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烘焙课程总结

烘焙课程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烘焙课程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烘焙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女儿上二年级那年,学校里开设了许多课外兴趣班,让我又是高兴又是发愁。高兴的是那么多精彩的课程,女儿离我心目中那个琴棋书画的才女的梦想更接近了;愁的是课程太多,让我瞬间得了选择困难症。研究了好几天,我还没填好报名表。女儿等得不耐烦,大笔一挥,即刻搞定。我一看,顿时差点惊掉了下巴。哪有什么琴棋书画呀,女儿第一个选中的竟然是烹饪课。其实,说起来也不怪女儿,因为她妈妈我的爱好之一就是在厨房里瞎鼓捣。女儿小时候,一个人玩腻了,常常会跑到厨房来缠着我。为了不让她捣乱,我把厨房也开发成游戏场所,面团、木铲都拿给她当玩具,时不时还让她帮忙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对女儿来说,在厨房玩简直比和芭比娃娃玩还有趣,尤其是做烘焙,跟妈妈一起变出比西饼店都好吃的蛋糕饼干来,是她拒绝不了的诱惑。开始时,女儿不过是帮忙称称面粉、搅搅鸡蛋,很快她的奇思妙想也参与进来,我的烘焙作品再不是简单地照搬菜谱了,时时有女儿的创意加入。做了普通的香草蛋糕,女儿会问我,能不能加点核桃粉,变成更有营养的核桃蛋糕;做曲奇饼干,女儿嫌普通的形状不够漂亮,于是我们一起把饼干压出花朵、星星和小动物的图案。一番劳作之后,烤箱里飘出的香味,总能让小姑娘像过节一样的快乐……

望着报名表,我叹了口气,心目中那个穿白纱裙弹琴的才女形象怎么也没法转换成女儿戴着厨师高帽的形象。好在我是个表面开明的妈妈,强忍着给她换个兴趣班的冲动,在表上签上大名。我想,好歹烹饪课是英文老师教的,做不成才女,学习一下英语也凑合吧。

女儿开始上课了,每周一次课,每两次课学会一种食物,都是不需要煎炒烹炸复杂操作的食物,如沙拉、三明治、寿司之类。女儿对课程很感兴趣,遇到她爱吃的,必定要回家显显身手。这次,女儿成了厨房里的主角,我只是在一旁配合她,帮忙找找工具,递递材料。有时在某些步骤上,指点一下。比如做金枪鱼三明治时,我看她把鸡蛋丁切得比较大,就会提醒她:这样可能会让三明治变得太厚。女儿从善如流,很快就改进了。课程快结束时,女儿的信心越来越足,为全家做了一道奶油蘑菇汤。那天正好姥姥也在家,这道汤让从不吃西餐的姥姥赞不绝口。

烹饪课让女儿成了生活家

一年的烹饪课结束,下厨房已经成了女儿生活中,兴之所至便信手拈来的寻常小事。她想做什么怎么做,都自己做主。我这个启蒙老师、指导者的地位渐渐弱化,不几年就彻底“沦为”采购员,只在女儿需要某种原材料或厨具时才出现。

“妈,我想做个橙子果冻,麻烦您帮我买几个橙子和无色无味的果冻粉。”

“妈,我需要个做厚蛋烧的锅。”

“妈,我想试试肥牛饭,能帮我准备盒肥牛吗?”

有时间的话,女儿还会饶有兴致地和我一起逛逛超市,购买食材厨具。一次,在一家厨具店,女儿拿了一套做企鹅饭团的模具放在购物车里。我很想弱弱地问一句,吃个饭团还要做成企鹅形状的,不嫌麻烦吗?估计女儿一定会瞪大了眼睛看着我,那意思是你这人懂不懂生活呀?想了想,我只好把话咽到肚子里,任她自由发挥了。

女儿想做的食物菜肴,一般都是她突发奇想或源自某个动漫故事,在她不会做的时候,她也不来问我了,干脆上网找,研究好了就大胆动手,一点都不犹豫。至于做出来的味道嘛,大部分时候我得承认,确实不错。自从女儿会做肥牛饭之后,我就不去那家著名的快餐店吃了。偶尔做出来的食物不够满意,女儿也会和我一起总结原因,或是去搜索另外的做法,一直试到满意为止。

烹饪课让女儿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

虽然,为女儿只做了厨房里的才女而小有遗憾,但我还是深深感到,女儿学习烹饪这个过程,其实学到的不只是几个菜、几种点心那么简单,而是她掌握了学习新事物的方法。从一开始需要妈妈教、老师教,过渡到了一个自我学习的方式中。这种方式不仅仅体现在烹饪中,也能体现在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她想学习什么新东西,都是自己研究了。她想练习用电脑绘画,就去比较各种款式的数位板,选好适合的软件,一步步练习。画得不好,她就自己在网上寻找教程。有了烹饪的经验,她失败了也不气馁,不是刻苦练习就是吸取教训,找到更好的方法。一个人,在学校读书的时间是有限的,可知识却是无限的,有了自学的习惯和技巧,他会受益终身。

烘焙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沈立

食育不仅仅是让孩子获得有关“食”的知识,更是要让孩子具备选择“食”的能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建立环保的生活习惯。当今社会,环境问题、饮食安全问题,更让食育显得尤其重要。

食育涵盖了知识、技能、健康习惯和生活态度

食育,通俗地说就是关于“吃”的教育――吃什么、吃多少、怎样吃。它是通过饮食观念、营养、饮食安全、饮食文化等知识教育,结合多种多样的烹饪、栽种等实践教育,让孩子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具备选择“食”的能力,培养孩子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理解和传承食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食育从内容上按知识、态度、技能、习惯可以分为以下部分:

知识:食品常识、烹饪知识、食文化、营养与健康知识、食品卫生安全

态度:环保、节约,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技能:烹饪、饮食、栽培(体验式教学)

习惯: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礼仪食育是其他教育的根本

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一直有“食育”这个概念,“民以食为天”“夫礼之初,始于饮食”“调和五味,滋养五脏,顺应四时”……这些古训都凝聚着古人对于“食”的智慧,明明白白地揭示了饮食的重要性。可以说,食育是根本,是德、智、体教育的基础。

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多值得堪忧的问题,让食育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工业化、商业化的迅猛发展,使得食品营销和广告无所不在,给父母、孩子灌输了形形的“食文化”。一方面垃圾食品引诱着孩子偏离健康饮食的轨道,其带来的隐患是偏食、肥胖,这些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其次是让父母无法正确地选择和判断,被商业化扭曲的食品营养、安全“知识”,冲击着父母爱子心切的神经,盲目给孩子进补各种“营养”,反而为孩子的健康带来隐患。

・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多数人养成了不好的饮食习惯。孩子、大人都没有时间吃早饭,午饭、晚饭也是匆匆解决,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没有丰富、健康的营养搭配。有些是没办法,而有的是不知该怎么吃,不知道不好好吃的后果是什么,而这些都是我们开展食育可以解决的问题。

・各种铺张浪费的饮食广泛存在;一些孩子没有经历栽培和烹饪的艰辛,自然也不知道珍惜粮食。通过各种实践教育,既能让孩子学到知识和技能,更能培养孩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从小养成节约、环保的好习惯。

家庭是食育的重要支撑

食育是一个参与度很高的教育,我们可以来看看日本的成功经验。日本开展食育的主渠道在学校,政府是主导,政府立法让食育进学校,而家庭是食育重要的支撑。

你可能会说我们国家没有食育政策,孩子的幼儿园、学校也没有食育课,我们怎么开展食育?的确,现在只有很少一部分幼儿园、学校开展了食育教育,但是不要忘了作为孩子教育的主体,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接受食育的机会。

最简单的,从自身做起,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家庭饮食的营养,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这些健康的饮食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再进一步,可以让孩子参与购买食物、制作食物,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栽种食物,在这些实践过程中,孩子能学到很多食物的知识,父母也可以通过绘本、图书,让孩子了解饮食知识和文化。还有一些有机农场、烹饪课堂,都是父母带着孩子接受食育教育的好地方。食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不一定非要拿着教科书、坐在课堂里,最重要的是通过味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手段和方式,让孩子去感受、去体验。

“食育”海外版

有数据显示,很多国家的肥胖儿童数量都呈上升趋势,因此,各国都出台措施、推出活动,来促进儿童的食育教育。

日本:食育是学校的必修科

食育的概念最早就是日本人提出的,日本政府还制定并实施了《食育基本法》,把食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

日本的小学都设有“家政课”,食物的营养和烹调是家政课最重要的内容,教师会专门讲述各种蔬菜、肉类等营养价值、烹调方法,并让孩子自己进行烹饪体验。老师还会教孩子注意食物搭配中一些禁忌和需注意的问题,如蜂蜜和洋葱一起吃容易腹泻等,让孩子从小懂得怎样才是科学地“吃”。

餐桌礼仪、环保理念也都是日本学校食育的内容,中午孩子用餐后,会自己把餐具送回厨房,把废弃的瓶盖、纸片等垃圾分类处理,从小培养环保理念。

意大利:将食育融入各种教学中

意大利的食育没有严肃刻板的营养教条,而是活泼地融入环境和教学中,让孩子能重新认识食材,探索味觉,不但吃得好、吃得健康,还能透过饮食,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食育从幼儿园开始,孩子通过绘本、图片了解各种植物,在幼儿园的专用花园里,种植蔬菜、花草。从播种到收获,所有的变化过程都用照片记录,让孩子明白数量的概念,更借由解释食材的故事,培养孩子的历史和语文基础。中小学则将食育融入语文、科学、数学等各门课程。

英国:推广食育,改善儿童肥胖问题

英国自2005年开始,推动一系列的小学饮食教育,包括编写食育课标准教材;提倡鼓励学校餐厅使用新鲜、应季、有机的食材;在校园里开辟种植园地,让孩子有机会亲手种植果蔬;开设烹饪课等,希望借此启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让他们了解更多食物的知识、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进而改善英国越来越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

瑞典:食育是全民教育

瑞典的食育不仅仅是针对孩子,而是一项全民教育。瑞典是欧洲第一个政府《饮食指南》,改变国民饮食消费习惯,以达到环境保护的国家。瑞典的《饮食指南》可谓事无巨细,内容包括:建议国民少吃肉多吃蔬菜,选择通过认证的鱼类,选择当地当季的水果蔬菜,少吃零食,有计划地购买食物,如何保存食物,如何有创意地利用残羹剩饭,如何尽可能避免食物浪费等等。

