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术思想

学术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学术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术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张仲景 心病 《伤寒论》

心病属“胸痹”“真心痛”“心悸”等病证的范畴。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篇》曰:“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心病的学术思想,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现探讨总结如下。

1 温补心阳法

心之搏动,脉之通畅,皆赖心阳之鼓动。若心阳虚无力鼓动心脉,则可见心烦,心悸,甚则惊狂。治宜温补心阳。《伤寒论》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本条为下后发汗,津伤太过,阳随津脱,故昼夜烦躁不得眠。干姜附子汤,即四逆汤去甘草,用干姜附子以胜阴复阳,不用甘草,恐其缓助阳之功。《伤寒论》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本条为发汗过多损伤心阳,空虚无主,故心下悸,虚则喜按。桂枝甘草汤用桂枝温阳,炙甘草益气,且可甘缓桂枝温而不热,不致汗出,并可辛甘化阳。《伤寒论》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条为误用火疗而复下之,致心阳虚损,心神浮越。方用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温补心阳并镇心安神。《伤寒论》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伤寒脉浮,本应解表,本条为误用火劫,阳气散乱而亡阳,惊狂不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用桂枝汤去芍药以解表,因芍药性味酸收阴柔,非阳虚所宜。加蜀漆以散火邪,加牡蛎龙骨以固亡脱之阳气,并镇浮越之心神。

2 温通心阳法

气能行血,胸中阳气不振,则心脉痹阻而致胸痹。《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本条为由于胸阳不振,痰浊阻滞,心脉痹阻,故胸背痛。用瓜蒌薤白白酒汤通阳散结以止痹痛。《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本条是乘上条胸痹较甚之证。故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半夏以增祛痰通痹之功。《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也主之。” 本条所述胸痹有正虚邪实之分。偏实者,为阳虚不甚而阴寒痰浊偏胜上乘所致,用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消痞降逆。偏虚者,用人参汤补气助阳,温阳散结。治属“塞因塞用”。《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本条胸痹为阴寒凝聚不散,阳气闭阻所致。用薏苡附子散温阳通痹止痛。《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本条为阴寒痼结所致之心痛。乌头赤石脂丸方中乌头、附子、蜀椒、干姜一派大辛大热之品,共奏通阳逐寒止痛之功。

3 清心安神法

心属火,火邪易扰心神。《伤寒论》76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77条:“发汗,若下后,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78条:“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以上三条为汗吐下后,余热未尽,留扰胸膈,故有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心中烦热、心中结痛。栀子豉汤用栀子、香豉清热除烦。《伤寒论》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本证为伤寒下后,余热留扰胸膈而致心烦并有腹满,故用栀子厚朴汤。栀子清热除烦,厚朴、枳实消胀除满。《伤寒论》80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本证为伤寒下之后,上焦有热而心烦,并中焦有寒。治宜清上温中,栀子干姜汤用栀子清上焦,干姜温中焦。

4 养心安神法

肝藏血,心行血,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金匮·血痹虚劳病脉症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本条为肝血亏虚,心神失养所致心烦。故酸枣仁汤用酸枣仁、知母、茯苓滋阴养血安神。

5 和解安神法

《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条为伤寒未有里实,下之后邪气乘虚内陷,心神虚而心烦惊惕。本证为误治之虚实表里错杂之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小柴胡汤和解祛邪,龙骨、牡蛎镇心安神。

6 补脾益心法

心脾为母子之脏,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子病及母,心失所养而致心悸。《伤寒论》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金匮·血痹虚劳病脉症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以上两条均为脾气虚寒化源不足,气血亏损,心失所养之悸而烦。故宜用小建中汤温中补脾益心。

7 温中宁心法

脾主运化水液。《伤寒论》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本条为脾不运化,水饮内停,水气凌心之心下悸。方用茯苓甘草汤。桂枝、生姜温阳化水,茯苓、甘草和中渗湿,共奏温中以宁心之功。

8 疏肝通阳法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条为肝郁气滞,阳气被遏,心阳不通之心悸。方用四逆散疏肝理气,温通心阳。

9 温肾宁心法

肾者水脏,主津液。《伤寒论》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本条为肾阳虚衰,肾不主水,水气上凌于心而致心悸。真武汤用附子、生姜温肾助阳,人参、白术、茯苓健脾利水。共奏温肾利水以宁心之功。

10 补肾泻心法

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以维持心肾两脏之间的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伤寒论》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本条为少阴肾水不足,少阴心火有余,水不升,火不降,心肾不交之心烦不得卧。方用黄连阿胶汤补肾水泻心火。方中阿胶、芍药滋补肾阴,黄连、黄芩泻心火,使心肾交合,水升火降。

11 阴阳并补法

脉为血之府,心主血脉。《伤寒论》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本条为阴阳气血俱虚,心失所养之脉结代、心动悸。治宜滋阴养血,益气温阳。炙甘草汤以炙甘草、人参益气养心,桂枝温通心阳,生地、麦冬、阿胶、麻仁、大枣滋阴养血。共奏阴阳气血并补之功。

12 化饮行气法

气能行津,津能载气。津停成饮则其气滞,气滞津停则成饮。均可痹阻胸阳而成胸痹。《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本条论述为胸痹之轻证。其病情有偏饮邪和气滞之不同,治疗亦应遵“同病异治”原则。饮邪偏胜者,治宜宣肺化饮,方用茯苓甘草汤。气滞偏重者,治以行气散结,方用橘枳姜汤。《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本条为寒饮上逆之心痛,方用桂枝生姜枳实汤温阳化饮,下气消痞。

参考文献

[1]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22.

[2]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98 .

学术思想范文第2篇

[主题词] 名医经验;穴位研究

Study and Analysis on Sun Waizhu‘s Academic Thought

Zhou Jie, Sun Waizhu(Shenzhen Municipal Hospital of TCM, Guangdong 518000,

China)

[Abstract] Professor Sun Waizhu has been engaged in clinical work for

several decades, tries hard to inherit classical needling methods of TCM,

advocates standardization for prescription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raises the new point view, “fatigue of acupoint”. The present paper aimed at

study and analysis on his academic thought and clinical experiences of special

therapy for special disease.

[Key words] Famous Doctor‘s Experience; Research on Acupoints

孙外主(1941~ )天津市人,主任医师。1966年毕业于天津第二医学院,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研究生班,获北京中医学院硕士学位。现任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深圳市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针灸学会副理事长。1997年由国家“二部一局”确定为老中医专家指导教师。数十年来,孙师在临床研究和应用的第一线,在继承和弘扬针法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探索,并力图以规范的组方、标准化的量学指标,来表述古老的传统针法。笔者在跟师随诊期间,耳熏目染,获益匪浅。现将其主要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1 注重腧穴研究 阐述“腧穴疲劳”观点

腧穴理论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孙氏通过对40余年来有关腧穴的基础试验和临床研究资料的分析,并结合个人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有关腧穴疲劳性问题,认为腧穴疲劳性反应将是深化腧穴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孙氏认为腧穴的概念应具备3种特征:(1)具有严格标定,且被公认的人体某个特定部位;(2)这个特定部位与自身若干皮肤区域、躯体组织或脏器有特定的“联属”关系,因而通过刺激不同腧穴,可以产生相对的特异性作用;(3)对腧穴采用不同的刺激方法、刺激性质和刺激参数(电压、电流强度、波型、波宽、频率、时程等),对人体可产生不同的效应[1]。因此,在临床中,我们不但要关注腧穴的治疗效应,即“正向效应”(如调节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和防御机能作用、镇痛作用),又要关注和研究伴随正向作用所出现的“反向”表现――“腧穴的疲劳性”问题,这是腧穴的另一特性,也是临床医师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

1.1 腧穴疲劳现象

所谓腧穴疲劳,是指经正确的诊断、辨证,正确的选择与刺激某一个或几个腧穴后,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并能保持若干时程的良性效应,当继续应用同样的方法,随时程的延长其良性效应却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或刺激腧穴远远未达到应有的良性效应时,这种状态可以视为“腧穴疲劳”现象。

