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插画课程总结

插画课程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插画课程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插画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半命题 创造力 多元化 创意思维

检 索:.cn

一、平面设计专业插画设计的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社会需求多元化与单一的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

什么是插画?《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插画的解释为: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这是插画的最初也是最主要的功能。然而插画本身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载体在扩张,应用的范围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插画作为一种为商业服务的重要手段,区别于纯艺术概念下的注重自我观念表达的绘画。插画艺术充当着与人沟通情感和交流思想的媒介,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插画艺术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的书籍插图的功能,大胆地与商业结盟,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川久保玲、花花公子、Chanel、AbsolutVodka等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展开与插画艺术家的跨界合作,让那些经典又重新站在潮流的舞台上,而那些插画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则呈现出独特的商业价值魅力。同时,插画也作为商业广告、产品包装等视觉传达设计环节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在平面设计基础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插画人才的需求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书籍插画师,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然而目前各大高校的插画设计课程依然侧重于书籍插图的叙事模式和表现技法的训练,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难以实现插画艺术在商业运作用中多变的角色和价值地位。

(二)以开发创意思维为导向的插画设计教学模式

一门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根据其在整体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来设置,本科视觉传达专业中的插画设计课程往往是作为专业基础课,旨在为今后的专业课程提供相关的设计思维和表达手段等专业支持。这样的定位有别于插画作为侧重纵向研究的独立的一门专业,而是要在插画设计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表达能力为目的,为专业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当今的插画普遍应用于平面设计的众多领域中,这就要求插画设计教学要在专业视角的前提下有更为宽广的涉猎,然而任何设计领域中的教学都是以创意思维为前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也同样作为插画设计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新模式探索

既然插画设计存在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之中,它也同样具备设计的属性。什么是设计?日本设计师原研哉曾说:设计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对于视觉传达中的设计,则旨在解决信息的传达与沟通问题。如何顺利地传达信息、表达情感,是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目的,而插画设计作为视觉传达专业基础课,也同样要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为前提,这种对插画设计课程的定位更像是图形创意课程的延伸。传统的插画设计教学往往以自由命题创作的形式展开,这样的方式虽然给了学生很大的创作和想象空间,但天马行空的创作过程显然偏向绘画专业的创作而缺乏设计训练中必要的目的性。学生的作业是检验教学的一面镜子,如果对于沟通和表达方式没有进行目标明确的训练,学生的作品将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结果,而学生在练习的时候自己也会比较迷茫。最终的作品只是一幅画而已,学生并没有通过创意思维解决视觉传达中的问题,也没有通过这个过程掌握信息传达的方法。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联想与想象是创造性思维中重要的思考方式,它们是构成创意的途径和手段。培养创造性思维是贯穿整个设计教育的基本目的,也是从事设计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追求真理唯一性的严谨科学不同,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发散性的和多维性的,针对同一问题从方向、途径、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设想,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探求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在思考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二是发散性思维作为一种最为重要的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其具备一定的变通性,是与创造力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思维。而发散性思维的前提则是问题的提出,这样的发散性思考才会最终回到目的地。因此,插画设计教学中有目的地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发散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半命题的插画设计教学模式来源于语文中半命题作文的命题模式,是给学生留出的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插画设计教学模式。这种半命题创作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首先要对考察的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并将各个知识点转化为巧妙的命题,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习惯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段,因此这一过程中,教师如何出题非常关键。半命题的出题方式就某一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限定中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一)课堂快题

1.“填空游戏”――视觉形象的延伸

图形和图像是构成插画作品的基本元素,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图形和图像的感知能力,提高其视觉敏感度。这种课堂快题借鉴了填空游戏的形式,在画面中给出一部分形象,让学生捕捉已知形象的视觉特征,并用沿用这些特征将画面表达完整,力求补充的内容在风格、形象上与其特征相匹配。这是个自发的学习过程,锻炼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如在画面中同时给出一个朴拙的木架和一个精致的玻璃架,让学生在两个架子上分别画出与之相匹配的物品,此快题为了检验学生对物象视觉特征的捕捉和表达。学生通过给出的两个架子在质感、风格等方面的视觉特点进行分析,并给出与其视觉特征相符的形象,这些形象是已知视觉形象的延伸,使画面呈现统一完整的面貌。 插画填空快题的答案是发散性的,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只是通过有目的的设问,启发学生的想象和对已知形象的视觉研究,并给出多个方案。

