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固施工总结

加固施工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加固施工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加固施工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桥头路基CFG桩复合地基 堆载预压 加固

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 A

武广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时速为350km/h的高速铁路,全线采用无砟轨道形式,要求工后沉降不大于15mm,过渡段工后沉降不大于5mm,技术标准高,科技含量大。路基上铺设无碴轨道成败的关键在于沉降的控制,其主要风险源于地基的不确定性和所选填料性质的好坏和变异性。为确保沉降有效控制,利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软基并采用堆载预压进行加固处理就是一典型实例。

1.工程概况

武广客运专线特大桥桥头软基段采用CFG桩带桩帽加褥垫层的处理方法,设计填土高4m,堆载预压填土高3米。此段位于丘坡,丘坡较平缓,下为水塘。主要土层分布:0~5米为Q2黏土、粉质黏土,软塑,σ0=80~140KPa;1~4.0米黏土、粉质黏土,褐黄、褐红色,硬塑,σ0=180KPa;0~2.0粉土,黄色、褐黄色,稍湿、稍密,σ0=100KPa;0~4.0米中粗砂,褐黄色,少量为杂色或灰黄色,潮湿,密实,σ0=150KPa;下伏泥质粉砂质泥岩,紫红色。全~强风化。

2.工程设计

基底设计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桩径0.5m,混凝土强度等级C15,桩长6m~9m,采用长螺旋成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法施工

桩位采用三角形布置,处理范围至坡脚外侧至少1根。桩体施工完成后现浇C15混凝土扩大桩头,扩大头顶宽1.0米,高0.6米。桩顶铺0.6米碎石垫层,层内铺设一层抗拉强度不小于80KN/m的双向土工格栅。

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完成后采用堆载预压,预压高度3米。

见图1。

图1桥头路基结构图

3.CFG桩复合地基施工

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它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或石屑、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成桩后与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通过改变桩长、桩距、褥垫厚度和桩体配比,能使复合地基承载力幅度的提高。

CFG桩最常用的成桩施工方法有振动沉管灌注成桩和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两种方法。根据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我们所处工点的具体地质情况,我们按要求采用了长螺旋钻机成孔泵送混合料进行施工。褥垫层采用为碎石垫层,厚度0.6m,内铺一层双向土工格栅。

3.1 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

3.1.1 CFG桩复合地基施工作业流程图见图2

3.1.2 成桩施工

(1)钻机就位:利用全站仪测放出线路的中、边线,在坡脚线外侧,根据CFG桩平面布置图放出每根桩桩位,用竹签标示。根据标示做好钻机定位,要求钻机安放保持水平,钻杆保持垂直,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0%,钻头对准孔位中心,控制桩位偏差在50mm以内,钻杆与钻孔方向一致。

图2 CFG桩复合地基施工作业流程图

(2)钻进成孔: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电机,将钻杆旋转下沉至设计标高,关闭电机,清理钻孔周围土。判断钻头是否到了持力层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在桩机驾驶室观测电流的变化。钻机开始钻孔及软弱地层钻孔时,电流表指针在120~130安,当钻头遇到持力层时,瞬间的电流将增大到160安以上,同时电压下降。此时,应判定钻头已达到持力层。二是在钻机导向架上按0.2m间隔做显著标记,旁直观观察,当钻头到达持力层时,钻杆上部的动力头发生颤动和轻微的摆动,钻机的动力明显减弱,此时,应判定钻头已达到持力层。成孔时应先慢后快,以避免钻杆摇晃、及时检查并纠正钻杆偏位的差值。

(3)灌注及拔管:CFG桩成孔到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开始泵送混合料,(泵送混合料前检查其坍落度)当钻杆芯管充满混合料后开始拔管,严禁先拔管后泵料。成桩过程连续进行,避免供料出现问题导致停机待料。桩顶超灌50~70cm。

(4)移机:移机前对下一根桩的桩位进行清理辨识,确保桩位的准确性。

(5)封桩:灌注完成后,钻杆拔出地面,确认成桩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的标高后,采用湿粘性土封顶。

(6)桩头处理:CFG桩成桩7天后,然后人工用钢钎等工具清除桩头浮渣和多余部分,凿除后桩头表面平整,桩长符合设计要求。

3.1.3桩帽施工

CFG桩桩帽为扩大桩头,扩大头顶直径1.0米,高0.6米。施工前先进行桩间土的回填,并分层用小型夯机夯实,压实度确保达到90%以上。回填至设计桩头位置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检测,合格后根据具体尺寸挖除0.6米范围内的桩头及周围土体,进行现场浇注C15混凝土。

3.1.4褥垫层施工

为确保褥垫层施工时不破坏土工格栅,具体设置形式由下而上为25cm(碎石)+5cm(砂)+ 一层双向径编土工格栅+5cm(砂)+25cm(碎石)。碎石垫层采用碎砾石类填料,且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mm,在碎砾石中应掺10~12%的石粉或细颗粒,在拌合站集中拌合均匀后进行填筑。碎石垫层采用25T压路机静压2遍+弱振2遍+静压1遍。第一层砂垫层铺设厚度为5cm,铺设完后采用压路机静压2遍。在第一层砂垫层上铺设土工格栅,采用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80KN/m的双向经编土工格栅。铺设时沿路基横向铺设,搭接宽度不小于50cm,铺设时路基坡脚两侧预留2m回折长度。同理进行第二层砂垫层和碎石垫层的施工。

3.2质量控制措施

(1)做好地质情况的复核工作。对有代表性的地点在施钻过程中适时提钻确认地层分布情况是否和地质资料一致,特别是钻进达到设计深度时要确认桩尖土是否已经达到持力层足够深度。若出现异常情况,则必须及时通知监理和设计单位到现场确认,并提出处理意见。

(2)布桩时,CFG桩的数量、布置形式及间距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并遵循从中心向外推进施工,或从一边向另一边推进施工的原则。不宜从四周转向内推进施工。

(3)对进场施工的所有长螺旋钻机在开钻前应由施工技术人员对标尺、刻画进行复核,消除标识误差。尤其是钻机初始标识要指定专人进行复查,防止操作人员弄虚作假。使用反差大的反光贴条每0.5米进行标识,粘贴在钻机导向架上,利于夜间记录人员识别读数。

