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心理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理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职务犯罪;心理分析;医疗系统;经济犯罪

中图分类号 DF7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116-05

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人多发生在30岁至60岁之间,按照心理学之原理,“这一时期多已成家立业,自我意识成熟,身心已趋稳定,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获得创造力,避免‘自我专注’的重要时期,所以一般较难形成犯罪心理,其犯罪行为也大大减少。”然而医疗系统职务犯罪案件近年来却有增无减,本文拟探讨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个体以及群体的心理生成机制。寻求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的深层次的犯罪心理,从而为职务犯罪防控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医疗系统心理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属于白领犯罪,犯罪行为人多是知识分子,从事社会体面行业,行为人实施犯罪,一经发现则会使其生存依据遭受严重之威胁,实属得不偿失,所以职务犯罪应该为有理智之人所不愿从事的行为。然而,近年来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却呈现出增长态势,笔者认为有必要探究其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轨迹,真正找寻到此类犯罪的心理防控策略。

(一)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分析的必要性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种,其犯罪原因与犯罪之个人差异有关,所以,对医务人员个人心理差异之检讨,有助于犯罪原因之了解。

1 中国现状使得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分析成为必要。当代中国,医疗系统职务犯罪防治呈现出二律背反的现象,刑法规定及刑罚惩罚越来越严厉,但医疗系统职务犯罪整体趋势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已经知道,单纯依靠刑罚惩罚并不能完全减少乃至消灭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只有从多方面查找犯罪原因,寻求各种犯罪防范对策,才有可能对职务犯罪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

2 从犯罪学的角度讲,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就是医护人员在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实施的行为,研究医疗系统职务犯罪,首先要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关注人格障碍引发的犯罪问题。了解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形成要素,有助于提供正确的职务犯罪预防和控制对策,使职务犯罪预防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了解职务犯罪的心理要素。就可以针对每个心理要素,制定具体的措施,从社会,家庭等方面落实预防工作。而且。还可以通过对犯罪行为人心理要素的分析,警示其他医护人员,以免陷入心理的沼泽,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而误入歧途。

3 功利主义观点决定了心理分析的重要性。按照英国学者边沁观点,快乐或痛苦是实践中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快乐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快乐的真正意义在于满足某种心理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消灭某种心理痛苦。人的行为是在思考利弊得失的情况下做出选择的,犯罪人之所以选择犯罪行为,关键是对其心理来说,是有乐可图。当犯罪所受之苦大于犯罪带来的收益时,他心理上就会抑制犯罪的冲动。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中进行心理分析。

(二)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分析的可能性

1 维护社会秩序,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罚和制裁,这当然是司法机关和有关国家机关的有关部分任务,但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领域,对罪犯的再教育领域等是心理学能够参与解决的问题。职务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是由于主体受到内外因素综合的影响,并在其意识(心理)支配下实施的,如果存在无心理支配下实施的行为,则该行为无异于自然界之物,不属于刑事法学考虑之范围。同时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多是直接故意犯罪,基本上不存在过失犯以及激情犯,所以有心理分析之可能。

2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的犯罪心理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都是可以找到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心理原因,因为行为和心理是互为表里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发生的。而行为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又强化了违法犯罪的心理和动机,所以我们可以在犯罪行为人的行为过程中寻找到蛛丝马迹,从而探求行为人的犯罪心理成因。

黑格尔认为: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就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是确定之存在,飘忽即逝的(如医疗系统职务犯罪)是不合理性的,其最终是要的,但我们认为仍有分析之必要,它虽然不符合历史发展进程,最终走向衰亡,但自然过程会很漫长,我们就是在寻找心理原因同时积极寻找心理对策,从而为加速其灭亡——即减少和消灭职务犯罪作出贡献。

二、医疗系统职务犯罪的心理形成及原因分析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分析主要是从心理角度审视犯罪人的心理成因,首先必须要研究犯罪人的人格,即罪犯人格,指已实施职务犯罪者的人格,其心理一般包括犯罪心理因素和和正常心理因素。在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中犯罪人的心理结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医务人员职务犯罪之个体心理形成过程

1 医务人员职务犯罪心理之形成是内外因相结合之产物。犯罪原因多种多样,但总体就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个体犯罪而言,主要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表现为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个性心理倾向中具有的心理障碍因素。所谓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行为人心理的、社会的、生理的或药物的原因所造成的无法有效适应生活的失常现象。有的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的子女在国外读名牌大学,仅生活费每月就需要一万多元,而凭其工资是远远不能满足的。这就使部分医护人员心理产生障碍,于是便将眼光盯上自己手中的职权。所以,错误的需要偏离是职务犯罪心理产生的源泉,而动机偏离则是职务犯罪的直接动力。医疗行业领域内存在一些制度漏洞,譬如某些医疗单位的招投标程序都是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制定的。这就给予了犯罪人以犯罪机会,所以。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在犯罪动机驱使下实施犯罪预备,进而实施犯罪行为。

2 医务人员的个人犯罪心理结构以需要为基础不断发生蜕变。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和他的利益相关。申言之,人的需要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需要是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最深层次,它是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个人的需要由多种,而且需要之间不仅是纵向的,也有横向的。即使在同样的横向里,对于不同的对象。对于不同地位之人其重要性也显不同,当然,人的某一种需要层次也可能会无限膨胀,如职务犯罪人从贫苦出生,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然后又树立新的岗位奋斗目标,这些都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低层需要获得一定程度满足后,寻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譬如地位、名誉、财产等,当得不到有效满足便会产生挫折感,感觉权势欲等无法得到实现,就会导致内在矛盾激化,部分职务犯罪行为人不是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如智力、能力不足,等等,反而认为是自己没有足够的关系,从而怨天忧人,自暴自弃,导致对周围环境的持敌视态度,最后就会贪图享乐私欲膨胀,导致医疗系统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职务犯罪人的挫折感的形成有很多种原因,譬如医护人员是一个高劳动强度、高风险的职业,但医护人员的收入与其工作的强度和风险并不相称,于是部分医护人员心理失衡。医护人员总体上收入虽有所进步,但相对于其他行业和阶层感觉收入总体上在减少,购买力相对不高,导致医护人员相对剥夺感明显,便会寻求其他方式增加创收,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形成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自觉的过程。当行为人的正常心理因素在心理结构中占据大部分时,此时行为人心理是健康心理;当犯罪心理结构中畸变因素大于正常心理因素,而行为人心理抵抗力又不足时,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当犯罪畸变因素和正常心理因素处于相等,即临界状态时,主要是行为人的心理与外因相抗争的结果。当行为人防御时,本能的克制(内在的原因)出于外在的强迫原因时只能是不快乐的。如果出于内部原因则服从于行为人的超我功能的发挥,因此,它具有不同的经济效果。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在犯罪前也大多具有正常心理,但当其升任到领导阶层时,就产生相应的高层次需要,当其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一种不良甚至是消极心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一种经验如果在很短的时期内,使心灵受到一种高度刺激,以致不能用正常的方法去谋求适应,就会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的扰乱,这种经验称为创伤,从而导致心理障碍。他们大多“执着于过去的某点,不知道自己如何去求得摆脱,以致与现在和将来都脱离了关系。”用过当的代偿行为来满足其权势欲,从而使自己不知不觉陷入犯罪。

