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原生态保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草原生态保护红线是继耕地保护红线以来,对生态资源保护的最新定义,是处理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从草原生态保护红线的定义上来说,通过确定保证草原具有基本生态功能的最小面积,从而不断支撑草原畜牧业的经济生态,也是在传承草原文化中必须恪守的准则,鉴于此,草原生态保护红线在保障草原生态功能、产业功能和草原文化传承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草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重要作用
草原生态问题是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草原环境呈现恶化的趋势,草原沙化、荒漠化等问题使得草原的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影响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划定草原生态保护红线成为保护草原生态的重要措施,刻不容缓。首先,草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有利于保障我国生态系统的安全,尤其是面对日益严重的草原破坏现象,尽早划定草原生态保护生态红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划定草原生态保护红线能够稳定我国畜牧业的安全发展,一般来说,草原畜牧业是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这是传承草原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草原文化的传承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因为草原作为草原文化的载体,只有保护好草原的生态环境,才能延续草原文化的传承。总之,面对草原生态被破坏的不良现象,草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是保障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划定草原生态保护红线的具体措施
2.1草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本思路
在新疆地区,草原面积占据了国土面积的34.4%,成为新疆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里的大部分草原都被定为基本草原,因此划定草原生态保护红线对于牧区的草畜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鉴于此,在新疆地区草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中可以按照如下思路进行:一是要对草原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统计调查,建设草原数据库。通常情况下,在草原情况普查的过程中,以原有的新疆地区的草原普查数据为依据,通过运用“3S”技术和遥感信息技术来不断获得草原的数量、质量和基本的变化趋势[3]。之后,在得到的数据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国的草原数据库系统。二是构建草原生态阈值模型,从而计算草原生态保护红线的面积。这个过程需要从生态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新疆地区的人口、环境、经济和资源等基本情况,从而确定社会所需要的草原最小面积,即草原生态保护红线。三是对草原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统筹规划,并进行因地制宜的指导。在保证草原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2草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建议
当前,草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已经成为生态保护的基本国策,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好如下工作:首先,组建1个科学的专家队伍。由于草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是1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地区、行业和部门,因此需要有专业的人员作为组织基础。其次,草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需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从而有序地进行实施工作。在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新疆地区的草原生态承载力,从而划定准确的草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再者,在保护红线划定的过程中,可以先行试点,稳步推进。草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关系到草原的生态安全、产业稳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应该选择典型区域先行开展,并根据有效的规划逐步推进划定工作。
3结语
答:国家在制定这项政策时,根据全国不同草原牧区的实际,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测算数据,即禁牧平均每亩补助6元,草畜平衡每亩平均奖励1.5元。这只是测算的数据,并非每亩草原一律按照禁牧6元补贴、草畜平衡每亩按照1.5元奖励,因为不同载畜能力的草原,应当采取不同的补贴和奖励标准,这样才能体现公平。例如10亩就可以饲养一只羊的草原,同70、80亩饲养一只羊的草原享受同样的补贴,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草原类型、不同载畜能力制定相应的补贴标准。我区经过各方面专家的共同研究,提出以“标准亩”作为补贴的基本单位。
“标准亩”是指根据我区天然草原的平均载畜能力,测算出平均饲养1只羊单位所需要的草地面积为1个标准亩(根据2009-2010年我区最新草原普查数据,全区平均载畜能力为40亩养一只羊单位),其系数为1,大于这个载畜能力的草原,其标准亩系数就大于1,反之则小于1。利用标准亩系数,将禁牧实际面积换算为标准亩面积,再计算出1个标准亩的补助额,以此确定不同地区禁牧的补助额度。
问: 封顶和保底政策是怎样规定的?
答: 为了防止出现补助奖励两级分化的现象,我区提出要实行封顶和保底措施。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封顶和保底的具体标准不能搞全区一刀切,而应当同各盟市牧民的实际生活和收入水平挂钩。按照这一思路,结合自治区“十二五”期间农牧民收入年均增长12%的需要,提出了按照本盟市上年牧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进行封顶。保底标准将根据全区汇总后的实际情况,由自治区政府进行统一研究确定。通过采取封顶保底的措施,既可以有效防止垒大户的现象,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牧民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问: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否影响畜产品供应?
答: 实施补奖机制后,就全区来讲不会对畜产品的供应造成大的影响。原因是,从牧区来看,虽然短期内牲畜数量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通过草原的合理流转,将会有一大批牧业大户通过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科学养畜水平发展成为家庭牧场;还有大批的牧户通过牧民合作组织建设,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小区。今后牧区通过发展家庭牧场和养殖小区,在促进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同时,还能有效缓解牧区牲畜饲养量大幅波动,对稳定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稳定牧民收入,稳定牧区畜产品供给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从半农半牧区来看,我区有21个背靠牧区、连接农区的半农半牧区旗县,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产业结构蕴藏着巨大的畜牧业发展潜力。既具有承载牧区转移牲畜的能力,也具备北繁南育的优势,因此,半农半牧区是我区畜牧业生产重要的增长点。此外,还有农副产品资源富集的广大农区,通过进一步加大农作物秸秆的加工转化,全面提升饲草料的生产供给能力,可以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充裕的物质保障。
问: 如何确保补奖机制得到有效落实?
