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代建单位招标工作经验总结

代建单位招标工作经验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代建单位招标工作经验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代建单位招标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装饰工程;质量管理;施工材料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工程管理人员自己也管理过不少精装修的工程,也深深地思考过如何加强装饰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装饰工程质量水平的问题。在此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肤浅的谈谈装饰工程的质量管理。

1选好设计单位,加强设计过程的管理工作

工程装饰的目是为了提高房屋使用功能的舒适性和美观度。如何实现装饰工程最优的空间布局、最佳的立面造型,最和谐的色彩搭配、最完美的装饰设计,达到舒适美观的要求,关键在于好的设计单位和设计师。社会上信誉好的设计公司必定有一支高素养的设计队伍,他们设计的图纸不仅能很好的体现业主的使用要求,还表现了自我的设计风格。从很多工程装饰管理的案例中我深深体会到装饰设计质量的重要性,体会到选择合适的高水准装饰公司的重要性。

2做好装饰工程招投标工作,优选装饰工程施工单位

把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施工单位的努力。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的素质很重要,多年业主管理经验表明,如果施工单位实力强、施工项目经理信誉好、质量意识高,那工程的施工质量肯定好,反之则管理难质量差,选择好的施工单位对保证工程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择优挑选施工单位是招投标工作的重点,作为业主要和招投标机构一起仔细商讨招投标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参建单位的资质要求、信誉记录、资金实力、项目经理的工作业绩等等要求都要在招标文件中体现。根据工程的特点尽可能的提高参与投标单位的相关资质要求,在投标报名阶段就把资质低、实力小、信誉差的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挡在门外,让工作质量做得好的施工单位和项目经理有相对较高的中标机会。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如果业主相对过于看重投资控制,要求最低价中标的工程质量管理难度大;低价中标还会造成市场无序竞争,许多实力不强、信誉不好的施工企业由于管理成本低、质量意识差、甚至偷工减料更有投标竞争优势,而实力好、信誉好的施工企业反而没有竞争优势;低价中标也会让实力好、信誉好的施工企业因合理利润无法保证、甚至亏本而不参与投标,信誉差的施工单位低价中标后会为了工程不亏、甚至追求更高的利润而偷工减料。在工程招投标工程中采取合理低价中标,防止恶意低价竞争,对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有着现实的意义。

3做好装饰施工阶段管理工作,促进工程的质量提高

施工阶段是形成装饰实体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质量管理是保证装饰工程质量最关键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关键要做好施工人员的管理和进场装饰材料的核查,同时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3.1装饰施工材料的过程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装饰材料选择是一件重要的工作,装饰材料品种繁杂,质量及档次相差悬殊,选择能够表达设计要求体现整体美观的装饰材料极其关键。选择装饰材料要求设计人员、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主体共同参与到装饰材料市场挑选。设计单位根据设计效果图确定装饰材料的色彩、质地、规格。监理人员根据设计确定的材料考察装饰材料的质量、价格和材料供应商的信誉及实力。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最少要挑选三家以上的品牌进行比较,比质量、比价格、商家的信誉和实力。最后业主根据设计、监理的意见及自身的经济实力,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从中选择一家质量好、信誉好、实力强、价格优的材料商。在选择过程中除了做好价格商定工作外,监理还要做好选定样品的封存工作。进场材料核查是原材料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材料进场必须进行监理报验,监理人员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报验单和业主同意的材料封样样品进行核对,核对材料的规格、型号、颜色等是否符合样品的要求对于如瓷砖等有色差要求的装饰材料监理人员还有检查进场材料是否同一个批次、所需的材料是否一次到位等等。为了防止施工单位弄虚作假,业主也有必要对重要的装饰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查。对于普通装饰材料,现场监理人员根据设计图纸、材料标准要求进行进场材料的检查,业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抽查。不合格的装饰材料要及时清退,防止错发错拿把不合格的材料重新用于工程上。

3.2装饰施工人员的管理

工程质量控制五大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工程管理要重视对施工人员管理。在施工人员中项目部管理人员是人员管理的关键,作为业主管理要重视项目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参与施工项目部组建工作,选择能力强经验丰富质量意识高的技术人员作为项目部班组成员。通过设计交底会、监理例会、质量问题协调会强调质量的重要性,督促施工管理人员提高质量意识。在重视沟通的同时适当采取经济措施提高管理人员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业主在重视施工管理人员的同时,也要重视、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操作人员的管理。施工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质量意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他们是工程质量的最终保证。加强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在工程施工之前向操作人员交代施工任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要求,建立施工操作人员的质量自控意识,自觉提高施工操作质量。项目管理人员还要做好施工操作人员的选择,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施工操作队伍,在施工任务布置过程中要做好人员的搭配选择,通过水平高操作人员带相对能力差的人员促进整体班组施工水平的提高,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质量的波动。在施工过程中业主、监理有针对性的邀请施工班组长参加质量问题协调会,对于贯彻质量管理要求和办法,提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有很积极的意义。

3.3装饰施工过程的检查

代建单位招标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引进市场化运作

《保险家》: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项目是如何得到保监会的认可并委托广州信平市场策划顾问有限公司作为执行单位的?

