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村经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农业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及农村经济还有一定差距,目前的农村经济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改变传统管理观念,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1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农村经济管理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复杂,不仅对农业生产中各种设备及原料的资金进行归纳整理,还要对土地流转承包等进行管理,相对于其他行业的管理,农村经济管理内容非常繁琐。农村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与农民相关,处理不当会导致农民利益受到损害。但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涉及农村经济管理的还比较少,造成农村经济管理出现问题时没有法律依据,不能实现有效约束。
1.2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缺乏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城市还是比较落后,所以农民更愿意进入城市发展,导致农村人才缺乏。许多农村的人才在接受大学教育后更愿意留在城市工作,不愿意回到农村发展,使得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缺失严重。其他行业人才也是如此,这就导致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缺乏、文化素质低,最终由于专业技能不足工作经常出现纰漏。
1.3资金投入不足
国家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村发展的投入也在加大,但是资金方面明显不足。农村经济水平较城市来说比较落后,国家每年都在加大农村经济管理资金投入,但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管理资金保障。再加上农业的特殊性,不是投入资金就很快有收益,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取得经济效益,这也是农村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之一。
2做好农村经济管理的对策
2.1完善法律法规
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首先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要对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做深入了解,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使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有法所依,为农村经济管理提供保障。健全的法律法规既能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工作依据,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一个了解自己合法权益的途径。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增多,个别管理人员经不住诱惑挺而走险,这些问题都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严格惩戒。
2.2引进并培养专业经济管理人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流入,要采取一定措施来防止农村人才的流失,为农村经济管理提供优秀人才,注入新鲜血液,帮助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一是加强农村的竞争力,在经济、环境和文化方面追赶城市的生活状态,为优秀人才的引进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二是要解决薪酬问题,薪酬是吸引人才的最关键因素,有了高薪酬的保障,人才在农村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对于一些地区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的情况,可以不定期进行培训,让经济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以便更好地处理工作上的问题。农民是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主体,在农村经济管理中要做到使农民有更多的经济收入来源,以减少他们的生活负担,最终达到农民更好地配合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3深入调查研究农村基层工作
农村经济在快速发展,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类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清除障碍,提高农业发展水平。解决问题前提是深入到农村进行相关调查,切实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使经济管理人员在工作时有法可依。
2.4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审计管理
农村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农村经济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要加大农村经济管理资金投入。一是保障经济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经济管理人员的工资等。同时,要强化农村经济管理的审计工作,对于国家投入的每一笔钱都要合理运用,要记录详细的资金去向明细,以方便上级监督部门更好的监督。而且要做到资金都用到点子上,达到资金利用率的最大化,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对资金流向进行监控,以促进农村经济管理更健全。
3结语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促进农业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辉.浅析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路[J].中国农业信息,2012,8(13):85-86.
1.1大力发展新农村经济,实现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均衡发展
金融和经济发展是离不开,是一个整体,经济决定金融,没有一个个的经济体,金融就很难发挥其作用,因此,农村金融服务滞后的现象,只有不断地通过在供给中创造出更多的需求、在需求中提供更多的供给,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一问题。
