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和谐劳动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和谐劳动关系范文第1篇

在企业市场化改革中,劳动关系双方的矛盾和冲突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而改变这一现状,成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中的一项紧迫任务,要不仅实现劳动冲突处理和劳资矛盾的法制化问题,更是要提前预防和处理关于劳动关系双方的冲突,尽量把冲突消灭在萌芽阶段。

【关键词】

劳动关系冲突矛盾和谐

1 概念解析

劳动关系通常指的是整个社会关系系统中,与劳动过程直接相关的社会关系系统,或者说是指在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的社会关系。

在劳动关系里,劳动者与雇主分别作为不同生产要素的代表,所处的立场和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截然相反的。雇主作为资本的代表,尽可能的利润最大化是最直接的目标,而劳动者的直接追求则是自身的劳动价值最大化,也就是工资酬劳的最大化,矛盾便由此产生。

2 劳动关系矛盾产生的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关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从九十年代末开始,我国的劳动关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很多新的未知的问题接二连三的出现。人们尚未对很多问题做深远考虑的时候,现实中大量的新问题就已经出现在眼前了。产权制度的改革,必然导致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发生变更,对劳动关系进行再构造、再调整,以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已经成为劳动关系的重要问题。

从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1)分配制度问题

我国职工的总体收入最近几年虽然逐渐提升,但是职工的工资水平还是偏低,仍是当前劳动关系矛盾中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具体体现为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与经济的增长速度不同步。这成为了危害社会稳定的潜在要素。

2)劳动争议问题

虽然我国最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迅速,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但由于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次就业问题,每年新增劳动力压力不断增大,大量失业者无法再就业问题仍然是当前较为困扰的问题。综合这些问题,导致劳动关系紧张和极不稳定,劳动关系矛盾不断突出。

3)分配不公问题

我们目前劳动力水平总体过剩,劳动要素在分配中所处的比例较低,而资本和管理等要素却相对较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劳动要素与其他要素在利益争取上的力量被削弱,职工对收入分配的主张权被剥夺,劳动要素在分配的过程中严重廉价化造成的。

4)竞争与抗衡能力问题

无论多么先进的制度也存在矛盾。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们用辛苦的劳作换来的财富,却被少数社会高层势力用非法的手段窃取,他们很难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情绪化也会越来越重,矛盾也会不断激化。

5) 构筑和谐劳动关系

从以上问题得知,关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我个人觉得应该通过以下途径入手:

1)企业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建设虽然在不断飞速发展,但是我国的企业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政府应该引领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企业和员工是荣辱与共的关系。企业对旗下的员工负责,员工才会对企业负责。因此,企业应该积极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调动和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保障员工的就业稳定性,给予合理的薪酬和福利,这样不仅能促进员工的积极性,更是企业发展强有力的基础。只有基础牢靠,企业的发展才能更加健全的发展,社会才会更加进步。

2)政府

①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

虽然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劳动法》等三部相关法律,但是还是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然而针对这些问题的相关法律却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政府在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上还要不断加强。这样在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的问题的时候才能有条不紊的应对。同时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成功立法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我们就能综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出既能适合我国自身发展,又能和国际接轨的法律。

②建立完善对应的协调机构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间,各个环节之间还不牢靠,所以政府加强和干预劳动关系,将变得尤为重要。劳动关系能否市场化,与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能力有很大关系。要充分发挥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制定者的作用,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采取相关措施尽快贯彻落实,并制定出有效的劳动关系调整的基本框架和各项制度的标准。

不仅如此,政府还要成为劳动关系双方平等协商的促进者,积极促进双方通过对话和协商解的办法决问题,为工会组织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开展集体友好协商,把矛盾化解,帮助双方寻求共识,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以便实现劳动收益和资本收益的共同利益最大化。

③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资强劳弱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劳动者居于弱势的一方,所以政府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从各个方面来创造就业岗位,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目前劳动力供求关系不平衡的状态。二是要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改善教育机构,加大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这也是促使劳动关系平衡的重要条件。三是要大力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充分把宏观经济调控的优先目标放在就业问题上。四是要积极制定合理完善的收入分配政策,以防止收入差距不断增加,造成社会不和谐,从而导致社会各类矛盾的不断激化。