据报道,在进行针刺实验观察大白鼠肾上腺抗坏血酸含量变化时,随着针刺次数的增多,针刺效应也明显提高。然而,再继续增加刺激次数,效应反而减弱。针刺某些腧穴,可增强动物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然而,经1日1次,连续7天7次的针刺治疗,反而使已产生的吞噬功能效应几乎消失[1]。

韩济生教授在研究针刺镇痛的同时,发现重复多次给动物以电针刺激时,镇痛效应有逐渐减弱的倾向,从而提出“多次电针引起某种程度的耐受――电针耐受”问题,并指出针刺耐受与中枢5-HT、NA及CCK有关[2]。在临床治疗中,笔者观察到不少患者在初始治疗时疗效明显,继而疗效减弱或止步不前的现象。这种随着刺激次数、频率和时程增加反而表现针刺效应逐渐降低的现象,实际上就是腧穴的疲劳现象。

因此,腧穴的疲劳性不仅仅表现在“感受器”(体表存在的“感受装置”)本身,它还包括腧穴、传导径路及其作用的靶器官、靶组织等针灸感受系统。孙氏认为:“腧穴疲劳性”就是指以腧穴为代表的这一感受系统的疲劳性。

1.2 腧穴疲劳的临床分类

基于对大量文献的研究和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的结果分析,孙氏将腧穴的疲劳性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

(1)短暂性“腧穴疲劳”即疲劳反应仅在数分钟、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短暂性腧穴疲劳,多由于刺激方式或刺激参数单一,或刺激量超限过大,用穴过多而致。单一节律的刺激,过多、过频、过重以及无法度、无规律的刺激,都会使腧穴及其通路刺激信息混乱而产生疲劳。

(2)阶段性“腧穴疲劳”即“腧穴疲劳”持续数日或以上,即便改变腧穴的刺激方式和参数,仍无良性效应出现,直至停止治疗或改变治疗方式,或重组针灸方穴,才能逐步出现该穴的良性效应。阶段性“腧穴疲劳”常发生于针灸疗程安排失当,或对患者“邪正”关系判断失当,或采用较长期(连续数个疗程以上)的无间断超限刺激,而造成临床疗效不能持续好转,出现“止步不前”,甚或“退步”的现象,从而使一些症状重新再现。

(3)持续性腧穴疲劳即从针灸治疗初始,其穴即再现“疲劳状态”较长期限仍不能出现应有的效应,或其效应保持时程过短(一般在1~2小时之内),或虽按疗程规定,持续给予治疗后(除去疾病因素之外)也未能显现良性效应或累积性效应增强的效果,亦可视为持续性腧穴疲劳现象。

腧穴的疲劳与机体的整体状态有关。年老体弱、久病或持续性能量消耗、或多脏器功能损伤的患者,因其本身即是腧穴―经络―脏腑感受的低效感者,故在接受针刺治疗的过程中较易出现取效慢、周期长、疗效差的现象。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腧穴的疲劳现象,医者必须在正确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医学对腧穴研究的成果,筛选有效腧穴,设计合理的刺激参数以及治疗时程,使腧穴的作用呈现良性效应和累积性效应增强的趋势。

2 突出专病专治 力行针灸处方规范化

针灸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孙氏在重视学习和研究针灸医学发展科研成果的同时,力求探索其与现代医学融汇互补的途径。他认为在临床应用上,将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施治相结合,以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专病治疗,并结合现代医学科研成果筛选,制定出有效的规范化的针灸处方,不仅突出了针灸在专病专治上的优势,而且在临床上应用针灸治疗某些疑难杂症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现举例说明之。

朱××,男,30岁,职员,1997年10月17日初诊。主诉:右上肢无力伴前臂活动受限4月余。4个月前由于车祸造成右上臂中段骨折,术后出现前臂活动受限,手腕下垂,抬举无力,右上肢末端皮肤感觉障碍。曾在外地治疗近4个月,未有明显改善。查体见上肢无力,胀痛不适,垂腕,前臂不能抬举,不能伸掌,前臂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拇指不能外展,不能握笔,右上肢肌肉萎缩(前臂肌群、三角肌),肱二、三头肌腱反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肌电图示:右侧桡神经重度损伤。取穴:(1)极泉、尺泽、手三里、曲池。(2)颈4~7夹脊、孔最、合谷。刺法:仰卧位先取患肢极泉穴,施以提插捻转,以针感放射至右手食指、中指为度,次取尺泽、肩、曲池、手三里。均以齐刺法刺之,得气后小幅捻转致局部出现酸、麻、胀且向肘部或肢端扩散为度。交替取患侧颈4~7夹脊穴及孔最、合谷,用平补平泻,得气即可。2组穴交替应用,每日针1次,每次30分钟,并在颈夹脊穴及肩、尺泽穴以韩氏治疗仪(2 Hz、4 mA)通电3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针至第7次时,自觉右手较前有力,拇指可微微上翘,尚不能握笔,针第15次后,拇指、食指屈伸较自如,前臂胀痛感消失。1997年11月复查肌电图示:“右桡神经上臂下段受损,有神经恢复迹象”。续针3个疗程,疼痛、麻木、活动受限基本消失。1998年1月12日再次前往复查肌电图,提示:“右桡神经损伤恢复期,较上次明显好转,半年后复查”。患者共针刺治疗3个月,上述症状完全消失,右手功能恢复正常,随访半年已如常工作,肌电图复查基本正常。

此例患者因外伤而致桡神经损伤,属中医“伤筋”和“痿证”范畴,其病理为经筋受损,荣卫不通。病变部位以手太阴肺经及手阳明大肠经为主。故治疗时,以尺泽、曲池、肩及颈夹脊为主穴。手法上强调“齐刺”法(《灵枢・官针》)。此方法古人多用来治疗寒邪侵袭的痹证。孙老师深得此法要领,不仅用以治疗痹证,而且用于治疗顽症和疑难杂症,每获良效。此例神经损伤病例,以齐刺法和韩氏治疗仪相结合(以一定的刺激量,刺激参数为标准),传统针法与病变部位的刺激量相结合,循经取穴与神经分布相结合,用三针齐刺并施以提插捻转,以疏通经络、祛瘀通痹、养血柔筋,从而使损伤局部炎性水肿消退及损伤神经修复和再生。

3 “常数补泻”的量学观

“常数补泻”法是孙氏在临床中常用的“量化”针刺方法之一,他是在继承古人“生成数”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量化根据。他认为古人对“量”的认识可以追溯到《素问・刺齐论》篇:“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素问・刺要论》曰:“刺有浅深……浅深不得,反为大贼。”而《难经・七十难》曰:“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轻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故当深取之”,这些都是古典医籍中最早以深浅来论述针刺的“量”的概念。及至后世徐凤、杨继洲所曰天、人、地三才法,均将刺激量贯穿于深浅刺法之中,并对其中操作手法,定出了一定的次数,或以九、或以六做基数,来表述针刺的补泻手法,如补法为九阳数,泻法为六阴数。

用自然数来表示针刺刺激量者,还可见于李的《医学入门》。其理论依据,亦是基于《易经》的“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医学入门》中说“凡言九者,即子阳也;六者,午阴也。但九六数有多少不同,补泻提插皆然”[3]。所谓补者以九为基数,轻者一九,可增至九九;泻者以六为基数,轻者一六,可增至六六。

