专业毕业,缺乏相应的企业生产实践经验以及对新兴的CAD/CAM技术缺乏深入了解。

2 改革CAD/CAM课程的教学模式

2.1 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

在CAD/CAM应用软件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功能性教学方式,即通常重点讲授各个操作命令的作用、运用和具体的操作步骤,而对于命令之外的联系甚少。采用这种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教师以灌输式教学方法讲解各种命令操作而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学生走上社会难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在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中,讲究注意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强调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提出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即更多的引入企业实践生产中的产品进入课程教学,紧密联系生产实际这样学生到具体工作岗位后才能适应所使用的CAD/CAM软件与学校学的不一样或版本不同等情况,才能更快解决实际的设计问题。另外项目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学习态度,以使学生在学习前能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同时在教学中设计很多的学习活动如实践操作、车间实训、任务/项目、学习笔记、学习心得等,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2 将CAD/CAM技术应用到相关的专业课程设计中

在机械、数控等工科类专业中有多门的专业课程如“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模具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产品结构设计”等都安排了相应的课程设计内容,需要学生完成某一机构或零件的课程设计,其中的设计部分以前都是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手工完成这部分的工作。随着CAD/CAM技术的逐渐普及,学会相关CAD/CAM软件的运用已成为当前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在相应的课程设计中可以要求学生运用CAD/CAM软件完成零件或机构的二维、三维的造型设计,通过这样的方法增加CAD/CAM软件的使用提高学生对软件掌握的熟练程度,同时在教学教研中进行CAD/CAM软件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和实践研究,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应用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与其它课程设计的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战训练,使学生掌握CAD/CAM在本专业各项设计与建造中的应用,在接触各种实际的和模拟的设计与建造课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提供一个自主、开放的实训环境以及CAD/CAM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及资源共享的场所

在教学中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启发指导的开放式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宽松的实验环境完成学习,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束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目前学院针对CAD/CAM教学的特点在CAD/CAM训练中心建立多媒体教学软硬件环境,避免了以往的CAD/CAM教学方式理论教学和上机操作分离的教学弊端,将CAD/CAM教学的教师讲授和学生上机训练同步进行实现学生的边听边练,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同时建立CAD/CAM训练中心FTP服务器,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向学生提供CAD/CAM技术方面的软件、教学资料、课件等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下载服务。学生在学习中也可根据自己设想自创实训项目,设计实训方案和步骤,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完成实训项目。

3 变更课程考核评定方式

学院传统的学生学习课程考核评定是以学生的平时成绩(考勤、作业、操作)加上期末考试的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这样的考核存在部分学生用死记硬背的答卷方式能获得高分但真正对软件的掌握达不到要求,鉴于此提出采用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监控方式对学生的软件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修改相应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评价体系,以预期学习成果来界定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仅靠理论笔试和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法,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为重点的学习成绩评估体系。在课程的考核中注重学生的理论水平、能力、操作技能的综合考核,实行静态考核和动态考评相结合加强整个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考核。

4 结束语

教师在教学中采取鼓励实践、团队协作等培养学生学习CAD/CAM课程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会分析,多动手实践。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学生对CAD/CAM课程的学习更有积极性和信心,其动手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增强,掌握的实际操作水平更符合企业的需求,提高了CAD/CAM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廖友军,余金伟.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32).

[2]曹伟,谢晓巍,谢晓艳.计算机课程研究性教学实施模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0).

[3]覃岭,李文辉,等.高职《CAD/CAM技术应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35).

[4]孙丽霞.高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06(03).

[5]肖国玲.高职院校开放实验室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05(12).

[6]罗广思.对高职CAD/CAM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01).

cad课程教学范文第6篇

电子CAD技术教学模式项目驱动竞赛评价讨论考核办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被迅速而广泛的应用于电子工业领域,由于该技术能将电子电路设计全过程工作都放在计算机上高效便捷的完成,因此,该技术在电子电路设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程主要讲授的就是目前在国内使用非常广泛,普及率极高的电子CAD软件Protel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Protel软件是一个完整的全方位电路设计系统,能够辅助设计者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完成电子设计全程的大量工作,所以,该软件就成为每一名电子、电气类专业学生都应当掌握的电子设计工具,《电子CAD技术》课程因此成为高职电子、电气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搞好本课程的教学尤为重要。

