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博士生培养

博士生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博士生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博士生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博士生 创新思维 人才培养

    博士生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的最高层次人才,如何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高级人才,正是我们中医药高等院校思考的问题。中医药学的创新,即是根据社会发展程度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对医疗技术的需要,根据发展中存在的间题在中医药领域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满足社会对这种高级人才的需要是中医药学创新的根本。为此,我们在中医药博士生的培养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

1构建培养博士生创新思维的条件

1.1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选聘我们取消了论资排辈,采取院内外专家同行评议制度,结合申请者的科研情况,对具有创新精神的、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的导师优先聘用。同时,注重导师组的作用,即采取“群策公关法”,集思广益,促使博士生产生创新性思维。

1.2改革招生制度拓宽博士生的招生面。根据培养目标,允许具有创新潜质的、临床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具备扎实的临床工作基础和出众的临床工作技能并有科研成果的本科毕业生报考博士或跨专业的招生,对他们的创新性思维的新颖性和价值进行评价,进而判断他们发展的潜力,以决定是否录取,将有限的资源投人到更加能够发挥价值的地方。

1.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氛围多方面给予博士生优先和照顾,例如,增加博士生借阅图书数目并延长借阅时间,优先使用校际联用图书卡,共享其他医学院校的藏书。再如,允许博士生与导师组协商并自选课题,对于他们的新颖、新奇想法给予大力支持,在课题完成所需要的条件上给予优先解决;同时,对于他们的具有创造性的观点(没有固定的程序和公式,而是以一种超越思考的既定方式达到未知和创新的领域),可能面对不被接受的局面,我们会尽量想办法解除博士生的压力,协调好他们与导师组的关系,消除他们对完成、实施新想法的条件等方面的顾虑。此外,尽量排除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的困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保持博士生的最佳脑力资源状态,也是促使他们产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2注重博士生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培养

2.1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对博士生进行中医药理论知识培养,增强他们对本专业知识的洞察力,培养他们正确观察事物的能力,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思维图,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使他们的思维匣处于开放状态,更加容易接受新理论、新知识,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必要的思维模式更替,进而为他们以后进行创新活动打好基础。在博士生学习、工作期间,尊重他们的灵感和直觉,鼓励他们随时记录他们的想法和思想火花,坚持写“做梦日记”,以利于当创新性思想一旦出现,他们能够及时抓住,并进行跟踪。平时的教学中,要求任课教师培养博士生随手记录的习惯,尤其在听取跨学科、专业的学术讲座中要记录随时出现的灵感。

2.2重视新兴学科及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博士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教给他们一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知识。例如浙江大学盛正卯教授关于“物理学与现代文明”的讲座,对同学们很有启发,触发了一些同学的灵感并将物理学研究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应用到中医药研究中,为创新开启思路。同时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些实验课程学校无法开设就送到综合性大学去培养。宽广、扎实的多学科知识给他们今后的创新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注重博士生个性化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1个性化发现与培养考虑到博士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培养。根据个性分析,准确判断其适宜的发展方向。结合个体情况,对表现出众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根据个性特点,培养新的思维模式,以便于在科学研究中、在必要时进行模式更替(所谓模式更替就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修改或替换旧的思维模式的过程,是转变思想观念或思维模式的过程……)。如,在首届3名博士生中,分别在科研思路、临床技能、教学方面具有倾向性和优势,与他们的个性相符合,因此在培养中就注重分别培养,将他们的各项特长有效发挥,毕业后都走向了适宜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

3.2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一名博士生要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创新,必须培养其创新思维。而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和收敛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收敛思维又叫辐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方式,与发散思维相对应。中医药院校的博士生一般均接受过正规的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教育,可以说知识面是比较宽广的,但由于受到中医学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思想的影响,更加注重收敛思维。为此,我们在注意加强他们的思维训练的同时,对发散思维的培养作一定的侧重,鼓励他们结合宽广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及现代科技发展进行联想和想象,以利于学会指出新问题,提出新看法,培养这种能力,是最重要的创新技能。通过思维培养,培育博士生正确看待事物,客观辨证地看待问题的各个部分以及总体,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理论,为民所用。

4培养博士生创新思维的目标

    要想达到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注重积累和准备是必需的。为此我们设定了近期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就是在博士生就读期间,其创新成果要具有个体新颖性(主观新颖性),可以进行初级创新,这种创新往往是更大创新的起点。鼓励博士生的思想具有地区、团体或行业范围内的新颖性,进行行业、地区范围内的创新。远期目标就是在博士生毕业后2-5年内其创新成果具有地区、民族、团体或行业范围内的新颖性,进行行业、地区范围内的创新。毕业后5一10年内其创新成果具有世界新颖性,进行历史性的创新。

