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水处理专业技术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xx年工作总结
一、xx年业务发展基本情况
1、主要指标完成良好
全年参与跟踪项目xx个;已投标项目(含放弃)xx个,待投标项目xx个,中标项目xx个(基础设施类xx个:其中涉及管廊、污水处理厂、桥梁钢结构、智能交通等,机电安装类xx个),中标金额xx亿元,中标率xx%;
签约项目x个,签约金额xx亿元。完成年度指标xx%(对外签约指标x亿元)。项目具体跟踪项目如下。
2、政府平台、社会资源及内外客户拓展良好。一是突破与xx投资公司、xx地产公司内部市场关系,成功中标xx综合管廊、xx大街改造工程电梯项目、xx大桥钢结构工程、xx、xx项目;二是搭建与深化和政府、政府投资平台的关系,配合中标xx综合管廊项目,xx污水处理厂、xx污水处理厂均得到业主高度支持且投标环节可控,xx项目进入投标阶段并深度接洽中;三是与高校、设计院、科研机构建立良好关系,初步具备大型环境治理项目的投标能力,为xx污水乡集镇污水处理厂、xx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四是开拓与专业公司、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的关系,为后续营销拓宽了信息和资源渠道。
3、营销团队成长迅速
一是通过对xx污水处理厂xx污水处理厂以及xx污水处理厂这三个PPP项目的跟踪,团队骨干成员对投资类项目局内部流程及相关文件的编制、投资类项目营销思路、投资类项目投标技巧已基本掌握。
二是通过对xx污水处理厂、xx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以及xx管廊项目的深入跟踪,并在年内中标xxx污水处理厂和xx管廊项目,xx污水处理厂项目也处于掌控之中;部门营销团队娴熟掌握施工类项目投标操作和市场营销沟通技巧,具备了独立操盘能力;并与xx、xx以及地级市政府平台公司保持良好对接;同时积累了优质的联盟单位资源。
二、存在的不足
1.在项目投标中,各单位协同作战不够理想,导致部分工作推动不顺;此矛盾有机制设置先天性缺陷原因,如要彻底解决,唯有基础设施业务实体化。
2.在投资类项目投标中,内外对接的深度与力度不够,导致项目实施方案无法进入董常会决议程序。
3.融投资业务的突破缺乏体系支撑,如:融资支撑、法务保障、规划设计引领、专业技术支持、投资策划增效等;此矛盾比较突出,需在事业部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业务协同联动发展。
xx年工作设想
xx年xx将对xx投资业务给予授权,结合当今市场环境(国家PPP模式成为合作模式主流、各大央企纷纷涉足),投资业务的顺利开展能够迅速拉动事业部基础设施业务占比,有力推进事业部差异化转型、提高企业效益、改善现金流。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xx年基础设施业务开展思路。
xx年工作总体思路:解放思想、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加大投入、全线出击、争先作为。
xx年主要工作目标:基础设施部全年争取落地xx个及以上大型PPP项目,各经理部争取xx个及以上的PPP项目进入投标程序。(如果实施方案一<详见后文阐述>,施工总承包合同额力争完成xx亿元)
1、业务方向和拓展区域
拓展区域不限,xx片区以基础设施部为主,其他区域按所在区域开展工作;业务方向不限,除持续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海绵城市、固废处理领域外,另积极开拓铁路电务、综合管廊、工业园区、城镇化示范领域。
2、主要职责
方案一:延续施工总承包项目营销职能,增加融投资业务管理职能,负责投资类项目管理,包括投资战略研究、投资项目跟踪、投资项目立项报批、项目投资策划与推进、投资报表与后评估等;负责大型施工总包项目管理,包括投标管理等。
方案二:去掉施工总承包项目营销职能,增加融投资业务管理职能,只负责投资类项目管理,包括投资战略研究、投资项目跟踪、投资项目立项报批、项目投资策划与推进、投资报表与后评估等。
3、管理措施
稳固区域市场,聚焦现有客户和项目,加强拓展深度与力度。xx省以xx为主,带动xx、xx、xx三大区域协同发展,在此区域基础上维护好即有政府、投资平台的关系,并积极开拓政府、投资平台、xx市区、专业公司的资源;xx以xx为主,主动加深对接政府现有资源及拓展xx公司;大力拓展自身关系网,挖掘和运用自身社会资源,独立开创市场新局面。
4、需事业部解决的事项
(1)在符合xx项目定位的前提下,有高层关系过硬、业务方向吻合的项目时,需寻求xx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对xx的投资支持。
(2)需对xx年《xxx》进行完善,明确各参与单位分工配合、营销奖申报流程及分配等事宜。
全国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第4届第3次会议还指出:人才培养应根据“用人需求”和“培养需求”从战略高度构建分层次、多模式、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内容是对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完善,同时,随着水处理技术的日新月异,原有教材中的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也应不断完善与改革,这样才能够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
1教学任务
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工业用水与工业废水的水质特性与水质标准,较扎实地掌握工业给水处理与工业废水处理中基本处理单元的作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发展状况,基本掌握各个处理构筑物的工艺计算、应用条件以及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培养学生具有设计、计算各水处理构筑物以及整体工艺系统的能力。
2培养目标
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性环节相结合,培养具备工业给水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理论、设计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从事设计、规划、施工、管理、教育和科研开发方面的应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3教学方法改革
3.1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师值得深思的永恒课题。以往“填鸭式”“灌输式”和“应试式”教学严重地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现代教学理论提倡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与互动,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绪论课是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兴趣的关键,在讲授绪论课时,以工程实例导入,强调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的应用特性,通过讲授课程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以启发式为主,课堂教学以讲授与提问的方式交替进行,这样不但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感,而且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2-3]。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对老师思维的开拓也具有积极的作用,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营造融洽的教学气氛,多提出一些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鼓励学生多问;或者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课后到图书馆、相关网站等查阅资料,寻找答案[4-5]。
3.2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采用
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涵盖了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相关的内容,教师要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这些内容的难度较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足量完成如此海量的课堂教学任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目前已成为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举不但可以使课程教学过程中用到的工艺流程图、构筑物及水处理设备结构图能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影音资料等网络资源,有针对性地增加最新的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技术,将新技术应用的成果照片展示给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6-7]。但是,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采取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的形式,避免电脑“满堂灌”、信息量过大、节奏过快等多媒体教学的常见弊病,让学生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3.3网络课堂的开设
