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文化建设

乡镇文化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乡镇文化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乡镇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镇 文化建设 问题 对策

目前,乡镇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乡镇文化建设逐渐迈向正轨。乡镇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乡镇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一、乡镇文化对于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1)有助于党政方针的宣传。党与政府的政策方针可以通过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宣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传播,从而在群众中得到很好的宣传教育,不断传播新的文化思想,有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2)有助于提高群众文化层次和丰富精神生活。群众文化在农村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从而有助于保证农村的稳定,包括精神文化的满足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3)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是构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而且还能够增强群众的凝聚力。通过文艺表演等方式来改善人们不良的业余爱好,使得广大的乡镇群众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文化建设中来,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乡镇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地乡镇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城市相比,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农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看书、看戏、看电影等需求。总体上还存在三个“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相适应。

(1)乡镇基层文化活动单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再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乡镇居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压力逐渐地减轻,乡镇居民非常向往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乡镇的文化生活依然停留在温饱之前的水平,主要是以打麻将、打扑克及看电视为主,文化活动的品种相当单一,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不良社会风气的产生及蔓延,不仅影响乡镇居民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

(2)基层干部的重视程度不够

受体制、机制的制约,乡镇文化发展处于弱势地位。基层干部的认识有限,在文化工作上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缓慢。各级领导对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成为基层文化建设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

(3)缺乏专业型人才

由于机制与体制的不完善,致使长期以来,不少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干着乡镇政府以外的其它工作。农村文化站、文化室“空壳化”,缺编、混岗、空岗现象普遍存在,文化站几乎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随着农村原有的文化人的“老化”,新时代农村文化人的缺乏,特别是农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4)公共文化设施不改善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各项事业日新月异,学校、卫生服务站、道路、通讯、广播电视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得到改建或新建,相比之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从整体上看很多乡镇没有文化阵地,现有的设施设备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地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所以导致乡镇文化吸引力不够强。同时,农民整体文化生活水平偏低,再加上各地都在搞开发,有些村属于乡镇新区建设范围,文化中心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产生村与村之间文化建设不平衡,差距较大的现象。

三、完善乡镇文化建设的措施

(1)加大经费投入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群众集资为辅、民间资本补充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使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建立资金统一管理、经费项目上报、审批、验收制度,确保文化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

(2)强化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辅导

文化主管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对如何因地制宜制定农村文化建设规划,分类指导,明确措施,抓好党和政府关于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等负有责任,在中央提出乡镇建立综合文化站后,县(市)文化部门应该按照党和政府的统一部署,密切与教、科、体育等部门综合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其职能将进一步扩大。可以说,当前文化主管部门指导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担子更重了,对综合文化站指导的要求更高了。

(3)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大力开展舞动乡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等工程。做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引导、扶持文艺团体发展,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4)加大对乡镇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做到加大对乡镇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首先要坚持以乡镇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建设基地,以乡镇居民为基本的对象,努力发展村、乡镇、县等场所的文化活动阵地与文化基础设施;其次要加大对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逐渐完善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在征求乡镇居民同意的情况下,添置必须的文化器材;最后,乡镇领导可以运用激励手段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乡镇文化建设,将多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加快乡镇文化建设的进程。

(5)提升乡镇文化建设人才的专业素质与人才数量

要做到提升乡镇文化建设人才的专业素质与人才数量,首先要对乡镇文化建设事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努力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其次要加大挖掘社会专业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的骨干的力度,并且为文化建设的人才提供各种各样的保障,扫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得他们可以安心地进行乡镇文化建设工作。

四、结束语

乡镇文化建设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在此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发展乡镇文化建设,加大建设力度,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并将乡镇文化建设的思想渗透在乡镇发展的各个方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舍本逐末,为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群众的文化需要这个根基。我们要大力发展繁荣乡镇文化,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统筹文化资源配置,构建文化服务网络,以此来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了,才算真正达到了小康。

参考文献:

