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修团队总结

研修团队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研修团队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研修团队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培;常态;研修;培训模式

根据国培精神,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实现目标,构建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引导教师常态化研修。一般采用的方针策略为,思想重视(省级政策宣传到位,领导督促到位,个人思想认识到位,有利于调薪,有利于职业发展,有利于未来教育)、方法对点(抓准热点,找准痛点,发展重点,攻克难点)、行动有力(读准政策,整合团队,四级协同,课程准确,经费保障,机制得力)。

一、项目整合设计,培训下行走向

认识:骨干研修(置换研修、种子教师培训、提升工程)

全员研修(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校本研修整合)

校本研修(省级送教到县达到名师示范,县级送教下乡指导校本研修)

研修一体是前提,初期由教师管理股牵头,教研室仪器站继教中心三部门共同编制培训规划,共同制定年度计划,共同设计活动方案,共同组织活动开展。团队建设是关键,建立团队资源库,选聘首批培训库,依据文件制订切实培训管理方法。课程体系是核心,以制度引领,优选途径,依据标准要求,形成课程体系。县级经费是保障。

行动:实行省县镇校四级联动,层次化管理团队,切实做好培训下行。落地为支持提升校本研修,直击课堂教学问题,一线教师协同研究,县级主责学校主修,诊断示范研课磨课,培养区域团队校级骨干。

通过“送教下乡”和“乡村教师访名校”等项目,选择县直学校――乡村片区进行横向对接试点,实施创新教、学、研组织形式、三级教师(入职型、合格性、成熟型)培养项目、丰富“试点项目”五大培训项目的资源建构和优配方式的实践形态。

通过“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充分发挥省、县两级培训师的引领作用,在各乡镇进行纵向“教、学、研、做”四位一体的乡村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提升行动。同时,通过两级培训师的传带,引导乡村教师进行课标、教材、学案等系统性学习。

二、机构支持体系,服务专业发展

教师通过学校研修社区成为团队骨干再跨校研修成为优秀培训者。

借力国培,立足区县,整合资源,培养队伍,创新机制搭建体系育县域指导团队,聚外部资源,抓全体研修,带团队业绩。实行海陆空的全面支持体系。建立36 个县站,120个校站。按全县中小学专任教师30:1比例遴选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参加置换脱产研修培训,选派对象为省市县名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员。培训团队要紧紧围绕承担网络研修、送教下乡和校本研修等培训任务,积极参加院校集中研修、跟岗实践、返岗培训实践和总结提升等四个环节的培训,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能力,用两年时间为我县打造一支“干得好、用得上”的县级教师培训团队。

三、统筹三类培训,引领常态研修

规划二三年培训持续性培训,用置换育种子,送教下乡网络研修促常态,通过访名校校园长培训抓重点,统筹送培送教,协同机构高效,探索成熟方案,精细研磨过程,注重资源建设。

以“助力教师常态研修,服务学生有效学习”为宗旨,坚持“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以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培训、网络与校本研修培训、送教下乡培训为主要培训形式,建立高校+研修网+县教师发展中心+县教师培训骨干团队+县优秀中小学的培训体系,构建通城县域内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形成全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促进山区教育均衡发展。

三年预设主题:

第一年主题――工作触发学习 尝试解决策略

聚焦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建设,遴选团队成员,并组织成员参加脱产置换培训、名师培养等一系列培训活动,打造培训团队。围绕一线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重难点问题,触发教师的兴趣,由教师选择基于自身工作场景(大班教学、小班教学、包班教学和复式教学等)的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探索适合自身的解决策略,形成优化课堂教学课例资源包和转变学习方式微课资源包。在名师工作坊中通过梳理重难点,分析重难点、提供示范解决策略、设计研修活动计划等培养全县学科坊主研修领导和指导力,并在县级学科坊中进行实践,引领全县学科教师重点开发微课资源包。

第二年主题――互联网聚智慧 汇聚解决策略

聚焦重难点,充分发挥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的主体作用,通过国培建立的网络研修社区,采取任务驱动、示范引领、成果导向等模式,汇聚一线教师智慧,继持续引导参训教师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有效突破重难点,并能就不同层次学生对重难点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指导。积极参入全国优化课堂课例资源库与转变学习方式微课资源库建设,实现跨县、市、省的资源共享,为教师日常工作提供具体到单元的优质教学资源支持。

第三年主题――创新改变课堂 形成解决策略

以优化课堂教学与转变学习方式为目标,结合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以学校为单位,推广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以学为主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过去汇聚而成的优质课例与微课资源,在乡村,特别是村小与教学点普遍实践适应包班教学和复式教学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我县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

四、提供组合资源,促进混合学习

组合资源(视频案例研修),理论引领,行动导向,实践给与,跨镇校,跨学科,跨年级,基于问题解决,“三备两磨”,精心及时生成课程资源。

研修团队总结范文第2篇

2009年暑期普通高中新课程全员培训,通过远程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以教师为主体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帮助广大教师整体把握、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和有效实施高中新课程,促进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培训对象与条件

培训对象为全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师,以学校为单位集体组织报名,全员培训,原则上不得缺额。根据《*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中“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的要求,对学校尚未开设的课程,也要选派教师参加培训。

高中学校要提供教师上网学习条件,教师要具有上网学习交流的能力,能够坚持全过程的远程学习。培训期间平均每天学习视频课程2学时,每天参与学校及区域组织的面对面研讨和在线交流研讨时间不少于4小时。