正是基于古人对针法中“量”的论述,以及临床实践和体会,孙氏逐步将常数的概念引入针刺手法之中,提出了“常数补泻”的观点。所谓常数,来自古代五行学说之“生成数”。它代表不同物类化生的次序和自然界所标定的空间概念。其中一、二、三、四、五为“生数”,代表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六、七、八、九、十为“成数”,由生数相加而产生。孙氏根据河图所示的意义,结合《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数八,……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数七,……”,将各经脉之常数概括为心、小肠为7,肝、胆为8,脾、胃为10,肺、肠为9,肾、膀胱为6,任脉、督脉为15。同时将针刺得气后每捻转或提插1次为“1”数,行针时按各脏腑经脉常数施行1次手法为缓补或缓补泻;2次为中补或中泻;3次则为峻补或峻泻。将这些“常数”与针刺补泻相结合,就形成了以“常数”来衡量补泻标准的一种针刺方法。现列举二例病案说明此法的应用。

病例1:牛××,女,55岁,某设计院工程师。1998年2月某日就诊。现病史:3个月来右侧面颊部、唇上方阵发性、电击样、烧灼性剧痛,每天发作为10~30次,每次痛10~30秒以上。近1月来日趋加重,每日80次以上,昼夜皆发,入夜加重,难以安卧,饮食困难。曾服用颅痛定、卡马西平及中药疏风、化瘀、止痛剂等未效。1周来改服曲马多效果仍不佳。查:患者痛苦病容,神情颓废,不能自己行走,面白无华,自汗气怯,时时叹气,并时有昏眩欲仆之感,痛部时发抽搐;舌晦暗,苔白腻厚,脉弦细。颅脑CT及头颅X线平片,未见异常。中医诊断:面痛(中气欲脱,湿郁中焦,瘀血阻络)。西医诊断:(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药源性肝功能损害。拟升阳、化湿、泻络之法治之。针取完骨、百会均施以补法;左侧下关、迎香、颊车、四白,均施以泻法;曲池行平补平泻法,按本经常数补泻,其中完骨得气后用捻转补法,针刺量以胆经之常数8×3即24次,为峻补法;下关、颊车、四白穴,针刺得气后用捻转泻法,针刺量以本经常数10×3即30次,为峻泻法。余穴类推。同时间断取患侧阿是穴刺络拔罐。并嘱绝对卧床休息,停服一切药物。治疗1次后疼痛大减,并能安睡。治疗3次后能咀嚼食物。1周后,体力恢复,精神愉悦,能独自来诊。复查肝功能已恢复正常。又拟中药益气养血之剂配合治疗,仍宗前法针刺。2个疗程后,发作极少,1~2次/日,仅为跳动性胀痛,1~2秒/次,又隔日针刺数次,疼痛消失,观察月余未发。

按语:(1)本病患者诊断较为明确,但病机较为复杂。除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外,3个月来因服用大量药物出现肝功能损害,如不及时发现并停止用药,可诱发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则预后险恶。从中医辨证分析,患者正气欲脱之象已很明显,如极度疲倦,面白无华,自汗气怯,时发昏眩欲仆之感等。但是,邪气盛实壅遏之象也颇为突出,如剧痛频发,痛点不移,苔厚舌暗等。因此,治疗上要权衡补泻,中机而止。故应用古典“生成数”的概念,达到了峻补、峻泻、扶正祛邪的目的。

(2)本病峻补完骨以升少阳、太阳之气,又用百会升举阳气以防脱,是为固本之治。取曲池以宣通中、上二焦之气,以行气化湿,也有利于活血祛瘀。是穴补而不守,泻不伤正,其特点尤宜本例患者。

(3)久病必及于络。本病宗《素问・缪刺论》治络脉之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方法,取健侧下关、四白、迎香、颊车,峻泻以化瘀血,通络脉,又间断配合患侧刺络拔罐,直泻瘀血,终获卓效。

病例2:胡×与胡×,姐妹年龄分别为17岁、15岁,皆中学在读。其母代述:姐妹俩自幼睡中遗尿,很少间断,尿后呼叫也不能醒。时至五六岁时开始就医治疗。十余年来服用多种中、西药物,屡用各种方法(针灸、物理、按摩、温熨甚至屈膝捆绑下肢等)均无效果。两姐妹证候相同:经常疲倦、焦虑、羞愧、精神苦恼、健忘、多梦、腰酸膝软,体育课也勉强坚持。查:患者发育营养一般,面色略白,少华,目光羞涩,语声低怯,手足不温,舌淡白,脉沉弱。阅前医多以温肾、助阳、纳气、固精、涩泉等法治之。中医辨证:遗尿(心气虚弱,心阳不振)。西医诊断:遗尿症。拟补心、醒神之法治之。取少府穴(双),行峻补法,每日1次,连续10次。针刺得气后用轻提重按补法,针刺量以心经常数7×3即21次,至针下缓而有力,出针急按其穴。针3次后,睡中遗尿后自己能够觉醒。针至六七次后,睡中遗尿时可惊起。至第9次后,已能在睡眠中感觉“急不可待”的尿意,自己觉醒后排尿。又经数次治疗巩固疗效。姐妹同期、同法而愈,追访数年未复发。

按语:久病遗尿患者,多数医家据肾主二便之说,辨证为肾虚失约、肾气不固、肾阳不足、气化不利等证。然而本病患者神倦、健忘、多梦,尿后竟然呼叫也不能醒,当属心气虚弱之证。心主神明,治当补心安神,神气内守则五脏皆安。故取手少阴心经荥火之穴,补其心,醒其神。经一穴9次治疗即纠正了长达10余年的病理状态。这说明病程长、病情重、正气虚的患者,并非一定需要多针、久留,缓慢取效。只要辨证正确,取穴与手法得当,疗程合理,也同样可以达到慢病速效、高效的结果。本病治愈的关键在于辨证准确,手法强调刺激量,包括刺激次数及力度。舍去遗尿多着眼于肾、膀胱或脾、肺之常规针法,独取手少阴而治愈。

4 小结

孙师治学严谨,其学术思想源于经典,工于临床。在古典医籍的整理、腧穴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经验颇丰,临床疗效甚佳。今摘其精要于此,旨在继承和学习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并努力探索发扬之。

5 参考文献

1 孙外主.浅谈腧穴研究和腧穴疲劳性问题.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49

2 韩济生.针刺镇痛原理.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152

学术思想范文第3篇

我把“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称为同学,一是觉得亲切,二是考虑到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历教育是学习,访学研修也是学习。我很庆幸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我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是2012年的访问学者。2011年,我刚拿到博士学位,第二年就有机会继续学习深造,充分体现了组织上的关爱。我的研修单位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导师刘建平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药专家、长江学者,主要从事循证医学方面的研究,艾滋病是他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一年访学,终身受益。对我来说,收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定了研究方向。广西是中草药资源大省,品种和储量排在全国第二位。同时,因为地处边疆,人员往来复杂,广西也是艾滋病的高发区之一。药材多,病例多,这是我们搞临床研究的宝贵资源。攻读博士时,我就开始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方面的研究,但只是小打小闹,研究方向并不集中,有点儿“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味道。访学期间,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以及聆听大师们的讲座,接触到很多难得的学术资料,我觉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大有可为,在广西搞这方面研究的人很少,对我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是改进了研究方法。刘建平教授是国内早期引入循证医学的专家之一,在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与评价、临床试验方法学、研究综合学等方面有很多著作,形成了特色鲜明又比较完整的方法体系。通过他的言传身教,我在学术思维、研究方法上有了很大提高,这远远比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三是结识了良师益友。通过访学研修,我与很多同行专家、青年学者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大家一起申报课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我的导师刘建平教授被广西党委、政府聘为八桂学者,与广西中医药行业建立了长效的合作交流机制。通过导师的联系,我们还与美国国立医学研究院合作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纳米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极大地提升了研究水平,搭建了更为广阔的研究平台。

访学研修结束后,我针对艾滋病治疗的临床技术瓶颈,率先在全国开展中医药治疗工作,在柳州、贺州等艾滋病高发区_设中医药门诊,搭建了广西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技术平台。目前,我开发的2个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已在广西16家医院应用,并纳入自治区医保,每年实现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同时,还为2000多例艾滋病患者提供了免费治疗,直接或间接挽回100多例患者的生命。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治疗艾滋病方面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方便廉价,能够极大地降低治疗费用,避免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我充分发挥带头人作用,凝聚了一批研究骨干。团队成员已发展到60多人,所带领的传染病学科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广西人才小高地、广西重点学科、博士后实践创新基地;传染病实验室成为广西重点实验室。

