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采矿工程;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TD43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采矿工程现状分析

我国人口数量较大,以至于人均资源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在经济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随着这一进程的逐渐强化,我们国家将会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技术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这也是我国出现采矿安全事故较多的原因之一,这不但对工作人员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国民经济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从而最终制约了矿产资源的开采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由于我国采矿技术水平较低,我国资源回采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从而损失了大量的矿产资源。

2、目前金矿在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采矿技术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差距,落后的技术问题使得资源的回收率大大降低,从而损失大量的资源。鉴于此,国家越来越重视采矿技术的发展问题,我国的矿产资源开采技术也有了较为显著的进步。但是,采矿工程的管理理论和技术却滞后于采矿技术的发展。矿产资源所使用的采集方式比较传统,管理比较粗放。此外,我国很大一部分采矿企业在运营规模方面更青睐开采条件较好的矿山,而对于那些较差的矿山则持忽视态度。

2.2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需要开挖一系列巷道和井筒,且大部分过程都是地下作业,因此,矿产资源的开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质条件的严重制约,所以,具体开采技术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矿产埋藏的地质条件因素。虽然如此,采矿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常见的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1)顶板冒落;(2)底鼓;(3)瓦斯突出或爆炸。这些事故严重威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3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采矿工程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问题。由于金属矿产资源的开采需要疏干和排泄大量的地下水,从而使得地下水位大大降低,进而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地表植被由于缺水而大面积死亡,粮食产量大大降低甚至绝收,地表沙化问题严重等。此外,金矿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流入地表或渗入地下水体中,引发居民饮水污染等问题;(2)土地资源问题。矿产资源的开采引起地表严重沉陷,破坏了大量的耕地、草地、林地或一些基础设施。此外,矸石堆放问题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解决采矿工程中问题的对策分析

3.1加强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培养及其基础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必须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1)加强对采矿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增强其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创新能力,从而可提高其在采矿技术方面的研发能力;(2)大力改善采矿工程的基础设施情况,为采矿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进一步提高其创新能力。此外,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也要与矿产资源的开采情况保持同步发展,加强对采矿工程的管理和审批,提供适当的政策支持,促进采矿工程的健康发展。

3.2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为提高采矿工程的安全性,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可采取以下三个安全措施:(1)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保证开采等一切工作以安全为第一原则。在现代采矿工程中,不管是应用的采矿设备还是采矿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在当前的采矿工程中,作为采矿企业必须加强对采矿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通过采取分阶段和循序渐进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和强化采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其更加熟练地掌握各种新型设备与技术和材料的应用,从而更好地确保采矿工程顺利安全高效的运行。通过教育,强化采矿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加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加大对采矿人员的关心与爱护,从而更好地培养其对企业的归属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采矿工作中来;(2)对井下各设备的安全性进行定期评估,各项作业的进行必须验证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3)加强安全预防工作,对于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区域或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加强采矿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3.3重视采矿工程中的环境保护

目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采矿过程中,人们更加重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开采难度比较大,生态环境又比较脆弱的地区,更应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比如,在开采矿产资源后,做好土壤覆盖和填埋,然后种上植被,保护当地的土壤等环境,以免雨水冲刷,引发泥石流等灾难。

3.4改进采矿工艺

为尽可能地降低采矿工程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应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改进井下污水处理技术。安装新型水泵,以进一步处理污水中的煤泥,净化后的水可循环使用;(2)减轻地表塌陷。金矿资源的开采应尽量减轻地表的沉陷,避免对地下水体的破坏,为此,应采取合理的开采方法,如房柱式开采方式或充填开采方式;(3)减少矸石的排放量,禁止矸石随意堆放。采矿机要合理选型,以采矸量最小为原则。还应确定合理的开采方式,若矿层较厚,可采取分层开采方式。

3.5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制度规范是采矿工程安全进行的执行标准和准则。只有制度完善,执行到位,责任落实才能确保采矿管理有规可依。目前制度不健全和执行不到位是影响采矿工程安全施工的首要因素。尤其是操作不当,维修不全面,综合平衡,验收形式化,现场管理不严等问题。一是,完善并落实设备库管、操作、维养、验收制度和人员职责; 二是,完善现场管理制度和人员职责; 三是,完善技术管理"综合平衡及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四是,建设设备安全运行的企业文化、班组文化。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采矿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对于现代采矿企业来说,更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结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我国采矿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虎.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3(8):181-182.

