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ppp融资模式

ppp融资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ppp融资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ppp融资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 ppp融资模式 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每一届奥运会都是对东道国资金融通、金融服务的挑战和考验[1]。承办奥运需要花费巨额资金,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投资风险。在奥运会的融资史上,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1976年蒙特利尔举办第21届奥运会,亏损10多亿美元,包袱背了十几年,蒙特利尔市民直到上世纪末才还清主办奥运所欠债务。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雅典过于强调奥运会的非商业化,堵塞了可对雅典奥运会融资的许多资金,致使雅典奥运会超出预算24亿欧元,希腊政府也将需多年才能偿还奥运所欠债务。而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通过运用民间资本进行融资,不但改善了金融体制,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悉尼城市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交通、旅游、房地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使澳大利亚的GNP在奥运期间增加65亿美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财政实力不够雄厚,因而更有必要引入灵活多样的市场化的融资方式来建设奥运基础设施[2]。虽然国际奥委会承诺给北京奥运会8亿至10亿美元的分成,但相当一部分要等奥运会举办后才能兑现;一些奥运项目虽能产生收益,但在投资和资金回收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很难找到投资方。因而,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如何利用现代融资手段、开辟更多渠道,为北京奥运会筹集资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何小锋曾多次呼吁:“2008年北京奥运会应抓住这百年不遇的机遇,来实施金融体制革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因此,积极采用PPP融资模式、充分利用和吸收民间资本、吸引国际资本投资奥运,就成为有效解决2008年奥运会在筹办过程中的资金问题、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降低北京筹办奥运会的风险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2 PPP融资模式特征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是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

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可以达到与预期单独行动相比更为有利的结果。PPP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的概念,它是目前公共投资领域的一种主要融资方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部门、民营资本基于某个公用事业项目结成一种伙伴关系,双方首先通过协议的方式明确共同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其次明确各方在项目各个流程环节的权利和义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优势,使项目建设既摆脱政府行政的诸多干预和限制,又充分发挥民营资本在资源整合与经营上的优势,因而能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2]。1997年英国通过了两个重要的法律,承认私人投资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合法性,从而使PPP中PFI融资模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鉴于这种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为了对之有更好的理解并能在实践中有效地运用,下面就其基本原理、特点、结构和合作模式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3 北京奥运会采用PPP融资模式的特征

3.1 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PPP融资模式的优势分析

《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指出:深化融资体制改革,改善融资环境,探索新的融资方式,积极推行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市场化运作,鼓励非政府投资的介入,借鉴历史上其它主办奥运会城市的成功筹资经验,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做好本届奥运会的市场化融资工作。这使北京奥运会采用PPP融资模式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另外,北京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得天独厚的政策信息优势及金融人才储备,这些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北京奥运会采用和顺利实施PPP融资模式具有实践的基础。

而且,北京曾借鉴PPP模式成功解决了北京地铁建设的融资问题。北京地铁的融资方案是项目所有权的归属、项目设计、项目建造、项目管理和运营和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购买的简单分解,虽然没有体现私人成本优势,但它为我国应用PPP模式融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北京奥运会的融资提供了借鉴。

3.2 2008年北京奥运会PPP融资组织机构和运行程序

2008年奥运会涉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2008年奥运会PPP模式融资应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但并不是对奥运会各工程项目融资的彻底更改,而是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组织机构设置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2008年北京奥运会PPP融资模式是北京政府、2008年奥运会组委会、赢利性企业和非赢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以“双赢”或“多赢”为理念的相互合作形式,参与各方可以达到与预期单独行动相比更为有利的结果[3],2008年奥运会PPP融资模式组织机构设置如图1所示。

2008年奥运会PPP融资模式运行程序应包括选择项目合作公司、确立项目、成立项目公司、2008年奥运会招投标和项目融资、项目建设、奥运会建设项目运行管理、奥运会建设项目移交等环节,如图2。

3.3 北京奥运会PPP融资模式下的典型模型设计

PPP模式存在的基础是合同、特许权协议和所有权的归属。下面就这三者具体探讨北京奥运会PPP融资各种模型的特点。针对北京奥运会的设施的具体情况,在参考其它基础设施的融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8个模型,如表1、图2所示[5]。

上述8个各模型之间的区别虽然并不大,但各有其应用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因而在具体操作中既要区别对待,又要发挥其整体效益。

3.4 北京奥运会采用PPP融资模式存在的困难和对策

建立清晰的法律、法规制度,充分尊重法律的尊严,做到有法必依,是PPP融资模式成功的最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关于北京奥运会融资方面的法律还不健全,还不能从法律上有效地保障私人投资的成本和效益,也缺乏相应的信誉担保,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强政策和体制改革,健全法制,通过法律的形式界定民间资本在PPP中的权益,使政府在PPP中的承诺变得可以置信,有效激发民间资本对北京奥运会投资热情。北京奥运会的融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处理好各方面、各环节的关系以及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来规范投资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效益。要有效解决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和理顺这些关系,北京奥运会也只有通过立法,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使PPP的融资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确保北京奥运会PPP融资模式的成功运行。

4 结论与建议

4.1 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PPP融资模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应顺应社会改革的大趋势,进行融资渠道的拓展、探索和创新[6]。PPP模式能将民间资金引入奥运会融资领域,提高奥运公共设施服务的效率和效益,避免北京奥运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超额投资、工期拖延、服务质量差等弊端。同时,奥运会项目建设与经营的部分风险由特殊目标公司承担,分散了政府的投资风险。

4.2 PPP模式是北京奥运会理想的融资方式。根据PPP的融资原理,北京奥运会应尽早建立并完善有关PPP融资法规和管理办法,确保PPP中融资者应有的利益,从而激发民间资本对北京奥运会的投资热情;在实践中实施2008年奥运会金融体制革新和金融产品创新,使北京奥运会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奥运;并对PPP的融资结构和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探索北京奥运会PPP融资模式中的典型模型,为北京奥运会PPP融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大可.奥运融资考验中国金融[J].中国金融家,2006,(5):55.

[2]王灏.PPP的定义和分类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4,(5):23.

[3]文陈林.PPP模式在机场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民用航空,2005,(5):72.