2.抽象概念的联系

除了对视觉形象的直接再现,插画设计教学同样涉及对抽象概念的表达。与具象图形相比,抽象的表达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创作者将抽象语言转化为视觉形象。而在若干个抽象概念中寻找联系则更能引发联想和想象力。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万事万物皆存在于普遍的联系之中,此类快题是通过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来最大限度的启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进而通过视觉语言将这种联系体现出来。比如随机抛出一些看似毫无联系的词汇,这个环节可以由学生完成,任意写出五个名词,将所有人写出的词汇集合在一起,每人再随机抽取其中若干个词,找出这些词汇之间的联系,可以体现普遍规律也可以杜撰一些情节,并将这些名词在一幅插画或多幅插画中全部体现出来,要求情节自然合理并符合一定的视觉规律。学生可以通过形象建立起事物之间视觉上的联系、或从抽象概念入手寻找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练习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形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通过创意思维建立看似不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视觉传达中的表达和应变能力。

(二)与广告竞赛相结合

插画是运用于广告创意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与广告结合的插画设计是创意思维与表现技法的综合呈现。在课程中引入相关的竞赛,参赛中使学生通过对命题的理解和分析,让创意思维转化成完整、成熟的商业作品,使储备的理论知识得以应用。所谓的竞赛是指由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相关团体或是企业组织的与设计专业相关的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是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竞赛,命题涉及十几家企业和和几十种产品,同时为学生提供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希望在命题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此类竞赛以企业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立足于现实并给出产品的诉求,这种给出相关问题的命题形式本身也是一种半命题的体现。通过竞赛在全国多个城市的巡讲活动,学生可与企业代表进行零距离接触,充分了解企业的背景、理念、相关产品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带领学生就命题进行深入探讨,从构思到最终完成成稿过程要经过长期的反复。此环节在之前的快题训练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并结合品牌和市场营销的知识,从企业的广告诉求、用户对产品的需求等层面进行剖析,为创意主题的设立提供必要的支持。这种以参赛为契机的插画设计教学更加强调实践的应用性,实际的案例让学生的创意思维不再拘泥于原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避免了纸上谈兵的尴尬。

(三)一题多解是关键,坚持创意的多元化

无论是课堂快题还是时间相对较长的赛事活动,在创作的过程中坚持一题多解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第一时间得到的创意往往大多数人也都会想到,而创意就是要寻求突破,突破在于量变的积累,学生会在不断的积累中发现自己思考的方式和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避免形成思维定式,也会逐渐摸索出打开创意大门的钥匙。发散思维是创意的思想源泉,让学生试着用从不同方面用多种手段解决一个问题。多角度的进行设问固然涵盖了更多的知识面,但对同一问题多种解决手段的要求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纵向探索,启发学生求新求异。只有这样,才能让创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小结

社会发展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各种信息与日俱增,知识系统的更新速度在设计专业体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有目的、有效率地让学生在插画设计教学中打好设计思维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半命题的设定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就某个知识点设问,以具体的问题为出发点并寻求多种解决方案,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多样性。它打破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的枯燥形式,使学生完成由教到学的转移。半命题的设问与一题多解教学模式如同创意的导火线,靠学生思维的火花将其点燃、引爆创意。

参考文献

插画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法;校企深度融合;双赢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44-01

项目式教学法从儿童教育中诞生,后逐渐运用至各应用领域的教育中,结合各个国家和领域的特性,发生着不同的变化。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教育中的模式是指,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将真实工作中的项目任务作为学习的目标资源,要求学生用员工的心态,去实践体验和操作完成一个项目任务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的整个过程是以一个真实的项目任务作为学习目标,交给一个或一组学生共同完成,涉及到市场调查、资料收集整理、方案构思设计与实施,以及最后方案的执行和评估。通过项目的具体实施,学生能整体掌握一个真实项目的市场基本要求,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引导、启发作用,而不是照本宣科式地进行教育。

现代高职教育中引入项目式教学法,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商业插画这门课程为例,传统教学方式以专业教师为主,采用传统的专业教材,讲授的是课本上的案例,有的案例还没能及时更新。学生较少主动思考,学习积极性不高。采用真实项目任务作为学习目标任务后,因为项目都是真实的,与市场紧密接轨,因此学生必须去市场调查第一手的最新资料,根据当前最新的市场要求决定项目的实施方案和策略。项目任务的真实性带来了教学过程的动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项目式教学法特别适合现代职业学校的学生,强调亲自操作,实践教学环节偏多,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作为辅助教学环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升,学习效果明显不同。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聘请了插画公司的管理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同时派出专职教师到项目挂职、实践锻炼,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同时,通过建立校内企业实训基地,引入真实企业项目,解决项目教学的源头问题,推行项目实操教学,在为项目输送人才和创造效益的同时,也为学院带来了良好的人才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通过此种项目式教学法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学到的都是实际工作中的专业能力,还学到了团队合作和公司基本的管理程序演练,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毕业的职业学生,广受企业欢迎,因为企业再不用担心刚毕业的学生无法尽快适应工作。

