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实验课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实验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课程地图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2.054

Curriculum Map and Teaching Reform of Experiment Course

REN Guangchao, YANG Del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Abstract Curriculum Map and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re similar with convergent idea and consistent goals, and similar methods. They fit very high. It is possible to use curriculum map in experiment course. It is feasible to use curriculum map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with career planning. The revelation that curriculum map to experiment course teaching reform mainly reflected three aspects in improving experiment teaching quality, promote teachers' development and meet the demand of students.

Key words curriculum map; experiment course; teaching reform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课程建设则是实验教学工作的核心,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课程地图概念由西方课程研究专家Hausman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并由Eisenberg首先将其引入课程的计划过程中。它是指教师将课堂的实际教学活动,用一种类似路标的工具,将各种课程要素――授课内容、教学场所、教学材料、课程目标、评估手段等,向学生、教师、评估者、协调者进行描述、提供指导。我国高校进行课程地图应用的历史非常短,主要以系或专业进行课程地图设置,以实验课程为中心的课程地图设置尚属空白。随着我国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如何进一步整合和开发试验课程资源,提高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课程地图无疑是一剂良方。

1 课程地图与实验教学的契合点分析

一种教学理念或方法能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成功植入,关键在于两者之间是否有共同点,即理念的趋同性、目标的一致性、方法的相近性。

1.1 学生本为理念

课程地图设置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职业生他规划进行课程的自主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在课程地图的运行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分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完成课程方案的调整等等。课程地图将课程与学习融为一体,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可能。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通过实验教学,学生不仅对理论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动手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给出一个问题或者命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由于学生思考的角度和解决的办法各不相同,因此实验教学往往没有固定的答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1.2 企业需要理念

课程地图设置的第二个出发点是满足企业需要,使毕业生的个性特征与企业的需要充分吻合,实现毕业后就业即可上手的无缝衔接。课程地图的运用不是为了解决就业率,而是为了提升就业质量,尽可能减少毕业生对自己要做什么工作的茫然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工作的痛苦感,以及上班之后认为自己选错职业的失败感。通过德尔菲法建立起来的课程地图,可以有效填补毕业生在学校所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落差,使毕业生具备企业所需的核心能力和专门能力。

高校设置实验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完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目前毕业生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之中,企业招收毕业生不得不花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对其进行再培训。实验课程就是给学生创造模拟企业的真实环境,让学生通过各种实验学习如何将所学进行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课程,也使学生对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工种有一定的了解。

1.3 合作开发理念

课程地图不是教师或专业负责人主观臆造的产物,而是学校、企业、学生、教师、辅助者共同合作的结果。一张卓有成效的课程地图,需要学校领导层面的政策支持和教育理念的引导;需要企业提供人才需求的信息及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需要学生提供学习需求的信息以及学习后的及时反馈;需要教师对整个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的良好把握;需要教辅人员提供及时的教学支持与配合。

一门成功的实验课程,一堂出彩的实验教学,同样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互动。第一,学校领导领导层面必须给予实验教学足够的重视,将其放在必不可少的地位;第二,实验教学必须与企业紧密联系,将企业最新的生产技术、最普遍的问题引入实验教学;第三,学生必须认识到实验课程的重要性,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实验课程的学习之中;第四,教师必须理解实验教学的意义,掌握实验教学的特殊方法;第五,教辅人员必须做好实验准备,懂得实验设备的原理及操作。

1.4 持续改进理念

课程地图并不能一次性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需要通过不断的修正,才能实现学生、企业、课程之间的完美衔接。课程地图的完善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历程,它必将随着企业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也正是在这种渐进式的前进中,课程地图才能实现永久有效。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第一具有更大不可控性,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在解决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完善教学预案,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第二具有更快得更新性,实验教学的内容随着企业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这是一个与实验课程生命周期相伴随的永恒过程,或者说倘若实验课程不更新,那么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2 课程地图在经管类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2.1 课程地图的设置步骤

(1)教师将实际课程内容输入;(2)教师将课程地图按不同课程进行分类汇总;(3)形成某一专业的总得专业地图;(4)对课程地图内容进行讨论;(5)根据讨论结果对课程设计进行修改。

2.2 课程地图的呈现方式

课程地图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例如以年级进行呈现、以学习领域进行呈现、以课程编码进行呈现。笔者认为,根据实验教学贴近就业的特点,可以按照职业规划或者工作岗位进行呈现。下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进行说明。

通过以上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验课程地图,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每一门实验课程所对应的物流行业中不同的岗位,能够使学生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的放矢的实验课程选择。当然实验课程地图并不是将课程完全割裂开来,而是试图在物流这一大框架内帮助同学更有重点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只是物流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地图的一个草图,一份完整的实验课程地图还应当包括:授课教师的信息,实验室软硬件的配备情况,实验课程预期达到的效果,实验辅助人员的配备等。

3 课程地图对经管类实验课程改革的启示

3.1 提高实验课程教学质量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增加的同时,教育质量下降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诟病。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是大势所趋,期间必然可能发生人才的大批量化生产与企业对人才个性化需求的矛盾。通过构建实验课程地图,可以保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某一类企业、某一个工作岗位有更深入的认识,有助于教师将实际教学活动与学科课程设置标准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进行剖析与延展,从而改善实验教学方法,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资源,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与形式,确保实验教学能够真正成为理论课程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转换桥梁与催化剂。实验课程地图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反思教与学、学与用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开发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实验课程。

3.2 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课程地图是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帮助教师发展的工具。实验教学往往处于比传统教学更为宽松的环境之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实验人员、教师与教师之前的互动与合作大量增加,实验课程地图能够实现资源共(下转第132页)(上接第117页)享,使教师站在课程体系的角度思考所授的课程,通过参考课程地图来调整和改进课程内容、技巧和评估手段。同时教师与实验人员、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横向沟通也被加强,以课程地图为线索,使构建实验课程教学团队、打造精品实验课程变得更加容易。

3.3 满足学生需求

与传统的学年制相比,目前高校普遍实行的学分制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但是学分制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等同于学生个性化发展。这就可能导致学生大量选择相对简单易学的课程,或者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随心所欲地选择课程,即便学校将课程划分为基础课程、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门类,绝大多数的学生也无法做到自己选择的不同性质的课程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这就导致了学生毕业容易就业难,因为自始至终学生都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学什么。实验课程地图帮助同学按图索骥,让学生直观了解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从业者或者专家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这不失为在大众教育背景下培养精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不是单纯地赋予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而应当是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主选课只是副产品罢了。

*杨德利为本文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吴瑞国等.课程地图规划建置之探讨[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9(3):1-8.

