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专学生管理

中专学生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专学生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第1篇

一、中专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中专对学生管理工作针对性弱

中专院校有着自身独特的教育模式,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应该要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方案,这样才能达到管理目的。但是现实中,许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针对性较弱,管理思维比较僵化,使得该项工作质量不高,影响到中专学生的发展。比如院校领导认为只要学校软硬件设施比较好、校园环境优美、就业率比较高就能够吸引学生,从而忽视了学生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做好管理创新,也没有重视学生自我发展,进一步阻碍了中专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

(二)教师对学生管理指导意识较差

中专院校在管理中要将学生文化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放在同等地位,然而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过于关注他们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培养,使得中专生就业形势堪忧。还有一些教师在制定管理方案时,没有结合中专学生的具体专业,采用“一刀切”“一风吹”的方式,学生无法发挥自身优势,抑制了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教学管理时应注意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但是许多教师却要求学生多参与理论交流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进入工作岗位后感觉比较吃力。

(三)中专院校管理文化建设不足

学校在对中专生进行管理时,需要为他们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的精神风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现实中许多中专院校忽视了学校文化环境的建设,比如校园社团建设、校园交流会建设等,导致许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不能找到自身的价值。例如,汽修专业的学生,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需要有相应的校园文化支撑,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建立沟通平台,指导学生学习问题。而实际上许多院校缺乏相关平台建设,学生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影响学习质量。

(四)中专院校宿舍管理不到位

宿舍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中专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面对生活问题时比较激进,容易出现不良现象。正是由于中专院校宿舍管理工作不到位,使得学生生活问题逐渐增多,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同时也会降低学校的学习风气。还有一些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管理意识较差,导致宿舍安全隐患上升,如火灾、盗窃等,再加上学校管理制度人性化角度考虑不足,使得学生易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中专院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提升中专院校学生管理质量的策略

(一)增强学生管理的针对性

中专院校教师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提升管理的针对性,加强管理策略创新,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以适应他们的实际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学生放在管理工作首位,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了解他们当前的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问题,提升中专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专业特色,在管理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增强其工作适应性。比如会计类专业学生,教师就可以让他们多参与社会实践,或者到企业向从事会计的人员学习,了解该专业的特点,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达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后要做好就业指导管理工作,让学生对自身专业有更深入地认识,科学衡量自身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以最好的状态下参与工作,提高院校的就业率。

(二)提高教师学生管理意识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提高自身管理意识,注重对学生教学上的引导,保证学生学习质量,为学生创建更加温馨的生活环境。比如当教师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时,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状况,制定出科学的引导策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又比如当学生遇到就业问题时,教师则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就业数据,或者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让他们对就业有更深入的认识,端正就业态度,以达到学生管理的工作目标。

(三)做好校园管理文化建设

校园管理文化建设质量关系到整个学校发展水平,因此,在进行学生管理时,中专院校也要积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环境,增强他们学习的热情,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渐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校园文化建设中,还要注重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文化联系,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四)提升学生宿舍管理质量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专学生 管理 激励理论 应用

中专教育是我国教育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专教育的进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了诸多人才。但是同时应当看出,中专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了中专学生的管理上面。因此中专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应当注重激励理论的合理应用,从而有效促进中专学生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一、激励理论在中专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中专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在教学设施、教师水平等硬件设施上得到了极大的改良。与此同时学校文化、校园风气也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在中专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中专学生管理较难就是其中突出的表现。

例如有些中专学校因为面临招生较难的困境,因此为了增加生源对入学学生的素质并没有进行合理的考核,这为中专教师在进行中专学生管理时带来了较大阻碍。除此之外,由于中专教育始终面临着学生起点较低的问题,因此在学生管理时就需要运用更多的方法与策略在提升学生素质的同时,更好地促进中专学生管理的顺利进行,在这种前提下激励理论在中专学生管理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激励理论由于可以很好的拉近师生之间关系并能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因此受到许多中专教师的青睐。