网络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深化,网络课堂内容丰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复习和预习专业知识,巩固和强化课堂学习效果。网络课堂中的视频、图片及多媒体课件资料等形象生动,可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同时,学生自发的在课后登陆网络课堂进行轻松愉悦的学习,实现了课外学习和课堂学习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8]。同时,网络课堂中应提供一些诸如中国给水排水、中国水网、网易给排水等专业技术知识含量较高的网站,鼓励他们从这些网络资源中获取更为广泛的给排水专业信息和知识。
3.4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亲身体验、实践。书本上的知识是对实践理论与知识的总结与升华,在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有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必须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发挥理论应有的作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是要将学生培养成理论基础厚、专业知识广、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在理论教学中,需要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完成从理论—实践—理论的认识转化过程。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尤其是在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方面,因此,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多地展示各种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设计的实例和图集知识,并使其对特殊地区和特殊工程的特殊问题的解决方案有所了解[9]。
4教学内容改革
合肥工业大学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工业企业对给水的要求;工业给水系统以及设计用水量;工业废水概述;工业废水污染源调查以及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工业水的物理处理(调节池、离心分离、除油和过滤);工业水的化学处理(中和、化学沉淀、药剂氧化还原、臭氧氧化、电解以及其他氧化还原法);工业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混凝、气浮法、吸附、电渗析、扩散渗析、反渗透和超滤);工业水的生物处理(工业废水的可生化性、工业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10-11]。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堂教学总学时为32学时。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学科,课堂教学中应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设计计算方法与工程设计内容相结合。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4.1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拓展
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是一门发展中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不断涌现出多种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同时,近几年国家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高度重视,相关的规范在不断更新,而现行教材由于更新较慢,很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还没有及时更新,因此,教师要将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内容及时补充到课堂的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除了更新教学内容外,教师还应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向,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教科书只是引导学生入门,想要了解和掌握本行业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态就需要学生自学——主要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获得,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熟悉维普、CNKI、万方、超星等电子资源,鼓励学生从最新发表的文章中获取更为广泛的信息和资源[4]。一般来说,教科书中很少强调本专业的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即使是涉及到的部分也是轻描淡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本专业经常使用的规范及设计手册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让学生开阔视野,做到学以致用,能够使学生毕业后快速地完成角色的转变[5]。此外,教科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应不断更新,比如说,教科书中原有的案例分析采用的废水处理工艺已经不能达到新的污水排放标准,近年来国家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新标准,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浓度和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需要教师融会贯通,提出满足新排放标准的废水处理设计方案。同时,对案例分析的讲解需深入浅出,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设计实践的巩固。
4.2教学内容的精简
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涵盖了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但是部分内容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水质工程学课程部分内容相重合。因此,课程教学中应根据各课程的承接关系,结合教学大纲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如果教学内容不精选,完全按照选用教材内容授课,不但课时不允许,而且抓不住重点,教学效果不佳[3]。教师应该在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内将重点内容精讲,同时贯穿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掌握课程的精髓。此外,还要将了解的内容简化,或者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材料布置给学生学习,这样可以压缩课堂时间,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特聘劳保员 弥补专业缺陷
宣钢动力厂是河北钢铁集团公司动力能源供应的枢纽单位,各车间生产状况各不相同,风、水、电、蒸汽、煤气等自成系统,具有点多、面广、班组分散的特点。由于运行岗位多,在运行小班中出现的设备、环境、人员的不安全因素不容易被及时发现。为此宣钢动力厂工会在原有的三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的基础上,建立了厂、车间、班组、运行小班四级劳保员监督检查网络系统,把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延伸到运行岗位的夜班岗位,消除了夜班缺少劳动保护监督监护的盲区,同时也加大了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力度。
