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部管理

内部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内部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部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园林 成本管理 提高效益

目前,我国很多园林单位内部成本的管理主要采取清单计价的控制方式。导致绿化工程后期的质量及计量和支付出现了很多问题,经常出现多计的现象。基于此,笔者做出以下的分析,仅供大家参考,望大家批评指导。

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内部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主要阶段,更是工程施工中造价控制和工程管理的重点与难点。而由于现实中存在多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导致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内部成本管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政手段干预造价的现象严重,合同管理意识淡薄。这是由于实施园林绿化工程的主题通常是政府,政府以委托的形式,委托由交通部门、城市建设部门为业主代表,并不是主管绿化项目管理部门。他们一贯具有的行政口吻只能适用于其下属单位,并不适用于那些合同意识强的工程承包商。而且合同一旦中止,承包商提出的索赔额度要比已完成工程款要多得多,业主被迫处于被动的状态。二是很多时候没有根据合同结算工程款,就给承包方的提供了违约的可乘之机。三是计量方法不当,造成单位内部财务损失,增加承包商的经济利益。这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约束,财务管理人员的疏忽等造成的。

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加强园林单位内部成本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做好最低价中标的推广工作,降低成本

所谓最低价中标,就是说在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哪方的报价最低就确定其为中标者的办法。不仅能使最大化的节省工程造价,还能体现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当前,我国园林单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要转型时期,政府应引导和建立一个系统、开放、统一、正当竞争的市场氛围,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与国情相符并适应国际市场相接轨的市场运行体制,完善法律法规,提升技术实力,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建立市场风险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利用法律法规及经济法则实行分类管理,全面体现市场的调节能力,逐步将市场的管理与运行进行有机结合,并纳入法律体系之中。基于这样的市场环境之下,才能提升最低价中标的推广力度,使之推广逐步趋于完善。作为业主,还应主动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加大最低价中标的推广力度,最终实现园林绿化工程质优价廉的宗旨。

(二)构建严格的成本管理机制,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一是狠抓园林施工材料成本管理。对于园林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应该想方设法降低苗木等材料的成本,在符合种植要求的情况下,选用那些价格相对较低的苗木。二是引进先进的园林施工方法,千方百计降低园林施工成本。采用一些先进的园林种植方法,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降低种植成本;三是加强对园林施工人员的管理,提高园林施工、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园林施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与影响着园林施工效果,关系着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园林单位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降低成本,增加园林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三)加强合同管理,降低园林单位内部管理成本

为适应园林单位绿化工程的需求,应加大力度培养一批具有法律意识强、经济管理能力强、技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实行合同评审机制,以保证合同中各项条款得以逐步完善。尤其是要明确合同中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及职责、工程变更及索赔等相关事项。防止以后因合同歧义而产生不必要的争执。此外,还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约束工程变更带来的各种不当行为,认真记录索赔或反索赔相关事宜,并实行现场签证制,以体现索赔或反索赔文件的真实性。通过不断提升提升合同管理水平,能有效遏制承包方的不正当行为,为工程最低价中标做出重大努力。

(四)做好数据分析工作,提升园林成本管理效益

我国很多绿化工程大都呈带状,具有里程长、大小道口多、依路而建的建筑设施多、种植地段少等特点。通常计量苗木是以棵或株为单位进行计量,大型乔木的现场数据收集较为容易,但对处于隔离带的小灌木的现场数据就难以收集,这是由于大小道口多、种植地段少,难以按照标准进行放样种植而导致的。此外,护坡草皮就更难以收集,不仅受道口和低端的影响,还受地势和边坡长不一的影响。基于此,笔者建议利用计算机录入表格及排版技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因为该技术不仅有利于现场采集数据的记录,还能录入计算机之中,利用电子表格进行计算,不同地段的数据采用排版的方式予以区别,降低人为的数据计量不精准和数据混淆的现象,更家有利于运用计算机实现动态的管理。

(五)严控工程变更程序,降低内部管理成本

园林绿化工程必须因地制宜,随地形地貌、施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设计变更的现象经常发生。园林绿化工程它是带状的,且线路长涉及面广。因此在施工阶段一定要严控工程变更程序,以控制工程造价。工程一旦变更,应严格按变更程序操作,分析变更后的工程造价,造价控制是为实现整个工程造价最低,而承包商的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因而双方拥有变更意向时,认真分析变更后的可行性,不能影响园林绿化功能及带来的各种效益。因此设计时一定要对园林沿线的地形地貌进行仔细调查,以减少变更的次数。

三、结束语

园林单位在加强内部成本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以上笔者建议执行,分析执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主动积极采取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加大探讨沟通力度,以降低过程造价,实现内部管理的重大目标,助推本单位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内部管理范文第2篇

(一)

历史地看:内部审计理论是由财务审计发展到管理审计,更进一步地是从服务于管理当局的管理审计发展到对管理进行审查的管理审计。在内部审计领域倡导由外部注册会计师进行的管理审计,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个是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素质,另一个是组织方面的条件。

先看注册会计师从事管理审计的胜任能力。

管理审计是管理的智囊系统,它要对整个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和计划的制定、执行、控制及程序等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因此,管理审计师必须是训练有素的多面专家。注册会计师作为熟练的鉴证专家,都受过正规的训练,并经过考试,所以在专业能力上多强于内部审计师,这是导致注册会计师涉足管理审计领域的重要因素;同时,注册会计师多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这样,即便在某项管理审计业务上缺乏某种管理技能,也可利用以往接受培训所学的审计专业知识和企业业务知识,使其具有执业管理审计的能力;再者,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管理审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现在虽有一些执业指南,但注册会计师仍可利用财务审计的一些概念和原则,并兼及利用与管理审计相关的某些领域的概念和原则,来完成管理审计业务;最后,注册会计师在管理咨询服务方面的实践,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从事管理审计的能力。

由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管理审计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1A)对美国、加拿大一些公司经理选聘外部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审计的动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节省审计成本”是主因(美60%,加32%),除此之外的其他几个动因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美17%,加33%):“替代不合格的内部审计师”(美10%,加10%):“更加相信注册会计师的能力”(美13%,加5%)。正像审计上很难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划分清楚一样,在一个组织里也很难将财务事项和非财务事项划分清楚;不论是审查管理的哪个方面,都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注册会计师正在从事财务报表审计,让其充任管理审计师,他可以根据内部审计业务的需要,利用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和固有渠道,合理地配置资源,从而避免了内外部审计人员的重复劳动,节省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审计效率。再者,注册会计师对一个组织同时进行外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管理审计,可以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从而加大审计深度,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果。