[4]陈伟强,章恒全.PPP与BOT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J].价值工程,2003,(2):5.

ppp融资模式范文第2篇

张伟召(1987-),男,汉族,在读研究生,河南人,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摘要:棚户区的改造是一项关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民生问题,但是棚户区的改造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在各个领域内的创新与改革。本文从融资的角度出发,介绍在棚户区的改造中PPP模式的运用给公共部门带来的便利与好处。

关键词:棚户区;PPP

“棚户区”的改造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工程,这不仅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发展,更是关系到城市居民整体生活质量改善的重大工程。关于目前比较流行的公共项目融资模式主要有BOT模式,ABS模式以及REITs模式和PPP模式,以上的各种融资模式各有其优缺点,本文主要介绍PPP融资模式在“棚户区”改造中的应用。

PPP融资模式是公共部门与私营企业的合作模式,这种方式是对公共部门采购的替代,在PPP模式中公共部门提出对“产品”的要求,即明确规定自己需要哪些公共产品,其后由私营部门来进行项目的设计、融资、建设和运作以及满足公共部门提出的对产品的长期要求。

“棚户区”改造对于公共部门来说资金来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光靠公共部门补贴显然是不够的,而且这也会带来公共部门预算压力的增大。而对于改造的私人部门来说,“棚户区”改造是一项准公共物品,单纯的改造是不会带来多大盈利的,没有几个私人部门具有那么大的能力独自去改造“棚户区”。所以PPP融资模式用在“棚户区”的融资模式中也许会为“棚户区”融资模式创新找到一条不错的道路。

一、 PPP融资模式优点

(一) PPP优点——对公共部门而言

1、 为预算带来的益处

PPP可以打破以前由于税收不总造成的财政不足给公共项目投资带来的种种限制,PPP不需要公共部门马上提供项目的整个资金,它可以使整个设施的成本分摊到项目的不同阶段。“棚户区”的改造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公共部门一时间拿出很大一部分资金,尽管有私人部门的参与,也是相当困难的。PPP融资模式使得投资部门不需要在同一时间拿出这一部分资金,缓解了预算对财政带来的压力。

2、 额外性

PPP融资方式可以使公共部门更好的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能够对公共设施更好的进行投资。PPP模式的额外性可以对一个在公共部门预算之外的项目进行投资。在遇到公共部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如果不采用PPP模式根本不能进行投资。在“棚户区的”的改造中,如果一片“棚户区”改造和另外一项公共设施(假设B设施)并存,从公共部门财政预算的角度来说,如果B设施相对于棚户区改造来说投资较少,那么公共部门在选择融资模式的时候,如果选择PPP模式来改造棚户区会带来更好的效果。

3、 风险转移

PPP融资模式由于是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合作的方式,单纯的公共部门采购的方式会严重的造成建设成本的超支,或者单纯的由私营部门投资,私营部门不得不进行贷款,这也给贷款方增加了风险。而PPP融资模式,公共部门给PPP支付的款项是由合同来确定的,不会增加PPP项目合同以外的款项,所以就不会造成成本超支的情况,同时,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风险同时分担在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实现了风险的分担与转移。

4、 效率

盈利是产生效率的动力,私营部门有盈利的驱动,所以它比公共部门更加具有效率①。在PPP合同的竞争中,私营部门想要获得这份PPP合同,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就得向公共部门提出更有效率的做法,以此达到取得PPP合同的目的。同时,在PPP合同中规定不能履行合约会导致减少收入和惩罚性措施的存在,加上投资者和贷款方对于项目公司的控制这两个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够保证快速的检测出并处理管理中的效率低下和其他的可以改进的履约不合格的情况。所以,相对于公共部门的自行采购,私营部门能够带来更有效率的工作。将PPP模式引入棚户区的改造,能够避免单纯的公共部门包办的低效率状况。

5、 方案的革新

公共部门在面向社会招标PPP合同的过程中,可以从众多的方案中选出最佳的方案,而且,可以在招标说明中注明如果一旦一方中标,要同时吸收学习其他投标方案中好的想法和设计。公共部门明确规定在服务和设施中什么是必须达到的,而不去规定服务是如何提供的。比如在“棚户区”的改造中,公共部门可以规定这一片“棚户区”改造的房子数量应该多少,公共设施应该多少,而不去规定一些具体的设计方案,这种有关产出的灵活性给投标者提供机会提出各种富于创新的解决方案。这样公共部门就能从中做出最佳的选择。

二、 小结

以上即PPP模式的一些优点,当然PPP模式不止这些优点,这里只是简要的介绍在“棚户区”的改造应用中对于公共部门来说的一些优势,其它方面,比如对于私营部门和第三方用户来说的的优势这里就不再赘述。总之,PPP是一项复杂的模式,把这套模式运用好需要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良好配合。不仅需要发展PPP模式的政治意愿,充分的法律框架,还要一个独立的发展PPP的机构等等。(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ppp融资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PPP模式 浮动回报 西部地区

一、概念与理论综述

睦砺垩芯靠矗阂皇俏鞣骄济学关于政府针对基础设施投资行为的理论支撑。在现代经济学领域,存在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国家干预主义理论,和主张发挥市场机制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两大学派,双方都提出政府管理方应该运用财政工具和货币手段,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进行重点调控。二是,发展经济学关于政府投资行为与PPP融资模式的主要观点。发展经济学一些学者主张把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如何筹措发展资金上,例如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的投资和资本积累分析;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与政府投资方式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投资理论与模式分析。三是国际视野政府主导发展模式借鉴。“新加坡奇迹”与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投资模;欧洲复兴与美国主导的马歇尔计划;日本政府金融信贷系统与政府投资模式;德国“第三条道路”与政府退出盈利性领域做法;我国地方政府投资经验借鉴。

虽然PPP模式具有多种优点,但不能否认地方政府在贯彻“深化财税改革,推广PPP模式”中依然会遇到一些具体的困难。作为PPP项目的博弈方,政府与私营资本由于社会地位、管理技术及经营目标的不同会遇到不同困难,这也就要求需要以博弈双方为问题导向具体分析。

二、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问题分析

作为PPP项目的博弈方,政府与私营资本由于社会地位、管理技术及经营目标的不同会遇到不同困难。政府部门在深化财税改革的实施中,由于对PPP项目的了解不够深刻,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很有可能遇到各种问题,甚至会恶化现有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不利于发挥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与引导职能。

PPP项目参差不齐导致政府公共财政负担:第一,政府管理方过度承担PPP项目风险,例如与市场投资方签订固定收益率合约、接受不恰当的无条件项目回购安排,以及为项目运营提供担保与回报承诺。由于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PPP,地方政府在项目的甄别上一旦出现问题,极易承担过度风险,增加财政负担。第二,安排项目的长期预算存在困难。根据财政部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从“补建设”向“补运营”逐步转变,将政府财政补贴等支出分类纳入同级政府预算。但政府与运营方商议改价、运行成本的不确定性会导致财政补贴动态化,并进而导致长期预算编制更加困难。第三,受PPP项目前期费用较低影响,政府可能过度投资。不同于一般性的政府基础设施项目投资,PPP项目的前期政府资金需求较低,但后续投入可能持续存在。如果政府意识不到项目后期投入的问题,可能会大量上马PPP项目,在项目的运营期一旦出现市场波动,运营方要求对项目进行财政补贴时会使得压力骤增。

