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核技术专业

核技术专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核技术专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核技术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改革;探索

一直以来如何上好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课程、打牢学员的第一任职能力,是从事该专业教学工作者致力于研究与解决的主要问题。当前,随着世界军事斗争形式的发展与变化,对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研究对象具有突出的特殊性,研究内容具有多技术的综合性,专业类课程的岗位指向性强,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要求高等特点。要求学员具备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迅速适应专业岗位第一任职需要的能力,以及紧贴装备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的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学员培养要求的变化,需要在进一步在教学规律特点、思想认识、经验及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课程与实际联系更紧密,内容更新速度更快。但是在专业课程学时数压缩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浓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完成好教学任务,是现在本专业课教学面临的首要挑战。

一、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在教学内容上,该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为使学员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教学内容设置较多,知识点之间的跨度比较大。在一些教学内容及配套教材上,为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难度上和深度上部分脱离了学员任职岗位的需求,学员反映学的多、学的杂,教学的针对性不强、适用性不强。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内容更新速度快,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浓缩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完成好教学任务是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课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当前实践性教学的作用与地位日益凸显,但是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还未根本改变“教员讲、学员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往往文字叙述性的内容比较多,教师以专家、权威的身份将知识灌输给学员,学员一味被动地承认其合理性和正确性,又通过不断地复习、练习使这些知识得到强化并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中。整个过程教师始终是主导者,学习内容、学习进度都是教师决定,学生几乎没有空间和时间予以质疑和反复推敲,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学习兴趣不高[1]。因此急需在相关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探索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变,强化教员技能训练的组训方式,重点解决教学中环节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课教学的质量与教师素质紧密相关,面对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教师只有紧密跟踪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要及时了解跟踪国内外发展变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等等,结合科研工作,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掌握专业课的授课技巧,才能使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出色地完成本专业的教学工作。

二、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课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内容,应紧紧围绕制约课程教学效果的五个主要因素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训模式和考试方法开展,五个研究内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目的是使本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1)调整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教学培养目标,促进教、学双方有效沟通。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组织赴用人单位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调研。调研组听取用人单位有关毕业学员岗位任职情况介绍,探讨基层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学员能力素质培养需求和意见建议,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双方共育人才和科研合作进行了积极沟通。通过交流,拓展视野、掌握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从而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专业教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与变革,年轻人的影响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受其影响巨大,每届入学的学员都有各自的一些特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找准学员特点,摸清学员对专业课学习的认识,组织人员深入到学员之中,了解学员对专业学习的需求,解决教学育人工作的困难问题,与学员面对面地交流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相关问题,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习效益和教学质量。

(2)围绕岗位任职需要和综合素质提高,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紧紧围绕岗位任职需要和综合素质提高,树立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的思想,切实增强理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适应性。具体而言就是把学员岗位任职所需的知识、技能有机地整合到一起,通过“技能融合-内容统合-课程综合”,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突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专业知识的“先进性”。紧密结合专业领域发展的技术前沿与热点问题,确保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及时补充学习一些新领域专业知识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开拓视野的目的。另一方面,本专业需要技术人员具备过硬的基础知识和全面的使用操作技能,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所以,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课教学在传授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有必要向学生介绍装备运用与管理方面的内容,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现实问题,使得授课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

在完成基本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课程所学内容及自己的兴趣,引导学生自拟研究课题,自己提出研究方案、自行模索撰写研究报告,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应将本专业科研成果及时带到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科技前沿知识,体会到科技的进步和竞争,能使学生很快熟悉本专业新的领域和科技生长点。吸引一些有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同学参加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毕业生与就业单位的科研,生产研发达到“无缝接轨”。[2]

(3)探索以现地教学为主要形式、适应于本专业课程规律和特点的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教。”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应该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员学习兴趣,真正将讲堂变为学员学习的学堂,教师不能像是“演说家”。具体而言,应借鉴任职教育特点规律,改变“教员讲、学员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围绕知识能力转化,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把课堂教学重点放在与任职能力提升关系紧密的重要知识讲授和实践上,进一步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比重,突出实践性教学。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课程大多围绕装备进行学习,于其花费大量精力制作各种课件,不如直接将学员带到装备现场,对照装备、再辅助以课件进行教学,即借鉴实验课教学的组织模式,讲授专业理论课教学内容。采用这种方法,学员对研究对象的观察更加直观、便捷,对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和印象更加深刻。

如何才能达到现地教学的预期效果呢?首先应提供良好的现地教学环境,加快完善并拓展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教学中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机互动、人装结合,提高教学训练的质量和效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融入并实践问题导引式、启发式、专题式、案例式和研究式教学,建立学员主体参与活动的教学新格局,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教学效果[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员为中心,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员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而教师主要起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加大案例式教学方法引入,例如:了解装备使用管理过程中最新的案例事件,然后进行加工处理,转变为适合进行知识传授的案例教学形式,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员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调动学员思考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并将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专业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学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现场教学实施过程中,可预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员亲自动手,实际感知研究的对象,从而加深记忆。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通常一个人的学习途径包括听觉、视觉、视和听、自己动手或实践等,而学习效率分别为:听觉20%、视觉30%、视和听50%、自己动手90%。由此可见,“手脑并用”的实践可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4]。在组训模式上,引入“理论讲解-实践操作-技能鉴定”相融合的教学训练组训模式。“懂专业-会操作-能讲解”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学员在任职岗位上的能力和素质,是探索、创新教学组训模式应该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该课题将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引入并实践“理论讲解-实践操作-技能鉴定”相融合的教学训练组训模式。将专业理论知识、实装操作技能、职业技能鉴定融于一体,在教学进程上同步展开,在教学实施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在教学效果上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这样可以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职业技能鉴定与相关专业课程脱节的问题,达到深化专业理论学习,强化实装操作技能,增强能力素养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对着装备讲原理、边讲原理边示范,学员通过操作实践去理解和消化原理,既在“学中干”,又在“干中学”,打破教室与装备操作间的界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融合。

(4)改革专业课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考试是检验教学训练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推动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力量来源。传统考试的方式,重点考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学生为通过考试,多数仅仅是记住了课程内容,理解不到位,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是缺乏锻炼。因此,必须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采用何种方法来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呢?按照学以致用的思想,我们采用了“现场科目考试模式”和“分段综合考试模式”两种方式考核和促进学员对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现场科目考试在相关设备现场结合装备进行。考试时,学员从科目库中随机抽取一个科目,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结合装备进行讲解、操作和示范。考官由教员和学员共同组成,集体实名制打分,现场统计并宣布评价结果,保证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分段综合考试是对学员每个阶段的训练水平进行集体考核打分,给出分段成绩,最后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综合,作为学员的最后考核成绩。在前期的实践中,“现场科目考试模式”和“分段综合考试模式”促使教学方式的转变,突出学员的中心地位,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有效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世界发展潮流不断向前推进,促使高校人才培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为此,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调整专业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望、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从而增强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亚娜. “学以致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广播电视工程本科专业课教学浅谈[J]. 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573-577

[2]王兰,罗勇,郝长生. 依托实验教学平台深化高校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5,18:161-164.

