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食品工程原理

食品工程原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食品工程原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食品工程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改革;高职;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051-03

《食品工程原理》是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对于食品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食品工业生产过程中各个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内在规律、典型设备的设计选型计算方法,培养其实际生产操作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以及操作问题的工程能力。此外,学好这门课对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依据岗位(群)要求和课程特点,针对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课程改革提出对应策略。

一、《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特点

笔者结合近几年《食品工程原理》的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有如下特点:①学生需具备高等教学、物理学、物理化学和工程制图等选修课程的基础知识,知识面较广;②涉及大量公式的推导和计算,理论性较强;③每个单元涉及各种结构复杂的设备操作及其可能出现的故障,工程实践性很强。

二、《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其问题

1.学生的基础不牢,理论知识吸收难度大,学习积极性不强。《食品工程原理》的理论性很强,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理论教学重点放在大量公式的推导、记忆和习题的解答上,但高职学生的数学和物理基础薄弱,对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实际意义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不利于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因此,学习此课程后仍有很多学生并未理解其真正意义,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仅局限于掌握几道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很大程度上把工程问题当做数学问题去解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缺乏工程思维,学习兴趣不高。《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在大二上学期开设,虽然学生曾到相关食品企业参观,只是走马观花而已,很难深入生产一线,工程概念认识不足,且对食品生产过程及设备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然而,《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以培养工程型人才为教学目标,涉及众多的设备结构、复杂的操作原理、各种抽象的操作现象及大量的工程设计。虽然教师在授课时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画图讲解,但学生缺乏工程思维,仍是茫茫然不知所云,普遍反映该课程晦涩难懂,致使学习兴趣不高。

3.实验设备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高职毕业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设备多是大型的成套设备,价格昂贵且占地面积大,难以达到需要各种单元操作设备俱全的实训条件,且同一单元操作项目往往只有一两套教学设备。因此,在现有的实训条件下,学生缺少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机会。

4.评价方式僵化,无法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课程考试方式均采用单一的闭卷考试,仅能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却难以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这与高职培养目标不符,无法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改革的措施

在分析食品企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素质的基础上,根据《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特点和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改革。

1.重应用,少推导。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要以“应用”为主旨构建《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体系,在基础理论教学中应降低理论要求,以应用为目的,达到必需或够用即可。比如,尽量减少公式的推导,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意义、应用范围和运用方法,使学生从抽象的理论知识中解脱出来,从学会书本表面知识转变为会学、会用。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启发式教学,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相联系。教师授课时,引入一些生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枯燥的知识点。例如,在讲授“如何通过调控传热系数强化或减弱传热过程”这个知识点时,可向学生提出“真空杯是如何实现保温”这类问题加以引导,让他们明白其原理是真空杯为双层杯壁且抽成真空,可减少导热系数;而瓶盖设计为密封,则可降低对流传热系数,减少整个传热过程的热损失实现保温。

(2)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授课内容形象而生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将一些工程实例通过屏幕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丰富而逼真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将抽象难懂的内容(如设备的内部构造、工作原理等)形象地表达出来,将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直观,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但是,单纯地采用多媒体教学,则会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尤其在做一些理论知识的推导时,由于多媒体速度太快、信息量过大,可能造成学生思维跟不上,黑板和粉笔就会体现出优势。比如,在推证公式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必要时可加入数学和物理知识的铺设,也可控制推导速度使学生跟上教学节奏,对知识点及其应用理解更为透彻。因此,根据《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3.广泛联系工程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生产实际的工程问题出发,进行引导、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由浅入深地让学生建立起一种工程的意识,用工程的思维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当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相联系时,才能使学生认识到食品工程原理在工程实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就教师而言,可从奶制品制备、啤酒酿造、果蔬加工这些常见食品的生产工艺出发,为学生介绍如何灵活应用工程化方法分析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讲授“滤饼过滤”时以果汁的加工工艺作为实例引入新课。首先,为了保证果汁成品的品质要求,需用过滤法去除果汁中的果肉颗粒及其他悬浮物质,从而引入滤饼过滤操作。然后,结合高中的过滤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滤饼过滤的原理、实质和基本过程,以此激发学生对过滤过程的学习兴趣。对过滤有了整体了解后提出问题:“为什么随着过滤量的增加,过滤速度会逐渐下降?为了提高过滤速度可采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可压缩滤饼、助滤剂和过滤速率计算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最后,介绍果汁加工生产中常使用的过滤设备(板框压滤机)设计选型和操作原理。此外,我们还在学习《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期间增设“认识实习”课程,让学生到食品生产工厂参观。在参观过程中,结合生产工艺和产品要求等重点讲解单元操作与食品生产的关系,分析不同单元操作所用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以增强学生对食品生产过程和设备的感性认识,以及对工程设备的想象力。

