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射频消融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李毅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心脏节律学会委员(FHRS)。长期从事心律失常发病机理和治疗研究,是中国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技术的最早掌握和推广人之一。多年来对射频消融技术和各种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
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的危害相当大:1.增加血栓与中风的危险。房颤时心房丧失了充分有效的射血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进而形成血栓。2.长期的房颤会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3.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昏倒。
房颤患病率的增长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据估计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目前房颤的常规治疗方法有3种,一是药物治疗,二是射频消融,三是手术治疗。相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手术创伤大而言,射频消融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1问:什么是射频导管消融术?
答:射频导管消融术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微创的房颤治疗方法。它通过把一根很细(直径2.7毫米)的导管经过静脉血管(一般是股静脉)送到心脏的特定部位(通常是心房和肺静脉的连接部位,这些部位也就是房颤的病灶所在部位),然后释放射频或者其他能量(如超声)进行治疗的一项技术。
2问:哪些类型的房颤患者适合射频消融术?哪些不适合?
答:发作频繁(>2次/月)的阵发性房颤,心房不大或者轻度增大,是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术的最佳适应证。随着射频消融术的发展,持续性或者永久性房颤、心房明显增大(大于45毫米)的阵发性房颤也成为其适应证。对于发作频率很小的阵发性房颤和同时合并需要进行外科开胸手术的房颤患者,目前暂不推荐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
3问:射频导管消融术有何不足?
答:射频导管消融术的不足主要有3个:一是射频导管消融的结果与术者的经验、手法有很大的关系,若施术者技术不成熟,形成血栓的可能性仍较大。目前,我国技术纯熟的射频消融术医生尚少,无法满足广大房颤患者的手术需求。二是安全性有提高空间。三是射频导管消融使细胞的整体结构和细胞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破坏,消融部位细胞表面相对不平滑,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
4问:老年人做射频消融治疗有何风险?
答:老年人体质较弱,常合并慢支、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不少人认为采用房颤导管消融风险较高。其实从国内外大的电生理中心实践来看,射频消融安全性很好,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实际上小于1%。
5问:手术是否需麻醉?患者感觉如何?
答:整个过程患者一般处于清醒状态,有时医生会用镇静剂来缓解患者紧张,会全程监护;电生理检查一般不会引起疼痛,导管行进于血管和心腔时患者不会有感觉;检查时医生可能会用微弱的电流刺激心脏,患者不会感觉到这些电脉冲,往往会诱发出心动过速,感觉和以前发作时一样(可能有头晕、目眩、心悸、胸痛或气短等),告知医生即可。总的来说,这些操作风险很小,比较安全。
6问:手术结束后需要缝合吗?术后有何异常感?
答:手术结束后医生会撤除导管,并在穿刺点加压包扎防止出血。穿刺点不需要缝线,术后回到病房仰卧,卧床24小时,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48小时内,患者可能会有乏力、胸闷和胸部疼痛等感觉,这种情况不用担心,逐渐会消失的。一般术后住院观察几天患者即可出院。
7问:房颤导管消融术的成功率如何?
答:单次消融3个月后,约有70%阵发性房颤和60%持续永久性房颤痊愈,而部分经第二次或第三次消融后成功率可达90%以上。
8问:术后需要吃什么药?吃多久?
答:射频能量对左心房的损伤需要一定时间修复,所以消融后3个月内,有近50%患者出现房速、房扑、房颤和房早等心律失常,因此术后要服用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通常使用胺碘酮或心律平。另外,射频消融术后由于心房肌顿抑的存在,心房功能不能立即恢复,仍有形成血栓的可能,所以需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
9问: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是否都要做2~3次?