插画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充满魅力的画面来自好的创作概念,而好的创作概念必须来自独具内涵的理论知识。此次获得专业组研究与知识交流(Resea rch&Knowledqe Communication)大奖的是德国插画师佛洛瑞恩・拜耳(Florian Bayer)。拜耳住在柏林,从2007年开始在插画及广告领域都获得了不少的成绩,他先后为德国时代周刊(Die Zeit),南德意志报(Suddeutsche Zeitung Magazin),墙纸杂志(Wallpaper)以及欧莱雅等商业品牌工作,在近7年里,他同时在几所大学及艺术机构里从事插画专业的客座讲学。

拜耳的获奖作品是以非洲国家民权研究作为概念。他正在为“德国国际合作组织”(German Corpor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进展一个叫“非洲治理构想”(African Governance Architecture)的项目。“我非常享受这个看起来略微有些复杂的命题,当我接到这个听起来有很大自由创作空间的项目时,我就马上进入了创作的状态,我在想非洲各个国家的政府是如何在一定的安全措施保证之上,处理人权和民主结构的呢?”拜耳说。

在开始发展人权和民主社会结构的初期,非洲国家几乎都是失败的案例,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德国国际合作组织开发了一系列的由内而外可进展的推广方案,包括在出版传播行业,政客研讨以及通过网站面向一些观察员进行培训I。虽然是个好项目,但是在执行这个项目的时候,拜耳还是遇到了很多限制,他说:“国际合作组织给了我很多图片素材用来帮助观察员了解整个非洲大陆的情况,但却没有给予我可以独自调研的许可,但我仍然尽己所能的收集资料,以至于可以创造一些真实创作的感觉。很多复杂的命题都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调研,我那段时间就是不停的与来自国际合作组织和非洲各国的人讨论,从中找出并总结出符合论题的内容,然后再用自己擅长的绘画技巧把它们都表现出来。”

在集中精力创作的那段时间里,拜耳把自己封锁在阿尔卑斯山的一个木屋里,没有任何的电话干扰,也不用任何网络与外界联系。“那段时间是很难得的,现在很难再会花那么长的时间,集中精力的用墨水和颜料去完成一个作品。”

新人的自我找寻

金济敏(Jimin Kim)是一位来自首尔的韩国绘本画家与作家,同时还是版画师和插画师。她非常享受故事绘本书独有的叙述性,此次获得书籍类最佳新人奖(Books,New Talent Category Winner)的作品“Hyde&Seek”(海德与找寻)是她在金斯顿大学插画专业研究生课程(Kingston University with a Communication Design)的毕业作品,现在她主要的时间都拿来创作儿童绘本及个人原创插画,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向人们证明插画书本身其实就是一件艺术品。

《海德与找寻》是一本由12张原创腐蚀版画组成的艺术书,它讲述的是隐藏在作者内心另外一面的那个陌生人(Alter Egos)。济敏解释,根据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的理论,任何一个人的人格都有两面,这说明人性是由多种心理组成的。“海德与找寻,就是我根据这个理念创作的,在有了基本的理论支持后,我才开始想办法把这些想法都转化成视觉的表现。我尝试了剪切画的手法来表现,并翻阅了大量表现人性心理的书籍和艺术作品,运用镜子,玻璃还有水作为主要的语言元素。装置艺术家卡斯特・哈勒(Carsten Holier)的作品给予我很大的启发,我在她的作品半镜房(Hatf Mirror Room)中,通过镜像分离,发现了自己内在的另外一个我。这个图像成为了这本书最深层的基础隐喻理论,我非常希望观看的人能够在每次翻页的时候,自己感受画面语言的构图。这样也更能使观者即刻对应自己内心,更有效的反应出他们自己心里的另一面。”

济敏说自己从小开始就对探讨人性的书籍和电影感兴趣,《化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Jekyll and Mr Hyde)以及《两面》(The Double)都是济敏最喜欢看的书。时间对济敏来说总是不够的。“腐蚀版画的过程非常严谨,一步都不能少,而且每次印板出来的效果也都有好有坏,很多时候都让我很郁闷。”济敏说。

致敬诗人尼卡诺・帕拉

获得公共领域专业组大奖的智利插画家德格・比卡斯・威力格斯(Diego Becas Villegas)一直从事手绘海报的工作,并擅长把自己的艺术创作通过戏剧,舞蹈,电影和音乐等多种表现形式融入其中,并强调其中蕴含的政治及社会意义。他曾经与两次赢得奥斯卡奖的波兰著名动画短片工作室SE-MA-FOR合作,这次他通过智利文化部纪念智利伟大诗人一尼卡诺帕拉(Nicanor Parra)一百年诞辰的视觉推广项目而获奖。