江如圭: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项目是由中国保监会倡导、参与、推动、认可,并授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颁发资格证书。从本质上,资格考试项目就是保监会的项目,是保监会为了提升保险从业人员人才队伍素质所推动的保险行业标准化从业资格认证项目;保监会官方网站的主席信箱也对有关项目的提问做了数次的回复。2002年中旬,保监会重新启动项目计划后,召集了数家院校与专业公司进行招标演示。广州信平与南开大学共同联手,我们汇集了专家团队,并对国际的资格认证体系做了详细的研究和参考,根据当时国内保险行业发展的现状做了分析,对于项目体系及执行方案做了周详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等,进而得到保监会的初步认可委托为项目的执行单位,于2002年12月在北京面对保监会领导及各部门主任做进一步演示说明,听取保监会各方领导对于项目体系及执行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并于年底开始进行教材编写工作。

《保险家》:政府指导专业公司进行市场化的运作,这是一个比较新的尝试,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江如圭: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平台的搭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庞大的学者专家队伍,需要大量的初始投入和更新维护成本,对于起步晚、基础薄、规模小的保险行业,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由于市场化竞争机制的引入,使得教材编写人、命题人乃至项目执行单位都要遵循优胜劣汰机制,从而确保了教材、试卷质量,也增加了平台活力。既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又不脱离政府监督,能够确保建成中国自己的资格平台,自觉接受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监督,为中国保险事业作贡献,积极主动将监管部门的政策内容融会贯通于教材体系中,有效传导监管政策,促进行业遵纪守法、合规经营。这是通过简单引入国外同类资格考试所不可能做到的。

为国人量身打造

《保险家》: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具有哪些特点?能给保险从业人员带来怎样的收获和提高?

江如圭: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平台是在中国人身保险业经过多年发展后搭建的权威的知识平台,目的是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所以考试全部通过后表示你对这一行业的全面了解,掌握了行业最前沿的知识资讯,并表明你已获得行业和监管部门普遍认可。

参加考试的过程和结果都是一个人生经历和态度。在准备考试的过程当中,踏实地念书并思考,与工作经验结合将记忆更深刻,并内化自己的经验;内勤工作人员在自身岗位上更能够全面的考虑各方环节,而做出更全面的决策;销售人员能够以更专业的知识和服务面对客户,取得客户更多的信任,进而有更优秀的业绩;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得的不仅是专业知识,也将会带来我们意料之外的人生成长和提高。

《保险家》:资格考试项目和国外的资格考试有何差异?

江如圭:国外的资格考试或教育培训课程多数是各自成熟保险市场的长时间经验积累,反映其个别市场的保险发展程度、人文环境和政策法规体系。

而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项目是整合国内外来自监管、行业、院校的专家从头打造而成的中国人自身搭建的标准化知识平台,借鉴国际保险基础理论和实践,融合国内自身发展的市场现状、政策法规以及人文和政策环境,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保险知识体系,体现层次分明、结构体系完整的系统化和标准化知识平台,更能服务于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需求。因此保监会推动并认可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项目,作为行业知识标准化的资格认证及知识平台。

《保险家》: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跟其他的人考试有什么区别?

江如圭:人基础资格考试是保监会行政强制的资格考试,针对人身保险以及财产保险的营销员设定的营销基础从业资格考试。考试内容包含产险与人身保险的基础保险知识,营销员必须持证方能销售保险产品。

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项目的知识体系涵括人身保险行业各领域,包含管理、销售和专业技术各方面的分级分类考试,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平台,是非行政强制的考试。

新概念:员工福利规划师

《保险家》:2008年春季考试开放多少个资格项目?目前项目发展的情况如何?新推出的“中国员工福利规划师”资格有何特点?