答:第一,目前治疗房颤的主流术式是针对肺静脉前庭的,而小部分患者其房颤起源可能并不是或并不仅仅是肺静脉,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界嵴等心脏其他部位都有可能触发房颤,首次消融不一定能发现此种来源的病灶,二次消融时才能达到根治目的。
第二,虽然手术成功率相当高,通常达到95%以上,但术后肺静脉与左心房之间电传导恢复十分常见,这是房颤复发的最常见原因。针对这部分患者,就有必要行二次消融,查遗补缺。通常来讲,这部分患者的二次消融较第一次简单,因为第一次的大部分消融位点都是有效的,只需要将恢复传导的缺口补上即可。
第三,一般二次消融必须在3个月或半年以后才能做。因为部分患者消融术后1个月内房颤复发,甚至出现发作频繁的“房颤风暴”现象,而在长期随访过程中房颤却逐渐消失。这种术后有早期复发,而后不再发作的称为延期治愈。国外有报道,肺静脉电隔离术后20%~30%的患者出现延迟治愈。所以,很多电生理中心将房颤消融术后3个月称为观察期,常规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3~6个月后仍存在房颤发作的才考虑再次消融,以避免延期治愈的患者经受二次手术的风险及痛苦。
第四,对于慢性房颤患者来讲,二次消融是比较常见的,国内有专家提出慢性房颤患者平均要经过两次消融才能治愈。因为慢性房颤机制十分复杂,肺静脉只是其触发以及维持的一部分,防治慢性房颤常需更大范围的消融以改良房颤的电学机制及触发灶。
10问:如何判定手术是否成功?
答:术后3个月后,如果在不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房颤发生,可判定手术成功。
总之,发现房颤不可怕,可怕的是置之不理,等到发现严重问题如中风后再想起治疗。很多疾病,早治和晚治的效果是大不同的,费用也是大不同,而受的罪更是大不同。因此,发现房颤,赶紧就医治疗吧!
链 接
回顾分析我院自开展射频消融术以来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5年来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提高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05~2010年在我院住院行射频消融术患者47例,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13~72岁。47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1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4例慢—快型;29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3例左侧旁道,16例右侧旁道;2例室性心动过速(VT),4例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其中冠心病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
1.2 方法:47例各类型心律失常患者,按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均行电生理检查。左侧旁道经冠状静脉窦(CS)电极大致确定其部位,然后经股动脉逆行大头电极在二尖瓣环心室侧细致消融;右侧旁道在三尖瓣环心房侧细致标测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先确定房室结双径和AVNRT诱发区,在希氏束和冠状窦口之间寻找A小于V波且无H波的靶点消融;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起搏标测或寻找最早V波的方法消融。
2 结果
47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1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4例慢—快型,1例快—慢型,1例慢—慢型;29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3例左侧旁道,16右侧旁道;2例室性心动过速(VT)。射频消融成功率95.7%。本组4例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其中冠心病1例,在射频消融术同时行冠脉造影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2.13%,有1例损伤房室结,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但很快恢复为1∶1正常房室传导。恢复率2.13%,后再次行射频消融术成功。
3 讨论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 阵发性房颤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而导致房律紊乱,也是导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我国房颤发病率为0.77~1.5%,而随着年龄的增长,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则达到7.5~10%。由于心房颤动是难治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导管射频消融术以破坏房颤的触发和维持基质,形成大静脉与心房的“电隔离”【2】,成为治疗房颤的主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探讨其治疗后对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5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为观察对象,男34例,女25例,年龄45~70岁,平均58.8±1.6岁;病程平均2.8±0.6年;病因: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17例,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21例,肺源性心脏病9例,预激综合征12例。心功能II级41例,III级18例。患者均无严重肝、肾损害,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抽取我院同期收治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在一般资料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给予口服华法林(2.5mg/片,生产企业:上海信宜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123)10mg/d,连服3d,3d后改为维持量,2.5~5.0mg/d,连续治疗3个月。
