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历史会议总结

高中历史会议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中历史会议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历史会议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存在问题

人才的培B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教育的改革创新能够积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校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我国高中历史课堂的探究式学习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学理论和实践是不能分离的。本文从实践基础上对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上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什么是探究式教学

探究的“教”指的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参与,交流想法,认识历史、理解历史,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的“学”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等发现性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通过探究教学推动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和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例如,在关于《社会习俗变迁对社会的影响》探究课上,执教者设计了四大探究问题,即风俗差异;风俗变迁;移风易俗与改革;风俗的背后是什么。每一个探究问题有若干小问,如“移风易俗与改革”这一环节下设置“中日这两次改革为何都要改变男子发型?改革与移风易俗之间是什么关系?请小组合作在小黑板上表达出两者的关系”。教师利用《大国崛起》中明治维新解说词“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通过研读相关历史资料,经过一系列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最终按照教师的要求设计出了两者的关系图。其中一组学生画出这样的图:改革是一棵大树,移风易俗是一片树叶,当树叶落下,学生又以“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树”一句话做了形象总结,恰到好处地道出了改革与移风易俗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学生不明白时适当点拨,指明探究的方向。

1.在探究式问题的提出方面。学习要有怀疑的精神,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勇于质疑是学生动脑思考,积极投身到学习当中的表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课文段落逐一自主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式学习,并以笔记的形式交流基础史实,在生生交流中完善学习成果。其中出现的不能够解决的问题由教师扩充历史细节,引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例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中,围绕国王与内阁的关系,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下引用“48小时首相”及“最年轻的首相”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

2.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方面。在方案的设计中要从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探究的目标、具体的步骤。合理的探究方案要有明确的主题,运用史料时要步步推进。如在讲宗教改革的背景之一天主教教会的神圣权威时,教师可提供多个视角:“异端者”被焚烧;卡诺莎之辱;教皇的宏伟庄园、兜售赎罪券,以此突出天主教在中世纪欧洲的神圣地位。为后面“孕育进步的欧罗巴”奠定基础,为学生接下来的探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3.探究式学习的反思方面。每一种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对过程的方方面面进行反思。对问题的提出、资料的分析、探究式学习的方案和结果进行具体反思。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结果是什么,提供纠正错误观点和深化观点的机会。反思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性的重要环节。如果学生们不注意对探究学习的反思,那么所有探究式学习就得不到总结,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宗教改革的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追问“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的实质区别,听从教皇还是由自己做主,进而认识人文主义中人的价值和作用,总结出现代社会的“奋斗称义”――我奋斗,我成功。

三、高中历史的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每种教学方式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问题,探究式教学所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提出者是教师,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换了一个班级或者换了一课内容去实施,这种由老师提供一系列问题的探究课就可能会效果不佳。例如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中,教师提出国王与内阁的关系问题,内阁与会议的关系问题。教师的探究问题就显得比较生硬,超出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学生普遍感觉探究困难。这种矛盾在于探究问题不是来源于学生自己。如果探究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偏离得较多,就只会流于形式。

高中历史会议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发现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74

高中历史教学作为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教学,在新课改下产生了新的教学任务与要求。历史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掌握和历史事件学习,而是要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在内化知识结构和意义的基础上,提高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素质,实现历史学习的创新发展,真正促进学生全方面综合发展。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历史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过程,改变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创新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历史课堂学习成为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

一、采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讲授教学方法,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高中历史教材本身就具有内在的逻辑体系和知识结构,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就要从夯实基础知识入手,引导学生建构体系化、结构化、网络化、一体化的知识系统,使学生内化历史常识,把知识点和众多的历史事件与人物、现象串联成一个整体,以时间为顺序,重大历史现象为节点,深化知识储存质量。而采取讲授法是最切实有效的教学形式。

(一)教师要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设计,体现出知识的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必须首先自己对教材内在逻辑顺序进行清晰的把握,然后凭借结构化、有序化的知识材料来为学生展示知识,促进学生的内化。这需要教师日常教学要做好教案的写作,详细做好备课工作,教师提前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组织设计,凸显知识结构和脉络。例如,我国近代的民族工商业发展过程,这就是一个小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在教案写作中以纲要的形式进行简略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先呈现大的架构主干,然后逐步进行充实和细化,启发学生理解该知识点的发展过程。

(二)讲授法的运用要注意语言艺术和对学生的启发引导

讲授法是以语言传递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极为容易陷入注入式的不良教学形式中。因此,教师在运用讲授法组织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的同时,要善于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设计和组织。例如,在讲述我的发展阶段和时期特征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形象的比喻,把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和一个班集体的发展壮大相比较,把抽象的知识点进行形象化,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思考,避免知识的灌输教学。

二、开展讨论教学法,实现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

讨论教学法是高中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概括思维水平得到发展与提升,具备讨论学习的素质和基础,教师要充分创新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一)设计有吸引力的讨论题目,明确讨论要求,指导学生收集讨论资料

讨论学习并不是学生漫无目的的讨论和交流,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和经验,设计有趣并且有价值的讨论题目,提前提出讨论的要求,让学生课下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学习资料和工具,进行相关资料收集与分析,对讨论的内容形成自己的初步理解和表征。例如,在学习我国社会制度变更与生产力的关系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具体的生产力与社会制度之发展阶段不同的表现进行资料搜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主动对现象进行归纳总结,训练学生的逻辑概括思维能力

