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药膳食疗

药膳食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药膳食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药膳食疗范文第1篇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载:交广溪峒酋长,多取蚁卵,淘净为酱。并谓“非尊者不可得也。"交广即现今广东、广西等地。而今两广及云南,仍有用蚂蚁制成美味佳肴款待客人的习俗。

蚂蚁这种昆虫,不仅中国人喜爱,而且外国人也视为营养丰富的食品,并将其做成美味佳肴搬上餐桌。近年来许多国家,如哥伦比亚、菲律宾、阿根廷、几内亚、墨西哥、美国等都把食用蚂蚁成为时尚。据报道,哥伦比亚在布加拉曼卡布还有“食蚁城"之称。津巴布韦还开了一家“食蚁餐厅”。美国还将蚂蚁制成罐头和夹心巧克力供人们食用。

香港有家药膳酒楼,就制作多种蚂蚁药膳菜品,其中。“油炸茯苓蚂蚁果”、“山药蚂蚁乌鸡”等,非常受食客的欢迎。

据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蚂蚁粉含粗蛋白42 %以上,其营养价值可与虾仁媲美。蚂蚁含18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锌、硒等,含维生素也较高。而锌元素是儿童发育和增强智力必不可少的,用蚂蚁开发益智保健药膳大有可为。此外蚂蚁还含磷化物及酸醛、蚁酸成分,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风湿病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蚂蚁经过科学提取其有效成分,可以制成各种药膳保健食品,具有壮元阳、养精血、固本填精,祛风湿、除湿痹之功效。

蚂蚁药膳食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发:

l、药膳罐头类:归芪蚂蚁酱、淮山蚂蚁午餐肉、人参蚂蚁甲鱼、党参蚂蚁乌骨鸡等。

2、药膳酒类:锁阳蚂蚁固肾酒、苁蓉蚂蚁壮阳酒、当归蚂蚁调经酒、首乌蚂蚁益智寿酒等。

3、药膳饮料类:蚂蚁强力饮、蚂蚁桂圆益智饮、蚂蚁山药降糖饮等。

4、药膳羹汁类:蚂蚁降压羹、蚂蚁调经汁、蚂蚁固肾精等。

5、药膳糖果类:蚂蚁人参糖、蚂蚁益智桃仁糖等。

6、药膳糕点类:蚂蚁茯苓糕、蚂蚁山药糕、蚂蚁桂圆糕、蚂蚁八珍糕等。

7、药膳菜品类:蚂蚁茯苓炸虾球、蚂蚁淮山炒鸡片、蚂蚁人参烧乳鸽等。

药膳食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医药膳食疗; 现代经营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际化

关于我国药膳食疗发展诸问题,作者曾在2005年著文予以探讨。本文现提出进一步研究结果,拟作为引玉之砖,意在引起有关同仁贤达的共同关注,以期群策群力,促进我国药膳食疗的加快发展。

1 扫除中医药膳食疗发展的障碍

笔者提出“中医药膳食疗”的概念,是因为多年来中国传统的药膳食疗因为文化转型的剧变和受现代科学技术文明的冲击,失去古老环境和传统文化支撑的大气候影响,受到严重的阉割、扭曲和贬低,不但发展迟滞,且已到面目皆非的地步。中医药膳食疗面临着被现代保健医学、现代食物营养学、现代食疗学所替代的生存危机。

1.1 中医药膳食疗和现代保健医学、现代食物营养学、现代食疗学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物。而文化比较的方法主要在于差异,而不在于优劣。我们不能用一种文化为指标去度量另一种文化。任何文化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都是不可否认的,都应当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当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单边主义的强势冲击,已迫使所有国家、所有民族不能不提升文化自觉。在维护文明多样性,倡导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多元并存的时代,尤其不应重蹈文化优劣比较的覆辙。

包括中医药膳食疗在内的中医药是我国最具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和自主创新潜力、最具原创性的学术领域。我们应该站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继承和保护好这份遗产。而不是在“与国际接轨”(西方国家并没有中医药膳食疗标准,勉强要接轨,必然是阉割中医药膳食疗的精髓和灵魂)、“药膳食疗现代化”的大旗下,以现代保健医学、现代食物营养学、现代食疗学对中医药膳食疗偷梁换柱、李代桃僵。这不仅是可笑的,而且也是可悲的。我们不能忽视、容忍对我国历史悠久的医药文明的背叛。

1.2 中医药膳食疗的优势和特色与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是一致的。根据一些学者的意见,其优势和特色是:①中医不是疾病医学;②中医不是物质科学;③不是认识论上的知识论。中医关心的是从哪里寻找健康的钥匙。同样的“治病必求于本”这几个字,西医的着眼点在于对象性思维的“病”,问的是“病从何来”;而中医提这个问题的重点在意向性思维的“治”上,问的是“治向何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东西方对“本”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西方是物质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对本质的认识,是物质世界范围内的认识论知识论的科学观。而中医首先强调识别“利害药毒”的能力和取舍标准。然后是“聚毒药以供医事”,把“毒”转化为“药”,把“害”转化为“利”,帮助人们养生、保健、治病。医学与医生有三等:上医医未病之病,对象是生命,是养生;中医医欲病之病,对象是“健”,任务是保健;下医医已病之病,对象是病。