1.2.2 观察组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3】。术前行心脏彩超及心电图、24小时心电图等检查,行食道心脏超声排除左心房血栓。局麻下穿刺双侧股静脉,分别置管,送10级冠状窦电极,于右侧股静脉置入 Swartz鞘行房间隔穿刺,行双侧肺静脉造影,给予肝素4000U鞘内注入,每小时追加1000U。经 Swarts 鞘管分别将肺静脉环状标测导管和冷盐水灌注导管置入肺静脉和左心房,标记出左、右肺,上下腔静脉与二尖瓣的位置,于左心房后、上、下、前、侧等区内的心内膜采集点位,构建左心房图像。行环双肺静脉电隔离与左右房辅助线线性消融术。以电位分开和心率减慢为有效标志。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1次/12h,连续3d。随后给予华法林治疗,连续3个月。
1.3.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治疗后房颤发作及好转情况。记录左房前后径(LA)、左室舒张末容积(LVDV)和左室收缩末容积(LVSV),计算LVEF(%)。随访3~12个月,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和复况。
1.4 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心率恢复情况进行判定:治疗后无持续时间>30s的房颤发作,心率恢复正常为成功;房颤无减轻甚至出现其他心律失常,为无效或复发。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χ2 检验,P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85.7±39.6min,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表一: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
例数 成功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9 53 6 89.8
对照组 59 37 22 62.7
χ2 4.21
P
2.2 治疗前后LA、LVEF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性(P
表二:治疗前后LA、LVEF变化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后6个月
LA(mm) 56±7.2 45±4.9 * 40±3.9* 55±7.9 50±3.1* 45±5.2*
LVEF(%) 39.6±4.3 50.3±4.1* 54.2±5.5* 38.7±4.4 46.1±3.2* 50.2±3.9*
注:t=3.91,*表示P
2.3随访
随访3~12个月,观察组在生理、精神、精力、机体功能状态、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以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有研究表明【4】,射频消融术可治愈房颤、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心功能、提高患者存活率。报道称【5、6】,阵发性房颤采用单纯的环肺静脉隔离,消融成功率为58%~93%,若联合左心房线性消融,消融成功率可达82%。经本组资料的结果表明,观察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85.7±39.6min,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综上所述,射频消融术能明显提高患者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房颤治疗中更有优势,可作为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1】相锐,李学文,射频消融术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 2011,06,110~111
【3】段亚妮,宁联,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1,65~66
【3】闫卫东,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5,202~203
【4】Isabelle Nault, Shinsuke Miyazaki, Andrei Forclaz, et al. Drugs vs. ab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evidence supporting catheter ablation. Eur Heart J,2010 May,31(09):1046-54.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宫颈糜烂;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15―02
宫颈糜烂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该疾病通常发生于急性宫颈炎治愈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患者易发生宫颈裂伤问题,宫口变形后容易发生外部细菌感染,腺体深处受到病原体感染的影响,通常无法完全治愈,微波、激光和冷冻等都是该疾病目前较为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1]。本次临床研究对射频消融术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91例宫颈糜烂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已婚,患者年龄范围在22岁至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11.5)岁。其中,23例患者并发衣原体感染,2160例并发支原体感染,131例无明显的临床症状,2769例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妇科检查结果证实:糜烂部位宫颈粘膜有息肉、肥大、充血,且脓性粘液附有白带,大部分患者存在并发症阴道炎症状。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腰骶部和下腹部疼痛,外阴瘙痒,白带带血丝或为脓性,且性生活、月经期和劳累后症状加重。