4.校内小型生产线和仿真教学软件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高技能型人才,逐年改善实训条件。目前,我们已拥有了蒸馏、吸收和管路拆装三种校内小型生产线。与此同时,为了有效解决现场教学设备数量不足的问题,还向东方仿真软件公司引进了食品工程原理实验仿真软件。该仿真软件就是借助计算机在仿真系统上再现食品工程过程的实时特性,模拟真实的食品生产操作与控制系统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常开车、正常停车、正常运行、紧急停车和事故处理等过程。通过这套仿真系统,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离心泵、液位控制、列管换热器、精馏、干燥、吸收等单元操作技能训练。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操技能,针对现有的实训条件,采用了校内小型生产线和仿真教学软件结合的方法,对本课程配套实训周的教学安排进行改革。首先,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在非常逼真的操作环境中进行操作技能训练。学生通过人机对话,既能对生产实际有很好的认识,又能亲自动手进行反复操作,达到熟练完成各单元操作的冷态开车、停车和事故处理等操作,而教师通过主控制台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每位学生的当前操作情况;其次,当学生通过仿真软件熟练掌握各单元操作设备和流程操作后,再由教师在精馏、吸收和管道拆装等小型生产线上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了解实体设备的操作过程,以及不当操作对实验设备的影响。这样,可使学生了解实体和模拟操作的一致性,同时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最后,让学生分小组轮流在不同的生产线上进行实体设备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实操能力。通过以上三阶段的实操训练,可使学生更熟悉各单元操作的原理、设备操作规程,以及不当操作对设备的不良影响与解决措施,更有利于学生达到专业岗位的技能要求。

5.多种考核方式并存,多角度评价学生。课程考试方式由传统单一的闭卷考试改为闭卷考试、课堂讨论、仿真实操考核、平时表现等四种形式相结合。通过多种考核方式,可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的能力,使评价结果更公平和科学。具体比例如下:闭卷考试成绩占40%,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情况;课堂讨论成绩占20%,给出五六个题目供学生选择,四五人一组,根据所学知识查阅资料完成,此项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平时成绩占10%,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仿真实操考核成绩占30%,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对考核方式的改革,评价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食品工程原理》是一门设计知识面广、理论性高、实践性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只有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达到培养工程思维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职业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武奇.食品工程原理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1).

食品工程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35-03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是“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是理论课教学的继续、补充和深化。通过实验教学,验证了理论教学中涉及的一些结论和结果,同时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观念、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实验,理论性很强,具有典型的工程特点。学生普遍感到概念多、物理量多、公式多,学习起来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在传统实验教学中,从实验准备到实验讲授均由教师完成,这种方式很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维的能力,创新意识更是无从谈起,实验往往成为一种形式[2]。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大部分毕业生将直接面向生产一线,需要较强的实践技能来从事现场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因此,实验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如何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是任课教师始终不渝的一项重要任务[3]。本实验教学小组通过五年的实验教学实践,对“食品工程原理”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进,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一、合理安排实验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一)实验单独设课,单给学分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采用单独设课的方式,与理论教学互相补充。实验课的教学由4名专任教师负责,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学时设置在24―32学时之间,单独进行成绩评定,单给学分。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上实验课程时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实验课与课堂理论教学由一学期同步进行改为推迟一个学期进行,这样实验课程安排可以不受课堂理论教学进度的限制,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学秩序。

实验课程单独设课,可以改变教师、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错误观念,强化学生对实践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理解,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实验“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开放实验室

以往的“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安排相对集中,实验班级多,受实验学时数及设备台套数的限制,教学实验经常5―6人一组,共同完成一项实验内容。这样,一部分学生在操作时,另一部分学生却只能旁观,实验教师对学生的平时成绩也无法客观评定。同时,由于实验室往往在上课时才向学生开放,导致使用高峰时设备不够用,而不上课时设备又大量闲置。这种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导致实验课堂效果不佳,设备利用率低。

开放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贯彻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是国家对高校本科教育评估的要求之一,而且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学生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因此,应不断完善实验室的开放制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来保证实验内容的顺利完成[4]。

本实验教学小组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率先对“食品工程原理”实验室进行限时开放,制定了开放时间和管理办法,为各年级学生提供更多的工程实践锻炼机会,同时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实验教学质量。学生在课余时间轮流到实验室补做在平时有限的实验时间内未完成或做失败的实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设计类或综合类实验项目。这样,既克服了由于实验仪器设备套数少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弊病,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三)编写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材