除此之外,激励理论在中专学生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可以促使中职学生有效地提升学习积极性并改善其学习方法,在发现自身潜力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提升自信心,从而为中专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激励理论在中专生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理论在中专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提升中专学生素质、促进中专教学水平的持续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中专教师在学生管理时应当注重事迹激励法、榜样激励法、文化激励法等激励方法的有效应用。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激励理论在中专生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事迹激励法

事迹激励法是中专学生管理中较为常用的激励方法,这一方法的应用对于提升学生自信、促使学生找到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中专教师在事迹激励法的应用过程中通常通过对学生讲述名人名家的伟大事迹,从而促进学生进取心的产生并增强学生自觉进取的理念的产生,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抱负并激发学生为社会奉献这一高尚动机的形成。因此事迹激励法的合理运用将会促使中专学生不断向前奋进并找到新的奋斗目标,从而为中专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榜样激励法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专教师在进行激励理论的应用时应当注重以身作则并通过自我提升从而成为中专学生的榜样。榜样激励法相比事迹激励法具有更贴近中专学生生活的优势,并且更容易对中专学生产生耳濡目染式的影响。因此中专教师作为身边的榜样对于中专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并且通过树立在学生中的正面形象,中专教师可以更好地用自身优秀的品德与模范行为去感染学生,从而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同时能更好地树立中专教师在班级中的威望,这对于提升中专学生管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中专教师在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应当通过严于律己,从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促进中专学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3.文化激励法

文化激励法是指中专教师通过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校园文化讲解并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从而给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正面能量。通常来说文化激励法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地调节并激励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同时能够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奋进意识和集体精神,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有效振奋和升华。除此之外,文化激励法的效果虽然较为隐性,但是其激励的效果是持续性的并能对中专学生的个人习惯与文化气质、文化爱好都能产生长久的影响。因此中专教师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文化激励法的合理应用,从而在建立和谐、文明、健康、奋进的班级氛围与文化氛围的前提下促进中专学生文化水平与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三、结语

随着中专教学在我国教育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提升中专学生管理水平的任务也就越来越紧迫。在中专学生的管理过程中,中专教师应当对激励理论应用的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分析与研究促进激励理论在中专学生管理中的合理应用,从而在提升中专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更好地促进中专教育的平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滕青.激励理论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2,1(2):54-56.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学生管理 课程改革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早在几年前,计算机就与英语和驾驶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三大技能,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职场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软件应用及简单的程序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始终很难得到提高,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所致,更另一方面原因则在于学生管理方面缺乏更为科学化、系统化的经验体系,本文试图在这两方面进行简单论述,最终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学科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实践重于理论,教学中二者脱节 

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部分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始终是分为理论讲解和上机操作两部分。而在学期考核时往往只将上机操作作为最终课程评估的方式,这就难免让学生产生重操作而轻理论的错误认识,很多在理论课上学的知识由于时间间隔较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被逐渐淡忘。 

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在课程设置上将计算机基础教学明确地划分为理论课和操作课两部分,教学效果往往低于预期,学生也就很难将实际的应用问题转变成自身的技能。 

2.教材更新速度慢,与学科发展不同步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当时主要应用于军事国防领域,不到一个世纪,微型计算机已经在家庭中普及,这样快速的发展,是其他许多学科无法望其项背的。 

然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并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速度,很多知识随着技术的改进而变得陈旧,这也就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跟进,学生就很可能被教材的权威性所误导。 

3.计算机等级考试致使教学出现应试性 

在很多学校,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成为顺利毕业的必要条件,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为了拿到证书而不是真正掌握技能。与此同时,计算机等级考试分为省级和国家级两部分,一般的省部级院校会要求学生通过省级计算机通一考试,文科要求通过省一级,而理科的要求相对较高为省二级。还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就业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会选择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 

问题在于,所有的考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往往会使用题海战术,但计算机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高速的发展性,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很多学生通过了考试,而实际操作能力却往往不容乐观。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的管理 