1.2建立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根据农户和企业发展多层次性和多样化的要求,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竞争性的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允许农发行逐步开展信贷以外的咨询、项目融资、企业并购等金融业务,以增强其盈利水平,催进其可持续发展;开发适合新农村建设所需金融品种和服务,使农村金融资源总量平衡;建立和完善贷款的风险管控机制,遵循信贷资产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通过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协同运作,能够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1.3优化农村金融信用环境,为农村金融健康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农村金融环境建设,切实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强化农村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为农村信贷风险控制提供依据,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建立更加灵活的担保机制,为贷款发展农村经济扫除障碍。
1.4引导和规范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金融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竞争性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其作用,同时要重视民间金融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放宽市场准入提交,杜绝非法操作,使其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2农村金融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
2.1农村金融促进乡镇和私营企业的发展
通过农村金融信贷的支持,中小型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利用获取到的资金发展起了自己的业务。随着规模和业务扩大,以及为了满足适应市场化和国家化的需要,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小城镇建设,从而带动了企业产业的发展,这些都归功于农村金融的支持。
2.2农村金融带动了农村信息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在“三农”的开展过程中,引进农业所需要技术、购置优良品种和进行农用设施的改造以及聘用技术人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随着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进一步完善,将给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步伐。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农民需要农村金融来服务于自己的生活和生产
农民发展农业、养殖业以及扩大生产都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资金的来源就依靠农村金融来解决。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在仅仅满足于以往的贷款和还款业务,更加倾向于更丰富和方便的服务,比如:结算业务,投资业务等等。农民的生产生活、收入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农村金融有直接的关系。
3结语
总之,只有不断的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和发展适合新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才能更好的为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满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魏雅丽.中国农村金融成长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娄迎春.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问题探讨[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李世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及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论文摘要]实证研究方法是我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主流方法,这既源于西方经济学实证研究传统的复归,也源于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理论工作者应很好地坚持这一方法,但也应在此基础上强化规范研究。
研究方法论规定着研究的出发点、路径及结论,因而在研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农村经济研究方法论进行考察,对于廓清当前农村经济研究指导思想、技术路线、成效并思考今后农村经济研究的方法论方向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村经济研究方法考察
综观我国农村经济研究方法,不难发现实证研究是主流方法。所谓实证研究是指从大量的经验事实中通过科学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或规律,然后通过科学的逻辑演绎方法推导出某些结论或规律,再将这些结论或规律拿回到现实中进行检验的方法论思想。体现这种方法论思想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侧重于廓清经济活动的过程和后果以及经济运行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而不使用任何价值标准去衡量“是什么”是否可取。
首先,实证研究是我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主流方法。在我国农村经济研究中,理论工作者主要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现状分析、特征分析、模式分析、关系或原因分析、制度变迁分析、行为分析、绩效分析等。另外,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是我国农村经济理论工作者的一贯传统,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调查分析、调研报告占有相当比重。同时,近些年来,在原来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借用其它学科较为成熟的分析框架,在农村经济研究中逐步引入了案例研究方法,虽然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但却昭示了实证研究倾向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其次,农村经济研究中的规范研究大都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我国农村经济研究除了实证研究这一主流方法外,也运用了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是探讨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给出达到这种价值判断的步骤。由于我国农村经济正处在体制和结构转轨时期,对今后的体制、制度及经济运行与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设计自然纳入了理论工作者的研究范围。但绝大多数规范研究是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几乎所有的规范研究都是对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趋势实证研究成果的进一步理论提炼,从而使规范研究本身带有浓厚的实证研究方法论色彩。
二、实证研究方法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研究主流方法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原因:西方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传统的复归
