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提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他们大多数正处于心理健康发育的重要时期,但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正确的疏导,造成了孤僻、厌学、焦虑、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势在必行。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缺乏责任意识,以自我为中心

处于心理健康发育关键时期的孩子在没有父母的陪伴关爱以及引导时,不易养成责任意识,不懂得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隔代老人比较溺爱孩子,在孩子提出要求时不管是否合理,都会尽量满足,会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自我意识过于强烈,但内心又很脆弱,一旦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便会乱发脾气,甚至误解他人的意思,产生暴力倾向。

(二)人际关系紧张,性格孤僻

留守儿童缺乏丰富的课余活动,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在课堂上,缺乏人际交往经验,再加上其自身的性格差异及心理缺陷,容易与朋友发生冲突,使得人际交往更加困难。此外,长期得不到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其情绪得不到宣泄,让孩子更不愿意与人交流。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孤僻、自卑、焦躁的性格特征,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三)厌学,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由于隔代抚养,孩子在课堂上的问题在课后不能及时解决,许多孩子的学习兴趣减低、课上注意力不集中、搞小动作、感觉学业压力大,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由于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使得他们把精力放在了玩乐上,有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孩子则接触社会上的不良人群,学会抽烟、喝酒、打架,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成因分析

(一)家庭环境的不和谐,造成孤僻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缺少父母的教育疏导,父母只是在经济条件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导致了孩子出现浪费金钱的行为和自控能力差等现象[1]。此外由于家庭条件差,父母经常发生争吵,孩子容易产生偏激、易暴躁的负面情绪。

(二)社会环境复杂,不利于他们养成正确的社会良知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课余活动形式单一,一些农村普遍固有的“小农经济意识”对留守儿童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农民在闲暇时多是打牌,忽略了文化教育,而留守儿童的自控力较差,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2]。由于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不足,使得一些庸俗的网络文化进入留守儿童的生活,不利于其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导致他们与现实生活脱节,产生自我封闭、情感认知与心理错位等问题。

(三)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疏导,没有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制度

目前,农村学校几乎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很少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使得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没有及时得到帮助,受心理问题长期压抑,使他们容易形成一些负面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危机事件产生。此外教师本身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所持观点不同,就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没有达成共识,这样不利于和学生之间交流,使他们的心理问题难以解决。

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对策

(一)提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港湾。家庭教育是孩子养成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方面,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途径[3]。父母的引导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因此在外出打工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最好能把孩子带在身边,或是选择合适的监护人照看孩子,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此外,经常和孩子打电话或进行视频聊天,多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其遇到的问题。家长还应多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以便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关注他们的成长。

(二)改善相关教育方法,注重素质教育

一些农村的学校还秉承旧的教育方法,只是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片面的认为简单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就可以代替心理课程,但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因此农村学校应加强素质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增强社会教育,完善社会关爱体系

鼓励社会爱心人士及社会团体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去,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社区教育委员会等组织要积极组织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的行动[4]。同时完善关爱体系、教师资源配置和相关管理制度,充分考虑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方向。优化社会环境、清理学校周边的娱乐场所,让留守儿童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健康成长。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焦点问题。我们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出发,对留守儿童给予关爱,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谢兰,毛厌草.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实施途径[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516-3517

[2]陈君利.简析农村留守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6(21):292-292

[3]何超男,方鸿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4)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留守儿童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广大农村产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庞大的群体。针对我校的实际,我们调查了六年级的留守儿童,通过相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统计数据凸显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觉但影响深远。主要表现为:(1)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了父母,遇到一些麻烦事情会显得柔弱无助,久之会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2)自卑心理。学生都具有攀比心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3)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儿童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打工不理解,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儿童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4)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使人无法管教。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健康和成长,也容易引起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据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调查还显示:8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90%的教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两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成因

1.家庭方面

(1)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回家的次数不多,这些家庭的学生长期缺少父爱或母爱,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儿童当前有严重的“亲情饥渴”。他们感觉孤单无助,感到被遗弃,看到别的小孩和父母在一起感到不舒服。长期的分离和缺乏联系使得亲子关系出现障碍,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父母无法与孩子沟通。(2)虽然外出打工的父母、监护人和留守儿童对待读书和教育的认识大都比较积极,大多数留守儿童都表示喜欢读书,父母也表示只要孩子能读,都会让子女继续读书。但是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不容乐观。老年人文化知识有限,有些甚至是文盲,能监督他们的学习,照顾他们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很难辅导他们的学习。有些儿童刚进学校,面对学习压力,没有父母的鼓励和帮助,很多孩子学习跟不上,成绩下滑,放任自流,他们自律性越来越差。据调查,留守儿童中只有个别成绩优良,大部分居班级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这也充分反映了留守儿童学习无人督促,处于散漫状态的严重现实。