(4)混合料灌注时钻杆提拔速率和输送泵的泵送量要密切配合,钻杆静止提拔,并保证连续提拔,施工中严禁出现超速提拔及先提管后泵料。拔管速率太快可能导致桩径偏小或缩颈断桩,而拔管速率过慢又会造成水泥浆分布不匀,桩顶浮浆过多,桩身强度不足和形成混和料离析现象,导致桩身强度不足。故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拔管速率。正常的拔管速率应控制在2~3米/分钟。灌注过程中芯管插入混合料的最小深度宜按30cm控制。

(5)控制好混合料的坍落度。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混合料坍落度过大,会形成桩项浮浆过多,桩体强度也会降低。坍落度控制在180mm~200mm时和易性好。当拔管速率为2~3米/分钟时,一般桩顶浮浆可控制在30cm~50cm左右,成桩质量容易控制。桩身每方混合料掺加粉煤灰量控制在140kg~180kg。

(6)确保桩长达到设计要求。设计要求CFG桩必须穿透软弱土层至硬底,对于下伏基岩段应嵌入全风化层≮1m。

(7)土方开挖时不可对设计桩顶标高以下的桩体产主损害,尽量避免扰动桩间土。

(8)剔除桩头时先找出桩顶标高位置,用钢钎等工具沿桩周向桩心逐次剔除多余的桩头,直到设计桩顶标高,并把桩顶找平,不可用重锤或重物横向击打桩体,桩头剔至设计标高处,桩顶表面不可出现斜平面。

(9)桩间土回填至桩头平齐并采用小型夯机分层夯实,确保压实度达到90%以上。进行褥垫层施工时,禁止大型机械车辆直接行走在CFG桩工作区。

(10)土工格栅应在平整好的砂垫层上按路基底宽全断面铺设,摊铺时拉直顺平,紧贴下承层,确保无扭曲、褶皱、重叠现象。在斜坡上摊铺时保持一定松紧度。铺设时应在路基边各留2m的锚固长度,回折覆裹在压实的填料面上,外侧用土覆盖,以免认为破坏。

4.路堤填筑技术措施

在路基填筑过程中,随着附加荷载的作用,软土地基中超静水压力逐渐消散,为了能够使路基填筑所产生的增加量与路堤底强度的增加量相适应,必须进行路堤沉降和位移观测,控制路堤的填土速率,确保路基施工安全稳定

4.1路堤的施工观测与控制

4.1.1沉降观测元器件的设置原则

沉降观测的元器件主要观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底沉降,路基基底沉降观测元器件采用沉降板、剖面沉降管和单点沉降计,剖面沉降管主要是校核沉降板;二是路基自身的沉降,采用的元件是路面沉降监测桩。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元件的布设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代表性观测断面示意图3~图5:

路堑地段沉降监测元件布置示意图 图3路堑地段沉降监测元件布置示意图 图4

堆载预压地段沉降监测元件布置示意图 图5

4.1.2沉降变形观测元器件埋设

(1)安装沉降板

沉降板应埋设在褥垫层顶部(或换填层底部),在褥垫层施工完成后进行掏槽使其嵌入褥垫层1Ocm,采用中粗砂回填密实,在套上保护套管。上口加盖封住管口。沉降板安放应与地面垂直。

随着路基填筑施工应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l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

(2)安装剖面沉降仪:

当路基基底碎石垫层施工完成后或基床底层施工完成,在垂直线路方向开挖出宽20cm,深20cm左右的沟槽,整平槽底并在沟底铺设一层5cm左右厚的中粗砂并找平,后安放剖面沉降管,然后再在剖面沉降管顶面回填5cm中粗砂并于碎石垫层顶部平。每侧要伸出路基坡脚2m,为防止沉降斜管被损坏,管头两端用C20混凝土浇筑保护井。

(3)单点沉降计:

单点沉降计均为观测路堤本体变形部分, 在路基本体施工完成后进行,按设计断面图埋设。元件埋入之前应采取措施保证孔径满足安装要求。

安装工艺流程:钻孔 探孔安装沉降计注浆安装法兰沉降盘孔内灌沙回填传输电缆埋设。

4.1.3沉降观测的主要项目

(1)地表变化。巡回观察路基、坡脚外地面的变形、裂缝、出水现象及其发展情况。当发现以上现象时,应考虑缓填或暂停施工。

(2)基底沉降观测。在填土过程中,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通过观测沉降板的沉降量和沉降与时间的变化情况,掌握和分析判断地基在填筑过程中稳定性,进而根据沉降量的大小控制填土速率。

(3)路面监测桩观测。路基填筑完成后,在表面布置沉降监测桩,通过观测沉降量和沉降与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判断并预测路基是否沉降稳定,能否进行无砟轨道的施工。

4.2土方填筑及填土预压

4.2.1土方填筑

为保证路基沉降均匀,客运专线对路基的填筑提出严格的要求,第一必须在基床底层采用粒径不大于60mm且级配良好的A、B填料进行路基填筑;第二填筑过程通过埋设的沉降板严格控制填筑速率,确保工后沉降过渡段的沉降量不大于5mm,路基沉降量不大于15mm;第三对路基的压实采取四控,即空隙率n、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及地基系数EV2进行检测指标控制。

为满足要求,选择DK1703+350-DK1703+500作为了试验段,初步掌握位移与沉降情况,确定填土速率、填料最佳含水量、松铺系数和碾压遍数。根据管段内的具体情况,选用了天然砂砾石土做为填料,由于南方雨水偏大,填料含水量较大,每层松铺厚度30-35cm。推土机初平后晾晒,待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平整碾压。各项检测指标合格后填筑上一层土方。根据试验段取得的参数,开始路基的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指导施工。

4.2.2填土预压

路基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进行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先完成一层),检测合格后,表面铺设土工布而后进行堆载预压土方的填筑。填筑时分层进行压实。摆放期至少满足六个月且沉降板和观测桩的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趋势稳定后才能够进行卸载,继续第二层级配碎石的施工。

5.效果检测及观测数据分析

5.1 CFG桩基桩低应变动力测试

随即抽检了总桩数的10%,共30根进行了低应变动力测试。结果为Ⅰ类桩28根,占抽检桩数的93.3%,Ⅱ类桩2根,占抽检桩数的6.67%,未发现严重缺陷桩和断桩,桩身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5.2 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此段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承载力为300KPa,根据规范要求,加载量取设计值的2倍,为600KPa,每级载荷为加载梁的1/10。地基荷载试验承压板采用直径1.8m圆板,板底铺设50~150mm中粗砂找平。采用液压油泵千斤顶人工加载,工字钢设堆载平台,预制块堆积提供反力,最大压重1828.8KN。通过加载系统的液压表测量,用千斤顶的标定曲线换算给出每级压力表读数,试点沉降则通过承压板两边对称架设的4个机械式百分表测量。 荷载试验示意如图6, DK1707+400桩号50-1检测结果如复合地基荷载试验P-S曲线图7。