PPP模式会增加基础设施项目的预期风险:一是因不能有效识别和分配风险导致政府责任不清晰;在私营资本运营中存在大量风险,政府如果不能有效界定各自的责任极易导致出现问题互相推诿的现象。二是项目的信息披露不充分,导致政府与运营方的信息不对称;由于政府与私营资本的运营方参与PPP模式的目的不同,两者会为利益分配及定价等形成博弈,私营资本掌握运营收入等信息披露如果存在问题,就会形成信息不对称损害政府方利益。三是将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转嫁;地方政府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具有相应的支出责任,一旦大部分依赖于PPP模式后,政府可能会逃避支出责任,将其进行转嫁。

三、PPP项目浮动投资回报率风险规制路径

(一)基本框架

基于规制模型,测度得出PPP项目融资中市场参与主体的资金流,借助资金流来评价市场参与主体的项目经营状况。根据上述模型,提出的浮动投资回报合理区间,参考项目收益状况与浮动投资回报区间,设置上下限,进而确定政府规制方案。

(二)项目浮动回报

在政府视角下,如何规制市场参与主体行为选择,是基于浮动投资回报率担保模型,对PPP项目规制行为研究的重点。以PPP项目风险监管为主要目,项目浮动回报规制行为可以部分消除PPP项目实施中的动态变化与不确定性。但是,PPP模式下,政府实施方作出浮动投资回报率担保,能够有效保障或降低PPP项目风险。尤其是面对PPP项目系统性风险和市场经济不佳的情况,PPP项目浮动投资回报有效设定收益区间,可以为市场参与主体参降低成本、屏蔽风险、增加利润,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

(三)PPP融资模式风险规制方案

为了破解PPP模式下基础设施项目中的规制滞后效应,政府管理方需要向市场参与主体参与方提供足够法律效率的回报率担保。基于宏观经济学竞争性均衡,把PPP融资模式风险规制视为随机过程的现象,政府管理方制定规制的范围、规模与期限,并制定具体的规制条款。

(四)PPP融资动态规制管理

基于PPP融资模式浮动投资回报率担保的思想,政府管理方制定规制的范围、规模与期限,需要界定控制规制的规模,实施弹性的项目收益分配方案,进而可以规避项目经营长期不稳定的风险。此外,政府管理方需要加大规制条款的紧密度,对涉及到PPP项目营业性收益等进行严格控制,进而实现PPP项目经营效益最大化。第三,在PPP项目规制方式上,政府管理方制定规制应在特殊经营权许可的情况下,探索尺度化竞争、特许权竞争等新型PPP融资规制方案,进而有利于提高市场参与主体参与方的竞争力,激发市场与参与方参与PPP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与经营创新,提高PPP项目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王乐,郭菊娥,孙艳.基础设施项目不同政府浮动投资回报率担保模式辨析[J].运筹与管理,2009,18(1):124-127.

[2]李满坡,陶伦康.城市基础设施中政府规制行为研究――以浮动投资回报率担保为视角[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29-34.

[3]李满坡,陶伦康.PPP模式下政府规制行为研究[J].商,2014(23):65-65.

[4]沙骥.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4.

[5]徐霞,郑志林.公私合作制(PPP)模式下的利益分配问题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3):104-106.

ppp融资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PPP融资模式;风险因素;公共部门;私人部门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206-01

1 PPP融资模式概念

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简称,即公共民营合作制模式,这是一种以各方参与人的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理念的现代融资模式,实现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权利共享,此种模式适用于基础设施和非营利性设施的建设。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项目融资各方主体均可以获得比预期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现已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

2 PPP融资模式各阶段划分

PPP融资模式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它是传统政府采购方式和完全私有融资模式的结合。PPP典型结构是:政府部门通过政府采购形式与中标私营单位组成的SPC(Special Purpose Company,即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协议,由SPC负责项目的筹资、建设与运营。结合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可将PPP融资模式划分为以下七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招投标阶段、合同组织阶段、融资阶段、项目建设阶段、项目运营阶段、项目移交阶段。具体流程参见图

3 PPP融资模式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3.1 可行性研究阶段

在该阶段公共部门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分析和研究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完整的PSC模型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量化,自留其最有控制力的风险因素。

3.2 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参与的阶段,在该阶段私人部门结合招标文件的初步风险分担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并分析其对公共部门转移风险的控制力的大小,以此来决定自己的投标报价。

3.3 合同组织阶段

当私人部门中标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就特许权协议进行谈判,在遵循风险分配原则的基础上,动态对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进行全面分析,并确定双方风险分配的方案。

3.4 融资阶段

该阶段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正式签订特许权协议,成立SPC,由SPC与贷款人、建筑承包商、运营维护承包商和保险公司等签订相关合同,由SPC负责项目的资金筹措。

3.5 项目建设阶段

该阶段包括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由SPC主要负责,其直接涉及项目的质量、工期、成本等关乎项目成败的众多因素。

3.6 项目运营阶段

该阶段是项目发挥生产效益的阶段,也是PPP项目中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决定着SPC能否收回投资并获得盈利。

3.7 项目移交阶段

项目运营期满,私人部门在工程使用价值达到政府部门要求后要将该项目的所有权归还公共部门,由公共部门对项目继续进行运营和维护。

4 PPP融资模式各阶段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本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PPP项目融资的风险分为10类,分别是:政策风险、金融风险、法律风险、建设开发风险、合作风险、环保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不可抗力风险。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因素的类别较少,主要是建设开发风险的相关因素,但是它是PPP融资模式整个项目全寿命周期最重要的阶段;招投标阶段风险因素主要是招投标双方的相关费用,项目是否具有吸引力和市场上符合招投标资格的私人部门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招投标过程的费用;合同组织阶段的风险因素最为集中,其谈判费用高是该阶段最重要的风险因素,谈判费用是PPP融资模式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签订与谈判的过程实质上是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就如何分担风险所进行的博弈过程;融资阶段是项目生命周期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资金是整个项目的生命源泉,在保证资金充足的前提下,项目才能保质、按期完成。融资阶段风险不容小视,因为PPP项目融资是大型的项目融资,其所需的资金量很大,该阶段政策风险、法律风险、金融风险中的任何一个风险因素都关系到项目能否融到其所需的足够资金,从而影响整个项目的有效运行;项目建设阶段和项目运营阶段是PPP融资模式风险最容易暴露的阶段之一,不仅资金的投入量大,而且该阶段是形成工程实体的重要阶段,涉及的风险因素最多。建设过程中建设资金不到位是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因为它会引起一系列的风险,如项目不能按期完工,工程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合同频繁变更等。该阶段市场风险因素会使SPC在有限的运营期内获得的收益减少,如市场上出现很多与该项目竞争的同类项目,市场对该工程产品的需求下降,以及国际市场项目产品的价格下降或工程使用价值的下跌等。环保因素则会增加项目的成本,甚至使项目被迫停止运营。运营养护成本、运营者的管理技术水平、运营能力都对SPV在运营阶段的收益有一定的影响。其它风险因素诸如不可抗力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及合作风险也在这两个阶段起着重要作用;项目移交阶段主要是市场风险和合作风险。各种因素引起的国际市场项目产品的价格下降或工程使用价值下跌会导致项目移交失败。