学生在进行历史问题讨论的时候,最容易走入理论的模式,而忽视现实生活实际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分析历史现象,也不利于讨论的真正互动。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对历史问题进行比较、归类、抽象、概括。形象的生动的事例还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此外,教师要启发学生在概括历史问题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启发学生树立问题意识。

三、组织演示教学方法,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历史知识复杂并且深奥,需要学生在对现象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发掘历史问题的本质特征,这对高中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在感性资料充实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总结与思考,避免学生产生学习的畏难心理。教师采用演示教学方法,主要就是通过为学生展示实物、教具等形式,说明和印证历史事件或者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学习过程中顺利掌握新知识。例如,在学习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和具有关键性意义的战役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混淆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会议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的示意图,把一些关键性事件通过位置记忆的方法,让学生形象地看到其先后顺序,继而在进一步辨析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就会更加轻松愉快。

四、采取发现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会议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会考复习 有效性

近年来,高中历史会考试题呈现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的特点,这对学生的考前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提高复习的效果,显得格外重要。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所以我们高一历史老师根据会考标准要求,充分发挥每个教师之所长,精心策划,和谐备考,自编了一套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教学方案,用心设计适合我校实际的会考复习课件,为提高会考复习的有效性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两耳要闻窗外事,一心慎读圣贤书——细酌文本,让学生“读”得有味

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阅读的作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仅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因此,在高一历史会考的复习中,我认为教师采取的复习方式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采取符合学生“口味”的阅读式复习,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老师。

一般的复习课,对老师来说容易陷入“炒冷饭”的枯燥,对学生来说会导致厌倦感,严重影响复习效果,教学便成了低效。为此我们老师应该在会考复习课上引导学生把自己零散的知识连成片,再结成网。如本人在课堂复习中,对复习方式做了这样的调整:首先在课堂上让学生花几分钟时间阅读本节课的课前提示和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后,用复习课件中的“知识结构树”加以整体回顾,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做到一精再精,改原先的先讲后练方式为边讲边练的方式,减轻学生疲劳和单调感;除了根据考纲还要密切结合学生的学情选择设计习题,题目由易到难,逐步推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几节课下来,教学效益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著增强,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所以我觉得让学生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基础上细酌文本比单纯灌输基础知识更为有效。

没有坚固的地基,肯定筑不起高楼;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提升能力是空谈。高中历史学科的基础主干知识应该落实到文本中的课前提示上,并且会考主观题的答案要点也往往都集中在每一节的课前提示,我认为熟读课前提示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文本内容甚至构建历史基本线索具有很好的效果。只有这样,阅读教材文本才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有些学生认为阅读费时费力,得不偿失。其实不然,关键是要找对阅读文本的方法,对症下药才能清晰的领会文本的内涵,形成历史知识脉络进而提升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因此,我觉得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课,应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文本,这样才能读出味道、读出内涵。

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得有趣

兴趣,是指良好的情绪,人们对周围一定对象和现象的积极的特殊倾向,心理学称为“兴趣”。高一学生由于偏科严重,对历史会考重视不够,班主任在学习引导上的不当等原因,学习兴趣不浓。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我们的历史会考复习课尽可能多的通过创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复习课前的备课时要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结合复习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为本位,灌输新课程创新教育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使学习活动变得生动而有吸引力,真切而有感染力。因此,在复习课中根据教材内容,巧设情境,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课堂的复习效率和课堂气氛。如我在设计《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复习方案时,我设计了如下情境:在2008奥运会期间中央台准备拍一纪录片《中国帝制(秦——清)的演变》,介绍我国悠久的政治文明。如果你是导演,你觉得哪些政治制度应该会出现在这个记录片里面?要求:按时间先后次序;内容要详实。又如设计《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的复习方案时,我设计了以下情境:某历史展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要举办一次近代以来(到20世纪中期以前),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维护奋起抗争的史实展览,以此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有那些重大历史事件会出现在这次的展览?如此设计,能够变学生有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在身心愉悦的参与过程中了解了本专题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清晰地构建起知识脉络体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妙拨方法,让学生“记”得有劲

“以愉快的心情学得的,会永远记着”,这是马什对记忆的一种理解。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把它牢牢记住,就是博闻强记。没有记忆力,整个智力构架就要坍塌,也就是说人的思维活动都要仰仗头脑里的记忆功能。正因为人类具有这种独特的记忆和思维的能力,才可能逐步建立起现代文明社会。

高中会考历史的记忆主要是记知识要点,而知识要点则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高中历史会考标准》确定的考点来开展复习,抓住课本的主要知识点让学生识记。为了调动平时学生的记忆兴趣和记忆的效果,我们在课堂复习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简单实用的记忆方法如排比记忆法、单字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等,例如排比记忆法:在讲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归纳为“一牛一弹二钢,二兰三油四个人”。一牛:成功合成牛胰岛素;一弹:成功地试验第一颗原子弹;二钢:武汉、包头钢铁基地。二兰:兰新、包兰铁路;三油:大庆、胜利、大港油田;四个人:艰苦创业的大庆工人王进喜、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青年女工向秀丽。还有在复习必修二中国古代农具的使用可用顺口溜记忆法总结为:商农始用夏朝铜,春秋战国铁牛用,曹魏马钧翻车好,曲辕筒车助唐农。又比如在复习《》和《》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沙重苏杭2亿两,割让辽台开工厂,免收内税任意闯;4.5亿是赔款,东交民巷为使馆,驻兵北京山海关,保证人民不造反。例如在复习《》的主要内容时可用单字记忆法归纳为“割赔开议”。还有就是归类记忆法:例中国近代史可归类:一次失败的变法();两个阶级的诞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三次革命(、、);四个重要的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五次重大的帝国主义(、第二次、、中日、)。这样的记法能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在快乐中记忆、在记忆中快乐。当然每个厨师烧菜都有自己的诀窍,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亦有自己的特色,关键是如何把历史课堂教学这道菜做得色、香、味俱全,让学生“爱吃”。 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果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记忆方法来弥补基础知识点中的“弱项”和“盲区”,我觉得不失为提高记忆基础知识的一种捷径。