3)劳动者

我国目前劳动者素质偏低是客观事实,所以我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当然劳动者也应该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把诚实守信和爱岗敬业放入自己的行为准则中,积极参加相应的培训,加强自身的学习与劳动素质提高,不断完善自己,掌握更多新的技能,学习更多新的技术,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做一个高素质高能力的劳动者。此外,劳动者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加强对相应法律法规的学习,积极搜取相应的法律知识,特别是有关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不仅要学法,懂法,守法,还要学会善于和敢于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 总结

劳动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更牵涉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它确保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

【参考资料】

[1]劳动关系学常凯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年版

[2]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摘自论文之舟 2006年12月

和谐劳动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处置机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6-0062-02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视阈下的劳动争议处置机制作用

劳动争议的劳方当事人通常都属于多数人或团体,他们拥有共同的争议内容与请求。如果劳方的争议主体和企业组织者因为权益、义务或者签订合同中的履行问题而产生了一定的争议,那么争议双方之间即存在劳动争议。随着经营工作的不断创新和推进,社会用工方面引发的诸多的问题挑战。例如劳动合同主体的变更等等。目前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实施之后,受到了广大劳动者的权益意识保护,社会保险、劳动安全权益在受损之后会提出劳动仲裁,由此企业也陷入了越来越多的劳动争议风险当中。劳动争议的涉及的问题较多,如果护理不当,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所以建立劳动的处置机制是社会劳动管理者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当下劳动争议处置机制的问题分析

在普通的调节制度上强化并没有有效地提升劳动问题调节效率的提升。从理论上来讲,能够影响到调节机制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处置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根据已有的法律制度,根据劳动调节的运行成本来看,目前最主要的成本还是应由企业来承担,在劳动关系的处置中,对企业存在一定的经济依附,所以调节过程具备充分的意志自由和行动自由。不仅如此,在劳动关系处置中,无论是行政管理、工会、还是职工代表,都属于企业的内部机构,这种调节和处置机制下,没有形成公正、中立的处置力量,还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在普通的调节活动中,容易让法律和制度在争议中陷入角色模糊和冲突的状态。我国的法律中明确规定工会是劳动意志的代表,所以从理论上来讲,不应该成为第三方介入劳动争议问题当中。不仅如此,企业工会要接受党委的领导,在一定程度上被纳入行政行列。劳动关系中的各路工会、企业管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联系,所以,也没有充分的中立证明。劳动关系的基层调解组织在劳动争议中难以满足工作的实际需求。劳动争议本身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与复杂性,在争议过程中所设计到的制度、规范都十分复杂。具体负责调解的人员都需要正确、深入、全面地去分析这些问题,同时也还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和调解能力,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帮助双方达到调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企业的调节组织中的调节人员往往无法承担这类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他们大多对相关制度的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做到深层次、透彻的理解。法律和相关制度缺乏对争议双方的妥协安排。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影响到劳动争议双方妥协的因素通常都是手段的有效性。劳动争议的主体在工作机会、集体争议行动上会面临一定的压力,所以会选择妥协。在这方面,企业就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妥协倾向较弱。根据我国的法律制度来看,目前对于这种失衡的倾向还没有过多的关注,争议双方中资金力量较弱的一方通常不愿意选择调节来解决问题,因为即使申请了调节,解决途径也较为狭窄,恐难解决实际问题,还易承担较高的成本。

三、推进劳动争议处置机制和谐构建的策略

(一)建立中立机构

建立中立机构作为调节组织,在理论上而言,要让中立机构具有公正、有效的办事作风。在我国的现行制度上,劳动关系处置机制需要建立中立行业作为调节组织。该行业不受劳动关系和当事人的利益束缚,站在中立地位,可以有效地实现调节工作的设施。劳动调节机构可以按照第三方的原则来进行组建,由企业工会、企业代表以及第三方代表共同组成,第三方代表可以由人保部门、法院法官等相关机构专家来兼任。