乡镇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站;农村;文化作用

一部分地区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在我国持续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向农村的财政拨款逐年递增、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相继上马、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展开。但需要认识到,由于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明显强于西北内陆地区。这也造成了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上的地域差异性。尤其是对于内陆农村而言,由于本身经济发展水平就较为落后,用于文化建设的投入也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再加之村中大多数年轻人都前往东南沿海地区打工,导致村中老年人和小孩儿居多,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各类封建迷信、低俗媚俗现象也呈现抬头之势,村中群众法律意识和文化知识水平也逐年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西北内陆地区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本身有限是有一定联系的。由于当地本身在经济上存在一定的短板,这就造成在文化场所以及各类设施的建设上面临困难。但不能将经济水平有限作为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借口。面对有限的设施设备和经济条件,更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更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通过组建优秀文化宣传队伍、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以配合国家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

二乡镇文化站重要意义和工作方法讨论

在农村之中开展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要持续完善文化站的各类设施设备。部分地区由于对乡镇文化站建设没有给予充足的重视,导致在文化站之中缺少各类设施设备,或者有的设备年久失修难以使用。这就使得农村中的群众缺少了进行文化学习和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开展乡镇文化建设工作首先要通过配套包括电视、电脑、各类图书以及体育设施设备的方式,做好乡镇文化站建设的硬件工作,并以此吸引更多的农村群众前往文化站进行文化学习和娱乐。

三乡镇文化站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作用分析

乡镇文化站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推动农民自主开展相关文化建设活动。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而已,有“送文化”和“种文化”两种情况。所谓“送文化”就是乡镇文化站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文艺演出和相关文化活动的方式带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这一方式只能单纯的依赖乡镇文化站的组织。而所谓“种文化”就是将乡镇文化站作为一个造血干细胞,通过在各个乡村之中培养文化骨干,进而在各个乡村之中引导组建自己的文化队伍,并以此为基础在乡村之中开展各类娱乐和文化建设工作。这就是所谓“以一点带动一面”的工作方法。通过建设好乡镇的文化站,可以使其在周边众多的乡村之中起到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同时,通过结合当地不同乡村所具有的不同民俗文化,乡镇文化站在建设过程中设立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进而真正起到“种文化”的作用。目前,各个乡镇文化站已经将“种文化”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而逐渐转变农村群众的工作和学习思路、引导其发挥自身能动性,通过结合自身村落之中的民俗文化和历史传承,进而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山西祁县就涌现出了包括“权勇文化大院”在内的诸多典型案例。“权勇文化大院”是当地农村自发组织建设的一个乡村精神文化建设基地。其中藏书超过五千册、电影拷贝超过一千部。前往权勇文化大院读数、观影的农村群众络绎不绝,已经成为了开展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张鸿超.锦州市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1):50-51

[2]李永菊.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内涵[J].中国集体经济.2011(15):33-34

乡镇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体系不断的改革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乡镇集成的建设发展,为了能够真正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一远大的核心目标,就一定要增强对于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度,而本文主要立足于目前我国对于乡镇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对应的发展策略,以此期望为我国今后在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 乡镇基层 群众文化 建设发展 事态趋势 分析概述

根据我党明确的指出要想真正的在2020年之前,我国实现全面性小康社会,就一定要增强对于发展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度,而作为各个相关一线的文化工作者来看,一定要真正的认清我国当前的形式,从而对原有发展的束缚以及瓶颈现象,进行实时的突破,以此在最大限度上推动我国整个乡镇文化的发展以及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

一、目前,我国在对于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概述

(一)对于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视度还是不足

目前,由于我国很多乡镇的政府部门对于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观点上,还是比较传统落后的,都是在很大程度上重视于城市建设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没有加强对于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度,而文化建设,并不同于经济建设一样,经济建设是可以合理的通过一些招商以及相关引资新式,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但是,对于文化建设过程当中,是毫无捷径可言的,而这也是作为相关政府疏忽掉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因,长久与此,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就会逐渐降低,虽然,我国近些年来在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对于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以及物质生活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异化。而这些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二)对于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方面内容上还是比较落后陈旧

