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业学术论文

林业学术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林业学术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林业学术论文范文第1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单位:四川省林业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学会;四川省林科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5508

国内刊号:51-1217/S

邮发代号:33512-3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林业学术论文范文第2篇

英文名称:East China Forest Management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金华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7743

国内刊号:33-1160/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林业学术论文范文第3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主办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5470

国内刊号:35-1255/S

邮发代号:34-16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53

期刊收录: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林业学术论文范文第4篇

周祖基,男,汉族。1942年12月出生,籍贯河南省信阳市,民盟成员。1964年毕业于四川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曾先后担任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森保教研室主任,林学系副主任、教学督导员、研究生教学督导员,现为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1979年落实政策以来,周祖基30余年一直在四川农大从事森林昆虫学、害虫生物防治、昆虫资源利用及保护生物学等教学与研究,其间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日本东京大学(1990年5月~2001年1月)广岛大学(2003年6月~2003年9月)进修和开展合作研究,2007年6月赴捷克国家自然保护区考察学习小蠹虫的控制技术。在校期间先后担任过《森林昆虫学》、《森林植物及产品检疫》、《资源昆虫》、《经济林昆虫》、《保护生物学概论》、《野生动物管理学原理》、《日本语》等本科课程和《昆虫生态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研究方法》、《害虫生物防治》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等研究生课程。与本校同行教师共同建成《森林保护学》和《保护生物学》的两个硕士点,《林木培育》和《林学》学科的博士点。2001年《森林保护试验室》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实验室。1994年开始招收森保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0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人,博士生4人。

1982年以来,他主持和主研部省级课题10余项,横向项目若干。先后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三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加5部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如《园林植物昆虫学》(副主编)2003由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概论》(参编 主审)2004年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森林动植物检疫学》(参编)2007年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园林植物保护学》(主审)2008年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森林昆虫学通论》(副主编)2010年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参编学术专著二部;多次获得企业集团在校颁发的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林业学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在创新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增强湖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湖南经济发展的步伐,迫切需要对湖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找出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合理定位,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湖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高校科研成果的产出能力。参照《2014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编)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结合湖南的实际情况,确定基础创新能力、学科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4个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体系,具体参见表1。

(一)基础创新能力

2014年湖南高校科研课题数14904项,居全国第12位。其中,基础研究项目5302项,居全国第13位;应用基础研究项目7933项,居全国第10位;试验发展研究项目1669项,居全国第12位。科研课题拨入经费总额3,559,880千元,居全国第11位;人均拨入经费91.41千元,居全国第15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0.67倍。科技支出经费总额3,499,306千元,居全国第14位;人均支出经费89.85千元,居全国第15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0.72倍。科技支出经费中,基础研究支出经费709,281千元,居全国第14位;应用基础研究支出经费1,266,843千元,居全国第13位;试验发展研究支出经费393,617千元,居全国第14位。

(二)学科创新能力

2014年湖南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2所(不含独立学院,占当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1062所)的5.83%。教学与科研人员数为38,944人,居全国第9位,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职务(职称)36,518 人,居全国第10位。研究与发展人员数为13,942人,居全国第10位,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职务(职称)13,664人,居全国第10位。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数为2,435人,居全国第8位,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职务(职称)2,396人,居全国第8位。湖南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为13,711人,居全国第15位。

(三)知识创新能力

2014年湖南高校的学术论文总数32,822篇,居全国第8位。其中,每万名R&D人员平均发表学术论文23,542篇,居全国第4位。在国外学术刊物8015篇,居全国第9位,每万名R&D人员平均5749篇,居全国第7位。出版科技专著121,069千字,居全国第6位;每万名R&D人员平均出版科技专著86,838千字,居全国第5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4倍。

2014年湖南高校获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国务院各部门科技进步奖41项,省科技进步奖174项。获部级以上奖励居全国第7位。

(四)技术创新能力

2014年湖南高校共申请专利13,942项,专利申请总数居全国第14位;专利授权数为2172项,居全国第15位。每万名R&D人员平均申请专利2416项,居全国第14位;每万名R&D人员平均授权专利1558项,居全国第16位;专利出售数45项,居全国第14位,专利出售实际收入6650千元,居全国第7位。

