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体制论文

文化体制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体制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1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变迁

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基本由国家包办,通过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组织体制进行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分配。但国家预算安排制度内提供仅限于公社本级一部分公共产品,公社级的大部分公共产品和生产队、生产大队的全部公共产品主要依靠制度外自我提供,农村文化投入始终处在一个极低的水平,这使得农村的文化产品短缺单一,但相对比较均等。

1.2 改革开放后至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早在”六五”规划时期,国家就提出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建设目标,但从未达到。相当一段时期以来,由于观念认识差距、市场经济冲击和财政投入不足等多种原因,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处在一个相对滞缓的发展状态,甚至不少地方的建设急剧下滑,已有的设施或破损严重、或转为他用,人员队伍严重流失。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更多地要由基层政府负担,与地方财力直接挂钩。而乡镇本身财源有限,这使得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难以为续。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1.3 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步伐的加快以及非税收入的取消,县乡财政收不抵支的矛盾凸显出来,这使得整个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比税费改革前面临更大的资金缺口,更遑论文化产品的供给了。由于文化事业费总量偏少,加之城市发展日益成为关注的中心,因此有限的投入往往集中在城市文化建设上。广大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日益被边缘化。

2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为改善农村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变化不大,我国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还很落后,城乡文化差距拉大的现象不容忽视,农村的公共文化生活严重式微,特别是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更是走向衰微。

2.1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公共文化资源匮乏

中央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投入严重不足,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乡镇则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上乏力,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都造成以政府供给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严重短缺,农民很难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2.2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意愿失实,过剩与不足并存。我国现实生活中,文化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是“自上而下”的,即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的偏好,由“上级”决定提供公共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而没有建立起村民文化需求的表露机制,这使得农民、农村文化产品的需求意愿得不到真实反映。

2.3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结构失调,使用效率低下

政府在供给农村文化产品中,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和制度规范,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往往从功利原则和个人意愿出发,致使供给随意性很大,不仅在总量上短缺,而且在结构上也失衡,具体表现为:一是关系农民生活的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二是关系农民基本人权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品供给短缺,三是关系政治利益的文化产品供给过剩。这使得农村文化产品的实际使用效率低下,甚至无人问津。

2.4 基层政府组织的公共文化活动贫乏,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农村基层政府或村级组织举办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但数量少,而且极少针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即使是政府举办的少量文化活动,也主要限于节庆等特定场合,或者是为了满足政府经济活动的需要,或仅仅放几场电影,而非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一些乡镇文化站在国家大力推行“文化下乡'活动时,只选择放电影等成本较低的简单文化活动方式,从而造成了政府供给与农民需求之间的差距。

3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现状的剖析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供需失衡及文化活动相对贫乏的现实情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很不相适应,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3.1 “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制约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总量的增长

所谓二元经济,简单地说,就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我国目前即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转移,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迟迟不能转化为一元经济。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我国财政资源长期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形成了城乡不均衡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造成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文化娱乐等公共产品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城市居民通过缴纳税收,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文化产品,其供给进入公共财政体制。但农民通过税收等形式向国家缴纳资金后,享受的各种公共产品却仍要进行成本分摊,而不是由政府统一从财政支出中进行安排,其文化产品供给是一种制度外供给的方式,从数量、质量上都远远劣于低于城市文化产品。

3.2 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阻碍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

我国财政体制自1980年起沿着财政分权思路不断推进,并于1994年在中央和省之间建立了分税制,初步划分了各级政府的财权财力和事权范围。在分税制的具体运行过程中,财力逐级集中,事权层层下放。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尤其是乡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失衡加剧,乡村债务继续增加,乡、村组织正常运转难度加大。上级政府虽然通过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弥补地方财力,但因其支付有限,加之基层政府其财源多来自本地经济总量,增长小且零星分散难以征收,凭借其本身财力根本满足不了当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基层政府要么少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要么把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推给农民。