近年来,随着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持续改进和提高,要求各级劳保员必须对本系统的生产工艺、安全特点了如指掌,而厂级劳保员由于专业面局限,在安全检查中往往发现不了实质性问题。
为弥补这个不足,宣钢动力厂工会提出采用“特聘劳保员”的方式,即在锅炉系统、热力系统、煤气系统、水系统、供电系统、发电系统、仪表系统中,特聘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从事本专业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特聘劳保员”。
“特聘劳保员”的职责,一是负责指导和动员广大职工参与本系统危险源点的排查、评估、建档,实现危险源点检查前学习、检查中对照、检查后反馈;二是对本系统劳动保护设备、设施提出改进性意见;三是参与事故应急演练,从专业角度对事故预案、演练过程及紧急避险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规范、点评和改进;四是就发现的问题、隐患与职能科室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达到及时、彻底处理事故隐患,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稳定的效果。
危险源点早预防
赵贯雨是水系统的特聘劳保员,2006年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给排水专业,先后参与污水处理、自来水系统改造等多项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是宣钢动力厂水系统的技术骨干。作为水系统的特聘劳保员,赵贯雨要协助所在车间、班组做好设备稳控,提供详实可行的防护预案,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和职工安全健康。
动力厂所辖水源井33口,大小供疏水设备300多台套,水源管线长达50余km,贯穿整个宣钢厂区和宣化城乡居民生活区域,所有水源岗位设备、设施、场所全部属于A级防汛点(危险程度最高),汛情发生率极高。为加强对这些危险源点的防控,赵贯雨一天数次往返于污水处理站、生活水泵站和水源组之间,带领车间、班组、小班劳保员对户外电气设施、供水管线、排水设施、工业建筑物进行逐一排查,取得第一手资料,特别针对变台、拉线、避雷器、接地装置、设备基础、电缆隧道等各个隐患点,与车间技术人员进行逐个检测、定位、编号,为实现现场标准化管理提供翔实的技术支持。根据排查结果,赵贯雨还牵头制定完善了水源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中心泵站、生活水泵站系统防汛预案及汛期管理检查制度,协助车间重新划分了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点检路线,确保每个小班对隐患点都能走到、看到、查到。
在此基础上,赵贯雨在重点设备区域推行了点检挂牌工作法,按照危险程度和设备运行情况把点检牌分为红、黄、绿(危险程度由高到低)3个颜色,当班职工在点检时根据设备运行情况挂相关颜色的点检牌,不仅有效解决了职工点检不到位问题,还可以根据所挂点检牌的颜色区分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是否需要加强监护,做到对设备运转情况一目了然。同时,赵贯雨根据设备运行特点,提出了“东气西输地下水封改造”等合理化建议,不仅解决了管道积水、排水、维修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也杜绝了煤气管道堵塞事故的发生。由于成绩突出,2012年赵贯雨再次被特聘为系统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
及时处理隐患
2012年2月,在对设备例行检查中,热力二车间小班的特聘劳保员卓会民发现4#给水泵电机声音异常,根据以往经验,他判断电机泵轴处有毛病。恰逢中午,检修人员不在,为了避免事故扩大化,卓会民果断进行倒泵,启动备用泵,停止使用故障泵。后来经过维修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共同鉴定,判断轴承磨损严重,必须更换,由于卓会民处理果断及时,避免了一起严重的设备事故。
在2012年3月的设备例行点检中,卓会民发现低压配电室向外冒出少量的蒸汽,虽然配电室不属于该小组管辖范围,但是责任心促使他下决心弄清蒸汽是从哪里进入配电室的。通过及时与车间领导联系,卓会民与锅炉车间共同检查发现,蒸汽是从疏水沟倒入到配电室的。经两车间人员共同处理,堵住了漏水,避免了电缆短路的事故,卓会民的安全责任意识得到两个车间的一致好评,他也被评选为“星级劳保员”。
自此以后,卓会民对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在安全管理上不放过每个细小环节。热力车间汽机一组设备多且分散,给点检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卓会民便每天提前30min到岗,对所有设备先检查一遍,对运行中的设备做到细心点检,从0m层到12.5m层所有设备的运行状况全部走到、看到,不留一个死角。在他的带动下,各小班职工把日常点检与源点化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对重点设备实施特殊监控,多次及时发现和查处事故隐患,保证机组的稳定安全运行和职工的安全健康。
好中选优 调动积极性
宣钢动力厂工会对特聘系统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实行“动态考核”,一年一聘。特聘劳保员直接由厂工会负责,每月对查出的问题、隐患及工作进度要进行口头汇报,每季度对检查情况、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下一季度工作要点进行总结、计划,每半年向厂工会提交一份书面述职报告。对履职严格、责任感强、成绩突出的特聘劳保员,宣钢动力厂工会将在年度劳动保护总结表彰会上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能按计划如期完成工作的劳保员予以解聘。在2012年6月份召开的劳动保护推进会上,宣钢动力厂工会为张焕强等第二批9名特聘劳保员颁发了聘书。
为进一步发挥各级劳保员的积极作用,推进基层劳动保护工作向更深层发展,宣钢动力厂工会还先后在班组开展了“优秀劳保员”“安全卫士”“十佳小班劳保员”“劳保员民主评议”等评选活动,促进劳动保护工作激励机制的完善。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提标改造
随着城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标准的不断提高,我国中小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日益增强,根据我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最新统计结果,截至2014年底,我国污水处理厂总数达5300余座,污水处理能力达1.63亿m3/d,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排放标准低,约5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只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要求,甚至还有将近25%的污水处理厂执行二级标准。由于我国城市河道补水的重要来源是城镇污水厂出水,排入河道后,稀释能力小,若不提高出水水质排放标准,将严重威胁城市生态环境。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对于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城市景观用水的此类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因此,对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势在必行。
1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必要性
1.1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现状
1.1.1设备老化程度高
由于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污水厂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维护和管理,导致设备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损坏,更有甚者出现设备无法运转,却得不到及时维修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效率。
1.1.2处理能力和处理要求不匹配
随着城镇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排放污水中污染物种类愈加复杂,对排放标准的要求提高。很多污水处理厂在早期设计过程中并未考虑到城市发展情况,设施处理量没有预留足够的远期处理量,不能满足现有的处理要求。在现阶段对水质要求提高的形势下,中小污水处理厂应推进更新扩容改造。
1.1.3建厂初期调试不到位