2014年湖南高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446项,居全国第6位,占全国技术转让合同总数的4.23%。技术转让合同金额114,085千元,居全国第10位,占全国合同金额总数的2.87%;当年实际收入84,228千元,居全国第9位,占全国当年实际收入总数的3.09%。专利出售合同数74项,居全国第10位;当年实际收入46,800千元,居全国第8位。

二、湖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从2014年湖南高校科技创新指标可以看出,总体排名居全国中等水平偏上。其基础创新能力居全国第10至15位,学科创新能力居全国第10至12位,知识创新能力居全国第4至9位,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8至10位。如果湖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还要往前迈一大步,目前主要还存在以下不足:

1.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经费分配不平衡

湖南高校科研拨入经费数量位居全国中等偏上,但人均拨入科研经费及人均支出科研经费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0.67、0.72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湖南高校拨入研发经费3,559,880千元,其中拨入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3所“985”高校科研经费1,647,982千元,占科研经费的46.29%,几乎与湖南省属本科院校科研经费的总和持平,科研经费分配极不平衡。

2.学校布局不科学,科研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湖南高校数量位居全国中等偏上,但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各地级市分布不均衡且数量较少。湖南教学与科研人员数、研究与发展人员数及其中的科学家与工程师职务(职称)人数居全国第8至10位,但其中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为37.54%(全国平均水平38.05%),平均每所高校221人(全国平均每所学校304人)。这些数据说明,湖南高校在科技人力资源总数量上具有优势,但高层次的人才缺乏。高层次人才的不足将导致创新成果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

3.科技创新成果数量多,但高水平创新成果少

湖南人均科技论文和专著数在全国排名靠前,分别居全国第4、5位,获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居全国第7位,可见湖南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较多,优势主要体现在省级科技奖励上,但国家级的创新成果少,水平总体上亟待提高。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湖南高校教师申请专利数及专利授权数居全国中等水平,专利出售占申请专利数的1.87%。技术转让合同数量及实际收入居全国中等偏上水平,且技术转让对象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涉及国有企业及外资企业数量较少。这说明,湖南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低,科研专利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还有待于加强与发展。

【基金项目: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4ZK2003)“湖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及其促进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14BGD414)“内控外审模式下的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及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4A153)“基于“去行政化”背景下政校协同治理关系的构建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14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高校专家. http: //, 2014(12).

[3]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大学排行榜. http: / , 2014(12).

[4] 张清辉,赵红娟.甘肃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13(11):51-53.

[5] 欧祝平.论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119-121.

林业学术论文范文第6篇

1.ESP教学理念在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新形势下英语硕士点建设的几点思考

3.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思索 

4.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5.医学硕士研究生互动式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

6.英语硕士论文文献综述中转述动词的对比分析

7.我国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题的词汇句法特征研究

8.中外英语硕士论文转述动词对比研究

9.商务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情况分析

10.硕士研究生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11.英语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能力现状调查与培养途径分析

12.主题-任务教学模式探究——以地方高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例

13.中国学生英语硕士论文引言部分转述语使用情况的语类分析

14.中国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体裁特征

15.“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16.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能力分析 

17.学术论文体裁教学不可或缺——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写作情况调查

18.英语报刊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课外英语阅读

19.基于新媒体支撑的面向硕士研究生实用英语教学的探索

20.论英语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参考文献问题

21.中国学生英语专业硕士论文“前言”部分的语类结构模式分析

22.硕士研究生EAP习得模式探索——武汉科技大学某研究所硕士生学术英语习得个案研究

23.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24.英语专业语言学类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

2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构成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26.批判性思维能力对英语写作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以某大学2012级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例

27.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分析

28.中外大学生英语硕士论文中四词词块的比较研究

29.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30.中国与北美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以农学为例

31.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32.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为例

33.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34.学习者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转述动词

