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根据教材设计安排,本节课必须提前栽种蒜苗,记录蒜苗生长相关数据,在获取真实数据的基础上,学会制作条形或折线统计图,明确二者的区别。但是根据教材安排的教学进度,正好在12月份。北方的农村小学天寒地冻,在校内实地栽种或安排学生回家栽种蒜苗,效果都不够理想。栽蒜苗的实践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影响了本部分内容的教学。

在第一课时教学时,面对教学中的实际困难,我认真思考,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绘制条形统计图,收集数据不应该仅限于蒜苗的长势,学生的实践活动也不应该仅限于“栽蒜苗”。学习实践活动应该结合真正生活实际,在生活实际场景中帮助学生体验数据收集的方法。于是,我为同学们创设了“小小数学竞赛”的学习情景,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困难。

首先,利用课前几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数学竞赛,题量不多,共10道题,有一定的区分度。竞赛结束后,同座位同学相互交换,对照正确答案相互批阅,数出自己计算对的题目数。然后,随机选出几位同学,将他们算对的题目数填入黑板上的统计表。再进一步启发:能否学画条形统计图,形象地反映这些同学的竞赛成绩?引导学生了解画统计图的基本方法以及竖轴、横轴表示的意义。要求学生根据前面的测试结果,用竖轴的一格表示一道题,横轴中的一格代表一位同学,统计这些同学竞赛做题的对错情况,学会画条形统计图。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图中一个格子表示多少个单位的必要性和不确定性,再次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一道题按照10分计算,刚才几位同学的竞赛分数又分别是多少?如果以竞赛的分数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少分?请同学们试一试,画出你们小组同学的数学计算竞赛成绩统计图。再根据图中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师生合作解决提出的问题、最后完成课后的条形统计图相关练习。

第一课时的设计,较好地化解了教学准备这一难点,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生活情景入手引入新课,并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练习、操作、真切的感知、观察的机会,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当堂理解了条形统计图知识。

第二课时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折线统计图。教学的关键是将栽蒜苗获得的相关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分辨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让学生感受两者之间的不同和各自的特点。教学中,由于同样的实际困难:无法观察到蒜苗的生长趋势,不可能用收集到蒜苗的长势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我感受到一点就是学生对与自己有关的活动格外感兴趣,于是,我收集整理出每位同学1―4年级的数学考试成绩,要求对照考试成绩来绘制折线统计图。我是这样安排的:先公布了一位同学的学期考试成绩,指导学生以这位同学的学期考试成绩为基本数据,绘制出一幅折线统计图。围绕绘制的折线统计图观察、讨论并回答:这位同学的成绩变化情况以及今后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发展变化趋势。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学习中的成功、愉悦和兴奋感,我发给每位同学本人1―4年级的数学考试成绩单,要求对照自己的考试成绩,并选择学习的伙伴,运用刚刚学过的折线统计图知识,制作一幅自己的或学习伙伴的数学成绩折线统计图。观察、讨论并回答:成绩的变化情况以及今后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发展变化趋势。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一、分析教材,调研学生的知识基础

调研学生的知识基础,要从分析教材开始。了解教材编排体系,把握所学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找准新旧内容的联系,可通过问卷或访谈查找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笔者对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中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版本的教材都精心地选取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而且都突出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再来纵观人教版小学阶段的统计领域,在学习折线统计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由此可见,折线统计图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条形统计图的发展又是后面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到六年级,学生还将学习扇形统计图,这时小学阶段统计图的学习将进一步完善。无论认识哪种统计图都需要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据的“领悟”,提升对统计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应用价值的认识。

二、走近学生,调研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学习新内容前的生活经验是什么?生活概念与数学科学概念有什么联系?