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精挑试题,让学生“练”得有效

亚里士多德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在会考实战中学生要想捕到鱼,就必须在平时的训练中积累捕鱼技巧,让学生通过试题的训练,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与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人云:“欲速则不达”,教师不能盲目地搞题海战术,而是应该整合练习资源,精做巧练,提高“练”的效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高一历史会考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会考复习所使用的试题要进行有效取舍。努力做到练习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到位。练一题,管一类,重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力求以数量相对较少的练习获得知识的全面到位、方法的全面掌握,从而达到练习的有效。我们结合温州市会考复习会议精神,征订了一份大家普遍反映良好的练习,同时也精选了部分练习,在保证试题精干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模块的学习内容重点选择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和那些易错而又重要的考点、学科交叉点和渗透点加以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自认为做的比较成功的环节就是引导学生对同类型的题目要归纳、整理,建立“错题集”,将每一次试题训练中曾经做错的问题集中起来,把错题还原到教材或笔记的内容当中以加深印象,同时试题训练一个阶段后要求学生对错题集进行总结、反思、分享,以达到“错有所改、错有所思、错有所得”,鼓励学生针对以往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经常翻翻看看,对错题认真反思,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还有教师也要对学生的错题反思及时作出反馈,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的劲头更足,这样练习的效率就会更高。

当然仅仅有好的练习设计还不够,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学法指导。因为时常出现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教师要教会学生首先审题,分清题目结构,即明确提示项、中心项、限定项、求答项是什么,回答问题;其次,组织答案要角度多元、层次清楚、用词规范、避免错别字;最后,做好练习后复查。所以分析试题不仅是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更重要的是得到科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科学地“练”和科学地“讲”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综上所述,有效的会考复习教学方式应该是针对学生特点而采用的方式,是充分考虑学生现实状况的教学方式,即一切的出发点还是在学生。因此,教师要精心备教材,更要精心备学生。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应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学生个体差异,不断变化的学习状况,灵活改变会考复习方式,减轻学生学习的疲劳感和单调感,让课堂氛围和谐一些,使学生学得轻松一点;让教学方法巧妙一些,使学习行为主动一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持久地保持高一历史会考复习课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学生复习的效果,让学生愉快又高效地应对会考。

参考文献:

[1]《例说如何实现教与学的双赢——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起》蔡江彭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8年8期

[2]《有效实施情境教学的若干问题》 毕晓黎 《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年2期

高中历史会议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古希腊、民主政治、雅典、中学历史教育

新课改终于来到贵州,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与旧的教学大纲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增加了世界古代史内容,在教学生古希腊民主政治时这一课时时,有很多疑惑,例如在讲解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觉得教材没有讲透,于是查了很多资料,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疑惑更多了。不同的教材版本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不一样,也查看了很多大学教授写的有关于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的论文,却发现根本不适合高中历史教学的情况,所以写下本文,用以抛砖引玉,向各位高中历史老师讨教。

关于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人教版和人民版有不同的解释,我以人教版为主,综合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我归纳总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前提条件

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其他版本,①认为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其产生民主政治的前提条件,古希腊位于今天巴尔干半岛南部,多山,靠海。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当古希腊人口增加的时候,造成了人多地少,人与自然的矛盾非常突出,这种矛盾在其它地方还不是很严重,但在古希腊成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古希腊人民的生死存亡!面对严酷的现实,迫使古希腊人民面前只有两条道路选择:经商或者对外殖民扩张。

不管是经商还是对外殖民扩张,都为民主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作为家庭来讲,不到万得已,是不会去经商的,② 如果一个家庭要出去经商,那肯定要开家庭会议,要进行民主讨论。一个部落或者一个城邦国家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不是哪个君主或者贵族所能独自决定的,必须是全体公民开会讨论决定,因为这种小国寡民城邦体制注定了王权或者贵族的权利不是很强大,必须得到平民的支持。

二、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商品经济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根本原因

优良的港湾,发达的交通条件,虽然每个家庭不情愿经商,但是生存的压力,使越来越多的古希腊人从事工商业,以至于在古希腊各个城邦都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强大的工商业阶层。这与中国古代晋商和徽商的形成有点类似,中国古代、特别是在明清两朝,山西和安徽人多地少,即使在重农抑商的中国,很多农民迫于生存的压力经商,结果成了富家大贾;从而形成了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晋商和徽商这两个商帮集团。

商品经济在古希腊社会占主导地位,这使古希腊不同于古代中国、印度其它文明大国的地方。对其它古代文明大国而言,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商品经济只不过是附庸。但在古希腊,它却左右了国家的繁荣与否,由此可见工商业阶层力量巨大。商品经济是一种以无限增值为目的经济,它具有开放性、扩张性。以商品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往往产生的是民主社会。这就是近现代来,为什么民主国家越来越多,专制国家越来越少的根本原因。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希腊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商品经济,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根本原因。