选择合适的实验教材对提高学生的预习、复习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教学小组根据应用型院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于2010年编写了《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指导》一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本领域资深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与实验设备厂家进行多次沟通探讨,根据仪器设备的更新情况,充分采纳了厂家设备工程师的意见和建议。在实验内容叙述上,将传统的“灌输式”语言转变成“启发式”的语言,力求文字篇幅简约、通俗易懂,图表清晰透彻,生动形象。在实验操作方法介绍中,删减了为避免学生损坏实验设备而详细编写的实验步骤,修订完善了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补充了具体的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尤其突出了安全操作方面的内容。每个实验增加了思考练习题,题目丰富全面,既包括设备运行的关键问题和理论依据,也包括与实验内容相关的补充知识。思考题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上逐一作答,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项内容。

(四)在过程教学中强化预习的作用,以“模拟教师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课前预习能够促进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提高实验课堂效率,是一项重要的自学环节[5]。以往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实验讲义写好预习报告就算是预习,但由于“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装置结构复杂,实验步骤较多,学生仅仅依靠阅读实验讲义,很难完全理解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因此,达不到预习实验的目的[6]。对个别不认真的学生常常把预习变成简单的照抄实验指导,自己写下的内容都不经过大脑,做实验时完全依赖教师的课上讲解,才能对实验装置有所了解。另外,仅仅通过书本预习,学生对实验装置的启动、操作、控制等问题感到无从下手。课上第一次接触和使用设备,对各种仪表和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水、电、泵、风机、易燃易爆试剂等安全问题知之甚少,因此,容易发生错误操作,甚至引发事故,学生往往也存在畏惧情绪,不敢动手操作。

为此,我们对实验预习方式进行了改革,在书本预习的同时,增加学生实验现场预习的环节。在实验前要求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同时教师监督、管理和检查工作。一是要求学生必须带着问题和任务预习,认真阅读教材和实验讲义,经过总结消化理解吸收后,写出简洁的总结性预习报告,不能完全照抄;二是学生到实验现场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到实验室熟悉仪器设备,对照实验讲义进一步熟悉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直观地了解和认识各种测量仪器仪表,记录下问题,组内讨论。经过这样两个步骤的预习,大部分学生对准备要做的实验已经比较清晰。课堂上教师对重要的常用知识点、原理、设备构造、步骤、注意事项进行随机提问并打分,合格后才允许动手做实验,并作为过程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负责动手操作,一些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不深,往往跟着其他学生滥竽充数,课程结束后基本没有什么印象,操作考试难以通过。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课题组提出“模拟教师法”授课形式,经过4轮的教学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开发“模拟教师”授课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

“模拟教师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正式上课前对学生进行统一培训,然后开放实验室,学生反复推敲实验内容制定出“学生教案”,在正式课堂上由主讲学生进行模拟授课,教师监督补充,启发引导,协助学生完成实验教学,并通过提问、讨论等环节真正理解消化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自主学习、团结协作、语言表达和实践动手能力,收到了学生一致的好评。

(一)分配主讲任务

由于受大型仪器设备的套数限制,一次实验授课仅限于24人,分成四个小组,同时进行4个实验项目。在正式上课开始前一周,为每名学生分配一个实验的主讲任务,安排预习内容及预习报告的书写规范,同时强调主讲责任的重要性和成绩评定标准,要求学生高度重视。

(二)课前预习

学生在分配任务后,开始对照教材、实验指导和相关资料进行实验预习,按照要求书写预习报告,同时定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结合现场预习自己主讲的实验内容,充分自学,总结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教师集中培训

负责各个实验的教师将主讲相同实验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的现场培训。联系设备的生产实际,对操作、应用、使用维护及注意事项等各个环节认真讲解,同时一一解答同学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反复操作,直到熟练掌握设备的运行方法。强调好重难点和思考题,规范实验记录处理要求,另外,讲授一些实验教学方法,给学生一些自由空间,自己总结一些课上提问的问题,活跃课堂气氛。

(四)完成“学生教案”

主讲学生在培训后要求撰写“学生教案”,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部分。教案形式由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决定,任课教师对上交的教案及时批改,提出修改建议。学生拿到修改后的教案认真备课,可以选择给教师或寝室学生试讲练习,期间有不清楚的问题随时找教师请教,做到融会贯通。

(五)课堂讲授

正式上课时由主讲学生给小组其他学生讲授实验,教师在旁边辅助。学生可以使用板书和各种教学设备进行讲解,讲解完毕后现场演示实验操作,并对组内的学生进行提问考核,待组内所有学生掌握实验内容后才开始操作实验。在整个课上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起着引导、辅助和监督作用,遇到主讲人讲解不到位、不透彻的地方,由教师及时补充,保证实验课的质量。