走近学生,我们就会感受学生的“丰富”与“精彩”。为了更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储备,课前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前测人数:42人

前测题目及分析:

1.请你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前测题目及分析:

1.请你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学生作答情况:100%的学生能够绘制出条形统计图。

2.你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 )

学生作答情况:回答见过的有30人,占学生总数的71.4%;回答没见过的有12人,占学生总数的28.6%。

如果见过,请写出在哪里见过。

学生作答情况:学生见过折线统计图的途径是电脑、报纸、数学书……

你知道这样的统计图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作答情况:线段图、点线图……折线统计图,回答是折线统计图的有5人,占学生总数的11.9%。

3.访谈。

对能够说出折线统计图名字的部分同学进行了访谈,访谈分两步完成。第一步请学生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能了解到哪些信息。笔者发现,学生的认知还停留在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上,只能用条形统计图的特征来解读折线统计图,而意识不到变化趋势问题。访谈的第二步是请学生谈谈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为什么还要学习折线统计图呢?”“关于折线统计图我们都要学习什么呢?”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笔者了解到学生对折线统计图这部分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要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为核心,设计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并将着力点确定为以下两点:

(1)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亲历数据分析过程,感受数据魅力。

(2)借助生活实例,初步培养学生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数学情感。

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统计活动应该由问题引发。从大的方面说,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小的方面说,学生只有产生进一步了解情境内容的愿望,才会积极、主动地开展统计活动,学习统计知识。

课一开始出示了六年级同学2006年到2010年视力低于5.0的数据,提出问题,使学生由零散的数据想到用学过的统计表进行整理会更加清晰地展现数据,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更加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多少,接着由条形统计图的变化导出折线统计图。此环节以问题为驱动,运用已学过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旧知识,进行数据整理,体会数据整理的必要性,同时在变化中引出新知识。

1.课件出示。

2.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觉?

生: 太乱了,不好观察。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小明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下吗?

生:用统计表表示。

生:画条形统计图表示。

3.课件出示统计表。

4.统计表与刚才的数据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

生:统计表能将数据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

5.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六年级同学视力低于5.0情况统计图

看到条形统计图,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生:2006年近视人数最少。

生:2010年近视人数最多……

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比较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条形统计图能够更直观形象地反映数据的多少。

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反映出六年级同学的视力变化情况,我们还可以这样绘图(课件展示由条形统计图转化为折线统计图的过程) 。

7. 生活当中,你们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在哪儿见过?

生(举例):股票、心电图等。

8. 课件出示:股票、体温监测图、心跳情况图等。

师:你们知道这种统计图叫什么名字吗?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起名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你们想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什么知识呢?

生:特点、画法、怎么用、与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

儿童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世界、认识世界为以后创造世界做准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着好奇、好问、求知的天性。这种天性引导得好,就能有效地开发儿童的智力;如果没有得到保护和开发,就可能会被压抑或枯死,儿童的智能就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儿童数学教育就是要让数学学习与儿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活动从学生熟悉的“检查视力”入手,提出探索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利用统计的知识解决问题,感受统计图的必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在复习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统计图反映统计数据的方法更加直观。根据统计需要引出新知折线统计图。同时,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四、亲历过程,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

为什么要开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动?怎样去开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动?获得数据后又该做些什么?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思考的三个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也就是如何带领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统计活动过程中获得相关的基本经验,初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第一学段统计教学的过程,一般可以按以下六个环节来设计,即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回顾反思。提出问题是开展统计活动的源头,有了需要通过统计来解决的问题才会生发一系列的统计活动。解决问题是开展统计活动的结果,学生基于数据回答问题、作出结论,就能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是蕴含信息的。

亲历过程感悟特征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环节之一。学生在认识折线统计图这一层级时经历了以下四步。第一步:(在图中找到了数据对应的点)数据对应点;第二步:(连接点与点间的线观察局部变化)连线观变化;第三步:(将线连起来观察辨别整体变化趋势)整体辨趋势;第四步:(在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中明确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比较认特征。即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更加形象地反映出事物的变化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渐渐产生了对折线统计图的喜爱,同时加深了对数据的体会。

(一)由点知数据

1.观察折线统计图,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能够看出每年的近视人数。

2.这些数据是通过什么反映出来的?

生:通过图中的点看出来的。

师:在折线统计图中通过每个点我们可以知道相应的数据。

(二)连线观变化

1.在图中,是什么把点与点连在一起呢?

生:线段。

2.哪年到哪年人数增长得快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线陡说明什么?