[2]李治学.浅谈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相关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3(20):32-33.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提高 矿山测量 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TD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130-02

我国采矿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如何提高矿山测量工作的准确性,是采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矿山测量准确性的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采矿施工的效率与质量,避免由于矿山测量误差导致的采矿事故。

一、提高矿山测量准确性的意义

1、矿山测量的含义

矿山包括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建材矿和化学矿等等。矿山测量是矿山建设时期和生产时期的重要一环。由于矿山测量工作涉及地面和井下,不但要为矿山生产建设服务,也要为安全生产提供信息,以供领导对安全生产做出决策。矿山测量的任何疏忽或粗率都会影响生产或有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发生。因此,矿山测量在矿山开采中的责任与作用都是很大的。矿山测量是综合运用测绘、采矿和地质等多学科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研究矿产资源勘查、规划设计、建设开发和生产经营过程,从地面到井下,从矿体(煤层)到围岩,从静态到动态的空间信息采集、处理、表达、利用,据此解决资源合理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问题的一门科学技术。

2、提高矿山测量工作准确性的重要性

矿山测量工作是矿区正常生产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为矿区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提供保障,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应用性非常强。在矿山生产与建设过程中,由于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矿山测量工作中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失误,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矿区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为了能够有效的预防矿山测量工作出现一些失误现象引发安全事故,威胁矿山测量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损害采矿企业的经济利益,必须重视矿山测量准确性的提升。从整体层面上来看,矿山测量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井下部分与井上部分。这两个部分中包含了不同的外业工作与内业工作,因此要重视矿山测量工作准确性的提高,将内业工作与外业工作作为目标,加强矿山测量工作中井下部分与井上部分中不同的内业工作与外业工作,主要从矿山测量工作中的现场标定、绘图、解算、记录以及实地测量等多个方面提高测量准确性。同时,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先进的测量技术被开发出来,所以矿山测量工作人员应当重视新型测量技术的应用。

二、提高矿山测量工作准确性的方法

1、提高测量人员素质,严格执行测量规程规范

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和责任心是矿山测量工作的基础,是保证矿山测量工作得以实现的关键。因此,在测量工作中必须提高测量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总结经验,从已发生的失误中吸取教训,避免工作失误,才能完成各项矿山测量工作。测量规程是测量工作必须遵守的标准,测量人员必须认真理解、掌握规程的要求,把实际测量的结果与规程要求进行对照,找出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才能确保各步骤测量结果在规定的误差或限差内,才能满足矿山测量的要求。同时,加强对矿山测量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加深技术人员对矿山测量工作的施测关键、技术环节、测量成果获取的掌握和熟悉程度,有助于提高矿区工程测量精度和效率,确保矿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2、做好外业测量工作与内业测量工作

(1)各项测量工作前必须对仪器工具进行认真检验及校正。测量仪器、工具是获取数据的基础,如果仪器、工具在非正常状态下工作,就难以保证测量结果的质量,造成不应该的差错,对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准仪、光电测距仪、陀螺经纬仪、全站仪、钢尺等)必须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校正和维修,确保测量仪器、工具的完好,才能取得准确的测量数据和结果。

(2)对测量控制点进行认真检查和核对。在进行矿区控制网加密和近井点联测工作时,对受开采影响的控制点,在利用前必须进行检查测量,确认未受影响后才能使用。在井下进行延伸导线测量时必须严格执行《规程》的有关规定,即在延长导线之前,必须对上次新测量的最后一个水平角和边长按相应的测角精度进行检查,如果不符合要求,应继续向后检查,直到符合后,方可由此向前延长导线。

(3)检查与复算外业测量工作中的原始记录。外业测量工作在完成之后,应当及时的检查与整理外业测量手薄中记录的测量结果,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确保测量结果符合《规程》中的相关要求,在确保外业测量结果完全满足相关标准之后,才能够进入下一步测量工作。

(4)内业测量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复测复算工作。复测复算工作对于保证测量工的准确度尤为重要。测绘人员在根据外业观测数据以及内业计算成果进行绘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对算簿”中的相关成果进行,而且必须要求“对算簿”中的相关测量成果必须经过对应的测量管理负责人签字确认之后方能使用。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由于资料错误而导致绘图结果出现误差的问题。

3、充分重视矿山测图要求

矿山测量图是指挥生产的重要工具,对矿图的绘制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要求矿图在内容上要能全面反映井上下生产建设状况,在绘制精度上应满足《规程》的有关要求,在时间上要及时地反映生产动态,同时还要求图面清晰、美观,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对矿图的基本要求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致使在生产中由于矿图问题而影响安全生产。

(1)要求矿图绘制内容齐全,主要按《煤矿地质测量图例》新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绘图,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矿图的内容不齐全,不能全面反映生产状况,特别还应指出的是有些绘图人员很少下井,不深入了解生产情况,只在图面的美观上下功夫,一些工作检查也往往不注重图纸内容的检查,而注重表面,这些都是影响图纸内容不齐全的原因。

(2)要求矿图绘制的准确性,主要包括矿图绘制的精度要达到相应的要求,同时要求矿图要正确地表示井下巷道、峒室、回采工作面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及井上下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建立了碎部测量记录,及时把各个迎头的躲避所、绞车窝、水窝以及车场开宽等特征记录下来,及时上图,这对沿空掘巷非常重要。有报道某单位就因为采空区顺槽中的水窝没有标示,造成新的工作面设计时与水窝煤柱太小,在掘进过程中,造成透水事故,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是造成停头停产,经济蒙受损失,影响接续。

(3)要求矿图的填绘要及时,以正确及时地反映采掘工程的动态,在矿区内有小煤窑或者有和本矿矿界相临的矿井开采的情况下,还应及时对小煤窑的采掘情况进行填图,因为小煤窑开采造成的积水或瓦斯积聚对矿井生产的安全威胁极大,特别是在矿区内有的小煤窑开发历史久远,已无法进行测绘,这时便应认真进行调查,防止与矿井采掘发生误透,造成事故,要定期将相临矿井的矿界附近的巷道填绘到图纸上以防越界。

