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英汉翻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英汉翻译;词性转换;实例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2
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在探讨翻译的目标时提出“翻译要突出对原文的表达,要从文体、语言、词性等方面做到‘等值’”。英汉翻译基于不同的语言结构体系,在进行翻译实践中,如何把握词性的转换文体,一直是翻译教学的重要内容。英语源自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在语言结构上具有较大差异性。因此,无论是在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需要从语言形式上,把握原文的意指,并从再现原文信息上进行准确翻译。因此,词性作为英汉翻译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其转换的合理性、准确性关系到整个翻译实践的成败。因此,着力从英汉翻译中,就其中突出的词性转换条件、转换技巧及方法进行研究,重点对在英汉翻译中的词性变化来进行归纳,帮助我们从翻译实践中提升译文质量,更准确的还原和洞悉原文的信息。
一、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研究
翻译是跨语言的文化交流,对于翻译中的词性转换问题,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最具代表性。尤金・奈达从翻译实践中通过导入分类系统,尤其是从语言学视角来挖掘翻译的本质,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要把握动态的对等。如在翻译中,需要用最恰当的语言来再现源语的语义及文体特征。对于语言学本身,其包含的内容较广,仅词性只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概念。除此之外,语言学中的语音、词、句、段等,在翻译过程中都需要给予综合考虑。另外,在翻译中还要兼顾不同文体及语言风格的变化,要从翻译实践中实现相应层次间的对等关系。英语、汉语在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性,尤其是在词性转换上要克服两者的差异,确保译文的顺畅与连续。同时,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特别是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很容易在翻译中增加译者的个人情感与认知,造成翻译实践的模糊性、随意性。
同样,即便是生活在同一社会环境下的不同人,其对语言的理解与掌握,也需要遵循相应的语言分类标准,要注重对不同社会文化人群语言习惯的尊重。如我们将A=甲作为某一分类关系,而对于这一等式关系,很多情况下并非是符合实际的。正如英汉语系中,不仅要关注语义、词汇的差异与对等关系,还要关注词性的差异与对等关系。英汉翻译的目标在于让读者从译文中获得与原文读者相等的感受,而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形式的差异性,难以从翻译的内容、翻译的方式、翻译的质量上实现绝对的等同。但是,并不是因为无法实现绝对等同而放弃翻译中的对等关系,相反,更是要从翻译形式中,充分理解不同语言的特征,充分理解原文的信息,并从原文词性变化上来归纳出再现原文的译文,实现语言翻译的目标。所以说,针对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问题,要从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来了解词性及词性转换的基本原则,并从提升翻译技巧和增强翻译的生动化、形象化实践中,提升译文质量。
翻译实践是基于一种语言来表达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在语言的翻译中,首先要了解源语的思想及内容,再通过相应的翻译原则来实现翻译。从翻译原则来看,首要任务是对原文语义的准确表达,而要做到准确翻译,就不能随意增加、删减、篡改、歪曲原文。其次是做到通顺,所谓顺畅易懂,就是要从行文规范上,保持应有的结构关系与逻辑,避免言之无物、词不达意。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力求其解”。翻译的目标在于实现与原文信息的等值,而非单纯的追求语言形式上的完全对等。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在突出译文信息、功能等值的同时,还要避免过于追求形式对应,忽视译文信息思想、内容的一致性。特别是在词性转换中,要从英汉翻译中,处理好词性转换的技巧,协同好翻译中英语词汇、汉语词汇的有效等值关系。
二、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应用分析
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在翻译实践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分类来进行。
(一)介词、副词、名词、形容词与汉语中的动词转换
英语在语言结构及表达习惯上具有自身的特征,如英语中多使用名词,而汉语中多使用动词。因此,在翻译实践中,需要结合英语自身的语言表述内容,对其常见的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等进行转换为汉语中的动词。如某一英语句子中,谓语动词多出现一个,而在表述英语语义时,需要从不同的介词等词汇中来丰富语义。然而,汉语则不同,而是通过引入不同的动词,从这些动词的语义连贯中来形成具体的意义。因此,要想做到英汉翻译的语义流畅与对等,必然需要从翻译中就英语中的介词等进行汉语动词转换。对于英语句子:But even the larger molecules with several hundred atoms are too small to be seen with the beset optical microscope.句子中的“with”作为介词,其所承接的英语内容包括较多内容,因此在翻译时,可以将之与汉语中的“有”、“用”等词进行关联,来保障译文的顺畅自然。翻译时:然而,即便有几百个原子的分子,还是太小了,用最好的光学隐微镜也看不见它们。同样,对于英语中的一些名词,在翻译时也要选择合适的汉语动词。如在We were caught up in a discussion about the situation in Afghanistan when the professor walked int th classroom.对于原文中的“discussion”来说,作为名词时,在汉语翻译中必然需要转换为动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表达原文信息,才能符号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为:当教授走进教室时,我们正在兴致勃勃地探讨阿富汗局势。当然,对于英语句子中的带有“or”、“er”等名词,如smoker、worker等,在进行英译汉时,需要结合原文的隐含身份来进行翻译,才更适合汉语表达习惯。如Mozart was a great lover of music when he was a boy.对于句子中的“lover”,在翻译时,如果表述为“音乐爱好者”,与表述为“酷爱音乐”,两者所表达的意思具有差异性。相较而言,对于莫扎特而言,最能够真实表达其对音乐的热爱的词汇,选择“酷爱”更为贴切。另外,还有英语中的一些形容词,其在翻译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来转换为合适的动词。如“sorry”,当表示某人的情感时,可以翻译成“遗憾”较为贴切。对于由形容词派生而来的一些词汇,如“sleepy”、“dominant”等,往往也可以将之转换为动词,来再现原句的意思。
(二)将代词、副词、动词转换为汉语中的名词
从英语中的名词现象来看,在翻译中往往需要对之进行转换。英语中的一些代词如句子:The significant problems we face cannot be solved at the same level of thinking we were at when we created them.对于句子中的“them”来说,在翻译时需要将其中的“problems”进行翻译出来,要突出“问题”,其翻译为: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的相同思维来解决问题。对于英文中的一些动词现象,在翻译中也需要变换为名词。
(三)对于副词、名词转换为汉语中的形容词