生:2009~2010年,线长而陡上升得快,说明数据上升得快,变化大。(板书)

3.哪年到哪年人数增长得慢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2006~2007年,线缓变化小。(板书)

4. 2008~2009年的线怎么是水平的呢?

生:人数没有变化。(师板书:线平 没变化)

师:通过线的陡与缓我们能够分析出数据的变化。

(三)整体辨趋势

1.谁能说一说六年级同学的视力是怎样变化的呢?

生:从2006年到2008年视力低于5.0的人数一直上升,2008到2009年没有变化,从2009年到2010年人数又上升了。

2.整体上看,六年级同学的视力情况是怎样的呢?(借助手势帮助学生理解)

生:学生边手势表示边描述。

3.预测:根据这几年的人数情况,请你们试想一下,今年再查视力,情况会怎样?线段会是什么样呢?

生:学生进行预测,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干预的建议,从而想象在注意保护眼睛的情况下,人数可能会下降,线可能呈下降趋势。

(四)比较认特征

1.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2.比较两幅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能表示出某年的人数。

不同点:比较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反映出人数的变化情况。

3.小组交流汇报 ,重点讨论:条形图通过什么表示数量?折线图通过什么表示数量?

生:条形是直条所对的数据;折线是通过点反映出数据。

4.总结特征: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两个环节之间,学生要对解决问题有用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要引导学生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考需要统计哪些数据,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完整过程。学生在经历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至少要积累四个方面的经验,包括收集数据的经验、整理数据的经验、呈现数据的经验、分析数据的经验。每一次的统计活动,都要注意这四方面经验的积累,而第一学段尤其要关注前面两方面经验的获得和积累。

五、体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选择

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的背景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一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和记录数据。二要相机介绍一些基本的、常用的方法。

在选择折线统计图这一层级的学习中设计了两个同样是气温的情境,根据所解决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表1的问题适合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解决表2的问题适合用折线统计图呈现数据,因为它更能反映气温的变化趋势,便于预测。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五年级5、6班共有学生98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但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二、综合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各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等:

(一、方程  8课时)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 ,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确定位置    2课时)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公倍数和公因数    6课时)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四、认识分数   10课时)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共3页,当前第1页1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理解分数的意义

(五、找规律    2课时)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某个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并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3、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 

能根据某个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 

体会有序列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

(六、分数的基本性质   9课时)

1、使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2、使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以及约分、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 

经历分数基本性质以及约分、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

(七、统计  2课时)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

(八、分数加法和减法  5课时)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母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并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3、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4、使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发展分析、比较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5、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母分数加、减法 

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九、解决问题的策略  3课时)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十、圆  10课时)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空间观念,感受数学文化,发展数学思考。 

4、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共3页,当前第2页2

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

(十一、整理与复习  5课时)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ax=b和x÷a=b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能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相应的点。 

5、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能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6、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7、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8、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学习成功的乐趣,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通过整理和复习,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系统的认识。

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  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  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  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  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五、数学第十册教学进度安排

一、2.28—3.8       方程

二、3.11—3.22      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

三、3.25-4.5      认识分数

四、4.8-4.19       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4.22-4.30      分数的基本性质;统计

六、5.7-5.20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七、5.23-6.6       圆

八、6.10-6.15      整理与复习

九、6.19-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一、系统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和结构体系

学科教材的编写需要考虑到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教育教学的开展。老教材的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新教材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知识点较为分散,系统性较弱。教师在面对新教材的时候,可能一时难以适应教学内容的编排方式,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维度不够清楚,导致课堂的探究活动难以落实。为此,教师要提高自己对学科知识系统的把握,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从而有的放矢、详略得当地开展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新课标将折线统计图安排在四年级,意在使学生初步产生折线统计图的概念,了解折线统计图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而老教材到了六年级才要求学生掌握、运用折线统计图,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要求四年级的学生完成原来要求六年级学生完成的任务。