(六)效果反馈和评价

主讲学生讲解完毕后,教师通过对组内学生的提问来检验收听效果,问题完全是刚讲过的内容,同时教师对主讲学生的教学过程给予评价,作为成绩的一部分。实验结束后组织组内成员讨论课后思考题,并对实验方法、设备的优缺点以及授课形式提出建议。

三、采用全方位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成绩评定标准

传统的实验考核方法比较单一,难以区分部分学生的真实水平。课题组通过实践,改革优化了实验成绩的评定方法,将实验预习到期末考试分成5个环节,分别制定评分标准,强化过程教学管理,以期最大程度反映学生的客观水平。具体安排如下:预习成绩占15%,主讲成绩占30%,课堂表现占20%,实验报告占15%,操作考试占20%,总成绩100分。

(一)预习成绩(15%)

这部分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预习报告的书写质量和课前准备情况,二是讲课前对每名学生(包括主讲学生)进行提问,内容主要是教材中的基本问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二)主讲成绩(30%)

对主讲学生在分配任务后的准备情况以及课上的教学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包括集中培训过程中的表现、“学生教案”的书写质量、备课态度以及现场发挥和语言能力等方面。

(三)课堂表现(20%)

教师课上留心每名学生是否态度端正、认真思考、认真操作,是否能够团结协作,有无随意进出实验室、摆弄手机、迟到早退、逃避劳动等行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勤于观察、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当操作,并经常以提问和组织讨论的方式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实验报告(15%)

在保留传统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绘制设备流程简图,同时报告不能完全照抄实验指导,必须通过自己总结和归纳,不强求一律,给学生思考、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学生独自处理完成数据,得出结论和误差分析,同时回答课后思考题。报告如有抄袭或数据处理雷同按0分处理。数据分析必须注重实验事实,实验报告中要附带指导教师课上签名的“原始实验数据记录表”,以确保原始数据的真实性。

实验报告要求按时批改,及时发回学生手中,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课上集中解答;对书写精彩、有创意,整洁舒适的报告给予加分表扬,在学生间进行传看交流。

(五)期末综合考试(20%)

食品工程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教材;多媒体;实践教学

生物技术已成为当今高科技领域发展最具生命力、最引人注目的前沿学科之一。当前以及未来数十年,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食品生产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生产出新型的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甚至是全新的食品原料,将成为食品产业克服产品成本逐年增加、增强核心竞争力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培养二十一世纪新型食品专业人才,学习和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校于2009年对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开设了《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这门课程,立足于培养出不仅能够将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食品生产、食品安全与检测,也能够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论和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名副其实的“复合型”人才。本人根据近几年《食品生物技术导论》教学经验,提出《食品生物技术导论》理论教学和教材建设综合优化方案,从多媒体、教材以及实践教学的角度优化《食品生物技术导论》教学。

一、教材编写更贴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

目前我国高校绝大多数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都开设了《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这门课程,也陆续有一些《食品生物技术导论》教材的出版。但是作为一门比较新的课程,教材内容上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目前的《食品生物技术导论》教材内容大多都是从以往的《生物技术》该门课程的教材照搬而来,只是额外加入了一些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具体应用的实例,并没有从头到尾的针对食品行业来介绍生物技术的各种原理和技术。同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课程前,仅仅有必修的《生物化学》课程作为基础,最重要的基础课《分子生物学》仅为选修课。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这门课程,尤其是课程中的基因工程部分内容的时候会显得很吃力。