核技术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核技术;计算机教学;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多核技术发展迅猛之势已超出人们的预期想象,给计算机软硬件设计理念和方法带来重大变革。作为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职院校,如何在多核时代到来之初就开始探索计算机相关课程的革新,适应多核时代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是一个新的挑战。计算机教学观念、计算机教学知识体系就应该根据多核技术发展走势做相应的变化,例如教学观念要从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编程发展到多线程并行编程,教学课程从编程语言到软件工程,从计算机组成到芯片设计,都可以引入多核技术。本文就教学观念和编程语言类课程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1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20多年间,中国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进步最快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高职在校生人数在大学生中所占比例高达53%,总人数是1998年的6倍多。从1980年起步时期的区区13所,到2005年底的1091所,全国仅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学校数量就增长了80多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有计算机专业或涉及计算机教育。如此之大规模,计算机教育必然给高职的教育质量带来相应的高影响力和新课题。

由于办学定位上的差别,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自然不同于传统的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应以培养生产或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专门性、实践性应当是其课程设置的基本定位,应以工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来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其办学特色是坚持根据市场和技术需求变化适时调整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特别要注意多核技术带来的技术需求的变化,使得学生具有新技术的适应能力。

2007年7月23日,在新疆举行的“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2007论坛暨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上,诞生了《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2007》。其英文译名为China Vocational -Computing Curricula,简称CVC2007。封面为蓝色,通常称作高职蓝皮书。它是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领域中第一个全面、系统的指导性文件,CVC2007要解决的问题是:高职计算机教

育应当遵循什么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什么原则去构建高职计算机教育的课程体系,并提供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七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参考方案,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按照该蓝本进行相关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多核时代的到来,多核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计算机的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在多核技术的影响下,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技术和应用软件的编程模型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学计算机的教学需要跟上多核技术的脚步,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国外的高校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乔治亚理工学院等已经开始设置多核课程,通过新增课程或修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多核计算技术带来的变化。对国内的普通高校来说,教育部已联合英特尔公司推出了“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投入和支持一系列与多核课程相关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推动了我国高校引入多核内容进行课程教学与建设。目前高职院校的相应工作比较滞后,CVC2007还未明确涉及多核技术,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补充,以达到培养的学生具备在主流计算机硬件上进行多核技术应用和开发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将多核技术纳入到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多核带来的影响

所谓双核处理器,就是在一块CPU基板上集成两个处理器核心,并通过总线等互连技术,将各处理器核心连接起来。多核并不是一个新概念,现在的多核基本上指的是CMP(Chip Multi Processors,单芯片多处理器)类型,其实在RISC处理器领域早已实现。多核与单核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让程序真正地“同时”执行,而不是多个进程轮流使用CPU,从而给用户造成“多个程序正在同时执行”的假象。以前,通常是依赖CPU时钟频率的提升来提高CPU的性能。然而普通单核心处理器的频率难于进一步提升,性能也无法有质的飞跃。由于时钟频率高,功率消耗大,温度升也高,机器易发生故障和老化,英特尔公司在3.8GHz的产品以后只得宣布停止4GHz的产品计划。

因此,处理器全面转向多核体系,CPU内部开始出现了两个、四个甚至更多的内核。

由于是底层的计算平台正在发生变化,因此IT领域从业人员,不仅仅是开发者,包括需求分析人员、设计者、程序员和测试者,都在工作时要考虑到并行带来的影响。作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工作者,要考虑到技术变化所带来的技术需求的变化,以适应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需求。为此,本文仅就多核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观念和编程语言课程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2.1并行设计思想的引入

多核的流行和普及,使程序中可以有多个线程真正地“同时”运行,也就是并行执行。如果说第一代是过程化和结构化编程,第二代是面向对象编程,那么现在到了第三代多线程并行编程。能不能把多线程并行化的工作完全交给操作系统和编译器呢?这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前景。我们认为并行化的工作现在无法自动实现,未来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而不可能全部交由机器完成。因此,在教学观念上,需要建立并行设计的思想和掌握并行编程模式,需要增设课程或在相关课程中加入Foster的PCAM并行设计方法学和多种的并行编程模式。面对多核,需要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就像当年从过程化编程过渡到面向对象编程时所做的那样。

2.2编程语言课程的影响

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中大多都安排C和Java语言这两门课,过去主要是体现的是单线程串行程序设计模式、结构化与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现在面对多核处理器,需要在并行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并行编程,因此需要对C和Java语言课进行内容的调整和补充。C和Java语言都具有良好的并行程序设计支持的功能,可以在课程中适当地进行补充。如C语言的OpenMP和MPI库分别支持共享存储和分布存储编程模式,其多线程库也支持多线程并行。Java有很好的多线程编程功能,其代号为Tiger的Java 5的java.util.concurrent包的出现,可以使用低层机器指令取代锁,精化了互斥访问的粒度,提高了系统的可伸缩性和活性。

设计一个好的并行编程应用系统是困难的,设计者不仅仅要了解语言的并行功能部分,重要的是还要掌握和理解并行设计思想。设计者要面对的一个挑战是任务划分和数据分解,要尽可能地让每个任务在执行时只使用自己的数据。如果不同的线程要共享数据,问题将迅速变得复杂,同时并行程序的测试与调试也会更加困难。不久前,当有人问C#之父Anders Hejlsberg“未来几年内语言的发展方向在何处”时,Anders表示“要处理好多核的问题,并提供一个更好的并发模型”。Erlang语言最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说明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强大而又充分简单的工具来解决并发编程的挑战。

3应对的措施和改革

由于学生就业有“滞后性”的特点,而教学设计必须具有“前瞻性”,这样才能适应由于技术变化带来的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因此,多核相关课程教学的开展和引入多核技术是现实的必然,而且是早行动早受益。开展多核技术的教学需要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更重要的是教师培训必须先行一步。