乡镇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为广大的群众提供一个更好的精神生活,但是,不同的群众在对于文化方面,是有着不同差异性的。而对于当前我国很多乡镇居民文化生活的建设内容上,都是较为陈旧、呆板的,严重的缺乏相关的创意思维,从而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于广大基层群众,自身对于素质以及文化上提出的各种需求。不能够给广大基层群众,制造出一个较为良好的文化气氛,这也就使得很多群众,在利用一些空余闲暇的时间上,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一些不健康的活动当中去。

二、有效推动我国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措施概述

(一)真正的对其增强重视度

在我国各个乡镇政府当中,一定要切实领悟到我党所传达下来的精神,并且及时有效的分析出目前我国对于乡镇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以此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对于乡镇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一定要加强对于细节部分的关注度,并及时的对其进行调整,可以合理的利用一些文化站的支持以及执行力,从而在基于与整体经济建设不产生冲突的基础之上,大力加强对于人力以及建设资金的投放量,并充分给予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当中人力以及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以此在最大限度上为整个文化站今后的发展以及运行过程当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保障。

(二)定r的开展一些相关的文化活动

对于我国某些乡镇地区来看,当地的赌博较为盛行,并且也逐渐的成为了当地广大群众的主要活动之一,而主要的原因,则是因为当地的市民对人文价值观以及自身修养等方面的意识较为淡薄,从而使得当地一些乡镇文化活动的内容上较为单一,这也就成为了当地赌博较为盛行的主要原因。所以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人员,一定要以实际的情况来入手,适当结合一些历史的经验,并且在最大限度上争取政府给予一些支持力度,从而对原有的文化活动内容上进行实时的改变以及创新。例如:当地可以很好的动员多个村庄一些文艺好爱者,从而有效组建多个文艺队伍,并且自创自言,这些都能够很好的丰富当地文化活动内容,充分的使草根文化深入到每个群众的内心深处,此外,还可以定时的开展一些篮球、乒乓球、象棋、绘画等比赛活动,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一些较为良好的民间工艺等展览,从而满足了广大基层群众对于文化生活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在处于新时期的背景之下,加强探索我国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所以,我国各个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一定要清楚的了解,建设乡镇基层群众文化,是在整个建设小康社会当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无论是在思想、行动、还是在组织上,一定要始终与我党重要保持一致的立场,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勤恳工作。

三、结语

只有真正的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够为我国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以及发展上,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并且,也能得到广大群众对其的好评,只有真正的加强对于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视度,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推动我国朝向于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冯春,辛勇,吴坎坎,王力,柴志轩.地震后灾区乡镇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01):88-90.

[2] 狄金华.通过运动进行治理:乡镇基层政权的治理策略对中国中部地区麦乡“植树造林”中心工作的个案研究[J].社会,2010(03):83-106.

乡镇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一、 高点定位, 加强文化工作组织领导。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民生进步与否的分界线,是社会平安稳定的基础。如何做大做强文化工作,为八渡的经济建设服务?镇党委认为,文化是生产力,先进文化是最大的生产力,要想充分发挥八渡镇的旅游资源作用,就必须抓好先进文化建设工作,挖掘旅游文化底蕴,为旅游服务。党委政府每年都要组织全镇干部讨论文化发展目标,把镇域经济发展方向定位于文化旅游,以西武当景区建设为主,围绕乡村旅游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新农村建设抓好群众文化活动,围绕农民增收抓好科技培训,进一步繁荣八渡文化,提升农民素质,增强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全镇上下形成了建设大文化,促进大发展,共享大和谐的良好局面。镇村干部为文化建设争跑资金,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文化建设,从而推动了文化建设快速发展。

为了使文化旅游建设工作步入快车道,镇上成立了文化旅游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全镇文化旅游工作,协调西武当景区建设和村级文化设施建设,统一负责景区布局调整和宣传报道,组织开展山花节和有关文化旅游方面的其他工作。使文化旅游工作始终有人抓有人管。

