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课程思政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重点工作
1.《大学英语1》课程制作
2021年10月前完成《大学英语1》的课程录制,验收
通过并能够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中使用。
2021年2-4月份课程团队集体研讨确定课程录制的基本
模式、大纲、集体备课、磨课;5-7月份进行课程的录制;
8-9月进行后期制作和改进。通过此次课程的录制,为艺体
类课程提供更为丰富和适用的网络课程资源,同时也可以为
后期普通类课程制作积累经验。
2.2021级新生教学改革和教学大纲制定
总结2019级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经验和问题,根
据2021级新生培养方案和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2020版),制定2021级新生大学英语教学方案。2021年
8月完成教学方案制定。结合学院整体安排,根据大学英语
教学研究的新成果和经验,制定新的大学教学方案。
进行大学英语主教材的更新。拟更换为新视野大学英语
第三版即思政智慧版,一方面可以助力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一方面可以结合智慧教学平台的优势,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
教学和学习,同时更好地进行学习过程性评价。
修订教学大纲。根据培养方案和教学指南,结合新的教
学方案和教材,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
二、创新工作
1.后续课程开设
根据2019级教学方案,A级班第四学期开设一门文化类
课程。2021年2月份,制定该课程的大纲和课件。有A级班
教学团队组织集体研讨和备课,为下学期该课程的顺利开设
做好准备。
2021年度征集备后续课程。根据新的教学方案,结合学
生专业类别和学生的需求,拟定课程。组建教学团队,选出
课程负责人。由相应的教学团队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
资源,为课程开设做好准备。
2.课程思政教学和教学研究
组织教师听取线上线下课程思政主题讲座和示范课,将
课程思政作为教研活动的一大主题,采用集体备课和个人分
享等形式,发掘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探讨开展课程思政的
模式。选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进行听课和观摩。
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根据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凝练出一系列研究问题,根据教师个人研究兴趣,组建
研究团队,开展相关问题研究,争取能出一系列论文和教改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 实践教学 研究现状 述评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院校,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自2005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不断加强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不断借鉴国外职教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立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校企合作具有更加鲜明的主体性、职业性、实践性和灵活性,但是同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方式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伴随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开展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成为了具有鲜明时代意义的课题。研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效率,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国内外研究校企合作办学的内容很多,而且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也是按照校企合作这种办学模式来进行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研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过去几年里已经有了不少成果,这些成果包括总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经验、研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于人才的培养有哪些利好之处,也研究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进一步深入的瓶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利好之处有:
(1)使受教育者全面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这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正是对传统以课本和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提出的挑战,它遵从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大缩短学生从毕业到上岗的时间。这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和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3) 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遵循了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加强了高职教育和企业的紧密联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实践性和办学过程的社会性,使校企合作充满活力,从而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现在发展所遇到的瓶颈有:
(1)外部条件的不健全制约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具体来说,现有法律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权、责、利缺乏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定;校企合作缺乏平台,缺少吸引企业参与的有效载体;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
(2)高等职业学校自身争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不高适应性较差,高职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不能与企业建立有效健全的合作机制;课程开发也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这使得高职缺乏吸引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3)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原因在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特别是很多企业追求眼前的利益最大化,不能意识到校企合作办学给其企业带去的贡献,再加上很多技术人员企业可以在社会上很轻易的聘请到,因此,企业没有动力去自己花很长时间培养高职的学生。
(4)学生在企业实习工作的时候,学生从学生转换到工人的时间较长,适应期长,这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另外,学生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较差,工作能力低,再加上很多企业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不能对学生的劳动给出合理的报酬,这些都阻碍了校企合作更进一步的发展。
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这样一种状况下,高职的课程便不太好设计,特别是像思政课这种课程,在传统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现在学生的学习场地转移到企业,校企合作之间还存在这么多的问题,思政课该如何在学生实习的时候继续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国内有部分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并不系统,大部分是对经验的积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力图找到解决的方法。