4、加强施工标定时的测量工作

(1)仔细核查设计图纸。尤其是对于部分精度要求极高的设计图纸,要进行导线设计、计算,确保标定结合要素的准确性,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及时的上报相关设计部门,在确认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再进行后续的标定。

(2)对标定用数据进行核对。在进行施工标定作业之前,对标定中需要用到的起算数据、起算点位置等进行核对,对用到的数据资料等进行核对,保证计算中与计算资料结果的准确度。同时,还需要在现场对标定工作中用到的测点位置进行核对,例如对已知水平角、边长等进行核对,之后在进行标定。

(3)对标定工作要认真检查核对,在煤矿测量中,标定工作不外乎根据导线点确定巷道开切、边坡的位置和根据巷道设计方向和坡度标定巷道中腰线,为确保这项工作的正确性,一般均要求进行两次,或一人标定另一人检查;在标定“指向角”时,还要求标定中线方向后,重新测量“指向角”,以核对所标定巷道中线方向的正确性。

5、重视新型测量技术的应用

随着测量通信技术与数字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矿山测量新技术已经成为现阶段提升矿山测量工作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1)重视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应用。测绘工作是每一项工程进行建设的首要前提性工作,其准确性对于工程建设以及运行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GIS技术作为一项有助于测绘工程的信息系统,在煤矿测绘中有着广泛应用。GPS技术不仅具备导航功能同时还被广泛应用于土地类测量、地质工程的测量及航空摄影等方面,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GPS技术的应用观测时间比较短、定位的精准度高、可以建立三维的坐标系、操作性也很便捷。总而言之,具备自动化程度高、全天性、高精准、便捷携带及高效经济效益等绝对优势,是不可缺少的新型测绘技术之一。GPS技术在煤矿测绘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分析为以下几方面:①监测矿区内大面积沉陷状态;②构建整个矿区内的控制网;③监测建筑物变形及井简状态;④监测露天方位矿边坡的稳定性;⑤监测露天矿区内各种车辆调配情况。这一技术的应用为煤矿的安全调度及生产工作提供了可视化的操作,是煤矿安全化生产的有力性保障。加强GIS技术在煤矿测绘中的运用,不仅是提升该工程行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更是顺应社会科技发展潮流的行为。GIS技术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广泛应用势必为煤矿工程及其它工程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2)重视RS(遥感)技术的应用。RS即遥感技术,次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外层空间及高空中截取到来自地球表面的各类地理电磁波,再利用对这些电波的扫描、传输和处理工作,达到对地表各种现象和地物的远距离空测与识别。利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可监测到地表植被与土壤的光谱,用来获取植被或农作物的生产状况,为“地下开采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题提供真实数据,也可以为合理性开采提供依据和参考。RS技术在煤矿测绘中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对矿山周边区域环境大范围实施监测;②对于煤矿周边环境危害范围和影响的具体化程度进行监测;③有效的所开采矿山场地的地表沉陷程度进行监测;④与GPS技术共同协作,对矿区周边的土地利用程度进行有效监测。

(3)重视全站仪的应用。智能化全站仪集光、电、机、磁于一体,将测距与测角合二为一的先进性的测绘仪器。国外的很多全站仪器都是通过存储卡或其内部存储器及电子首簿进行数据记录,而且具备双向传输功能,可以接收到外部计算机指令且可直接由计算机完成数据输入工作,再通过外部的计算进行数据的传输。全站仪同时拥有经纬仪与测距仪的优势,通过数字方式表现测绘结果,而且操作便捷稳定性好并可以将数据信息通过电子手簿向计算机传输,广泛应用于煤矿测绘工作。主要应用在地形、地面的控制、工程、井下测员及联系测量工作等。而在矿山测绘工作被应用最广泛,将全站仪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煤矿内三维数据系统的建立,数据可以通过自动化采集、传输及处理操作,取代了以往手动记录繁琐而复杂重复性工作,而且全站仪还参与煤矿区地标监测、矿区土地复垦工程及矿区内施工等多方面工作。

(4)三维处理激光扫描类技术的应用。三维处理激光扫描类技术应用所要用到的设备主要有GPS定位装置、升降台、数码相机及三维处理的激光扫描仪。此技术是通过三维处理的激光扫描仪器采集数据,然后将采集来的数据在和全球标准坐标进行融合,可以通过多类格式传输出,还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同V.C++结合,将数据转化为源代码。与传统的测绘方式相比较,此技术具有以下优势:可以实时性获取三维信息;空间的精准度高;获取数据详细且可观察到图片格式的数据特性;捕获数据效率高且精准度高,提高了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效率;操作更加简便,费用投资更少,应用更广泛。三维处理激光扫描类技术在煤矿测绘中主要应用如下:①通过对地质的剖面测量来获取较精准的地质剖面类数据;②对井筒安装及其断面部位的测量;③对露天矿区资源储存量的精准测算使其的管理更便利;④对地表的变化状态进行监测。