博士生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导师团队制;博士培养模式;重点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19-02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志在成为“研究型大学”,而衡量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不仅仅在于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是否比肩本科生,甚至超过本科生,更在于是否拥有一流的博士生教育。这十年来,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成增长趋势。相比于2012年的67216人,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博士生招生计划数为6.9万人,同比增加1784人,扩招幅度仅为2.65%,为十年来最小的扩招幅度,我国博士生教育由扩招人数转向注重提升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关于下达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发[2012]5号),2012年全国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共263所,其中地方高校168所,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地方高校占全国所有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普通高校的63.88%;全国普通高校共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59852人,其中地方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13125人,占全国普通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总数的21.93%;从现有的学位授权点情况看,一级学科博士点,地方高校占25%;二级学科博士点,地方高校占55%。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博士生已是全国博士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创建适应学科特点的培养模式,保证博士生培养的高质量和高水平,是地方高校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导师制在地方院校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导师制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导师制源自德国,在研究生规模很小的情况下,导师制是一种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培养模式的非常有效的精英式教育。博士生导师不仅对博士生入学后的研究方向、培养计划、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和写作等主要环节起着引导和督促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博士生的人格塑造和素质的提高。我国博士生的导师制仍基本是导师个人负责制,实行“单兵作战”和单向指导,博士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课程学习和研究训练,并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导师个人的研究视野、治学方法和思维习惯往往会对博士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单一的导师制虽然有利于博士生习得导师的“真经”和获得真传,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近亲繁殖”,不利于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很难从其他导师处获得更多教益,也常常影响博士生个人研究兴趣和特长的发挥,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另外,地方高校较之重点高校,筹集资金比较困难,获得的政府资助也偏低。必要支持和资助的缺乏,使得吸引和招募优秀教授难以做到,这就导致了高水平师资力量的不足,学科带头人较少。同时,与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导师研究经费往往也是有限的。据调查:中部地区某高校2008年硕士生导师人均只有0.34个课题。也就是说,平均每3位硕士生导师中只有1位有科研课题。而现实中,高水平的导师所承担的课题可能不止1项,这样没有课题的导师所占比例会更高。在有的学校中,研究生导师除了自身教学科研的双重压力,还同时肩负着指导科学学位的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职责,这就使得导师在研究生的指导时间、指导范围和指导深度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而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影响。因此,单一导师制在地方高校的博士培养中存在着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

二、地方高校重点学科与博士生培养

学科建设是学校的龙头工作,对提升学校的内涵水平与办学层次具有重要意义。博士点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与实施项目,博士生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重点学科是带动整个学科发展的龙头,也是提高博士生教育的基础。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校在地方高校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间的产学研合作也较为紧密,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部分在专业结构、学科领域和行业特征方面明显具有特色优势的重点学科。与整体学科相比,地方高校的重点学科竞争力强,学科队伍相对合理,学科基地、仪器平台的共享机制相对完善。所以,地方高校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从现有学科基础出发,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以重点学科为龙头,构建重点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体系,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既在基础研究上下功夫,又加强产学研的结合,深化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使之成为满足科技发展与技术创新的专门人才。

三、建立基于重点学科的导师团队制博士生培养模式

鉴于单一导师制在地方高校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弊端,为了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建立基于重点学科的导师团队制是对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尝试与创新。导师团队制博士生培养模式,即打破传统的导师个人负责制,转向导师团队负责制,团队中的导师各尽所长,博士生从导师团队中获得多方教益,充分发挥导师组的联合指导作用,从而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这种方式不仅弥补了单一导师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使博士生能够及时连续地得到科研工作的指导,从而保证科研工作进程的继续,而且解决了导师个人特长的局限性与科研内在不同要求之间的矛盾。长期的知识和资料积累、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较强的推理和论证能力以及一定的写作能力等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必备素质。而一般情况下,由于个人特长爱好的不同,对于某个导师,很难同时满足科研各方面的上述内在不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团队成员可以发挥各自所长,对博士生进行高效高质地指导,对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建立导师团队制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地方高校导师研究经费有限的劣势,从而保证博士生科研工作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建立基于重点学科的导师团队制博士生培养模式,关键在于高质量导师团队的建设。建立导师团队,可以使导师充分发挥其特长和自身价值,可以促进博士生培养目标与导师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和统一,真正实现地方高校博士生的高质量培养。地方高校导师团队一般由重点学科中具有相同或相近专业背景的导师组成。组建合理的导师团队,首先要筛选团队成员,具有科研才能的同时更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不能仅关注目前的科研能力,还要看其后续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知识互补、结构合理的,以导师团队为基础的学术组织,不仅可以避免人才的浪费或不足,而且能使具有不同知识层次和能力的团队成员相互扬长避短、协调补充,从而在博士生的全方位培养中发挥最大效能。因此,导师团队的构建关键是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的梯队,对人员进行合理配置,按照用人所长、量才使用的原则,确保每位成员能被安置在与其能力特长相适宜的位置上。一个团队绝对不仅仅是几名“最优秀”的人的简单集合,一个好的导师团队既要有科研经验丰富的导师,也要有年富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导师;既要有科研整体实力强的学术带头人,还要有科研骨干成员。在导师团队引进人才时要充分考虑团队需要的人才类型,保证团队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必须积极倡导每位导师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导师团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科学定位,搞好协作,只有分工不同、任务不同,没有孰重孰轻之分。每个团队成员要不怕吃亏、不斤斤计较,有甘于奉献、顾全大局的精神。通过科研信息与科研方法的交流加强团队成员间的联系和沟通。通过积极采取换位思考等措施提高团队成员间的联系和沟通的效果。当然,要发挥导师团队制的最大能量离不开有效的团队内部激励机制和地方高校管理部门的重视。学术带头人应充分考虑团队成员的个人需求,通过制定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充分调动每个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建立有利于科研发展的团队激励机制,可以从创造良好科研环境、制定激励措施和政策、评价团队成员科研绩效等方面入手。除了要加强对单个导师科研工作业绩的考核,更要重视对整个导师团队的工作业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判。这就需要高校管理部门积极创造导师团队合作和活动的平台,特别是在建设基础设施硬件时应充分考虑是否能为导师团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和环境氛围。同时,还应在活动经费、管理制度等方面为导师团队制的正常运行提供支持,保证导师团队在指导博士生的过程中的良好学术氛围。博士生教育不同于硕士生之处在于博士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研基础,培养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对于博士生导师来说,他们对博士生的指导不应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心手相传,更重要的是博士生整体科研思路的把握和在科研工作瓶颈期给予的引导。采取导师团队制的培养模式,首先要提供学生自主选题的机会,将学生推到创新的第一线。导师团队就学生的选题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导师的学术思路和创新思想,进而拟定研究课题。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和导师团队成员的能力特长,学术带头人对团队成员进行指导工作的分工,充分发挥导师组的联合指导作用。除了日常科研工作指导外,导师团队定期与博士生召开小组会议,根据博士生的科研工作进展情况对团队成员的指导分工进行合理调整。