(二)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团体之心理形成过程

1 团体内聚力的形成。我们一般把对个人、团体、社会问题或个人环境事件予以有组织与固定的反应,称为态度。个人所形成多数的态度,大多数来自其所属的团体。如果个人态度与其他成员不同,则团体其他成员便会通过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劝告其放弃原来的态度,以便形成另一种态度。所以团体经验对于个人态度之形成很有影响。个人形成的多数团体也是具有感情基础的人际关系的一种系统。交往的需要是基于在恐惧和情况不明的情势中保卫自己的需要。如由于分赃和保护自己之需要。情感接触的发展,从而形成“价值——定向”的统一,这时,团体进一步团结,在共同过程中形成基本价值的吻合,最后,全体团员开始分担团体活动的共同目的以及与这一目的有关的价值。

2 既成团体形成后,会形成共同的团体规范,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迫使个人顺从或服从团体的共同规范。团体规范就是绝大多数团体成员共同认为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具有明显的团体压力特点。个体在面对团体压力时在意志因素中呈现出双趋冲突,即个别医护人员不想加入职务犯罪团体当中去,但又怕遭到团体领导以及成员的报复,甚至职位的丢失,从而选择参加职务犯罪团体。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之风日趋严重,不少医务工作者内心也曾多有担心害怕,并给予积极抵制,但在团体压力下。腐败有随波逐流到越陷越深,最终不能自拔。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起初迫于压力,违心的去做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情,但部分行为人感觉能够捞到一定好处,渐渐态度发生转变,由起初的违心从众演变成内心真正的从众,在自觉的基础上接受医疗团体等共有的价值观,并主动承担医疗团体所设定的违法犯罪义务。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团体心理之形成后,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其犯罪心理又不断得到强化。

三、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预防对策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的防控对象不仅包括已经实施职务犯罪的医护人员,还包括产生腐败犯罪心理尚未付诸行动的潜在犯罪者。但是要想更好地防控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关键还是对医务工作者的职务犯罪心理各种诱因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干预,杜绝其职务犯罪心理的生成。

(一)注重制度建设,堵塞制度漏洞

在医务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中,外在环境诱因因素不容忽视。健全、合理的制度有助于抑制医疗行业职务犯罪的发生,因为在健全的制度下犯罪人很难寻找到实施犯罪的机会;在制度设计上有较多的缺陷就会为职务犯罪提供滋生蔓延的条件。“两高”《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将“医疗机构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采购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销售方财物,或者非法收受销售方财物,为销售方谋取利益”以及“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销售方财物,为医药产品销售方谋取利益”都可以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定罪处罚。这一方面加大了医疗系统中职务犯罪行为上游犯罪的打击力度,而医药代表心理也面临权衡,当犯罪成本增大时,会选择不去犯罪,这样就使得医务人员心理再怎么不平衡,如果没有医药代表等的犯罪供给,就会大大减少职务犯罪的几率。同时,完善医院内部的采购、分配制度,提高医疗系统的自治能力,从而降低医疗系统的职务犯罪产生的漏洞。对于违反医疗规范的医务人员,单位可以制定一些严格的规章制度(如资格罚),对违纪违反人员进行惩戒,这样就可以建立医院内部的提前干预机制,真正对医务人员之心理形成威慑力。最后,为了从心理上威慑潜在的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我们要加大犯罪侦查力度,力争严惩职务犯罪,绝不手软。当然,严惩职务犯罪制裁的必然性不是指每一个职务犯罪行为都在事实上得到惩处,而是要在人们的观念中形成制裁的必然性。制裁的及时性是指对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现和处理应当及时,及时地查处案件,其威慑效应会大大增强。因此,要及时采用轻重不同的处罚措施,增强法纪的现实适用性,努力使每一个职务犯罪行为都能得到应有惩罚,才能达到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

(二)增加超我监控职能,提高廉洁自律能力

针对医务人员在受贿中普遍存在的侥幸心理、从众心理以及失衡心理等,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增强他们对心理的自我调节和控制。提高廉洁自律能力以及防腐拒变的能力。一方面,引导医务人员通过自我观察、评价,不断调控和强化自我控制,完善个人品格,形成正确、清晰、明智、成熟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内控机制,有效地对抗非法欲望的诱惑,抵御犯罪动机的生成。另一方面,针对医务人员家属在职务犯罪中的特殊作用,各医疗部门可通过适当方式,让医务人员家属了解行业道德和规范,建立经常联系制度,使他们成为医务工作者廉洁自律的一支重要外在力量。康德认为,人作为理性的自然,可以被看作当他在行使他的意志时,具有选择自由,这种选择也许是外加于他的。所以康德认为,人首先要为自己立法,成为自己的主人。当医务人员个体受到成功的挫折和失落感时。应该注意加强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的监督,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增强自身的心理“免疫力”,从而能有效的防御不良因素的侵蚀。

法国心理学家皮埃尔·让内认为个体适应的失败来自个体的基本有机构成。他把个人看成要么是结构很严密要么是结构很松散的,“生命就象一张资产负债表,患者应变的能力有时同施加于他的要求或压力相等,有时则不等。”所以从心里分析角度要采取有效的办法评估和利用每一位患者的弱点和力量。从根本上说,在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心理中起制约因素的主要是良好的自我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所以要积极培养国家工作人员的良好的心理调节结构,更少地产生不正当的需要,或者可以及时地抑制不正当的需要。从职务犯罪的主体而言,要抑制犯罪需要和动机的产生,行为人就必须要有健全的自我调控机制和良好的自控能力,不断的调节与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平衡心态,从而更加自觉有效地抵抗不法欲望的诱惑。医护人员要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要适当进行自我及借助外力进行心理疏导。

(三)重视医务人员合理需要解决,加强挫折感教育

心理分析范文第2篇

中学生晓凡是“迟到大王”。比如他预定7点起床,即便到了6点59分,他也会眼睁睁看着闹钟走过那一分钟,然后火急火燎地洗漱穿衣出门,再在书包里反复查找诸如什么《作文素材大全》《新英汉字典》《数学题解》之类的参考书是否带了,如果忘带,还要返回家里去取。因为这样,他上学经常会迟到几分钟。

在上学的路上,晓凡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迟到找借口,为此还颇费脑筋。人太多挤不上公交车、交通事故导致路上塞车、妈妈生病了要照顾之类的借口他已经用得太多了。有一天他的理由是:做了一晚上噩梦,所以早上起不了床。还有一天是:电梯坏了,关在里面出不来。每次听到这些不一般的理由,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忍不住相视一笑。

除了上学,晓凡跟朋友约会参加一些公共活动也经常迟到。他迟迟不出门,临近约定的时间就发短信:对不起,我这边的事情还没完,马上就到。晓凡说的“马上”,有时候是半个钟头,有时候是一个钟头,让大家等得断肠。尽管这样,晓凡还是认为“马上”是一个很好用的词,因为它有无限的不确定性,又能给在等待的朋友一种心理安慰,让他们知道自己很快就会出现。

晓凡觉得,自己心里总有些拿不起放不下的东西,所以一定要把所有事情都拖到最后一刻。他也知道这样不大好,看到老师、同学或朋友不高兴的脸色,他也很心虚,但总是改不掉。

心理分析

经常迟到其实是一种心理强迫。不少人上学或上班、约会都会迟到,偶尔迟到无可厚非,倘若迟到成了家常便饭,就可能是心理强迫症。

不难发现,那些爱迟到的人似乎总是迟到。远程的约会,他要迟到;在他家旁碰面,他还是可能迟到;连你早早到他家,坐在客厅里等,只见他东摸摸、西磨磨,到头来仍然无法准时出发。