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以来,我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出版专著5部。个人先后入选自治区特聘专家、广西医学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人选,获得全国卫生系统突出贡献青年、国家防治艾滋病先进个人、全国中医药类院校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

学术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劳氏伤科 学术思想 辨证论治 学术传承

慈溪劳氏伤科历经四百余年,惠及三北大地,声誉著于浙东,以其独到的手法整复及应手而效的骨伤方药为百姓称道。劳氏伤科临证经验丰富,且具有自己的学术特色。

1 劳氏伤科学术思想的理论来源及特色

劳氏伤科学术思想源自《内经》、《难经》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医整体观念和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贯穿其中。并以气血学说为立论依据,以人体解剖知识为学术基础,以整复、固定、功能锻炼和内外用药为治疗骨伤疾病的主要方法。在《劳氏伤科秘传・跌打损伤诸法》中开篇即提出:“凡伤须验在何部,按其轻重,明其受伤之新久,男子气从左转则属阳,女子血从右转则屑阴。要分气血之辨,此症既受,必伤脏腑,脉络又伤,验其生死迟速,然后看症用药。”此乃以整体观念为核心的辨证论治。

如《劳氏伤科秘传》中对两胁所伤的辨证论治,“伤两胁者肝火有余,气实火盛之故也,须用清肝止痛汤治之。”“或有清痰食积流注而两胁痛者,须投清肺止痛饮治之,次用吉利散而安。”“或有登高跌扑损伤,瘀血凝滞而两胁痛者,急将大黄汤治之,次服吉利散,后服和伤丸。”“伤或有醉饱房劳,脾土虚乏,肝木得以乘其土位,而胃脘当心连两胁而痛者,急投归元养血和伤治之,再以十全大补丸加减,每朝滚汤送下三钱而安。”“又有伤寒发热而两胁痛者,以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之病,用小柴胡汤治之。”“瘀血疼痛者伤处红肿高起,肥白人发寒热而痛多气虚,黑瘦人发寒热而痛多怒,必有瘀血兼腰痛日轻夜重,此瘀血停滞,故作痛也,宜速将琥珀散行之后服和伤丸,再服调理药酒而愈。”劳氏将胁痛详细辨证为六类,每类均分别处以不同的方剂,无论是对损伤局部的治疗,全身气血的调理,还是伤后功能的康复,劳氏都以辨证论治为法则,既重视骨伤的治疗,也重视筋伤和内伤的调治,强调脏腑和筋脉皮肉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内因,可谓骨伤科辨证论治的典范,这对于现代骨伤科临床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劳氏对于骨伤科的另一贡献是对骨伤科感染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总结了处理感染的一些原则。如对开放性骨折,强调首先清洁伤口,然后手法整复或切开复位,缝合伤口,小夹板固定和内外用药,特别重视预防伤口感染,《劳氏伤科秘传》中记载:“如折又破,急于外治,先将金疮药敷之,内服吉利散,如在炎天一日换两次,寒天两日换一次。”这与今天骨伤科的换药方法亦有相通之处。劳氏所论及的大部分辨证疗伤、内外用药的经验,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使其在当代仍为百姓所信赖。

劳氏非常重视人体的解剖知识,在《劳氏伤科秘传》中详细记载了人体骨骼构成,并将各重要的解剖部位一一列出,该部位受伤后的临床表现也有精辟论述。如“项颈骨五节内第一节致命,脊背骨六节内第一节致命”。劳氏擅长对于创伤的诊断和治疗,他将创伤分为了六十二种,几乎涵盖了整个伤科、外科的内容。劳氏还主张对创伤急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如“凡人自以刀伤勒咽喉……若破食喉须看破半爿或全断者,急将油棉线缝合,看其血出不止,将滑石、五倍子各等分为末,手掺治之,后将金疮封固。”劳氏强调对开放性损伤主张早期清创以防止感染,如“因桥梁墙壁城垣倾倒……若伤头颅者,其头若破者又兼骨碎,……去其碎骨,若不去骨恐有后患,不能收口,第一畏破伤风。”大凡开放性损伤,劳氏均要求内服外用预防感染的方剂如疏风理气汤等,劳氏还认识到“人咬伤有毒难医,刀斧磕伤易治”。在没有现代微生物知识的条件下,能提出污染的伤口和洁净的伤口有不同的预后。此外,劳氏还论及局部固定时,主张动静结合,活动有度,既保证骨折不移位,又不使关节僵硬。如髌骨骨折固定后,“半月后须用绵软之类放于脚弯处,每日增高垫起,如是日后则可弯曲,不然日后恐难弯曲,不便行动如遂。而曲高又恐其碎骨未曾长好复碎之故也。”

劳氏还倾其心血,将历代有效方剂、自制方剂及民间土方择其精华,得八十二方汇集成册,各方功效包括活血止痛、接骨疗伤、去腐生肌、急救止血、手术麻醉、防治感染等,极有临床研究价值。

总之,《劳氏伤科秘传》是一部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先进学术思想的伤科专著,在某些方面已经具有了现代医学知识的萌芽,它所提出的一些伤科诊断与治疗原则,仍然能指导现代中医伤科的临床实践。它的学术思想还在不断地被后人继承和发展着。

2 劳氏伤科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劳建民副主任医师是劳氏伤科的第十一代传人,在继承先人学术思想的同时,他将劳氏伤科与现代医学知识结合起来,开创了劳氏伤科新的局面。

劳先生重视辨病与辨证的结合,认为有病必然有证,辨证才能治病,二者是辨证统一的。临床诊疗时,既辨病又辨证,才能弄清疾病本质,方可遣方用药,施以正确的手法,取得预计的效果。劳先生还认为,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是认识疾病本质的两个方面,在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利用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检测方法,延伸自己的诊疗手段,开阔自己的诊疗视野,对于骨伤科来说更为重要。劳先生借助X线影像曲显示,改进了祖传的手法,使得成功率和准确率有了显著提高,如以往难于复位的关节内骨折及一些复杂骨折,均取得满意疗效。

劳先生认为骨折是一个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影响的疾病,治疗骨折不仅要考虑骨折局部的治疗,更要重视从全身整体来辨证施治。他反对为了达到坚强内固定而破坏骨折周围血运和软组织的单纯手术思想,认为应当将骨折治疗所造成的创伤减小到最低程度,要高度重视对局部血运和软组织的保护,只要骨折断端间能维持相对稳定即可,断端间的微动能促进骨折愈合。劳先生指出,骨折断端的微动与骨痂生长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微动可以刺激骨痂生长,而使骨折愈合,而愈合又能阻止断端的活动,因此骨折断端间的微动与应力作用是促进骨折愈合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据此,劳先生总结动静结合的治疗原则,一是骨折端的固定不是绝对固定也不是绝对静止,而是相对静止,以便为骨折的愈合提供适宜、稳定的内环境和微环境,有利于骨折正常愈合;二是骨折局部的固定(静)与骨折两端的关节允许一定方向和一定范围的活动。劳先生指出,“动”不仅表现为骨折断端之间的微动,局部的微动又受肢体功能锻炼的影响,因此采用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既局部固定骨折端,又可以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这种弹性固定断端可以产生微动,有利应力传导,愈合率明显高于坚强内固定。在临床实践中,劳先生改进了小夹板的材质,采用单层三夹板,质地更轻薄柔韧,弹性固定效果更理想,应力传导效果更好,从而更有利于断端骨痂的生长,加速骨折的愈合。

