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医理论

西医理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西医理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西医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医理论基础;内容整合;药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31-02

《西医理论基础》主要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1]。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医学课程,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等三方面内容。它是我校非医学专业如药学、制药工程、药剂、中药英语和药物营销等专业必修课的使用教材。以前使用的同类教材如《解剖生理学》中,解剖在前,生理在后,每一部分知识独立分布,并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教授,学生明显感觉到所学知识既不连贯,也不便于理解。为了适应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需要,在长期教学实践和教材研究基础上[2],我们创新性地把同一系统同一器官的解剖、组织和生理学知识整合在了一起。如消化系统中的胃,既有胃的解剖又有胃的组织学和生理的知识,把同一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整合在一起,并由同一教师讲授,这样学生明显体会到内容紧凑、易于理解、重点突出。下面我们就把使用《西医理论基础》教材前后的情况作一调查对比。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以河南中医学院4年制药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级学生219人,2010级学生233人。

2.调查方法。分两部分进行:一是采用问卷式随机调查,现场回收。共派发问卷452份,回收442份,有效问卷435份,其中2011级212份,2012级223份。总有效率为96.2%。二是统计期末考试成绩。

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6.0软件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

二、结果

1.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学习体会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2012级认为《西医理论基础》教材合理的人数多于2011级使用其他同类教材的人数,高出21.9%;,经过X2检验(X2=24.867),这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2.通过考试成绩分析:2012级学生考试成绩优于2011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

三、讨论

药学相关专业开设的《西医理论基础》课程只有90个学时,要在这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全部的知识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应该使教材内容连贯、精练,把相关知识整合成一体,做到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同步学习[3]。学生对使用教材的评价是教材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4]。从上述的调查统计中发现,认为相关知识整合的《西医理论基础》内容量适中、编写合理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使用其他相关教材的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其他相关教材中往往前一部分是解剖、组织形态知识,后一部分是生理内容,学完形态再学机能,老师授课容易,但是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所以我们根据这些,创新性地把同一章节的解剖、组织和生理知识整合在一起,一方面可减少内容的重复,另一方面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教材则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基础“范本”[5]。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进度,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好的教材有助于学生理解程度的提高。在对课程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与2011级相比,使用《西医理论基础》教材的2012级学生选择“理解”的学生增加了19.6%,选择“一般”和“不理解”的下降了10.4%和9.2%。同时,本调查结果也显示:2012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比2011级提高了14.2%。这说明《西医理论基础》教材的内容整合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还能增加学习兴趣。药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西医理论基础》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地掌握一些医学基础知识,为他们日后把药学与医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奠定理论基础。调查结果显示2012级学生的学习目的比2011级明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西医理论基础》可使更多的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知道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另外,根据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发现80分以上的人数比例增加,由27.3%上升到44.4%;不及格的人数下降,5.2%降到2.7%;平均分由72.1提高到了81.9,这说明《西医理论基础》的内容整合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目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近几年把《西医理论基础》作为我校药学专业教科书的使用,得到了相关专业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赞誉,他们认为这本教材知识点紧凑、章节编写合理、便于理解。当然通过使用我们也发现了不足,如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删减,语言需要更简练和避免一些细节上的错误等。针对这些,我们目前又对《西医理论基础》进行了再版,使之更加精确完善,以便让更多的药学专业同学能学习到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游言文,高剑锋.西医理论基础[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

[2]廖亚利,黄卫春,云等.高等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改革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6):169-172.

[3]陈杰,彭东,陈禹.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的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30.

西医理论范文第2篇

从中、西医理论及思维方式入手,比较了当前中西医结合最常见的几个方向: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中医理论,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以中药西用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目标,及以西医治疗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等,认为中西医结合,应当是运用西医的手段明确诊断,了解患者预后评估乃至西医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以便识别西医治疗疗效不确切或副作用较大的患者,并为之制定出恰当的中医治疗方案,使中西医结合达到最优疗效,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保健水平。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疗效

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和覆盖范围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和成本是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医药具有易于普及和“ 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的医疗模式, 能够为民众提供“简、便、验、廉”的医疗保健服务, 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将有可能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医疗保健模式。西医发展迅速,至今国内各级中医院均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实际上西医占较大比重,中医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1]。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拟从中、西医理论及思维方式的角度,比较当前中西医结合几个大方向,找到最适合保留中医特色优势的中西医结合方式,使中西医结合达到最优疗效,以期更好地解决我国广大民众“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

1 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中医理论

近两百年来,现代科学的进展带来西医的飞速发展。西医一直致力于从微观角度探讨生理、病理,从而带动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发明。在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医学界认识到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帮助人们了解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组织和器官,直至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其治疗手段的发展可归结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代表药物如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应当向西医学习,打开黑箱,探求脏腑经络阴阳的本质,各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系统、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药治疗不仅能表现为临床疗效,还要从分子机理上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说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是科学的,并且把这当作中西医结合的首要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西医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并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肾本质的研究、阴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等,这些成果让中医的某些概念在西医中找到了所谓的对应点,但并没有丰富西医的理论,也没有提高中医的疗效,所以成果的实际意义不大。