美国:第一夫人担当食育代言人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针对预防儿童肥胖发起了“让我们行动起来”运动,提倡通过营养和运动改善儿童健康。活动建议,中小学在校园里开辟菜地,教孩子如何种菜,分辨不同蔬菜的营养成分,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营养知识。鼓励学校与儿童营养厨师合作,向学生教授健康菜肴的烹饪方法。活动还建议家长以身作则,坚持健康饮食,并多和孩子一起动手准备营养丰富但低糖少盐的健康晚餐。

景楠 中医饮食理念既是食育也是文化传承

景楠因养育孩子而与中医结缘,从最初在当归中医学堂学习小儿推拿,到现在正式研读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课程,对她来说,中医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健身治病的学问,而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景楠坦承,最初把中医的理念贯彻到育儿当中,家人并不能完全接受,尤其是在孩子的饮食方面,与老人有过不少分歧,差不多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她的理念和方式才被家人认可。这让她觉得,最应该影响的其实是孩子,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培养他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态度,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中医饮食理念,既是食育也是文化传承

在中医文化里,饮食教育早就存在。《皇帝内经》《饮膳正要》《素问》……很多古书籍都在教育人们如何顺应自然,正确选择饮食。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孩子,不仅能让孩子的身体受益,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

可能有些父母会说,中医知识对孩子来说太高深了,孩子那么小,怎么能理解呢?其实,只要父母用心,完全可以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来诠释中医理论。景楠就曾经给儿子的幼儿园上过一堂关于秋天饮食的公开课。中医将一年分为五季,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五脏又对应不同的颜色,例如春季对应的是肝脏,肝脏是青色的;而夏天对应心脏,心是红色的。为了让小朋友容易理解五脏与季节、颜色的关系,景楠画了两个大白梨挂在胸前,小朋友们一看便知道,肺位于人体的胸部、形状像梨、颜色是白的,梨是秋天成熟的,所以秋季对应的器官是肺、对应的颜色是白色。她又准备了一些真实的应季水果和蔬菜,让小朋友来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秋天空气干燥,此刻梨子成熟,好液,正好补水。这种形象的方法,很容易帮助孩子记住知识,同时理解为什么要吃应季的食物。

食育,父母先行,贵在坚持

景楠说,学了中医之后,她才发现自己以前有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她边学边改,边自己受益,自己把这些知识理解透彻了,才能影响家人、影响自己的孩子。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自己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也不可能养成好习惯。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中医讲究饮食要顺应四时,什么季节吃什么,食物越天然越好。因此,反季节的蔬果、深加工的小零食,景楠是不给孩子吃的。所以,有时孩子们聚会,景楠一家这不吃那不吃反到显得“挑剔”了。这时候,景楠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也是用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事实上,周围的朋友也慢慢发现,她的理念是正确的,因为景楠的儿子虽然“这不吃那不吃”,却很少生病,“什么都吃”的孩子反倒容易生病,所以,常常会有朋友主动给她打电话请教中医育儿经。

自觉是食育的最终目的

对孩子的食育,景楠并没有固定什么时段、或是参照什么书籍,她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地积累。跟孩子一起采购、采摘,吃的时候告诉他什么可以吃,什么食物不适合现在吃,为什么?

虽然儿子只有4岁,但已经掌握了不少饮食知识,例如香蕉适合秋季吃,冬季吃酸奶会肚子不舒服;秋天咳嗽他会主动跟妈妈说,要煮点梨水喝;小朋友一起玩,他知道饮料不健康,不但自己不喝,还会劝别的小朋友不要喝。

景楠认为,食育既是给孩子传授知识、技能,也是培养习惯和态度,最终的目标是孩子能够“自觉”。孩子自己能觉察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能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正确的饮食。面对众多的诱惑,不那么健康的大环境时,孩子能坚持自己的原则。

顺应四时的饮食养生

四时饮食养生,即按照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机体的营养,使人体各部分的机能正常运转,气血充实,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将季节分为5季,春、夏、秋、冬和长夏,分别对应不同的颜色和五脏。

・春天补肝,肝色是青色,应多吃青笋、青菜、青豆、菠菜等青色食物。

・夏天养心,心色是赤色,宜多吃山楂(红果)、西红柿、红苹果、红桃子、胡萝卜、红辣椒等红色食物。

・冬天养肾,肾色是黑色,冬天应适当多吃黑桑葚、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乌、熟地等黑色食物。

・秋天补肺,肺色是白色,应多吃白果、白梨、白桃、白杏仁、百合、秋梨膏等白色食物。

・长夏指立秋至秋分时段,属脾,脾色是黄色,四时皆养,长夏及四时都可吃山药、土豆、黄小米、玉米等黄色食物。

米莱:食育,与自然对话

从播下一粒种子开始,普润园的孩子们在杏树下的菜园里观察种子如何发芽,学着为小苗浇水、除草,看着蜜蜂如何为花朵授粉,花儿如何慢慢地变成果实。然后,他们要把收获的果实摘下来,做成美味的菜肴。

孩子们学着老师的样子择菜、洗菜,没有人会批评他们把袖口、衣服都弄湿了,更不会有人责怪他们把面粉糊在了鼻尖上。值日的小朋友帮助老师分发饭菜,孩子们颂读感恩词之后,就开始认认真真地吃饭,没有喧哗、没有剩饭。饭后,孩子们自己收拾碗筷,用面汤去除碗里的油腻,而洗碗后的面汤会用来做狗食,没有什么东西会被浪费。

这就是普润园食育工房的耕读食育课,在这里,孩子们不仅是学习食物知识,而是与大自然对话,学习与我们的生存环境和谐相处。

食育让孩子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

普润园的耕读食育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营养与饮食安全、趣味烹饪与食物加工、节气耕种和采摘、饮食文化、经典吟诵。课程围绕食物来进行,又不仅仅是食物,而是让孩子透过“一粒米看到一片田野”,透过食育“培养孩子终生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人性”。

米莱把普润园的教育宗旨总结为――“以食物为核心内容的生命教育。”之所以选择以食物为生命教育的抓手,是因为食物是维持生命的根本。现在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食品安全、贫困、疾病等,都在食物上集中体现。食物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健康状况的脉象。健康的社会依赖身心健康的人,而这一切都依赖于健康的食物,健康的食物与健康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不可分割。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如果他们理解了食物的核心意义,未来的社会才会健康发展。

米莱说,食育最终教会孩子的是学会选择: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学会选择有节、有度、有觉知、有意识的生活;学会关心土地、关心农民、关心乡村,从而关心自己。孩子因此而获得的是一生的健康,以及维护和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的能力。

直接体验是精神领悟的基础

食育强调孩子真实的体验,为什么体验对孩子如此重要呢?米莱说,孩子最初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用身体的基础感觉去感受,这些感受,刺激孩子的神经发育,帮助孩子探索和理解世界。

当孩子参加农耕的时候,或许他只是在边上铲铲土玩儿,或是在鸡窝捡一个鸡蛋,他的行为可能实质上是搞破坏,但就在这样的游戏过程里,他自然而然地辨别了野菜和杂草。当孩子在食育课堂里学洗菜、和面,也许他洗不干净,也许他更想玩水,也许面团对他来说就像橡皮泥,但是当他参与制作的美味端上桌,他会获得成就感,他会理解食物来之不易,会懂得感恩。每天看着植物变化生长,吃着应季的蔬菜水果,孩子自然就能理解四季交替,发现大自然的生态规律。对孩子来说,由体验而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比书本上看到的更加具象、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潜移默化中,孩子已经吸收了自然界的真理。

食育需要的只是一颗愿意付出的心

米莱说,食育的方式方法、知识来源很容易从网上、书籍上获得,对于父母来说,食育唯一需要的,就是一颗愿意真诚付出的心,只要是有心的父母,都可以对孩子进行食育。对于想要给孩子食育教育的父母,米莱提了三个建议:

尽量自己做饭。现在的父母都很忙,而家庭以外能选择的食物也很多,超市里有熟食、半成品,开袋即食。而这些方便食物,是商家为了迎合我们贪图方便的心理而推出的产品。商业是什么?是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高的利润,这一点用在食物上其实是很可怕的。试想一下,用新鲜的食材制作新鲜的食物,能与两个月前生产的食物一样吗?且不说营养是否流失,食品的安全问题就令人堪忧。

此外,妈妈亲手做的食物是包含着情感的,外面的食物机器制作,再怎么营养全面,也无法替代自家制作的食物,对孩子来说,食物不仅仅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还包含着情感的传承。

对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定要坚持原则。很多父母明知有些食物不健康,可是看到别人的孩子也吃,总觉得不让孩子吃就亏待了孩子,更有把垃圾食品当成物质奖励的,结果,原有的好习惯毁于一旦。其实,孩子的领悟和自治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只要告诉孩子这些食品为什么不能吃,他是能够控制自己的。

父母以及所有孩子的养育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食育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食物安全方面的知识。为孩子、为家庭选择什么样的食物,是一种智慧。有人可能觉得有机食品太贵,但没意识到它为家人健康带来的长久益处。也有人觉得食品安全问题是国家政府的事情,但其实,这是消费者可以参与解决的,钞票就是选票,你不去买那些不安全的农产品,而是支持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农业,你自己就得救了,整个社会的食物也得救了。因为世界是整体的,构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人有则,而这其实也是食育的意义所在。

林丹:绘本里的食育智慧

林丹是个热爱美食、崇尚自然的人。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食”是健康之本,食育是为了传递给孩子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让孩子了解“食”的一切,对她来说受益一生。而食育可以有很多种途径,例如给孩子读与“食”有关的绘本,带她去采购食物,和她一起体验农耕,与她一起准备饭菜,跟她在旅行中了解和享受美食……

食育加绘本,让知识融会贯通

作为一个阅读推广人,亲子阅读是林丹家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而与食物有关的绘本,正是小孩子感兴趣的主题之一。林丹说,小孩子之所以喜欢这些绘本,是因为他们可以从书中找到自己,例如他们吃过草莓,看到绘本上描述草莓是怎么长出来的,就会很感兴趣,因为书上的内容跟他们的生活有了关联。不过,他们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依然只是间接经验,如果他们亲自观察草莓是怎么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的,就能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孩子认识世界的基础也就形成了。这个基础打得越厚实,孩子以后接受任何一门学科知识,就会越为轻松。

林丹说,食育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育。她在家附近租了一块菜地,自己种菜、养鸡、养鱼、养兔子。这片小菜园,不仅为家里带来了健康的食材,更成了女儿悠悠的乐园。播种、发芽、除草、施肥、收获,耕种过程,让孩子更容易理解生命的规律。孩子见识过小鸡为青菜“除虫”、兔子的便便做肥料,对父母来说,什么是生态平衡也就不难解释了。