在学校公共课的设置上,始终存在几种不同的声音,学校及相关领导部门始终认为公共课的设置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是必要的,而学生往往会认为,我所学的专业很少会用到公共课上学习的知识,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所能够产生的共鸣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建立在强制性的基础上。而计算机教学这一课程设置的初衷越来越难实现,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在学生管理上进行适当的改变。 

文章第一部分提到的几个问题有一部分是由于高校教学体制上所存在的顽疾,但如果从学生管理角度进行思考,其中的很多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1.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消化知识 

由于学校计算机硬件设施资源有限,不可能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机会上机练习,而课时数的限制又要求理论课是不能偏废的,因此教师可以在理论课之后为学生布置少量的课外作业。例如office操作与简单的编程都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而知识的连贯性又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温习。 

2.加强教师的一对一教学 

当前的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往往充当一个讲解员的角色,而事实上,很多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发挥。 

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走下讲台,积极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疑惑与难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好、更扎实的掌握新知识。 

3.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保护教学设施 

毋庸赘言,计算机硬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一旦硬件受到损坏,不仅影响实际的教学工作,还会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在上机操作的课堂上,应该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对号入座,并对自己所使用的机器的健康状况负责。一旦出现损坏,则按价赔偿。这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是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三、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具有较强的软件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实际教学中保证技能与知识的传授,还要及时发现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和改善。毕竟,教与学是两个严密结合的整体,哪一方面都不能偏废,只有把学生当做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主题,尊重教育学规律,才能用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审视计算机基础教育,更加理性的对待计算机基础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辉.e-learning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 

[2]李建.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困惑与对策.福建电脑,2006,(4):205.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管理模式 探索

就当前我国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和体制来说,是以块状结构(即院(系)为单位,内设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党政工团等)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教育管理体制客观上决定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系和班级,各系再设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和系副主任,下设辅导员、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管理。

1.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

在国家政策、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需求对职业人才需求剧增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发展异常迅猛,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与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教育的特殊性、生源构成的特点以及社会、学校与家庭大环境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高职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思想与道德行为上的特点。同时,高职院校的形成也有其特殊性,有的是由中专升格而成,有的是由职业大学转型而成,有的是由几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合并而成,高职院校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特殊性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背景。

2.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缺点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选择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没有形成固定的学生管理模式,而是处于多种管理模式并存的局面。

2.1本科院校传统模式。该模式是以教师 “授业”为重心,院(系)辅导员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的院校另设班主任协助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强调学生的自律,教育工作者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政治的引导。

2.2沿用中专模式。由于高职生的自律意识普遍低于本科生,且许多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格而成,因而沿用中专“保姆式“管理,实行全程控制封闭性的教育管理模式就成为自然的选择。

2.3折中模式。该模式教师负责专业知识讲授,院(系)设专、兼职结合的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一名兼职辅导员负责1~2个班,一名专职辅导员负责的学生人数约二百人。这种管理模式与本科模式类似,其区别在于对辅导员职责进行了较大调整,辅导员要负责专业知识传授以外的一切教育管理工作,而且不配备班主任。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缺陷显然照搬本科模式与沿用中专模式都不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而现行的折中模式则存在以下缺陷:

(1)对于系一级的管理而言,管理层次较少而幅度过大。高职院校由于扩招的原因,规模普遍较大,一个系的学生数可达一两千人,有的甚至达到三四千人。在系一级管理中只有一个层次,即系下设辅导员,由辅导员管理班级,管理的幅度非常大,使得学生管理的信息量加大,难以及时有效地做出处理。

(2)专、兼职辅导员的管理具有局限性。虽然专职辅导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从事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专职辅导员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教学与学生管理相分离。在教育实践中,由于机制的原因,教师只注重教学和科研,只注重专业知识讲解和传授,不大关心学生的教育管理。

3.构建新型的学生管理模式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上的缺陷,应采取如下措施:

配备专业顾问,他们来自于优秀的专业教师,且热爱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专业顾问,一是从专业方面指导辅导员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使辅导员的学生教育时与专业结合开展教育管理活动;二是直接指导学生专业活动的开展,进行专业思想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举办专业方面的专题讲座;三是将从辅导员和学生中收集到的有关专业教学方面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以改进教学。

配备年级辅导员,他们选拔于专职辅导员。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强的教育管理工作;协调年级内各班级与辅导员的关系,指导班级与辅导员工作的开展。

通过增设以上三种岗位,就形成了专业顾问、年级辅导员、辅导员、辅导员助理四个方面的教育管理力量,共同作用于学生管理工作,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从而形成“立体交叉”的学生管理模式,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这种新型的学生管理模式中年级辅导员管理一个年级,管理幅度较系一级要小,年级辅导员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开展工作,使管理更加精细、针对性更强。辅导员在专业顾问的指导下,对学生直接实施影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学习方法,提高专业技能。专业顾问与辅导员的合作可使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更加紧密,效果更加优化。辅导员助理配合辅导员工作,能够与学生实现无障碍沟通,使辅导员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通过辅导员助理深入细致的工作,可使管理的个性化得到加强,同时,辅导员助理本身的能力与素质也能得到培养与提高。“立体交叉”管理模式强调配合与协作,强调整体效能的发挥,强调相互融合渗透,可使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整体性更强,有利于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因而是一种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管理模式。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五年制;学前教育;常规管理;问题与策略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1999年以来一直在培养初中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的幼儿师资,至今已有11年的时间。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四川幼专积累了一定的培养初中起点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的经验。

五年制学前教育的最基本特点是:起点低——招收初中毕业生,要求高——培养专科层次人才,学制长——五年一贯学制,定向强——专业定向为高素质幼儿师资,就业好——用人单位更愿意选择五年制的毕业生。与专科及以下幼师培养模式相比,它优于三年制中专学前教育,也优于三年制高专学前教育,并且从幼儿教师的高技能特点来说,它也是五年制高职中的一种优势专业。五年制学前教育是现阶段培养高素质幼师的一种优化模式。

一、五年制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一)学生自身问题

由于高校的增加和生源的扩招,绝大部分高中生都能进入各类高校学习,这就使大多数初中生在升学时选择了高中,一部分初中生选择了就读类似于我们这类学校。我校招收初中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也有入门分数线,但总体水平较低。

从上述的省控线分数可以看出,招收的初中毕业生的入门分数线较低,除此之外,这些学生的其他一些素质也比较差,甚至有的学生还是一些教师眼中的差生。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还要把这些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幼儿师资,这是目前所有和我校一样类似的学校需要解决的难题。

主要有以下表现:

1.学习、生活无目标

很多学生读五年制不过是为了混个大专文凭,并没有想在这里真正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他们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很少考虑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表现为整日没精打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采取敷衍马虎的态度,厌学情绪突出。在教学常规检查中发现,每天的上下午第一节课学生的迟到现象严重,每节课上都有学生玩手机、听音乐的。对清洁扫除、文体活动等也不认真对待,总是得过且过。

2.自卑情绪突出

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绪,即使是成功人士也不例外。这种自卑心理五年制中专段学生中尤为突出。这些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学业上的不如意,不仅他们自觉在校园生活中比三年制大专生低人一等,也使得老师和家长的鼓励、表扬、赞美很少落到他们头上。长期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自卑心理就越发严重。

3.叛逆

部分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和老师、家长对立的惯性思维,不接受师长的教诲,总是和老师、家长对着干,不让做的偏要做。迟到、早退、缺席、上网、不假外出等屡屡发生,受到师长的批评时就顶嘴、漫骂,难于沟通。

4.容易冲动,情绪控制能力差

因五年制中专段学生年龄在15-18之间,还处于心智不成熟阶段。对许多事情缺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和同学发生冲突,经常与人抬杠、打架等,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在11级新生中就有这样的案例:一女生和同寝室一同学发生冲突,端水将对方的床铺浇湿;还有一女生与同学发生矛盾后将全寝室同学(包括自己)的被套里都洒上洗衣粉,以此泄愤。