威力格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这个项目开始于2014年,尼克诺・帕拉不仅仅是为诗人,还是一位优秀的视觉艺术家和雕塑家,他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当我最开始创作的时候,我阅读了很多与他相关的作品,在陶醉于他的诗词和巨大的成功之外,其实也面临了很多问题。该如何很好的,保留他原汁原味的精神内涵,又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觉语言,诠释尼卡诺・帕拉的人生,先锋思想,名言以及他充满魅力的诗篇,表现出他诗中所蕴含的那种热情,感观,以及黑色幽默的精神世界。尼卡诺・帕拉是这个故事的主角,通过他的理论,隐藏的人格,仿佛面对着一个戴着巨大的面具的灵魂,却听到他剧烈跳动,火热的创作内心,面临爱情与死亡,朗诵着美妙的诗词。”威力格斯在创作时期纠结的是如何表现出尼克诺・帕拉自己曾经创作的心之画(The drawing of his heart),“这个心的形状已经变成了一个代表尼克诺・帕拉的视觉符号,我自己创作出的作品其实是通过他的诗词,经过自己对诗词内涵二度理解之后,再次诠释出的一个图案。我只能说这个想法并不是复制尼克诺・帕拉的作品,而是一种借鉴之后产生的一种新的创造。所有他诗中蕴含的警句,讥讽,反叛,冲动及充满味道的黑色幽默,都是在我新的作品中转换成了新的视觉语言。”威力格斯说。

在那段艺术创作过程中,威力格斯巧妙的把一些分散的,缺少联系的故事,通过自己创作的视觉符号衔接起来,他说:“所有的视觉元素就像是一副副自画像,带翼的心房,亲吻死亡的嘴唇,进入海中央的棺材,伴随着朗读的节拍,视觉语言引诱出观者的好奇心,去阅读更多尼克诺・帕拉的故事。”

超现实主义视觉书画

插画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一、艺术设计教学的渊源

艺术设计专业是当代高校的新兴专业,各大学校纷纷开设艺术设计类课程。然而,艺术设计的源头却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插图。我国古代插图的历史演变,从“出相”、“全图”发展而来,可以把它看作是版画发展史。欧洲的插图历史与我国相似,最早也出用于宗教读物,后来被广泛的运用于各种书籍当中。插图的发展赖于其时代艺术载体的演变,当今插图设计教学主要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因此要注重这一方面的创新。

自德国包豪斯这所设计学校的兴起,便产生了如何进行设计教学的争论。包豪斯所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生产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一批精通设计的巨匠,然而也留下了过于简洁、僵硬、无人情味的诟病。由此可见,设计教学要权衡实用与美感的界限,偏向任何一端都是不可取的。艺术设计最重要的能力在于创造性思维,这与学生的天赋与后天的训练密不可分。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解决问题。

在当今艺术设计领域,插图设计普遍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随时时代的发展,插图设计已经融合了摄影、绘画、电脑特技等多种因素,具备了多元性的艺术特征,综合成了一门新的艺术样式。

二、当代插图艺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插图艺术教学在当代教育的稳步改革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每一门新兴课程都需要学习者花费大量的学时进行学习,既需要稳固的基础知识,也需要相应的实践练习,这对于学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无论是哪个时代的插图设计教学,都离不开物质载体的更新换代,多媒体时代的插图教学对于媒介的要求更高,因此对学习者所需要掌握的技术要求也就更高;艺术设计教学既需要秉承美学理念,也要将其与市场需要完美结合,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对于市场有精准的把握,同时更新教学理念,将商业需求引入课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针对插图艺术教学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在?W界已经展开了相关的课题研究,总结而言,主要有:对旧的插画知识体系的发展、更新,开拓插画艺术新领域,为视觉艺术设计创作与教学提供新办法;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如头脑风暴、创意图形设计、小组讨论等,培养学生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并将其运用到插图设计之中;在多个领域进行插图设计的创新实践,如平面设计、动画设计、壁画设计融入了插图设计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使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与文化创意企业合作,开展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习基地,既可以使教学形式更为丰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可以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改进插图教学,明确商业需求,开拓学生眼界,为学生步入激烈竞争的职场打基础。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展毕业生插图设计成品展,以一种更为正式的方式呈现插图设计教学的成品,便于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插图设计教学的改进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需要学界、高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改进问题的过程中还会暴露新的挑战与困难,教师需要正视困难,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文化知识,扩宽视野,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素材与背景,以便推进艺术设计教学的变革与创新,为时代培养全方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三、在实践中进行创新插图设计教学

新插图设计教学的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以小见大,对旧的教学体系进行发展和更新,把当代的一些新的插画理论知识融入进去,打破学生的固定思维,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追主管能动性,不仅要使学生具备好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把课题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使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思考、懂得思考和学习。插图设计这一学科在艺术设计中属于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动画、环艺、工艺设计等学科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应提高对于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在课堂上,插图设计所需要的教具与课件较为简单,可以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展示学生作品。也可以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穿插对于插图设计的认识与应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