以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为标志诞生的西方经济学古典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实证研究方法论传统。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们,以现实世界中大量的经验事实为根据,采用经验描述的方法,探寻事实的本质及各种事实之间的联系,并进而得出也同样属于经验性的结论和规律。尽管古典经济学家们在研究中也运用抽象演绎的研究方法,试图探寻错综复杂的经济世界各种事实与现象的具有抽象和一般意义的共性本质,但这种研究方法不仅不能增强经济学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反而成了经济学家们建立各自理论体系的根据,最终也未能取得主流地位。以马歇尔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继承了旧古典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方法论传统。然而,新古典经济学之后并一度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综合理论,并没有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传统,而是在研究中借用了大量的数学方法,使西方经济学呈现出明显的数量化特征,但同时也使经济学与现实经济世界相去甚远。随着实践的发展以及因新古典综合理论与现实的脱节而导致的理论“贫乏”,诸多所谓非主流经济学,如比较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供给学派等,纷纷涌现出来。这些经济学分支或学派,虽然理论内容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理论都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以前经济理论脱离现实的理论假设、研究范式进行了修正,使经济学研究又回到现实世界中来,复归了实证研究的传统。我国农村经济研究也越来越受到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影响,其实证研究方法传统及其复归,对我国农村经济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二)现实原因: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改革仍表现出很大的不彻底性,许多方面的改革还有待深化。与此同时,农村经济发展也因改革的滞后及原有制约因素迟迟得不到化解而进展缓慢。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正处在向纵深推进阶段,并具有很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主要体现在:(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仍很艰巨。土地制度改革还不深入,尤其是土地市场流转机制和制度还有待于探索和建立;农业经营组织制度还有待于创新和完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科技体制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等等。尤其随着改革的向纵深推进,各种问题和矛盾交织在一起,强化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2)“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鼓励并允许对多种改革方式和途径进行探索,从而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这一方面激发了改革的活力,另一方面也会因对这些新生事物进行不断甄别而增加了改革的复杂性。(3)在改革发展的纵深推进阶段,既要避免改革的负面影响,又要把改革化作发展动力,在改革中谋发展,“鱼和熊掌兼得“,这本身就是极其艰巨的。(4)随着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所浮现出来的诸如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不公平竞争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的出现及其解决也增加了改革发展的艰巨性与复杂性。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这种艰巨性、复杂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因而把探寻改革发展中的“经验事实”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规律作为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其研究方法必然表现出向实证研究方法的倾斜。
三、几点思考
第一,实证研究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主流方法以及规范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实证研究的特点,不是由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偏好决定的,而是有其客观的理论和现实原因。
传统上,中国的农村经济一直被看作是灵活自由的农耕经济,能够提供粮食、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从而支持城市和国民经济发展。但是,以观察的眼光看,农村经济与中国现代化部门之间的关系,远比这要复杂得多。
这种复杂性表现为,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和慢速发展周期,农村经济和其他经济部门不断相互作用和影响。中国农村经济所做的,不是仅仅被动地承受现代化经济部门扩展和痉挛所带来的冲击,还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那些痉挛。
粮食周期矛盾起伏
经济和政治原因,加上国家安全因素,使中国的粮食在农业经济及其周期性宏观经济的不稳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施加了有力但并不总是有利的影响。中国粮食产业的起伏和兴衰,反映了抵制粮食进口的国家政策与农民必须从粮食获得的低收入之间的不断争战。
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中有一个主要目标,类似未来国际冲突中的应急计划,其目的是把国际社会实施制裁、停止粮食进口时中国可能承受的打击,降低到最小程度。例如,中国政府关心的是,用宝贵的外汇资源来维持农村居民或“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而不是用它来发展现代化的经济部门。
坚持限制粮食进口,实际上会断绝国内的粮食来源,让中国大致面临两个选择。首先,中国会允许国内的粮食价格上升到足够高的水平,使农民自觉自愿地种植足够多的粮食。这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粮食价格偏高;需要增加城市居民的工资,以提高其粮食补贴;各种产品的价格相应增高;城市居民抱怨由此引起的通货膨胀。
另外,中国也可以采取通过施加压力和说服劝导结合起来的办法,保证农民种植足够多的粮食,从而通过粮食高产来保持市场上粮食价格的低水平,使城市的通货膨胀得到控制。然而,这种做法的副作用是,农民的收入更低了――至少在官方指定的专门生产粮食的地区。后面这种方法是中国政府采取的基本粮食战略,但是这种战略也遇到了麻烦,因为它只能间断性地取得成功。
政策补贴杯水车薪
这种战略之所以陷入麻烦,是因为有些时候,当农民开始种植更多的粮食后,遇到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粮食生产获得了大丰收,粮食价格随即下跌,不足以维持一个可以接受的农村生活标准。
过去的25年,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政府都要插手帮助农民,抬高粮食收购价格,对农民给予补贴,以便农民能够维持稳定的生活标准。这时,政府就要支付难以承受的高昂补贴费用。