3.3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制缺乏科学性,造成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随意低效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制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的决策权在县乡政府,农民被排斥在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运作和监督之外,缺乏对公共产品需求、偏好的表述,不具有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实际权利,无法在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中体现自己的意志。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3.4 监督不足造成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我国制度内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资金主要来源是财政支农资金,近几年国家虽然加大了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总量仍然有限,加上财政对农业支出实行分块管理,财政分散且自支自管,使得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财政支农经费在各级各地被挪用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量财政资金用于人员经费开支,或挪作他用,导致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极其低下。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4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意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是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它能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抵御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单治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经济学分析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5)

[2]刘颖,杨彦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研究,2003(11)

[3]史玲.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5)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2篇

在现代中国的报刊史上,天津的《大公报》和上海的《申报》是一北一南的双峰。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两份大报,因地域、主事者理念、撰稿人阶层和阅读对象的不同,它们呈现出的舆论特征,以及对现代中国的舆论走向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大公报》地处北方,以平津的专家学者为依托,从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种精英面相,带有京派的大气、深沉和厚重。《申报》地处上海,以一般绅士和市民阶层为读者,受西方文化熏染,在言说方式和气度方面体现出婉约、精致的海派风范。其中,《大公报》的“星期论文”和《申报》的“自由谈”版块是最能体现两家报纸风格特征的代表性版面。将两份版面抽离出来,放到现代中国舆论空间的语境之下,分析他们的作者群、言说内容和话语风格,可以看到,他们分别代表了近代中国两种不同的舆论面相。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是国内第一本将“星期论文”和“自由谈”结合起来探讨的著作。“星期论文”的主要作者是北平、天津等地高校的著名学者,确切地说,以“派学人群”为主。他们谈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问题,多以论说文为形式,论辩严格按照学术论辩的标准进行,侧重学理性。他们对现行政治体制基本持一种肯定的态度,希望在现行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斟酌损益。他们自信自己的精英身份,与政府高层亦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关系,希望将“星期论文”打造成一个精英论说的场域,用言论对政治施加影响。“自由谈”的作者则是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和海派小知识分子。他们没有显赫的留学背景,多半以自由撰稿为生,写作多为嬉笑怒骂式的讽刺杂文,言说风格也比较即兴。他们对政府,基本持一种冷嘲热讽的态度,极尽批判之能事,语言不可谓不辛辣。他们自认是下层民众的代言人,对“星期论文”式的精英主义言说方式持怀疑的态度。因学理有限,他们的论说呈现出一种建设不足的情况,但其体现出的鲜明批评意识,亦是一种可贵的反抗态度。大略言之,可将前者归类为建构性的舆论,后者则为解构式的舆论。“星期论文”和“自由谈”的出现,意味着“五四”以降中国舆论界由统一而走向自我瓦解,呈现出一种多元的姿态。亦表明,到了1930年代,中国的舆论界已经日臻成熟之境。

作者唐小兵先生将两种报纸副刊放到一起进行比较论述,重点讲述报纸中谁在说、说什么、如何说的问题,兼及探讨报刊风格和阶层地位的关系,言论者与权力的关系,不同言论之间的紧张冲突与互补,非常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立体式的1930年代中国舆论版图,相对完整地复原了民国舆论的生态。

尽管民国被称为中国舆论的黄金时代,但舆论本身仍然缺乏自足性。尽管舆论在批判或建设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但因舆论背后并不存在强大的中产阶级作为支撑,舆论并不能真正成为社会上强有力的中心,也不能外在于权力成为一种非依附性的力量。无论“星期论文”还是“自由谈”,都不能提供真正的“自由言论”,始终都需要在政治的夹缝中游走,小心谨慎地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因为舆论对政治和社会的实际影响力始终有限,大部分知识分子最终放弃用舆论改变政治的希望,直接投身到实际政治中去。如“星期论文”的作者很多都成为体制的一分子,“自由谈”的作者或加入左联,后来奔向延安等等。总之,在舆论环境宽松,舆论相对发达的前提下,却仍存在着建构表达自由的理想型舆论不得,以及舆论本身的无力问题,这或许是舆论的宿命,也是中国舆论史上的永恒悖论。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3篇