西医科学化过程中要求的是对靶点的直接对抗,都是对生命现象的抑制和阻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抗生”的。而中医则要求的是“卫生”和“养生”。中医的优势和学术本质,第一是“人”,第二是“生”。“生”是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认为人们应该“赞天地之化育”,追求的目标是“天人合德”,也就是“你活我也活”,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作者在此换个说法,中医实际上是一种和谐医学、生态医学、中庸医学,是为人类生命的健康、发展、进化服务的方法、技术、工具。而中医药膳食疗则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中医药膳食疗和现代食物营养学、现代保健医学,现代食疗学的差异区别,很多学者曾有论述,笔者不再赘述。笔者在此特别指出的是传统中医药学体系中的“食品”和“药品”的概念与现代医学(即西医)的“食品”与“药品”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为通用的同一品种,这几乎囊括了中医药膳食疗的全部材料。卫生部曾明文“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76种物品(均为传统中药材—后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113种物品、“保健食品禁用”的59种物品名单。很多地区药监和卫生部门即依据此名单对中医药膳食疗进行生搬硬套的管理,这使得包括传统补益中药材人参、鹿茸等在内的主要中医药膳食疗的原料,在未办理保健食品手续的情况下禁止应用。卫生部还专门发文禁止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法定中药材胎盘的药膳食疗应用。笔者认为,这些管理规章措施用于保健食品和普通工业包装食品还无可非议,但不适用于应分隶于餐饮业或家庭烹饪膳食范畴的中医药膳食疗。另外,中西医甚至对毒性的认识都是不同的,中医历来“聚毒药以供医事”,“以毒攻毒”,并非有毒就不能使用,而在西医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按国际管理食品和药品的相关规范标准,按现代保健医学、现代食物营养学、现代食疗学的模式机械的让中医药膳食疗与国际接轨,来实现中医药膳食疗现代化,等于是按照西医的思路要求中医、发展中医。中医药膳食疗应在中医辨证施治特色和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借鉴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经验研究创新,实现中医药膳食疗的现代化。现在对中医药膳食疗现代化的反思,实际上是对传统与现代,西方和东方,文化与科学的矛盾反思的延续。

2 建立科学的符合国情的中医药膳食疗管理体系

我国中医药膳食疗业现在还只是中餐业中的点缀,还未成为有重要地位的主流分支产业。既无宏观的统一步调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和行动纲领,又无行规业约。总之还未建立科学的符合国情的管理体系。卫生、药监等相关部门则依据国家有关普通工业包装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的相关规范,就好像用咖啡的标准要求豆汁;用汉堡的标准要求饺子;用歌剧的标准要求京剧;用拳击的标准要求武术一样来对中医药膳食疗进行管理,有些地方较为宽松,有些地方较为严格。这使中医药膳食疗的学术活动往往成为清谈。很多传统方剂、创新品种由于受到现行法规的制约不能面世,或只有“打擦边球”、“走曲线”才能面世。这是中医药膳食疗的悲哀,也是传统文化的悲哀。

2.1 结束“三国演义”,建立行业协会我国中医药膳食疗学界现有国际药膳食疗学会(香港)、中国药膳研究会、中国中医药学会药膳专业委员会等三个全国性学术团体。长期以来,这三个学会为我国中医药膳食疗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各自拥有一支(其中有交叉)专业队伍。但由于三个学术团体宗旨相同,专业领域、学术活动相同,甚至组织机构也大同小异,无形中导致了我国中医药膳食疗队伍力量的分散,甚至还有的团体为了突出特色以别其他,不惜在名称和学术活动中加上现代食物营养养学、现代保健医学、现代食疗学的内容,类似于选择“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而多年来提倡的“中西医结合”,实际上是西医的一统天下,是抛弃中医的内核精髓(阴阳五行学说),结合的仅是一些可以为西医所用的药物和疗法。我们不应该再在中医药膳食疗发展中择取“中西医结合”的模式了。

笔者再一次呼吁,为我国的中医药膳食疗发展大计,应该结束“三国演义”,以我国三个全国性中医药膳食疗学术团体为基础和核心,建立“中国中医药膳食疗协会”,完成学术团体到行业组织的过渡,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中医药膳食疗发展的需求,开辟我国中医药膳食疗发展新局面。

中国中医药膳食疗协会应是行业管理组织,作为政府与中医药膳食疗生产经营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既是沟通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与纽带,又是社会多元利益的协调机构,也是实行行业自律和维权、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的社会组织,同时兼有开展学术研究,转化科研成果的职能。政府和企业都是协会的服务对象,其角色定位应当是做中医药膳食疗行业发展的设计者;行业政策的建议者;业户利益的维护者;协会会员的服务者,实现自律、管理、维权、沟通、协调及服务六大功能,进行行业的调查研究工作,受相关部门委托承担行业监督管理工作,协助制定行业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并开展相关评审认证。

2.2 取得认证资格,严肃资格认证我国现存三个全国性中医药膳食疗学术团体都曾程度不同的对经营业户的经营资质、专业人员的技术资质及产品资质等进行过认证。但这仅是团体内部的不具法规效力的认证。

转贴于

严格意义上的认证是由认证机构实施的一种合格评定活动,认定的依据是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标准。认证的结果是由认证机构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形式,来证明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要求。所以必须由专门的认证机构来进行。目前全国共有110多家认证机构获得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授权而进入认证机构目录中,而我国3个中医药膳食疗学术团体尚不在其中。中国中医药膳食疗协会建立后的当务之急,是依靠这三个学术团体的专业力量,取得国家对中医药膳食疗领域的企业经营资质、业者技术资质、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资质的国内唯一正式认证资格,以具权威性。

2.3 拓宽思路,科学管理中医药膳食疗的管理,笔者认为,除了根据治疗作用、辅助治疗作用、保健(功能性)作用、预防(养生)作用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外,还应区分处方药膳(应经中医师、药膳师以上有资质专业人员审定方可应用)和非处方药膳(不用专业人员审定,可由业户或消费者自主选定,自主应用)的管理方法。这是笔者参考现行药品管理模式而提出的中医药膳食疗的新概念和管理思路。处方药膳多为具有治疗作用和辅助治疗作用的药膳品种,而非处方药膳多为以亚健康为对象,具预防保健作用的药膳。当然,处方药膳和非处方药膳的认定,须由有资质的、权威的机构来认定。