[2] Timothy G. Willett.加拿大和英国医学院校的课程地图[J].复旦教育论坛,2010.8(3):90-93.

[3] 汤尧.台湾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之探究[J].三峡论坛,2010(5):109-111.

实验课程范文第2篇

可以看出,物理实验课程资源,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可以是目前已经被利用的,也可以是还未被利用的;既可以是学校内部的,也可以是学校外部的.只要是有利于实验教学活动的一切因素,都可以当做是物理实验课程资源.

一、物理实验课程的意义

1.实验课程是改革物理学习方式的有效保证

实质上物理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的过程.虽然学生学习的知识是前人经过实践总结并证明准确了的,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掌握这些知识,还需按照认识论,由感性到理性,并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再回到实践中应用.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以及自然界中的奇妙现象重新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物理.

在新的学习方式中,要求学生能够更多地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同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解释所发现的问题绝大多数都离不开物理实验,那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离不开物理实验室.因此,实验室和实验教师及实验教学资源就成为学生新的物理学习方式的有效保证.

2.实验课程进一步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色

物理课程是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学的发展最集中地体现在物理实验的迅猛发展.但就目前而言,物理实验有时只靠教师讲解,实验装置只靠教师画图,实验设计只靠学生想象和在考卷上答题.其实教师在思想上是愿意让学生做实验的,学生当然更愿意亲手做实验,问题是有些学校的实验资源十分短缺,没有条件做实验.为了进一步体现物理学科的特色,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3.实验课程有利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物理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具有强的课程设计能力,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就必须有物理实验资源的有效支持.在教学中,物理教师经常会遇到有些知识需要实验进行验证.如果教师的教学可以合理开发实验资源,并充分利用实验资源,便可以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形成独特的风格.

4.实验课程有助于实现三维课程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得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统一、和谐发展.

学生如果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物理问题,可以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不是只听教师讲解,而是学生自己思考动手实验.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对自己的物理学习进行评价和反思,提高自主学习物理的能力,而且在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合作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同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也得以实现.

二、物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

应用

1.从实验室教学器材中开发和利用

实验室设备和器材是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及研究的基本物质资源.根据新课标要求,在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资源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器材功能、旧物改造、自制器材等,为开展足够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创造可靠的物质条件.

2.从人体本身体验中开发和利用

在开发物理实验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开发人体本身和人的感官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潜能,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和人体体验的作用,让学生多感官、多角度地参与到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来,亲历亲为,用最实用、经济、有效的实验方式收获最大的教育价值.比如,让学生直接观察水的蒸发现象,比较难以观察,而如果把一小瓶醋带到讲台,发挥嗅觉的作用,就容易多了.

实验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导师;制药学实验;课程改革

药学是基于医学和化学的一门自然科学,其目的是培养能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质控、管理及应用等多方面工作的高水平专业技术性人才。因而天然要求药学学生具有较强“三基”、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创新意识,因而对药学本科实验教学的水平与质量提出较高要求。

一、当前的实验课程体系

药学是基于实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科,因而其课程体系构成中实验为最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我校培养方案中,将药学专业课程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其中,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有药用无机化学、药用物理化学、药用有机化学、药用分析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以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物毒理学、药剂学以及天然药物化学等,学生需经过论文答辩方能毕业。相比临床医学专业,药学实验所占比例较大,因而实验内容设置呈现传统化。选定统编实验教材,确定统一的实验内容,通过统一的实验讲授和演示让学员明确学习过程,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并将其结果以实验报告形式呈现给教师。标准化的操作,简化了实验准备工作,保障了实验的成功率,对学员的基本操作能力起到了一定训练作用。然而,我校药学专业新办不久,师资、实验设备和场所均较为有限,不能满足学生毕业答辩的需求。基于实际教学条件,我校一方面对多个课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另一方面对药学专业实施了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的全程导师制培养模式。通过导师制来补充实验教学之不足,同时也解决了学生论文答辩的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药学专业各实验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实验内容呆板陈旧,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没有选择的机会和创新思维的必要。2.实验教学过程传统,从实验的项目、实验的讲义、实验的教授,直到实验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均为教师负责全程指导、规范,学生仅是按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机械性劳动。3.各实验课程各自为战,实验内容、操作技术等衔接缺乏,整体渗透交叉缺乏。4.对实验教学成果评价不规范。目前评价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依据是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学生不认真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教师也简单以撰写完整性、整洁性为主要评判依据。验证性实验、低水平重复性实验数量过多;实验过程中学生表现为默默按照老师安排进行实验操作,很少提出个人见解,积极性主动性实验兴趣均不高;实验报告普遍存在抄袭、敷衍现象。因此,经典的实验不利于训练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和实验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建立新型实验课程体系

为满足现代药学发展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仔细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探讨了解决问题的一点办法:1.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我校学生实施全程导师制,有一定的科研认识,经过了一定科研操作培训、通过学科基础课程实验培训。因此,应该删减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试验。通过学生自行设计、集中实验验证,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科研思维、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学习兴趣。2.设置药学综合实验课程:根据学科之间的联系,将药学实验分为天然产物模块、药物分析模块、药物活性基础模块、药剂学模块、药物合成模块。以药用无机化学实验、药用有机化学实验、药用分析化学实验、药用植物学实验作为基础实验训练。在此基础上,构建药学综合实验课程,根据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按“显微鉴定提取分析活性研究合成/剂型”的顺序完成各项任务,从而达到综合性训练、多学科知识点交叉运用的目的。3.开设仿真虚拟实验:随着对药学生教育教学水平要求的逐步提高,实验教学越来越规范化,很多院校均建设有GMP实训车间。然而,其建设、维持费用高昂,性价比较低。现代信息技术水平发展迅速,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虚拟仿真(VirtualReality,VR)能够逼真的效果、情景化的教学、交互式的学习方法、较低的实训成本及风险,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日趋重要。目前,中药资源、药效学评价、药剂制备等多学科均有相应的虚拟仿真实验方案可供选择。