【编者按】:论文频道为您提供各类开题报告范文参考,以及开题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开题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选题依据:在当今以金融、技术、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文化之间的激烈竞争。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对企业的管理体制、决策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管理方式等都有重要影响,从而对企业的兴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占我国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低水平的封闭型企业文化阶段,其“企业文化”常被单纯地认为是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或者将企业职工的文体活动代替“企业文化”。也有的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仅仅表现在一些大同小异的口号和标语上面,或规章制度及企业标志上面,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员工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厚内涵,没有真正发掘出企业员工中蕴藏的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不会自发产生的,而是在人们积极追求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这就要求我国国有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的进行古今文化、中外文化的比较与吸取,并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国有企业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可行性论述: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意识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一样,是企业基础中的“软件”。如果不能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和本企业特点的的国有企业文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就难以取得长远的成效。因此探讨国有企业文化重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国有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企业文化的概述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含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企业文化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我国国有企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拟对国有企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第三部分:重构国有企业文化的对策通过对国有企业文化现存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04年09月25日—2004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2005年03月01日—2004年05月1日在国有企业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2005年05月02日—2004年05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05年06月01日—2004年06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2005年06月08日—2004年06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2005年06月15日—2004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教育观念、创新意识、培养模式和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的一定的问题,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是: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建立严格的考核淘汰机制;做好创新成果的鉴定工作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导师团队建设工作;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校园的创新文化、创新环境建设工作。

【关键词】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提高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研究生招生毕业人数不断攀升,随之而来的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是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价的公认指标。然而,我国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尤其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可见,探索有效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途径十分重要。

二、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与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思路不符

应试教育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重要特点,这种教育模式以升学为主要目的,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带来的后果是以教师传授为主,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动手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校的研究生教育仍然延续着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影响了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而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创新性才能其实不符。

2、具有创新意识的导师匮乏

我国研究生实行的导师负责制,导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科研等全面发展负责,因此,导师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导师的素质和能力对学生起到最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导师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导师的创新能力不足,责任心有限,科研能力欠佳,还有导师队伍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使用轻培养等问题,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思路不符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统一计划、统一学校教育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研究生之间的差异,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非常不利,导致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术毕业论文中缺乏创新。另外,我国一般采取导师制培养,研究生所从事的科研或者毕业论文的选题大多局限于导师所熟悉的领域,视野相对狭窄;其次,我国研究生很少有机会参加前沿的学术会议,很少接触原版的英文教材和文献资料;另外,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科研实践条件也是制约学生开拓性思考的不利条件。

4、培养体制与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思路不符

我国在研究生实行的是“严进宽出”,即考研难,但读研究生容易,这种培养体制使学生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培养体制问题已成为障碍我国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因素。研究生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最重要的“衡量标尺”,而现实状况是,我国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流于形式,低水平的重复性的毕业论文相当普遍。同时,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体制中缺乏严格的淘汰制度,无论是毕业论文还是修各门课程都相对容易。最后,我国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创新评价的界定也很模糊。这些因素都是应该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三、我国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措施与方法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为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需要,我国的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有的学者从观念制度的分析框架指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观念引导才能得到提高。观念要具有超前性,制度要具有普适性。还有的学者从创新教育涉及的内容出发,指出:一要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二要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的导师队伍;三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1、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动的先导。对于研究生教育,首先,应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改变教师为主动、学生被动的教育模式,其目标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研究生阶段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更多的是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最后,坚决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忽视研究生个性发展的问题,要改变这些观念,就要明确研究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设计灵活的培养计划,要区别与本科教育阶段的统一性特点。在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应该有更大的主动权,让其根据自身的研究领域和学生的特长来配备各种教育资源。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如讲座式授课,使研究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建立严格的考核淘汰机制