(二)

注册会计师有能力从事管理审计,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只有当组织方面的条件也具备之后,内部管理审计外部化才能成为现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倡导管理审计的约瑟夫·多德韦尔对此作过科学的分析:

为了对付社会经济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企业的规模在不断地增大,企业的经营也日趋多角化和复杂化,此时就必须在管理当局和各业务部门及控制部门之间锻造一个新的链条;在快速的企业增长、竞争及边际利润的影响下,最高管理当局不得不将权力下放给更广的经营领域,首先是下放给中层管理部门,然后再下放给下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于是就产生了另一级次的授权机构;这样,每一次新的授权就建立起一个经营链条,其完整性决定着整个公司的效率和获利能力;授予的权力和责任,没有实体,只有控制的外表,而管理当局恰不能提供合理的报告制度来评价业务管理控制的存在性和适应性,但不评价这些业务控制又行不通,因为它们对管理当局的业务计划、项目及方针都是至关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进行连续的、客观的评价就会在管理当局和责任人之间形成一个信息真空,从而导致控制失效。于是管理当局和客户就求助于注册会计师职业界来帮助评价和解决业务领域存在的问题,注册会计师拓展其服务范围的机会到来了。

由于注册会计师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是财务报表的鉴证师和管理咨询服务的咨询师,所以,组织在决定是否聘任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管理审计之前,有关独立性的问题就早已存在了。

(三)

让注册会计师从事服务于管理当局这一受托人的管理审计,正是回到了注册会计师的本行上。历史地看,注册会计师的本行就是充当公司顾问或咨询师,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来进行财务调查(6nancialmvestagation),其专业能力受到了公司内外的高度评价,赢得了会计职业专家的地位。按照先驱会计史学家和会计思想家利特尔顿教授的观点:19世纪90年代的注册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调查,它是“服务于管理之审计”活动的主要形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企业扩张兼并和会计职业崛起的时代,是服务于银行投资决策的注册会计师财务调查报告发挥重大作用的时代。阿瑟·安达森公司在追述其公司发展史的专集中明确地写到:“公司提供的财务调查报告,除了反映财务与会计事项之外,还要揭示劳工关系、原材料利用、产品、市场、组织效率和企业前景等情况。编写财务调查报告的方法涉及研究企业的方针及其效果,研究管理当局执行方针政策的情况。”这种工作虽具有风险性,但由于深得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企业的欢迎,故有助于建立会计公司的信誉。1929年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迅速削减了财务调查业务,但财务调查的某些技术已被公司的定期审计程序所吸纳。

另一个国际性的会计公司厄恩斯特兄弟合伙公司在这个时期所创造的“建设性会计”同阿瑟·安达森公司的思路是一样的,他们不仅要审查财务会计事项,而且要分析整个经营过程,包括组织结构、责任分派、实体资产布置、部门间的关系等方面,为银行家的投资决策提供可信的信息,为客户的管理当局提供改进管理的建议。

财务报表审计制度的确立,使注册会计师在业务上为管理当局服务的职能同为外界利害关系人服务的职能逐渐相分离、相独立,前者分化为内部审计,后者分化为外部审计。正像IIA的“内部审计师责任说明书”所讨论的那样,这样分化出来的内部审计,要适应公司管理当局对扩展业务的各项要求,使其职能和目标也不断地扩展。受内部审计发展的强烈刺激,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外部审计虽然被置于传统审计的位置,但现在也开始关心起管理审计了,这就迫使管理当局不仅在形式上而且要在实质上再检验、再认识重新成为公司内部顾问的注册会计师的作用。

(四)

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的内部管理审计与传统的内部审计不同,它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为宗旨来评判管理的业绩及其形成的原因,以使受托人更好地履行受托管理责任。因此,这种审计与其说是一种防护性审计,不如说是一种建设性审计、实质性审计。倡导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的管理审计,并不意味着忽视传统财务审计,实质上传统财务审计依然是基础,管理审计是财务审计的有效延伸。正如罗伯特·塞勒所说:我们要永远保持依靠财务审计这条生命线。

内部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运行机制;内部管理;全球一体化

我国已加入WTO,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需求与多样性,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经济的出现,学校的内部管理亟待探讨研究。学校内部管理属于教育微观管理,旨在调整学校内部领导与被领导、领导集团内部、教师与学生等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潜力,提高管理效能,为实现管理目标,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加入WTO后,国际资本国外办学机构抢占我国教育市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将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更大影响。学校内部管理的思想理念,体系与机构的设置、学校内部的运营机制、教育模块的调整、师资建设机制的改革必须与国际接轨,以改变目前只适应国内教育以及人才需求为目标的管理体制。使学校内部管理顺应全球教育市场化,多方引进世界各国联合办学及跨出国门办学,把学生培养成跨世纪人才,使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巨大的发明创造,并且勇敢承担可能出现的任何危险。中国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改革是我们亟待探索的一个科研课题。

一、学校内部管理体系机构改革及运营机制的调整

系统科学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良好的系统运行机制引导满意的系统行为。因此,学校的内部管理决策系统良好的运营机制是保证其决策行为的必要条件。

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引起学校的内部体系、机构调整,环境和学校的内部管理的综合与交互作用促进学校内部管理体系、机构改革的创新。因此,学校的内部管理构架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改善行政机构,以便于责任划分和实施。在我国许多学校存在着行政机构过于臃肿,职级重叠严重,责权关系不明,严重滞碍着学校效率的提高。要建立高效的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必须针对学校行政机构的设置进行改革。在机构设置上,着眼于精简机构,注重人才的使用。只有懂得科学管理和本专业科学技术知识才能制定出一套适应时展的有利于学校内部管理实施方案。

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位于组织中的最高层,对于学校的如何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是具有社交能力、首创精神、毅力、对事物的敏感和洞察力、合作性、致命性、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有着优于常人的先天心理品质和行为风格的人。他要能够不断随着环境、组织、员工之间的关系变化做出反应,并果断行事;所以其自身的个性和训练尤为重要。应重视成员办学的民主性原则,必须实行民主管理,参与管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各种人才的积极作用,充分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加强校长的作用。