(5)重视RTK技术的应用。RTK技术的实施是基于俩个监测站之间截波相位被有效处理之上,保证及时有效的提供其观测地所处的三维坐标,并且可以实现厘米单位的高精准度。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保证在野外也能迅速的得到厘米级别的高清精确度的测绘方式。它主要是实时及动态性的截波相位应用技术,更是对GPS应用的重大进步,给地形测图和工程放样及各类控制测绘提供很大的便利,对于在野外坏境下的测绘成效大大提高。RTK技术在煤矿测绘中主要应用于:①井田区域内地形图的测绘:应用RTK测绘技术测量时,另外架设一台接收仪,就可以在数秒内开始测绘工作,由于精密性单点定位技术的深入应用,可以为井田区域内地形图的测绘带来极大便利;②在工业广场场地的施工测绘:在技术限制以前,由于工地各种扫描工作时所构建筑物体会使卫星信号受遮挡,而造成GPS接收机的使用施工测绘不便。而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室内接收机,对于煤矿工业广场内的构建物体的测绘工作,就会排除掉上述不便,使工程的质量及效率大大提高。

(6)重视ISS(惯性测量)技术的应用。ISS技术指的是惯性测量类系统,它本质上也是一类区别于GPS的导航功能定位技术,而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它的全天侯、自动化以及灵活机动性。因为GPS是有受卫星信号限制的局限性,而惯性测量(ISS)系统则可以弥补次缺憾可以随时随地的对工程进行测量,为煤矿内工程的测量提供了一类新的可选技术方式。它的运用原理是惯性导航,可以同时比如距离、经纬度、重力感应、高程、方位角及垂线偏差等数据的测量。而ISS在煤矿测绘中的惯性测量性系统可分为捷联式和平台式系统,在煤矿测量中的应用表现为以下及方面:①监测地表沉陷或变形;②地震的预防与测量;③监测管道的偏移;④控制性测量,检测已存在的控制点,或者航测控制且对控制点进行加密处理;⑤同GPS全球定位性系统组合形成具有更高精准度的定位类系统。且次系统可以建立精确的大地水准面积三维坐标,形成模型类系统,对数据也可进行迅捷处理,从而对于ISS与GPS各自缺陷进行了互补,其导航和定位的精确度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明显的有很大提高。

三、结语

矿山测量是采矿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矿山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采矿工程中的整体进度与质量;因此,矿山测量人员应当重视测量准确性的提升,根据矿山测量的实际状况,采取合理的测量方式,重视新型测量技术的合理应用,以此提高矿山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查品民.如何提高矿山测量工作的准确性研究[J].河南科技,2013(19).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矿井;通风;重要性

Abstract: as everyone knows the geological work is around do well the safety in production of coal mine, based on service production line, in the coal mine production safety work play a decisive role, is an indispensable work in coal mine enterprises. To do a good job in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work, must catch good geological work.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e geological work, basic task,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geological research 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Key words: coal mine; ventilation;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开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地质工作研究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发展。为远景规划、矿区总体设计和矿井设计服务的地质工作,合称为煤炭资源勘探;为矿井建设和矿井生产服务的地质工作,总称为矿井地质工作。可见,矿井地质工作是从矿井基本建设开始,直到矿井开来结束为止,这一时期所进行的全部地质工作。它贯穿于建井、开拓、掘进、回来,即矿井生产建设的全过程。

矿井地质工作的特点及基本任务

矿井地质学是研究煤矿生产过程中与地质有关的所有问题的学科,它是以地质学为主体,与采矿工程、环境工程、资源经济等学科密切关联的一门边缘应用学科。严格的意义上讲,该学科不具有独立性,没有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仅仅是把地质知识应用到矿井生产中,解决矿井生产中的问题。

矿井地质的特点: 保证矿井生产建设的正常安全进行和高速发展;保证国家煤炭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

矿井地质工作的目的在于从地质角度保证矿井生产建设的正常安全进行和高速度发展;保证国家煤炭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矿井地质工作需要完成下列任务:查明地质条件;提供地质资料;指导采掘生产;

组织矿井勘探;进行储量管理;调查伴生矿产。

3、矿井地质工作的意义

矿井地质工作具有以下意义:

①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性

地质体是异常复杂多变的,只有在充分了解地质情况的基础上,矿井建设和煤炭生产才能达到技术合理,经济高效,否则工作就陷入盲目,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危及安全。

②矿井地质工作的必要性

任何一项工程的建设,都离不开地质勘查。煤矿生产也不例外,从寻找煤田煤矿的规划设计矿井建设煤矿生产(出煤),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精度、循序渐进的地质工作。

③矿井地质工作的迫切性

机械化采掘是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具有高产高效、经济安全、劳动强度低和回采率高等多种优点。但机械化采掘(特别是综采)适应地质条件变化的能力低(据统计,我国综采工作面开机率为29%),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准确查明和预测地质条件的变化。

4、矿井地质研究工作的现状分析

矿井地质学是研究煤矿开发过程中的地质问题和矿产资源经济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它是以地质学为主体的边缘应用学科。矿井地质学是正确进行矿井地质工作的理论依据,矿井地质工作是矿井地质学发展的基础。