1.2 方法
全部2891例宫颈糜烂患者均接受白带常规检查、血常规、心电图和TCT检查,同时排除已孕妇女,部分患者还需接受UU和CT检查,如有需要还应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从而排除宫颈结合和癌变的可能。使用BBT-RF-D型妇科射频治疗仪(武汉半边天公式生产)作为射频消融术临床治疗设备,该检查方法能够在病变部位产生生物高热效应,且具有治疗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术中无出血、无味、无烟,以及操作简便易行等显著优势,通过加速病变组织的脱落、坏死、变形和凝固来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并替代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2]。具体治疗过程为:患者月经干净3至7 d后,以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将宫颈分泌物使用干棉球擦试干净,使用RF4探头息肉刀和囊肿刀深入摘出并发肉和囊肿。与糜烂面充分接触,于宫颈6点出起,逐步扩展到周围组织,将整个糜烂面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均匀凝固处理,按照糜烂的程度确定凝固深度,凝固深度通常为2至3mm之间,进口处稍深,且边缘部位逐渐变浅。凝固面通常为楔状,凝固面应大于糜烂边缘12mm左右。手术完成后在宫颈凝固面上涂抹甲硝唑粉沫。手术2周后切口会逐步脱痂,少数患者会发生腥臭现象,此时应使用碘伏进行清洗,并选择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对于并发其他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的患者,需在创面上喷涂VB和红霉素粉沫。对于并发其他疾病的患者,需接受相应的临床治疗,若患者创面出血量较大,则应填塞明胶海棉或是喷涂云南白药,一般情况下,出血症状会在用药3d后自然缓解,且术后2个月内禁性生活、禁盆浴[3]。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宫颈糜烂程度划分标准为:糜烂面积占宫颈总面积的1/3一下为轻度糜烂,糜烂面积占宫颈总面积的1/3至2/3之间为中度糜烂,糜烂面积占宫颈总面积的2/3以上为重度糜烂[4]。
治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复查结果证实,宫颈表面存在轻微充血症状,但宫颈粘膜基本愈合;或是宫颈恢复正常,呈粉红色,且较为光滑,宫颈糜烂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复查结果证实,宫颈糜烂程度减轻超过I度,或是宫颈粘膜部分未愈合,但大部分宫颈粘膜均恢复生长,相关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复查结果证实,宫颈糜烂程度未见缓解,且相关临床症状未见任何改善[5]。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X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
2 结果
所有2891例观察对象中,2800例患者于射频消融术治疗2个月后,再次接受了阴道镜检查,不同程度宫颈糜烂患者临床一次、二次愈合情况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宫颈糜烂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该疾病的高发人群为感染、阴道和流产手术以及分娩手术患者,手术治疗后患者的颈管内膜柱状上皮会变薄,且皱壁会增多,进而大大降低其抵抗能力,在病原体的影响下,患者的感染组织无法完全清楚,最终诱发宫颈糜烂症状。宫颈糜烂症状发生后,患者的宫颈表面会变为红色病损状态,导致柱状上皮替代鳞状上皮,上皮下血管会完全显露。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通常以局部治疗为主,且治疗方法较为丰富,但各类临床治疗技术都会导致患者宫颈表面的柱状上皮脱落、坏死,并被新生的鳞状上皮所替代[7]。
射频消融治疗是随着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出现和推广的,并逐步替代微波、激光、冷冻和电灼等治疗技术,成为了宫颈糜烂患者临床治疗的首选,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射频消融术因其生物高热效应而明显优于其他临床治疗技术。射频消融术治疗宫颈糜烂,具有下述显著优势:第一,治疗方法简单易行,更加有利于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第二,能够利用局部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巩固临床治疗效果,达成深度治疗目标,因而更加适用于重度宫颈糜烂的患者。第三,治疗成本较低,因而更加适合于在门诊推广。第四,射频头通常较小,因而不会造成其他部位损伤,宫颈糜烂面治疗后无明显疤痕,术后粘连的发生率较低。第五,射频消融术所使用的自凝刀为倾斜面,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与病变面接触,且局部受热更加均匀,治疗时间更短。第六,患者治疗过程中痛苦较小,术后复发率地,治愈率较高。
参考文献:
[1] 彭光芳,杨秀艳.自凝刀射频消融治疗宫颈糜烂[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37-138.
[2] 赵健,宋学红.重组人干扰素凝胶α-2b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8(23):616-618.
[3] 杨丽娟.自凝刀射频消融治疗宫颈糜烂80例[J].中外健康文摘,2009,4(2):59-60.
[4] 石明娟.自凝刀射频消融治疗宫颈糜烂120例临床报告[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23):89-90.
[5] 朱建.自凝刀射频消融治疗宫颈糜烂150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369-370.