其次,学校内部机构,也就是执行机构的设定要由过去臃肿庞大的各部门的设定改制为综合性办事部门,即学校组织委员会,它的成员分别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人事、后勤和管理制度等。这个机构是学校管理工作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能动性原则管理的核心是人。21世纪由于是吸纳全球一体化,科学的管理实现,效率便成为学校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这种以机构和员工效率为中心的管理可以促进了学校人事职能的发展。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原则是关于管理系统诸因素之间的本质关系以及系统发展的内动力。发挥好人的能动性主要遵循能为原则,即动力原则和竞争原则。能为原则,即根据人的才能确定其工作岗位,量材任用,责权相应。动力原则是系统具有动力,人尽其才,充分发挥知识信息在实践中的应用使之成为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进入WTO后学校内部管理的执行机构人员选用更为重要,他将决定学校的发展。

二、学校教学内容的机制调整,以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21世纪,企业社会将不再像泡沫经济时代那样要求大学生的数量,而是要求质量。因此,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让教育市场化是搞好教育的宗旨。

教学模块的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的选拔极其重要。要改变目前的招聘形式,面向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引进高层次人才,对于教员不仅任用研究型教师,同时也任用外籍教师,经济界人士和社会人士等各领域的人才,提高教学水平。

学科的制定要由以国内市场的需求制定教学科目改变面对全球培养综合性的人才需求来制定教学科目。教学的方式要由原来僵硬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改变为教师将课余时间与教学结合,调整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课的比例。活跃教学方式,培养适应时代潮流的人才。进行课程设置改革要顺应社会的需求,采取学科充实的措施。利用网络,进行网上教学,加强学校信息化步伐。21世纪,学校将成为国内外智力资源社会联网的中枢,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

教学设置改革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监督机制,改革课程设置;2、把大纲作为一项具体的课程计划来设置;3、重新考虑外国语教育,不单是英语教学,修订专业课程;4、严格的升学办法;5、严格课程计划和教师在教学中的责任;6、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三、合理使用教育经费,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一)加强教育经费的使用率,调整教育经费的使用机构

国民经济向教育部门分配的经费,反映了教育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国家经费投资的实际状况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在国民经济向教育部门分配了教育经费之后,教育经费在教育部门内不得再分配的支出构成问题,对于学校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有效的合理使用是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教育经费使用主要包括:

1、公用费用。主要包括公务费(如办公、水电、取暖、差旅费等)、设备购置费(如交通工具、教学仪器、家具、体育器材、图书等)、房屋修缮费、业务费(如科研、教学业务、教师培训、招生方面的业务等)

2、人员经费。主要包括教职工的工资、补助工资、福利金、离退休人员费用、学生助学金等。就目前来看,人员经费占了教育事业经费的一大部分,极大地滞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进入WTO学校教学设备的改善及学校课题的试验将需要大的投资,这就需要增加教育事业总投资量的基础上,调整好公用费用于人员费用的比例。

3、调整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提高使用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有效措施:(1)对教育经费结构进行调整;(2)对教师进行技术教育并聘用高尖人才,提高用人效率,减低培养毕业生的成本;(3)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仪器设备的保管,把握购入设备第一关,要有战略眼光,既要解决当前的应用,又要尽量注意其升级换代,物尽其用,减少浪费。

(二)建立监督机制

建立监督机制,公开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做到合理调配,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面向21世纪的教育管理

21世纪的到来,教育管理如何适应发展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考虑的问题。学校内部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搞好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我国政府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教育是学校内部管理之中的重中之重。搞好学校的内部管理,其目标是实现教育的创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培养跨世纪人才,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的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极为关键。这包括:1、改革教职工聘用制度;2、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3、建立监督检查章程,严格监督机制;4、建立管理委员会的刑侦管理制度;5、建立财务监管委员会,及时调整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

学校内部管理属教育管理的微观管理,它包括:教务、总务、图书馆、食堂、保健室、教研组等。相应的都要进行适应新形势的调整,例如:后勤、食堂实行社会化的物业管理,建立数字化的图书馆与全国联网,实现网上教学,实现教育的重大改革。

21世纪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将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为实现全球一体化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是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部管理范文第4篇

众所周知,记账是一种委托行为,记帐公司作为受托方经独立核算单位委托后,为其提供记帐服务即记帐。此为社会活动的一种。依法经财政部门批准并设立的从事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即可谓之记帐公司。《记账管理办法》自2005年3月实施至今,枣庄市经批准成立注册在案的记帐公司有30余家(包含以前的会计咨询服务公司),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记帐公司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较快的发展。但是,记帐公司在内部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单位负责人只注重业务数量,而忽视业务质量。市场化经济下,企业面对着激烈的竞争 。记账公司也不例外,所以,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许多记帐公司(特别是一些小型记帐公司)的单位负责人往往更注重业务的数量,忽视业务的质量。这就造成负责人在制定相关考核标准时,以业务的数量为准,而这又进一步引发了工作人员的逐利动机。

第二,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因为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少记帐公司在执行业务的过程中无章可循,不仅影响了业务质量,也导致工作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少数记账机构内部管理松懈,管理上存在漏洞。

第三,记帐公司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升。由于机构负责人不重视记帐公司的业务质量,不少记帐公司,特别是机构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安于现状,不加强业务学习和知识更新、难以胜任日趋复杂的经济业务,甚至有些记帐公司的工作人员中多数为学校的实习生。

第四,内部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多数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项目承接、提供服务、业务管理等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少数国模较小的记帐公司缺乏具体的行为制度,没有记帐的承接和业务执行流程,有的甚至没有明确的记帐和复核分工。而新成立的公司又忙于市场开发,内部质量控制跟不上。

第五,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有待明确。分析目前记账公司发现,记账公司同业务委托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不明确,这难免会给公司日后发生权利和义务纠纷埋下隐患。

二、提升记帐公司内部管理水平

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记帐公司也不例外。面对自身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记帐公司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升记帐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

(一)提供和谐的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开展内部管理的基础,一般而言,内部环境包括公司的治理结构、机构的设置、权责的分配、内部审计的设置、人力资源的安排等。公司应当提供和谐的内部环境,关键从这几点展开。比如,公司在人力资源安排中应当根据不同人员的业务能力分配不同的岗位,同时在后期要安排合理的人才培训制度。

(二)做好风险评估工作

记帐公司要依靠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业务质量的提高,把执业风险降至最低。风险评估工作关系企业经营的成败,企业应当及时识别、评价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从而制定合理的风险规避和应对策略。记帐公司应当在业务的承接、业务的执行过程中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在业务承接过程中,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不能只追求业务的数量而忽视业务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在业务执行过程中,也要评价不同执行方法的风险。执业风险的控制,不仅要靠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环节,还要依靠常规化和日常化的风险控制管理体制、健全的风险警示制度来完成。