荷载试验示意图 图6 复合地基荷载试验P-S曲线图7

5.3沉降及位移观测

表3[DK1707+350~DK1707+420]区段沉降分析结果汇总表

DK1707+400沉降点(沉降板)荷载-沉降过程曲线图8

DK1707+400沉降点(路面观测桩)荷载-沉降过程曲线图9

根据武广公司要求,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时,应继续观测。对每个路基工点应以三个月为周期根据最新推导的沉降拟合曲线进行工后沉降预测至少两次以上,并检查所有观测断面的预测工后沉降是否满足以下要求:

对路基和刚性结构过渡段还应同时审核其预测工后沉降差异是否≤5mm,折角≤1/1000。

此外,还应检查同一个观测断面前后两次工后沉降预测值的差异,如果其差值≤8mm,可认为预测的工后沉降具有足够的可信度。

设计预计总沉降量与通过实测资料预测的总沉降量的差值不宜大于10mm。

如果一个路基工点所有的观测断面满足以上要求,该路基工点可以铺设无砟轨道施工。

6.结论

根据武广公司施工组织安排,本段路基通行运梁车时间为2008年5月,双块式无咋轨道施工时间是2008年10月。桥头路基加固处理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质量措施的控制和沉降观测点的布置、观测,该段路基在2008年5月顺利通过了专家评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架梁通道和以后的无砟轨道施工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加固施工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粘刚 高强钢绞线 聚合物 砂浆 加固方法

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方法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方法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粘刚和钢绞线共同组成的一种新型钢绞线网,这种钢绞线网具备很好的强度,耐腐蚀能力较强,运输方便的优点。此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砂浆的粘接性非常好,能够与混凝土快速的粘连在一起,大大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就对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方法进行初步的分析,结合某工程实例做出叙述,总结出相关有效的加固措施。

1. 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概述

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方法是目前建筑工程建设中一种高效的加固施工技术,相关技术人员更是对钢绞线结构和加固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且,通过技术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具体总结出的结论有: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中,如果采用了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进行建筑物的加固施工,就会大大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弯能力,抗剪的加固效果十分明显,使得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保障。其次,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方法最大的特点是,耐腐蚀能力较强,能够起到很好的不锈钢作用,从而有效避免了渗漏现象的发生。此外,由于这种加固方法具备较高的粘接性能,能够与其他加固材料完全的结合,达到了理想的加固效果。目前,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方法受到了建筑行业的高度关注,广泛应用于各项工程领域建设中,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方法势必会成为建筑行业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2. 工程概况

某商厦大楼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工程因局部使用功能改变和满足抗震要求,原设计不能满足现在使用要求,故需要对局部梁、柱进行加固处理。为保证楼房的正常使用,即满足结构设计承载能力、耐久性的要求,对原结构必须进行加固,以确保结构安全可靠,达到设计规范的可靠度要求。

3. 主要施工方法及组织方案

3.1总则

为了防止在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麻烦,确保工期进度的正常进行,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进行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施工过程中,必须选择专业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施工队伍整体综合素质较高,能够充分熟悉设计图纸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施工的质量。

(2)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施工时,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选择相应的加固技术,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固定的使用标准。

(3)加强做好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规范施工,只有上一道施工工序通过质量验收之后,才可以进行接卸来的施工作业,以此来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促使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施工的顺利开展。

3.2粘钢加固施工工艺

(1)粘钢加固混凝土承重结构时,其施工应按下列框图的程序进行。

A、楼面卸载:加固前须将楼面的荷载卸掉,减少原构件的受力,提高粘钢后结构的整体作用能力。

B、混凝土基层处理:去除混凝土粉刷层后,用角磨机将混凝上表面的浮层、残渣打磨干净,再用高压风机吹去灰层。

(2)在进行粘钢加固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加强做好粘贴部位混凝土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将混凝土放置在大于50℃的环境中,充分保持混凝土的水分,如果混凝土水分处于饱和状态下,就必须及时采取风干措施,直到混凝土质量达到规定的使用要求后,才可以进行粘钢的加固施工。

(3)应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疏松部分,至露出混凝土结构层。若有裂缝,应先行修补。然后,用修补材料将表层修复平整。粘贴部位应除去浮浆和劣质混凝土,并将油污等杂质去除,用磨光机打磨平整,表面打磨后,应用强力吹风器将表面粉尘彻底清除。

3.3高强钢绞线一聚合物砂浆加固施工工艺流程

(1)高强钢绞线一聚合物砂浆加固网片施工

高强钢绞线网片主筋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图纸要求。高强钢绞线网片在裁切时应按照设计图纸的尺寸要求使用线缆切割剪进行裁切,裁切的网片应做到首端和末端钢绞线网片裁切齐整。将裁切好的高强钢绞线网片在平整的台面上甩平,拉直。用锁紧器加钢背板的形式进行首端和末端的锚固,将固定圈锁定在高强钢绞线网片的首端和末端,每根的端钢绞线头上锁一个。首先做好所有高强钢绞线网片的首端锚固。铺设裁减好的钢绞线网片。使用专用夹具夹紧高强钢绞线网片的末端,通过张紧器对高强钢绞线网片进行第一次张紧。高强钢绞线网片张紧时必须平直不得低垂,在保持高强钢绞线网片张紧的状态下,从首端至末端按顺序逐段钻孔锚固。

(2)高强聚合物砂浆施工

在高强钢绞线网片施工完毕后,用吹风机将结构表面的浮灰清理干净,并适当洒水湿润结构表面。高强渗透性聚合物砂浆为粉状材料,其内加有聚合物等多种外加剂,使用时加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加水量为粉料重量的12-15 %。在搅拌均匀后宜放置几分钟,以提高高强渗透性聚合物砂浆的和易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施工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起到非常理想的加固作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渗性能,还有效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是一种加固效果非常明显的加固技术。因此,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施工质量问题,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固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施工技术,以此来保证工程项目整体的施工质量,促进粘钢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方法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忠民,李爱群,王亚勇,姚秋来.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抗震加固梁柱节点的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 2006(08)