【摘要】 总结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47例肝癌患者的护理要点。指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有效配合、术后加强病情观察、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术 护理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并且预后较差,中晚期肝癌往往无法手术切除,采用全身化疗、介入等效果不满意1。射频消融术是今年来出现的一种微创治疗肝癌的新方法,对无法切除的肝癌及复发肝癌效果显著。其原理是以B超或CT为引导,将直径仅2mm的射频电子针,经皮肝穿刺进入肿瘤组织并呈星状展开数根小电极“锁定”肿瘤,通过发射交变电流使肿瘤组织中离子产生震荡发热,最高可达120℃,从而达到彻底灭活肿瘤的目的,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特点。我科2009年8月-2012年9月对47列肝癌患者应用经皮肝穿刺的射频消融术技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47列肝癌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龄32-67岁,均为原发性肝癌。
1.2 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用B超或CT探查肿块的大小、部位,选择皮肤的穿刺点及进针的方向,做好标记。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皮肤,铺洞巾,局部麻醉。在B超或CT引导下,根据肿瘤大小、深度选择不同长度、不同针尖长度的单束或集束针,将针尖插入肿瘤中央部位,连接射频消融肿瘤治疗机开始治疗。直径大于3cm的病灶采用“多针穿刺、多点消融”的方案:即一点治疗结束后,收拢电极伞,然后退针2cm,再开伞进行第二点治疗,以此类推,直到将病灶最大限度覆盖;或在一点治疗结束后,将电极针退出体外,选择新的穿刺途径和靶点进行治疗。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肝癌患者对生存的期望很大,特别是年轻患者,多数在体检时发现,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因该技术开展时间较短,患者对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技术缺乏了解,更易紧张、担心术后疗效等。治疗前护士应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及家属讲解该技术的治疗原理,操作过程及优点,告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列举成功病例,进行现身说法,以缓解患者恐惧及焦虑心理,使其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2.1.2术前准备常规检查心、肺、肝、肾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肿瘤标记物AFP、CEA浓度、做B超、CT及MRI检查。术前一天练习床上大小便,腹部备皮,清洁皮肤,最好洗澡,以防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前禁食8-12小时,保证充足睡眠。给予维生素K1及护肝药物改善凝血机制。体质较差者治疗前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低脂肪饮食,加强营养支持,以提高患者抵抗力。
2.2 术中护理
2.2.1 保持合适:根据肿瘤部位不同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瞩患者全身放松,力求感觉舒适,在患者臀部外上方或大腿外侧肌肉较丰满处放置2个回路垫(分散电极),使之平整牢固的紧贴于皮肤表面,以避免灼伤。
2.2.2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患者面色、心率、心律及血压的变化。及时设定射频功率的大小,准确记录射频治疗时间。在治疗过程中,瞩患者严格保持规定,以保证穿刺部位准确。治疗中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区、剑突及右肩背部疼痛或出汗,给予心理安慰及局部按摩后患者症状缓解,均完成治疗。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术毕瞩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过早活动和用力过猛,以防腹压骤增致穿刺点出血。应吸氧24-48h以增加肝细胞含氧量,促进肝细胞再生。禁食12h后若无腹痛腹胀,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富营养饮食。术后注意保暖,遵医嘱行抗炎、保肝、止血、补液治疗。
2.3.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3.2.1 出血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形成,术毕穿刺部位应加压包扎24h,注意腹带不能过紧或过松。如患者出现血压偏低、心率变快、烦躁不安、腹肌紧张有压痛、反跳痛,应考虑有腹腔内出血或空腔脏器穿孔可能,应马上报告医生处理。
2.3.2.2 疼痛 为治疗后肿瘤细胞坏死、肝组织炎性水肿和肝被膜紧张度增高所致,与肿瘤部位及治疗范围有关,一般3-5天可消失,期间可口服镇痛剂,严重者可肌注曲马多或杜冷丁,并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安情绪。
2.3.2.3 发热 为射频治疗后机体对肿瘤坏死细胞吸收所致。术后次日出现,一般在38.5℃以下,持续5-7天2。护理上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一次,及时更换汗湿衣被,鼓励多饮水或予物理降温。减少探视人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体温过高或持续超过39℃不退者,应注意有无感染征象。
2.3.2.4 肝功能异常 射频消融在损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周围的健康的肝组织,也有一定损伤作用,造成肝功能障碍,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遵医嘱行药物护肝治疗,鼓励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的改变,及时发现肝昏迷前驱症状,立即复查肝功能及各项生化指标等。
2.4 出院指导
2.4.1 定期复查 每月一次B超及血清酶谱学检查,3-6个月复查CT,以了解肝功能变化及病情复况,按医嘱定期来医院接受化疗,同时口服护肝药物。
2.4.2 注意休息 加强营养,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在病情和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可适量活动。
3 小结
肝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为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康复出院,护士应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的有效配合,术后严密观察,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及时行健康教育,加强术后随访,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命。
参考文献
答:根据我们目前的治疗经验,不受年龄限制,并发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房颤也不受限。
问:所有的房颤病人都要常规华法林抗凝吗?华法林的副作用较多,配伍禁忌也很多,能够长期应用吗?