从英汉翻译中,对于英语中的一些副词、名词,往往在翻译时需要转换为汉语中的形容词,来突出原文的生动。如例:His behavior impressed us deeply.对于本句中的“impressed”,作为副词在翻译时译作“印象”较好,在修饰“deeply”时,表示“很深”,其翻译符合现代语法习惯。当然,对于英语中表示时间、地点的副词,在翻译时,有时需要转换为汉语中的形容词。如:The way ahead was blocked by the fallen trees.对于该句中的“ahead”,当表示地点副词时,可以翻译为“前面的”,在翻译时符合汉语习惯,也在结构上更为流畅、严谨。
(四)名词、形容词翻译为汉语中的副词
对于英汉翻译中的既要表达汉语语法规范,还要表达具体的形象。如英语中的一些形容词、名词,在翻译中可以表示为汉语中的副词。如:The mayor earned some appreciation by the courtesy of coming to visit the city poor.对于本句在翻译中的名词“courtesy”,可以将之翻译为“有礼貌地”,作为汉语副词更能够贴近汉语习惯。还有一些英语中的形容词,在翻译中需要结合其修饰的名词来转换为汉语中的副词。如:He asked me for a full account of myself and my family.对于句子中形容词“full”,可以翻译为“详尽地”,作为汉语副词来表达语义。
总之,从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特点来看,要从不同语言结构上,参照语言习惯及语义,灵活、准确的进行转换,以突出原文意义,又符合语言习惯。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汉 翻译 误区
语言是一个社会集团个性的表现,是根据其文化识别这个社会集团成员的一种手段。不同的语言为了反映各自的民族意识、文化传统等社会集团的个性,必定要采用不同的表意手法来体现自己的文化特性。因此语言的文化特性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涉及到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民族心理意识的滋生、文化演变的过程、历史习俗传统的积淀和地域风貌特征等一系列互变因素。
一、英汉词语的翻译误区
在英译汉当译者碰到一些陌生或熟悉的词或多义词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敬业精神和钻研精神,就容易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而“任意想象”其意义,或者掉入“一词多义”的陷阱,选择了不恰当的译文而造成了翻译的缺憾或失败。比如说And young Gilbert as briskly turned to his own desk,but at the same time shaking his head。译文:年轻的吉尔伯特马上精神奕奕地掉过头去办公,一面还直晃着脑袋。阅读此处总觉得“精神奕奕”四字有些唐突,似有不妥。译者把“briskly”翻译成“马上精神奕奕”。辞典一般对“brisk”的解释有两种,分别是quick and active与pleasantly cold and strong,此处选择1意更贴切,强调“迅速,敏捷,活泼”,而译文用“精神奕奕”与原文意义相左,对这一简单的词发挥过头,似有“任意想象”之嫌,从而造成了译文阅读上的不流畅。原文可试改译为:年轻的吉尔伯特迅速地走回自己的办工桌,边走边摇头。
二、英汉直译的误区
词汇翻译中的直译误区及处理方法英汉两种语言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首先就反映在词汇上。英汉词汇之间的差异最直接表现在词义的差异上。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把最广义的意义分为外延意义(denotative 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风格意义(stylis-tic meaning)、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联想意义( re-flective meaning)、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和主题意义(thematic meaning)等七种。其中前六种都跟词义密切相关。英汉词汇在语义范围、内涵意义、情感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等方面都有区别,而英语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词汇的翻译首先就取决于对词义的正确和准确理解,如果理解出了偏差,就容易误译或错译,更谈不上忠实于原文了。有些英语词汇,在某些场合下会有新义,如果一味直译,就会曲解原意。比如说“sloppy”这一个形容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意义,如果对于“sloppy”的一词多义现象不了解的话,单凭对这个词的一知半解,想当然的进行翻译,就很难能够准确的翻译出其真正内涵。
三、英汉习语翻译误区
习语是语言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中的精华,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集中体现。英语习语( idioms)主要包括比喻性词组(metaphorical phrases)、歇后语(alle-gorical saying)、俚语( slang)、俗语( colloquialism)、谚语(proverb)、典故(allusion)、格言(maxim)等等。英汉两种语言,在经过前百年的锤炼,都富含生动形象的习语。而英汉习语因英汉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也呈现出各自特有的特色,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式和文化意象。举个例子来说:(a)I am all ears.这句话不能照字面理解为“我浑身是耳朵”,其真正的含义大致相当于“我洗耳恭听”。(b)Donot cross the bridge till you get to it.这句话如果按照原文字面意思可以直译为“到了桥边才过桥”,但是这样读者未免费解。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处理,译成“不必担心过早”。这样,译文不仅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也传达了原文的内涵意义,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理解了这句英语谚语的意思。(c)poke ones' nose into something.从字面上看好像可以解释为“把鼻子伸到某样东西里去”,其实这个习语的意思是说某人“管闲事”。英语语言表达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习语,使英语语言极具表达力与感染力,其中有些可以直译而有些则不能直译。一般情况下,只要不违背译入语的语言表达习惯,能直译的要尽量直译,以保持原文的形象,使译文生动新鲜。比如说“crocodile tears”一词用直译可译为“鳄鱼的眼泪”,汉语保留了原文“鳄鱼”和“眼泪”的意象。最早,在汉语中没有“鳄鱼的眼泪”这种表达法,它不是中国文化里的一个意象,读到了这个词的中国人不会把它和虚伪挂上钩。但实践证明,中国人终于接受了这个译法“鳄鱼的眼泪”也就成了佳译。应当指出,“在确切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显然有可取之处,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另一方面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以此丰富我们自己的语言。”但是,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相矛盾时,应该根据原词的真正意义而不是原始意义进行翻译,也就是说我们在翻译这类习语的时侯,不能够一味地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而可以采用意译来处理,以表达原文的正确意思。
四、总结
综上所述,英汉翻译中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的影响到了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进步以及发展。正是因为这样,必须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尽可能的多花时间、精力,以克服这些问题,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宋媛媛,高颖.浅谈英汉习语翻译的文化差异[J].科技致富向导,2010,(30).
