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思政团课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辅导员工作 课程化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指出,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实践证明,辅导员工作的方式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如何提高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化一直是学术界、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乃至辅导员关注的话题。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关于创新发展辅导员工作方式的一种全新的探索,然而,由于提出的时间较短,目前对它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而从辅导员具体工作实践即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观察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研究几乎为零。我们认为,基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研究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大有文章可做。
一、基本内涵界定
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是在理论课堂之外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一般统称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相对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指“以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由以辅导员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组织实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其内容包括“大学生日常管理与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党团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就业指导与生涯辅导、贫困生资助等各个方面”①。可见,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渗透到大学教育的每个环节,地位突出,作用重要。但是,正因为如此,辅导员的工作又显得繁琐零碎、“杂乱无章”,缺乏系统、难见成效。如何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梳理,使其更具规律性、更加系统化,以提高工作实效性和科学化,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辅导员工作也不例外。“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概念的提出就是把握规律、创新方式的一大举措。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通俗地讲,即辅导员像专业课教师一样,通过上课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概念,赣南师范学院叶芜为老师认为,是指“把辅导员的‘劳动或活动’整体转变成一门课程的形式,并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和规律加以建设。具体做到‘二制六定’:编制教学大纲和教材,确定教育对象、教育科目、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课程权重和课程进度”②。叶芜为老师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概念的界定可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他还认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③。
通过借鉴叶芜为老师的观点,我们认为,基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就是在新课程观理念的导引下,根据高校德育工作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把内容复杂、形式不一、头绪繁多且变化发展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成覆盖面广、实用性强,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复合交叉、点面结合的若干课程,并使之系统化,构建成为一套课程体系,而辅导员则按照该课程体系的要求和高校教学计划的安排,通过上课的方式向学生实施教育、管理和服务,使辅导员工作从“课外”走向“课内”,从传统的“第二课堂”走向“第一课堂”。
以上对基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基本内涵,我们必须作如下两点说明:第一,基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所形成的并不是另外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的成长成才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第二,尽管辅导员的工作中包含了大量的管理和服务内容,但是在学校中,任何针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都是带有教育因素的,可以说,在学校里,管理和服务都是手段,教育才是终极目的。而事实上,辅导员正是通过大量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来教育引导学生的,使他们按照社会要求锻炼培养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树立服务社会和人民的意识。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1.提高辅导员教育水平的需要。辅导员的工作首先是一种教育活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明确指出,“辅导员应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既是“导师”,教育便是首要职责,而该规定中所列举的辅导员的要求和职责首先也是教育引导学生,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育水平。然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涵盖面广,涉及多个领域,表面上看呈现出系统性不强、理论性不深的特点,再加上面对着活力十足且不断成长的学生(包括整体和个体),辅导员在实施教育时就显得十分“零碎”,入学时开展一些适应教育,毕业前进行一定的就业指导;放假了说一说出行安全,考试前讲一讲考风考纪,这种简单的说教显得十分随意和“散乱”,而学生也是被动接受,其结果自然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通过课程化,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成一套课程体系,辅导员根据该课程体系的要求,按照教学大纲有计划地实施教育,既可以避免工作中的“零敲碎打”,确保学生所受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又可以规范教学管理,凝聚教学力量,即使出现突况也不会干扰教学进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2.增强辅导员工作实效的需要。辅导员的工作要立足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此的理解却是:“与学生相关的工作都属于辅导员职责范围之内”,辅导员也因此而承担大量的工作。每个学期,仅学生工作部门布置给辅导员的工作就达十多项,如迎接新生、奖学助学、综合测评、文明离校等,如果再加上其他职能部门的通知、指示,辅导员的工作就“不胜枚举”了,难怪有人总结说辅导员的工作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劳累,身心疲惫”④。超负荷的工作自然使辅导员喘不过气来,时间长了,上传下达变成了“复制粘贴”,科学管理变成了简单应付,所谓“成效”可想而知。辅导员的确承担了高校大量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这些工作都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辅导员于情于理都不能推却,而他们正是通过这些工作来教育引导学生的,问题在于如何避免忙乱增强实效。通过课程化设计,把这些工作构建成一套课程体系,辅导员采用上课的方式开展管理和服务工作,把“完成任务”变成“课堂教学”,被动变主动,既可以传授学生处理问题的办法,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又可以使辅导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可谓一举两得。
3.认定辅导员教师身份的需要。尽管《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明确规定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但这种“双重身份”仍使他们有不少尴尬。一方面,管理部门认为他们是教师,因为他们是高校德育的一线工作者,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专职教师又认为他们是干部,因为他们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开会”、“坐办公室”,并且随时都要完成各级管理部门布置的任务。另一方面,辅导员对自身及其工作缺乏认同,与专职教师尤其是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相比“低人一等”,是学校的“办事员”、学生的“保姆”;与干部相比,又没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和职务。这是辅导员岗位成为“过渡性职业”、“跳板”,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至今仍有高校在辅导员的身份认定上模棱两可。我们认为,需要认定并强化辅导员的教师身份。教师是要上课的。通过课程化处理,把辅导员的工作转化成一套课程体系,辅导员通过上课来开展工作,教学的内容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据是教材,工作安排见课表,工作时间算课时,工作待遇计课酬,用所有对专职教师的要求和管理来对待辅导员,那么,辅导员的教师身份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可行性分析