国外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是宽进严出,有着严格的考核制度。据资料,德国研究生的辍学率高达三分之一之多,他们每门课程有严格考核标准,不能随意降低标准。相比之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有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但一般都会让学生顺利通过。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必须改善目前的教育现状,严格淘汰机制,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

3、做好创新成果的鉴定工作

我国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求有创新点,也就是要形成一种新的理论或者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或者提出与前人不同的观点;或首次证明了某个结论等等。而如何做好这些鉴定工作,如何界定学生是否有创新点,是目前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未涉及的内容。

4、做好具有创新能力的导师团队建设工作

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导师在研究生的选题、整体思路、结构设计等方面尽可能去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然而,当前我国研究生导师自身的能力不足、责任心缺失是导致研究生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就得组建导师群体。首先,培育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其次,对导师的遴选和考核激励制度要严格。因此,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应以“基地”为载体,吸纳优质的导师资源,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研究生。

5、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型研究生

德国是产学研的典范,高校、企业和研究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无论是高校、企业还是研究所都承担着培养学生的责任和义务。高校的研究生在企业做论文,企业提高实习机会,高校的导师为企业做技术指导,企业要指派专人来指导学生来完成这一任务,企业从中获取一些廉价智力资源,研究生从中学到解决实践问题的知识,达到校企的“双赢”效果。另外,研究生经常参与研究所的科研项目也是其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新的成果就是最好的创新。我国目前“985”、“211”的很多院校和研究所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6、加强校园的创新文化、创新环境建设工作

大学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塑造学生创新观念的好地方,研究生创新教育就植根于良好的校园环境。创新思维就需要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创新型人才的实质就是拥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创新性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一种教育资源,它属于一种无形资源,这种资源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形式多样的具体活动对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塑造和培养。环境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一个学生所处的学科信息化程度越高,其越容易获取新的信息和学术动向,并在此平台上进行高水平的发展。因此,作为任何一个大学,都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创新性建设,为研究生的创新素质营造创造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慧洁.扩招后研究生教育质量及保障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99-101.

[2] 石敏.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3-148.

[3] 钱存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04(1)53.

[4] 颜建勇,陈寿灿.培养和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07(7)100-102.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2006年南开大学突破坚冰,首先打破了博士生“零淘汰率”。当时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2009年夏天,南开大学又有33名博士生不幸被淘汰。我国的淘汰率深受我国二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以及现在“严进宽出”的大背景的影响,使我国缺乏必要的淘汰机制。因此我们的高等教育自然面临着教育质量下降的危险与质疑。为此,应当树立正确的淘汰评价观念,加强淘汰机制在各个环节的作用。

一、影响我国淘汰机制的原因

我国的淘汰率深受我国二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同时我国现在“严进宽出”的大背景也是影响淘汰率的因素。

(一)我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在我国二千多年的文化发展中儒家的思想慢慢成为主导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和主流价值观,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儒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礼”和“仁”,倡导“仁者爱人”,与人为善,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这种思想对于淘汰制的实施有较大的影响。导致研究生导师、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成员等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普遍都存仁厚之心不忍淘汰不合格的学生。另一方面,公众把教育和学校过于理想化了,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有成就者会被神圣到光宗耀祖,被淘汰者会认为失败到一败涂地,这是一种“病态”的期待。学校因管理需要而让一些学生“淘汰”或者退出的做法,已经超出了公众所能接受和承载的限度,因此,“淘汰”在我国不被公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我国“严进宽出”教育大背景的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的“低淘汰率”是和大学准入机制的“高淘汰率”相对应的,在高考时已经淘汰了大批不合格的学生,这个考核非常严格,而且是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公众会认为,通过了高考而进入大学的多数都是好学生,因此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应该是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通过艰苦努力进入大学后往往心情放松要求松懈,60分万岁心理占据主导。这一点是我国高等教育 “低淘汰”最根本的原因。

