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英文化

中英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英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英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礼貌原则;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0.引言

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维系人际和谐的工具和手段;礼貌是一种社会规约,它对任何社会成员产生制约作用。对礼貌的阐述自古就有,但对礼貌系统研究和总结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随着语用学的发展,礼貌问题逐步成为这门学科的一大研究主题。礼貌原则具有更高一层的调节作用,它不仅能维护交谈双方的均等地位,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东方文化国家(如中国和日本)比西方国家更强调‘谦虚准则’,英语国家则更强调‘策略准则’。当然,这些观察认为,作为人类交际的总的功能规则,这些原则多少是具有普遍性的,但其相对重要性在不同的文化、社会和语言环境中是各不相同的。这些差异性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受社会、价值观、思维模式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中人们遵循的礼貌原则,与西方世界国家所遵循的原则有较大差异。

1.中西方的礼貌理论研究

礼貌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因此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内外对礼貌的的研究是非常活跃的,格莱斯、布朗和列文森、利奇、徐盛桓、顾曰国等中外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礼貌准则。

1.1西方的礼貌理论研究

1.1.1格莱斯的合作原则

格莱斯提出所有的谈话者都必须遵循一条原则,即合作原则。他提出4个相应的准则及相关次准则。(1)量的准则:指所提供的信息的量。一是所说的话应包含为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二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2)质的准则:所说的话力求真实,尤其是:一是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二是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相关准则:在关系范畴下,只提出一个准则,即所说的话是相关的。(4)方式准则: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话,尤其要:一时避免晦涩;二是避免歧义;三是简练;四是有条理。

1.1.2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论

布朗和列文森礼貌原则的主要内容为“面子”理论。他们相信“面子这一抽象概念是具有普遍性的”,“其中心思想就是要理解相互交往中对不同行为所采取的策略,而这些行为是建立在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基础上的”。

根据布朗和列文森的理论,面子就是公众形象,它可以被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 。前者指人们希望自己的言行、思想等得到肯定和赞赏,即希望受到恭维;后者指人们希望自己享有自由,不受外界的干扰或侵犯“,消极”不是“坏”的意思,只是与“积极”相对而言。因此,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会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护说话人、听话人或第三者的面子,比如,如果说话人迁就或服从听话人,从听话人的角度着想,不强求或打扰对方,这就是维护听话人消极面子的行为。与利奇的礼貌原则相比,布朗和列文森的理论更具人性化,体现了人的理性和交往中的面子需求。这种人性化的体现远远超出了规约的理论框架,能够帮助我们深入地了解“面子”这一跨文化现象。

1.1.3利奇的礼貌原则

B&L的面子理论一经问世,立即引起广泛关注,相关著作不断涌现,其中成果最显著的当属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利奇提出一套礼貌原则极其相关的一系列准则用以弥补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的不足。利奇指出合作原则指导我们应该说什么,使之达到预期目的;而礼貌原则可以帮助维持友好关系,这种关系是使双方加以配合的前提。利奇的礼貌原则共分为以下六条准则:

(1)策略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损失;尽量增加对别人的利益。

(2)慷慨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低,加强对别人的赞扬。

(3)赞扬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低,尽量表扬别人。

(4)谦虚准则: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

(5)赞同准则:尽量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分歧;增加自己与别人的共识。

(6)同情准则:尽量减少自己对别人的厌恶,增加对别人的同情。这些准则有时可归纳为三条:1)损惠准则(得体、宽宏);2)褒贬准则(赞扬、谦虚) ;3)求同准则(一致、同情)。利奇礼貌原则的精髓在于最大限度采用礼貌言语表达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尊重。

1.2中国的礼貌理论研究

1.2.1徐盛桓的礼貌原则

徐盛桓在批判利奇的礼貌原则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礼貌理论框架:注意自身一方;尊重对方;考虑第三方。

1.2.2顾日国的礼貌原则

我国语言学家顾日国吸收和借鉴利奇的六条礼貌准则,并追溯了现代礼貌概念的历史渊源,总结了与汉语言文化有关的五条礼貌准准则:第一是贬己尊人准则;第二是称呼准则:指人们出自礼貌,在相互称呼时仍接“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关系中的社会关系;第三是文雅准则: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第四是求同准则:这与“脸”、“面子”有关,所谓求同,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第五是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

1.2.3 索振羽的礼貌研究

索振羽指出利奇的礼貌原则存在一些不足,“应该寻找一个涵盖力强,覆盖面大,能包容‘礼貌原则’以及其他一些起救援‘合作原则’作用的小原则的高层次的具有普遍性的原则”,也就是著名的‘得体原则’。这一原则包括礼貌准则,幽默准则和克制准则三个小类。索振羽认为得体原则适用于拐弯抹角的言语活动。得体原则利用国外的语言学理论,洋为中用,描写和解释汉民族的言语交际现象,给人处处逢春的欣喜。