三、培训时间

全省高中教师按市地分两批培训。

第一批:7月13日—25日(*、*、*、*)

7月13日,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6学时;

7月14日—25日:完成各学科6个专题的研修。

第二批:7月27日—8月8日(*)

7月27日,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6学时;

7月28日—8月8日:完成各学科6个专题的研修;

高中政治学科课程学习时间为10天,每天6学时,共计60学时。其他学科课程学习时间为12天,每门学科课程分为六个研修专题,每个专题2天,每天学习6小时(其中观看视频2小时,其余时间为教师面对面研讨、提交作业和参与网上研讨时间),共计72学时。

每个专题第一天学习通过高中新课程的视频案例分析,引导学员进入情景,直面问题和不同观点,各抒已见,互动交流,并以作业或讨论等形式,发表看法,分享智慧。第二天学习,通过视频讲课、专家文稿、相关文章、评论、课程简报,学员提交作业及互动交流,获得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各学科研修进度以课程团队制定的课程表为准。

培训期间,研修平台24小时开放;集中培训结束后,所有参训教师仍可凭个人账号和密码登陆研修平台参与讨论。

四、培训方式

采取远程网络研修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网络远程培训的优势,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管理与互动研讨。充分发挥行政和学校管理优势,推动远程网络为平台的校本培训的深入开展。

——学员学习:包括学习视频课程、参与面对面研讨、参与在线研讨和专题讨论,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与指导教师及课程专家互动答疑;

——指导教师:组织、督促学员学习,进行学习指导,评判作业,点评学员观点,组织并引领学员进行研讨;

——专家团队:对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定期在线与学员进行交流,编辑课程简报,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互动答疑。

——网络平台系统:提供学习资源、交流平台,记录学员网上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参与互动研讨点评情况、讨论记录和作业成绩等,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五、培训工作流程

1、管理系统数据审核(6月1日—10日,各高中学校)

各高中学校利用已经注册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登陆管理系统,补充、修订、审核确认参加培训的教师名单及个人信息。

2、综合管理培训(6月9日,各市教育局)

各市教育局选派相关人员参加省项目办组织的集中培训,熟悉“*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了解数据审核、报名、编班以及指导教师配置等工作要求与流程。

3、报名、编班和配置指导教师(6月11日—15日,各高中学校、各市教育局)

各高中学校利用“*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填报参加培训的教师名单,本工作于6月10日—13日完成。各市教育局按照区域就近原则(以县区为单位,对于教师人数少的学科,各市可根据实际情况跨区域,或以市为单位组班),每学科、每100人左右编为一个学科虚拟班级;各市教育局根据相关标准(附件)选拔成立本市的指导教师团队,根据本市各学科班级数,为每个学科班配备指导教师1-2人。此项工作于6月14日—15日进行。

4、指导教师团队及技术人员培训(6月19日,省项目办及各市教育局)

6月19日,省项目办通过*省教师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对各市指导教师及各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各学校领取课程资源,并下发至参加培训的教师手中。

5、熟悉学习平台(6月21日—7月10日,各市教育局、各高中学校)

指导教师、各级技术人员熟悉学习平台,下载整理各类手册,对参训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检查各校培训场所、设备是否正常,为正式培训做好准备。

6、试点培训

6月21日—7月初,拟组织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培训。试点培训方案另行通知。

7、培训实施(7月13日—8月8号):

(1)各学校根据统一要求,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播放已经准备的课程资源,组织各学科教师观看;

(2)学校在区域教科研部门指导下组织本校学科教师开展面对面的互动研讨;

(3)各市指导教师在学科课程专家团队指导下对研讨内容和学员作业根据相关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点评和互动研讨。

对于培训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账号密码错误等问题,由各校技术人员在本校依托“*教师继续管理系统”予以解决。

六、考核评价

研修团队总结范文第3篇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一个地球。”怎样立足校本,找到撬动校本研修的支点呢?我们一直在思考、探索。

现 状

团队研修式网络备课是我们自己起的名称。我们的操作模式是这样的:分学科、分年级、以教研组为单位组成学习型团队。在分单元充分研读教材、教参的基础上,依托网络建立备课家园,上传教学设计,进行互动反思。

语文备课家园我们选择的是凤凰语文网,在凤凰语文论坛各年级备课室中建立备课主题帖;数学我们选择的是小学数学网,在小学数学网论坛各年级备课室中建立备课主题帖;英语我们选择的是中小学牛津英语网。我们每个备课主题帖名称中都注明了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

缘 起

作为一所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在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瓶颈。

1.自我反思:怀揣着一张“旧船票”

人需要反思,可“樱桃好吃树难栽”。作为一线教师,更关注的是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处理学生问题。有些教师认为,反思是领导要求做的事,因此应付了事式的、总结式的、旧货翻新式的反思比比皆是。

2.同伴互助:演绎着昨天的故事

对于传统校本教研中的集体备课、同伴互助来说,我觉得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定主讲的传统模式一直演绎着昨天的故事。这种以行政命令干预的集体备课,使得集体备课成了主讲人一言堂,同组其他教师不能很好地行使其话语权。

3.专业引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校本研修、教师发展需要各层次专业力量的介入,农村小学的师资缺少差异性。区域共同体、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对教师的发展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但总是感觉到不解渴。