创新在设计教学中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媒介只是传达理念的工具,“插图设计”的灵魂依然在于设计理念的新颖。一个优秀的插图设计一定是作者的理念呈现,这就要求创作者具备创造性思维,能想他人所想不到,设计出别出心裁的作品。很多学生能够明确自己所想设计的理念,却无法很完美地将其转换成图形,这是学生遇到的另一大难题。由此,创意图形的引入显得尤为迫切。对于具体可感的容易被描摹的事物,学生总是能很好地呈现出来,如将可乐瓶子转换为人体图形,是一种象形的转换,对于学生来说,只需将相似的二者关联,即可完成,像诸如可乐瓶这些外在的实体、人物,是相对易于操作的对象。然而学生对于那些扑朔迷离的情感、情绪,则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将文字所描摹出来的细腻情感,如何将抽象的言语情绪转换到具体的画面之中,这是每个学习插图设计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插画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速写;漫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039-01

很多学生在初学漫画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苦恼,为何在学习及临摹了大量的漫画名家的漫画、插画作品后,可还是创作不出一幅属于自己的漫画作品?

很多学生认为是自己的美术基础没有学好所致,其实不然,在一份漫画家访谈记录中得知,很多著名的漫画家并不是科班出生,却画的一手好的漫画,那是因为他们在闲暇之余,会画速写、会利用速写捕捉生活。

速写顾名思义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有草图的意思。速写同素描一样,不但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因此速写在动漫创作中有着重要作用,是一项基本功。

一、速写能培养漫画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丽瞬间

速写是以运动中的物体为主要描写对象,画者在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分析和思考的情况下,必然以一种简约的综合方式来表现。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速写是一种学习用简化形式综合表现运动物体造型的绘画基础课程。速写最能表现出绘画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物质世界的新鲜感受,画面生动感人。而速写这个特征可以培养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培养对生活细腻的感觉。感觉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础,在漫画领域同样非常重要,它意味着创作者是否可以以一种崭新的、新鲜的姿态去面临挑战。随手画下或者记下感触的事、美丽的瞬间、有意思的人或者东西、别致的场景,都是可以帮助漫画创作者抓住稍纵即逝的感觉和创意,这种想法可能有的已经非常的成熟,有的经过以后一次偶尔的发现与整合就会变成优秀漫画作品的原点。

更加关键的是这种速写记录可以培养漫画创作者在生活中去粗取精的能力,同时也为创作者提供了一条自我认知的途径。漫画创作就是观察、积累、等待,然后发现灵感,积累的越多发现灵感的机会也就越多,也就产生好的漫画作品的几率更大。

二、速写能为漫画创作收集大量的素材及训练漫画造型的能力

漫画创作是一个造型能力要求相当高的专业,麻利的速度、传神的表现、丰富的形象储备都是漫画作者需要锻炼的能力,速写为此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方式,创作者可以利用零碎时间不停的锻炼,既不显冗长枯燥,还可以为将来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三、速写能探索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

漫画创作中,独特性或者风格化是这个创作领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比例,风格化是无法学习的,它建立在创作者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和世界观的基础上。漫画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王伟会受到这个或者那个画派或者漫画名家的影响,但是在没有任何压力、自由放松的者速写中,更容易流露出本人的气质特点与痕迹,所以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涂鸦、速写、草图都可以帮助漫画创作者逐步发现和完善自己的个人化视觉语言,并建立起创作的自信。

四、总结

在漫画创作中,构思是一件非常难以表述的事情,因为它带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里除了个人的禀赋、生活经历和灵感闪现的因素之外,好的习惯、正确的观念和长期的锻炼确实可以帮助你更有效率的捕捉到灵感的踪迹。

随手记录是个非常好的习惯之一,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艺术家、插画家、漫画家都随身带有记录的小本子,敏锐的将稍纵即逝的灵感记录下来。这样的小本子在很多时候都是点子的源泉,最关键的是它不仅仅有益于个人化的视觉语言的形成,还可以帮助你变得更加的敏感和细心,发现通常容易被忽略的有趣的东西,展现你可能潜在的新的兴趣点和特质。

漫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然后漫画设计的教学在我国目前还相当的薄弱,在很多方面甚至是空白。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批的年轻人从读者队伍中逐渐开始走入了作者的行列,他们以他们创造性的思维,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艺术造诣,在表现形式和绘画风格上,“学习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以国外的新形式漫画为借鉴,在此基础上,开始更注重的去凸显中国的民族性和漫画家自己的个性,推动着中国本土漫画快速的发展及进步,是非常值得即将要学习或进入漫画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学习的。