2.中西礼貌原则的异同

2.1中西礼貌原则的共同性

一方面,我们还是不可否认中西礼貌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利奇(Leech)的策略准则和慷慨准则相当于汉语的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或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会话表达上尽量夸大得到的好处或尽量说小自己的代价;利奇的赞扬准则和赞同准则相当于我们的求同准则。在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框架里,他们所谓的“积极面子”相当于汉语的求同准则,即通过增加双方的一致性来满足对方的欲望。Leech的谦虚准则相当于汉语贬己尊人准则的一部分,即不以贬己来抬别人,只以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为准则。所以,英汉礼貌原则都包含着为他人着想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要把不礼貌的信念减弱到最低限度。

2.2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性

另一方面,就不同的文化而言,礼貌的准则和内涵就有较大的差异和冲突。礼貌准则来源于文化,是进入言语行为的文化准则。汉英礼貌原则由于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跨文化语用研究中,对于同样的礼貌现象会存在不同解释和反应。

对于礼貌原则中各个准则的侧重, 中西有所不同。对西方来讲,策略准则是最重要的准则,构成了英语语言文化的核心。它是人们在实施诸如请示、命令、警告等言语行为时惯常遵循的准则。然而在中国和日本等东方社会中,贬己尊人准则是核心。这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在听到赞美之词时,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之词,贬低自己一番,以示自谦。

3.中西礼貌差异的成因

3.1礼貌的不同渊源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貌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中的礼貌与传统的礼治紧密相连,“礼仪者,治之始也。”在传统上衣差序格局为主要去取向的社会结构并以群体取向和他人为主要取向的中国社会,礼的精神就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礼不仅维护了社会传统秩序,还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言行,从而协调了社会上各种关系和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统一和稳定。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现代的礼貌原则仍然强调“别”,它大大不同于西方的那些仅仅规范人们在交际中如何措辞的礼貌原则,而是比它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文化特色。

而在西方,人们的思想是平等取向,“上尊下卑”受到人们的唾弃,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强调个人奋斗,在同自然界作斗争中树立自己的形象,个人利益,个人自由,个人解放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其礼貌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协同,礼貌原则主要强调人们在交往中必须使用的言语规范。在西方不分尊卑,长幼,显示出人人平等,个性独立的文化特征。年龄相似的人之间,年龄悬殊的人之间,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甚至孩子对父母,学生对老师都常常直呼其名,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

3.2价值观念系统

每一种文化都具有独特的一套对人们的活动起规定性作用的,指导人们行为和思维,评价事物的标准系统,这就是价值观念系统,它具有相对性,即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在一种文化中可以被接受,甚至被崇敬的价值观念,在另外的文化中则有可能被人所贬斥,唾弃。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在思想意识及语言方式上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统一,重感性和经验,重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任何事情都要先考虑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因为“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人们的言行都严格遵守那一套“清规戒律”,不得越雷池半步。崇尚谦虚达礼,克己受到,知足常乐,避免张扬,以免“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在性格上内敛,含蓄,谦虚,忍让,所谓“让三分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讲究合作,重视能省反思,慎言戒言,“言多必失”,“沉默是金”;重视从姿态容貌中进行交流,依靠含蓄间接的相关信息暗示的限制语码进行交流,过多的依赖环境、对方或心理等间接因素,间接去理解别人的意图,做到“礼恭,辞顺,色从。”

在西方文化中,天人相分,二者对立,因而西方人在思维上重分析,重逻辑,求准确,极端崇拜个人主义,追求自由和差异,求变突破常规是他们的精神动力。语言的功能就是能最清晰,最准确,合乎逻辑的说服和改造别人。对于西方人来讲,由于缺少大量共同经历,在交际时需要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管道的详细语码,属于低语境文化。他们习惯于用非正式和直截了当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健谈,喜欢表现自己,直言快语,喜欢公开的,平等的争论,对抗,争吵只是辨明事理,说服他人的手段,一般只要是礼貌范围允许的,不会引起他人的不快。而所有这些在东方文化中都是不礼貌的现象,甚至被认为是说话没有内涵,不含蓄。

3.3思维模式

不同文化的人们对外界的认知模式存在差别,“浸透在一种文化里的人们很难映现另一种文化的心理表征”,因而他们在思维方式上也必然存在差异,东西方文化尤其如此。

东方文化属于圆式思维模式, 人们习惯于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 富于想象,重视知觉产生的灵感、顿悟,追求和谐和辩证,思维带有笼统性和模糊性。东方人对环境十分敏感,容易受环境影响,更容易对社会提示产生反应或更容易屈服于社会,重面子和礼,属于场依附型, 即环境文化型。语言特征是简洁、含蓄、委婉, 强调语言的形。而西方人则刚好相反。西方人属于线性思维,他们习惯于从部分到整体,重逻辑分析, 把事物“一分为二”,进行“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场独立型。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取舍上,人们首先考虑合作原则,即如何用最佳的方式和最佳的渠道向听话人传递信息,包括礼貌或不礼貌的方式,礼貌原则则被放在其次。

4.结语

礼貌概念作为制约人们日常交际的语言制约规则,客观上为人们顺利交际提供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规则平台, 也为人们研究语言交际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理论基础。礼貌是一个区域内人们在交往时所认同的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礼貌不仅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 更是受文化制约的动态的个别文化行为。中国人认为礼貌的行为英国人往往认为是不可理解的和不礼貌的, 说到底不论是礼貌还是不礼貌, 都是相对概念,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理解“礼貌的绝对性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礼貌的相对性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 在改革开放, 跨文化交际频繁发生的今天, 中国人有必要了解西方的文化并掌握中西两种文化的区别, 只有掌握了双方礼貌概念的同与异, 才能避免交际中的误解。在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 礼貌的概念不再狭义我们应该逐步建立世界范围的礼貌观, 使其在整个社会行使功能, 为交际双方创造和谐的气氛、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舒畅的心情, 使交际, 特别是跨文化交际在交际双方相互尊重对方文化的基础上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Brown,P.& Levinson,S.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In E.N.Goody(Ed.),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econd Intera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978,65-311.