总是迟到的人心里总认为时间还多、还有一些时间、大概正好可以赶上、不会迟到太久、别的人也不可能准时……最后则是:急也没有用,反正已经迟了!因而迟到就成了习惯。

晓凡之所以有迟到强迫心理,很可能是因为对学习和参加集体活动倦怠。如果他对学习和参加集体活动兴趣大、热情高,即使路程再远也会克服困难保证准点,而如果缺乏热情和兴趣,却又不擅长表达不满,就容易出现经常迟到这种无意识现象,这种心理机制在精神分析学中称之为“被动攻击”,也就是用被动消极的方式来象征性地表达不满。至于找借口,则只是想借此来避免尴尬和惩罚,他还意识不到自己迟到背后真正的原因和心理冲突,这在心理学中称之为“自我合理化”。

而晓凡之所以约会迟到,一来是习惯性心理,二来,他可能也是用这种方式来衡量朋友与自己的关系到底有多铁,朋友们是否愿意为自己牺牲时间。当然,他也有焦虑,这种焦虑让他约会时都会担心学习或其他活动有没有顺利完成,这些内心无法解决的情绪,在脑中形成一种抵抗脑波,间接地指挥他逃离即将面对的一切。

心理处方

对于晓凡这类人来说,首先要追究自己为什么总是迟到。如果是学习压力过于繁重,就最好给自己的学习提提速,以保证晚间有6~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如果是想让朋友无条件等待迟到的自己,就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等待者的位子上,想想自己被迫等待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如果是太在乎细节,就要多做心理调节,让任何事情都顺其自然,学习资料忘带了就不带了,头发有点脏了就再忍一忍。长此以往,克服了焦虑情绪,迟到便会减少。

另一方面,用规律化生活调整迟到心理,也是很有效的策略。晓凡应该尝试发掘一些早到的好处。比如提前10 分钟到学校,清理一下书包、课桌,把昨晚做过的作业再浏览检查一下,把一天需要做的事情理顺。尝试改变所有跟迟到有关的心理惯性。比如要学会循序渐进调整生活状态,每天的学习生活要仔细规划逐样完成,然后在睡前“清空”大脑,每天做到让自己的上床时间提前半个小时。

此外,以下几点小习惯,也可以使生活更加规律化,从而调整自己长期以来的迟到心理。

1.准备一本备忘录并且带在身边,将每一个重要时刻都记在上面。口头承诺很容易忘记,而记录在本子上的承诺,能更好地兑现。

2.为迟到设置“路障”。提前做好出门准备,比最初的计划提前10~15分钟。

3.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试着去除松散无度的生活习惯,将每天的时间进行良好的规划,每天的时刻表都应该核对好,看自己做到了几条。

心理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碘造影剂; 心理分析;心理护理

The mental analysis and mental nursing of intravenous pyelographic patients

DENG Ba-mei,LIANG Huan-liang, WEN Li-fa.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Shenzhen Shaj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Shenzhen 5181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mental analysis and mental nursing of 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 patients. Methods The mental problems of IVP patients were analysis by conversation, observ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s, and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s were taken according to these mental problems. Results All kinds of mental problems were a certain proportional resolved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s.ConclusionWe found that it had good effect to successfully completed IVP exam according the patients’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state to adopt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asures

【Key words】

IVP; Mental analysis; Mental nursing

静脉肾盂造影 (IVP)是泌尿外科常用的一种特殊的检查方法,又称排泄性尿路造影,其原理是自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借助造影剂自泌尿系的排泄,以观察肾脏排泄功能及尿路梗阻情况,此法适用于肾脏、输尿管、膀胱疾病的检查与诊断[1],不但能测定肾脏排泄功能,而且可以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其诊断价值高, 所以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仍将本法作为尿系统最基本最方便的诊断方法[2]。但 IVP检查患者由于对检查的不了解以及造影剂本身的刺激等会使患者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本科 2008年 7月至 2009年7月,通过对每一位行 IVP检查患者进行全面心理分析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 7月至2009年 7月,在我科行 IVP 检查患者 340例,其中男 209例,女 131例,年龄 14~66岁,平均40岁,膀胱肿瘤患者 18例,肾肿瘤 12例,泌尿结石患者262例,膀胱颈梗阻患者40例,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8例。

1.2 方法 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心理分析,一是交谈观察法: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护士是接触患者时间最长的工作人员,如在检查前采集一般资料,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检查中注射药物及病情观察等过程中护士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观察了解其心理状态;二是问卷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了解患者关注和担心的问题,从而对患者的心理作出判断。

1.3 结果 166例患者有紧张恐惧心理,139例有焦虑急躁心理,28例有依赖心理,7例有侥幸心理。

2 心理分析

2.1 紧张恐惧心理 主要表现在角色的突变及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仪器而显得紧张,有的患者一听到造影剂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就显得特别紧张,甚至恐惧,担心过敏反应引起严重后果以及担心检查的过程是否有痛苦, 辐射剂量的大小, 对此检查的不了解从而表现出担心信心不足甚至害怕等。

2.2 焦虑急躁心理 患者对自已的病情及预后普遍不了解,注意力总是集中于身体的不适,所以患者对疾病顾虑重重,担心疾病能否完全治愈,是否会引起后遗症等。另外有的患者身边无亲属或同伴陪伴而倍感不安,有的因在单位或家庭中担任重要角色,使其放心不下工作或家庭负担而显得顾虑重重,有的渴望快速得到确切诊断而显得急躁不安。

2.3 依赖心理 表现在较年轻及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和对陪护的依赖,希望身边有亲属陪伴来分担压力,如患者需要亲属或同伴不离身边守护,手握手或相拥等。

2.4 侥幸心理 主要是结石患者,此类患者认为医生总喜欢把病情说得严重些,对医生护士的话半信半疑,认为多喝水或多运动一定能把石头排出,不需做检查。

3 心理护理对策

3.1 检查前的心理护理

3.1.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对待患者要有平和的心态、温和的举止、柔和的语言。特别是在对待焦虑、急躁的患者时, 更应注意态度的包容和克制, 多用柔性语言[3]。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地询问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申请单,并主动作自我介绍,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不应该以床号代替患者姓名,称呼患者,注意选用合适的称谓,合适而亲昵的称谓是沟通护患之间的桥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称谓得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护患人际交往的成败,因此,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特点、性别、职务及职称、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分析患者的心理需求决定其称谓[4],使患者感到被尊重,被注意。

3.1.2 由于大多数患者是首次进行此项检查,对造影知识缺乏了解,易产生紧张、恐俱心理。因此,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向患者解释什么是造影检查,造影检查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大约所需的时间,实事求是的告知造影剂可靠性、安全性及常见的不良反应,让受检者做到心中有数.让患者明白此项检查是必须的,而各种必须的医疗检查都有它的局限性和风险性,如果不能冒极小的风险去做必要的检查,那疾病本身对人的危害将会更大.这样患者在我们的心理疏导下一般都能消除恐惧,安心地进行检查。

3.1.3 了解焦虑恐惧的原因和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与对待自己的疾病,向他们介绍有关疾病的病因、发病规律等。

3.2 检查中的心理护理

3.2.1 向患者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检查环境,如冬天开启暖气,避免患者受凉,避免恶性刺激。在每一步操作前,都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清楚,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与积极配合,对其提出的疑问要认真回答,消除患者的各种思想顾虑, 明显紧张恐惧不安的患者,我们要求其家属陪伴,使其增强安全感,以消除负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检查.