3 其他应该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3.1 中医药膳食疗业界要引入现代经营方式第一是标准化,首要条件是方剂的合理科学,然后是原料、卫生、口味标准化,再扩散至制作步骤,色括各种原料的含量、制作流程、原料贮存之后的还原,甚至制作时的水温,都要求是机械的可以复制的。第二是投资,目前中医药膳食疗业界一小部分是专营,绝大部分是兼营的小规模生产的作坊式企业。没有雄厚的资金基础,也不知道如何吸引投资商,如何融资,自然无法将生意做大。第三是运行机制,中医药膳食疗业界缺乏严谨的运行与扩张的现代化运行机制。开一家、两家没问题,一旦要全国连锁,由于缺乏良好的机制,很多企业开始走向衰落。

中医药膳食疗业界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应该从筛选产品,建立完善的运营模式入手,锁定主打产品并将其标准化,如果做连锁经营,那么包括网络营销、中心厨房、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现代化经营方式都一定要完善。

3.2 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正式启动,进入工作程序根据200310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术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中医药及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膳食疗就都属于这一类。

国务院在20051222颁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路,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其所提出的“保护、抢救、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与中医药界及中医药膳食疗界历年所提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作为中医药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膳食疗,既是历史文化“遗产”,又是鲜活的医学科学。“申遗”实关中医药膳食疗的生存和发展。最近,我国粤、港、澳三地把我国传统的中医药膳食疗珍品——“凉茶”申遗成功,其中包括54个凉茶配方。而前些年因为“凉茶”未办理保健食品手续而标示有清热、祛暑、解毒等功能,被有关部门明令禁止经营并通报批评,还予罚款,并一直在打官司,闹得乌烟瘅气。现在申遗成功,一切云消雾散,畅行无阻。中医药膳食疗存在很多相似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申遗成功,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笔者呼吁三个全国性学术团体同仁行动起来。莫失宽松发展良机,共同努力,争取中医药膳食疗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申遗(据笔者了解,中医药膳食疗尚未列为中医药申遗内容)。或中医药膳食疗单独“申遗”,可先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而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3.3 2006-07-04,科技部会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其旨在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解决中医药现代化中的关键科技问题,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促进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世界传统医药进入国际医药保健品主流市场,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中医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这也给中医药膳食疗的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和中医药膳食疗的优势与特色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将可能为人类提供新的医疗卫生保健模式。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中医药膳食疗的基本原理,核心理论及关键技术的重大创新提供方法和手段。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生命科学,有着从分析向综合,从局部向整体的发展趋势,中医药膳食疗的理论和实践的价值有望重新认识,中医药膳食疗也将因此成为科技重大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平台之一。因此,我们应首先考虑在对国内专业队伍的巩固提高的基础上,以我为主,坚持原创性为根基国际化为动力,人类健康为本,传承创新并重,产学研结合,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中医药膳食疗科技合作网络,吸引、培养、集聚一批高水平的中医药膳食疗国际化人才队伍。逐步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研究团队;其二,提高中医药膳食疗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市场的份额。其三,是基本形成一批中医药膳食疗国际标准,初步建立区域性注册协调体系,这些标准和规范适应中医药膳食疗的特点和各国(地区)具体情况。并建立多语种的中医药膳食疗国际信息中心,建立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教育培训国际区域中心和示范中心等,以促进中医药膳食疗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宋胜利.中国药膳食疗发展诸问题刍议[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663.

[2]王者悦.中国药膳大辞典(修订版)[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2:1.

[3]彭铭泉.中国药膳大全[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2:1.

[4]姚海扬.中国食疗大典[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计,1994:1.

[5]刘昭纯,鲁明源,张令德.实用药膳学[M].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8.

[6]中国药膳研究会.中国药膳美食文化节文集[C].2006.

药膳食疗范文第3篇

不过食补千万不要用在急性肝炎期间,由于急性肝炎会出现一系列的湿热症状,如黄疸、厌食、恶心、呕吐、身体沉重、精神萎靡不振等,如果盲目进补,增加营养,就会助长湿热之邪。此时饮食应以清利湿热为主,清淡、易于消化,如食用豆浆、稀粥、水果、蔬菜等。这样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让肝脏行到适时的“休整”。而转化为慢性肝炎之后,才可以慢慢用药膳进行调补。慢性肝炎究竟怎样食补?如果认为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补,那就叫盲目进补,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一定要按照中医的理论,辩证分型,选用不同方法进补,才能收到保肝护肝、强身健体的效果。慢性肝炎临床上一般分为三型,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湿邪内阻型主要表现为腹胀、身重、困倦疲乏、胃口差、腿脚重、舌淡、苔白腻等。可用被祛湿的药物制成药膳“白术鳜鱼汤”来治疗。做法:把一条400克左右的鳜鱼剖开,去内脏,放入砂锅内,加入白术15克、生姜10、茯苓10克,再适当放入调料,如蒜、葱、香菇、酱油、黄酒、胡椒等,煮到熟烂即可服用。

肝肾阴亏型主要表现为口苦咽干、手足心热、肋胁隐痛、低热、舌苔红、腰酸腿软等。可用一些补肝肾、养阴的药物做成药膳“枸杞麦冬汤”来治疗。做法:瘦猪肉30克,洗净切细,放入砂锅内,加入枸杞子30克、麦冬10克、龙眼肉眼10克,一起煎熬至熟即可(枸杞子和麦冬要先氽水去味)。

(来源:文章屋网 )

药膳食疗范文第4篇

肠胃病人的药膳食疗

胃肠病人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平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食疗,胃肠疾病病人可以选择下面的食谱:

1.人参煨猪肚。猪肚一具,人参十五克,干姜六克,葱白七根,糯米一百五十克。将猪肚洗净,葱折去须切段,糯米洗净,一起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砂锅内加水,将猪肚放入锅内,先用武火烧沸,改用文火煮至极烂熟。可治疗胃虚寒症,胃脘冷痛,食欲不振,大便泻泄。

2.板栗炖母鸡。板栗五百克,母鸡一只,料酒三匙,姜三片,水一千五百毫升,盐适量。将母鸡剖腹洗净切成块状,再将板栗剥去皮壳,最后在锅内装入鸡块、栗子、姜片、料酒、水煮开,改用文火炖两小时,鸡肉烂后加食盐适量即可。慢性肠胃炎病人和肾亏尿频、腰腿无力者均可食用,疗效显著。

3.桂圆松子仁汤。桂圆四十克,松子仁二十克,白糖适量。将桂圆去壳后洗净,松子仁洗净,两者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用中火烧开,改用文火煮十分钟,加白糖,过约十秒钟关火即成。桂圆肉能补脾益胃、养血安神、益心补气。松子仁能滋阴、熄风、润肺。两者共食,更能起到养胃滋补的作用。

链接二:

别让药物损害胃

对胃黏膜损害较大的药物常见的有三类:一是消炎痛、布洛芬、保泰松等消炎止痛类药;二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解热镇痛类药;三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因病情需要服用上述药物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并尽可能减少剂量、缩短疗程,最好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在服用阿司匹林时最好选用肠溶阿司匹林。此外,某些患者因为胃痛难忍而使用一些强力镇痛药如吗啡、强痛定等,它们虽能起到迅速止痛的效果,但对胃炎病人来讲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这类药物本身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而且有成瘾性,千万要慎用。

胃炎患者在服用其他药物时,除医生特别叮嘱应在空腹时服用外,大多数应该在饭后服用,以免刺激胃黏膜而加重胃炎。

链接三:

吸烟者小心得胃病

吸烟者容易患上胃炎,的确有许多人不了解。其实,吸烟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尼古丁可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痉挛,使黏膜缺血、缺氧,胃黏膜血流量减少是破坏胃黏膜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尼古丁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运动功能失调,胆汁反流。反流到胃内的胆汁能破坏胃黏膜的自我保护屏障,造成黏膜糜烂,导致炎症。

药膳食疗范文第5篇

绿色食品走俏受青眯

由于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对土壤、空气、植物造成大面积污染,使粮食、水果、蔬菜的味道和营养价值发生变异。受污染的植物即使经过加工,也很难完全清除其残留的农药。即便是野生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也可能吸收被现代文明污染了的大气和水,从而失去“纯洁”。因而,过去不大被人们重视的有色食品,如今日益受到青睐,对有色食品的偏爱已经逐渐成为食品消费的新时尚,尤其对绿色食品的营养保健价值正在被人们看重。绿色食品是一种安全、营养、无公害的食品,国家有关部门也特别重视,把发展绿色食品作为跨世纪的工程来实施,对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标准管理体系已逐步建立和完善。各地生产的无公害蔬菜上市后大受青睐,未受污染的野菜也渐渐风行都市,各种绿色保健饮料、食品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宠儿,不久的将来,老百姓的餐桌上绿色食品唱主角。

然而,面对涌动的食品消费“好色风潮”,某些绿色食品“色”的背后可能藏匿着不安全隐患,使我们在食品中“色”的诱惑下,也多了几分忧虑,多了几分担心。一些不法之徒利欲熏心,在饮料糖果、罐头中任意超量添加人工合成色素,还有那些绿油油的西瓜、黄澄澄的鸭梨、紫珍珠似的葡萄、红艳艳的荔枝……,其实,这些食品鲜艳的色泽大多是浸入了不能食用色素的结果,还有的不法商家在劣质面粉中加入大量增白剂以增白面粉,在面粉中添加滑石粉以增加重量等等。严重地威胁着消费者,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健康,因此,提醒大家,在选购食品

时要尽可能掌握一些基本的鉴别方法,随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食品中“色”魔带来的隐患,切忌“贪色”伤身。

野菜美食再兴起

在人们返璞归真崇尚天然食品的今天,新鲜、无污染的野菜受到人们的青睐而走上餐桌。人们喜欢吃野菜,是因为野菜自然生长在田间或山区,未经人工栽培,没有被污染的缘故。它保持了原来的生态。所以,吃野菜又成了一种时尚,它以其营养丰富和美味可口成为绿色食品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野菜不仅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植物纤维更为丰富,有的野菜维生素、矿物质含量比栽种的蔬菜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另外,野菜不仅营养丰富,物美价廉,殊不知野菜在防病治病方面也有一手。如荠菜能清肝明目、中和脾胃、止血降压;香椿是香椿树的嫩叶,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单独炒食具有健胃作用;蒲公英可清热、解毒;马齿苋也有消炎、解毒、预防痢疾的作用;苦菜则可以清热、冷血、解毒;野苋菜有清热、利湿的作用,蕨菜的功效是清热、利尿、益气、养阴等。

过去,野菜是我们餐桌上的稀客,野菜因为“野”常常不能登大雅之堂。如今却把它们装扮出来,就成为时尚。看着那些我们从前就熟悉了的姿态各异的野菜,被加工成难得的山珍,端上星级宾馆的餐桌,心中温情,勾起我们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如今,市场上野菜品种繁多,如荠菜、马齿苋、枸杞头、蕨菜、蒌蒿、地米菜、鱼腥草、马兰头、蒲公英、车前草、苦菜、野百合、山芹菜、兰花、木通等数不胜数,野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清鲜味美,可制成各种风味菜肴美食。如常见的荠菜嫩叶清香甘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和矿物质。既能生食凉拌,又可爆、炒、蒸、烧、烩,还可用以做馅、做汤。制作“荠菜馄饨”、“荠菜春卷”、“荠菜饺子”、“荠菜肉丝汤”、“荠菜冬笋山鸡片”、“荠菜炒肉”等均为款待贵宾的佳肴,令人百吃不厌。