劳先生对整体观指导下的“筋骨相关”理论高度

重视,认为其是治疗骨折的根本原则,违背这条原则去治疗骨折,结果常不理想。“筋骨并重”本质是在诊断、复位、固定、康复各个治疗阶段中都要注意筋与骨的生理关系,尽可能地减轻损伤程度及防止再损伤的发生,特别是对软组织更要充分、合理地保护。骨伤病人在外来暴力作用下,伤筋在先,骨折在后。骨折往往是病人就诊的主诉,医生也可能以诊治骨折为主,忽视筋伤,以致漏诊误诊,给病人带来痛苦。所以对骨伤病人,一定要把筋伤和骨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视筋骨并治的必要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术者要熟悉人体的骨骼解剖形态,筋(肌肉、神经、血管)起止点、走行方向及分布,施治时再根据受伤的具体情况,施行恰当的手法,这是伤科医生的基本功,需经过多次实践才能得心应手。若不明解剖,致反复整复骨折或脱位,就会伤及于筋,而出现肿胀、水泡及异位骨化等再损伤情况。其次,在复位过程中,术者应根据筋骨关系(骨折出血造成肢体软组织肿胀程度),把握合适的复位时机和选择正确的拔伸部位。临床上骨折脱位后,在1~6小时内,肢体肿胀较轻,此时是手法复位的最佳时机;如果创伤超过了6小时,肢体肿胀明显,此时行手法复位就比较困难或不易成功。

劳先生还认为,要提高手法整复的成功率,需要深刻理解筋骨中的力学关系,才能理解复位的真谛。临床上常见许多成人桡骨远端骨折、小儿肱骨踝上骨折复位不成功,探究其中原因,大多数就是拔伸的部位不对,多数人抓住筋来牵引而未抓住骨,这样力的传导经过关节腔时就减弱了,起不到牵引拔伸的作用。

劳先生认为,功能锻炼中,要重视“筋”的功能恢复,这是防止关节僵硬的重要措施,是促进肢体功能完全恢复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在不影响骨折或脱位愈合的前提下,要及早进行关节附近“筋”的活动,一般在未消肿时就要开始进行,以自主活动为主,严禁被动暴力强行运动,活动量和范围由小到大,逐渐递增,要达到“骨正筋顺”的状态。人体不仅是受外界的影响,还要受自身调节控制,有自动维持稳定与平衡的能力,如腰椎压缩性骨折,背伸练功可自动复位;股骨干骨折小夹板外固定后,可依靠大腿肌肉内在动力,纠正残余的移位,同时亦可增加骨折端的压应力,有助于骨痂的生长,这种现象正是“骨肉相连,筋能束骨”作用的结果。

伤科处方用药也要注意筋骨关系,劳先生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博采众长,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骨不连验方――壮筋续骨丹,主要成份有羌活、独活、川芎、防风、延胡索、当归、红花、香附、木通、陈皮、丹皮、生地、川牛膝、乌药、青皮、枳壳、麦芽、白术、桂枝、桃仁、木瓜、杜仲、神曲、柴胡、北黄芪、剂芥穗、五加皮、续断、苏木等。方中杜仲、独活、桂枝温补肝肾,共为君药;重用北黄芪配伍少量红花,取其益气行血之力,川牛膝、续断利关节、强筋骨、引药下行,共为臣药;川芎、防风、当归、荆芥穗、五加皮、羌活、木瓜具有舒筋活络、缓解拘挛而止痛,为佐药;延胡索、香附、陈皮、青皮、乌药、枳壳、柴胡、苏木理气止痛,桃仁活血化瘀,丹皮凉血消瘀,生地清热养阴,麦芽、白术、神曲健脾助运,均为使药。全方共奏补益肝肾(治骨)、益气行血通络(治筋)之功,并局部外敷药渣,既可通过热力使药物直达病所(治骨),又可通过温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舒筋)。可见在劳先生的处方用药中,处处不忘筋骨关系。

学术思想范文第5篇

1辩证与辨病相结合是提高中医疗效的根本方法

李师认中医的生命在于疗效,而提高中医疗效的根本方法就在于坚持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

辩证与辨病,中医应用"四诊"、"八纲",辨证施治,这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方法和手段,"证"是临床辩证论治的依据,证在"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辩证就是在分析了解疾病的部位、性质、原因后,归纳成比症状更接近于疾病本质的证;中医对各种疾病进行分析归纳,着眼全局和整体,突出特点为统一整体观。以整体综合观察的方法,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人与天地相参也"的整体观念,强调入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李友余老师在辩证施治中,十分重视整体观念,强调从时令节气、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和人体禀质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中对疾病加以分析。

李友余老师指出既要重视辩证,也要重视辨病,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提高临床疗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是正确诊断的需要,是评价疗效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需要。因此可以说辩证是中医的临床指导核心,舍此则失却中医的特色;辨病是中医临床现展,无此则停滞不前。

2气血病变是临床辩证的基础和施治的根本

李师强调治病必求其本,本在阴阳,实则气血,气血病变是临床辩证之基础,调整气血是施治之根本。人体分阴阳,其构成的基本物质是气血,人体的气血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它来源于水谷,化生于脏腑,既是脏腑经络功能的动力,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行与血畅、气血相互平衡是脏腑经络功能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始",气血也是各种疾病的病理基础,气血失常的病机,如同邪正盛衰,阴阳失调一样,不仅是脏腑、经络等各种病变机理的基础,而且也是分析研究各种临床疾病病机的基础。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无不影响气血,内外妇儿临床各科的病症无不涉及气血,气血辩证始终贯穿在八纲、卫气营血、脏腑、六经等辩证方法之中。

3宗师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独创"气虚气滞"理论

李师在临床辩证施治上特别重视脾胃,他受张仲景《伤寒论》"顾护胃气"学术思想影响甚大。提出"留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学习并领会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特别强调"人以胃气为本"。脾胃居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能灌通其它四脏五腑,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根,故称"脾胃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受病,以脾胃先虚为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人体气机升降是维护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表现。气贵顺,血贵行,气血调和,百病无生;气不顺,血不行,气血不和,百病丛生,诸症蜂起。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失源,升降出入混乱,气虚无以运行,气虚导致气滞,气滞则致血瘀,并可行起阴虚、血虚、出血、挟湿、挟食、生水、生痰,碍肝累肺,络损心肾,诸症皆起,日久不解成为沉疴顽疾。这是李友余老师脾胃论指导下独创"气虚气滞"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创方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共药物组成为:广香9g、砂仁7g(后下)、煨肉豆蔻6g、厚朴9g、党参30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3g、黑丑3g、生大黄3g。本方特点是权衡补行,把握升降,方中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补其气虚,选广香、砂仁、煨肉豆蔻、厚朴及少量的黑丑、生大黄,以及去其壅滞,推陈致新,清降胃气,综合本方以补促行,以行助补,补行结合,从而达到补中有行气不滞,行中有补气不耗。所有虚实传变,都应以脾胃气虚气滞为本,补行平衡为治,这就是李师治疗脾胃病的中心思想。

4瘀血学说和活血化瘀的临床运用

李师对瘀血学说和活血化瘀的临床运用有一定的研究,并运用活血化瘀治则,施实异病同治,论治痹证、痛证、心脑血管疾病、顽固性皮肤病、内科杂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瘀血学说和活血化瘀治则实则为李友余老师气血论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李师瘀血学说有三个观点:①"气帅血行"的观点。气血二者,以气推动"血之运行"。《素问》谓:"凡病皆生于气",强调气在发病学上的重要性。不论气实还是气虚,都可能导致血脉的运行不畅。临床上常有气滞血虚或气少血脉不畅等不同情况。②关于血虚血实的观点。过去曾有人误解为"凡瘀血都一定血实",其实不然。在临床上确有二种情况,有偏有血虚者,有偏于血实者。③淤血分寒热。以临床遇见气滞血淤而导滞的血淤证来说,其分寒热。寒主收涩,血遇寒而凝属寒淤。热迫血妄行,离经之血便不全所引起的供血不足等。

