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择业心理

择业心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择业心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择业心理范文第1篇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

(一)职业规划意识产生较晚

不少大学生在谈及职业生涯规划时都认为,这是毕业生的主要任务,而处于其它年级的学生不必为职业规划“浪费”时间,职业规划等到即将毕业时再做不迟。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如果不从走进大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在老师的指导下接受有关职业规划的理念,形成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到毕业真正面对就业问题时,就会陷入盲目状态,等意识到自己在专业水平和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时,就已经无能为力了,出现不知所措的尴尬。

(二)缺少明晰的就业自我认识

就业认知是指个体对个人职业价值、兴趣、能力以及职业的事实状况和相关信息的了解,是对客观现实的我以寻找一份何种工作与我相匹配的认知。近半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目标、就业定位等相关问题认识较为模糊,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对此有较为明晰的认识。就业中职业的选择和决策均需要对自我职业价值取向、兴趣、能力有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做出正确的选择,自我认知模糊必然对就业产生不良影响。

(三)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就业心理的准备包括:对就业市场需求情况的了解,对自我职业能力的准确认识,对就业的技巧和知识的掌握,从学生到职场人士角色转换的意识以及抵抗就业挫折的心理准备等。部分大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职业缺乏基本认知,没有把就业作为人生非常重要的环节刻画在潜意识中,难以形成内驱力量,从而导致学习缺乏动力,努力失去方向。

二、大学生择业能力的提升

(一)持续学习能力

学习不仅是在校大学生的事,入职后依然要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适时学习,适时更新知识,这样才能生存发展。

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就业和入职后有无上升的潜力。学校所学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比尔?盖茨说:“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而一个良好的企业团体,要求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那种迫切要求进步、努力学习新知识的人。”

增强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一份工作,就必须通过持续学习来获得足够的工作能力。学习是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重新创造自我的必经之路。因此,要热爱学习并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二是要不断拓展学习的对象,向同学老师学习,在实践中向领导学习,向工作伙伴及客户学习,检验课堂所学,提前进入职业角色,积累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能力。

(二)实践操作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实践操作能力主要是指在专业学习中所必须具备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仅可以促进对理论的掌握和知识的积累,而且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们要提前了解社会、了解自身,就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了解自身优势的同时,完成自我定位,明确自己“我能干什么”、“社会可以提供给我什么机会”、“我选择干什么”等问题,使理想可操作化,为融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

大学生在校期间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认真完成实习、实训等各类教学实践环节,参观访问企业家及其企业,有意识地进行市场调研并撰写分析报告;第二,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参加勤工助学,参与家庭或他人的创业活动,到小微企业跟班打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三,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公益服务等。

(三)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产生新构想、新观念、新理想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及运用新观念、新构想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性技能。当今时展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是挑战也是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机遇。

一是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一方面,在大学里面大学生应该主动配合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如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组织文化等;另一方面,我要积极利用好大学里的各种软硬件方面的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这些场所是培育和激发创新灵感的绝佳环境。

二是积累知识,增强才干,知识与能力并重。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成果诞生的基点。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越多,开拓创新的能力就愈加旺盛,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孕育出创新性举措。

(四)沟通与合作能力

沟通合作能力包括:有全局观念和协作意识;尊重他人,善于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一起工作;能够建立和运用工作联系网络,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

要实现有效沟通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沟通需要自信。有自信的沟通是建立在双方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积极健康的定位,充满自信的人会给企业带来信心;二是沟通需要技巧。掌握心理学的互惠关系定律,彼此给予礼貌和友善,能够以对方的立场来看待处理问题。成功的管理者认为,最重要的沟通技巧是解决冲突的技巧,尤其是使冲突双方或团体都满意的处理冲突的能力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互惠合作。现代企业都是多部门、多工种有机结合的共同体,只有合作交流才能增强企业的运转效能,减少摩擦和内耗。大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中,要善于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明确自身在团队中的地位和职责,勇于向他人请教,并乐于分享工作经验和体会,在履行自身职责中体会共享集体智慧和成果的快乐。

(五)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把人群组织起来以有效地完成某项工作或某种任务的能力,包括计划能力、组织实践能力、决断能力、指导能力和平衡能力。现代社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其他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相应管理能力才能真正胜任岗位。

在大学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抓住机遇。大学有各种各样的学生干部,如学生会主席、学生社团干部甚至是宿舍舍长等。这些职位都是以服务同学为目的,肩负的是责任和义务,都可使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如有机会,应该主动要求承担,这样的经历在求职中十分重要。

择业心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择业 心理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业制度也由以前的“统分统配”转变为“自主择业”;随着高校实施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现状也发生了变化: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并没有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式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理想与现实产生很大差距;大学生不再是“天子骄子”、“社会宠儿”,相应的变为在就业方面的弱势群体,这一转变必然导致诸多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同时也给社会的和谐带来极大挑战。

1.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面对毕业,大学生急切地要找到就业岗位,而一方面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并没有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学生因为自身原因不能很好地推销自己,就业形式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理想与现实产生很大差距,产生极大的心理障碍。如下是对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几点归纳。

1.1大学生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的焦躁心理

如今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面对着来自社会、家庭和自身的重重压力,大学生极易对未来充满恐惧,产生难以把握自己的感觉,进而形成就业恐惧;面对未知的将来,焦躁心理时刻笼罩在部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身上,整日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对一些莫须有的事情进行猜测和想象。

1.2大学生因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而产生的心理

部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过多地考虑自身的一些问题:例如自己的专业、自己的成绩、自己的容貌、自己的学校层次,等等,盲目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没法和别人竞争,产生畏惧,不能很好地去推销自己,而面对其他同学的出色表现,自卑、自闭心理更加严重。而另一部分大学生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从而失去自知之明,在此种心理的支配下,不少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总是自以为是,自负自傲,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夸夸其谈,结果留给用人单位的是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不能如愿。