三、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重要原因

虽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在同一时期的希腊,除了像雅典那样的民主城邦国家,但也有像科斯林那样的寡头政治。为什么同样的社会形态,经济基础也差不多,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体。那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原因。古希腊各地人民对贵族的斗争决定着古希腊政治的方向。我们翻开古希腊的历史,发现古希腊社会经历了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发展历程。在古希腊,由于小国寡民的特性,王权始终不是很强大,在贵族与君主的斗争中,贵族与平民联合起来,战胜了君主,让君主制退出了历史舞台;平民与新兴的工商阶层联合起来,③战胜了贵族,让贵族制退出了历史舞台。即使在那些少数保留寡头政治的城邦,平民和贵族的话语权是很大的,这与东方君主拥有一切生死大权的专制主义有很大的不同。每个城邦能否建立民主政体,要看每个城邦平民与贵族斗争的最后结果,以及双方妥协的结果;在古希腊,大多属城邦都建立民主政体。

四、对外殖民扩张和抵御外敌入侵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现实需要

古希腊由于小国寡民,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或者争霸以及抵御外敌的入侵,战争比较频繁,如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萨战争等。为了调动士兵作战的积极性,也为了获得稳定的兵源,贵族不断向平民让步,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其结果是公民的权利越来越多,权力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民主政治体制。

五、从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时间较短,保留了众多的民主习惯也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因素之一

古希腊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间较短,而东方各国则较长,因此古希腊保留了比较多的原始民主习惯,平民参与政治的权利意识愿望强烈,公民权利意识浓厚。这也是产生民主政治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众多,是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结果,而非某一单方面的原因。

[参考资料]

[1] 参见高中历史课本,人教版第27页,人民版106页等.

[2] 赵世环,华中科技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古希腊民主政治成因探析》.

高中历史会议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学历史 高效课堂 教学思考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学掀起了一股改革教学模式的热潮,开始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高效课堂模式,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笔者在本科组和市教研室的带领之下走上了探索之路,开始思考什么是高效课堂,怎样探索一个符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的高效课堂模式。

一、对中学历史高效课堂的思考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都需要不断探究和实践,这不可避免会带来很多不一样的认识和体会,正如对中学历史高效课堂的教研。那么什么是历史高效课堂呢?

笔者认为,高效课堂应该是让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达到高效的课堂,因为“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教”离不开“学”,“学”也离不开“教”。在40分钟的课时里,要达到高效,势必分秒必争,让学生精神始终聚焦在课堂之内,老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既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又有时间进行疑难解答、课堂探究。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要求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颗“我要学习”的心,这对教学设计环节提出更高要求:情境设计要生动吸引人,教学环节逻辑严密,教师少讲、有针对性地讲,学生当堂消化主要知识点并形成自我认知。

在当前的高中课堂上,一些教师不主张进行新的教学尝试,依然故步自封,认为只要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观念其实被很多教师认可,如果只是这样,我国的教育目标将永远无法实现,提倡多年的素质教育将会永远流于形式。对高效课堂的探究和实践,是不断进行历史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顺应时代要求,革新教学观念,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笔者之前有幸到广东博罗华侨中学跟着名师陈国辉老师学习。陈老师的课堂使笔者对“高效”的认识更进一层。他让学生自己备课,派学生代表“授课”,学生自己解决该课的基础知识,授课人则当堂检验学习成果,结合例题,从学生的“授课”当中抽取一些重难点,通过提问方式,进行易混易错知识点的巩固,俨然一堂“苏格拉底”式教学。

诚然,每位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会有不同,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进行课堂革新,向“高效”进发。如果都按照一种固定的模式要求每位老师,就必然会束缚课堂;相反,如果在遵循基本原则的要求下,再结合实际对“高效课堂”进行发挥,往往就会涌现出许多精彩而高效的课堂。

二、对中学历史高效课堂的尝试

当然,有了对历史高效课堂的思考,我们还必须勇于尝试,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提升。最近,笔者进行了一次“高效课堂”的实践,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准备过程和授课过程如下:

1.准备过程:首先准备好课堂设计。本课的重点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及影响,难点是影响,要细化为对欧洲、对世界和对亚非拉地区的影响,难点部分要多几则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考虑到本班学生上课较为沉闷,笔者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注重考虑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保证探究问题的设计难易有度。另外,要提前把导学案发下去,使学生提前熟悉课文,自主解决一些基础知识点。整个准备过程就好比进行了好几天的头脑风暴。此外,笔者让学生以小组围圈而坐,便于课堂讨论交流。

2.授课过程:(1)检查预习效果。提出学生在预习阶段就应掌握并解决的问题进行考查,设置抢答环节调动气氛。比如: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过程;由教师带领梳理知识点,此过程历时10分钟;把学案最后的探究问题(一般是一道材料题,分设3-4小问)展示出来让学生讨论,探究问题的设置自然是本课的重难点,即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各大洲带来的影响,还有如何正确评价新航路开辟,介绍几种不同史观。(2)自主学习探究。此环节分两步走,借用惠阳一中“三案六步”教学法的表述,第一步:“对学”,即面对面坐着的两位同学一起讨论在做探究问题时遇到的问题,看能否通过双方讨论自行解决,历时5分钟。第二步:“群学”,即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每个探究问题,整合出一份融合小组共识的答案,历时5分钟。笔者进行巡堂,自由掌控是否回答或引导解决部分学生的疑问。(3)展示阶段:每道题由笔者指定小组派代表上黑板展示小组答案,并指定台下哪些小组准备上台点评,历时8分钟。(4)点评阶段:此阶段也分两步走。第一步:由指定的点评小组派代表上台点评,自主批改、补充、解释展示小组的答案,并给出分数,还要说明给分和扣分理由,被点评小组可以提出反驳意见,从而使不同观点发生碰撞融合。第二步:笔者对点评同学进行评价并给出分数,指出学生在自主交流解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此过程历时10分钟。(5)随堂检测:展示经典例题让学生当堂解决消化,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此过程历时2分钟。