二、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一贯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直接抛出需要探究的情境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验证。这样的教学方法看似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浮于表面,没有注意学生知识技能与学习方法的掌握。为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要求,设计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的目标,也包括学习方法的目标,以学生的困惑为基础,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吃透教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开放教学环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新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贴近现实生活的同时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小学数学课堂应不拘泥于教材,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入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从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可以适当改编教材内容,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时候,我选择生活化的事例进行教学:一桶植物油是48元8角,一瓶牛奶是4元8角5分,如果购买总共需要多少钱?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数的意义。

根据小学生天生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不长的特点,教师要有耐心,并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四、把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其自主探究

新课程改革尤其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我们要让学生在引导下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现代教学论提出应变“教”的课堂结构为“学”的课堂结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考虑在教学设计中变“教案”为“学案”,将关注的视角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少讲、精讲,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讨论、交流、实践、反思和总结。学生自己探究的方法比老师教给他们的方法更多,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提高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一年级下册的“找规律”、五年级上册的“量一量,找规律”的教学,都涉及了探索规律的内容,教师设计问题情境时,要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来发现一些排列中的规律,并运用规律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促进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提高

课堂教学的改进是以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为目标的。在小学数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识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基本的数学学习能力,一是要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名词和术语,并学会运用;二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四种运算的能力和口算、笔算的能力,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文字题的解法,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学习题;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65-1

一、营造开放式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创新意识闪光

当学生的思维方向与教师不同时,教师不要强行让学生跟着走,教学设计跟现实情况不一样时要及时调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水平,这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创新思考带来的乐趣。

面对六年级“白兔1400只,白兔只数比黑兔多25,一共多少只?”这样题目,大多数学生都能很熟练地计算,先算出黑兔的只数1400÷(1+25)=1000(只),再相加求出总只数1400+1000=2400(只)。正在这时,有学生高高地举起手,站起来说:“我还有不同的解法呢。”该学生通过线段画图讲解,把黑兔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5份,白兔比黑兔多2份,就是7份,1400÷7=200(只),白黑兔加起来就是12份,200×12=2400(只),利用线段图将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转化成两步整数应用题,更加简单明了。这时候还有的学生受到相互间的启发直接用比例的知识,1400∶( )=7∶12在头脑中就能直接口答出来,不同的解题方法体现了学生对题目的数量关系的深入掌握,精彩纷呈的学生思考与回答将课堂推向。

在课堂上,老师不应该只听到课堂上的一种声音,只有老师一种声音的课堂往往掩盖了学生真实的思维,我们要耐心倾听学生错误的想法,从中找出错误的根源加以纠正;我们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独特、创新的想法,从中启发其他学生再次的思考,使学生思维不断碰撞出火花,引导教学不断深入,也从而造就课堂的精彩。

二、引导独特认知方式,让学生创新思维迸发

1.从教学习题上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在五年级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笔者是这样利用练习来进行尝试的:先出示整数、小数、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接着请学生观察,整数的加法是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的加法还是相同数位对齐。找相同数位就是找相同的单位,而这也就是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数理解释,以此迁移到异分数的加减法中。当学生在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把分数单位与整数、小数加法计算中的“一”“十”等计数单位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进一步揭示分数加法的本质是和整数、小数加减法一样,都是相同单位的数相加。这时体会加减法计算规定的合理性,不仅仅是依赖于教材安排的直观理解,而是由表及里层层提升对整数及其运算扩展到更大范围数及其运算的认知结构,加深对于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

2.从练习习题中引导学生形成互补的认知网络

再如做下列题目:图中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已知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求阴影部分的周长。

面对这道题,大部分学生能根据圆的周长去算出半径求出圆的面积,但接下来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有的同学会观察出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阴影周长,等于长方形的周长减两个半径长和一个14圆的周长。圆的半径就是长方形的宽,为18.84÷3.14÷2=3(厘米),根据条件“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算出长方形的长为3.14×32÷3=9.42(厘米),所以阴影的周长为(9.42+3)×2-3×2+18.84×14=23.55(厘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其实回想圆的面积推导公式,将圆的面积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的半径,在教师这样的引导启发下,有的学生认为这道题可以直接用圆的周长加圆周长的14就等于阴影图形的周长,18.84+18.84×14=23.55(厘米)。