1.3大学生因一时的就业挫折而产生的心理

部分大学生热情地投入就业大军,而残酷的事实会打击到他们的积极性。由于受挫能力不强,面对一次次打击,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而情绪低落、一蹶不振,对求职就业产生恐惧和退宿,不再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求职就业。

1.4大学生因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产生的心理

部分大学生由于对现实利益的高追求,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过于依赖自我感觉,对社会缺乏了解,且忽视所学专业特点,过分地追求实惠,而盲目涌向一些地区或一味追求热门单位,形成了“有的工作没人做,有的人没有工作”的结构性失业现状。

2.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

2.1外在因素

目前我国还处于就业制度的改革之中,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先前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大学生分配制度被打破了,可人们还依旧怀揣包分配的思想,大部分的学生还有家长都没有接受“自主择业”的择业观念,与此同时旧的择业观念时刻在干扰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的思维,从而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偏差,产生心理问题。家庭方面,不少家长在孩子上大学之前就已经为子女设计好了蓝图,学校的考取、专业的取舍,甚至毕业之后工作的去向都做了具体安排,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不考虑子女的主观愿望和个性特点及能力特长等。由于家长和子女在思想方面得不到统一,而现实的变化可能会打破先前的计划,这些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择业的矛盾心理。部分学校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重视不够: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就业指导有所放松,再加上缺乏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分析和研究,致使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大学生产生了就业心理问题而没得到很好引导和疏通。

2.2内在因素

一方面大学生受自身素质的影响,不能很好地承受挫折与失败,而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定位、期望往往又非常高,致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压力而产生焦虑、不安现象。由于高的期望值与现实的误差,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我,一旦在求职过程中受到失败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大学生就业心理干涉

3.1思想方面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在择业时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在认清就业形式之后及时调整就业期望,以免过高的期望不能实现而产生落差心理,进而对社会、对自我产生过激的看法,不利于择业。在择业过程中充满信心,积极参与竞争,正确地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承认自己的现状,学会扬长避短。树立择业信心,抓住属于每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对于求职过中的挫折坦然面对,积极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在失败中总结自我完善自我,并在其中学会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3.2能力方面

增强职业竞争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多看一些其他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增强自己的“硬件”。引导学生注意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构建多方位的平台,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舞台,让学生尽情发挥特长,这样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择业心理范文第3篇

一、高职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全国高校毕业生急剧增加,而社会就业岗位却相对稳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压力,在就业市场上遇到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从高职毕业生自身角度出发,高职院校毕业生多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虽然现阶段就业难,但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量很多,在一些发达地区常出现“用工荒”的现象。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从未走出校门,缺乏社会经验,动手操作能力差,又往往不愿接受基层工作,致使供求出现脱节的现象。因此,转变高职生择业观,调整择业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生的心理特点

(一)自尊与自卑心理并存,经不起挫折

高职生的身份往往与他们的理想存在落差,再加上同学间生活水平的差异,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因素,使他们心理不平衡,他们表面上显得很坚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而自卑,害怕面对挫折,往往经不起困难和失败的考验。

(二)情感丰富,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

高职生的思想活跃,内心情感丰富,大多数情况下能理性地思考和行动。但是,较容易出现冲动情绪,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控制能力,常常为自己的自制力不强而苦恼,并且容易受内在情绪和外在环境的干扰,自己想做的事做不到,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又不能实现,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事情往往也缺乏毅力和恒心,制定好的计划也往往会半途而废。

三、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一)消极自卑,踌躇不定

自卑心理是高职生择业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很多高职生因所学专业不好,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不如别人,往往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能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的特长,表现畏首畏尾。

每年高职院校都会吸引很多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但不少毕业生就是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总认为有好单位在后头,等回过头来想与这些单位签订协议时,时机已经错过。

(二)眼光过高,期望值过大

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过多看重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住宿条件,而不是看自己的个人能力、特长和抱负能否得以施展,是否有发展潜力等。

(三)所学专业与职业不对口,产生矛盾心理

所学专业是毕业生的专长,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多考虑与专业相符,从事所学专业方面的工作。但是大学生在报考大学时多趋向于当时热门的专业,而当时的专业又不符毕业时对人才的要求,这样就使原来热门专业的毕业生难以适应现在用人形势的变化,致使高职生的择业遇到很大的困难。放弃原来专业会觉得非常可惜,不放弃又难以顺利就业,因此内心矛盾重重。

(四)家庭因素导致工作地域选择矛盾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大多希望他们毕业后回到自己身边。那些在读书期间谈恋爱的学生们,毕业时为了能在一起,想尽了办法。但由于父母的期盼,又增添了许多烦恼。男生希望女生到自己家乡落户,而女生又希望男生到自己父母身边安家。这就使得毕业生在择业时心理倍受煎熬。

四、心理调适,成功择业

(一)立足实际,剖析自己,树立良好心态

毕业生在择业时,要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尽量扬长避短,正确地和他人作比较。既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自鸣得意,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自暴自弃,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及时转变自己的心态。只有这样,在择业中才能树立良好的心态,获得理想的职业。

(二)认真做好求职前的准备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经常举办模拟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模拟的招聘现场,使毕业生在招聘活动中体会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以及如何做好招聘的准备工作,直接从模拟的招聘现场中积累经验。毕业生参加模拟招聘活动,可以全方位地为择业做好各种准备,从而增加在以后择业中取胜的机会。高职毕业生求职,首先就是要通过向用人单位递交个人简历来介绍和推销自己。个人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有关情况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三)学会自我调节,积极推销自己