活血化瘀的治疗目的,就是"化解"和"排除"淤血。从而使由"淤血"形成的疾病得到痊愈。李师运用活血化淤治则治疗"淤血"主要有四法:①调气活血法:如清代王清任所拟补阳还五汤,李师常用此方治疗气少血脉不畅,其中补气行气黄芪用量为60~120g,而其它活血化瘀药只不过10~30g。②补血活血法:血实者常用桃红四物汤,多用于血瘀之腰痛,血虚多为心脾两虚而致血瘀证选用归脾汤主治,妇科的痛经、经闭就常见此证。③行气活血法:此法又分行气温经活血,行气清热活血。瘀血属寒则经脉挛缩,凝滞不畅,临床以冷痛,苔白或舌青,脉沉迟等为主证,常见痹证,常用药物选用桂枝、干姜、细辛、当归、川芎、鸡血藤之类,瘀血属热则见头痛、胸痛、内热瞀闷、急躁善怒。舌质红、脉数等为主症,病如银屑病、玫瑰糠疹、面部痤疮、过敏性皮炎等均属瘀血属热,常用生地、丹皮、紫草、生地榆、白癣皮、白蒺藜、地肤子等凉血祛淤,每收良效。④祛血祛风法:"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医所指"风"的概念较为广泛,包括内、外风,内风指病理产物,如中风、顽固性皮肤病、过敏性疾病等,在这些病证的治疗上也采用活血化淤的方药,认为这些"风证"的治疗仅用祛风方法还不够,要将活血药与祛风药并用或突出应用活血药,才能消除"风证",这就是"血行风自灭"的含意。李师在治疗痹证及过敏性皮肤病时常选用以四物汤为主方化裁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这一观点对临床实践是有指导意义。

在近50年的临床实践中,李师既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以缓解患者的痛苦为己任,兢兢业业,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好评,笔者更是受益终身,故将李师的学术思想加以总结,以供广大同行参考借鉴。编辑/孙杰

学术思想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吴昆 针灸 学术思想 《针方六集》 文献研究

吴昆(1552~1620年),字山甫,号鹤皋山人,安徽歙县人,明代著名医家。吴昆出身世医之家,师从余午亭,精审脉法,通晓针灸方药,“所至声名籍籍,活人无论数计”。其著作有《医方考》、《脉语》、《素问吴注》、《针方六集》等。现主要根据《针方六集》,对吴昆的针灸学术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针药同理

针灸与药物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重方药而轻针灸。吴昆在深入研究《内经》的基础上,对针灸与药物两种疗法进行比较,在《针方六集·旁通集》中系统地阐发了“针药二途,理无二致”的观点。

吴昆指出,药物有气有味,有厚有薄,有升有降;而针刺有浮有沉,有疾有徐,有动有静,有进有退,此异途而同理。药有入肝、入心、入脾、入肺、入肾之殊,有为木、为火、为土、为金、为水之异;而针有刺皮、刺脉、刺肉、刺筋、刺骨之殊,有取井、取荥、取输、取经、取合之异,此异途而同理。因此,“针药二途,理无二致”。用不同针刺手法可达到药物阴阳升降作用的效果,取井荥输经合,刺皮脉肉筋骨与药物酸苦甘辛咸分别治疗五脏疾病的机理是一致的。

吴昆把针刺手法与方药作用形象地进行了分析。他说:“动退空歇迎夺右,皆泻也,犹方之青龙、白虎、陷胸、承气,有泻而无补也。推纳进搓随济左,皆补也,犹方之益气、养荣、八珍、十全,有补而无泻也。”

吴昆还从审气、保元、方药配伍、炮炙与穴位配合、取法与刺法、用药剂型与用针刺法、用方大小与刺穴多少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针药同理。用药必须审气,辛热、辛温、辛凉,气之殊也;用针亦必须审气,经气、邪气、谷气,气之殊也。“病态千端,候气施治”,“药家必审而用之”,“针家必审而用之”。“用药以元气为重,不可损伤”;“用针亦以元神为重,不可轻坏”。“方必君臣佐使,药必精良炮炙”,“穴有阴阳配合,则君臣佐使也;穴得其正,则精良也;刺合于法,则炮炙也。”“药有轻剂、重剂、平剂、调剂,因病而为之轻重也;针有巨刺、缪刺、微刺、分刺,亦因病而为之浅深也。”“药有小方(一药主一病)不足以去病,故立重方。重方者,二方、三方合而一之也,此犹合纵连横,用众之兵也。针有特刺(一穴主一病)不足以去病,故主群刺。群刺者,原、别(络)、根、结,合而刺之也。”

虽然针药治病同理,但是,二者各有长短。对此,吴昆也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他说:“败血积于肠胃,留于血室,血病于内者,必攻而去之,药之所长,针不得而先之也。败血畜于经隧,结于诸络,血病于外者,必刺而去之,针之所长,药不得而先之也。”吴昆这种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我们扬长避短,合理施用针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针药兼施

既然针灸与方药治病机理相同,那么在临证时,就可以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结合针药之长短,当针则针,当药则药,当针药配合则针药兼施,辨证论治。吴昆还在《针方六集》卷二的《八法针方》、卷四的《揆八法》中,总结出针药兼施的范例。

对于冲脉、足太阴脾经、阴维脉、足阳明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症,宜刺公孙、内关二穴,使经气通行,三焦快然,疾去内和,并可配用泻心、凉膈、大小陷胸、调胃承气诸方治疗。

对于带脉、足少阳胆经、阳维脉和手少阳三焦经的病症,宜刺足临泣、外关二穴,使表里皆和,营卫流畅,并可配用三化、双解、大小柴胡、通圣、温胆诸方治疗。

对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阳跷脉和手太阳小肠经的病症,宜刺后溪、申脉二穴,使经气通行,上下交通,并可配用麻黄、桂枝、葛根、青龙诸方治疗。

对于任脉、手太阴肺经、阴跷脉和足少阴肾经的病症,宜刺列缺、照海二穴,使经气通行,四脉通调,并可配用三黄、二母、二冬、犀薄甘桔诸方治疗。

五门主治

在《针方六集》卷二中,吴昆根据《内经》、《难经》的五输理论,将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有机结合,演绎成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五输主病,即按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分别取五输穴的五门主治说。这里的“五门”,指十二经的井荥输经合穴,因其流注气血,开合如门户而名。其具体内容如下。

假令得弦脉,病人善洁(洁癖),面青,善怒,此胆病也。若心下满当刺足窍阴(井),身热刺侠溪(荥),体重节痛刺足临泣(输),喘咳寒热刺阳辅(经),逆气而泄刺阳陵泉(合),又总取丘墟(原)。假令得弦脉,病人淋溲难,转筋,四肢满闭,脐左有动气,此肝病也。若心下满当刺大敦(井),身热刺行间(荥),体重节痛刺太冲(输),喘咳寒热刺中封(经),逆气而泄刺曲泉(合)。以下各脏腑经脉,首先根据脉症辨明何脏腑经脉之病,然后按《难经·六十八难》五输主病依次取井、荥、输、经、合五穴,阳经又总取原穴。

对五门主治的原理,吴昆还根据五行学说进行了阐发。他说:“以上五门主治,古针方也。盖以阳井金,阴井木,所以主治心下满者,金病则贲郁,木病则不得条达,故令心下满也。阳荥水,阴荥火,水病则阴亏,火病则益炽,故令身热。阳俞木,阴俞土,木主筋,筋根于节,土主肉,肉附于体,故令体重节痛。阳经火,阴经金,火乘于金则病喘咳,金火相战,金胜则寒,火胜则热,故主喘嗽寒热。阳合土,阴合水,水败则火失其制,而作气逆;土败则水失其防,而作洞泄,故主气逆而泄。此五门主治之义也。”