工艺调试对于污水处理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关乎出水是否能够达标排放。很多污水处理厂建成初期,忽略了工艺参数的调试,或者因为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种种原因,导致工艺调试不到位,致使污水处理厂设备运行不畅,处理不达标,增加处理成本。
1.2污水厂出水稳定达标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1.2.1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的难点
①低碳源问题2009年抽样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60%的污水处理厂碳氮比低于4,碳氮比偏低影响反硝化的完成。
②工业废水接入导致污水处理厂出水COD稳定达标困难。
③冬季低温问题导致污水处理厂出水TN难以达标。低温条件下,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活性降低,数量减少。太湖流域污水处理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冬季水温低于15℃时,对微生物活性、污泥硝化反硝化性能以及生物脱氮效果影响较大,导致出水TN不达标。
1.2.2应对措施针对污水处理厂难以稳定达标的难点问题,现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2.2.1提标改造技术方案中合理取舍预处理单元
当城镇污水处理厂有工业废水,由于工业废水间歇排放,水质水量波动大,为保证处理单元稳定运行,前设调节池很有必要。若是印染废水或其他易引起pH值变化大的特殊废水,还要特别注意pH值的调节,避免对水处理设备产生腐蚀。乡镇等小型污水处理厂规模小、水质水量变化大,通常在格栅后也常设调节池。对于进水可生化性偏低的废水(B/C值<0.3),例如制药废水、印染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等,应考虑设置厌氧水解池。利用兼性水解产酸菌,将难以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生物降解有机物,提高可生化性,从而提高后续生物处理效率。
1.2.2.2提标改造同时要注重源头污染物的控制
加快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的建设,新建城区严格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老城区采用合流制或截流式合流制作为过渡时期的排水体制;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废水需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有关标准,防止对污水厂污水、污泥处理系统分产生不良影响。对于进水碳源不足的污水处理厂,需重新考虑服务范围内设置化粪池的合理性,适当放宽碳源充足的普通有机废水(如糖业废水、食品废水等)排入污水厂的水质浓度。
1.2.2.3低温强化硝化和反硝化措施
王阿华等人研究表明,水温低于12℃时,污泥的反硝化速率和硝化速率比常温下减少了一倍,只有0.5~1mg/h,0.6~0.8mg/h。一体化固定膜活性污泥IFAS、包埋硝化菌工艺是工程实际中常用的两种低温下提高脱氮效果的方法。IFAS工艺常采用向好氧池中投加填料的方法,该工艺附着生物的硝化活性是活性污泥的3倍以上;包埋硝化菌工艺受水温影响更小,投加率12%的情况下,硝化活性就达到了普通活性污泥的3倍以上。
1.2.2.4合理使用化学除磷
针对碳源不足的情况,牺牲生物除磷,采用化学除磷,这种方法在北美已有非常成熟的案例。
2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提标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
2.1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提标难点剖析
多数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受原水浓度、设备处理效率等因素影响,二级处理很难达到一级A标准,出水指标从一级B标准提高到一级A标准。针对表中SS,提标改造时,增加深度处理工艺即可达到要求,增加深度处理工艺的主要目的是去除二级出水中的SS,BOD5、COD也伴随SS的去除得到进一步的去除,但TN、TP的无法通过简单固液分离进行去除,因为TN、TP是以溶解态形式存于二级出水,因此,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重点和难点是TN、TP、SS的去除。
2.2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思路
①了解目前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主要提标改造技术。
②根据污水厂运行现状分析提标难点。
③针对提标难点逐一分析探索并选择适宜本厂要求的强化生化处理方法。
④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深度处理技术,进一步提升出水水质。
3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措施
对现有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工艺,主要是强化生物处理单元;二是新建三级处理设施;三是新技术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的使用,新技术往往无需三级即可达标或者满足回用水要求。
3.1生物处理工艺改造
对二级处理工艺进行改造,主要是为了提高脱氮除磷效果以及有机物的去除率,改造重点在生化池。对于生化池的技术改造主要有两种:降低容积负荷和泥膜联用。
3.1.1降低生化池的容积负荷
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措施有进水分流量减荷和扩容减荷。前者适用于厂区平面布置允许的情况下,在厂区新建生化池,达到分流量的目的,最终实现生化池减荷的效果。此法生产改造同步进行,不影响现有工艺的正常运行。后者主要通过扩大容积来减小负荷、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泥龄,进而提高生化处理效果,扩大容积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场地允许情况下,直接将原有生化池扩容;二是将原有初沉池改造为生化池,这种方法提高了进入生化池的碳氮比,有利于TN的去除,高程衔接无阻,此法充分利用了现有构筑物。
3.1.2泥法-膜法联用
悬浮生物法(活性污泥法)和固定膜生物法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两种常见技术。其中活性污泥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这是因为固定膜生物法需要设置填料,填料造价一般较高。生物膜法具有硝化功能强大、抗冲击负荷、生物量大、污泥龄长等优点,受温度影响小,在低温条件下,其脱氮效果要远好于活性污泥法。因此在污水厂的提标改造中,可充分利用两者优点,在生化池中设置填料。
3.2新建三级处理设施经
技术经济比较,目前适合我国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三级处理工艺有以下三种:常规混凝-沉淀-过滤;微絮凝-过滤;直接过滤。三级处理的核心是过滤单元,目前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V型滤池,这是因为V型滤池的滤料采用均质深层砂滤料,截污能力强,反冲洗强度低、效果好,过滤周期长。此外还有翻板滤池、D型滤池、滤布滤池等。
3.3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应用
MBR是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结合超微滤膜和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反应器,通过超微滤膜截留细小微生物絮体,增加了生化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极大的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同时,超微滤膜可取代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MBR适用于需同时脱氮除磷、对出水水质要求高、用地紧张或者回用要求的场合。
4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综合建议
(1)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合理性、经济性、稳定可靠性以及工程实施可行性,而不应该注重技术先进性和新型性,对于新技术、新设备,应在小范围内工程应用,总结经验,为大规模推广提供参考。尤其是国内首次实用的新型技术,一定要进行中试和生产性试验,参数稳定后才可投入实际工程应用。
(2)只有在经济条件许可、用地紧张、尾水需循环利用的情况下才考虑采用MBR工艺。
(3)若用地紧张,经济条件不许可,过滤单元可考虑滤布滤池或转盘滤池。
(4)生物除磷难以满足出水TP一级A排放要求时,可考虑化学除磷。
参考文献
[1]张凌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问题分析与提标改造工艺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5,27(6):86-88.