5.学习压力感

虽然我校不象高中那样涉及升学,但这些五年制学生也有学业压力。主要原因是由于她们的学习基础本来就薄弱,再加上有些艺术类学科以前从未接触过,还有就是来自于同学间的竞争和教师的严格要求,学习上的压力感始终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这些学生提到学习就头疼,想方设法逃避学习,一听说要考试,心里就紧张,不能发挥平时的水平。就上学期统计发现,有500余人次参加本学期开学的补考。

6.人际关系不良

五年制中专段学生因年龄偏小,认知能力差,缺乏人际沟通的方法,加之个性比较自我,与同学的交往就如孩时过家家,说好就好得不得了,说不好马上细数对方的不是之处,又重新去组织帮派。还有的学生个性太强,自傲、狂妄,在同学中总显得格格不入,形单影只。

7.行为习惯差

在管理中发现,五年制中专段学生普遍存在行为习惯差的现状。她们很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但寝室内务和教室清洁糟糕,喜欢随吃随扔。见到老师不能主动问好,喜欢讲粗话,情商发展较差。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明知不能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但由于自控能力差而时常有迟到、早退、缺席、不假外出等违规行为,且屡教不改。

(二)学校管理体制问题

1.招生门槛低是造成五年制中专段学生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广泛重视,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明显争多,招收该专业的高职院校也越来越多,这也就发生各个学校抢生源,造成生源质量下降。就我校而言2010年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有200名招生指标,2011年增加了一倍。从学生质量来看,虽然省教厅划定了录取分数线,但总体水平都比较低,多数学生的分数线刚好是省控线的起点,而成绩好的学生都去读高中了,这也就使得学生出现了上述多元化的表现。

2.高等院校中办五年制大专增加了管理难度

由于我校的招生主体是三年制大专,学校现有学生人数是以她们为主。因此学校也把培养重点放在了三年制大专学生身上,而五年制学生也就退居二线。这些五年制学生是一群特殊类别的群体,和三年制大专学生生活在一起,她们原有的自卑心加深。加之学校对这两种学制学生的区别管理(比如,出校门时大专生可以凭学生证自由出入,而中专段学生必须持有效假条)使得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

通过对以上中专段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只有从源头抓起,也就是从学生思想抓起,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视对学生的管理,才能改善和提高中专段学生的目前状况,从而提高五年制学生的教学质量。

二、五年制学生管理策略

(一)提升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思想

建立服务育人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是手段不是目的,及时、周到、高效、热情的服务和善于理解、接纳、尊重学生才是管理的本质。学校所有成员都应承担起育人的责任,摒弃对学生放任不管、爱理不理的态度,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为他们搭建一个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舞台。

(二)加强和规范管理者的职责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系部德育工作职责,发挥学生管理部门和辅导员在培养学生问题上的作用。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学校整体育人,全员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的职责,要认真加强管理,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和保卫部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管理要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是学校重要的基础工作,要挑选思想品德好、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热爱学生工作、懂得和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奉献精神、身体较好的老师担任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工作。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能作用

在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育人作用。为此,我们结合本部门学生的特点,利用每月一次的全体教师例会,强调教师要坚持对学生严格管理的一致性,坚持每节课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并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求尺度的一致性,使得我部学生的出勤率有了明显提高。

(四)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团队的作用

系部的团总支学生会是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同时这个群体还给其他同学树立了“优秀学生”的榜样。因此,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打造一个有活力、工作主动积极、工作有创新的学生管理团队,就必须严把选拔任用关,对学生干部实行试用制,凡有违纪、学业成绩差、工作不认真者一律开除。对工作主动积极、各项成绩优异的学生加大表扬力度,为她们的工作创设宽松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五)着重解决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于厌学问题、帮派问题、打架群殴问题、泡网吧问题、早恋问题、行为习惯差等要进行有效的综合性的治理。做五年制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有耐心、责任心,不能怕麻烦和困难,更不能有畏难情绪,必须有如“婆婆的嘴、爸爸的严和妈妈的爱”的这种管理方式,要常抓不懈。