①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系统的研究

煤矿地质安全保障系统其内涵为:采取以地质构造量化预测评价为先导,井下物探、钻探相配套的工作面超前综合探测的技术途径。地质安全保障系统包括两大主题,即生产地质保障和安全地质保障。具体就是说:一是准确地查明采区乃至工作面的开采地质条件,特别是采区和工作面内隐伏构造及顶底板条件,以保障综采工作面的顺利展开;二是有效预测和防治诸如煤与瓦斯突出、突水等矿井地质灾害,以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总之,根据高产高效矿井机械化、集中化程度高的特点,以地质量化预测为先导,以物探、钻探等综合技术为手段,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地质工作的动态管理。为综采工作面的开采设计和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

②井下探测技术的应用

井下探测技术的推广应用、总结提高,促进了矿井地质学科的技术进步。当前主要应用的技术: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技术、瑞利波探测技术、地质雷达探测技术、井下直流电法探测技术、槽波地震探测技术、CT探测技术等等。

③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

[1]计算机的应用得到普及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矿井地质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有了较大的进展。在资料的管理、物探数据及图象的处理、动态的监测等方面都得到了应用。

[2]GIS在矿区的应用

GIS是以采集、计算、存储、分析、管理和应用一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矿区的GIS可以将所有矿山测量的信息包含进去,经过数据处理,为矿区的生产管理、数据检索、环境保护、事故处理和规划开发等提供决策依据。将图形数据和非图形数据统一处理,直接为煤矿生产服务

④煤矿地质灾害的研究

煤矿地质灾害包括地面塌陷、井筒变型、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突水淹井事故、煤岩瓦斯突出等,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⑤煤矿陷落柱研究

煤矿岩溶陷落柱是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之一。加强对煤矿岩溶陷落柱的成因、分布规律、对生产的影响及防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⑥煤系硬质高岭土矿的开发应用

煤系共生硬质高岭土矿资源分布广,储量大,质量较好,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

⑦矿井水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我国煤矿矿井废水处理与回用研究起步较晚,且处理率较低。近几年,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所属各矿对矿井水的处理,尤其是深度处理方面的工作才逐步展开,环保工作者积极研究矿井水处理和合理利用的有效方法 。

⑧ 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等

近年来,对煤中有害元素的赋存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受到重视。我国也开始调查研究煤(包括煤矸石)中有害元素以及在洗选、燃烧等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富集、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5、结论

总之,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做好矿井地质工作,对瓦斯事故、水灾事故及顶板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在煤矿企业中,只有正确认识矿井地质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才能对本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把工作开展的更好,因此,矿井地质既是一项专业技术工作,同时又同生产实际紧密相关,对煤矿安全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先鹏.加强矿井地质工作实现煤矿安全生产[J]. 煤炭技术,2006,(07) 

[2]吴立新,张世荣.加强中小型断层的预测促进煤矿安全生产[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2,(03).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个人背景;管理理论创建;管理思想特征;影响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1-0034-05

在西方管理思想史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个人背景包括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工作经历以及个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理论传统对管理思想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意义。有一些问题和事实特别引人入胜。比如泰勒被称为“来自车间的管理学家”,法约尔被称为“来自办公桌边的管理学家”;又比如,泰勒和法约尔早期工作中没有领工资或工资很少,但他们在工作中都很注意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关心和思考;再如对霍桑实验早期的试验之一的照明实验的结果,早期的专家没有能作出恰当的概括,而梅奥比较好地作出了说明,为什么泰勒反复强调劳资双方合作的思想革命才是科学管理?我们试着对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解释时,发现他们思想的特点和具体的理论创建都可以从其个人背景中得到一定的线索甚至答案。在这里,我们选取了现代管理的早期的几位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思想家,对他们的个人背景对其管理理论的创建和思想特点的影响作了初步的归纳总结,希望这种总结对管理思想工作者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家庭环境及教育对管理思想建立的影响

1.富裕的家庭条件为其理论的研究免除了后顾之忧

法国管理思想家、一般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法约尔(1841―1925)和科学管理之父、美国思想家泰勒(1856―1915)都曾经做过工厂一线的工作,没有工资或工资很少,但他们与其他工人不一样,他们自觉地思考现存管理制度问题,而不是思考怎样赚钱谋生,也不在乎工资的多少。正是基于他们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使得他们有更多时间和更好的条件去研究感兴趣的管理问题。

泰勒生于美国费城杰曼顿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律师,泰勒开始在费城的恩特普里斯水压工厂当模具工和机工学徒,因为家庭富有,最初4年的学徒期没有给泰勒发工资,1878年学徒期结束后才拿到每周3美元的工资。可是,泰勒在这里作为普通工人对工人的生活有深入的了解,看到了“恶劣的工业条件”、工人产量的限制、糟糕的管理和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思考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法约尔出生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其父亲是一个工程师,早年负责监督根据法国和土耳其之间的一项协议而兴建的各种建筑工程,回国后在勒普赞和勒泰伊的钢铁厂担任主管,富裕的家庭条件使得法约尔能顺利进入瓦伦司的一家工艺学校――皇家高等学校学习,17岁进入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校学习,毕业后被科芒特煤矿雇佣,成为一名采矿工程师。由于经济上无顾虑,所以法约尔从工作一开始就对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并认真思考管理问题,也使他能在实际的管理上青云直上,很快就当上了总经理。正是优越的家庭环境为他日后对管理实践管和理思想的潜心专钻研准备了条件。

