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弱电施工总结

弱电施工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弱电施工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弱电施工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弱电系统,系统管理,系统维护

一 引言

当今社会,弱电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安装系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一些新建的大厦、智能社区的建设中,为了保障弱电系统的正常工作,及其可靠的服务寿命周期,专业的弱电系统管理及维护也显得越来越必不可少。但是目前而言,对于弱电系统的专业维护及系统管理,缺乏有效的可操作性的管理维护措施及建议,因此,结合自身的工作内容,浅谈对弱电系统的管理及维护,以期和同行共享。

二 弱电系统的构成及管理维护分析

1 弱电系统的构成

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将酒店、超市等公共场所的弱电系统按照不同的功能来划分,主要包含安全防范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两个方面。

1.1 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以空间来分,可分为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室内的部分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它们共同保障了公共场所内的安全防范,并将场馆内的所有信息连接到公共场所的指挥调度中心。具体而言,通常由安全防盗系统、室内场馆摄像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紧急救助等构成。室外部分主要负责整个场馆的闭路电视监控及周边安全,主要由场馆摄像监控系统、周界红外报警系统等构成。

1.2 自动控制系统

在公共场所,除了需要安防系统外,还需要很多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各种主要设备系统的全面自动化控制。通常说来,公共场馆需要控制的范围包括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广播系统等。

2 弱电系统管理维护中的问题

在实际的弱电工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维护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目前对于一个集成度较高的弱电工程系统,实施的管理维护方案是沿袭传统的设备维护方案而进行的,将各个弱电系统相互割裂开来,彼此单独进行管理和维护,并且对弱电系统的维护也基本遵循着没有问题不维护,小问题小维护,大问题大维修的思路进行管理维护,致使整个建筑物或者社区的弱电工程管理维护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管理维护缺乏专业检测设备。目前,很多弱电工程或项目的管理维护,都依靠技术人员的手工进行管理维护,发现问题,查找根源,提出解决措施,实现系统正常工作,这样的管理维护效率较低,缺乏高效的管理维护方案,同时在具体的管理维护检测设备方面,大多还依赖于万用表等传统的检测设备,无法真正实现对大型的弱电工程进行系统的专业化的管理和维护。

管理维护缺乏专业人才。弱电控制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快,因而专业的弱电管理维护人员在我国的缺口较大,很难真正的实现对一些大型的复杂的弱电工程的管理及维护;而弱电工程管理维护需要的是在上述各方面均能够独立实施管理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 弱电系统的管理维护策略

1 完善弱电工程的自动化检测,提高弱电系统管理维护效率。

为了更好的实现弱电工程的管理及维护,可以在各弱电系统的自动检测及控制方面下功夫,通过完善弱电系统自身的自动检测、控制功能,来提升弱电系统的管理及维护水平,提高管理维护效率和水平,降低弱电系统的工作故障发生的概率。公共场馆各弱电系统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及维护:

空调系统。通过对空调控制系统进行传感检测,可以实现对冷冻机组、热泵、新风机组、送排风机组及风机盘管等的自动监视和控制,发生故障时能显示故障的位置及性质,使控制人员及时掌握情况。

给排水系统。通过对给排水系统安装弱电控制系统,使其能自动监视和控制生活水箱、各种水泵、污水池和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自动计算水流量,自动与主机通信;当某处发生运行故障时,控制室会自动显示。

供配电系统。供配电系统的弱电管理维护,可以从自动显示并记录供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入手,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因素等,并与管理系统联网;能在控制室实现对整个变配电系统的操作,当发生异常情况(如变压器高温)时自动报警;当二路进线中一路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路。

消防系统。通过加强对消防系统的弱电控制及其自动检测功能,使其能自动控制消防系统的各种设备,当火警发生时,能自动切断电源,打开排/抽风机,消防泵自动启动,消防喷头自动喷水灭火。

2 实施弱电工程过程化管理,降低弱电系统故障维护概率

加强对弱电系统的管理维护,还可以从加强弱电工程施工管理的角度来降低弱电系统的故障发生概率,从而提高弱电系统的管理维护水平。按照弱电系统的施工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弱电工程施工的过程化管理。

前期准备阶段。每一个弱电系统项目的开始都必须组建一个项目管理机构,安排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部进驻工地,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和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编制初步的施工进度计划。

深化设计阶段。根据初步确认的系统功能,对整个弱电系统的初步方案进行深化,并与建筑设计、装潢设计及招标单位进行沟通协商,最终确认深化设计方案及图纸。

工程安装阶段。同施工单位落实相关预埋管、箱、盒的现场协调,按照制定的按照进度计划和现场管理制度,对系统的供货、安装、接线等各阶段工作全面的监督、协调、管理,以确保弱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调试、测试及试运行阶段。编制系统调试方案,分步落实系统的单体调试和总体联调,编制系统试运行方案,合理地实施系统试运行,并对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总结、整改,以完善和提升弱电系统的管理,降低维护工作量,确保弱电系统的可靠工作。

3.3 弱电系统的防雷接地维护

公共场馆内弱电系统的防雷接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防雷接地的设计没有足够重视,那么最终整套弱电系统的工作也无法得到可靠的保障。防雷接地应采用专用接地干线。弱电系统的接地线不能与强电交流的地线以及电网零线短接或混接,接地线不能形成封闭回路。弱电系统中三芯电源插座的接地端,应与系统的接地端相连(保护地线),公共场馆弱电系统的传输线路(与环境、土壤有关)要求单端接地,在调度室屏蔽层接地(接到机柜上),干扰信号通过屏蔽层隔开,两端都接地,有浮点;在特殊情况下,要两端都接地。有些地方控制线会受到干扰,应将位置移动。干扰无论大小都会表现出来,导致弱电系统控制不灵敏。另一方面,在布线时,由于现场要布很多线,且一般是由多人来布线,容易错接,因此建议在布线时要做好标识,以提高效率。

弱电施工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应用

建筑中的弱电工程中比较令人关注的就是其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弱电工程中采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对整个工程进行计划、设计、实施、管理与质量检验,进而使工程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建筑中的弱电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实施、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1、建筑中的弱电工程智能化实施工作

在弱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实际施工情况,首先应该要对智能化技术在各个项目环节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质量评估。具体的智能化施工工作如下:

1.1分析功能并进行整体的系统设计

在弱电工程中利用智能化主要是要对整个工程按照标准进行设计和功能定位,然后考虑智能化技术的一些功能,使之用于整个弱电工程施工中去。

1.2选择弱电承包商

弱电工程的质量好坏与特点,大部分是取决于弱电工程的承包商是否能够全力支持工程的施工,同时对于弱电工程的整体设计、管理、协调与控制工作是否能够做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弱电工程的完善,使其能够完成得更加出色。因此选择好的系统集成商十分重要。

1.3维护和管理好弱电工程的系统

弱电工程中采用智能化技术,应该要努力保证维护好和管理好其工程的各个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弱电工程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对工程进行检验和评估,使其能够回报投资商,确保成果。

2、建筑中的弱电工程智能化的施工管理工作

2.1工程管理工作

在弱电工程的实际管理工作中,首先应该要加强和协调好各种专业与工种之间的合作与配合。加强建筑工程中的排水供给、装饰、电梯、空调等系统之间的工作任务,使这几个系统中的弱电工程能够配合工程的整体规划进行工程施工,并提供服务。在弱电工程施工中,场地人员工作的协调和配合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每个开关、阀门、凸台焊接、风口执行器等之间是需要协调配合的。其次应该加强检查和验收各个工序,众所周知,弱电工程中的线路敷设以及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可能是由不同单位施工进行的,所以在施工结束之后要进行施工内容记录和检验,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工作符合标准要求,进而进行测试,提供完整的档案资料,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2.2技术管理工作

在弱电工程中进行智能化施工,首先应该根据工程的要求和设计进行整体的调整和确定,要认真确定弱电工程各个系统的工作任务,每个系统进行各自的技术管理,主要是专业技术的实施,要确定好要实施的机电设备、土建、装饰等专业技术。同时还应该理清楚承包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和工作任务,进而对工程进行责任制工作划分。

3、建筑中的弱电工程智能化的施工及质量检验工作

3.1智能化建筑安全防范系统

弱电系统中的建筑安全防范系统智能化工作主要是通过电视监控系统、巡更管理系统、车库管理系统、防入侵、防盗报警系统、通信系统以及访客与报警系统进行防范工作的,在安装这些系统时,主要是检验和调试监视器、解码器、摄像机、机架、云台、主控制设备、读卡机、入侵探测器、感应线圈、巡更信息钮、对讲设备等施工设备,按照相关的要求、技术、顺序等对系统进行质量检验,合格之后投入使用。

3.2智能化建筑电气线敷设与接地

在弱电工程中实施智能化作业和管理,首先是要进行电源设备的安装,主要是确保电线、线缆、线槽、支架、管线等电源设备以及接地系统中一些施工工艺的敷设安装符合规范标准,在安装和检验过程中,要确保电源线和信号的畅通,要对电缆进行分管、分槽敷设。

3.3智能化建筑通讯自动化系统

弱电系统中的建筑通讯自动化系统智能化工作,首先是要进行安装和调试、检验,主要是检验该系统中的设备在安装、调试、初验、交验、移交、割接、试运转等方面是否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然后对其他设备进行系统的二次标准检验和验收。该系统在安装过程中,主要是机台、配线架、线缆终端、VSAT端站天线、信息插座、光纤芯线终端、防雷接地、机柜、电源设备、终端设备等;在检验和调试过程中,主要是SDH光缆传输设备、VSAT端站、会议电视系统、直流电源、数字数据网、V5接入网设备、远端模块、DDN节点机、结构化布线、光缆线路等。

3.4智能化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弱电系统中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智能化管理工作主要是确保安装系统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的正确方式,使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符合实际施工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在监控系统中要对新风机、送排风、热、冷源设备、DDC、空气处理机、给排水系统单体设备、照明设备、变配电、VAV末端设备等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这些单体设备质量合格,并能够对系统进行实际的监控。

3.5智能化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

弱电系统中的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智能化工作主要是确保计算机等网络系统能够安装成功,并要对广域网、网络集线器、计算机设备、网络软件、交换机进行调试,确保计算机系统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

3.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系统

弱电系统中的智能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联动控制系统主要是由报警按钮、楼层显示器、接口模块、报警控制器、报警探测器等设备构成,安装之后,要对主要的电源进行调试,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并要测试探测器的报警功能以及火灾联动控制系统(喷水灭火、干粉及泡沫灭火、消火栓灭火系统)和设备是否完好尤损,进而把其中不合格的设备去掉,使用质量合格的设备进行火灾控制。

4、结语

在建筑中的弱电工程中进行智能化作业,首先要确保弱电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的设备安装准确,经过调试能够正常进行运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弱电工程的质量,进而为整个建筑工程提供良好的质量基础保证,进而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

参考文献:

[1]张丛玲.刘伟论述楼宇弱电工程的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2]王建中.高校弱电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3

弱电施工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影响因素;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我国智能建筑中,弱电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了巡更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排队及显示系统、家居智能化系统等方面。智能建筑弱电技术所涉及的因素较多,施工中技术路线、材料质量和施工设备状况都影响着工程质量。本文分析了影响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因素,阐述了目前智能建筑中弱电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工作经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改善性的措施,为我国的智能建筑弱电的发展提供借鉴。

1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影响因素

衡量弱电技术的主要依据包括: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信号传输的精确程度和可靠度等。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相关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方面。

1.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影响着未来弱电技术发展,采用更加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实现复杂的智能化操作都必须计算机技术保证。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管理着弱电系统,其工作水平和可靠性都决定了弱电系统的服务质量。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弱电工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弱电智能化发展程度。

1.2信息传输技术

通信技术主要影响了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信息传导,是智能控制中的传输环节。现代的信息传输技术包括宽带、无线信号、多媒体通信技术和ATM通信技术,这些在建筑弱电工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传输技术朝着数字化、高速化和稳定化方向发展,智能建筑弱电的信息传输也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此外,信息传输技术能够为弱电技术提供信息平台,保证系统内部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1.3施工工程管理技术

由于弱电工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要多,需要工种广泛,有效地工程管理技术能够保证弱电工程正常实施,帮助工程采取最合理的施工工序。根据建筑施工知识我们指导,工程管理技术是一项工程最为核心的环节,要想提高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建设水平,就必须结合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特点,提出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案,保证弱电工程规范施工。