答: 一是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补奖机制,国家将采取切块下达任务的方式,目的就是要做到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切合实际。对我区而言,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草原生态环境、牧民收入以及地方财政等情况千差万别。为避免脱离实际、大包大揽,防止一刀切,我们也要采取自上而下的分级负责制。总的想法是,工作重心下沉前移。自治区负责制定实施补奖机制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部署盟市任务,提供技术支持,承担监督、检查、指导、服务的职责。各盟市本着分类指导的原则,确定各旗县的任务,并发挥承上启下、组织协调的作用。旗县作为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允许从实际出发,在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大原则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自治区要同盟市、盟市要同旗县、旗县要同乡苏木、村嘎查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办的工作格局。同时,明确旗县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人,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并将补奖机制的落实作为旗县政府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是强化对补奖机制工作的监管。自治区组成了包括草原监理、草原监测、草原技术推广以及项目管理在内的四个专门工作团队。每个团队都明确了工作职责。草原监理团队由自治区草原监理局牵头,会同各级草原监理部门,负责对实行禁牧和草畜平衡的草原进行监督管理;草原监测团队由自治区草原勘察设计院和草原监理局共同牵头,会同各级草原监理和技术推广部门,负责对草畜平衡草原进行动态监测,为开展草畜平衡提供科学依据;草原技术推广团队由自治区草原工作站牵头,会同各级草原技术推广部门,负责对人工种植优良牧草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项目管理团队由自治区草原勘察设计院抽调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整个工程的项目库建设、项目区草原上图、档案管理以及相关管理软件的编制,要求做到禁牧和草畜平衡草原都要实现电脑上图,每一个享受补贴的牧户都要建档立卡。还要求上述各个团队都要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尤其是基层项目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尽可能的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及技术,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一、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的主要手段。牧区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草原畜牧业又是以草原和牲畜为基本生产资料的产业。草原具有很强的可再生性和可更新性,牲畜的规模和畜产品的产出量完全依赖于草原的可再生性和可更新性。因此,草原保护、利用、建设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草原畜牧业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
草原是一个十分脆弱的生物物理生态系统,人为的开垦、采挖和过度采石都会造成草原永久性的破坏。目前,内蒙古草原生态形势不容乐观。乱垦、乱挖、滥采、超载过牧、过度开垦以及不合理使用草原资源等直接造成了草原退化。据统计,全区草原面积由解放初期的13亿亩减到现在的11.23亿亩,可利用面积减少到8亿亩左右。改革开放以来,牧区从“草畜双承包”到草原承包经营权到户,是一种顺应改革发展的正确选择,在一段时期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如:“六五”时期牧区经济总收入比改革初期的1980年增加了2.5倍,平均年增长22.3%;“七五”时期平均经济总量比“六32"时期又增长了2.2倍,平均年增长17.9%;到了“九五”末期,情况开始发生变化,牧区经济总量增长开始下降,增速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截至2002年内蒙古牧区经济总收入56.7亿元,比2001年下降3-3%。再次出现负增长,2002年牧民家庭现金收入比上年减少11.4%,其中:出售牲畜及畜产品收人比上年下降3.6%。其主要原因是草原资源已经挖掘到了尽头,维持原有的再生产规模,已经十分困难,靠增加牲畜数量的扩大再生产已经不可能。
二是构筑北方生态屏障的必然选择。内蒙古大草原地处祖国的北部边疆,天然草原面积为88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5%,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2%,是中国面积最大、草原类型最为丰富的草原牧区,其中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是世界保存最为完整的草原之一。内蒙古大草原与东北地区的原始森林共同构筑了我国北方地区惟一的天然生态屏障。因此,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地位是不可取代的。而目前,“沙尘暴”这三个字对中国人民来说已经不再陌生。起源于内蒙古的“沙尘暴”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负面影响不仅在国内,而且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我们再不抓紧进行草原生态的有效保护和建设,恢复草原本来面目,牧区的经济就得不到发展,而且离社会主义新牧区的目标会越走越远,更有甚者,可能会给全国带来环境灾难。
三是实现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牧民是草原的主人,千百年来,广大牧民就有保护草原的意识和合理利用草原的方法。注意防火,懂得无水草场和有水草场怎么利用,知道当一个地片的草被采食到1/3时必须倒场,清楚这片草原能够容纳多少只牛羊。这种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维系了草原的繁荣和活力,创造和推动了草原的文明和发展。可是,人口剧增的今天,保护草原只能靠控制牲畜头数来实现。值得庆幸的是:上世纪末,牧区开始逐步推行退耕还草、围封转移、休牧禁牧、划区轮牧等措施,取得了重大成效。短短几年时间,牧草长势、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变化。实践证明,只要不负重于草原,合理利用草原,再加以保护和建设,草原植被是可以恢复和永续利用的。
二、主要思路
今后一段时期,在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基础上,立足牧区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为基点,正确认识和处理草原生态保护和发展畜牧业的矛盾,继续实施退耕还草、围封转移、休牧禁牧和划区轮牧,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实现新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对策措施
一是大力发展牧区合作经济组织,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而全的家庭经营方式和统一的大市场的矛盾趋于尖锐,各种各类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对当地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首先,草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只有牧民联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和建设草原,靠一家一户孤立的行动是很难实现的。其次,草场有类别区分,用途和作用各不相同,牲畜有品种、性别、岁龄的不同,也要分群饲养,畜种还有品质、效益和市场需求不同,需要改良,草场虫害和牲畜疫病都需要防治等等,客观上都需要统一管理和使用,只有合作才能实现这种统一,才能有效地合理利用草场和科学养畜。再者,发展牧区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降低牧民生产、生活和销售成本,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
二是进一步探索牧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发展效益畜牧业。牧区产业结构单一,特别是纯牧区,基本没有二、三产业,成为困扰牧区经济发展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牲畜品种和数量一定程度受到市场影响,必须加强牲畜品种改良,选择一些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饲草类动物来饲养,以此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些牧区已引进一些新的品种,并获得成功,值得加以推广。
三是重新认识和理解牧民的身份、地位和作用。传统的牧民在人民形象中是畜产业的创造者,即肉、奶、皮和绒毛的创造者。随着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等一整套的措施实施以后,牧民就不完全是畜产业的创造者了,还兼顾生态环境保护者和建设者的身份;产品也不仅限于肉、奶、皮和绒毛了,还兼顾创造无形产品,即:生态产品。生态环境的改善受益者不仅仅是牧民,而是整个社会。因此,希望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拓宽牧民收入渠道的同时,适当地给牧民一些补贴,或者理解为支付给牧民生态产品的报酬。为了生态安全,调动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也应当给牧民发放生态补助。以至于不会因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而减少牧民收人。
近年来,我国坚持科学发展,在草原生态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自然气候、人口增长、经济开发等诸多因素长期的交叉影响,生态脆弱的态势仍未改变。草原退化呈逐年加大趋势,可利用草原退化面积现已占60%以上。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总书记在视察内蒙古时曾作出重要指示:“内蒙古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建设好,事关全国的生态安全。”因此,在草原生态问题上,我们要树立高度的危机意识,把巩固国家的生态安全放在维系民族生存和国家富强的位置上。国务院日前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央财政每年为此安排资金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等八个主要草原牧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实施禁牧补助;(二)实施草畜平衡奖励;(三)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政策;(四)加大对牧区教育发展和牧民培训的支持力度,促进牧民转移就业。国务院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解决“三牧”问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民持续增收,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抓住当前大好机遇,从六个方面加强努力:
一、从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