[2]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Unpublished MS.Of the William James Lectures,Harvard University.Leech,Geoffrey N.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Longman,1967.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顾日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中英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习语 翻译 文化

习语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而固定的表达方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习语包括俗语、俚语、歇后语等。由于中英两国在地理、思维方式、宗教等方面的差异,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翻译来保证英语习语的特色、风格和意思。

一、中英文化的习语差异

1.地理环境的差异。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中英在习语上有很大不同。英国作为一个岛国,有很多与水、航海的习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花钱如而流水)”,“Rats deserts a sinking ship.(船沉鼠要逃)”,“Let another’s shipwreck be your seamark.(别人的沉船,就是你的航标)”。中国一个内陆国家,习语和土地、山相关的,与以上对应的汉语则是:“挥金如土”、“树倒猢狲散”、“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在中国,如:“骄阳似火”、“列日炎炎”是形容夏天。而英国位于西半球,夏季凉爽宜人,在莎士比亚的诗中,莎士比亚对情人说:“我可以把你比作夏日吗?”。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符号,而英国西风是春天的消息。在中国有很多关于竹子习语就很多如:“雨后春笋”、“胸有成竹”、“竹报平安”,但英国不生产竹子,关于(bamboo)竹子的习语就很少。可见生活环境与语言的密切关系。

2.思维方式差异。习语差异还表现在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在婚礼时新娘穿白礼服,表示纯洁,在中国白色表示无血色,是恐怖的,只有丧事才穿白色衣服办白事;结婚时穿红色的衣服盖红盖头表示喜庆。当然,由于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现在中国人结婚时也流行穿白色婚纱。汉语中大多数与“狗”的习语是贬义的,如:“狗腿子”、“狼心狗肺”、“痛打落水狗”。然而,对西方人来说,“dog”是人类的朋友,如“He is a lucky dog(他是一个幸运儿)”,“a sea dog(经验丰富的水手)”。“熊”使中国人会想起“笨重,没有技能”等,在英语中,熊是有特殊才能的,如:“He is a bear at language(他是一个语言天才)”。

3.的差异。也导致习语不同。西方信仰基督教,大量的习语来自《圣经》,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助自助之人)”,还有“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穷得叮铛响)”等。中国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习语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4.历史典故差异。习语还与历史有很大关系。如:习语是来自历史、寓言、神话和传说。如英语习语“apple of one’s eye(珍爱的人) ”,“Pandora’s box(灾祸之源)”。例如中国习语“愚公移山”、“刻舟求剑”、“画龙点睛”,这些充分体现了各个民族古代文化的不同。

二、习语的翻译

翻译的要求,不同专家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但中心都是要准确、忠实的表达原文意思,而且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原文的文化内涵,保持原文的风格特点。

1.直译。英汉语的语言、文体结构相同,译时照字翻译,即所谓“直译”。如:“love money as love one’s life

(爱财如命)”,“to strike whil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直译能够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和字面意义并延续其形象比喻和特色,直译法是原汁原味翻译。

2.意译。有些习语含有本国特有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在翻译时需透过字面意思,重新组织句子,就是所谓的意译。保留更多的原作风格和英美文化的独特形象,对于英语习语来说,只要符合中国的标准,就可以大胆的翻译,这样有助于中英文化的交流。如:knowing fully well the importance of tournament,all the player pulled their socks up。译为“充分了解比赛的重要性,所有的球员都精神振奋,摩拳擦掌”代替“所有的球员都卷起他们的袜子”则更为贴切。还有如: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Every potter praise his own pot(老王卖瓜自卖自夸),采用意译既保持原意、风格特点又形象。

3.注释翻译。英语中一些缩写形式,中国读者可能不明白它的含义,在翻译时可采用加注释的方式,如:CATCH -22(这真是一个左右为难的局面:做也倒霉不做也倒霉),帮助读者理解。

三、Y论

总之,习语的文化信息量大,习语翻译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和文化交流的程度。在习语翻译的过程中,要重视习语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特征和背景知识,根据上下文,灵活地加以处理,万不可望文生义,既要考虑英语中习语的形象和修辞特点,还要尽可能体现汉语的表达习惯,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程度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于建平.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中词义和词义理解的影响[J].中国翻译,2000,(3).