1.4施工技术管理技术

技术管理是指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中指导进行施工的技术方案。弱电工程必须根据合同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能够保证所进行工程的规范,工程在正式使用中能正常工作。技术管理要制定详细可执行的规范文件,保证施工工人能够完成工程操作。有效地技术管理技术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质量保证,决定了系统工程的可靠度。

2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存在问题

我国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建筑实施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随着电子科技和信息相关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不能适应当今发展,必须根据出现的新技术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主要如下:

2.1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由于弱电智能系统工程所需要的知识涵盖了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通信技术和建筑技术等,这就要求从事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办法。然而,我国当前从事弱电工程人员相对较少,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员更少,这就造成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增加。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工程往往难以控制系统工程质量,造成由于不能将建筑设计与施工与网络、通信等技术充分的结合,出现工程漏洞,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2.2建筑设计缺乏合理指导

随着现代开发商对于建筑实用性的关注增加,导致设计师在规划智能弱电设备中重视功能,往往采取尽可能的功能覆盖面来吸引客户的关注。但是,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由于不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使所设计的智能弱电技术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大降低了智能弱电技术的推广。并且,建筑设计缺乏在智能化要求的指导,不能对于所使用的智能弱电工程提出具体的要求,使施工过程中不能贯彻设计思想。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设计指导思想,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3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分析

弱电技术主要是根据使用的电流和电压定义的,通常定义使用24V电压和直流电流进行工作设备采用的电技术,该范畴实际上是广义范围的弱电技术定义。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就是基于弱电技术,考虑到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居住条件。在我国当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内容:弱电智能化系统设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等。为了提高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水平,主要改善措施如下:

3.1提高设计规范,加强智能化设计水平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在此阶段决定了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总体方案。为了保证所设计工程的质量,必须保证所设计功能、使用设备和设计方法符合施工合同要求,从用户的角度客观评价智能化水平。在所设计的弱电工程中,要结合设计设备的具体功能制定相应的施工内容。所提供的智能化设计内容要积极结合当前电子设备技术发展,不断地引进新的智能化设计方案。此外,要保证所设计工程的系统功能、信号匹配、施工工序合理性,严格审核施工总体方案,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性。

3.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设计方案

针对施工设计执行施工涉及到诸多细节,这些细节对于弱电智能化设备有着关键影响。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熟悉工艺的总体过程,并明确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按照各个阶段进行施工,努力在每阶段做好施工管理。对于施工过程的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线施工进行详细记录,核对设计方案的接线图和原理图,排出施工出现的失误。并且,施工过程要做好施工记录,统计施工过程的技术实施数据,方便后期进行质量分析和管理。

3.3做好验收检验,保证实施建筑的可靠度

施工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失误,通过验收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为用户提供最规范的智能化弱电设备。建筑弱电由于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清洁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施工很可能是弱电设备使用寿命缩减,通过设备的使用说明,分别验证弱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在验收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存在信号、电压、电流不稳定情况,应立即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分析出现不稳定状况的原因,进行返工或者技术维护。

3.4提高弱电设备的功能和品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不仅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提高生活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而且还应着重保证系统工程的品质要求。在新时期,人们对于居住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拓宽居住环境、提高居住的安全性和视觉感受等,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应紧密结合客户需求,定期开展客户要求调查,不断地推出新的智能化服务。此外,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过程中应注重设备的可靠度,不断地提高施工品质,维护人们对弱电设备的使用感受。

4.总结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前进,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将会获得更大的进步。建筑施工管理应紧密联系施工和客户需求,采取有效地策略的方式来提高建筑水平。加强智能化建筑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完善,从而保证我国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弱电施工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研究

建筑行业中的电气弱电系统主要包括强电相比较电压、建筑动力以及电流较低的功能性或供电系统。电气弱电系统是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的基础性系统,以此建立起来的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电气系统的服务能力,也能够广泛拓展建筑工程的功能,实现建筑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流,从而间接实现该建筑电气弱电系统的标准性与效果性。因此,针对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简述

施工过程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主要环节,目前,施工技术正不断向着实现建筑工程的智能化与高水平的方向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与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出现与应用促使建筑工程逐渐步入智能化的队伍。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主要包含防雷系统、计算机网络、电子巡更系统、家居智能化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以及复杂电源系统等。值得注意的是,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不仅包含以上这些系统因素,同时也涵盖设备、技术及材料等其他因素。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电气弱电系统主要作用是实现对设备管理、网络通信及建筑施工的综合应用,从而创造出一个舒适、安全、方便及高效的建筑施工环境。

2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已经取得了日益完善的发展。目前,智能化系统的安装已成为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组成之一,其规模在逐渐增大的同时,施工效率也取得了很大的提高。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建筑智能化的发展,但我国目前的建筑智能化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建立,其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在施工与设计方面仍旧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2.1施工人员及单位素质水平较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所承受的竞争压力日趋严重,部分施工单位片面追求时间与效益,导致设计详图存在漏洞、设计深度较浅以及设计质量较差等问题的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导致建筑材料的大量浪费,从而大大提高建筑成本。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较低,没有对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进行科学性的认识,从而严重影响到该系统的进行顺序。此外,由于用人及管理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会导致工程项目进程中不能进行优秀人才选择现象的发生,从而使建筑工程工期、质量及造价受到严重影响,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施工单位的名誉。

2.2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过程中,并没有对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完善的治理,因此,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缺少一个严格的制度对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进行限制性的管理。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从而使得一些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施工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此外,在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实施中并没有制定严格的人员责任制度及聘用制度,这种现象会导致施工者在工作中存在懒惰心理,忽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难以实现对电气弱电智能化的充分性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工程的资金投入,从而对工程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

2.3建筑工程施工采取的受干扰措施不当

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中,施工环境会存在许多电气干扰源,例如,中央空调、变电设备、雷电干扰及电梯机房等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智能化的实现。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采取的受干扰措施存在不合理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降低设备工作的可靠性,同时也会导致系统易产生数据丢失及错误码等问题,从而导致系统的瘫痪或死机。

2.4建筑工程的施工设备较为落后

在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电气化机械设备的投入,由于缺少资金,很多单位并没有购买新的工程设备,落后施工设备的存在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的进程,同时也会影响着电气弱电智能化的普及,从而阻碍人类生活的舒适性及便利性的发展进程。