参考文献:

插画课程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体验快乐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市的深入开展,作为渝东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我们也沐浴在改革的春风中。乘着改革的翅膀,作为黔江区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实践者,我们提倡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来,让他们真正做信息技术活动小主人。向着这个目标,我们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色,从信息技术教室常规管理、多渠道开展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现将我们的一些实践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让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教室常规管理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改革,必须从课堂常规管理入手。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室常规管理是教师包办一切:计算机坏了,教师维修;教学日志,教师填……作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践行者,我们打破了原来单纯由计算机教师管理的常规,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信息技术教室常规管理。

1.填写计算机教室使用日志

这项工作由每班的信息技术科代表负责,总体记录本班在本节信息技术课内师生的学习情况及机器设备的使用状况。

2.建立计算机档案

这项工作由每组组长负责,每节课学生离开计算机室前,组长要检查本小组机器设备,记载每台计算机每节课的使用、保养、故障维修等情况。

3.做好系统维护和设备保养工作

这项工作由计算机教师带领“设备管理能手”小组成员完成。小组成员由小学五、六年级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组成,先由计算机教师进行必要的操作引导,再根据他们的特长分成几个操作小组,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设备维护及保养工作。如,雨季和假期定时开机;上课时严控外来磁盘和光盘的使用;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和杀毒;重要文件和软件备份;简单的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及还原等。

吸纳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教室管理,一方面减轻了计算机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作为主人翁的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让学生多渠道参与活动,在成果中体验快乐

要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特点,实现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养目标,必须多渠道开展活动,给学生创设实践操作、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学习、创造,从自己的学习成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1.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多渠道展示兴趣活动成果

(1)组建兴趣活动小组。根据各级各类信息技术竞赛活动要求,结合学生的爱好特长,我校开设了电脑绘画、电脑漫画、电子报刊、电脑动画、小小摄影师等兴趣活动小组。各小组成员的筛选,遵循学生自愿的原则。我们还邀请学校领导参与,并根据他们的特长,聘请他们做不同兴趣活动小组的顾问。领导们的参与,让学生感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更加增添了自信。

(2)多渠道展示活动成果。对于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成果,我们多渠道进行展示。(1)通过学校网站,不定期展示各小组开展兴趣活动的剪影及优秀作品;(2)在期末精心组织“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成果展”,分为纸质作品展区和电子作品展区,邀请电视台、报社、区教委相关人员、兴趣活动小组成员的家长等人员参加展评活动,这样可以扩大信息技术学科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可以进一步获得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的支持。

2.组织竞赛活动,家长见证成果

我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信息技术应用竞赛,如“电脑制作竞赛”“绿色环保摄影作品展评”“‘打字高手’竞赛”等,给学生搭建展示特长的平台,也给家长搭建了解孩子的桥梁。如,在“‘打字高手’竞赛”中,在每个年级的最后决赛时,除了给学生评出一、二、三等奖外,我们还邀请参赛选手的家长参与,并评出一、二、三等奖,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与家长平等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家长亲眼见证孩子的学习成果,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进一步融洽了家长与孩子、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3.参与社会实践,拓展应用成果

插画课程总结范文第7篇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中的《插花艺术》一课。学习领域为设计・应用,课时为1课时。本课教学以讨论、总结等形式,培养学生发表自己对插花艺术探究过程的感受和体会,并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共同设计精美的插花作品,来陶冶情操,学会感恩,热爱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依据本课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

(一)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插花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净化和陶冶心灵情操,体会插花艺术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插花表达主题和赠送作品,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和生命教育。

(二)教学重点

1.插花的基础知识。2.插花作品设计制作与作品完善。

(三)教学难点

1.插花制作过程。2.插花作品主题的体现。

二、教法运用

1.情境导入法。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用精美的插画作品及图片来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启发引导法。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习过程设置“想一想、看一看、议一议、思一思、做一做、评一评”,小标题更贴近学生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3.直观演示法。巧妙运用多媒体展示插花造型,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插花的常见造型。通过大屏幕演示插花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便于学生产生兴趣。

4.体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调动学生积极动脑进行创作。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完成插花作品,加深知识的应用。

5.观察讨论法。教师设计讨论问题,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研究插花原则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加深知识的理解。

三、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形式的插花作品,花泥、叶、盆、彩纸、泡沫及自然植物(芦苇等)。

2.学生准备:话、花器、叶、自然植物(野草、芦苇等)、彩纸、剪刀。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摆放制作好的插花作品,让学生欣赏,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引出课题。

学生活动: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插花上。

媒体设置:播放视频;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定向目标

教师活动:展示本课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学生活动:学习本课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媒体设置:PPT展示。