3.2.2 协助患者仰卧于造影台上,垫上枕头摆好,护士要善于理解患者的情感,真诚地关心爱护患者,严格按检查要求暴露患者,不要随意扩大患者的面积,注意遮盖,保护患者的隐私和自尊心。

3.2.3 转移注意力:在检查过程中,由于要等待的时间比较长,应寻找患者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谈论其擅长的领域,如青年人我们从爱好上寻找共同语言,给患者一种兴趣相投感。对待老年人我们在接待上采取了尊重的态度、美好的语言,了解他们的事业、家庭,解除他们的疑虑心理。使他们感受到在医院的任何环境中都能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心理支持与关怀,农民患者向其询问农作物的种植,向学生询问与学习有关的话题等,从而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并适当予双下肢按摩,防止麻痹。

3.2.4 注射药物时慎重地选择穿刺静脉和部位,提高静脉穿刺技术,避免穿刺不成功造成检查者情绪受到影响,对护理人员失去信心,加之外渗局部疼痛可能形成恶性刺激,加重紧张和恐惧心理。同时 造影剂的温度要接近人体温度,尤其冬天,可适当加热造影剂,以免过冷引起不适。

3.3 造影检查后的心理护理

3.3.1 造影摄片完毕后,让患者平卧休息片刻,并询问有无不适感,如没有即可护送回病房,必要时可用推车推回病房。回房后,继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根据医嘱进食。

3.3.2 门诊患者做完 IVP检查之后,一些患者担心离院后会出现延迟过敏反应,我们应该及时向患者解释,这种反应的发生率极小,让患者休息20 min后离开医院,这样一来,会使患者有更多的安全感。一般来说,患者的疑虑会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失。另外,在检查过程中,不要在患者面前讨论 病情,检查完后不要轻易下结论,一定要慎重,不要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3.3.3 检查后,鼓励患者多饮水,当天可饮水1000~2000 ml,加速造影剂从体内排出,减少不良反应。

4 小结

本组资料表明, 静脉肾盂造影 (IVP)患者存在强烈的心理反应,作为我们护理工作者,在造影检查前中后都要关心体贴患者,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适时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完成检查。

参 考 文 献

[1] 李汉忠.泌尿外科诊疗常规.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8.

[2] 荣独山.X线诊断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12

心理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心理分析;临床护理干预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4.175

患儿入住ICU后需要对其进行24 h的监护, 患儿需要承受与父母分离的痛苦, 并且还要受到疾病对身体造成的不适, 从而导致ICU内的患儿容易产生不良心理, 对将来的治疗、护理、预后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1]。此次研究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ICU接受治疗的患儿144例, 对其进行心理分析, 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患儿进行护理, 从而研究ICU患儿心理分析与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ICU接受治疗的144例先天性心脏病住院的患儿。其中男92例, 女52例, 年龄2个月~13岁。所有患儿中90例婴儿, 20例幼儿, 17例学龄前儿童, 17例学龄期儿童。采用访谈、调查及行为观察法对ICU患儿进行心理分析。调查发现89例患儿为分离性焦虑[2], 临床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对陌生人有抵触情绪、用身体或语言攻击陌生人;55例患儿为控制感丧失[3], 临床表现为退化, 拒绝、反抗接受治疗及护理;144例患儿为恐惧, 临床表现为哭泣、扭动身体、尖叫、骂人、打人、肌肉僵硬等。

1. 2 心理护理方法

1. 2. 1 缓解患儿分离性焦虑 由固定的护士对患儿进行照顾, 给予患儿整体护理。患儿入院后, 护理人员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 了解患儿日常的生活习惯、性格、饮食习惯等。护理人员采用语言与非语言交流方式与患儿进行交流, 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 在日常护理中应关心、体贴、爱护患儿, 注意保护患儿的自尊心, 多与患儿进行情感交流。在护理工作中严禁对患儿进行训斥、恐吓及强迫。为使患儿能够尽快的适应医院环境, 应尽量满足患儿情感方面的需求, 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患儿家属探视的时间和次数。但是在对患儿进行探视时应穿隔离衣、帽、口罩等, 做好相关消毒隔离工作。

1. 2. 2 缓解患儿控制感丧失 增加患儿的日常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 根据实际情况可减少对患儿肢体的约束。在患儿日常生活作息规律的基础上再安排对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鼓励患儿做一些穿衣服、洗脸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可在患儿所居住的病房墙壁上悬挂卡通画等, 增加对患儿的感官刺激。

1. 2. 3 预防和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在对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时, 操作应尽可能轻柔, 从而减少或避免对患儿造成疼痛和不适, 可通过转移患儿注意力的方式对患儿进行吸痰、静脉穿刺等出现疼痛感的操作。

1. 2. 4 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可在病房内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或者患儿喜爱的动画片等, 用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改善患儿的治疗心情;其次, 医护人员可为患儿营造一个舒适、充满童趣的病房环境, 在病房内贴上暖色调壁纸, 并摆放充满童趣的饰品等, 以消除患儿的焦虑害怕情绪, 减少治疗阻力。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护理前后患儿分离性焦虑、控制感丧失、疼痛反应等心理行为地的变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护理前分离性焦虑89例, 控制感丧失55例, 恐惧 144例;护理后分别为21、14、70例。护理前、后患儿在分离性焦虑、控制感丧失、恐惧方面进行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小结

患儿的行为表现是内心世界的反应, 在对患儿的日常护理中, 应观察患儿面部表情、动作、饮食等变化, 从而对患儿的心理反应进行及时的评估, 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患儿进行护理, 帮助患儿缓解心理压力, 提高患儿的安全感、信任感等[4]。护理是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的主题, 患儿表达能力较差, 在疾病出现变化后不能够很好的进行表达, 因此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护理时, 应认真履行护士职责, 从而提高对患儿的护理效果[5]。可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 给予患儿有效的心理护理, 例如使用音乐护理、童趣护理等方法, 消除患儿的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 提高患儿的护理治疗配合度。

此次研究对144例ICU患儿进行心理分析, 并给予相应护理。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前分离性焦虑89例, 控制感丧失55例, 恐惧144例;护理后分别为21、14、70例, 护理前后患儿在分离性焦虑、控制感丧失、恐惧方面进行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给予ICU患儿具有针对性的护理, 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出现的不良心理, 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义容, 封大连, 徐义兰, 等.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医药前沿, 2012, 2(16):49-50.

[2] 刘霞, 唐玉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1):176-177, 220.

[3] 王静.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3, 11(12):251-252.

[4] 喻小芳, 罗天女, 毕媛, 等.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家属焦虑情绪状况与心理护理干预.中国卫生产业, 2013(14):34-35, 37.