3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现状调查及教学建议——对浙江工商大学的调查分析

36.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观念的对比研究

37.香港与内地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38.法律英语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定位与教学组织

39.英语硕士研究生第二外语的学习策略探究

40.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41.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通用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42.影响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因素的实证研究

43.英语硕士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

44.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核心、目标与措施

45.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46.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标题句法特征的对比研究

47.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与启示——以赣南医学院为例

48.新课改下高校教育硕士(英语)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反思

49.英语硕士研究生教学之我见

50.英国TESOL专业硕士和我国英语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比较与思考  

51.实施“流利领先法”,培养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以报刊、学术杂志文章为课程材料

52.英语教育硕士教育实践中课堂观察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53.波兰华沙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及启示

54.师范院校英语教育硕士培养问题与对策思考

55.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56.媒体英语素材在法律硕士专业英语教学应用中的探究

57.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之我见

58.中国英语专业和英语本族语者硕士论文题名的信息结构对比分析

59.“模块+选修”:转型期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60.水利英语方向翻译硕士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61.英语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自主性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初探——以悉尼大学硕士TESOL专业课堂教学为参照

62.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分析

63.对比分析我国英语专业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

64.国内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述评

65.在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66.论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 

67.浅谈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改革 

68.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构想

69.英语硕士研究生科研阅读现状与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70.从课程本质透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 

71.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72.说写并重 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 

7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工程硕士英语教学的启示 

74.硕士研究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特点的实证研究 

75.理工类院校英语本科与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76.论英语专业硕士论文致谢辞的语用失误

77.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78.试论工程硕士英语课程交际能力培养的若干问题

79.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80.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81.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82.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及EPBEP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83.英语专业本科至硕士英语词汇学课程三级分级教学设计

84.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85.广西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调查和分析

86.浅谈英语翻译硕士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87.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创新特征研究 

88.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89.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写作中重述话语之语用功能习得研究

90.专业硕士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启示——以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为例

91.人际关系管理论与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模式

92.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与课程评析

93.英语硕士论文写作方法论要

94.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9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与自我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96.基于教育语言学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思想与学术能力发展的思考

97.民族高校医学硕士对医学英语需求的调查分析

98.自助式讲课学习模式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99.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思考

100.基于ESP教学理念开展公共卫生硕士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101.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102.从中介语视角分析工程硕士英语会话的句法范式

103.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与EAP教学——以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例

10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

105.从英语教学法的视角探讨硕士英语教学改革 

106.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研究

107.浅议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革

108.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109.涉海院校硕士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110.农林院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化——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111.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引言的体裁分析

112.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水平综述——兼谈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113.关于提高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的想法

11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思考与构想

115.论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116.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环境的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研究

117.工程硕士英语实践教学途径探索

118.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119.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专业特色——关于西部地区英语教育硕士的培养

120.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调查分析——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121.浅谈英语专业硕士论文的选题

林业学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培养模式;学术型;实务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结构中处于较高层次,主要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我国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积极探索和改革,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培育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会计高级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认清培养现状,创新培养模式,适应发展需求,提升培养质量,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一直处于探索和改革之中。在学制方面,依据会计学专业特点实行弹性学制,逐渐淘汰单一固定的学制,除此之外,还实行了“直博”和“硕博连读"等形式;在入学形式方面,自1985年开始实施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制度,打破了原有单一的研究生招生渠道,使更多的人可以接受会计学高等教育;在培养类型方面,2004年4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类型被打破。

目前,我国在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上形成了两种学位类型:一种是会计学学术性学位,一种是会计学硕士专业学位(MPAcc)。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需求来看,我国对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大大下降,而对实务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呈增加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在研究生教育恢复之初,为了应对期间的高等教育断层,解决我国会计专业高校师资和科研人员的短缺问题,我国一直把培养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其中大部分毕业后都进到高校和科研机构。但是,近年来随着博士研究生的扩招及高校师资队伍的相对饱和,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可能性很小,更多的硕士生走向了会计实务界,从事应用性会计工作。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监管的日趋完善,我国对实务型会计人才的要求大大提高,从而对实务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需求有所增加。由于培养模式的改进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与社会期望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在新形势下,有必要对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加以反思和改革,以实现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