[2]王礼兵.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必要性[J].工业技术,2013(36):107.
[3]王阿华.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10,26(2):19-22.
[4]马顺君.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与优化运行[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5]王阿华,杨小丽,叶峰.南方地区污水处理厂低温生物脱氮对策研究[J].给水排水,2009,35(10):28-33.
[6]陈立,李成江,郭兴芳.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几点思考[J].水处理技术,2011,37(9):120-122.
[7]黄涛.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难点分析及改造方案优化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5.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3X(2016)02-0026-04
2015年7月,住建部要求全国各地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地区要加强污水再生利用,促进水环境不断改善。近年来,山东省污水处理事业发展较快,有效缓解了水污染情况,改善了城市及农村的居住环境。但山东省是经济大省,需水量和水排放量大,而全省水资源严重不足,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难以满足排放量需求,管理运行机制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水污染状况依然比较严重,远达不到山东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已威胁到了全省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务之急,必须解决阻碍污水处理事业发展的问题,以提高水资源量,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1山东省污水管理现状
1.1水资源量及污染情况
山东省是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根据《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山东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量334m3,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7%,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同时,山东省供水量也逐年下降,供需不平衡现象越来越突出。据《山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2020年、2030年山东省需水量将达到321.24亿m3、327.40亿m3,如不实施控制措施,按现供水能力,到2020年、2030年分别缺水57.37亿m3、63.53亿m3,缺水率分别达到17.86%、19.40%[1]。山东省水污染现象同样比较严重,河流湖泊等地表水的富营养化问题较为突出,主要由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导致,主要超标污染参数为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等。据统计,2014年实测的294个水功能区中,达到Ⅰ类标准的仅有1个,超过Ⅲ类水标准的水功能区高达163个,占55.5%,见图1:
1.2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近年来,山东省城乡污水排放量与处理量逐年增长,见图2。由图2可见,2013年,全省城乡污水的年排放量和处理量分别达到281133.2万t和266888.8万t,较2011年分别增长了5.9%和7.9%。据统计,到2014年年底,全省累计完成投资270亿元,共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90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270万t/d。2014年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共处理城市污水36.3亿t,削减COD125万t,削减氨氮11万t,同比分别增长6.1%、13.6%、10%。同时农村污水处理事业继续发展,根据《山东省村镇建设统计年报》及调研结果,截止到2014年底,全省770个建制镇、3440个农村新型社区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占总数的70.9%、73.5%,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5万户。
2山东省污水处理设施面临的问题
2.1区域发展不平衡
山东省污水处理工作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不平衡、各市县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一方面,目前山东省出台的《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一系列污水排放标准,都只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尚未涉及到农村污水处理。另一方面,污水处理厂分布不均。由图3可见,济南、青岛、烟台、潍坊、临沂这5个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污水处理量占了全省将近一半,莱芜、菏泽、威海、枣庄等欠发达地区各自拥有不到10个污水处理厂。
2.2资金投入不足
山东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的资金主要为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引进社会资金、向用户收费,其中,各级财政承担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及运行管理的主要费用,其他资金来源并不稳定。在城市中,政府为了降低居民的负担,一直保持污水处理低价的状态;而通过BOT等方式引入的社会资金,只能解决集中投入在年度上的摊销,不能构成新的资金来源[2]。在农村地区,大多数村庄经济实力较弱,居民对收费的抵触情绪较大,承担能力较弱,后续的运行维护管理还需要大量资金,面临更严重的资金问题。
2.3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住建局、环保局、水务局等多个单位在污水处理工作方面存在职能交叉,容易造成职责分工不明确、相互推诿等现象。另一方面,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运行管理主体为政府,缺乏多元的市场运营管理模式,导致竞争不足、运行管理机制僵化。具体来说,城市污水处理厂缺乏竞争的政府包办式模式,不仅容易造成资源不合理配置甚至浪费,也使得政府难以有效控制污水厂的运行及管理费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主体是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缺乏必要的监测设备和执法手段,致使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弃置现象较为突出,造成建设资金的极大浪费[3]。
2.4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山东省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大部分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能力与水平皆达不到要求。在政府主导的污水建设项目中,由于污水处理行业较为封闭,工资待遇体系过于僵化,既无法留住现有人才,也无法吸引外来人才,致使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低下。而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环保人才,负责日常维护的一般为乡镇干部或者普通村民,缺乏专业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知识技术,也降低了处理设施的运行及管理效率。
3国内先进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案例
3.1江苏常州武进区吸引民间资本
常州市武进区民营企业发达,民间资金实力雄厚。据统计,武进区平均每5户人家有一个老板,累计个体、私营企业已达6.25万户,注册资本总计达326亿元,民营经济总量占到全区的90%以上。武进区为了突破农村环保投资瓶颈,根据本地情况,建立“三个一点”投资机制,让区一级、镇一级以及村一级财政各自按照一定比例筹集资金,为武进区农村污水处理提供了资金保障。武进区利用民间资本雄厚的优势,自然村里筹集部分由企业老板完成,自2009年初就启动了“千企帮百村,建设新农村”工程。短短一个月,全区就有1680家企业与村镇合作,启动了87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助的各类环境整治和治污资金高达2.54亿元。
3.2浙江金华东阳市发挥本地建筑企业设计施工优势
金华东阳市建筑业发达,是浙江省著名的“建筑之乡”,其建筑业总产值连续五年在全国县级市中排第一,全市现有130余家二级资质以上总承包企业,10万余建筑从业人员。东阳市的建筑企业不仅具有强烈的回报家乡意愿,还具备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熟悉本地基本情况、便于监督管理等优势,能有效地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成本、质量等难题。利用本地建筑企业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农村污水治理新办法,为破解生活污水治理难开辟了新道路。截止到2015年,全市共有31家建筑企业参与农村水污染处理事业,已经完成925个自然村的治污设施施工图设计工作,191个自然村的污水管网和55个自然村的治污设施终端完工。
4山东省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对策
4.1统筹区域均衡发展
当前山东省经济发达的市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趋于稳定,面对制造业逐渐向鲁西南、鲁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该类地区将会出现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更应重视污水设施建设。一方面,在政策上要支持农村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制定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法规;在技术及排放标准上,要根据农村污水水质及排放特点,制定适宜的处理技术指南和排放标准,使农村污水处理事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4]。另一方面,在建设规模上,要重视经济欠发达地区,进一步增加对市县及村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投入,全面提高全省污水处理率。为此,城市地区要加快完善管网建设步伐,增加污水处理厂建设,满足城市地区污水处理量要求;农村地区必须在强化就地处理理念的指导下,大力发展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事业发展。
4.2增加资金投入
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多元投入机制。一方面,要积极协调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加大对污水处理行业的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应尽快完善市场机制,引入符合行业特征的有效竞争,改变原来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体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和运行管理市场化[5]。同时,开放污水回用设施市场,采取BOT、TOT等多种融资模式参与污水回用的建设及运营,以缓解各级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此外,深化水价改革,建立健全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并合理调整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保障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向村民说明建设与运行污水处理设施的必要性,使更多受惠村民交纳处理费,以缓解处理设施运行维护资金短缺问题。