心理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住院患儿心理分析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180-02

随着医疗护理研究不断深入,患者的心理问题也逐渐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最为棘手的就是住院患儿的心理问题,因其年龄较小,心理较为脆弱而且医护人员与其交流沟通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1]。因此我们要全面、系统的分析住院患儿的心理问题,施行有效的护理对策,保证住院患儿有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2]。本文通过参考近些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笔者在住院患儿护理方面的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住院患儿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的研究进展,现具体叙述如下。

1住院患儿的心理分析

1.1抑郁。在所有因住院产生不良情绪里,最为严重的是患儿会产生一定的抑郁现象。此现象一般会在大龄住院患儿中出现,因其心理较为成熟,已经能够产生一定的复杂心理活动。抑郁现象一旦出现,我们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3]。尤其是当住院患儿的疾病为慢性病,需长期治疗而且治疗过程较为痛苦,或者患儿需要长时间隔离不能与亲人接触,极易产生这种现象。患儿出现抑郁情况后,很可能发生不配合治疗、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4]。这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一定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

1.2孤独。在年龄较小的住院患儿中,极易产生孤独感这种不良情绪,孤独是一种因孤立无援而产生的情绪低沉与不愉觉。因小儿出生后,还从未较长时间离开熟悉的家,有的住院患儿因必须隔离,不能近距离探视。小龄患儿此时常常会感到没有安全感,孤独[5]。

1.3恐惧、焦虑。不同年龄段的住院患儿对不同事物的理解能力,适应能力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产生的心理变化复杂多样。但根据大量的临床数据证明,恐惧是所有住院患儿都会产生的一种不良情绪。我们对未知的事物都会产生一定的戒备心理,尤其是住院患儿心理发育不成熟,对医院这种紧张、严肃的环境产生恐惧[6]。小龄的住院儿童有的不能明白为什么要来住院,尤其是与爸爸妈妈必须分开时,因恐惧或许会产生很严重的焦虑现象。拒绝所有医护人员的关怀,拒绝接受治疗,较多儿童甚至会隐瞒自己病痛的感受,逃避检查治疗[7]。大龄的住院患儿虽然可以意识到患病住院的道理,有时只会产生些许的恐惧现象,但当大龄儿童面临繁杂的手术治疗、身体检查时也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恐惧心理。有的儿童对父母的强迫住院治疗十分恐惧,对父母面无表情,不亲近,不提要求,有的甚至逃跑。对痛的恐惧,对治疗的不了解、对某些医生、护士的不满,以及严重的精神抑郁等使部分患儿产生抵触、不合作情绪[8]。尤其是无论住院患儿的年龄如何,当进行紧急手术完,麻醉清醒后首先看到病床四周陌生的检测机器,忙碌的护士,密集的监护与治疗设备、监护光信号、昼夜不灭的灯光等都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9]。有些病情危重的住院患儿对自己的病情、躯体的变化很担忧。有些住院患儿担心家庭经济条件不能承担庞大的住院费用,或者长时间的住院使自己的功课耽误较多等。

1.4依赖。住院患儿一般都会表现出对父母的依赖,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扰,有些患儿甚至因父母不能陪同进入检测室短时间的离开而感到很强烈的不适。除了对父母依赖,有的住院患儿或许对一些特定的医护人员产生一定的依赖情绪,迫切需要他们给予自己关爱,若不是这些特定的医护人员给予他们治疗,那么他们就会表现出对治疗的抗拒情绪等[10]。

1.5暴躁。小儿本身就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当身体承受巨大的痛苦时,或者服用一些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被治疗机器约束不能活动,都可能使小儿脾气暴躁、不配合治疗、哭闹不休、拒食,严重时可能造成言语错乱、幻听或幻视等[11]。

2护理对策

种种不良情绪的产生,以及这些不良情绪长时间的存在都使住院患儿的心理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影响严重。因此,如何能够更好的、更加全面系统的解决住院患儿的心理问题,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不断深入研究[12]。

2.1因患儿由温暖的家庭环境来到陌生的医院,使已经习惯的行动受到障碍,又亲眼目睹其他小朋友接受打针、手术等医疗措施,就更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所以医护人员应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患儿易懂的语言接诊,使患儿产生良好的印象,在就诊的过程中不断鼓励、夸奖患儿,必要时用身体接触,如抚摸患儿的头、手,给予安慰,使他们感受到医护人员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疼爱他们,使他们对我们产生亲近感,容易接受我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儿童都具有模仿能力强和好学上进的心理特征,他们观察接受事物较快,根据这些特点,护士应有针对性地启发、诱导、鼓励、夸奖患儿,对初次接受检查、治疗的患儿,应先让他们在一旁观看“有经验”的小朋友做,消除恐惧心理。在进行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时医护人员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或减轻患儿的疼痛感,使他们愉快地接受各种检查治疗。

2.2注重培养能够了解儿童心理,认真负责护理住院儿童的专业护士。能否在工作中充分调动患儿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健康情绪,纠正其不良行为是我们评价一名专业护士的标准。我们的专业护士要多陪伴患儿,给予母爱式的情感支持,要经常与患儿交流,提高他们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依从感[13]。对待年龄较小的住院患儿要以鼓励、赞扬方法为主要手段,使其自愿接受相应的治疗。针对住院患儿对疼痛的恐惧心理,我们的专业护士要尽量分散其注意力,说服、安慰好住院患儿。运用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帮助其缓解疼痛,以减轻患儿的心理压力。护士应因人因事,采取不同的调节手段[14]。

2.3应注重住院环境的美化和建设,儿科专用的大厅、病房,整条走廊上画些具有童真童趣的壁画,病房内整体色调也应该具有安静祥和的氛围,以淡黄色、淡红色、淡蓝色、淡绿色为主,为患儿提供适当的游戏、绘画、看电视、听故事等活动,适当摆放一些不会造成伤害的玩具、书报等可以让患儿适当放松的娱乐设备,在相关病房之间展开一些娱乐活动,在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的情况下鼓励患儿之间的交流,使其意识到有很多小朋友在和自己并肩作战,加强患儿战胜病魔的信心,使其达到愉悦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宽松的环境里接受治疗,就好像在自己家里[15]。同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参考文献

[1]吴建红.住院患儿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0(14):158-159

[2]李凤星.住院患儿的心理分析与护理沟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3):166

[3]张敏.3-12岁住院患儿心理障碍调查与护理对策[Z].中国广东广州:2008 575-576

[4]黄建美,蔡若吟,林旭妮等.白血病急性期住院患儿的行为特点及护理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5)

[5]梁丹青,曹平.儿科住院患儿存在的健康教育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23)

[6]宋海燕.儿科住院患儿合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0(35)

[7]沈海兰,苏星明,胡菊华.儿科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8(10)

[8]古卓云,林丽杰.浅谈结核病住院患儿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08(9):1238

[9]李盼.学龄前住院患儿行为特征及心理护理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8):1294-1295

[10]徐国燕.影响儿科住院患儿安全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36):8902

[11]付明花,罗碧霞,苏蕾.住院患儿家属心理分析与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8):89

[12]母方,赵玉兰,母楠.住院患儿手卫生现状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8):169-170

[13]林茂英,曹慧琴,林向东,等.伴有情绪障碍住院患儿的个性特征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0(5):11-13

心理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漂一代”; 心理原因; 心理问题

漂,由漂所构成的词语,如“漂泊”、“漂游”、“漂浮”等,都有“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的意思。近来出现的“漂一代”一词,在特定的意义上,是指那些从一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城市,在当地生活但却没有当地户口的人群,他们或已经有职业,或正在寻找发展机遇。这些人几乎都是青年人,多数人往往具有一定学历或较高的文化素养、知识技能,他们主要寻求在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一展抱负。这些人在心理上更是一种漂的状态,也许很多漂的很成功,但很多人的内心,却还缺少一种心灵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迁移”应是“漂”的第一层含义,“未扎根”应是“漂”的第二层含义,“心理的漂”应该是“漂”的第三层含义。所谓‘漂一代’,就是寻找自由和寻找自我的一代。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我们注定是漂的一代。学子们外出求学(大学的、研究生的、在国内的、去国外的……),然后为了工作再度选择;工作的学长们,出差的出差,跳槽的跳槽;打工的兄弟姐妹们外出谋生,不断变换工厂和城市……他们为什么要漂,为什么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漂的内容千差万别,理由也有一些不同。本文针对这一特殊群体作几方面的心理层面的分析:

1“漂”行为的心理原因

(1) 依赖心理。这个在校漂一族身上有较明显的体现。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差,要求过高,不愿吃苦,过于依赖家庭和学校。他们毕业时不去工作,不去社会上闯荡,而是选择“漂”在校园。从表面上看,他们和在校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教室自习,图书馆查资料,食堂用餐,操场运动等到处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生活主要来源于父母,没有生活的压力和后顾之忧,在学校,学习、生活、锻炼、精神等各个层面都可以得到满足;在外,学生的身份也可以得到许多优惠,时间长了就形成一种依赖。家庭给予的关照和学校环境的舒适,促成了他们漂在校园,而不愿去社会上锻炼。有位发展心理学专家认为,校漂族在“心理层面上还未完全‘断乳’”,对家庭、学校一时无法割舍,这势必加重他们“等、要、靠”的依赖心理。

(2) 逃避心理。由于信息时展迅速和近几年高校的扩招,人们面对就业难、竞争剧烈、环境险恶、人际关系复杂等一系列社会现实,有的大学生毕业时没找到满意的工作,就选择“漂”在学校准备考研。他们是想提高学历,学到专业知识,以增加就业筹码,这个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部分在学校吃、住、玩,做少量兼职维持生计,等待工作的好时机。虽然他们的出发点、目的是为了找到好的工作,但他们的心理素质有脆弱的一面,不愿面对现实、面对竞争,这种逃避心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还有一部分工作一族,他们的心理脆弱,心理压力大,怕承受挫折和失败;面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思想容易受到冲击;面对工作难题,或是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一次一次地跳槽。这种不敢冒险、自卑或不自信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习惯性地逃避,频繁地换工作。

(3) 横比攀高、从众心理。由于人的趋利心理,不自觉地与他人比较利益的大小、收入的高低等,主观上形成向高处看齐的心理。对自己去哪里、做什么工作都没有一个很好的思考与定位,看见他人在某个地方得了很多的利益,就盲目地抛弃一切,也跟着“漂”到那里,梦想也获得他人那样甚至更多的利益。这种攀比、从众的心理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应该避免的一面。

(4)自我意识增强。现在的青年自我意识觉醒,不再像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那样接受工作的分配,不再有“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思想观念。他们善于思考,勇于尝试,敢于决定,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会在变化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特别是年轻的一代,追求独立思想、独立人格,他们的思维也逐步从经验型向思维型转变,而且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增强,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和思考世界,相信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这种“追求个性自我”的行事准则,使他们不顾父母的命令和他人的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漂或不漂。

也有的人“漂”的目的是为了自由,不想被用人单位或其他外界所束缚。相比其他的“漂一族”,他们的理由显得有些激情。“我不想只绑在一份工作上”,工作不仅是为了挣钱糊口,他们更多地考虑自己想要什么,目前这份工作能带来什么,自己能够给工作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而不是领导要自己做什么。他们注重内心感受,对“漂”的生活甘之如饴。

(5)自身需要的满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为了满足自己和家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他们长年“漂”在城市,成为城市的边缘人群。又由于他们的弱势边缘地位,经常处于不安定的状态,没有安全感,所以在“漂”的过程中也渴望安全感的满足。也有一部分人已获得了基本的需要,但他们不安于现状,不满足于既有的生存状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当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向更高层次进发时,永远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裹足不前。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在强烈的成就动机驱使下,他们毫无顾忌地开始“漂”的生活。

2“漂”行为存在的心理问题

由上面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漂一代”的形成有很多复杂的因素,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价好或者是不好,但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1)过客心理,常觉得孤独,没有归属感。漂的人没有当地的户口,一直以来的户籍制度使他们不具有当地居民的身份,在就业、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都无法享受他人的待遇。这种不平等使他们不愿意、甚至回避和别人交往,即使有很强的交流欲望,他们的敏感心理使他们有一种无形的排斥和敌对,认为当地居民由于其先天的城里人身份,不承认也不接纳他们。他们对这个城市没有太多的关注,也不去想责任和义务,所以他们自己无形中就形成一种自我隔离的状况。即使呆了上十年,他们也几乎没有当地的朋友,没有享受当地人的业余娱乐生活。这种过客心理使他们常常觉得很孤独,没有在故乡和家庭中的那种氛围,没有朋友,也没有理解,更没有归属感。“所谓过客心理指的是外来者对所生活工作的城市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权利义务观念淡漠,缺乏对城市的热爱和责任感,进而与这个城市以及城市中的市民产生一种疏离感”(朱考金,2003)。这种心理使他们和当地人之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长期这样,他们内心的不安定和‘没有根’的感觉驱使他们再次进行漂。

(2)自身心理上的自卑和压抑。“漂”人由于无法与当地人享受同等的待遇和权利,这种失衡心理会有多种不良影响,其中心理上就很容易滋生自卑心理,他们不被接受,不能正常交往和工作,甚至还被伤害了自尊心。这使得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身份自卑,还对自己的工作、生活、能力各方面产生怀疑,由此就导致了他们情绪的压抑。由于他们的人际特点,和别人无法建立起很好的信任,也没有一个很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所以,他们的不良情绪不能正确地宣泄,没有知心朋友可以倾诉,也不能得到正确的疏导,只能压抑在心底。这样长时间的堆积,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也会出现心理疾患。

(3)思想与道德观念冲突。

每个人从小都受到了父辈们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也都受过传统价值观的教育。当他们漂到另外一个地方,面对更多选择心有所‘漂’,或者面对另一个现实的时候,心中所想所期待的和现实差距太大,这时就会有内心强烈的冲突,无所适从,感到忧郁、彷徨、苦闷。特别是面临道德和现实需要的选择时,内心就会陷入一种混乱的境地,潜意识里正统而传统的教育、观念、价值观,难以抗拒大量涌入的现实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行为,加上自身的生理需要和情感需求,心理的郁结就更多,也会有一些违反道德的行为,甚至是的行为。

(4)矛盾的性格。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格的独立性的发展。“漂”的人要在市场中获取一定的地位,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自主判断能力等,有自己独立的生存空间;同时他们在新的地方没有太多复杂的关系网络,没有依靠的对象,所以在面临问题时,独立性人格和自主性能力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漂”一族的血缘纽带被打破,在内在情感上,他们是孤独的,孤独的灵魂、漂泊的身份特别需要一种情感的依托,以排解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样他们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身份和归属感上都试图依赖组织、公司等,顺从大多数、模仿他人、随波逐流,就成为他们难以克服的内在性格。用哲学家的话语概括这种矛盾性格,就是一方面富于个性化、独立性,另一方面又是同质性、齐一化的。

(5)同一性与角色混乱。“漂”的人当面临一个新的社会环境,面对和理想差距太大的现实时,有的已开始不信任自己的传统文化,不顾一切地希望融入新的文化。这会导致同一性的中断,竭力否认自己的身份,特别是看到与其他人的巨大差异时,自我同一感就更受打击,对之前所赋予自己的角色产生困惑,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行为。如果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没有职业认同感,很有可能会拉帮结派,以这种极端方式,在小圈子中获得自我认同和同一性的满足。

电影《世界》的海报上写着“我们是漂一代,漂在这个世界”。是的,生活要我们“漂”起来,“漂”是为了追求自由,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但不能让自己漂浮、失去自我,这就需要提高自身能力和对自我的认识,正确评价和发展自我意识,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给予适当的引导。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青少年政策报告[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 .