我们知道思维性没有高低之分,但我们应该明确各种解法是有不同层次指向性的,最后一种学生的思维更是对圆核心知识的准确掌握和转化思想的准确运用,而这种直击核心知识,内化灵活运用对数学本质的把握是大有帮助的,对于学生来说这就是属于自己思维的“再创造”。

三、尊重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引导学生从思维程度、心理状态、学习行为等多方面来进行差异性的反思,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提升创新能力。在计算题中的验算,估算、重算、互逆运算为的是形成个性化的检验方法;在图形知识中,操作、实验为的是形成逻辑化的检验形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不同形式的求解是为了形成互补的检验策略。

在教学五(下)“复式折线统计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练习习题纲要让学生自学自悟:

1.出示青岛和昆明单个城市的全年降水量的分别统计图,回顾单式折线图的特点。

2.自主思考:你能看出两个城市哪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你需要知道什么?

3.产生问题:你觉得方便吗?怎样才方便看图?

4.合并成一幅图,又有什么问题?(同一种线条和颜色让人难以区分)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范文第6篇

《数学课程标准》主张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面对这一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大多正努力把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想方设法创设有效的情境,希望让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让数学教学更精彩。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常常看到有的教师走入了情境创设的误区,花了大力气,却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创设远离教材的教学目标

【案例】四年级《折线统计图》

师:“同学们想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红豆蛙、绿豆蛙爬坡比赛的故事吧。红豆蛙和绿豆蛙比赛爬坡,红豆蛙爬得很轻松,绿豆蛙却爬得很累。”

提问:“你能用这两根线段来模拟它们的爬坡路线吗?”

学生上黑板尝试摆爬坡路线,平缓的坡容易爬,陡的坡难爬。

导入后立即出示气温统计表,进行新授。

【分析】导入环节与新课教学关系不大,让学生平缓的坡容易爬,陡的坡难爬,与折线统计图没有关系,反而会在后面对学生理解折线较陡的变化速度快,平缓的变化速度慢产生误导。学生对故事的兴趣也不是很大,教师还没等学生听明白,立即请学生上去摆坡,没等学生思考完毕,教师立即手把手帮助学生把坡摆好,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该情景的创设反而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对策】情境创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要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不要只是求一时热闹、好玩,只考虑到观赏性,而失去应有的“数学味”。要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进而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情境不是摆设,也不是赶时髦的点缀品。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教师对为什么要设置情境,设置了情境后应该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应做到心中有数,不应对情境本身做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二、情境创设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案例】《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片断师:“天气变冷了,老师想买一件棉衣。星期天,老师来到百货商场,看中两种款式。第一款:4件共456元;第二款:每件121元。哪种款式的棉衣便宜?便宜多少元?”

学生列算式:121-456÷4。师:谁能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学生口述运算顺序。

【分析】本案例中,教师将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理解运算顺序,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但是,创设生活情境,应当尊重生活规律。

这样,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才会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果教师随意更改事实、情境与生活不符,学生是否会产生“原来数学是编造出来的”感觉呢?难怪下课后,一个学生跑到教师跟前说:“老师,我看到商场里的衣服都是标单价的,没有标4件一共多少元的。”如果把“买衣服”换成“买铅笔”“买乒乓球”等,效果会怎样呢?

【对策】情境创设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儿童的数学是现实数学,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这是儿童学习数学与成人不完全相同之处,这也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别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从而应用的原一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数学地思考。

三、情境创设缺乏思考价值

【案例】《平均数》教学片段课开始,观看投篮比赛。三(1)班1人比赛,三(2)班2人比赛。

师:你能用哪个数字表示他们的投篮水平呢?(同时出现统计图)生:三(1)班用5表示,三(2)班用3+5=8来表示。

师: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师:除了用算式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办法?看一下统计图。