实验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现场控制;会计电算化

F232

实训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使培养的学生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与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训实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探索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中,相互协作能力。实训实验教学不同于课堂理论教学。实训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实验教学过程的实现,包括实验教学过程输入、实验教学过程和实验教学输出效果都是由学生实现的,学生将实验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验教学环节中,在实训实验操作中掌握必须具备的、相互关联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实训实验教学课堂质量管理体系与课堂理论教学是完全不同的。本文以会计电算化的实验教学为例,结合笔者自身的实验课程教学体会,提出了全新的实训实验教学课堂质量管理方法---实训实验课程现场控制方法,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实训实验课程现场控制的内涵

现场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踊蜃判形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以保证活动和行为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现场控制的重点是正在进行的计划实施过程;现场控制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主管人员的个人素质,因此,主管人员的言传身教将发挥很大的作用,在进行现场控制时,要避免单凭主观的意志进行工作,主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亲临现场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和监督,以计划或标准为依据,服从组织原则,遵从正式指挥系统的统一指挥,逐级实施控制。

现场控制的内容包括,管理人员向下级人员指导恰当的工作方法和过程,监督下级的工作并在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偏差时,采取一些纠正措施;一般是上级对下级的一种管理活动。本文所讲的现场控制主要体现教师在进行实训实验课程时对实验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书、教学的方式、教学的环节以及学生的课业进行控制,是一种基于师生关系进行的控制活动,因此在现场控制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工作方法以及操作过程的教学指导以外,还要与学生共同进行操作,在出现偏离标准的现象时,与学生共同探讨偏差产生的缘由,以及进行纠正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举例对实施现场控制的目的、实施现场控制的方法以及对现场控制后的成果进行考核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实训实验课程现场控制的目的

就其概念来看,主管人员进行现场控制,是为了保证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者行为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要求而发生,为达到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控制活动。以高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为例,会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因而要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进行现场的观察与监督,并对其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指导,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可以准确的获取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专业素质,进而可以更好的适应现代企业的用人需求,真正的学以致用。教学环节进行现场控制的目的具体列示如下:

1. 获取专业技能知识

由指导教师进行统一的指挥控制,学生们可以了解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的基本知识。比如,初级会计电算化教材一般有四个部分组成:会计电算化的概述、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可以了解到会计电算化是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操作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学会保护计算机的安全,保证会计资料等资源不被破坏、替换、盗窃和丢失。可以学习会计核算软件的六个模块: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对六个模块的实务操作进行实践并编制企业会计报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从而完成会计核算工作。明确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划分与职责,主要有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及会计档案保管。

2.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社交组织能力,竞争能力等。通过课堂练习,对每个核算模块的操作步骤进行学习,掌握对原始凭证的处理方法,同时巩固理论学习,通过实践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能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使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正确的处理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并进行相应的会计记录与登记,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老师进行现场控制,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指导,通过教师的现场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学习的进度,在教学环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培养专业素养

在对实训实验课程进行现场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进行大量的重复操作练习以及对众多数据的汇总分析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以及合作的态度;在教授实务工作方法以及操作步骤之前,让学生自主探索操作并得出结论,再由教师进行指导控制,检查结论是否正确无误,并对操作过程中的重要操作模块进行抽查,检验学生的课业完成情况,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操作过程中每个细节的把控,培养学生的信心、耐心以及责任心,养成积极、自信、负责、乐于助人的良好态度,培养一个良好的职业素养,用心的做好每一份工作。

三、实训实验课程现场控制的方法

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可以分三个基本模块进行模拟训练学习:单元实务模拟,岗位模拟实训和综合模拟实训。教师在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完成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可以通过课内实验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

1. 单元实务模拟

在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在每个单元的理论知识讲解结束后,需要通过实验案例的练习,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阶段性的测试,从而教师可以充分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在电算化会计核算中,它的基本流程是:编制记账凭证、审核凭证、记账、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在学习了《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等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熟练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标准,从而可以根据原始凭证在计算机上进行记账凭证的编制,由于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现,除了需要手工编制的凭证外,应收应付模块可以通过核销等手段对应收款、应付款进行核算并自动生成凭证,对编制的以及结转生成的凭证进行审核记账后,通过报表模板自动生成会计报表。

2. 岗位模拟实训

可以模拟企业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分别设立四个岗位:财务主管、总账会计、出纳、应收应付会计。因此在课堂上讲师可以将同学们划分为每四个人一个小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分组对抗。教师也可以通过跟校外企业的合作,或者本校的财务部门,为学生提供一些原始凭证的附件,并且鼓励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发票,充当原始凭证,进行日常业务处理。这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原始凭证的辨识度,准确划分不同的费用类型,从而做出正确的账务处理,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要时常进行岗位的轮换,以使学生充分的了解各个岗位的工作方式和能力需求,掌握各个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从而减少了学生适应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3. 综合模拟训练

在单元实务模拟以及岗位模拟训练的基础上,对个人综合技能进行一次训练,让学生体验一次企业的整个会计周期的工作流程。主要以个人为主体,可以在学期中间对学生进行一次期中测验,让学生独立的对总账模块、应收应付模块、工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等进行会计处理最终生成会计报表。通过期中考试的测验既可以让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了解,进而调整下半学期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可以对教学方式再加以改善,以提高教学质量。