社会学奠基人、组织理论之父、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1864―1920)和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澳大利亚出生的美国管理思想家梅奥(1880―1949)同样来自于富裕家庭。韦伯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经济宽裕且拥有广泛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家庭,父亲曾经担任普鲁士下院议员、帝国议会议员,这使得韦伯有条件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1891年韦伯获得博士学位。梅奥原籍是澳大利亚,同样来自于中产阶级的富裕家庭,让他能够拓宽研究视野,较积极客观地思考问题。梅奥在澳大利亚阿得雷德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并曾在大学任教,1922年移居美国。他们共同的富裕的家庭背景,使其以后的研究无后顾之忧。

2.家庭文化氛围与思维方式

泰勒出生在一个有良好文化环境的家庭,其父亲曾经试图让他子承父业,对他从小进行了严格的文化教育训练,他的母亲也是一个颇有优良品质的人,泰勒的性格很像母亲,个性坚强,活跃好奇,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生活作风严格,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为其艰苦的、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泰勒是一个清教徒,清教的一些思想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好奇、坚强、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为人严格但不失幽默风趣等等。泰勒孩提时代就曾经喜欢科学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对缺乏优良的方法充满了不满,希望能按照事实改革事物,并且还发明了一些精巧的器具,这些都对他后来的科学管理思想创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严谨的家庭环境使泰勒养成了严格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这也影响了其科学管理思想的特色。法约尔来自一个文化家庭,父亲是一名工程师,并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法约尔受到父亲影响,受家庭环境影响,从小就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善于思考,拥有一个睿智的头脑,具有领导的才能和品质。韦伯的父亲是知名政治家,家庭充满了政治氛围,许多学者和公众人物经常造访,这对韦伯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他养成了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兴趣广泛的品质,一生积极参与政治研究,致力于思考如何使德国成为现代国家。梅奥从小生活在拥有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拥有舒适的文化环境,他从小就善于思考,并一直热心于科学研究。

3.教育背景的影响

泰勒接受的早期教育相当自由,除了阅读古典著作,学习法语和德语,还不时到欧洲旅行。父母把他送进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中学,还准备进入哈佛大学学习。那里的竞争非常激烈,常常一连学习几个小时甚至学到深夜,这导致他视力下降并且经常头痛。虽然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哈佛大学的入学考试,戴上眼镜之后也没有了视力和头痛的问题,但泰勒还是决定离开法学院。泰勒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许多管理经验和工作技能,从一个普通技术工人升为总技师,后又升为总工程师,在工作期间,他深感自己没有系统受到过高等教育,于是参加了新泽西州的斯蒂文斯技术学院的业余学习班,获得机械工程学位。这些机械工程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学习,为他的科学管理实验研究一,7-时和工作动作研究提供了专业知识基础。

在接受教育方面,法约尔是名符其实的专业出身,矿业学校毕业后就作为工程师在煤矿工作,以后一直在该煤矿所在的公司工作了26年。由于其一开始就作为工程师、管理者进入公司,所以被称为办公桌边的管理者。因为法约尔比较早地进入到领导高层,而且在高层管理岗位上工作时间长,其眼界比泰勒要宽,这也是他能建立工业管理理论甚至达到一般管理理论的重要原因。

韦伯除了在具有复杂社会关系的家庭受到熏

陶外,还受过正规的教育,他1882年进入海德堡大学攻读经济和法律,随后就读于柏林大学、哥廷根大学。1891年以《中世纪贸易公司史》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他受到过三次军事训练,对军队的组织制度非常了解,还曾经在军队服役,这使他对德国的管理特别是军队的管理制度有较多和较深的了解,为以后的官僚行政管理思想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

作为人际关系理论建立者的梅奥,早年在澳大利亚接受逻辑学和哲学的教育,并研究过心理疗法,在苏格兰从事过精神病理学研究,以后在美国大学里主要从事工业研究,这对其人际关系理论的建立有直接影响。梅奥与韦伯一样,比泰勒和法约尔接受了更多的高等教育,使得他们能以理论研究和大学教育为职业。

二、工作背景对管理思想特征的决定性影响

无论是泰勒、法约尔、韦伯还是梅奥,其管理思想均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他们亲身参加社会实践特别是管理工作实践,或者积极参加科学实验,对管理经验进行总结。由于他们参加的社会实践上的差别,也导致了他们的管理思想的不同。如果说,泰勒等几位管理思想家的家庭背景对其管理思想具有间接影响的话,那么他们的工作性质则直接影响了其管理思想的特征。