比如,针对学生厌学问题可以对授课方式和教材进行调整,加强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热情。针对学生行为习惯差、文化素质低的问题,我部从本学期开始,充分利用周日晚集中时间,给学生选择观看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并组织学生讨论、写感想,让学生从典型人物及其事迹上受到启发与触动。

总之,在学生管理中应将“以人为本”的“人”放在首位,采取积极可行的激励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作为的专业人才和建设者。

注:该论文是“绵阳幼儿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幼专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洪易.浅谈中职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素质教育,2009.10

[2]齐小青.浅谈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几点认识[J].科教文汇,2011.09

[3]何妙.浅析“以人为本”的中职学生管理模式[J].高等教育,2010.09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第6篇

一、专职学生辅导员管理学生的优势与弊端

优势。专职辅导员工作目标专一。他们没有负责可能让他们分心的教学工作,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生管理工作。我院专职辅导员大多数都在部队服役过,受过严格的军事化训练,纪律严明,把部队的管理方法很好地运用到班级学生管理中,按部队的标准进行寝室内务管理;对学生实行全天候管理,全面了解、及时掌握和处理学生违纪和突发事件,还能较周到地照顾学生生活。我院专职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在管理学生方面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所带班级各方面都非常出色。

弊端。采用专职辅导员不利于专业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由于相当一部分专职辅导员缺少专业知识,对高职学生专业学习难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个别专职辅导员学历过低未达到学院制订的高职辅导员学历标准,由于辅导员自身文化水平低,个别学生看不起辅导员,不听从辅导员的指挥。有的辅导员因不善于言辞不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方法简单,语言粗暴,班级管理较差。专职辅导员一般都同时管理三个班级,管理的学生人数比兼职的多,平均用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不一定比兼职的多,对学生的了解不一定比兼职的全,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更难独立应对,因而,管理的成效十分有限。有的辅导员忙于新班级管理,而放松原班级的管理,造成高年级班级纪律松散,学生旷课现象较严重。

从经济角度看,聘用专职辅导员增加学院经费开支。按目前学院规定计算,管理相同人数的学生所需工资费用,专职辅导员是兼职辅导员的两倍。而个别基础课教师教学任务不足,达不到基本工作量,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兼职辅导员管理学生的优势与弊端

优势。兼职辅导员均为专业课教师,有专业知识,威信高,有说服力。由于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对本专业的理解,形成独到的管理方法。能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加强专业学习,如何应对社会就业竞争,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对学生专业学习起到较好的引导教育作用。相当多的兼职辅导员曾经多次担任过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方法。

弊端。兼职辅导员有的肩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有的则担当了一定的行政工作。个别兼职辅导员常因公出差,时间不能保证,有突发事件常不能到现场,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实施学生管理。目前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如不加以严格管理,很容易出现班级管理松散现象。

三、加强培训,专、兼职优势互补

高职院校辅导员,其实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辅导员“传”的是思想理论之道,“授”的是文化科技之业,“解”的是人生成才之惑。一个优秀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同时具备以下综合素质,即:辅导员既是学科教师的教学中坚,又要具备复合型的教育才能;既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又要争当和谐校园建设的工程师;既是学生群体的领航员,又是学生个体的良师益友;既是高效能的管理者,又是校园先进文化的倡导者;既是学生与学校的协调者,又是连接家庭、社会的重要桥梁。

四、几点建议

1.学生辅导员的配置应采取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方法,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对于教学任务重的系部,宜采用专职辅导员管理学生,让教师从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专心钻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学任务不足,不能完成教学基本工作量的教师,有能力担当辅导员工作的,应让他们担任兼职辅导员,做到人尽其才。