关键词:形似;文化差异;英汉翻译
Abstract: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language transformation, but also of interpret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differ in mode of thinking, standards for values, aesthetic perspectives, traditional philosophies and ethno-psychology.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avoid mistranslation is to reveal the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misinterpretation and cultural conflicts underlying the languages.
Key words: similarity in form, cultural differenc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1.前言
如果说“望文生义”属于一种直觉认知的话,最容易被这种“直觉”所左右的肯定是中国人。理由不言自明,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象形表义文字,而汉语又是缺乏形态标记的意合型语言。正由于象形汉字自身图像性、会意性和联想性的特点,中国人在语言认知上要比西方人更倚重视觉识别和心领神会。英汉翻译中出现的许多失误,其实都出于源发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形似”误导和意合心理暗示。这种基于“形似”和“意合”的语言认知往往又跟直觉联系在一起,而直觉“是一种脱离意识的逻辑活动”(《现代汉语词典》,2005 :1748),所以具有相当的隐蔽性。本文拟从英汉翻译的角度探讨由语言“形似”引发的语义误读、文化误读和误导性心理图式。
2.“形似”导致语义误读
由于长期受母语认知方式的影响,中国学生看到sea-elephant,第一个反应大多是“海象”。至于到底是不是“海象”,世界上有没有“海象”,那是第二步的考虑。笔者曾让学生随口翻译这样一个句子:This is a stop watch. ,结果超过60%的受试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是一只停了的表。”而正确的汉译却是“这是一只跑表”。
“形似”导致语义误读是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最容易犯的毛病。这种毛病的直接根源乃是汉字的象形性和汉语的意合性。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 :“汉字的象形特征使汉民族思维的直观表象得到极大的保留,在很多情况下,一个汉字往往就是留存在汉族先民意识中的原始表象,比如‘脊’和‘家’。与西方表音文字不同,从文字直达概念的汉字中看不出语音的真正面貌,但却富含造字的理据。这就为汉字读者的理解和想象创造了富有张力的施展空间。”(张传彪,2005:218)因此,中国学生和非英语母语的西方学生同样面对以下三个英文句子,产生的理解反应大相径庭:
1)He got some sweetbread for his dog.
2)This cheese is a bit high.
3)A soldier would have acted differently.
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对这三句话的理解大同小异,也即:1)A. 他买了些甜面包给狗吃。2)A. 这奶酪有点高级。3)A. 一个士兵将行动得不一样。而同样这三个句子,一位希腊旅游者的理解却大异其趣。他虽然也不清楚sweetbread的确切含义,却一眼看出sweetbread不等于sweet bread,也就是说,前者是一个单词,后者则是两个单词,二者不可能是同一个意思 ;第二句的high也被他排除掉所谓“高级”的含义,因为,“‘Something is a bit high.’跟‘Something is of high quality.’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如是说。至于第三句,他非常肯定地指出属于虚拟语气,应该理解为“如果是一个士兵的话,他的行动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位希腊青年虽然没能正确翻译出全部三个句子,却能在第一眼就排除了两处导致中国学生误读的“陷阱”。这三个句子的正确汉译分别是:1)B. 他买了些牛杂碎给狗吃。2)B. 这奶酪有点变质了。3)B. 如果是一个士兵的话,他的行动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真正让笔者感兴趣的是,这位西方青年的英语并不很好,可为什么英语水平与之相当,甚至还略高于他的中国大学生却没能像他那样发现导致误读的“玄机”?原来,中西方人阅读同一种外语时,所调动起来的心理词汇与心理语法结构并不相同。中国学生在读“sweetbread”和“This cheese is a bit high.”时,从小养成的语言认知习惯就已经不知不觉地参与进来了。于是,sweetbread就被潜意识地“分解”成sweet(甜)和bread(面包),并顺理成章地糅合进对全句的理解中。对于“This cheese is a bit high.”的解读,则带有汉语意合式完形感知的味道。在中国学生的心理词汇中,英语单词cheese是跟汉语“奶酪”排列在一起的,而high则是跟所有与“高”有关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与“高”有关的汉语形容词跟“奶酪”最经常搭配的无疑就是“高级”了。所以,选择“这奶酪有点高级”的语意命题不足为怪。至于他们未能像希腊青年那样,一眼就看出句3)的虚拟语气本质,那是因为汉语是非形态型语言,汉语母语者不像西方人那样对语法标记有与生俱来的敏感性。
其实,被“形似”误导的并不只是普通大学生,不少双语词典和专业论著也都难以幸免。江苏教育出版社《英语搭配大词典》对英语成语“wash one's hands of”的汉译就是个典型例子:
wash one's hands of :洗手不干某事(《英语搭配大词典》,p. 817)
何谓“洗手不干”?《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①比喻盗贼等改邪归正;②比喻不再干某项职业。(p. 1460)而英语成语wash one's hands of的含义则是:to withdraw from or refuse to be responsible for(A Dictionary of American Idioms, p.372)。该英语成语典出《新约马太福音》第27章24节。原文是 :When Pilate saw that he was getting nowhere, but that instead an uproar was starting, he took water, and washed his hands in front of the crowd. 襂 am innocent of this man’s blood,?he said, 襂t is your responsibility!(彼拉多见说也无济于事,反要生乱,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担吧!”)从这段引文就可以清楚看出,该成语的真正本意是“脱掉干系,不管,不再负责”。ADictionary of American Idioms(《美国成语词典》)在该词条下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句:
The school washed its hands of the students?behavior during spring recess.(学校不会为学生在春假期间的行为负责。)(汉语系笔者所译)
《英语搭配大词典》对wash one’s hands of的汉译失误,应该不是编纂者们对这个英语成语的无知所致,造成误译的根本原因恐怕还在wash one’s hands of与“洗手不干”的形似误导。该词典中类似语义误译另外还有一处,而这个误译更属于常识性错误:
4)根据我的意见:according to my opinion(《英语搭配大词典》,p.1164)
“形似”导致的语义误读误译在《汉英大辞典》(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中也不罕见,只是这种“形似”误导的方向颠倒过来了——以英语的“形似”表达去对应汉语源语的表达。兹略举数例如下 :
5)社区服务:community service (《汉英大辞典》,p.2239)
6)食言:eat one’s own words (《汉英大辞典》,p.2300)
7)男婴 / 女婴:boy baby / girl baby (《汉英大辞典》,p.3072)