镇党委、政府还把文化建设纳入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之中,对每个建设项目,明确一名镇领导包抓,包村干部、村主要干部是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每到周一,镇领导都要安排文化建设项目,周五包村干部都要汇报项目建设情况,每月召开一次项目建设分析会议,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每半年对项目建设进行一次回头望,查进度,查质量,查工期,制订相应的措施推进工作。

二、多措并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活动要有载体,载体是文化繁荣的基础。八渡镇在文化载体建设上主要抓了镇综合文化站、西坡村文化广场、高楼村文化广场、西武当文化艺术团和西武当景区建设,总投资600万元。

发展乡村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镇上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不等不靠,投资135万元镇建成了镇综合文化站,(含文化广场25万元)。为了解决启动资金,镇党委决定,由领导班子成员私人筹资。书记、镇长每人从家里拿5万元,5名副职每人筹资2万元,凑齐了20万元,使文化站工程顺利开工。镇综合文化站位于杨家庄村委会院内,三层七间,建筑面积444平方米,共设业务用房10间,有文化娱乐室、展览室、电子图书阅读室、培训室、宣传工作室等,基本满足了群众文化工作需求。文化广场占地面积2400多平方米,已全部水泥硬化,广场外墙为透视墙,是全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的亮点。

在镇领导的带动下,各村也想方设法拉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西坡村为了兑出文化广场用地,多次开会协调,反复做群众思想工作,历时一个多月终于腾出了13亩土地。没有启动资金,他们找施工队垫资修建。一个总投资178万元,其中社区服务中心58万元,广场120万元的文化广场终于建成。广场修有篮球场、亭子、花坛、花架,铺设了渗水砖,安装了路灯。广场内奇花异草品种繁多,为八渡镇文化建设打出了第一张名片。

八渡镇有个牛心山,明朝道教宗师张三丰曾经在这里居住修炼传道。有清代碑文记载:“牛心山古为西武当,苍松翠柏林木繁茂,阴雨时节烟雾笼罩,恍若仙境”。唐代诗圣杜甫当年游经此地,留下的著名诗句:“冈峦相经直,云水气参错,林廻硖角来,天窄壁面削”更为牛心山蒙上了传奇色彩。牛心山传说众多,历史文化厚重,自然景观奇特,是发展文化旅游的最佳选择。高楼村党支部书记姚举科看到了它的前景,把村级经济定位为乡村旅游。为了使旅游文化尽快落地开花,他带领一班人到县上、市上争跑项目,利用新农村建设之机动员群众投资360多万元,建成了民居园。又投资185万元建设了园内文化广场。广场占地面积4亩,其中社区服务中心45万元,广场140万元。广场修有水池、亭子、喷泉。有牌楼、杜甫铜像和健身器材。广场铺设渗水砖,栽有绿化树,被省上命名为乡村旅游示范村。

为了把文化旅游做大做强,高楼村成立了西武当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和西武当文化艺术团,配备了一流的设备,邀请了一流的演出人员。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艺术团实行股份制,演艺人员实行聘任制,灵活多样的演出形式为艺术团增添了活力,去年至今共演出150多场次,足迹遍布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深受群众欢迎。

为了使旅游文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镇党委、政府倾力打造西武当景区,制作了景点标志牌,景区整体规划图,建立了八渡镇旅游网站。

三、丰富内容,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

去年至今,我们以打造特色旅游名镇为契机,积极开展旅游文化建设活动,共举办全民健身节2次,山货贸易节2次,山花旅游节2次,参与群众达3000多人,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高楼村成立了西武当文化艺术团,配备了一流的设备,邀请了一流的演出人员。灵活多样的演出形式为艺术团增添了活力,去年至今共演出150多场次,足迹遍布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深受群众欢迎。