因此,对《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教材进行整理和修改显得尤为必要。例如,现在已出版的《食品生物技术导论》教材中都分别设有“酶工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这两个章节,这两章内容与本专业的《酶工程》、《发酵工程》以及《发酵食品工艺学》三门内容基本重复,可以考虑删掉。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分子生物学基础薄弱出发,在基因工程与食品工业章节中,多讲授一些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以利于学生理解。同时,教材还应在讲授生物技术基本原理和技术的时候,多以食品工业中的具体应用举例,而不是在章节的末尾集中举例,这样能够更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让枯燥的课程鲜活起来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大部分属于理论讲解,如果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教学,学生对于课程中复杂的原理、绕口的概念和抽象的方法难免觉得枯燥乏味。在教学课程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了解食品生物技术的各项内容。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在教学课件中添加生动的图片、动画、视频,把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知识重点、难点直观的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第二章基因工程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轻松的理解转录、翻译、PCR等原理,让学生快速的理解并掌握。此外,定期给学生播放最近与视频生物技术有关的国际论坛视频(如TED),了解最新最尖端的生物技术、开阔学生们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单纯采用多媒体教学又容易产生学生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从而不积极思考和记录课堂笔记,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减少以及课件放映速度快内容多学生来不及思考等问题。因此在《食品生物技术导论》中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板书教学相结合,既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以生动的形势促进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三、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食品生物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多么晦涩的概念或是多么复杂的原理最终都要以实验实践的形式进行应用。然而目前我校《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课程并未开展任何的实验教学内容。因此,作为主讲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试验中,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基因工程以及免疫检测技术等等原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科研课题研究与学生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开展我校独具特色的开放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实践活动。同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本院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我校的呼兰校区的博士后工作站,让学生了解与课程相关的超净工作台、PCR扩增仪、电泳仪、凝胶成像仪、流式细胞仪、超低温冰箱等高尖端仪器设备,或到一些食品企业(如哈肉联)、药品企业(如哈药集团)进行实地参观,使学生对食品生物技术这门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种以科研、实践促进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接触到本学科最前沿的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之中,使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形成风气,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兆新.现代食品生物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食品工程原理范文第4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课程大学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现代工程制图、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质量与安全、水产食品学、食品发酵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营养与卫生、罐头食品加工与软饮料工艺学、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学、食品工艺原理、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粮油加工学、畜产品加工、食品添加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食品专业就业率是比较高的,这个也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看你是什么学历,当然这个专业毕业后肯定能找到工作,社会上对于这类人才上的需求量还是非常高的。

我国食品工业急需大量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比较广。食品制造加工企业、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制造加工企业及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商务公司、海关、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都是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单位。

拓展阅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销售、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快速消费品、制药、农业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2 制药/生物工程;

3 农/林/牧/渔;

4 餐饮业;

5 新能源;

6 贸易/进出口;

7 互联网/电子商务;

8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化验员、食品研发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化验员;

2 食品研发工程师;

3 研发工程师;

4 销售培训生;

5 业务员;

6 品控官;

7 研发经理;

食品工程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食品机械与设备 多媒体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171-01

“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它结合食品专业相关的培养目的以及教学规划的具体规定,具体的讲解相关的食品制造设备等相关的基础体系以及活动理念和性能措施等等,能够培养同学们了解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选型、安装维护及安全操作等知识与技能,进而确保其对于设备的种类和结构等等有非常深层次的认知。为后续的设备制作管控以及品质管控等等的活动的开展打下非常坚实的根基。

1 关于课程的特征和教学活动面对的困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化学、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等的基本知识,能从事食品加工工艺设计、农产品加工及贮运保鲜、食品加工产品品质控制、食品新产品及新技术开发、食品加工设备选用、品质分析检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身为关键的课程,它为这个专业的同学提供了分析食品制作步骤所涉及的机械及设备的平台,进而有助于其打下非常坚实工程知识根基。

在学习这个课程之前的时候,要掌握的是机械的原理以及食品相关的知识等。它的关键意义是为了保证同学们了解生产步骤中的所有的设备的活动知识,以及结构特征等等,进而提升其选型和设备维护等等的水平。

该课程的实践特征非常强大,其经由很多的图纸内容,讲述设备的基础内容,关键分析其活动原理以及结构和功效等。因为农科学校的同学自身的活动基础并不是非常好,虽说有一些基础性的内容,不过因为受到很多要素的干扰,比对于工科学校的同学们来讲,他们在机械层次之中还是由一些欠缺。他们的基础知识较少,而且想象力不是很好,对于其结构等的掌握有很大的难点。除此之外,此类设备的种类非常多,而且结构很是繁琐,同时因为同学们不具有实践的机会,所以无法获取有效的意义。

2 关于多媒体教学活动的优点

所谓的多媒体是说将文字和图像等的处理工艺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通过电脑来展示教学活动的一类措施。该技术有着非常强大的集成性以及互动性的特征,其非常的形象,而且很是方便,能够合理的展示出相关的信息,还能够开展互动,将氛围提升,进而对于提高教学的品质等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和过去的教学措施比对来看,它有着很多的优点 。

2.1 激发出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在过去的时候,它使用的是挂图等来展示内容,很显然它的意义不好,不具有立体性,更加的无法实现动画的意义了。单纯的靠着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是不能够将它想象出实物的样子的,此时同学们的厌恶情绪就相应的出现了。但是使用多媒体措施的话,其融汇动画以及彩图之类的措施,就可以明显的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2 使得教学信息变多,对于老师更为深层次的讲述知识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

过去的图片展示措施,对很多装置的图纸等无法实现清晰展示的意义,由于那些投影等都是对之前的图纸的复印,所以无法再多添置内容了,而且不能够对其变大或是变小,老师在讲述的时候也很困难。然而使用多媒体措施的话,就能将所需的内容变为动画的模式,进而使得同学们对其产生一种非常精准的认知。