旅行中也有食育智慧

林丹喜欢旅行,悠悠才7岁,已经跟着爸爸妈妈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每次出去之前,林丹都会做知识的铺垫,旅行过程中带孩子一起体验,回来以后找到相关的书籍一起回顾,把旅行变成了很立体的教养过程。

美食是旅行的主题之一,林丹说,一个人如果不会享受各种美食,人生将缺少很多乐趣。她希望悠悠也一样,到哪里都能享受当地的美食,而这个享受过程也是一个绝佳的食育机会。例如,到了悠悠爸爸的老家贵州,悠悠会问为什么贵州人都喝酸汤呢?林丹告诉她,是因为贵州的水里含有很多碳酸钙,喝酸汤可以中含酸碱度,避免肠胃不适。而妈妈的老家在潮汕,人们喜欢喝浓茶,是因为海边的人会吃很多高蛋白的鱼虾,浓茶可以帮助消化。这些旅行中的食物知识,不仅能让孩子打开眼界,还能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什么样的地方吃什么样的食物都是有道理的,人类的智慧,不是跟自然抗争,而是顺应自然。

来自绘本的食育启发

食物是孩子每天都会接触到的,食育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教育方式,但是很多父母可能不知从何做起。林丹说,其实绘本可以帮助父母打开思路。有些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可以找这类主题的绘本来帮忙,绘本里的情景是孩子熟悉的,所以他很容易接受,小主角也许就成了榜样,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孩子读到一本关于购买食物的书、制作食物的书,父母不妨趁机带孩子去超市体验买食物的过程,或是跟孩子一起制作食物,孩子会非常兴奋,他从书中得来的知识得到了印证,他会记得更牢,理解得更透彻,还可能激发他更多的求知欲。食育其实并不难,只要父母愿意用心发现机会、给孩子创造机会、带孩子去体验,其实处处都是食育的课堂,处处都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林丹的好书推荐

来自日本的食育百科绘本:

《食物王国》系列:食物王国里有四个代表性的精灵家族。小主人公到食物王国里“旅游”,分别拜访了这四个精灵家族:红色精灵代表肉、蛋、奶(蛋白质),绿色精灵代表蔬菜水果(维生素),黄色精灵代表米面等主食(碳水化合物),白色精灵代表盐、味精等调料(味道),用最可爱易懂的方式,告诉宝宝抽象的营养知识。

食物制作和采购的实践指南绘本:

《古力和古拉》:跟着两只小老鼠学习怎么收集食材,怎么制作食物,当然还有学会分享。

《妈妈,买绿豆!》:你可能觉得这种书简单到没有意思,可是给宝宝讲完之后,带他去一趟超市,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绘本:

《好饿的毛毛虫》:吃东西要适可而止,吃太多可能更不舒服。

《吃掉你的豌豆》:妈妈也有偏食的坏毛病,要让宝宝改正,妈妈要以身作则哦。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妈妈如果像查理哥哥那样有创意,每个宝宝都会爱上吃饭吧。

《汉堡男孩》:垃圾食品吃多了会怎样?

《弗朗西丝和面包抹果酱》:小弗朗西丝总是只吃她最爱的面包抹果酱,这怎么能行呢?别急,妈妈有个好办法!

张迪:零岁开始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还没有当妈妈的时候,喜欢烹饪和烘焙的张迪就已经是“百万名博”,在各类美食节目担任嘉宾,为网站杂志撰写美食专栏。为了双胞胎儿子的健康成长,医科出身的她,特意又去研读营养学。说到食育,张迪认为,虽然宝宝才21个月,进行全面的食育还为时过早,但是培养宝宝健康的饮食习惯,应该从零岁开始。

清淡饮食从添加辅食开始

张迪说,其实,越是小的宝宝越容易培养出饮食好习惯,因为宝宝“吃什么、怎么吃”完全掌握在父母手中,宝宝爱吃什么都是培养出来的习惯。习惯养成了,将来即使面对外界各种眼花缭乱、千滋百味的食物,也不容易被诱惑。

从添加辅食开始,张迪就非常注重宝宝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天然味道。宝宝1岁以前,辅食里都不添加油、盐,现在宝宝的饮食也会单独做,少油少盐、蔬菜居多,两个宝宝从小就习惯了这种清淡的饮食。现在,宝宝长大了,外出游玩难免要在外面吃饭,两个小家伙明显对油腻的菜品不感兴趣。平时在家,宝宝喝鲜榨果汁、酸奶,都不放糖,去别人家偶尔有人给他们吃甜甜的饮料,两个宝宝也不会受诱惑。张迪说,这就是习惯的力量。还有一些饮食习惯,也需要从小培养,例如吃饭时要一起坐在餐桌前,良好的进餐环境,对宝宝的健康也同样重要。

自制零食最健康

宝宝要不要吃零食,是好多妈妈纠结的问题,张迪觉得,零食对宝宝来说并不都是洪水猛兽,关键要看零食是什么。宝宝小的时候,零食的选择完全取决于父母,此时,给他健康的零食,能巩固他的饮食口味。等到他开始关注超市货架上那些五颜六色的零食,对于零食的管控方法就要改变了,那时可能需要教给他如何选择,什么是好的食物、什么是有害的。

张迪说,作为母亲,尽量给宝宝简单健康的食物,而想要无添加的零食,那一定是DIY的。所以,家里的零食都是她自己做的――自制酸奶、戚风蛋糕、苏打饼干、司康、面包、干果、栗子、各类水果干……酸奶用鲜牛奶自制不加糖,冰箱取出直接喝,宝宝很喜欢。蛋糕、饼干、面包也是她亲手烘焙,原料能保证,营养配比也能自己控制。每次看到宝宝们边吃、边伸出胖胖的小手,指着盘子里的“妈妈零食”说“拿拿拿……”,做妈妈的心里都十二分的满足。

张迪说,吃零食的时间和量也要控制好,尽量在两餐之间,零食零食,当然是点缀一下就好,吃太多势必会影响正餐的摄入。配料尽量选正餐难以满足的,例如坚果、干果,粗粮类的也是好选择,例如燕麦饼干,玉米蛋糕,这些粗粮直接做给宝宝吃,他们可能觉得口感不佳而拒绝进食,换成可爱的小点心就不一样啦。

父母掌握营养知识很有必要

张迪说,现在的食物原料环境令人担忧,父母掌握一些营养知识,能更好地为宝宝、为家人选择和制作健康食物。身为忙碌的职场妈妈,张迪的经验是,不能自己亲自做,也要自己制定食谱,或是把自己的营养搭配经验、挑选食材的经验,告诉家里负责做饭的人。

张迪觉得,这其实也是一种食育。饮食关乎整个家庭的健康,做父母的先自我教育,掌握营养知识,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再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父母饮食清淡,宝宝的口味也会清淡;家里饮食注重营养、拒绝垃圾食品,宝宝自然也会懂得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

给妈妈们的营养建议

・3岁以内的孩子尽量给她单独做吃的,要清淡少盐,食物软硬程度要符合宝宝的生长阶段。

・蔬菜多一点,肉类少一些。这个似乎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但是很多妈妈都做不到,总觉得宝宝长身体,必须多吃点,其实,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宝宝不能消化,长此以往,还会对肠胃功能造成伤害。

・不要逼宝宝吃东西。中国的宝宝在餐桌上听到最多的话恐怕就是“再吃点儿”。其实,宝宝能控制自己的进食量,当他把头从奶瓶或小勺边移开的时候,就表示他饱了。总是要求宝宝把食物吃光,会养成宝宝不良的进食习惯,长大后容易引发肥胖。

文怡:亲子烘焙课,家门外的食育课堂

开设亲子烘焙课程,文怡也是受到了学员的启发。最初,文怡的美食生活馆,只有针对成人的烹饪课程,不过,很多学员妈妈会带着孩子来上课,文怡发现,虽然小朋友们还没有操作台高,却对大人们的锅碗瓢盆非常感兴趣,总想当个“小助手”。文怡去日本旅行时,曾经参观过日本幼儿园的家政食育课,课堂上小朋友们的踊跃、快乐的表现,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何不为孩子和家长也建立这样一个课堂呢?就这样,亲子烘焙课在文怡美食馆开课了,而且迅速成为热门课程。

课堂环境让孩子更加专注

3~6岁的孩子最喜欢模仿,角色扮演是他们喜欢的游戏,亲子烘焙,就像是在玩过家家,孩子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做饭”,而最让他们兴奋的是,他们使用的不是玩具,做出来的东西能吃,这比过家家还有意思,更有成就感。所以,孩子在课堂上都非常投入。

宝宝在熟悉的环境里,可能不太容易精力集中地从事一件事情,而课堂对于宝宝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爸爸妈妈就是他们最亲近、最值得信赖的人,在他们的包围下,完成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更加专注。很多妈妈在结束烘焙课的时候都说,太感谢有这样一个环境,能让宝宝和自己这么近距离、这么亲密地接触两个小时时间,这在家里都是不可想象的事,一会儿去吃东西了,一会儿去玩了,一会儿去看电视了,很容易分心,亲子课堂,增进了亲子感情和互动性。

集体课堂让孩子学会分享

文怡说,在家也可以做亲子烘焙,但集体课堂里,孩子除了跟父母的互动,还能和其他小朋友互动。例如,课程设置里有用模具制作饼干的环节,文怡特意让每个孩子拿到不同的模具,如果孩子想要做出更多的造型,就需要与别的孩子交换,这个环节里,能让孩子学会分享,学习如何提出请求,锻炼孩子的交流能力和胆量。很多孩子第一次来上课时,都有些怯生生的,经过几次课程,表现就大不同,更敢于交流了。

请让宝宝来当主角

看着宝宝稚拙的动作,父母难免想要上前帮忙。因此,文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特别强调孩子是主厨,父母是帮手。因为孩子的能力有限,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很长时间,如果操作的环节太难,孩子很容易失去耐心。所以,亲子烘焙的过程中,哪些环节是孩子可以做的,哪些是需要父母来操作的,非常重要。揉面团、印花样、打鸡蛋、筛面粉,都是孩子能掌握的。孩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可能会弄得现场乱糟糟的,妈妈应该有耐心,不要频繁打断或是责备孩子。有些时候,孩子的想象力和操作能力超出大人的想象,妈妈可以尽情让孩子发挥。文怡说,在课堂上,常常是孩子给妈妈惊喜,他们会用做饼干剩下的面饼,给“米老鼠”加一个蝴蝶节,或是给“小兔子”捏出一个蘑菇房子,创意无限。放手是父母在食育过程中,需要学习的第一件事。