西医的发展模式有其缺陷。首先,针对某一具体环节的药物对整体的效果常不能预料,2006年英国就曾出现新药临床试验的健康受试者死亡的事件。从分子机理上找到的药物仅有极少数能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必定导致新药研发成本巨大,国家和个人医药开支暴涨。其次,任何生物都有多态性,这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因此,任何针对某一具体环节的药物,迟早将被此多态性战胜。例如对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及对化疗耐药的肿瘤,包括一些新开发出的分子靶向药物如格列卫等。现在西方已经制订了严格的规范指导抗生素的应用,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耐药菌的问题。

中医理论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以《黄帝内经》为代表,中医理论建立东汉年代,其基本原理如“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等,是非常朴素、直观、正确、实用的,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理论,其核心是客观的,经得起临床考验的,而混杂其中的一些主观迷信的成分,必然随着临床疗效的验证而被淘汰。中医理论的发展要建立在临床的基础上,纵观从《内经》到《伤寒论》,再到金元四大家,至明清温病学说的发展历程,每一次理论的提高都是同当时的新的疾病流行、医疗实践随之创新密切相关,每一次发展都能在原有理论中找到源头,如果不以中医原有理论作为基础,很难发展出新的中医理论。

因此,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中医理论不是一个好的方向。

2 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

具体而言,就是用队列研究、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规范中医的辨证。例如冠心病全都归于数种乃至一种证型,并以固定的方药施治,再以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判断疗效。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以病统证,及于方药的治疗及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医证的客观化及疗效的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将中医辨“证”的特点纳入到了西医诊“病”的体系之中,简化了中医的思维,易于掌握,方便西医运用中成药,例如心衰用参麦针,发热用清开灵等,但同时也失去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环节是证。通过患者的表现,归纳出属于何证,便可制定相应的法、方、药,如药证相符,即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需进一步思考辨证、用药是否正确。成功治疗一例患者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会考虑以相同的理法方药略作调整加以应用,同一类证可以用同一类方,《伤寒论》即为代表,这就是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笔者认为,西药因从实验中来,因此评价疗效需借助大样本的统计方法;而中药从临床中来,疗效的评价当超越西医的方法,不能限于一方一药治疗若干例某一疾病这种评价方法,可以随机抽选某一疾病若干例,因人而异,据辨证而施治,与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患者基线有可比性)对比。此外,证的规范化、客观化、量化等只能在较小的程度上模拟及反映中医临床思维,且目前还停留在研究阶段,远不能指导临床。   3 以中药西用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目标

青蒿素、亚砷酸等的成功,让很多中西医结合界的学者认为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应该是从确有疗效的中药或复方中用现代方法提取出小分子药物,使之能在西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运用,这已成为当前中药及方剂研究的主要方向。他们希望从研究专方专病着手,以中医中药作为治疗经验的数据库及药物原材料资源库,在中医疗效的提示下,完全用西医的方法提取单一成分,研究其作用机理,制成新药,推向世界。这样的研究成果完全符合西药的标准,最能为西医所认同,不需要辨证就可应用。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相当多的中医师使用中成药不辨证,处方用药时用西医的药理代替中医的理法方药。如认为感染就是热毒,见到发热就用清开灵,不论表证里证,后果是中成药不良反应增多,疗效减退。

不可否认,传统的中医方剂有小部分是可以不辨证的,所谓“一味偏方,气死名医”,但这样的成果实际上是发展西医,而不是发展中医,这样的研究不能作为中西医结合的主流,否则结果只能是废医存药,而且存的是由中药发展而来的西药。

4 以西医治疗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

目前中西医结合有一种趋势,即在西医的最新治疗手段的基础上运用中药以提高疗效。例如:西医对心肌梗塞的最新内科治疗手段是冠脉造影、支架置入,但因为这并不能改变患者的体质,容易再狭窄,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就着眼于防止再狭窄。笔者认为,中医治疗的重心应放在不适宜放支架或行搭桥手术的病例上,这才是结合和补充,而不是依赖于西医的治疗。即使中药防止再狭窄的研究十分成功,那也要先用西医的方法去放支架,不放支架,就无从用中药去防止再狭窄了。

中西医结合,应当是运用西医的手段明确诊断,了解患者预后评估乃至西医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以便识别西医治疗疗效不确切或副作用较大的患者,并为之制定出恰当的中医治疗方案,而对于西医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的病例,我们可以推荐他们使用西医的治疗。

5 小结

任何研究和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元哲学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都声称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中西医的差异根植于主体所从属的文化类型、信念、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不同,它们之间并非只有是与非、正确与错误的关系,它们具有不同的解释力,为我们了解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观察方式和视角[2],是两个不同理论体系,希望借鉴西医来发展中医理论、提高中医疗效的可能性不大。

当19世纪国人与西医接触以后,中医的生存就面临巨大挑战,但西医长于诊断,而弱于治疗,对人体的了解有限,还有很多疾病是用西医疗效不佳的,中医应该坚持自己的长处——整体观,沿用以临床疗效筛选先进理论的方法继续发展,以治疗西医疗效差的疾病。反之,在西医有优势的领域去坚持中医或附会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没有必要的。中西医结合应该是在临床上运用西医手段确诊,在适当的时机及病种给予中医治疗,以经济、安全、有效为原则,为患者选择最优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西医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教学 误区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90-02