择业心理范文第4篇

一、我国当代大学毕业生求职择业环境条件

就业再就业、择业与创业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世界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课题。它们纷纷提出对策,尤其对就业教育、职业心理教育情有独钟。

当前,随着我国政府机构的精简,原国有企业的大量裁员,几年来我国大学不断“扩招”带来的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毕业生的就业(包括择业和创业活动)压力越来越大。

我国对大学生就业实行了“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政策,要求大学生主动地转变就业观念,即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形势下的国家统一分配,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和自谋出路的方向转变。因此,大学毕业生应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培养良好的心态,强化竞争的意识,树立科学的职业意识,积极迎接新世纪人才市场的挑战。

二、当代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心态

当代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大多数毕业生能保持良好的正确的心态;但是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毕业生常常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困惑;少数毕业生会产生心理障碍。

(一)大学毕业生择业中的矛盾和困惑

1.理想与现实

当代青年学生的理想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理想和追求更是强烈、更加远大。但由于他们涉世不深,个人理想往往会脱离客观现实与主观条件,在择业问题上往往与社会需要存在着差距。据几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择业观调查统计表明,有81.7%的大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到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及经济特区工作,而愿意到内地中小城市或边远地区工作的大学生分别只有8.6%和4.3%;有40.9%的大学生毕业后希望到“三资”企业工作,有39.8%的大学生毕业后希望到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而希望到私营企业工作或做个体工商户的分别只有5.4%和3.2%。这些情况,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的一般趋向。

2.竞争与勇气

一些大学生渴望在择业方面国家能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可是,当真正的面对社会为其提供的竞争机会时,又顾虑重重,缺乏勇气;一些毕业生,在择业中遇到困难时,不善于灵活调整择业目标,调整自己的心态,打了退堂鼓,拱手让出了竞争的权利。

3.专业和未来

大学生们在校的学习中,很看重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择业中只要是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就认为该职业不适合自己。其实他们不知道,社会中真正与他们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或工作是不多的,于是就产生了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的矛盾。

4.工作与求学

择业和继续求学之间常存在着矛盾。表现为:一是时间上的矛盾;二是用人单位选人条件上的随意性,用人单位有的明确条件在不考研的学生中选择,有的用人单位比较宽松,并且承诺如果你考上研究生,签署的毕业就业协议书自动失效。这些变化着的因素,极大地困扰着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与求学方面的两难选择。

(二)大学毕业生择业中的冲突与偏差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冲突和偏差,主要是由社会因素、大学毕业生的主观认识和个性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1.对择业的期望值过高

一般认为择业的期望值是指大学生对职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个人愿望的一种评估。对职业的期望值过高,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个人的愿望极易脱离实际,就会失掉就业的大好机会。专家告诫大学生们适中的期望值,是择业的一个关键性条件。

2.对择业没有信心

由于一些大学毕业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这山望着那山高,这花看着那花俏”。在对用人单位的比较中瞻前顾后,迟迟不敢与用人单位签约,有的甚至签约又违约。这样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失掉了很多就业的机会。

3.对择业抱有盲目乐观态度

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一相情愿地认为,择业志愿都可以无条件地得到满足。他们自我感觉自己的条件最优越,社会上各种工作对自己来说都不在话下,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因此,对就业提出苛刻的条件:“非广州、深圳不去,非管理、公关工作不干,月薪少于4000元的不行。”根本忘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的激烈的现实。

4.择业中的虚荣心理

有些大学生毕业时,为了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过分地粉饰自己,推销自己,抬高自己,甚至弄虚作假,认为:能签约就是有本事。结果事情败露,追悔莫及。

(三)大学毕业生择业中的心理障碍

1.焦虑心理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因一些问题的压力所致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如:理想的失落、什么样的单位才是自己该去的工作单位、什么样的单位才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什么样的工作最有前途,自己看中的工作单位,父母、恋人不同意怎么办……这些问题困扰着大学毕业生,使他们精神负担重重、紧张烦躁、身心疲倦、寝食难安。焦虑心理不仅干扰了大学毕业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娱乐,而且成了大学毕业生择业的严重的精神障碍。

2.自卑心理

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总是自感不如他人,是一种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的自我否定,自我拒绝的心理状态属于性格上的缺陷。择业时表现出缺乏自信、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自卑感强的学生在择业时往往采取退缩的自我防御的心态,目标追求低指向,可内心却是高指标的追求,将忧愁与痛苦都深藏在心底,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择业乃至生活。

3.怯懦心理

有些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过分的紧张和怯懦。择业时有些大学毕业生表现出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在用人单位面前不敢言表,甚至语无伦次,不敢自荐。在公平竞争机遇面前,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当错失良机时,又悲观失望,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丧失择业信心。

三、加强和改善职业心理教育

随着社会文化发展上的多元化、教育的普及化,在学生就业前途的发展方面,个人的出路和选择机会也随之增多。世界的信息化、我国社会的开放形势的要求,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择业的选择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和广泛化。这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择业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如何使这些成长在当今2l世纪的大学毕业生们顺利地度过这一心理的不应期,高校的职业心理教育必须改善和加强。

(一)职业意识的教育

职业意识是指个人在求职择业中所形成与实现的同职业有关的自我认知的整体。包括人们对职业目标和职业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动的认识及实现职业目标的方式和途径的思考。人们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动机、职业兴趣、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责任心和义务感等都属于职业意识的范畴。它是人们职业心理的动力源,起着调节的作用。专家指出,职业意识的发展,其实是一个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1.职业价值观的教育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职业的信念和态度,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他的择业标准和对具体职业的评价,反映了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也具体地反映出了大学毕业生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发展的需求。有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在择业中思考的需求是:(1)能发挥自己的才能;(2)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3)机会均等、公平竞争;(4)收入高;(5)能进一步接受教育。可见,大学生们在择业时,是把职业价值观的发展需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做出的这种自我定位、理智地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做出了选择,作为学校就应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积极、适时地做好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采取科学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获得和掌握职业信息,学会做出正确的择业决策;为学生提供政策指导、职业心理辅导,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人职业规划的指导;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和技术培训的机会。政府也应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职业兴趣教育