当然,导师团队制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团队成员之间若不能以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前提,就会在博士生的指导过程中出现重复指导或指导不足等现象,而团队中一些责任心较弱的导师还可能会出现敷衍塞责的问题。由此可见,虽然导师团队制对博士生的培养具有全面、开放、易于创新等优点,但仍不能排除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很多现实问题,因此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博士生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国;博士生教育;博士生教育改革国家项目;形成与实施

一、美国国家层面

博士生教育变革项目的形成

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认可,被视为博士生教育最为成功的模式之一。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修正、变革与演化,大部分人都认可和同意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并且与整个学术体系形成了良好的融合,许多国家将其视为典范。[1]

美国的博士生教育质量不言而喻,但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就业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美国,博士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大量的博士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美国博士生数量的扩张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达到顶峰,每年有超过4.6万名博士毕业生走出校园。20世纪80年代,按照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将自身定位为培养博士和研究型机构(Docto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的院校不足100所,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量超过200所。根据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调查,美国有超过300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但只有25%~30%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在高等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2]。第二,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之下,许多大学调整了终身教授职位(Tenured Faculty)。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AAUP)和哈佛大学的高等教育学术职业委员会(Collaborative on Academic Careers in Higher Education)的几篇报告中指出,无论是从主观层面上来看,还是从现实层面来看,当前大学雇佣教师的类型中,只有大约30%的教师是终身教授职位。所有的这些都表明,当前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机构不同与以往了[3]。许多大学趋向于和博士毕业生签订临时性雇佣合同,这和传统上博士毕业生会在高等教育机构中谋得一份稳定的有保障的工作相比,存在明显变化。第三,市场经济要求博士毕业生除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技能的优势外,还要具备使他们自身能够有效参与经济发展活动的其他特殊技能,当前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类型更加趋向多样化[4]。博士生就业市场是变化和不确定的,受当今经济、政治、人口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博士生就业可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困难过,如今新博士生就业市场显得缺少保障性,而且博士学位获得者从事的工作类型也有了重大变化[5]。美国大多数科学和工程方面的博士以及1/3以上的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不再像过去那样受聘于四年制高等院校。尽管他们愿意去高等院校工作,但一项关于工作岗位的调查显示,其中一半人将无法到高等院校工作[6]。工业领域的雇主和许多学生抱怨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和培养方式无法使其对迅速变化的工作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博士生课程和研究型博士学位教育主要由教授掌握,而他们一般都是与劳动力市场脱节的。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多的抱怨是没有给予博士毕业生良好的教学方面的训练和培养。[7]

同时,美国的博士生教育面临着以下主要危机:一是博士生的教育和培养过于窄化;二是博士生缺乏关键的专业技能,如有效合作和在团队中工作,缺乏组织和管理技能;三是没有为教学做好准备;四是花费太长时间来完成博士学位培养方案的要求,而且在某些领域中,一些学生最终也没能获得博士学位;五是博士生不了解在学术领域之外求职的情况;六是从完成博士学位到获得稳定的工作之间,博士生需要很长的转换时间[8]。当然,面对博士生教育的危机,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对博士生教育不断重塑(Re-envisioning)、重新思考(Re-thinking)、重新评估(Re-examining),并一直延续至今。美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经费投入和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举措。

进入21世纪,美国实施了一系列的项目和举措来变革博士生教育,以使博士生能够适应变化的就业市场的需要,缓解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危机。在这些项目中,主要的国家层面的项目有重构博士项目(The Re-envisioning the Ph.D. Project,1998-2000),综合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实习计划(Integrative Graduat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raineeship Program),积极响应的博士计划(The Responsive Ph.D. Program,2000- 2006),卡内基博士行动计划(The Carnegie Initiative on the Doctorate,2001-2005),从2010年开始的复合型博士计划(The Versatile Ph.D.)。最近开展的项目是美国历史协会(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AHA)从2014年开始的为期三年的职业多样性与历史学博士生行动计划(Career Diversity and the History Ph.D. Initiative)。美国历史协会投入了160万美元来推进该项目的实施,旨在为历史学博士生的专业发展建立新的“规范”(New Norm)。[9]

二、美国国家层面

博士生教育变革项目的实施和成效

(一)重构博士项目

1.简介

重构博士项目开始于1998年,由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Pew Charitable Trusts)资助实施,考察博士生培养机构和博士及雇佣博士的单位对博士生教育的看法。项目开始不久,研究小组便发现,即使美国的博士生教育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好的,国际学生竞相进入,但考虑到美国博士生教育的未来,包括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人文学院和社区学院、博士生、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基金会、政府部门、学科和教育委员会、K-12教育和认证机构在内的群体均表达了其看法(见图1)。[10]

