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25-02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能力课。作为教师,不能把学生仅当作自己传授知识、技能的对象,而应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指导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加强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良好思维方法的引导

课堂是学生接触语文的主阵地,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平时的听说读写训练中,让学生自己多钻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训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中有这样一段“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浆有规律地在水面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作者出发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当时的环境进行思考,让学生欣赏傍晚美丽的画卷,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这种树与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引发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良好思维方法的引导,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深入了解学生,让学生轻松地学习

新课程课堂教学就是要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人性得到尊重,智力得到开发,潜能得到挖掘,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升。在学生练习与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循循善诱,用多种方式的评价激励学生,我们和蔼的语气,亲切的笑容,鼓励的话语,甚至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能让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尊重、理解和期待,就会使使孩子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倍增,情绪高涨,我们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敢于提问、敢于回答,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要使用建议性的,易接受的、委婉的表达,作业评语多注意方法引导,多采用积极的语言,促进师生情感的沟通,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彼此相互信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新课程要求教师用科学评价来激励学生,使学生学习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有自我监控措施和方案,有自我反思与分享成功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互动,自由发挥其见解,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学习,不断地掌握新知识。

三、提问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保证一定的提问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实际能力,注意技巧性,要准确严密,提问对象的针对性,根据提问目的,选择一定的提问角度,由浅入深地提问。因此,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必须严谨科学,内容要准确无误,表达上要字斟句酌,做到深入研究教材,由浅入深,要考虑提出什么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课堂提问要以思考性提问为主,问题应大小适当、适量、难易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找出问题的突破口,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启迪,在能力上得到提高。在讲授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这节课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总结,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树不择环境,适应性强,不惧灾害,生命力顽强,生长迅速,高大挺秀这些特点。从爸爸的语言和神情变化中可以体会到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样,教会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兼顾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前行路上的那盏灯

一个人的人生之路,需要得到榜样的照耀;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得到别人的扶持。从孩提时代入学到毕业后参加工作,我得到过许多老师悉心的教导和无私的帮助,他们是我人生的榜样,也是我成长中遇到的贵人。在这么多的老师当中,章莉老师是对我影响最大、给予我帮助最多的人。

第一次见到章莉老师是在2005年夏天,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我和众多小学语文老师一起在一所绿荫掩映的校园里听她的课。初次相见,章莉老师文静中透发出机敏,质朴里飘溢书卷气,脸上淡淡的笑容,显得十分有精神。

那天,章莉老师上的是《爬山虎的脚》,她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自己观察实物爬山虎,然后抓住爬山虎的特征扣词析句,品读体悟,交流讨论,步步深入。孩子们兴致勃勃,各抒己见,学得主动而扎实;章莉老师亲切从容,凝神倾听孩子发言,尊重各人切身感受,在平等对话中,把学习任务落到了实处。课堂里既不见“涛声依旧”的陈年旧景,也没有“乱花迷眼”的形式翻新。我清晰地记得我听了这一课后的评价:章莉老师的课是扎实的,是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是真实的,是真真实实的母语教学;是平实的,平平实实的对话交流。的确,课如其人!

去年,我调入桂枝小学,有幸与章莉老师成为同事,学校为了使我们这些新教师尽快融入新的教学环境,让我们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一一结对,从而加快我们的成长。十分幸运的是,在学校的“青蓝工程”活动中,指导我教学的便是章莉老师。

在这以后,我与章莉老师有了更多的交往:每月三次的听课、授课活动、课前课后的交流与研讨……一次次的切磋、合作使章莉老师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越来越清晰鲜明、丰满亲切。从她坦承的目光、率真的话语里,我越发真切地感受到她那独具特色的实在——人的真实、情的真诚、理的真知,对事业的挚爱和对语文教学本真与灵动的执著追寻。

让我最难忘的,还是上个学期时发生的事。有一次,我在跟章莉老师交流的时候说:“班队活动课让我觉得很棘手,每一次上班队活动课都觉得自己是在空洞地说教,很是枯燥乏味,学生兴趣不大,效果不是很好。”章莉老师听后耐心地对我说:“无论是上语文课还是其他的课程,课前的精心准备是很重要的。要想让班队活动课活起来,还要花些心思围绕班队主题设计一些形式多样活动,让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其中,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了,课堂就不会沉闷了。”为了更好地指导我,章莉老师决定在我们班上一节班队活动课——《文明之花处处开》。

在这节班队活动课上,章莉老师对于活动过程的精心设计让我眼前一亮: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退居幕后”,把更大的舞台让给小主持人和学生,章莉老师在课堂上“穿针引线”,使整个活动过程如行云流水,衔接自然。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文明或不文明现象,学生观察得仔细、表达得精彩,这一切都来源于老师巧妙的引导。在这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相得益彰。老师的引导作用显而易见,但又不露痕迹,显得那么自然、流畅。章莉老师原有的文化积淀、情感品味、思辩水平,加之教学前精心的准备,巧妙的设计,以及设计中对活动情景的超前想象,都让她对活动中的细节心中有数,手中有法,从而使每一个细节都熠熠生辉。在老师的引导下,小主持人与学生之间的言语交流多么富有情趣啊!他们说得具体,说得精彩,所呈现出的如此热烈的语言氛围,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章莉老师的睿智,感受到其教学的魅力。在富有深度的精彩对话中,在形式多样的表演活动中,整个班队活动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学生的心灵受到了熏陶、得到了净化,学生对于文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一堂在我看来本该枯燥乏味、空洞说教的班队活动课,在章莉老师的演绎下变得鲜活、生动、充满活力。对于我而言,这无疑是一节精彩的班队活动示范课。