4.备课质量:久治不能痊愈的“顽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备课质量,但实事求是地讲,备课与上课两张皮,应付检查式的备课或多或少地存在,我们想了许多的检查方式、用了许多的督察办法,花费了太多的精力,但收效往往甚微。

寻 路

团队研修式网络备课我们酝酿了一个暑期,在学校行政团队达成共识后便将它作为新学期提高教育质量上台阶工程的重大举措,一开学就正式启动。作为一项重大变革,我们也充分估计到了它的冲击力及可能遇到的阻力。回顾我校的团队研修式网络备课运作,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观望期――给予教师选择权

为了开好动员会议,我作了充分的准备,会议的效果很好,大家听得心潮澎湃,大多数教师都很激动,但就是没有行动。怎么办?急了效果也不一定好。

我们提出给教师以自由选择权,传统的手写备课、网络备课两者任选其一。一些年轻教师因对手写备课耗时耗力的抵触而开始尝试网络备课。其他教师沿用传统的备课方式,但建议他们去网上多看看,养成亲近网络的习惯。刚开学,各办公室电脑只有一台,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进行团队研修式网络备课的积极性。(当然现在因区域现代化的推进,条件得到改善,教师人手一台电脑。)所以,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差异、能力差异、习惯差异等因素,在第一个月,大家还处在观望期。

2.摸索期――典型引路,骨干示范

我们把已经起步的主题帖作为典型,每次集体学习都大张旗鼓地给予展示,给予肯定。对于片、市级骨干教师采取“赶鸭子上架”的办法,要求必须率先做好建帖工作。慢慢地采用网络备课的教师超过了采用书写备课的教师,最终其余教师都加入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行列。

3.适应期――肯定每一点进步

任何改革带来的必然是阵痛,嘴巴上牢骚不断,行动上不甘落后这可能是所有教师的共同特性。我们的教师付出了许多,浏览我们的帖子,晚上十点、十一点上传教学设计、进行互动交流,网络备课不再是个别教师的行为。他们在前行的路上收获着点滴进步,享受着基于网络教研的幸福。

每天浏览各个教研组的主题帖,适时进行互动交流是我们对教学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我的网名是逆水行舟者,在主题帖上与教师互动交流,已成了我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收 获

鱼儿养到大海里,想它小都难呢!

我们的尝试已进行了一个多学期,时间不长,但它带给我们的变化却是巨大的。

1.彻底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

教师完全在开放的、合作共享的氛围中进行着教学,进行着研究;慢慢地反思、研究、合作已成为或正在成为教师每天的习惯。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团队研修的智慧多了、真实有效的反思多了、自觉学习的教学理论多了……

2.有效改变了教师的心智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受环境的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形成了一种以封闭、孤独、孤军作战、关注眼前利益、静态思维、习惯性防卫等为核心内容的心智模式,严重阻碍了系统思考和组织学习,成为学校教育改革难以绕开的暗礁。团队研修式网络备课有效改变了教师的心智模式,逐步构建起创造性的、开放的、合作的心智模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源泉。

3.学习型研修团队正在悄然形成

这个学习型团队不仅包括我们校内的教师,版主、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教育同仁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进来。

4.转变了学校教学管理理念

传统的教学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检查者、督促者,现在我觉得我们的角色是参与者、欣赏者、呵护者、服务者。

5.提高了课堂效率,推进了“学程导航”

团队研修式网络备课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是反思质量、备课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提高了课堂效率。

我们的网络团队研修式备课借助了全国一流的专业网站建立主题帖,它超越了时空,使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学程导航”,我们在网络团队研修中与他人一同接受“学程导航”的教学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反 思

1.构建网络对话文化

简单地将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进行叠加,只能说是初级阶段。如何构建问题参与式的、问题解决式的对话文化是我们接下来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在我校已有一半以上的教研组在构建网络对话文化方面颇有起色。

2.如何科学评价、引领

对学校而言,我们除了激励、服务、参与外,该如何正确、科学地评价它是学校应该直面的一个课题。

行走在网络团队研修式备课的路上,不只是欣赏到鲜花与掌声,快乐与幸福,应该也有忐忑、孤独、迷茫、疲惫。如何正确引领也是个难题。

3.期待合作共赢

期待兄弟学校,共同参与团队研修式网络备课,网络资源应该既是我的,也是你的,应让它真正成为大家共同经营的家园。

4.传统教研、网络教研怎样相得益彰

研修团队总结范文第4篇

一、小课题研究与特色学校牵手:这是一片希望的原野

所谓特色学校就是一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学科专业统领着各个学科,或某一种教育理念统率着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教育教学行为的基因。笔者尝试让小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牵手,形成以校为本的研修特色,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引领课堂转型(即“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让课堂及学校教育真正为学生生命奠基服务。

比较笔者参与的六个课题的研究情况(见下表),课题一个比一个小,一个比一个针对性强,参与者一次比一次轻松而欢心。笔者认为“小课题”应是以学校管理者或教师(包括班主任)自身教育管理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细小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其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以这样的小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学校“校本研修”为平台,展示各小课题研究成果是各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