5 结语

ppp融资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项目融资;BOT;PPP;ABS

一、三种融资模式的概念及实质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项目的特许权转移,是由一国财团或投资人作为项目的发起人从一国政府或所属机构获得基础项目的建设运营权,由其独立或联合其他方组建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和运营,整个特许期内项目公司通过项目的运营来获得利润,并以此利润来偿还债务,待特许期满时,将整个项目无偿或以极少的名义价格转交给东道国政府的一种融资模式。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合作模式,是由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通过政府采购形式与中标单位组成的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特殊目的公司一般由中标的建筑公司、服务经营公司或对项目进行投资的第三方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筹资、建设及经营的一种融资模式。

ABS(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即资产证券化,是指以目标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的未来收益为保证,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高档债券等金融产品来筹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证券融资方式。

从实质讲,BOT与PPP均为狭义的项目融资,即采取的是有限追索形式;ABS的实质是通过特有的提高信用等级的方式,使原来信用等级较低的项目照样可以进入高档市场,利用证券市场信用等级高、债券安全性和流动性好、债券利率低的特点,大幅度降低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成本。

二、三种融资模式的功能及特征

(一)BOT模式的功能及特点

BOT模式集融资、建设、运营与转让为一体,是债权与股权相混合的一种产权结合形式,具有融资、建设、经营和移交等功能。其特点如下:(1)BOT融资方式是有限追索的,举债不计入国家外债,债务偿还只能靠项目的现金流量;(2)承包商在特许期内拥有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3)名义上,承包商承担了项目全部风险,融资成本较高; (4)与传统方式相比,BOT融资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营效率一般较高,用户可以得到较高质量的服务。

(二)PPP模式的功能及特点

PPP模式是一种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理念的现代融资模式,反映了广义的公私合营关系,运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机构和国营企业的私有化改造等领域。其特点是:通过引入私营企业,将市场中的竞争机制引入到基础设施项目中,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ABS模式的功能及特点

(1)最大优势是通过在国际高档市场发行债券筹资,债券利率较低,从而降低成本;(2)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债券筹资,这是ABS与其它融资模式相比的最显著特点;(3)在ABS模式下,清偿债务本息的资金仅与项目资产未来现金收入流有关,债券由众多投资者购买,分散了融资风险;(4)ABS发行高档证券时,通过SPV(特殊目的

公司),这种负债不反映在原始权益人自身的资产负债表中。

三、三种融资模式的优缺点比较

四、三种融资模式中政府作用比较

(一)BOT模式下政府作用

1.在创造良好的建设运营环境方面。

2.在行政规划、协调和支持方面。

3.法律方面。

4.经济方面。

(二)PPP模式下政府作用

由于这种模式是政府机构和私人企业签订长期协议,授权私企代替政府管理公共设施,并利用公共设施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这种模式下政府只起监管作用。政府和私企共同参与项目建设运营,可达成互利合作目标,政府的角色与以往相比有所改变,体现在:(1)政府和私企之间的合作和信任取代了命令和控制;(2)合作过程中政企双方共同分担风险和责任;(3)合作双方可就诉讼内容进行协商。

五、三种融资模式的运行程序比较

六、三种模式在中国的发展

1.BOT方式在我国运用得较为广泛。

(1)加强对BOT项目的统一管理。BOT基础建设项目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国务院应明确BOT方式的政府签约部门和BOT项目的管理部门及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以形成一个协调的高效率的BOT投资管理体系。

(2)注意发挥政府的支持和约束双重作用。为促进BOT发展,政府应为其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一个适宜且稳定的政策环境,涉及税收、价格、外汇和法律等多方面。

(3)BOT项目应采用招标形式。通过招标形式更有利于选择最有实力最合适的承包商,且招标方式透明度高,竞争公平,这种方式可有效排除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

(4)完善BOT项目融资的立法工作。BOT法可使有关的申请、仲裁和操作程序得到规范,使投资者和借贷者的权利得到明确,使政府提供的支持和鼓励措施具有法律效力;

2.PPP模式在国外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在我国基本上是一个空白,其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很大。PPP模式在我国的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PPP项目的选择。对民营伙伴的加入不存在法规管制;服务对象欢迎民营伙伴的加入;潜在民营伙伴之间存在着竞争,通过竞争可以达到低成本高效率的目的;服务的产出可以被简单的度量和定价,通过对客户的收费可以很快收回成本;可以提供创新机会;有利于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

(2)政府的角色转换。PPP模式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推动,但是政府顺利完成角色转化也是非常重要的。PPP模式中政府应由过去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导角色,变为与私人企业合作提供公共服务中的监督、指导以及合作者的角色。

(3)设计合理的风险分担结构。PPP项目融资是否能够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项目的风险分担是否合理。政府部门在设计风险分担结构时要考虑项目方案的吸引力,一个合理的风险分担结构是一个项目方案是否具有吸引力的关键。

(4)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在PPP模式下的项目融资中,参与的私人企业一般都是国际上大型的企业和财团。政府在与他们的谈判与合作中,遵循的不仅有国内的法律和法规,也要遵循国际惯例。

3.ABS与其它融资方式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债券筹资,这代表了项目融资未来发展方向,ABS的发展前景很乐观。

(1)SPC的组建问题。成功组建SPC是ABS能够成功运作的基础条件和关键因素。我国在为基础设施项目进行ABS融资时应该选择一些实力雄厚、资信良好的金融机构、投资咨询机构尽快进入国外专门为开展ABS融资而设立的信用担保公司、信托咨询公司等机构中,力争成为SPV的股东或发起单位。

(2)法律限制问题。虽然我国进行ABS融资的法律框架已初步形成,毕竟刚刚起步,缺乏具有丰富经验的ABS融资的法律专业人才,这对于主要依赖合同开展融资活动的ABS方式而言,无疑是个比较大的障碍。

(3)税收问题。ABS融资方式是以项目资产的未来收益偿还发行债券的本息的,我国的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所得税等税目、税率都与国际惯例有区别,影响到ABS融资在我国的发展,要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税制改革。