3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工艺

3.1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中的布线安装工艺

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中的布线安装工艺是一项重要的工艺,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配合土建设计过程,还要注意交叉布线的和理性与科学性,提前做好布线的预埋及处理工作。此外,在进行布线施工中,我们还要合理控制对线槽及线管的铺设工作,保持其与土建施工、相关管道安装的同步进行,实现管线及管道布局的合理性,运用穿管铺设技术做好需保护场所的特殊保护工作。

3.2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中的设备安装工艺

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中的设备安装工艺主要包括管道、机架、信息插座盒及桥架等其他设备的安装。在对管道及桥架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注意安装的步骤及顺序,以此确保结构的和理性、简单性及灵活性,实现后期维修养护的便利性,便于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安全功能的良好实现。在机架设备的安装过程中,不仅需要严格根据厂家规定进行设备的安装,合理控制机架的垂直偏差,从而合理调节该设备的垂直水平度。此外,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机架内部的清洁度,使得其与墙体间的距离控制在八十厘米以内,还要留出一米半的距离方便施工者开展工作。信息插座盒设备的安装在布线安装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设备的安装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到信息输送质量的好坏,因此,在进行信息插座盒设备的安装中,必须要选择与接线模板具备良好匹配性的规模型号。

3.3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中的电缆安装工艺

在进行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中的电缆安装时,首先,电缆系统要根据施工工艺标准进行自我的检测,同时,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及监管人员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查。此外,在完成电缆安装工作后,相关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验收,并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保修期的计算。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网络及电讯等设备的调试与开通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规范要求,在保证调试开通工作的顺利完成后,再将其移交给相关单位。

3.4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中的网络安装工艺

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中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占有具足轻重的地位,在该设备的安装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交互设备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其能在不同机柜内进行交换机的安装工作。此外,交换机的运行还需与网络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符性,因此,需要施工人员不断进行网络设备的调试工作,以此来确保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稳定与安全运行。

4总结

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建设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今后的发展中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在建设过程中还会涉及到生态及绿色建筑的建立过程。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建立过程贯穿于建筑施工的设计、招标、施工及结算等各个阶段。只有进行合理的人力、财力及物力分配,实现合理化的管理,才能实现资金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好建筑施工中的电气弱电施工工作,保证电气弱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全面提升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常菊.关于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1):4677-4677.

[2]王永贵.浅析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

弱电施工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智能化建筑;先进技术;科技水平;重要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1-0091-02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范围与内容也跟着迅速提高。1984年,第一座智能化建筑在美国哈特福德市被建造出来,这座智能化建筑是在一座金融大厦的基础上建造而成,这座建筑从出租与投资取得了经济的成功。1985年日本也开始建造智能化建筑,有接近60%的建筑是智能化建筑,所以,日本是第一个进行综合性研究并且提出相关理论的国家。紧接着新加坡政府也对智能化建筑进行综合性研究,规划建造城市智能公园,建筑将突出其高效、节能和舒适的特点。现在整个世界都在发展智能化建筑,智能化建筑将会为生活与工作的人提供最好的需求。

1 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整体水平。智能化建筑中电气技术整体水平的应用不高,因为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的水平过低、技术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缺乏知识产权这些都是智能化建筑中电气技术的不足。而且建设单位对智能化建筑期望值过高,设计人员就会因为不熟悉技术而导致工程在竣工后的效果很差。

2)施工规范。智能化建筑中电气技术发展非常的迅速,这就导致了设备和系统都不健全,实际的设计、管理、施工、验收、质量这些环节都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法规,所以工程就变得无测试、无标准、无规范。

3)职业道德。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设计一般都是设计院负责设计,实际施工是施工队完成,这就会导致不协调甚至是脱节的现象。其实施工队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对建筑业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如果施工队只是追求商业的利益,缺乏约束,就会导致工程建造成功后,电气的运行达不到预期目标。

2 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设计的内涵

智能化建筑就是在原来的普通建筑上,通过改造电气技术让它具有智能功能。所以,在实际设计中,电气设计就是将强电和弱电这两个设计结合起来。强电设计就是对变电与配电系统、照明与同理系统进行设计,强电设计在建筑中始终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强电技术发展的比较成熟。弱电部分才是真正智能化建筑的核心,环境不同或者其他要求不同,才让弱电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

3 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设计的特点

1)楼宇的对讲、社区的监控和网络的通讯都在迅速的发展中,在实际建筑中使用的也越来越多,已经是建筑智能化的标志。这些都是弱电设计的范围,所以,传递信息是弱电设计的主要作用,弱电设计的实际应用范围大、难度也大,所以解决专业设备和管线间的设计就是弱点设计的最低标准

2)总体原则来讲,智能化建筑中电气设计主要就是适应智能化建筑技术,同时要做好相关的技术保障,尽可能降低建筑的成本。所以,设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让电气设备在智能化建筑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4 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要点

1)基础施工。基础施工应该配合土建工程做好强电和弱电的相应工作。工作需要电气专业在土建工程做好墙体防水之前,不要让电气的施工破坏到防水层,埋件则应该在电气的施工人员之前完成,不要遗漏掉。电气施工安装时,技术人员只有提高了自身素质与能力,才能把握好整个工程的质量。

2)主体施工。工程施工一定要能分出重点的环节。在电气工程的质量监控过程中,需要明确工程的配电装置、电力和电缆装置、配电箱这三个重点设备的交接与协调环节,制定相关的措施,再根据制定的计划进行超前的监控,以此达到质量的预控。在工程的基础上做到以点带面,这样才能促动对工程的控制。电气技术工程必须与土建工程保持紧密的配合,根据土建工程的顺序,做好电管的整体铺设工作,这些是电气安装工程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如果出现差错,就会影响到整个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也会影响到后续的一些工作与进度。

3)内部装修。在砌筑隔墙前应该和土建工程的技术人员核实设计线路,因为电气施工将会按照这个线路来确定预埋、灯具、开关、插座的位置。所以在抹灰之前,电气的施工人员就必须按照水平线与墙面线来进行施工。