二、我国高等教育淘汰机制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考试机制给高考、考研和考博都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但是在学习过程和评价标准上却相对要求宽松,容易拿到相应的学位。

(一)培养模式缺乏淘汰机制

淘汰制的践行,体现在研究生招生、课程学习和论文几个阶段对研究生培养的实行淘汰的环节上,研究生导师、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成员等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受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普遍都存仁厚之心,即使在某个培养环节遇到了不适合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但在处理时,往往网开一面,不愿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研究生接受教育或获得学位受到影响,同时由于相应的配套措施的不到位,这些直接实施淘汰制的相关人员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到被淘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培养过程缺乏淘汰机制

目前我国博士生仍然采用的入学考试制度,淘汰机制前置,入学后不再有规定的淘汰率,只要学习成绩达到较低地规定要求就准于过关,缺乏竞争性,不能完全体现高端人才培养的特征,制约了大学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引入博士生资格考试和中期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的办学和科研水平,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将淘汰机制后置使博士生考试成为规避功利、潜心学术指挥棒的关键步骤。

(三)评价体系缺乏淘汰机制

当前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 评价的程序方法不规范。绝大部分高校对博士生科研能力评价采用规定篇数的方式进行。这样简单的、机械式的评价标准, 现实中不仅不能客观综合地反映博士生的科研能力, 而且造成了博士生为完成论文指标而弄虚作假、滥竿充数的现象。

三、我国高等教育淘汰机制的改革措施

我国的淘汰制一直主要强调准入机制,集中在入学淘汰。使我们的高等教育自然面临着教育质量下降的危险与质疑。为此,应当树立正确的淘汰评价观念,加强淘汰机制各个环节的作用。在入学淘汰环节,对于研究生选拔,应加大学校自主权,加大复试的比重;同时完善监督体制、分权体制。在课程学习淘汰方面,一方面要严格课程考核,防止“营养学分”出现;另一方面要进行综合考试鉴定的淘汰,将平时学习与年度性的资格鉴定结合起来。博士生招生制度也要健全合理的淘汰机制。目前我们的入学考试制度过分注重对硕士课程掌握情况的考察, 尤其是对外语能力的考察, 很难评估考生的能力平台以及考生对今后研究领域的理解能力和对某一学科的研究潜力, 势必影响博士生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 更无法体现高端人才培养初衷, 最终将限制中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 不利于向中国前沿和基础科研领域输送真正的合格高端人才。这种淘汰机制应当以宽口径的选择博士生资格考试参与者为起点, 立足我国目前教育资源、教育制度环境, 强化博士生资格考试对考生在跨学科、跨国界、甚至是跨文化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科研潜力的筛选。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严格的、系统的、完整的研究生培养的申请制度、考核制度、评审制度、淘汰制度及监督制度。还要拥有灵活的、弹性的、配套的管理模式和实施淘汰机制的善后措施。

结论:

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淘汰机制进行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其实淘汰机制和激励机制一样,是为提高教育的质量。高校是培养人的机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适应不同的发展路径。淘汰也可能是为了寻找更适合的发展路径。相信建立畅通的渠道和完善的淘汰善后措施后,终有一天,“淘汰”将不意味着失败,而是自然的退出,是人生重新选择的开始。

参考文献

1 曹麦玲. 中美师范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比较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2 Report of the Centennial Commission, http:/ /utexas.edu/ its/ work/ comm125/ CENTENIA.PDF.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6篇

1.刊期职业管理人才缺乏

管理人才的缺乏一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各期刊社都在叹息没有得力的人才,原有的期刊社管理人员多是上级任命或委派,真正懂编辑、广告、发行等期刊运作的人才不多。据了解,不少期刊社工作人员只有2~3人,由于规模小,也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再有,现有管理人员没有进行过真正意义上或针对本行业特点和特色的期刊经营培训,借鉴其他兄弟期刊的经验也少的可怜。新时期的期刊管理者要懂运作、经营期刊。