1.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是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基础。任何课程的构建都是基于人们对该课程所反映的客观问题和现象的规律性认识。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规律性的,辅导员要根据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大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来开展工作。既然如此,把辅导员的工作整合成一套课程体系,然后由他们依据该课程体系的要求来实施教育则是可行的。有人会问,每个大学生的成长都有其特点,课程化后会不会忽略了学生的个性需求,达不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是原则,是绝对的;个性是例外,是相对的。当今大学生尽管个性鲜明,但在成长过程,他们都会碰到同样的问题,有着大致相同的困惑。辅导员通过上课来开展工作,是在帮助学生解决共同面临的“成长难题”,这跟专职教师在课堂上授课以“传道”、“授业”的道理是一样的,学生也是能够接受的。当然,辅导员还要因材施教,注重在上课之外以个别谈心等方式为学生“解惑”。
2.工作实践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是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保障。任何一门课程都是对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归纳和理论提升。自辅导员制度建立以来,关于辅导员工作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归纳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壮大,大量的有益的工作经验更是被积累了起来,其中已有相当一部分被提炼成为辅导员工作的理论基础,这些都是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丰富“养料”。有人担心,辅导员的工作理论性不强,难以形成一门课程体系。我们认为,辅导员工作的这套课程体系没必要像专业课程一样有着高深的理论基础,毕竟这是一套引导学生如何科学有效地度过大学生活和进行生涯规划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入学适应、学习指导、社会实践、行为规范等内容,帮助他们树立相关意识,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重在普及,贵在感悟和体验,学生可以即学即用。
三、课程体系构建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核心“是整合一整套规范性的课程体系”⑤。首先,应该突破“课程即学科”的传统课程观,按照新课程观理念——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来构建辅导员工作课程体系,注重向学生传输知识,更注重通过该课程体系的实施让学生感悟、体验并能掌握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技能,课程内容应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其次,应该根据高校教学制度的相关要求来设计辅导员工作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教材、课程时间和课程考核等,并将其纳入高校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促使该课程体系更加规范化。最后,还应该紧紧按照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梳理和构建辅导员工作课程体系。在这里,我们依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所列举的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与职责,同时立足高校实际和学生的需求,发挥优势资源,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
据此,可以把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体系构建如下表所列:
《入学与适应》、《学习指导》、《日常生活及其方法》这三门课程主要在新生年级开展,目的是引导新生转换角色,适应从中学到大学在学习、生活上的变化,同时,向学生介绍在入学后、大学期间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在学时安排上,第一学期可多一些,第二学期可少一些。
鉴于大四学生的主要精力都在求职就业上,因而《思想政治引导》课安排在大一至大三的3年来实施,该课程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以及党团基本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提高政治素养,有效识别各种社会思潮,同时辅助党团组织吸收先进分子等。
《行为规范与管理》、《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及其创新》两门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高校的规章制度,引导他们规范自身日常行为;鼓励和指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参与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高校规章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也有一定规律性,因此这两门课程在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一旦学生能把握规律并养成一定行为习惯后,这两门课程就可以不再开设。
《生涯规划与素质发展》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自我认知、职业规划的有关知识,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择业创业观念,做好就业准备。学生在第一、五、七学期关于自身未来发展讨论、关注得比较多,如第一学期,学生多关注自己为什么读大学,应该如何规划大学生活等;第五和第七学期,因为临近毕业,他们也较多地在思考自己未来的求职和发展方向,渴望得到有关考研和就业、创业和择业等方面的指导,因此,可以把这门课程设在这三个学期。
国家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学生更是一个“动态”的群体,尤其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一套“固定”的课程体系是难以满足教育的形势和学生的需求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体系应该以“不变应万变”,设置《“机动”课程》,留有相应的学时以完成一些临时性的教育任务,而不是使其僵化。
四、实施对策建议
基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在对当前辅导员工作现状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有助于辅导员工作走向系统化、规律化、计划化、规范化的探索,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有如下三点建议。
(一)要有完善的教学制度
制度是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唯有完善的教育教学制度才能全面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实施。要有一本全面而且系统地反映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材,这是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基础。这本教材不需要有精深的理论,但必须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高校的现实和辅导员的工作实践,通俗易懂,注重实用,学生喜欢阅读,而且能够经常阅读;要有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是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关键。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跟专业课和思政理论课一样为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排课,算课时,进课表,计学分,辅导员要按照课时安排和课表进度授课,还要进行期末考试或考查。除此之外,还要健全诸如教学观摩制度、听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其他相关教学制度。
(二)要有灵活的教学模式
首先,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并不是说辅导员一定要在课堂上上课来开展工作。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样性决定了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不一定要在课堂上“坐而论道”,它可以是校园中或校外的任何一个角落,既可以在操场上,又可以在宿舍里,只要能对学生实施教育即可,既可以是校园活动或社会实践,又可以是班会、团课,总之,不需要对课堂形式固定化。其次,在实施过程中,也不一定总是辅导员在授课。实践证明,总是辅导员授课,学生也会“审美疲劳”。辅导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自身各种社会资源,邀请专家学者、社会人士、职场达人、往届校友等来为学生做各种主题报告、座谈会、体验训练等,只要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辅导员的要求,符合高校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安排即可。
(三)内容要紧紧围绕高校德育工作的安排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在课程化中,辅导员要立足本校实际,教学内容也符合校情;要充分把握本校学生的总体特点,教学方式要符合学生的现实需求,教学形式必须灵活多样,不可固定化或僵化,切不可把该课程体系变成另外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注释:
①苗丽芬主编.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②叶芜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探索[J].高校辅导员,2010(4):18-20.
③叶芜为.工作“课程化”: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3):58-60.
④彭翠峰,钟智,马世栋,董锦红.高校辅导员队伍“三化”现状调查与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6-39.
⑤肖文学,叶玉清.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实现途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34-336.
参考文献:
[1]张松德.课程化: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必然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47-48.
[2]刘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课程化建设浅述——以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09(5):228-229.
[3]张效英,钟军,叶绍灿,田合雷.高校新任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7):99-101.
[4]詹明鹏.高校辅导员工作规范化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52-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