当粮食收购补贴过于昂贵,粮食供应充足、粮价低廉时,政府开始松动其“压力加说服”战略。于是,农民转而种植其他农作物,有时候这种转移非常快。然后,经过几年的时间,粮食产量开始收缩,粮价逐步回升。这时候,一个新的粮食种植周期就会重新开始。
这种周期性变化对农民收入产生的影响巨大的。其原因不难看出:种植粮食给农民带来的利润十分微薄,如果以适中而合理的工资来估价他们的劳动时间,结果甚至是造成了损失。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政府一直强迫农民种植粮食,粮食产量居高不下,由此造成了粮食市场价格的大幅回落。
2004年以前,粮食补贴的预算支出都是微不足道的。有关农村消费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2001年种粮面积有所减少,农民收入得以增加,但到了两年后,农村家庭的消费增长仍然保持低水平。当政府2004年再次提出或强调农业年度种植粮食的要求时,也抬高了粮食收购价格。与此同时,政府还免除了农业税和农民向地方政府缴纳的大部分费用。
免除这些农业税相当于增加了政府对农业的补贴。这种财政支持不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而是通过降低财政收入预算来实现的。税收减免并不只给那些与低收入抗争的专门种植粮食的地区(所谓的“粮食基地”)的农民带来了好处,它也让所有农民同时受益。
消费鸿沟深壑难填
就收入和消费而言,在经济慢速发展周期,农村经济面临着更为极端的体验,而城市地区则发展得较好。然而,在快速发展周期――除了20世纪80年代以外,城市地区总体上也跟农村地区发展得一样好。因此可以说,不是农村受到的冲击在快速和慢速发展阶段更为极端,而是农村地区在这两个阶段的发展情况都不太好。
从1984年开始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这种不同的城乡消费实践所带来的长期影响是,加剧了城市和农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农村人均消费收益一直十分微薄。2005年,农村家庭消费才呈现出恢复的迹象。
相对于城市消费水平而言,降低的农村消费与经济活动周期之间的联系表明,有两种基本力量在发挥作用。其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周期内的通货膨胀增长,它增加了城市的收入,但在调整通货膨胀时延缓了农村消费的增长速度。其二是,在经济慢速发展周期内,政府重新强调的粮食种植政策。换句话说,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纪录显示,无论是经济快速发展和慢速发展,都对农村消费行为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差别对待,逃离乡村
到2005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即使不是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成果,也是其重要成果之一。
做一个最可能的估计,到2005年年底,60%的中国城市人口是在之前两年半的时间里,从农村地区移居到城市的。换句话说,在目前中国的城市人口中,最多只有40%的人口,是改革开放开始之时享受补贴的城市人口及其后代。2005年,在总数为5.6亿6千万的城市人口中,有3亿多的人口原来是农村家庭的。
有关调查得到的信息显示,在城市地区工作的农村移民的生活水准,远比他们仍然留守在农村地区的亲戚生活水准高。中国的经济改革和政策,显然给这些来自农村的人口带来了好处。
如果仅仅考虑到那部分依然生活在农村的人口,那么,就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况来说,实际情形可能更为糟糕。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整政策明显地把农村地区置于更加不利的境地。在很多方面,这种对农村的政策偏见,是控制通货膨胀和刺激发展的实际努力,于无意之中带来的结果。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快速增长阶段,除了2004年到2005年,银行存款增加,通常将款项贷给城市项目,特别是基础建设项目。同时,调整工资意味着弥补为了帮助减少改革的负效应所带来的代价――但这些补偿性调整只针对正式城镇职工。
此外,对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未纳入农村人口。这样,再就业培训补贴、失业保险以及最低收入保障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改革困境的安全阀,并没有覆盖到农村人口。
市场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农村品的生产与销售开始逐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发展趋势。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越高,这种发展趋势也将越明显。科技的不断进步,使现代化技术不断被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使农产品的生产实现了规模化。现代科技的引入,使农村企业更加重视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农产品的销售更加规模化,更有利于企业在生产与销售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培育市场农业经济实现农村经济新跨越
2.1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
不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的质量与价格都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重点[3]。根据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应逐步规划并建立一系列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在生产基地中,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的培植,建立一个绿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除了培植较为常见的品种之外,还可以在生产基地中培育一些因地域限制不易在室外存活的农产品品种。在农产品的招商方面,应给予潜在商家一定的优惠政策,让商家能够通过最小化的投入实现最大化的收益。同时,也为无业人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2提高农业人才储备
市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市场上投入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与高素质人才。只有不断提高农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农村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高水平发展。在农业人才的选拔上,应实行竞争上岗制度,避免腐败问题的发生。对于企业内部的高水平人才,应通过物质奖励等方式进行激励,遵循贡献越高回报越高的原则。同时,对所有人才实行淘汰制,做到奖惩分明。企业内部应定期进行培训,做到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人才储备。
2.3建设龙头企业
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使农村企业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农村工业化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方向[4]。因此,应按照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在农村企业成员中,着重培养一些龙头企业,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不断将先进的科技与一流的管理模式应用到龙头企业的建设中,坚持企业自身的特色,提高企业在农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企业的市场规模,也能获得较好的市场效益。在龙头企业的建设过程中,应建立农副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基地,保证农产品与副产品投入市场的品质,使其受到市场的欢迎。