3 关于此类课件制作以及使用相关的知识

3.1 搜取相关的素材知识

要想生成此类课件,就要先搜取相关的素材知识,比如相关的数据以及图像等等。而获取这些内容的方法非常多,第一是相关的食品生产单位。在加工车间之中能够清除的得知装置的形状和构造以及活动指数等等的详细信息,如果许可的话,还能够得到一些影像内容。此类知识对于提升同学们对设备的理解力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其次是相关的设备生产或是营销单位。经由参加设备展销会等,能够得知一些信息内容。除此之外,生产单位为体现其产品,会设置很多非常直观的图像等,它们本身是制作课件的很有用的信息。三是通过网络、专业书籍等也可以获得大量多媒体课件的素材。

3.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要制作优质多媒体课件,教师本身应该对食品机械设备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最好能亲身接触或观察过相关的设备,对设备的构造和使用有足够的感性认识。

多媒体教学应用最多的软件是Powerpoint,但对于食品机械设备课程的教学内容,光使用Powerpoint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还需要使用如Flash,Photoshop,Authorw,等多种动画或图形处理软件,如果能使用VC,VB等高级软件,更能使多媒体课件生动多样,展示效果更佳。

3.3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近年来,本人在“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全面应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如在讲授食品输送机械设备这一章时,我应用Flash软件将各种泵的输送原理及过程用动画显示,学生就能非常清晰直观地了解液体物料的吸人、加压、送出等过程,使泵的结构、各种部件的作用原理等知识点就变得非常容易理解。在食品浓缩设备的章节,将不同浓缩方法的食品物料运动过程用动画模拟,学生就能看到在实际生产现场也不可能看到的物料运动状况,对理解浓缩设备的流程、原理及使用操作有非常深刻的感性认识,知识的掌握也较牢固。

食品工程原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仿真教学; 食品加工装备;UG仿真

仿真教学是介于课堂内的理论教学与课堂外的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现实世界中的实物进行模拟的教学。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食品加工装备相关课程的UG仿真教学中,模拟的实物可以是单个的零件、多个零件组成的组件、产品或多个单机构成的系统。单机包括上料机、输送机、搅拌机、粉粹机、螺杆挤压机、制粒机、包装机等等,同时这些单机中的一部分进行组合,可以实现特定加工功能的食品加工制造系统。UG仿真模块通过对单机或系统的模拟,加快课堂教学或者实验教学中学生对相关食品加工装备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吸收。

一、基于UG仿真教学的特点及作用

1. 节约了更换维护实验仪器的成本。相比于实验教学,仿真教学无需购买大型的昂贵的实验仪器设备,只需购买计算机和软件,在一次性成本投入上比较低,而且,计算机的后期维修成本相比于逆流提取、微波耦合干燥、质构仪、粒度仪、造粒机、搅拌机、粉粹机等食品加工装备的维护成本是非常低的。

2. 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大多数的实验教学设备比较贵,而且受到教学场地的限制,往往一个教学班级难以一次性完成一个实验教学项目,要分多组多个教学时间段完成一个实验教学项目,教学任务完成的效率较低,而利用仿真教学,借助于高校大面积的建设机房,可以多个班级一次性完成实验教学项目。

3. UG仿真模块的强大的交互功能使学生非常方便地进行运动机构的参数设置和修改,非常容易地模拟真实的机构运动的条件,部分实现了原来实验样机的功能。

4. 便于实现资源的共享。UG仿真模块建立的仿真教学资源库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如“过程机械设计”、“食品加工装备原理与设计”、“食品工程设计概论”、“食品加工装备原理与设计”、“食品工业成套装备应用技术”等多个课程可以共享一些UG仿真资源。

5. 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基于UG仿真的实验教学项目。而目前的开放实验室,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及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二、采用UG仿真教学须注意的问题

1、仿真教学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仿真教学虽然也可以增加学生对食品装备加工操作过程的认识,但由于整个加工操作模拟过程都是利用鼠标操作模拟的系统实现,因此学生缺少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训练。因此在利用仿真资源进行实验教学时,要结合实践环节,如金工实习、企业的工程项目等,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基于UG的仿真教学对学生的计算机及UG软件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UG仿真资源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相关课程教学中的使用需要学生本人进行相关资源的制作,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具体某个食品加工装备的工作机理,加深学生对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吸收,有助于学生食品装备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3、UG仿真是对实物的近似模拟,其近似程度依赖于所建UG模型的仿真程度。利用UG的仿真模块进行食品装备的单机或系统的模拟往往是一种近似模拟,仿真教学的效果受到模拟程度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相关装备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细节,并熟练掌握UG的仿真功能模块,二者相结合产生适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相关课程课堂教学的UG仿真资源,便于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学习中和自主学习中使用。