烘焙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师工作室 教学改革 焙烤

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来说,典型食品加工技能和食品分析检验技能是必需要掌握的两大核心技能方向,其中,焙烤类技能又是食品加工方向要掌握的重要核心技能。目前,虽然大部分中职焙烤类课程基本都能做到围绕焙烤技能要求,选取典型焙烤食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但是教学中仍存在教学项目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我校聘请原天津市起士林食品有限公司技术副厂长、“天津糕点大王”苗嘉琦高级工程师为学校高级讲师,成立“焙烤工艺大师苗嘉琦工作室”,在真实生产环境——“焙烤生产实训车间”,由大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授课,全面实行课程教学、技能实训和生产实习综合化现场教学模式,教学项目参考苗大师从事焙烤行业五十余年的工作笔记,学生学习项目更加丰富、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实现了有效教学。

一、创建焙烤大师工作室的具体做法

实践中,按照“找准企业、选准大师、做好服务、完善制度,深度融合”五个具体步骤,作为创建“大师工作室”的主要环节。

1、找准企业

在焙烤类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中,专业始终坚持“依托行业,为行业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办学方向,把着力点放在行业的支柱产业上,食品行业是一轻的支柱产业,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的发展方向必须立足于为行业、为本市食品行业培养技能型人才。专业同行业中百年食品老字号——天津起士林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密切了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同时也为学生校外实习、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2、选准大师

大师必须是本市食品焙烤领域中,在文化内涵、技能水平、道德能力等方面美誉度极高的专家能手,而天津“糕点大王”苗嘉琦正是集这些特质于一身的行业内领军人物。

3、配备助手

专业为大师配备了集办公、科研、休息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大师工作室”。在苗嘉琦大师带领下,专业配备两名大师助手,起士林食品有限公司信德安高级工程师共同参与,组成大师工作室团队,在专业建设的食品焙烤生产车间,传授技艺、培养学生、服务社会。

4、做好服务

为确保“大师工作室”发挥更好的作用,建立了“大师工作室”的长效机制,专业从完善制度入手,制订了大师工作室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为确保“大师工作室”以及食品焙烤车间正常运转,及时提供大师工作室所需要的各种原料、耗材,保证项目落实,投入资金,按时足额到位,确保各项科研开发和实训操作的正常开展。

5、校企深度融合

“大师工作室”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载体和服务社会的平台,同时也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服务行业、服务社会、联系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借助于“大师工作室”,把大师的优势资源向行业、向社会延伸,发挥好大师的社会效应,提升专业的建设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大师工作室”在建设过程中也逐渐成为了服务于天津食品焙烤行业的窗口。

二、创建焙烤大师工作室对焙烤课程改革的作用

1、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创新教学模式改革。

依托大师工作室这一平台,构建了“焙烤课程教学过程企业化”的教学模式,即形成基于企业生产过程的创新教学模式。大师工作室发挥企业经验优势,承担教学过程的“企业化管理”工作,教学班级担任“企业化生产”工作,学生在原料采购、产品制作、质量检验、销售服务等环节轮岗学习,实现了教学场所“车间化”、教学环节“生产化”、学习内容“岗位化”、学生身份“员工化”,全面掌握食品生产岗位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2、课程改革,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学生乐学。

在课程建设上,参考大师从业五十余年的工作笔记,整理成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面包、月饼、饼干、蛋糕四大类系列教材,增加了产品的花色种类,丰富了教学资源。在真实生产环境——“焙烤生产实训车间”,由大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授课,全面实行课程教学、技能实训和生产实习综合化现场教学。

学校先后有3届、341名学生得到大师亲传,烘焙工取证率100%、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达98%,毕业生得到用人企业认可和好评。

3、在大师工作室的带领下不断提升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大师的引进,能随时随地对专业教师进行知识更新,专业教师作为大师助教,针对某一类特定焙烤食品项目,采取教师轮岗培训制,轮流与大师一起共同授课,参与教学的同时接受大师培训,增强了教师动手实践能力,大师资源师生共享,解决了教师授课任务重和很难抽出时间参加集中培训的矛盾问题。

大师工作室与企业合作承担产品研发项目,参与中创生物集团科研项目,解决了珍吾堂在功能食品中的口感、新产品配方研制等技术难题。通过项目攻关,带动师资队伍能力的提升,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4、校企深度合作,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依托“大师工作室”,成立了“起士林西点技术培训学校”,开展焙烤行业各种技能培训工作,同时,为行业内企业员工培训打下基础。

校企深度融合,学校投入教学资源、参与前期规划,与天津市起士林食品有限公司校企共建既能从事现场教学又能进行现代化生产的实训教室,补充在学校只有手工操作的不足,让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实岗锻炼,为“零距离”就业打基础。

三、创建焙烤大师工作室推动食品生物专业焙烤类课程改革的体会与思考

总结改革实践过程,体会到,一是课程改革的目的必须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借助大师工作室,重点加强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必须同行业内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实行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把传承文化、知识学习、技能培训、岗位实践和实行双证书制度紧密结合,实现教学做的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必须建设真实的生产环境车间,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必须要改善专业教师队伍结构,聘请行业内的著名大师及企业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实训的全过程,促进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凡.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探索蜀绣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时空,2012,(2).

烘焙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上了一个星期的幼儿园,要借着双休日在家让孩子们好好放松一下。

孩子们特别喜欢我的颜料,喜欢把颜色挤出来用毛笔沾着涂在纸上,或者把颜料一股脑地倒在水里搅成不同的颜色。他们时常要求我把颜料拿出来给他们玩,我还特意买来不同的颜料让他们尝试不同的颜料所画出来的效果有什么不同。他们时而用笔甩,时而把脚放到纸上让我画出他们脚的形状,每到这时,孩子们都很投入、很兴奋,小手上沾满了颜色,地上也都是颜色。闹闹说:“妈妈,你看我画的水母。”只见他用毛笔笨拙地画了个半圆,下面画了好多线段,还真的和水母一样呢!动动拽拽我的衣服:“妈妈,你看我画的风。”呵!动动画了好多倾斜的轻重不同的线条,真的像一阵风刮了过来。

其实,小孩子还不会画什么,但是在画的过程中体会着绘画的快乐,他们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画画,但能感受颜料挤出来涂抹到纸上所带来的乐趣。画完以后,我和孩子们共同把地板擦干净,共同体会着劳动的快乐!

剪纸和玩橡皮泥也不错哦,现在孩子们能够剪出各种形状和花样,用橡皮泥也能做出不少图案呢!

挖土很好玩哦

一般情况下,这个日子儿子提出的要求我都会尽量满足。小家伙不外乎就是提出去挖土、逛超市买零食和吃快餐……

儿子最喜欢挖土,我们则去附近的公园、广场,儿子能快乐忘我地玩上几个小时呢。临近中午,给儿子准备一顿可口的饭菜也是最享受的事情哦,小家伙忙里忙外地煞是可爱。午饭后我们母子一起享受周末的短暂松弛,美美地睡上两三个小时也是常事。然后讲故事、背儿歌,儿子乐此不疲。晚上我们一起学英语,看动画片,周末狂欢,全家最享受。

唱唱跳跳学知识

平日上班忙,没有时间陪宝宝,也没有时间教她太多的知识,双休日就成了我们一起吸收知识营养的时候。

我们一起看碟片,一起跳舞唱歌。在妈妈的带动下,宝宝可努力了,小小的她唱唱跳跳,乐趣无穷。学习的时间到了(当然很多时候都是宝宝自己要求的),我们一起画画,一起认字,很多时候她也会把平常我们教她的故事自己总结陈述给我们听。

学轮滑、放风筝

双休日是很重要的日子,一大早起来,我和苗苗就去泉城广场学轮滑。轮滑课程每周一次,苗苗学得很认真。12点钟课程结束,回家再重复周六下午的事情。

如果遇到苗苗不想学的时候,我们就带上风筝,还有一些玩水的玩具,在泉城公园或是植物园好好玩个够。

最近让苗苗参加了宝贝俱乐部,所以周六周日的活动就更加丰富多彩了。俱乐部有很多活动,如采摘水果蔬菜、山区游、郊游、观看曲艺文化演出、剪纸等。

我们来捉迷藏!

周末,如果不带铖铖出门,在家照样玩得开心!

铖铖最喜欢做的游戏是捉迷藏。每次都是让妈妈藏,铖铖 溜小跑过来找妈妈。如果看到妈妈了,他会高兴得大叫;如果半天还找不到妈妈,妈妈就要自动显身了,否则小家伙便会惊慌失措地不断喊妈妈,直到哭鼻子,没羞 游戏玩累了,铖铖跑得满头大汗,就坐下来喝口水歇一会儿,和妈妈一起看书,听妈妈讲故事。

双休日过得太快了

去年的这个时候,因为迷上了烘焙,有好几个双休日,不是和宝宝一起烤饼干就是和她一起给蛋糕裱花。在玩的同时,宝宝知道了关于形状、数字、颜色等很多知识。看着她兴致勃勃的样子,我心里别提有多满足。

在杨梅成熟的季节或是毛栗子成熟的季节,双休日的活动就改为爬山了。运气好的话,可以采到一大堆吃的。或者只带些零食,在半山腰找块空地,铺上桌布躺下来,眯眼看着从密密的树叶间投射下来的阳光,让宝宝体会一下“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在春风拂面的季节,通常会带她去放风筝。即使有时风太小,风筝飞不起来,她也会把风筝高举在头顶,来回地疯跑。那无忧无虑的笑声赶走了一切烦恼。

大多数时候,只是邀请她的好朋友来家里玩。如果碰巧朋友们都不在,就由我陪她做做手工,或是陪她玩玩娃娃丫丫软件。

不管怎么过,双休日都嫌过得太快了。

带上儿子去买菜

双休日,时间比较充足,我会带看涵涵一起去菜场买菜。他会用眼睛看,用小手摸,用鼻子闻,更加真实地体验水果、蔬菜、鸡、鸭、鱼、虾等食物的形状、颜色和气味。另一方面,也可以给他来点FO教育,让他知道,食物是要用钱买的,钱是要通过劳动挣来的,更真实地体会到不劳动者不得食的道理!