2.自身方面

(1)通常情况下,父母不在身边,儿童会感到孤独无助,久而久之就形成孤僻、暴躁的性格,甚至对祖辈产生逆反情绪,不听任何教导。(2)依赖心理较强。留守儿童多由祖辈抚养,祖辈由于思想观念较陈旧等因素影响,常对孩子过分地照顾与保护,对他们百事包办,使他们养成了较强的依赖性。(3)焦虑心理突出。留守儿童耳濡目染许多残酷的现实,看到了农村的艰辛和父母在外打工的困难甚至是屈辱,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生活和学习的压力,把自己肩负的责任看得过重,认为自己不读好书就对不起在外辛苦打工的父母。这样,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焦虑,使他们长期烦躁不安,性格怪异,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

3.学校方面

学生的健康成长,归根到底还是教育问题。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我国农村这三方面的教育都比较薄弱,这也是留守儿童状况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而农村学校应试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使得学校教育处于惩罚性教育层面,难以做到真正走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促使其转化。

4.社会方面

(1)留守儿童一般都处于弱势的地位,久之使他们形成了天然的自我保护意识,当这种意识极端强化时,就形成孤僻、焦虑、自私等心理,进而对人不信任,对自己不自信和没有公共意识等心理障碍。(2)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的社会环境复杂,良莠并存,外部诱惑多,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极易出现心理失常和行为越轨。(3)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留守儿童现象是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进一步流动,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儿童的队伍势必进一步扩大。如果他们的生存环境仍然得不到改善,必然有碍于农村人力资源的提升,最终将严重阻碍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抓好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是重中之重。从多个方面培养专职、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性,增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功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心理咨询室里完成的,而是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有机地融心理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之中。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大教育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只有这样才能把具体的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从而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全国妇联统计,包括学龄前儿童在内,全国在农村有5800万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家庭生计,长年在外打工,而这些孩子留在家里,无人照管,缺少亲情。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上都存在很大问题。小而言之,这是农民工留守子女问题,大而言之,这是一个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由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复杂且涉及面广,大家对此的认识仍不够全面、深入。殊不知,许多留守儿童都有着双重性格。留守儿童恶劣行为的背后是对亲情的无限渴望。留守儿童问题牵涉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还有学校、社会的诸多问题。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了分析。

一、重智力与物质,轻情感与精神

重视智力与物质投入,忽视情感投入与精神关注,是加剧孩子高智商、低情商、与父母情感淡薄的一大因素。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课题组2004年8月对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中西部十个省区一百一十五个自然村的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大多数父母与留守子女的电话联系频率不足1次/月”。在接受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访问的父母中,60%的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10%的父母平时根本不联系,只在过年过节时回家看看。大多数父母一年主动打电话的次数也不超过十次,而且为了节约话费,与孩子通电话的时间平均每次也只有三分钟左右,谈话的内容也仅局限于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孩子内心的孤独、焦虑与渴望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许多留守儿童都有着双重性格。调查发现,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行为表现和父母在家与否关系极大。在学校和家长面前表现良好,甚至特别乐观的留守儿童内心往往容易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悲伤感,要强的孩子往往还会有意掩饰内心的孤独,时间长了就形成习惯性自闭,不善于也不喜欢向人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相反,另外一些常人眼中的“坏孩子”,他们打架闹事等一系列行为完全只是想引起父母的关注,为了让父母能够回家看自己一眼。很多孩子表示理解父母的苦心,但物质生活的富足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钱是永远赚不尽的,任何东西都胜不过父母在身边的关心与呵护”。相关专家也表示,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双方最好有一方能够留在家中。然而,只有少有的家庭愿意放弃打工回来管教孩子;大部分父母出于生存的考虑,他们只能放下老人和孩子,将外出打工进行到底。

然而,隔代抚养又存在想管但不敢管的问题,“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说轻了、说重了,都不好”。因为代管人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对孩子过分溺爱、纵容,造成实际上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不力,使孩子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出现的问题更是防不胜防。有的走上自我毁灭的犯罪道路,有的为了满足一时私欲而残害他人,有的甚至导致几个家庭从此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现在不少地方采用了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寄宿制、与家长建立定期联系、平时耐心疏导和启发等多种教育方式,让孩子理解生活的艰辛,以期引导这些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但是这些仍替代不了父母的关爱与教导。如果父母实在无法在身边照顾孩子,也应当增加与孩子联系的频率,同时保持与学校、老师的联系。耐心与孩子交流,争取与孩子建立密切的联系,减少疏离感。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开导、帮助,让孩子理解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

二、学校教育范围无限扩容

留守儿童的出现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不少新问题。过去,大部分孩子都有完整的家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工明确。家庭主要负责生活、心理教育;学校主要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校大多不用操心课程以外的事情。而现在教育的管理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问题孩子”的总数明显增加,问题的类型也在不断升级换代,让老师穷于应付。如,由于父母的缺位,代管人疏忽,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内心孤独,个性变得孤僻、自卑、无安全感,出现一定的交往障碍。往往存在一些小事也会引起激烈冲突的情况。无论是留守儿童工作做得好的,还是不好的,学校都针对留守儿童的帮辅工作做了一些形式上的安排,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寄宿制、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帮辅、与家长建立定期联系等。但实际上,受师资力量不足的局限,大部分的学校一个班孩子只有班主任老师真正在负责。对于留守儿童的管理,许多班主任苦不堪言。留守儿童多的班级,甚至到了无人愿意当班主任的地步。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会出现留守儿童任意逃课、随意出走的事情。这些问题普遍且防不胜防。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本来就薄弱,留守儿童出走所带来的责任和费用令学校不堪重负。