(三)做好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企业所采取的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记帐公司不仅要进行风险评估,更要做好控制活动。控制活动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指的是记帐公司在承接业务时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而进行的控制,主要有规避风险、避免风险和接受风险等活动。事中控制是指依据业务执行过程中风险评估的结果而采取的控制活动。事后控制是指在业务发生之后所进行的控制。

(四)完善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为企业及时、准确地获取、传递和分析信息提供了保证。记帐公司应当确保信息的及时采集和传递,做好沟通工作,从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及时提供保证。

(五)做好内部监督工作

内部监督是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及执行的监督和检查,包括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以此评价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有效性,针对发现的内部管理活动存在的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三、记帐公司的发展趋势

(一)记帐公司的品牌化

同其他服务性的行业相同,记帐公司竞争的优势也在于其提供服务的影响力,我们称这种服务的影响力为记帐公司的品牌。记账公司的应当创造并维护自己的品牌。

(二)记帐公司的专业化及工作人员的高素质化

经济迅速发展不仅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造成了下岗人员的增多、社会富余人员的增加、毕业生就业难等社会性问题。同时,诸如私营企业、个体户等形式的企业急剧增多。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指的专门化指的是记帐公司性质的专门化,即专门为企业提供记帐服务。记帐公司的工作人员通常是些退休的老会计或老教师,这些工作人员往往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素质。

(三)服务范围扩大化

记帐公司提供专门的记帐服务,但是其服务范围呈现出扩大化和服务内容的高质量化。首先,在企业的设立过程中提供服务。企业的创立关系日后企业运营的成败,诸多资金雄厚的经营者往往难以把握投资的方向,从而造成错误投资,企业刚刚成立即面临亏损。记帐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投资指导,尤其是对于税收方面的问题,记帐公司知道的知识较多,具有优势,因此可为新创立的企业提供纳税筹划服务,比如对于税种、税率、纳税地点、税收优惠政策等关键因素的利用。在新创过程中,公司还可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从公司的筹备直到最终成立的全过程中提供一条龙服务。其次,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服务。诸多中小型企业因自身人力资源不足,为节省开支不设立会计专业人员处理业务当中发生的财务问题,而经营者也无法解决这些财务问题,基于此,记帐公司为其提供记帐服务,并将该项业务进行拓展。再者,为企业提供年检服务。企业经营失败就要被注销,而注销得业务又相对烦琐,而且多数同财务相关,记帐公司可以依照企业的愿望,积极提供服务,为相关部门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帮助。

(四)法律地位的明确化

记账本身只是一项单纯的账务处理工作,受托记账人员既非委托人内部会计人员,也不是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人员,受托人不应当同时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或审计职能。只负责对原始凭证形式上的审核,而非实质上的审核,也不可能深人实地去进行账实核对工作,否则,可能超出记账的范围。那么,由于委托人提供原始会计资料而生成的有关财务会计报告及相关资料出现虚假或不实,自然就应当由委托人承担相关责任。如这种虚假或不实是由于受托人的过失所造成,那么,他要承担相关责任的同时还要负责赔偿给受托人造成的损失。

内部管理范文第5篇

(一)内部管理会计控制失灵 我国银行内部管理会计控制和管理失灵主要表现在:

(1)银行内部控制与管理理念不成熟。首先,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熟悉不完整、出现片面和不全的情况。不少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者将银行内部会计直接和内部审计划为等号,而没有注重银行内部管理和控制的工作部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以及各个业务部门核查监理之前存在两道防线。其次,银行内部关于业务发展和内部管理控制双方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很好的定位,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甚至还将银行业务的发展和内部管理和控制相互隔绝对立起来,过分注重扩张业务而忽视控制各种风险,导致一些风险直接对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影响和麻烦。再次,关于银行的人力资源政策还有待完善和健全。主要表现在还存在不少银行的分支行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岗位分析机制,尤其是在配备人才的时候不能做到才尽其用和人尽其才。还有一些分行经常出现混岗工作的情况,在职务说明中岗位分配不明确,出现了不少岗位职责模糊,应该其承担的责任不明了,以致于造成了银行行业和单位内每个人都负责每个人都不负责的局面。此外没有实行强制休假制度和岗位的定期轮换制,这样对于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是十分不利的一个影响因素。最后,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评价以及约束激励机制发展有待提高。约束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和促进其合理化,一般都存在激励作用逆向的问题,但是不少银行实施的考核约束激励机制主要将着重点放在业务的发展上,而忽视了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的建设。

(2)银行内部对于重要岗位以及人员的监督与管理约束激励机制不完善。一般来讲,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都主管一些十分重要的人权、财权以及物权,对于核心印章和关键性凭证的接触有着更多的机会,这也就为其提供了更多的作案条件和机会。鉴于此,国外的银行一般都会建立与重要岗位相对应工作人员的建立、约束以及监督机制,可是站在国内的角度来看,不少银行在给予其重要权利的同时并没有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约束、监督和管理机制。一方面内部审计问题严重,缺陷有待填补,将工作的重点置放在对基层操作工作人员的审计之上,而不是对重要工作人员的审计,尤其是治理人员的审计。另一方面对于工作人员的强制性休假和轮休假期制度一味地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没有将其贯彻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不管是审计的范围还是审计的频率,都不能对重要岗位上的要害工作人员造成有力的威慑,这就为其作案提供了不少机会和各种可能性。

(3)银行内部会计管理活动控制缺陷普遍。首先,银行内部的业务流程、规章制度以及核算体系关于各个条块的分割和重组缺乏科学性的统筹,因而使得银行内部管理和控制重叠、分散、矛盾、低效以及空白;工作人员职责模糊,都有待完善化,甚至一些操作流程和岗位责任制不够细致,权力和责任错位现象严重。另外由于岗位混乱,以致顶岗和一人多岗的现象较为普遍。其次,银行内部关于监督和授权的力度不能协调前进,尤其是对于授权中所出现和存在的问题监督强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以及对于越权行为的惩罚程度不深。

(4)银行内部审计力量薄弱,不能与银行业务发展速度协调向前。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 其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决策、治理和建设、 操作和执行以及持续改善和评价监督这五部分。评价监督环节是经过检查和核对来促进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检查和核对的过程中对于发现内部控制和管理中所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缺陷应该及时督促治理层尽快解决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评价监督环节的责任主要是由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来执行,可是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力量稍显薄弱。一些银行还没有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而已经建立不少内部审计部门受到行政力量的干涉较多, 不能完全独立,特别是在审计总行层面的过程中难度大。 受限于机构结构设置的不足,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强度有待提升,银行少部分支机构和部门对所提出的整改条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进一步改善的进度严重受阻。此外,一般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数量不足, 配备人员不够, 这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范围以及频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不高,对一些业务的熟练水平还有待提高, 内部审计发展状况与现实中的发展趋势没有达成协调、一致。