(二)增加调制程序

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劳动争议,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的构建,处理好劳动关系,十分有必要。首先可以从增加调节程序入手,规定企业中一旦发生了劳动争议,可以由团体先对个人进行交涉,如果交涉无效进入调节程序。为了进一步推进基层的调动工作,基层劳动争议调节足足可以对行业提出申请派出调解员来做工作指导。其次一旦涉及到公众利益和大规模的集体劳动争议,第三方应主动进入调节,在工作过程中,当事人不能施展任何压力向第三方代表。企业在劳动用工的方方面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分析劳动争议问题的解决途径和解决效率,根据目前劳动争议处置机制面临的问题,结合国家的有关政策和相关问题的时间,通过建立第三方调解人来进一步加强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调节工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企业劳动争议处置机制的改进设想,有效地提升劳动争议处置的效率。

[参考文献]

和谐劳动关系范文第3篇

一、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企业是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而言,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是社会劳动关系和谐的基础,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对于企业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是协调稳定的,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企业劳动关系出现了许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目前,一些职工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屡有发生,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助于实现和维护员工自身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利于妥善处理劳动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员工的劳动能得到尊重,劳动争议能得以解决。企业通过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职工与企业加强沟通,为员工自身价值得以体现提供舞台,还有助于体现企业员工主人翁地位。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不断巩固职工队伍与社会政治的稳定,使得员工有归属感,能更好地通过努力工作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实现员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企业的利益也得以实现,进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2、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为市场经济体制基础的现代企业,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作为一种生产力,对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劳动关系可以使职工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竞争力的最终形式是人才的拥有和劳动者智慧的发挥,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还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产品质量、优质服务和社会责任等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而产品质量、优质服务等主体是广大劳动者,优质服务尤其重要。因此,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生产者和经营者、劳动者与建设者和谐相处、平等合作、互利共赢,使企业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3、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基础。社会和谐首先是社会关系的和谐,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着两种角色,即同企业一样的雇主角色和企业与员工间的协调者。劳动关系不和谐也必然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和谐的劳动关系给政府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社会成本,节省的成本就可以用于其他对社会有意义的项目的建设。劳动关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社会和谐是一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劳动关系的稳定,是协调最基本的社会利益关系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如果关系恶化,引发纠纷,必将危及社会安定、财产和人身安全,保障劳动者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就能够确保一方稳定安宁。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社会和谐又是劳动关系和谐的体现与保证。

二、我国企业劳动关系中存在问题

随着公有制企业的改革改制和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劳动关系和谐是企业得以发展的保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劳动关系虽然有一定的改善,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企业劳动关系发展的因素,如何构建现代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1、劳动者的构成多元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劳动关系实质上就是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随着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化发展趋势使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劳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变成一种雇佣劳资关系,原有的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劳动关系发展的需要。现代企业的劳动关系中,劳资结构在劳动关系中的比重日益扩大,企业的劳动队伍构成了新型的劳动关系,企业劳动者的构成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此形势下,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成为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企业协调机制不完善

建立协调稳定的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认定问题上存在误区,尽管企业普遍实施了劳动合同制度,但由于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劳动合同格式化现象严重,一些劳动合同不是在职工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履行;国有企业集体协商签订劳动合同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国有改制企业改制后签订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突出,并且由于转制过程中缺少制约和监督机制,随意辞退和解雇工人,工资支付立法层次低,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集资款等现象时有发生。

和谐劳动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 劳动关系 构建 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176-01

劳动关系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必须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涉及企业与员工的个人切身利益。而和谐劳动关系,指的是劳动关系双方一种和谐融洽的良性状态下所构成的劳动关系。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相关企业如何及时发现、正视,并积极、主动地在企业内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荣辱,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途,有利于提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建筑企业劳动关系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用工制度存在严重的随意性。

调查显示,目前许多建筑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在人员聘用上过多地站在企业立场上看问题,通常将职工分为合同工、固定工和临时工等不同用工形式。同时,在建立劳动关系的过程中,企业只为固定工和合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临时工不但享受不到社会保险而且面临被随意辞退的威胁,临时工根本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权利。在建筑领域,临时工的合法权益屡屡遭受侵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存在普遍存在,给以后的劳动纠纷埋下了隐患,不利于建筑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2)劳动纠纷渠道不畅通。