药膳进入百姓家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尝百草、吃野果,体会到许多食物和防病、治病有不解之缘。自古以来,“食用、食养(食补)、食疗(食治)、食忌(食禁)”这些贯穿日常生活的膳食原则,使“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实践与应用。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医学与烹调相结合的产物。根据食疗原料的性能、宜忌、应用食品烹制和部分药物炮制加工技术而形成的一套特殊制作方法,使其具有了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所以,近年来食品行业、餐饮行业相继研制出了一系列药膳食品。一些酒店、饭店纷纷推出花色品种繁多的系列药膳,如壮阳药膳、蚂蚁药膳等等,一时吸引了大量顾客,就连平时很少光顾餐馆的工薪阶层,也在家中做起了“黄芪炖鸡”“当归蒸肉”等药膳,药膳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可喜的是药膳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加,如药膳罐头、药膳糖果、饮料等,品种繁多,各具特色。既有适合糖尿病、肥胖者和不同疾病患者服食的药膳食品,也有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或用于老人延年益寿的保健食品或药膳。万物复苏的春季有“升补”膳;赤日炎炎的夏季有“清补”膳;秋季有“干补”膳;冬季有“滋补”膳;更多的是男女老幼,四时皆宜的“通补”膳。各种各样的药膳食品在消费市场上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津津品味美食药膳的同时,不要忽略了一点:药膳必须对症,不可滥用,应根据个人体质、年龄、性别、工作和环境等进行选择,如青壮年身体健康、旺盛,一般无须补益,或者只用滋养清补。而老年人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肾气渐衰、肝肾不足、气血虚少,所以补益肝肾和气血是老年人必不可少的方法,食补可选用蜂蜜、海参、鸽肉等。因此,食疗药膳经营者应真正懂得药膳原则,适时推出各种色、香、味、形俱佳,营养药效俱全的药膳佳肴,并引导消费者根据不同需求,有的放矢,对症施之,使食疗、药膳真正起到“防病、治病、健身”的作用。

蔬菜、水果受欢迎

随着人们对科学饮食和身体健康的重视,已开始由过去的嗜好肉食转向注重素食,水果也不再仅仅是零食,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辅助食品。过去,人们常常以“餐餐桌上鸡、鸭、鱼、肉”为炫耀,而今却以食用蔬菜、水果养生为荣。

膳食纤维受重视

过去,人们将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视为食物中渣滓而不屑一顾,如今“膳食纤维”被营养学家列于传统六大营养素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营养科学的发展,发现膳食纤维对人体大为有益,膳食纤维主要来自植物中的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分为可溶性纤维素和不可溶性纤维素,不可溶性纤维素有吸收水分的特性,具有增强胃肠蠕动,预防便秘,有助消化,更重要的是高纤维食物还有助于预防发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所以,纤维食品有“生命绿洲”之称,在欧美一些市场,将可溶性膳食纤维加入食品中已流行多年,相信不久的将来,膳食纤维饮品或保健食品将在我国市场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药膳食疗范文第6篇

药膳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一个瑰宝,它既有药物的防病治病作用,又兼具中国美食色、香、味、形的特点。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寓养生、预防、治疗、康复作用于一体的天然饮食--"绿色" 药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药膳素有延年益寿、养生防病作用独到之功。药膳使药性变得温和,更适合老年人的机体状况,又使吃药变成一项"美差"。因而,药膳备受老年人的青睐。当然,这种"青睐"还要源于知己知彼,才更靠得住!

理 论 篇

说出药膳一、二、三

药膳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药食同源,医养同理的原则,研究药物如何更有效地与食物结合,运用营养学、营养卫生学和烹饪学等相关知识,使之达到防病治病、养生康复、延长寿命的目的。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就十分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辩证关系。饮食调养一为食疗,即用饮食调理达到养生防病治病作用;二为药膳,即用食物与药物配伍制成膳食也达到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本文所提到的药膳也包括食疗内容。

药膳按其工艺来分,有药膳菜肴、点心、小吃、糖果、蜜饯等;米面食疗食品有糕、饼、馒头、包子、馄饨、汤圆、面条、粥等多种类型;饮料类有汤、饮、酒、浆、乳、茶、露、汁等。加工方法分为炙、蒸、煎、烩、炒、烧、煮、炸、炖、爆、溜、蒸、渍、腌等多种烹调法。

药膳与老年养生保健

中医学认为,老年人生理特点是脏腑功能日渐低下,气血阴阳不足,机体功能紊乱,而药膳的作用恰好表现在能够调理脏腑功能,补益气血阴阳,使机体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药膳所用药物药性平和,无明显偏颇。所以药膳在养生保健、强身健体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品种广泛的滋补膳食也为中老年朋友所喜爱。

药膳与老年疾病的治疗

老年人容易被外邪所侵而发病,容易产生瘀血、痰饮等,老年疾病特点表现为病情复杂且多缠绵难愈,以慢性病为多见。中医根据老年的体质特点和疾病性质,或以药膳为主,或以药膳为辅治疗疾病,以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强调,医生当在洞察病情后,先试用食疗,食疗不奏效的,再考虑用药。宋代医家陈直在我国第一部老年医学专著《养老奉亲书》中写道:"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指出了药膳在老年疾病治疗中的地位。

药膳增添晚年生活色彩

药膳融入了东方医学特色,富有饮食文化的艺术内涵。老人们闲来学做几手能滋补强身的家庭药膳,既可养生祛病,又可以给晚年生活增添几分色彩。同时还可与老友们切磋技艺,共同提高,不但丰富了文化生活,还弘扬了中国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