4)设备安装。因为电气技术工程的专业性比较强, 所以在实际施工时就必须分配出轻重缓急,工程本身就投资高、时间紧迫、又繁杂,施工人员就更应该认真的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学会总结经验和分析工程的实际状况,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出现偷工减料或者系统混乱的情况。

5)交错施工。具体施工的时间需要仔细安排,尽量早作分析,协调的进行施工。例如:电磁的屏蔽工程中,每施工一步,各个专业都需要协调的配合。如果电磁屏蔽要挂网,就会涉及到与土建工程的风、水、电这些专业的技术的配合,但是通常的时候,每个专业都只会为自己的进度着想,这就会导致互相埋怨和吵闹的出现。

5 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的技术安装

1)电线管路的安装。在智能化的建筑中,电线的管路主要有:金属管、硬塑料管和线槽等。通常情况下,电线管路铺设经常出现这些问题,例如:①剔槽埋设,绝缘导管的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要求;②电缆的导管需要弯曲的半径不够,或者过窄;③接地线时,不管是金属的材质还是其他的材质,都要焊跨接地线,而且要用金属桥架的支架作为接地的依靠;④需要在桥架电缆铺设时做有标志;⑤电缆铺设时摆放只是敷衍,没有按照规定顺序摆放。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需要采用一些办法来加以预防,例如:事先确定电缆的弯曲半径、埋设绝缘导管时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面、接地线时要根据材质接地。

2)灯具的安装。在进行灯具的设备安装时,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例如:采购人员购买灯具,没有选择与设计一样的型号,甚至灯具没有产品合格证;采购回来的灯具没有按照设计来摆放或者摆放排列的不整齐;灯具的安装位置与实际预留的位置不一样;设备安装不满足物理要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预防上述问题,具体措施包括:采购人员购买灯具时,严格按照设计所用购买,如果没有合格证就严禁使用;安装时如果遇到与预留管线位置有偏差时,要加保护软管。

3)配电箱的安装。配电箱在智能建筑里的设备中显得尤为重要,它的正常运行可以确保工程中的电力、弱点、照明等正常工作的运行。配电箱有多种不同的种类与型号,在生产安装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概括有:未选择与图纸相吻合配电箱的型号;由于配电箱的箱皮比较薄,易造成关闭不严实和变形状况发生;本该用端子的地方未使用端子,本该搪锡的地方未进行搪锡;对于上述问题所产生的相应解决方法是:严格按照图示的设计要求选择配电箱,在货物接收时进行仔细检查,尤其对型号和规格进行严格检查;确保配电箱箱体厚度合格,箱体多采用多于2 mm钢板制成。

4)插座和面板的安装。插座和面板的安装过程中多存在以下问题:暗装的插座和开关未安装牢固,未紧贴墙面,安装高度上存在偏差;多数漏电开关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开关在控制上存在错位现象:将电压等级不相同的插座安装在一起后,未进行明显区分。主要预防措施为:保证暗装的开关安装位置表面整洁光滑,没有脆裂、划伤现象,以此保证暗装插座面板牢固且紧贴墙面。

5)防雷装置的安装。该部分常见问题为:未按照要求设置避雷带支持件的间距和接地装置焊接的长度。预防措施为:采用搭接焊对接地装置实施焊接。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为:扁钢间的搭接是扁钢宽度的2倍;扁钢和圆钢搭接是圆钢直径的6倍:钢管与扁钢,角钢与扁钢焊接的时候要做到紧贴角钢双侧两面,在上下两侧进行焊接;除了埋设在混凝土中焊接的接头,要进行适当的防腐措施。

6)弱电系统安装。

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监工工程中,弱电技术人员技术不够专业,多数电气监理人仅熟于强电知识,对于弱电中的电子设备之间弱电系统、电磁干扰没有深入了解,结果会造成不合理的安装;由于在智能建筑中的用电负荷往往难以估算,而且变化多数没有规律,对于用电等级高的设备来说,具有相当高的可靠性。

防范措施为:负责施工技术人员对弱电系统监理要求与规范十分熟悉,熟知各类弱电设备的调试方法和安装;为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材料的利用率,要及时对电负荷进行验算,验算过程中,结合相应弱电产品的改变情况,由于通讯、电子等智能设备需不间断连续的工作,是最为重要的负荷,供电措施要进行区别对待,划分用电等级,保证设备用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在实施结构化布线时,要保证图像、数据等的传输质量,同时要注意做到节约。

6 总结

为了提高智能化建筑的弱电设计水平,专业性的设计院应该及时与业主进行沟通,尽量发挥出设计院的优势,让项目工程逐步走向完善,避免浪费资源和增加投资的现象。高度重视智能化建筑的弱电施工技术中,管线铺设的工作程序和质量,尽可能的保证其使用功能,让竣工后的验收成果变得简单。

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工程的质量好坏关系着居住者的人身安全,工程质量的好坏体现了相关技术人员的素质与技术。各个分建设单位的施工人员和产品设备生产的厂家和管理人员要进行密切配合与通力协作。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与设计标准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陈志军.智能建筑设计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09).

[2]卢彬.论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J].中国勘察设计,2008(04).

弱电施工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保证施工安全措施;施工界面协调管理;工程质量管理

1、保证施工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于泰山,严格贯彻、落实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条例》的相关规定和各项措施。

安全生产工作要严肃法规,落实责任,消灭违章,以强化管理为中心,努力提高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弱电工程施工人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岗位责任制,遵守国家和企业的安全规程,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违章指挥或违章操作。进入现场必须严格遵守现场各项规章制度,工长对施工人员要做好现场安全教育,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安装使用的脚手架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架子有无糟朽现象,有无探头板,施工周围应及时清理障碍物,防止钉子扎脚或其它磕碰工伤事故。施工地点及附近的孔洞必须加盖牢固,管道竖井其预留钢筋按需要孔径切割开洞,防止人员高空坠落和物体坠落伤人等事故的发生。暂设用电必须符合安全用电规定,凡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必须通过漏电保护装置,施工照明用电应

做好保卫工作,选好库区、料场位置,仓库门窗要坚固、严密,门锁插销要齐全,工料离库要上锁,库房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办事认真,收发料具时要坚持认真登记、清点等制度。库房电源控制必须设在外面,下班后断电,安装库门要一律往外开。贵重器材和设备应指定专人保管,严格履行领用、借用、交接等手续。空调机房、各前端设备安装就位前应安装好门窗,加强安全防范工作以免造成损坏、丢失。班组工具、量具要有专人负责,下班后要锁入工具箱内,不得随便乱放,工具房门窗要牢固,防止工具丢失。