泰勒从哈佛大学退学后到费城恩特普里斯水压工厂去做模型工和机工学徒。他同情工人,但也对“不好的工业状况”感到忧虑,其中包括工人磨洋工、管理低劣以及劳资之间缺乏融洽气氛等。1878年泰勒转到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厂当一名普通工人,后升为职员、机工、机工班长、车间工长、总技师、总工程师。1881年泰勒在他25-岁时就开始进行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他仔细观察每一个工人,减少他在工作中浪费的时间和多余的动作,以提高劳动效率。实际上他在米德维尔的12年都在从事管理试验,这为他的工厂管理制度的思想和后来的金属试验奠定了基础。泰勒对生产率不高、工人磨洋工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区分了“无意的磨洋工”和“有意磨洋工”,并对后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责任在管理者。在此期间,为提高生产率进行了管理方面的尝试。泰勒1890年离开米德维尔钢铁厂,转到制造业投资公司任总经理,但由于不满于金融家们只知道“迅速挣钱”而“对制造业完全没有自豪感”而辞职,后来做起了管理咨询工作。泰勒参与的最富有挑战性和最富有争议的咨询项目是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实验和铲掘实验等几项著名试验,实施了他的一些新的管理方式,取得许多宝贵的管理经验。

泰勒在早期的工作中,作为一线工人和工长,对当时的工人的生产状况和思想情感方面都有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在后来的管理改革中遇到的阻力也使泰勒认识到,科学管理要能实施,必须要得到工人的支持同时也要得到雇主方面的支持,认识到科学管理中劳资双方的合作是前提和基础,也是科学管理的首要目标,所以他非常强调劳资合作在科学管理中的地位,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开篇就指出:“科学管理坚信:雇主与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除非实现了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否则不可能永久地实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反之亦然;同时满足工人的高薪酬这一最大需求和雇主的低产品工时成本这一目标是可能的。”泰勒作为一线工人出身,做过工长、机械工程师,主要关注的是一线工作,所以非常关注工时和工作动作的研究,被称为“来自车间的管理学家”。这一说法,也能说明和体现其管理思想的特点。

法约尔受父亲影响,17岁进入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学习,1860年19岁时毕业,成为一名采矿工程师,受雇于科芒特里煤矿。由于在防治地下煤矿火灾方面取得显著进步,25岁时晋升为矿长,31岁时成为一个煤矿群的经理,在公司陷入财务困难时,1888年被任命为总经理,开始对公司实行改革。他通过关闭部分工厂,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建立与其他公司的联盟,收购公司,扩展公司地盘;成立研究部门,充分利用公司的各位类专家在研究、制造和销售方面的能力;对公司进行准确定位,并进军新领域,如特种钢领域,获得竞争优势。他按照自己的管理思想对公司进行了系列的改革和整顿,克服了困难,把公司整顿得欣欣向荣。

法约尔在早期的著述中曾经提到过对组织工作的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他认为,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获得,非常强调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他认为由于大公司和其他组织日益增长,今后的领导必须接受管理方面的训练,而不是墨守以往的技术教育、商业教育的成规,不只是按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行事。他认为,在我们专业的学校中,缺少管理教育的真正原因是教育理论本身的缺乏,没有理论,就不可能有教育。然而,我们还没有一个经过大众探讨从而被确立认可的管理理论。个人管理理论并不缺乏,我们缺少的是众所认可的理论。方法并不缺乏,它们不尽其数。但是由于缺乏管理理论,在家庭、车间或国家事务中,好的和坏的方法鱼龙混杂,公众无法判别这些管理行为。他认为当时法国缺少管理教育是由于没有管理理论,因此他自己着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对管理的职能和一般原则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一般管理理论,他的理论对后来的管理学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法约尔正是因为作为总经理,对其下属各级组织和管理都较为了解,所以提出了不同大小的组织和组织的不同管理层对技术和管理能力需要不同的理论。对管理和其他经营活动作了区分,提出管理过程和要素理论,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还提出了管理的一般原则。

法约尔和泰勒的管理思想也有很大的区别,而这种区别正是他们工作经历差别的反映。泰勒从最低层做起,首先在工场实施他的方法,然后从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而法约尔从经理的观点创立他的一般管理体系,然后将其应用到下一级的组织机构中。

从工作经历看,韦伯自1892年起至1920年逝世,先后在柏林大学、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维也纳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执教,讲授过法律、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课程,对社会学、宗教、经济学和政治学都有着广泛的兴趣,他还创办过《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文献》杂志。在韦伯专注于自己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著作时,科学管理已经跨越了大西洋,泰罗的著作已经翻译了过来。韦伯感受到了为大型组织和大规模企业管理建立合理基础的需要(这些组织不管是政治组织、宗教组织、工业组织,还是其他什么组织)。问题在于如何使任何一个大型组织都可以更为系统化地发挥作用。对于韦伯来说,答案是官僚集权。官僚集权的意思是通过官职或职位而不是个人或“世袭”来进行管理。为什么韦伯要研究大型组织管理问题?因为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正从小型企业、小型组织向大型企业、大型组织转变,为大型组织管理建立合理基础成为必要。韦伯认为理想的官僚行政体制是最合理的管理手段,“在精确性、稳定性、严格的纪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它比任何其他形式都要优越”(亨德森・和帕森斯:《马克斯・韦