2.4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我国在加入世贸后,市场的规范化使我国的市场农业经济体系日趋完善。然而我国农产品的流通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5]。由于我国农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导致我国还没有完善的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的缺失,使市场无法对农产品进行有效的评级。同时,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产品的经营与销售进行规范。为了保证市场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应根据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完善我国市场农业经济体制的建设,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农产品的销售行为。
2.5结合市场需求
在市场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围绕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展农业生产,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农村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针对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农产品,应按照地域优势规划并建立一系列农产品生产基地。对于主导该农产品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建设企业的龙头,推动企业集团化发展。农村企业的集团化发展,更有利于农产品资源的集中,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同时,也有利于农副产品的开发,实现农产品增值。此外,应不断转变思想,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及时对市场的消费能力做出预测。由于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依然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导致农产品生产者一味追求产量,而忽视了市场的消费能力。农业市场经济想要获得发展,企业就必须按照市场的消费水平来决定产量。
3结语
1.1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1.1.1利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流转的方式把农户的承包地集中起来,然后由龙头企业集体统一投资建设奶牛厂、万头猪场、食用菌等企业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2008年底,全县累计土地流转面积为1228.6766公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71%,其中:龙头企业流转面积为47.461公顷。通过以上形式一方面使农户的土地进行流转,农民在土地上得到了实惠,另一方面农民可以在这些企业中打工又能获得劳务收入的实惠,从而促进了当地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发展。
1.1.2先由集体经济组织把农民不愿承包种植的土地以支付一定数额流转费的形式集中起来,然后再向外招标承包,发展高效农业。
1.1.3先由农户之间通过协商达成流转意向,然后由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出面办理流转手续,土地流转后的收益按一定比例返还给出让经营权的农户。
1.2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相对集中、形成规模的原则,搞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大农业优势产业布局调整,推行优势产业向最适宜区域集中,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群和产业带,从而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我县已形成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结构,不断壮大规模。
1.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
我县人均耕地较少,要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必须大量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必须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转移农村劳动力,我县采取了一是加快产业间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二是加快区域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一个农村区域向另一个农村区域转移。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的结果,是农村人口份额的下降和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从而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空间。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加强农村民生问题
2.1切实制定好建设规划
按照科学发展的原则,着力突出我县农业“蔬菜立县”战略。建成以高店、雨润为中心的紫皮大蒜种植基地;以碾伯、高庙、洪水为中心的乐都辣长椒种植基地;以南北二山为中心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2.2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就必须针对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我县加强了如力争在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安全饮水、动物疫病防控、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等建设。
2.3切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农村道路建设;二是抓好农村环境卫生;三是抓好农村河道沟渠治理;四是抓好绿化美化工作;五是大力推进农村设施建设;六是促进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融合,加快推进农村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体系建设。
3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新突破
3.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农民增收新的突破
3.1.1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务农的人少了,才有条件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