中英文化范文第3篇

世界上的国家如此之多,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英汉之间也是如此,其文化也存在着诸多差异,所以动物习语的使用有时也是不同的。因此,对于动物习语的理解应基于其国家文化,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对于翻译动物习语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是避免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有效途径。

2、动物习语中翻译的不对等现象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方法,它们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是有差异的。所以,同一动物形象的意义可能也是有差异的。一方面,它们的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却不同;另一方面,动物名称在源语中有丰富的语用意义而在目标语中却没有。因此,动物习语的翻译要基于英汉文化差异,即动物习语文化上的不对等。下面,简述几方面导致动物习语翻译不对等的原因。

2.1地理环境差异导致的不对等

不同的社会地理环境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生活经验产物,同一种动物形象可能在西方人和中国人眼中的认同感是不同的。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处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从而导致看待同一件事物的思维方式或方法不同。

中国主要是一个陆地国家,人民主要从事于农耕劳作,其农耕文化为习语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牛"在农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出现了许多关于"牛"的习语。例如: 牛头不对马嘴, 九牛二虎之力,风牛马不相及,对牛弹琴,多如牛毛等。

英国是一个海洋国家,渔业在该国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产生了许多与"鱼"相关的习语。例如: big fish (大亨) cool fish (厚脸皮的人) dull fish (枯燥无味的人)

fresh fish (新囚犯) loose fish (放荡的人) shy fish (羞怯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形容一个人固执于一件事情,即使告诉其会导致不良后果,仍不改正时,汉语中会说“像牛一样倔强”;英语中则说“as stubborn as a donkey”。

2.2风俗习惯差异导致的不对等

风俗习惯是意识文化的反映,风俗习惯的多样性也为习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许多动物习语都源于风俗习惯。英汉中,风俗习惯的不同体现在多方面。人类与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例如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钟爱的讨厌的动物。

在汉语中,狗被赋予了贬义的情感色彩。有类似于这样的习语:“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狗眼看人低” “狐朋狗友” “狗仗人势” 等。 这些足以表明了中国人对于"狗"这一动物的消极情感。而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一种宠物,甚至被视为家庭成员。许多关于狗的习语并没有贬义色彩,例如:“clever dog”(聪明的小孩)“lucky dog”(幸运儿) “a sea dog”(老练水手)。

2.3宗教信仰差异导致的不对等

宗教信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宗教信仰的不同反映了文化差异。以蝙蝠为例:西方人认为bat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它象征着丑陋和罪恶;而在中国文化中,蝙蝠的"蝠"与"福"同音,被中国人看成是幸福吉祥的象征。在中国,"龙"是一种吉祥的动物,被中国人视为一种文化图腾。以"龙"为象征的习语有很多,如"东方巨龙"“望子成龙”等,其暗含了一种积极的文化色彩。而在西方国家中,dragon被看成是罪恶的象征,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怪兽,为西方人所厌恶。

转贴于

3、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

3.1直译法

基于英汉语言中对某些动物的共识,某些动物习语在英汉语中的形象和比喻意义是相同的,我们完全可以采用直译法,既保留了原语形象又体现了深层意义。例如: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

as busy as a bee 像蜜蜂一样忙碌

as sly as a fox 像狐狸一样狡猾

然而,这一方法也存在缺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英汉习语中的动物形象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所以在某些情况下采用其他的翻译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3.2形象替代法

由于语言上的文化差异,相同的喻义被赋予到不同的动物身上。对于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形象替代法,即将一种动物形象转换为另一种动物形象。

汉语中,形容人胆小,没有勇气时,用老鼠这一动物形象来打比方,有"胆小如鼠"一说;然而,在英语中,人们使用as timid as a rabbit来表达同一意义。两个习语有着相同的内涵,却使用了不同的动物形象。

使用不同的动物形象,会破坏原习语中的氛围,损坏原习语中形象的整体性,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

3.3直译加注法

有一些动物形象无法在另一语言中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其形象直译后不能为目标读者所理解,若采取意译法又会失去原有的形象性2,对此,可以采取直译加注法,即直译出其字面意思后,再解释其深层意思。如:it was packed like sardine(塞的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

结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语言都能反映出独有的文化内容。在文化的视角下研究语言,本文由收集整理,更有助于人们对语言的理解与交流。动物习语作为语言中的一部分,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丰富了语言。在文化视角下探讨动物习语的翻译,更有助于把握习语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陈锡麟.英语成语谚语趣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中英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英文化 语言学习 文化背景

一、见面打招呼

由于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在文化方面产生了很多的差异。如:熟人见面打招呼,在中国,传统的打招呼的方式是问对方:“你好”、“好久不见”、“吃了没有”等,其实对方并不是真的想知道你吃饭了没有,也没有想要邀请你吃饭的意思,而是为了打破人与人之间尴尬的相遇,是一种很和善的打招呼的方式;另外,中国人在遇见后打招呼时,还很喜欢说“你去哪儿,干啥去?”之类的话,这是一种招呼的形式,人们不会觉得侵犯了隐私,也不会觉得尴尬。在西方,人们一般会讨论天气状况,即使大家都知道天气如何,一般也会说“It is a nice day,is’t it?”之类的;在英国,你千万不要问你的朋友上哪儿去,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你的朋友可能会觉得你想了解他的隐私,让彼此都感到尴尬。