4.3加强监督管理
要进一步梳理和明确各级主管部门的权责,共同协作监督管理污水设施。一方面,为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转,环保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污染点源的监督管理,杜绝超标排放以及偷排现象;建设部门应强化排水许可管理,对企业废水进行监测,只有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废水才允许进入城市排水管道及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于排放水质不能达标的污水处理厂,可安排专项资金,逐步进行工艺改造。同时,城镇污水处理厂要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内部管理,严把运行质量关。另一方面,农村地区要成立乡镇环保机构,加强基层环保机构建设,根据农村地区的环境执法特点来安排乡镇执法装备及专职环境执法人员等,负责环保设施的专业检测与监督[6]。
4.4强化人才素质
一方面,城镇污水处理厂应注重培养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梯队,为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不断加大对职工和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及时更新知识,使其掌握最先进工艺技术。另一方面,针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要加强政策教育,宣传水环境保护的相关方针及政策[7],使管理维护人员明白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迫切性,提高其保护农村水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还要进一步聘请环保专业人士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传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构造与运行相关知识,提升管理维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参考文献
[1]赵国斌.山东省水资源管理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王纪文.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市场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102.
[3]赵芳.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前景展望[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32(6):100-103.
[4]徐慧娟,胡啸,何云,等.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5):208-210.
[5]王军,宋斐,周广礼,等.关于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管理对策的探讨[J].绿色发展与环境研究,2013,6(1):23-26.
[6]飞.关于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总结与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7):483-484.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问题;解决对策
前言
为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 2000年5月建设部《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提供了具体的技术依据。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479座,全国已有650个设市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约占设市城市总数的98.9%,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2亿m3/d;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在逐年增加,目前已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 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55.3%。因此, 作为城市水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之一,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1.城市污水处理厂现状
我国污水处理厂虽然已具一定的规模和数量, 但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大城市和一些经济发达的中小城市, 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有的还属空白。目前已经建成投产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中, 平均负荷率在62%左右,个别地区污水处理负荷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污水处理厂即便能保持正常运行, 但出水水质还不能做到稳定达标排放,造成污水处理厂运行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是运行经费不能到位, 污水处理厂运营显得力不从心;管网收集系统建设滞后, 污水进不到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设施难以有所作为,工业企业排入下水管网的废水严重超标, 致使污水处理厂对高浓度废水处理起来“无能为力”;政府相关部门对污水处理厂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使一些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工作不力。
2.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体制不顺,运行经费不足
我国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厂属市政公用行业, 特别是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仍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 造成污水处理厂是事业单位但不具有监管职能, 是企业又不具有对成本和收益的控制权。这样, 一方面给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管理和运作带来困难, 另一方面抑制了污水处理厂的发展活力, 对节支增收和事业发展缺少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由于管理体制不顺还造成了政府出台的政策不能很好地得到执行的问题, 如关于污水处理费征收的文件不能执行到位, 欠交、拒交的现象严重, 有些地区征收率不足10%,这导致了污水处理厂的经费严重不足,运行经费不足,必然导致一些处理工艺不能运行,处理工艺运行不完整,实际处理出水水质达不到设计要求。
2.2 污水管网不配套,或者污水处理厂建设不配套,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不协调
城市污水管网不配套,造成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和进水水质难以合理确定,投入运行后实际值与设计值往往相差较大。一部分由于进水流量超过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处理水量,导致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行,降低了处理效果;另外相当大一部分进水流量没有达到设计规模、水质浓度偏低,导致污水处理厂没有发挥应有的投资效益和环境效益,有的甚至导致污水处理设备的功能丧失。
2.3工艺运行管理水平较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现代化的污水处理设备技术含量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维护,而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相当一部分员工是建厂征地的农民,普遍存在学历层次偏低、技术素养较差的问题。这些员工有待进行技术、技能的培训,否则会影响运行成本,甚至造成工作失误。
2.4 污泥处理、处置不受重视,易造成二次污染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量较大,如不能妥善处置,将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国家规定对于污泥必须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据调查, 在全国所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对污泥进行了浓缩、消化稳定和干化处理的还不到30% ,真正进行了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就更少。这种状况势必给环境带来再次污染的隐患,如对地下水、农业用水产生了污染,可造成大面积死鱼、农作物受损等污染事故。同时,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池、曝气池及污泥处理系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恶臭,对周边环境产生了污染,有的污水处理厂因选址不当,产生的恶臭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3.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改善对策对策
3.1不断转变和完善管理体制,拓宽投资渠道
针对运营管理体制中的问题,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 尽快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要通过改制, 使现有的国有污水处理厂以股份制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建立市场经济的运营体制,把污水处理作为一种商品生产过程,根据污水厂的处理水质和水量来收取运行费用。提高污水处理收费的标准,适当开征污泥处理费,以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部分建设资金和正常的运行费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将现行的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调整到略高于污水处理成本的水平,同时收取污泥处理费,增加污泥处理、处置环节的投入,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3.3 污水管网与污水厂的同步规划与建设
城市污水收集与输送系统的建设和正常运行是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置的前提,污水收集系统必须与污水处理厂同步或先行建设,才能达到污水治理的目的。目前许多城市排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不能发挥效益。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远大于目前需要,从而造成大量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的主体设施,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应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保证管网的收集能力与污水厂的处理能力同步发展。