(4)利用内资ABS的问题。利用内资ABS方式融资能够正确引导和充分利用国内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优质项目,优化投资结构,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秀岩.《项目融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

ppp融资模式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融投资项目PPP模式

[HJ1.8mm]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加速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在扩招大潮中,逐渐凸显出了投资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在教育领域,我国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多种形式的融资建设模式。通过政府负责政策,社会私营执行政策,实现社会民间资本引入公共部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能效率的同时,既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又增强了公民意识和社会认同感。在过去的改革进程中,PPP模式在我国公用基础社会建设中已有一定的应用,为适应新常态和新时期的变化,国内日渐兴起了如教育股份制、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建民营、中外合作等一些PPP模式范畴的融资建设。本文通过对PPP模式的内涵剖析、优势及风险性分析,探讨PPP模式在教育融投资项目及高等教育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PPP模式及其群

公私合伙企业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完成某种公共物品的提供和服务的伙伴式合作关系,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1]。本质上来说,PPP模式是政府根据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制定建设项目,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私人企业合作伙伴,在项目实施工程中,产品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均有私人企业负责,而政府通过付费方式对私人企业补偿生产成本和收益回报。由于政府根据需求所提供了相应的有效供给,同时,政府和社会私营以合同的方式完成这种契约关系,双方都要求在规定时间和范围内完成所约定的义务,因此,PPP模式作为有效供给的一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效率,降低项目的风险,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政府以特许经营权方式将部分责任转移给了社会,但同时又参与全经营过程,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在此过程中,PPP模式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政府与社会私营既是契约关系,也是伙伴关系[2]。因为除了有合同的约定外,政府与社会私营还存在着共同的目标,就是以最少的资源在某个具体项目上实现产品或服务的优质供给。在这期间,政府可实现公共福利和利益的追求,社会私营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PPP所提供的某种物品和服务是具有公共性质,也就是说,任何PPP项目都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因此,双方在利润获得上,必定不可能取得利润暴力化。但为了维护彼此的合作关系的长久和可行,PPP模式所获得的基本利益外,也必定存在可以使政府和社会私营共享利益的投资回报,保证其可持续关系。既然存在利益,自然风险也不可避免,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则。在分享共同利益的同时,分担共同风险就是这种伙伴关系的另一基础,这是政府与社会私营区别于其他交易形式的显著标志。

二、PPP模式优势及风险性分析

通过PPP模式引入,政府部门和社会私营在项目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特别是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正处在接续关键期,供给侧管理改革在政策传导机制和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和秩序方面提供了新的变革和视野。

PPP模式相对于传统模式具有以下优势[3]:一是有利于政府的职能转换,将政府的职能由提供者转变为监管者,提高政府履职能力;二是有助于减少财政支出压力,减轻财政负担,消除费用的超支,提高财政资金总体使用效率;三是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市场主体企业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四是形成战略联盟,协调项目参与各方,通过互利互补机制,共担风险,获得高质量的服务或产品;五是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类市政公用事业,包括城镇基础建设、各类文卫事业建设等,能持续性地受益受惠普通百姓。由此看来,PPP模式凭借着相对于传统模式巨大的优势,可以以同样的成本提供更多、质量更高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由于PPP模式强调共担风险,其所面临的风险不仅仅是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风险都有契约双方来承担,因此社会私营就不会因潜在的巨大风险而对基础设施项目望而却步。但值得讨论和思考的是,由于制度不同,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质不同,项目的运行也各有千秋,风险分配成为PPP模式运营需解决的难题。PPP模式的风险从可控角度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一般情况下,系统性风险难以得到有效的管理,非系统风险又无法避免,但在一些情况下系统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界限却不是很清楚[4]。

对于风险的评估和承担向来是投资选择方式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也是诸多国内外专家热议的话题之一。

三、PPP模式在教育融投资项目中的现状

教育融投资项目中所倡导的PPP模式一般是指政府和私营企业通过成立项目管理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同出资及收益抵押完成项目总投资,进行教育类项目的建设与实施。上个世纪,各国在重视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过程中,发现单靠政府资金投入已不能满足需求,由此,一些西方经济体中私人企业逐渐进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中,PPP模式也逐渐发展起来。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对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进行过诸多探索和实践。霍媛媛(2014)[5]梳理了英国PPP/PFI模式实践经验,从实施模式、立法政策、专职化管理以及项目物有所值分析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我国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采用PPP管理模式提供了参考和指导。孟春、杨雯淇(2014)[6]以澳大利亚北领地罗斯伯里学校项目为典型代表,详细分析该项目采用PPP模式的实施过程,并对其中的经验启示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国内更好地应用PPP模式发展教育事业提供参考。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加速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在扩招大潮中,逐渐凸显出了投资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在教育领域,我国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多种形式的融资建设模式。PPP模式在我国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中已有一定的应用,就教育领域而言,国内也已兴起的教育股份制、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名校专制、公建民营、中外合作等一些PPP模式范畴。潘丹丹(2007)[7]研究了PPP融资模式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应用,对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运用PPP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杨蜀康(2007)[JP][8]对我国高校项目融资模式的创新展开了探讨研究,并提出PPP模式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盛雪艳、薛卫东(2015)[9]基于AHP评估方法对高等学校建设PPP 融资项目风险评估进行了探讨。

在实践层面,随着国家倡导推动PPP建设模式的广泛应用,国内各高校也积极进行探索尝试。2015年11月,山东财经大学莱芜校区 PPP 项目签约,将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部PPP项目操作指南实施,成为我国教育系统PPP校区建设项目的先行案例。2014年河南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建设采用PPP合作招标模式,项目合同、交易结构、风险机制及交付补偿等内容都{入实施合同。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2015年新校区PPP项目洽商公告。2015年,北戴河新区通过PPP模式打造滨海大学城,多所高校与北戴河达成意向。一系列项目的落地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PPP创新合作模式正在应用开展。

四、高等教育融投资项目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和意义[JP]

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空前,随之出现了高校自身办学水平、扩招后学生培养质量、社会对高等教育认同等系列问题。就高校自身而言,硬件设施不足、管理措施滞后、教师素养和科研能力欠缺等规模性问题突显。与此同时,我国一直沿用“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投资体制,从本质上来说仅仅依靠政府财政资金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中等教育普及化,显得困难重重[10]。

因此,PPP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合作项目融资模式,将有效避免复杂的委托关系,打破现有的供给模式,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和私人力量,成为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方向,能有效地高等教育投入资金利用率。一方面,高等教育融投资项目引入PPP模式能有效的缓解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压力,优化公共管理,解决财政教育投资不足的现状,缓解教育供求矛盾。另一方面,针对教学楼、运动场等教育基础设施,高等教育融投资项目引入PPP模式能有效的转移公共部门的风险,通过项目超支风险转给社会私营,实现了风险共担。再次,由于社会私营的资本投资的补偿和回报均来自项目运行和服务状况,因此,高等教育融投资项目引入PPP模式能大幅度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强工程建设管理,降低违约风险和维修成本,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最后,高等教育融投资项目引入PPP模式拓宽了投资渠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扩招所带来的一些办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加速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五、PPP模式在高等教育融投资项目中的应用与建议