加固施工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高边坡;治理与加固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广大水利水电建设人员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提高施工技术工艺,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加固与治理中,经常会遇到岩质高边坡的治理难点,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保证高边坡的施工技术,改善现存的质量不足问题,减少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加固与治理中的质量问题。

1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治理与加固的重要性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在不断加大,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高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整个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治理至关重要,比如水库溢洪道开挖后的边坡治理与加固、大巴岸坡开挖后的边坡以及水电站前池、明确、隧道洞口开挖后的边坡等。在现实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由于高边坡质量不佳,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影响整个施工安全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国家和政府就水利水电施工高边坡的治理与加固制订了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施工责任的落实与贯彻,做好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治理与加工,对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

2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滑坡失稳的原因分析

1)地层岩性。很多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都属于地层岩性结构,其地质岩石结构、抗风化能力以及边坡高度都受到地质岩性的影响。当底层岩石软弱型较强时,构造破损较为严重,当坡度达到一定高度和陡度时,就会出现边坡滑坡。2)地质构造。通常情况下,地质构造决定着岩层产状、岩层是否存在节理发育及其发育程度等状况。如果地质构造中存在着岩体破损或者裂隙发育,就可能会引发滑坡或者坡面失稳。3)水利水电工程所在环境下的地形地貌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4)水文条件。很多时候引发边坡滑坡失稳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岩层结构的含水性。除这些原因以外,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开挖、爆破的不合理都会引起边坡失稳。

3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治理与加固的对策

3.1混凝土抗滑结构在高边坡加固与治理中的应用

3.1.1混凝土沉井

沉井法是加固和治理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关键方法。沉井法的施工和应用主要分为四个步骤:1)场地平整作业,就是在准备沉井时,做好施工面的平整,起到打基础的作用。2)制作沉井,这是沉井作业的重点,对整个施工都具有重要影响。3)沉井下沉,是沉井作业难点,在下沉作业时,要保证好下沉质量,避免下沉偏差较大,引起渗透,影响沉井使用时间。4)封底作业,在进行第四步操作时,首先要做好沉井基面的清洗工作,确保沉井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时才可进行分浇筑封底。

3.1.2混凝土挡墙

水利水电工程中,为了使加固效果较好,高边坡加固作业多数情况下是采用混凝土挡墙。混凝土挡墙相对来说结构简单,施工难度较小,能够起到稳定高边坡的作用。混凝土挡墙主要是应用挡墙自重进行滑体下滑力支挡固措施,对防止滑坡具有明显作用。

3.2高边坡加固和治理中锚固技术的应用

3.2.1锚固洞

在高边坡的治理与加固中,锚固洞技术措施被广泛应用,为解决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失稳问题,经常性采用锚固洞进行加固处理。应用锚固洞技术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锚固洞的相关施工原则和标准,总结起来主要是“由内而外,循序渐进,由上而下,逐层加固”,只有遵照锚固洞加固原则,在施工时避开抗滑力,避免高边坡失稳对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

3.2.2喷混凝土护坡

在加固高边坡的施工中,也可以使用混凝土浇筑高边坡,这就是喷混凝土护坡。相比锚固洞等加固工艺,喷混凝土在加固和处理高边坡时,具有施工速度快、效率高的明显优势。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只需要进行混凝土搅拌与浇筑便可完成,这在水利水电工程加固和治理高边坡措施中属于一种见效较快的施工方式。具体的施工作业时,喷混凝土是一期支护中常用的施工方法,为了增强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作业之前,需要细心地清理施工现场的碎石,并要设置好锚栓,有效地提升喷混凝土的稳定性[2]。

3.2.3预应力锚固技术

相比锚固洞和喷混凝土护坡技术,预应力锚固技术加固处理效果更优。具体施工应用中主要通过锚固于坡体深部稳定岩体的锚索,利用锚索深入到高边坡内部,分散高边坡的力度,增加其抗滑力,利用锚索作用达到稳固高边坡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中,利用预应力锚固技术能有效提高高边坡的稳定性,减少施工工程量,对高边坡治理和加固具有重要作用。

3.3高边坡加固和治理中排水、截水技术的应用

工程建设时,如果地表水渗入滑坡体内,就可能会引起高边坡滑坡失稳。为了减少因地表水渗透带来的不利影响,就需要做好高边坡排水工作,要先将高边坡的水位进行下调,采取层层修建拦水沟、排水沟的方法排水。一般情况下排浅层水时需要在高边坡上钻孔,开设排水沟或者开设截水沟;而地下水的排水可以采用截水盲沟、集水井、平孔排水和排水廊道等方法。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具体的施工方法选择需要结合工程所在地的水文条件,选择科学、合适的施工方法。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水利水电高边坡的加固与治理又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施工环节,因此,做好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治理与加固,在实际施工作业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现状出发,采用有效的加固和治理技术,确保高边坡施工质量,改善工程质量的不足,对保证水利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滕旭君 单位:山东省荣成市城西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加固施工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地铁车站,软土地区,基坑加固

0 引 言

近年来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大规模发展,对地铁深基坑施工和设计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上海市大部分地铁深基坑工程都采用刘建航院士提出的“时空效应”施工方法,采用“分层、分段、对称、平衡”的开挖方法和“随挖随撑,按规定时限施加预应力,减少基坑暴露时间”的支撑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地铁基坑设计尤其是基坑变形计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的主要设计内容是根据地质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合理地确定围护结构支撑体系、地基加固要求和施工方法及工艺。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选取围护结构被动土压区的水平基床系数Kh。Kh是综合反映地质条件、支撑和围护结构条件以及开挖施工条件的等效水平基床系数。合理地选取Kh关系到基坑设计的安全合理性。Kh的正确取得有赖于工程实践中的大量观测分析和总结。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施工的20多个地铁车站基坑的观测,对基坑的支撑围护结构条件、地质条件、地基加固条件、施工条件及相应的基坑变形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可供设计者对其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所选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和基坑开挖施工方法能否达到控制基坑变形、满足环境保护要求上进行宏观的判断;从工程类比中也可对其选用不同加固方式及Kh取值是否适当进行检验;最后还总结了上海地铁基坑围护墙体变形的一些数据,并提出了对基坑变形警戒值的一些看法。

加固施工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截面加大法 钢梁 摩擦型连接 加固

1 引言

由于钢材具有高强度、高塑性以及高韧性等特点,钢桥在我国桥梁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钢桥中存在大量的受弯钢梁,由于自然环境的腐蚀以及汽车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些受弯钢梁的下翼缘往往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影响了钢梁的刚度、承载能力及疲劳性能,需要对其进行加固。钢梁截面加大法涉及面广,施工较为简便,尤其在满足一定前提条件下,还可在负荷状态下加固,因而钢桥的受弯钢梁通常采用截面加大法进行加固。