职业兴趣是指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的主观偏好。职业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大的动力。稳定的兴趣对择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职业心理学家根据人格与职业兴趣关系的理论将人格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社会型、艺术型、研究型、管理型和常规型。不同人格类型的人们对某种职业的兴趣,喜爱是不同的。研究表明:现实型的人,在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他们看重的是“利益得失”,所以他们寻求现实的奋斗目标,喜欢做具体工作,并从工作的成功中获得无限的乐趣;艺术型的人,他们喜爱的工作往往是同文学、艺术、音乐有关的工作。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心理教育时,就要根据他们职业心理特点,不同人格类型,不同职业兴趣加以帮助指导,才能收到有益的效果。

3.职业自决教育

职业自决是指大学毕业生对于即将从事的工作做出的选择与决定。有研究表明,随着人的年龄阶段的不同,职业自决阶段特点也不相同:分为“儿童游戏”阶段、“少年幻想”阶段、“职业预选”(青年期)阶段、“实际作出决定”(大学生毕业期)四个阶段。在大学毕业生“实际作出决定”这一阶段,要做好他们职业选择的心理辅导工作。第一要帮助指导大学毕业生确定将来工作的技术水平,并要根据技术水平的要求,做好数量上和时间上的充分准备;第二,帮助指导大学毕业生选择确定工作单位。学校在进行职业心理教育时,引导大学毕业生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首先,帮助指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要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发挥优势的原则和有利于发展成才的原则。其次,帮助大学毕业生调节和保持合适的择业紧张度,即大学毕业就业前的心理压力。教育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既不要将择业期望值定得过高使之产生高心理压力,也不要因择业条件好,择业过程顺利,任务简单而漫不经心,从而降低了择业的质量。要教育大学毕业生明白,要择业成功,必须考虑自身的综合实力,考虑你是否掌握了择业过程的足够的信息,考虑你自己的信心、决心和决断水平。在进行双向选择的大趋势下,客观地评估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避免因自我期望值过高而产生怀才不遇,夙愿未酬而失落伤感。正确处理好自身条件(身心两个方面)和所从事职业的关系,以适应未来职业的要求,并在职业实践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才能。所以,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择业和就业的适应性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收稿日期:2006-06-22

作者简介:王小侠(196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择业心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85后毕业生择业心理

85后是中国大陆一个新兴的网络词汇,一般指1985年-1989年出生的人。85后一般是相对80后和90后而言,相比80后,85后能年轻;而相对90后,85后更加成熟,兼备8090的特质[1]。本文通过调查发现:85后毕业生在择业时,相对80后毕业生,他们对于择业的恐惧,逃避心理表现不明显,他们对于形势更加乐观,更关注自我发展,没有经济上、生活上的压力,但同时,相对80后,他们就业主动意识不强,不愿吃苦。

一、调查对象、方法:

本文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的2010届85后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专业涉及法学,社会工作,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商务等,调查还充分考虑了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4份,问卷回收率为96%。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是杭州市三所独立学院2010届85后毕业生,笔者将被调查者就业途径分为:靠自己能力寻找、家里帮助、边找边看、休息,暂不就业、考公务员、继续深造等,同时,将此与学生性别,生源地,对本专业的兴趣,平时学习状况,获奖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进行纵向对比,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在择业时的心理有几个特点。

1、独立学院85后毕业生不愿意吃苦,主动竞争意识差。

有信心自我寻找工作的学生较少,基本都是平时学习和表现较好且对本专业感兴趣的学生。通过调查发现,无论哪个专业,有信心靠自己能力找工作的学生比例较小,比如,法学,社会工作,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商务四个专业的学生,靠自己能力找工作的比例分别为:6%,15%,3%,20%;这些学生中,综合表现平均得分最低的为电子商务,属于表现较好,其他专业的学生都是表现良好,优秀;同时他们对于本专业的兴趣程度都较高,尤其电子商务专业。他们中有家庭条件较好的,也有一般的,生源地有农村的也有城市的,没有特别的规律。

2、选择考公务员的学生比例较大,考研究生的相对较少,与独立院校的特点以及所学专业有一定关系。

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总体比例为8%,数学专业的学生继续深造比例为50%,其他专业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较少。被调查的法学专业学生全部报考公务员,社会工作专业85%报考公务员,电子商务以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只有不到3%的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

3、缺乏完整的职业规划,没有走入社会自我经济独立的迫切压力。

这主要表现在:靠家里帮助就业的学生比例较大,择业时以自我感觉为主,不急于就业的学生比例也比较大,暂不就业的学生也不少。大多为平时表现一般,对专业兴趣一般,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本次调查发现,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靠家里找工作的学生较其他就业途径比例较高,平均占到50%左右。这些学生70%左右,平时表现一般,60%左右对专业不是太感兴趣,75%以上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暂不就业的学生,平均比例为8%。

4、选择其他择业类型的毕业生非常少。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没有选择去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学生,自主创业学生比例不足1%。

三、独立学院85后毕业生择业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笔者也对毕业生选择就业途径的原因进行了调查,通过汇总归类,笔者认为独立学院85后毕业生择业心理的新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1、国家总体经济形势好,85后学生的代际特征使择业心理有了新的变化。