(二)银行内部控制与管理难以适应业务发展需要 银行内部控制与管理难以与业务的发展相协调、相适应,这是不少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银行内部控制与管理在制度上还存在一定的空缺,因而风险尚存,特别是新的业务在所具备的基本若干规章制度上还依旧是个盲点。第二,银行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在建设上显得相对比较滞后,不是业务已经发展起来并且发生了翻天巨地的变化,可是原有的业务规范和制度没有于是相对应的予以及时完善和修订,因而导致内部控制与管理可能或出现一些薄弱点。第三,银行不少内部控制和管理部分制度没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缺乏可行性,因而使得不少制度或者规范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第四,银行内部控制与管理的部分制度与规章针对性有待完善。第五,银行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和规章在管理上显得“错落”,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而且彼此间相互制约不足。第六,银行内部控制与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章在执行落实这一环节上显得有心无力。

在笔者看来,所谓内部控制就是自我约束体制,而人们银行内部管理控制则是其在一定业务工作中所设置的组织结构与相关业务在运作体制中而进行的动态控制,主要目标在于阻止在业务中出现操作风险、管理风险以及道德风险情况的出现而影响银行内部的管理与控制,从而直接影响银行健康的发展。这是一种行业或者单位内的自律行为。对于人民银行来说,其系统函待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系统而完善的内部管理监督评价方案以及管理指导准则,这样就有利于银行内部各个级别、各个层次的管理工作人员在有章可循的管理指导准则的帮助下逐渐建立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也就是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各尽其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执行理念而综合考虑到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形,力求在管理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有所补充以及不断探索和创新,实现我国银行的竞争性前进。

二、我国银行内部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强化银行内部会计管理与控制 首先,会计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其职责和应该遵循的准则和规定以及违规后的惩罚,这样可以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和消除自我行为中的随意性以及对别人的监督意识。其次,正确处理好深化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与银行业务的关系。在现今愈加激烈化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银行向前健康而顺利发展的重要路径就是积极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完善各种服务手段。但是对于不正当和非法的竞争应该大力予以阻止。不少客户为了所获得一些客户端的存款, 不管是大小客户、 远近客户,都向其承诺均上门收款,实际上这潜藏着一定危险; 银行的有些行为将账户的管理规章制度置若罔闻, 甚至还违规开设账户;还有的就没有将实际情况纳入考虑范围内, 加上“限时服务”的机械化执行,使得不少前台柜台人员遭受投诉, 被“标签”上为没有仔细予以审查而放过了假证、假单。 这样的一系列以牺牲制度和原则为付出代价的行为严重地影响了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的实施,不利于银行健康向前地发展。 再次,建立健全一整套系统而完整的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对银行现在正在运行的各项会计控制制度进行有效的整合、梳理以及优化,经过对会计业务流程中每一项业务的风险逐一系统化排除,力求找出各个环节隐藏着的风险点,确保会计制度的标准化、系统化以及科学化,设计出具有可行性、综合性以及前瞻性的具体操作程序。尤其是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的对象、目标、重点、手段以及对象的操作做到有章可循,对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规章制度予以及时的更新,坚持与时俱进的观念和意识。对于不合时宜、不完整以及过时的控制规章制度要及时修订或者果断废止。 将银行的各种有机资源进行重新整和和规划,及时将与实际情况最为相符、最新的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规章制度让每一位前台的会计工作人员知晓,以方便各个层次、各个级别的员工及时学习、利用以及各种方式的查阅,及时规避有章难循和有章不循的现象,从而促进管理规章制度可行性、可操作性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另外要充分发挥会计监督金额审核两大职能。这样可以将日常工作处理的各种风险及时消除掉,从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建立柜面业务风险预警机制和关于违反银行内部控制与管理的追究体系。

(二)完善银行内部权利使用制约机制建设 第一,建立和健全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等级管理和分别授权的规章制度,依据一样的标准对同一等级的分支机构开展考核后,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然后将不同的经营管理权限分别授予给他们,确保每一个银行的经验水平与经营权相互协调和匹配。第二,不断完善集体议事规章制度,一旦有关于重大事情的决策要及时将其报告到职代会或者行务会开展集体讨论来投票通过或者阻止,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一个人非理性或者比较随意的行为发生,因而确保重大事情重大抉择的合理性。同时对于领导权利的制约和曾增强民主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也大有裨益。第三,不断完善行长长年审计制度以及离任审计规章制度。每年年终时,上级行的内部控制与管理监察部门会对下级行行长就关于本年度的权利使用、经营管理以及制度的总体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对于任期已经满了的人员,上级行组织联合审计的小组就其在任期时间内所取得的成就、经营情况以及权利的使用等方面展开评价和监督。第四,确保业务主管部门在规章制度垂直管理的权威性。这就要明确管理规章制度的基本准则,各个级别、层次的领导逼得擅自将其更改,甚至越权使用。除了这四点之外还要对银行内部干部和领导间的交流、任职年限以及关键部门的定期轮换制等方面加强建设力度,力求其向规范化、制度化以及科学化靠拢,这对我国银行的健康发展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优化银行内部控制与管理实行拿来主义 西方银行金融行业在长期的实践经营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内部控制与管理经验。我国银行可坚持“洋为中用”的理念与原则,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吸收西方金融行业内部控制与管理方面的精髓之处,展望未来,逐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内部控制与管理之路,尤其是我国的商业银行。

三、结论

内部控制与管理是一个需要银行高级管理层、董事会以及银行内各个层次、各个级别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与完善的一个过程。虽然我国银行在内部控制与管理上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其在不断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 公司的治安和管理趋于不断系统化、 规范化的边缘, 全体员工风险意识在不断增强,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阶层以及工作人员彼此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自己的义务,行使自己的权利等等。因而,我国银行力求迈向国家化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战略目标终将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欣:《强化银行管理的基本思路》,《国际金融研究》1995年第7期。

内部管理范文第6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银行内部管理日趋完善,监管到位而且非常严格,促使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如何在目前经济快发展中进一步有效解决目前工作的困难,将是银行内部管理能力建设的下一步工作重点,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对此进行细致研究。