2.期刊规模小,缺乏集团优势

“各自为战”“、小而全”的办刊模式至今尤为突出,缺乏集约效益。目前,我国畜牧兽医期刊仍然是编辑部和期刊社的办刊现状,实力单薄,规模小,自我生产与发展仍是普遍的模式。资源浪费或不能有效的充分利用,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的运作模式难求规模效益。再有,同质化现象也较为严重,内容雷同,没有本地域行业特色,这样削弱了办刊力量,影响了畜牧兽医期刊质量的提高。

3.期刊质量评价体系

畜牧兽医期刊经过几十年发展,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现有北大中文核心20种,占畜牧兽医期刊13%。不过从整体来看,还是缺少科学的有效的统一质量评价体系。有的期刊把发行量等同于质量,还有简单地把影响因子作为质量标准。

由于期刊编辑是比枯燥的工作,所以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缺少。从事编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收稿与审稿,而有些编辑为了私自的利益,没有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审核稿件上,这样势必会影响论文的质量。为了凑版面,使得一些质量不高的论文也被收集到国家级期刊或者核心期刊内。这对期刊发展是不利的,长此以往,期刊环境肯定会慢慢地恶化。

5.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长

一些热门的期刊,发表周期一般可以保证,但对于不太热门或者冷门的期刊就到面临严重的挑战。一些期刊由于版面不够而延期到下期出版,这样势必会影响作者的发表时间,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并且也会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畜牧兽医期刊的发展策略

第一,改革畜牧兽医期刊的运营体制。在计划经济下我国的畜牧兽医期刊主要是由有关科研单位、学术团体、高等院校等主办的,编辑部设在这些单位。以聚集在这些单位的专家学者为学术依托,人员编制、办刊经费、条件设备也由这些单位提供。这种体制有它的优点,在改革过程中应保护这些单位的办刊积极性。

第二,开展畜牧兽医期刊发展的战略研究,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对商品生产进行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商品经济发达的产物,畜牧兽医期刊作为一种商品,有着巨大社会效益,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改革和发展都需要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畜牧兽医期刊的宏观调控主要应依靠法律、政策手段,经济手段,当然也要有必要的行政手段。

目的在于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为畜牧兽医期刊的市场平等竞争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使之按照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更好地发展。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首先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科学技术、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的发展需要,进行畜牧兽医期刊发展的战略研究。探讨我国畜牧兽医期刊发展的恰当速度,期刊的种类、学科、层次的合理配置,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期刊分类原则和管理办法,建立高素质编辑人员的培养制度,建立激励期刊竞争的奖励制度等等。把对畜牧兽医期刊的宏观调控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第三,规范畜牧兽医期刊的版式和制度。针对当前畜牧兽医期刊的论文格式和编辑的素质问题,要求行业相关部门要成立监督机构,对期刊的发行、出版等全过程进行抽查检验,这样才有利于期刊自身质量的提高,论文质量也会提升期刊的品质。作为主要面向畜牧兽医的期刊,要招聘专业的编辑进行审稿,对论文的质量要严格把关,不容许为了私自利益而不管论文质量的情况出现。

第四,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畜牧兽医期刊的发展要多样性、多元化,除了纸制期刊的发行外,也要涉足网络。将期刊转化为电子档,方便读者进行快捷及时的查找,对期刊的检索量也是期刊追求的因素。同时期刊还可以开通官方网站,并制作出网上投稿、查稿版块,让读者能够不通过传统的投稿方式,这样的效率会提高很多,而不延误期刊的发行时间,也会保证发行的质量。

第五,加强期刊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培训。期刊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要有高水平经营者,认真分析市场、考察市场,从市场中找到期刊的定位。必须改变传统的经验主义和单一的计划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迅速建立期刊后改制时期的人才资源管理新观念和经营战略。