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还使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稳步提高的农村儿童入学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初中生的在校率在留守儿童中大幅下降,有很多学校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5%,这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是有相当差距的。而在读的许多留守儿童也只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应付学业。

许多案例中的留守儿童对学校、集体、社会的敌对与排斥情绪以及轻生等行为,与生活的艰辛、考试的压力、校园的冷漠不无关系。

针对以上问题,加大师资建设,建立心理咨询机制,关注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当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并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使教师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家,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切实运用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争取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另外,学校应坚持以活动的形式开展心理辅导课,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体验,增强互动性,以切实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目的,而不是采用枯燥的纯理论课堂学习形式。

三、不良社会环境侵蚀儿童心灵

农村与城市之间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差距,作为公共环境应有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巨大差距。越到底层,精神文明秩序越差。而这些精神文明秩序的脏、乱、差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不可低估。由于壮年的缺席,许多乡村缺乏生机与活力。一个年龄段的断层,使留守的儿童和老人失去依靠,也使整个农村原有的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黯然失色。黑网吧、电子游戏等倒成了留守儿童家庭之外的精神栖息地。没有父母完整的爱和适时的监管,社会保护机制没有形成,处在心理不成熟期、性格不稳定期的留守儿童,只要走出家门,便很难持守原本纯洁的心灵。

许多家长误以为教育是学校的职责,与家庭无关。殊不知,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思想也会为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外出打工的家长中有“读书无用论”思想的不在少数,加之在外打工接触的许多恶习和不良思想,往往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如果不引起重视,就容易出现“五加二等于零”的现象。学生在校接受五天的课业及品德、心理健康教育,却被双休日两天接触到的不良行为消于无形,甚至那两天所接受的不良影响还远远大于学校积极正面的教育。

由此可知,营造可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中之重。黑网吧、电子游戏室等不良娱乐场所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滋生问题留守儿童的温床。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除了对黑网吧、电子游戏室等不良娱乐场所进行严格整顿之外,可以借助这些免费或优惠开放的公共场所,学校以及代管监护人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参观、游玩,让他们接受健康环境的熏陶。

总之,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许多留守儿童都有着双重性格,一系列恶劣行为的背后是对亲情的无限渴望。没有父母完整的爱和适时的监管,社会保护机制没有形成,处在心理不成熟期、性格不稳定期的留守儿童,往往容易走向极端。留守儿童的问题复杂且涉及面广,不仅是家庭的问题,也是学校与社会的问题。重智力与物质、轻情感与精神,学校教育范围无限扩容、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生活的艰辛、考试的压力、校园的冷漠,不良社会环境无一不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黑手”。只有整个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才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4-15.

[2]詹欢.对“留守孩”引发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5(16).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学前儿童 心理偏差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提升,这使得目前的孩子过着一种衣食无忧的生活,过去人们所经历的困苦孩子们很少能再经历,不仅如此,家长对孩子们的宠爱更加严重,这使得目前的儿童出现很多不良心理问题,而要想解决孩子们的这些不良心理问题,就必须在家庭教育中找到良方。

21世纪的儿童由于生活条件较好,家庭成员大多对儿童倍加呵护,甚至逐渐溺爱,由此,由于儿童过于受到爱护而造成他们的心理存在很大问题。幼儿正处于一个长身体的初级阶段,其心理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发展,如何纠正孩子们的错误心理偏差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学前儿童心理偏差的具体表现

具体而言,儿童心理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绪波动较大

儿童心理偏差首先表现在儿童心理情绪波动较大等方面,做事情容易冲动,有时为一件小事会发脾气,而有时却又会对很大一件事感到无精打采。如某位小朋友在课堂上看到旁边一个小朋友在搭积木,心存嫉妒的他上去把小朋友的玩具踢到了,这样的行为严重影响到孩子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孩子心理状况出现了极大的偏差[1]。

(二)遇事不敢主动承认错误

有些幼儿不能承认错误,长时间受到家里的呵护,潜意识里认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受到这种待遇,然而到公共场所或托儿所发现自己以前的待遇没有了,这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做错事时不敢主动承认,因为曾经看到过其他小朋友受批评时的情景,他们害怕自己也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受批评。

(三)自私性严重

由于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因此有些孩子变得非常自私,往往认为世界都是自己的,别人照顾他是应该的,好东西都应该给自己独享,看不惯别人拥有和自己一样的东西或者自己没有的东西别人有。有时,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甚至连父母夸奖其他小朋友也不容许,表现出霸道和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有明显过于自私的倾向。