2.目标

重构博士项目期望获得的成果主要由三部分:大量有前景的实践、文献资料汇编、不同利益群体对博士生教育的关注和反馈。项目旨在通过这三项成果来回答怎样重构博士项目以满足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项目组希望通过此举来加强博士生教育,使作为学位塔尖的完成者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3.实施与成效

(1)预期之外的结果

研究小组承认已经发生的一个事实,即为学术职位准备的博士生供过于求,这是对社会需求做出反应的一个意外后果。第一,在一段时间之内本科生的大量入学导致需要大量的研究生进行教学或辅助教学,这反过来为产出超过学术职位所需的博士贡献了力量。第二,社会对科技进步的渴求,包括对实验室的大规模投入,创造了更多的对研究助理的需求,并在某些领域导致了对科学家的过度供应。第三,对高等教育改进的承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卡内基分类系统(Carnegie Classification System)和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排名的基础之上,而两者都极其强调研究的重要性并且驱动了声誉效应的发展,这就带来了全国范围内博士生项目的增加。以上这些方面的努力带来了科研的稳定,其结果就是在很多领域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是依赖于研究的质量而不是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许多领域,那些没有学术职位的博士已经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这个“危机”最开始产生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但是现在其他学科也同样经历着这样的危机,这为重新思考博士生教育的资格标准、目的和训练提供了激励和契机。[11]

(2)相悖的观点

博士生教育为博士生开展有质量的科学研究做了成功的准备,但对于培养博士生来说大量的科研训练是否就足够了?在学术领域之内和之外的人士都声称科研训练不足以为学生承担其他方面的职责和工作做充足的准备[12]。这些不同的观点包括众多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组(见图1)。

(3)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一,减少攻读博士学位的时间,决定因素是“实质”;第二,发展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多样性;第三,增加博士生对科技的接触;第四,为博士生进行更广泛的职业选择做准备;第五,增强博士生对全球经济和环境的理解;第六,将跨学科作为完善博士生教育的一部分。[14]

(二) 综合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实习计划

1.简介

美国综合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实习计划开始于1998年,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旗帜性项目,在促进新的研究生教育范式形成方面扮演着先锋性的角色。

2.目标

美国综合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实习计划通过跨学科培养,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来培养科学、工程学方面的博士,使他们能够在研究和教育领域中寻求职业,凭借其跨学科背景和在所选择学科中获得的知识、技能,为其所在机构带来改变。[15]

3.实施与成效

美国综合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实习计划已经产生了278项奖励,为大约6500名研究生提供了资金。该项目已经在改变研究生学习体验、支持教学人员参与跨学科的教育和研究、促进所在大学开展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16]

随着项目的实施、推进和完成,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报告,如《IGERT项目中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竞争力》《跨越科学:发展跨学科的STEM劳动力》《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IGERT项目评价:对IGERT项目研究生的随访研究》《对初始影响的评价》。

(三) 积极响应的博士生计划

1.简介

积极响应的博士计划由伍德罗・威尔逊国家奖学金基金会在2000年开始实施,2005年了报告《积极响应的博士:美国博士生教育创新》(The Responsive Ph.D.: Innovation in U.S. Doctoral Education, 2005)[17]。该基金会在这项政策文本的前言中写道:“在博士生教育方面,有太多的言辞,太少的行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乐意承担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的双重任务:第一,对过去十几年中关于博士生教育的报告和由皮尤慈善信托基金资助的博士生计划的报告进行综合;第二,鼓励大学合作者参加能够影响学生和教师真实生活的创新活动,并将持续性的活动转换为这种创新活动。”[18]

2.目标

从一定意义上说,积极响应的博士计划迟到了很久,稳定的学术工作已经从劳动力市场上消失近30年了。毕业生、雇主和教师工会已经对这一趋势责难很长时间了。但是他们的反对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因为大学管理者继续用非终身的和兼职的雇佣方式来代替终身职位。积极响应的博士计划就是要直接与这一问题正面接触,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19]。积极响应的博士计划表明,博士生教育必须改变并且正在以创新的和有效的方式发生着改变。[20]

3.实施与成效

2005年,积极响应的博士计划确定了四项行动计划。第一,强调重视与关注中小学教育(K-12 Education),以增加研究生教育和教授职位的多样性。第二,寻找新的方式将学术知识运用到社会变革之中,提高公费奖学金额度。第三,强调博士生教育的全球化。第四,增强博士生的专业发展,以使他们能够更广泛地选择职业。[21]

积极响应的博士计划的圆桌会议产生了一些令人信服的结果,并且有几个院校已经践行了这一思想,产生了较好的效果[22]。参与该项目的大学提出了一些关于博士生教育发展的建议。第一,研究生院的核心观念应该加强,使研究生院成为一种关键性的力量来打破项目之间的障碍和资助更有能力的博士生。第二,在所有学科领域中,博士生的最后毕业标准应该从教授博士生的教员、学生本身和雇佣博士生的不同部门的代表的综合分析中得来。第三,院系和研究生院应该使博士校友更广泛地参与到博士生的培养之中。第四,博士生既需要院系也需要超越院系层面的强有力的和有效的关注,以培养研究生的领导力,并将其作为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发展的一部分。第五,为考虑读博士生的学生提供关于博士生教育、项目预期和事业发展前途等方面的信息。第六,博士生项目迫切地需要丰富指导方法,如通过小组指导等方式,并保持学生的多样性。[23]