中医历史悠久,讲究望闻问切。它以研究人体易产生疾病的病理,并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为主。19世纪开始,西医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给中医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在现代医学教学中,中医与西医的结合课程成为教学重点。中医伤害小,西医见效快等特点也使其结合成为必然。但是受到中国传统思想以及一些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医学课程教学上,对中西医治疗效果认识不清的问题。过分强调中医或过分强调西医的作用,这使得医疗机构在治疗方法选择上存在误区。因此,对于现代医学教学来说,明确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将两者合理的结合才是关键。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文章对面现代中西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 中西医结合中的误区

1.1 主从之争严重

医学教学在确定医学起源上,过分强调主从问题。一些人认为中医发展时间较长,因此西医应作为其从属部分。而一些人则认为西医在治疗时效及发达程度上均高于中医,因此中医应从属于西医。这样忽视了中西医本身的特点和疗效。实际上,中西医属于不同的发展体系,其发展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具备从属关系,在治疗不同疾病时也应正确选用和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首先,中医强调宏观调养,而西医强调微观治疗;中医强调辩证,西医则强调辨病;因此,我们在进行医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将中西医看作同等地位的两部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将中医与西医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医学教学的效果,从而在临床上合理运用中西医治疗,提高医疗效果。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并不是讨论谁是主流的问题,中西医有各自的优势,医护人员在进行结合时应以对病患的治疗效果为主。

1.2 理论知识混淆

中医是与西医分别强调不同的理论体现,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中医讲究五行、阴阳,强调精、气、血的辩证唯物主义论。通过观察人体的精、气、血判断病理,主张由表及里。一些学生甚至教师本身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看作是唯心的、不科学甚至是玄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套用西医标准理论来解释中西思想。实际上,中医与西医不同,如中西的五脏观察强调人的气色、饮食调理等方面。而西医则以解剖实验为主要手段,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中西医理论混淆,使中西医的特点均无法表现出来,也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正确选择中西医手段。中医与西医知识混淆还体现在医学研究上,对于一些医学研究者来说,在进行某项医学科研时,往往将中医思想和西医思想强加进去,或者将两种理论牵强的结合在一起,导致医学研究成果不具有实际意义。

1.3 理论与实践不符

在现代中医教学中,明显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上,理论教授的实践远远超过实践的时间,并且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医学实践基地不发达或设备较少,缺乏实践准备和实践经验。这是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差距,一些中医教学者为了提高中医教学实践水平,将中医教学理论与西医实践生搬硬套,不但没有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目的,反而是中医理论更加晦涩难懂,实践也无法验证中医理论。在教材方面,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只停留在表面上,高校在教学时也往往是中西医教学分开,不能时学生同时感受中西医的差距和差别。而在课时安排上,为了追求西医的专业性和先进性,西医课程的安排明显过多。总之,在现代医学教学中,中西医并没有真正实现结合,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更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1.4 盲目进行结合

中医与西医从属于不同的体系,因此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具有相通之处但又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现代医学教学时不能盲目的将二者进行结合,而是应该尊重其个性和特色,使其优势充分表现出来,这也正是现代医学教学存在的最大矛盾和误区。将中西医理论完全融合在一起的理论和思想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取的,中西医之间的差异要求医生在不同疾病面前要区别对待,而不是将某一种理论强加给另一种。同时,并不是所有的中医理论都能找到相应的西医实践,我们将中西医相结合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临床治疗,而不是过分强调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望闻问切是中医独有的特点,不能盲目的与西医的听诊等混淆。现代医学教学习惯性的将中西医之间进行一一对应,这使得医学教学的实际作用大大降低。如何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中西医教学的结合发挥实际作用,就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重点。首先,医学研究者和教学者应平衡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关系,平等对待两者,善于发现中医与西医之间不同的优势,这样才能为其正确的结合提供前提;其次,从教材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实现中医理论与西医实践的真正结合,提高现代医学教学效率。

2 如何解决中西医结合中存在的误区

中西医结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在二者结合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但是在当今社会,中西医结合只是从表面上得到重视,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使中西医之间的结合更加密切,提高现代医学的治疗效率。其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2.1 适当提高西医的主动权

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由于受传统中医思想的影响,西医往往作为跟从,即使是在某种疾病治疗上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仅仅被作为辅助手段。结合面不够广,结合存在漏洞。因此应改善这一点,加大对西医的正确宣传,控制传统医学对西医的排挤,通过培训使其能够了解和接受西医中的先进思想和治疗手段。在医学科研上,应将西医和中医区别对待,而不是一味的将中医理论强加给西医,中西医之间的结合并不是理论上的一对一,也不是谁占主导地位的问题,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应以提高医学治疗效率为前提,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中西医结合。

2.2 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提倡,一些医院引进了西医技术。在技术方面实现了结合,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教育往往将中西医分开,导致能够具有中西医两个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偏少。实际上,医学人才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体现,也是二者结合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应结合中西医各自的特点,在高校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增加中西医结合的内容,并在临床实践上提倡两者之间互相交换实习场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2.3 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