答:按照美国心内科医师协会2004第七次抗栓和溶栓会议的建议:持续性房颤或阵发性房颤具有以下一项危险因素应视为脑卒中的高危患者: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短暂脑缺血发作、体循环血栓史,年龄>75岁,中至重度左室收缩功能不全和(或)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或糖尿病史。这些患者应采用华法林治疗。对于年龄在65~75岁的持续性或阵发性房颤患者,无其他危险因素,可应用华法林治疗,也可以选择阿司匹林(325毫克/天)治疗。对于年龄
问:78岁老年人VVI起搏器安置后,仍有房颤出现,反复心悸不适、乏力,间断起搏器工作,此种情况,是继续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加用抗凝剂,还是加用射频消融治疗。做一次房颤射频消融的价格是多少钱?
答:建议射频消融治疗。目前价格是6万~8万元左右。
问:每次电复律前都要常规静注安定吗?
答:为减少病人的紧张情绪,电复律前最好静脉应用短效镇静药物,使处于轻度麻醉状态。
问:射频消融与外科迷宫术治疗哪个好?
答:外科迷宫手术成功率较高,但创伤大;射频消融比较而言成功率略低,优点大家都明确。
问:房颤病人只有10%的有附壁血栓吗?抗凝治疗对机化的附壁血栓有效吗?新发房颤患者最短多长时间有附壁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有多长时间老化或机化。机化的血栓怎么办?
答:非瓣膜病房颤血栓发生率为5%~6%,瓣膜病房颤在12%左右,抗凝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新发血栓,但部分心房血栓病人长期抗凝治疗血栓可以消失,抗凝对机化血栓无效;新发房颤持续超过48~72小时血栓可能性明显增加。
问:67岁女患者,既往无心脏病史,2006年3月体检心电图示:频发室早三联律(二个正常一个异常)无症状,心率:80次/分,心脏彩超和颈A彩超正常,血脂略高,请问需要药物治疗吗?有必要做导管消融吗?
答:对于该室早而言,不需要药物治疗和导管消融治疗。
问:对房颤导管消融有禁忌证吗?风心、二狭、左房扩大,心功能3~4级的病人可以做消融吗?做了消融能不能改善心功能?
答:有禁忌,对于严重的心肺等器官功能不全者手术风险大。
问:房颤患者长期口服华法林的剂量和注意事项?如果没有三维构象设备如何开展房颤的射频消融,如何定位?
答:我们观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平均维持剂量为3毫克,我国患者抗凝治疗经验性的将INR(为监测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的一个指标)的目标值一般维持在2.0上下。华法林剂量的调整要根据INR偏离目标范围的大小和患者以前对华法令剂量调整的反应,大多数情况下华法林增减的剂量在5%~20%。华法林受饮食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几乎所有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代谢的酶都与华法林有相互作用,加用或停用任何药物时时,应更密切监测INR,与华法令合用的药物中,最应引起重视的是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抗炎药。
摘要目的:调查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作射频消融术前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的病人96例,在手术前后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确定影响该类病人焦虑抑郁的因素。并将9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两组进行相同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及视频模拟宣教。结果: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为87.5%,职业、家庭和经济情况是影响病人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护理干预与否有明显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缓解病人的抑郁焦虑状态。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护理干预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fore catheter abla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rapid arrhythmias, and to study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underwent catheter ablation. Method: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theter ablation. 96 patients with rapid arrhythmias were selected and investigated using SCL-90 scales table both before and after catheter ablation .96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accepted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as routine, while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preoperative systematic psychological care,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 beside the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Result:Anxiety and depression occurred in 87.5% of patients. The patient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as affected significantly in turn by profession, family relationship and economic situation.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release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se patients. Conclusion: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before operation can reduc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catheter ablation therapy patients.