三、基于UG的仿真教学方法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实现途径

1、构建食品加工装备单机和系统的典型工作的UG运动仿真库,充实课堂教学的仿真教学。食品加工装备的典型单机设备包括上料机、输送机、混合搅拌机、粉粹机、制粒机等,而每一个单机设备根据不同的加工原理又可以分为一些典型的结构形式。利用UG的仿真模块每一种单机每一典型结构形式的运动仿真动画,同时可以完成部分单机的组合系统的动画,这些UG仿真视频可以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素材。以食品装备产品-制粒机为例,其产品组成较为复杂,整个系统由喂料、搅拌、制粒、传动、过载保护五个子系统组成,如果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利用产品的平面示意图(见图1)结合理论讲解难以让学生了解复杂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去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受到企业条件的限制,也难以进行产品结构的解剖讲解。利用UG仿真进行制粒机的仿真教学可以加速学生对制粒机的结构及功能的了解。具体仿真教学的步骤如下。

图1制粒机系统平面示意图

1) 首先,根据制粒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进行整个产品的零件模型的创建。本样例设计的制粒机型号为AHHC520,主要由喂料系统、输送系统、搅拌系统、主传动系统和制粒系统组成。

2)其次,根据制粒机产品的系统组成,进行喂料系统、输送系统、搅拌系统、主传动系统和制粒系统等各个子系统的装配(如图2:制粒机的喂料系统),再将子系统总装成制粒机产品模型

3)最后,对各个子系统进行运动仿真。再将各个子系统进行联动仿真

图2喂料系统UG装配爆炸图

制作的装配图及运动仿真视频可以在食品装备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中引用,加快学生对制粒机单机的工作机理的理解,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型人才。

2、多渠道打造仿真实践基地,保障“仿真型实践”教学成效。仿真型实践教学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综合、体验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环境。通过模拟食品装备单机和系统加工运行的实际状况,将学生置于仿真生产环境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的生产设备、工艺、管理,体会生产的内涵和精髓,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高标准建设校内仿真实践基地,建立校内食品从混合、搅拌、调质、制粒成型的一体化生产线,建立食品装备加工实训基地并自主研发相关仿真设备,充实基地条件。

3、以生为本,仿真实践教学与创业训练有机结合,有效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就业和创业起到助推作用。江南大学紧邻太湖科教新城产业园区,拥有江南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培养创业人才得天独厚的区域环境。因此在仿真实践教学工程中积极推进创业教育,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实施验证仿真教学内容,加深巩固仿真实践教学的成果。

4、凝聚校企实践教学资源,打造贴近实际的模拟、虚拟、仿真实验环境。江南大学地处轻工业非常发达的无锡地区,周边食品加工企业数量众多。通过食品装配制造的龙头企业共建校外仿真实验基地,同时引入校外企业最新的技术设备,学校提供实验场地,建立校内的仿真实验环境,由校内校外相结合,将最贴近实际的最前沿的食品装备的发展技术提供给学生。尤其是在“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环节,加大与企业的合作教学,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产品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邹祝英 ,彭文武 ,罗清海。,刘小凤。仿真教学在工程教育中的应用分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3(1),146-148

[2]王 琰,浅谈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课程仿真教学,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9),128-129

食品工程原理范文第7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295-01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的快速上升,食品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呈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许多高校加快了创建食品工程专业的步伐。《食品机械与设备》作为食品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内容涉及食品机械结构及原理、机械的选择、使用与维护等知识,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这对于偏重于理论课学习、对机械设备缺乏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该课程应借鉴行动导向教学法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手段,结合企业的需求及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应创新教学模式,活跃课堂,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一、行动导向法的内涵

“行动导向”起源于德国,是指以职业行动和工作任务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行动导向教学法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强调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学习行动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是行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与人协作共事的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在“做”的实践中能够更快地掌握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该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

二、行动导向法在高职《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指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包含一系列教学方法及技术的教育理念。根据行为导向教学法思想发展的教学技术主要有:多媒体演示、现场教学、任务驱动、启发式教学、模拟、案例研究、角色扮演、项目教学等,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多媒体演示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效果较显著,因此本文将以这四种教学方法作为重点说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演示法

随着食品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食品加工设备新品种的不断涌现及更新换代,目前陈旧的教材内容已不能及时反映现代食品业所用的机械设备现状。且学校条件有限不可能将每一类型食品机械设备购置回来充当教具,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实物可见或可操作,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目标难以完成。多媒体技术可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合为一体,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如讲输送设备时,除了展示各种食品设备输送设备的照片,还可播放实际家禽屠宰厂输送生产线的工作视频,使学生对输送设备有更深入理解;讲到旋风式分离机时,可用图片和动画演示的形式介绍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现场教学法