这一点得到了广大医院和医学工作者的认可,目前,很多医学已经实现了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但是在具体病症治疗上,选择西医还是中医问题上,往往并没有根据病情。而是根据医生个人的思想。这样不但没有将中西医完美结合,还使得医院的办院宗旨不明确,缺乏特色。因此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立上,还应充分考虑各个疾病的病理,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使其正确理解中西和西医的治疗手段以及结合要点。

2.4 加强中西医结合的实践

目前,中西医的结合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层面,导致在临床治疗上效率低下。要实现中西医的真正结合,首先应加大培训力度,要求医生掌握中医治疗技巧和西医治疗手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医学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缺乏实践的结合毫无意义。医院应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基地,逐步缩小中西医之间的差距,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5 加大政策干预能力

虽然中西医结合属于医学层面,与政治无关。但实际上,中西医结合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就是由于政策不明确和干预能力不强导致相关人员对中西医结合重要性的认识不深刻。因此应加大相关管理部门的干预力度,要求卫生管理部门将中西医的结合看成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中西医的结合,并且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医疗事故的惩治措施,并建立合理的医护人员考核制度,要求其严格执行,这样有助于医护人员提升自身意识,做好中西医结合工作。

3 结语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达,中医与西医之间的结合就成为必然。中医属于中国传统医学,其在预防某些疾病方面存在着优势,并且能够降低对患者的伤害,从根本上清除疾病。而西医的出现则提高了医学技术和治疗水平,是进步的体现。因此我们在坚持中医理论的同时,必须将其与西医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当然中西医教学之间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

参考文献

西医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医理论;药品不良反应;中药;龙胆泻肝丸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483-02

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然而,近几些年来,随着中药走进了国际市场,国内外中药不良反应事件频频发生。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中心数年来也了十余种中药及中成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其中龙胆泻肝丸也由于其中的含马兜铃酸的药材关木通遭遇两次“点名”[1]。

我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试点,于九十年代在全国形成了初步的报告体系,并开始与国际相关机构进行数据交流。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于1997年率先在荆门地区开展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并于2002年成为荆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至今已经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报告5500余份。

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相关药品引发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分析是中心的日常工作之一。在中药及中成药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解读、分析上,往往很难具体说明其发生原理。如在西药不良反应中的“腹泻”,在中医中有寒泄、暑泻、湿泻、风泻、食积泻、虚泻、脾泻、滑泻等(《万病回春》中卷之三泄泻),仅仅以西医理论来分析之似存在先天的不足之处。

传统中药在我国民间的使用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应用中药时,必须以中医中药理论指导用药。中医药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是中医治病用药的总原则。药不对证必然导致虚者更虚,实者更实,甚则变证蜂起。[2]“龙胆泻肝丸”事件出现后,中药一夜之间似乎增加了许多不安全因素,让人无所适从。

龙胆泻肝丸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吴松寒、洪用森[3,4]就已经发现了木通所致急性肾衰竭甚至死亡的病例。在比利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有100多人服用其用于减肥药一年后,数十名减肥者被查出肾脏受到损伤,随之英美宣布禁售含马兜铃酸的多种中药制剂以后,中国则通过印发2003年2月28日的《关于加强对龙胆泻肝丸监督管理的通知》对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严格按处方药管理,规定在零售药店购买必须凭医师处方,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适应症服用。有关研究认为是减肥药中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所导致[5]。

这些关于龙胆泻肝丸的研究都着重从西药学的药理毒理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关木通中的马兜铃酸的毒性问题。但是,鲜有人从中医理论来分析说明其药性和毒性。龙胆泻肝丸作为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中医中的古老方剂,是由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酒当归、地黄、炙甘草[6]制备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上用于:肝胆湿热。在《方剂学》一书中对其药理药性作出了完整的分析。龙胆泻肝丸主治属肝经实火。根据这个情况,龙胆泻肝丸能治疗的是肝经的实热,是一种实证。本方苦寒太甚,长期反使肾阴、肾气受损。方中主要用龙胆草,因为龙胆草苦寒入肝,兼入胆,为泻肝胆实火、湿热的峻品,这是龙胆草的主要作用。黄芩、栀子,包括木通这些都是用来泻肝,使肝热从下而行。木通主要是倾泻湿热,它能泻小肠之火而利小便。从中医用药的“君臣佐使”角度来说,龙胆泻肝丸此药中,龙胆草为“君药”,栀子、木通、泽泻、车前草等均为“臣药”,使得整个药性偏寒,长服会使肝肾阴损、肾气受损,这与我们之前看到的不良反应报告中的西医学解释的药源性肾损害表现结果是一致的。在有关文献中,刘兰英等[8]认为肾气虚是慢性肾衰竭发生和发展的内在条件。李夏玉[7]认为慢性肾衰竭常凸显出虚、湿、瘀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尤其对于肝肾虚的(无肝肾实火)的患者,这个组方会使人体肝肾虚损加重,是西医理论分析龙胆泻肝丸所不能得出的结论。