而上述误译的正确译法分别应该是 :4)in my opinion ;5)(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6)break one’s promise;7)baby boy / baby girl。
精通外语者莫过于编纂词典的专家们。如果连这些精通外语的词典编纂者们都难逃阅读和表达中的“形似”误导,那么汉字象形性和汉语意合性对普通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影响就更可想而知了。这让我们想起伽达默尔说过的一句话:“语言具有一种自我遗忘性。在活语言中,语言学家运用巨大抽象能力所研究出的法则完全消失了。”(转引自申小龙,2004:44)这,大概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3.“形似”导致文化误读
《英汉大词典》对词条“running dog”的释义可谓直截了当,只2个字 :“走狗”(《英汉大词典》,p.1624)。可是,将汉语的“走狗”跟英语的“running dog”作一对比,人们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别。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走狗”的释义是:“〖名〗本指猎狗,今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现代汉语词典》,p.1816)而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对“running dog”的释义则是 :one who does someone else’s bidding(p.1032)。在这个释义中,“does someone else’s bidding”意为“办别人吩咐的事”,并不含特别的“贬义”,更没有“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隐含义。BBC English Dictionary在bidding词条下列举的一个例子便是明证:
At his mother’s bidding, Mr. Jones wrote a letter to our father.(BBC English Dictionary, 1996: 99)
Mr. Jones按他母亲的吩咐,给我们父亲写了封信。(汉语系笔者所译)
可奇怪的是,许多双语词典和辞书都把这样两个明显存在差异的概念形象相提并论。推其由,“running dog”和“走狗”字面上对应,心理暗示也“吻合”。这种将文化差异当作文化共核,以源发语的文化模式硬套目的语的翻译行为,既是文化误读的结果,也是传播和固化文化误读的重要源头。
英语有句成语: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如何译成汉语呢?“归化”论者可能选择“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异化”论者则可能选择“宁当狗头,不当狮尾”。粗略观之,似乎语义大同小异,细加推敲,两者相去甚远。在中国,当“鸡口”无碍观瞻,当“狗头”则大逆不道,君不闻“狗头军师”?无端生出的贬义蕴涵,给原本严肃的喻意平添了几分滑稽与调侃的味道。而这却不是原文的本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隐含文化误译的“宁当狗头,不当狮尾”要比“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字面上更吻合,更忠实,也更“形似”。
几年前国内上演一部进口片,原名是Waterloo Bridge,译成汉语则为“滑铁卢桥”。从表面上看,两者一一对应,天衣无缝。可是,中国观众会对这部影片的内容作何联想呢?稍稍读过欧洲近代史的中国人都知道“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历史典故,人们肯定首先将它跟“拿破仑”联系起来,其次就跟那场战役联系起来。而Waterloo Bridge却是一部从头到尾跟拿破仑毫不相干的爱情故事片。这里就涉及到了文化蕴涵与中西方人文化认知心理差异的问题。无独有偶,美国电影The First Blood的片名被译成“第一滴血”,同样也属文化误读。根据邱懋如先生的研究(2000: 178),“the first blood”是个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习语,表示“the first success in a contest”。
刘宓庆教授说得好(2005:262):“不同语言符号之间不存在约定性,只存在不同程度的偶合性。”不能因为“He is a good teacher.”=“他是一个好老师。”就类推出“He is a good sailor.”=“他是一个好水手。”,后者真正的意思是“他不会晕船”。同样的道理,Waterloo Bridge和The First Blood在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文化语义中也不能划等号,尽管它们表面上好像完全对等。
4.“形似”误导文化意象
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论及译者必须避免可能引起误解的表达法时,举了两个闪族(Semitic)成语:一个是“洞房的孩子”(children of the bride chamber),一个是“堆火团于他头上”(heap coals of fire on his head)。对于中国人,这两个成语可谓既熟识又陌生。熟识,是因为在汉文化中可以很容易地将它们“对号入座”;陌生,是因为它们所植根的闪族文化与东方大陆的中国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诚如王佐良先生所言(1989: 34) :“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如果仅凭字面意思,相信绝大多数汉语读者都会把“堆火团于他头上”理解为对某人施加酷刑,折磨他,而它真正的意思却是“使他感到惭愧”。(谭载喜,2002 :2)至于“洞房的孩子”,由于本身指代不明,而中国各地的婚俗又各不相同,所以很难说出确切的意思。在闪语中,该成语指的是“参加婚礼的客人”或“新郎的朋友”(ibid)。
上述两个例子不啻告诉我们,文化意象的翻译绝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字面对等就可以做到。恰恰相反,表面的“形似”往往更具误导性,因为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巨大,加之中西方民族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的不同,表面“形似”甚至“对等”的语言表达,内涵往往并不相同。有哪个中国人会怀疑自己对“堆火团于他头上”(heap coals of fire on his head)的解读及其产生的心理意象原来大谬不然?根据萨丕尔的“语言相对论”(linguistic relativity),人的语言不同,思维也不同。换句话说,“语言”之差异,即“世界”之差异。而语言与文化从来密不可分。
本文两位作者曾分别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英语专业的二年级学生理解这样一个英语成语 :An old dog barks not in vain. 。虽然两所学校的学生对该成语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将其视为贬义的却占了绝大多数。同学们一般大多把它的引申义理解成“老奸巨滑的家伙一旦发怒/一旦嚎叫,肯定目的会达到。”等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old dog barks”的对应汉语是“老狗叫 / 老狗大叫”,而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狗”不是好东西,“老狗”更不是好东西,它的“叫”绝不会出于善良的目的。所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样一来,好端端一句英语谚语顷刻间就变了味。而它在英美人的心理屏幕上所投射出的文化意象却正好相反。《4500双解英语谚语》对它的释义是:“An old person’s criticism is out of his/her wisdom and experience, and therefore becomes useful to the criticized.”。(朱正健,2006:63)(老人开口多智言。)(汉语系笔者意译)同一个喻体“an old dog barks”(老狗叫),在中西方人心中产生的喻义意象联想竟会如此迥异!这不禁让人想到奈达的一段话:“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ibid)
奈达的真知灼见对于从事教学和翻译的外语工作者,是不是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BBC English Dictionary[Z]. London: BBC English and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 1996: 99.