学校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开展了校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在章莉老师的鼓励下,我报名参加了这次评比活动。从准备阶段开始,一直到活动结束,章莉老师全程参与指导。章莉老师本身带毕业班,平时教学就很辛苦,现在还要挤时间为我这个青涩的徒弟就教学设计一遍又一遍地提出修改方案,她的执著与认真让我既感动又钦佩,内心充满了感激。经过章莉老师的悉心指导,我执教的《触摸春天》一课获得了校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的好成绩,并有幸和李红老师一起代表学校去参加县级语文优质课评比。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章莉老师不辞辛苦,和我就教学设计进行讨论和研究。大到教学环节的调整,小到每一句提问、每一个词语的运用,包括我的教态、评价语言等都一一给予指导。在磨课的过程中,当我沮丧、畏缩时,章莉老师都热情地鼓励我,使我最终有信心站在比赛的讲台上。我自身心理素质差、教学能力有限,但在章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最终获得了县二等奖的好成绩。若没有章莉老师,我哪里会取得这样的成绩呢?磨课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同时又是获益良多的,可以说,有章莉老师指导的活动是我成长最好的助推器。

曾经我以为成功是先天的禀赋,曾经我以为成功是幸运之神的眷顾。瞭望繁星闪耀、璀璨夺目的小语星空,当我近距离走近章莉老师,我才明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课堂上的从容自如来自课下不懈的努力:静心读书,潜心钻研,方能“腹有诗书”“左右逢源”。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探究 语言 表达 练笔

1 激发自主、合作、探究的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为了达到“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这个目标,我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尽可能多地激发起他们主动和积极参与活动的情景。例如:我在教学《猫》一课中,向学生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认为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词、句看出?用笔圈一圈,划一划。然后引导学生在各合作小组进行讨论、探究,比一比哪组合作探究得好。学生在这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下,兴趣倍增,情绪高涨。很快就全身心投入到语文探究活动中去了。

2 关注语言,揣摩表达

叶圣陶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功力多而收获少。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关注语言,揣摩课文的表达形式,体会表达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要将抽象的语文知识极为巧妙地渗透到具体的情境和文字中去,使学生理解言语内容,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真正把握言语形式的运用规律和技巧,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如在教学《猫》一课,可以从以下几点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①作者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先总写猫的性格古怪,再具体分述猫的这一性格特点。②作者用朴实、亲切的语言,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写出了猫的种种惹人喜爱的神态举止,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③作者写猫的特点时,通过对点滴小事的具体生动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④作者写猫胆小、一声不出、任性、贪玩,并不是说作者讨厌它,而是喜欢它,这叫明贬暗褒,以此特殊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⑤作者说猫既老实,又任性;既贪玩,又尽职;既温柔可亲,又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真是矛盾重重,这是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 “读”占鳌头,品味语言

语文教学应当少一点知识的灌输,少一点理性的分析,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指导并帮助学生“揣摩、品味、理解、吸收”语言上来,这是语文教学本体的的回归,而这回归,当然得“读”占鳌头。只有“读”占鳌头,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才能体味文章的语言,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才能感悟作者抒发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例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中,在“品读‘水美’,体会水的静、清、绿”这部分内容时,通过点拔个人读,师生共同引读,接读,范读,配乐齐读,想象画面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品味语言美、意境美,真正做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从面感悟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再如老舍所写的《猫》,这篇课文的难点是领悟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个难点,我重点指导品读“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这个句子,让学生揣摩重点词语,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走进文本,最终领悟作者的情感,从而突破本文的难点。

4 注重练笔,生成语言

课文无非是为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发展提供“源头活水”的例子,专家们一再呼吁,阅读教学要走出“教课文”的误区,走向“教语文”的境界,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应当是基于“写作本位”的。而读中有写,是做实阅读教学的重要措施之一,力求课课必写,天天一写,使学生得意又得言。

例如:《桂林山水》一课,作者抓住水“静、清、绿”这三个特点采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很美,可以让学生作以下仿写:练习①:家乡的银杏树真粗啊,粗得_______________;家乡的银杏树真____啊,____得________________;家乡的银杏树真___啊,___得________________。练习②:___________________真___啊,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___啊,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___啊,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

再如:《猫》一课,作者采用了先总后分、明贬暗褒、对比等写作方法写出了对猫的喜爱之情。借鉴本课的写作方法可作以下教学,以达到练笔的目的:①出示范句:爷爷实在有些古怪。说他听觉迟钝吧,的确是的。他认真看书的时候,无论谁叫他,他也没有反应。可是,他听到新闻播音员的声音时,听觉又是多么灵敏。他会马上放下报纸,听得比谁都认真!母鸡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他凶吧,的确是的。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又那么_____,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实在______。说他(它)______吧,的确是的。(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他(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老师巡视指导。③让学生范读所写句子,教师点评。

通过这样有层次的迁移模仿,学生既拓展了文本内涵,又培养了学生文风的多样与多变,使读和写相得益彰,促使语言的生成,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阅读教学千变万化,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尝试,“魅力之花”一定能在课堂中绽放!

参考文献

1 邵聚良.乡下人家.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2(05):23

2 肖艳舫.爬山虎的脚.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