所以,中药的不良反应的原因仅仅从西医学方面来寥寥数语就解释之,这是对患者的不负责,更是对中药的数千年的发展成果的不负责。对于中药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此提出一些想法,以飨读者。

1严格中药的使用。中药的炮制是严格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在中药的使用上理应是遵循这一原则。从国家龙胆泻肝丸的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令我们非常遗憾的是,没有人去追究在用药上是否因“辨证”而“施治”。而有的是如龙胆泻肝丸一样,找出一种致病因素(如:马兜铃酸),强调其与不良反应反应结果的相关性。国家中药管理局早已把“辩证使用中成药”列入全国中医院评审登记条例中,但法律中并没有西医不得开中成药的规定。相关调查显示,现在西医院中普遍存在西医开中药的现象[9],某些西医对中药药性缺乏应有了解,只凭药品说明书、药品包装及医药代表的介绍就开出中药处方,并不符合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有的西医对中药药性了解不深,开出了长期的处方,有的甚至擅自加大药量,直接导致了病人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各级医院医师应严格按传统辩证施治理论使用传统中药[10],对中药不良反应还应用传统中医理论考察之,并对有争议的处方作出调整,尽量避免药品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2对中药说明书进行规范。说明书是药品的法律文书,是直接与患者合理用药紧密联系的。要严格规范说明书的内容,要积极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精髓。中药说明书的“功能与主治”项目一定要严格应用中医学治疗术语,杜绝中药说明书中标注西医学治疗名词的情况。尤其在中药说明书中的“禁忌”和“注意事项”中严格阐明中药的药性、归经等。

3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理论研究。对于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可以参照西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但是其理论一定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核心。尤其对于中药不良反应结果的通报,更应谨慎,一定要由充分的中医学理论分析后在作出结论。在一些关键病程的描述上应允许使用中医理论来进行叙述。[11]

总之,仅以西医学理论来判断中药的不良反应,在理论依据上就显得先天不足。为了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进步,我们应重视中药不良反应的理论基础研究,让中药更安全的为患者使用。

参考文献

[1] 郭海英.中药被毒副作用撞了一下腰[J].中国药店,2006(11):92-94.

[2] 陈爱梅.龙胆泻肝丸致肾损害引发的思考[J].福建中医药,2004,35(3):47-48.

[3] 吴松寒.木通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二例报告[J].江苏中医,1964,(10):12—13.

[4] 洪用森,黄元林,王永钧.应用大剂量木通能使肾功能衰竭致死亡[J].浙江中医杂志,1965,8(12):32.

[5] 笪红远.马兜铃酸和“马兜铃酸肾病”涉及新药研发方面问题的思考[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5):47-48.

[6] 中国药典[S].2010年版.一部.636

[7] 刘兰英,王耀献,刘尚建等.慢性肾衰竭中医病机浅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3):453-454.

[8] 李夏玉.从虚、湿、瘀论治慢性肾衰竭初探[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5):717-718.

[9] 陈淑玉,高军.西医开中药不当埋下健康隐患[J].首都医药,2005.(11):17.

西医理论范文第5篇

一天,门诊来了个小伙子,自诉结婚3年未育,说有位老中医说他“肾虚”,要求我给他开张化验单,查查肾功能是不是虚。我告诉他,男子不育患者中,不少人经检测常规证实为密度低,或活动力低下,中医认为可能与肾虚有关。但与西医所说的肾功能不良是两个概念。化验查肾功能其实只是检测血液中的尿素氮和肌酐是不是超标,即测定肾脏排泄代谢废物功能是否正常,查不出是不是“肾虚”。小伙子是混淆了中西医有关“肾”的概念。

中医理论中肾的概念和西医理论中肾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西医所说的肾是西医人体解剖学说的“系统”中的泌尿系统中具有泌尿功能的肾,只是分管小便的形成和排泄代谢废物而已。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肾”,有“先天之本”之称。不是我们口中常说的西医说的“肾”。“肾虚”也不是西医所说的肾功能不全。中医所说的“肾”是中医理论中的五脏之一的“肾”,它所涉及的身体功能可就多了,主要有:①主宰性活动,促进生殖繁衍;②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并决定衰老的迟早;③参与血液生成;④“肾主水”,是人体负责调节水液代谢平衡的中心环节;⑤“肾主纳气”,有调节呼吸作用;⑥“肾主骨”,主宰骨骼的生长强壮和骨髓、脑髓的形成和功能的正常发挥;⑦“肾其华在发”,肾阴充足则头发滋润乌黑;⑧“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还管着耳朵和大小便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中医的“肾”包括西医所说的生殖、呼吸、骨骼、造血、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的功能,这些功能不良就会出现肾虚症状。补肾其实就在于滋补调理多个系统的功能。

中医所说的“肾”,分阴阳两方面。通俗地说肾阴指肾精,是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物质,肾阳指生命之火,也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如果肾精(阴)亏损,则小儿发育迟缓,筋骨痿软,智力发育不全等;成年人则有早老早衰,头昏耳鸣,精力减退等;女子则有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月经初潮来迟、经少、经闭、不孕等;男子量少,密度低导致不育等。若命门火衰,肾阳不足,不暖脾胃则可引起五更泻或久泻,或淡漠,阳痿,滑精,生成障碍,活力低下导致不育,女子月经不调、不孕等。