近些年,国家经济形势良好,虽然毕业生人数在增加,但是就业岗位也在增加,所以,学生普遍认为,找个普通的工作应该没有问题。独立学院85后学生一般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多为独生子女,没有家庭经济负担,学生对于就业形势有一定认识,但是因没有迫切的生活压力,对于择业没有心理上的强烈愿望[2]。因此,导致学生选择靠自我能力早点落实工作的比例较小,而靠家里,不急着工作的占多数。

2、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影响着85后学生的择业心理。

在本次调查中,几所独立院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是浙江生源学生,由于浙江总体经济较为发达,中小企业较多,因此,学生在寻找工作时选择性大,尤其电子商务专业,近几年就业率都在90%以上,这些学生80%以上选择了中小企业。工作机会的增加,使得学生对于就业形势有着较为乐观的态度,而不急于就业。

3、社会观念对于85后学生的择业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企业工作,收入较高,但也有风险,因此,很多学生都选择了报考公务员,无论是否能考上,都要去准备。在调查中,法学,社会工作的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原因,90%以上是因为工作稳定,有保障;而这其中60%的学生报考公务员是父母的意思,100%的得到了父母的支持。相反,有意愿到西部及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学生为15%,但是,最终选择报名的没有,调查原因发现,家长不同意的占95%,同时,有些学生也考虑到以后的个人前途和发展,还是放弃了。

4、85后学生择业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强。

虽然,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也会受到社会观念和家长的影响,但是,他们对于自我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比如,在本次调查中,要考研以及出国的学生,95%以上都是自己想自我提高,不是“被迫”的。这说明,85后学生更加的独立,更注重自我意识。

四、对独立学院85后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建议

1、独立学院85后毕业生方面:

首先,要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法规、文件规章;其次,要客观分析和评价自我,比如,要清

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志向,了解各种职业的利弊、报酬和晋升机会,不能盲从择业[3]。笔者在2010届毕业生毕业后,通过电话回访,法学专业2010届毕业生当年公务员录取率平均为6%,而报考率为100%,很多毕业生为准备考试,耽误了就业机会,说明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通过报考公务员途径就业。

其次,职业选择中正确估价自身的兴趣、能力、态度及其与职业活动相关的自身因素,才能在择业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调查中,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随便投简历,有面试机会就去试试,没有对自身以及招聘单位的深入了解,造成了择业一直不顺利的情况。

再次,毕业生应该增加自主择业的主动意识,作为成年人,应该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就业,早日在社会和生活中自力。

2、家长方面:

要主动关心毕业生择业期间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缓解就业心理压力,使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家长应该毕业生更多的关心和指导,但应该尊重毕业生自己的意愿,教给毕业生更多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毕业生面对挫折时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毕业生早日独立找到工作。

择业心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择业;心理误区;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8-082-02

一、大学生择业时产生心理误区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不断加剧,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我国人口众多,产业结构的调整体制还不成熟,个别行业经常性亏损、生产力过剩、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的出现,使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近年来,某些企业搞改革,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压缩编制,让一批原本有舒适工作单位的人下了岗,形势的变化,使当代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形势更严峻,就业压力更大。

(二)扩招后的冲击

近几年,一些高校为了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某些院校没有深入社会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没有认真研究当前社会所急需的人才,导致开设的专业和课程没能很好地与社会接轨,使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缺乏预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涌向人才市场,有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出现“供不应求”,有些毕业生却坐“冷板凳”;有些行业的一个岗位几十个人甚至更多的人在争,有些行业的岗位却无人问津,再加上研究生、博士生这些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职业学院培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也对就业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人群的增多给大学毕业生造成了很大的就业压力。

(三)用人单位条件高

在“双向选择”模式的拉动下,大量的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有些用人单位注重毕业生毕业学校的名气,有些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会录用条件中,明确标明只录用重点大学毕业生,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有些连推荐表都难以投出去,还有些用人单位存在性别、身高的歧视,有实力的用人单位既招名牌大学毕业生,又注重毕业生的外表形象,他们的用人条件无形中又加大了不具这些优势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四)择业市场所带来的压力

每年到就业高峰期,用人单位通过宣传单、海报、广告、网站等形式公开招聘人才,各类型的招聘会也蜂拥而至,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也挂羊头卖狗肉,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和虚荣等心理引诱求职者上当,甚至采取行骗行为,大学生求职被骗的事例常有报道,因此,大学生面临着择业市场所带来的压力,同时也承担着社会不法分子行骗的风险,特别是女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来到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的城市,在磕磕碰碰中承担择业、就业带来的各种心理负担和困惑。

二、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误区

(一)自负和自卑

自负和自卑心理是不同概念的两种心理反应,自负是一种过于自信,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不切实际的自大心理,而自卑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有些大学生自认为就读于名牌大学,所学的专业是热门专业,平时考试成绩也是一流的,而且还当过学生干部,组织能力也强,存在着对用人单位不屑一顾,目空一切,高人一等的自负心理,他们容易在瞬间万变的求职市场中迷失方向,错失就业的良机。对于部分冷门专业,且成绩中等,相貌一般的毕业生,他们在择业过程中过于关注自己的缺点,应聘过程中采取回避、消极的心理,他们不敢尝试到经济效益好、综合实力强的单位应聘,不敢和本专业的同学共同竞争同一个岗位,他们怕失败,怕“丢人”,怕同学瞧不起,因而错失了择业的良好机会。

(二)攀比心理

虚荣是获取赞耀来满足自己某些心理需求的倾向,法国作家格格森说:“……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的手段。”当代大学生在择业中,一旦被虚荣冲昏头脑,就容易丧失就业的价值取向,在有些大学生心目中理想的单位是工资、福利、待遇好,单位工作环境、地理位置、住房等问题都要十全十美,他们认为只要进入这样的单位工作,跟身边的同学比起来就有优越感,就能让人羡慕,通过跟别人攀比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没有真正考虑到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今后的发展前景。