在去年举办的山花节上,我们推出了观花海登山游,推花海象棋比赛,赏花海尝农家乐和走进新农村电视秦腔大赛。在今年的山花节上,我们举办了垂钓大赛和摄影大赛,吸引了宝鸡市周边地区钓鱼、摄影爱好者300多人参加,为节日增添了气氛。

乡镇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一、加深对开展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

有资料报道“事故那么多,查来查去老是那些原因,且都是人为原因,这里面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难道仍然困在经济圈里……,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高度来认识。”所以安全生产的严峻现实,绝非仅仅是经济和管理问题,还是文化问题。

开展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统一从业人员的思想认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有利于强化乡镇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自主保安能力和矿山的抗灾能力。这是一项很好的现代化安全管理工作,使最基层的生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对所管理、施工的生产场所各种职责、不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地掌握和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所以开展乡镇矿山安全文化的建设,以提高矿山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为主要任务,具有潜移默化教育人、规范人的作用。是预防事故的一项“人因工程”,是一种“软”对策。也是面对21世纪安全保障的明智选择。

二、做好开展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施工作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以人为核心,以保护全体劳动者在生产活动的氛围内的安全与健康为目标,以安全科学为手段,媒体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1、建立工作机构。

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制定计划,抓基础工程,按企业安全文化四个体系:安全保障预防体系;安全制度约束体系;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减灾应变体系。结合乡镇矿山工作的特点、实际,成立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机构或称专门委员会。加强对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和业务指导,应由各矿(场)业主(或分管安全负责人)直接负责这项工作,除此之外,各矿山的施工队、班组、岗位都选定负责人,组建以矿(场)为重点的单位,形成自然的完整网络,并制定以开展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内容的试行方案,为其实施这一工程打下基础。

2、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技术骨干业务工作。

为了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制定开展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计划的同时,积极组织力量,利用各矿(场)生产调度会、安全活动会、各矿(场)点的宣传墙报、场(点)标语、安全警句等形式,把安全文化的内涵、作用等进行广泛宣传,达到文明生产。并在专门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修改、完善试行方案中,选出具有一定现场管理经验的人员参加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培训班学习,以使他们能了解掌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成为技术骨干。

3、建立激励学习与约束制度,调动全体从业人员学习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新入矿(场)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合格上岗,其他工种(包括特种工种)、岗位人员都应按规定的内容、时间进行学习,并结合考勤制度、学习纪律等各种手段,与各矿(场)安全经济责任制挂钩,对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员、班组,给予必要的奖励,对那些马虎应付、失职人员予以处理,以调动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来参与矿山安全文化建设。

4、明确责任,履行职责

在编排年度企业文化建设活动项目、内容、目标和负责部门、负责人计划时,把安全文化建设列入相关的部门、人员身上,各矿(场)点的考核内容,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职责及明确责任。在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宣传安全生产先进事迹的同时,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予以曝光,形成舆论监督,利用事故案例,用事故中的教训来教育从业人员遵章守纪,珍爱生命。

三、加强减灾、防灾应变工作,完善矿山企业安全管理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以人为核心,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真正做到能预防事故,抵御灾害,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为了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加强减灾、防灾应变能力,应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各矿(场)作业队自查安全工作的同时,开展安全评比和合格矿(场)评比、设备卫生效益竞赛等活动,以提高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到人,限期整改,并由乡镇矿山主管部门派专职安全员跟踪检查,对作业场所不安全隐患较多的岗位进行重点管理:

1、矿(场)安全工作是乡镇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在管理与技术上,应采取矿山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安全生产工作,把每个采矿(场)的安全工作落实到具体人身上,抓矿工技术技能培训,对矿工在作业中敲帮问顶,遇到顶板较破碎,矿岩地质结构判断能力等操作技能进行一帮一训练。在加强对采掘作业面矿井工作面、运输线的安全巡查的同时,因地制宜,采取新技术(如支护方式及采掘工艺),使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素质得到提高,减少伤亡事故。