关于药膳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药膳"百病可医"

不可过分夸大药膳的功能,认为药膳能够医治百病。药膳的主要作用还是养生保健、强身健体,表现在对机体的调理,对疾病的预防,对慢性病以及病后的调养和康复等方面。在机体患病时,虽然可单独使用药膳疗病,但大多时候药膳要配合其他疗法,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若只进药膳,忽略或代替其他疗法,难免贻误病情。

误区二:药膳"众人皆宜"

看到某人服用某种药膳后效果很好,便盲目效仿,殊不知不但对自己可能没有作用,有时还会适得其反。比如北京的著名特色糕点--茯苓夹饼,它就是一道药膳,适合于体虚、中医辨证属心脾两虚(气虚)者;而同样是体虚乏力,但中医辨证属阴虚、阳虚、血虚者则均不适宜。药膳施用时还要考虑到个人的体质情况,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误区三:药膳可长服久用

虽然药膳对机体具有调整脏腑功能,补益气血阴阳的作用,多用的是一些性味平和、对人体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和食物。但药膳有药、食的共同作用,不仅能够补益,并且能够祛除病邪。除了常用的补益药膳外,还有用于治疗外感的发散风寒药膳,治疗气血瘀滞的行气活血药膳,治疗水肿的利水祛湿药膳等。这些药膳均不宜长久服用,以免给机体带来负面作用。

误区四:药膳只宜冬季吃

"因时制宜"是中医学的治则体系之一。根据不同的季节时令不同的气候特点而施以不同性味功用的药食,也是药膳的原则之一。比如同是补益,夏天可用凉补,而冬天可用温补等。

误区五: 好的药膳 必价格不菲,选材稀有

持这一观点的人可能受了药膳起源的影响。在过去,药膳只有那些帝王将相才能享受得起,所用的药膳原料也是那些诸如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以及山珍海味等食物,这就导致一些人觉得"药膳肯定很贵"。随着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药膳研究的深入,物美价廉、适用于药膳的药材正日益走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山药和百合就是其中的代表。

误区六: 药膳制作,谁都行

药膳是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有机结合,其中蕴含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药的炮制理论、煎服法和食品卫生、烹饪学的相关知识,涉及到药物之间、食物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的配伍知识。随着近些年对药膳的研究深入,负责药膳制作的药膳师这一行业正在兴起,所以说,许多药膳虽然制作简便,但并非人人都行。

相关链接:

中国药膳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汉代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非常重视药膳的应用,创制了许多药膳方剂,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等。唐代是我国药膳学形成时期,其间我国第一部食疗药膳学专著《食疗本草》问世。以后历代医家、养生学家对药膳的研究逐步深入,使得我国药膳学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实 践 篇

老年人选用药膳七原则

原则一:辨证施膳

是指根据自身的不适感觉或临床症状,明确疾病的证候之后,确立治则与治法,再选择相宜的药膳,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前面所举的"茯苓夹饼"一例,就体现了辨证施膳这一原则。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施膳则是辨证论治理论在药膳中的具体运用。

原则二:保护胃气

中医学认为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协同作用。而老年人之所以饮食量减少,正是因为脾胃功能逐渐减弱所致。在老年人运用药膳食疗的过程中,要做到时时养护胃气,在膳食中可酌加具有消导、温中、理气、芳香化浊作用的药物。《饮膳正要》所记载的食疗方,几乎普遍用草果、生姜、荜拨、良姜、莱菔一类药物,显然是立足于增进食纳,提高运化功能。

原则三: 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因人制宜,即根据个人的体质特点施膳,如体质肥胖的老年人,中医学认为多属痰湿体质,宜多食健脾化痰祛湿之品;体质瘦弱之人,多阴虚内热,宜多食滋阴清热之品等。因地制宜,即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施膳,如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宜多食发散、温阳散寒之品;东南地区气候炎热,宜多食甘凉柔润之品。因时制宜,即根据不同的季节时令施膳,如春季宜食发散助阳之品,夏季宜食清热之品,长夏宜食健脾祛湿之品,秋季宜食润燥之品,冬季宜食散寒之品。

原则四:糜粥调养

药膳的剂型种类很多,如汤、膏、粥、羹、饮、菜肴等等,而其中粥类对老人尤宜。中医学自古就有"糜粥浆养"之说。粥类药膳不但便于吸收,更可增强老年人脾胃的运化功能,加强药膳的作用,正适合老年虚弱体质服用。比如《补遗肘后备急方》治疗水肿的茅根赤豆粥,《圣济总录》中治疗老年腰膝酸痛、足跟痛的枸杞羊肾粥等,滋阴润肺的天门冬粥(《饮食辨录》) 等,均为治疗老年虚损病的典型方剂。

原则五:以脏补脏

用动物的脏器来补养人体相应的脏腑器官,谓之"以脏补脏",又称"以脏治脏"、 "以形补形"。如以猪心来补养心血、安神定志;以羊肝来补肝明目;以猪肾来补肾益肾;以鹿筋来强筋壮骨;以鹿鞭来补肾壮阳等。

特别提示: 一些动物的腺体和淋巴组织,如猪的肾上腺(俗称小腰子)、甲状腺(俗称栗子肉)等,对人体有明显的损害作用,不应食用此类脏器。

原则六:调节饮食

老年人由于脾胃功能虚弱,更应注意饮食调解。主张顺应四季的变化,忌食粘硬生冷,宜少量多次,全面膳食,令"谷气长存";切忌偏食及"暴饮暴食"等。其次,合理的膳食剂型及良好的色、香、味、形,不仅能悦目而增进食欲,同样也起到调护脾胃的功能作用。药膳的剂型,应切合病情,做到干稀调济,软硬适当,并及时调整膳食种类,避免简单化。