我国草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其中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被誉为“中国五大牧区”,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0%。草原既是我国国防安全保障,又是生态安全的保障。
多年来,草原地区为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的肉食品、奶制品、粮食、矿产、煤炭等资源。现在,草原出现沙化、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畜牧收入低,部分牧区的生产和生活出现了困难,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管理体制和生活方式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凸现出来,这些新的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面对这些新的情况,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维护国家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新认识草原的价值与功能。草原牧区不仅仅是“资源库”,同时也是“绿色屏障”。我们应像重视森林一样重视草原,像重视“三农”一样重视“三牧”。通过一系列改革和政策调整,加大草原治理力度,统筹经济建设、生态保护与人民致富三者的关系,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二、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力度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采取?“三结合三为主”的治理模式,即乔灌草结合,以灌草为主;造封飞结合,以封育为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大支持草原生态建设的力度:一是对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战略性投资,二是针对草原退化沙化面积仍在继续扩大的趋势,加大禁牧安排比例。三是出善草原地区生态移民的专门政策,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保证移出农牧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四是参照“惠农”政策,在暖棚、饲料基地、牧业机械、养牛养羊等方面,给牧区、牧业以补贴,提高牧民收入。五是根据草原地区普遍缺水的状况,在水利建设项目上予以重点支持。
三、研究建立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实现“两个转变”
现行的草原生态补偿项目具有时效性,一旦补偿结束,生态问题随之反弹。同时,项目之间相互割裂,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可持续性。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切实实行“两个转变”。即:我国草原生态治理要从现在的项目实施向制度化建设转变,由限期补贴向建立补贴长效机制转变。建立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生态环境资源开发与管理、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与补偿的方针、政策进行统一协调、科学确定生态环境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补偿对象,逐渐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补偿和生态环境建设投融资机制,努力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要把草原生态建设列为国家级大型生态建设计划,以国家补偿为主设立专项资金,实行中央、地方、社会和牧民共建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把休牧、禁牧、轮牧、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等确定为长期的草原行政管理制度。
四、大力发展沙产业、草产业和绿色能源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曾大力呼吁发展沙产业、草产业,认为这一产业的发展将掀起我国“第六次产业革命”。内蒙古的实践证明:近几年沙产业、草产业的大力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生态保护和人民致富三者的良性循环。为进一步推动和扶持林沙草产业的发展,第一,要鼓励地方建立林沙草产业资源培育和利用的责任机制,制定科学的林沙草产业的发展规划。第二,林沙草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具有公益性的产业,国家和各地区政府要在税收、信贷、财政补贴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在技术、市场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第三,要突出重点,按照创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要求,坚持“多用阳光、少用水”的“钱学森技术路线图”,支持各地企业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与效率。第四,借鉴国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尽快推进可治理沙区的荒漠化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确保林沙地规模化、集约性和经营的长期性和可靠性,为社会力量治理沙区、发展林沙草产业开辟通途。
五、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综合执法,地方要建立草畜平衡核查机制
目前,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迫切需要建立涉及农牧林水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法律、法规。第一,应该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念,确立生态统一立法的新思路,整合出台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综合性法律、法规。第二,对原有法律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第三,通过地方立法不断加强对不同生态系统的保护,尤其要加大对自然保护区、草原湿地立法的力度。第四,要将国务院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落实好,必须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地方要建立草畜平衡核查机制。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草畜平衡奖励;差别化
中图分类号 F0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5)11-0152-08
2011年6月1日,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草原牧区实行“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发展方针,要求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从2011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拿出136亿元(后增加到150亿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宁夏、云南等省份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有两个项目,一是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退牧还草”工程,二是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这项重大政策出台之后,退牧还草工程做出了调整,使其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相适应。本文研究中的草原生态补偿就是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内容主要包括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和牧民生产性补贴三个方面,本文将重点关注草畜平衡奖励。2015年4月25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制度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大退牧还草力度,继续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一轮周期(2011-2015)即将结束,系统地评述“草畜平衡奖励”对于后续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于草畜平衡奖励的研究文献还很少。随着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一些学者和政府部门通过调研发现,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偏低,政策实施前后,牧户的人均收入降低3 000余元[1],一些地区草畜平衡奖励资金远少于养畜收入,牧民并没有按照政策要求做到实际的减畜,超载过牧现象依然存在,继续减畜将导致牧民收入大大减少[2-3]。韦惠兰等通过研究指出,现行的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未充分尊重牧民的核心利益,对其承担的损失和成本并未予以充分考虑,以致产生了激励不相容的问题[4]。靳乐山等通过研究发现“现有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未将超载程度纳入考虑因素,这会造成减畜和补偿的不对等关系,进而降低草原生态补偿的生态效果”,并且进一步指出“要定位草原超载的主体,合理阐述草畜平衡奖励的概念和科学制定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将超载程度的差异纳入考虑因素”[5]。关于草原超载的主体,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中小牧户是草原超载的主体,草场面积越小的牧户越有可能超载,而且超载的程度越高[6-8]。关于草原生态补偿的差异性,王学恭等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为例,从禁牧补偿额度、草畜均衡补偿额度、生态补偿的均衡性等方面分析了草地生态补偿标准的空间尺度差异,研究指出当前草地生态补偿的标准空间差异明显,但并没有反映出不同空间尺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异[9]。
现有研究很少对草畜平衡奖励进行专门的论述,少量文献对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实施现状从差别化的视角进行了描述分析,但没有深入分析差别化的依据。草畜平衡奖励的实施现状如何,需不需要差别化,差别化的依据是什么,本文将结合内蒙甘肃两省(区)的实地调研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
1 草畜平衡奖励的实施现状
1.1 面积和金额
根据八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的介绍,各个省(区)相应的草原生态补偿的面积和金额如表1所示。在八个主要牧区省(区)中,草原补奖总面积37.82亿亩,其中禁牧11.97亿亩,草畜平衡25.85亿亩,草畜平衡面积占到了68.34%,仅包括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的草原补奖金额为110.61亿元/年,占到了草原补奖总金额的81.3%,其中禁牧补助71.85亿元/年,草畜平衡奖励38.77亿元/年,草畜平衡奖励金额占到了35.05%。实地调研包括两次,一次是2013年8月15日至8月23日调研组对甘肃省天祝县5个乡镇11个村子共205户牧户的实地调研,另一次是2014年7月3日至8月6日调研组对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陈巴尔虎旗三个旗县的八个苏木镇的34个纯牧业嘎查的490户牧户的实地调研。的草畜平衡面积为5.77亿亩,草畜平衡奖励金额为8.66亿元/年,甘肃省的草畜平衡面积为1.41亿亩,草畜平衡奖励金额为2.12亿元/年。