3.1.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提高农业效益,把农业产业化同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以及产品优质化结合起来,做强支柱,做优特色,做大产业,做响品牌,做活市场,构建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通过示范村、示范组、示范户的建设,率先实现突破,以样板示范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寻找增加收入的途径。进一步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引导和鼓励农民多发展附加值含量高的经济作物,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按照“产业化发展农业、专业化富裕农民”的思路,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工业化的最佳链接点来抓,对重点龙头企业从服务体系、科学示范以及专业化生产方面给予扶持,使之在较短时间内做的更强更大。
3.1.3搞好配套服务,整合资源,通盘考虑。采取项目扶持、资金整合、信息服务、农业技术组装配套等有效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依靠科技,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民培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应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做好农村科普工作。重点培训农作物的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技术,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3.2拓宽思路、创新机制,寻求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新途径
3.2.1抓关键,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键在人,关键在村级班子。近几年来,我县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有钱办事”的前提和条件,注意把政治坚定、公道正派、群众威信高、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优秀人才选进党支部班子。同时,严格程序,依法选好村委会班子,使村级班子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坚强堡垒。通过举办培训班集中培训、聘请专家授课、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村级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帮助村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
3.2.2深化农村改革,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深化农村改革,转变政府和村支两委职能,为个体私营经济搭建发展平台。各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确定经济项目,采取土地出租、承包、入股的办法,引进种养大户和私营经济业主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3.3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实现新突破
山西省的通讯事业发展也比较落后,通讯主要是人们通过某一方式将信息发送给别人以达到沟通、交流等目的。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通讯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讯业先后出现了固定电话、无线电话、手提电话、互联网以及视频电话等各种各样的通讯方式。越来越便捷的通讯提高了人们的办事效率,加深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对促进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山西省作为欠发达地区之一,通讯事业发展落后,跟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步伐,与发达的沿海地区比起来存在很大的差距。落后的通讯事业必然会影响商品的交换,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工作效率受到很大的影响,与充满高科技产品的现代化社会差距太大。
二、思想观念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
山西在太行、吕梁山区的农村中,村民思想观念落后。而思想观念是一种拥有强大力量的精神因素,好的思想观念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而在山西一些落后的村庄,村民的思想观念普遍陈旧,通常都是完全不加以选择地继承老一辈的认识,在他们看来,孩子越多代表的福气也就越多,因此,越落后的地方,孩子生得越多,有的平均每户好几个孩子。这种思想观念一方面使得农村妇女不能参加正常的工作,影响家庭收入,一方面又使得家庭人口多,生活压力增大。同时,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农村里也是根深蒂固的,很多农民认为,生女儿最终是要嫁到别人家的,生儿子是可以传宗接代的。因此为了能够得到男孩,他们就会选择多生几个孩子,直到有男孩为止。这就使得农村的人口出生率高,较高的人口出生率就意味着较低的人均收入,这对生活水平的提高来说是一个不利的影响。由于山西省很多的农民收入完全依靠农业生产,所以农业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山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农村中,农民在所有劳动者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农村人口太多,而可耕地面积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了人均可耕地面积较少。再者,因为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地理位置偏僻等各种原因,农村的农业劳作还采取的是传统的落后方式,农业高科技产品使用率不高,即使是那些在发达地区的农村已推广多年的农业机械设备,在山西省很多地区的使用率仍然不高,很多农业生产都是靠人力畜力来完成的,机械化程度低,既浪费时间又耗费精力。劳动生产率低下,严重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当地财政收入的增加,阻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农村人口占比大,整体文化素养低
山西省4600万人口,大部分的人都生活在农村,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村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在有些农村中,存在着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要想上学每天就要长途跋涉走很远的路,很多家长也认为孩子上学不仅要花钱,还得家人陪读,得不偿失。即使有些开明的家长,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家庭的生活条件,最终又因为家里贫困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种种原因最终导致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都只有小学或是初中,受教育程度较低,由于缺乏知识,他们很难在城市中找到好的工作,要不就是在城市中做一名默默无闻的苦力劳动者,得到低廉的报酬,要不就是在农村务农,重复前辈的生活,继续贫困的日子。
四、城乡收入差距大,使农民对投资工业望而却步