(四)撒谎心理

由于孩子在家中经常受到宠爱,有时会发现奶奶或者爷爷为了呵护他而欺骗自己的父母,于是从中得到好处的他们渐渐发现撒谎可以隐瞒自己的过失,让自己受到一定的保护,从而就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刻意编织谎言,个别孩子甚至出现习惯性的说谎现象。

二、运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偏差的策略

家庭心理健康指的是家长通过学习心理学与家庭教育方法,结合孩子的特点及个性发展状况,通过各种方法,如游戏、生活、谈话、等方式来纠正孩子的心理偏差,让孩子迅速从心理偏差的阴影中走出来,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孩子的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家庭教育活动。因此,当家长发现自己孩子有以上不良心理表现时,应及时通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来纠正孩子的心理偏差。具体策略如下:

(一)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孩子面前的所作所为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前必须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为了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家长首先要拥有一个稳定、健康的心理情绪,尽量将一些好的兴趣爱好表现在孩子面前,如运动、读书等,平时遇到工作压力时,尽量不要在家中发泄。另外,在孩子面前要勇于承认错误,并试图得到孩子的原谅。总之,拥有阳光心态的家长才能以健康的心态来教育和引导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二)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些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特别是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时间,学前儿童也是。然而目前很多家长在孩子未上小学前就让他们接触一些辅导班,如美术、书法、乐器等,这让他们从小就承受一定的学习压力,没有充分的时间与其他孩子们尽情游戏,也就不能在游戏中学到人生成长所必需的一些基本知识。因此,父母应该多给孩子营造轻松的氛围,给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接触,让孩子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体验到快乐,学会分享与合作,并及时对孩子在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好坏是决定一个孩子能否茁壮成长的关键,家长应该在孩子心中着力塑造朋友兼亲人的形象,其中,朋友形象是孩子奋斗时的榜样,亲人形象则是孩子遇到困难时的依靠。家长要成为孩子娱乐时的益友,成为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老师,要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在家庭活动中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做孩子的玩伴,做孩子的朋友,做孩子的观众,做孩子的守望者,陪伴孩子自信地成长。

总之,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心理偏差,特别是如今我国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对孩子的百般溺爱,使得自己的孩子成为掌中宝,一旦接触到社会,肯定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因此家长应该多从自身做起,多从自身找原因,科学地运用好儿童心理学及家庭教育学的方法,让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学前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学习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Impac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to Learn

LI Weijuan

(Qingdao Hengx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Abstract Firstly, the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learning, an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early childhood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action analysis of pre-school children affect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to learn, the last of the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in pre-school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promote early childhood learning capacity growth has made two comments. The author hopes this can help to diversify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but also capable of infa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improve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hildren's learning

1 幼儿学习的特点

1.1 学习态度开始形成

很多家长常说自己的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也成为和学业有关的心理问题中的棘手问题,而学习态度的形成,实际上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所谓学习态度就是对“学习”本身的认知以及所产生的情感。如果在幼儿期,儿童与学习之间建立了不良的情感反射机制,那么学习态度就很难改变了。

1.2 学习能力以模仿为主

班杜拉的幼儿侵犯行为实验充分证明了幼儿的学习实际上是以“模仿成年人”为主的,这也是他们在各种思维能力还不发达,甚至不具备的时候仅有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这个时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重视“榜样”的树立,使幼儿通过模仿,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1.3 学习行为以游戏为主

幼儿的活动是具有游戏性的,无论是与人交往还是接触新鲜事物,游戏总是围绕着他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主要行为模式,而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外界的认知,也是在游戏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要使学习和幼儿发展产生有效的互相促进作用,就必须重视“游戏”的使用。

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学习的影响

2.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幼儿学习态度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情况下是由幼儿教师进行的,虽然有些幼儿园也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但幼儿的问题通常都不“严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而不是解决问题。因此,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很多活动的目的都在于幼儿的态度、认知发展方面,如教育大班的幼儿帮助小班的幼儿、教育儿童为他人服务、带领学前儿童参与“城市清洁”的环保活动等,这些活动实际上都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感知到“做了对的事情就获得好的评价,会快乐”,这种情感机制会被泛化到学习过程中,是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的基础。

2.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幼儿学习能力

幼儿的学习能力主要以“模仿为主”,其他高级的学习能力也是从“模仿”发展而来的,这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是通过教师、家长和心理健康辅导员的日常行为为幼儿树立一个健康心灵的榜样,并且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向他们传输各种“正能量”,这就要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人首先有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灵,例如,教师在音乐课上假设一个“难题”,设计一个“向学生求助”的环节,不仅能够使课堂更加活跃,促进儿童的发散思维的形成,还能够使他们对“在学习中应不怕挫折,遇到问题可以求助”产生深刻的印象,幼儿在感受到这些正能量之后,通过模仿建立健康的心灵成长之路,同时也是学习能力发展的过程。