3.4 做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水平
在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中,各运行岗位人员要做到“四懂四会”,即: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懂厂内构筑物的作用和管理方法,懂厂内管道分布和使用方法,懂技术经济指标含义和计算方法、化验指标的含义及其应用;会合理配气配泥,会合理调控曝气,会正确操作污泥的回流与排放,会排除运行中的故障。各城市污水处理厂应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工作力度,加强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定期或不定期技术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与设备维护能力,从而提高工艺的运行水平、降低运行成本。
3.5提高污水和污泥的资源化程度
经过处理的污水达到标准后就成为了资源, 如果直接排入水体而不进行有效利用就是浪费,尤其是干旱、半干旱的缺水地区。因此,一方面要建设分类供水系统,为实现中水回用建立基础,另一方面,要制定积极的政策措施,采取经济手段鼓励中水回用防止浪费。同样,对于污泥也要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来鼓励和支持污泥回用,加大对污泥处理的研究力度,做到保证污泥得到有效处理,不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最大限度地利用污泥,变废为宝,实现污泥利用的资源化。
总结
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各区域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却还是任重而道远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仍然面对着很多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应积极的对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真正的提高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的效率,改善我国各城市的整体水环境。
参考文献
1 以就业为导向,适时调整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体现着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
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中,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企业需要的是上岗即顶岗的毕业生,而许多毕业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较差,很多单位不得不对新人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培训。在这段时间里,单位不但用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还要为培训而支付大量的人力、财力,而将来一旦培养对象跳槽,又会造成单位人才投资的巨大损失,所以企业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实践能力。
针对以上现象,加之市场调研结果,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就业于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施工技能,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将最后一学期毕业设计时间由原来的七周改为三周,将原来的给排水管网设计内容改为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相应的增加了顶岗实习时间。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加实际工程项目或工作任务,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在实习期间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实习结束后,学生需要回学校通过毕业实习答辩,根据实习答辩情况、学生的实习日记、总结及企业对学生的鉴定综合评定实习成绩。通过顶岗实习锻炼,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2 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进行课程整合
结合目前专业学制和学时特点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基础理论课适当精简内容、降低难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突破学科体系束缚,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对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做了如下调整:
首先,根据水处理工艺的发展――水处理工艺不再区分给水、污水,我们将原来的《给水管网工程》、《排水管网工程》课程整合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将《给水处理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整合为《水处理工程》。原来的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分开设置时,其中关于沉淀池、沉砂池、调节池等内容需要重复讲解,既浪费课时又让学生觉得繁琐,而合并后的水处理工程将所有的处理工艺放在一门课程中讲解;在给水排水管道工程中,关于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冰冻深度等内容不再重复,这样不但节约了课时,而且内容更加合理、连贯,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整合后的课程,在教材选择上,可与高职高专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相一致。其次,考虑到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是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往往是“水暖不分家”,为了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也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地就业机会,我们在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增加了《供热工程》课程,学生反映良好。再次,依照行业发展的现状,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在原有建筑给水排水的基础上增加《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
新的教学计划在投入到教学中后,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所提高,而且也缩短了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的适应期。
3 注重实践教学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作为重要任务,经过多次修改与讨论,构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以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中心,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与理论课程体系相对应的实践课程体系。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除集中安排各类实习外,在理论教学中同样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技能的原则,课程内容包括实际操作的训练,明确训练达到的基本要求。在新调整后的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课时约占总课时的50%,能够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就有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毕业后能够直接或较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使他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争得一席之地。
实践性教学过程必须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完成,才能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给排水教研室大多数都是年轻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所以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对实训课程重视的态度,目前很多的实践性课程由机电与环境工程学院暖通专业有经验的老教师担任,并与暖通专业合用实训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培养年轻教师来担任实践性课程。
为满足现在市场持证上岗的需要,使学生在获取本专业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获得与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后直接上岗。实践教学采用单项与综合相结合、模拟与实际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边讲、边教、边做。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而且学到的知识更加实用,教学效果良好。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师素质是关系到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学院十二五规划和我院给排水专业师资力量年轻化的实际情况,在师资力量建设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4.1 连续几年引进数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给水排水专业的教师,其中有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充实了我们的专业教师队伍,能够更好地带动整个教研室的理论实践教学。同时我教研室与具有实践经验的部分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建立了稳定的聘任关系,定期的聘请他们到学校给教师、学生传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让我们及时了解专业动态。
4.2 鼓励现有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在职研究生学习,继续提高学历水平,逐渐形成学历层次高、职称比例协调、业务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针对多数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实践机会较少的情况,不能很好的适应于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过程的情况下,我们有计划的安排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和新引进教师到有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培养其工程实践的能力,这为课堂实践教学提供了师资保证。