三、结论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7篇

对于李约瑟难题,中国的专家、学者见智见仁,作过种种回答,但好像未能达成共识,所以至今仍是尚未彻底破解的棘手难题。我不是科技史的行家,对明清以来的学术、文化不甚了解,要我来答这道难题,自是力不从心的。但近期披露的科技、学术界的材料又令我蠢蠢欲动,不自量力地想乱侃几句。

6月22日《报刊文摘》载,耗时近两年的全国博士质量调查已形成近三十万言的总报告,国务院学位办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调查汇报并得出初步结论:“我国博士的整体质量仍然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博士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高水平学科点偏少,学术训练薄弱。”对此权威的调查、权威的结论,我深信不疑。博士生质量可是衡量国家科技实力和发展后劲的根本所在,但调查结论又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中国的科学技术仍落后于世界,主要指欧美发达国家。明清之际的科技落后局面并未根本扭转。李约瑟难题的实践解读,很不如人意。

也算是个巧合,6月21日《现代快报》刊出杂文家刘洪波的文章《学术造假离学术死亡一步之遥》。文中汇集了近期曝光的一连串论文抄袭、造假案,诸如东北财大、华中师大的硕士生论文抄袭,上海大学教授陈湛匀、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的抄袭和造假,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北大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的涉嫌抄袭等。刘洪波指出,“学术在濒死之中”,抄袭“只是表象之一”罢了。中国学术界的这种濒死乱象,无异于告诉国人,咱们的科技振兴路途漫漫,希望渺茫。中国的科学技术还将继续落后下去,以致有些不可救药。李约瑟难题的解决犹似登蜀道,难于上青天。

国人的自吹自擂、自高自大,是闻名已久的,咱们的“四大发明”,令国人沾沾自喜到如今。但是,洋鬼子的枪炮,一个接一个的不平等条约,无情地粉碎了晚清国人的美梦!不能不承认科技、经济的落后事实了,可国人继续炫耀着自己的“国粹”,政治制度、传统文化,依旧独步天下,无可匹敌。于是维新也罢,洋务也罢,只消一个“中体西用”、“师夷长技”就万事大吉。他们不敢、也不想在体制上革故鼎新。李约瑟难题,不仅难在科技进步本身,尤其难在经济、政治、社会等体制的创新上。积重难返的官僚体制,大一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几乎挤占了人的独立、自由发展的全部空间。科技独立、学术自由,随之被官本位桎梏得几近窒息。当所有人都被“绑架”到权力战车上,头脑禁锢,心智萎顿,又何谈科技发明、学术创造呢?

中国人很聪明,不少国人到现在还这样认为。只可惜,国人把聪明才智都用到八股应试、科举仕途,以及弄权造假、勾心斗角上去了。冷清寂寞地做学问、搞科研,在中国吃不开,几十个教授都争当一个处长呢;现今的青少年,对做科学家早已失去兴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宣传震天响,实际遵行的却是权力通吃,人才不如奴才,“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一个官气熏天、物欲横流的社会,科技的发展、发达,大抵只是镜花水月。

历史是过往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马克思在《资本论》初版序言里说:“压迫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着活人。”明代之后中国科技为何急转直下,死结就在明代把官僚体制和权力专制推向了巅峰。当科技、学术、文化种种,一一被纳入高度的权力治理结构之中,它们的衰落、死亡即为期不远。

李约瑟难题困扰我们太久了。这番乱弹,不知可否视为一解。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8篇

在政府与慈善的关系上,学者彭定光认为慈善的目的不只是解贫济困,而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维持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发展。政府的慈善责任首先是慈善理念的培育,它包括慈善文化建设和慈善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周秋光、孙中民认为,在慈善文化建设中,政府要加强传统慈善文化的宣传,还要促进传统慈善文化与国际慈善文化的结合。而丁锋辉认为,在文化层面上政府的责任是: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倡导慈善理念。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慈善意识的社会氛围。