2、采矿工作面的作业粉尘、通风、供电、水灾、有害有毒气体、爆破易引发火灾等应采用安全系统工程进行预测分析,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寻找出各类事故的隐患,以作为日常防患,采取预防措施的重点:如采用湿式打眼,设置喷水装置减少作业粉尘,作业场差,危险性大的作业场所,专、兼职安全员跟班督促现场作业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对不安全的行为起着控制作用;检修需动用电焊、气割、动火等工作规程,对不安全的行为起着控制作用;检修需动用电焊、气割、动火等工序,建立区域内用火制度,杜绝可能引起的火灾隐患。

3、采取可操作检查表、卡等手段,预先明了生产实际和安全状况,如建立信息卡,分别用A、B、C、D、E卡五种运行方式,使生产作业有序进行。

A卡:已处理事故隐患上报卡,是队、班或不安全隐患场点,经处理整改的事故隐患,向专管委员会汇报。

B卡:班、组请求队处理事故隐患上报卡,施工作业班、组发现事故隐患或接到“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无能力处理,请求队解决。

C卡:作业施工队请求矿(场)处理事故隐患上报卡,是队发现事故隐患或接到班组请求队处理而无能力解决,请矿(场)解决填写的。

D卡: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卡,是上级相关部门进入现场安全检查或专门委员会对需要整改的隐患下达通知的整改卡。

乡镇文化建设范文第6篇

关键词:乡镇文化;意义;群文建设;现状;作用

乡镇文化在建设群众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精神需求,促进新农村的建设,但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采用多样的手段促进乡镇文化在群文建设中发挥出自身作用。

1 乡镇文化对于群文建设的重要性

1.1 帮助宣传党政方针

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将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渗透其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多样的群众活动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将内容宣传出去,让群众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因此在活动中不断渗透新文化思想,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发展,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

1.2 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层次

群众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农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有农村建设好了,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让农村能够稳定发展,让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满足,水平不断提高。

1.3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建设和谐社会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开展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更好的弘扬中国文化,增强群众的凝聚力[1]。进行文艺表演等手段可以帮助人们形成健康、向上的业余爱好,让乡镇群众能够主动、积极的共同参与到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构建和谐社会。

2 当前群众文化建设现状

2.1 群众参与人数多,活动形式多元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在农村中群众文化活动就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一种新的娱乐方式。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之外,娱乐方式从看电视逐渐转变成户外锻炼活动[2]。另外,近年来兴起的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受到人们的喜爱,还有一些普遍的秧歌、戏剧等,可以看出群众文化娱乐形式在不断拓展,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参与到文化建设中的人数规模也在不断增多。

2.2 文化活动设施落后、费用不足

在建设乡镇文化时,存在设施落后,费用不足的问题,使得群众文化建设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比如很多乡镇因为这些问题,缺乏文化设施,图书馆、剧院等都不具备,使得乡镇文化建设受到了阻碍。另外,要开展乡镇文化活动就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但是通常都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或者没有资金支持,影响了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3 乡镇文化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培养策略

3.1 结合群众需要拓展文化发展空间

在建设乡镇上,很多乡镇都是听从上级的命令进行建设,再结合其他产业发展的需求,通常文化节庆类活动很多见,虽然活动也是文化建设中的内容,但是并没有满足群众的需求,没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建设文化,这也限制了群众文化发展空间的拓展。群众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让农村群众也逐渐从封闭的实现转化为开放的思想,文化形式也变得丰富多样,在建设乡镇文化时,需要将群众文化也加入进去,渗透到农村 文化建设中,能够满足所有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为群众提供一个展示平台,让明天能够展示自我,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

3.2 加大文化设施的投入

要想开展文化活动,就需要有充足的文化设施,是发挥文化建设效果的基础。有一些乡镇只注重建设经济,却忽略了精神文化建设,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改变传统的实现,做好群文建设工作,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购买必备的设施,将陈旧的设施进行换新等,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有助于乡镇文化建设。除此之外,还需要足够的经费支撑,因此要加大经费投入,让经费能够得到专款专用,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让他们也能参与到其中,共同建设乡镇文化。