二、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培养目标。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学习会计学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培养能够适应会计学术理论和科学研究的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具有从事教学工作和基础性、理论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博士阶段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较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二)入学形式。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应以连贯培养为主,将硕士生教育作为攻读博士学位的中间阶段。在招生对象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生源以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往届本科毕业生和社会专业人才为辅;在入学考试方面,以培养学术研究人员、理论研究的创造者为标准,由招生单位自主确定考试形式及分数线;在题型设计方面,重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同时强化对研究方法、推理、归纳等研究能力方面的考查;在选拔录取方面,主要考核报考学生的在校成绩、科研论文、申请论文、工作成果等,并且加大导师的决定权。

(三)培养方式。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要为博士阶段的学习服务,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为目标的培养体系。

1、课程设置。课程要以公共课为主,不必细分方向,可以在进入博士阶段之后再选择方向、补修相关的方向课程;课程总量上要控制,给学生留出时间来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学术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加强经济学以及数量分析的教育,以便为将来从事数理分析或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以适应会计理论研究的需要;课程设置要与科研训练和学术论文写作相结合,为博士阶段出创新研究成果提供支持。

2、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教授与学生之间充分沟通,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采取非全日制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教学所用教材最好采用反映理论前沿的系列原版教材,多让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掌握会计学理论前沿问题;成立导师组,共同指导学生,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及时指导学生所遇到的科研问题;安排学生在学习的适当阶段与博士生共同做课题、搞科研,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

3、培养年限。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可适当缩短至两年,减少论文写作阶段所形成的空闲期,补充到博士培养阶段,更多地学习科研理论,提升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

(四)质量评价。对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评价,可主要依据是否满足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来进行。考核指标要尽可能覆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各方面,从而反映学生的学术潜质和科研素养;在优化标准化考试形式的同时,尽可能多地采用文献笔记、读书报告、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式,真实衡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严把论文写作质量关,建立机制考核导师对学位论文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监控工作,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构思能力、研究组织能力、前沿把握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遵循“宽进严出”原则,建立有效的淘汰机制,在进入博士阶段学习之前,必须接受严格的综合考试,将那些不具备培养潜力的淘汰出去,确保培养质量。

三、实务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培养目标。实务型会计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学习会计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厚的业务知识,较强的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能够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会计、审计、财务等相关实务工作,满足会计及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

(二)入学形式。实务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借鉴职业教育模式,做好招生对象、入学考试、题型设计、选拔录取等工作。在招生对象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工作经验,但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应届本科毕业生一定时期内仍是生源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入学考试方面,全国不划定统一的录取分数线,由招生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分数线;在题型设计方面,减少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加重对阅读、逻辑分析、实际操作等个人能力方面的考查;在选拔录取方面,可成立专门的招生委员会,在考核在职人员的工作经验、业绩,或应届毕业生的在校成绩、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查学生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等,一旦通过,既准予录取。

(三)培养方式。实务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要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培养目标为根本,优化培养体系。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设立不同的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加大选修课的数量,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涯上的自我选择与就业的自我规划的选择机会;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增设必要的素质和能力的训练课程及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判断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设置突出“宽、多、新、实”特征,体现专业特色且兼顾多学科渗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互动式、定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习、社会调研等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角色,提高学生专业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职业潜能;教学时尽量使用规范的系列教材,对于重点课程,最好使用国外先进的原版参考教材,保持与会计专业发展的同步;鼓励研究生成立学习小组,共同解决学习和实践中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安排学生在学习的适当阶段到会计师事务所、财务部门等实地实习,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培养年限。实务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差异及在岗在职攻读学位等特点,决定了培养年限不能一刀切,需要采取弹性设置。根据实际情况,以2~5年较为适宜,并适当减少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时间,补充到实际工作能力培养阶段。

(四)质量评价。对会计学实务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如何进行考核评价,可主要依据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要求来进行,弱化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学活动在考核体系中的比重。考核指标要尽可能覆盖反映学生素质、能力的各方面,全面反映学生未来的工作能力;减少甚至取消标准化考试形式,尽可能多地采用案例分析、项目设计、工作实践等方法来考核解决问题的能力,真实衡量学生的工作能力;可不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和发表科研论文,以调查报告、案例分析、工作方案等形式考核;逐步构建广泛而全面的校外评估体系,保障考核体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有效的淘汰和激励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要严厉处理,考核优异的学生要大加奖励,确保培养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曾小青,向玉章.论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J].高校教育研究,2008.6.