(四)卡内基博士行动计划

1.简介

卡内基博士行动计划是一项为期五年的研究和行动计划,旨在改进美国大学的博士生教育,在化学、教育、英语和数学学科中选择院系作为合作院系。合作院系对博士生项目的所有方面以及与博士生培养相联系的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合作院系对此的分析从厘清所在学科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开始。[24]

2.目标

卡内基博士行动计划的最初目标是面向研究生项目,使研究生项目中的要素更加有力、更加清晰地与其不断发展演进的目的相连。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顶尖的研究生项目来支持博士生教育的实践。记录和分析这些措施的特征,可以帮助学科群创建模式和树立成功的典范,并让所在领域的其他人知道。[25]

3.实施与成效

卡内基博士行动计划从2001年开始实施,由参与院系做绝大部分的工作。参与该计划的院系需回答以下问题。首先,“博士生项目想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博士生项目对于使学生发展成为学科的管家(Stewards of the Discipline)意味着什么?”对院系来说,回答这一问题的策略是描述典型的毕业生,界定最基本的教育经验,并确定他们可能的职业路径。其次,“当前的实践能够最好地服务于博士生项目目标的实现吗?博士生项目中每个元素的教育目的是什么?项目中的哪些元素需要保留和得到肯定?项目中的哪些元素需要被改变或消除?辅助你回答这些问题的论据是什么?收集上来的证据是什么,改变是否能够服务于想要的结果?[26]”发生在院系层面的改变可能是有意而为之的不断渐进的改变,而不是激进的改革。许多院系做出了课程方面的改变,有几个聚焦资格考试(Qualifying Exam),其他的一些聚焦学生成为教师或研究者的准备上。

随着卡内基博士行动计划措施的展开和推进,产生了两个核心思想。第一,重新思考博士生教育的培养方式,如学徒制(Apprenticeship)。第二,健康的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知识界(Intellectual Community),为研究生教育提供最好的和最有效的环境,而且有意地创造和形成这样一个共同体也是可能的。这些并不是新的理念,但是这些思想是根据21世纪的现实经过认真考虑得出的。虽然二者是不同的思想,可以单独地存在,但卡内基博士行动计划项目组认为当这两者共存时,博士生项目的实施效果会变得更显著。[27]

三、总结与启示

纵观美国国家层面的博士生教育变革项目,存在着以下共同特点,值得我国博士生教育学习和借鉴。

第一,直面美国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使美国的博士生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21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博士生在就读期间和毕业后提供机会和多途径的就业选择与就业路径。

第二,强调对博士生教育的创新。对传统的博士生教育的目的、学徒制的培养方式、狭窄的就业范围等提出挑战,开发并鼓励创新的博士生培养路径并重新定位博士生教育。

第三,强调博士生教育的跨学科培养。在不同的国家层面的博士生教育变革项目调查中对雇主的调查发现,单一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够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素养无论是对博士生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满足雇主需要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

第四,强调合作及伙伴关系的重要性。教育部门同政府部门、商业或企业部门,以及基金会或国际组织等机构的合作能够丰富博士生教育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博士生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密切博士生教育同全社会的联系。

第五,强调博士生培养的国际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博士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体验也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实施的博士生教育变革国家项目极其强调这一点。

第六,博士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已形成共识,不同学科间的差异也得到普遍认可。稳定的大学教学岗位的就业路径竞争激烈,不同的学科由于其不同的特点在人才培养和就业路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第七,强调STEM劳动力的培养。STEM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最直接的联系,如综合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实习计划就直接指向美国科学、工程学方面的博士生培养,重构博士项目计划在STEM劳动力培养方面的优先举措和投入等都可见一斑。

第八,重视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发生、发展和保持。美国对博士生教育的关注、重视和投入由来已久,但在不断的变革中一些革新措施会随着项目资金或项目的结束而终结,存在着难以持续的问题,因此在上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组积极调动院校、教学人员和各方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利于良好措施的持续发展和推进。

参考文献:

[1][7]Philip G. Altbach. Doctoral Education: Present Realities and Future Tren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Higher Education[M]. 65-81.

[2][3]David M. Callejo Perez, Stephen M. Fain, Judith J. Slater. Higher Education and Human Capital: Rethinking the Doctorate in America[M]. Sense Publishers.,2011: 8.

[4][8]Maresi Nerad & Mimi Heggelund. 博士教育全球化:动力与模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210.

[5][6][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罗伯特・O・波达尔,帕崔凯・J・甘波特. 21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88-123.

[8]Maresi Nerad. The Ph.D. in the US: Criticism, Facts and Remedies[J].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2004(17):187.

[9]Denise Cuthbert, Tebeje Molla. Ph.D. Crisis Discourse: ACritical Approach to the Framing of the Problem and Some Australian ‘Solutions’[J]. Higher Education, 2015, 69:38.

[10][11][12][13][14]Jody D. Nyquist, Bettina J. Woodford. Re-envisioning the Ph.D.: What Concerns do we have? 2000,pp,3. Funded by 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R/OL]. https://depts.washington.edu/envision/resources/ConcernsBrief.pdf,2016-1-15.

[15]Susan Brown, Judith Giordan. IGERT: Integrative Graduat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raineeship[R].2006-2007 Annual Report,pp2. NSF:08-40.

[16]IGERT: Mission, History & Impact[EB/OL]. http:///public/about/history-and-mission, 2016-01-01.