修《金针赋》

《金针赋》始载于徐凤的《针灸大全》,其中提出了烧山火、透天凉、青龙摆尾、白虎摇头等复合针刺手法,对后世影响较大。吴昆认为《金针赋》虽不失为关于针刺手法的重要文献,但亦存在谬失之处。东垣著《内外伤辨》,救认证之谬,丹溪作《局方发挥》,救用方之失,吴氏仿之,著“修《金针赋》”,附于《针方六集·旁通集》。

对《金针赋》中补泻之法,男女、左右、胸背、早晚不同之说,吴昆提出质疑,他说:“男女无二道,左右无二理,胸背无二因,早暮无二法。”对于“左捻气上,右捻气下”,吴昆亦持否定态度。他说:“不知此法施之于左乎?施之于右乎?左右胸背,男女早暮,亦复相异乎?借曰相异,则与前法乱矣!借曰无异,则与前说悖矣!”吴昆还认为,候息以通经接气之说缺乏理论依据。他说:“盖人禀阴阳太少之气不等,有针方落穴,不待旋转而气即行,病即去也;有纳针之后,百搓千捻,竭其手法,而气方行,病方去者;有出针之后,经气始行,病始去者。良以阴阳太少虚实不同,故令功验亦早暮不等。”

学术思想范文第7篇

一、引言

旅游活动古已有之,然而旅游学的理论研究迄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先后经历了早期旅游时期、大众旅游时期、可持续旅游时期和体验旅游时期,并由单一学科到多学科、再到跨学科的研究过程。旅游学理论的研究先后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环境生态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形成了基于多学科的JR旅游学框架体系模型和基于跨学科的综合视角研究体系(地理学与经济学的旅游空间体系、经济学与营销学的旅游功能体系、社会学与生态学的社区生态模型、社会学与心理学的旅游凝视理论)。

二、旅游者方面

(一)旅游动机学说,是在精神分析论、行为论、人本论和认知论等相关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对旅游行为进行的研究,形成了旅游生涯理论、驱力理论、期待价值理论、唤醒理论和双因素理论。旅游动机产生的客观条件主要有经济条件和时间条件,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心理因素、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和支付能力。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动机的分类各不相同,诸如心理动机、精神动机、身体动机和经济动机等等,这是由于旅游动机的多源性和内隐性等诸多特征所导致的结果。

(二)旅游体验理论,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体验活动。旅游体验理论主要有畅爽体验论、体验理论和剧场理论,主要的分析工具有体验价值理论模型、体验质量测量的理论模型(休憩体验偏好量表REPs和侧重情感体验的测量模型)、体验质量测量的定量方法(SERVQUAL)、体验质量满意度模型(卡诺模型、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和净服务质量模型)。

三、旅游目的地方面

(一)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起源于市场营销学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旅游地的特征、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的因素和旅游地的复兴。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过质疑和修正,诸如对旅游阶段划分的质疑、对理论运用潜力的质疑。同时,对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生命周期的实用性、以及“产品周期理论”还是“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问题进行了修正和探讨。

(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理论,最初来源于经济学思想,其核心思想主要有波特钻石模型、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模型、五要素结构模型等内容,评价方法主要有因子分析、聚类与判别分析、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资源类因素、管理类因素和辅助类因素。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理论目前尚无公认的评价体系和模型,但是其旅游潜力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三)地方与旅游空间学说,其研究涉及到地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研究视角,包括地方感理论、旅游地引力模型、休憩机会谱理论和空间结构分区模型。地方感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了地理派地方理论、环境心理学派、社会学派社会哲学学派的观点。旅游地引力模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旅游地的引力半径模型、游客旅行空间路线规律和O-D(客源地-目的地)引力模型的主要阶段,其中客源地-目的地引力模型又包括仿牛顿重力引力模型、Crampon模型、仿电荷吸引公式模型和干预机会理论模型。空间结构分区模型包括功能分区模型、圈层分区模型和点轴模型,其中圈层分区模型又包括核心-边缘理论、Forster三区结构模型、“社区-吸引物(CAC)综合体”模型和“双核原则”理论。

四、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关系方面

(一)舞台化真实性理论,是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进行观察旅游者经验与旅游地之间的关系后,以“前台后台理论”为基础提出来的,其研究过程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客观性真实性、建构性真实性、自然生成真实性和存在性真实性。本理论为观光旅游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内涵,同时也引发了对真实性的探讨,已经从“舞台”转移至“真实性”。

(二)旅游凝视理论,是在“医学凝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议题就是研究旅游、环境与“视觉消费”三者的关系。“旅游凝视”的性质主要有“反向的生活性”、支配性、变化性、符号性、社会性和不平等性,其类型主要有浪漫性的、集体性的、观望性的、环境性的、人类学性的。“旅游凝视”重视分析游客体验的视觉本质,以达到为游客的体验带来愉快及成就感的目的。

五、旅游业管理方面。

(一)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学说,是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随着标准化旅游服务的衰落形成的个性化旅游服务。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学说主要包括服务差距说和服务补救说,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体现了服务质量的形成过程,服务补救悖论探讨了服务失误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分析工具主要有定性和定量两种类型,最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服务质量测评工具就是SERVQUAL量表和服务蓝图,同时,这些分析工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和修正。

(二)节事旅游管理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有节事影响方面的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节事管理及规划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的领域主要有商务型节事活动与旅游活动、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节日和其他文化庆典。其研究的方法主要有社会学方法、影响研究方法(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抽样和统计方法、典型案例研究方法(网络资源方法、三角剖分方法和IPA方法)。

六、旅游影响与被影响方面。

(一)旅游影响学说,人类学、社会学和环境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的最为广泛。旅游经济影响学说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旅游乘数效应理论、旅游卫星账户和旅游政策和预测模型(TPF)等方面的内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学说主要包括四个平台说、主客关系理论、涵化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前台后台理论”。旅游环境影响学说主要包括旅游环境承载力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研究。旅游影响的评估体系包括“愤怒指数”理论,居民态度“生命周期”理论和旅游影响评估尺度等内容。

(二)利益相关者社区参与学说。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旅游规划、管理与营销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旅游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社区旅游及协作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其代表性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利益博弈论、利益者相关图谱、权力-利益矩阵、综合法(访谈、问卷和圆桌会议)。社区参与学说是在“旅游飞地”、“旅游孤岛”和“新殖民主义”现象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核心思想主要有社区旅游产品观、社区增权理论、社会表象理论、社区旅游一体化,其社区参与模式主要有利社旅游企业(CBTI)模式、政府主导扶贫旅游(PPT)模式、社区主导发展(CDD)模式。

(三)旅游危机管理理论。国外旅游危机理论的研究主要有对特定危机事件的反应与管理的案例分析研究、对旅游业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研究。国内的研究主要为“事后型研究”,诸如SARS、东南亚危机、金融危机对旅游的影响研究。旅游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模型主要有TDMF模型、扩展的危机管理模型、旅游目的地社区能力模型、旅游危机管理规划模型、旅游危机管理系统模型、旅游危机恢复管理系统模型等内容。其代表性的分析工具主要有交叉影响与脆弱性分析、旅游本底趋势线分析。

七、结语与评论

旅游学术思想流派,还有乡村旅游理论、城市旅游理论、遗产旅游理论、探险旅游理论、黑色旅游理论、可持续旅游与生态旅游理论等内容。

学术思想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1-0001-03

梁兵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治学严谨,博览医籍,博采众长,通医理、明方术、重整体、详辨证、精用药,疗效好,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良多,现将导师学术思想初步整理概述如下。