[2] 胡解旺.高校校漂族研究[J].青年研究,2003,(10).

心理分析范文第7篇

案例一

2002年8月3日,深圳14名网友自发组织“穿越海岸线”活动,徒步跋涉穿过南澳岛鹅公岭村至大鹿湾海边的悬崖绝壁。穿越过程中遭遇台风,网友“小白”在南澳岛海边不幸坠崖,几名同行者发现“小白”后,怕其有重伤,没敢移动他,仅在海边寻求救援。但因地势偏僻,又赶上涨潮,手机也没有信号,过了许久才有一艘渔船靠岸,把“小白”载往医院,后证实“小白”已经死亡。

此案例中,队友之间是通过自发约伴的方式组成这支“穿越海岸线”队伍,他们之间的信任是如何建立,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这里队友结伴的信任是一种人际信任,归根结底是对共同结伴者的信任,它的特点主要是:首先彼此之间可能并不熟识,也就是陌生人之间的信任,这种信任存在着众多风险;其次这种信任建立起来比较容易,而且一旦建立因为环境的特殊性比较能保持;再次,这种信任是短暂的,即是某次单一活动的信任。在户外活动中,这样的信任其实并不是以一种显性的方式存在,而是队友对自我和他人的一种考量,或者说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一种策略,但信任却是这支穿越海岸线活动团队组建的基础。

参与这种约伴探险活动的队员一般善于与人交往,具有合作精神,虽小心谨慎但戒备心没有那么强。他们同时也比较自信,自认为对环境和事物的控制力比较强,更强调自由、独立和平等。他们深信在探险活动中大家都是平等的,即使在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可以和领队共同商量,一起克服 。

对领队的信任主要是来自对他的考察,比如以往组织活动的经验与表现,旅游技能,应对旅途中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对队友的信任则要简单得多,一般参与这种带有探险性质的户外活动,或多或少都有背包旅游的经历,以往的背包旅游经验是比较愉悦的,则他会比较倾向于信任这种约伴探险户外活动的优越性,继而表现出信任的行为。另外,很多时候,参与户外探险都是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来的,是一种自主的选择,这样一来,相同的兴趣爱好较易于产生信任感。

此案例中,当队员发现“小白”坠崖受伤后,随即开始进行救援,他们害怕“小白”重伤没敢移动,采取在海边寻求救援的方式,但是户外环境往往比较偏僻,这就给救援带来了各种困难。信任在约伴和活动组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一旦发生意外,这种信任的作用就会变小,只有在外来救援参与的情况之下解决各种问题。

案例二

2004年四姑娘山骆驼峰山难,这起山难在登山界影响巨大,因为是一场灭顶之灾和一个生命奇迹。2004年12月29日,一支三人登山队在攀登骆驼峰时,上升至海拔5484米处遇上雪崩,来自北京的王茁和当地向导卢三哥不幸身亡,王茁的新婚妻子、搜狐户外频道的编辑鲜文敏,凌晨2时30分左右被成功营救出沟,在3天3夜没有进食的情况下奇迹生还。这起山难被称为四川50年最大的民间登山山难。当时,走在前面的王茁与卢三哥所处的冰层突然垮塌,鲜文敏亲眼看到冰层将他们瞬间掩埋在底下。当时她恰好处在冰层断裂后的一半冰壁上,但冰壁陡峭,无法下撤和进行营救工作。直至大风吹动浮雪将断裂带填平后,她才有机会和救援队伍相遇并获救。

本案例中,获救人员亲历了整个雪崩的过程,并眼看着亲人遇难,对她而言,这是一个创伤性事件,一般经历了创伤后的生还者需要一定时间恢复正常生活,但有一些人会因应激反应而无法恢复为平常的自己,甚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更加糟糕,进而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症。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指人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其心理状态产生失调之后遗症。这些经验包括生命遭到威胁、严重物理性伤害、身体或心灵上的胁迫。它是经历创伤后所产生的心理失衡,而非病患心理状态原本就有问题。简言之,PTSD是心理受到创伤后的失衡状态,一般分为三种,急性PTSD病期在3个月之内,慢性PTSD病期在3个月以上,延迟性PTSD症状在创伤事件后至少6个月才发生。

它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症状,复杂性表现在常与相关的精神失调合并发展,这些症状会损害个人的日常生活,通常在创伤性经历后的3个月内出现,但有时也会在数月后甚至数年后出现。

第一是再体验:即个体会经常重复回想起创伤性事件,再现的内容非常清晰、具体。尤其生活中与创伤可能产生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可能引起个体对创伤情境的再体验。有些患者还会对经历事件的闪回、幻觉或如同事件再次发生的生动感受。这种体验会给个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产生一些PTSD相关的共病,如焦虑、恐惧、自责、失望、抱怨等。

第二是回避反应:患者会一直回避任何能勾起他们对创伤事件回忆的事物,如避免想到、感受到或谈到该事件,或逃避令他们想起该事件的一切活动、地方和人物。此外,还会显得反应迟钝,如记不起创伤的细节,对以往重要活动不再感兴趣,感觉与他们疏离,情绪单一,对前景心灰意冷。这种回避反应一方面对个体是一种保护机制,但另一方面会延缓个体PTSD相关障碍的复原。

第三是高警觉:就是对许多小的细节件都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应。不少患者则出现难以入睡、易惊醒等睡眠障碍,表现出易激动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

这些症状往往会进一步降低PTSD患者对心理创伤和社会生活压力的应对能力,加深他们的主观绝望感。谈到PTSD,不能不谈到心理复原力。心理复原力(resilience),是指个体在经历对生命具有威胁的事件或严重的创伤后仍然能回复到良好适应状况的心理发展现象。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每个个体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复原力。

一般来说,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个体,都会感到强烈的害怕、孤立无援与恐慌。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各自的心理复原力也不尽相同。有些人经历了创伤事件后,可以很快走出阴影,开始全新的生活,但是有一些人却长时间沉溺在痛苦泥沼中难以自拔。但是无论怎样,心理干预都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现场立即性处理,现场的救援人员即时介入处理,能帮助获救人员宣泄害怕、恐慌、哀恸等情绪,给予情绪支持和情感滋养素。接着是后续心理辅导,创伤性事件后,幸存者常会有罪恶感,即“为什么活下来的是我”,同时对生存意义产生质疑。心理辅导在这时候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式。

行为治疗法:着重创伤者学习放松和应对的技巧。让创伤者多接触其所惧怕的情况,以至他对该情况的敏感度降低,即所谓的“脱敏”。

认知治疗法:让创伤者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学习如何减少负面和无建设性的想法。

小组治疗法:帮助创伤者认识与他们自己有相似病情的人,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恐惧和感受并非罕见。