二、打造教师专业成长之团队:这是一处亮丽的风景

我校学生多,教师少,不少教师兼任多个学科。学校领导团队几番经营,已经形成一个敢于上课、畅所欲言的开放的教研团队,但离心中进取向上的优秀团队相比仍有很大距离。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是唐僧师徒那样的团队,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在指引,有唐僧的专业引领,有孙悟空力排万难,有白龙马、沙僧式的吃苦耐劳,有活宝八戒的调侃取乐等,团队内的每一成员能上下同心、积极进取、坦诚相待,自发地朝着心中的最大期望值努力,并从中享受人生的幸福感。

这样的团队日本的稻盛和夫成功过,这样的团队中国的马云在践行着,这样的团队我校在经营着……

近年来我们尝试:教导处牵头引领,各年段设立教研组(各基层校学习小组),同年段教师作为一个学习团队,以一道创造课程、相互观摩教学的校本研修为中心推进。每个人之间抛弃审视和被审视的关系:①探讨的中心必须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课堂的具体事实。②观摩者的着眼点是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叙述“学到了什么”,在多样性的叙述中相互学习。③应当求得每一个参与者的发言,做到人人参与。

三、引领践行小课题研究迈向常态化:这是一幅耕耘的画卷

小课题研究应是走向学校各个领域研究的新常态。我校做法:①资深“理论对话”,实现“头脑风暴”。以教研组为学习团队,引领教师从各种教育教学杂志中与资深教师进行深入的“理论对话”,倾听资深专家的理论引领,了解课改的动向,反思比对教育教学理念。②典型案例研究,促进自主反思。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核心是教师自身实践的反思。学校把教研活动进行分类重组,给予不同的要求,如“新教师汇报课(听之浅评,引之导之)、青年教师研究课(组织剖析,归纳提升)、课题研讨课(专题个案分析,实验总结提升)、骨干教师优质课(精心打磨,外出参赛)”等,这样多层面的教学实践与自主反思齐头并进、寻找差距,促进自主发展。③同伴合作对话,提高研讨氛围。学校组织“师徒带教”“备课磨课”“学科教研例会”“听课评课例会”“同备课、同上课、同评课”等学科教研活动,以同一学段或同一课题中组成一个学习团队,就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某一中心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小课题,共同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这样力争形成互相学习、循环推进、共同提高的学术氛围。

研修团队总结范文第5篇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工作总结,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这样才能在今后工作当中得到成长进步,那么你们知道关于个人工作总结与计划(通用版)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2021个人工作总结与计划(通用版)五篇,欢迎参阅。

个人工作总结与计划一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职业观念。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并能对学生严格要求。做一个同事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好老师。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小结自己的各项工作。

一、政治思想方面,本人坚持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坚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平时积极参加全校各种集体活动,支持并配合组里搞好各种教研活动。

二、德育工作

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在教学工作或生活中,我首先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为了了解学生,我每天都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说说话,在闲谈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第二,我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爱,学习一般的爱,学习差的也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第三,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第四,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作为一个初中教师,我有责任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知识;我有责任引领他们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梦中的彼岸;我有责任引领他们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无尽的天空。在我的爱心教育下,学生的素质正在提高。

三、教育教学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之,师德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探索;才能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才能不会落伍。我决心今后更加努力学习,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自己,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自己的人生魅力去影响感化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

一句话“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做到老,学到老。”

个人工作总结与计划二时光苍茫,匆匆而去,我进入社会已经是第二年了,来到公司也已经一年多了,在这里经历的一切都还在眼前,但是今年却已经接近结束了。时间真的是非常迅速的,有时候不好好去珍惜便只能是错过,所以这一次,我想我会摆正自己的态度和心智,总结过去,同时也计划好未来!

一、思想上

作为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在一份平淡而稳定的工作上,或许我们多少会失去一些激情和纯真。但是我很清楚的意识到,每一个岗位都是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我不能这样去定义自己的位置,更不能去贬低自己的价值。虽然说现在我还只是一名很普通的员工,但是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一定可以在思想上收获一些进步和成长,也一定能够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逐渐丰富对未来的希冀,更加充满力量去前行。这一年思想不仅有所长进,自己的态度也坚定了不少,这是我通过努力而收获到的。

二、业绩上

这一年我的业绩一直都是处于一个上升阶段。虽然说可能自己并不是很强大,但是我是很稳定的,在做业绩这方面,我很少会出现往下跌的情况。和很多同事比起来,我可能算不上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但是我对自己的肯定还是有的,那就是我的确是一个很稳定的人,情绪上很少有大的起伏,业绩上依旧是的。这一年整体还是上升了的,这是值得欣慰的。

三、不足上

在这段工作中,我的不足还是有很多的,比如说自己在沟通方面并没有其他同事好,并且有着一定的距离,这是我一直都非常警醒的一个方面。其次是对于做事情的一个计划性不是很高,平时也很少做一些工作计划,所以导致每一次工作完成的都是非常匆忙的,这是很疲惫的一件事情。这些不足今后我会尽快改正,尽快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四、计划上

新的一年,我想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计划。以前没有太大的计划性,这一年我要从现在开始整改过来。未来一年,业绩上我想上升百分之五十,其次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协商能力以及处事能力还有合作能力。这些都是未来需要去努力的部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份工作是简单的,这一年,我会继续努力,继续往一个更好的方向去拓展和加油!