总结出来的问题有:
(1)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本人,整个社会,高职院校的管理者都不太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没有适应校企合作这种办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也与工学结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
(3)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整合社会的有效资源,而是把思想教育的任务都认为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这种把责任都推给思政课教师的做法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不少建议,这些建议包括:
(1)对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同时扩大思政课教育的主体,把思政教育群体从思政课教师扩展到企业和社会。
(2)重构思政教育模块,构建适合工学结合的思政课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要更加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适应企业的生产特点,综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在平时加大企业与学校的互动,扩大思政实践教学的比例,适当减少理论教学时间。
(3)转变教育职能,在学生实习期间,不只对学生进行各方面道德的教育,要转而对学生的生活,思想状况进行了解,从只重视教育转变为服务与教育并重,切实让学生感觉到学校和社会带给他们的温暖。
(4)建立良好的制度,制度是一切措施得以持续实现的基础,因此,特别是在学生实习这一特殊的期间,更要转变原来的领导制度,形成有效的、灵活的、实践性强的制度。
[论文摘要]目前各地实行人文素质教育因为体制性等方面的原因,在应对思政课的缺失方面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思政课的改革方向可以从世界各地通行的通识教育获得启发,国内的通识教育实践更多的应着眼于在目前思政课的框架基础上进行更新重建。
目前,2005年启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这是继9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的又一个重大改革。此一改革无疑将极大促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出,此次的改革,总结和吸收了过去多年各地各高校人文素质课开展的一些成果,如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及明确把选修课列人本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但此改革在基本的目标设定,课程内容,教育体制等大局上都因袭了过去的体系,继承性要多于创新性。过去的一些痼疾并没有得到有力的解决,反映了大家对高校思政课程的改革方向仍然缺乏共识,我们觉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仍有很大的空间,而此改革的方向,取决于目前实践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所提供的可能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除了主渠道的思政课程教育体系之外,尚有这些年各高校自主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今后思政改革的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总结后二者的实践得失。
人文素质教育是最近这些年各地高校自主开展的课程体系实践,它是在现有的思想政治课之外另起炉灶,增设一系列伦理、哲学、文学、历史、美学、心理学等人文类课程,规定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科目,或采取“人文论坛”等的形式,规定学生必须以何种方式和何种程度参与其中。学生必须完成此类课程的学习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毕业。此方式方法的采用,是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存在着只重视专才教育,学生视野狭隘,知识结构不合理,在综合素质上不能很好适应时代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加之面临当代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多向化、多维化、多层化、立体化的情状,学生普通出现的价值困惑而精神世界面临抉择,而高等教育在此方面的缺失亟需重建,此外,学生面临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何学会独立思考与发现,培养知性精神,以及在人际关系上培养建立良好沟通能力,健全人格感情,对家庭、社会与国家建立相应的责任感,对社会历史具有相应的理解能力,也成为现代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人文素质教育的开设,为填补这方面无疑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探索了不少成功经验。目前,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程度不一,有的已经颇成系统,加之有些知名学者参与其问的教材写作,目前可以说颇有起色。这种做法在2005年之前的思政课大改革前夕,因为对改革的前景预期不同,曾经放慢脚步。其后,05方案出台之后不久,各地基于05方案的因袭多于创新,并没有将现有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体制化,制度化,因而各高校又陆续恢复人文素质教育。当然,各校的差异性很大。
人文素质教育的拓展,原来人们的预期,可望经过修改成为高校思政的替代方案。o5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此一设想不可取。这里面一方面有人文素质教育开展时间短,尚不够成熟,一方面是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本身的缺陷。人文素质教育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只能成为思政课的点缀与补充,而不能取代思政课。人文素质教育的定位本身即非政治的,这个定位使它不可能参与思政课体系本身的建设性改变上来,不可能与思政课体系一起进退,所以得不到思政课体系目前的资源与助力。单就课时量来讲,由于思政课占据了人文类大量的课时,很难再给其他人文类的课程留下空间。最重要的,人文素质课程没有国家体制的支持,意味着没有财力与人力,除非得到相关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持续支持,否则很难得以支撑或持续。因而,思政课阵地与其资源的巨大是人文素质课所无可比拟的,而“人文素质教育”,充其量只能从思政课中分得一杯羹。因而,思政课的改革方向还是应该发挥其现有体制的主渠道作用,在现有体制范围内谋取其作用的最大化。在这方面,“大学通识教育”应该是下一步思政改革最可资取的资源。
通识教育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ral Eduacation),在19世纪以前一般指中小学教育的总称。目的在于培养健全公民,发展健全人格,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是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在西方,由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受到质疑,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学转而开始重视通识教育,开始呈现出较稳定发展的态势。我国港台澳地区的通识教育在五、六十年代起步,至今已有较成熟的经验,这些成熟的经验,对于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不过,现在我国教育学界内部对通识教育无论就理论与实践都没有达成共识,因而国内的“通识教育”的开展有限,其中以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和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最见系统,此外,还有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都有文科实验班等形式的本科教育改革。从2005年开始,复旦大学3700名新生不分专业,全部进入复旦学院的4个学院,实行一年的通识教育。以北大的元培学院为例,其做法就是把一部分学生单列出来,在小范围内和小规模地进行教学体制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以修渎素质教育通选课和文、理科平台课为主要手段,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以有利于学生在本科阶段打下相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特别是交叉性的学科知识。实行以自由选课为基础的学分制、导师全程指导制、3—5年的弹性学制和原则上自由选择专业制。低年级学习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学生在第二学期末提出专业选择意向,一般在第三学期末确定专业。