Orgel, J. R. A Dictionary of American Idioms[Z]. New York, 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Inc. Woodbury, 1979: 372.
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Z].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1995:1032.
刘宓庆. 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62.
陆谷孙等. 英汉大词典[Z].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1624.
邱懋如. 文化及其翻译[A]. 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C].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78.
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4.
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2.
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34.
王文昌. 英语搭配大词典[Z].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817,1164.
吴光华. 汉英大辞典[Z].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2239,2300,3072.
朱正健. 4500双解英语谚语[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63.
关键词:英译汉;词类转换
英汉遣词造句的习惯不同,英汉互译时,原文的某些词在译文中要转换词类。
比如名词转为动词或形容词,形容词转为名词或副词,动词转为名词等。词类转
换是英汉互译时最常用的一种变通手法,通过词类的转换可以突破原文的句式,
引起句法的转换,如"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可译为火箭已经用来探索宇宙。.原文中的"application和
exploration"是名词,而译文根据上下文的需要,灵活地把名词转换成动词。词
类转换也是避免"中式英语" (Chinese English) 或"英式汉语" (Anglicized Chinese )
的重要手段。译者应根据上下文灵活处理,以求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1. 英语名词转换为汉语的动词
英语中具有动作意义或动词转化来的名词,在翻译中往往需要转换成动
词,而修饰该名词的形容词便可相应地转化为副词。此外,如果这类词后面
跟着起引导作用的短语,这前后两个名词往往属于动宾关系,可翻译为汉语
的动宾短语。有时,这种句型可以翻译成主谓结构。例如:
原文:1. In China, there is a lot of emphasis on politeness.
2. A careful study of the original text will give you a better translation.
3. The sight and sound of our jet planes filled me with special longing.
译文:
1.在中国,人们非常注重讲礼貌。
2.仔细研究原文,你会翻译得更好。
3.看到我们的喷气式飞机,听见隆隆的机声,令我特别神往。
此外,很多英语名词都是从动词变化而来,表达动态的意义,其形态变
化相对简单。所以,英译汉时需要把名词,特别是抽象名词转化成对应的动词。
例如:
原文:But we also view how that performance is achieved in a broader context: the
health, safety and opportunities for workers, the impact of our operation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communities, our interaction with governments and regulatory
agenc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our compliance with legal and accounting rules.
译文:但是我们对业绩的理解包含更广泛的内容,例如工人的健康、安全和发展
机会,我们的运作对环境和社区所造成的影响,我们与世界各国政府和监督部门
的互动,以及我们遵守法律和会计准则的情况。
2. 英语介词转化成汉语动词
英语中名词的大量使用,也必然使得介词的使用增多,名词优势造成介词
优势。介词后面的名词如果是如下四类:动词派生的名词、名词化动名词、动名
词或与动词兼类的名词,他们需要译成动词的可能性就比较高。即使后面的名词
并非这四类,而当介词具有动态意义时,也可依介词的意义译成动词短语,变静
态为动态。因而在英译汉中,常常把介词转换为汉语的动词。例如:
原文:The company became the prime source of value for the Samsung Group,
and when the Group founder Byung Chull Lee retired, he handed control over to the
current chairman, (his son) Kun Hee Lee.
译文:三星电子公司终于成为三星集团最主要的产值来源,集团创始人李
秉哲退休后,将所有管理权交给了现任的老总,也就是他的儿子李健熙。
3. 英语形副词转化成汉语动词
英语在表达动词的意义时,常用动词的同源形容词与弱化动词相结合的方
式。如: doubt-- -doubtful,support-- -supportive.英语也常常用表示心
理和生理的形容词及其他形容词与弱式动词构成系表结构,表达相当于动词的意
义。
英语中有一些副词的构成过程是先由动词构成分词或形容词,再由分词、
形容词 ly构成副词,这样其本身便具有某种动态性,所以在汉译时可以转换成
动词,虽然有些副词不是由动词,也不是由形容词构成而来的,但在英译汉时也
常译成动词,如: up,down,in,out等。例如:
原文:He has to be very cautious.
译文:他必须小心谨慎。
此外,英语用已表示知觉,感情和欲望等心理状态的形容词与联系动词构
成复合谓语时,汉语一般总是转化为动词,常见的这类形容词有:afraid害怕,
content 满足,anxious,渴望等。
4. 英语形容词转译成名词
英语中有些形容词加上定冠词表示某一类的人,汉译时常译成名词。
We must respect the old and love the young .
我们应该敬老爱幼。
The two compounds are both acids, the former is strong, the latter weak.
这两种化合物都是酸,前者是强酸,后者是弱酸。
英语某些表示事物特征的形容词作表语时可转译成名词,其后往往加上
"性"、"度"、"体"等。
This workpiece is not more elastic than that one.
这两个工件都没有弹性。
Glass is much more soluble than quartz.
玻璃的可溶性比石英大得多。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有些形容词也可以译成名词。
Stevenson was eloquent and elegant -- but soft.
史蒂文森有口才、有风度,但很软弱 。
5. 英语形容词转译为汉语副词
修饰名词的形容词,由于名词转成动词,因而相应地转译成副词。
All of this proves that we must have a profound study of properties of metals.
所有这一切证明我们必须深入地研究金属的特性。
Only when we study their properties can we make better use of the materials.
只有研究这些材料的特性才能更好地利用他们。
有时为了使译文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也要把英语形容词转译为汉语副词。
The same principles of low internal resistance also apply to milliammeters.
低内阻原理也同样适用于毫安表。
6.形容词与副词的互相转译
原文: We must make full use of existing technical equipment.
This is sheer nonsense.
This film impressed him deeply.
The President had prepared meticulously for his journey.