2 工程概况

某特大桥是76m+360m+76m三跨连续自锚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主梁以钢横梁及小纵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结合形成组合截面。钢横梁采用16Mnq钢材焊接而成,横断面呈工字型。钢横梁在上翼板与腹板之间设有加劲板,钢横梁标准梁段长38m,两支点间距为35.95m。

由于超载引起桥面系钢横梁主应力增加,大大降低了钢结构的疲劳性能,同时钢横梁与小纵梁连接处存在较为严重的病害且数量较多。为增强钢横梁截面,降低横梁应力,在钢横梁腹板左右侧的下翼缘上侧各增设一块长30560mm宽480mm厚32mm的Q345D材质的HJ1钢板。鉴于部分钢横梁腹板与下翼缘焊缝出现裂纹,为保证钢梁的结构安全,在HJ1板上侧、腹板加劲板之间设L形492mm×315mm厚12mm的HJ3钢板(由Q345B∠140mm角钢与Q345D钢板焊接而成)与钢梁腹板及下翼缘连接,见图1。所有连接均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

3 施工工艺

钢梁加固施工工艺为:钢构件内场分段制造及运输HJ1板预安装及对接焊接钢横梁下翼板墨孔钻孔HJ3板预安装钢横梁腹板墨孔钻孔钢横梁表面喷砂及补涂处理HJ1、HJ3板安装高强螺栓安装及施拧刮涂封闭腻子防腐涂装。

(1)安装螺栓:按照规定的方向,下翼板螺栓由下往上穿入,腹板螺栓朝向一个方向穿入。

(2)电动扭矩扳手班前标定:高强螺栓施拧分为初拧及终拧,初拧至施工扭矩的50%,终拧至施工扭矩的100%。

(3)高强螺栓施拧:高强螺栓施拧顺序由钢梁中间向两端、由内侧向外侧进行。

(4)电动扳手班后标定:施拧完成后,对初拧扳手及终拧扳手一一进行标定,并记录标定值。

(5)高强螺栓终拧扭矩检查:在高强螺栓终拧后进行高强螺栓终拧扭矩检查,对欠拧的螺栓进行补拧,对超拧的螺栓进行更换。

(6)高强螺栓防腐涂装:终拧扭矩检查合格后,用棉布蘸专用溶剂清理高强螺栓上的油污及皂化膜,清理干净后,对高强螺栓进行防腐涂装,采用环氧富锌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丙烯酸脂肪族聚氨酯面漆。

4 施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控制办法

4.1 摩擦面涂料选择

钢梁加固构件采用摩擦型连接,摩擦面涂料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加固的质量好坏,必须慎重选择。摩擦面涂料开始选择无机富锌漆,涂层厚度80μm,前后经过两个检测单位共4组抗滑移系数试验,测得的抗滑移系数值为(0.45,0.44,0.47,平均0.45),(0.45,0.46,0.46,平均0.46),(0.43,0.41,0.41,平均0.42),(0.44,0.47,0.46,平均0.46),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抗滑移系数不小于0.55。

后采用无机富锌防锈防滑涂料,涂层厚度120μm,经两个检测单位共2组抗滑移系数试验,测得的抗滑移系数值为(0.64,0.61,0.61,平均0.62),(0.70,0.64,0.60,平均0.64),满足设计要求的不小于0.55,附着力测值为5.8MPa,满足设计要求的大于等于4MPa。

4.2钢梁旁弯问题

钢梁长38m,经过10年的运营,难免发生变形。经过对全桥所有钢梁进行测量,发现钢梁普遍存在旁弯的问题,最大值达到50mm。设计时未考虑旁弯影响,是以钢梁为直线进行设计的。HJ1板共长30.56m,若按照直线进行对接焊接,将导致HJ1板安装后露出钢梁下翼板外侧,且理论上露出最大处为50mm。同时由于HJ1板的外移,螺栓孔在钢梁下翼板上的位置随之外移,则导致螺栓孔极边距无法满足规范要求。

最后,通过在CAD制图软件上进行模拟,将分成三段的HJ1板按照钢梁下翼缘的线形进行对接,通过此方法对接后,最大外露处约10mm,由此导致下翼板上螺栓孔外移10mm后,极边距为40mm,仍可满足规范要求的1.5d极边距。因下翼板螺栓孔位移动,与设计位置有变化,因此对HJ3板孔群钻制进行调整。50%的HJ3板与下翼板连接孔群不在内场钻制而在现场配钻,则是为了满足部分HJ1板移位后,HJ3板仍然可以保证与钢梁腹板及下翼板密贴。

4.3高强螺栓施拧

高强螺栓施拧质量也是决定加固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该桥交通流量非常大,在通车情况下进行钢梁加固。在行车荷载的影响下,钢梁处于动态的变形状态,而摩擦型高强螺栓不可在此状态下施拧。

后采用在每晚10点至次日6点对全桥进行全封闭,在8个小时内,由钢梁中心向两侧分6个施拧小组,完成钢梁2206套高强螺栓的施拧。在对交通影响最小的情况下保证了钢梁加固质量。

5 施工总结

(1)高强螺栓连接摩擦面涂料优先选用无机富锌防锈防滑涂料,抗滑移系数可达0.6以上,比规范要求的0.55约高10%。

(2)加固前必须对钢梁的线形进行测量,测量时发现钢梁有旁弯的情况时,可采用CAD等制图软件进行现场模拟,以指导现场施工方案的编制。

(3)HJ1板长30.56m,重3685kg,分三段在内场制造,在现场采用双面焊接对接,因焊接产生的收缩及变形难以精确控制,必须在焊接完成后,用HJ1板当模板墨下翼板孔群。则现场整个加固过程为:焊接一面翻面焊接另一面翻面用HJ1板当模板墨下翼板孔群将HJ1板吊下方下翼板孔群钻孔HJ1板吊至钢梁上HJ3板吊装腹板孔群钻孔HJ1板及HJ3板吊下喷砂补涂HJ1板及HJ3板吊上安装及螺栓施拧。由此可见,在一条梁的施工中,需要将HJ1板翻面2次,吊上及吊下循环2次。在多次吊装的过程中,抗滑移系数逐渐损失,且30.56m长重3685kg的钢板翻面及吊装均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若三段HJ1板不采用焊接连接而采用搭接板连接,钢梁下翼板孔群可用定型模板提前钻孔,由此可省去HJ1板翻面2次,吊上吊下循环1次,可减少抗滑移系数损失,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进度及安全。

6 结语

20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我国兴建了大量的钢桥,随着服役时间越来越长,需要加固的钢桥也将越来越多。截面加大法,由于其方便实用,在今后将成为钢桥加固的一种最常用方法之一。所以,归纳总结钢梁截面加大法施工经验,研究其施工技术,对提高今后钢桥的加固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忠,张少华.浅谈钢结构的加固[J].林业科技情报,2004,36(3):18~19.