(三)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在求职择业中具体表现为在就业中表现被动,依赖他人,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有些独生子女的家庭人际关系网大,他们把择业的期望都寄托在家人、亲戚或朋友,希望通过关系、走后门等形式,整天呆在家里或学校“待业”,在“等待”中依赖外在力量帮助自己择业。

(四)患得患失心理

当代大学生在择业前,部分学生没有全面评价自我,对自己的就业缺乏一个准确的定位,在择业中本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态度,见异思迁,朝秦暮楚,犹豫不决,认为用人单位主动抛来的“绣球”必定不好,明明有用人单位愿意与其签订就业协议,却拒绝,他们深信既然有用人单位愿与自己签约,就认定会有更好的单位在等自己,可到后来,遇到的不是嫌工资低,就是公司企业待遇不好,在嫌的过程中,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就业机会。还有些毕业生一旦有用人单位想录用自己,虽然用人单位的条件距离自己的要求很远,但自己又不懂拒绝,怕拒绝后找不到工作,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

(五)焦虑、盲目心理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恐惧、忧虑或出现某些不良的生理反应。高校心理教育界有名话:“进来就不适应,出去了就焦虑”,说是的大学生对就业的焦虑。有些毕业生没开始找工作就担心自己会被淘汰,也有些优秀的大学生择业目标过高,直到接近毕业离校前一两个月,见到身边同学基本都落实了工作,就开始紧张、焦虑起来,到最后只能盲从,随便找个单位落脚。还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个人主见,看到别人到大城市,回到基层或边远山区就业,自己也跟着来,他们抱着随大流的从众心理,导致择业焦虑、盲目心理。

三、解决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的对策

(一)引导毕业生正确了解自己,客观对待择业环境

择业的过程是锻炼和磨练学生意志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职业素质评定,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16PF个性测评、职业价值观等量表对自己作一个全面、客观、科学的评定,让学生有一个准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对于环境的分析,可以对比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通过采纳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及辅导员、班主任等相关老师的意见对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

教高厅〔2007〕7号、粤教高〔2008〕82号文明确规定了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要求,此文件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提供了政策依据,高校可根据文件精神帮助学生尽早了解职业世界、了解自己,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根据不同的年级有针对性地讲授不同的内容。

(三)加强就业政策和就业法律、法规的教育

学校就业机构根据每年新出台的政策在毕业生中进行宣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引导学生根据政策就业,引导学生要诚信就业和保护自己在就业中的权益问题,毕业生只有对就业政策、法律、法规了解了,才能避免盲目就业。

(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择业心理防御体系

心理防御体系是一种心理适应性反应,它可以采用习惯性和潜在意识的方式,以消除或保持一个人的内在焦虑以及失去的自尊心。学校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建立积极的择业心理防御体系,使学生在择业受挫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对,并能及时调整目标,以达到心理平衡,努力做到不影响后续的择业,直到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 吴立生.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初探[J].教育探索,1997,(6).

[2] 林兴岚.高校毕业生不良择业心理的分析与对策[J].郑州工业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01,(3).

[3] 汤耀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务[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4] 高桥.大学生涯与职业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择业心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生;择业;心理困惑;观照

求职择业是中职生必须面临的人生选择。它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命运,是中职学校毕业生走向社会面临的重大转折。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竞争十分激烈,毕业生面临诸多思想困惑和心理压力,处于相对劣势的就业弱势群体的中职毕业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就业心理问题,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选择。为此,我们总结探讨中职学生求职择业的心理困惑,教给他们调试的方法和技术,这将对毕业生自己求职以及学校的招生与就业工作,具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在这里,我们认定择业心理就是中职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适应状态。这种心理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就业能否趋向成功。目前,我们通过跟踪调查和研究发现,中职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

一、“大树底下好乘凉”——过分依赖心理

中职毕业生年龄相对较小、知识有限、经验不足、文凭低,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就业心理较为复杂。中职生在择业上心理自卑,但目标往往好高骛远,没有将自己位置摆正,就业时瞻前顾后,出现“高不成低不就”、“脚踩几只船”的错位心理,从而造成就业受挫,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产生心理失衡。在就业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从众、依赖和攀比,实惠心理严重;择业时没有主见、盲从,大多把希望过多寄托在学校、父母或朋友身上,开拓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差,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们在学校就业工作中调查发现,就业的主动性心理甚差,依赖心理很强。等待学校推荐就业的占81%、等待父母找关系就业的占10%、自己在就业市场上就业的占8%。可见,中职生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依靠社会关系找工作成了学生择业的常态,当然这不失为一种就业的途径;由于受过分依赖心理作怪,他们大多找亲戚朋友来帮忙,而放弃任何努力。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配置逐步走向市场化,人才市场日益完善,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更加趋向“能力”,即只有毕业生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才能走向工作岗位,有时即使关系再好,也无法被用人单位录用。因此,那种仅凭社会关系帮忙找工作的思想应该放弃,中职毕业生应该树立与时代进步相适应的自主择业思想,一方面可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增强适应能力,锻炼社交才干;另外,破除过分依赖心理,正确认识自己,勇敢面对现实,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职业选择,尽快走向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

二、“今夜无眠”——焦虑压抑心理

中职生毕业前后,往往表现出焦虑不安和压抑闭锁心理。因为他们大多年纪轻轻,刚刚迈向成年人的门槛,阅世未深,对社会缺乏应有的认识,对现实生活环境了解不多,企业生产经验缺乏,在择业时往往表现出一种无所适从、焦虑不安的心理,另外,受社会鄙视中职生,他们在校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忧郁沮丧、惶恐压抑的情绪状态,天天在“惶恐滩头说惶恐”,自怨自艾,唉声叹气,昔日的“天生我才必有用”一去不复返了,倍感自己搁在“就业难”的浅滩上,想进无力,欲罢不能,何日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为此,我们要在毕业生求职择业时,科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启发诱导,寻求心理平衡,让毕业生回到现实生活当中来,积极寻找自己新的支撑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激励自己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选择自己合适的职业岗位,慢慢适应,蓄势待发,寻求今后更大的发展。