有学者从企业角度来谈慈善问题。目前中国企业慈善存在的问题:

①慈善的规模小。

②慈善的理念不够成熟。

③慈善体制还不完善。

④慈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有学者认为民企参与慈善活动有其复杂的社会心理动因,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a.利己基础上的利他。

b.互惠利他。

c.纯粹利他。在这三种社会心理中,作者认为互惠利他是符合现阶段我国实际国情的理想心理状态.它一方面能有效克服功利主义思想,另一方面比纯粹利他具有主动性和稳定性。

有学者从慈善组织角度谈慈善问题。刘云娜介绍了中国慈善组织募捐所面临的困境,分析了募捐困境的原因。作者对走出困境提出了相关建议。刘俊红从管理体制、内部运营机制和社会环境三方面分析了慈善组织发展面临问题的原因。作者也对慈善组织的发展提出了建议。赵倩探讨了当代中国慈善组织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关系,作者着重论述了慈善组织的发展、变异情况,对其价值取向进行了探寻,慈善组织价值取向由道德到人权保障的演变过程。

也有学者从个人的角度来谈慈善问题。毕素华从微观层次分析企业家慈善行为,对激励和提升当代中国企业家慈善行为精神和能力进行了制度伦理视域的理论研究。赵海林认为中国慈善事业之所以举步维艰,关键是缺少一大批倾心追求慈善事业的企业家即中国富豪们。王小波对普通人参与慈善事业的问题作了探讨,作者认为要建立以普通人为主体的慈善捐赠新体制,就必须塑造慈善文化氛围,强化现代公益精神,建立小额捐赠机制。

虽然以上学者没有专从伦理学角度来探讨慈善事业发展的问题,但他们论述的内容或多或少都与慈善伦理有某种内在的联系。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慈善伦理研究一直比较滞后。目前国内慈善伦理研究情况大致如下:一部分学者把目光投向传统文化中的慈善伦理道德,但这些作者的研究仅仅停留在传统慈善伦理的肯定或否定上,并未涉及慈善伦理基础问题,就目前可查资料而言,只有周中之、程立涛两位学者的文章谈到慈善伦理道德基础问题。周中之教授认为它有三部分组成:

1.建立与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相适应的财富伦理。

2.建立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的感恩伦理。

3.建立以制度支持为核心的诚信伦理。程立涛博士认为慈善事业发展的道德基础主要有三:

①以慈爱和同情为基础的情感伦理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支撑。

②人道主义的理性义务观,为慈善行为提供外在规范和情感约束。

③慈善事业的道德价值目标,体现在互助行为的总体交换中。两位作者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但也存在不足:对传统慈善伦理挖掘不够,对西方优秀伦理思想借鉴不足,与时代精神结合不紧。最重要的是没有从宏观结构上来构想慈善伦理基础问题。中国慈善伦理基础的构建要体现“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总特征。而“以古为基,以中为本”应该是慈善伦理理论研究的指导原则。慈善伦理理论工作者既要把目光投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还要紧跟时代,放眼世界。精心筛选,潜心研究,为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定光:《慈善是一种公共责任》.《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8年第4期

[2][3]《慈善理念与社会责任》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4

[4]吴 妍 姚俭建:《民营企业参与慈善的社会心理动因分析》 《 慈善理念与社会责任》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4

[5]刘云娜:《中国慈善组织募捐困境探析》西北大学硕士论文, 2007、6

[6]刘俊红:《中国社会转型期慈善组织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7、6

[7]赵 倩:《当代中国慈善组织与人权保障》.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8、5

[8]毕素华:《当代中国企业家慈善行为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10

[9]赵海林:《企业家与慈善家――论中国富豪的社会责任》 《慈善理念与社会责任》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4

[10]王小波:《试论普通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意义、影响因素及其途径》.《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