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冲突,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建筑企业和职工这两个代表劳动关系不同的利益方总会出现矛盾。因而,在劳动关系双方出现利益冲突时必须由合法的渠道,才能切实地解决劳动纠纷。然而,由于我国建筑领域发展较晚,各方面的机制发展尚不完善,许多规章制度的建立也是更多地考虑企业方面的利益,同时,企业内部还没有来得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处理机制。此外,在接待人员方面,接洽人员在处理事件时还掺杂处理者个人的主观因素,没有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缺乏制度的约束,在处理问题的手段上简单直接,这些都使得企业工作进退维谷,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

(3)劳资双方政治上平等,但经济上不平等。

我国建筑企业普遍存在劳资双方政治上平等,但经济上不平等的现象,严重地制约了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不利于企业的战略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呈现出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从而使得用人主体日趋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种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很大程度上已变成雇佣关系、劳资关系。其中,劳资双方政治上平等是指建立劳动关系的双方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享有个人的基本权利,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但是经济上就不同了,经济资本严重分化,等级现象明显,资方是资本资源的拥有者,在雇佣关系中占绝对优势,企业的绝大部分财产都掌握在资方的手中;而劳方没有物质资本,只有劳动力资本,在劳务与劳动报酬的交换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2 如果构建建筑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1)建立健全职工权益保障机制。

建筑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必须有健全的职工权益保障机制为依托,这就要求相关建筑企业在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建立一种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机制,让他们分享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成果,帮助其实现自身的合法利益,让他们将企业看成自己的家。此外,还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强化劳动保障执法力度,保证《劳动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标准得到全面落实,加大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在社会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劳动者和企业经营者法律素质,为社会铸造一批批知法、懂法、守法的建筑企业。

(2)以人为本,重视沟通与协调。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需求和权利渴求,都希望都能够为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希望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平等地参与到企业的日常发展中来,并希望得到人们的尊重。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企业员工具有创造性、灵活性、积极性,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犹如奴仆的劳动关系。因此,建筑企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时,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和“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价值氛围。因为,员工也是公司最为重要的资产,他们应受到尊重,值得信赖,能参与与工作有关的决策,也只有他们的踊跃参与才能带动企业的发展,以及希望实现他们自己的最大潜力。所以,企业必须制定出一种以民主为特征的环境机制,更多地满足员工的权利渴求,强调沟通与协调,注重求得员工对决策的理解,定期与员丁进行事业的评价与探讨,要建立上下畅通的言路,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3)提高认识,树立互为依存、合作共赢的理念。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建筑企业若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与员工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要提高认识,树立互为依存、合作共赢的理念。因此,企业要加大对分包队伍和农民的宣传教育,赋予他们共同的奋斗目标,督促帮助分包队伍建立平等互助的契约型劳动关系。大力引导分包队伍和劳务工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对劳动关系的本质要求和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的机制。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一视同仁,给以每一个员工平等地机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农民工、分包队伍与农民工之间各基本要素的利益和谐,使分包队伍充分认识到,保护和善待劳动者是才是实现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要大力引导员工正确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懂得企业就是他们的家,只有共同奋斗、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才能享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好处。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企业劳动关系的建立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途径,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劳动关系的建立事关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切身利益,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利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筑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必须从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让员工享有利益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并为建筑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空间。

参考文献

[1] 莫生红,陈伦华.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09(3).

[2] 戴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6(2).

和谐劳动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 劳动关系 和谐策略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的国有施工企业劳动关系,治理好劳动关系领域存在的问题,相信有政府、企业、员工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的劳动关系一定会实现。

一、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现状

(一)施工企业转制改制缺乏规范性、科学合理性,以致职工合法权益遭受侵害

1、施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薄弱

一直以来,国内存在部分施工企业劳动条件与职业卫生条件较差,导致企业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维护。有的施工企业为实现利润效益最大化,刻意降低劳动保护设施方面的投入,以致职工日常工作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隐患。研究调查发现,近年来,国内施工企业安全事故事件频繁发生,如山西煤矿坍塌事件、煤矿瓦斯爆炸事件等,这些事件既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又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2、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签订率低