我和女儿的快乐双休

一起画画,一起洗菜、切水果,我晾衣服,女儿拿衣架、夹子,顺便夸上她两句,女儿美美的。我烧饭,让女儿放碗筷、垃圾盘。一起玩强盗抓兵的游戏,女儿最喜欢在家跑着玩,连拖鞋也成了我们的武器。

宝宝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

一直觉得若宸幼儿园学的课程太多了,所以双休日绝对不再让他学他不喜欢的知识,以他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为原则。

烘焙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园林;虚拟现实;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6-0112-03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AO Yang-lin1,LI Jin-jin1,YU Lu2

(1.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0300, China; 2.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550, China)

Abstract:With analysis to the practicability and necess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VRT(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paper confirms the VRT’s function in the teaching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llustrates the technological path and running effect of building the Virtual Reality Teaching Platform and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VRT.

Key words: landscape;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education

1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园林行业设计、工程等各类项目已越来越多的与计算机等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如园林工程方面的项目管理系统、招投标系统、工程预算造价系统等,园林设计方面的手绘结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设计制图模式。在本世纪初计算机效果图技术逐步普及,极大提升了设计表现效率并成为设计领域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段。随着行业发展,静态的固定视觉效果图已无法满足业主和设计单位的需求,近年来三维漫游动画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大中型园林设计中。通过相关软件对设计内容进行建模、渲染和后期编辑,形成的漫游动画相较静态效果图更加直观。而近两年随着计算机图形处理能力加速提升以及周边软硬件条件的完善,具有交互参与的漫游技术逐步进入人们视野。相较于传统漫游动画固定路径和单向信息传递的先天缺陷,虚拟现实在交互性和沉浸感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综合性信息技术,涵盖了多个学科,主要用在计算机仿真领域,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对真实环境进行模拟,用户可以利用专用设备沉浸到模拟环境中,从而实现与该环境的交流与感受。

2 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园林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园林专业教学资源多以教材、意象图片、PPT课件、多媒体动视频等为代表的静态或初级动态的教学资源为主,而教学模式早已由教师主导的单向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化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但相对落后的教学资源已很难适应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此外,园林专业教学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讲授内容很难全部经由具体实践传授给学生。例如,园林工程教学中涉及大量园林景观和建筑施工,而在现实中很难提供学生逐一参与各类工程实践的机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教学用设计方案实施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由于以上客观条件所限,教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难度较大。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超越时间、空间和资源限制并能重复利用的低成本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作为园林专业教学和实践的有力补充,而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正好与之相呼应(如图1所示)。

3 虚拟现实技术实施领域

3.1 设计类课程理论教学方面

将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类课程中抽象的概念、规范、要求和案例通过虚拟现实进行表现。改以往教学“文字+图片”的平面静态模式为更易理解的三维虚拟动态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和兴趣。

3.2 工程类实践课程教学方面

对园林工程常见各施工项目分类进行虚拟现实,在虚拟环境中再现工程项目各工序从开工到建成的全过程,并引入交互式界面,用可控的动态影像直观表现施工工艺、材料及相关要求和规范等。使以往部分由于时间、空间以及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开展的教学实践项目得以在虚拟环境中再现,使学生对工程施工的认识更加具象直观。

3.3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课程教学方面

通过虚拟现实将以往教学中较难理解的建筑结构三维数字化,学生可通过不同视角观察分析建筑构造及其主要施工步骤,不仅可以减轻教师授课强度更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

3.4 园林及建筑设计方案的虚拟现实分析验证

在学生进行设计实践过程中,从方案场地初步分析到最终成稿的全程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利用接近未来建成实景的虚拟环境分析验证方案。在虚拟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置身于―个相对真实的模拟空间,使得园林设计能够突破以往“平、立,剖”的常规模式,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直观地面对设计对象,更加深入地研究环境中各设计要素及空间关系、比例,设计出更加完美,更加人性化的方案作品。

3.5 虚拟现实资源的网络教学平台

将各类课程虚拟现实资源与相应网络课程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相关知识。

4 虚拟现实教学平台的搭建

4.1 虚拟现实平台的选择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与各个具体专业的交叉渗透更加深入和全面。园林专业相关软件也由最初的平面辅助设计软件发展到可全程辅助设计表现。园林专业虚拟现实涉及软件的发展已相当成熟,主要包括:AutoCad,SketchUp、3d Max、Photoshop、Lumion、Premiere、Unity3D等。通过分析对比各虚拟现实平台的性能及扩展性,本研究采用Unity3D作为虚拟现实核心实现平台,Unity3D是一个让开发者轻松创建诸如三维视频游戏、景观可视化、实时三维动画等类型互动内容的多平台的综合型虚拟现实开发工具,是一个全面整合的专业虚拟现实引擎,可完全满足虚拟现实在园林专业的应用。

4.2 技术路径

1)分析并归纳园林专业相关课程可供虚拟化的所有知识点以及相关课程项目作业内容;

2)结合虚拟现实系统软硬件条件,确定各知识点和项目内容的初步场景表现形态,形成该虚拟现实场景构建程序和注意事项;

3)建立各场景基础模型、完成材质烘焙,并分析检查场景内容与虚拟现实平台的兼容性;

4)将场景模型导入虚拟现实平台,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编程,完成交互操作和模拟动画功能;

5)设计制作系统交互界面;

6)对完成的虚拟现实场景进行检查,并进行后期处理以及添加必要文字、配音等工作;

7)整合进入教学系统,形成园林专业虚拟现实教学资源库;

8)根据网络和浏览器要求,优化教学资源库进行网络。

4.3 搭建教学平台

根据预先确定的技术路径进行教学平台的开发,平台使用操作便捷、易于掌握(见图2)。

5 园林专业教学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意义

5.1 实现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双向流动的学习模式

传统教学视频与一般电影、电视类似,均为信息的单向传递,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动画制作者预先确定的观赏内容。即使采用漫游动画由于其线性播放特点,学生也难以精确地切换场景和控制播放进度。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或喜好,随时移动或跳转至指定场景或位置,增加观赏者与漫游场景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此基础上,根据场景实际情况加入互动参与功能,如园林夜景中的感应灯光、喷泉流量控制、展示屏幕显示内容控制等,通过丰富的交互功能构建学生与虚拟现实场景间的良性互动。

5.2 使教学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

园林是对物理环境的改造和营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大量积累过往各类园林、建筑及其施工等多方面项目经验。但由于课程教学时间相对固定、项目地域分布不集中,为了解决此矛盾部分学校会在多数专业课结束后开设数周的外出综合实习,为学生提供较为系统的学习参观机会。此类实习虽内容全面但时间短、知识量过大且未与相应课程教学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很难全部实现。特别由于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错过了接受知识的最佳时间段,教学效果不无遗憾。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学习与实践同步进行,学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彻底打破。设计类课程学习与相应虚拟现实案例紧密结合,可直观的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学习体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工程类课程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每一步的施工环节、工艺及材料等清晰可见,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5.3 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

园林是人工化的自然环境,是一门基于对实际场地及其空间设计和施工的学科,是对物理及人文环境的营建,因此本专业的教学需要建立在实际环境中。但由于教学场地、设备、经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极少有学校能完全满足园林专业对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需求。由于条件所限制导致一些课程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态,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亲身体会。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学生在课堂中便可以直观的体会所学知识,获得与真实环境较为接近的体会,从而增加感性认识,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虚拟化案例教学耗费较少、节省实践教学经费,可以反复进行,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教学水平。

5.4 提升学生对空间的认识并提高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的效率

园林规划设计不只是对平面区分,更是对空间和行为的设计。初学园林专业的学生乃至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设计人员对空间的理解常常不到位,很多学生会将全部精力放在平面图及方案构图上,最终导致方案虽然平面构图很漂亮,但空间设计混乱、缺乏实用性。通过鼓励学生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所做方案进行三维数字化建模,模拟方案建成的最终效果、分析方案空间合理性。在虚拟三维环境中对方案进行直观的评价和验证,有利于发现设计中的不足并及时优化设计方案,从而锻炼学生空间思维和对尺度把握的能力。

此外,园林设计对于环境变化的前瞻性和周围景物的关联性要求很高,在动工之前景必须对完工之后的环境有―个明确的,清晰的概念。

6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不断提升,由此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职园林专业教学,可以优化现有教学观念、突破单一授课模式和教学资源,营造出接近现实的动态虚拟环境,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和感受,积极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形态。在教学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在计算机模拟环境中开展课程实践,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可以直观的展示设计理论、提供方案和工艺的交互探讨界面,更能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并扩展学生学习维度。通过近两年教学实践探索,本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飞跃,在学生工作室承揽真实园林设计项目和职业技能大赛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参考文献:

[1] Unity Technologies. Unity 4.X从入门到精通[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3.

[2] Unity Technologies. Unity官方案例精讲[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5.

[3] 宣雨松. Unity 3D游戏开发[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烘焙课程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虚拟现实;旅游教学;虚拟旅游;导游培训;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5-0117-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5.024

一、引言

当前,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增势强劲,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专业导游的需求与日俱增,各地高校旅游专业和导游培训机构应势而生并逐年增加。在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许多院校在《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知识》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模拟导游》、《导游实务》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些课程是培养一名合格导游员的核心课程,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该课程的目标就是把认知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综合技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然而,导游业务实训过程中的现状与问题却不容乐观,存在诸如实训项目单调、偏重大道理讲授、学生人数多、经费缺乏、实训沦为走过场等主要问题。同时,由于受导游资格证考试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旅游院校和培训机构仍沿袭了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与《导游实务》课程要培养实用型导游专业人才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

一些一线教师撰文呼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摆脱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模拟情景、以练为主,以讲为辅,架起一座从课堂到实践的桥梁,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导游从业者。要上好“模拟导游”课,主要是从三方面训练:一是“语言交际技能训练”,包括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和导游词讲解能力;二是综合文化素质训练;三是导游服务技能实训。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应该设法让学生走出去,亲临现场感受、观摩并演练。但考虑到经费、安全等问题,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只能选择就近景点,而且最好是选择富有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

虚拟导游培训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正好可以解决旅游和导游专业教学过程中实习资源匮乏,实地参观时存在的时间、经费和安全等问题。可以在实训室内,采用高仿真情景体验、高互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足不出户,在虚拟的环境中,浏览诸多景点。这种教学方式方便师生进行交互式的导游模拟体验,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实践操作机会,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完成对导游基本技能的培训。

二、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又称临境技术,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使用者利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便可以进入虚拟空间,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员,进行实时交互,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特征是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动作性和自主性。

在国外,虚拟技术较早应用于汽车驾驶员、飞行员、机床操控等方面的操作培训,借助虚拟技术完成课程教学中的相关实验,具有实验效率高、设备费用低、实验内容丰富、实验性能有效、实验安全性好等明显优势。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虚拟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也进行了较多的教学实验与培训研究。