二、邀请就餐

餐桌文化因不同的国家而表现不同的形式,在这个国家是可以接受的行为在别国可能会被认为是坚决反对的。当别人邀请吃饭时,在中国,人们一般先是拒绝,这样以示自己并不贪吃或者是并不想占别人的便宜,然后再接受,并告知主人给他们添麻烦了,真是不好意思。请别人吃饭即使是满汉全席也还说是“吃个便饭”、“粗茶淡饭”之类的,这样以示主人的谦卑,从表达上也表现了中国人谦虚的美德。而英美人则不同,即使是请你吃点心,也常说“I’ve made these especially for you.Enjoy yourself.”在英美国家有人邀请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都会欣然接受,一般不会无故推辞,因为他们觉得被别人邀请是你的荣幸,并且会表示感谢,如“Thank you very much for inviting me to your dinner party.”。

三、赠送礼物

在赠送礼物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规范。在中国,人们认为礼物的轻重直接表达着你对受礼者的心意,也表示着你与受礼者关系是否密切。他们倾向于购买实用性强、尺寸较大、色彩较鲜艳的商品,即使礼品很贵重,也会说“小小礼物,不成敬意”、“略表心意,敬请笑纳”。而西方人则更喜爱小巧、设计独特、色彩素雅的礼品,英美人送一个小小的相册也会说:“Here is a beautiful album,I hope you like it.”在接受礼物时,中国人表现得很含蓄,他们不好意思当面当场打开礼物,往往要推辞一番,并待客人走后才打开;英美人收到礼物不推辞,并当面打开加以赞扬,他们会说这样的话:“我很喜欢”或“我正要这个”,你一定要有对礼物的评价和反应,主人会很高兴。主人送你的礼物,你能够很快用上,主人会更高兴。

四、称赞

不同文化衍生不同的礼俗规范。听到别人的赞扬,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回答不同。美国人一般表示接受赞扬,中国人则一般表示受之有愧。如果有人说:“你今天穿的衣服很漂亮”,或是“你今天很迷人!”时,美国人会高兴地说“Thank you!”。而中国人深信谦虚是人类的美德,往往以“No!No!”之类的话回答。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人断然否定别人的赞扬并言不由衷,有失礼貌甚至使人反感。而中国人则认为美国人过于自信,不够虚心。人们常听到美国妇女谈起丈夫工作如何努力,干得怎样出色,她们也会夸自己的子女多么聪明,等等。在中国,人们一般不会在外人面前夸赞自己家里的人。

五、介绍

在介绍不认识的人相互认识时,中国人总是先把年龄大或者是辈分长的人介绍给年龄轻或者是辈分低的人,先把那些社会地位较高或者是有较高专业资格的人士或社交场合的主人介绍给社会地位较低、资历较浅、学识较薄的人。以示对这些人的尊敬,体现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熏陶的结果。而英美人的此项规则却是把“较不重要”的人介绍给“较重要”的人,身份较高、社会地位较重要的人应排到最后才介绍。如有女士,则先介绍女士,再介绍男士。

六、结语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语言。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同语言的差异来源于其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差异。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的表面形式,而且要熟悉语言深层的文化内涵。了解语言中的文化差异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实现交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张公,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

中英文化范文第5篇

一、交际中礼貌的表达

在我们很多同学当中,他们习惯于用汉语的习惯来表达英语的意思。因此,在交际对话中便会表达很生硬,不讲究礼貌,这与英美人在语言上对礼貌的要求是有差异的。如在借别人东西时,有位同学就直接说成了“Give me your book.”而正确的说法应是“Could I borrow your book?”我们所学过的很多句型,如“Could I…、Would you pleas…、May I…”等,就应在交际练习中反复使用,以达到交流中的熟练应用。另外,在一些英语交流中,如对于他人所给予的祝贺和赞扬,很多中国人都会表现得很谦虚。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 (你英语说得很流利)。”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No,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而这样却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他们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对于这种情景,英美人通常会回答“Thank you”或“Thank you for saying so”。

二、交际中对隐私的忌讳

中国人在聊天的时候,通常会涉及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等话题。而在英语中,这些却都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在寒暄时,通常的话题是谈论天气状况。如“It is a nice day, isn't it?”或“It's raining, isn't it?”特别是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你在做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成了刺探别人隐私和审问别人的话语,令人不欢迎。在西方,人们之间很注重隐私,这与我们中国人之间的关心和热情是有很大不同的。

三、交际中对词汇的理解

威尔金斯指出:“词汇的学习涉及词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在有些词汇的理解上,中英差异很大。如在汉语中,一般带有狗的词汇都是贬义的,但在英语中它却是个不错的词,如a lucky dog(幸运儿),old dog (经验丰富的人),Every dog has its lucky day(每个人皆有得意之日)。在我们的一次测试中,多数学生不明其意,弄出了很多笑话。另外,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一些颜色词的引申义也会和我们的理解大为不同,如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black sheep (害群之马),black tea(红茶)。同学们对这些特别的词汇用法是很感兴趣的,在教学中,我总是提醒他们注意总结。

中英文化范文第6篇

一、颜色词与情感情绪

大自然的各种色彩能使人产生各种感觉,并可陶冶人的情操。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引起人的心境发生变化。颜色词作为颜色的记录符号,同样可以使人们产生许多联想意义,也对人的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无论汉语还是英语都有一些颜色词与心境的变化相匹配。