1.2 标准的差别化
草畜平衡奖励的国家标准为1.5元/亩,各省(区)可参照国家标准,科学合理地确定适合本省(区)实际情况的具体标准。根据各个省(区)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在主要草原牧区省(区)中,宁夏全区禁牧,除内蒙、甘肃两省(区)之外,其余五个省(区)均未实行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采取了与国家标准一致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下面分别介绍甘肃和内蒙两省(区)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和依据。
1.2.1 甘肃省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
甘肃省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划分了三个区域的标准,分别是青藏高原区2.18元/亩、西部荒漠区1元/亩、黄土高原区1.5元/亩。根据《甘肃省关于合理调整草原补奖政策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汇报》(2011年内部文件),甘肃省差别化的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综合考虑了三大区域天然草原的面积分布、生态价值、生态贡献、生产能力、载畜能力、收入构成、政策效应和和谐稳定等因素。
青藏高原区的特点如下:①生态功能极为重要,生态贡献大,是长江、黄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和补给区;②天然草原主要类型为高寒灌丛草甸,草原生产能力和载畜能力高;③户均占有的草场承包面积小,平均每户646亩;④农牧民对草原畜牧业依赖度高;⑤牲畜超载严重,减畜任务重。实行草畜平衡后,对农牧民收入和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于是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为2.18元/亩。
西部荒漠区的特点如下:①生态作用突出,地处疏勒河、黑河、石羊河流域的下游,是阻挡风沙、保护河西绿洲的重要生态屏障;②天然草原主要类型为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草原化荒漠,草原生产能力和载畜能力低;③户均占有的草场承包面积大,平均每户1.5-2.2万亩;④农牧民对草原畜牧业的依赖度高;⑤牲畜超载数量小,减畜任务较小。实行草畜平衡后,对农牧民的收入和生产生活影响不大,但该区域户均占有的草场承包面积大,于是适当调低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为1元/亩。
黄土高原区特点:①生态作用显著,天然草原分布零散,禁牧工作开展较早,禁牧封育工作彻底,在水土保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天然草原主要类型为温性草原,草原生产能力和载畜能力适中;③户均占有草场承包面积较小;④农牧民对草原畜牧业依赖度很低;⑤草畜平衡面积小,减畜任务小,且具备丰富的饲草资源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具备舍饲化养殖的条件。实行草畜平衡后,对农牧民的收入和生产生活影响很小,该区域户均占有草场承包面积较小,于是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不做调整,为1.5元/亩。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甘肃省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首要的考虑因素是超载程度和减畜任务,其次的考虑因素是农牧民的草地资源禀赋(草地类型和户均草场承包面积)和畜牧业依赖度。超载程度越高,减畜任务越重,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户均草场承包面积越大,需要适当调低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畜牧业依赖度越高,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
1.2.2 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
根据《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在制定省内差别化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时,提出了“标准亩”的概念,自治区按照标准亩系数分配各盟市的草原生态补偿资金。“标准亩”是根据天然草原的平均载畜能力,测算出平均饲养1羊单位所需要的草地面积为1个标准亩,其系数为1,大于这个载畜能力的草原,其标准亩系数就大于1,反之则小于1。利用标准亩系数,将草原实际面积换算为标准亩面积,再按照禁牧补助6元/标准亩,草畜平衡奖励1.5元/标准亩给予补助奖励,或者利用标准亩系数,将禁牧补助6元/标准亩、草畜平衡奖励1.5元/标准亩换算成该地区的禁牧补助标准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在按照草原实际面积进行补助奖励。例如,陈巴尔虎旗标准亩系数为1.59,那么陈巴尔虎旗的禁牧补助为9.54元/亩,草畜平衡奖励为2.385元/亩。四子王旗的标准亩系数为0.85,那么四子王旗禁牧补助为5.1元/亩,草畜平衡奖励为1.275元/亩。
从“标准亩”和“标准亩系数”的概念界定中可以看出,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考虑的核心因素是草地生产力,草地生产力越高,草场的载畜能力越高,标准亩系数越大,所在地区的牧户享受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也越高。
2 草畜平衡奖励的内涵辨析
2.1 超载过牧的特点
研究显示,草原超载过牧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不同地区之间超载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对各个旗县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分析、机构访谈和实地调研。发现:东部的陈巴尔虎旗,天然草原主要类型为温性草甸草原,草地生产力和载畜能力较高, 2010年陈巴尔虎旗整体不超载,143户样本调研牧户,户均草场承包面积为6 028亩,户均草场经营面积为6 631亩(实施禁牧前),2010年户均养殖规模为410羊单位,平均载畜率为16.2亩/羊单位,高于该地区平均草畜平衡标准12.5亩/羊单位。中部的四子王旗,天然草原主要类型为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化草原,草地生产力和载畜能力中等偏下, 2010年四子王旗平均超载程度约为30%,104户草畜平衡区样本调研牧户,户均草场承包面积为5 059亩,户均草场经营面积为7 146亩,2010年户均养殖规模为312羊单位,平均载畜率为22.9亩/羊单位,低于该地区平均草畜平衡标准30亩/羊单位。甘肃省天祝县,天然草原主要类型包括温性草原、山地草甸、灌丛草甸、疏林草甸、高寒草甸五类,草地生产力和载畜能力高,户均草场承包面积为476亩,该地区舍饲化养殖程度较高,具体的草畜平衡标准难以确定,根据《天祝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介绍,2010年天祝县平均超载率为50%。草地类型和户均草场承包面积,综合体现了所在地区牧户的草地资源禀赋,是决定所在地区牧户的平均超载程度的重要因素,草地资源禀赋越好,所在地区牧户的平均超载程度越低,甚至不超载。
同一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超载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对于草原超载的牧户异质性,一些学者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小牧户是草原超载的主体,草场面积越小的牧户越有可能超载,而且超载的程度越高[6-8]。中小牧户,草场面积较小,为了保障生计而养殖不低于一定数量的牲畜,超载过度存在一定的必然性,这正是中小牧户是草原超载主体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下,草原畜牧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大牧户,草场面积较大,但受限于家庭劳动力的限制而养殖不超过一定数量的牲畜,不超载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在同一地区,草地类型相似,牧户的草场承包面积即体现了该牧户草地资源禀赋,是决定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超载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草地资源禀赋越好,牧户承载程度越低。
综上所述,无论是不同地区之间,还是同一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包含草地类型和户均草场承包面积的草地资源禀赋是决定超载程度的重要因素,草地资源禀赋越好,超载程度越低。
2.2 草畜平衡奖励的内涵辨析
基于超载过牧的特点,进一步地辨析草畜平衡奖励的内涵,草畜平衡奖励对应的活动类型是什么,草畜平衡的实现路径是什么,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是否需要差别化。
2.2.1 活动类型
生态补偿需要针对特定的活动类型来进行补偿。在生态补偿实践中,活动类型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是基于既定的事实,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而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例如,退耕还林;另一种是基于破坏的风险,避免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而减少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例如,保护森林[10]。前一种活动类型,生态补偿是必须的,并且生态补偿标准要大于机会成本。后一种活动类型,是否进行生态补偿,需要参照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同样生态补偿标准要大于机会成本。在草原生态补偿中,草畜平衡的实现其实同时包含了这两种活动类型,一种是基于既定的事实,原本超载的地区和牧户通过减畜来实现草畜平衡;另一种是基于破坏的风险,原本不超载的地区和牧户继续维持草畜平衡,避免出现超载的情形。对于这两种活动类型,草原生态补偿需要区别对待。原本超载的地区和牧户通过减畜来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补偿是必须的,草原生态补偿标准要大于减畜的机会成本。原本不超载的地区和牧户继续维持草畜平衡,在多大程度上会出现超载的情形,笔者认为其可能性不大,因为超载存在客观规律,中小牧户迫于生计而超载过牧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大牧户受限于畜牧业劳动力而不超载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因而对不超载的地区和牧户继续维持草畜平衡的行为,在一定的政策设计下,草原生态补偿不一定是必须的。草畜平衡的两种活动类型,草原生态补偿需要区别对待,但事实上我们只有一个无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混淆了这两种活动类型,会产生错误瞄准的问题,进而会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
2.2.2 实现路径