以上就是笔者初尝高效课堂的经历,通过以上七步,学生一刻也没停止对问题的探究,基本实现了“少讲、有针对性地讲”的目标,使学生高效掌握了基础知识和锻炼了探究能力。经过这次尝试,笔者发现了不少问题,也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尽管自认为课前准备充足,但是实际课堂中还是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学生回答问题时没有根据材料回答,或问的问题没有学生主动回答,出现冷场,这时笔者迫不得已要进行复述,违背了高效课堂的原则。

在课后评课会议上,来听课的教师指出本次课堂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非常好的建议。比如笔者课前没有检查导学案,据听课教师反映,坐在他们周围的部分同学并没有完成导学案,授课教师对这一情况并不知情。另外,我的探究问题设计还不够简明,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切合本班的学情。此次授课的班级是一个文科生和美术生混合的班级,基础较差,自觉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课堂气氛较为沉闷,甚至有个别学生还敢公然地在公开课上睡大觉,而我并没有关注到,因而没有阻止。学生基础较差,就让他们用不同史观看待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这就大大超过了他们所能理解的范围。由此可见,要评价一堂课上得好不好,不是看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得多么完美,而是看教师设计的这些教学环节能否和学情达到高度一致,并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空间。

还有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就是:“对学”“群学”的讨论时间一共才10分钟,这其实是不够的,除非学生的基础较好,而且课前准备较为充分,对知识点的了解较为透彻。展示和点评一共费时18分钟,比讨论时间还多,虽然这一过程当中能产生像讨论时那样的思想碰撞,但效果如何还是值得商榷的。

三、结语

虽然这次高效课堂模式的公开课还有很多不足,学生的讨论热情还不够高,但我惊喜地发现也许我低估了部分学生的能力。在展示阶段,有些学生能够像老师那样按点给分,扣分也有理有据,口头表达能力强;在点评阶段,有位学生不仅认真记录其他小组的答案,而且与自己小组的答案进行比较,提出赞同和不赞同的部分,说明依据,补充其他小组所没有答到的点,堪称完美,最后全场都给她报以热烈的掌声。有位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仅回答小组讨论的答案,还向同学们解释是怎样得出这些答案的,使同学们心服口服,这反映出他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是比较强的。高效课堂模式对这部分适应能力较强的学生一定是有很大帮助的,这种模式既锻炼了个人能力,又强调了小组合作能力,在这些学生的带动下,其他学生也会慢慢适应高效课堂模式,使他们从以往学习的“被动”状态中走出来,做学习的主人,这对他们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这使笔者更加坚定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决心。

尽管此次高效课堂上出现了一些之前备课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其准备过程也非常累人,但这一次尝试是值得的。因为此次课堂让笔者发现了学生身上的许多闪光点,这让人感到欣慰和惊喜。笔者相信,多尝试几次,就可以进步更多、积累更多,这是累并快乐着的过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向高效课堂进发”,任重而道远。只要看到学生有所进步,就是一件比自己进步还要开心的事。

参考文献:

[1]黄牧航.中学历史教材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

高中历史会议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历史;有效教学;有效备课

目前,我区“有效教学”研究正在深入进行,效果显著。备课有效与否将从根基上决定教学的实效。传统意义的备课实际就是“背课”。“背课”者省略学生,直奔教学设计,每步都仔细雕琢。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快点以文字的方式定下教案,然后背熟教学环节。走进课堂,畏手畏脚,一切都是预设,缺乏学生的灵动、课堂中的智慧。顺顺利利地上完一堂课,新的“背课”又将开始。那么,符合新课改的“有效备课”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一、关注学生生命状态发展,设计好三维目标

比如,在讲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时,把目标解读:知识与技能――识记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和《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开发复兴银行成立的目的和宗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世界经济三大支柱,制度化、体系化;阅读引言史料分析美国战后野心,提高阅读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比较英镑体系的崩溃与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思考外交活动与经济实力的关系;探究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形成的;结合《布雷顿森林协定》内容辩证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的影响,提高探究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图表分析、问题探究、学会多元比较、史论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与影响,形成正确的国际关系意识和洞察力。

二、科学整合课程资源,形成学生便于学习的学案

教材是落实课程改革,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要结合课标和三维目标设计,广泛利用校内外、互联网等课程资源,最终为学生提供便于学习的学案。比如,在讲“西方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时,学生明显对中世纪的历史、西方封建时代的议会传统不是很了解。我则利用网络,找到一些文字资料,还有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世界历史》选段,学生就比较容易学习“西方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

三、做好学情调查,选择好教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新知识都是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所以教师备课的出发点必须由教材转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学情调查的方法有很多,我在实践中结合学案,提前发,先让学生自己做,自己思考。基础的知识自己做后,用不同颜色的笔订正。这样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本可以掌握。

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就可以比较好处理下面的问题:(1)哪些知识该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构建,哪些问题可让学生提出,哪些内容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疑难可让学生自主解答;(2)哪些地方学生的理解会浮于浅层,停留表面,学生可能需要点拨、引导;(3)哪些地方学生可能偏离主题较远,需要及时拨转方向;(4)哪些地方对学生而言可能是难点,需要组织讨论。相对应的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学法指导。比如,需要学生自主发现的,就可采用目标导学法。在讲“”的经济背景时,我就设计了“后初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并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一句一句概括,抓住关键词。