江如圭:本次考试科目共开设中国寿险管理师、中国寿险理财规划师、中国员工福利规划师等三个资格的公共课程、交叉课程和专业课程共19门。

资格考试自从2005年试运行考试以来至今共举行六次的考试,共有47000余人次参加考试,有近5600人次取得各类资格,全国设有37个考试报名中心,其中有27个省级保险行业协会,42个考试城市;27个中外、合资寿险公司、产险公司及其他金融企业设立报名专门负责人,出台各种报销、鼓励政策,并与岗位挂钩、评聘制度结合或是纳入公司基本法中。

中国员工福利规划师是适应中国团险市场转型需要,并响应行业多数寿险公司增加团险业务人员资格认证的要求而增加的,该项目于2006年启动。在资格建设过程中,众多公司积极参与,并针对具体内容在行业实践的基础上给予建设性建议,使得教材和考试更能反映行业发展的实际;该资格主要适用于团体保险销售人员。

《保险家》:中国寿险理财规划师、中国员工福利规划师资格和现在社会上所存在的其他理财规划资格比较有何优势?

江如圭:人身风险规划是金融理财规划里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内容。虽说金融规划领域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及其他投资渠道,但是从客户人身风险规划的角度而言,保险是最基础、最有效、最完善的风险规划工具。人的生、老、病、死、残、退、教育等基础核心问题得到规划后,人们才应该再将余钱投入储蓄、证券、房地产等其他投资渠道,这才是科学合理的理财规划理念。

这两类资格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两类资格更着眼于人身保险规划领域,从人身保险产品的本质、特性、政策、外部环境、规划实务等各个角度对人身保险的理财规划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业内众多专家结合行业实践打造的知识体系,是最新鲜、最前沿的经验总结,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可真正实现“边学边用”。

用心去爱的事业

《保险家》:资格考试项目自启动已经五年,从无到有,从北京启动到传播全国,从粗放运营到步入正轨,应该说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是什么理念支撑你们不断前进。

江如圭:支撑着我们坚定前行信念的是我们信平当初创立时的宗旨:专业、分享、开放和奉献。

专业:这是广州信平的定位,信平源于此,亦归于此,其目的正是记录中国保险行业从粗放走向精细,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初级阶段跃升以至成熟的历程,并愿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保险业的专业化进程。

分享:这是行业的平台,广州信平乃至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体系平台都是一个载体,需要大家的贡献,需要行业知识和信息的分享。这是团队合作的成果,因为唯有分享,才会繁荣。开放:这是伴随中国加入WTO成长起来的平台,这是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对外开放孕育出来的平台。开放给了信平昨天和今天,我们唯有执着于此,我们才会拥有美好的明天。

奉献:我们庆幸生活在这一年代,我们庆幸加盟这一生机勃勃的行业,保险本身就是奉献爱心的事业,广州信平这一平台也乐于奉献,为保险事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但我们不会止步于此,还将向更宏大的平台愿景迈进。我们还有三步愿景有待实现,一是力争走在市场前列,引领行业发展。在实现第一版教材系统化的基础上,用3至5年时间,修订完成第二版、第三版,努力实现第二版与国内行业整体发展同步,第三版与国际发展同步,最终完成自主创新,力争成为全球保险市场的知名品牌之一,充分展示“中国创造”的魅力。二是设立专项研发基金,创建行业图书资源,加强人力资源整合,建立专家数据库,为行业研究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最权威的智库支持。三是衔接相关金融职业资格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采访感言:

采访江如圭博士让我很感动,她牺牲了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并帮我整理了大量的文字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她的认真和严谨。

为了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项目,她曾经24小时内从广州到杭州,到宁波,到上海,再飞济南;

为了把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项目的理念和使命更真实准确的传达给大家,并且听取大家的建议,她曾经连续一个多月在饭店每天从上午8点到晚上10点多开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教材审议会议,分科审核教材编写内容;为了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她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几年来节衣缩食,从无到有,为了质量及永续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着项目发展的模式和最好方案,不敢求快。

对于这一切,她只是谈谈的说“过程是艰辛的,我想对我个人和团队而言,是性格上的磨砺和成长,是生命更广更深的开拓,进行了一次性灵上没有上麻药的开心手术……这些不是金钱物质能够买来的……绝对值得!”

我想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像江如圭博士这样的人的无私奉献,中国保险才得以快速健康的发展。在这里衷心的向无数为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做出奉献的人致敬。

祝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项目飞速发展!

江如圭档案: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法学博士,后在美国的退休金金融集团美国信安金融保险集团(Principal Financial Group)担任律师及国际发展工作;

1994年被公司派到中国开拓市场,任集团的驻中国首席代表,亲身经历并见证中国保险市场的起飞和发展,并对上世纪90年代中国保险教育做了促进的工作,并有深刻的体会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