2、施工界面协调管理

工程施工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它的协调和组织的作用,也包含其他专业的管理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进度管理决定着整个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组织、设备的供应及弱电工程与土建工程、装修工程的配合时机,通常必须通过建立工程进度表的方式来检查和管理。弱电施工进度表的建立是在施工顺序的基础上,其施工顺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施工安装图设计(深化二次设计)、管线施工、设备(进货)验收、设备安装、调试、初开通和验收。

施工界面管理。施工界面管理的中心内容是弱电系统工程施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施工在其工程施工内容蚧面上的划分和协调,尤其是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与机电设备和独立子系统的接口界面很多。弱电总包在组织机构上既从属于土建总承包方和机电安装总承包方,又应该有相对的独立性。弱电总分包在工程进度、设备安装和其他与土建、安装有关联的问题上,应主动与土建总承包方和机电安装总承包方取得联系,并按时提供本工程范围内的各系统有关管道施工图及其他技术资料。弱电总分包在配合土建总承包方和机电安装总承包在预埋管、线、箱、盒、支架、基础等施工方面问题上,应结合消化建施、结施、电施、水施、暖施等有关图纸与在做弱电深化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与土建和安装在结构、预埋件和基础等方面有不一致的地方,应主动积极配合土建总承包方和机电安装总承包方进行协调,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加以解决,以确保弱电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施工组织管理。组建一个现场工作班底,合理安排整个弱电系统施工期间的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装工人和调试工程师的人数和这些人员进场的时间,以协调解决土建、安装和弱电等方面的施工问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增加人工成本。安排固定的专门时间来保证工程例会,参加方由业主、土建、安装和弱电总分包方等组成。对于施工中各分包系统出现的问题应由书面形式向总包方提出,总包方将在两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作出答复。总包方出现的问题也应由书面形式向业主、土建和安装总包方提出,同时要求业主、土建和安装总包方在两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作出答复。施工组织管理要与施工进度管理密切结合,分阶段组织强有力的施工队伍,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这个阶段的施工任务。

3、弱电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筑弱电工程单位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执行ISO9001系统工程质量体系,贯穿于弱电系统的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之中,需要确实抓好以下一些质量环节:施工图的规范化和制图的质量标准;管线施工的质量检查和监督;配线规格的审查和质量要求;配线施工的质量检查和监督;现场设备或前端设备的质量检查和监督;主控设备的质量检查和监督;智能化弱电系统的监控参数设定表的填写和枋对;调试大纲的审核和实施及质量监督;系统运行时的参数统计和质量分析;系统验收的步骤和方法;系统验收和质量标准;系统操作与运行管理的规范要求;系统的保养和维修的规范和要求;年检的记录和系统运行总结等。

加强进场材料和设备的检查验收工作,加强技术方案和施工工艺的交底工作。工程上所用的一切材料和设备必须先送审样本或样品,经业主、总包和设计审批认可后才能订货。进场时必须随附合格证,产地证书及验收文件。由工地主管、专业管理人员向施工部门技术负责人交底,明确关键性的施工技术问题和主要项目的施工工艺。施工队伍由施工队伍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进行图纸、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及操作要求等方面的交底。班组由施工员向班组工人交底。

建立质量控制、检查和验收制度,建立施工班组自检、互检制度,严格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工作,施工班组完成分项工程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项目部质量检查,下道工序施工前必须对上道工序的分项工程再次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工作;建立隐蔽工程验收制度,预留、预埋工作完工后在浇捣混凝土前,施工班组要请质量员检查验收并且拍照存档;建立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档案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工作一定要有文字记录,填写相关的表格资料并经有关责任人签字认可后才能存档备案;建立工程质量例会制度,每周定期召开一次质量例会,由项目质量管理员主持,各弱电分包技术管理人员参加,分析一周来施工中有关质量问题,主要研究管线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

加强隐蔽工程预埋电管的保护工作。混凝土工程结束拆去模板后,立即清除线盒、束节内的杂物,在接线盒内涂刷防锈漆,防锈漆干燥后再塞上泡沫塑料物保护。管线、设备安装分项工程结束后,清扫电管、线槽、设备箱内的杂物和垃圾,外露电线、电缆和金属软管盘整后置放在线槽或电管上方,避免装修工作时损坏已经完成的管线,同时派员每天巡视已完成安装工作的施工区域。弱电工程项目组中设质量监督工程师,负责检查监督该项目的质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减少到最低,并依据有关规定将项目实施各阶段的质量情况向项目经理报告备案。

参考文献

[1] 洪涛/王力军:《浅谈弱电工程项目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02)

弱电施工总结范文第7篇

Abstract: The security issue has been the important issue of power plant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main reason leading to these security risks is the existence of substation shortcomings, complex grounding type increases greater risk of the construction. In the design of substation grounding system, designer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aspects of security, scientific, practical, to ensure safe and smooth for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关键词:35kV;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施工;分析

Key words: 35kV; substation;grounding system design;construction;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077-01

1变电站接地的各种形式和接地方法

1.1 防雷接地接地过程中保持防雷接地与电气设备的距离应当以远为佳,并且按照就地原则进行。防雷接的接地方法主要为把防雷电保护装置(避雷线、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器等)向大地泄放雷电流,然后直接雷装置。户内变电站则需要将避雷、防雷的装置安放在房屋顶部,这种方法十分常见。避雷带引下线常常会和其它接地体、房屋建筑物的金属体相碰,这种现象目前不可避免。其原因是因为场地空间因素所造成的。因而采用等电位是唯一的接地方法,可把各个层楼面以及墙体的金属件联合为一个大的整体。

1.2 工作接地电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其它辅助要素才能正常工作,这就需要借助于工作接地的作用了,该接地在目前实际的施工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

