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鉴赏教学

美术鉴赏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美术鉴赏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术鉴赏教学范文第1篇

1、激发兴趣

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习的兴趣,是上好鉴赏课的前提。我在讲课之前,把临摹的一幅高两米的油画《蒙娜丽莎》及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挂在教室。虽然学生们以前也在很多印刷品中看过这两幅画,但从来没有看过如此大而且如此美的画,许多同学走在画前认真观察,津津乐道,甚是惊奇,在学生们止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之际,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此时我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油画与国面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介绍油画与国画的技法。介绍《蒙娜丽莎》的作者、创作年代、所表现的内容、思想感情等,以及作品给观赏者带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在认真分析研究以后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等等,使学生感到美术作品的背后还有丰富、有趣内容。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从而为上好美术鉴赏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外出参观

为开拓学生视野,拓展思维,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实地考察是很有必要的。如讲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鉴赏这一章时,带同学们参观博物馆。馆内有许多学生从未见过的工艺品一一彩陶、瓷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要求同学们留意这些工艺品的名称、出土时间和出产年代,分析工艺品榈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彩陶:半坡类型彩陶造型朴实厚重,彩绘纹样除几何图案外,以人面、鱼、自等形象最为人注目;庙底沟类型彩阳彩绘纹样以几何图案为主,变化更为多样,除少数兼用红彩外,多为黑彩,有时彩陶上有红白色陶衣,加强了色彩的对比效果;马家类型彩陶则满身装饰;半山型造型更加优美,最有特色的是长颈和短颈或无颈而有折沿的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壶,形象丰满浑厚,稳重大方。在对比中分析彩陶的异同,另外还邀请博物馆管理人员给学生做了一次有关古代工艺美术知识的讲座。管理人员把水倒进有舞蹈人物的彩陶盆里,舞蹈者的身姿便倒映在水中,巧妙地构成了一个池畔欢舞的场面。动一下盆内的水就发生晃动,倒映在水中的舞蹈者和身姿,产生一种婆婆起舞、婀娜多姿的艺术效果。同学们被祖国有如此悠久的历及人类如此灿烂的文化所吸引。增强了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逐步树立起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的审美理念,培养积极向上的创造精神,为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努力学习,扎实奋进。

3、举办展览

为了让学生弄清中国画的分类及其装裱艺术形式,我举办了一次中国书画展览。展览的作品都是临本,内容包括山水、人物、花鸟,装裱形式有立轴、横披、镜肝、手卷、册页等,直观教学的手段使学生掌握知识轻松愉快,同时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豪感。

4、搜集整理

美术鉴赏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长时间以来,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重视的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在艺术方面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以及在艺术方面评论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应该在实际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当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并且将其当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其更好地贯穿和渗透于相关的教学活动当中,促进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由此能够看出,加强对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开展鉴赏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虽然对于高中阶段的美术课程教学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落实,甚至并没有开设相应的美术课程。同时,美术课堂教学的相关使用设备不够健全,比如缺乏陶艺工作室以及书画工作室等。另外,学校针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所设置的课程安排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对于学生来讲,美术鉴赏课程的开展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关键方法和途径,很多学生都喜欢鉴赏课,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深刻。对于教师来讲,对于鉴赏课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能够进行精心的备课,就会导致教学效果比较差,再加上课堂教学的活跃度比较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教师很少能够引导学生以鉴赏的角度针对美术作品加以分析和评论。另外,教师虽然能够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氛围,但是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化,很难为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刺激。

二、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开展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加强欣赏。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欣赏艺术作品外,还要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判断力,包括艺术成就、艺术价值观和内在意义。为了提高高中美术欣赏的效果,学生应掌握各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综合素养。只有具备文学、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知识,学生才能对艺术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师生应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良好的审美观,教授学生各种有效的鉴赏方法,加强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在衡量学生的修养和素养时,应注意学生的审美教育。艺术是一门能给学生日常生活带来潜移默化影响,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科目。目前,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体现在一些教师思想落后,对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指导作用不大。这样,一些学生就不能完全理解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和活力,教师也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目的。为此,高中美术教师应开展科学合理的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和美感。