2.聘请专职学生辅导员应考虑学历层次与专业对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是前者培养实用型应用性人才,是专才教育;后者培养学术性人才,是英才教育。而培养实用型应用性人才需要教师与学生辅导员共同配合,教师重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及社会实践能力上培养学生,辅导员则通过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对专业不对口的辅导员,在上岗前应进行专业培训,就像演员扮演好一个角色前要体验生活一样,专职辅导员也应体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带好学生。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的社会化,大学阶段是实现个体初步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除了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生活习惯、意志品质、道德素质、情感态度、交友原则等,并随时处理培养过程中学生出现的种种不适和困扰。这就要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起点要高,综合素质要好,既是教学的内行又必须是思想教育的内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王亚.谈高职院校专职班主任的现状与管理.广西轻工业,2008,24(7).

\[2\]欧阳序华.浅谈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8,(12)

\[3\]庄华英.高职院校专职学生辅导员利弊探讨.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0)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管工作;新路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而在中职教育工作中,包含着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即教学和管理。其中,管理工作尤其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会直接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和改善学生管理工作,探索出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相适应的学管工作新路,创建良好班风学风校风,这是各中职学校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1.把管理与教育相结合

管理和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管理也是教育,但管理不能代替教育,管理难以全面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果学生思想中深层次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一味地硬性管理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坚持导与堵相结合,以疏导为主,以堵为辅,只管理不教育,只教育不管理或者只导不堵,只堵不导,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管理中,要采取导与堵并举的管理模式,力求做到导而有力,堵而有据,严而不训,爱而不纵。

1.1搞好新生入学教育

开个好头,这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作为新生,初来乍到,面对身份和环境的转换,会遇到许多过去从没有的问题,不少学生会对此显得手足无措。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能够以慈母般的态度,满腔热情而又耐心细致地坚持正面引导,帮助学生,使他们顺利度过适应期,为以后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2抓好新学期(年)教育

新学期或新学年开始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又一个关键。要紧随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根据本学期、年所开设课程的特点,结合专业思想教育确定管理目标和方法,做到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情与理相结合,奖与罚相结合,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既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长成果,又要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诸多不足,既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又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增强其心理承受力,每学期或学年开始的思想和专业教育就成了完成这项工作的关键。

1.3做好党团教育活动

在中职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的先进思想教育武装学生,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党团知识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自己成才的强烈愿望,从而自觉增强自己的组织纪律性,勤奋学习,努力成才。

2.把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

学校管理主要是依靠学生工作系统如学生处、团委的教师以及学生学习生活有关部门如教务处、总务处的人员组成的自上而下的管理队伍,这个队伍分工协作,层层负责,对学生管理实施各项规章制度,检查督促执行,这种管理模式能够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而班主任是学校班级管理的人,直接负责学校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而学生自我管理,通常是由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团委、班委或学生个人参加学校有关学生方面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密切,身份相同,地位平等,既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又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把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2.1强化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训练

由于来自各个地方的学生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性格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入学后,学校在管理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学校要制定出学生行为习惯训练的规章,明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指标体系和考核内容、要求。如卫生习惯训练、礼貌习惯训练、自学习惯训练、作息习惯训练、生活习惯训练等,作为中职学生管理的基础工作,由学管老师指导,由学生组织负责具体管理和实施。

2.2注重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和意志锻炼

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培养,不但是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也是现实社会生活中涉世为人的基本素养,学校要制定实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诚实守信的品德、吃苦耐劳的精神、友爱协作的团体意识、情感道德观念的培养等等 。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要做好对学生意志锻炼的引导,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意志训练拓展项目。如遵章守纪、勤俭节约、情绪控制、修身养性、工作学习的自觉性,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引导,变强制性的命令为鼓励性的指导。

3.把制度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建立健全和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以此来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建设良好班风学风的重要手段。而目标管理,则是根据激励性原则,建立明确的目标要求,以此来协调学生的行为,这种管理模式避免了制度管理中的过死、过硬的弊端,从而激发学生接受管理的内在动力。在实践中要把制度管理和目标管理结合起来,既要认真贯彻执行有关部门的《中专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专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同时,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学生违纪处罚规定》、《中专学生手册》等,有针对性地提出班级建设目标,建立班级的考勤制度、劳动卫生制度、班级文明公约、两操两自习一活动制度等等。