引导学生用移多补少的办法。

继续观看三(3)班3人投篮比赛,接着出示统计图。

用自己想用的办法来求出代表三(3)班水平的数字。

最后出示教师队4人投篮比赛的统计表,讨论用什么办法求出教师队的平均水平。

【分析】上面教学过程中教师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从中引出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扶得太多,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缺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主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在总结方法时也不一定就要用老师的移多补少和先合再分这两种名称,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创设的情境没有思维价值,只能是表面的热闹,成为一种摆设而已。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改革 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维教学目标上。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主要以知识的灌输为主,通过学生的反复训练提高学习成绩。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应遵从科学的教学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都是很好的教学理论。数学教学就应该在先进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更新教学观念,转变师生角色,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先进的理论支撑

高效课堂建设需要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精心安排,需要学生的主体参与,需要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帮助,更需要师生的和谐、平等、互动。小学数学教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如数学基本概念、方程问题、正比例反比例问题、折扣问题等。要想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和内涵,需要教师科学引导,利用实物或者是媒体手段进行辅助,学生要积极思考,主动分析感知数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够深刻、彻底,学生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高效能,落实“生态课堂”理念。

比如,在进行“初步认识正负数和整数”的教学时,课前教师给学生安排自学任务,让学生结合生活课程资源、网络资源,教材信息进行自学,了解生活中的正负数含义和整数的概念。尤其是对负数的理解,通过生活中的气温理解负数的含义,通过数轴认识正数、负数、零,进而理解整数的概念。上课时,让学生汇报自己学习的结果,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这种教学模式是在“生态课堂”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这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支撑,也是落实“翻转课堂理念”“构建主义理论”的具体体现。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整合数学课程资源,突破教学难点,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手段保障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提供给了技术保障。教育技术手段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整合了优质的数学课程资源,活化知识结构,启迪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保障。

比如,在进行“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中,由于本节课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理解较为困难,教师针对具体实例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案例,如某城市一年内的月平均气温统计图、某小学近十年来学生人数的统计图、某个景区一年内每月接待游客人数的统计图等等。这些直观形象、贴近生活的数学知识案例,揭示了统计图在生活中的用途,为今后学生进行统计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多媒体的使用为打造高校数学课堂提供强有力的手段保障,教给了学生一种统计的思想,这也是“大数据”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

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知、实践运用等能力的综合体验。国际经合组织将数学素养列为评价青少年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从小学阶段开始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感知和运用能力的教学模式,实现高效教学。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发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比如,在进行“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展示,通过动画模拟,一个侧面、一个侧面地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学生观察得也很仔细,但由于侧面较多,学生对展开后的图形理解较为困难,并不能深刻理解展开图的含义。通过教学实践,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这节课的学习。上课前每个学生拿来一个硬纸板制作的长方体或正方体。上课时,小组成员之间先讨论展开的技巧,从哪里开始展开,展开后会是什么样的平面图等。之后,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很多种展开的平面图。这一发现,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很多学生又将自己展开的图形进行折叠恢复成原来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之间还可以交换展开图进行折叠围成原来的形状。在这一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开阔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本质,综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呈现丰富多彩的数学课程资源,尽量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数学课程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知数学学习,体验数学本质,领悟数学内涵,提高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高丽静.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1(3).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范文第8篇

张文静:首先我来说说对应用意识的理解。《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了应用意识的两方面含义,就我个人的理解,应用意识意在强调数学和现实的联系,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如何运用所学到的数学,去解决现实中和其他学科中的一些问题,当然也包括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另一个数学问题。如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出示图片:房屋的房顶、大型吊车支架、自行车、晾衣架等,提出问题: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接着让学生分小组实验:拿出预先准备的三角形、四边形框架,试着拉动它,会有什么发现?学生们经过实验交流,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之后,再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会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并用这个数学原理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这样使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语言、知识、思想方法去描述、理解、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体会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刚才张文静老师谈了对应用意识的理解,那么在教学中你们又是怎样落实的呢?能否结合具体的课例再说一说。

张文静: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既可以帮助学生认知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全过程。我们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都应有所体现。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引导学生在探究解组合图形面积的一般方法之后,出示几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 下面是环保回收箱的指示牌,请你算一算它的面积。

2 油漆工人刷门(如图),计算涂油漆的面积是多少。(单位:分米)

3 升旗台的侧面贴瓷砖(如下图),计算升旗台这个侧面的面积。

这几道题是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所学的知识,抽象归结为一个求组合图形面积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问题。学生在求解的过程中,既练习了解组合图形的不同方法,又进一步理解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同时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后,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在生活中找一找长方形,选几个你喜欢的,量一量它的长和宽,算一算它的面积是多少。这样的练习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学生们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强化数学应用意识。从而落实课程标准中对应用意识的培养目标。

您刚才谈了怎样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那么您认为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哪些具体的做法?