一、《电子CAD技术》课程特点

《电子CAD技术》课程因其所讲授的是电子CAD工具Protel软件在电子设计工作全过程中的使用,因此,本课程应用性强,主要以计算机为学习平台,注重上机操作,理论内容少,实践训练多,要求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电学理论基础及电子工艺基础,强调联系实际及实际工作运用。

二、当前《电子CAD技术》课程教学状况

当前,本课程教学基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根据教材编写内容,先课堂讲授,操作演示,后上机练习,巩固提高。本人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认为使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首先,教学太注重教材内容,按部就班,教法单一,这就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自始至终都感觉本课程枯燥乏味,对本课程不感兴趣;其次,教学和上机练习偏重于软件的操作学习,忽视了其在实际电子设计工作过程中的应用,导致学生直到本课程结束都不能充分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学生感到学习本课程没什么用处,因此学完之后很快就忘,更不要说在将来的工作中熟练运用了。所以说,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合《电子CAD技术》课程的教学了。

三、《电子CAD技术》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基于上述对《电子CAD技术》课程特点的分析,及对当前该课程教学所普遍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结合多年在本课程教学工作中的体会,本人认为,要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应做到首先要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喜欢上这门课,最后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运用本课程所学去做实际工作,以达到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学以致用,要做到这些,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其进行革新,走出一条新路。

1.构建能完成电子设计全过程的实训场所

《电子CAD技术》课程所教授的是辅助设计者完成电子设计工作全过程工作的CAD工具软件Protel的操作运用,也就是说Protel软件的操作运用贯穿于电子设计工作全程,为了真正做到联系实际,符合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就处在与将来工作岗位环境相似的实训场所中是关键所在,所以,构建能完成电子设计全过程的实训场所尤为必要。该实训场所至少应该包括计算机网络构建完备的微机房,电路理论设计、PCB制作和电子产品组装实训室,以模拟电子企业中真实的电子设计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在这样的实训场所中练习,不会与实际脱节,有利于更好的掌握本课程内容,做到学以致用。

2.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实用性

爱迪生曾经说过:“兴趣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当前,电子、电气类专业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学习情绪化等缺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主动学习这门课,就成为本门课程的第一个大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个大问题,我认为让学生明白本门课学什么,所学用来做什么,怎么做,有多么实用、好用最为关键,因此,本课程一开始,就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去解决这个关键:(1)选择一个学生熟悉的电子产品实物为例,讲解该产品是怎样从无到有一步步设计出来的,从而引出电子设计全过程,牵出本门课要学习的电子CAD软件Protel;(2)通过在实训室组织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子产品小制作,学生用手工方式设计,教师采用CAD技术设计,将两种设计方式进行比较,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本课程学习的必要性,实用性;(3)通过多媒体播放CAD技术相关最新资料、视频,让学生了解CAD技术的现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CAD技术是多么的有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4)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去电子企业参观,通过到电子企业实地考察学习,学生才会对本课程真正感兴趣,更加清楚这门课的意义何在,以后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转化到生产实践当中。

3.以实际的电子电路设计全过程工作步骤为主线,采用项目驱动,模拟真实的电子设计过程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制定学生感兴趣的实用性电子电路设计项目,按照实际的电子电路设计全过程工作步骤,将项目划分成一个个任务,每个任务都包含了一个设计步骤工作所需求的知识点、操作方法和技巧,学生一个任务一个任务的做,教师按照每个任务的需要讲授所需知识技能,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中完成课程的学习,最终循序渐进地完成整个项目,从而学好课程全部内容。学生在“做”中得到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在“练”中得到锻炼和总结,“学,做,练”完美结合,同时还使学生真切感受实际的电子设计工作是如何做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加愿意学好这门课。

4.在训练中引入竞赛评价办法和讨论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本课程各阶段的学习训练中,引入竞赛评价办法和讨论机制,所谓竞赛评价办法,就是在各阶段的学习训练中,组织学生进行设计竞赛,看谁能够更好更熟练的运用Protel进行电路设计,竞赛结束,按照设计结果的质量和设计速度综合评定,排定名次,每次竞赛结果都计入平时成绩,另外,每次竞赛后都组织讨论,让学生充分的交流,互相取经,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其中,善加引导。通过这种办法的引入,用竞争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讨论,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最后的综合训练阶段,引入需要多名学生合作完成的设计项目进行以设计小组为单位的设计竞赛,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总之,通过竞争、讨论的方式,能够使学生主动去学习,不只学习技能,还增强顺应社会需求的良好素质。