关键词内部管理能力建设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国有四大银行的先后上市,银行业务越来越复杂,对内外部监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业银行需要在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以“基本规范”为标准,充分考虑目标模式和实施约束,逐步建立既适应外部监管要求又满足商业银行内在发展需要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银行内部监管的现状

(一)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进入到2011年以来,银监会重点加大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监管力度,通过重点监测偏离度和迁徙率建立了不良贷款监管新模式,提高了现场检查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了非现场监管。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下降,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15927亿元,比年初减少5542.6亿元(含工商银行政策性剥离因素);不良贷款比率为10.15%,比年初下降3.95个百分点。

(二)案件专项治理进一步扩展。制定专项治理方案,督促法人清理、完善和落实有关规章制度,认真查处基层违法犯罪案件,同时,着力建设案件防范长效机制。据有关方面统计,1-5月,共立案查处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2171件,较去年同期减少495件,涉案金额40.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7.2亿元,案件总数和涉案金额分别下降18.6%和15.2%。

(三)积极推动金融制度和业务创新。以农行为代表的国有银行,进一步加快面向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研究拟定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引进货币经纪制度,出台了《货币经纪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与有关部门联合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为银行试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奠定了初步的法制基础,筹建了银行创新业务监管协作办公室,召开了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工作座谈会,加大了在防范风险前提下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的支持力度。

(四)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与监管合作。积极组织在华外资银行赴东北考察投资环境,引导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改善我国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成功召开了银监会国际咨询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与波兰、法国、澳大利亚等3个国家监管当局签署了双边银行监管谅解合作备忘录。

二、内部管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缺乏科学、合理的定位。一些商业银行错误地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控制制度;以为内部控制就是手册、文件和制度;或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金安全控制等控制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内部控制,特别是公司治理控制和管理控制的认识不清晰,或者不能整体认知。

二是内部控制的技术方法相对落后。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依然不能从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上为具体的风险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实践提供充分的支持。

三是缺乏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普遍存在重业务开拓轻内部控制、重短期绩效轻长期利益、重惩罚轻激励等,难以促使员工把内部控制活动当做日常工作和一种自觉的行为。

四是现行的内控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内控制度牵制乏力,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在部门与部门之间,不仅相互割裂,有的甚至是相互抵触;赏罚有度的奖惩制度没有确立,对风险和责任的承担未提供强大支持;内控制度不能适应新业务的发展需要,快速跟进机制没有建立,内控领域存在空白点。

五是信息沟通不畅。由于信息技术、信息人员素质与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有很大差距,直接影响了信息获取的数量、质量和传递速度,会计信息的不真实、管理信息的不全面、信息传递的不畅通,造成管理层决策和控制效率低下

三、银行业内部管理能力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思想

商业银行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目前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破除片面追求数量、规模、扩张的粗放式经营方向,真正树立起质量、效益、稳健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建立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产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目标经营责任制,以成本控制和财务核算为中心的全面经济核算机制,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为核心的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稽核监督制度,以效定人、流动上岗、以才论人、择优聘任的动力激励和公平竞争的人事管理机制,以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信誉、塑造金融企业良好形象为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制度。

(二)建立有效的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

一是要强化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使其准确及时地反映银行的经营活动,遵循审慎的会计原则,确保账表的真实性、完整性。二是财务会计部门应利用信息频密的有利条件,通过信息的鉴别、传递和处理,发挥银行内部第一监控部门的作用。除通过完整的财务体系发现问题,监控各项业务操作外,还要重视事前的财务分析和预测,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三是努力做到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特别是已上市和即将上市的商业银行一定要建立定期信息披露制度,披露内容包括财务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重大信息;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信息在内容、方式、程序等方面都要逐步规范,必须经获得从事金融相关审计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披露的信息应满足对各项风险的识别和计量要求,不但要在银行经营的不同时期,还要在不同银行间具有可比性。通过信息披露,使银行的经营活动和风险控制处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

(三)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促进内部控制机制日臻完善

一是要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绝对垂直和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按照总行审计部、地区审计分部、一级分行总审计室、审计办事处四个层次开展审计活动,一并健全和完善审计规范制度建设;二是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审功能,审计工作的战略重心要向全面风险管理和综合经营管理转移,审计目标从偏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三性”审计转向经营审计;三是审计方法要进一步倡导并实施风险导向审计,要由过去对会计资料的详细检查转变为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方法,并借助于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和方法。四是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以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强化审计培训,组织内部交流与外部交流,引入国外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普及审计创新意识,提高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适应性。

(四)建立与银行业经营管理配套的管理机制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文化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员工具有一定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内部控制管理文化建设就是通过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约束每一位员工的行为来达到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的目的。因此,要在银行内部树立全员内部控制意识,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通过对员工定期进行内部控制培训,将内部控制管理观念、行为规范由管理层贯彻落实到基层,由此促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五)建立适应于市场管理体制的风险防范机制

银行内部控制是一种事前防范的管理活动,由于金融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难以预见性,需要在建立和执行好内部控制的前提下,建立起市场经济要求的风险承担机制。一方面是调整我国银行现有资本构成的要求,通过划拨比例对利润留成比例做好规定,不断壮大银行自由资金实力,另外一方面就是开辟附属资本的补充渠道,将呆账准备金率降到最低,进行资产重估发行债券等附属资本,以调整资本结构,不断改善目前资本结构的多元化。

注释:

①课题组成员:王立志,徐钦超,王同海。

参考文献:

[1]姜学军.有效金融监管的标准.中国证券报.2007.11.14.