(三)亲身感受,体验新知

1.教师活动

(1)先欣赏图片然后提出问题:你在哪些场合见过插花作品?它起到什么作用?(2)讨论:结合欣赏过的插花作品讨论插花的种类?(依据用途分类:礼仪插花和艺术插花。依据材料分类:鲜花插花、干花插花、人造插花、混合插花。)(3)学习插花作用。

2.学生活动

(1)积极回答问题。(2)学习领会新知识。

3.媒体设置

(1)PPT展示问题。(2)多媒体展示不同场合的插花。

4.设计意图

(1)通过回答,使学生联系生活,从而引入新知识。(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设疑解疑

1.教师活动

(1)插花用具主要有哪些?(花器、花卉、花泥等)(2)常见插花有哪些造型?(三角形、垂直型、L型、椭圆形等)(3)教师示范插花制作过程。(4)展示专业技师制作插花作品过程。

2.学生活动

(1)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2)进行小组讨论分析。(3)学生观察插花制作过程和要点。

3.媒体设置

(1)展示问题。(2)展示不同造型的插花作品,请学生分析其造型特征。(3)运用影片展示主题插花的制作过程。

4.设计意图:(1)总结插花艺术基础知识。(2)让学生系统而准确的了解知识。(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讨论的能力,让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五)发展阶段

1.教师活动

(1)分组实践。4~6人一组进行主题插花练习(以“母亲生日快乐”或“祝老师工作顺利”为主题)。(2)由科代表宣布本课的练习方式。(3)教师组织各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2.学生活动

(1)学生开始实践练习。(2)进行作品的展示交流,学生自己解说,进行自评、互评。

3.媒体设置

播放优美乐曲。

4.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2)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3)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课后拓展小结

教师活动:总结本课,鼓励将插花艺术应用于生活,美化生活。

学生活动:谈自己的感受。将作品送给母亲或老师。

设计意图:进行情感的交流,学会物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

通过简单的一节美术课,让我感触颇深,其中成功的就是充分利用这45分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表现的欲望,本来我有所顾虑,生怕学生上讲台胆怯或无话可讲,可实践下来,效果得好。平时胆子较小,不怎么爱表现的同学,这时候都勇敢地走上讲台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实在是有太多话要讲了,他们的一些观点要比教师还分析得新颖、透彻,也大大满足了一些学生的表现欲望。

插画课程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典型工作任务;动漫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领域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037-03

收稿日期:2015-01-25

作者简介:张保红(1968-),女,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美术高级教师,广州大学美术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研究。(广东 广州/51007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编号:09B075)阶段性成果。

我国的动漫设计与制作行业从上世纪九十年展至今,已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以中职为起点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如何根据地区行业需要,构建和实施动漫专业新的人才培养课程,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一、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的背景

广州市在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为第四个国家级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据统计,至2011年,广州市从事电影电视动画、动画广告、网络动画、游戏制作的企业已超过100家,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知名企业与自主品牌,初步形成了以动漫创作及表演、网络游戏以及相关衍生产品生产为主要环节的产业链,对动漫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前后,广州市的中职学校相继开设了动漫专业,课程的构建在进一步的完善中。2010年我校的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经广州市教育局批准立项为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近几年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研究。

二、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的理论依据

职业教育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工学结合一体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理论源自于德国,课程理论强调“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完整工作过程、获得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着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其课程特征为:符合人的职业成长规律,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实现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培养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和技术思维方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同时加强职业认同。可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能够体现工学结合一体化,是实现人的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 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根据动漫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确立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

在2009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制定中职学校教学计划原则意见的指导下,我们走访了多家动漫及其相关企业,与不同所有制和发展阶段的动漫企业开展校企共建课程的合作关系,通过对行业发展动态、动漫制作流程、职业岗位设置及职责、企业用工需求及要求等进行了较广泛的调研,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将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初步定位为: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审美能力和手绘能力;熟悉动漫制作流程和动画规律;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掌握初步的动漫制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能力的初、中级二维动漫制作人才。

(二)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构建动漫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根据课程构建的方法和步骤,召开了动漫行业实践专家访谈会,邀请了来自广州星梦动漫设计有限公司、广州三圆动画公司、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优一动画有限公司、网易公司等十三家动漫及其相关企业,涵盖动画公司、数码科技公司、网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和报业集团等企业的十八位行业实践专家参加访谈会。这些实践专家从业在三年以上,分别担任了所在公司的创作总监、导演、网络动画设计师、原画师 、动画师、三维动画师、插画师等,其中有中职学习经历的多人。参加行业实践专家访谈会的还有本校全体动漫专业教师及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约六十人。在课程专家的主持下,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通过行业实践专家叙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归纳出职业的发展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重要的工作任务分析,总结出对从业人职业成长中起关键作用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动漫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详细分析,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基本的内容框架。