[2]赵玲.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3]李明辉.对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4.

林业学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信息素质;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冯兵(1973-),男,山东菏泽人,军械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副教授;高崎(1962-),男,吉林梅河口人,军械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112-02

作为终身学习的核心,信息素质是人们在整个一生中能有效地寻求、评价、利用和创造信息,以达到其个人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目标,被人们视为提升个人和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中坚力量,导师的信息素质对研究生培养发挥着潜移默化、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当前大多数关于信息素质的研究成果,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对研究生导师信息素质的提升却未给予足够重视。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开展了相关研究。

一、信息素质的基本内涵

“信息素质”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提出,他认为,信息素质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从涵盖的内容上说,信息素质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即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见图1)。

在信息素质的基本组成内容中,信息意识是人们提高信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体现了个体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度,是人们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对信息获取具有强烈的内在动力;作为信息素质的核心内容,信息能力是人们获取、评价、处理、保存、传递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则是调节信息创造者、服务者、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综合,对人们的信息能力进行制约和规范。

二、提升研究生导师信息素质的重要作用

1.为提升研究生导师自身学术科研能力提供必要储备

作为科研工作者,导师必须在学术科研活动中有所建树,而在开展学术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他人已有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环节,为此,科研工作者需要耗费在查阅文献上的时间较多。据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凯斯学院研究基金会以及日本国家统计局的初步统计,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科研人员用于查找和阅读情报资料的时间要占完成该课题时间的50.9%。可见,研究生导师需要储备一定的信息检索知识,需要具备一定的获取、评价、处理、保存、传递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缩短查找和阅读资料的时间、全面掌握科研信息,这是导师跟踪学术前沿研究成果、提高自身学术科研能力的基本前提。

2.为提高研究生导师指导水平提供基础保证

中国有句古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一方面要求导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把握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前沿,具备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导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质,能够影响和培养学生具备敏锐捕捉学科前沿动态的意识和科研创新的能力。作为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研究生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不但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多种技能,更要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了提高自身的指导能力,导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改善自己的知识积累,使自己始终站在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始终把握学术研究的方向,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用自己较高的信息素质给学生最科学、最专业的指点,或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3.为促进研究生信息素质提升发挥良好示范效应

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既包括学会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和学术研究的方法,又包括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导师对学生在研究内容、方式和方法上进行直接指导,另一方面导师在自己开展学术研究中所持的信息道德标准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调查显示,“大部分研究生获取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主要途径是‘导师的言传身教’和‘自己看材料’”。因此,导师的信息素质,特别是信息道德,对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导师理应担当起研究生信息道德培养的重要责任。

三、研究生导师信息素质现状分析

1.研究生导师信息意识有待加强

作为研究生导师,需要在自身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掌握学术科研的前沿动态,把握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亦能为学生的科学研究进行方向性的指点。因此,研究生导师应该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能够敏感捕捉自己涉猎的研究领域的最新知识和信息,能够对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正确分析、准确判断并进行合理吸收。但现实却并非如此:一些导师满足于自己的已有研究成果,对于本领域的研究动态不了解、不掌握;一些导师缺乏获取专业信息的敏感度,缺乏主动捕捉、分析、判断信息的意识;一些导师忽视对学生在信息道德方面的正确引导和严格要求,缺乏对学生专业信息的有效指导;甚至有的导师在学生选课时直接建议不要选择信息检索类课程。导师信息意识淡薄,从很大程度上对研究生信息素质及学术科研能力培养都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