大多数男性不育是因为环境污染、幼时患腮腺炎并发炎、泌尿道感染、精神紧张等导致生成密度降低,或液化不全,进而使活力不够等。中医辨证有属肾虚,或属脾虚,或属血淤,应该根据患者症状及体征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有的益精,有的活血,有的温肾。因此,不能笼统地认为肾虚与西医所说的肾脏关系不大。

西医理论范文第6篇

中医研究生没有利用有限的时间精研中医理论、四大经典,也没有潜心跟师临床实践,而是把有限的时间耗在实验室里。原因是目前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要把研究生培养成掌握现代西医技术的高级中西医结合专门人才,尽早与西医接轨、与国际接轨,有名老中医戏称这种重视实验科研,忽视文献及临床经验积累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在的中医研究生培养不是造就名医,而是培养兽医”。

除了参加科研时能用上苦练几年的实验技能外,在课堂上、诊室里,就很难有机会把辛苦训练的实验技能及动物实验方法搬进教室和诊室里去发挥作用。可见,目前的中医研究生教育实际上成了快速西化的一种培训,更有甚者为了迎合西医,连正宗的中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也必考西医综合或西医课程。试想,如果连四大经典都不熟悉、毕业后又不能运用中医理论去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中医研究生,又怎能去继承中医、发展中医呢?与此同时,如果让只知道如何使中医西化,而不是借助西医及现代科技来发展中医的研究生来管理中医,岂不是自己培养自己的掘墓人?因此,在这样的培养思路指导下,中医研究生教育盲目扩招、导师鱼目混珠、培养过程重西轻中及重实验轻临床的观念一日不改,中医研究生教育将处于更加被动的境地。

正确理解中医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真正涵义

中医现代化,这是时代的要求,科技发展的必然。中医现代化,绝不等于中西医结合、中医西医化。追溯中医发展的历史,张仲景的六经辨证、陈无择的三因学说、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思想以及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的三焦辨证等等,这些就是当时的中医现代化。今天探讨中医现代化,应该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运用现代科技包括西医在内的所有自然社会科学取得的一切先进成果来研究中医、发展中医,洋为中用、西为中用、它为中用。众所周知,X光、CT、核磁共振、光纤、分子生物、基因工程、蛋白质组、代谢组学等先进科技成果都不是西医发明的,为什么却成了西医必不可少的检测及治疗手段,而中医为什么不及时借助这些现代自然社会科技成果,通过仪器把四诊即望、闻、问、切应用到未知的领域,甚至是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等,然后再用中医理论对微观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发展和创新中医理论、丰富中医治疗手段。可见,中医现代化研究是多角度、多领域的全方位研究,现代中医学便是这些研究成果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重新整合,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与中医现代化息息相关的中医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既不是在教育时注重中西医结合,也不是使中医研究生教育西医化,应该是把现代一切科技成果运用到中医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来,促进中医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中医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中医研究生的创新教育,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培养目标就是要把研究生培养成为掌握坚实的中医专业基础知识、现代化医学知识和与中医学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并具有创造思维和科研攻关能力的高素质中医专门人才[3]。为此,笔者特对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目前,中医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专业方向不断增多,但研究生培养课程所体现的系统性、前沿性与应用性不强,培养目标也很不明确[4]。众所周知,中医研究生教育关系到中医事业的兴衰成败,万万不可小视!而中医要自强,教育需先行。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中医特色,首先必须合理分配中西医课程比例,并严格按国家政策和中医自身规律开展中医研究生教育。如果偏离了教育方向,中医研究生教育将会名存实亡。

中医研究生导师中医研究生教育离不开导师,而导师的带教能力则是严重影响研究生培养水平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5]。要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导师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因为仅懂中医的研究生导师,若不了解中医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即使把教材背得滚瓜乱熟,口才不错,也未必能讲好中医课程,培养出合格的研究生。中医是中国古代哲学、数学、地理、天文、心理等多学科与医学紧密结合的一门实践科学。因此,不仅临床中医师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中医研究生导师也应如此。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生长的沃土[6],中医研究生导师也应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可见,只有通晓中国传统文化、又善于精研教学内容和艺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研究生导师,才可能成为学生喜爱的优秀专业导师。因此,加强中医研究生导师人文素质的培养及临床经验的积累,加紧名老中医教学临床经验的整理及继承、开办名副其实的全国中医研究生导师高级培训班等已迫在眉睫!