伯》)。韦伯被称为德国的亚当・斯密,斯密摧毁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商主义,而韦伯试图用知识和技术能力进行的管理代替旧传统的政治控制,为大企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人际关系学说是以霍桑实验为实践基础的,霍桑实验本来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研究工作场所照明条件对工人的生产力会起什么影响,结果发现产量的上下浮动与照明度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在照明度很差的情况下产量仍然持续上升?当时没有得出什么确切的结论来。梅奥参加指导了后期访谈计划,改变了访谈方式,将访谈改为非指导性的、较长时间的深度访谈。梅奥没有参加其他的实验计划包括绕线室团体行为的研究。雷恩认为:“当梅奥开始解释他的社会哲学时,他赢得了广泛的听众,而克莱尔・特纳虽然也曾投身于这些实验并且对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影响力却开始减少。因此麻省的明星陨落了,哈佛的明星正在升起。正如勒特利斯贝格尔回忆道:‘梅奥是思想领域的探险者……(霍桑的)数据不是他的;结果也不是他的;但是对其结果意义的解释以及从中引发出的新问题和假设却是他人的。”梅奥所接受的教育和他的经验,使他能够作出对工业中人们行为的这种新的解释。梅奥曾经有一个短时期研究医学。他虽然从未得到过医学方面的学位,却培养出了一种对‘精神病理学’即对精神上的不正常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梅奥的看法是,工人不能找到满意的渠道来表达他们在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在工作生活中的不满。这种阻塞导致了潜在方式的“悲观主义的出神”和在人际关系上的偏见,而明显的方式则表现为对权威的反感,产量的限制以及其他降低士气和产量的各种行为方式。梅奥等人正是从对工业生活的这种心理病态分析出发,形成了人际关系运动的哲学原理。

三、时代背景及时代精神对管理思想特征的重要的影响

总体上来说,无论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还是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应该都属于科学管理的范畴。人际关系学说正是在运用科学管理思想进行工业研究时创立的。为了实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科学管理和人际关系理论都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而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进行有关管理研究,当时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哲学思潮对两种管理理论都起了指导思想的作用。

但是,泰勒和梅奥所处的具体时代上有一定区别,这种区别影响了两位管理思想家的思想特点,他们强调的重点是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大异其趣。

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由于泰勒、法约尔和韦伯大体处于同一时代,创立管理理论的时代背景基本相同。在20世纪初期,工业革命的结果是导致了大机器生产和大工业时代的出现,欧美国家进入了大规模生产时代,大工厂涌现,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但由于当时的企业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劳资矛盾尖锐,致使工人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限制产量,即使是被认为具有激励作用的计件工资制,由于在执行过程中,雇主看到工人产量提高,就降低单位产品的工资率,严重挫伤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在此情况下,从基层工人做起的泰勒提出通过进行工时研究、动作研究,通过科学管理的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一开始就处于领导地位的法约尔则提出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的理论;韦伯更是提出了组织制度的建设的理论,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制度,因为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正从小型企业、小型组织向大型组织转变,为大型组织管理建立合理基础成为必要。

而作为人际关系学派创始人的梅奥所处的时代则要晚一些。由于科学管理的应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在企业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企业中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冲突。比如劳资纠纷、人的积极性、人际关系问题等等,这就需要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对企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人际关系理论应运而生。

四、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管理思想家们的个人背景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管理思想的特点。雷恩在《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对泰勒和法约尔作了比较分析,对于影响4位思想家的管理思想创建的特殊个人经历,我们分别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泰勒――来自车间的管理学家

法约尔――来自办公桌边的管理学家

韦伯――受军事制度影响的管理学家

梅奥――以精神病理学为旨趣的管理学家

从管理思想家们的个人背景对其管理思想创建和管理思想特征的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启示,这几个方面对今天的管理思想工作者的成长来说,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要积极投身于管理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的目的,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出真知。早期的几位管理思想家的实践基础是他们创建管理思想的宝贵财富,很难想象,如果泰勒没有作为一线工人的实践,对工人磨洋工的情况了解得如此清楚,也就不可能进行系列的管理实验,不会进行工时研究和动作研究,从而也不可能有他的科学管理思想。法约尔如果没有管理经历,不可能创立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理论。我们应积极投身于管理的实际工作,进行管理的实践,从中总结经验,才能形成正确的真正有用的理论。

第二,要善于思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泰勒等几位管理思想家的家庭背景较好,他们工作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谋生,而是在于锻炼、学习经验或进行理论研究。所以,他们的注意力不是放在赚钱上面,而是对生产、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进行积极的思考。如泰勒发现工人与管理人员或雇主的矛盾和一致性的关系;法约尔对企业管理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韦伯在军队中对军事管理制度的认识等。这种思考是他们进行管理思想创造的前提。

第三、善于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得到深刻和独到的见解。泰勒由于出身于机械工程师,当过一线工人,做过车间管理员和工长,对车间、工场管理最为熟悉,所以着重于工时研究和动作研究;而法约尔很早就进入了高层管理,所以眼界较宽,导致了一般管理理论的创立;人际关系理论的创立更是如此,对于霍桑实验结果,最初除了在生产率连续提高与照明没有直接关系这一点有共识外,对于产量提高的真正原因的看法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梅奥则从自己熟悉的精神病理学理论出发对照明实验作出了独特的解释,这在当时就被认为是最好的解释。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史[M],孙健敏,黄小勇,李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美]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李柱流,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