个人工作总结与计划三一、年度总结

我将从三个方面对自己这一年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

首先是工作完成情况。这一年领导分配给我的工作任务我是很好的完成了的,虽然有的时候也会因为做得不好被批评,但总体来说这一年的工作我是完成得还算不错的,既能够准时的去完成自己要做的工作,也能够达到领导的要求。我今年的工作质量是提高了一些的,自己也有在努力的想要去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其次是工作表现。我是比较认真的在对待自己的这一份工作的,虽然说我是没有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的,但是我也并非是不认真的在去做自己的工作的。我也会去思考自己应该要怎样才能够让自己更好的去完成工作,也会去向其它优秀的同事学习,让自己有更好的能力。我是一直都保持着一个用心的态度的。

最后是个人表现。在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我也会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好我自己的行为,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做出一些违反纪律的行为的。一个好的员工并不是只需要有一个好的工作能力就可以了的,还要做的能够听从领导的安排和指挥,遵守公司的规定。

二、工作计划

在新的一年中我要努力的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到工作上来,让自己在这一年中能够有大的进步,去学习更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其次就是保持自己现在这样的一个工作态度,继续认真用心努力的做好领导分配给我的每一个工作,达到领导对于我的一个要求。

最后是严格的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就不要去做,做到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要做到的事情。

新的一年自己是一定会让自己有更多的进步的,也要做出更好的成绩才性,不能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也不能辜负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

个人工作总结与计划四来到公司是我的机遇,让我能够来到这么一个充满快乐的地方,在一年的时间里,我得到了公司大伙的帮助,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在工作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困哪,我也不例外,我一开始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保持着以前的心态,面对公司的工作,环境,人物,都怀着忐忑的心情,把自己的位置没有放正确,一直是放到了局外人的地方,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却,做事也变得畏手畏脚,因为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让人一时不好接受,让工作不能够顺利的开展,感到非常的不适应,不知一次的沮丧过,滴落过,对自己也愤怒过,感到自己很没有,简单的工作都做不好。时间是良药可以抚平创伤,经过长时间工作我也慢慢的适应了工作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二、配合团队工作

工作不是一个人就能够做好的,需要努力的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工作之余,做好团推工作,在公司了企业中,我们永远都是一个团队,很多的工作都需要团队共同完成,共同去努力,一个人的力量就如同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一个团队的力量就如同一把筷子,折不断,团队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我在工作的时候,会积极配合好团队工作,一团队为荣,让自己融入到团队中去,和团队共同努力,去完成目标,注重团队的荣誉,遵守团队的纪律,维护团队的尊严,通过团队工作让工作变得更轻松,更简单。

三、加强自身的建设

自身强才是关键,不然无论是在团队中还是在企业中,自身不够强永远都是做不好工作的,因此我积极参加公司安排的培训,认真学习培训期间的知识,努力做到学好用好,不断的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工作中去,通过工作让自己掌握熟悉,了解,用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学习,遇到问题不逃避,勇敢面对。向老前辈们请教,让他们空闲的时候指点自己,通过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查漏补全,不断的进步,让自己在工作总补足自己的不会做,让自己能够独立面对各种困难,让自己有信心,有毅力做好。

四、做好本职工作

在工作时认真,把工作做细做精,通过不断的去工作去总结,把自己在工作的问题,解决,工作时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不被其他因素影响,把工作做到位,不想着投建耍滑,不偷懒,认真对待,努力做好,在工作的时候不分心,不气馁,始终保持工作的热情,保持工作的态度,给自己,给企业一份完美的答卷,做到自己应做的,报把本职工作做好,工作做完工作经常检查,以防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漏洞或者失误,保证自己工作的质和量。

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这虚心好学,努力工作不让自己工作出现问题,在今后的工作里,我还会一直按当前的工作方式工作。

个人工作总结与计划五做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学校营造了一个学习型的文化氛围,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平台。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结合本校的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借助同伴互助的提升教育理念,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我将个人的校本研修情况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完一节课之后,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2、积极听评课、研讨。

通过听评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自我反思及案例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

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自我反思也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按教学的进程,我进行了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三个阶段。教学前,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分析哪一部分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哪一部分难度大,需要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中,又有哪一部分需要引导。小组合作交流时采取怎样的方式合适。教学中的反思,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学生独立思考时,对学困生多加关注,及时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时及时观察采取的方式是不是。

4、同伴互助,在共享经验中成长。

同伴互助是研修的标志和灵魂,在研修活动中,我们在反思的同时,开放自我,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同分享经验。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

通过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

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3、研修内容丰富多彩、加强师德培养教书育人,师德为本

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4、新课程理念研修

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加强通识研修,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工作中,通过个人研修,使我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得到很大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为这最光辉的教育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下一步工作思考。

(一)经过这次全面总结,让自己又一次认识到自身在工作中、意识上存在许多不足。基于这个目的,回想这一年工作,再和其他单位财务人员相比,还存在一下几个的问题,希望在某某年的工作中能够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1、财务工作距财务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单位财务工作的还是会计工作,目前财务仅仅停留在事中记帐、事后算帐,对事务发展的预见性不够,不能将工作做在前面,往往是碰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2、会计工作中仍有许多待改进之处。

今年财政局组织我们学习了财政部《会计工作基础规范》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对财务制度中新的变化做出了调整和指导,也对我们的会计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在一些小问题的执行上不够坚决,在对一些已形成习惯做法的问题处理上,改变起来还有一定困难。

3、管理工作的形式化、表面化。

有很多的日常管理工作作的还不够细致、深化,往往只拘于形式或停留在表面,没有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对照制度的要求,还存在问题,针对这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将管理工作做细作深,应是今后工作中的又一重点。