实际上,出于多方面原因,多数施工企业通常不愿意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即使签订劳动合同也主要以短期劳动合同为主。同时,劳动合同内容往往以施工企业为中心,劳动者仅有阅读的权利,未赋予劳动者纠正的权利,这样以来不仅严重违背了我国劳动法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还导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基本保障;另一方面,施工企业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现象较突出,如此更难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缺乏健全的工资分配机制

长期以来,施工企业克扣劳动者工资、拖欠工资始终是社会热点问题,国内每年都要发生多起追缴工资事件,给予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克扣劳动者工资、拖欠工资现象还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健全的工资分配机制,导致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劳资冲突日益突出

劳资冲突之所以日益突出,其原因主要在于劳动者基本权利遭受侵害,如私自克扣工资、违背劳动者意愿剥夺劳动者休息时间、差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对劳动者进行野蛮式管理等,上述一系列不合规不合法行为使得劳动者对施工企业产生不满情绪,甚至以不理性手段抵抗施工企业,如此以来将引发劳资冲突,成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推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的有效策略

(一)加大政府执法与监督力度

首先,充分发挥政府高效性职能,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思想,进一步拓展劳动争议诉求渠道,完善劳动者就业条件,协调劳动关系;其次,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职责权限。实际上,诸多劳动者权益问题需要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共同参与解决,因此需要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职责权限,要求其落实好监督工作,鼓励支持劳动者积极参与到违法企业行为举报活动中来,由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共同将施工企业不合规、不合法行为扼杀在摇篮之中;最后,强化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建设,完善劳动关系调节机制,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树立和谐劳动关系观念,加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宣传推广力度

施工企业以培训、再教育等手段增强施工企业法律意识,规范施工企业各项行为,切实规避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氛围;另外,落实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多种有效措施缓解劳资双方冲突,塑造劳资双方共赢的良好局面,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建立多种用工形式并存的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各大施工企业快速发展,创新劳动关系管理制度问题已迫在眉睫。因此,政府劳动部门需通过分析当前施工企业多种用工形式并存的现状,全面挖掘多种用工形式并存领域中潜在的不足之处,一经发现问题,政府劳务部门需在相关法规政策的指导下,有针对于的解决和纠正多种用工形式并存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多种用工形式顺利有序发展;另一方面,施工企业结合自身的岗位需求和生产经营特点,不断完善和规范多种用工形式管理办法,并进一步加大其管理方法落实力度,推进多种用工形式高效运行,并充分体现出其价值。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应以多种用工形式的实际状况为依据,将各种用工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构造出形式多样、制度灵活的有机整体和运行机制,进而起到提升施工企业用工水平、降低人工成本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春梅.论国有企业改制中劳动关系的调适[J].江苏社会科学.2010(06)

[2]陈微波.国有企业、政府关系与“隐性雇主”定位拿捏[J].改革.2011(04)

[3]王姣姣,位青青.论当前国有企业劳动关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4)

[4]刘泰洪.我国劳动关系“集体谈判”的困境与完善[J].理论与改革.2011(02)

[5]刘江.新时期劳资沟通技巧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14)

[6]袁凌,李晓婷.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企业劳资冲突问题研究[J].求索.2009(12)

和谐劳动关系范文第6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而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谐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具有同质性和互动性,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基础和内容。应该不断探索和谐劳动关系的新途径,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内涵、关系

内涵。劳动关系的内涵,通常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参加社会劳动的方式;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组织形式;人们因参加社会劳动所取得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即个人消费品分配形式。劳动方式和组织形式,实际上是指就业与劳动组织管理;个人消费品分配,是指劳动者获得收入和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的这些内容,涉及人们利益和生存条件的最基本方面。

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保障社会的有序、良性运转。没有和谐的劳动保障制度和劳动关系,社会纠纷就不能得到妥善解决,社会秩序就不能得到有效维护,社会和谐也就自然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之,实现劳动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和谐社会的劳动关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通过对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做一些分析与考察,可以看出总的劳动关系是协调的、稳定的,但是,与和谐的劳动关系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有一系列应予关注的问题。当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

在某些企业中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严重。劳动争议的数量逐年增多。分配不公平造成贫富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劳动力供大于求,使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公有制企业转改制过程中忽视保障职工权益。有些管理部门角色存在错位。