译文: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设备。
这完全是胡说/比较:这是一派胡言。
这部电影给了他深刻的 印象。
总统为这次出访作了十分周密的准备。
总之,英汉互译时词类转换的情况很多,几乎没有限制,译者必须通过大量实
践,积累经验,方可灵活掌握。
参考文献:
Eugene A.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8-40.
Saeed John I .Semantics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李宝荣. 英语静态优势与汉语动态特征在翻译中的体现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19
(2):22-24.
刘文军. 从中西思维语言差异看英汉互译.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28(3):
【关键词】关联翻译观 英汉翻译 教学
英汉翻译是指英语对汉语的单向翻译,是我国引鉴并研究国外先进知识理论、科学技能、管理经验等必不可少的步骤,而对英汉翻译的强化也将直接促进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但由于长期的传统翻译理论支配着国内从事翻译工作者及教学研究工作者,直接导致了我国在翻译行列中难以涌现出出众的人才,而现今我国开始引用语用学中新兴的由斯珀伯尔和威尔逊提出的关联理论来指导英汉翻译教学及工作,并在实践过程中提出一些常识性的可行性的翻译教学策略,以便于为今后英汉翻译教学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一般课题“关联理论视角下英汉翻译教学的实证性研究―基于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有声思维调查”(14YB168)研究成果,通过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根据英汉翻译的特点和翻译所要求达到的特殊目的来寻找最佳的翻译方法,是对关联翻译理论是否适用于翻译教学的一次有效验证。
一、关联理论的应用依据
在实际交流中,最佳关联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交际是相互的、相关联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寻找到最佳关联点,以防止交流的双方前后不衔接。关联理论作为人类交际的认知理论,将人类语言交际定义为一种明示与推理的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其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通过抓住交际中二者相关联的关键点和双方所期待的关联产生而进行推理演绎的一种行为过程。“关联性”是该理论核心所在,斯珀伯尔和威尔逊认为,在交际双方话语“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的前提下,双方交流的场所、对话的内容、暗含的语言内容及语境等,都会导致双方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理解,个人对于对话内容的理解会依赖于自身知识体系的构造,因此在实际交流中需要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关键点,即最佳关联点,才能将交流双方的语境融为一体,让二者明白对方的话语含义。关联性分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人类认知以最大关联为准绳,而人类交际追求最佳关联性。此后,Gutt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关联翻译观,强调认知与交际,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一种“对原语进行语内或语际阐释的明示―推理”的动态认知和言语交际过程。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原著在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关联性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中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的目的。因此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关联性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译者要在理解原著作者感情流露的基础上来寻找读者能够轻易理解并感知的关联点,以帮助读者以最小的推理来获得最多的信息,这就是关联性越强的最佳效果。
二、关联理论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关联翻译观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实际上是通过将原文与“关联性与认知努力(processing efforts)”、“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s)”这两个参数密切相关,不仅要确保译文与原文在相关方面等同,还要通过“解释性相似(interpretive resemblance”),在保证交际成功的前提下,使译文尽可能向原文意境靠近。
1.关联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本文中,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将关联翻译观引入英汉翻译教学,使该理论体系的四个核心概念:“最佳关联性”、“认知语境”、“外显义和内涵义”、“作者意图与读者期盼”为实验组学生所掌握。
2.最佳关联性。最大关联性就是在话语理解时以最小的努力而获得的最大语境效果,而最佳关联性则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努力之后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比如下面两个例子:
(1)a.I met John Smith today.今天我遇见了约翰史密斯。
b.Do you remember John,the fellow we used to tease way back in our school days? I met him today.你还记得我们在学校的日子里,我们曾经取笑的那个家伙约翰吗?我今天遇见他。
(2)a.Can Mary type?玛丽会打字吗?
b.She used to be an office secretary.她曾经是一个办公室秘书。
(1)体现出了最大关联性,是一个代码过程,通过认知努力促使语境的效果达到了最佳,让人很轻易地就能理解到双方所要交流的对象,从而为进一步交流做好了铺垫。而(2)在回答时通过一个延伸,尽管字句表面上似乎不能获得更多信息,但其暗含的语义则能充分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是一个推理的过程,因而通过对说话者语句的推理,不难发现“玛丽曾经做过秘书,她很会打字”的语义。此外,话语提供的新假设也可以加强旧的语境假设,比如:
a.I have a hunch that gill is looking for a new job.我有一种预感,吉尔正在找一份新工作。
b.Yeah,she is studying job ads whenever she’s got a spare minute.是的,她只要一有空闲就在学习广告工作。
b所说的话对a起到了一个加强的作用,是进一步证实了a所说的正确性。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型结构、句序安排、重心、语篇衔接习惯上的差异,最佳关联性原则要求学生在翻译时合理安排句子复杂长短、调整句序、前后重心、增减语篇连接词。
3.认知语境。认知语境是人们在一定经验基础上对语言语境认知化、情境语境认知化、文化语境认知化的认知构造网络的结果,其具有动态性、地域性、文化性、模糊性和网络分布性等特点,对语言有着强大的语义阐释力。
例:Bill:Let’s go to the movies this evening.
Mary:I’ll have an exam tomorrow morning.
该句中,Mary的话语中所提供的语境假设与Bill原有的语境假设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一组新的假设,即:
(1)Go to the movies takes sometime.
(2)People need to prepare for the exam before it begin.
(3)Mary has an exam tomorrow morning.
(4)Mary must prepare for the exam this evening.