张文静:我觉得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是亲身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学习,可以说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参与实践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亲身实践。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活动,布置有意义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现实操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教学“折线统计图”一课前,我布置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收集、了解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调查生活中哪里用到了折线统计图。这样,学生通过课前的实践活动,感受到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这一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化为动态,注入生活的色彩,为学生营造更广阔的课堂。让学生们亲身经历、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远远比在课堂中获得知识感受要深得多,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折线统计图的欲望。课后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鼓励他们走进生活,把所学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应用到生活里,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和内容进行调查、统计,并绘制折线统计图。之后全班再展示,交流心得。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凸显了数学的应用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计算教学同样要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把单一乏味的计算融入到鲜活的实际生活中,结合具体情境明确算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在教学“乘法的意义”后,提问: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的意义来解决?学生1:妈妈给我买了2盒铅笔,每盒有6枝,一共有多少枝?学生2:西瓜3元钱一斤,买10斤西瓜需要花多少钱?学生3:我家住的单元有21层,每层2户,这个单元一共有多少户……通过举例,使学生体会到乘法意义的应用价值,发现运用乘法计算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真正地把数学应用到现实生活里。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探寻更多的、更适合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有效方法,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把应用意识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课例一:

高崇辉:

运算是义务教育阶段一、二学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接触最多的内容,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式,在这一点上,它和推理共同构成了数学的重要基础,也必然成为学生应该培养的最基本的数学素养。这或许是10个核心概念中运算与推理皆以“能力”指称的原因之一。

实施建议中指出:“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对于计算的基本技能,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计算,而且要让学生明白相应的算理;对于学生的基本技能,重点应当在理解算理和正确操作上。理解算理是学生正确计算的基础,无论学生用什么方法,都要要求学生清楚自己所用方法的依据及正确性。

运算能力首先是会算和算正确,让学生明白算理才能做到正确、有据的运算。在这一点上,路琳老师,你是怎样落实的?

路琳:

“小数的加减法”一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要掌握如何进行计算,而且要知道相应的算理,我们的教学应着力于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想清、写清、说清。

现行使用的教材是2005年出版的,所以提供的主题图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女子双人跳水的比赛场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赛事的更新,我在此处做了调整,选取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三米跳板单人决赛的相关场景和数据,情境更为学生所熟识,数据也有利于探究的需要。

教学片段: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视频,仔细观察,想一想,这段视频中,哪些内容和我们本节课的学习有关系。

生:这些运动项目的成绩都是用小数来表示的。

师:用小数表示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更准确的知道它的分数。

师:体育竞技中,用小数表示成绩更加精确。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跳水皇后郭晶晶和俄罗斯老将帕卡琳娜的较量十分引人关注。跳水比赛分五轮进行,怎样能获得冠军呢?

生:无论总分最高就能获得冠军。

师:老师给大家搜集了比赛过程中的数据,我们一起来看看。

【设计意图:以奥运会决赛为情景自然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比赛中的得分情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在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上,我是分两个层次设计的:

1 层层铺垫,明确算理

学生之前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计算法则在算理上也与整数保持一致,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学生由于在之前对整数加减法接触较多,通过对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回忆(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应该能顺利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上来。

教学片段:

出示第一轮、第二轮成绩

郭晶晶 81.00 84.00

帕卡琳娜 81.00 75.00

师:根据这两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生:看到这些数据我知道了第一轮郭晶晶和帕卡琳娜的分数是一样的。第二轮郭晶晶比帕卡琳娜的比分高。

师:高多少?

生:高9.0分。

师:我们是怎么算的?