心理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晚期癌症;心理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108-02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逐渐增高,但限于现有的诊疗水平,很多癌症发现时已是晚期,且无有效的解决办法。晚期癌症患者在死亡前仍有一段时间的弥留期,此时,由于疾病的特殊,他们有着不同于其他病人的心理状态。这种负面情绪,往往加重病情,缩短生命,因此,心理护理工作在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治疗中有着关键性作用。对本科收治的50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使他们重新建立起生活的信心,正确面对自身的疾患,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主动配合的主动性。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延缓死亡和减轻死亡时的痛苦,使他们平静、安详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7年7月,本科共收治50例晚期癌症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26~80岁,平均53岁。其中,胃癌17例,肝癌14例,结肠癌15例,直肠癌4例。

1.2心理分析

① 怀疑和否认心理。患者被确诊后,往往怀疑检查的准确性,认为医生诊断错误,自己不会得恶性肿瘤,拒绝承认疾病,企图逃避现实,或者身体稍有不适或症状加重,便疑虑重重,认为癌症有转移等。想多方面了解信息,并反复检查。②恐惧和焦虑心理。患者被确诊后,往往惊恐不安,心里充满了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茶饭不思,身心俱毁,特别是中年患者常担忧自己早逝,留苦难给家人,如配偶再婚、幼儿抚养、长辈赡养、债务偿还等,反复向医护人员询问,打听有关疾病信息。③悲观和绝望心理。由于癌症是不治之症,经多方诊疗不见疗效,治疗又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从而失去治疗信心而悲观失望;中年人又偏重考虑家务、子女、经济、工作等,很少考虑对疾病的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恶化,治疗效果欠佳,药物副作用明显,患者产生绝望心理,表现为悲伤、自卑、孤独无助、神经质、甚至厌世、轻生的念头[1]223。④愤怒心理。当得知自己的病情无法医治,生命快到尽头时,心里感到愤愤不平,感受上苍对自己不公平,心理的悲愤油然而生,常无缘故地向他人乱发脾气,烦躁不安、怨恨他人,敌视周围的人,甚至做一些过激行为,如自杀、求安乐死等。⑤抑郁心理。患者一旦接受事实,往往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忧愁压抑、少言寡语,对外界事物不关心、不感兴趣,拒绝治疗或对治疗漠不关心,甚至产生轻生念头。⑥孤独心理。由于病程长,亲人不能长期守在身边,而产生一种孤独无助心理。特别是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者,由于长期卧床与外界不能接触,仿佛与世隔绝,更感孤独。⑦强烈的求生欲望。患者经过怀疑拒绝和接受事实情况之后,往往产生强烈的求生欲望,多方打听医治,不管是偏方秘方,只要说是有用,就服用。⑧变态心理。强烈的求生欲望无法达到,同时疾病的折磨,使其焦躁、烦恼,自制力下降,对外易采取攻击态度,易躁易怒,反复无常,甚至发泄在医护人员和亲人身上。

1.3 护理方法

1.3.1一般护理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心理承受能力和家属要求,确定是否告诉患者真实病情,必要时采取保密,避免患者过度恐惧、紧张和失望。了解其病情,基本情况及心理状况,采取支持性、诱导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讲清治疗的必要性和护理效果,热情给予安慰和鼓励,使树立和疾病做斗争的勇气,消除心理障碍,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做好基础护理,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病区环境及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各种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刺激。

1.3.2 心理护理①宣传教育,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恐惧是因为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害怕死亡而引起的。因此,护士应帮助患者建立生活的信心。首先,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并根据患者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性格等,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取得患者的信任,有计划地向患者宣传疾病的知识,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增加患者防癌、治癌知识,以此来增加患者和疾病斗争的信心[1]146。其次,护士要及时对患者的恐惧心理程度进行评估,以确定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强度。护士要以高度的同情心、责任心去关心患者,在患者情绪不良时,把患者当亲人,从内心深处去关心他,设身处地为他着想,让患者有一个发泄的语言环境,帮助患者适应角色,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对极度恐惧而有可能发生危险行为的患者,除尽快将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家属沟通外,要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监控,以免意外发生。②同情、关心、争取信任,帮助患者走出孤独、抑郁心理。当患者感到情绪不佳时,护理目标不是试图掩饰患者的抑郁,而是真诚的关心和同情,经常去陪伴患者,和他们交谈,在工作中表现出热情周到、技术娴熟,果断干练,使患者感到亲切、可靠有依托,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抑郁心理[3]。护士要积极帮助患者,针对患者的抑郁原因及时给予解释、开导,对抑郁较重而护理无效者,可借助药物予以缓解,以减少情绪波动引起的不良反应。同时要做好亲人和同事的工作,帮助他们建立联系,经常了解患者的心理要求,安排家属、同事,在床旁和患者讨论家事、工作状况,征询其意见,使患者感到自身的价值并没有改变,以求得心理上的满足。③鼓励、支持、给予希望,帮助患者走出绝望心理。对悲观绝望的患者,精神上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可经常给患者介绍关于癌症诊断、治疗的进展信息及抗癌生存的实力,使患者从绝望中看到一线光明,争取生存的信念。与患者接触时要态度温和、耐心、动作轻柔,尽量减轻其不适,并动员和鼓励其家属参与护理过程,使患者感到自己处于一个被尊重、关心、体贴、舒适的医疗环境中,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④宣泄、转移、耐心疏导,帮助患者走出焦虑变态心理。对患者焦躁、情绪等多种变态心理,医护人员要容忍克制,雍容大度,并耐心地去安抚,进行劝导,还可巧妙引导,如采用移情法,设身处地的去扮演患者角色,同患者交谈,倾听他们内心的痛苦,抒发他们心中的积怨,使患者得到宣泄。此时,再给予恰当的解释、诱导,让患者得到解脱和安慰。对情绪特别不稳定患者,医护人员更要表现得耐心、周到、态度温和,经常主动去询问,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要尽可能帮助解决和满足,还可设法转移其注意力,为患者提供休闲娱乐活动,如散步、做保健操、下棋、听音乐,和亲友、同事交谈、看书、看报等,使患者保持相对稳定的情绪。⑤对于临终患者要注意维护其尊严,耐心处理好患者提出的各种要求,从身心两方面照顾患者,引导患者正确对待死亡[4]。根据患者的人格特征、生活经历、家庭状况、文化程度、社会地位、民族习俗、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死亡教育,尽量满足患者的心愿,允许留有陪护,让亲友和领导前来探望,帮助解决后顾之忧,使患者感受到重视,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安详地离开人世。⑥重视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宣传教育和关怀,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家属是患者最亲近、最相信的人,他们的关心、鼓励和支持,能使患者的心灵得到很大的安慰。而家属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心理压力非常大,对家属进行卫生健康和心理学教育,使他们增强信心,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工作,有利于患者治疗,同时也可以使他们在失去亲人时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2结果

50例晚期癌症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障碍,都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心理护理在消除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3讨论

晚期癌症患者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采用心理分析和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等心理治疗方法后,使患者生存期延长[5],可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自尊心,提高应对能力,减少疾病带来的困惑。增加患者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己与疾病斗争的控制感和帮助患者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由于疾病带来的身体功能、自身形象、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家庭关系等的变化而产生的多维度的不良身心反应[6]。在这50例晚期癌症患者中全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经过心理干预后全部得到改善。由此可见,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心理干预,可以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和需要表达和解决的实际问题。从多方面全方位来解决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改善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期。

[参考文献]

[1]张培生.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周红,彭慧.浅谈临终患者的护理原则[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5(3):473.

[3]汤丽艳.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特征及护理[J].中华医药杂志,2008.8(2):32.

[4]陈紫瀛.护理心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5-155.

[5]孙燕,顾慰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