绿色象征和平、生机、青春与希望。绿色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和恬静和谐,因此,现代汉语中大量关于绿的派生词与此有关。如“绿油油”“绿荫”“绿意”“绿洲”“绿色食品”等等。古人也用绿色来比喻青春韶光,如“红男绿女”,用绿字来形容年轻美貌的女子;“绿窗”来指代年轻女子的闺房。在英语词汇中,绿色(green)也与大自然紧密联系,象征着生机与活力,如green fingers(园艺才能),green house(暖房),live to 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green power(强大的力量),green revolution(农业改革),keep a person’s memory green(使记忆不忘),in a green(血气方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黑色象征沮丧、悲哀。今天,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的亲朋好友通常还臂挽黑纱,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由此可见,中国人在相当多的场合表现出对黑色的厌恶甚至畏惧,以至避讳它们。而在英语词汇中,黑色除象征邪恶、不祥之外,同时也象征着庄重、尊严和尊贵,“black suit”和“black dress”是西方人最崇尚的传统服装。在庄重场合,社会名流都喜欢身着黑色,交响乐团的成员几乎都是黑色礼服,以显示尊严和肃穆。在酒店餐饮服务业中,黑色西服是高层管理人员的着装。“Black—ball”是盛装舞会,有别于穿着随意的“Disco”舞会。

蓝色给人一种宁静纯净的感觉。蓝色在中国文化中没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一般由此联想到大海或天空。相对来说,蓝色(blue)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要丰富得多。首先,它代表忧郁、黯淡和沮丧。如in a blue mood(情绪低落),blue evils(绝望),look blue或blue in a face(面有忧色),sing the blues (忧郁、沮丧不乐),a blue Monday(不快乐的星期一,因刚度过周末不得不开始工作或学习而得名)。

灰色(grey)在中西文化中都包含着阴郁、暗淡和低落的寓意。比如“灰色收入”“灰色地带”。He looks grey and tired.(他看上去又累又憔悴。)The prospect of the market is grey.(市场的前景很暗淡。)

颜色词与人的心态和行为有关联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不同的颜色可通过视觉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人体荷尔蒙的增多或减少,使人的情绪发生变化。研究表明:红色可使人的心理活动活跃;黄色可使人振奋;绿色可缓解人的心理紧张;紫色使人感到压抑;灰色使人消沉;白色使人明快;咖啡色可减轻人的寂寞感;淡蓝色可给人以凉爽的感觉。心理学家认为,色彩对人的视觉影响很大,人的许多行为都会受到色彩的影响。这也可能是不同地域、不同国度和民族以及不同性格的人对一些颜色具有共同感觉体验和不同情感寄托的原因。

二、民族心理上的差异

中西方人们的心理因素及看待问题的方式,又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在英汉民族中,不同的颜色词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种物质的客观表象。英语说“black tea”,汉语说“红茶”。为什么同样的一种茶被描述成了不同的颜色?是因为英国人着眼于茶叶的颜色,称其为“黑”,而中国人却着眼于茶水的颜色,称其为“红”,这是由于两民族之间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看似矛盾的东西,其实并不矛盾。我们都知道英语中black and white的意思是白纸黑字。白色代表着轻的颜色,而黑色是代表重的颜色。中国人喜欢将轻的放在前面,重的放在后面,成正三角模式,稳当、踏实。而英国人则喜欢重的放在前面,轻的放在后面,成倒三角模式。再如“yellow”黄色一词,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法定的尊色,象征着皇权、辉煌和崇高。宋王懋《野客丛书·禁用黄》云:“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黄色乃是“帝王之色”是古老中国的象征。具有这种文化心理的汉族人便很难想象,在英语文化里,黄色往往有忧郁、病态、令人讨厌、胆小的涵义。如:yellow-bellied(贬)/胆怯的;a yellow streak/生性怯懦;yellow card(足球等运动中的黄牌.黄卡由裁判员出示,用以向某运动员提出警告);the yellow press(贬)/低级报刊(故作耸人听闻的必报道以哗众取宠的报纸)等等。

三、生活习俗的差异

在西方,人们崇尚“purple”紫色,古希腊、古罗马皇帝、执政官以及将军都身着紫色,紫色象征着显贵和尊严,象征着王位和王权,紫袍加身意味着上升到显赫的地位。而在我们中国古时候地位显赫者所穿的是黄袍,它是帝王君主的象征。同时习俗也是影响服饰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常识是热天穿白色或淡色服装以反射阳光,冷天穿深色吸收热量。各国人穿衣有各自的喜好与习俗,如在中国夏天一般穿白色或淡色的衣服,黑色很少人穿。英国约克市的女子穿不同颜色的紧身衣向求婚男子示意;黄色表示有一半希望,绿色表同意,红色表不同意。又如,我们中国人习惯用“米”色来描写淡黄色,皆因米是我们的主食,而英国人则以cream(奶油色)及butter-yellow(黄油色)来表示。这是由于汉英民族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中英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语词汇教学 涵义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包含于语言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作为一种语言教学,英语教学要关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