三、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通过这样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当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美术知识,促进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因此,要想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当中,教师就应该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够一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作品欣赏过程当中进行主动积极地思考,促使学生的潜能能够获得充分发挥,不断提升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例如,在教学《礼仪与教化》一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依照教材当中的实际内容以及查阅的资料,初步了解和掌握古埃及人、古埃及美术以及古埃及人的思想观念。然后,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相关狮身人面像的神话故事,并且向学生提问:法老的身体为什么要做成狮子形象?将法老修建成为人面狮身像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鉴赏当中深刻了解到金字塔实际上是法老的陵墓,不仅外部非常宏伟壮观,其内部的装饰也是精心设计的,并且有很多壁画。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对于相关艺术内涵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构建和谐关系,营造课堂氛围要想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应该与学生之间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且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和环境。通过和谐关系和课堂氛围的有效构建,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之下全身心投入美术作品的欣赏当中,不断增强自身在审美方面的体验。在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当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当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促进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学生能够逐渐对美术艺术作品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感悟,进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例如,在教学《什么是美术作品》一课过程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认识了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术作品,因此,这节课实际上就是对于学生已有知识的延伸和提升。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向学生进行图片展示,然后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这样的过程中应该多运用与形式美法则相关的关键词,比如节奏、大小比例、平衡、重叠以及连续、左右对称和重心平稳等,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美术艺术作品当中所包含的精神和意义,并且能够在实践当中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三)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感染力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应该针对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加以有效的优化和创新,以此来更好地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通过形象的展示去充分体现抽象的描述,提升艺术的感染力。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融合实际的教育内容,科学、灵活、合理地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鉴赏过程能够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将美术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促使教学的开展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学生能够在鉴赏当中更加积极主动的提升鉴赏能力,对美术作品所包含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从传统到现代》一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充分展示人民大会堂当中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并且运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作品充分体现出了时代感和民族风格,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教师运用多元化的角度和方位进行图像展示,能够促使图像变得更加鲜明,学生能够在观察之后对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加强课堂训练,传授鉴赏方法要想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课堂训练,并且能够教会学生掌握进行美术鉴赏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确鉴赏方法的指导,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去感受艺术作品当中所包含的真谛和内涵,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当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促进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教师还可以将比较式鉴赏、形式分析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感悟式鉴赏等相关的鉴赏方法渗透于实际的美术教学当中,指导学生从自身的鉴赏经验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热情,深刻感知和体会美术作品。例如,在教学《光与色的世界》一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个印象派的法国画家—莫奈,并且带领学生对其作品《野罂粟》进行欣赏,促使学生能够描述出画面当中描绘了怎样的场景。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印象派画家与其他的画家是不同的,印象派画家更加喜欢走出画室,并且能够走进大自然,在自然当中捕捉色彩的瞬间变化,然后进行创作。在进行感知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学会使用观察、分析、比较以及综合等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相应的鉴赏,无形中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美术鉴赏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

1 前言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对学生讲解审美观念的内涵及其发展并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对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渐渐掌握各种美术作品的表达涵义,进而引导学生能够充分地运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日常生活及其美术作品当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新课程改革下,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也已成为教学行业主要的教学目的。在以上前提下,将科学、合理、有效、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应用到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当中,也显得十分有必要。

2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概述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行业的深入性渗透,高中的新课程标准中详细阐明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所具备的重要性质,并将其列入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当中。在以上基础上,针对传统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充分地将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探究教学多种优质的教学方式融入到美术教学当中,将美术课堂由静态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动态形式,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并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喜爱度。另外,在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促进其对高中美术鉴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由此可见,在新课改下,通过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的大幅度改革与完善,在有效地加强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同时,还能合理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3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主要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发生了实质性改变,为了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通过对新媒体的合理应用,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小游戏、以相宜的音乐作衬托、开展各种美术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前提下,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如下几种:

3.1 作品比较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美术鉴赏课与初中相比有很大不同,美术作品具有较深的内涵,如美术中的抽象主义、写实主义、现实现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以及表现主义等,都成为高中美术鉴赏课教授的重点。这些美术鉴赏教材,较学生以前所学的美术知识而言,其艺术理论知识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专业性也比较强。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促进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作品比较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也必不可少。

3.2 交流探讨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也十分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此前提下,交流探讨教学法的应用也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交流探讨法应用于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时,其主要的步骤如下:(1)根据美术鉴赏的教材内容,提出并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2)学生、师生之间根据所设计的问题,以互动、交流的形式展开讨论;(3)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绘画作品临摹,以及对雕塑、工艺作品的触觉等活动中,使其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对各种美术作品进行感觉与鉴赏。交流探讨法的应用,通过互相交流与讨论,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也使学生更加乐意接受并积极参与,从而也促进了教学的效率。