4. 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现场控制

前面提到,可以采取分岗位分组的方式进行竞赛,由老师进行命题,各小组在新建账套完成初始化设置的基础上,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包括对日常账务的处理、应收应付款的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编制报表。最后由老师根据小组成员编制的会计报表,审定报表的相应数值是否正确、是否满足资产负债表借贷平衡的法则,从而评选出用时较短、准确率较高的优胜小组,同时评定优胜小组成员课堂表现成绩优异以兹鼓励。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现场控制,不仅可以测验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成员们各司其职,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还要与同事多加沟通,以便及时有效的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

5. 通过检查课业的方式,对现场控制进行统筹

在单元实务模拟训练中,可以根据会计电算化教材的例题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可以截取某个操作界面作为单元考核的标准,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检查完成情况,计入课业成绩。 在岗位模拟训练中,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岗位工作之后,对各个岗位便有了自己的了解,随后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提问学生其所在岗位的职责是什么?具体需要做什么工作?为什么要设立这个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如何与其他岗位的同学进行交流工作?所在岗位的发展前景是什么?要怎么样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等。通过问答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之后老师再进行相应的补充,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各个岗位的职责及需求,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从而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实践练习,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有效的实现实验课程的现场控制。

参考文献

[1]张青,薛永基,孙晓悦.本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河北企业,2016(04):125-127.

[2]温海燕.我国会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10):153-154.

[3]李春艳,孙慧娟.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体系设计研究分析[J].现代经信息,2012(02):326.

[4]戚爽.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对就业的影响[D].东北大学,2012:30-41.

实验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仪器分析实验 考试 综合实验 实验项目

仪器分析是化学类、生物类、制药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仪器分析实验是一门与仪器分析理论课相辅相成的实验课程,不仅是理论课程的延续和提高,而且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验的过程[1]。仪器分析实验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及构造,还要在有限的学时里掌握仪器的基本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并利用这些仪器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2]。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每学期都会有不同院系的学生进行仪器分析实验的学习和考试,每个课堂人数都在25人左右。由于考试人数较多时间有限,我们在多年从教经历中,不断进行考试改革,逐步形成适应应用型人才的考核方式。

一、笔试与操作结合的方式

在从教初期,为了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和仪器操作的掌握,学生需进行笔试和操作考试。笔试的内容主要是仪器的结构、实验原理及仪器操作注意事项,因时间有限,操作考试只能考查学生对简单仪器的使用,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pH计等,较复杂的仪器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则没有时间考查。

该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兼顾理论和实践的考查,缺点是考查仪器受限,考查实验技能项目受限,只能考查学生对仪器的简单操作,较片面。

二、综合实验的方式

为克服上述考试方式的缺点,给学生较多的考试时间,也可以对复杂仪器进行考查,经过深思后改用综合实验的方式。所谓综合实验,是指选定实验内容,学生经过预习后进入实验室考试,教师根据学生在考试期间的表现及实验结果打出相应的分数。具体操作如下:

1.明确学生分组

在日常实验中督促学生完成分组,经过多次实验后,彼此之间形成一定的默契,期末考试的分组将延续平时的分组。采用分组考试,每位同学的考试时间都是2节课,考试内容可以相应增加。

2.提前发放综合实验项目

考试中学生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处理数据,为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提前发放实验项目,便于学生熟悉实验步骤。

三、实验项目的方式

在综合实验考试方式的基础上,开发了完成实验项目的考试方式。所谓实验项目,是指只提供给学生实验名称和要求,由学生自主完成整个实验。该方式延续了综合实验的团队合作方式,但与综合实验的最大区别是分工明确和实验设计。在考试前不会向学生提前发放资料,而是当场给出考试题目,学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相应的仪器,然后开展实验。具体操作如下:

1.随机抽取实验项目

为了考查学生对所学过的仪器的掌握程度,制定了多个实验项目,每个项目针对不同的仪器。考试时,3-5个学生为1组,随机抽取实验项目后进行仪器的正确选择。

2.组员选择负责的仪器操作环节

这是该考试方式的一个亮点,将仪器的操作分解为多个环节,每个学生必须负责其中的一个环节,而且要按照正确的先后顺序完成仪器的开机、操作和关机。无论哪个环节出错都对相应的负责人进行扣分。

3.设计实验流程

设计实验流程是该考试方式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发现学生不善于思考,习惯性地按照实验步骤,为了促进学生的思考,要求学生完成实验设计并记录下来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在考试中允许修改实验方案。

4.实验项目的执行

小组成员需完成仪器的使用、溶液的配制、实验数据的分析及实验报告的整理等项目,最终以实验报告的形式递交答卷。

考试的具体分值分布如下:共有两个环节,共同操作分20分,个人操作分10-4分不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分值。例如荧光分光光度计的考试标准,主要项目与分值分配如下:共同参与项包括实验设计8分、溶液配制5分、数据处理4分、实验善后3分;个人参与项(每人至少承担一项,每项限1人)包括开机7分、波长设置、空白调零10分、灵敏度设置9分、测定6分和关机7分,等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共同参与项评分标准与荧光的相同,不同的是个人参与项,包括开机10分、软件的使用9分、参数设置8分、进样5分和关机7分等。每台仪器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

该方式的好处是:分工明确,并能够全面、综合地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个人参与项目分值不同,可以将学生成绩拉开。缺点是:仪器的难易程度不同,抽选到复杂仪器的同学个人参与项目得分情况普遍较低。

参考文献:

[1]于翠,闰风巧,杨绍娟.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14,41,(20):162.