4.把日常管理与学风校风建设专项活动相结合

日常管理反映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它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始终。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如学习、纪律、劳动卫生、文娱体育、组织宣传等进行定时定量的开展检查评比,使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对学生实施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位的综合管理。同时,还要针对学生行为表现的特点开展校风学风建设专项活动,如针对学生纪律松散的现象,可以适时开展校规校纪知识竞赛和纪律整顿月等专项活动;针对学生劳动卫生观念淡漠的现象,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开展文明礼仪强化训练活动等等。在学风校风建设活动中,可以通过层层动员,营造一定的声势和氛围,加强对学生的考勤、学习、课堂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公布于众且作为班级和学生个人评先评优的一项重要依据。

在严格管理,从严治校的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做到严与活有机结合,严而不死,活而有度。

总之,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照套,需要我们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努力做到心理装着学生,号准他们的思想脉搏,按教育规律办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束之以纪、导之以行,这样,才能找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与中专学校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学管工作路子。

中专学生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176-01

一、高职学生现状

新形势下学生的入学分数较低,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强,学习散漫,还经常逃课,课堂秩序欠佳,考试成绩较差。由于招生生源的职高毕业生接触社会实践较早,所以独立意识较强。当他们进入到高职院校以后,社会中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在学生中都得到了体现,给管理带来很大难度。调查目前的高职学生具有如下特点:

(一)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自控能力较弱

这些学生在入学前普遍具有思想活跃,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独特,较一般学生具有独特的见解,而入学后由于课程安排的特点,高职学生又能较早地进入工作单位实习,在接触社会的各种新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促进了学生个性的成熟与发展,他们表现出崇尚自由,个性张扬,其中一部分又是独生子女,在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因为一时冲动,容易走极端,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

(二)学习的动力不足和学习目标不明确是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的又一特点

在我国,职业教育的起点较晚,大部分学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还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彰显高职教育的特点,这些问题都直接导致了社会和学生对高职教育的了解不够,使有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识不到位,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不明确,部分同学觉得迷茫,学习缺乏动力,往往养成上网、酗酒滋事、逃课等不良嗜好。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因起步较晚,在办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在学生日常管理和学生的素质拓展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在学生工作人员的配备上还不够合理,在学生活动场地和设备的配备上投入不足,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等。通过对多所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调查我们发现:部分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机构不够健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主要的学生管理人员——辅导员,状况堪忧。下面我们把调查现状分析如下:

在我国好多的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学校升格或者是由其他类院校转型而来,在学生管理的机构建设上或多或少保留着原院校的痕迹,不能适应现有的工作需求。而辅导员有一部分是由原来中专学校的班主任过渡而来,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招聘来的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这些老师在从事专业的学生管理时由于经验的不足,在开展工作时有一定的难度。

三、改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对策及建议

(一)科学架设学生管理机构,增加对学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投入,加强学生课外活动

机构健全是开展管理的前提,只有机构健全才能使各级的管理人员高效地开展工作,使各级的管理人员有归宿感。我们要多开展对学生管理人员的各类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我们的管理者了解和熟悉学生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明晰现代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再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引领和掌握学生思潮,在为学生服务的前提下开展管理工作。

(二)通过开展思想教育和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目标意识和责任感

在学生入学的第一时间展开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和纪律约束,这些活动都有可能影响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和生活。通过思想教育和在学生中树立标杆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生活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增强其学习动力。

(三)明晰高职教育的特色,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

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在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职业类顶岗实习和专业培训,使学生在校三年真正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成为本行业的行家能手。

(四)严格要求,加强培训,奖惩分明,建设一支思想过硬、敢打“硬仗”的辅导员队伍

首先,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考核,明确责任,制定出适合本学校的相关考核文件,用分类考核的办法对辅导员进行严格的要求。其次,因为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量,应提高辅导员的经济待遇和落实相关政治待遇,以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生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