3.1教师培训

教师是多核技术传授的关键,只有教师自己掌握了多核技术的相关知识,才能组织好对学生的培养和教学工作。目前与多核相关的一些并行课程,也只有在国内少数高校才开设,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我们的教师应尽快地接受必要的培训,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只有教师早行动,学生才能早受益。多核技术的教师培训也可以采用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送教师到相关院校学习和参加英特尔公司的大学课程计划培训班,也可以请一些专家教授到学院进行专题讲座。另外,通过组织多核技术的研究小组,使教师迅速掌握多核技术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前沿。

3.2课程和教材改革

多核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对多核计算技术与应用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更好适应未来的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与革新。将多核技术引入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单独开设课程,一种为改造现有课程。单独开设课程,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及适合高职院校的优秀教材,这种方式现阶段较难实行;对现有课程的改造和扩充比较切实可行,我们可以首先对C和Java编程语言课进行示范,将并行设计思想融合到这些课程中。另外,此前教育部联合英特尔公司推出了“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支持了一系列与多核课程相关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我们可以引入和借鉴这类多核课程及教材。

3.3实验环境建立

建立多核技术课程的实验环境是必备和必需的。目前的台式机和笔记本都是双核以上的多核环境,开展多核计算硬件条件基本不成问题;软件方面像OpenMP、MPI、Pthread等都有一些开源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式存储计算和分布式存储计算。对于某些系统环境需要进行购置和添加,如Intel的多核计算环境,包括C编译器、数学库、测试和分析工具等。

4结束语

目前多核计算机系统已普及,需要我们高职院校的多核技术教育及时跟上发展潮流,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信息和知识,适时地为社会培养出满足市场技术需求的人才。希望通过我们的多核课程,学生能了解流行的多核硬件平台,掌握多核编程和程序评测、调优技能,具有扎实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将来在无处不在的多核应用领域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2007[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核技术专业范文第3篇

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新世纪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担负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培养高质量人才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民族的兴旺。如何培养大批具有扎实基础理论,接受过优良工程教育,具备卓越创新能力的未来工程师,不仅是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工科类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问题。[1]我国高校中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003 所,占本科院校总数的90%。在校工程研究生近50 万人,工程类人才培养成为焦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 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全方位提出国家对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中长期战略部署。作为《纲要》组织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就是一项高等学校与企业、研究院进行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工程人才的重要举措,它将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旨在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这对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2]。

2010 年教育部卓越计划启动后,南华大学(其前身是隶属于原核工业部的三所部署高校之一) 依托多年来在核学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丰厚沉淀,积极参与卓越计划改革试点。2011 年9 月,我校申报的核能和核技术工程硕士专业被列入教育部第二批研究生层次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也是我校首个研究生层次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它标志着我校在研究生培养上迈进一个新的台阶。在教育部出台卓越计划的新形势下,结合我校核技术工程硕士卓越计划的启动与实施,积极探索核专业研究生层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新理念和新视角,为国内其他高校的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我国工程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度过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人才数量、质量均有所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自身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正步入一个发展的转型期,即由扩大招生规模转向提高培养质量,从知识外延扩张转向素质内涵发展,从以知识传授为本转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3],譬如研究生培养定位不够明确、缺乏特色,培养目标较模糊,以及培养层次不够分明;譬如,我国工程类全日制统招研究生教育虽然有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但没有明确细化的人才目标;研究生教学师资比较落后,开设课程体系难以反映学科前沿,新科学、新技术和新思维运用不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求新知识的创新欲,以及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研究,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对企业生产需求一知半解。另外,研究生的创新动手能力、知识融合和综合运用能力明显不够。不少研究生在学术和工程应用上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意识,不能把各门类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从而难以在本学科前沿及交叉领域有所创新。

二我国核相关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现状

为面向未来社会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卓越计划于2010 年6 月正式启动。2011 年9 月,清华大学核能与核技术工程专业被列入首批唯一的核专业研究生层次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同时,华北电力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以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作为首批核专业本科生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012 年9 月,南华大学申报的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专业、核能和核技术工程硕士专业,被成功列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目前,全国只有5 个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以及3 个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研究生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相关高校对核及相关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卓越计划培养模式仍在探索之中[4],他们尚无成熟的培养方案,也没有培养出毕业生。究竟如何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核专业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尚需国内各高校共同研究与探索。

三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我校积极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2011 年9 月南华大学顺利成为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高校,核工程与核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4 个本科专业、核能和核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列入试点专业。近年来,我校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工作方案”要求,积极探索工程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结合校情,精心规划,密切校企关系,突出我校办学特色,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1 明确培养目标,提升培养理念

严格按照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核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通过文献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深入研究探讨,以及派遣学术骨干参加教育部高教司等权威部门举办的各类会议等,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方案,吸收和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我校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提高研究生培养理念,明确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我国有关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精神内涵,结合上述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我校核能和核技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与理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到工程师严格训练,能够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核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满足核与相关领域的实际需求,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研究、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以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为基础,根据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标准,结合核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注重课程开设的学科交叉性、前沿性、工程性和实践性,优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比重,处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关系,以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承载实践教学,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核能和核技术工程“卓越计划”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核专业基础知识、核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工程研究与产品研发四个系统模块,集中体现于两个“知识”和一个“能力”。两个“知识”中,基础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数理知识、实验数据处理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主要指核技术及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一个“能力”即设计与研发能力,包括技术标准制定、工程设计软件以及核类仪表产品与系统研发。

3 强化师资队伍,双导师组联合指导

聘请核专业、行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承担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工作,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师资与实践团队。积极委派我院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外的核行业高水平大学进行学习进修,提升校内导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制定“1+1+1”或“1+2”的卓越计划研究生培养模式。按“1+1+1”培养模式,研究生第1 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积极参与校方导师课题研究;第2 年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第3 年进入企业(或科研院所),在对方导师组的指导下进行工程实践,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工程应用技能。按“1+2”培养模式,研究生第1 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积极参与校方导师课题研究。接下来的2 年进入企业(或科研院所),在对方导师组的指导下进行工程实践。

确立卓越计划研究生的导师小组制,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校期间每名研究生由1 名校方导师和2~3 名副教授及助教指导。在企业期间由企业方导师和2~3 名工程师共同指导。校内外导师组具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校内导师组主要负责研究生总体培养计划的制定,并根据本学科专业的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及个人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有关课程等校内工作;企业导师组负责研究生在企业具体参与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参与生产过程的设计、运行和维护,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校总体进度,与校内导师(组)交流协商,一同指导研究生完成论文选题、开题、中期考核和最后的学位论文答辩。这样一方面弥补了目前一些校内导师工程实践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高校与企业智力资源的共享。建立严格的卓越计划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校内导师需有大中型企业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经历、副高职称任职资格2 年及以上、高水平的一线科研人员、具有宽厚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充足的科研经费。校外导师的遴选条件更为严格,譬如遴选对象一般为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具有10 年以上的工程技术与管理领域的实践经验。