实践证明,利用虚拟技术构建虚拟场景进行模拟培训是一种具有时代意义和前途的教学手段,是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飞跃。虚拟教学可以模拟客观物理世界的过程,检验理论的模型,预测在实际中无法重复或进行实验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它营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由传统的“以教促学”的学习方式代之为学习者通过自身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得到知识、技能的新型学习方式,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目前,虚拟现实在教育中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1)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研究;(2)建立虚拟实验室,如刚体力学虚拟实验室、化合物分子结构虚拟实验室等,其“设备”与“部件”是虚拟的,可以随时组装和拆卸;(3)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如建造人体模型、太空环境模拟、虚拟景区导游培训环境等。

虚拟实验与培训环境具有实体实验室和传统课件所没有的优势:(1)节省成本。足不出户便可以做各种实验模拟,获得与真实实验一样的体会;(2)规避风险。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可以放心地去做各种危险的实验。例如虚拟飞机驾驶教学系统,可免除学员因操作失误而造成飞机坠毁的严重事故;(3)打破时空限制。大到宇宙天体,小至原子粒子,学生都可以进入这些物体或环境内部进行观察,一些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观察的变化过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学生。同时,学生能够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扮演角色,增加了自主性和趣味性,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有助于解决实训时危险性大、费用高、小概率事件再现和个性化导训等问题。

三、导游培训系统中人机交互的教学设计

根据人类认知规律中由了解、记忆到实践的过程,导游实训的三个阶段可以设计为动画漫游感知、自主游览体验和角色扮演模拟三个模块。

动画漫游模块中,通过虚拟摄像机沿景区导游线路的行进,生成相机动画。受训者通过观看动画,熟悉沿线景观,了解景区概貌。

自主游览模块中,体验者可以通过导航图或者景点查询菜单,快速到达某个特定景点。受训者可以任意行走或360度观察,同时还可以听到该处的语音讲解,或看到该处的图文介绍,让体验者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地感受所处环境,并学习该处如何向游客讲解。

导游讲解是导游带团参观游览时的主要业务,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服务,也是衡量导游员业务能力的重要方面,运用灵活生动的导游语言进行讲解,并掌握种种导游方法与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当受训者熟悉了景区并可自主组织和讲解导游词后,便可以进入导游模拟阶段。受训者以一个虚拟导游化身的形象进入景区,进行导游活动的模拟。该阶段一般在导游实训室的多通道环幕前进行,由一名同学模拟导游,2-3名同学扮演游客,使模拟活动更具真实感。模拟导游可以自由行走、转身以及自动向目标点行进,还可以回答模拟游客的提问,使受训者得到与真实环境中进行导游活动的一致体验。

1.《比干庙导游实训VR教学平台》案例概要

比干是我国第一位因直言进谏而遭剖心的忠臣,比干的谏诤精神影响了中国政治几千年,是中国的德礼文明开源者,为万世敬仰。比干庙是比干的庙墓,是河南省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当地导游培训和考试的重要考点。本案例利用计算机3D建模技术,根据真实遗址重新建构了比干庙的数字模型,并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了学习者和场景模型的交互系统。参与培训的学生可以置身于逼真的3D场景中,通过虚拟化身等方式,以不同视角和线路游览、体验和模拟讲解,在构建的三维虚拟场景中,通过熟悉景区建筑,了解历史故事,感受比干文化,模拟现场讲解等形式达到导游教学和培训的目的。本平台在我校旅游专业的实训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平台运行界面如图1所示:

2.交互模块的设计

本案中,在漫游模块游览者通过点击“漫游动画”两侧的按钮可以切换相机动画;自主模块中,可以点击“景点查询”打开景点列表,选择景点后便可以操作键盘、鼠标自主游览,同时可以听到和看到导游词;同时在模拟模块设计了三个虚拟导游形象,初始位置分别在比干广场、比干庙和比干墓三个区域,受训者可以快速切换自己的虚拟形象和所处位置。模拟导游与虚拟环境的交互,可以由自己亲自操作鼠标键盘、方向盘等外部设备,也可以请小组同伴协助进行。

3.音视频交互系统的设计

音频系统共包含环境音效、背景音乐和解说语音三个部分。环境音效主要包括蜂鸣鸟叫、瀑布喷泉等声效。这些效果声设置了3D音效,音量大小和声音方向可随角色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背景音乐主要用于烘托场景气氛,本案主要使用了《颂比干》、《故宫的记忆》、《人间道》等几首背景音乐,并实现了音乐的切换及播放、停止和音量大小的控制。语音解说主要是各景点的导游词配音,当景点切换时该处的导游词自动开始播放。为了便于分别控制,音频系统中的三种声音文件应该设置在不同的声道中。视频媒体方面,本案中嵌入了电视节目《忠臣比干》的视频讲座,通过十集的视频专题,可以让导游在熟悉景区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历史背景、人物传奇和奇闻趣事,从而起到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拓宽受训者知识面的作用。

4.交互界面UI的设计

为了突显殷商文化气息和比干忠烈正义的内涵,交互主界面设计以橙红为主色调,配以金色的按钮。主控制面板放置于画面下方,交互按钮分三排平行放置。中间安排有四个长条按钮,分别为三种游览模式和画面特效开关。“动画漫游模式”按钮上方为“前一动画”和“后一动画”两箭头,点击便可以切换相应的相机动画。“导游模拟模式”长按钮上方对应三个虚拟导游图标,点击图标便以不同的化身形象进入景区并以第三人称视角进行导游模拟。“自主模式”长按钮上方对应有“景点查询”按钮,点击该按钮便可以打开“景点查询”面板,在该面板中点击相应景点便可以将场景相机快速切换至该处,同时播放该景点的导游词并显示导游词文字。“景点查询”按钮旁边是“测试题”和“关闭字幕”按钮,点击可以打开测试题面板和关闭导游词的字幕显示。控制面板最下方一行是音频控制区,可以分别控制两路声道的音频播放和选择。视频列表菜单使用了关键帧动画,以实现列表窗口的拉出和拉进的动态效果。控制界面如图2所示:

四、导游实训平台三维场景的实现

虚拟现实平台开发的第一步是制作场景的三维模型,虚拟旅游景点架构的三维场景元素如图3所示:

由于此为模拟景区实景,三维场景务必要接近真实,以还原实景为场景设计与制作的目标。首先,根据景区实测数据、规划图、卫星图和拍摄照片等资料,绘制景区全景平面图。实现方法主要是在3Ds Max软件中使用样条线绘制平面图形。

景区地形地貌元素主要包括山坡、草地和花园等大块的地面模型。该模型的制作可以从高细分的平面开始,转化为可编辑多边形后,使用绘制笔刷刷出地形的高低起伏。对特殊要求的地形,可以使用等高线工具或置换贴图技术制作出与实际地形一致的地面模型。然后,对地面模型赋予草皮等贴图,并添加UV贴图修改器,指定合适的UV尺寸,使得贴图大小和真实比例一致。地面上的小路、路牙、绿篱等细条状模型,一般通过画样条线挤出高度的方法制作,并赋予合适的UV和贴图。

树木与花草的制作:为了节省模型面数,提高系统实时运行效率,VR项目中的花草树木模型一般使用面片模型贴以镂空贴图的方法来表现。大片树木和花草的制作一般使用Max的树木插件Forest Pro来制作,瞬间可以产生千万棵面片型的植物。近景处的单面模型一般会由程序控制使其始终面朝摄像机(VRP中称之为bb物体)。所以植物建模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植物的种类、大小、分布情况和选用高质量的贴图。

房屋建筑是场景中最重要的模型元素,也是制作中难度和工程量最大的部分。一般要根据楼宇亭台的对称结构,先制作出其中的1/4或1/6的模型,展开该部分的UV坐标后,再对称复制出其余部分。编辑UV坐标时,要将使用相同贴图的UV面块叠放到一起,合理缩放,紧凑地分布到UV框中,以提高贴图的利用率。将编辑好的UV坐标信息以png或tag图像格式输出给Photoshop进行贴图的绘制和编辑,最终再将绘制好的贴图赋予建筑模型。场景小物件包括路灯、石凳、指示牌、垃圾桶、香炉、雕塑等模型,这些模型只需按要求制作好一个原始模型,然后依照景区实际摆放位置复制即可。

以上模型元素制作完之后就可以对场景设置全局光照并进行贴图烘焙了。将烘焙后的场景使用VRP的接口插件导入到VRP软件中进行环境和特效的制作,主要是设置天球、阳光位置和环境雾等效果。

五、交互实现的主要方法与关键技术

三维虚拟实训平台涉及的人机交互技术主要包括三维场景游览与控制技术、媒体嵌入技术以及摄像机动画技术等。

1.三维场景游览与控制技术

虚拟现实软件和游戏引擎都会提供一套场景漫游的解决方案,开发者无需编程即可实现场景的漫游交互。比如在VRP软件中,采用了通用的三维游戏操控模式:“W”、“A”、“S”、“D”或小键盘的“上下左右”箭头,操控玩家前进、后退和左右移动,“Q”、“E”控制玩家视线升降,“按下鼠标左键拖拽”旋转视角观看场景,“+”、“-”加快或减慢相机或人行速度,“空格键”跳起,“~”切换角色行走或跑步状态等。VRP中还提供了行走相机、飞行相机、绕物旋转相机、角色控制相机和跟随相机等,可以实现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游览场景、飞行方式纵览场景概貌、围绕建筑物环绕浏览、相机跟随虚拟角色移动等行为控制。在制作中,只需要创建相应的相机,并对其做具体的设置即可轻松实现对场景的漫游控制。

2.媒体嵌入技术

虚拟现实平台中,可以轻松实现对音视频、flash和全景图的嵌入。

音频嵌入技术。环境音效的添加可以通过选中发声的物体模型,在其属性中的3D音效面板中为其添加声音文件并设置声源参数;背景音乐和解说语音都可以通过脚本实现,一般在UI中的按钮属性上插入“音乐”组的脚本命令,使其在点击时播放、暂停或切换某一音乐或语音解说。

视频和Flash媒体的嵌入,有内嵌和外部链接两种方式。内嵌是通过ATX贴图、Flash控件和渲染到贴图三种方式将视频或Flash媒体加载到场景中的三维模型上或者UI的界面元素上:外部链接是在模型或者按钮上添加“脚本文件”组中的“打开任意文件”的脚本,点击时使用外部程序(主要指媒体播放器)打开相应的媒体文件。本案中的《牧野讲坛》专家视频讲座便使用了外链方式,而“趣味小电视”则使用了内嵌方式。