内部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传媒 内部管理 变革 转变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传媒正经历深刻的管理体制变革,政策、战略、计划、措施的出台虽然为变革指明了方向,然而真正能让变革实施并落实的是传媒组织内部员工思想、观念、行为的转变。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需要不断引导与激励的过程,传媒只有高度重视并做好组织内部的转变工作,才能切实推进内部管理的变革与创新。

一、转变是管理变革的关键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是信息全球化,一批真正具有实力的全球性跨国传媒集团以其巨大的资金规模、有效的组织结构、强大的经营扩张能力、大量的科研投入和国际性的营销网络以及新颖的经营理念,构筑起了全球传媒竞争的新格局。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媒体进一步置身于国际化竞争的环境之下。与此同时,我国传媒经历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型,既有体制内外的变革,更有思想、文化观念的变迁。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传媒组织结构、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娶求,传媒必须进行组织变革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才能持续健康的生存与发展。

在大大小小的变革中,内部管理变革成为众多媒体组织变革的关键问题,正如《中国经营报》的总编辑李佩钰在人民网总编在线里谈到报业的经营管理时说:“目前最关键的问题:第一是要创新,第二是我们内部管理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使我们逐步地走向衰落。”还有更多的传媒经营管理者意识到,当传媒按照国家传媒政策实行体制转型与制度变革时。传媒内部管理也应随着外界宏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尤其当传媒从新闻事业单位向传媒企业转制的时候,传媒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管理职能、业务流程等都需要进行变革。然而,为什么一系列的变革措施出台了,却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美国以研究个人和企业转型而闻名的咨询专家威廉,布里奇斯在《学会领导“转变”》一文里说:“变革不能自动带来转变。变革是外部的,包括:不同的政策、实践,以及领导想要实行的组织构架;而转变则是内部的,是为使变革成功人们所要经历的心理再定位。”也就是说,变革的成功不是在于出台并执行改革方针、政策或措施,而是在于能否有效地引导、激励组织内部员工进行思想、观念、心智模式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往往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在实际变革中,我国许多的传媒管理者对变革与转变之间的关系尚缺乏深刻的认识,认为变革就是按照国家管理部门绘制的蓝图,制定改革方案,组织员工遵循蓝图所列计划与措施去做就可以了。然而,人,不是机器,在环境与条件发生变迁时,往往会经历复杂的心理转变过程。威廉・布里奇斯分析认为,面对变革,人往往要经历三个痛苦的转变阶段:(1)与过去说再见。就是告别旧的事物、旧的行为,甚至是旧的自己。(2)进入“中性地带”,即在人们告别了过去,而发现自己无法开始新的一页时,他们进入了转变的第二个艰难阶段;这一阶段充满了无序和不确定性,会消耗人们的大部分精力。(3)新的开端。在这一阶段需要人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而这将会使人茫然失措――这是在用一个人的竞争意识和价值观来冒险;因此人们往往在转变的最后阶段胆怯退缩,驻足观望别人怎样迎接新的开端。对任何组织变革来说,管理者只有深刻洞察并把握组织内员工的心理过程,才能有目标、有计划、有系统地推进变革,而不是自上而下强制性地推行变革措施。

传媒组织内部管理变革的转变常常涉及两个阶层:一是管理层,一是普通员工。其中,管理层的转变最为关键。原因有二:一是管理层将决定组织变革的方向,规划组织变革的程序,制定组织变革的计划,如果管理层不能做好管理思想(观念)的转变,组织变革将无法进行;二是管理层的转变对普通员工来说具有示范效应。虽然管理层的转变很关键,但是决定组织变革能否真正落实的是普通员工。只有当员工在组织正确的激励与引导下,克服变革的心理障碍,摒弃旧的思维形式和行事习惯,接受新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心甘情愿地参加到变革中来,变革才能顺利地开展。

二、领导者管理观念的转变

我国传媒组织所进行的变革,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复杂性、艰难性可想而知,因此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对组织成员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与引导。但是这里所说的强有力并不是说拥有强权或权力的尚方宝剑,而是领导者应该具备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拥有丰富的管理技能,能够审时度势,带领组织成员进行创新活动。

首先,传媒领导者应该了解转变过程,也就是领导者在制定传媒的改革目标与计划时,应该考虑到员工接受变革的心理期限,意识到员工在弃旧迎新时所要经历的内心矛盾与挣扎,这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当经营性传媒向企业转制时,传媒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将随着体制的改变而发生巨大变化,其间所产生的内部管理问题事实上就是员工如何改变事业单位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按照企业化、市场化的方式进行生产。这种转变本质上是对旧的事物、旧的观念、旧的习惯、旧的经验的放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不是那么容易。因此转变的过程一定是充满复杂、矛盾、犹豫、恐惧的,这就需要管理者清醒地认识到员工的心理态势,能切实体验并理解员工的心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

其次,在推进或实施改革的时候,传媒的管理者要改变自己的领导观念。传统的媒体组织结构是科层制,即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领导者高高在上。这种组织结构的运行效率取决于由信息不对称所保证的下级对上级行政命令的无条件服从,沟通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行政命令的实施效果。但是在当今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网络不仅大大缩短了媒体组织层级闯、组织与外部相关业务单位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削弱了信息不对称性。作为现代传媒组织的领导者,如果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变化,还一味地依靠信息的不对称来进行领导无疑是可笑的,那么领导者应该改变传统的权威领导观,以平等、民主的方式引导员工进行转变。

此外,管理者也要认识到自己同样要经历变革的心理转变。领导者也是人,在面临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有心理的矛盾、犹豫与挣扎,因此领导者也需要接受专业人士的引导与协助。这就要求在员工接受培训指导之前,领导者先接受培训指导。在以往的管理变革中,领导层往往忽视了在变革的过程中员工心理转变需要有效地指导,更没有意识到自己也需要指导,从而沉湎于变革本身,而“忽视了个人和组织转变的内在机理”――转变过程。

三、在学习与创新中推进传媒员工的转变

毋庸置疑,在所有的变革中,最深刻的变革是人的变革,是人的价值观念的变革。没有人的变革,制度的变革难以持

久。而人的变革实质就是心智模式的变革。心智模式是一种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影响人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采取行动的特定思维定势。每个人都有心智模式,每个人的行动也都受到心智模式的导引,每个人透过它来看世界,用它来解释自己的经验。人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我们人都是选择性的认知者,只选择熟悉的事物,忽视或抵制与心智模式不符的事物。因此,当变革来临的时候,受已有心智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人会疑惑、不安,产生抵制,这就需要组织变革的管理者深刻洞察并把握组织内员工的心智模式,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与激励,促成新的心智模式的产生。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真正内心感到恐惧的是两件事:“未知”与“改变”。要克服与战胜上述的两大恐惧,学习是唯一能预知未来、顺应变化的最佳方式。被誉为21世纪管理大师的彼得・圣吉也认为,学习与创新不仅是企业和个人力量的源泉,而且是改变员工心智模式的最有效武器。经过多年的研究,圣吉发现“新的想法无法付诸实施,常是因为它和人们深植心中、对于周遭世界如何运作的看法和行为相抵触。因此,学习如何将心智模式摊开,并加以检视,有助于改变心中对于周遭世界如何运作的既有认知。”

圣吉说的学习包含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学会将镜子转向自己,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发掘内心世界所固有的图像,然后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开放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二是学会在行动中不断地反思。心智模式决定行动,对行动进行反思,就是要不断地审视固有的心智模式产生了哪些好的或坏的影响,然后尽量改变不好的一面;三是学会分享与合作,这就需要组织提供畅通的沟通渠道,鼓励组织成员交流,分享成功与失败;同时倡导团结合作。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四是学会学习。当人类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和更新更为迅猛,社会财富的源泉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知识和学习能力转移,人的学习和学习能力以及由此创造的知识成为竞争决胜的关键。为了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努力培养企业更高超的学习能力,使组织中的每个人,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都能迅速增进自己的适应能力和生产效率。只有通过增强学习能力,企业才能避免象恐龙那样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遭遇灭绝的命运。学习的本质就是进行自我更新,通过学习吐故纳新,没有学习就没有改变、没有进步。因此,学会学习不仅是组织应对环境剧变增强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且还是应对变革的优良武器。

传媒组织如何推进员工进行学习与创新呢?