[17][18][19][22]The Woodrow Wilson. National Fellowship Foundation. The Responsive Ph.D. : Innovations in U.S. Doctoral Education. September, 2005.[R/OL] http:///wp/wp-content/uploads/2013/06/ResponsivePhD_overview.pdf,2016-01-07.

[20][21]Executive Summary: The Responsive Ph.D.: Innovation in U.S. Doctoral Education, P1[EB/OL]. http:///wp/wp-content/uploads/2013/06/WW_RespPhD_execsum_w_caselist.pdf,2016-01-07.

[23]Innovation in U.S. Doctoral Education.[EB/OL].http://health.usf.edu/research/savp/responsive_phd_ 20060705.pdf,2016-01-07.

博士生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博士生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德国;美国;本硕博;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73-02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可以说是“源于德国,盛于美国”。19世纪,洪堡创办德国柏林大学,并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由此,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培养科研人才”成为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设立标志着现代博士生教育的开端。美国在借鉴德国培养哲学博士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快速发展具有美国特色的博士培养模式。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开端。经过不断的改革和调整,美国博士生教育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典范。由于这两个国家高等教育实施的都是弹性学制,即根据修学时间的长短和通过的相应等级考核来确定授予的学位等级,由此可以得出,两国博士培养采取的是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选择德国和美国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对我国实施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所借鉴。

一、概念厘清

目前国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有多种说法,有学者将其概括为过程说、方式说、方案说、要素说、机制说。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在199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将“人才培养模式”定义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规定着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通过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等要素的组合,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总和。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打通,统一安排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考核管理、毕业论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德国高校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与我国目前的三级学位制度(学士、硕士、博士)不同的是,德国高校直到20世纪才开始从只设一级学位(博士)改为授予二级学位,包括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近几年,德国一些大学为适应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三级学位制度,逐渐在一些专业也设置了学士学位。

(一)入学方式

德国的博士生教育不设置专门的入学考试,但整体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申请人必须是13年制的高中毕业生,通过大学或与大学同类的高校专业考试,成绩至少为良好(德国高校采取5分制,1分为最好)。同时,申请人得联系一位导师,向导师阐明自己的研究意向、论文方向。在德国,导师在招生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权,如果导师同意,就会向系里推荐申请人,系博士学位委员会仅就申请人资格进行审查。当然,导师对申请人的考察也是非常严格的。

(二)课程设置与科学研究

在本科学习期间,德国大学在课程上注重跨学科、宽口径设置,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并及时开设新兴的课程,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德国大学并不为博士生开设专门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以及论文的需要自由选修课程。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门针对博士生开设跨学科课程,代替以往狭窄的专业教育。同时,还针对博士生专门开设了外国语教学课程,任何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各种外国语言,以提高外语表述和写作能力。

德国大学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进行科研和给教授当助教得到锻炼。博士生必须成为导师科学研究的助手,通过给学生上习题课、实验课,带学生参观学习,辅导作业或毕业论文,边工作边提高。另外,博士生必须参加教研室的研究工作研讨会和学术报告会,作学术报告,也可以到外校或者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开阔眼界,掌握科学前沿新动向。

(三)导师指导

德国的博士生培养是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导师对博士生进行个别指导和培养,并且对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负责,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关系类似一种师傅带徒弟的关系。导师不仅对博士生进行系统的科研培训,还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博士生对科学研究树立正确的学术态度、学术信念和学术道德。

三、美国高校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分为研究型和专家型培养模式。研究型博士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哲学博士,专家型博士培养模式主要培养专业博士。研究型博士修学方式以全日制(full-time)为主,专业型博士修学方式以兼读制(part-time)为主。采用全日制修学方式以本科或者硕士直接毕业攻读博士学位的人为主。实际上,在美国大多数学生读完本科就可以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只有少部分高校或学科要求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必须获得硕士学位。

(一) 入学方式

注重全面考察,重视考生的全面素质、能力发展、研究水平,不单纯以分数取人。研究生入学程序一般为考试、申请、面试。(1)考试。参加美国考试服务处举办的研究生入学考试(GRE),并达到相应学校的录取分数线。(2)提交申请材料。申请材料一般包括:大学本科或硕士期间所学各门课程的学分及成绩(GPA);2―3名教授推荐信;个人简历;大学期间或工作期间的科研成果。(3)面试。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能力等各种能力,测试申请者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了解其科学研究的基本设想和主要倾向,综合考虑申请者的学术背景和生源状况决定是否录取。面试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往往占据非常大的比重。

(二)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

在课程设置中,一是注重基础理论课,基础学科的授课时数一般所占比重都比较大;二是强调学科交叉,十分注重加强文理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避免研究生知识结构单一。许多博士生专业开设了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选修外系课程。另外,一些大学建立了跨学科研究中心,带领学生开展跨学科研究,以研究项目推动跨学科课程学习。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更新很快,特别重视前沿知识的讲解,不断更新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活跃发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研究生在培养中十分强调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制订教学计划、安排研究生活动时,都将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为重点。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导师常常把基础课程教学与科研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教学与科研融合,构成研究生教育的两翼。

(三)导师指导

美国硕博贯通研究生培养实行以导师为主的团队合作式指导方式。美国的研究生不是一入学就选择导师的,而是先参加课程学习,在学习中学生和教师互相了解,然后学生根据对本专业师资力量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指导教师和指导委员会成员。一般情况下,硕士生指导委员会由3―5人组成,博士生指导委员会由5―7人组成。这种学科团队合作指导的方式,具有教授之间学术优势互补、提供多方面研究机会以及应变能力强的特点,从而能够更好地扩展和强化对研究生的指导。在特殊情况下,学生有权提出更换导师或重组指导委员会。