4.3 努力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外聘教师队伍。就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安排青年教师、外聘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能抓住重点。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life sewage pollution stauts i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Tongling County, summarized the life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Tongling County by analyzing life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roposed the control measures.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生活污水;对策;铜陵县
Key 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life sewage;countermeasures;Tongling County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73-02
0 引言
城市与乡村之间无论经历多少的对立、分离,最终都一定会融合在一起,城乡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基本达到了城乡一体化,但是我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仍未达到,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1 铜陵县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
农村生活污水不是单一的,包括洗涤、沐浴、厨房炊事、粪便及其冲洗等。由于铜陵县地域特点农村居住习惯复杂多样,既有山区农村民居较分散,也有经济发达区域居住集中。随着近年来经济建设,农村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废水的性质也有了较大改变。农村生活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是不一样的,具备自己的特点:农村人口不像城市那么集中;没有统一的污水收集管网;除部分区域有农家乐外,大部分是家庭污水;有的地区有小型工厂和作坊。
总而言之,铜陵县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很复杂,具有来源多、增产快、污水成分复杂、水质及水量变化大的特性[1-2]。但是我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还不成熟,各方面都还很不完善,连建设和管理也都落在后面。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资金的投入太少,另一方面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治污技术。
2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2.1 国外常用的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比如美国、以色列、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和西欧这些国家,污水的处理和净化都是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的降解和植物的吸收利用,即将污水投配到土壤表面具有一定结构的渗滤沟中。这项技术的去除率能达到70%~90%,对悬浮物、有机物、氨氮、总磷和大肠杆菌都很有作用。也有许多国家采用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比如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这套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由人工基质和生长在其上的沼生植物,原理是利用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的共同作用,污水里的污染物会得到过滤和吸收,从而净化污水,是一种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氧化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方法在德国、法国和美国比较常见,主要是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来去除污水的污染物,优点是基建投资少、运转费用低、维护简单、便于操作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国家采用将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组装成一体化装置,适合分散的污水处理系统。如日本研究的主要采用厌氧—好氧—二沉池组合工艺的一体化装置,其出水BOD5
2.2 国内常用的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 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越来越进步,许多的污水处理试点单位,都在原来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上做了改进,开发了许多新的污水处理技术,比如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生物接触氧化槽、生态塘污水处理系统、厌氧沼气池污水处理技术、各种有(无)动力式地埋式(半地埋式、地面式)污水处理设备等等。
3 适宜铜陵县美好乡村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3.1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s)处理系统是对自然湿地的模拟,它的净化作用是通过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基质和微生物三者的协同作用来体现的。湿地系统是一种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系统,是由按一定级配充填的基质/填料(石等)组成,挑选一些像芦苇这样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确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种植在床表上。如果将污水投配在种有这些植物的土地上,污水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时,就会在耐水植物和土壤(填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下,污水中的污染物就会通过过滤、根系截留、吸附、吸收和植物光合、输氧作用,促进兼性微生物分解等等方法,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只要污水经过系统,就会被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水质就能得到净化。如果湿地的基质是碎石或沙石材料时,会有较好的去除有机物的能力,但是脱氮除磷的能力较低。以土壤为基质的下行流垂直天壤湿地,以土壤为基质或以有脱氮除磷能力的复合基质为填料的人工湿地具有很好的去除N、P的效果,通常N去除率≧85%,P去除率≧95%,人工湿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建造和运行费用远低于传统污水处理厂;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可进行有效可靠的污水处理;能耐受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可直接或间接提供效益,在我县的胥坝、西联、东联等乡的自然村具有发展的优势。
3.2 土壤渗滤净化系统 在人工控制下,污水经过土壤-植物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的处理,达到净化的效果,是无动力处理工艺。土壤渗滤净化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的污水净化工艺技术,它的规模不大。原理是利用土壤—填料—微生物—植物共同作用处理生活污水的复合净化工艺。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因为整个处理装置都是放在地下的,所以不会影响美观,也不占地方;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小;在去除BOD同时,能去除氨、磷。净化出水水质良好、稳定、可用于农业灌溉;建设容易,维护简便,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不污染地下水等。
在我县生态环境现状较好,森林植被保护较好的山区自然村可大力推行该类处理模式,解决山区分散居住造成的污水收集困难,是较好的分散型处理模式。
4 铜陵县美好乡村建设生活污水污染治理对策
4.1 把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充分利用目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和建设美好家园的氛围,落实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要求,能力做好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分析农村产生生活污水的原因,做到防患于未然,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也一定要加以完善。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且加强监督,不允许任何人有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在污染源头上加以控制,把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4.2 因地制宜地确定各地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路线
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有许多种,各地应选择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特点、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目标的方法,而且也要经济有效、简单可行性高、节约资源、与自然环境契合度高的方法,努力做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如果这个农村地区村庄密集、经济发展的较好,适宜采用微动力生态集成技术与设备;如果这个农村地区供水比较方便,则适宜采用利用河流、水塘和湿地的无动力复合生态处理集成系统,这是利用供水方便的优势,更合理有效的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具备成本低、高效率、无动力的特点。我们应该积极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的规划,努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污水管网的建设也要加快,积极推进雨、污的分流改造,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立,到2015年的时候,要让所有的重点县镇都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并且做到污水处理负荷率到8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我县要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对于靠近城镇的村落采取加大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将其纳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吴文学,郝阳,张利伟等.中国农村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10(1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