原则七:注意配伍宜忌

药膳在制作、服用过程中同中药一样,也应遵循中医药理论,注意药物之间、药食之间以及食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和饮食宜忌。

相关链接:

药膳食疗范文第7篇

秋凉话药膳

进入秋季后,人体“营养库”的储存经过夏季的消耗,有待补充,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也有待调整。从气候看,秋季是冷热交替的季节,天地间阳气渐退,阴寒渐生,各种疾病乘虚而至,人体要准备接受漫长寒冬的考验。所以绝不能错过秋季进补的良机。秋季进补,可调整脏腑功能,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尽快适应渐渐凉爽寒冷的气候,预防冬季各种疾病的发生。

药膳在我国源远流长,很早就有“药食同源”之说。很多人日常居家自己就在制作药膳,比如煲汤、煮粥时加入的百合、莲子、山药、藕、栗子、红枣,甚至黄芪、人参、沙参、枸杞等,都是药膳常用的食材。但高档一些的人参、燕窝等滋补品就并非适合所有进补者了,所以,自己制作时还是应该多了解相关知识后再下手。一般秋季宜选用滋阴润燥的食材,如银耳、芝麻、乌骨鸡、猪肺、豆浆、蜂蜜等,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则很少禁忌,可以多吃。

药膳与药物的关系

药膳集食疗与养生防病于一身,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保健中显示出独特效用,那么药膳食疗与药物治疗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药补不如食补”,确实如此。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社会的到来,疾病谱的改变以及亚健康状态的出现,人民健康观念也在随之发生很大的转变。世界卫生组织也赋予了健康定义新的内涵:“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美状态。”这使得传统养生、预防、保健的各种疗法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食疗药膳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病,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这两段话的涵义就是:食养食疗应先于药治,药物的使用实是出于不得已,若能做到食养防患于未然,那么就可以称得上再高明不过的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医学家已经认识到食疗药膳的重要性。

食疗药膳“崇尚绿色,回归自然”。它利用药、食的自然特性和功用,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食物本身就具有滋养脾胃的作用,加之药膳所用甘味平和之品,大都健脾益胃,对人体发挥滋补颐养作用。另外,食疗药膳作用范围广泛,可以贯穿于养生、预防、医疗、病后调养等各个方面,适合平素调养、亚健康状态、慢性、虚弱性疾病以及病后恢复等人群。根据祖国医学理论,五味入五脏,对于五味调和的食疗药膳来说,对人体的五脏更具有均衡性的调理和补益作用。而且,食疗药膳物美价廉,制作简便。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人们自然可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收到了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作用。

“是药三分毒”,药物针对某种疾病,其偏性较大,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难免会给人体带来一些毒副作用。而食疗药膳却避免了这一矛盾,其选用原材料性味平和,作用温和,无明显的“毒性”和偏性。适合人体补益、养生健体、病后调养等方面,适合长期服用,更为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之首选。

药膳应用原则

在保健强身、防治疾病而应用药膳时,应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病证的差异,强调辨证施膳。辨证施膳是中医学辨证论治在药膳中的具体应用,当疾病的证候诊断明确之后,确立治则与治法,再选择相宜的药膳食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辨证施膳过程,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体现,是药膳治病、健身、延年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三因施膳”原则,值得借鉴。

1.因时施膳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制作药膳时必须注意,采用相适宜的方法和药膳,以减少外界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如长夏阳热下降,水气上腾,湿气充斥,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药膳宜用解暑汤。要注意“春夏养阳”。冬天阴寒偏盛,运用药膳要以“寒则温之”的治则,可选食天雄羊腿等。

2.因地施膳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的差异,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也不尽相同,所以施膳亦应有差别。东南潮湿炎热,病多湿热。宜选清化之品;西北地高气寒,时多燥寒,宜用辛润之品。同样采用温里回阳药膳,在西北严寒地区,药量宜重,而在东南温热地带,其药量宜轻。

3.因人施膳:由于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的不同,在食用药膳时应有区别,如胖人多痰湿,宜清淡化痰,当忌肥甘滋腻;瘦人多阴亏津少,应滋阴生津,不宜辛温燥热之品;妇女在经期、妊娠、产后,常以八珍汤、四物汤等配膳;老年人气虚血衰,生理功能减退,多患虚证,宜平补,多用十全大补汤、复元汤等组方配膳;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脾常不足,但生机旺盛,应以调养后天为主,促进生长发育,常用药膳如八仙糕等。

中医药学很重视药物的宜忌和饮食的宜忌,同样药膳也有宜忌。在制作药膳时,首先要注意药膳的配伍禁忌,包括:1.中药与食物的配伍禁忌,如猪肉反乌梅、桔梗、黄连;鲤鱼忌朱砂,狗肉等;2.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如人参忌萝卜;土茯苓忌茶等;3.食物忌食,如九月勿食犬肉,伤神;葱不可多食,令人虚。芫荽勿多食,令人多忘等;4.食物相反,如马肉不可与苍耳、姜同食;羊肝不可与椒同食,伤心;兔肉不可与姜同食;牛肉不可与栗子同食等等。另外,还要注意患病期间饮食宜忌,如生冷、油腻等;孕期和产后的饮食禁忌等。

小贴士

服药膳防误区

误区1:药膳可医百病

过分夸大药膳的功能,认为药膳能够医治百病。我们说药膳的主要作用还是养生保健、强身健体,表现在对机体的调理,对疾病的预防,对慢性病以及病后的调养和康复等方面。在机体罹患某些疾病时,虽然药膳也可使用,但这时的药膳只是配合其他疗法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单纯以药膳疗法代替其他疗法而贻误病情。