(四)资格考试

资格考试也称综合考试(general examination),一般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两年后,根据学习进度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后,组织3―5名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包括笔试、口试、文献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或研究计划和论文等方式。资格考试的难度非常大,淘汰率一般在5%―20%。如果2―3次没有通过考试则会被淘汰,学生只能获得硕士学位。

四、启示

通过对德国和美国贯通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分析,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第一,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符合国家、学校的教育传统和实际情况。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的国家各有特色,但是都与自己国家人才培养传统制度相符合,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生源遴选上,严格而又灵活。两国的贯通博士生在生源选拔上都不完全以分取人,而是通过多方面、多方式考察来确定,更加注重对科研素质、科研潜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分析表达能力和应变适应能力的考察。第三,完善的制度,严格的培养过程管理。两个国家在贯通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制度,从入学、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到资格考试、毕业论文答辩,以确保人才的培养质量。第四,课程设置上重基础,讲宽泛。德美两国在贯通博士生培养课程上都注重跨学科交叉,宽口径设置,鼓励学生跨系选课,以培养学生宽泛的知识结构。课程知识都更新很快,与前沿研究结合紧密,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同时,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互贯通,理实结合,科教融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总之,德美两国在贯通博士生培养模式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坚持贯通与开放的原则,尤其是美国的培养模式,实现了全面的贯通与开放,贯通的课程体系、导师指导制度、分流淘汰机制,开放的学术氛围、课程选择、能力培养等。当然,两国贯通博士生培养模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提醒我们在构建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中注意,比如德国单一的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受导师水平、精力限制,可能影响指导质量;美国严格的资格考试,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致使博士生的流失率偏高。

参考文献:

[1]姜士伟.浅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2]孙希.美国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07,(2).

[3]陈学飞.传统与创新:法、英、德、美博士生培养模式演变趋势的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博士生培养范文第6篇

会议期间,首先由沈德立教授受国务院学位办委托传达了今后一个时期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思路,与会代表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讨论。随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等8个单位的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3个单位的心理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学位点建设及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等9个单位的心理学二级学科新增博士点的代表也汇报了各自今后的工作设想。与会代表还围绕博士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博士点科研条件的改善、博士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以及如何把好博士生招生和培养质量关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完善博士生导师遴选与博士生招生机制,是心理学博士点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博士生培养方面,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还应根据心理学科的特点,加强对研究生研究方法与实验技术的训练,提高他们从事高水平研究的专业技能。部分培养单位的代表还就博士生培养的年限,以及通过中期考核、开题报告、论文答辩等环节严把博士生培养质量关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设想和思路,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响应。

与会代表认为,本次会议求真务实,不仅总结了过去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经验,而且对今后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博士研究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会议决定,第二届全国心理学博士点建设工作会议将在明年适当时候在江西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和保证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生培养范文第7篇

关键词:博士学位论文;国际化评审;评阅意见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235-02

一、国际化评审的重要意义

博士培养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人才素质和科技水平,而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是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即论文采用全英文书写,主要由外籍专家评审,并采用全英文的方式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对博士论文进行国际化评审,有利于比较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评审促进博士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提高,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同时国际化评审有利于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大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因此,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国际化评审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探索国际化评审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一些高校花大力气建设了一批全英文专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我国攻读全英文博士学位。有些高校甚至聘请了国际知名外籍教授担任全职教授或兼职博导。这部分博士生毕业全部撰写英文论文。采取国际化评审的方式,更符合这些师生的实际需求。

其次,众多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建设了一大批双学位博士生项目。试行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有利于博士生的培养标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同时也吸引了国外优质留学生生源来我国攻读双学位项目。

三、国际化评审的实践背景

此前,国内少数高校曾进行过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的尝试[5],但是并未有大范围的实践。国内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国际化评审方式尚处于摸索阶段,尚待完善和改进。因此,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学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国际化评审实践为借鉴,通过分析和总结,试图为今后国内的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探索提供参考。

我校的生物学科近年发展迅速,在教育部第三次学科评估中位列第三,且博士培养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因此生物学科成为我校985三期试点国际化评审的学科之一。本文以该学科进行的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为例,通过分析专家的评阅意见,力求从国际专家的评阅意见中总结出先进经验,为今后提高博士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四、评审的侧重点分析

参加评审的既有来自德国、英国、美国等国的欧美专家,也有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亚洲专家,还有来自欧美著名大学的华裔专家,以及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通过对总计32份国际评审专家的评阅意见的分析,发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评阅的重点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侧重点的不同。

生命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实验科学,讲究的是发现未知,各国专家都关注论文的创新性,以及创新的实用价值。不过专家们评阅关注的点各有不同。

(一)欧美专家

欧美专家往往会对论文的研究领域、研究目的、研究策略、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逐一细致分析,指出闪光点。欧美专家关注作者作为独立的研究者,选取合适的实验方法,并熟练运用,使之为解决科学问题服务的能力,并同样看重课题合作研究者对文章的贡献。欧美专家不光看重论文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研究,也看重作者作为第二甚至第三作者,协助他人完成的相关课题。尤其重视作者是否在本领域内影响因子高的SCI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同时,欧美专家尤其关注英文的写作,特别是摘要和前言的写作。大到文章的结构,语言的陈述,小到图表图例的格式,参考文献的标注,语法和拼写错误等,都会在评阅意见中指出。