生:虽然它们是小数,但是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看成整数。也就是84减75等于9分。

师:除了差几分,还可以知道什么?

生:还可以知道两人前两轮的总分。

生:郭晶晶是81加84等于165分。

生:帕卡琳娜总分是156分。

师:怎么算得这么快?

生:根据小数的性质,81.00看成81.75.00看成75.81加75是156分。

师:大家和他的想法一样吗?

生:一样。

师:我们计算了整数加减法,整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板书。)

生:从个位算起。(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对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得不错。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三轮的成绩。

(先出示郭晶晶得分88.35分。)猜猜帕卡琳娜分数。(出示:80.60分)这一轮大约领先几分?

生:大约领先8分。

师:具体差多少呢?怎样列式?

(指名板演第一题88.35-80.60,其他同学在演草本上竖式计算。)

说计算过程。

生:从最右边的数位算起。

师:最右边是什么位?

生:是百分位。5减0等5,十分位上的3减6不够减,从个位借一,变成13减6等于7,8借走一个1剩7,7减0等于7,最后结果是7.75。

师:大家同意吗?其他同学是怎么算的?谁还想说一说?

师:这是一道小数减法题,与整数减法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多了小数部分。

生:多了小数点。

师:小数点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生:小数点都对齐了。

师:大家发现了吗?

生:发现了。

师:小数点对齐,就保证了什么?

生: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师:(指着竖式中的数字)我们一起来看看。

生:百分位对齐了,十分位也对齐了,个位、十位都对齐了。

师:看来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

生:也就对齐了。(板书:小数点对齐。)

师:还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是从个位算起,这道题是从百分位算起,也就是从最右边算起。

师:是这样吗?

生:是。

师:从最右边算起,就是从末位算起。

前两轮成绩的数据,为小数部分为00的小数,都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把末尾的0去掉,变成整数,在计算中,学生回顾了整数加减法的算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相同的计数单位个数相加减。这样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在集体交流中,设计了两个问题:1,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2,小数点对齐保证了什么?使学生明确了:为了使计数单位相同,在整数里要数位对齐;在小数里,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这样凸显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 实际应用,强化算理

在购物环节,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教学片段:

师: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想一想,在什么时候我们能用到这些知识呢?

生:买东西的时候。

生:运动会计算成绩的时候。

生:购物。

今天,咱们就到体育商店去瞧瞧。

出示商品:

泳衣165元

泳帽15.75元

泳裤20.8元

泳镜25.6元

羽毛球拍56.85元

羽毛球1.25元

乒乓球拍39.6元

乒乓球0.72元

师:利用这些信息,和你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编几道题自己解决。

结合学生算式,出示一位小数加减两位小数、整数加减小数的情况。明确用0占位。

当出现一位小数加减两位小数、整数加减小数的情况,让学生共同探讨:这种题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学生能正确叙述出用0占位,这说明他们对相同数位对齐相加的道理真弄懂了。计算的正确率大大提高。

高崇辉:

在计算中,基本概念就是数位、计数单位和进率,尤其是计数单位这个概念,对于计算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梳理一下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应该说它们最核心、最本质的就是相同的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核心概念如果掌握了,在课堂上对孩子来讲,就创造了一定的前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建立了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迁移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路琳: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通过各部分知识的融会贯通来提高运算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充分利用好各部分的知识点以形成运算能力培养的有效支撑。如《小数加减法》这节课,第四轮分数相减的结果是6.00,根据小数的性质把6.00化简为6,体现数学的简洁美。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找出简便的方法,像这样82.50-76.50,小数部分相同的情况,整数部分直接相减即可。

教学片段:

师:(出示郭晶晶76.50分)比赛就是这样无常,这轮又差了几分?

(板书第二题82.50-76.50。)说算理:略。

师:得数能化简吗?

生:可以写成6。

师:理由是什么?

生:我根据的是小数的性质。

师:得数中小数部分是00的,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更能体现数学的简洁美。

这道题不用竖式计算,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生:他们的小数部分都是50,相减没有了,整数部分用82减76等于6。

师:大家听清了吗?

生:听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