4、缺乏沟通,对相关信息掌握不到位。

财务工作是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反映、监督,对本股室以外的信息应及时了解,而目前就是对财务暂时没用或是不相关的信息、知识没有主动与其他g股室进行沟通、了解;另外和领导的沟通还存在问题,对领导的工作思路及对财务工作的要求还不能完全掌握,以至于使自己的工作有时很被动。

(二)鉴于以上问题以及个人的一些想法,计划在20_年的工作中重点应在以下问题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提高。

1、在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上,还是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有的放失;

同时向其他单位做的好的财务人员学习好的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另外,认真做好财务计划工作,保持与领导及时沟通,确保所有事项顺利进行。

2、力求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按照财政部《会计工作基础规范》和《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只有按照《工作规范》、《财务制度》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做好财务工作分析的基础工作,才能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具有参考价值的财务分析及决策依据。

3、做深、做细日常财务管理工作。

在接下来的一年,我计划多花一些时间,多研究研究财务软件及其他相关软件中的功能模块,尽可能使现有的功能得到充分利用,让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起到真正的控制、管理作用。

研修团队总结范文第6篇

一、远程研修让我转变了思想,更新了观念

这一段时间学习下来后,看看其他老师的作业、评论、文章;看看课程团队专家的指导意见、建议,我深深感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这次远程研修中,我投入足够的精力和热情,也取得丰硕的成果。正是由于意识到这一点,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地渺小,才知道这次机会是多么地珍贵。所以,在以后的随时研修中,我还会认真的观看视频资源、课程文本、拓展资源,努力从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以之来充实自己。

二、远程研修让我开阔了视野,扩展了见识

远程研修平台上的老师都在努力地学习,积极地发表文章和评论,他们的文章:观点独特新颖、方法行之有效、行文优雅俊秀。在和这些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浅薄,感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远程研修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向其他老师学习的态度参与的,多学习他们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来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那些经验和教训,对我来说真是弥足珍贵。

三、远程研修让我认识了自我,提高了水平

研修团队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教师培训;送教下乡;有效培训

2015年秋,我县启动“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是其中的重要方式。开展送教下乡培训,旨在为乡村教师提供教学示范和专业支持,提高乡村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前几年,在推进课改过程中,我们也曾经组织过送教下乡,国培项目启动之后,我们通过研读教育部送教下乡培训指南,感到我们以往的送教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参训面不够宽。以往送教,多是针对边远乡村学校的薄弱学科进行,参训教师多数是承办学校及其周边学校的部分教师。国培送教要求在项目周期内,实现主要学科全覆盖、乡村学校全覆盖、乡村教师全覆盖。

二是主题不够明确。以往送教,虽然也聚焦在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上,但主题泛化,缺乏对课堂教学有针对性的研究。国培送教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开展主题式送教,主题宜“小、微、实”。

三是环节不够完善。以往送教,主要环节是教学示范、观课议课,往往是“一锤子买卖”,缺乏跟踪管理。国培送教规定了“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四个阶段,对每个阶段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责任主体,强调实现送教到校与校本研修的有机整合。

四是实施主体单一。以往送教,是县级研训机构或乡镇研训站组织实施,而国培送教由省级统筹指导,强调县级研训机构与高等院校的协同实施。

随着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研训一体制度的推进,上述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下面以初中物理送教下乡培训的“诊断示范”阶段为例,介绍我们的做法。

第一步,进行前置诊断,明确“为何送”。“需求即送教原因”,送教前,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参与校本研修,查找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站在教师的角度,读懂教师的真实需求,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确定送教主题。通过调研,当前我县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于是,确定了“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这一送培主题。

第二步,研磨课堂讲座,明确“送什么”。“主题即送教内容”,主题一经确定,也就确定了送教的基本目的和内容。接下来,组织县级学科培训团队,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围绕“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方法改进”等核心教学能力,修改教学设计,进行试教,准备示范课和相应的专题讲座,力求把课程改革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现出来。同时,注重“价值引领”,把优秀教师的职业精神、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传递给每一位教师,改变教师的心智模式,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从思想深处开展浇根式浸润式培训。

第三步,按照流程实施,落实“如何送”。在诊断示范阶段的集中送培环节,我们以“主题导引+教学实践+互动研讨+专业引领+跟进改善”课例研修为主要送教方式,重在促进教师素能改进和教学行为改善。按照这个思路,在送教主题的导引下,实施了以下流程。

课堂实践。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由培训团队成员上示范课,参训教师上展示课,可以采用同课异构,从相同中找不同,在比较中拓展思路;也可以异课同构,从不同找相同,研究一类类课型共性的教学策略。

课堂观察。课堂观察与课堂实践同步进行,对课例开展合作性研究。事先设计课堂观察量表,如记录提问与学生发言的量表,记录学生学习投入状态的量表等。上课前,将参训教师分成多个观课小组,每个小组确定部分成员为抽样观察者,其余组员自主选择观察点进行观察,为下一步研课做准备。

互动研讨。围绕所展示的课例进行议课,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分组讨论,授课教师进行反思性说课,每位教师参与讨论,在互动研讨中引发新的思考,并把个人观点汇集成小组意见;其次是集中议课,由小组代表进行交流,培训团队进行集中点评。互动研讨是依靠参训教师自身的力量提升培训品质的重要手段,要用好用足。