3.3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应用

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时,其主要是通过不断的探索,与递进式的分析,再加上具有创造性意义的解释,使学生能够渐渐理解美术作品所赋予的含义。探究式美术鉴赏教学主要可分为三个步骤来实施:

(1)观察作品。通过对某一美术作品的展示,让学生感受见到此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并使其作较为具体的记录,或选择学生发言,详细阐述自己对此幅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2)分析作品。根据作品的结构、年代、类型、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作品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画家所在绘画时,采用的表现手法主要为什么,作品传递出的信息是什么,通过渐渐的引导与探究,使学生一步步加深对作品的了解。为了能够充分地让学生深入地鉴赏美术作品,此阶段可以进行适当地讨论;(3)判断作品。通过学生对某幅作品的深入了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再结合教师的讲解,对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再阐述自己是否喜欢此种表现手法,并详细作出说明。

3.4 演讲竞赛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也可应用演讲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之间围绕某个美术作品展开辩论,并分为两组,分别执不同的看法展开演讲或辩论。例如,将梵高的《麦田上的乌鸦》作为演讲课件,在使学生充分了解此幅作品表现手法,色彩运用的同时,让学生们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将具有代表性、较为贴合的两种观点提取出来,让学生分成两组,根据观点的不同展开竞赛与辩论。一组学生的观点认为:《麦田上的乌鸦》是梵高死亡的预言,图画的线条生硬,所表达出的主要是凄切、绝望、悲哀之情;另一组学生的观点认为:这幅画只是一幅暴风雨过后,风吹麦田的情况,所表达出的是雨后广阔、生机勃勃之情。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想像力、理解能力的同时,通过多元化,多方位、综合性的分析,以不同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4 结束语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对学生审美意识、美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也应该针对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积极、有效的完善,并通过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充分体现出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人文价值与艺术价值,进而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美术鉴赏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教育;鉴赏课程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它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与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表达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在我国加大力度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美术学科的地位得到了逐步的提高,美术课程也在必修的道路上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但在长期传统教育模式与应试教育的环境下,美术鉴赏课程的现状仍然不太乐观,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作为美术工作者需要及时认清现状,积极探索相应的对策,以此来促进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科学发展。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现状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整体来看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对高中美术鉴赏课不够重视。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使学生对高中美术鉴赏课不够重视。高中阶段的学生更多的面对着高考的压力,应试教育中通过高考成为了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唯一目标,因此不自然地学生就将文化课程作为了学习的第一要务,高中美术鉴赏课也就被置于一种尴尬的局面中。另一方面,学生的美术基础较差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态度消极。由于学生在美术鉴赏方面的基础较差,对课程的兴趣不足,这也影响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开展。

第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的美术理论素养素质偏低。艺术家豪泽尔说:“人生来就可以成为艺术家,但是只有经过教育才能成为鉴赏家。”艺术鉴赏是靠人的理解力而发展起来的,而人的理解力是一种领悟事物本质的能力。只有教师博引广论,学生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才能推动美术鉴赏教育的有效发展。在作品鉴赏的过程中,师生要充分利用好双边活动,去发现作品以外的各种联系和更加深邃的精神内涵。因此,教师不但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广泛涉及古今中外的美术知识,而且要确保所了解的知识必须是准确的。如:两位教师分别讲解雕塑的基本手段和雕塑特征时,一位教师把“焊”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另一位教师把“焰火”看作雕塑作品,把它当作一种瞬间雕塑,很显然是第二位教师能立即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美术鉴赏更多地是一种直觉审视力的培养,它需要理论作为支撑,是对美术语言、情感体验的独特价值领悟,因此需要教师加强美术理论的学习,并能将学习的美术理论与美术鉴赏课程进行良好的结合。

二、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首先,教师要充分挖掘美术鉴赏作品的内涵。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绘画作品还是工艺作品,无论是具体事物还是抽象概念,都是艺术家们通过精心的构思并且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和时代的审美思想创造出来的。美术家创作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艺术形式揭示某一主题之外,还有其更加深层的内涵和更加深刻的意蕴,它是一种文化和精神两个层面的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社会和时代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如:秦俑和青铜器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等等,让学生对美术作品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达到审美境界的提升。此外,艺术家的美术作品都留有艺术遐想的空间,要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学会感受艺术品的魅力。如:在鉴赏“我和我的故乡”时,可以让学生随着作品中的景象展开想象,去感受那带有童话色彩的宁静和祥和的梦幻境界,去体验那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