2.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幼儿学习行为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多以课堂活动的方式进行,而幼儿的学习行为又具有游戏(下转第237页)(上接第213页)性的特点,那么,将心理健康教育以“游戏”的形式带入到课堂之中是可行的,这样不仅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还能够对幼儿学习行为的模式进行拓展。例如,在活动课上,教师给学生们发下一些卡片,卡片的内容是成对的“水果、家具、洗漱用品”等,在课堂上设置“我不说谎”的游戏,请同学们按照手中的小卡片的内容互相配对,不仅能够使儿童在游戏中对“合作”有所理解,还能够使他们学习到“事物的特征”,儿童们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了快乐,我们也不难发现,这种“配对”小游戏很快就在幼儿的群体中“流行”起来,成为他们学习行为的一种。

3 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

3.1 认真倾听幼儿关于学习的诉求

很多幼儿教师和家长认为幼儿“话多”,在不能兼顾全班小朋友和事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往往对幼儿学习方面的诉求有所忽视,如孩子说“爸爸陪我玩积木”,或者“老师我想再唱一遍刚才学的歌”,被大多数家长和教师以“等一会儿”、“我们已经下课了”搪塞过去,这不仅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也阻碍他们学习的发展。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倾听并不是简单的听,而是全身心投入,专注的听,也不是幼儿有问题的时候才听,而是时时都要注意倾听。例如,当儿童向教师诉说他“认为活动课不够有趣”的问题时,教师应该与儿童面对面,认真的听儿童诉说,并不时进行“原来你有这样的想法”、“老师了解了”、“你觉得怎样才够有趣”这样的反馈,让儿童知道教师在专心听自己诉说,这样能够使教师与儿童之间的沟通效果更好,并有利于儿童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使心理辅导的成功率提升。

当儿童与教师诉说一个他所遇到的学习方面的问题时,教师必须积极倾听,并不时给予反馈,让儿童知道你在专心倾听,以促进良好的沟通。积极倾听必须持续于整个交流过程,因为积极倾听能够帮助儿童弄清楚自己的问题。当儿童能够根据教师的反应了解并确定自己的问题所在时,辅导就已经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3.2 尊重幼儿对学习意愿的表达

心理辅导员和幼儿教师以及家长都应该站在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角度上对幼儿学习意愿的表达表示尊重,例如,儿童不喜欢练习钢琴,用发脾气、哭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家长和教师应该对他们这种“反抗”行为予以理解,先想办法平复儿童情绪,再对他们进行开导,继续采用倾听的方式并使用客观解释等方法使幼儿对学习目的和学习行为的意义有所理解。但是,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幼儿表达尊重需要一些技巧,首先,尊重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要以真诚为基础,即要诱导幼儿在理智的角度上诉说自己的学习意愿;其次,尊重表示信任对方,即要判定幼儿表达的学习意愿是不是基于对自己的信任的,是不是真实的;再次,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一个人,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幼儿教师和辅导老师应该接纳儿童的表达意愿的行为,并理解他们的行为;最后,尊重要做到一视同仁,以礼相待,在这个标准上,就要求幼儿教师和心理辅导老师所使用的言语和肢体动作,符合与幼儿交往的特点,能够使幼儿接受教师并合理的表达出自己对学习的意愿。

4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的学习和其他行为一样具有幼儿活动的基本特点,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能力培养十分必要,而心理健康教育正好在其中扮演了促进和规范幼儿学习发展的角色。幼儿园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和幼儿教师应该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仔细倾听幼儿与学习有关的需要诉求、尊重幼儿对学习意愿的表达和对学习行为的反馈,以此引导幼儿的学习能力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坤凤.浅析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启迪与智慧,2012(10):89-91.

[2] 蒋武英.浅谈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新课程(小学),2013(3):134-136.

[3] 孙莹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探讨[J].家教世界,2013(11):54-57.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44;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4-0018-01

一、前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儿童的生命和促进儿童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儿童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较多,他们身上存在一些心理弊端。比如有的孩子特别好动,有的爱攻击他人,有的则胆小、不爱甚至不敢参加集体活动。问题原因包括多方面,有社会性,有习惯方面的,也有学习和神经功能方面的等等。目前幼儿园普遍注重智力开发、卫生保健,也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缺乏相对应的措施。面对出现心理问题的这些孩子,如何以最好的方法方式来进行引导呢?

二、以游戏为载体,各领域活动方案促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1)以体育游戏激发儿童的自信心。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运动性特点符合孩子新奇、好动的天性,因此,要充分发挥体育游戏教学的优势,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体育游戏有利于发展学生乐观进取心理品质、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包容心理、发展学生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发展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发展学生的集体观念等。比如针对缺乏自信、胆怯、退缩、娇气的孩子,可以设计体育游戏“刘翔,我帮你”。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设立三个不同维度的栏架,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大胆地展现自己。通过不断尝试,不断突破,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设立多个奖项,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同伴的鼓励,老师的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

(2)以音乐游戏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无论是寓音乐于游戏中,还是寓游戏于音乐中,都要将这两个因素有效结合,使音乐活动更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与探索乐趣,也从中学习到严谨科学的音乐知识。音乐活动中的游戏性,可以让音乐活动的形式和方法都更自由、灵活、丰富多彩,让学生能够经常体会“和玩一样”的感受,自觉自愿地、快乐而不知疲倦地投身于其中。在音乐活动“狮子王进行曲”中,可以请平时厌学的学生扮演孩子最想扮演的狮子角色,让他成为游戏中的主角,激发其参与兴趣。