专业引领。专业引领的方式要多样化,可以围绕主题,根据本区域教学实际进行微讲座、教学论坛、经验分享、专题讲座等。例如,在物理集中送培中,我选取两位教师,分别就教学难点突破和智能手机辅助教学进行了案例分享。在举行专题讲座时,我们要改变灌输及接受式培训,多采用案例分析、视频观摩、实验体验、互动讨论等方式,提升参训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形成愉快、积极的学习氛围。

跟进改善。为了避免培训听着激动、听完冲动、回去不动的现象,需要对培训进行跟踪管理,让培训与教师的实际教学生活建立联系,促进教师学以致用。我们的主要方法一是教师个人制订训后行动计划,并对执行计划的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二是任务驱动,在集中送教之后,布置校本研修任务,开展研课磨课活动。

通过送教实践,有以下三点初步认识:

1. 要以参训教师为主体。送教要根据教师的需求来确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培我所无,训我所需”。培训内容要贴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重点指向课程核心理念的矫正、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实践能力提升;培训形式影响着培训效果,要依据培训内容确定教师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多用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培训,专题讲座要理论联系实际。培训者要树立“教师即培训资源”的思想,发掘教师的先进经验,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真正把参训教师“卷入”到培训过程中。

2. 培训团队建设是基础。培训团队在送教下乡、校本研修培训中起着研发、组织、指导和引领作用,为打造乡村教师培训团队,以择优组建为基础,以高校为阵地开展持续提升研修,为进一步发挥作用积蓄了专业能量,从而形成高校、县研训中心、片区研修中心、校本研修四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3. 校本研修要贯穿始终。集中送培之后,怎样巩固培训成果?无疑,校本研修应是最佳方式,要用校本研修把送教培训的各个阶段串联起来。在校本研修中,要注重发挥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作用,把教师的自主发展、合作发展、引领发展结合起来。为促进校本研修的落实,我县制定了国培项目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考评办法,每学期末ρ行耷榭鼋行自评和学校评价。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群体之中,如果一个人与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自己,并注入更新的生机。”教师教育也是如此,有效的教师培训必然要将教师个体带入群体,使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与更明朗充实的教师专业生活融为一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会充满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研修团队总结范文第8篇

培养四个习惯,立人教育夯实学生发展基础

学校教育首先是立人的教育。良好的习惯是青少年终身发展的基石。学校实施“做人第一,习惯良好”的育人工程,以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健身习惯和生活习惯为育人特色,遵循知行统一、循序渐进、尊重差异、课程与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实施方案,编制学生手册,同时积极提供平台,创设环境,夯实学生发展基础。

道德习惯培养。用国旗下讲话及班、校会等时机,宣讲学校“诚、爱、勤、勇、智”的校训精神;用青春主题、生命主题、感恩教育等系列讲座,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用艺术节、科技节、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道德习惯;用英美文化嘉年华、心理游园会等体验类活动,培养学生讲礼仪、守规则、讲秩序等道德习惯;用“行走天下”等活动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心系天下、不畏困难的道德情怀。毕业之时,开展“青春的礼物”主题活动,送给孩子一生难忘的记忆。每一个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

学习习惯培养。通过学科教学落实学习习惯基本要求,用“名师讲堂”等专题讲座传授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激发学习情趣,开阔学生思维;用“学子讲堂”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和策略;用心理讲堂、考前辅导等活动,指导学生调节考试心态、掌握应考技巧;用班级会、年级会,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调整,使习惯培养循序渐进,并在实施过程中运用科学化评测工具对习惯培养进行追踪分析、总结和反馈调节,使得习惯培养活动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健身习惯培养。“51020”阳光体育活动是我校教师首创、参与率最高的体育社团活动。以5人、10人或20人为一个团队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集体参加锻炼的兴趣,正确认识和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对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很大的价值。“51020”的谐音是“我要你爱你”,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无限关爱。三年中,学生先后自主创建健身团队75个,覆盖率达到89.6%。在这项活动中,学生有高度的自由,可以自己组建团队,有队名、队歌、口号等,可以自主选择锻炼项目,还可以自主设立比赛项目,自主申报学校记录等。高度的自主带来的是学生高度的热情和自觉。它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动技能与健身习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健康的心态,以及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方面也凸显了独特的作用。我校五位一体的体育课程,实现了对学生全方位的立体覆盖,学生身体素质大幅提升。

生活习惯培养。我们创建了温馨教室、儒雅餐厅、文明宿舍、自助操场、自律卫生间等,通过学生在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培养学生养成干净整洁、勤俭节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珍惜时间、规律作息、举止得体、自觉自律、珍爱生命等良好的文明行为和生活习惯。

构建多元课程体系,促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最重要的载体,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决定着学生培养的水平和发展的方向,因此,课程建设也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我校自成立伊始,就把课程建设放在学校教学工作的首位,强化课程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从“全人格”的教育理念出发,从“中等教育恰位于全教育历程之中段,其职分应在完成全人的陶冶,以厚其个性发展之根基”出发,构建与实施多元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需求。