加固施工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喷灌浆;水库工程;除险加固;水坝;混凝土

高喷灌浆施工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新型渗透加固施工技术,尤其是在目前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总结,这一技术在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其施工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材料的不断使用,其在水坝除险加固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加以总结,合理的制定出相关预防和处理策略,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证依据。

一、某水库工程施工概况

某水库坝高14.5m,坝顶长211m,顶宽8m,水库工程于1977年动工兴建,1982年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水源主要靠天然降雨蓄水,水库集雨面积493km2,总库容6.35×108m3,正常蓄水位92.2m,相应库容5.46×108m3,系多年调节水库。大坝兴建时由于技术条件有限,加之整个工程地质勘探工作也没有按要求去做,施工质量差,导致大坝各项技术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

二、高喷灌浆技术概述

高喷灌浆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新技术,是一项发展极为迅速的防渗加固方法。在目前的水坝工程除险加固工作中,这一技术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其施工技术也日趋成熟。

1、概念

所谓的高喷灌浆施工技术也被广泛的称之为高压灌浆技术,是利用相关机械产生的高压动力将水溶性聚氨酯、水泥以及其他化学材料充分的灌注到已经出现的混凝土裂缝当中,当浆液遇到混凝土裂缝的时候,其中会迅速的产生分散、乳化和膨胀,从而产生一定的弹性体填充混凝土结构中已经出现的裂缝,等水泥发生固化反应从而完全堵塞在混凝土结构之中,以达到预防裂缝的目的。高喷灌浆堵漏技术作为目前国际上极为先进的一种无气灌注防水新技术,是目前工程领域采用最多的一种除险加固新技术。

2、特点

高喷灌浆技术的选用主要是针对软弱土层进行加固和处理,其主要的特点在于适用范围广、修复裂缝效果好、能解决静压注浆不能注入的细砂粒土层的加固问题。因此,这种技术在新建工程、工程修复、防渗处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在不停止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的。在施工中,对于高喷灌浆施工技术的选用是对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上钻取一个直径为75~200mm的钻孔灌注桩,并将其形成一个团结体。在这种固结体中其形状可以有效控制,且是一个强度高、布置灵活、可单独也可群组出现的工程施工方式,是一种噪音污染小、环境污染低的环保处理措施。

3、施工工艺分析

高喷灌浆施工技术是利用高压动力机械将水溶性聚合物注入到裂缝以及其他缺陷之中,通过水溶性物质在混凝土裂缝中的分散、乳化和固结形成的一种除险加固新技术,是目前国际范围使用的一项新技术,也是工作中极为关键的方式。这一技术在应用中对裂缝有着化学链接、对表面空隙能够形成高强锚栓、对高压力推挤下出现的裂缝能够合理填充,是一种高度成品化、操作简单、施工时间不限、施工污染小的除险加固技术。

三、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高喷灌浆施工中,由于其加固施工和处理本身都是一个隐蔽工程,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求极为严格,必须要在工作中结合管理体系、管理措施进行分析,针对工程中存在的压力、裂缝等情况综合分析。在本项目施工中,高喷墙轴线与A区帷幕轴线一致。孔距1m,按两序孔布置施工,初拟高压水压力35MPa,输水量75L/min;气压0.8MPa,气量80m3/h;灌浆压力0.20MPa~1.00MPa,进浆量70L/min,喷射管提升速度6cm/min~10cm/min,旋喷速度0.8次/min~1.0次/min(单程为一次)。施工工艺技术参数通过高喷灌浆现场试验确定。

1、施工控制措施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实行技术工程师现场值班制度和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同时钻孔深度、孔位、孔斜、注水试验、高喷、灌浆班报实行验收签证制度,确保施工质量。高压施喷参数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重点对水压、水量、气量、浆液密度、进浆量提升速度、回浆密度进行控制。水压、水量是切割土体的能量来源,高压水压控制40MPa以上,水量控制在75L/min~85L/min,均达到了有效切割土层的目的。

2、质量检测

1)检查孔取芯效果分析

为了检验高喷墙施工形成后的强度,分别在大坝不同深度部位取芯采样,分别对其中有代表性的10组岩样进行试验,钻孔取芯检测结果见表1。试验成果表明:高喷墙体随深度加深其强度增大,深度越大,自重压力越大,墙体越密实。

2)检查井开挖成果分析

按设计要求,分别在大坝桩号K0+50m和K0+100m几个部位进行检查井开挖,开挖观察表明:防渗墙体上、下连续、无间断,左右搭接无缝隙,搭接部位厚度0.7m。墙体有效厚度0.7m~1.2m,下部密实明显高于上部填土。填土区偶尔见到有包裹状土块(强风化粉砂岩块)和5mm~10mm左右的气孔,符合高喷灌浆的正常规律。

3、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3.1冒浆

在喷射过程中,往往有一定数量的上颗粒,随着一部分浆液沿着灌浆管管壁冒出地面。一方而及时排运出冒浆,保持现场干净,或加以回收后再潜入;另一方而通过对冒浆的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地层状况、判断喷射的大致效果和核定喷射参数的合理性等。根据经验,冒浆量小于灌浆量20%者为正常现象,超过20%或完全小冒浆时,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2孔内严重漏浆

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处理,降低提升速度或停止提升;降低喷射压力、减少流量进行原位灌浆;低压浆液掺入水玻璃、氯化钙或三乙醇胺等速凝剂;停止喷射灌浆,灌注水泥砂浆或水泥粘上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压旋喷灌浆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表明,其对坝体的防渗堵漏有着明显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通过对高压旋喷灌浆施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方位目标管理,提高相关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技能,能够更好地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并为类似的坝体防渗加固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加固施工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运转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 前言