美术鉴赏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校本化

美术鉴赏课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具有设计和创造能力的关键所在,这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加强对物品的了解和判断,熟悉物品的特征,有助于今后对美术的学习,与此同时,美术鉴赏课也应当进行校本化,与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况相结合。农村高中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首先必须学习物品鉴赏,对物品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理解,充分理解美术学习的内外意义。

一、美术鉴赏课校本化能够高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于农村高中生来说,教师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进行校本化,可以引导学生对物品进行鉴赏,然后再去进行大量的练习。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就无法对物品进行审美和评价,会遇到更多的学习困难,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随着时间的延长,可能对学习美术产生厌烦情绪。很多学生在一开始的学习过程中,只会单纯地看到事物的表面特征,并不能真正去解剖事物的内外结构,所以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鉴赏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对美术鉴赏课进行校本化,会使美术鉴赏课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在美术鉴赏课上,大多数高中生只会看到物品的表面现象,只会停留在物品的外观特征上,并不能对物品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理解。但是,如果高中美术教师进行结构素描的授课方式,就会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我们都知道,结构素描的侧重点就是对事物的外观特征及内外结构等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描绘出来。如果采取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结构素描的任务。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实现校本化的具体途径

1.根据农村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他们学好美术鉴赏课的前提条件,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关键。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挥,所以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通过外观的观察进行空间想象,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这样学生会对美术鉴赏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意去主动学习美术。

2.根据农村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锻炼学生细致入微地鉴赏美术作品

根据农村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要锻炼学生细致入微地鉴赏美术作品。例如,《父亲》这幅作品,作者罗中立通过对一位农民父亲外貌形象细致入微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人物饱含沧桑又带有盼望之心的一双传神眼睛,那双粗糙深棕色的手,破旧的瓷碗都被充分地表达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感觉,不能遗忘于心间。高中美术老师,要锻炼学生细致入微地鉴赏美术作品,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3.根据农村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农村高中美术教师在授课时,根据农村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应该引导学生对世间万物进行分析理解,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有效方法加强学生鉴赏的练习,提升鉴赏能力。例如,《血衣》这幅作品,作者通过高超的技巧,同时融入了自己的灵感,猛烈批判了剥削阶级令人厌恶的嘴脸和他们的残酷无情,让人们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更加懂得感恩。在学习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只有抓住生活中事物的特点和外观及其实质构造,才能提高高中生对于美术的鉴赏水平。

4.根据农村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增强鉴赏的技巧和方法

根据农村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鉴赏课教学是审美的过程,老师的讲解对于学生学习鉴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作品鉴赏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包括:首先,继承传统,深入研究,汲取精华。其次,鉴赏要突出表现自己的特色,推陈出新,体现时代性。时代在不断发展,鉴赏的角度也随之不断变化。最后,鉴赏作品要体现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融合。

三、美术鉴赏课的校本化是训练学生对事物认知的关键

根据农村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美术鉴赏要求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做到思维连贯性,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所以,鉴赏能力在现代美术中占有一席之地,它是训练学生对事物认识了解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在高考美术考试中充分体现了鉴赏的重要性。美术鉴赏对培养和锻炼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越来越重要,我国高中美术教学模式中要对这一方面进行调整与变革。随着现代美术的发展,美术鉴赏是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基石。只有教师深刻认识鉴赏教学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学生鉴赏的方法加以引导,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勤加练习,这样就能达到学习的目标和效果。

综上所述,农村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怎样校本化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美术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的前提下,不断进行创新教学和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国的美术学才会越来越发扬光大。

美术鉴赏教学范文第6篇

一、讲透基本知识,奠定美术鉴赏基础

要想使美术鉴赏教学收到实效,其前提则是,美术教师应给学生讲透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为学生进行鉴赏奠定基础。点、线、面、色是构成美术语言的基本元素,美术作品的不同种类都是在这四个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在组织和表现这些元素的过程中,则形成了独特的美术语言表达手段。如西方绘画中的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等,中国绘画中的笔墨、章法、皴法等。教师只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构成美术语言的基本元素及其表达手段,才能使他们的鉴赏之路变得通畅。