同时,还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经常性询问自己:自己输在哪里?自己还有赢的机会吗?不断提高自己的承受力和抗挫力,排解自己心底的焦虑压抑心理,树立适应自己发展需要的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以期实现理想择业。

三、“我确实不如人”——自卑苦闷心理

自卑是个人对自己的不当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中职生认为上职校是逼不得已的选择,在学历上比不上大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比不上高职生。因此,他们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潜意识中就有自卑和压抑心理。另外,近几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不断地提高,有些单位对中职生的认识又不够明确,这使得中职生在高薪岗位的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加剧了毕业生在择业时,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加剧了自卑心理的发生。同时,当一些中职生在择业中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会出现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情绪低落等反应。他们自认为看破红尘,心灰意冷,决定听天由命,任凭发落,致使冷漠心理长期存在,中职生采取的消极应对办法是逃避,他们不再想主动争取择业机会,不再去努力,认为去什么单位都无所谓,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中职生在求职择业时,因自卑心理和冷漠心理作怪,一些学生对就业缺乏自信心,认为前途渺茫,不知所措,原因是中职生在众人眼中是“低能儿”,综合职业能力不是很强,动手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而自卑感特别强烈。这种自卑感时时困扰着他们不积极主动地去择业,抱着“与世无争”的态度,甚至常常以消极坐等的态度对待就业;有时也因自己能力差而郁郁寡欢,错误地认为自己技不如人,便放弃主观努力奋斗,陷入悲观坐等的误区,坐失良机,许许多多合适的工作岗位与自己“擦肩而过”。

为此,我们在学校教学实践当中,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经常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和耐挫力,激发积极进取的信心和力量,边学习,边择业,防止学生怀抱“一蹴而就”的急于求成心理,又要防止学生守株待兔,瞎碰运气的侥幸心理,努力做到积极进取,乐观自信,坚信“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四、“跟着感觉走”——盲目浮躁心理

这种心理在中等职业毕业生不是十分严重,但在一部分学生也存在着。他们在求职择业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心情浮躁,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瞎子摸象”,不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寻机求职择业,行动上表现出盲目从众,无所适从的尴尬心态,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求职择业的盲区,严重影响到自己职业理想的实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防止中职生在择业时出现盲目浮躁的非正常心态,我们必须在就业开始之际,学校应引领学生参加招聘会和洽谈会,让学生多见世面,了解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找准自己的合适位置,果断择岗就业;同时,学校应结合《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设计》等课程的教学,讲清国内外就业市场形势和动态,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以备将来脚踏实地、信心百倍地投入到企业生产当中去,让他们鼓起前进的力量,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远航……

五、“敢问路在何方?”——坐等观望心理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就业心理受到冲击,“端铁饭碗,拿铁工资,坐铁交椅”已变得不太可能,人们都面临着择业、就业、失业、再就业的问题,切莫“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自己不努力,事事怨他人”,瞻前顾后,互相攀比,心存侥幸,坐失良机。但是,在一部分中职生中,他们总是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待遇稳定,风险较小,但又嫌收入不高;而自己创业收入较高,但又觉得太辛苦。于是他们总是举棋不定,总是进行痛苦而矛盾的选择。这种既要顾及工作性质、发展前景,又要考虑地理位置、经济收入、福利条件的矛盾心理,最终往往会使这些中职生失去了太多的青春与机遇。

为此,在学校就业工作实践中,培养学生具有健康成熟的就业心理,保持奋发向上的心态,克服浮躁情绪,避免速成心理,养成务实作风。建议中职毕业生在职前进行“心理充电”,做好心理调试。“心理充电”最大的好处是,能让毕业生尽早了解自己,找工作时能沉稳应对,使自己明白在当前就业严峻的形势下,想轻而易举地找到满意的工作是不现实的,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好事多磨”的耐心,有不等不靠不抱怨的思想,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在竞争中磨砺,在奋斗中成熟。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是我国劳动力过剩,就业岗位紧张,就业压力大。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作为中职毕业生,要抢抓机遇,有岗位则上,无岗位要挤,不要等待观望,坐失良机,要有在岗位上学习进取、锻炼发展的意识,将自己正确定位为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即“初中初级劳动者”;学会正视社会,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具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意识、创业意识、开拓意识和求职能力、推销能力、合作能力,做好“不怕转岗、不怕改行、不怕失业”的心理和能力准备,尽快适应新的职业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勇于克服困难,知难而上,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才能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心理学》,白小平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择业心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就业心理;因素;策略

近几年来,高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高校一片繁荣,大学生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暂时满足了家长及学校和社会的各种需求,在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扩招的背后,学生的就业问题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一些高校在打着“自主择业”的旗帜下,把学生推向社会,而社会所提供的工作职位又十分有限,家长又把过多的希望寄于学校身上,而大学生本身在学校又没能真正学到应对社会的基本技能,依赖、从重、自卑、虚荣等不良心理成为他们立足社会的严重障碍。

一、各种不良就业心理

(一)不正确的自我定位

一部分大学生不切实际的自我欣赏,使他们在求职中期望值偏高,好高骛远。择业时不能从实际出发,而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认为自己什么工作都能胜任。同时是我去择业,而非职业择我的错误观念根深蒂固,因此自负武断。攀比,挑优,导致判断偏差,错失良机。.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瞧不起体力劳动或者在他们眼中是“低层次人”做的工作,他们情愿待业,也不甘于体力劳动,而又收入甚微,因为这些低微的工作恰恰是学校里教师教他们所蔑视的。这样就耽误了就业的机会。这些不切实际的自我定位,致使他们错过了一次次就业的机会。