1.3 保护接地①高压系统设备接地:一个设备或一组连在一起的设备利用一根引下线独立接地是高压系统设备接地的原则。有时需要用两根接地线进行分别接地,特别是对于具有二次元件的一次设备。采取这类措施对于一些不良现象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如:高压电穿入二次回路、一根接地线断裂、出现二次设备毁坏等。②低压系统设备接地:TN2S系统、TN2C2S系统、TN2C系统、TT系统、IT系统是低压系统设备接地的五种形式。其中,变电站中运用TT系统最为科学,这是因为TT系统的PE线属于直接接地,变电站基本都保留着完整的接地网,给PE线与接地网的连接带来了方便。另外,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也能与至PE线直接接地,而电源零线与PE线隔离后对触电保护器的准确动作有着较大的保护意义。

1.4 屏蔽接地屏蔽接地能够把电气干扰转入大地,这是它的主要作用,能够降低外来电磁干扰对弱电设备的负面作用,减少弱电设备所带来的阻碍,避免其他弱电设备遭到影响。以下三种是屏蔽接地的主要形式:①建筑屏蔽接地。②弱电设备的相关接地。③低压电缆屏蔽层接地。

1.5 逻辑信号接地逻辑信号接地作为微机系统的参考电位,还能称为信号接地及数据线接地。3V、5V工作电压就可满足微机系统的需要,时钟数字脉冲的频率从几MHz至几GHz。在设备外的数据线与远距离的设备通信时,在数据线上的不同电位将为装置间提供了一个低阻抗,引起高频电噪声和瞬时电噪声。逻辑信号接地不能乱接,低噪声或电压可能引起数据中断,高瞬间电压将破坏芯片,阻碍了微机系统的正常运行。设零电位母线是处理强、弱电接地混接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操作中应该多方面优化:母线接地点与强电接地保持较大的距离。由于大量设备接地时都提倡就近原则。但母线接地点需与强电接地保持足够大的距离,为避免强电对弱电的影响,弱电系统的接地必须与远离防雷接地。

2主接地网的设计与施工

变电站都经填高处理,可避免外水倒灌和洪水危害,用废渣当填土可降低造价,但土壤电阻率比较高,约400Ω・m,不利于接地。这就要求主接地网两敷设于原土层中;填土层较高不但会使接地引下线过长,增加引下线的电阻,也给施工敷设、运行查找接地网带来困难。笔者认为,如果将填土层控制在1m内能够把主接地网敷设在原土层下0.2m,深埋深度约为1.2m。这样就有利于施工和运行中进行检查,当填土层超过1m,主接地网敷设深度为填土层0.8m以下。需要注意的是水平接地体的周围应采用电阻率良好的土壤材料或降阻剂进行填充,必要时设置接地深井。

3户内接地网设计与施工

户内设置接地网应在户内设备区四周设置环形接地网、接地干线和均压带,以方便各电气设备能就近接地,该措施是保证户内设备接地的重要环节。环形接地网常规间隔为5~8m,通常多点与户外接地网相连。有些设计图容易留下接地隐患,该方法只是将水平接地体在屋成一圈,缺少无进入户内表。由于接地施工的隐蔽性使得漏接不易发现,而水平接地体能穿入户内,水平接地体的间距≥5m,这样可保证户内、外接地网的连接,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麻烦。铁附件常为#8或#10槽钢,土建预埋铁附件截面大大满足短路电流的热稳定校验,因此能够作为接地干线。但在接地过程中必须注意:需要在此复焊一块100mm长的接地扁钢以保证槽钢接头处的通流;此槽钢需多点与环形接地网连接以保证流过槽钢的电流尽可能地分流。

4接地材料的选择

选择接地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钢材是最为常见的接地材料。短路电流过大时,变电所需降低施工难度,此时可选择铜接地。腐蚀方面应该根据土壤的具体环境决定材料。从部分投运时间长达10a的接地网来看,部分钢材完好如初,只是在焊接处和距空气接近处出现了锈蚀;少数锈蚀较为严重。这就提醒公用工程设计(Public Utilities Design)设计者在设计时需考虑到腐蚀情况,根据当地实际的腐蚀数据进行材料设计。笔者认为地方相关部门需要对材料生产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科学实际的资料提供给施工单位的设计者,以做好抗腐蚀预防工作。笔者总结出下列几点:①加大截面:不适合运用与腐蚀严重的地区不,这是因为截面过大会给施工带来阻碍。②镀锌:主要用于腐蚀一般的地区。不适合在重盐碱地区使用,例如:沿海地区、化工厂等。③防腐涂料:施工过程工艺简单,且材料价格不高。但是防腐材料作用的持续时问较短,使用寿命周期短。因而,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

5结语

综上所言,35kV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各种不同的接地情况进行选择,综合考虑到实际的施工要素和方案的可行性,避免出现强、弱电混乱接地的情况,需使用等电位、均压等方式来科学地组成接地网。

参考文献:

[1]孟庆波,何金良.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新方法[J].高电压技术,1996,22(2):67268.

[2]曾永林.接地技术[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2004.

弱电施工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to put construction, communications, computer networks and monitoring all aspect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tofusion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overall optimization, it has the features of project investment is reasonable, equipment with a high degree of self-contro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servic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e use of flexible convenience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and comfort, it is able to adapt to a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development needs for new construction,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referred to as "smart buildings" in some occasions.省略)、楼宇物业与设施管理系统(IPMS)、楼宇管理系统(BMS)、综合安防管理系统(SMS)、“一卡通”管理系统(ICMS)等,在技术应用方面主要涉及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信息集成技术应用、软件技术应用等。

1、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

一项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必须牢牢把握其工作程序中各环节的要点并进行质量评估与控制。

1.1功能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总体设计。主要是把握该工程的设计标准和系统的功能定位,也就是从功能需求出发,其总体设计能反映该工程的功能特色或者某些“亮点”。

1.2 弱电承包商的选择是工程成败的关键。根据弱电工程的特点和目前国内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成败的分析表明,通常由系统集成商(主承包商)或者业主对各子系统进行总体协调、管理与控制的工程运作模式较多,选择一个称职的主承包商(集成商)是工程成败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系统集成商是技术能力、工程管理、组织能力三者有机的“集成”。

1.3 弱电工程的系统维护和管理是工程业绩和投资回报的基本保证。 弱电工程的开通运行是该工程实施成败的重要标志,而智能化建筑的业绩与成果、投资回报才是其最终目标。因此弱电工程虽然通过了验收、评估,但系统维护和管理是该工程取得成果的基本保证。