二、将美术理论浅显化、形象化

教学中避免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特征。上课时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和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中的语言,将学生本以为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美术鉴赏课上成深奥难懂的“学术研究课”,这是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大忌,既不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不符合美术鉴赏课的学科特点,学生享受美的愿望得不到呵护,美术鉴赏的学科目标也难以实现,更严重的是导致学生对美术鉴赏兴趣的丧失。笔者在教学中,尽量将教材内容融会贯通,自我消化,再根据学生情况,深入浅出地表述出来,利于学生理解。如上《独树一帜?D?D古代中国画》一课,为使学生理解“客观形象”与“艺术形象”之间的关系,在黑板上重重写出词语“江山如画”,学生都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形容自然风光非常优美。进一步引导:“形容风光优美,为何用‘画’形容呢?”学生通过讨论并踊跃发表看法,教师适时肯定学生的答案并归纳:“这里的‘画’泛指艺术形象,这个词说明,艺术形象比自然形象更美。”教师继续发问:“为什么艺术形象比自然形象更美呢?”由此引发学生对艺术形象特点的思考和理解。

三、明确鉴赏程序,搭建美术鉴赏之桥

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会感到十分茫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鉴赏的程序,找不到美术鉴赏的切入点。为此,教师要告诉学生美术鉴赏的基本程序,为学生搭建进入美术鉴赏世界的桥梁。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下列问题式程序进行鉴赏:(1)你看到了什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叙述所鉴赏作品的内容,尤其是作品的细节部分。(2)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受?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促使他们与作品产生共鸣。(3)你认为作者想通过作品表达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解读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4)会对作品作出何种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态度和认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和评价能力。

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教学中紧扣《普通高中艺术鉴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及美术教材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和情感性于一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几分钟,针对下节课教学内容提出几个相应的研究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到校图书馆、阅览室、网站、书店去收集、下载和整理信息,课堂上,展开讨论,教师点评。如教学《新的探究?D?D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一课,教师在课前提出研究性问题:现代商业美术的门类有哪些?现代商业美术的发展现状如何?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信息,或逛大街、逛商?銮鬃钥疾欤?结合电视广告、报刊杂志广告,了解现代商业美术的特点,门类以及现状,针对问题写出报告,每小组由中心发言人在课堂上所写的报告。实践证明,美术鉴赏课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生自主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自主地获取知识的同时,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

五、拓展教材内容,提高学生鉴赏层次

美术鉴赏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优化;鉴赏教学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应当进行正确的自身定位,也就是说,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课堂的主体转变为课堂教学引导者。因而,教师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应当充分的担任一个引导者以及组织者的角色,当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施以援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2)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同学间的关系,学生间应当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相互纠正其鉴赏观点以及出现的问题,共同进步,从而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当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相关的不利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情况出现。如,学生课堂违纪或者作业抄袭、课堂不思考等现象。此时,教师应当及时发展,及时更正,从而提升其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质量。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主阵地,因而教师应当努力构建良好的课堂气氛,而良好的课堂气氛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教学质量。而积极愉悦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求知欲。同时,它也反映出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程度。在积极愉悦课堂气氛下,学生普遍会积极的主动参与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此时,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会有所上升,而如果课堂学习氛围较为紧张压抑,那么学生在重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成绩便会普遍下降。为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当充分的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调控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愉悦轻松。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建立良好的师生间的关系,为学生进行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提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教学质量。

美术鉴赏教学范文第8篇

摘要:高中美术鉴赏教育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开展起来的。作为刚起步的高中美术鉴赏教育,缺乏具体情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特别是在具体课程实施的研究上鲜有主体特性的成果。文章通过研究高中美术的现状,发现影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外因素并提出对策,以高中美术新课标为指导思想,对美术鉴赏教学方法、美术鉴赏教学设计、美术鉴赏教学的组织和美术鉴赏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 :美术鉴赏课堂教育;兴趣;课堂;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71-01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的特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美术欣赏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以学生的内心感受为核心,以细致观察为切入点的一种课程。新课改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我、注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认知,承认他们之间的差别,防止在欣赏过程中出现“人云亦云”的从众和应付心理,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对美术欣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对美术欣赏课程的兴趣。

2.高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能力培养与美术欣赏结合起来,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提升美术欣赏课的水平和质量的同时,促使学生留心观察世界、发现世界,用批判的眼光分辨、认知世界。

3.注意综合素质的养成。美术欣赏课要求学生从创作时间、创作背景、作者、美术创作特色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全面地观察与了解,要用批判的眼光,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提出自己的判断,这对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对历史、生活和现实的感悟都提出了综合要求,对综合素质的养成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教师不应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强行引导学生向固定的方向去理解和意会,要注重学生的切身感受,尊重学生的认知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历程,给他们以更大的欣赏空间,使之在自主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引导,确保学生的自我消化和积累有序进行。