四、做好课后反思,再备课

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使备课更完善的一种有效措施。所谓课后备课是指每讲完一节(次)课,要进行回顾、反思,做好小结。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教后记”对课前备课与课上实践进行经验总结。首先,我们要根据学生上课的反应以及学完后的反馈来反思。实践中,我在小结部分设计一些问题,比如,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疑难问题,有什么要求或意见等,也可以找几个不同层次学生问问他们这堂课的情况。其次,自己也要反思自己。我这堂课效果如何?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我采取的策略又是什么?这节课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扬长避短,使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教学水平动态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的备课必须走出老的套路,一切从实际教学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有效备课,真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会议总结范文第7篇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再配以“礼乐制度”,就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四大组成部分。而从战国时代开始,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其时间跨度从公元前476年到1840年。在这期间,我国的政治制度主要围绕“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个方面展开,辅之以“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就构成了中国古代完整的政治文明体系。其知识结构如下图:

一、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1.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即“家天下”,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传承方式,主要存在于从夏朝到战国的先秦时期,即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不过除了“王位世袭制”,世袭制还包括多层次内容,它从奴隶社会延伸到封建社会,直到1840―1949年间被逐渐打破。其知识结构如下图:

我们有时候会把“诸侯世袭制”归入到“爵位世袭制”之中。但是前者只存在于奴隶社会,后者则可以涵盖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社会形态,而且可以表现为奴隶社会时期“卿”、“士”的世袭制,封建社会时期“王”、“伯”、“侯”、“贝勒”、“格格”、“都尉”“骑尉”等的世袭制。在奴隶社会,爵位世袭制其实就是“世卿世禄制”,即爵位与封地合一,以封地作为受爵者的收入保障,而到了封建社会,爵位就与封地分离了。

“司马””、“司徒”、“史”等姓氏都是从官职转化而来的,这就说明,先秦时期部分职官曾在部分家族内世代传承过,这就是“职官世袭制”。相似的是,“屠”、“陶”、“卜”、“巫”等姓氏来源于职业,这就说明“四民(士、农、工、商)分业”由来已久。在封建社会,“职官世袭”的情况很少见到,即使在九品中正制下,士族子弟也不是接任原官,但是“四民分业”的存在时间却较长,直到近代才被打破。

君位世袭制保证了统治的连续性,而“四民分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是,世袭制也带来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和不公平等弊端,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2.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另一个产生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发生变化但延续了下来的政治制度。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等级制度,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或一鼎,天子驾六,天子八借、诸侯六惰、卿大夫四、士二,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七教(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朋友、宾客),都是礼乐制度的具体表现。礼乐制度有利于和睦人际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使我国成为闻名遐迩的礼仪之邦;但是由于它在本质上是等级制度,其引导的和谐其实只是一个假象。

3.分封制。

在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中,分封制无疑最具分量,它的发展历程直接影响着奴隶社会的盛衰。部分学者也把封建社会的“封王制”看做分封制的表现,但它们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管理模式,封王制是封建社会的爵位制度;分封制是把土地和人民授予受封者,而除了汉初郡国并行时有“封疆裂土”之外,封王制授予的只有爵位。因此在我们进行知识整合时,分封制并不包含封建社会的封王制。其相关知识体系如下:

其中,“王畿”、“占卜”、“天子’等词需要强化记忆,“郡国并行制”、“井田制”和“内外服制度”需要进一步细化理解。“郡国并行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构知识体系:

“井田制”属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内容,我们可以融合必修2的相关知识而成体系。至于“内外服制度”,它本身属于课程范围之外的知识,只需大体理解即可。

例(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第12题)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

解析:其中“氏于国,则齐鲁秦吴”就是分封制的延伸知识。分封制下各诸侯国国君的称谓也日趋模式化,如“齐桓公”、“晋文公”、“秦孝公”等均采用“国名+谥号+爵位”的构成格式。地名中也多含分封制要素,如“燕赵”、“齐鲁”、“荆楚”、“三秦”、“三晋”、“吴越”和郑州的“管城”等。本题答案选C。

4.宗法制。

宗法制的杨知识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小宗”,它的知识结构如下:

其中,理解“嫡长子继承制”的关键在于明晰“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含义,对“大小宗”知识点则要分辨“大宗”与“小宗”的区别以及互相转换。至于“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知识点,最主要的是应内化下面的示意图: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我们将之细分为两个体系:“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此二者在本质上都是集权体制且互相渗透,但也有明显差异:中央集权主要关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专制主义则侧重于构建君主与臣民的关系。由此,我们可分别构筑两大主题知识体系。

在现阶段的知识内化过程中,经济方面和文化方面的相关内容可以结合必修2和必修3教材进行理解,我们该把重心放在政治方面,且集中于地方管理方面。其中,“郡县制”与“行省制”是同―个层级的概念:

对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实行刺史制度和宋朝四大制度、明朝“三司分权”、明清“改土归流”等制度和措施来说,我们主要应从以下方面来细化知识体系:①该制度和措施的时间适用性。②该制度和措施所涉机构的主要功能,该机构发生了怎样的异变?③该制度和措施是如何强化中央集权的?