4 校企合作,实行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一体化是目前公认的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习并借鉴日本的“产学研”实践模式,探索我校与其他高校、企业和公司的共同研究制度,初步组建中国高校与高校或高校与企业的核专业研究生教育战略联盟,通过强强联合、师资互补、协同发展,以及依托双方拥有的先进科研平台和设施,建设高水平科研中心和研究生教育基地,结合“1+1+1”或“1+2”的卓越计划研究生培养模式,有效开展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教学与教改研究等,共同培养核专业拔尖科研和工程人才。

我校核能和核技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研究生培养主要实施合作企业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四零四有限公司、中核集团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中核集团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中核北京核仪器厂等。这五个企业都已经与我校签订了联合办学或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同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西安核仪器厂等企事业单位已与学校签署相关协议,成为核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实习教学基地。通过开拓卓越工程实践基地的努力,有效地确保了本科生都能够获得扎实的工程实践训练、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课题的研究条件,同时为这些单位解决工程技术与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输送了急需的专业人才,真正做到充分发挥校企(所)的各自优势,实现双赢。

5 注重培养环节,加强学术研讨交流

注重研究生培养过程,包括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课程选择、文献阅读和课题开题、课题研究、论文写作、送审评阅及论文答辩等活动环节的规范管理。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影响研究生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进行持续地过程控制和不断地改进,使这些因素朝着有利于实现培养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方向发展,进而保证和不断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学校或导师组定期举行学术研讨会,及时掌握学生的科研进展,并确保研究生有一定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机会并尽可能做学术报告,让学生在学术讨论中发现问题,同时煅炼有效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

6 优选研究生生源,实行“准入、退出”制

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依据我院的研究生生源情况,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选拔一批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开放交流能力的学生,组建研究生卓越计划培训班。建立研究生在校或在企的表现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体系规定淘汰不适应要求的学生,选拔其他班级优秀的学生进行补充,使研究生卓越计划培训班学员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强烈的竞争意识以及进取心。

总之,从我校核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结合国内外工程实践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实践经验,从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过程控制和条件保障四个方面,初步探讨和确定我校核专业卓越计划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虽已应用于我校2012 级核能和核技术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但仍有一些方面值得丰富和完善。通过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部的工程教育精神,紧紧围绕教育部卓越计划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指导方针,重点夯实以下若干方面细化工作,包括加强研究生教育课程建设、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启动工程实践教育质量评估以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等。

参考文献

[1]李毅红.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J].高等教育论坛,2002(1): 40-45.

[2]王贵成,崔迪. 论“卓越工程培养计划”对学生的要求[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32-34.

核技术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能源;核能利用;核技术;伦理问题

1 核能的开发及利弊分析

1.1 核能的概述

20世纪出现了一种新的能源――核能,核能利用起初是重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当时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核爆炸的可能性,并且急需应用于军事战争,随着二十世纪三大计划之一的“曼哈顿计划”的诞生,带来了世界第一颗原子弹,随后,美国又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两颗原子弹,核武器被应用于战争。20世纪50年代后,进入了核能利用和平时期,1954年苏联奥不灵斯克核电站投入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到核电时代。

1.2 核能开发

1.2.1 核军事应用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先进的工业国已经注意到了核能的威力,相继开发研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核武器被应用于战争,战争带来惨重的结果,核武器给人类带来了不可想象的噩梦,人们开始意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20世纪50年代后,前苏联和美国继续研制核武器并开展核军备竞赛,其他国家为了打破核垄断,也努力进行核技术的研究,英国、法国、中国等相继研制出了核武器。

1.2.2 核电应用

20世纪50年代至今,世界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时期,开始核能和平利用的新阶段,核电站应运而生,美国是世界上核电站最多的国家,仍在运行的有104座核电站,为世界核电事业发展提供了经验。日本作为一个能源严重匮乏的国家,目前运行的核电站有53座,全国35%的电力来源于核电,日本进入到了核电为主的时代。截止到2012年11月,中国已有15座在运行的反应堆,26台在建机组,中国已成为世界在建机组最多的国家。

1.3 核能利用的利弊分析

核能利用是一个很特殊的能源开发,它一方面促进了人类的发展,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它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对人类生活造成威胁、带来风险,使之怀疑核能的开发利用,进而对核能产生阴影。

1.3.1 核能利用的优点

核能的利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缓解了能源危机,改善全球气候变化,同时也有利于世界暂时的和平。核被应用于战争开始,战争就产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使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了核武器带来的益处,核武器可以用来稳固国防,提升国际地位,带来国家的安定,目前世界上已有9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在当今世界常规能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核能的开发利用更加的重要,核燃料所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发电,因此,广泛发展核电站,可以节约大量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核能发电成本也低于火力发电,比较经济,并且核电站发电效率高,同时核电站危害大大低于煤电,核电站不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也不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所以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1.3.2 核能利用的缺点

核能利用带来的危害也同样困扰着我们,核武器的出现,使人类生活在核战争威胁下,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的原子弹,给日本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土地受到破坏,幸存者饱受各种辐射后遗症的折磨,以至于这两个地区至今都摆脱不掉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的影响。当然,用于发电的核能也有许多安全问题,核电站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核泄漏事故所带来的灾难后患无穷,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都波及大量人口,土地受到污染而荒芜,人们远走他乡,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很多人们都死于这场事故引发的疾病。这些危害都时刻提醒着我们核能利用的安全性,科技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风险。

2 核能利用引起的伦理问题

2.1 核能利用引起的科技问题

2002年,俄罗斯核与放射物安全联邦监察委员会主席尤里?维什涅夫斯基说,俄罗斯的核工业企业丢失了许多核材料,是由于苏联解体后,在核工业城一些生活和工作的工人和科研人员失去了往日优厚的待遇,为了生存,与黑帮勾结在一起,开始从事走私、贩卖核材料的勾当。这些由于核技术人员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的负面后果,可以看出核技术人员责任与道德的重要性,在当今和平与发展为主的时代下,核技术快速发展,核技术人员受政治干扰可能被动的发展核能,又由于科学技术的不够成熟,尚存在着很多意外,核技术人员往往对科技后果考虑不足,导致核能利用的负面效应。这些技术人员有责任把研发的技术用来服务于人类,但由于道德的缺失,没有很强的责任心,导致科学技术滥用,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2.2 核能利用引起的安全问题