2.研究生导师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导师队伍的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研究生导师的整体学历和素质较过去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但由于长期以来信息素质教育的受众面多为学生,且信息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新一代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信息能力还并不是很强。部分导师虽然在自己上学时也接触过文献检索方面的知识,但在工作中缺乏对这些知识的自觉实践或知识更新,缺乏对信息源的主动了解与掌握。一些导师的个人信息能力较弱,且自身缺乏对信息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和学习,信息获取依然沿用比较落后的检索方法,或委派自己的研究生查找、跟踪科研需要的信息。

3.部分研究生导师信息道德需要提升

应该看到,绝大多数导师比较注重个人的信息道德,能够以身作则,以自己正派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能够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对学生强调信息道德,告诫学生不得有学术不端行为,不能抄袭,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但是导师队伍中依然存在着个人信息道德缺失、学术不端的行为。一些导师身处官位,无暇顾及学术研究,甚至假以他人劳动成果为己所用;一些导师为应付导师资格审核、职称评审,或本身学术科研能力有限,在学术论文撰写、学术科研过程中抄袭、盗用他人研究成果。这些导师的行为对其研究生也造成了深远影响:一些研究生缺乏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撰写论文时不做标注;一些研究生迫于毕业的压力,剽窃他人学术研究成果,一味追求数量而不能埋下头认真研究。研究生的这些行为尚未引起部分导师的高度重视。

四、提升研究生导师信息素质的重要途径

1.重视导师信息道德,严格把好导师遴选关

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导师管理机关对导师申请人的数量、科研成果数量及等级、目前承担科研项目及经费、年龄等基本条件进行了部分量化,并将这些内容作为遴选的指标,这从一定程度上对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遴选指标确定上,对导师信息道德的考核却少有提及。虽然对信息道德的考核不易全部量化,但可以从某些方面对导师的信息道德进行把关。笔者认为,在对导师学术科研成果核定时,不仅要关注导师发表的论文数量、科研成果数量及等级,同时还应借助相关检索机构对其发表学术成果进行审核,对于导师个人发表学术成果存在抄袭、盗取现象的,应实行一票否决制。

2.完善导师评价体系,促进导师自觉提高信息素质

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导师评价考核体系,这对导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绝大多数学校在评价考核体系中没有针对导师信息素质的考核内容,这方面的问题尚未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结合当前导师信息素质存在的问题,要在导师评价体系中加入相关考核内容。例如:对导师及其指导研究生的学术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制定导师及其指导研究生的信息素质评价指标并进行阶段性评价。对于评价考核结果,要给予相应的奖惩,并将评价考核结果作为评定导师资格和继续招收研究生的重要参考依据。

3.丰富导师培训内容,帮助导师提高信息素质

各高校普遍关注导师队伍建设,并适时开展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从笔者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开展的培训主要包括:学习我国及本校有关研究生培养的法律、法规和办法;请本校或外校知名教授就导师的角色、任务、需要具备的素质等进行系统介绍;聘请本校或外校导师对指导研究生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的经验或方法进行介绍等。为提高导师的信息素质,笔者建议拓展现有导师培训内容,在现有培训专题中适度增加提高信息能力、倡导良好信息道德方面的内容,以提高导师信守信息道德、学习信息获取知识的自觉性。

4.发挥图书馆教育优势,开展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

从1984年我国教育部颁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算起,我国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已经开展了2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图书馆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用户教育经验。但是最初的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定期的指导或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和使用图书馆的习惯。随着用户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对象由学生扩充为学校中的教师、工作人员,但对于教师,特别是研究生导师的用户教育却始终未引起广泛关注。因此,为提高研究生导师的信息素质,高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优势。由图书馆牵头,为研究生导师开设有针对性的信息素质讲座,讲座内容可以涵盖各自学校涉及的学科专业领域的信息源、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快速获取学科专业最新成果渠道及科研人员的信息道德等专题。通过长期坚持开展针对性讲座,可逐步提高研究生导师的信息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楚廷.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兼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之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7).

[2]李琴.小议研究生信息素质培养[J].石油教育,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