与中央集权制度的体系构成相似,君主专制知识体系中文化方面的相关内容可以结合必修3教材进行理解。至于政治方面,“选官制度”模块可以留后细研,而“外戚”、“宦官”与“皇帝”之间的关联必须厘清,“朝议”、“谏议”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对君力的规范必须从深层次明晰。当然,我们学习的重心还应放在“中央官制”模块。“皇帝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创新,我们需要系统总结:①时间适用性。②夏商周“王”、战国“王”,“皇帝”、“总统”和“主席”的制度性区别。③皇帝的权力。④特殊用语及身份象征,如关于服色的规定;⑤制度特征。

其他中央官制,则应在对比中强化理解,并分析“分权”与“制衡”的不同:

3.选官制度。

高中历史会议总结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模式的相互借鉴和融合是新课标理念下多维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和趋势。本文就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模式的各自特点、两种模式的借鉴和融合、基本方法、操作程序四个方面对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案例教学进行探索,以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所谓生成性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师应该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课堂。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充满活力。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而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生成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生成性课堂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案例教学是指以案例为媒介进行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活动,最终实现生成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效果。本文就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案例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以供同行参考。 

1 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和要求 

1.1 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相对而言,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彰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教是为学服务的,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想,从而使预设具有针对性。 

1.2 以生成的随机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为此,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腾出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确立生成的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 

1.3 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和变更。 

2 案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2.1 明确的目标性 

在案例教学中,无论是案例的选编,还是每一案例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紧紧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进行的。 

2.2 深刻的启发性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既有实际情况的描述,又包着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能是外露的,有的可能是隐晦的。案例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案例,对其中的问题作出判断、推理和论证,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能。 

2.3 突出的实践性 

案例教学不是简单地告知学生一个问题的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在已经经过实践了的事件中充当角色,进行“实践”操演,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使学生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运作技巧。 

2.4 充分的自主性 

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深入案例,充分体验角色,成为案例活动的主体,真正实现案例情景的“再现”,并设身处地的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没有学生的自主性,绝没有成功的案例教学。 

2.5 较强的综合性 

案例教学的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丰富,案例的求解也较为复杂。这样,案例教学的实施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新课标理念下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的借鉴和融合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师应该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动态生成的课堂。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凝固的课堂场景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而案例教学法以其情景性、师生互动性和参与性等特点决定了它与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共融性。 

3.1 两者都强调预设的针对性 

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性。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预设具有针对性。在案例教学中,无论是案例的选编,还是每一案例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紧紧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进行设计的,强调的也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突出的也是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设计也具有针对性。两者都强调预设的针对性,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具有共融性。 

3.2 提高案例教学的开放性,使其与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理念相吻合 

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以生成的随机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为此,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腾出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确立生成的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而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开放性不够,可以通过选择开放性材料和问题,使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从而使案例教学法适应于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理念的需要。 

3.3 把案例教学学生的自主性和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生成的动态性相结合 

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深入案例,充分体验角色,成为案例活动的主体,真正实现案例情景的“再现”,并设身处地的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而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和变更。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课前的预设,把重点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根据学生讨论中出现的新观点、新见解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和变更。使案例教学学生的自主性和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生成的动态性相结合。 

3.4 将案例教学的综合性和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开放性相结合 

案例教学的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丰富,案例的求解也较为复杂。这样,案例教学的实施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传统的案例教学其结论往往具有唯一性,缺少多样性。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结论使案例教学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的特点,抓注学生解决问题的闪光点和亮点进行牵移,使结论具有多样性,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要加以引导和激励,使案例教学的综合性和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开放性相结合。 

4 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案例教学基本方法 

4.1 案例模拟法 

它是事先编好案例的“脚本”,由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再现案例情境,给学生以真实、具体的情境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对模拟的案例进行评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情景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模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人物和活动,从而切身体会历史事件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如分析拿破仑政权产生和灭亡的必然性时,可以运用历史材料让学生模拟充当法国国内各阶级的政治代表和影响法国历史发展的各种国外势力的代表,从而从宏观上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知识体系,挖掘课文中的稳性知识,深化认识,培养唯物史观理念,实现生成性课堂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学目标。又如:在上罗马法这节内容时,涉及到习惯法、公民法、万民法这些抽象的概念,单纯从理性上分析,学生很难理解其概念特点,案例情景教学法就充分体现了其优越性,使学生印象深刻、浅显易懂。

4.2 案例讨论法 

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在讨论过程中,要抓注学生解决问题的闪光点和亮点进行牵移、点拨,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要加以引导和激励,达到生成知识和思维能力的效果 。例如:在上雅典的民主政治这一课时,可以设置如下案例让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讨论: 

我叫雷克尔格斯,四十年前,一场改革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我从债务奴隶重新成为一位普通的公民,以务农和手工业为生。尽管我现在处于公民中的“第四等级”,不能享有其他等级公民的政治权利,但我仍然非常感谢那个人。 

(1)雷克尔格斯自白中的改革指哪场改革? 

(2)从文中可以看出这场改革有哪些内容? 

(3)祖父不能享有哪些政治权利?说明了什么? 

我叫莱克格斯,雷克尔格斯是我的父亲。我继承了父亲的工作,是一名普通的务农者和手工业者,同样是第四等级。但是,6年前的改革让我们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我们定时参加“五百人会议”,放逐我们不喜欢的野心家。雅典实现了正真的民主。 

(1)莱克格斯提到的改革是哪次改革? 

(2)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为什么说雅典真正实现了民主? 