全景图及其嵌入技术。360度全景图也称为三维全景图,是一种运用数码相机对现有场景进行多角度环视拍摄之后,再利用计算机进行后期缝合,并加载播放程序来完成的一种三维虚拟展示技术,有三种风景型(圆柱型、立方体型、球型)和一种对象型(也称物体型)。全景图在虚拟景区中主要用来展示难以制作模型的室内真实画面,如大殿、展馆的内部结构和室内装饰等。可以在三维场景中设置某一热点触发区域,点击就可以进入全景照片,观察室内真实情况。全景图的缝合可以在拍摄后通过第三方软件完成,如PhotoshopCS5或者Panorama Softwares、Realviz Stitcher和KolorAutoPano Giga等。缝合后的全景照片可以使用Pan02QTVR等软件将其生成flash或者exe格式文件,按照flash嵌入的方法嵌入平台之中。

3.摄像机动画技术

摄像机动画的制作可以在前期三维软件中制作,也可以后期在虚拟现实软件中制作。第一种方案是在3dsmax中,选择合适的视角并创建摄像机,沿导游路线绘制相机运动路径,使用路径约束创建摄像机路径动画。该相机导出到VRP后,可以被识别为动画相机,出现在相机列表中,保留了3ds max中的摄像机运动动画。第二中方案是在VRP中录制相机动画。首先创建一个行走相机并设置参数,按下F5运行程序,使用键盘控制相机运动,同时按下F11可以实时录制摄像机动画,再次按下该键结束录制,可以根据需要可以生成多个相机动画。第三种方案是制作角色跟随动画:在VRP中创建导游角色,并在骨骼动画面板下为其设置行走动作。在创建“形状”面板中,创建折线路径,在路径属性面板中设置路径绑定的导游角色,并设置合适的位移速率,便可以让角色模型在约束路径上行走。

本案系统中除了摄像机动画外还有一些刚体动画,如门窗的开关动画等。实现方法是,在3dsmax中制作好大门或窗户开合的动画并以刚体动画方式导出。导入到VRP后,在门或窗的位置处制作一个触发模型,在该触发模型的动作属性中开启距离触发,设置合理的触发类型、触发距离以及进入和离开时播放刚体动画的脚本即可实现触发动画效果。

烘焙课程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优秀吸引;校长管理;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6-0035-03

【作者简介】凌红,江苏省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江苏无锡,214000)校长,高级教师。

教师的专业成长培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品质。优秀吸引,要求校长站在发现者、陪伴者、支持者、见证者的角度,充分相信教师自身“优秀”,合理调动各种资源,将教师专业成长置于学校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范畴中,建立彰显关怀、贴合生长、协作共进的发展机制,使教师专业成长拥有持久的动力和无限的可能。

一、在“生活人”的视野中发现“优秀”

1.全面了解,取其所好。

立足“全人”,让教师更客观地认识学生,实施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同样,如果校长对待教师也能有“全人”观,以发现“优秀”的方式展开教育教学管理,就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更显完整。在完整的“生活人”的视野中,必定会发现每一位教师的优势领域,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不乏朗读者、旅行达人、烘焙大师、园艺专家。擅长阅读的不一定是语文老师,逻辑严密的未必教数学,书法美术功底好的也可能是计算机老师等等,有所专长、有所爱好的生活才丰润。这种美好生活的情怀也必定会影响到工作,也能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在某个恰当的时候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2.移情体验,促其所得。

校长的管理不是发现问题勒令禁止,而是以人为本、开放情怀,能通过对教师行为的分析,洞察教师思想、情感的变化。优秀的校长也应该是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和谈话者,当教师愿意将心怀向校长敞开,还有什么工作不好切实地开展呢?我校有一名数学教师,所带班级教学质量不理想,在处理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过程中多有冲突,他本人也产生了厌教的心理。面对这样的教师,关注内心比转变行为更重要。通过一次次的谈话,我逐步了解到工具性学科质量的检测以及家长对成绩的过度要求使其内心承受了莫大的压力,再加上自身对数学学科的不喜,使他的教育教学陷入了困顿。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学科不胜任的教师在一所大规模的学校中不在少数,于是我校开始尝试建立相应的“转岗”机制,设身处地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谋划。如今,这位教师已顺利转岗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获得省赛课一等奖,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逐步踏上了教育管理者的岗位。

3.充分尊重,认证所思。

很多时候,为了让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有效,我们会用既定的经验去评价甚至是否定这些不成熟的行为,更不会去深究这些行为背后教师所作出的思考与努力。比如,我校有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中尝试用尊重儿童初感的方式执教,但一开始课堂教学效果显得有些凌乱,欠缺了文本所体现出的条理性。这一教学方式真的不适用,真的是无效的吗?显然,作为校长,在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教师,肯定教师的尝试行为,积极倾听行为背后的思想故事,甚至在教师实践过程中出现彷徨、迷惑的时候,为其提供支持,使教师在学校的关注、行政团队的介入推动下,其草根化的创新研究科学化、序列化。尊重思考的意义,发现思考的价值,能让校长在教师专业培育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立足。

二、在“团队人”的认知中卷入“优秀”

1.骨干结对,魅力感召。

我校多年来倡导的“开门献课”就充分体现了一种团队卷入状态下的优秀吸引。作为校长,我坚持每学期期初“开门献课”,率先垂范,将行政骨干教师团队凝聚在专业发展的活动中,使团队有管理和教学的双重立足,从而更有效地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同时,每个骨干教师都有结对徒弟,师徒同研共写,不断深入课堂及班级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骨干教师的理念引领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民间师傅”成为我校每一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贵人”。所谓“民间师傅”就是非学校行政任命、无师徒结对合同、由教师自主认定的“师傅”,更多时候是两人或多人互为师徒,S着事件的变化师徒的角色身份也不断变化。“民间师傅”更确切地说,是魅力感召之下的教学同僚,或称为教学“合伙人”。如,有教师在执行学校每学期一人一课研修任务的过程中,会主动邀请自己认可、喜欢的骨干教师展开听评课指导,但凡接受到邀请的骨干教师均能全情投入。

2.梯队架构,成长关怀。

每个学校都会依据自身的校情、师资配备等制订出一套适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在详细分析了我校办学发展的现状之后,我们也量身定制了积极教育理念之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梯队,先后组建了“阳光俱乐部”“科研快车道”“学科工作室”等教师联盟。根据教师个性能力,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构建梯队发展的滚动性成长网络,如三年内新教师的教研成长系列活动:站稳讲台的“与你同行”教学展示活动―扎实课堂的“我型我秀”教学反思分享活动―展示个性的“亮我风采”课例解读活动。在教研的同时,我们对一年内的新教师展开“读校史”“夸同事”“拍学生”活动,以此来将新教师团结在学校大家庭之中。在此基础上,发展优秀的新教师进入学校“科研快车道”团队,介入教师专业阅读和教育教学论文写作,让不同层次的教师拾级而上,共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3.草根共研,需求应答。

学校实施教科研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在日常听评课过程中,通过介入主题、核心行为、骨干微讲座等,将磨课、研课引向探索教法学法、教学规律的深度思索。在此基础上,学校也运生了不少草根研究团队,如在会课任务驱动下的临时磨课团队;日常主题教学中的研课团队;解决教育教学即时性问题的话题型团队;向学校教科室申报立项的微型课题研究团队等。这些团队集中于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自主筹建,凝聚力强,但又不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最终目标。所以,有些团队召集时间是周末,地点为某咖啡馆。在“优秀吸引”的草根共研氛围里,作为校长,则需把握团队中的骨干,提供支持和关怀,以便于团队更好地将任务、问题变成需求,进而策动内需,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在“发展人”的体悟中推介“优秀”

1.“年度最美”,让“优秀”充满仪式感。

我校每年都要评选“年度最美”,以此来表彰一学年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优秀的员工、团队,记录一些优秀的事、优秀的瞬间。首先,我们以学校文化、特殊事件为思考原点,精心设计“最美”奖项,如博览好学的“敏学奖”;科研进取的“敏思奖”;悦动创新的“敏行奖”等。其次,我们通过自下而上的推荐,以事迹演讲的方式,展开“最美”评选。再次,我们精心设计制作“最美”奖杯,提升获奖的纪念意义。最后,我们举行“最美”颁奖仪式:事迹推介、行为表达、颁奖词诵读、“最美”合影等。在一系列仪式流程之中,聚焦某一人某一事,或某个团队某一细节。“小细节”中体现“全人”观照,“大仪式”下彰显“优秀”品质,提升“优秀”影响。

2.“网络微影像”,让“优秀”生动可感。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推行“成长影像记录”的方式,让教师将有意义的教育教学瞬间用手机随拍,一方面可即时分享,提升行为关注度,不断促成行为的投入度、深入度;另一方面将照片分类整理,存档积累,以便于反思成册,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成长历程,总结成长经验。如,我们在新教师入职一年后开展“我的成长故事”网络微影像制作评比活动,教师生涯的第一堂课、第一次与学生谈心、第一次听师傅的课、第一次教研、第一次批作业,甚至是第一次发火、第一次委屈,生拥恼掌附上简短感性的文字,再配合精选的音乐,无一不传递着教师专业成长的美好。再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优秀”便成了一种亲切可感的生活样态。

3.“敏求讲坛”,让“优秀”弥散思考的况味。

“敏求讲坛”是以学校校训“敏求”命名的教师讲述活动,旨在为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讲坛运营几年来,经历了种种转变,从形式上看,已由一开始行政命令式的布置安排,到聘请专家,再到基于教师需求的专人专项约请,渐渐走向教师的自主参与;从内容上看,由生活故事、书本故事、书本理论的分享,到生活思索、实践反思,甚至是教学主张,越来越充满了深度思考的况味。2016年下学期,教科研快车道展开了阅读经典教学理论的培训活动,在此基础上,对经典教学理论形成了自己的思索和实践体会。有了想法就要分享、碰撞,想法才能走向全面、科学、深入。

四、在“学校人”的情怀中焕发“优秀”

1.场域习养积极故事。

场域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空间隐喻术语,指“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图式”。当我们的管理制度内化为学校每一位师生的需求行为,我们的身心便会自主自觉地汇集到某一领域,而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吸引而来,学校就成了一个心理安全、人际和谐的积极场域。在这样一个场域中,“优秀”便成为每一位师生的行为自觉,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便有了从内需到自育行为的场景呈现。摄影组的学生抓拍到一只特殊的昆虫,教师就自觉介入昆虫研究主题活动,语文老师指导写昆虫作文,科学老师引导探究昆虫名称习性,美术老师指导细致观察画出昆虫……昆虫研究成了一个主题课程。有教师参加会课活动,草根共研团队一起投入磨课,甚至有教师参与同课异构,以供会课教师参考……