高等教育领域PPP模式作为一种公私合作的伙伴关系,其合作关系可以多样化,以完整负责所需的不同方面,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需结合理论与实践,逐步探索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相符合的PPP模式。

(一)适合高等教育融投资项目的PPP融资模式

PPP模式的合约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参与各方的责任、义务、合约关系及具体运作程序。目前,我国现有的PPP模式的应用现状中,其具体合约方式主要有外包类、特许经营类和私有化类。外包类PPP项目通常由政府投资,私营企业承包项目中的部分内容,政府在承担项目风险的同时,向私营企业提供收益;特许经营类项目一般可通过一定的合作机制,允许私营企业参与投资,并于政府共同分担风向,而项目收益则有公共部门协调;私有化类PPP项目一般是由私营企业负责项目的全部投资,并拥有项目的所有权,承担项目的风险,项目的利润由项目向用户收取,政府只在其中负责监管。

由于项目的目标、利益、项目各方的实施能力和风险分配比例各有差异,因此,确定PPP模式的适用范围,选择适合的PPP模式是确保项目运作成功的首要环节。目前应用并适用高等教育融投资项目的常见模式有BOT、TOT、BT、PPP、私有化等。表1比较了这几类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二)适合高等教育融投资项目的PPP模式的基本运作流程[WT]

PPP项目的基本运作阶段主要有立项定标阶段、项目建设运营阶段、项目移交赢利阶段。

立项定标阶段,由政府根据区域规划或实际教育需求,提出PPP模式开放项目需求,或是项目发起人根据现有政府规划结合自身市场需求向政府提出PP模式融资方式。无论哪种立项方式,均需要通过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综合评价项目的现实需要、技术要求、风险回报等方面内容,最终确定立项。根据所立项内容,通过公开招标、竞标、评标、定标,签署特许权协议确定项目的实施。

建设运营阶段,通过开工报告进入项目的建设阶段。PPP项目的具体负责单位根据特许权协议所规定的技术、工期、质量等方面要求,对项目进行具体的设计、施工,工程实施过程中,政府需要对建设项目进行一定的监督。待工程竣工验收后,进入运营阶段。项目的运营和维护都需要随同所签订的协议进行,政府、投资方、贷款方、保险方等项目参与各方都有权对项目的运营进行监督检查。

移交赢利阶段,在特许期满后,PPP项目具体负责公司须按照特许权协议中规定的内容,视项目质量标准和资产完好程度将项目的资产、维护基金、经营管理权等移交给政府部门。项目移交后,政府根据现实需要确定是由政府机构负责PPP项目运营还是通过招标选择新的运营商。无论选择何种,其目的是最终实现政府、学校、投资人、运营商等参与各方的多赢局面。

[WTHZ](三)建立有效的高等教育融投资项目PPP模式的监管与评价体系[WT]

高等教育办学中的投资项目主要针对的是政府的公益事业,其社会辐射面较宽,投资金额较大,因此,为确保项目能良性发展,建立、完善长期稳定的监管与评价体系是PPP项目实施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政府要建立确保私有资金投入的政策环境,保证其运行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政府要把握项目的财务状况、运行质量及服务水平。有效的高等教育融投资项目PPP模式的监管与评价体系应该包括施工监管、财务监管、运营质量监管、服务水平监管以及后评价体系,其中后评价体系是对政府所投资的PPP项目的实施科学性、管理水平、风险及绩效等项目的综合实施方面进行评判,有利于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部门执法和监督约束机制,提高公共效益,为新项目的决策提供较为有效可靠的依据。

六、结束语

PPP模式在国内外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的成功经验为高等教育融投资项目的PPP模式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经验。

参考文献:

[1]智库百科PPP模式[EB/OL]http://wikimbalib com/wiki/PPP模式,2016―11―01

[2][JP3]王小青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营化中的政府与私人伙伴关系(PPP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4[JP]

[3]杜莹冰新时期我国PPP融资模式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1)

[4]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担[J]建筑经济,2008(4)

[5]霍媛媛基于不完全契约的PPP控制嗯渲媚P凸菇[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

[6]孟春,杨雯淇澳学校建设PPP项目取得巨大成功[N].中国经济时报,2014―08―01(5)

[7]潘丹丹PPP融资模式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2)

[8]杨蜀康我国高校项目融资模式的创新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9]盛雪艳,薛卫东基于AHP的高等学校建设PPP融资项目风险评估[J]商业文化月刊,2015(9)[ZK)]

[10]唐祥来PPP模式与教育投融资体制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5,26(2)

[11]李文慧PPP模式在公办高职院校教学企业项目建设中的应用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ZK)]

ppp融资模式范文第7篇

PPP是政府和社会资本为开展公共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而建立的一系列合作关系。PPP项目多具有公共品或半公共品属性,投资金额较大、回收期限较长。在地方财政资金受限、管理运营能力不足等背景下,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与运营的PPP项目,能够增加项目出资和融资来源,发挥社会资本项目建设与运营的优势,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运营效率。备受推崇的PPP模式市场前景如何?作为重要的融资媒介,商业银行能否找到“惬意”的参与方式?本文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PPP 内涵及模式

随着规范PPP发展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中国PPP的内涵逐步清晰并明确下来。2014年,财政部基于缓解财政收支压力和降低政府债务风险的角度、发改委基于促进地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角度,分别提出了PPP的发展模式。2015年,国务院42号文对PPP发展模式达成了初步共识:一是解决了公私合作的法律关系问题,PPP是政府向社会资本购买长期公共服务,是平等的合同关系;二是明确了参与主体职责,在通过PPP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公共部门与社会资本要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同时,PPP不是政府推卸责任的手段,政府仍有责任采取竞争性方式择优选择社会资本以保证供给质量;三是拓宽了社会资本的外延,将部分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纳入了社会资本范畴,消除了前期部委之间的政策冲突。

当前,PPP主要应用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以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和股权合作三种方式展开(见表1)。

PPP 与政府融资平台参与公共投资的差异

对于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PPP项目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重合度较高,多具有公共品或半公共品属性,甚至部分PPP项目直接由平台项目转化而成,但两者存在着本质性差异:

参与主体不同。PPP模式下,社会资本是公共投资的主体,独自或与政府共同设立SPV,在合同期限内承担项目建设和运营职责,并与政府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而平台模式下,平台公司是公共投资的主体,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统筹项目建设和运营。

债务主体不同。PPP模式下,社会资本或SPV通过市场化方式举债并承担偿债责任,主要偿债来源是项目本身运营所带来的收入;政府对投资者或SPV仅按约定依法承担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相关责任,并不承担偿债责任,即不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范畴。而平台模式下,偿债来源除项目运营收入外,更多的来自政府支出,且政府对债务承担显性的或隐性的负债担保。