2011年3月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比自然灾害更严重的是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放射性物质剧增,污染附近海水还危害人们健康,核电站附近20公里范围内居民全部疏散,附近海域也没有渔船作业,事故的发生将会影响人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主要是因为土地、水源、空气都被爆炸产生的辐射物污染了,大批灾难后出生的孩子都带有先天性的疾病,同时核事故不仅会造成身体的伤害还会造成心里的创伤。除自然因素造成的核事故还有人为因素,人是核电站的主要控制者,所以由于技术人员的操作不当和安全意识不足都不可避免事故的发生,然而这些事故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3 核能利用引起的生态问题

核能利用产生大量核废料,影响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引起了诸多生态伦理问题。所谓核废料泛指在核燃料生产、加工和核反应堆用过的不再需要的并具有放射性的废料。这也是核能发电的弊端,核能发电一定会产生和废料,如果处置不当,会造成严重生态破坏,像前苏联曾把核废料直接或间接地倾倒于北冰洋,这种做法严重的影响了生态环境,地球上任何一个生态系统被破坏,如不能短时间内修复,都会危及整个地球生态,并最终祸及人类自己的生存发展。核废料的产生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发展和利用核能的过程中,需要生态伦理予以规约。

3 核能未来发展的解决对策

3.1 加强核技术人员道德责任

科学界需要有道德自律,核技术人员的良好伦理道德素养对科技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些技术人员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工作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科技发展,造福于人类。在面对利益的诱惑和政治文化等冲突时,一定要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生命,核技术人员要以“发展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为原则,这样才能更好的利于核能的发展,使核能为人类服务,发挥核能的无限潜能。

3.2 核安全监管机制及核安全文化的建设

建立一个科学的核安全监管机制,树立正确的核安全理念,确立核监管原则,具有足够的监管权力,制定核安全许可制度,明确列出违反条件的处罚条例,设立现场检查部门,进行随机抽查,并且要有完善的核技术法规标准体系,制定核电站管理规章制度,最主要的是要组建核事故应急管理机制,在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处理和善后管理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安全工作,有效避免重大损失。

核安全文化指的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这种概念超出一切之上,那就是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必须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质就是要求整个核电厂的工作人员都处在一个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条例的环境中,核电安全是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事,所以必须进行核安全文化教育。核安全文化对核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并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会带来丰硕的核安全的有形结果,忽略核安全文化,必然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3.3 树立正确生态伦理观

地球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物种都参与生态进化过程,它们的生态价值都是平等的,人类没有权利剥夺任何物种的生存权利,也不能肆意破坏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核生态伦理是以尊重生态环境为宗旨,为现代以及子孙后代继续发展为目的,强调人类在核开发利用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强调核开发利用的同时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造成生态环境灾难,人类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要靠着自然资源才能生存,没有环境资源人类就没有生存下去的资本,所以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军事等暂时的发展或者国家民族尊严。由于核能开发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所以我们更需要一种道德标准,树立一种可持续的生态伦理观,以此促进核开发利用的完善发展。

3.4 完善核能研发政策

在核能开发利用中隐患最大的就是核武器,在核武器出现的这几十年间,国际上曾多次尝试销毁核武器,因此形成了核不扩散条约,但该条约存在诸多弊端,它规定无核国家有权和平使用核能,并且政策约束力只针对加入该条约的国家,也没有对非成员国进行惩治的规定。该条约的出现使各国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并没有因此停下研发核武器的脚步,像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皆不签署核不扩散条约,这样就造成一种没有任何条约可以制裁他们的一种局面,朝鲜又先后加入、退出该条约,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不禁让我们怀疑该条约的权威性,我认为首先已经加入该条约的国家不能以任何理由退出,要严格遵守规约;其次世界各国都要加入条约,使核不扩散条约必须纳入每个国家的政策制度;最后,任何国家都没有权利擅自修改条约,必须经过世界各国共同协商决议。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核武器滥用的现象,更有利于核能的治理,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而不是带来战争、带来灾难。

【参考文献】

[1]冯昊青.李建华.基于发展核电的生态经济价值及其伦理思考[J].天地人文:150-153.

[2]王士航.董自励.科学技术发展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华夏.现代科学与伦理世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马栩泉.核能开发与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冯昊青,李建华.核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7).

[6]苏永杰.姜维国.核能利用与环境保护[J].能源环境保护,2006(4).

核技术专业范文第5篇

(上海辐达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中国 上海 200065)

【摘 要】本文针对上海市辐射环保政府的主要职能要求,结合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中,关于辐射环保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内容,分类列举了近年来建成并投入实际应用的辐射环保信息化建设成果,详细阐述了相关业务系统和网络平台实现的功能。通过分析和探讨阶段性成果在实际使用中产生的问题以及与实际需求间存在的差异,在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的基础上,对未来进一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合理的展望和设想。

关键词 辐射环保;政府职能;信息化建设

0 引言

近年来,大到如2006、2009、2013年三次朝鲜核试验、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等国际事件的发生,小到如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手机电脑辐射,公众对辐射环境保护重要性认识的愈加深入,推动了政府加强辐射环境保护建设的投入力度。其中,信息化建设是深化辐射环保政务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强信息化辅助决策能力,提升环保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要求,旨在建设统一集成的环境监测信息化体系,建立污染源动态信息数据库,推进危险废物全程信息化管理建设,构建市、区(县)两级联动的环境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其中,关于辐射环保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可以概括为:建立核技术利用单位信息库,实现辐射安全许可证网上办理渠道;建立统一的辐射环境在线监测网;实现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全程信息化监控,建设辐射移动监管系统;建设应急中心和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加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能力等。

本文基于上海市辐射环保的政府职能,阐述了上海市辐射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了阶段性信息化建设成果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完善已建系统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上海辐射环保的信息化建设。

1 政府职能及信息化现状

上海辐射环保的政府职能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放射性同位素监管、放射性废物收贮和处置、辐射项目监督、辐射环境监督、核与辐射事故应急。

1.1 放射性同位素监管

放射性同位素监管主要是指对放射性同位素销售、使用、运输、贮存和处置进行监管,开展核技术应用单位的申报和监督检查、放射性同位素的转让备案、辐射安全许可的审核、运输的核查等各项工作。