Key words Catheter ablation,Nursing intervention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择2000年10月~2007年10月住我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的病人96例。其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20~61岁,平均48.2±1.6岁,平均住院日为7.8±1.5天。所有病例无严重的合并症,均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患者自愿参加调查,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46例。
调查工具:应用病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职业、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术前两组进行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
调查方法:术前1天发放《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和SCL-90。护理干预后,在术后4~7天由责任护士对其心理状态再次进行问卷调查。护士将所有组成焦虑、抑郁的各项目之和的总分除以阳性项目数得因子分。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
护理干预方法:两组术前4天进行常规治疗和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责任护士根据术前对病人做的问卷调查,进行简单的相关因素分析,然后采用整体护理理念及方式,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及视频模拟方法等干预措施。
统计学方法: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
结果
结果见表1、表2。
表2显示:护理干预前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讨论
①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心理的压力,以及患者社会家庭背境,从而给予针对性的开导、安慰鼓励和帮助,使病人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愉快地接受治疗,加快机体的康复。②术前指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射频消融技术的植入方法、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和安全性可以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介绍同类治疗方法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讲解射频消融技术与药物治疗同类疾病的效价比,减轻病人对经济因素的过分担忧。③视频模拟宣教:由责任护士用视频情景模拟的方法,给病人讲解射频消融术的教育内容。视频模拟能将抽象、深奥的医学理论变为通俗易懂的医学知识,视频画面生动,形象逼真,再配以清新明快的解说词及舒缓优美的音乐,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了患者的求知欲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对疾病的认知度,减轻了心理压力。从而提高了术后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马长生,益鲁粤,张奎俊,等. 介入心脏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11-887.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增订版):31-35.
3董秀萍,孙中慧. 术前导入式健康教育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护理学杂志,2005,20(22):64-65.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心内电生理检查;误诊;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b)-0178-02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手段,通过将射频电流引入到心脏内对特定的部位进行消融以达到融断折返环路和消除病灶的目的,从而实现根治心律失常的目标。该术一经引进,就在各大医疗机构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减少误诊的发生,更精确地实施消融术,探讨采用心内电的生理检查方法和射频消融术进行诊断时发生误诊的原因。该研究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该院在治疗心律失常过程中出现的误诊案例进行了分析,以期帮助提高消融术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且实施消融术的患者中出现误诊的案例共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为(42~55)岁,平均为(48.5±6.5)岁,病程为2~12年,平均为(6.5±4.5)年。
1.2 诊断与治疗
①治疗设备:治疗中使用的是800 mA悬吊C臂X光线机,32道心脏电生理仪以及CY-8100型射频仪。②诊断检查:对6例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食管心房调搏检查以及心内电生理检查(EPS)。③操作方法:在为患者实施完麻醉之后,用Seldinger法将患者血管进行穿刺,并放入电极鞘管,然后将电极从患者锁骨下的静脉入路;在电极标测到位后为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④导管消融:根据检查报告实施不同部位的导管消融手术。若在左侧旁道,即在消融时对心房侧或左房室的环心室侧进行消融;若在右侧旁道,即在消融时对右房室的环心房侧进行消融;若在间隔旁道,即在消融时对左心室侧或房室的环右心房进行消融;若患者属于房室结双径路折返过速,则在消融时采用后位法或下位法的改良慢径路进行消融。