当前,全国地方性政府债务风险逐渐积累,为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在一系列清理与规范性文件的推酉拢融资平台公司的地方政府融资功能将逐渐被地方债与PPP所取代。

PPP 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级政府在规范、推广PPP方面不遗余力,市场上却出现签约率偏低、叫好不叫座的质疑。财政部PPP信息平台中,截至2016年2月底,已处于执行阶段的项目仅有351个,占到项目库总量的5%;根据发改委统计,截至2015年底,首批329个项目签约金额仅接近1/3。当前PPP发展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项目吸引力与可获得性不足。投资体量大、回收周期长、效益不明显是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对PPP项目的主要担忧。以发改委第二批PPP项目为例,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15.2亿元;其中,交通运输类PPP 项目平均投资额达到57.8亿元,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类、生态环境类PPP 项目平均投资额在5 亿元左右,少量项目投资额也在3000~4000万元以上。模式角度,多以TOT、ROT等特许经营为主,投资周期一般在20~30年。效益角度,从收集到的正在推进或近期签约的PPP项目案例来看,内部收益率IRR多处于7%~8%左右;而当前,水利环境、公用事业等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润率达到15%~20%左右,PPP项目周期内的预期平均收益率处于行业中下游水平。

政府“重融资、轻管理”倾向存在。地方政府债务攀升和经济增长放缓的矛盾是当前政府推广PPP的主要动因,尤其是PPP的融资功能成为地方政府稳增长的救命稻草,这使其存在“重融资、轻管理”的推广倾向。“重融资、轻管理”会对PPP推广产生如下不利影响:一是项目生命周期内论证不足,存在地方政府履约风险。二是延续传统行政管理脉络,缺乏项目风险共担理念。三是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PPP运行的交易成本较高。

金融机构参与仍相对谨慎。在间接融资为主导的中国,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是否积极参与PPP,将决定PPP的成败。而当前,在PPP法律和政府履约能力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银行等金融机构介入则相对谨慎。其主要受制于以下四方面:一是期限长,PPP项目投资回收期长,资金需求规模大,对银行资金占用时间也长;如基础设施类PPP项目投资回收期一般为10年以上,长者30年。二是评估难,通常SPV是PPP项目融资的主体,而SPV项目公司可抵押资产少、现金流取决于未来项目收益,这与银行现行基于历史经营的信贷评估体系相背离;同时,项目参与者间的信息不透明和信息不对称也增加了评估的难度。三是风险高,在项目建设经营周期较长的情况下,来自项目投资者信用、项目市场环境等方面的风险因素增加,准确预测市场前景的难度增加。且同时,PPP项目受政策影响较大,在PPP法律环境不完善的背景下,政府换届可能会影响社会资本跟原来政府签订的一系列协议的执行。四是退出难,目前资本退出PPP项目的渠道仍较为有限。

商业银行参与PPP的对策建议

PPP业务策略选择建议

随着P P P 相关制度的完善、项目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增强,以及平台融资功能的剥离和地方政府稳增长诉求的推动,PPP进入重要发展机遇期,PPP模式将成为公共投资的主要补充方式之一。但考虑到PPP模式走向成熟仍需时日,建议商业银行选择发达区域、重点客户、优质项目积极介入。一是有利于增加综合收益。参与PPP项目除可获取利息收入外,还可以获取资产托管、财务顾问与咨询服务、现金管理等中间业务收入和资金沉淀,提高PPP项目的综合收益水平。二是有利于提升资产质量。现有PPP项目库总,80%左右的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平台融资功能的替代,PPP模式虽弱化或取消了政府信用担保,但项目承担了部分公共产品或服务供给职能,且收益具有稳定性,资产质量相对竞争性行业和民营企业仍相对较好。三是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在制造业、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背景下,参与优质PPP项目有利于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降低对公信贷风险。此外,参与PPP项目有利于深化与政府及国有企业的合作关系,共同参与项目全流程运作。

总体参与策略及思路建议如下:

一是抢占先机,拓展优质客户。密切关注政策进展,加强与中央级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充分挖掘PPP市场机遇。加强项目储备,加大营销拓展力度,深挖客户需求,重点营销社会资本具有相关领域经验、项目经营性现金流稳定、回报机制和价格调整机制完备的优质客户和项目。

二是加强创新,降低资本占用。积极研究支持投贷联动模式,选择优质项目通过发放贷款和设立(参与)投资基金相结合,减少大额、长周期贷款带来的风险,并获取高于贷款基准利率的股息收益。完善PPP产品体系,制定配套综合营销指引,探索符合PPP业务特点的抵质押担保、项目管理、业务经营等模式。

三是强化能力,防范业务风险。强化能力建设,提升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评价、评估等环节的专业化能力。加强准入管理,甄选客户和项目,确保PPP项目参与各方符合国家PPP相关制度规定,符合商业银行所属行业授信政策。强化贷后管理,加强资金封闭管理,定期对项目财务状况、抵质押品情况、持续条件落实情况、政府资金管理和支付行为情况等进行跟踪检查。

PPP业务产品配置建议

根据PPP项目的不同环节,商业银行可为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和SPV项目公司提供不同金融服务。

PPP 业务风险防控建议

项目选择建议

PPP项目资金需求大、项目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在满足商业银行行业授信政策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收费定价机制透明、有稳定现金流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主要项目选择建议如下:

(1)项目符合财政部关于PPP的相关制度规定,符合行业、地区发展规划、环保等政策,取得相关批准(审批、核准、备案)文件。

(2)项目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优先选择中央或省级示范项目,择优选择通过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执行项目。

(3)项目需有明确还款来源、经营现金流稳定,项目合同中须有明确的回报机制和收费定价调整机制。使用者付费和政府付费获得的收入需全额覆盖贷款本息;且政府付费部门应纳入同级政府预算,并按照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4)项目资本金比率一般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30%。通过产业基金、股权性投资产品等方式进入的项目,对同一项目提供的股权类和债权类资金总额不得超过项目总投资额的80%。

(5)不得介入配套设施不完善及未通过价格听证机制的项目。

客户选择建议

PPP 贷款业务的借款人是满足财政部关于PPP相关制度规定的境内企业法人,包括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SPV)。由于项目公司存续期短、难以满足商业银行贷款客户条件,PPP项目决策时需同时考虑社会资本资质。主要客户选择建议如下:

(1)社会资本至少具有3 年以上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和运营经验,具备行业技术优势,经营稳健。

(2)社会资本和项目公司股权关系清晰,均具有健全的组织架构和财务制度规范。

区域选择建议

区域经济水平和政府信用状况是参与PPP项目的主要决策依据之一。主要区域选择建议如下:

(1)项目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

(2) 目位于地级市,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对还款来源是政府支付为主的,综合考虑地方财政收入、GDP、地方政府负债等因素,地区生产总值在2000亿元以上,且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需在180亿元以上。

对还款来源是使用者付费为主的,除一般预算内收入、地区生产总值要求外,地方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需在1000亿元以上。

其他风控建议

PPP 项目从立项、建设、运营、移交是个系统工程,不同环节风险因素存在差异且相互影响。商业银行需综合考虑项目全周期风险点,加强动态管理。

(1)注重贷(投)前管理。除对社会资本资金实力、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进行调查外,还需重点关注:权利义务,如社会资本承担的责任、政府支付方式、风险分担方式等是否合理;交易条件,如项目回报机制、收费定价调整机制等;调整安排,如合同变更、展期、提前终止,项目新增、改扩建需求等;履约保障等。

(2)寻求充分的风险缓释。PPP模式下,贷款仅依靠自身资产为抵押,银行对项目发起人其他资产基本没有追索权。这要求商业银行在开展PPP业务时,需着重注意落实项目抵押物(如土地和在建工程抵押、收费权和应收账款质押等),并寻求其他风险缓释手段,如参与项目建设运营的社会资本提供完工担保、出具财务支持承诺、落实担保公司担保等。

ppp融资模式范文第8篇

关键词:PPP模式;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风险管理

一、PPP模式下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优势

PPP模式是一种公共部门与民间资本之间相互合作的一种运营模式,其的应用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两者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保证两者之间能够实现资源的互助,优势互补,从而提升项目完成质量,保证两者能在较大的程度上实现共赢目的。第一,有利于分散项目风险。PPP模式下基础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参与企业数目较多,不同企业的项目开展过程中的风险抵御能力不同,对于项目风险的合理分配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项目对风险的应对能力,降低项目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保证项目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第二,有利于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优势互补。PPP模式下基础项目开展过程中,企业会为项目提供资金以及自身的有效管理技术,而政府也会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提供更加便利的政策支持,政府与企业之间实现优势的互补,保证项目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

二、PPP模式下基础设施融资风险分析

(一)政治风险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政策以及制度等方面会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与更进。而政府的政策,制度等方面信息的变化会PPP模式下基础设施融资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市场风险市场的变化对PPP模式下基础设施融资也有较大的影响。第一,基础设施生产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等方面的成本不断地变化,导致基础设施项目成本不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融资风险。第二,货币利率的变化,提升企业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融资难度。第三,市场需求变化,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造成项目受益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从而提升企业融资难度。

(三)建设风险建设风险指的是企业项目在开展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造成的项目停滞,工程延期造成的违约金以及资金回收难度较大等情况。

(四)运营风险项目运营风险指的是项目在开展过程中,由于企业管理层决策不符合项目开展的实际需求而造成的资金不必要的浪费,甚至于项目停滞。

(五)环境风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深,而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对其周边环境造成破坏,需要做出相应的赔偿相应甚至会被勒令停工整改造成工期延误。

三、PPP模式下基础设施融资风险管理措施

(一)建立公平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及政策分析团队第一,要建立公平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PPP项目参与者众多,每个参与者掌握的资源不同,从而应对风险的能力也不同。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不是每个参与者都适合承担某个风险因素,应该由最合适的一方承担,即参与者对该因素的控制能力最强,就发挥优势控制风险。融资风险因素中的政治风险政府部门控制能力明显强于企业,应由政府部门承担。而建设风险和运营风险,企业具有更好的控制能力,则更多地分配给企业承担。第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政策分析团队,保证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国家政策进行实时监督。企业政策分析团队与企业内部控制人员之间有足够的交流,保证企业政策分析团队在对政府政策分析后能够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保证企业整层分析团队对政策的分析能够应用到企业内部控制中,从而保证企业更加满足政府发展需求,以及降低其融资难度。以及组织法律团队及金融团队、财务人员对现有的融资体制及相关政策进行梳理,针对自己项目的特点,制定可行的融资方案,也可以聘请专业的融资服务公司。

(二)完善企业市场跟踪体系完善企业市场跟踪体制能够保证企业了解市场的实时变化,能更好地对自身进行调整,保证自身更加的满足企业发展需求。首先,企业在完善自身市场跟踪体制前,需要做好事前分析工作,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各方面市场因素进行调查,保证企业能够更加全面地对影响企业发展因素进行跟踪调查。其次,企业需要提升企业市场跟踪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奖励制度,对企业员工进行法律以及责任制度等方面知识的宣传以及对信息数据收集质量较高的员工进行奖励,保证企业员工能够按照企业要求准确且严格的对自身所调查的数据进行检查,保证企业能够根据更加准确的数据对企业进行调整,保证企业始终处于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状态下。最后,保证企业市场跟踪人员在对企业市场跟踪数据收集完成后,需要对各项数据的发展趋势等方面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更加准确且有效的数据。

(三)合理规划企业项目建设周期制定出更加合理的企业项目周期,保证企业项目能够按照指定的周期有序地进行建设。第一,提升企业预算管理人员与企业市场跟踪人员的沟通效率,保证企业市场跟踪人员能够为企业预算管理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提升企业预算管理人员预算质量,而更加准确的预算有助于企业更好的规划项目周期。第二,企业在项目开展前,需要对项目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影响项目周期的因素进行统计,并对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研究,设计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项目开展过程中能够更加冷静且灵活地面对可能遭遇的风险,尽可能保证企业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四)提升企业管理层决策质量提升管理层决策质量是降低企业运营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企业管理层决策质量的重要手段。第一,建立数据实时传递平台,保证企业财务数据能够进行实时的传递,从而保证企业管理层能够根据实时的数据变化,判断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决策。第二,提升企业整体监督质量,保证企业监督人员能够对企业发展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数据的质量,保证企业管理人员能够依靠更加准确的数据,做出更加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决策。第三,完善企业信息反馈平台。企业在管理层决策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决策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信息反馈,从而保证企业管理层人员能够根据反馈数据对自身决策进行改进与完善,提升企业决策的合理性以及实施质量。

(五)建立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前期设计团队企业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降低环境风险需要建立环境监管团队,保证环境监管团队在项目开展前收集当地实际数据,对企业项目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估。并将预估数据提交设计团队,保证设计团队能够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在尽可能小的影响当地环境的情况下,做出设计方案。以及环境监管团队在企业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项目开展全过程进行监管,尽可能减少由于项目操作不规范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企业环境监督团队需要定期地进行项目回顾,对其在监管过程进行评估,并对监管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完善环境监管团队的监管质量,保证其能更好地对企业项目进行监管,减少企业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四、结语

企业在PPP模式下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过程中,需要更加全面的分析融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以及制定风险应对措施,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综合质量,降低企业融资难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