(3)以角色扮演游戏促进儿童交往。角色游戏不但有着其他游戏的教育功能、发展功能,而且它对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孩子的某些心理问题,可以在角色游戏中得到治疗和矫正。比如,通过“我是小小主持人”的每日播报活动,让孩子学会关注社会,关心身边的大小事,培养社会责任感。或通过故事活动,让孩子身临其境去体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三、结合班本书香课程开展心理教育

(1)创设愉快的活动情景,营造有效的师生互动氛围。首先,主题墙上向孩子推荐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绘本。可以让孩子们把阅读后的想法写下来,用便利贴的方式贴在墙上,还可以将人物或是动物形象用图片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孩子喜欢看,喜欢听,也喜欢学,主题墙真正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发挥了作用。其次,在阅读角里投放各种心理健康的绘本。这些绘本以创意独特、想象新奇、个性鲜明、生动有趣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的目光。学生天天看着书,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2)多姿多彩的绘本课堂,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在“一课多研”的基础上,精心讨论,设计精彩的活动方案。如心理指导活动“我不要嫉妒”,通过了解绘本的整体内容,进行“角色转变”的游戏,让学生充当绿妖怪,充当小兔,充当小老鼠。在不同的场景中,尝试不同的角色,体验嫉妒的危害性,引导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价值,想出更多消除嫉妒的方法,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3)心理小短剧,快乐齐分享。每学期,不定期以小组为代表进行心理小短剧表演活动。心理小短剧活动,总共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选择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故事(绘本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等)作为表演内容,采用多种表演形式(木偶剧场、成语秀等),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故事内容。第二,分配角色、任务,学习角色对话,制作道具,进行练习。第三,表演展示。比如,在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表演中,选择佳佳参与表演。她平时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次机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彩排中,表现越来越好,从最初的胆怯变得勇敢。在表演那天,佳佳出色的表现给在场的家长和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四、结束语

总之,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结合体育、音乐、角色等具体的多形式的游戏方案,以及班本书香课程和家园互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利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探索更多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孩子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成就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高岚.幼儿心理教育与辅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客体关系理论;心理健康教育;0~3岁儿童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126-02

一、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客体关系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发展起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克莱因(MelanieKlein)、费尔贝恩(W.R.D.Fairbairn)、温尼科特(D.W.Winnicott)、雅克布森(EdithJacobson)、玛勒(MargaretS.Mahler)和克恩伯格(OttoKernberg)等。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要是儿童的人格发展),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客体的寻求(objectseeking)”即人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快乐的寻求”[1]。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客体是原欲驱动的目标。客体不一定非要是人,也可以是物,它可以是一件衣服或一件艺术品——只要拥有释放能量的潜力”[2]。而客体关系理论则认为:“客体指人类,即与他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可以是虚幻的,也可以是真实的,它们的本质都是基于与他人的互动。”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儿童的内在世界是一个人际关系世界,而这个内在世界的基础是儿童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主要是母子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的先驱者克莱因指出:婴儿的客体关系发展分为两个基本的状态:一是“偏执——分裂状态(paranoidposition)”,始于从出生至三、四个月。婴儿出生的痛苦以及子宫内安全感的消失使其觉得被迫害、被攻击,此阶段婴儿与母亲的、头发和手等部分客体互动中,其需求不能总获得满足,比如奶水时而充足时而不足,因此,婴儿从心里把感到害怕的、受挫的映像和感到舒服的、良好的映像分离,这种分裂是不可逆转的,这种早期分裂代表了婴儿调节内在冲动的原始方式。二是“抑郁状态(depressiveposition)”,始于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的第二季度并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开始。此阶段婴儿从与母亲的部分互动变成与整个母亲互动,将母亲做为一个完整的客体接受,把母亲的好与坏进行整合,对于前一阶段自己带给母亲的痛苦感到内疚,发展了共情的能力,以内疚感替代破坏性的冲动,这是儿童宽容的最初来源。

儿童的人际关系分裂经历四个阶段:母性分裂、想像分裂、自体分裂和认同分裂。前三个阶段描绘了从对“外在”母亲的体验转变到对自体的体验的好与坏的分裂;第四个阶段则显示了分裂是如何被嵌入成人自体的不同认同之中的。个体心理的发展从最初的母子共生、分裂到好与坏分裂的整合与平衡。如果好与坏分裂的整合不完全,“儿童以及若干年之后的成人,对他的人际环境中的人的反应要么是严厉的、拒绝的,要么是给予不切实际的满足。这两种状态皆起源于早期客体关系,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导致了成人客体关系的破裂,并最终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2]。

二、客体关系理论对加强0~3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客体关系理论对于家庭中如何加强0~3岁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其一生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很多方面的启示。