2.文化浸润积极气质。

烘焙课程总结范文第8篇

10年前的她唱《约定》,那首改编自王菲的歌被她演绎到极尽缠绵,由此她得以挤进这热闹的娱乐圈,也跟歌迷约定:“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周蕙的声音。”

10年里她很少在专辑上露脸,四张专辑四个个漫画,“蕙儿娃娃”开创新模式的“美名”背后,对她容颜的议论依旧见诸媒体。

10年前她和蔡依林、孙燕姿、萧亚轩齐称台湾“四小天后”,最终却在与经纪人的战争中销声匿迹,淡出歌坛。

有一种声音不管隔了多久,再次听到都不会让人感到陌生,周蕙的声音就是如此。如果不是新闻提醒,你可能很难从她的歌声中联想到她曾经历过的合约纠纷问题。然而好久了,大家不时的回想起那个爱唱歌的女孩到哪去了?曾以为时间太慢,其实转眼已是10年。其实,周蕙一直都在音乐的路上。如她所说,“经过许多的心情转折,觉得自己长大了,我学会接受与面对,我不后悔自己对正义的坚持,我相信握住希望不放弃,终会等到心中的理想!”成长的周慧:

挫折让我更懂珍惜

“有人问,如果时间可以倒转,会不会希望那些不开心的事不要发生。我说不,我宁可它发生。”

周蕙的出道经历颇具戏剧性。当时刚从大学戏剧专业毕业的她,已经决定去英国学习戏剧,临走前她希望把自己喜欢的歌录成一张专辑。在录制完成之后的一天,周蕙却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对方自称是音乐制作人,是在听了她自己录制的这张“玩票“的翻唱专辑之后,想帮周蕙出唱片。1999年,《周蕙精选!》正式发行,这个相貌并不出众的女孩儿的演艺之路也由此开始。

好景不长,接下来长达四年的合约纠纷让周蕙的事业一度跌入谷底。事情的起因是其前任经纪人私自与唱片公司签约,卷走了数百万元人民币的签约款。周蕙是在毫不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该经纪人卖给唱片公司,却得不到一分钱的报酬。四年中没有一家唱片公司敢接手周蕙的唱片计划,“在这份我不能认可的合约下,即使我发行专辑也是什么都得不到的”。于是周蕙选择沉默,直到合约期满,签下新东家,她才终于重新站上歌坛,再度“绽放”。

谈及往事,周蕙并没有回避,反而轻松地说:“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我已经完全走出了那段阴霾。”“如果一直保持自我封闭的话,谁都帮不了你。”这是周蕙回看那段最消沉时光之后,对自己的总结。在2003年发生合约纠纷之后,有半年多的时间,周蕙因为无法接受被欺骗的现实,陷入了自我封闭的状态,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用电脑随机选曲播着她喜欢的各种音乐,却唯独不放她自己的歌,“只要妈妈在客厅看电视的声音稍微大些,我就会把屋里的音乐声再开大。那时我就是希望自己的空间里没有别的声音,只有我想听的音乐”。每一天的时间大多数是在发呆,或是在网络上玩一些不用动脑的游戏。在那段日子,周蕙一直失眠,而之所以把自己封闭起来,也是不想让别人看到她这么不好看的一面,“那时我真的是故作坚强”。沉寂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04年初,当福茂唱片的老板打来电话,兴冲冲地邀请周蕙参加公司的庆典时,电话这一端的周蕙忍不住痛哭失声。“老板告诉我说,不能因为一件事就对身边所有关心你的人失去信任感,不能对生活失去信心。”经过这次倾谈,周蕙才逐渐把心门打开,走出去面对那些关心自己的人。

周蕙还告诉记者“经历过,才会懂得珍惜。经过了四年,我觉得改变最大的是我的心态吧!跟以前的我相比,我觉得这回我自己在心态上变得比较轻松(笑)。以前唱歌总是想很多,给自己很多不必要的压力,面对很多改变也会比较保留。有一阵子自己很会乱想,唱歌开始变得绑手绑脚,自己被自己的胡思乱想给束缚,逐渐觉得唱歌变得不那么有趣。后来我历经了一些事,说也奇怪,当自己不能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开始发现它对你的重要。因为经过等待,自己对自己清楚了很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这次的新专辑我觉得心态上比较轻松吧,不会想去强求什么,就顺其自然吧,唱歌时就只想着唱歌,我觉得这样就够了!”

坚定的周慧:唱歌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这10年的精华,不管是好是坏我都整理起来放在心里面,未来的路,我可以把这10年的经历当作工具,帮助自己前进。”

当年那个将王菲的粤语歌曲《约定》以国语版本唱出无限甜蜜色彩的女生,如今声线仍是清亮,但甜蜜已被更为执着的坚强覆盖。说到自己唱了10年的《约定》,周蕙颇为感慨,她很幸运能遇到这样一首好歌。“10年前我还是一个新人,一切都是很稚嫩很新鲜的,我那时也只想把音唱准就好。而10年之后再度唱起这首歌,却发现如今的自己更能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

曾经等待的日子中,周蕙有机会录新唱片的时候,她拿到一首歌谱,突然就哭了。那首歌曲叫做《分岔路口》虽然是一首情歌,但周蕙在旋律与歌词里,联想到了自己一路来的抉择。“我是1999年出道顺利发片,每天都有工作,走的是多么顺利的大路。但是到了2003年,突然,大路消失了,眼前都是一条条的小路,每条都等待着我去抉择。我想,我究竟要怎样办啊。”周蕙激动地说着,眼睛里竞有泪光,“就这样,我也走到现在了。唱《分岔路口》的时候,突然想到身后的那些小路,还是会怕。”

这次回归歌坛,有不少媒体在采访中向周蕙问起,距离发行上一张唱片已经两年,10年前的人气如今也已是过眼云烟,她如何还能鼓起勇气回到音乐的道路上?周蕙却是淡然一笑,“之所以回来,是因为我有一批铁杆歌迷,有人希望我唱,有人期待我唱,有一些人需要我歌声的抚慰。”周蕙的最新专辑叫《周蕙》,这次不光演唱,自己还做起了监制。“我做监制其实是想和更多的人合作。当歌手的时候,喜欢很多音乐人,但都没有办法合作,现在自己做监制了,就会有更大的合作空间。”谈到最新专辑的风格,周蕙说“会有小摇滚在里面,不会只是情歌。其实我私下里也是喜欢摇滚的人,所以这次算是回归自我,而不是追逐潮流。也许我的歌迷会说,这次真的也不错。我相信这是我极大的反差,所有人都想不到我听摇滚吧!但我真的很喜欢啊。还要感谢黄义达这次为我写歌,让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黄义达很成功地帮我塑造了摇滚的新形象。我很惊喜,这样大胆的尝试在网络上的各方评价都很好。我不再等待,我知道这次没错。”对于沉寂了5年的周蕙来说,这次新专辑的发行,无疑是一次蜕变,她坦言:“我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现在完全像个新人。”

与10年前相比,新唱片中的周蕙并未给人带来太多的改变,声音依旧一如往昔。我态度上有一些转变,同样是淡定,以前可能比较没有社会历练,所以我唱歌是很纯净的,一个小女生唱歌的感觉。现在再回来,可能也很淡定,可是这个淡定是经历过时间洗礼的,让我看清楚了很多事情,懂得珍惜很多事情,唱这首歌时有很多珍惜,感谢,很多爱在里面。

我问周蕙如果有一天不唱歌了,自己会选择什么?周蕙说,自己的梦想其实很简单,如果不能做歌手的话,她会选择继续当话剧演员,如果有一天连话剧也演不动了,她会开个小咖啡厅,用自己的烘焙手艺招待客人,“当年纪大了,有一些过往的歌迷来店里跟我聊天,那场景也应该蛮有趣的。”

自信的周蕙:做好自己最重要

“我觉得花了10年的工夫在一个行业里面,我不敢说我自己很有自信,但是我越来越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在美女如云的娱乐圈中,周蕙并不算起眼,但与生俱来的音色里,融合了王菲的率性,许美静的恬静,许茹芸的纯净,这似乎是上天最公平的给予。时常面对。不太客气“的提问,但天性开朗的周蕙不避讳大家对她外表的评价,”如果所有人只用眼睛看事情,相信很多时候会看走眼。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我一直在做自己,周蕙就是周蕙,我对自己有信心,我的音乐很好听,就足够了。“周蕙给了一个智慧的答案,莞尔一笑间,谁能说她不可爱。在出道这些年里,周蕙几乎没有出现什么负面新闻,她自嘲说可能自己的生活习惯太“平凡”,而另一方面她不想靠与音乐无关的东西炒作,还是因为她对自身实力很有自信心。其实,美丽有很多种,自信的女人最美。这句话挺适合周蕙。

如今蔡依林成了华语天后,孙燕姿复出后继续大热,萧亚轩专辑发了又发,似乎唯有周蕙略显逊色。对于三个老朋友,周蕙说:“只要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她们的节目,我都会看。虽然很少和她们见面,但我心底依然有一种老朋友的情感在。”“我知道每个人在人生中要学的东西和要经历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不会遗憾和抱怨什么,这是人生必须要上的一个课程。我现在的心情很淡定,欲望不会很高,能够唱歌,唱给想听我唱歌的人,能做自己真正喜欢的每一件事,就觉得很开心。人要活着很简单,只要吃饱穿暖就好了,剩下的就是外加的利益跟价值。用肉眼看到的价值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够,其实从心里面得到满足更重要。”

10年的起起落落,也让周蕙更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在这10年里面,艺人数量变多了,选择变多了这是个良性的竞争,我不敢去为自己预设目标,但既然回来唱歌,当然希望自己做好。我觉得我不应该因为一个事件、一个人产生的不开心而否定人生,因为我周围还有成千上万的歌迷等着我回来,为什么我不去在乎这些值得在乎的人呢7回来的动力就是给需要我唱歌给他们听的人唱歌。”“我觉得不管任何的一个领域,哪一个行业也都会有一些所谓利益或者是什么的竞争,唱片圈当然也有。但是我常常说我是一个跟自己赛跑的人,如果大家都跑在一个体育场里面,在跑步竞争,我好像是在家里面跑自己的跑步机,我只跟我自己做比赛。我在跑步机上炼跑步不是为了赢过别人,而是希望我自己可以更健康。我很多出发点都不是看别人怎么看我,我很多出发点都是希望真的把自己做好,做好了之后,尤其在演艺圈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喜欢你的人。或者甚至想借机来打击你的人,我希望尽量做到道德也好,或者是在各方面都能够让人家觉得不见得说喜欢你,但是也不要太讨厌你。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