目前主要利用环保部下发的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监管,该系统主要功能有:放射性同位素单位管理;许可证管理;放射源管理;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管理;射线装置管理;监督执法管理;辐射事故管理;查询统计功能;系统管理;业务提醒功能等。

1.2 放废收贮和处置

放废收贮和处置主要是指对Ⅰ~Ⅴ类民用放射性同位素废源、废物、废液的收贮、贮存、整备、处置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退役等。

在市级放废库,上海已初步建成了封闭式的放射性废物库管理系统,初步实现对放射源废物的入库,管理,查询,统计,监测等的全流程管理;实现放射性废物库库存信息综合查询和统计;实现对库区内的放射性环境进行统计。

针对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退役监管等业务,主要从核技术利用单位监管的角度出发,目前归类至辐射项目监管信息化建设。

1.3 辐射项目监督

辐射项目监督主要是指开展辐射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和监督性监测等工作。

已建成的辐射项目监督相关平台有:辐射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实现了建设项目环评、试生产、竣工验收各阶段电子化审批;辐射许可证审批系统,实现了互联网网上申报,内网审批;过渡性的核技术利用单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人员资质和企业监督管理;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实现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延续、换证,放射性同位素转让、进口、异地使用、回收等申报工作信息化。

1.4 辐射环境监督

辐射环境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电离辐射环境和电磁辐射环境。

(1)电离辐射环境监督: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γ辐射累积剂量,气溶胶、沉降物、水汽、降水、水源地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土壤等相关核素的分析以及重点核技术利用单位周围辐射环境监测。

(2)电磁辐射环境监督: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包括移动通信基站、变电站、高压线,以及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塔等伴有电磁辐射的污染源监测。

针对辐射环境监督,上海在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减排100点项目)中,建成4个自动监测子站(普陀、张江、崇明、金山)和本地数据汇总中心,并与环保部数据中心相连。

由于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只与环保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信息系统直接联通,运行于独立专网上,因此,在市环保局信息化能力建设项目中,扩展建设了上海市辐射环境监测信息收集处理平台,实现对辐射工作单位监督性监测数据的管理,对辐射连续监测、水源地水体放射性监测管理,对环境电磁辐射连续监测数据的管理。

1.5 核与辐射事故应急

核与辐射应急主要是指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及技术支持。

目前,上海尚未建立核与辐射事故应急信息化平台,以2014年5.7南京放射源丢失事件为例,上海对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电话沟通,进行分级上报事故再下达驰援。

2 主要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上海响应“十二五”规划,从政府职能角度出发,在辐射环保信息化建设方面已有较大进展,初步完成了建立核技术利用单位信息库,实现辐射安全许可证网上办理渠道,建立统一的辐射环境在线监测网等信息化能力建设要求。从阶段性的建设成果和运行情况来看,比较突出的有两方面问题:放射源监管断层和各职能平台分离。

2.1 放射源监管断层

放射源的管理是一个生产、销售、使用、转让、进出口备案、收贮等全过程,“从摇篮到坟墓”的管理,但从放射性同位素监管、放废收贮和处置以及辐射项目监管几个政府职能信息化建设现状可以看出,目前信息化管理是从核技术利用单位的角度出发,对放射源管理抓住了“摇篮”和“坟墓”两头为主的监管和信息化建设。

放射源生产出厂后,对使用企业有基本能做到明确的信息记录和管理;放射源使用后,收贮处置时对放废来源企业也能在放废库的系统清晰归档记录,但在中间过程中,对放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的监管,还存在较大空白,延伸出诸如异地使用不报批、转让使用不报批、报批了但使用实际地不符、报批了但超时限使用等典型违法问题,无法实现有效监督和执法。

2.2 各职能平台分离

目前,除了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相关职能并未配备对应的信息化建设内容,其他四个基本职能都已有使用中的平台系统,但实际业务中存在密切关系的各项政府职能,其分别使用的多个业务信息化平台却存在着严重分离的情况。

最为突出的是基于放废收贮和处置职能建设的放射性废物库管理系统,管理机制从核技术利用单位出发,和放射性同位素监管、辐射项目监督两个职能存在承前启后的直接关系,但离线的封闭式建设特点导致诸如核技术利用单位信息等基础数据,依旧依赖人工手动输入,无法实现在线更新,反而增加了业务工作量。

另一方面,放射性同位素监管、辐射项目监督两个职能所使用到的业务平台,同时涵盖了国家级和市级多个系统,同一个项目的操作存在多次不同系统登录,不同平台操作的情况,操作繁琐的同时,各系统间共通数据的交互又存在一定延时性,对信息的准确性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同时,从上海区县级环保部门调研已知,崇明、长宁、宝山、奉贤、闸北等区县为了辅助区县级相关辐射环保部门业务,已有建立辐射监管信息化系统的意向、计划或雏形,如果长此以往,各职能业务系统分离的情况越加严重。

3 解决方案和建议

通过分析和解决信息化建设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完善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加强技术支持,才能更好让下一步的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切实起到提高政府业务能力的作用。

3.1 加强放射源跟踪监管

加强放射源从出厂到使用至回收的全流程跟踪监管,是弥补辐射源监管断层的有效解决方法。对于放射源异地和转让使用违法违规的问题,虽然政府可以尽可能简化业务流程,建立信息化申报审批平台,但企业自觉性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法制的基础上,人治必不可少,通过对核技术利用单位定期现场监督执法,以及放射源运输的实时跟踪,是缓解放射源的潜在危害的必要措施,因此,辐射监管的移动执法和放射源运输的移动定位,成为放射源安全监管的重要辅助手段和信息化建设方向。

通过移动执法的建设,执法人员随身携带的移动执法工具,利用3G/4G无线访问技术,现场完成任务办理、信息采集(录音、录像、照相、扫描文档等)、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辐射污染源在线数据查询,将执法信息传送回后台辐射监察管理系统。同时,引入定位技术,利用gps导航和GIS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对放射源所在运输车辆进行定位监控,随时跟踪记录车辆当前所处的位置、移动速度、移动方向、车辆状态等,并根据外网路况服务,预判车辆达到目的地所需的剩余时间,轨迹回放等,保障放射源运输安全。

3.2 整合多业务平台数据和功能

为了解决各职能平台分离的问题,从管理角度出发,需要梳理和简化现有业务流程,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做到在信息化建设实际投入前,尽可能完善前期统筹规划工作,明确现有各平台业务偏重点和数据相通部分;从技术角度出发,需要整合已有信息资源数据库,构建数据交换中心,做好系统互联互通,向统一入口登陆全业务流程操作的应用平台建设方向靠拢。