以机制建设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对策思考

建立有效的价值引导机制。劳动关系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关系的机制,涵盖了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在全社会确立公平、公正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利益关系,对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劳动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强大的思想舆论对人的价值观、社会道德的整合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建立合理的利益表达维护机制。应加强宏观参与,站在整体的高度,建立和完善职工群众利益的表达维护机制,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建立和发展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政府,企业家组织代表企业,工会组织代表职工建立多层次的三方协调协商机制,政府、企业家组织和工会,通过相关机构和程序规则,就有关立法、经济与社会政策制定,以及与劳动关系调整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的解决,相互沟通、平等交涉、共商对策、合作共事。

建立健全的权益保障机制。和谐社会不是无矛盾社会,劳动关系矛盾始终存在。劳动关系双方各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关键是利益双方通过一定的机制,通过有序的利益竞争与抗衡,实现利益的协调,在某个阶段实现劳动关系与利益关系的和谐。

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劳资关系问题上,有效的监督管理表现为确保能够运用法律和制度的强制手段,对各种侵犯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约束;确保有一个良好的组织系统对各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越轨行为进行有效和及时的处理:确保能够对劳动关系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迅速作出反应,及时在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上进行调整、完善和创新。

建立良好的矛盾疏导机制。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但是,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有能力化解各种利益冲突的社会。建立良好的矛盾疏导机制,提高化解矛盾冲突的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要建立和完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法律法规,使化解社会利益冲突走向法制化轨道。要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运用教育、协商、调处方法,合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劳动关系和谐,能激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潜在的劳动能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而生产力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因此,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能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

有利于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就业权益,促进充分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是劳动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劳动者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根本途径,是家庭稳定和幸福的支柱,也是维持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最重要的保障。

劳动关系作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内容。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的一切行为皆根源于利益。在促进发展的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和谐劳动关系范文第7篇

本次调研涉及全市200多家企业,共发放调查问卷1万余份,调查内容涵盖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参保、集体合同签订、休息休假落实等多个方面。

结合去年9月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领导小组的第一期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调研报告,2014年,我市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较高,劳动关系稳定。

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制度健全

两次调研的371家企业全部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度,办理了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和工伤保险。在参与调查的职工中,96.1%的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96.1%的职工参加了工伤保险,94.7%的职工参加了医疗保险,95.1%的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93.8%的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90.8%的职工参加了生育保险。

劳动报酬有保障

在参与两次调研的职工中,84.8%的职工工资不低于我市最低工资标准,96.1%的职工未发生拖欠工资问题;在解决劳动纠纷、女职工权益保障方面,各县(市)区表现良好,其中解决劳动纠纷平均得分率达96.53%,女职工权益保障的平均得分率达94.13%,这说明绝大部分企业都对此保持了高度的重视。

带薪休假落实不够

和谐劳动关系范文第8篇

工会组织要在认真听取广大劳动者的愿望和要求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和推动工会条例、社会保险条例、企业民主管理条例、企业工资条例等公司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修改。同时,代表员工与企业行政和有关部门就员工权益方面的问题进行广泛的平等协商,以推动企业规范性文件的建立健全来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2、工会组织要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在非公有制企业里,影响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没有和谐的劳资关系,工会组织要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工资分配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重点要抓住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与职代会三个关键环节,推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促进了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

3、工会组织要做好企业的沟通、协商和调解工作

企业工会在劳资双方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纽带作用,一方面要切实担负起“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当好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切实代表工人群体的意愿,真正诉求工人群体的权利,确保广大职工权益不受损害。此外,工会通过在正常组织制度内进行沟通和协调,积极向管理者反映广大劳动者的呼声,并对广大劳动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整个企业处于一种和谐状态。当出现劳资纠纷时,要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做好劝解工作,进而使劳资双方在让步和妥协中化解、缓和矛盾,让劳资双方彼此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加强合作和交流,营造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4、工会要在职工中广泛开展爱岗敬业教育活动

工会组织要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和引导职工积极参与企业建设中来,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同时,工会要维护好企业员工的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并加强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监督与考核,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技术素质,增强他们的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激发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自身凝聚力,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对工会的信赖和依靠程度。只有企业员工对工会的信赖度高,工会组织才能在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工会要大力宣传企业劳动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