草畜平衡奖励的政策目标是遏制超载,对牧民减少牲畜的行为进行补偿和奖励,以激励牧民减畜,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草畜平衡的实现,需要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定位草原超载的主体,即哪些地区超载严重,哪些牧户超载严重,二是通过一些经济激励措施促进草原超载主体的有效减畜。
2.2.3 是否需要差别化
无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会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难以实现草原超载主体的有效减畜。如表2所示,将地区/牧户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不超载、轻度超载和严重超载,政策实施前后,不超载地区/牧户的减畜成本为0,轻度超载的地区/牧户的减畜成本较小,重度超载的地区/牧户的减畜成本较大,面对同样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1.5元/亩,不超载地区/牧户收入增加,对政策的预期态度为支持,轻度超载的地区/牧户收入增加、降低或不变,对政策的预期态度为中立,严重超载的地区/牧户收入降低,对政策的预期态度为不支持。事实上,严重超载的地区/牧户是草原超载的主体,但是他们在政策实施前后收入变化为负,减畜的实现存在阻碍。
草畜平衡奖励的目的是遏制超载,无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混淆了两种活动类型,产生了错误瞄准的问题,难以达到遏制超载的目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需要差别化,核心在于瞄准草原超载的主体,将超载程度纳入考虑因素。
3 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和依据
草畜平衡的实现是牧民从超载到不超载的转变,是一个减畜的过程,与牧户的超载程度显著相关。草畜平衡奖励标准需要差别化,核心在于瞄准草原超载的主体,将超载程度纳入考虑因素。从草原生态补偿的自愿性出发,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应该大于牧户减畜的机会成本,才能促使牧户自觉自愿地通过减畜来达到草畜平衡的要求。草畜平衡的机会成本就是牧民减畜带来的收入损失。
以下分析即适用于不同地区之间,也适用于同一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以同一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为例。假设该地区的草畜平衡标准为n亩/羊单位,某牧户的草场承包面积为m,超载率为x,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为s,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为t,那么基于减畜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测算公式为:
理论上应该是草场经营面积,草场经营面积包括草场承包面积和草场流转面积,为简化分析,本文的研究中暂不考虑草场流转的情形。
由于包含草地类型和户均草场承包面积的草地资源禀赋是决定超载程度的重要因素,草地资源禀赋越好,超载程度越低,那么:
由公式(1)和公式(2)可以看出,影响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因素有四个,分别是超载程度(x)、草场承包面积(m)、草畜平衡标准(n)、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t),下面分别从这四个因素分析阐述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
3.1 超载程度
超载程度是指超载的牲畜占合理载畜量的比值,它在不同地区之间和同一地区不同牧户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从公式(1)可以看出,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与超载程度成正相关,超载程度越高,需要减畜的比例越高,减畜带来的收入损失越大,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就越高,否则牧户在政策实施前后将表现为收入损失。因此将超载程度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的含义是“超载程度越高,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
将超载程度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需要考虑两个层面,一是地区之间超载程度的差异,二是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超载程度的差异。通常第一个层面更容易实现,第二个层面则需要更进一步地进行一些差别化的制度设计。结合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全国除内蒙、甘肃两省区之外,均未在省内实行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甘肃省在划分不同区域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时充分考虑了地区之间超载程度的差异,在划分不同盟市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时没有考虑地区之间超载程度的差异,而在地区内部,没有一个省区就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超载程度的差异进行差别化设计。因此,在进一步的政策调整中,草畜平衡奖励的差别化的合理路径是,首先考虑地区之间超载程度的差异,在地区之间就超载程度的差异制定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然后再考虑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超载程度的差异,在地区内部进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差别化的制度创新。在具体运用中,超载程度的认定,尤其是在地区之间,公平起见,需要选定一个基期,例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之前即2010年。
3.2 草场承包面积
仅从公式(1)中,并不能看出草场承包面积与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之间的关系,但是从公式(2)中可以看出,草场承包面积将通过影响牧户的超载程度进而影响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草场承包面积越大,牧户的超载程度越低,需要减畜的比例越低,减畜带来的收入损失越小,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就越低。因此将草场承包面积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的含义是“草场承包面积越大,需要适当调低草畜平衡奖励标准”。
从草场承包关系上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草场的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牧户享有的是承包经营权,因为初始分配政策的差异和随着牧户家庭的人口变动,集体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草场承包面积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分配草场存在时间限制,在特定的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会再重新分配草场,但集体内部成员享有公平的承包经营权,从公平的角度出发,草场承包面积越大的牧户,需要适当调低草畜平衡奖励标准。
结合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全国仅有甘肃省在划分不同区域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时,考虑了地区之间草场承包面积的差异。因此,在进一步的政策调整中,要充分关注到地区之间草场承包面积的差异和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草场承包面积的差异,因为这两种差异是造成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超载程度差异的重要原因。
3.3 草畜平衡标准
根据《草畜平衡管理办法》(2005年)的规定,草畜平衡是指为了保持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一定时间内,草原使用者或者承包经营者通过草原和其他途径获取的可利用饲草饲料总量与其饲养的牲畜所需的饲草饲料总量保持动态平衡。草畜平衡标准是指多少亩草地养一羊单位而不导致草原退化,实际上反映的是草地生产力,草地生产力越高,草畜平衡标准越低。
从公式(1)中可以看出,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与草畜平衡标准成负相关关系,即草地生产力越高,草畜平衡标准越低,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就越高。这样的分析结果似乎正好印证了“将草地生产力作为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差别化的主要考虑因素”的合理性。但通过进一步地分析显示,不能单独将草畜平衡标准(与草地生产力成反比)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从公式(2)可以看出,草畜平衡标准与超载程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草畜平衡标准与草场承包面积相结合才能综合反映牧户的草地资源禀赋,进而影响牧户的超载程度。对比陈巴尔虎旗和甘肃省天祝县,陈巴尔虎旗和天祝县的草地生产力都比较高,但是陈巴尔虎旗2010年整体不超载,天祝县2010年平均超载程度为50%,其根本原因在于陈巴尔虎旗户均草场承包面积为6 028亩,显著高于天祝县的户均草场承包面积476亩。因此并不能单独将草畜平衡标准(与草地生产力成反比)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
3.4 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
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等于牧户的畜牧业纯收入除以牧户的牲畜养殖规模,而牧户的畜牧业纯收入等于畜牧业总收入减去畜牧业经营性支出。从公式(1)可以看出,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与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成正相关,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越高,合意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就越高。因此将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的含义是“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越高,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