依据目前各职能业务所涉的信息平台,需要整合的系统初步包括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上海市环评审批系统、上海市辐射许可证审批系统、上海市环保数据中心等,具体整合的数据包括:核技术利用单位基本信息、环评审批基本信息、污染源档案、许可证信息以及台账信息等。多业务平台的良好整合,可以为实现上联环保部、横联市政府各部门、下联各区县的电子政务体系打下扎实基础。

4 进一步信息化建设展望

依据“十二五”规划要求,目前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全程信息化监控尚未实现,核与辐射事故应急中心和应急决策指挥系统亟需建立。此外,上海阶段性的辐射环保信息化成果和政府常规电子政务需求,以及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都尚有一定差距。

政务方面,诸如辐射环保政府机构的内部办公平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常规业务和专业信息化平台方面,都有待完善。公众方面,以辐射环境监督为例,随着手机通信高速发展,政府对移动通讯基站的监管力度日益加强,但对于上海辐射环境监督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还是配合常规环境监测项目,对全市综合性辐射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督,对细化到诸如手机基站之类周边辐射环境状况的信息化监管尚有缺口,这恰是近年来公众对辐射环境方面愈加忧心和关注的。

因此,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信息化建设时,不仅需要满足政府自身规划要求,扩展信息化建设内容,在完善现阶段遗留问题的基础上,避免再出现类似问题。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切实社会公众日益关心的辐射环境问题,让信息化建设的开展落到实处,真正起到提高政府环保科学化管理水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上海政务官网.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EB/OL].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9/node12344/u26ai31442.html,2015-04-03.

[2]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官网.市辐射站职责[EB/OL].sisr.sepb.gov.cn/jigou. jsp,2015-03-17.

[3]李伟刚,周淼.环保信息化建设[J].信息科技,2011(19):186-187.

[4]陆继根,蒋云平,范磊.放射源实时监管和预警系统的研究和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2011:224-225.

[5]苗地,商晓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定位分析[J].现代情报,2009,29(1):42-45.

[6]徐勇.电子政务中信息孤岛问题的对策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3):87-89.

[7]何振,朱星星.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及对策探讨——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分析[J].电子政务,2008(5):82-86.

核技术专业范文第6篇

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及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普及环境教育势在必行。高等院校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教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环境教育主要在于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问题[1]。而高校对核类专业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尤为紧迫,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与任何行业、专业都密切相关,任何专业的人才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作为核专业的大学生在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能够自觉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其未来所从事的各项工作中,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例如,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核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利用会产生的大量放射性废物,会对环境及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处置与回收利用。如果他们缺乏环境科学知识,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那么,他们在进行各项决策或从事各项工作时,可能就会不重视核领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可能会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应该使他们受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以及必要的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使他们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执行者。第二,目前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自然资源,这些化石燃料的消耗会伴随大量co2、so2和nox等物质的产生,这些物质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等一列全球性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极大的重视。核能作为一种清洁且安全经济的新能源,已经开始在国内外得到大力的发展并有待大规模的使用[2]。另外核技术在环境科学及环境保护领域中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所以核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环境学导论”课程了解人口、资源、各环境要素、全球环境问题等,将增强他们的保护环境的使命感,这样会促使他们更努力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将来有可能致力于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将核技术应用于环境领域,为解决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我院也开始意识到对核专业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将“环境学导论”课程设为核防和核工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平台选修课,并且选该课程的学生在增多。笔者正担任我院《环境学导论》的教学工作,本文针对核类专业及学生的特点,就如何上好《环境学导论》进行初步的探讨。

1 要使学生对“环境学导论”课程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核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环境学导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觉得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认为学习环境方面知识是环境专业或化学专业等学生的任务。这主要是这些学生环境意识不强,他们可能会认为,社会要想发展,就必须向大自然索取能源物质,环境必然要受到破坏,如果要保护环境,社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觉得,环保是国家的事,个人力量微薄,起不了什么作用。另外是学生的环境基础知识相当缺乏,不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不了解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现状;不了解污染物的形成、转化及其对人体的危害,不了解人们因破坏自然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第一堂课就应向学生强调开设“环境学导论”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核专业与环境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使他们明白学习该课程目的是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能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也就是培养他们的环境素质,而环境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是适应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备的一种素质。只有这样不断地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环境学导论”的重要性,才会激起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并重视对环境知识的学习。

2 “环境学导论”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实践

2.1 根据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环境学导论”课程涵盖内容多,涉及专业领域广。而该课程的授课学时有限, 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根据核类专业学生的关注点,针对性选择教学的侧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应结合核专业特点讲环保,让学生真正了解本专业与环境科学的契合之处。根据实践教学中对核类专业学生的观察发现,他们大多关注学习该课程与自己专业的关系,关注以环境科学的方法解决核领域实际问题的思路和可能达到的效果,以及核科学与技术在环境方面的影响和应用。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时,应侧重地传授学生关注的相关内容,如讲能源与环境时可重点讨论核能与环境的关系;讲“三废”污染时可侧重放射性“三废”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讲环境治理技术时可讨论核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这样会使学生重视该课程的学习,将来能更好地把环境意识渗透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如通过环境科学的知识及方法解决核领域的一些实际问题,或利用核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治理和保护环境等。

2.2 采用互动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们互动的过程,让学生们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使他们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并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老师可以针对所学的内容,列出一些话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讲解生态学相关章节时,老师可以先讲授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再将学生分为几组,让每组学生就“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之前,要求学生除了阅读教材还需查阅其他资料,了解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环境问题(如生态规划、生态农场及生态工艺等)的最新知识。由于学生从“查阅资料”到“讨论”,一直都参与其中,因此有较高的积极性进行学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拓宽了知识面,同时提高了学习课程的兴趣。互动式教育克服了僵化、一统的教学弊端,把教学形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师生互动,甚至以学生为中心;把教育行为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变到反思与行动、参与和实践的相结合,更加激发了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

2.3 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对学习环境科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有必要将理论与某些具体的环境问题相结合,也就是说教师应在讲授理论知识多引入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是在听“故事”、看“故事”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如在讲授“海洋污染”时,可以引入近期发生较严重的且大家熟悉的“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和“大连石油污染事件”,并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自己在网上收集这些事故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向同学们直观的展示海面污染,动物死亡等触目惊心的场景,感受到石油漏油事故导致的环境灾难。讲到生态平衡破坏,可引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环给炎黄子孙带来无尽的水旱灾害的例子,也可以影视图像向同学们展示一些事实: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过度放牧致使草原场退化以及滥猎滥捕鸟兽导致物种的数量减少或灭绝等。