中医研究生教育,应特别重视中医经典的教育。因此,笔者认为,中医经典不宜合并,而应纳入必修课程并且还要增加教学学时,条件许可时应安排研究生去“经典”病房实习,研究生毕业后应加强继续教育,可以在评定副高职称前回到高等中医药院校进修四大经典,温故而知新,理论进修后还应去能运用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的门诊或病房进修,以便切实掌握中医临床精髓,增强临床处理疾病的后劲和应变能力。

中医研究生教育,除中药专业外,仅有少部分人能专门从事中医科研工作,绝大部分研究生都充实到了中医教学和临床单位,因此中医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着重于培养一批切实能够运用中医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高明中医医生,当然也应适当了解一些现代医学技术,但绝不能喧宾夺主。否则就难以塑造21世纪的“扁鹊”“张仲景”和“华佗”。

西医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医 思维模式 中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 (A)-0000-00

中医学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结晶。中医思维模式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的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点。中医传统思维模式和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不同,作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它的理论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把人和自然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运用取类比象、知觉体悟等研究方法,研究世间万物的互动规律,从而形成了天人一体观、整体恒动观、辨证论治观等【1】。中医思维体现的临床诊断和施治的技巧,是系统理论和配套技术的结合,是形象思维与人文、哲学等多学科交融中并经历数千年的实践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只有充分建立中医思维模式,才能学好中医。

1. 影响中医思维模式建立的不利因素

中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想学好中医必须要有“悟性”。这种“悟性”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源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知识的积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没有为学生们创造一片学习和掌握中医药理论的沃土: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我们就过分重视数理化练习,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并没有很好地将中国传统的“国学”文化引入课程之中。学生们长期缺乏“形象思维”训练,缺乏对建立在直观体验之上“悟性”的培养;进入大学之后,课程设置上除医古文外,其他人文知识课程种类也偏少。在没有充分接触的情况下,学生们难免对中医的取象类比等思维方法存在先天排斥心理。

在课程设置上,目前高等中医院校和西医高等院校趋于一致,采用了中医、西医课同开的方法,这种课程结构也妨碍了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出于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考虑,中医院校学生有必要充分学习西医学知识,以便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但在什么阶段的学习,如何在学习中突出中医课程的优势地位,却是现代中医教育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教育评价学中有两点需要我们借鉴的教学目标要求:第一是“教学目标之间以及目标与其他积极的非预期效应的相容性”【2】,即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到保持目标之间一致, 多个目标之间不应该出现冲突。如果发生冲突,势必引起教育活动的紊乱。第二是“正确分配目标的权重和优先顺序”,即教学需要设置重点, 要优先考虑把教学资源中的优势部分分派给教学重点目标。目前,大部分中医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把中西医课程安排为大约6:4比例, 西医课占得比重大,特别是在西医和中医课不分先后,往往同开,直接把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灌输给了学生们。这样做容易导致学生们思维方法的混乱,使学生们既无法很好的掌握建立在“三理一剖”基础上的,趋于微观化的西医技术,更无法从本质上领悟艰深的中医理论知识,对中医传统方法理论的思维方法产生理解上的距离感。其最终结果就是既不能做纯粹的“西医”,离真正的“中医”也相距甚远。从临床技术上看,不仅常比不上传统“师带徒”出身的中医师,也往往无法和西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相提并论,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大幅度滑坡。

中医经典课教学的匮乏,也是学生难以把握中医理论内涵的原因之一。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四大经典, 在历代医家研习中医的道路上,都是最重要的指引,是解疑答惑、指点迷津的金钥匙。但随着时间流逝,现代人的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医经典年代久远,对现代人来说,文意艰涩,难以参透,无论是教还是学,均有不小的难度。而且,中医学的很多知识都是通过抽象文字、文献加以传承的,对学生们来说,有很多经典条文、方剂歌诀需要熟读乃至背诵。在见到实际的临床疗效之前,这种较为单调而枯燥的学习形式,对于已习惯享受视听等多维效果的学生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这些困难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中医的兴趣和信心,使得他们在中医入门的关口裹足不前,使其中医思维方式难以建立。

2. 深化教学改革,培养中医思维模式

2.1 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中医学深深的植根于中医传统文化,其本质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哲学辩证法的思想贯穿在中医思维之中,影响到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人文知识在中医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阴阳、悟性、道、儒、佛、易等,与中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人文知识和天文、地理、药物等传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互相交融,构成了中医学特殊的理论体系。古代很多举世闻名的大医家同时也是大儒,这是不无道理的。想学好中医,必须看到中医学身兼自然和人文学科双重性质的特殊性,要重视对中医高等院校的医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3】。培养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开设讲座、课程,组织兴趣小组、研修会等等,内容可以涉及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等多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讲授中注意结合中医相关内容,创造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知识学习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们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引导他们用中医的视角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要掌握并向世界推广中医理论,就要尽可能准确地解读中医,使学生掌握中医理论的精髓,而想实现这些目标,前提是学生们拥有牢固的中医思维模式【4】。

2.2 改进现有的课程体系

高等中医药院校要正视目前中西医课程比例失调的问题,

要突出中医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要地位,坚持不懈地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中医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均应围绕中医思维的训练进行安排。对中西医课程结构,要突破传统的5:5或6:4等限制,在课程内涵上体现以中为主的地位,增加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方法的课程设置,减少或避免西医思维模式对学生思维产生的过度影响。在中医教育中, 应针对中西医学不同思维方式所导致的学生思维混杂的问题, 结合中医自身的思维特点制定教学计划, 优化课程设置, 提高教学的效果【5】。在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上,可以尝试先开设中医课程, 待中医思维形成和稳固之后, 再继续学习西医课程。这样做的益处在于使学生不容易被西医分析还原思维混淆干扰。同时,中医授课教师除对学生进行中医的基础教育外,也要增加自身中医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将中国哲学的方法论,认识论,贯穿在教学当中,这也有利于学生中医思维模式形成的重要途径。