1.3 治疗成功标准
患者在实施手术后心电图显示Delta波消失;患者房室结的双径路传导或传导特性发生明显改变或消失;在对患者进行心室起搏的状态下,患者的心脏呈文氏型的室房传导或室房分离;对患者心房或心室进行程序刺激,不会产生心动过速;在治疗后半年以上,患者的心动过速症状未有复发。
1.4 误诊处理方法
对于在手术中根据相关检查诊断的病症进行消融时,若多次消融,患者的心动过速症状未有改善,则判断为误诊。对于误诊患者需再次行详细标准的EPS检查,并可联合专家进行会诊,对患者病情进行再次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再次实施消融术。
2 结果
其中将AVRT诊断为房速的有1例,在多次进行消融无效后实施详细标准的EPS检查。检查显示,逆传心房的激动顺序和患者心动过速时在R-R间期固定时激动的顺序一致,而R-R间期固定时激动顺序与其心房激动顺序出现明显的不同,且检查中显示His束的激动顺序较为落后,因而将其诊断为AVRT,再次实施消融术,在患者左侧心脏壁距离CS口约5 cm的位置进行消融,心动过速现象消失,心室起搏下显示室房分离,治疗成功。
将房速诊断成右侧旁道参与AVRT的有1例,在多次进行消融无效后判断为误诊,再次实施详细标准的EPS检查,检查显示,患者在心动过速发作时其消融电极所记录的房室关系发生变化,部分激动A波出现在V波之前;当检查人员用快于心动过速频率的速度对心室进行刺激时,未能成功夺获心房,患者心动过速的频率没有发生改变。据以上两点将其诊断为右心房房速,由于患者不能够耐受再一次射频消融,继而采用房室结的慢径改良方法进行治疗,改良后患者的心室率恢复到90~110 bpm,治疗成功。
将AVNRT诊断成AVRT的有2例,按AVRT对患者的右心房后的间隔处进行消融无效,判断为误诊,再次实施详细标准的EPS检查。检查显示,在刚刚诱发心动过速时,A波和V波会出现短阵的完全融合,其频率是240 bpm,因而将其诊断为慢-快型的AVNRT,为患者实施房室结的慢径改良消融后,心动过速症状不再发作,在其后的随访中,也未再次发作心动过速,治疗成功。
将慢旁道参与AVRT诊断成房速的有2例,多次进行消融无效后,判断为误诊,再次实施详细标准的EPS检查,并联合专家进行会诊。检查显示,在对患者心室进行刺激时旁道会出现递减传导现象,且在心动过速时其V波和A波接近110 ms,诊断为慢旁道参与AVRT,对旁道进行放电1s后,患者心动过速终止,心室起搏下显示室房分离,治疗成功。见表1。
3 讨论
根据本次研究中的6例误诊案例的相关资料,可总结出导致在初次诊断心律失常时发生误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该研究中,将AVRT诊断为房速的患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His束的分析和观察不准确,而错误得将其诊断为房速,延误了患者病情。因此在实施消融手术前一定要进行详细标准的EPS检查,并且一定要对以下几项进行认真详细分析,①在检查时一定要有清晰的稳定的His束电图,在记录时可采用特殊多级电极放于患者右心室进行刺激,并记录下His束;②对于患有长R-P型心动过速的患者一定要实施详细标准的EPS检查,对患者的心室进行RS2刺激能够为具体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③对EPS检查的图形资料进行仔细分析,对于图形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如A波与V波发生融合等,进行详细分析。由此可以总结出误诊原因之一是对患者实施的EPS检查并不全面和标准。
在该研究中,诊断医师对非经典部位发生的慢旁道传导的认识不清,导致将其误诊为房速,致使消融手术失败。经典部位的慢旁道参与AVRT,其旁道多在患者CS口附近。当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长R-P波间期以及出现窄QRS波形,而这些表现与房速的心电图表现相似,这时医师就容易将其与房速相混淆,而将其误诊为房速。另有两例患者的慢旁道参与AVRT被误诊为房速,在进行检查时刻意对V波和A波得融合点进行标测,而发生A波、V波融合误认,使得消融无效。因此在面对不能够进行明确诊断或者明确进行解释的心脏电生理现象时,应对患者实施全面的EPS检查,并可联合专家对其中的不明现象进行会诊,以准确诊断患者病症,减少误诊的出现。由此可得出误诊原因之二是诊断医师对心律失常的某些电生理特点或特性认识不清。
在该研究中,有1例患者的AVRT症状十分常见,但因医师对在R-P间期中出现的心电波不整而武断地将其诊断为房速。在第2次术前诊断时发现,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所出现的短阵房速和频发房早都在AVRT诱发窗口之中,并且会对患者的心动过速症状进行重整,而使得在R-P间期出现不整现象,但仍属于AVRT的临床指征范围,不能将其诊断为房速。而发生误诊的原因就在于,医师将R-P间期重整作为房速诊断的指标,而产生导向性错误,使得接下来的消融手术因此失败。由此可得出误诊原因之三是医师术前诊断的经验性错误。
[参考文献]
[1] 罗学胜,张红,陈穗,等.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11):62-64.
[2] 李金生,韦虎,王德荣,等.50例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病例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24(5):443-445.
[3] 潘明.经食管心电生理与心内电生理检查对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对比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1(3):36-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