习英语。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1]。

各民族在语言中表现的文化首先是相通的,这主要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反映到语言中,就提供了语言交流的可能性。在英语和汉语中便存在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汉语中有“披着羊皮的狼”、“同舟共济”、“吠犬不咬人”和“血浓于水”,英语中恰恰也有相应的“wolf in sheep’s clothing”、“in the same boat”、“Barking dogs don’t bite.”和“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2]

另一方面,各民族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进程和思维方式赋予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对各自的语言也形成了不同的编码和使用方式。例如,“龙”是汉语中一个很有文化负荷的词,它的英语对等语是“dragon”,可是实际上“dragon”在西方和中国有着截然不同的用法。汉语中的“龙”象征着权利、尊严和吉祥,而在西方文化中却代表着魔鬼与罪恶.,并且在英国,“dragon”常被用来形容“凶恶残暴的人”。又如,中国人认为碰到猫头鹰就会倒霉,所以汉语中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一说,意味着这家厄运将至;而西方人认为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如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3]。

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毫无疑问,词汇教学也要为这一目的服务。人类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在教学中,要对两种交际文化进行对比,我们首先从文化谈起。文化culture一词是一个含义极其广泛的词语。它狭义指文学,音乐、美术等,而广义讲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体模式[4]。

二、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英语教学,笔者发现不少教师授课都存在一个普遍特征,那就是先教单语、短语,再讲授课文和做练习。对于单词的讲授无不遵循三个原则:音、形、义,其中“义”也仅仅停留在单词本身的字面意义上。而对于课文的讲授则过分强调语言规则,即一个个的单词是如何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成句子以及某些单词和短语在这个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另外,对学生所掌握词汇的考核也仅仅停留在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以及会运用单词简单造句,对于文化知识或是自身缺少了解,知识面不够广博,或是以为文化知识对学习语言,对提高考试成绩无多大关系,因此往往一带而过,甚至干脆置之一旁。这种做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绝大部分学生完成几年的英语学习,脑袋中也装满了单词和短语,可惜无法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学到的仍然是“哑巴英语”。即使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今天,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虽然平时注意听、说训练,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简单交流,但由于对语言差异问题缺乏了解,以至于词汇使用不当,出现诸如把“力大如牛”译成“as strong as cow”,把“凡人皆有得意日”译成“Every person has a happy day.”,产生交际方面的一系列错误。这两例的正确形式为as strong as a horse, Every dog has its day[3].

三、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中、英文化差异

1.字面意义和涵义

字面意义就是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词的涵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意义。从这个定义的解释看,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涵义。不了解词汇涵义,会在语言上犯严重错误,有时误把好言当恶语,引起谈话者的一方或双方不快;有时误把嘲讽当称赞,被人暗笑。如“peasant”一词,是“农民”之义,但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可能有不同的涵义,英语中的peasant是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定义:“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解释为:“一个收入低、没有受过教育、不懂礼貌的人”。在汉语中,“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者。在资本主义社会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社会,主要指贫农和中农。在社会主义主要指集体农民。再如,politician和statesman这两个英语词。Politician是“政治家”吗?反过来说,汉语中的“政治家”这个词,应该怎样译成英语呢?有些略懂英语的学生译作politician,这是不合适的。Politician这个词在美国英语中,往往有很强烈的贬义色彩,引起别人的蔑视。它只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这个词还有“精明圆滑的人”(smooth――operator)之义。指一个人做事和说话时,信心十足,非常老练。汉语“政治家”这个词应译为statesman,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当中都很贴切,statesman主要表示善于管理国家的明智之士;人们通常把有威望的高级政府官员称为statesman[3].

2.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判别

由于社会或文化背景的不同,一个国家的大众话题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可能成了十分敏感的题目。如见面打招呼。在中国两个老朋友相遇,挂在嘴边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你吃过饭了吗?”如果在英国,听话者会误解你要请客吃饭呢。再如,汉语中的“上哪去啊?”或“到哪儿去啊?”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用这两句英语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它们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5]再如,在中国要问对方年龄是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但到了西方,它几乎是一件禁忌,是属于个人的隐私。

3.社交礼节上的不同

以please“请”为例。但是在某些场所却不宜用英语please。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一般说:After you。但是初学英语的人常用You go first,这是不对的。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喝酒、或者请人抽烟时,一般用Help yourself(to sth.),也不用please[2]。

在汉语中的致谢答词是“不客气“或“不谢”之类,它们相当于英语中的You are welcome,Not at all或Don’t mention it。汉语中也有“没关系”或“不要紧”之类的答语,它们相当于英语中的That’s all right或That’s okay。如果把汉语中的“没关系”和“不要紧”译为It doesn’t matter 或Never mind加以套用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两句话是对致谦语的回答用语。汉语中“这是我应该做的”这句客气话常被用作致谢答语。如果在英语中说This is what I should do或It’s my duty,英美国家的人听了会觉得十分奇怪。

4.英汉语言中的性别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在区分禽兽的性别时,用词也有区别。在汉语中,一般只用“公”和“母”(或“雌”“雄”)二字来区分性别;比如“公牛”、“雄鸡”、“母鸡”等等;在英语中则往往各有单独的称呼,小动物也另有名称[4]。具体请看下表:

当然,并非所有禽兽都要用自然现象名称来区分雌雄。而是用 male和female或she,he再加上原名。比如:female panda母熊猫,she-wolf母狼等。

5.不同语言文化中的感彩差异

以“颜色”为例,不同颜色在不同语言中表达的方式并不一样。在中国代表一种意义,在西方又表示一种涵义,甚至对“颜色”的涵义理解恰恰相反。请看下表:

四、注重文化意识,提高英语词汇教学

综上所述,语言因文化相通得以沟通,因文化差异需要学习。要实现民族间语言的交流,除了掌握正确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外,还必须学会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英语教师应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授语言的同时传播文化知识。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归纳中西文化差异,适时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进行,这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结束语

作为一种语言教学,英语教学不仅要讲授必要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还要肩负起语言文化的教育任务。如果在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学生将无法习得纯正的语言。只有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进行比较,使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真正领会到词的涵义,并能正确运用所学到的词汇进行交际,才能真正达到词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99.

[2]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3]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95.

中英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 中英 差异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15-01

1 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首先,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各异,不同的语言涉及其不同地区的人或物,只教授学生掌握语言符号,而忽略其底蕴文化,往往会在表达意境方面犯下错误,所以,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结合语境文化背景,灌输相对应的英美文化风俗,纠正一些不符合英美文化习俗的语言,能够让学生对英语交流有更多的兴趣,从而促进其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大学英语教材非常丰富,根据不同的内容题材导入英美文化知识是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一个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准确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

2 如何进行有效的英美文化导入

文化是人类在发展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结晶,它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从教学角度看,熟悉英美国家的背景知识,才能有效的深入理解英语,才能更适当的使用英语。因此,我认为在课堂上适当的导入英美文化知识,是学好英语这门语言的一个关键。以下是笔者在任教几年来的几点心得体会:

2.1遵照“相关、实用、循序渐进”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应提前对讲课内容有着充分的认知理解,对需要导入的内容作必要的取舍,要求所导入的内容要与教材的内容有关,尽可能同步教学内容,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大其范围,做到学以致用。

2.2创造情景,培养意识

在学习语言时,教师应从所要表达的语言功能和目的出发,创造与所学语言文化相一致的情景,使学生能够处于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以自身的感受去感知,理解和运用语言材料,逐步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知识的积累,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敏感度。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去收集英美文化素材,如收集一些英美国家的简易短文、图片、物品等,让学生近距离了解英美文化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熟悉运用课堂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英语电影、幻灯片、教学视频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对现所学知识能得到更充分的了解。

2.3差异比较

中西文化的差异应该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经常会把母语和外语原地就译,这种学习方法往往会让学生陷入一个潜在的阻碍。因此,针对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教师要对词语的不同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说,进行适当的比较。如:赞扬、问候、称呼、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例如,在英美文化中,当别人说”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他们望望只会说一句“Thanks.”因为在英美文化中,接受对方的称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习惯,所以乐于接受并感谢。而对于以谦虚为美德的中国人来说,我们经常会谦虚的予以否定。在中国,我们常与“去哪里”、“你在做什么“来与对方打招呼。然而在英美国家中,Where are you going? What are you doing? 却会被视为试探别人隐私的话题。他们常用却是How are you? What a fine day! It’s a nice day, isn’t it?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英美两国文化的差异,例如:英国人说"Thank you all the same."(不管怎么样也得谢谢你。)而美国人说"Thank you anyway."再如:英国人说:"Let’s go."而美国人说:"Shall we leave?"或"Are you ready to go?"当然我们还有很多词和短语等等,例如:龙(dragon)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善与恶的意思表现。而更多的成语,例如:as strong as horse(气壮如牛),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back the horse(下错注)等等,这些都与中外因生存环境不同,而对待事物的看法不同,因为中国自古是以农桑为结合的农业结构,牛是主要劳动牲口,其辛勤劳动、埋头苦干的形象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西方以畜牧业为主,马不仅被广泛用于耕田,同时也更广泛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可以把中,英,美三者之间的文化差异联系起来,这样能让学生觉的他们学的是比较地道的英美英语。

2.4课外补充

学习一门语言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如有条件,教师需要经常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积极与外籍人士进行个人语言交流或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调整时间观看一些英文原声电影和歌曲,也可以为学生订阅适合他们现阶段水平的杂志或报刊等,以此来扩大学生语言知识,更好的丰富他们对异域文化的了解。

3 在中外文化导入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事项

教师在教学导入过程中应避免随意性,要有系统地导入文化背景知识。不可陷入为了导入中外文化而偏离教学内容,必须明确导入内容是在所学知识的框架内进行。以介绍日常生活的差异、思维方式、交际关系以及英语语言表达的文化内涵为出发点,把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有意识的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达到将文化背景融入语言的最终目的。

4 总结

了解中外文化差异,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课堂上正确导入适当的背景知识,能使学生对中外语言的差异产生更为敏感的关注,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学到该语言所属的文化知识,培养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用外语文化模式思维的习惯,这样才能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探究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芳.中外文化差异给大学英语带来的影响.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