1.做个足够敏感的母亲

“一个真实的母亲对婴儿所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足够敏感”(温尼科特)[3]。婴儿哭闹的时候,许多母亲只是以为孩子饿了,习惯用来缓解孩子的哭闹。更有甚者,把孩子放到婴儿床上,任其哭闹,只是在他哭闹很严重的时候才偶尔抱一下,认为抱多了,孩子被抱上瘾,以后要经常抱着孩子,会很累。实际上婴儿除了有吃饱穿暖的生理需要,还需要母亲的抚触。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哈洛博士(Dr.HarryF.Harlow)对于恒河猴的研究也证明,猴子喜欢母亲抱,在铅丝妈妈和绒布妈妈共存的环境中,恐惧出现时,小猴子会抱紧绒布妈妈寻求安慰。婴儿多次哭泣都得不到母亲的回应时,就在潜意识中形成了一个严厉的超我,其关键的信念是:“如果我足够好,别人就会爱我,如果别人不爱我,那就是我还不够好”[4]。

对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关注与个人是否有可取之处的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对被抛弃的恐惧也确实根植于真实的被抛弃[2]。不够敏感的母亲,在婴儿有需要时如果经常不出现,儿童就会产生自己不够好的感觉,产生被抛弃感。虽然这种感受发生在儿童还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时期,但对儿童形成自我价值感产生重要的影响。

1岁前是自我价值感形成的关键期。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她的力作《克服焦虑》中对婴儿出生的头半年获得爱和关注与其建立自我价值观提出精辟的论述:“对6个月内的婴儿就必须表现出感情移入和兴趣,这样婴儿才会感觉舒适并且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孩子因太少受到关注而不安吵闹的时候,亲近对象总是不能适当地给以抚慰,那么就会消弱孩子的最初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正是形成足够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一般认为,在最初的这6个月中,如果对孩子没有必要的感情移入,如果不向孩子表明他是一个值得爱的个体,那么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就会形成不稳定的基本状态”[4]。

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与某种重要冲突有关的人格危机,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婴儿期(0~1.5岁)面临着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即时出现满足孩子的需求,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希望的美德,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5]。没有建立起信任感的儿童会形成胆小惧怕的性格。

个体从出生后,对好与坏的关注从未消失。分裂是正常的,但当儿童对“坏母亲”的体验尤为令人沮丧,或这些体验近乎整体拒绝时,异常分裂便会发生。儿童发现这些体验如此令人痛苦,因此他们把这些体验排斥到意识之外,人际关系的病理种子便被种下了[2]。如果在大多数情况下,母亲对婴儿足够敏感,给婴儿足够好的养育,婴儿会从“偏执——分裂状态”发展到“抑郁状态”,发展出基本的宽容和信任,为以后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否则,他就会一直在极端的“好”和极端的“坏”之间挣扎。

2.父母切勿用体罚教育儿童

“我们通过并入重要他人,并从心理上将他们转化成自体,我们就成了我们的他人”[2],因此,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我”,他们组成了我们特定的内在关系模式,它主要是一个孩子6岁前与父母等重要他人的关系模式,这个模式最终被孩子内化成“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所谓“内在的父母”是父母一方角色的内化,而“内在的小孩”,则是孩子自己一方角色的内化。这种关系模式是儿童以后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6]。如果儿童自出生就被父母等人虐待,那么他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是分裂的,为了化解冲突,儿童把二者分离开来,或以“内在受虐的小孩”自居,而把“内在暴虐的父母”投射出来,允许他人虐待自己或表现出自残行为;也可能把“内在受虐的小孩”投射给弱者,以暴虐的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弱者。

内在关系分裂的儿童无论采用什么方式与他人建立关系,都表现出异常心理问题,不能建立有效的、积极的人际关系,深层次的原因是婴儿期爱的缺少和自卑。

许多青少年的行为异常都能在早期客体关系形成中找到原因,而且大部分与父母的虐待、忽视及恐吓等有关。

3.父母亲要保持积极、健康、稳定的情绪状态

0~3岁的儿童,积极情绪的建立与其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父母情绪喜怒无常,在与儿童互动中成了费尔贝恩(W.R.D.Fairbairn)所说的令人不能满足的或坏的客体,即“令人兴奋的客体(excitingobject)”和“拒绝性的客体(rejectingobject)”。前者是以逗弄、和其他方式引诱儿童,使儿童逐渐感到沮丧和空虚;后者是儿童与带有敌意、退缩的母性人物之间的互动,感到自己不被人爱,且不受欢迎,并逐渐对此感到愤怒[2]。这两种客体都会产生自我分裂。“‘令人兴奋的客体’会导致‘婴儿式原欲自我’的产生,也就是心理上一直感到饥渴但从未被满足的那一部分,被这种自我状态控制的儿童会永久地感到受挫和被剥夺。‘拒绝性的客体’会产生‘反原欲自我’,这是自我中充满了憎恨和报复心的那部分,儿童大部分时间都是满怀憎恨的”[2]。母亲令人舒服的和有回报的方面则是“完美客体”,它会产生“中心自我”,使儿童适应环境。“只有‘中心自我’有助于儿童在真实世界里与真实的人物互动,另两种状态因为会引发痛苦被潜抑,这使儿童的内在世界变得支离破碎,且使自体的大部分被隔离于意识层面之外,为精神疾病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