实验课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PASCO系统;工科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O4-4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工科专业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以期造就出一大批能够根据生产需求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工程技术人员,从而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工科学生入校以来遇到的第一门实验课程,不是简单地对物理理论课程进行实验延伸,而是针对工科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良好素质的培养而独立开设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即教师讲授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学生按部就班地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整个过程学生不需要多少思考,更不用说进行创新设计。同时,学生本身对这T课程也往往不够重视,多是抱着应付课程拿学分的态度,没有多少兴趣,积极性也不高。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积极响应学校关于加强实验教学的号召,开展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改革。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引入了美国PASCO公司开发生产的专门用于物理实验的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分析的系统,建立了PASCO物理实验室,开设了创新物理实验课程。

2 什么是PASCO物理实验系统

该系统设备主要由各类传感器、计算机接口系统和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三个部分组成。实验中各物理量的实时数据可通过传感器利用传感技术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计算机接口系统传入计算机中,由此实现准确、高效的数据采集,最后通过Data Studio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呈现。目前可选用的传感器有力、运动、压强、温度、声级、光、电荷/电压/电流、磁场等50余种,采用纯数字化信号,传输速度快。数据采集接口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采样速率,最高可达250kHz。而Data Studio软件以图表的形式可实时记录并显示物理量变化中的数据情况。除了与传统实验仪器结合使用,PASCO公司自身也开发了一系列配套的实验项目,从普通物理的基础实验到近代物理的拓展课题实验,涵盖了典型物理课程的大部分内容。相应的仪器配件具有很强的组合性,可与其它的部件灵活组合出多个不同的实验项目。

3 PASCO系统在教学上的优势

我们首先在13级电力专业学生的大物实验课程中采用PASCO系统来进行试点教学。和之前操作传统实验仪器相比,学生的兴趣明显增加。PASCO系统不同于以往实验的新仪器和新实验方法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他们不自觉地想去弄明白这些仪器是做什么用的、怎么操作、怎样才能组合出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但是,单纯地靠实验方法和仪器的新颖性只能短时间内让学生觉得新鲜。要激起他们对物理实验持续的兴趣并从中真正得到能力的锻炼,需要我们对PASCO系统如何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之中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目前,我们已顺利搭建了PASCO系统物理实验室,可开设牛顿定律、理想气体定律、欧姆定律、光的干涉/衍射等几十个实验项目,包括了力、热、光、电、磁和近代物理各方面,也是传统物理实验课程中常见的实验项目。通过对比学生分别使用传统仪器和PASCO系统设备的情况,可以看到PASCO系统在教学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1) PASCO系统改变了数据的采集方式,使物理量的测量变得简便

以往实验中我们用仪器直接只能测出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其它很多物理量需要通过与若干个能直接测出来的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才能计算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掌握多种测量工具的使用,相应的测量方案很复杂,数据计算过程也比较繁琐。PASCO系统改变了这样的测量方式,利用传感技术,借助各类传感器去直接采集实验中各物理量的数据。特别是对于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能够做到实时测量。比如,使用了PASCO系统装置中的运动、位置和加速度传感器后,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可以很方便地在运动全程中被监控。采用了PASCO系统后,不再需要诸多的仪器来配合测量,减少了对实验装置的要求,变间接测量为直接测量,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了实验操作的难度。

传统实验仪器很难或无法测量的物理量在采用了PASCO系统装置后能够很方便就测出来。这也拓宽了实验能够研究的范围。比如,传统的单摆实验主要是通过测量单摆周期和摆长来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而利用PASCO系统仪器中的力和转动传感器,可以直接并连续地测量单摆运动的向心力和角速度的大小,直观地看到向心力随时间周期变化的趋势,进而可研究向心力与质量、角速度、转动半径之间的关系。

(2) PASCO系统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简化了数据处理的过程

传统实验中,学生课后还要花大量时间来数据处理。这个过程不仅繁琐耗时,还往往使学生形成了只要计算出最终结果实验就完成了的错误认识,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思考非常欠缺。采用PASCO系统后则可以改善这一状态。该系统利用Data Studio软件强大的分析工具来处理计算采集到的数据,最终的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同步显示在计算机窗口中。这就使学生从繁重的数据处理工作中解放了出来。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向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上 ,培养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而且由软件处理得到的结果保证了计算过程的准确性,更有助于学生对实验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

PASCO系统直接图表形式显示最后结果的处理方式,可以给予学生生动直观的感受。譬如,单缝衍射实验,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当场观察到衍射图形,对实验现象的理解也更为深刻。又比如,牛顿定律的实验中,小车受到的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不仅有关系曲线描述,函数关系也直接被拟合出来。

(3) PASCO系统配套实验部件种类多,可灵活组合,有助于设计型创新实验的开设

PASCO系统开发的实验项目涵盖的物理范围比较广,配套的实验仪器种类非常丰富。这些仪器部件由先进技术制成,构造小巧精密,共用性强,单个部件可参与到同系列多个实验中。最常见的就是各类传感器的重复使用。例如,转动传感器可用在单摆向心力、转动惯量、扭摆等一系列实验中。此外,其它仪器的使用也不局限于单个实验中。例如电学实验中常用到的RC电路板,可用来研究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也可用来验证欧姆定律,还可以考察LRC谐振电路的电流电压响应以及基尔霍夫定律有效性的证明。

一些PASCO系统部件本身结构设计得就非常精巧,集成度比较高,可以完成多种情况的测量。比如,PASCO系统提供的狭缝附件组,本身就包含了多种宽度和间距的单缝、双缝和多缝,以及不同形状的小孔。采用这一配件,不仅可以研究单缝衍射现象,还可以观察双缝和多缝的干涉现象。

PASCO系统部件强大的组合性,非常适合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利用PASCO干涉仪系统仪器,学生可以借助传统实验课上做过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的知识,去测量空气和玻璃片的折射率。这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查阅资料,制定测量方案,选择合适的仪器部件搭建实验装置。

4 采用PASCO系统教学的方法

我们认为在所有实验中都引入PASCO系统是不太现实且没有必要的。PASCO系统操作简便、仪器组合灵活的特点,更适合用于工科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基于此,我们采取传统实验装置与PASCO系统仪器结合使用、传统实验为主与PASCO创新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前期需要以传统的方式和实验装置来完成大部分的实验,在后期则使用PASCO系统仪器来进行创新实验项目的设计操作。其中,采用PASCO系统进行创新实验教学的过程,我们大体上分为三步来实施:

第一步,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PASCO系统来进行实验操作,结合具体实物介绍PASCO系统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再演示如何用PASCO系统完成一个简单实验的测量。通过这样的讲解和演示,使学生对PASCO系统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步,让学生根据在前期传统实验中已完成的实验项目,结合现有的实验装置和PASCO系统设备,自主选择实验项目进行操作。通过动手操作来熟练掌握PASCO系统的使用方法,做到正确地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经过这一步动手的训练,学生对PASCO系统加深了了解。

最后一步t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实验课题的研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进行训练。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物理知识以及自行查阅各种资料,结合已有的仪器设备,确定实验研究的对象,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法,制定详细可行的实验方案。在此基础上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获得正确的数据结果并进行思考分析,得出现象背后蕴藏的规律并撰写出完整的研究报告,最终完成课题研究。通过设计型创新实验的训练,学生不仅了解到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而且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了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

5 结语

PASCO系统不同于传统实验仪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式,使得其在物理实验教学上表现出诸多的优势,有利于设计型创新实验的开设。一年多来的试点教学研究表明,PASCO系统给物理实验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助于工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将PASCO系统引入物理实验教学当中是非常有必要且具有重要作用,符合现今教学改革的趋势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恒智,谢国波. 试析智能化大学物理实验特点及优势[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7):72-73.

[2] 耿爱丛,赵慈,李宝河. 浅析在大学开设PASCO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中国电力教育,2010(33):158-159.

[3] 高志锋. 解放思想,改革实验教学模式――PASCO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今日科苑,2009(16):205-206.

[4] 刘立英,龙明亮,刘国庆,邓金祥. PASCO实验平台的设计性应用思路及其尝试. 大学物理实验,2011,24(3):82-84.

实验课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时间表问题 排课系统 Microsoft Excel VBA 算法 排列组合

1 引言

在高校中,验课程的编排是一项十分繁重而复杂的工作,由于近些年的扩招,实验室不能完全容纳班级人数,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对专业、实验课程、学生人数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纯手工排课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经常有出错的可能,通常都要修改三四次左右才可以将之公布给学生,既耗时又费力,种种难题难免给实验室管理人员带来极大的挑战。排课问题不仅是教学管理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且也是运筹学中研究的一个问题--时间表问题(Time Table Problems,简记TTPS)。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且在各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计算机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其优点是能够极大地提高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是实现教育信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发一个智能排课系统,既可以降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又可以节省了时间,为教学工作带来方便,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段编排课表是实验室管理实现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对于解决排课问题,相关人员已经采用了很多算法算法,如:FP-Growth关联规则算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禁忌搜索算法,以及多种智能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这些算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排课问题,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对合班的情况考虑比较少。本文在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我校的实验教学排课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对一些具体的问题给出相应解决方案。

2 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排课系统就所要实现的功能而言,其结构功能如图1,该系统考虑了上课时间多样性、上课时间多变性、实验课程多样性及专业人数分组的多样性,使用了自动读取数据库管理模块信息、自动分类打印、可手动调节等动态管理。

2.1 实验课程排课规则

实验室课表安排就是根据理论课及实验课的教学计划,对一学期的每门实验课程进行规划,由于实验室人数的限制,将一个专业划分为数组,每一组是由在一起上课的部分学生组成的临时的上课单位。排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上课单位与实验课程分配的过程。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把排课问题看做是一个有约束的、多目标的、难解的组合而成的优化问题。因此在排课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四条基本原则:

(1)每位教师在一个时间段内最多只能进行一门课的教学;

(2)每组的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最多只能进行一门实验课;

(3)每个实验室在一个时间段内最多只能有一组学生上课;

(4)每组的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完规定的实验课程。

也就是说,每个实验室在一个时间段内最多只能安排一个实验课程。此外,每个实验课程还必须与每组同学一一对应,并且所安排的课时数与教学计划中课程时数一致。为了使课表更加准确、合理,排课时还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实验课程的开设尽量安排到理论课进行完之后;

(2)尽可能使每一组的学生每天进行的实验课程趋于平衡;

(3)尽可能将实验课程安排到合理的时间,满足该专业的需求;

(4)尽可能的按照组号的顺序进行实验课程;

(5)实验课的安排应与其他教学活动时间没有冲突。

2.2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将数据库管理模块的每个属性内容按照专业的需求性,不需要填写的属性可以空出,不用填写,不会对系统造成任何影响,如图2,完成填写,之后按下排课按键,则在对应专业的显示界面中显示这一学期的实验课程排课情况,如图3。

课表就是将专业学生、实验课程、实验时间组合成一种新的关系,课表可以用这种关系代数表示。实现计算机自动排课的前提条件是将排课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具体地,定义数个基本信息:专业信息关系:Major{M1,M2,M3,...,Mn}n个专业;课程信息关系:Course{C1, C2, C3,...,Cm}m个实验课程;时间信息关系:Time{T1,T2, T3,...,Tk}k个时间.(每个字母表示某个专业或某个课程或某个时间的所有排课的信息)定义一个产生的新关系:TimeTable{TT1, TT2,TT3,...}每个字母表示相关时段的课程信息。

3 排课系统分析

3.1 功能分析

排课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在排课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元素的层次扫描和元素从旧集合到新集合的迁移。本论文所设计的排课系统具有如下基础功能:

(1)年级专业基础数据录入功能,包括:专业名称、专业分组数的相关信息的录入。

(2)实验基础数据录入功能:录入各专业实验名称、实验代码、实验数量信息等。

(3)实验时间安排的数据录入功能:根据专业的空余时间和实验数量录入合适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4)个别实验课程进行特殊设置:如,优先级设置,连续排课设置。

(5)特殊情况设置功能:能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实验课程的排课。如:遇到节假日需要修改实验课程时间、教师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试验时间等。

(6)在完成上述信息输入后,按下排课按钮能实现自动排课功能。

(7)在自动排课结束后可以人为手动地对排课情况进行调整,提高课表的满意度。

(8)查询功能:使用者利用Excel的基本操作能搜所需的相关信息。如:任意班级实验课表等。

3.2 结构分析

本排课系统是基于C/S的环境,把排课和数据库资源管理、课表输入模块结合在一起,排课工作计划具体到各个年级专业。各个年级专业在客户机上完成自己的课程计划,再通过互联网发到服务器中,服务器选择性的根据这些排课计划完成排课,把生成的课表再发放到各个年级专业中,各个年级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课、调课等。