首先,应引导组织成员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学习就是读书,学习就是听老师讲课”,树立“学习无处不在”,“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的忍想,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反思学习,以自我岗位、组织和社会要求为导向来学习。扎波夫在《智能机器时代》(1998)一书中写到:“知识经济时代呼唤新的学习观念与学习方式。学习不再是教室或者上岗前的孤立的活动,也不再是管理者小团体独享的特权。人们不必撇开工作专门抽出时间来学习,相反,学习就是工作的核心。学习与效率是一项活动的两个说法。简单说来,学习将是劳动的新形势。”

内部管理范文第8篇

1Flex技术介绍

1.1Flex技术的介绍

Flex是到目前为止一项较为成熟的能实现RIA的技术,它是由Adobe公司开发用于RIA的一系列产品和技术。Flex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ActionScript3,拥有内建的支持E4X的XML操作类,因此Flex编写的客户端程序能够简单、灵活有效地处理XML数据。

1.2Cairngorm框架

Caimgorm把Flex的应用程序分解为视图,控制和模板三部分,表达了MVC模式的主题设计思想,很好的实现了可伸缩的对复杂业务逻辑的RIA应用的研究开发。同时作为桥梁,在Flex平台上快速构建出稳定的商业应用程序。

1.3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平台采用面向构建技术合理的实现企业及应用之间的开发,管理,运行还有监督维护工作。同时给J2EE平台上的应用提供应用架构以面向构建,完美的结合了XML技术,构建技术还有可视化开发技术还满足J2EE体系规范,非常好用,其中应用系统中的基本元素以图片化的构建单元表现出来。

2系统架构

2.1系统功能模块

本系统主要是用在统一监督,记录和管理公司的每个阶段的项目。对于一个完整的项目要从头到尾的按流程来,比如从市场立项+预立项再到签订销售合同再到公司审查立项再到所需设备的采购最后签订采购合同,项目流程中所涉及的人事调动,经费还有报批,进展过程等有关信息的管理都是本系统可以实现的各项功能。

2.2系统整体架构

该系统要采用三层体的结构,包括表现层,业务逻辑层以及数据层。本系统明确的表现各功能的作用,其中表现层用户界面由FLXE实现,数据层由Oracle数据库实现,而业务逻辑层采用面向服务架构的基于J2EE,SOA的中间件平台。

2.3关于表现层的设计

本系统采用在FLXE设计中广泛使用Caimgorm框架,用以应对功能较为复杂而且开发模块很多的问题。应用较为成熟的Caimgorm框架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可以互相协同作用的设计模式,能够有效地处理关于服务端交互与业务逻辑,用户的客户端状态以及管理客户端状态等方面的处理用户行为的问题,让FLEX上开发的应用程序有更好的维护性和扩展性。Caimgorm有清晰的结构,应用相对来说不复杂,可以利用MXML使流程变得简单明了,所以更适合完成各模块设计。Caimgorm框架对于系统构建需要完成以下操作:(1)按归类建立对应的Event,View,Command,ModeLpcator。(2)为了存储系统中各个模块间的交互共享数据信息,建立一个公用的数据服务模型来满足需要。(3)为了监听所有事件的过程,需要一个FRONTCONTROLLER注册。(4)为了调用后台数据库的操作,提供多个公用功能的Command的,serveice和delegate模块与之连接。本系统利用Flex客户端的面向对象编程的能力,划分了系统功能模块,加入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将大部分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转移至客户端,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更好地实现了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建设。为了有效避免一些经常用到的固定信息频繁请求,可以将从后台传输来的数据存储在FLEX端,也就是说在服务器第一时间返回这些数据后,在FLEX端缓存着,目的在于减轻服务器的负担,也可以确保程序代码的可读性,将复杂繁琐的结构设计地更加简单实用。

2.4业务逻辑层

本系统主要使用面向服务架构的中间件平台,其中业务逻辑层主要承担跟FLXE客户端通信。作为面向服务架构的中间件平台,需要完成的工作有:第一个是实现各个模块功能之间的后台交互逻辑,通过对具体操作流程的逻辑流配置进行实现;第二个是建立独立运行的构建包还有不同编写内容的工作流程。调用逻辑流处理完毕,将逻辑流输出的结果封装成一个大数据对象数组返回给Flex的AS去解析,这样就得到了Flex需要的数据类型。

2.5表现层和业务逻辑层的沟通

对于面向服务架构中的中间件平台要调研逻辑流提交的数据,选择FLXE中的remoteobject数据交互模式,以满足数据类型大部分是JAVA类型的需要,同时保证FLXE和JAVA面对面通信,这样就能提高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效率。也就是对服务器中的每个FLXE应用都创建一个远程的JAVA对象,用来连接用户表现层和业务逻辑层,同时还省去了文本转换过程中利用HTTP的步骤,完美的实现自动转换。

2.6数据层

通过面向服务架构的中间件平台可以高效实现FLXE表现层的信息处理,还有与采用ORACLE数据库的数据层之间进行交涉。这些设计的目的在于存储数据层的各项信息,其中就包括项目的详细信息和历史信息,用户的各项个人信息,日志的档案文件,还有关于业务查询的字典记载等。

3系统界面

本文设计的系统界面可以满足各种企业内部管理需要,使用客户端承载大量的数据,使服务器的负担大大减少,更好地实现了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建设。

4结语

为了更好的解决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工作需要,基于Flex开发的系统适用范围广而且稳定性好,对报表统计还有各类形状的统计图形都支持,可以高效的构建和维护系统桌面以及操作系统,使企业管理系统得以优化,更加实用。

作者:佟鑫 单位:吉林动画学院游戏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