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因为地区之间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牲畜养殖结构、畜产品价格等方面会有较大差异,而在同一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这些因素都差异较小。通过实地调研显示,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如表3所示,2013年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陈巴尔虎旗的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分别为348元、215元、136元。造成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的地区差异的原因,不是本文的论述重点,限于篇幅。进行简要分析。从牲畜结构上看,阿拉善左旗草畜平衡区主要的牲畜品种为白绒山羊,四子王旗草畜平衡区主要的牲畜品种为蒙古绵羊,陈巴尔虎旗草畜平衡区主要的牲畜品种为绵羊、肉牛、奶牛等。一般情况下,养羊的收益要比养牛的收益高,养殖山羊的羊绒收入会是一个主要的畜牧业收入,养殖绵羊的羊毛收入不会是一个主要的畜牧业收入。2013年羊绒价格较好,阿拉善左旗平均每户的羊绒收入为50 977元,占到了畜牧业总收入的35.3%,占到了畜牧业纯收入的50.8%,这是阿拉善左旗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旗县的主要原因。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上看,阿拉善左旗位于西南部,四子王旗位于中部,陈巴尔虎旗位于东北部,陈巴尔虎旗的气候条件更为寒冷,每年的积雪期为210天,暖棚数量不够,陈巴尔虎旗每年牲畜因为寒冷冻死饿死的情况较为普遍,少则几十只羊,多则上百只羊,这是陈巴尔虎旗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低的一个原因之一。从经营性支出上看,四子王旗和陈巴尔虎旗经营性支出显著高于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和陈巴尔虎旗都存在比较普遍的雇工放牧的行为,从而平均每户羊倌费用较高,四子王旗草料费支出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旗县,陈巴尔虎旗因为需要打草而产生的短期雇工和机械燃油费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旗县,这是陈巴尔虎旗和四子王旗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显著低于阿拉善左旗的一个原因之一。
由于价格指数的增长和畜产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因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在一定时期之后需要做出梯度增长和动态调整。
3.5 小结
综合前面的分析,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与各个差别化考虑因素的关系如表4所示,具体关系是:①超载程度越高,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②草场承包面积越大,需要适当调低草畜平衡奖励标准;③草畜平衡标准(与草地生产力成反比)不能单独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与草场承包面积相结合才能综合反映牧户的草地资源禀赋;④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越高,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在地区之间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主要考虑承载程度、草场承包面积和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在地区内部不同牧户之间草畜平衡奖励的差别化主要考虑超载程度和草场承包面积。
4 结论、讨论和政策含义
从本文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所存在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标准偏低的问题,也有标准差别化的问题。草畜平衡的实现包含了两种活动类型,一种是原本超载的地区和牧户通过减畜来实现草畜平衡;另一种是原本不超载的地区和牧户继续维持草畜平衡,避免出现超载的情形,两种活动类型需要区别对待,前者的补偿是必须的,后者的补偿不一定是必须的。无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产生了错误瞄准的问题,难以达到遏制超载的目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需要差别化,核心在于瞄准草原超载的主体,将超载程度纳入考虑因素。超载程度越高,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草场承包面积越大,需要适当调低草畜平衡奖励标准;草畜平衡标准(与草地生产力成反比)不能单独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与草场承包面积相结合才能综合反映牧户的草地资源禀赋;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越高,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
将超载程度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并不是鼓励超载这种现象,而是为了超载主体能够实现有效减畜所做出的合理补偿。一些基层政府官员反映,“当前的草畜平衡奖励,不应该叫做草畜平衡奖励,而是应该叫做草畜平衡处罚”,其含义就是指超载严重的地区和牧户在政策实施前后表现为收入损失,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草原生态补偿。
本文研究结论具有以下政策含义:第一,为了达到遏制超载的目的,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二轮(2016-2020),草畜平衡奖励标准需要差别化,核心在于瞄准草原超载的主体,将超载程度纳入考虑因素。第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差别化需要综合考虑超载程度、草场承包面积、草地生产力和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等因素。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文明, 图雅, 额尔敦乌日图, 等. 内蒙古部分地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16-19. [Wen Ming, Tu Ya, E Erdunwula,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Mechanism’ in some Regions of Inner Mongolia[J].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1):16-19.]
[2]刘爱军.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效应及其问题解析[J]. 草原与草业, 2014,(2):4-8. [Liu Aijun. Effect and Issues Analysis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Mechanism’ in Inner Mongolia [J]. Grassland and Prataculture, 2014,(2):4-8.]
[3]陈永泉, 刘永利, 阿穆拉.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典型牧户调查报告[J]. 内蒙古草业, 2013,(1):15-18. [Chen Yongquan, Liu Yongli, A Mula. Typical Herdsmen Survey Report on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Mechanism’ in Inner Mongolia [J]. Inner Mongolia Prataculture,2013,(1):15-18.]
[4]韦惠兰, 宗鑫.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下政府与牧民之间的激励不相容问题:以甘肃玛曲县为例[J]. 农村经济, 2014,(11):102-106. [Wei Huilan, Zong Xin. Incompatibility Issues for Different Incentive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Herdsmen Under 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ies [J]. Rural Economy, 2014,(11):102-106.]
[5]靳乐山, 胡振通.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与牧民的可能选择[J]. 改革, 2014,(11):100-107. [Jin Leshan, Hu Zhentong. 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y and Chooses of the Herdsmen [J], Reform, 2014,(11):100-107.]
[6]靳乐山, 胡振通. 谁在超载?不同规模牧户的差异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 2013,(2):37-43. [Jin Leshan, Hu Zhentong. Who is Running Overgrazing? Variation Analysis of Herdsmen with Different Scales of Pastureland [J]. China Rural Survey, 2013, (2): 37-43.]
[7]胡振通, 孔德帅, 焦金寿, 等. 草场流转的生态环境效率:基于内蒙古甘肃两省份的实证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4,(6):90-97. [Hu Zhentong, Kong Deshuai, Jiao Jinshou, et al. Ecological Efficiency of Pasture Transfer: Empirical Research from Inner Mongolia and Gansu [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4,(6):90-97.]
[8]李金亚, 薛建良, 尚旭东, 等. 草畜平衡补偿政策的受偿主体差异性探析:不同规模牧户草畜平衡差异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11):89-95. [Li Jinya, Xuan Jianliang, Shang Xudong, et al. Otherness Analysis on the Subjects of Indemnification about ‘Balancing Grass and Livestock’ Compensation Policy: Variation Analysis of Herdsmen with Different Scales of Pastureland on ‘Balance of Forage and Livestock’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 (11): 89-95.]
[9]王学恭, 白洁, 赵世明. 草地生态补偿标准的空间尺度效应研究: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2,(12):1093-1095. [Wang Xuegong, Bai Jie, Zhao Shiming. Study on Spatial Scale Effect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Rangeland: Taking Reward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Range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s an Example [J].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12,(12):1093-1095.]
[10]Engel S, Paglola S, Wunder S. Designing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 Overview of the Issue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8, 65(4):663-674.