转贴于

2.4 丰富课外知识,增加实践环节

由于所学的是非环境专业,核类专业的学生平时不太关注学校邀请的环保工作专家所作的环境保护学术报告或讲座,也不参加社团举行的环境知识竞赛等活动,因此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这些环境类的学术和竞赛活动,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以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对环保工作动态的了解,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实验环节,如在有关“噪声”的教学中,可安排不同小组同学利用课后的时间分别在道路、居民区、商业区等不同地点用声级计测定噪声值,再结合我国颁布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对测定区域的噪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若在学习“水环境”的章节之前,还可安排与课程有关的野外参观,比如我院可组织学生观察衡阳地区湘江水质的变化,让学生初步设计水质的监测并对水样进行对比,且要求对实验结果要以报告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另外如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污水处理厂以及垃圾填埋场等,这些亲临实地环节会使学生感到新鲜和好奇,从而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参观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从“简单的看”上升为“理性的思考”。这些实践环节既丰富了课外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且巩固了理论知识。

3 结语

核技术专业范文第7篇

不宜就读专业4是指屈光不正,近视眼或远视眼,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

我国现行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患有以下5种疾病者,学校有关专业可以不予录取,如下:

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色觉异常二度,俗称色盲。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和几何图形者。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5、0者。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4、8者。

(来源:文章屋网 )

核技术专业范文第8篇

目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开展的主要课程设计有反应堆物理课程设计、屏蔽计算课程设计、核电仿真课程设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反应堆热工课程设计等。从社会需求以及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专业人才的目标来看,目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课程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如下:(1)课程设计的题目和内容跟工程实践联系不够密切,缺乏新颖性和挑战性,学生没有兴趣完成课程设计,亟待更新。(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灵活性。以往课程设计都是教师先讲解基本原理与方法,然后学生开展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讨论、互动、引导、激发和案例驱动,学生在面对具体实际问题时,往往感觉无从下手,有的学生无法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3)考核方式单一。以往课程设计的成绩主要由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决定,不可避免地存在照搬、照抄他人的现象,成绩评价缺乏标准和透明度,使得课程设计效果不理想。因此,围绕“卓越计划”的要求,合理构建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课程设计的内容,改进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加强课程设计过程监控和改变考核方式都极为必要。

二、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针对目前课程设计现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精心选取课程设计题目

为了提高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必须及时更新课程设计题目。根据以下几个原则选取课程设计题目:(1)按照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选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符合教学要求;(2)根据学院教学条件选题,需要具备合适的设计工具完成课程设计;(3)题目内容与专业课程相关,通过课程设计更好地巩固专业理论知识;(4)选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背景,能在以后的毕业设计或是以后的工作中用到。根据选题原则以及结合学生所学知识我们选用了一些多样化、实用性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题目。比如,对于反应堆物理的课程设计,我们精心设计了采用MCNP程序进行栅元、组件的临界计算并设计了一个小堆芯的题目;对于核辐射探测方向,设计了采用MCNP程序计算不同探测器探测效率的题目;对于核电厂运行仿真,设计了采用MATLAB程序或者FORTRAN程序来实现核电仿真等。这些多样化和实用性的课程设计题目,加强了核专业特色,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转变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抓好课程设计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以前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指导教师先讲解课程设计的原理和过程,然后学生自己完成作业,教师不能把握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指导教师采用了图书指导法、讲授法、问题驱动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4]。在课程设计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采用启发性教学,要求学生亲自参与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对于不同题目,教师介绍基本原理、设计要求、设计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后,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去完成一个类似的题目,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程设计过程,同时也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同一个题目。指导教师注重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指出在设计过程中容易出错误的地方,以便学生吸取经验,尽量减少设计错误。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教师注重在大思路上进行引导,不干预具体的设计方案和设计细节,把关和解决疑难问题。例如:反应堆物理课程设计采用MCNP程序对组件进行临界计算,指导教师首先让同学们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典型的组件类型、不同类型组件结构上的差别和组件组成等基本知识;然后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怎样利用MCNP程序实现核电站15×15燃料组件临界计算的例题。课堂中教师重点讲解MCNP程序输入inp文件每一个部分的作用,然后让同学们当场运行MCNP程序,掌握作图及其生成输出out文件等基本运行操作。同学们运行完后,指导教师再讲解out文件的每一个部分,告诉同学们怎样看输出结果。讲解完例题后,教师要求同学们当场实现大亚湾核电站17×17燃料组件的临界计算,同时设计不同可燃毒物的布置方式,掌握不同可燃毒物布置方式下结果的变化趋势。每个做课程设计的同学都拥有一台电脑,可以单独完成作业,如果有什么问题和想法可以与同学或教师交流。指导教师全场监控每个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作为课程设计考核内容的一部分。做得好的同学,老师当场给予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碰到问题能够自己想办法及时解决的同学也会获得表扬,同样会获得较好的成绩。指导教师除了注重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协作创新能力。比如设计一个小堆芯可能有多种方案,输入文件的代码量不同,同学们可以分成小团队讨论后确定一个方案,团队每一个人完成方案的一个部分,最终实现小堆芯的临界计算。总结几年的课程设计教学经验,采用图书指导法、课堂讲授法、问题驱动和讨论法等教学方式,可以明显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

(三)转变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以前课程设计的成绩主要由课程设计报告和平时成绩决定,课程设计报告占了大部分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课程设计报告可能存在抄袭的情况,指导教师无法判断,成绩评定很有可能不公平,这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生只注重课程设计报告内容,不注重课程设计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程设计成绩评价的公平性,课程设计成绩改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30%、实践操作40%和课程设计报告30%。(1)平时成绩30%,包括考勤成绩、学习态度和课堂纪律。考勤采取签到的形式,上课前签到一次和下课前签到一次,保证学生在上课时间能全程到课学习;学习态度主要包括上课回答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情况;课堂纪律是指指导教师严格要求学生,严禁玩游戏和玩手机等,只能做与课程相关的事情,保证学生充分利用好上课时间。(2)实践操作40%,指导教师注重对课程设计每一个环节的考核,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问题的方式、查找资料的能力、编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程设计报告30%,成绩包括书写格式、完成情况和创新性等。课程设计最后一般会有附加题,因此设计报告成绩也包括附加题完成情况。成绩评定的方法在课程设计上课前就告知学生。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认真开展课程设计工作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