工具的便利性和语言的伸缩性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便利和工具,却没有伸缩性和Z言支撑,许多个性化的处理动作必需要消耗更多的工夫来处理完成。因此针对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开发工具尤为关键。而本排课系统用的是Microsoft VBA开发语言,该语言容易学习,调试也相对简单,当前的计算机硬件配置也完全能满足开发的需求,因此在技术上是绝对可行的;软件方面:为了减少系统设计时环境安装的复杂性,因此选择大家都熟悉的办公软件的 Excel实现该系统,这样可以免除熟悉软件环境的过程,而且可靠性能高、成本低,完全能满足系统的需求,操作上并没有太高的难度,所以在运行上是可行性的,而且本系统的开发,主要是对现有数据的处理,及数据的各种组合形式的输出,已无技术上的问题。本系统建成之后将为今后学院安排实验课程提供很大的方便。

4 排课工作流程与算法分析

在分析其他高校的排课算法的同时结合我院的实验室课程安排情况,设计了适用于我院实验课程安排的排课算法,充分考虑到了多种情况,该算法编程容易,易于实现。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满足排课的各种规则,排出的课表较为合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4.1 一般情况排课算法分析

应用计算机来实现自动排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如何决定实验课程次序,即优先开始哪些课程,才能使冲突的概率出现最小;二是如何为每门实验课程合理分配时间。

本系统采用优化穷举算法进行排课,首先计算出所有排课情况将众多排课情况划分优先级,先采用优先级高情况,若出现冲突,再选择其他情况直至完成排课。本系统以分阶段的形式进行排课,即把一学期分为几个阶段排课,以一周为一个阶段,即在时间上我们是按一周为单位来进行排课。将一天以两节课为单位划分成数个单元,每个单元或者被占用或者不被占用。根据数据库管理模块,读取所要安排实验课程的起始时间,即可确定第一个实验的位置,为了便于表示,我们将每门实验课程所做的实验用一串代码(甲、乙、丙...)表示,将实验代码与分组号一一匹配安排在相应的Excel的单元格中,如图3,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将Excel的单元格定义成一个结构体二维数组time_day(wk,dy)二维数组的下标wk表示所在的周,dy表示所在的某一天的第几节课,根据课程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具体时间可用一个二维坐标表示,

如(4,3)表示第四周周一的第1-2节课,此外我们在结构体里定义了两个数组class_zu(t)、class_sy(t),其中class_zu(t)用来存放组号;class_sy(t)用来存放实验代码。为了减少穷举法的时间复杂度,本系统将组号按照顺序安排设为最高优先级,即下一个组号为上一个组号加1。排课有多种情况,可能一个单元格只有一个实验代码和组号的连接,也可能有两个实验代码和组号的连接,不同情况分别有着不同的排课过程,所以需要前提判断是否已经排过实验了。其大致流程如图4,实验代码:

For wk = 起始周 To 结束周

For dy = 起始课时 To 结束课时

If 已经排了一门实验课程Then

time_day(wk, dy).class_zu(t1) = “已经排的组号 + 1”

time_day(wk, dy).class_sy(t1) = “实验代码”

flag1 = flag1 + 1

If 组号 = 分组数 Then

“组号初始化为1”

End If

If flag1 = 分组数 Then

flag1 = 0

“实验代码++”

End If

Else

time_day(wk, dy).class_zu(t1) = “组号”

time_day(wk, dy).class_sy(t1) = “实验代码”

“组号++”

If 组号 = 分组数+1 Then

“组号初始化为1”

“实验代码++”

End If

End If

Next dy

Next wk

4.2 节假日的情况的排课算法分析

本系统还考虑了节假日等特殊情况需要调节上课时间的功能,假若因某一周放假,实验课停课一周,则只需在规定的开始周设置为第七周即可,针对这种情况,本系统首要是判断规定的开始周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则考虑节假日,并且接着节假日之前的排课记录继续进行,若为空,则正常进行循环排课,实验代码:

If 有节假日 Then

For wk = 节假后的起始周To 节假后的结束周

For dy = 节假后的起始课时To节假后的结束课时

time_day(wk, dy).class_zu(t1) = “节假日之前的组号 + 1”

time_day(wk, dy).class_sy(t1) = “实验代码”

“按照上述几种情况正常排课”

Next dy

Next wk

End If

4.3 分时进行实验情况

如图3,分时进行两种实验,针对这种情况,是因为专业分组数比较多,而另一个实验课时不多,但是为了满足实验课尽量在理论课进行完之后进行,所以将第二个实验一周只安排一个半天,第二门课的实验同样要保持每一组都要进行,这样不像前面所述的那种情况,两门课程同时进行后一门实验安排的组号仅仅是前一门实验组号加1即可,此类情况就不能单纯的采用前述的算法,即第二门课程实验的组号不能再是前一门实验组号加1,这时需要穷举出所有排列的情况,然后需要进行冲突检测,所以本系统在采用优化穷举法的基础上拓展了排列组合的算法,统计出所有的分组数的排列组合将其放入二维数组b(ai,aj)中,其核心思想是首先记录前一门实验另一个半天的组号赋给zu_jishu_shuzu1(xb1),然后将其与b(ai,aj)一一比较,将符合条件的组号赋给zu_jishu_shuzu2(xb2),最后再放入第二个实验的class_zu(t)即可。实验代码:

For wk = 节假后的起始周To 节假后的结束周

For dy = 节假后的起始课时To节假后的结束课时

zu_jishu_shuzu1(xb1) = “第一个实验的组号”

xb1 = xb1 + 1

组号++

If 组号=分组是 Then

“组号初始化为1”