关键词:GIS;生态环境;信息系统
草原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条件,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全球变暖和资源过度开发等原因,导致阿克塞现今草原生态环境仍然面临巨大考验。虽然近几年当地政府大规模采取“退耕还草、退牧还草”等政策使得草原生态有了很大改善,但仍不明显。因此利用GIS技术建立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是大势所趋。
1区域生态环境介绍
阿克塞县隶属于甘肃酒泉,其不仅处于甘、青、新3省交汇处,同时还被柴达木盆地荒漠和河西走廊荒漠包围。但它本身并没有过多荒漠环境,与之相反阿克塞的草场面积多达106.67万hm2,是我国草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03年以来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全民的努力,阿克塞的草原生态环境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恶化趋势仍然明显,保护工作也迫在眉睫。如何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也成为现今非常重要的工作。
2GIS介绍
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它是我国现今最主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其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通过对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从而对整个空间进行分析和处理。目前已经在我国多处领域中得到应用,随着GIS的不断发展进步,GIS在草原保护中的应用也比较成熟。GIS可以提前探测到草原是否存在灾情、草畜是否处于平衡,这样就能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提升当地的经济水平,为当地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阿克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功能实现
3.1系统概述
阿克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且难度较高的信息系统。为了满足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发展性,通过对国内外GIS软件进行分析,笔者选择SuperMapobjects6作为对GIS进行二次开发的软件。这样就会使整个系统功能更加强大,针对性更强。同时为了减小开发难度,开发人员可以利用便捷的C#、Java等目前的主流程序语言进行系统开发。
3.2系统功能概述
阿克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草原生态工程规划建设子系统。通过C#和SuperMapobjects6组件进行组合,使系统具有图像编辑能力。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地图的不同图层的叠加使用完成生态环境的规划保障。将自己完成的生态工程与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和分析,这样就能及时掌握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例如禁牧就可以通过草原保护数据和遥感影像对比,从而表现出草原生态环境的前后差距,并及时制定改善措施。
(2)生态监测子系统。生态监测子系统是有效监测草原退化和沙化的重要手段。通过遥感影像与系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既能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了解,同时还能为后期的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3)信息查询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能够对阿克塞草原的所有生态保护信息进行查询,使管理人员及时、准确的获取信息。
(4)系统维护子系统。系统维护子系统主要是对信息进行保护,同时定期对其进行更新和删除无用信息。
3.3系统的总体目标
阿克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主要有下面几点:①开发一个功能性强、操作简单的草原生态保护信息系统,能有效的为生态保护提供一个完善的信息化平台。②利用GIS技术能够有效的对阿克塞草原进行监控,同时对草原隐患进行反馈,以便于及时对其进行治理。③通过其独特的空间分析和遥感影响能力,对空间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从而为草原生态环境的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3.4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
阿克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应该是一个间距控制管理和输入、输出同时又能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及时制定完善策略的空间型信息系统。这样的复杂系统需要将遥感影像信息和多媒体信息进行不断更新和发展,同时还要将信息录入和信息查询纳入其中。
3.5阿克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建立
3.5.1基础功能
GIS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图层数据进行放大或者缩小,地理要素的添加和删除都可以利用其它组件来实现。例如SuperMapObjects6这个核心控件就能对环境进行很好的添加。首先要对GIS和SuperMapObjects6进行有效的结合,其次选择需要使用的控件,然后掌握其相应的接口和应用方法。同时在C#程序中将要添加的功能和控件进行编程,最后编写代码。这样就能使系统得到完善,从而实现系统设计的目标。
3.5.2信息查询和数据分析
输出SuperMapObjects6主要通过2个方法应用到空间查询中,分别是QueryByDistance和QueryEx。通过这2种方法能很好的对空间查询进行编程,从而实现所有的空间查询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将所选的数据进行定位,形成完整的几何图像。这样管理人员就能通过观察从而得到直观的分析数据。输出由布局组件来完成,通过C#编程语言完成地图的布局。
3.5.3数据库连接
由系统结构图可以看出,系统的数据库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主要由气象、土壤、草场等数据组成。而空间数据库主要是由图像和图形组成,例如:植被分布图、地形图、土地利用专题图、遥感影像等。数据库的信息往往非常复杂且种类繁多,所以一定要对所有的信息进行编码并且将其放到相应的地理位置。这样就能分层次的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系统的空间信息主要是在SDC源中存储,同时通过SDX引擎和数据库SQL进行连接。系统主要用ADO技术访问SQL,同时在ADO使用前必须要在C#中建立#import库文件,并且要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同时还要通过ADO库的ConnectionPtr接口和RecordsetPtr接口,编写代码创建基于DSN的数据连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的访问和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使管理者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了解。当某一地方出现问题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样就能对阿克塞草原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提升当地人们的经济利益,为当地的发展和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4结束语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关乎所有人的切实利益,它是防止沙漠化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当地发展和生活的重要支撑。利用SuperMapObjects6对GIS进行二次开发从而构建阿克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能从宏观上保障当地生态稳定规划的建设全局,这对阿克塞县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邦杰,马友祥,李兵.中国草原保护与建设[J].中国发展,2010(4):1-5.
[2]马轩龙,李文娟,陈全功.基于GIS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对甘肃省草地类型的划分初探[J].草业科学,2009(5):7-13.
一、生态文化的含义
生态文化是指生态的文化,即人们在认识生态、适应生态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生态文化也是指人类遵循生态系统的本质规律,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制度的总和。在生态危机逐渐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主要威胁的今天,生态文化将成为本世纪的主流文化,也将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渝东南生态文化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就1.形成了一定的生态文化传统习俗渝东南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这里的人们在与自然环境长相厮守中,充分认识到山林水土与他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所以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一定的自觉性。各民族的民规村约,对破坏地脉、损坏田塘、毁林烧山、偷砍竹木等不端行为都要进行处罚,其条款勒石为记,让人们时时警醒。生态文化的内容,大都蕴含在渝东南的民歌、谚语、史诗、民间故事、古村落建筑、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并被传承下来。各民族对资源有效利用的意识普遍得到增强。比如对薪碳林,要实行有计划砍伐和间伐,时令上有讲究,那就是春天和夏天不能砍伐。以及砍伐后不能挖树兜,不能烧荒种植作物等。2.奠定了坚实的生态文化发展基础千百年来,渝东南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为进一步培育和繁荣生态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渝东南自然生态名冠全市。渝东南是重庆市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林木资源拥有水平最高的地区。2012年底,全域森林覆盖率达51.4%,高出全市9.3个百分点,高出全国30个百分点以上;活力木储积量达5990万立方米,人均21.36立方米,高出重庆市人均水平15.41立方米,高出全国人均水平11.21立方米。渝东南生态文化建设载体丰富多彩。初步统计,共有各类国家公园资源33处,总面积3213.61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16.20%,占全市国家公园资源总面积的20.41%。渝东南民俗生态鲜明厚重。渝东南是重庆市唯一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民族风俗旅游区,拥有小田溪巴王侯墓葬、彭水郁山的盐井、巴人的悬棺等历史文化遗产,秦良玉陵园、古战场万寿寨、太保祠等古迹,古村落星罗棋布,民俗生态鲜明厚重。3.产业生态打下了一定基础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等产业生态具有一定基础。截至2011年2月,渝东南无公害农产品占重庆市无公害农产品总数的10.52%;绿色食品重庆市绿色@食品总数的22.65%;有机产品占重庆市有机产品总数的7.50%。生态旅游方面已经成为各区县的共识,特别是武隆、酉阳等县旅游产业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在生态工业方面,目前,工业园区已成为支撑渝东南工业发展的增长极和生态工业的集散地。2013年,渝东南实现工业增长值232.80亿元,同比增长13.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不足1.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能力弱渝东南社会经济落后,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致使科技、信息、资金等要素难以聚集,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产业难以做大做强,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国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使得渝东南翼难以大规模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门类;同时,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相适应的生态产业体系尚未发展起来,农村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积大。