3.3 提高群众文化队伍素质

群众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对于文化活动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组织活动时,需要满足群众的需求,你不断提高群众文化队伍素质。比如有的乡镇就会经常组织一些表演团体去农村进行表演,或者是组织乡镇群众进行文艺、体育竞赛活动。另外,也可以让当地的文化骨干多去外地学习,将当地优秀文化活动带回到乡镇中,丰富文化活动的内涵。

3.4 结合特色文化开展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

通常表演节目是乡镇文化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表演节目,可以将健康、正能量的文化生活理念传达给观众,让观众也受到感染,进而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3]。在文化建设中,还需要注重创新,可以在现有节目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及地域风俗对节目进行适当的改编,可以让节目变得“独一无二”,能够促进特色文化的传播。在选择表演节目素材上,要选择积极向上的内容,加上当地实际情况,编制出更加适合当地群众的项目,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结束语

乡镇文化建设重要性不言而喻,关系到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建设中需要结合群众的文化需求以及当地特色文化等,编造出适合当地群众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建设内容。

参考文献:

[1]龚青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之我见.赤子(中旬).2013 (10)

[2]林颖.试论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与发展[A].决策论坛―如何制定科学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5

乡镇文化建设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形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深,对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基层的经济文化水平,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于基层群众思想层次的提升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是促进基层群众的能力素养不断提升的基础。

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不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以促进基层群众的深入发展,提高基层群众的精神层次。

1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的精神层次的提升,离不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离不开基层群众精神层次的提升,只有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才能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也是基层群众为了提高自身的精神层次的一个必然过程,尤其是针对很多基层群众精神层次较低的问题,必须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在各个地区都积极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落实,从而使得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水平可以不断提升。

2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

2.1提高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

加强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研究我国文化建设的相关文件政策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更新自身的思维,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施一些创新性的措施。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加强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提高相应的经济效益。落实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措施,相关政府应提供经费促进文化设施的建设,并建设相应的文化场馆,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支持等。

对文化场馆进行广泛宣传,让基层群众充分了解文化建设的意义,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满足群众求知求富的想法,为群众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

2.2实现基层群众文化多元化发展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好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坚持面向大众,以基层乡镇为重点,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的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形式。整合文化资源、充实服务内容、丰富群众生活、提高文化品质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本要求。

2.2.1新型乡镇文化建设

新型乡镇群众文化建设需融汇多方力量,加大资金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一部分资金由乡镇集体提供。所以要促进乡镇集体经济的发展,从而为乡镇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以不断提高乡镇群众文化建设水平,更好地服务群众,丰富乡镇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还需要丰富活动的内涵,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方地域文化特色、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公益性文化活动。

2.2.2重视民俗文化

充分发挥当地的丰富民俗文化资源,开展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如广场文化,应坚持以广场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整合文化资源,创新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艺术形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在广场、文化大院、游园等场所,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广场文化内容多姿多彩,形式新颖独特。

在广场舞的影响下,人民群众参与运动健身,健身操、快步走、慢跑和各种球类运动成为基层群众的主要文化活动。

让广场舞兴起来,把广场“活”起来。让广大基层群众走出家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而且掀起乡村“运动热”,对提高基层人口素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2.3实现资源共享与共建的最优化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必须要严格按照基层文化建设中的相关设备设施实施综合考虑,因此,做到一站多用,加强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实际建设成本,提高使用价值,实现文化效益最优化。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内容涉及教育、广播、体育以及戏曲等,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综合文化馆在宣传方面的力度,做到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除此,还应该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各地区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方面是可以相互吸收以及相互借鉴的,实现经验共享。

当然,还应该树立起文化品牌意识,将其与旅游业进行紧密结合,引入相应的竞争机制,真正发挥文化市场重要作用,在带动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良性循环。