2010年,我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和要求,遵循全面均衡、自主选择、整合优化、科研引领的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整合,依据课程功能构建了基础型、实践型、兴趣型和发展型四位一体的课程框架,指导学校课程建设。近三年来,学校已经陆续开设60余门校本课程,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成为国家规定课程的有效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家课程门类不丰富、无法体现区域和学校特色、学生可选性不强等现实问题,成为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基础型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除国家课程外,学校开设了书法、阅读、形体与礼仪、心理、游泳等特色校本课程,为学生奠定更深厚扎实的基础。

实践型课程强调学生的广泛参与,在行动中奠定习惯基础和良好品质。三大创建活动、四个良好习惯培养、五大校节活动,以及丰富的社团活动、行走天下等是实践类课程的主体。三年中,学生先后组建学生社团26个,开展“行走天下”活动18次,其中海外之行5次。

兴趣型课程则重在体现学生主体性,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尊重学生差异,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贴近学生生活。艺术、体育、生活类课程是这类课程的主体。

发展型课程是为满足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为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领域,深入了解和探究一些问题开设的校本课程,以名师讲堂、学子讲堂、家长讲堂以及跨学科整合课程《台湾印象》《黄河之旅》《奥运村社区发展研究》《国际生态学校》等主题研究课程为代表。以讲授、体验与探究结合的方式,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和锻炼。三年中,学校共开设名师讲堂22期,邀请各个领域有造诣的学者名师为学生讲授;开设学子讲堂15期,近百名学生站上了学子讲堂,成为讲堂的主角。

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既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起到了推动作用。

优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将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转化为主动、多元的现代学习方式,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主体—主导”的关系,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塑造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新型人才。因此,关注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探索现代学习方式成为当代教育实践的必然。

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单向讲授,学生是被动的接纳者。现代学习方式则强调对学习者的“前知识”加以了解,尊重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学习方式是对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回归。

三年来,学校把转变学习方式作为学校主要的工作思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跨学科整合学习以及浸润式的学习,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积累了很多成功的课例和实践成果。

比如,学校重点在人文学科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通过环境创设、问题提出、协作探究、汇报展示、总结提升、多元评价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小主题的探究和讨论,使学习环境、资源提供、交流互动、学习评价在课堂上得到较好实施,学生问题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力都得到发展。

又比如,教师以奥运村、黄河、台湾等区域为对象,带领学生开展跨学科的整合学习,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各学科知识,促进学生将事实与价值建立联系,使学生关注社区、国家和国际问题的解决,具有社会责任感,并影响学生建立新的认知过程和方式。

又比如,浸润式学习是学生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进行问题研究的方式,它还原了事物综合、复杂的存在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学生认知事物的方式。浸润式学习一般分为两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为背景学习,主要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第二阶段为实地考察,带着问题“浸润”到广阔的社会中去。

我们进行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主旨在于尊重学生认知主动性和个性化发展,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发展综合能力。此外,学校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英美文化嘉年华、科技改变生活、小社团大社会等大量的学生活动,都是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开展的,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及综合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

创新校本研修方式,培育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质量提升和发展的重要人力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要确保教育的持续发展,就要努力造就一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就学校而言,多元课程的实施,学习方式的转变,育人目标的达成,以及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都有赖于专业化、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学校的重要工作。

对于新建校来讲,教师来自五湖四海,首先需要建立教师队伍的基本标准。经过学习比较,我们确定了以北师大林崇德先生为首建立的教师素质模型,即教师应该具备包括职业理想与信念、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共同构成的教师素质结构。这一模型成为学校教师培训的方向和指南,也是教师评价的标准。

学校逐渐形成了“学校搭台、自主建构、科研助推、评价指导”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教师专业发展素质模型为指南,提供模块式的教师培训内容,并通过专家指导、课程建设、课题引领、评价反馈等途径,把培训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促进教师在实践中思考,在工作中提升,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从理论上讲,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具有统领地位的,比如教师的人才观、教学观等。但我们发现,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们所认同的一些教育理念,并没有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实。要想让先进的理念落地生根,就必须促进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真正改变。也正因为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执行力,开发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培训的重要发展趋势,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根据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认识,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2012年,我校组织开展了以互动式教学为主题的教师校本研修项目。所谓互动式教学是指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该项教师研修活动的开展,帮助教师了解和掌握互动式教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策略,提升教师常态化的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学方式的变革,进而帮助教师深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此次校本研修项目不以传统讲授式培训为主,采用了参与式创新模式,将教师作为研修活动的主体,从三个方面对教师研修方式进行适当改变。一是强调教师的参加,包括思想的参加和身体的参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方法的提高,必须经过不断的训练和反复的练习,技能的改变不是知识的多少可以决定的。教师的活动十分重要。二是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相互作用可以提高研修的效果。协作式学习,可以使教师团队逐步成为学习共同体。三是强调研修之后的研究成果。教师的研修必须也一定能够形成某些研究成果,教师通过教学研究,不断总结、不断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最终提出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思想,这是成长为教育家的必由之路。

校本研修项目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北师大教学行为研究所专家团队的大力指导。几位专家定期入校,通过精读文献、研讨交流、听评说课、案例讨论、视频分析、模拟训练、网络反思等具体方式,使12位研修项目成员最大程度地参与其中,并帮助他们确定研修选题,修改研修成果。项目成员中有三分之二是走上讲台不久的年轻人,三分之一是有数年执教经验的中年教师,自主建构式的研修形式,使他们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本期呈现在读者面前的12篇论文,就是研修项目的成果之一。这个成果既是学校致力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成果,也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