汽机基座运转层位于汽轮发电机厂房中心区域,属于电厂常规岛的核心部分,上部用于安装汽轮机、发电机等重要大型设备,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运行。因其具有平面尺寸大,一次浇筑混凝土量大,预埋件、地脚螺栓预埋管数量较多且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周期长及作业环境复杂等施工特点,所以一直是电厂土建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结合某核电工程1#、2#常规岛汽机基座运转层工程实例从钢筋与预埋件安装环节进行总结与探讨。

2 工程概况

某核电常规岛汽机基座位于汽轮机厂房中心区域(4)~(9)/(1/A)~(5/A)轴内,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外形尺寸为55.94m×17m,主要由12 根汽机框架柱、中间层结构、运转层平台板及四根框架梁组成整个汽轮发电机框架结构。运转层平台板纵横向大梁座在汽轮发电机基座柱顶的76 件弹簧隔振器上面。

3 钢筋与预埋件安装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汽机基座运转层上部用于固定或安装重大设备,对于表面的设备预埋件,一般预埋件安装的精度已不满足要求,需单独按厂家提供的设备安装精度进行考虑,由于设备埋件一般体积和自重均较大,而钢筋又配置密集,这些都给现场的施工及安装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钢筋和埋件的安装必须密切配合穿插施工,同时,还需考虑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对已安装就位埋件的各种影响,以达到最终满足设备的安装精度要求。

横梁1、横梁2、横梁3、横梁4及横梁1~横梁2区域的纵梁1、纵梁2顶面,横梁4及横梁6侧面均设置有设备预埋件,单个最大安装重量约在1.8t左右。1#常规岛运转层施工时所有设备埋件在安装时均按高标准高要求进行控制(平面及标高均控制在1mm~2m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反复利用已有轴线对其进行量测,以保证混凝土在浇筑、振捣的过程中埋件位置的正确;根据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复测数据显示,所有设备埋件平面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平均平移为1mm~2mm,由于混凝土的浇筑使承重架体的受荷压缩,标高整体沉降为9mm~12mm。

借鉴了1#机组运转层施工经验及考虑设备埋件标高的安装误差要求等综合因素,2#机组所有设备埋件在安装时,均在原设计标高的基础上整体预抬高+5mm,以在混凝土浇筑后抵消承重架体的整体沉降影响,尽量控制混凝土浇筑后的埋件顶标高在设备安装要求允许范围内。埋件加固方案如下:长度较大的竖直预埋管和90°弯曲预埋管安装前由放线工将预埋管进出梁板的位置准确的投放到模板上,先用Φ25 附加筋初步固定,然后用L50×5 角钢进行加固。套管中部固定在用L50×5 角钢制作的三角架上。成排邻近的套管可先用L50×5 角钢或厚1Omm 钢板连接成整体,然后用L50×5 角钢制作三角架进行加固。三角架每一根斜撑(L50×5)的水平夹角不大于60°,斜撑中部用L50×5 角钢焊接。当预埋套管的一端直接搁置在梁底模板上时,可采用在设计预埋套管的位置上事先安放一个与预埋套管内直径相同的圆木楔,圆木楔采用铁钉固定在梁底模板上,然后将预埋套管直接套放在圆木楔上。

现场采用8#槽钢组合利用格构形式的支撑架作为设备埋件的主体支撑,以满足支撑架下部的整体抗侧刚度和支撑强度,支撑架立柱进行站位时,需综合考虑埋件的位置及后期模板的支设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横杆进行焊接的过程中,对埋件的顶标高及从底板引测埋件轮廓线能对埋件位置进行有效的控制,最终在所有施工工序完成后,对设备埋件进行精调,以在精度调整上减少重复的人力、物力及工期要求,随后,采用14#槽钢对各设备埋件进行整体的加固,以保证各设备埋件的相对平面位置不变。

钢筋与预埋件穿插施工步骤及控制要点如下:

(1)安装总体顺序:立柱定位底部150*150*10mm钢板的固定立柱的焊接钢筋的绑扎(绑扎至+7.0m位置)支架横梁焊接埋件堵板及锚固钢筋焊接设备埋件的吊装、粗定位钢筋的绑扎(绑扎至+8.5m位置)模板的支设精调尺寸焊接固定整体加固。

(2)现场在运转层底模上预先投放出各设备埋件的平面投影位置,定位出150*150*10mm钢板的位置,采用钢钉固定在运转层梁底模上,钢钉数量每块不少于4颗,然后将立柱焊接在钢板上面,立柱采用8#槽钢,与钢板采用普通焊条进行焊接,沿立杆周边进行满焊,焊脚尺寸hf=6mm。

(3)钢筋第一次绑扎到+7.0m高度后,开始立柱焊接,从下至上依次按图示尺寸焊接纵横系杆及斜撑,系杆及斜撑均采用8#槽钢现场截取长度,先焊系杆,再焊斜撑,所有系杆与斜撑采用腹板与立杆的焊接形式,焊缝沿腹板两端进行满焊, 焊脚尺寸hf=6mm。

(4)型钢支架焊接完成后,开始吊装设备埋件。在设备埋件吊装前,先在支架上放出埋件轮廓线,同时必须将上下两端部的堵板以及锚固钢筋焊接完成后方可起吊。吊装设备埋件采用塔吊进行,人工进行辅助就位。堵板焊接时采用比套管孔洞大的钢板进行点焊即可,在焊接前在管口上部采用双面泡沫胶条进行粘贴,再在其上放置封堵钢板进行点焊。吊装后的设备埋件必须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必须防止在上部剩余+8.5m层钢筋绑扎时将设备埋件碰翻,损坏埋件以及造成安全事故,临时加固措施采用脚手架钢管将设备埋件四周顶牢并与周边脚手架钢筋相连接。在后续钢筋绑扎时任何人没有得到现场管理人员允许的前提下,严禁拆除临时加固设备埋件用的钢管。

(5)设备埋件吊装完成后先进行第一次平面位置以及标高的调整,此时平面位置以及标高的调整控制在±5mm即可。在后续钢筋绑扎完成以及模板支设加固完成后再做最后一次的精确调整。

(6)梁侧模板加固完成后,开始进行精确调整与控制。所有的设备埋件在做最后一次精确调整时平面位置均按照±1mm进行控制,标高在原设计标高的基础上整体预抬5mm,用于抵消运转层混凝土的整体沉降,在安装时严禁出现负值,标高采用水平仪进行辅助,M22的螺栓进行标高微调,每个埋件顶面精调至少四个角点,标高相对不大于1mm,以保证标高与平面度满足要求。