2.3强化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目前,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是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要确保群众文化队伍的稳定与壮大,才能够发挥文化建设队伍的作用,科学合理的组织、策划以及管理好基层群众文化。

要促进群众文化队伍的稳定化和壮大化,应从群众着手,善于发现以及挖掘文化活动骨干分子,建立起年g、专业技能以及知识结构都与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相符合的管理队伍,然后对管理人员实施定期培训教育,加强管理人员与群众人员的良好交流,获得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此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为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其能够相对愉悦的工作,发挥其潜能与天赋,从而繁荣与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最终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繁荣发展。

3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必须得到重视。应不断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提高基层群众的思想觉悟,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可以通过重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氛围、实现基层群众文化多元化发展、完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管理机构以及强化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等手段,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春丽.如何开展乡镇群众文化活动[J].群文天地,2012(06).

[2]陈剑忠.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策略[J].办公室业务,2016(11).

[3]王培娥.广场舞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初探[J].戏剧之家,2016(10).

乡镇文化建设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创新;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1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一、当前阳信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本状况

我县现有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854个行政村,45万人口。目前,全县10个乡镇(办)先后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村文化大院306个,平均每个乡镇(办)有业余文化演出团体(庄户剧团)3-5个。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近年来,在省市文化部门的帮助支持下,阳信县文化职能部门分批次为各乡镇(办)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文化演出、阅览、娱乐、健身等设施、设备,积极开展免费送戏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工作,定期举办乡镇文化站长、村文化大院管理员、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从场所、设备、人员、活动四方面搭建起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平台,从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整体薄弱,文化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由于阳信县属经济欠发达县,文化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特别在一些偏远乡村,由于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文化活动场所破旧,文化活动设备匮乏,群众文化活动很少开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未能得到有效的满足,文化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

(二)文化人才非常匮乏,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从总体上来说,阳信县文艺创作、展演及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都非常缺乏,乡镇、农村更是如此。目前,乡镇文化站虽然有编制,但许多文化干部身兼数职,人员专职不专干的现象屡见不鲜。另外,相当数量的乡村文化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干部认识存在偏差,资金筹措十分困难。由于乡镇部分干部存在认识上的片面性,认为文化工作只投入不产出,抓与不抓无关大局,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加之,整个县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县区,各乡镇财政状况吃紧,文化建设经费筹措十分困难。另外,部分文化专干不善创新,“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从一定程度上也制约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加强我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全面发动,营造农村文化建设经费多元投入机制。长期以来,县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县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欠账太多,致使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建设较经济强县十分滞后,这种局面急需大力改变。农村文化是属公益性事业,需要政府启动和引导,带头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硬件建设。近年来,各级财政虽对文化建设多少都有了投入,但面对长期以来的历史欠账和不断提升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标准,政府投入的那一点点资金,总显得杯水车薪。必须在各级政府强化自身对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逐年增加的前提下,积极全面发动,采取冠名宣传、结对帮扶、共建共享等形式,大力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人等社会各界对农村文化建设加强资金投入。只有有了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的积极性,才能带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人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全社会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共识和经费投入的多元机制。

(二)拓宽渠道,积极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乡镇要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联挂帮扶单位的作用,坚持常年送书、送科技、送优秀文化节目、送文艺影片下乡,增加优秀文化的辐射面,同时建立完善文化信息网络,通过大力推广“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数字展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为农民提供现代科技文化信息,让党的方针、政策在第一时间通过展播电视入村、入脑、入心,还可通过电话、互联网、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形式让社会及市场最新动态信息直达农村,成为指导农业发展、农民生产、农民致富、农村生活的好参谋。

(三)精确提炼,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各地均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有名人文化、民俗文化,更有田野景观、田园乐趣,要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培育健康向上的乡土文化。认真挖掘和甄别留存民间的传统文化资源,去粗取精,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雕刻、编制等民间工艺项目比赛,充分利用农民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的文化资源来促进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培育一批文化名镇(乡)、名村、名人、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