4.突出对教材的学习与运用。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要重视对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教材、讲课也不能代替教材,要引导、组织学生认真地学习教材、理解教材,这对上好美术欣赏课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不足

1.教师授课方式单一,缺乏互动。传统的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一节课下来,教师往往讲得很疲惫,学生却迷迷糊糊,因而无法独立思考、创作。可见,传统美术课教学缺乏互动交流,教师得不到锻炼,学生得不到关注。

2.学生对美术课不重视。由于大多数教师在美术课的授课方法上存在问题,直接导致学生对美术课失去了兴趣,但美术课效率不高还有另一方面的因素,就是学生对美术课不重视。虽然现在美术课的地位较以往已有很大的提高,但与语数外等高考科目有很大差距,当然,还由于部分美术教师在从事美术教育时过分强调美术技法的传授,导致学生认为学习美术必须具备绘画天赋,对美术敬而远之,这也是学生上美术课不积极的一个重要原因。

3.教师不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有很多教师不顾学生和教学的需要,随意安排教学内容。他们的错误做法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在学生不了解的情况下,只用专业术语授课,使本来就带有神秘色彩的艺术变得更扑朔迷离。面对没有经过美术专业训练的学生,过于生僻的艺术概念是不利于理解的。合理的方法应是教师尽量做出通俗易懂的解释,最好是有生动的演示与介绍。②为了吸引学生眼球,大讲特讲作品背后的各种八卦故事,四十五分钟的教学,大半时间用来讲故事,而对于作品各方面的鉴赏分析三言两语,一笔带过。

三、创新教学方法,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育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高中生经过启蒙教育到高中开始有一定的自己思维,有着一种表现自我、展示自己心灵感受的强烈欲望,并有着与人共享的愿望。而美术以其独特的简洁线条、丰富的想象、多彩的色泽、生动的形象给予学生一个表现的舞台。这个舞台是否设计符合学生预期并且健康陪伴着学生成长呢?那就要看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舞台了。

1.尊重并正视学生审美个性上的差异。在传统教学工作中更多关注的是全面发展,因此基本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在创新教学中如何创新呢?这就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并不是统一的,而个性差异因为遗传元素、生活背景、受教育而表现出差异。因此,不能把一些知识或审美观强加在一些有独特个性的学生之上。比如,“静物构图”作为一节美术鉴赏课程中延伸出来的内容。该课主题只有一个,即静物该如何构图,这才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从尊重并正视学生审美个性差异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先请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照片或图片进行描绘,接着就进行全班展示,然后让看过的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吸取各个学生的意见,再结合教师介绍的理论基础知识,开展修改再创造,完成一幅真正的作品。这种积极运用让学生上台开展手绘、加入师生交流形式的美术鉴赏教学,一方面可以加强美术鉴赏课堂的交互能力,另一方面又大大地调动了学生探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激发高中生开展美术作品的再创作兴趣。

2.抓住教学时机,适时运用。例如,在《图像与眼睛》一课中,讲到具象美术时,为了让学生更明确地认识这三类美术作品的特征,避免学生面对大量作品时产生摸不着头绪的现象,有一个较为直观的对比理解,笔者设计了“比较分析表”。同时,在时机的把握上也做了精心地安排,在课前将空白的表格发给学生,上课后要求学生欣赏书中作品,填写表格并归纳出三类美术作品的特征,最后教师总结,并完成活动建议中对不同类别作品的鉴别。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了任务,同时也很好地掌握了课堂内容。

3.明确鉴赏目的,拓宽学生视野。鉴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形式方面的对比分析为主。在运用比较鉴赏策略时,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确定比较目的。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忽略比较的真正目的,而笼统、模糊地要求学生比较,经常问得学生哑口无言。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比较目的,确定比较范围,引导学生围绕作品的题材、表现手法(构图、色彩等)、艺术特点以及风格流派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这样,便会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比较,逻辑思维混乱的现象发生。实践证明,这一策略能够使学生很快掌握鉴赏学习的方法,达到学会学习、加深理解的目的。

总之,要打破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纠正把高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趋于成人化或者教师示范画影子的错误倾向。从传统的以美术鉴赏中的技术为重点转向于学生以自然为师的美术鉴赏教学,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美术素质。而美术鉴赏教育不应该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教师就是为学生实现创造最适宜的表现空间和条件,让学生在美术鉴赏课堂教育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莉.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美术大观,2009,(12).

[2]张君.高中生美术学习中审美能力的缺失及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