笔者单位为了加快食品专业发展,在实训楼建立了食品加工实训基地,成立了葡萄酒加工、乳制品加工、焙烤食品加工、肉制品加工等食品加工生产线,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学生可适当进行食品加工设计和实际的操作,并对重要、典型的生产设备进行现场教学,以进一步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方法,如旋风分离机、包装设备等食品工业常用设备,可带领学生到实训车间边参观学习、边操作,后让同学们画出设备结构图并说出其工作原理,这有助于学生对食品机械设备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指学生共同围绕一个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对学习资料的积极查阅及应用,进行自主学习和相互协作,在既定时间完成既定任务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学生5~6人为一组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长负责整个任务的分配、调节及考核工作。如下节课即将在实训基地讲解均质设备,课前教师先布置相关任务,课后让他们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课上以组为单位说出现场每一台均质设备的名称、结构、功能及其区别,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组为单位对设备进行操作并生产出相应的产品(如果汁),依据产品质量及操作方法先进行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在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胶体磨、高压均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四)启发式教学法

食品工程原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 启发式教学 多媒体教学 互联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12-02

为提高《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提出将启发式教学思维用于《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中,使学生们将《食品工艺学》、《食工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由死记硬背式学习模式,变为理解思考式学习模式,从而达到提高《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教学效果的目的。

1.从过程原理入手进行启发式教学

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种类很多,近3000多种,为方便教学,将设备依据设备功能分为十三大类进行教学,而教学课时仅为32学时,在这个教学时间内,很难对所有的设备进行逐一讲解,即便是对重点设备的详细讲解,也会造成枯燥无味的教学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感,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十三大类设备包括输送类设备、清洗类设备、分离分选类设备、粉碎类设备切割、混合均质类设备、热交换类设备、浓缩类设备、干燥类设备、成型类设备、包装类设备、杀菌类设备、冷冻类设备。这些大类设备的功能发挥均是过程参数,在讲解每类设备时,先立足过程参数的基础理论,对影响过程效率的参数进行解释,然后将这些参数与设备构造相结合,以启发式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设备提高某参数时对设备构造和材料的要求,由此介绍该功能类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从结构原理入手进行启发式教学

设备课程学习时,看到的是设备外观和设备的具体构造,然而,如果教师未将设备构造的本质讲解清楚,将造成学生学习过程晦涩难懂。因此,从结构原理入手,进行启发式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下面以混合设备为例,进行启发式教学实践。

混合过程所追求的无非是混合的是否均一,混合后是否稳定,以及混合过程是否控制能耗。混合设备选型,要依据物料特性进行选择,搅拌器形式多样,选型时主要考虑混合的均匀性、混合的稳定性和混合过程消耗的功率。高粘度物料,选用锚式和螺带式,粘度稍高的可以选用浆式,低粘度高速剪切需求的可以选用涡轮式、低速剪切的可以用旋浆式。

机械设备的图片构造不够立体直观,为强化学生对于设备的认知,教学中通常辅助多媒体如音频、视频等方式,但常规的课堂播放视频,仅完成了播放和同学观看的过程,尤其对于生产线视频的播放,学生容易进入观摩影片的娱乐状态,反而不利于课堂学习。正如“会看者看门道,不会看者看热闹”,同学们在无任何引导的情况下通常处于看热闹的状态。将启发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帮助同学们快速掌握课堂所学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在生产线上的应用。以薯片的生产视频为例,视频总长6min,从原料输送到最终成品,经历了输送、清洗、拣选、磨皮、切割、洗片、预煮、冷却、着色、脱水、油炸、调味、冷却、包装等工序,在视频播放前先对该工序进行简要介绍,启发同学们思考每工序所对应的设备类型,观看视频后,讨论看到的设备类型与设想设备类型之间的差异和存在差异的原因,设备连续化生产所必须的关键步骤等,保证食品工厂安全及卫生必须的辅助设备、工厂管路的设置等。

3.运用互联网+模式进行启发式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行为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已基本无法脱离互联网而生活,这为新时代教学带来了挑战,同时提供了新的机遇。教学内容网络化便捷化变为可能。通过已有的互联网互动模式,运用目前的微信平台、qq讨论群组、面对面建群等多种互联网互动模式,将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的课程资源实现共享,并共同分享网络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源和材料,通过互联网模式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讨论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动态、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基于上述四种启发式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为基本教学手段,将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互联网+等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在增加学生体验感的同时,能够为学生进行合理正确选择使用食品机械装备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