一些离异家庭,比如说孩子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对父亲充满敌意,在带孩子时,经常抱怨父亲的过错和不负责任,想让孩子和她一样憎恨父亲,而且剥夺父亲看孩子的权利,这样会无形中导致孩子内心世界的分裂。因为孩子不会理解母亲的言语抱怨,反而会本能地认同父亲;但为了获得母亲的爱,孩子会采用心理防御机制压抑对父亲的忠诚而表现出心理问题。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说,不管在什么情形下,孩子都本能地想向父母认同,这种认同中的一个重要含义是:“我承认,我是你的孩子”[7]。因此,聪明的父母,不要把自己的问题带给孩子,虽然离异了,还是让孩子感受到另一方对孩子的爱,这样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完整的,而且会形成乐观性格。在这一点上,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母亲的教子经验值得学习。奥巴马的母亲经常向他说父亲的优点,让他以自己是黑人骄傲,使他没有因为家庭的残缺导致心理的不健全。“亲近对象的快乐也能引起孩子的快乐,发展心理学家马拉泰斯塔提到,稳定的关系能力——也包括足够稳定的自我价值感——主要取决于在1岁之内是否交换快乐的感受”[4]。

对于留守儿童的母亲来说,要在孩子满1岁后再去打工。如果急于出去,也最好在孩子满6个月后再把孩子托给其他人照顾。因为,生命最初的半年,孩子能否得到足够的母爱与其一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大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对前恋母时期的儿童进行了研究,把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从弗洛伊德的6岁定终身缩短至前恋母时期,把0~3岁期间婴儿与抚养者的互动如何被孩子内化为人生体验、进而影响其成人后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作了深入分析,对于初为人母者如何成为称职的抚养者、对于如何在早期教育中培养儿童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并为其一生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十分有启示的。

参考文献:

[1]刘亚飞.关于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的思考——父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探讨[J].网络财富,2008(8).

[2]谢尔登?卡什丹.客体关系心理治疗[M].鲁小华,等,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高军.从客体关系理论看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4).

[4][瑞士]维雷娜?卡斯特.克服焦虑[M].陈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3.

[5](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杭州教育出版社,1998.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在自我意识方面,留守儿童一方面有严重的自卑感,对自己智力、外貌等方面的评价偏低,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在情绪问题方面,留守儿童情绪较不稳定,容易出现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状态焦虑和抑郁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并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女性比男性更突出。在亲子关系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对父母充满怨恨,并有盲目反抗心理。在学业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较多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容易下滑,厌学、逃学和辍学现象比较严重。本人认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应对。

一、平等对待

根据调查结果,总的来看,人们普遍认为留守儿童是有问题的群体,一些人甚至专门关注留守儿童个体的极端表现,并倾向于将留守儿童的各种不良表现简单的归于因为留守状态。各种媒体中频繁出现的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将留守儿童看成问题儿童的印象。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那种人”。但是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及性格爱好等也不一样。对于留守儿童,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偏见而给他们贴上不好的标签,只看得到他们的短处而见不到长处,这样就会挫伤了他们进取的积极性。对待这些学生要从“短处”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这些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认可、赞扬和尊重中树立起自信。这样不给学生贴否定性的“标签”,而是利用肯定性的“标签”做正向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发展特长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家校互动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生自小就会受到父母的人格魅力以及身体力行吃苦耐劳的影响。家长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家庭气氛的和谐与否都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所以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要积极联合家长互动,不断提高家校互动水平,共同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对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毛病和缺点都感到头疼,但他们又缺少了了解孩子的耐心。比如学生在考试后,成绩好,便得到奖励,成绩差,便是训斥和打骂,长此以往学生便不愿意与家长交流,甚至对家长敬而远之,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导致家庭教育失败。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采取多种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要让家长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并尽量保持与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春节、农忙等农民工返流的机会,组织建立“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向家长倡导科学育人,鼓励家长与亲子互动:多打亲情电话、多写亲子书信。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薄”,教师通过打电话或写信给外出父母反馈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学生的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向家长反映,要针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变化,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与家长一起制定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的计划方案,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引导和教育,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科学教育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就都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要教师在备课时加入引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授课时注意在课本内容以外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语文课本身就含有情感教育的内容、体育课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等等。同时,教师的积极关注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对学生多加鼓励,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应该在校内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并开展定期的心理咨询以及心理辅导课程,这对学生是一种直接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除了心理教师集中为学生讲授心理课程,也可以单独谈话、单独诊治,帮助心理情绪起伏不定的学生调整心态,形成健康心理。在农村小学,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做到大规模普及,但学校可以以开设心理健康公共课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此外,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也是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等多媒体,加强对学生科普知识的普及,使学生从中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课余生活,引领“留守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掘他们的个人爱好和特长,使“留守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斌贤审校.《教育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