城乡收入差距大是全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一现象还在发展。但在东部沿海省份农村的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较高,科技含量高,农民生产性收入较高,与城市的收入水平虽然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而相对于中部欠发达的山西省而言,差距还是偏小的。山西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之一,位于黄土高原上,土地贫瘠,大型机械化农具使用少,现代化水平不高,地理位置不优越,农民依靠农业生产获取微薄的收入,而山西省的大中城市虽然不如发达地区有那么高的收入,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都优于农村,其年收入也高于农村很多,所以,山西省较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城乡收入差距更大,问题更加严重。最直接的后果是权衡城乡,农民不敢进城投资,甚至不敢带上家属和子女进城住下来长期打工。所以,山西省要想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重点从农村着手,推动农村整体的经济发展,努力加强农村建设,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其就业渠道,改变以往单一地依靠农业收入的模式,增加其收入的来源。同时大力发展先进企业,带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农民的非农业生产性收入。作为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的公共服务事业。通过各种方法,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农民生活,提升农民服务质量,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协调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共同发展。
五、乡镇企业稀少,经济发展缺乏动力
(一)烤烟生产得到巩固。我乡的烤烟生产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市、县烤烟工作会议精神,突出烟农利益至上,加大新区开发力度,保证种植面积,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调整和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布局,合理轮作,强化科技,加强管理,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克服了前期干旱,后期低温、多雨困难,实现了我乡烤烟生产的巩固发展。全乡共有6个村民委员会32个村民小组,种烟户数1325户,种烟总人口6415人,劳动力3957人,县下达合同面积6200亩(其中:田烟1000亩,地烟5200亩),实际落实大田面积8530亩。收购量80万公斤(其中指令性计划71.2万公斤,出口备货8.8万公斤)。实际交售烟叶总量101.32万公斤(其中全等级烟叶87.06万公斤,级外烟14.25万公斤),比上年的96.97万公斤增4.35万公斤,增长4.5。均价15.06元,增长3.7。上等烟占50.89,中等烟34.95,中上等烟比例85.84。实现烟农收入1311.53万元(不含价外补贴和级外烟),烤烟财政收入预计270万元。
(二)甘蔗生产稳步提升。今年我乡坚持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择优布局,科学规划,规范种植,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增加总量,向科技要产量,用科技增效益,充分调动广大蔗农的积极性,加快发展,提升质量,增加效益。20*年至2009年榨季完成工业产量39688.86吨,实现蔗农收入860万元。
(三)畜牧业稳步发展。狠抓畜禽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饲养技术培训推广工作,鼓励和扶持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紧紧抓住丰富的天然草场发展菜牛、山绵羊和养殖生猪,引进优质畜种,改良优化老品种,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推进畜牧业发展壮大。大牲畜存栏5872头,出栏牛580头,牛肉产量60.3吨;生猪存栏6*1头,出栏肥猪4045头,猪肉产量370.1吨;山绵羊存栏6904只,出栏菜羊1307只,羊肉产量38.3吨;禽肉产量26.65吨,禽蛋产量10.91吨。实现畜牧业产值840万元。
(四)财源培植有新突破。一是加快以核桃为主的林产业开发。积极推进“三段式”林业发展(即海拔1300米以下发展龙眼、荔枝等热带水果,石脚底小组已发展到600多亩;1300米—1600米发展甜柿花、柑橘等水果,鱼多坝小组已发展到600多亩;1600米以上发展核桃产业),采取烤烟等农作物种植与核桃产业开发并举,以短养长,在海拔1600-1800米地带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今年规划种植3000亩,力争年底全乡核桃种植达2万亩,为群众增收奠定基础。二是扩大对外开放,抓好招商引资。做好矿产资源、森林生态等资源的保护,适时开发利用。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大基础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五)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一是加大对总投资770万元的南溪烟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导,成立烟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进行责任分解,任务到人,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建设项目为沟渠8件,长度26300米;管网1件,长度9000米,小坝塘整治2座;机耕路4件,13000米。沟渠预制块已完成;机耕路建设进入扫尾阶段,进一步增强了烤烟发展后劲;二是实施2348万元的曼南45公里水泥路、曼团12公里砂石路建设项目,积极申报乡村公路路面等级提高项目;三是扎实抓好××、小曼萨、小拉史、坝卡村民小组扶贫整村推进工程和小曼萨、小拉史、阿龙浦村民小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四是完成农网改造一期工程。
二、创建和谐社会促发展
(一)齐抓共管,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一是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师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全力抓好“两基”“普实”省政府复查迎检并通过验收,全乡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9.6和100;小学和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48和2.6以内,残疾儿童入学率达73;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6;抓好学校建筑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二是改善医疗卫生设施,乡卫生院医疗设备进一步改善,配备了刷卡机、b超机等先进设备,2009年全乡共有10093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1.7,参合金201860元,减免补偿资金799247元,广大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有所缓解,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为解决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全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医疗救护保障功能进一步提高;三是不断提高广播电视通讯覆盖率,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