前期的企业调研和行业实践专家访谈会的成功举办,给动漫专业课程方案的构建提供了依据。随后,动漫专业教师深入动漫相关企业进行二次调研,对动漫行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动漫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教学化处理,逐步形成了以二维动画为方向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探究

(三)依据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构建动漫专业课程模块

根据动漫行业的能力要求和的工作过程要求,将动漫专业课程分成专业一般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三大部分。专业一般课程有:绘画基础(包含素描、速写、色彩、构成基础)、漫画基础、 Photoshop 等三门课,约612学时,解决造型艺术一般规律的认识及技巧,培养动漫专业基础造型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有:动画概述(含编剧)、动画角色设计与制作、动画场景设计与制作、动画分镜头绘制、 Flash二维动画制作和后期制作等七门课,约864学时,培养动漫制作的职业能力,获得上岗须具备的实际工作能力。专业拓展课程有:插画设计、动画短片制作、3d制作、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等五门课,每门课约108学时,拟培养动漫相关工作领域所涉及的工作能力。形成了专业一般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顺序。其中,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顺序参考二维动画项目须经历的工作流程为主线进行排序,即:动画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分镜绘制原动画制作二维动画制作后期制作。动漫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打破了学科性专业知识的纵向完整体系的框架,形成了基本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结构。

(四)根据行动导向原则,实施课程教学与过程控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实施,即学生整体的学习过程是系统化的完成动漫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在学校学习期间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并培养良好的工作素质。为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学校配合建设了以动漫专业教室和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为代表的教学环境。

课程的实施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强调核心课程间的衔接。教学组织以个人或工作小组为单位,以完成简单到复杂的二维动画项目为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个人或工作小组划分,以一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协同完成工作任务的组织形式,照顾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动漫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校内模拟企业工作任务和引进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核心内容形成学习任务。校内模拟企业工作任务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顺序进行整合教学,如制作《行为规范》《防腐倡廉》动画短片、改编幽默故事制作动画短片等项目,力求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而来自于企业的真实工作项目则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引进公司游戏制作项目作为教学内容,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与培训,由企业教师任教,学校教师辅助教学,共同承担学生的实训项目指导等工作,如参与制做某些游戏开发公司动画游戏中的动作制作等。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经历了动画设计与制作的主要过程,并在工作过程中开展学习活动, 强调建立学习与工作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工作体验。

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漫专业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实施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空间随之调整 ,重点体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控制,要做到有序、有效地实施教学。

四、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实施的效果

(一)专业课程结构基本体现了职业成长规律

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明确了动漫设计与制作工作流程和岗位能力要求,强调初、中级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造型能力――制作能力――拓展能力”的能力培养结构链。在专业课程结构上,体现了职业成长规律,强调了动漫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在教学实施中,学习过程就是模拟企业实际的工作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增强了学习目的性,提高专业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构建与实施的效果在教与学方面逐步得到体现

1.促进了专业课教师的成长

动漫专业的专任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参与了由国家、省、市各级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与动漫相关企业共同组织的师资培训、座谈、调研,定期派出专业教师到动漫企业实践,学校聘请动漫企业专家对本专业的教学进行指导,通过再学习与培训逐步提高整体师资力量。近三年,由本校专业教师担任主编并编写的动漫专业教材二本,其中由北京科学出版社的《运动规律与动作实现案例教程》被教育部认定为为中等职业教育创新教材,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手绘漫画基础》是广东省教育厅推荐使用的省级中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本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动漫专业课题5项,其中三项已结题;撰写或发表动漫专业教学论文六篇次;教师个人参加国家、省、市级的论文评比、说课比赛等约有十余人次获奖。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近三年经历了学习领域课程学习的动漫专业部分优秀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动漫设计与制作技能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近50人次获奖个人一二三等奖;连续获得广州市中职学校动漫设计与制作技能比赛团体一等奖或二等奖。部分优秀学生开始承接企业或私人动画制作项目,如场景制作、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制作、婚礼动画制作等。部分学生在校制作的动画作品选入公开发行的动漫专业教材光盘。毕业后成功应聘动画公司或相关企业的学生也逐年增加,如吴佳彬、杨婉倩等十余名学生分别被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星梦动漫设计有限公司、甜柠婚礼动漫公司或相关企业录用,李丽贤、张迪等数十名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或相关专业继续学习。在中职阶段的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初步打好了就业和升学的基础。

五、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的反思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与实施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建立并完善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在实际操作上还有拓展的空间。

2.中职学生在认知和能力水平有别于高职和本科阶段的学生,中职动漫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学实施等要针对职业岗位相应有所侧重,提高在某些基础岗位的竞争力。

3.改革教学管理方式,改变以往在教学安排上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著.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