1、熟读经典固根本,潜心临床出真知

导师认为:医者仁术,性命相关。要很好地承担起这项神圣使命,必须精究经典,博览医籍,精通医理,夯实基础,固其根本。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以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思想为指导,通过人们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不断总结形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阴阳学说概括了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各有其属性,既对立又依存,彼此消长,相互转化,处于恒动和相对平衡之中;五行学说则是用以说明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探讨人与自然,脏腑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指导医疗实践,并最早产生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之后,汉代张仲景总结撰写出《伤寒论》、《金匮要略》,明清叶天士的《温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和薛生白的《湿热病篇》等名著,系统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形成了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四诊”为方法,以“八纲辨证”为总纲,以“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基本内容的辨证论治理论和天人合一、治病求本、治未病的中医整体观等两大特色理论体系。中医学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学派、流派竞技登场,争奇斗艳,古典医籍浩如烟海,灿烂生辉,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所以主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作为一个践行中医学的医务工作者,应引以为豪。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要学好它实非易事,必须刻苦学习。首先要打好基本功,具备读译古文的能力,熟读精究经典,最重要的是四大经典及其他名著,精通医理,融汇贯通,博览医籍,博采众长,扩充知识,夯实基础,坚固根本。其次是滔心临床,有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是告诫临床的重要性,就是要精心实践,善于应用,善于总结,要把理性的东西变为自身经验,成为真知卓见,有所发挥,有所创新,这样才能做到得心应手,真正掌握。

2、脾主运化司后天,调治诸疾需顾脾

肾为先天,脾司后天,脾胃需。肾阳温煦才能发挥健运功能,然肾精之充盈需靠脾运化水谷精气以滋养。两者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抵御疾病、促进康复之功能。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气健运则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借助宗气以布散营养周身,内而脏腑,外至腠理,无处不到。脾喜燥恶湿,以升为顺,胃喜润恶燥,以降为和,二者燥湿相济,升降相因,相互协调以维持食物的消化吸收,供机体利用和能量储备,为诸气之所依,生命活动之所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内经》云:“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名医李东垣明确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这些均强调了脾胃的重要性。病有脾胃自患,也有他病及脾,因此,导师认为诊治疾病时不要忘记脾,要时时注意顾护脾胃,舒展气机,畅达内外,调和阴阳。治疗用药不要顾此失彼,伤及脾胃,如攻下太过、寒凉太过、燥热太过、滋润壅滞、峻逐破瘀等,均可伤及脾胃。脾胃自病时显然重在治疗脾胃,因证施治。他病及脾时,在治疗他病的同时兼顾调理脾胃,如益气健脾、或和胃化浊等,使脾胃健运,气机畅达,对于祛除邪气、促进康复意义重大。

3、生命活动气体现,留人治病急固气

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一言其是构成物质之一,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生命活动依赖的物质基础;而更重要的则是指脏腑组织及其他器官的功能活动,是以气的活动形式体现的,具备各种功能,包括神志、意识、思维,如五脏之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更直观一点,如呼吸之气,生命活动的具体体现,气动则生,气停则亡。它是肾气、心气、肺气协调活动,且与其他脏气紧密配合,形成完整的动态生命体系。生命活动的强弱与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的盈亏和脏器功能盛衰直接相关,其抗病机能也与气紧密相关。《内经》云:“精气夺则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见,气虚是患病的内在因素,外因(邪气)通过内因起作用。人体气虚,神倦乏力,呈现一种衰弱病态,此时极易遭受外邪入侵,导致严重疾病。正虚邪入形成正邪博弈之势,治疗当扶正与祛邪兼施,要权衡轻重缓急、主次先后,此言之易而行之难,不潜心临床、认真探究则难于把握。一般正胜邪去则病愈,正衰邪盛则病重。在病情危重之时,正气欲脱,危在旦夕,这时急当补气固脱,或补气固本为主,祛邪治病相伴,称为留人治病,如大出血,失血亡阳,紧急施以固气摄血,补气回阳,或许能转危为安。只知祛邪,不知留人,气绝后谈何治病?导师对中风昏迷,肢体瘫痪或抽搐,汗出,大小便自遗等内闭外脱危重患者,有的是经西医抢救数日,效不显,家属要求自动出院的;有的是未经住院抢救的,既无氧气吸入,又无支持疗法,处于危脱之中,患者家属总是心中不了,转求中医施救。对此,医者讲明病情之后,取得家属理解,解除施治的后顾之忧,即可轻装上阵。导师的救治思路是固气留人治病,重用人参、黄芪补气,在此基础上针对病因病机用药,或平肝熄风,活血化瘀,或通腑泻热,化痰开窍,因证施治,总使补气不助邪,驱邪不脱气,达到留人治病。以此施治,多人转危为安,传为佳话。实践观察显示:补气治疗尤如吸氧加支持疗法,能延长患者存活时间,一旦停止补气,则会较快死亡。导师曾治一哮喘伴呼吸衰竭患者,患者因西医针药无法接受,病情反而加重,垂危之下中医施救,处方以生脉散加黄芪、川贝母、炙蒌壳、炙桑白皮、炙地龙、丹参、黄芩,服药后转危为安。由上可见,中医药对危急重症的施救,是行之有效的,关键在于把握时机,善于实践,善于总结。

4、瘀血阻滞痛不宁,活血祛瘀勿迟疑

血属阴,来源于水谷精微物质,如《灵枢・决气篇》所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其在心的主导下,运行于脉道中,为全身各部运去营养物质以滋养和维持生机。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是靠气来推动的,靠心气直接推动,其实应该说是靠五脏之气联动推进;心主血脉,肺主气朝百脉,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间动气元阳蒸腾,形成有机网络联动推进。若脏气虚,推动乏力,可出现血行缓慢。若脏气气机壅滞,气滞则血亦滞,稍久则会形成血液瘀阻,不通则痛,故瘀血证会出现疼痛、肿块、出血、肌肤甲错、舌紫暗或瘀斑等主要证侯特征。其中疼痛最常见,使人坐卧不宁,痛处固定,多呈刺痛,拒按,或作寒热,经久不愈,有云“怪病多瘀”、“久病必瘀”。综合病因、病机、证侯及舌脉瘀血表现即可诊断为瘀血证,拟活血祛瘀

法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宜当速决,不可迟疑。这里需要对不同症情出现的瘀血证拟定符合实情的祛瘀法,如气虚血滞的,宜补气活血并施:气滞血瘀的,宜行气活血祛瘀,此属实证,与气机郁滞相关,以行气、疏气为主,佐以活血祛瘀,气行血行。对于瘀血痹阻,久病成瘀,必当重剂活血化瘀,桃红、红花、三棱、莪术、大黄、水蛭、土鳖虫、全蝎等均可选用。瘀血偏寒当温通活血,偏热宜清热活血。既有瘀血又存在出血,当活血止血并施,且多以活血为主;如胃溃疡出血、产后出血、跌打损伤、肿瘤出血等,瘀血不去则血不归经,活血祛瘀乃澄源塞流治本之法。

5、中医宏观显独特,西医微观领潮流

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两大特征,也是优势之所在。中医学认为,自然界千奇百怪,但所有事物都遵循一定规律演变,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平衡,和谐共存,和谐发展。人类生活在自然界,靠自然界提供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水、空气、阳光、食物等,自然界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而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也不断适应自然界之变化。人类依赖自然界,且能主动改造自然环境,但仍然要受大自然的制约。自然界有五行,人体生有五脏,脏腑间相互滋生,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协调平衡,形成联动整体。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构成完整体系,这是常态。若不和谐,人则会出现不同的生理、病理变化。因此,诊治疾病必须审视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对人体疾病的影响,以及人体自身脏腑与疾病的关系,进而采取综合立法治疗及康复、养生、治未病等,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

中医学核心理论的另一特征是辨证论治。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效果又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辨证准确,论治方法恰当,就是说病因、病机、证型及治法贯穿一致,才能达到预期最佳效果。症是病的外在表现,病是对疾病发生、发展、预后转归及其规律性的综合概括,而证则是疾病某一发展阶段中的病因、病机、病位、疾病性质、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等方面的概括,是通过四诊检查方法所得资料综合分析判断实现的,是对疾病本质的认定。中医既辨证又辨病,辨病是基础,辨证更深化,一病有多证,一证现多病,故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理。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及中药四气五味,寒热温凉四性的应用,这些都极大地丰富和展示了辨证论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