5.改革考核办法

将上机考试作为考核方式,将平时竞赛成绩作为平时成绩,与期末的上机考试成绩按比例相加作为总成绩,这样能充分客观的反映学生对本门课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成果,符合本课程的特点,与前述的教学方法相辅相成。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电子CAD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和思考,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顺应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文阐述的教学新模式,已在教学中进行了试用,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今后,该模式还有待在教学中进一步检验,不断改进、提高,以成为更适合本门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学模式,为本门课程的教学打开一个新的更好的局面。

参考文献:

cad课程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CAD;现状;改革方法

《建筑CAD》作为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中极其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要想日后掌握好专业知识技术,必须要把它学好。而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互相渗透也是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养成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所以,老师如何教好《建筑CAD》这门课程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一、《建筑CAD》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特点。《建筑CAD》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与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如果绘出的图与现实要求相去甚远,是完全没有价值的,所以,在教学中就要着重培养学生通过这门课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出现的问题。①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说,高职学生大多数是因为高考失败而来学习一门专业技术的。综合许多同类学生的特点,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往往学习动力不足,热情不高,方法欠妥。有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够,还没有脱离高中那种在老师监督下学习的环境,在没人督促的情况下可能忽略这门课程的学习,不能做到温故知新,积极思考,主动寻求动手机会。而在没有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的影响下,也可能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②从老师教学的角度来说,现在的教学思路往往没有脱离原始的,严格按照书本编排顺序讲解的传统。许多老师只是按照目录顺序从前讲到后。而按照经验,书本的编排往往是把一个模块的东西全部放在一起,例如把基础知识点全部排在前面,实践内容放在后面。拿AutoCAD来说,由于软件自身命令较多,传统教学会把这些命令一一列举。这样虽然可以使学生把知识掌握牢固,但是由于这门课程是实践性强的课程,过多的理论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可能理论过关,实际操作能力差。而且有的知识点不常用,死记硬背没有太大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动手时间。

二、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1.把实际问题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既然这门课程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我们就可以把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中。当讲授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初步了解后,老师就可以引入实际的问题,这时可以使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方法,然后老师可以将实际问题和教学内容融合到一起,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介绍新的知识。讲授步骤可以不按照课本编排,而是用到哪里讲哪里,把重要知识点反复强调,不常见的知识点一带而过。比如介绍AutoCAD这款常用的软件时,老师可以按照建筑工程绘制图纸的步骤,一步一步讲解,逐步分析问题,用到哪种命令就填充进教学课堂,可以使学生能直接地感受到命令的作用。相反,如果孤立的一个一个介绍命令的作用,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老师最好在课堂结束后给学生布置由实际问题产生的思考题,留待学生课下思考。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后的运用,不会因无事可做而轻视这门学科或者不去复习。

2.采用分组竞赛形式检验教学成果。当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实际的问题去解决。当小组进行操作时,老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小组出现的不同问题逐一解决。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检验教学成果,使每一个学生融入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运用自己所学的内容思考解决方法,而在出现问题后由老师进行指导、启发,更能够记忆深刻,从而有了新的理解。而老师也能在这种活动中有的放矢的解决学生的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实际问题与课堂的结合,也能使学生更早地接触以后面临的问题,尽早锻炼可以使学生不再对未来迷茫,能更从容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3.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对所要绘制图形的理解以及绘制图形的规范性是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学生能抄绘图纸,但是不能自己设计出一张图纸来,另外,不规范的图纸没有实际价值,所以需要老师不断提醒学生,培养出严谨的工作和学习态度。

4.注重与其它课程的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每门课程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关联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各个课程之间的联系,把这种联系传达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关联,做到活学活用。而且,当今社会需要创新性人才,一成不变的思路是不能被快节奏的社会所接受的,所以老师在课堂应该着重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用更新颖的方法解决经典问题,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使学生日后受益。

三、小结

土建专业愈发热门,想进入这个行业的学生也是不可计数。但是可以发现,现在的土建专业与计算机的融合日渐紧密,对于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高职学校着重培养有一门专业技术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正是日后社会所需要的。所以,我们相信,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后,会有更多高素质的高职学生进入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cad课程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与CAD;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目标