我叫伊诺克,是位光荣的雅典公民。20年前,我参加了那场光荣而伟大的战争,捍卫了我们雅典的尊严。战争结束后,将军带领我们继续建设雅典。现在,哪怕是最普通的、没有经济来源的公民也能参加到我们的最高权力机构中,甚至有机会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雅典是雅典人民的雅典! 

(1)伊诺克说的“那场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 

(2)伊诺克的自白中的“将军”执政时期的的民主政治主要有哪些表现? 

(3)为什么说“雅典是雅典人民的雅典”? 

(4)你能从以上案例中得到哪些启示呢? 

可以让学生对第3、4问进行生成性讨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也可以从原因、过程、阶级性、作用等方面进行提示。在讨论中不要拘泥于预设中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都要加以肯定。在教师总结时,要及时渗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唯物史观,达到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4.3 案例练习法 

在课后和单元练习及考试时,引入典型案例,以培养和检测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问题的设置和结论的设置上要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纵横迁移能力。 

5 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下案例教学的一般程序 

5.1 准备 

案例教学的准备既包括教师的施教准备,又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我们在此主要探讨教师的施教准备,要强调精心的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能有真正的“生成”。这种“预设”越充分,生成就越有可能,越有效果。预设是对生成的丰富、拓展、延伸,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其关键环节是精心设计选编案例。 

案例除了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外,其最主要的来源应是教师或学生查阅现有文献资料,根据教学的需要来挑选与编制。在挑选与编制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5.1.1 案例应尽量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叙述清楚,既要防止将实际案例与理论牵强附会,又要防止没有理论指导的随意分析案例。 

5.1.2 案例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注意结构严谨,文字生动,篇幅适宜。案例一般应由标题、案例正文及提示等部分组成。必要时可增加开头语、背景材料、结尾、注释等内容。

5.2 生成性学习案例教学问题设计 

案例教学的问题设计必须把握住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具体程度,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理论、抓住重疑难点进行设计和牵移。案例教学对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但它毕竟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典型事件来实现的,它不能离开基本理论知识的指导与支持。否则,学生只会就事论事。 

5.3 生成性学习理念下的自学和独立审题。案例教学需要教师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学生自学教材和案例,学生应根据教师的提示和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和案例,充分理解案例所描述的事实和情节,在反复思考的基础上前后联系,条分缕折,归纳整理,分析案例所提供的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抓住本质,分清主次,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有两项基本任务:(1)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教师应置身于学生之中巡回检查,个别辅导,进行“微观调控”,正确引导学生自学。(2)指导学法。如指导学生选择分析问题的视角,指导学生把握主题,指导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系统地阐述问题。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经过认真的自学,就会为讨论奠定良好的基础。 

5.4 生成性理念下的讨论 

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体或核心环节。讨论案例时,最根本的一条原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独立地深入案例,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处理案例和案例中的问题。当然,讨论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5.4.1 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讨论不同的案例会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但教师应注意提出讨论的一般要求。 

5.4.2 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的氛围。在讨论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鼓励不同观点的争论。 

5.4.3 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少数学生包场”或“教师与学生的针锋相对”是讨论之大忌。它不仅会影响讨论的深入开展,而且会影响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学讨论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认识、情感等方面的交流过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组织和参与讨论,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切忌发号施令和批评,对于部分不爱发言或很少发言的学生,教师要和颜悦色地启发开导他们,由浅入深地沟通他们的思想,开拓他们的思路,逐步消除他们的自卑感,使他们明确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从而产生积极参与讨论的责任感。 

5.4.4 训练和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技能。许多教师往往热衷于“一讲到底”,总是责怪学生“启而不发”,很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有些学生也存在“不爱说、不敢说、不会说”的现象。因此,训练和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技能是案例教学的关健一环。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善于充分表明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见解;训练学生善于维护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敢于和善于于人争辩,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从中清晰认识自己观点的合理之处与不足之处,并使其结论更趋合理和完善。 

5.4.5 抓住学生讨论中的闪光点进行知识牵移。有些老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与自己预设不相符合的闪光点听而不闻,或以与题目要求不符加以否定,未能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进行生成性教学,失去牵移知识和深化理解的机会。因此,我们应该更新教学理念,以生成性教学理念为指导,抓住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及时进行生成教学,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生成,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教师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不要拘泥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其实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是学生发展进而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力量。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审视和反思,及时修订、更改、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案,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深化对历史概念的本质理解,培养学生历史知识和史学理论的结合能力。 

5.5 评价 

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讨论过程的评价和对案例本身的评价以及对案例中蕴含的道理的归纳总结。对于学生讨论过程的评价,应以正面激励为主。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同学应给予肯定,对有独到见解的同学应给予表扬,同时也应指出他们的不足,对平时发言不够积极而此次讨论中有所表现的同学,更应注意正面激励,鼓励他们增强信心,继续努力,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对学生在讨论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典型思路应给予正确评价,要给学生以豁然开朗感觉,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提高其思维能力。对案例中蕴含道理的归纳总结,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要言学生欲言而又不能明言之处,要给学生以清晰的知识脉络和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确立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观,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新课程体系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旧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这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但是,任何教学模式的改革都离不开对原有教学教学模式的继承和发展、借鉴和融合,作为教师不要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的固定要求,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借鉴和融合各种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本文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案例教学正是基于以上理念而进行的初步探索和尝试,希望能对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有所启发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李和秀 杭州教师教育网 

[2] 《论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5) 

[3] 《谈生成性教学的注意点》王全夫—《教学与管理》(2006。5) 

[4] 《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罗祖兵—《课程。教材。教法》(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