End If

Next dy

Next wk

For ai = 0 To 119

For aj = 0 To 分组数- 1

If b(ai, aj) = zu_jishu_shuzu1(xb1) Then

xb1 = (xb1 \ 分组数) * 分组数

xb2 = (xb2 \ 分组数) * 分组数

aj = 分组数 - 1

Else

zu_jishu_shuzu2(xb2) = b(ai, aj)

xb2 = xb2 + 1

xb1 = xb1 + 1

Next aj

Next ai

5 结语

在以前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花费几个星期来完成实验课程的排课,运用本系统进行排课,能使实验室管理员的工作量大大减少。本实验室排课系统是基于Microsoft Excel平台采用VBA编程语言来实现,充分考虑到专业的人数的多样性、实验课程数量的多样性以及实验安排时间多样性以及可变性等问题,满足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使用要求。

本排课系统主要有如下优点:

(1)对软硬件的要求不高,研发本系统的过程开销不高,极大的程度上节约成本。

(2)本系统操作简单方便,为后续的升级留有一定的扩展余量。

(3)本系统的适应能力强,考虑因素多。

参考文献

[1]李富星.自动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36(05):199-202.

[2]章玉政,李世杰,李庆男,刘甲第.实验中心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科学,2011,14(06):131-133.

[3]何巍.FP-Growth关联规则算法在高校排课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6):194.

[4]Minh K N T T,Thanh N D T,Trang K T,et al.Using tabu search for solving a high school timetabling problem[M]//Studies i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2010:305-313.

[5]Jat S N,Yang S.A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and tabu search approach for post enrolment course timetabling[J].Journal of Scheduling,2011,14(06):617-637.

[6]张赫男,绍文.采用改进的混合遗传算法求解高校排课问题[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51(05):240-247.

[7]马玉芳,张海娜,邵杰.遗传算法在高校排课系统中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4,23(05):112-115.

[8]顾治程,蒋艳.基于FDD算法的高校排课系统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6,15(01):110-112.

[9]崔妍,王权,王康,车玉军.排课问题的数学模型[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2(03):276-279.

[10]陆静.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实验室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11]郑杰,周晓宏.基于VBA的辅助排课系统的实现[J].现代计算机,2014,36(19):67-70.

作者简介

过劲劲(1996-),男,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信息处理,身份证:341224199607121338。

曲立国(1979-),男,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智能控制及智能信息处理。身份证:220283197901133519。

实验课程范文第8篇

关键字:程序设计语言;bbs;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2.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8.057

本文著录格式:[1]王蕾.基于BBS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改革[J].软件,2013,34(8):150-151

0引言

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应用越来越普及,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不仅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基础的必修课程,也成为了一些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因此,做好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对提高大家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普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中高等院校对此类课程的教学也都比较重视,在教学任务编排中,不但安排一定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理论知识的教学课时,还安排相应用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实验课时。

1教学现状

由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是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上机实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有相当一些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学习有较高的掌握度,但到实验课程中,却不会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程序中去,写不出像样的计算机程序。究其原因,不外乎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和教学实验客观条件受限两方面原因。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够一方面是由于程序设计类语言概念繁杂、知识点多、难度较大,学生带着“未消化”的知识学习,“包袱”越来越重,造成学生容易对程序设计实践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失去兴趣;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计算机程序类课程考试还是以卷面为主,导致学生“唯分数论”的心里:只重视最后卷面考试成绩;而由于平时上机实验成绩占总成绩比例较低,学习效果无法直观体现在成绩中,造成学生忽略上机实验能力的学习训练,出现了学生上机实验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较缺乏的问题。教学实验客观性受限一方面是由于实验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与学生单独交流的时间不够,学生上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在课内无法及时得到老师解答;另一方面是有些共性问题学生会反复的向老师提问,同样的问题老师需要反复的对每个同学讲解,不仅浪费宝贵的实验教学时间,还容易影响教师实验教学时的心情,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2实验改革实践: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基于BBS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改革方案。此方案是基于目前智能互联网络终端(例如:Android,IPhone手机)越来越普及的前提下,把学生日常网络生活中喜爱的BBS论坛或微博形式,融合入教学实验课程中来:教师以论坛版主身份,利用发帖的形式给学生们布置实验内容,每次一帖,这样老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以跟帖回帖的方式讨论本次实验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该实验方式不但拓宽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还能解决以往老套的教学实验方式中教师与学生单独交流的时间不够,实验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有效的带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为程序设计实验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氛围。

2.1针对学生主观性不够的问题

当在学习程序设计语言遇到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时,有些学生不善于表达或害羞而不敢向老师提问,而BBS论坛可以克服当场面对面交流的问题,可以预先组织好问题,以微博短信或站内发帖的形式求助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解答;同样,在教师布置实验内容的帖子中,学生可以跟帖问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回帖帮老师解答,利用论坛会员积分制度,教师以版主的身份给回答问题的回帖打分,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赚取的积分,可作为他平时实验成绩中一部分计入到期末总分中去,这样学生平时上机实验表现可以会员等级和积分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程序设计实验课的兴趣。

2.2针对教学实践客观性受限的问题

基于BBS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形式给师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讨论平台,通过该平台教师在课后也能一对一与学生进行交流,逐个回复学生提出的实验问题,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利用微博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教学心得和实验总结等内容与关注自己的老师或者学生分享,加强了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实验过程中学生碰到的共性问题,老师也可以通过将该问题回复在实验贴中置顶的方式,避免学生问一些重复性问题,日积月累,教师可以把学生们遇到的所有共性问题罗列成一个FAQ(常见问题)帖,供学生期末复习参考,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改进实验教学方式。

3结束语

基于BBS的程序实验教学实验方案,有效的活跃整个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辅助上机实践课程的进行,再配合高校已经实现的学生考试和作业管理平台,可以很好的协调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教”与“学”的平衡问题。如在软件硬件条件允许情况下,此改革思路也可以用于其他课程中。

参考文献

[1] 谢文阁,周军,姚爽.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2] 赵春艳.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3] 刘晓婷.高职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初探.科技信息 201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