随着“中国制造2025”、双创和“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决策的推出,职业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和结构的发展,需要全面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是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培养学生对图样的识读和绘制能力。该课程学习的好坏对后续专业课学习乃至今后工作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在专业培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近年来职业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不高,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专业不感兴趣,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显然目前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被动听和做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状,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提高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的突破口,是适应目前实际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打破原来传统的注重理论知识的学科体系,针对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内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学习情境”,以直观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任务由简单到复杂,涵盖相应知识点和技能点,使学生亲身感受生产实践,学习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实用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实施中,以学习任务为引领,通过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示范,讲练结合,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任务学习,由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怎样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并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三)改变课程考核方式。对学生考核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考核,应建立起以能力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

二《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内容的建立

(一)工作岗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围绕新疆及奎屯“金三角”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毕业生就业岗位跟踪、调查及专业、行业调研,确定了普通机床操作工、数控机床操作工、机械产品装配工、机械加工工艺员、产品售后等五个岗位,及其机械制造企业,培养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加工、装配、工艺规程编制及产品售后服务等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

通过课题组对企业调研及专业指导委员会中来自企业和行业的专家指导,了解机械类各岗位的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要求,分析并筛选出“识读零件图”和“识读装配图”两项典型工作任务。

(三)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

围绕培养学生具有识读工程图样的能力和初步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为专业学习打好基础课程培养目标,通过对机制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注重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内容的衔接,分解出工作过程隐含的知识,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选择了五类典型图形绘制与识读任务为载体,设计了平面图形的识读与绘制、几何体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零件图的识读与测绘、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绘制、装配图识读与测绘等五个学习情境,对应学习情景设计了相应的19个学习任务,见表1。通过该课程学科体系下的知识解构和重组,打破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从学生技能技巧的形成从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出发,由简单到复杂,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展课程学习,更易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开发后的课程将投影理论下的图形绘制、相关国家标准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符合新时代对制图课程教学提出的要求。

三《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教学以“任务驱动”开展,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融入具体的图形绘制与识读学习情境中,学生以4-5人组成学习小组,按“资讯、决策与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价”四个环节进行,在具有职业氛围的环境中完成任务。教师教的过程是操作示范,精讲理论知识,由教转变为导;学生学习重点是技能训练,由学转变为做,通过生产中的典型零部件为任务载体,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能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即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下面以“轴承座的尺寸标注”为例说明具体的教学组织实施过程,见表2.四《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考核评价为了配合检验课程的实施成果及是否达到教学目标,需采用合理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改变以往考试成绩判定是否合格的单一评价方式,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见表3。这样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为标准,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笔者认为,比较理想的职业指导工作范畴理应关注学生发展自我和职业发展两个方面,因此,应将职业指导工作内容进行扩充,将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素质养成、学习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等方面内容纳入到工作体系中。其一,要将职业道德培养融入职业指导体系中。国家的发展,需要的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道德是首要的。因此,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合格毕业生是我们高职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高职院校应将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精神培养贯穿到专业教学实践和学生日程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而具体到职业指导工作,应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岗位素养,使学生将职业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性。其二,要将学习能力指导融入到职业指导体系中。学习能力,是一个人自我发展的核心能力。国家明确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明确提出“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的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存在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这些问题和不足对未来择业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应针对上述问题,增加学生学习能力指导模块,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为他们职业生涯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其三,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指导工作体系中。创业教育已被联合国提升到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是时展赋予的任务,充分认识其对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规律,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逐步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系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

四构建工作体系:建立系统科学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

构建系统科学的职业指导工作系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求。一方面,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将其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必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另一方面,职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建立应遵循学生成长发展的动态规律,做到分阶段、有步骤、不中断。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工作体系的构建,可以包括以下四个子系统:一是由职业指导理论知识讲授、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知识教育构成的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子系统;二是由第二课堂活动、岗位实习、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构成的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子系统;三是由就业咨询与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就业测评和职业能力测评构成的咨询测评子系统;四是由学校党政统筹协调、政策落实、队伍建设、经费落实、工作督查等方面构成的保障子系统。上述四个子系统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职业指导综合体系,职业指导工作就不会仅仅局限于为学生升学或找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这么简单,而是着重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子超,开芳.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5,(28):75-77.

[2]陆洪.浅析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局限性及其突破[J].教育与职业,2014,(2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