误区2:盲目效从服用某种药膳

看到别人服用某种药膳后效果很好,便盲目效从,殊不知不但没有作用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因为每个人的体质状况不同,所使用的药膳也应不同。

药膳食疗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国药膳 中医药 医院 推广应用

中国药膳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药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药食同源”,形成于秦汉以后,成熟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调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美味佳肴。它是中国传统的医药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予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它既具有营养价值,更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因此,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它可以使食用者在心理上感受是一种享受,在享用中使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所以,药膳是中医中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医药学宝库的瑰宝,又是我国菜肴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它的制作与应用,可以说,不但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

中医对药膳的应用,是根据中医的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和不同人员的体质、天时地理之异,以及导致疾病的病因、病理、疾病所表现的症状,乃至中医的治疗原则等理论进行辨证施膳的。

1 中国药膳的特点

1.1 药膳具有中医药的理论基础

依据中医理论学说,对每一个病种应做到“组药有方,方必依法,定法有理,理必有据”。不仅用药如此,在食物的选择上也是如此,必须运用辨证的方法和论治原则,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选药组方或选食配膳,以用药物食物之偏性来矫正脏腑机能之偏,使之恢复正常,或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例如,当人出现脾虚气弱的症状(精神困倦、四肢软弱、短气懒言、头昏自汗)时,就应选用健脾益气的药膳。如参枣米饭、山药茯苓包子、益脾饼、大枣粥,再辅以限量的人参酒、人参枸杞酒等。

由于人体受季节、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不同的影响,药膳的服用也不尽相同。春天,气候温和,万物生长向上,五脏属肝,应以肝以疏泄为主,需要补肝,称为升补,适宜食用首乌肝片、妙香舌片等药膳;夏季炎热,人体喜凉,五脏属心,需要清补,适宜食用西瓜盅、荷叶凤脯等药膳;秋季,气候凉爽,五脏属肺,需要乎补,适宜食用肉片、参麦团鱼、玉竹心子等药膳;冬季,气候寒冷,阳气深藏,五脏属肾,寒邪易伤肾阳,适宜温补,适宜食用参杞狗肉、姜附狗肉、枸杞牛鞭、归地烧羊肉等药膳为主。另外,还有常年性即四季皆宜之药膳,如红杞蒸鸡、天麻猪脑、芪炖鹌鹑、软炸淮药兔、茯苓包子、银耳羹等。

1.2 药膳是一种特殊食品,它形是食品性是药品

药膳是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部分组成。它是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别于普通的饮食,它是一种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能治病、强身、抗衰老的特殊食品。

药膳食品的剂型,为菜肴、饮料、糕点、药粥、药酒、罐头等,它不同于膏、丹、丸、散,但发挥其所长,在防治疾病上,和其它剂型可收异曲同工之效。良药不苦口,食之味美,观之形美,效在饱腹之后,益在享乐之中。

1.3 药膳具有独特的制作方法

药膳烹调是依照中医理论和用药要求,根据药物的性能,应用食品烹调和药物炮制加工技术而成的一套特殊的制作方法。故在制作上除了具备一般的烹调技术外,还应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中药炮制方法。

2 中国药膳的分类

2.1 按性能分类有:

菜肴类、米面食品类、粥食类、糕点类、汤羹类、精汁类、饮料类、罐头类、糖果类、蜜饯类。

2.2 按制作方法分类有:

炖类、焖类、煨类、蒸类、煮类、熬类、炒类、熘类、卤类、烧类、炸类。

2.3 按药膳作用分类有:

滋补强壮类、治疗疾病类(解表药膳、泻下药膳、清热药膳、祛寒药膳、祛湿药膳、消导化积药膳、补益药膳、理血药膳、理气药膳、祛痰止咳药膳、熄风药膳、安神药膳)、保健益寿类。

3 中国药膳的应用原则

①辨证施膳,根据不同的体质症状,选择具体药膳加以实施。②三因制宜,在施膳时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可妄为。③以脏补脏,也就是病人缺什么补什么,做到“以形补形”、“以脏补脏”。④应用药食性能,以中药学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以及药物归经等学说分析所施药膳的食物和药物性能,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4 近年药膳临床应用实例

有报道,①用葛根地连汤(葛根50g、生地25g黄连10g、甘草3g)每日1剂,30日为一个疗程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治愈后常用葛根药膳(葛根100~250g,加食品配料,炖服)等饮食调养。结果:治疗64例,临床治愈56例(其中40例为2~10年未见复发者),好转4例,总有效率93.75%,远期疗效满意。结果:葛根地连汤治疗Ⅱ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调整日常营养食谱,利用葛根药膳等饮食调养,可使患者治愈后不再复发。②运用中药膳食辅助治疗74例非典型性肺炎患者,恢复较快,发热天数及住院天数均相对缩短,特别是恢复期中药膳配食,本着“虚则补之”的原则,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来补益精气,起到了单独药物治疗所不能起到的作用。③益气养阴药膳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血β~MG、24h尿蛋白定量,增加尿Cr的排量,降低SCr水平,从而达到减轻肾脏负担,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减退的自然过程;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TC、代含量(P

服用养心羹的患者,服用1个月后,失眠、健忘症减轻,睡眠明显好转;对31例服用消脂I号的病人,降低血脂的总有效率为56.7%。⑤用滋补粥(黄芪50g、当归10g、枸杞12g、糯米100g)、参枣米饭(党参5g、大枣10g、糯米50g、蔗糖10g)能有效地改善肿瘤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自觉症状和对化疗的耐受性。⑥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发热加药膳调养82例疗效观察,疗效佳。⑦经临床验证:药膳疗法有助于肝癌化疗栓塞后肝功能的恢复、减轻化疗副反应和预防便秘的作用,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