2.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是渝东南翼最大的生态问题。根据重庆市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数据,到20世纪末,渝东南翼轻度以上土地流失面积达到12669.18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66%,其中,中度面积6588.04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53.14%;强度面积699.41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25.58%;极强度面积273.74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9.25%。现在通过治理,水土流失有所缓解,但目前仍有上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流失面积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3.主要河流污染严重由于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家畜家禽的粗放式养殖,导致农药残留物和污染物增多,直排进河流,影响了河流的水质。以乌江水质变化为例,在2001年重庆主要河流水质评价中,乌江水质最好,全年均为Ⅱ类。但到了2013年,全年水质为V类,2011年、2012年更是为劣V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还没有长江、嘉陵江、渠江、涪江的水质好。同时,城市污水直排,也导致穿城而过的河流水质下降。如阿蓬江支流黔江河,在遭受畜禽养殖污染的同时,也受到城市生活污水的困扰,近年来下游水质一直是V类和劣V类水质,而严重污染水域又正是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区,湿地动植物生境面临严重威胁。4.国家投入严重不足国家的投入机制不完善。国家在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国家级生态文化载体单位时,并没有同步建立相应的投入机制,中央财政在基础建设和管理养护方面的投入很少,有限的资金又主要花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在资源保护上的专项投入不多。国家转移支付力度不够。区域内从2011年开始享受中央财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政策,3年来共获得162692万元资金,每年平均54230万元,每平方公里投入仅有27329元,每亩仅有41元。
三、培育和繁荣渝东南生态文化的对策
渝东南以做好生态文化发展规划为引领,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为平台,以产业生态建设为重点,提升渝东南生态建设水平,发展渝东南生态产业,完善渝东南生态制度,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生态文化提供示范。
(一)努力发挥好保护试验区规划的引领作用培育和繁荣渝东南生态文化,规划是基础和前提也是灵魂和引领。渝东南生态文化保护试验区规划要对其保护范围、保护对象、保护原则、保护方式、保护措施、保障机制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其范围是渝东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圈涉及的地域,具体包括黔江、石柱、秀山、酉阳、彭水5个区县行政区域及相邻的武隆县。其保护对象是:渝东南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传统的方式、思想和观念等。渝东南生态文化的表现形式有:森林资源、水土资源、村落布局、民族建筑、商贸习俗、宗法制度、民间文学与艺术、民族医药、节俗、方言等。这些生态文化表现形式,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以非物质文化形态存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包括: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确立文化空间,对保护对象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和保存,维护文化继承的生态链,注重生态性保护,保护好传承人等。
(二)合理打造好生态文化保护试验区平台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划定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区域,为达到保护目标而指定或者实行管制和管理的地区。它既要保护其自然遗产,又要保护其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目前我国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尚处于实验性阶段,因此该保护区暂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待日后条件成熟时正式命名为文化生态保护区。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在实验阶段要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文化生态保护和自然生态保护相结合、整体保护和重点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出自己的发展特色,努力保持、维护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生态保护区重点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是形成并存续于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范围之内的,因此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一个整体广阔的地理空间,其保护是一个整体保护,是从非物质文化产生和存续空间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全方位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它不仅仅是文化主管部门的事,林业、环保、城市建设、旅游等部门也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尽力保护好原生态文化载体原生态文化是指生态文化那种最初始、最质朴、最贴近艺术源头的状态。其特点包括:创作、表演、传承的主体是普通的乡间村落民众,而非专业人士,如渝东南山歌;主要表现和反映的是特定地域、特定民族的历史、生产、生活等内容,如土家蒿草锣鼓、劳动号子等与生产生活都有直接关联;表演形式质朴而很少加工;生存于民间,存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渝东南,许多歌舞实际上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尽力保护好原生态文化载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原地保护。对原生态文化产生的故地和创造、继承的民族及地区加以重视。在进行文化开放、旅游开放时,要重视原生态、保护原生态文化。2.政府部门作为。如制定政策措施,实施原生态文化抢救工程,建立原生态文化博览馆,开展对原生态文化的研究收集活动,加强原生态文化的展示和交流等。3.全社会关爱。社会有关方面要持久关注、关心和支持原生态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原生态文化保护基金。
(四)倾力发展好系列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包括纯生态产品和生态型产品的生产。在发展纯生态产品时,要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通过局部探索与国家顶层设计相结合,完善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发展生态企业和碳汇林业;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载体,着力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推动纯生态产品的开发。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要围绕把渝东南打造成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等目标,大力开展“精细农业”,强化农产品质量认证和“生态标识”认证,提高生态农业生产的工业化水平和生态服务水平。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要围绕把渝东南地区建设成为重庆旅游“第三极”、大武陵山区旅游经济高地、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扶贫开发示范区的四大定位,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内重要民俗生态旅游带为载体,明确生态旅游主题定位,精心开发系列生态旅游产品。在发展生态工业方面:要更加突出生态工业在渝东南特色工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工业集群发展和循环发展,加快对现有特色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行业内生态工业园和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争创省级或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成渝东南生态工业走廊。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牧区草原;建设研究
畜牧业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目前我国畜牧业在发展中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就牧区而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与草原的生产能力之间的问题以及草原生态能力退化、沙化、盐碱化问题等,都对我国牧区的发展存在严重威胁。本文主要从牧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如何促进牧区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期待我国畜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够和谐发展。
1牧区草原的发展现状分析
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被称为全球环境的“江河源”、“生态源”以及“亚洲心脏”,而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都取得较大的进步。地区人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畜牧业,农区有地可以进行耕种,但是牧区的经济收入只能是依靠畜牧产品,不管是出栏还是自用都只能依靠畜牧产品,但是目前畜牧业在我区发展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主要是因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在我区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牧区的出栏牲畜只能是家养牲畜,这种情况下牧民的家畜饲养数量应该要有所提高,但是目前牧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却是草场承包责任制下以及草原补偿机制相关法律法规将可饲养的畜牧产品量改成了人均60单位,给牧区牧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2生态保护在牧区草原的建设探讨
2.1合理规划草原资源生态功能,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地区牧区经济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据相关的调查显示,的草地面积高达8807万hm2,可利用的草地面积达到7077万hm2。重点解决好人畜、草畜矛盾,加强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以及和地区的生态保护,相关的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畜牧产品的出栏数量做到从实际出发,不能制定过高的要求,加重牧民的生活负担,此外,这些解决措施的实施也可以为草场的生产力发展以及退化问题提供可恢复的可能,全面促进我国牧区生态保护的发展,解决牧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2.2发展区域产业,推行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