2、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

2.1 技术管理根据合同和设计要求,应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确定弱电各系统之间,以及每个子系统与机电设备、土建、装饰专业之间的工程界面,以及产品供应商、工种承包商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范围,职责界面的确定,以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这些工程界面的修改调整和再确认工作。

弱电工程界面的确定是系统开通的必要条件,是弱电工程中技术管理的重点或者难点之一。工程界面的确定通常包括:设备材料供应界面的确定,系统技术界面的确定,设计界面的确定及施工界面的确定。

抓好技术和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资料的审核。弱电工程设计涉及专业、工种面较广,必须在施工前做好对弱电工程技术和施工设计的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工期、质量和减少返工,尤其对弱电工程而言必须对上述图纸、资料进行审核,以确保工程合同中的设备清单、监控点表和施工图中实际情况这三者一致,也就是监控点表的每一个监控点在图纸上必须有反映,而且与受控点或监测点接口匹配,其设备数量、型号、规格与图纸、设备清单一致,这样才能确保系统在硬件设备上的完整性,并符合接口界面、联动、信息通讯接口技术参数的要求。

2.2 工程管理

除了满足常规的工程管理外,对弱电工程更应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2.2.1加强专业与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

弱电工程涉及土建、装饰、空调、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专业,在某种意义上弱电工程是配合工种,因此在工程现场必须与上述专业密切配合与协调,尤其在阀门、水管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和水流开关及其安装、开孔位置、凸台焊接、风门与执行器的配合等,均须与相应工种协调配合。

2.2.2 加强工序之间的检查与验收

由于弱电工程的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可能是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当每个工序或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或安装表格,进行单体设备安装和穿线、接线时,必须按照隐蔽工程和相应的工程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并进行交接验收,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记录,提交较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以确保工程质量和防止扯皮。

3、智能化建筑施工及其验收

弱电工程的施工目前涉及以下几个系统:

3.1 智能化建筑电气线敷设与接地系统

叙述了支架安装、线槽、电线、管线、线缆(电线、电缆、光纤)敷设电源设备安装、接地系统安装施工的工艺、规范验收的标准。尤其强调电源线与信号,控制电缆分槽、分管敷设。接地系统除特殊要求外可以共用一个接地体,但弱电系统接地干线必须与强电接地干线分开。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必须一点接地。

3.2 智能化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

规定了系统设备(包括主机、网关、通讯设备、DDC、控制屏等)、系统输入设备(包括各类温、湿、压力、流量、电量传感器、水流开关、等现场设备)。输出设备(包括各类风门、执行器、阀门及其执行机构等)的安装方式,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规定了该系统中DDC、新风机、空气处理机、送排风、冷、热源设备,VAV末端设备、给排水系统单体设备、(水泵、水箱、水池等)。变配电、照明设备、等单体设备的调试程序、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和要求。并按照BAS系统验收标准的规定进行系统调试与验收。

3.3 智能化建筑安全防范系统

明确了目前该系统由防盗、防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巡更管理系统、访客与报警系统、车库管理系统和通信系统组成。规定了各类入侵探测器、摄像机、云台、解码器、监视器、对讲设备、巡更信息钮(开关)、读卡机、感应线圈、机架、主控制设备(台)的安装要求、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同时分别规定了上述7个子系统单体设备、系统调试和验收的基本要求、顺序、技术验收及系统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验收标准。

3.4 智能化建筑通讯自动化系统

规定了该系统的安装调试、验收的工作流程,包括对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交验、初验测试、移交、割接准备、割接、试运转验收测试作了规定,其他均按建筑智能化系统验收标准第二部分进行系统验收测试和最终验收。

本规范叙述了设备安装的要求包括机柜、机台、终端设备、配线架(MDF、ZDF)、信息插座、线缆终端、光纤芯线终端、VSAT端站天线及其防雷接地、电源设备(UPS)等。

系统测试和初验测试包括光缆线路、SDH光缆传输设备、远端模块、程控用户交换机、V5接入网设备、数字数据网、DDN节点机、会议电视系统、VSAT端站、通讯电源(直流电源)、结构化布线的测试和初验项目和标准。

3.5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本规范阐述了各类火灾报警探测器、报警按钮、接口模块(输入输出、切换、隔离等)、报警控制器、楼层显示器等设备安装要求、主备电源的调试、火灾自动报警功能的检查、探测器的报警测试以及控制设备的联动调试,包括消火栓系统、喷水灭火系统、泡沫及干粉灭火系统及联动控制设备(包括消防电源、切换、电梯、防火卷帘门、空调机、防火门、防烟、排烟风机等)、报警及通讯检测以及系统验收测试项目抽检范围以及判别合格不合格的验收标准。

3.6 智能化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

本规范确定了智能化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模型,规定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装和测试,包括交换机、广域网、接入设备路由器、网络集线器、网络软件的安装与测试、计算机设备的安装和测试、应用软件的安装验收和系统测试以及系统验收内容、方法、单项合格和综合合格的判据。

4、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质量控制

弱电工程的质量控制应该是全方位的,这里着重根据弱电工程的特点强调在工程实施的三个主要阶段设计、施工、调试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4.1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检查并确认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必须达到合同、业主及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根据确定的工程界面要求,检查各专业、子系统之间技术交接互提资料是否达到要求,包括功能、信号匹配、设备配置、逻辑等;检查受控对象的设计管线到位,双方信号接口界面功能达到设计要求;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审核,确保设备清单、监控点表与施工图三者完全一致。

4.2 施工工程质量的控制

按施工工艺和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分阶段进行质量控制;按图示的施工工艺框图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施工和质量控制;做好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蔽工程的施工记录和验收;按施工工艺要点做好单体设备安装的质量检查表格;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的要求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和调试记录。

4.3 系统调试

包括系统调试前文档检查;根据设计、规范、合同的要求编制调试大纲,经审查确认后组织实施;记录、检查、确认按上述要求的各项测试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提出措施,并经相关部门确认;严格按规范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检查。

5、总结

智能化建筑工程,总体设计是龙头,是智能建筑功能与水平的体现;工程实施是智能建筑成败的关键;系统集成商(主承包商)的选择,确保以确定的工程界面实施为中心的工程项目管理以及严格按设计、产品技术标准、施工规范施工和质量控制是工程成败的三要素;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智能建筑历史实绩或成果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