(二)过分的依赖心理

部分毕业生想凭借父母良好的社会关系的优势,耐心等待工作的到来。结果一等就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本来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由于这种心态的影响,白白错过了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由于对他人的依赖,即使找了个工作,也不踏实工作,总想着很快就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以致到被老板“炒”掉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失去的是什么。种种依赖心理的作怪,致使这些大学生们“耐心而焦急”的等待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被动的盲目从众心理

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挑战意识,即使找不到工作也在盲目观望,如果别的同学也找不到工作心里也就“平衡”,如果别的同学找到了工作,找各种理由说自己不适合这种工作,也有一些学生盲目考研,而不愿付诸努力,成了浪荡几年的“校漂一族”。他们害怕工作,更怕进入社会,只能跟着别人的感觉走。

(四)自卑失望心理

一些学生受学校名气、专业、个人经验的限制,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的畏怯、心虚等自卑心理。有些学生由于高考的一时失误,走进了一个不理想的学校,入校后,在学业上缺乏学习的积极性,终日碌碌无为,大学四年转眼过去,回过头来,发现自己一无所学,加上其它方面的劣势,致使面试过程中,即使一个来自名校能力不如自己的学生也从气势上战胜了这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由于这种自卑心理长时间的影响,使得平时学习过程中就形成了内向,胆小,无能的外表气质。这种极度溃乏的文化外表,自然经不起面试中的唇枪舌战。

二、择业辅导策略

(一)择业意识的培养

首先要克服自卑心理。正确评价自己的办法就是要纠正过低的自我评价,多找自己的长处,即使微不足道也不要忽略,这些本来就属于你的财富对于你恢复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人都有所长,利用自己的优势以长补短,寻求成功的经验,增强自信,可以有效克服自卑感。

其次要克服焦虑的心理,主要是要更新观念,打破中国传统的事事求稳、求顺的思想,树立市场竞争的新观念。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生活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恐怕要伴随你一生。大学生求职过程就是竞争过程,即使你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职业,如果没有竞争意识,不继续努力,也还可能丢掉这个工作。有竞争必定会有风险和失败,确立了竞争意识,不怕风险和挫折,焦虑的心理必定得到缓解或克服。当然还应克服择业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这样做容易使择业失败,失败的体验又会强化沮丧、忧虑的情感。客观地分析自己,合理地设计求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增强求职的勇气,也会减轻心理焦虑的程度。

再次是要克服怕苦心理,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能吃苦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不能吃苦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即使是“三高”职位也同样需要吃苦。曾有过一些大学生,千方百计挤进了外企后,又很快跳槽了,其原因是受不了外企紧张的节奏和工作的高效率。另外也应认识到最艰苦的环境,最容易锻炼人,也最易成功。

(二)实践技能的培养

大学生实践技能诸如认知技能、交往技能、管理技能、创新技能等的培养和训练,可以使大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能力,对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缓和紧张,释放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成功机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重视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或教育实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就业与职业的实际状况,减少不合适,不正确的就业选择,保持健康的就业心理。如在大学期间让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不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有两大不幸:第一个不幸是,在学生时代,由于失去应尽而未尽的社会公益义务的机会,他们可能产生像焦躁、冷漠、虚荣等消极心态。因为志愿工作是学生在履行社会公益义务的时候,感受人间真情温暖,及修养礼仪、诚信、良知、正义、奉献精神的最佳方式;第二个不幸是,学生不通过社会志愿服务来学会承担社会责任、进而实现所定目标,就很难增进自我意识和直接感受自身行为对周围世界产生的影响。”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了这类的志愿服务,他们便学会了理解父母、理解工作单位、理解他人,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关爱弱势、如何关注自然、如何珍惜拥有,更懂得如何奋斗,如何为成功更好的创造机会、如何合理的定位自己,放弃不切实际的追求和梦想,更好的把握自己的未来。

(三)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而这个教育的目的,就它同就业和经济进展的关系而言,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人从事一种特定地、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学校的着眼点,不应仅攻求于空洞的理论,让一些理论上讲得通的东西,在现实中却无“用武之地”,根本应付不了千变万化的现实工作。教育培养所需要的一种能力,是使其能够不断适应变化并不断在其过程中学到新的东西,人们应该学习如何学会学习学校之外的我们所需要的知识,不只是在学校仅学会如何学习学校的书本知识,这才是最有价值的技能。“学校的目的应当较多的注意到把青年培养成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职务,不断地发展他的能力,使他能跟上不断改进的生产方法和工作条件,而较少地注意到训练他专门从事某一项手艺或某一种专业实践。”一旦学校忘记了它的对象,它的对象也就忘记了学校,从而出现“学校繁荣、教育衰败”的现象,“无目的的升学者”和非本意就学者“增加。”这不仅是学校的悲哀,更是家庭的悲哀,因为家庭教育的动向总是跟在学校的后面,学生的未来工作,家长总寄希望于学校,而学校又无能为力,学校又把学生推向社会,所谓自主择业,有限的工作岗位如何为批量的大学生提供满意的工作,那么家庭十几年供养孩子苦读换来的又是什么呢?太多的责怨都无济于事,家庭为什么不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放在为了升学而苦读呢?而学校更应侧重于学生的实际而非四年的应付学业。

参考文献:

[1]张铁明.教育产业论[M].广州教育出社,2002,7:204-205.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

[3]新华网.大学生就业心态及其调适[EB/OL].http:///employment/qzsc.htm.

[4]徐建东.社区志愿服务:有待强攻的德育课程创生领域[J].教育研究,2005,(9).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