2.3 注重中医经典学习,加强临床实践能力

历朝历代的医家学习中医,都是从学习典籍开始的, 学习

中医经典医籍是是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和中医思维特点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书读万遍,其义自现。通过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医籍的深层次的、原汁原味的学习,增加学生们自身对历史文化氛围的“代入感”,防止对中医概念、理论“割裂化”的认知。在中医的四大经典中, 最需要学生们重视的是《黄帝内经》和《伤寒论》。这两本经典一方面奠定了中医学科独到的方法论:如中医的基础理论,即认识生命和疾病的宏观、系统的方法源自《黄帝内经》,中医临床方法论,即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 也就是“辨证论治”源自于《伤寒论》【6】;另一方面,这两本书中蕴涵着大量有关整体观念、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和社会人文知识。所以, 想培养中医思维,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对经典的精读和思考。

3 结语

亲身“验证实效”,对学生来说是激发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最好的方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努力为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所学。在临床实践中,要尽量消除西医思维模式的干扰,以中医学四诊八纲为基础,辨证论治。观察中医中药在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等方面的疗效, 把中医的理、法、方、药渗透到对疾病认知的各个环节中去, 从而进一步强化中医学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蓓,李艳,等. 培养中医思维方式 促进中医教学改革[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10,(4):39 -41.

[2]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3] 周仲瑛.加强中医传统文化研究保持中医的优势和特色[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8(2) : 63.

[4] 黄学武,高海利,等. 在中医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5):1272-1273.

西医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医;思维模式;中医教育

自中医人才培养进入院校教育以来,关于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质量,一直是困扰中医教育者的首要问题。尽管有许多人呼吁恢复师承制的培养方式,但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和人才素质多元化要求,师承制只能作为院校教育方式的补充,不可能成为主流。因此,中医教育的成败仍取决于对院校教育的改革和完善。而保证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教育的首要任务。

1 中医思维模式的特殊性

中医学是在我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在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其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念,是把万事万物相互间的变化、和谐、联系及其支配万事万物的共同规律作为研究人体疾病的出发点,具有“形而上”的超自然性。其思维特点是整体恒动观、天人一体观、辨证观,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具有直觉体悟、取象类比等思维特点。这些特点与现代人习惯的分析还原思维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因此,在没有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情况下学习中医,无疑是空中楼阁、水中捞月。

2 目前影响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因素

2.1 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不足,直接弱化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首先,中医学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统一体,其理论基础更具人文特点。所以,学好中医,必须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广博的人文知识做基础,建立直觉思维之上的“悟性”非常重要。而现在的学生由于教育体制原因,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很少接触和系统学习中国传统的“国学”知识,受数理化的长期训练,形成了逻辑化、概念化的思维习惯。在中医院校课程安排上除医古文外,基本没有开设其他人文知识课程,使学生对中医的取象类比思维存在先天排斥心理。其次,招生以理工科为主,学生的来源不对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接受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同化既是把所学知识整合到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既是本身知识结构因所接受知识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而理工科学生的思维习惯是分析、还原,是有别与中医思维模式的,这就造成学生学习中医时,必须面临对固有的方法论、认识论和知识结构的转变,即“顺应”的强度加大,这就难免对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概念产生“玄学”念头和排斥心理,进而排斥中医。

2.2 课程设置上,中西医课并行,干扰了中医思维的建立。从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来考虑,中医学生学习西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哪个阶段学习和西医课程量的多少是中医教学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教育评价学在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要求上有两点原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是“教学目标之间以及目标与其他积极的非预期效应的相容性。”[1] 就是说在教学目标设计中,须考虑目标之间的一致性,目标之间不能相冲突,目标相冲突就会造成教育活动的混乱。二是“正确分配目标的权重和优先顺序”[1] 即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哪里,教学资源优先配置给谁。而目前的中医院校在中医教学计划安排上,明显违背了这两项要求。中西医课程比例大约在6:4左右,西医课的比例过大,而且基本是中医基础课和西医基础课同时开,把两种不同思维模式指导下的知识,同时传授给学生,无疑会造成了学习者的思维混乱,无形中也遏制了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优先权。此外,西医的分析还原思维模式适合现代人的思维特点,对西医知识学生很容易“同化”,导致学生难以完整、准确掌握中医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体系,进而对中医传统理论产生困惑、误解,无法巩固专业思想,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不中不西,临床能力不如师承教育的学徒,西医诊疗技术不如西医院校的毕业生,形成中医人才培养整体滑坡。

2.3 不重视经典学习,难以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以《黄帝内经》为首的中医四大经典,历来是指导中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著作,是打开中医理论的钥匙,“读经”是通往中医科学的必经之路,受历代医人所推崇。但是由于它们年代久远,文字意深难懂,难以和现代人的思维合拍,给教和学造成很大难度,对其重视程度一降再降,甚至分割其系统性,把内容分散到各个学科当中去,使学生难以用系统的中医思维去把握疾病机理。

3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