从上文产生的一组新的假设可以看出,Mary的真实意愿是不愿前去观看电影的,而她想要达到的目的是Bill能够明白她的真实想法,使用了很婉转的推拒说话,只要Bill能够理解Mary的话意,就可以说Mary的话达到了所期待的语境效果。
此外,由于认知语境还包括了逻辑知识(推理)、百科知识、词汇信息三个主要信息,并且受到人们客观世界的制约,可以说语境是心理的产物,因而针对于英汉语读者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认知语境不同,在实际翻译时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对方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政治环境,在翻译文化负载语句和习语谚语时应合理弥补差异,尽可能地规避语言系统中出现的歧义和模糊之处,通过各方面的知识去填补言语未能表达尽的意思。因此在不是特别熟悉的交际情境中,听者也可以通过有意的无意的应用与情境相关的知识来推断出说话者的意图,推断出相关信息,这就好比我们常说的“察言观色”,眼看六路耳听八方,使出浑身解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三、关联理论实践应用的总结
关联翻译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们掌握其四个核心概念,并且充分认识都直译和意译两者的区别和怎样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学生在意译过程中要坚持四个策略点,即添加、省略、改写、重写,添加一定的信息以保证语句或者文章拥有已定的背景,让读者更容易捕捉原本的含义;删除多余的信息使文章更加简单化,让读者一目了然更加直观便捷的获得信息(一般新闻翻译更加注重这点);改写则要确保译文和原文要保持在相同的认知影响上,译文可以用读者的语言结构来代替原文的表达,尤其在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上导致的理解差异,一般都需要译者改写;而重写则需要译者正确的了解读者的认知环境以寻找最佳关联,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性的翻译,重写需要尊重作者的原本意图和精神,不可盲目进行改编。而直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状况,大多适用于交谈会议之中的实时翻译,其只需要将双方所要表达的信息诠释出来便可。此外,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文本题材来使用特殊的表达法、专用名词和修辞手法。
四、结束语
关联翻译观在实践中的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对于其指导教学工作的意义要辨证全面地去看待,要明白其强大的解释力以及现阶段的不足和缺陷,在今后的研究实践中要进一步完善英语翻译的理论体系,以不断探索实践关联理论的有效性力推动英语翻译理论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吴海霞.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7.
[2]冯伟年.最新汉英翻译实例评析[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95.
关键词: 翻译教学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 语言 体现
1.引言
语言与思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英语和汉语的产生背景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反映了中西文化及其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要掌握好两种语言并在其间进行译介,就必须对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异同有深刻的了解。笔者认为,在了解了英汉思维差异的前提下,翻译课的教学者应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的能力,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转变的能力,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融合的能力,以及运用哲学思维、交际思维、模糊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为翻译活动打好基础,进一步推进翻译教学的发展。
2.英汉思维的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1)英语重意合,汉语重形合。
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注重形式逻辑,但也不排斥逻辑思维。与英语民族相比而言,汉民族更加注重直观思维方式。汉语是表意语言,具有多维的空间性特征,其符号是出于对自然界客观事物的模仿。汉语是依靠词语和词语之间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的连接,所以汉语组句的自由性大,语法规范强制性相对较小。而英语就有严格的主谓结构,句子层次分明,语法规范要求教强,弹性较小。描述事物发展时,在时序的先后、事理的因果、空间的大小等方面英语和汉语表达都有很大的差异。
(2)英语的抽象性、客观性;汉语的具体性、主体性。
英语民族注重客观事物对认识的影响,西方哲学崇尚的就是一种理性的对科学和自然的研究。因此,他们对主、客体有着严格的区分。而汉语民族注重“人”的影响,强调人对客观事物的影响力,因此,对思维的主客体的区分没有英语民族那么清晰。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到语言上表现为:汉语中多用有生命的名词作主语,而且常用人称表达法,当人称不言自明时还经常省略人称表达;而英语则多用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在句式的使用上,汉语中多习惯用主动句,而表达相同的意思时英语中则很多时候用被动式。如:车修好了。(The car has been repaired.)
(3)整体和个体――“散点思维”和“焦点思维”。
中国人偏好综合,导致思维上整体优先。中国传统哲学习惯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因而要准确认识事物,就必须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从而对事物的描述上就会带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和多义性。反映在语言上,汉语描述一个事物时,常常有不自觉的思维重心的转移,也就是中西比较语法学家们所说的“散点透视”,即描述时多层次,慢慢铺开。与之对应的“焦点透视”,是说西方思维在描述某一事物时往往从某一特定角度对其进行客观细致的描述。
(4)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的差异。
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表达上产生了不同的习惯。如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的表达方式,直截了当。而中国人则喜欢铺垫,渲染,层层推进,最后才说出中心意思。也就是说,一般英语句子重心在前,而汉语句子重心在后。在行文风格上,英语更为简练、客观,而汉语则比英语更多地运用重复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谋篇布局上,中国人写文章往往表现出把思想发散再收拢回来的模式,是一种螺旋式思维方式。
3.英汉翻译中可运用的思维方法
特定的思维方式决定着特定的语言结构,而思维上的变化又会影响和反映到语言上来。基于以上对中西思维差异的大体归纳,中外大量学者总结出了许多思维方法运用于英汉翻译实践。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以下一些思维方式以用于翻译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学者若能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将大有裨益。
(1)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对语法形式的要求很严格,这就要求在汉译英时要注重语言的组织性和逻辑性,增强形式逻辑观念,在汉译英时更多地运用意合法,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尽力实现“形似”和“神似”的统一。
如:学得有趣,效率就高;学得很苦,效率就低。若按汉语的思维,这句话就可能翻译成:Learning with fun,efficiency will high;learning very drudgingly,the efficiency will low.而按照英语的思维习惯和行文方式则应翻译成:Learning is more efficient when it is fun;less efficient when it is drudgery.
(2)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的融合。
汉语不需要把动作的主体与对象在语言形式上分析得一清二楚,在施动者不言而喻的情况之下施动者经常在句子中被省略。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就必须突出主体的明确身份。由于思维模式的偏差,在翻译的过程中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的转换很有必要。如:
①应该重视保护环境。
应译成: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②你的病会治好的。
应译成:Your disease will be cured.
③He is engaged in letter writing.
则应译成:他正在写信。
在否定问句和反意疑问句的问答上也体现出了英汉语主客体的侧重倾向,这一点是很多英语学习者和翻译者容易弄混的,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强调其差别。如:
――Doesn’t he like to eat?
――①Yes,he does.(不,他喜欢吃。)②No,he doesn’t.(对,他不喜欢吃。)
――She wasn’t here last night,was she?