(7)调整完成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将设备埋件与支撑架焊接牢固,事先预留的支撑架间隙与设备埋件的间隙采用焊缝进行填充。

(8)安装完成后,由测量人员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并出具测量成果报告。

(9)整体加固措施,上部设备埋件全部采用14#双槽钢进行整体加固,采用8#槽钢进行局部补充。焊接加固时,在设备埋件的顶面100mm处用14#双槽钢进行整体连接。由于14#双槽钢单根长度为4.5米,因此,在沿长度方向须进行连接,连接采用两块钢板进行双面连接即可。

4 结束语

在本工程1#、2#常规岛汽机基座运转层施工过程中,参建各方高度重视每一质量控制环节,最终圆满完成了两个运转层的施工,根据工程应用实例所总结的以上质量控制要点都是保证运转层施工质量非常重要的工作,须引起高度重视以确保施工质量,供同类工程参考。

【参考文献】

加固施工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加固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公路工程施工所经过的路基条件也在不断的变化,因而为了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就必须结合路基加固的需要,针对性采取有效的路基加固技术,最大化的促进路基加固工程的质量,从而为整个公路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加固处理的必要性分析

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路基的结构松散和强度与稳定性的低下,尤其是近些年来公路所承受的荷载也在不断的加大,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只有加强路基加固处理,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会对公路工程质量带来影响,甚至还会影响行车的安全,因而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路基的加固处理[1]。

2.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加固处理的工艺与技术研究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加强路基的加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同时也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就路基加固处理来看,不仅要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还应加强对路基路面的排水,才能更好地加固路基质量。基于此,笔者以下就常见的路基加固处理工艺入手,分别并提出了加强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和防水的几点技术措施,以更好地促进公路工程路基加固质量。

2.1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路基加固处理的工艺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路基加固处理的工艺具有:机械碾压工艺、强夯工艺、桩基加固工艺等。以下笔者就此作出几点分析。

2.1.1机械碾压工艺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机械碾压工艺是最为常见的路基加固工艺之一。主要应用该技术对水位上大面填土路基的压实和杂填土以及非饱和性粘土等地基进行浅层化的处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推土机、压路机、羊角碾、平碾等对公路路基的表面进行碾压,利用碾压机械的自重对松散的路基进行加固和压实,最大化的确保路基土强度得到有效的发挥,路基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应用该技术时,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做好公路施工中拌合料的运输与摊铺施工,并加强对稳定层松铺厚度的控制,通常松铺厚度应为设计厚度与压实系数的积;二是在此基础上,应采用碾压机械立即进行加固处理,在碾压过程中,通常应碾压两边之后再到路基中间进行碾压,路基两边的碾压次数应在三次左右,确保路面平后将碾压重心移到路基重心进行碾压;三是在施工中若需要从外到内进行碾压时,必须从公路最低的填方处进行碾压,从下到上的方式对整个公路路基采取水平的方式进行分层碾压;四是碾压过程中若土层的表面较为干燥,还应对其进行洒水湿润处理,确保土层含水量最佳时进行碾压,最大化的确保不同土层之间良好的结合;五是在碾压时还应做好安全警示工作,严防安全问题的出现[2]。

2.1.2强夯工艺技术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应用强夯工艺能有效提升软基的承载性能,主要是利用重锤的自重从一定的高度上下落并夯实土层的快速固结地基的处理工艺。具体应用过程如下:首先做好施工场地的清理与平整工作,并对首次夯点的位置和场地高程分别进行标注和测定;其次就是将起重机就位,并将夯锤安放在预先标注的夯点位置,并在夯实之前对锤顶的高程进行测定;再次就是利用起重机起吊夯锤到预先设定的高度,再将脱钩装置开启,当夯锤从脱钩自由下落之后,就应将吊钩放下,对锤顶高程进行测定,在夯实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夯实次数和质量控制标准;最后利用推土机填平夯坑,再对场地高程测量之后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全部夯实次数完成后采取降低夯实力度的方式进行满夯,达到加固路基的目的。

2.1.3桩基加固工艺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桩基加固工艺也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但桩基的类型较多,因而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需要针对性的确定桩基类型,常见的桩基加固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振冲碎石桩加固工艺。该桩基施工技术由于具有便于操作和成桩质量高的特点,因而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振冲碎石桩的应力比土体应力大,具体施工中应结合软基厚度确定振冲的厚度,并采取方形或梅花形的方式进行振冲碎石桩的排列,并确保地基应力分布的均应性,并在振冲碎石桩的顶部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垫层,达到夯实路基的目的。

二是生石灰桩加固工艺。在公路路基施工中应用这一桩基技术时,主要是利用了生石灰遇水生成的熟石灰不容易溶解的特点,同时会将路基中的水分吸走,从而降低路基周边的含水量,并释放大量的热量,达到挤密软土路基的目的[3]。

2.2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加固处理所采用的排水加固技术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路基加固常用的处理工艺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除了上述的几种处理技术外,还有诸如换填法、深层搅拌法等,但是这些工艺的应用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因此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采用。例如在采用换填法时,若需要大面积的更换,不仅成本大,施工难度大,而且换填土的来源和原有路基土的处置都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因而在采用上述技术进行针对性加固处理时,还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技术达到预防路基软化的效果。基于此,以下笔者就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加固处理所采用的排水和技术做出以下几点总结。

2.2.1地面排水施工技术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常见的地面排水设施主要有边沟和跌水槽以及急流槽与排水管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需要确定路基排水所需的排水设施及类型,并根据相应的设施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才能更好地降低路基中地下水的含量,降低路基周边地下水的高度,从而达到加固和保护加固处理效果的目的。

2.2.2路面排水施工技术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路面排水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清理掉路面范围内的积水,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入,以免其冲刷路基边坡,且路拱横坡应大于等于2%,以此确保路面排水质量。

2.3坡面防护施工技术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一是冲刷防护,沿河路基边坡防护,为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二是支挡防护,挡土墙目前仍主要用于支挡防护,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多用于石料丰富、墙高较低、地基较好的场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其受力比较合理,墙身施工体积小,也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4]。

3.结语

综上所述,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加固处理的工艺与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公路施工企业,必须紧密结合我国交通事业发展需要,在公路工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路基的加固、排水和防护工作,以最大化的确保路基加固处理效果,在促进工程质量提升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延兵.公路施工中路基加固的几种方法[J].中国产业,2012,09:5.

[2]马生顺,谢举.基于公路路基的加固措施方法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34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