(二)亚洲专家

亚洲专家会详细分析作者的写作和实验思路,并同样关注作者的科研水平,包括对所研究领域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和欧美专家相似的还有,亚洲专家同样重视作者在影响因子高的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对论文的写作细节的关注度也和欧美专家类似,也都提到了前言和摘要的写作,用词的准确性,图表图例、参考文献、语法和拼写错误等。不同的是,亚洲专家尤其关注论文的实验部分,设计是否合理,数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有说服力等都是关注的重点。并且,亚洲专家往往会关注作者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三)欧美华裔专家

欧美华裔专家和亚洲专家相似的是,也会详细分析作者的写作和实验思路,并同样重视论文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作者对本研究领域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也是华裔专家关注的重点之一。这和欧美、亚洲专家也类似。华裔专家也重视作者发表的SCI论文,但程度不及欧美和亚洲专家。虽然所有参加了国际评审的博士生都发表了较高水平的SCI论文,但是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华裔专家的评阅意见中提及了SCI论文。而绝大部分欧美专家和亚洲专家都对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有所提及,并把发表SCI论文作为博士生科研水平的重要体现。华裔专家特别重视的是论文的独创性、工作量以及研究深度。华裔专家还重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写作细节如拼写和语法错误等也有提及。不同的是,华裔专家往往会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国内专家

国内专家和国外专家相似的是,关注作者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且关注论文实验的设计和的分析,以及论文涉及的工作量和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和华裔专家相似的是,国内专家一般也会提出对下一步研究方向的建议。和国外专家明显不同的是,评阅意见中几乎不提及作者发表的SCI论文。国内专家会对论文写作上的细节有所关注,如指出图表和图例的标注错误,但是对英文用词的准确性,拼写和语法错误等,未有提及。

五、启发与思考

一方面,多份海外专家的评阅意见提到论文已经达到国外知名高校授予博士学位的水平,这表明国内生物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同时虽然各国专家的评阅重点有所区别,但是所有专家都特别重视论文的独创性。独创性既包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科学问题,又包括提出创新的观点,使用创新的方法,得出新颖的结论。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博士生培养的重点。

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各高校都对博士毕业有发表一定水平的SCI英文论文的要求,但是,从专家的评阅意见来看,国内博士的英语写作能力尚待加强。除个别专家提到论文作者的英文流利外,其他都曾详细地指出作者用词、拼写和语法的错误。因此今后在博士培养中,撰写英文论文的能力需要作为一个培养重点。目前我校已经开设专门针对博士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旨在提升博士生撰写英文学术论文的能力。

综上,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国际化评审是博士生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要准备。国内博士论文虽内容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因此,今后应该继续推进和推广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努力学习国外培养博士生的先进经验,提升博士生培养的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莉萍.浅析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主要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131-135.

博士生培养范文第8篇

本科四年,硕士三年,博士三年。待到毕业那一天,招聘会上放眼一望,密密麻麻小山似的人头,手中捏着的文凭已经和白菜一个价了!博士人生,正如《中国青年报》上那位老兄所说,读着读着就读进了“垃圾桶”。

博士与白菜一个价了!这声叹息,实在是让人无限惊叹!

博士这个词,在十年前大多数的人还没有听说过,而在今天,博士却已经泛滥,它还能继续泛滥下去吗?不得而知。但笔者认为,无论泛滥也好,不泛滥也罢,博士都是不会与大白菜一个价的。把博士和大白菜等同于一个价,是中国教育经济背景下的博士生的内心恐慌,是他们对中国教育的彻底失望。他们为什么内心恐慌,为什么对中国的教育彻底失望?因为他们“读着读着就读进了‘垃圾桶’”。

博士是怎么读进“垃圾桶”的?就时下状况而论,导师当负完全责任――导师误导,致使博士生迷途。导师误导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原因是,有的导师并不具备导师的资格,而是随着大学的升格而顺其自然地升格为了导师。这样的导师,是中国教育激进发展作用下的垃圾产物,他们所带出来的博士生,自然也就是“垃圾筒”里的一分子。

另一个原因是,有的导师有真才实学,但因为受经济驱动力和学术功利主义的影响,只顾个人利益,把自己的学生也当作了“学术民工”,役使他们为其效劳。跟着这样的导师,三年下来,不少干活,但却只能是干些粗活,根本就学不到什么东西,其结果,也只能是“读着读着就读进了‘垃圾桶’”。

在这两种原因之下,博士生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能学些什么,他们不能左右自己,而即将的毕业、走向社会,又让他们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学历虽高,但没有真东西。在这样的忧虑中,他们只能是“垃圾桶”里迷失的羔羊。

从“垃圾桶”里走出来的博士生,他们又怎么不会在走出校门时发现,“生命中真的不能承受博士之轻”。而他们又是否想到,更为严峻的是――国家真的是不能承受博士之轻了!早在2005春天,中国在学博士生培养规模就跃居世界前列,达到14.35万,而在美国大学中,每年博士学位授予数量超过700人的,只有2所,超过600人的也不过6所,但是中国已有多所高校博士生招生人数超过1000人,最多甚至达到了1400人。

数量上的优势,并不等同于质量上的优势。只在数量上占优势,那只能说明是把教育做成了经济。

2005年,清华大学某实验室的博士生王垠向清华大学写下了近万字的退学申请,其退学的具体原因有二:一是不认同清华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二是不愿意充当导师挣钱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