――①Yes,she was.(不,她在这。)②No,she wasn’t.(是,她不在这。)
这两种问句的回答反映出英语民族注重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而汉语民族则是注重和另一交际方的呼应。在翻译中就应十分注意,适时地作一些思维角度的转换,将主客体思维相融合,灵活地运用,才能使译文自然、传神。
(3)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的转变。
逆向思维是指源语与译入语从截然不同或完全相反的角度来传达相同的信息。不同的民族在表达和描述一个事物时所采取的角度及其思维方向有时是很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比如在时间先后的表达上,英美人和中国人的表达就是截然相反的。英语中back指过去的时间,而forward则指未来的时间;而汉语里面“前”指过去的时间,“后”指未来的时间。如不注意就会造成误译。如“我们已经讲到故事的后面去了”一句中“故事的后面”按英语的习惯不能翻成behind the story,而应该是ahead of the story。另外,英语的叙述顺序一般是从小到大,从个体到整体,从一般到特殊,而汉语则完全相反。英语的顺序是日,月,年,而汉语是年,月,日。再例如在写信封时,中国人的习惯是先写国家,省份,城市,街道,门牌号,再写收件人,而英美人则完全相反。在翻译教学中,学生最容易着眼于局部意义而忽视总体意义,侧重语言因素而轻视非语言因素。所以,在翻译到一定阶段时,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调整,使翻译尽可能贴近原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4.总结
英汉互译中,引起交际受阻的往往是英汉两种语言有较大差异和出入的地方,这种差异不是在用词上,而是两种语言中无法建立对应认知语境的词汇层面以上的东西。本文强调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西两种思维方式的异同的比较认识,帮助学生有意识地习得英汉两种语言在各个层面上的差异,有利于他们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培养他们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翻译的能力,这是更好地达到翻译教学的目标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罗山川.形象思维与信达雅[J].中国翻译,1998,(5).
[2]王寅.英汉语言宏观结构的区别特征[M].外国语,1992,(5).
[3]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关键词】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影响
在本文中,将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分别探讨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这些文化差异都会体现在语言中,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在英汉翻译中要充分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再如,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所以人们见面爱谈论天气。“Lovely day, isn’t it? ”(天气多好啊)。而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则会说,“去哪儿啊?”“吃饭了吗?”。
与地理环境一样,中西文化的历史背景也会反映在语言中。在英语中,与Dutch有关的词语往往带有贬义。如Dutch act(自杀),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I got mad and I talk like a Dutch uncle.(我勃然大怒,于是就严厉地训人),If it is the fact, I’m a Dutchman(如果这是事实,我就不是人)。因为在1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曾经激烈交战二十多年,使英国大伤元气,所以英国普通民众对荷兰人恨之入骨。这一历史背景,使英语带有了民族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英文的真正含义了。
二、社会风俗习惯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在社会风俗习惯方面,欧美人和中国人也存在很多差异,这对翻译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大相径庭。比如,龙是古代汉族人崇拜的图腾形象,象征着吉祥、尊贵、权势和奋发向上。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意思是一个伟大而杰出的民族。龙是比喻皇帝,凤是比喻皇后。在汉语中,有关龙和凤的词语大都是褒义的,如藏龙卧虎、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龙凤呈祥等。但是在英语中,dragon却含有不好的意思。这是因为在《圣经》中记载,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 dragon在西方被看做是邪恶的象征,在现代英语中,dragon用以指“凶暴的人”或“严厉透顶的人”。例如说She is a bit of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她是一个专横跋扈的人)。凤在中国被视为是百鸟之王,还被比作出类拔萃的人,如“山窝里飞出了金凤凰”。而在西方传说中,phoenix是一种鸟,在沙漠生活了五六百年后将自己烧成灰烬,又从中诞生出一只新的phoenix,所以在英语中phoenix有再生、复活、浴火重生的意思。
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还体现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的日常问候中。我们在翻译中也要适当地把握好。如会见西方客人时,中方代表可能会说:“你们上哪儿去啦?可把你们盼来了。”这句话如果照直翻译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反感。于是按照西方人问候的习惯翻译成It’s a lovely day, isn’t it? And it’s a great pleasure to see you again. 这样就使对方感到既自然又亲切,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气氛而又不失体统。了解了西方人见面的主要问候习惯,我们在涉外交往和翻译中就不至于有冒失和失礼的表现。
三、宗教文化差异、谚语、典故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民族之所以得以区分,不仅是受到地域的影响,还因为其发展历史与不同。民族的形成是十分自然的过程,一个民族的人,具有较为相似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趋向,无论是语言应用还是行为举止,都较为相似。而民族与民族之间,会在心理趋向与语言应用上存在不同之处,这也是各个民族具有自身的原因。在进行英汉翻译工作时,译者需要关注文化差异中的信仰问题,不同的信仰,对于同样的词汇具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中国,龙是权利的象征,是吉祥的象征。在中国,有许多词语与龙有关,用具有积极意义。像龙凤成祥,生龙活虎等。而在英语国家,“dragon”是邪恶与罪恶的象征。在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许多英美国家的无法理解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在翻译时,我们可以将“dragon”转换为“tiger”,推动文化的正常交流。
二、风俗习惯差异,造成词汇的涵义不同
风俗习惯的不同,使人们对于同一词汇的使用方法不同。中国是一个崇尚儒家文化的国家,尊老爱幼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在生活中,我们习惯有老奶奶、老爷爷、老太太这样的称呼,老字在中国意味着受人尊敬。而在英美国家则不同,在他们的观点中,“old”意味着他们没有价值了,没有生存的意义了。在进行英汉翻译时,需要对“old”进行合理转换,翻译为令以尊敬的即可。另外,在中国的日常交流中,人们经常会提出工作、年龄、收入、婚姻等问题,大家乐于谈论这些,来增加彼此之间的熟悉度。而在英美国国家,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如果你询问,就说明你没有礼貌。这就提醒我们每一位英汉翻译者,需要认识到英汉语言中所暗藏的思维与风俗问题,尊重不同国家之间的风俗习惯,将翻译工作做准做精。
三、地域环境差异,造成词汇的涵义不同
语言的含义也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在同一时刻会有不同的地理现象。同样的地理现象,其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就使得关于地理或者天气的词语,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举例来讲,在中国,春天会吹东风,东风一来,春天则到,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在我国,东风一直被应用于大量的诗句当中,诗人用描述东风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像“东风夜放花千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