不过,在大背景缺乏支持的情况下,二校的“通识教育”只能在双轨制的大背景下进行尝试性探索,不可避免的遇到体制性的障碍,比如北大元培计划中规定学生原则上可以自由选择专业,大部分学生集中于少数热门专业,造成选择一些院系的专业的学生人数居高不下,少数院系选择的人数太少,而个别院系无人选择。在此情形,引发国内一些学人对通识教育在国内实施的质疑。应该说,目前我国的通识教育,从北大等几个教育部重点大学的实践来看,其做法与经验都难以普及。不过,通识教育的理念,却恰中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肯綮。高等教育除了应该负载专业教育的使命之外,还应该具备为当时代所需要的通识教育的基本职能。但达成通识教育应该本着我们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从既有的资源出发,探索出一条为目前的高等院校所可接受的方式方法。而思政课是最佳的选择方案,如能对思政课加以适当改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课程设置、师资与机构来快捷的建设成适合我国需要的通识教育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思政课有完备的课程设置体系,只是目前的思政课程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今后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借鉴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如香港中文大学将课程体系分为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环境,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四类,更依据科目之内容划分为不同组别;台湾大学分为人文学、社会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四大领域,台湾清华大学将通识课程分为核心通识课程与通识选修课程,核心通识课程分为七大向度,包括思维方式、生命探索、美感情操、社会与文化脉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经典及历史分析,各向度各设计有核心课程课程,学生须在七大向度中得任选五向度,每向度中得任选一门课,通识选修课程分类则依两项原则,一为依七大向度,二为依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等原始分类。哈佛大学的本科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三部分构成,所谓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课程组织起来,构成共同必修课程或共同基础课程。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订为十类一百多门,包括.夕国文化,历史A,历史B,文学与艺术A,文学与艺术B,文学与艺术c,伦理,科学A,科学B,社会分析十类,每一大类包含10门以上的课程,有些多达加多门。
日前,江西省教育厅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江西省本科院校学院院长等专家学者100余人聚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建设、贯彻党的十精神教学经验展开交流和研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王斌提出了“一个不变、四个转变”的教学思路:即在坚持、教育部关于思政课“05方案”规定的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和教材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一是可以将原有内容和资源进行整合打包,变“体系式教学”为“专题式教学”;二是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实行“课堂专题讲授+课后专题论证与实训”的新形式;三是课时分配调整为课堂专题讲授占三分之二,注重解疑问的课后专题论证与强能力的实训占三分之一;四是在学生培养教育上讲究针对性、实效性和有用性,使思政课教育功效由虚变实。
江西师范大学王员认为,专题式教学可以采取“多位教授同上一门课”的模式,坚持将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最新成果、学校理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将抽象的理论生动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理论的问题生活化,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教学改革创新就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江西财经大学江水法紧贴学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志向、思维与品质为目标的思政教学模式。
基于赣南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赣南师范学院张文标主张要让苏区精神滋润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田,要编写苏区红色资源专题资料和“思政课”辅助教材,推进苏区红色资源进课堂。
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社会实践的好坏,直接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劣与否。江西中医学院傅琛认为,思政课实践育人是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设计实践育人体系,包括目标体系、形式及方法体系、环境条件体系、考评体系。根据四门思政课特点,目标设置要各有侧重,形成整体。目标决定方法,校内实践教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形式,校外实践教学主要采取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目标实现,还需要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网站、学生社团等各种平台。实践评价可以端正学生态度,调动积极性,激励参与热情,这就要对学生社会实践表现给予客观评价。
如何在思政教学中贯彻党的十精神,是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南昌大学胡伯项指出,课程教学要把握好调研、备课和总结三个关键环节。调研是找准切入点,从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专业特点入手,摸清学生想听什么,有哪些疑问和要求;备课是把握关节点,找准找好结合点,实现十精神与课程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总结是找准新起点,保持十精神进课堂、进头脑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课程思政;纺织品整理学;教学改革
一、“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思想教育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纺织品整理学”是我校(绍兴文理学院)轻化工程专业以纺织品整理工艺为核心、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和表面活性剂、棉及棉型织物的前处理(烧毛、退浆、精练、漂白和丝光)、合成纤维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蚕丝和羊毛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织物的一般整理、防缩整理和防皱整理,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纺织品练漂、整理加工的基本理论和工艺,主要加工用剂的性质及特点,练漂、整理产品的质量要求等知识。“纺织品整理学”课程原有的教学存在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分离的缺点,课程教学缺少思政教育的融入,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对学生文化素养、政治素养、意志品格的培养和提升不足。为此,迫切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凝练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在专业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社会责任和担当[2],在实现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3],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1.在专业知识方面。掌握染整加工用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及水的软化方法;掌握棉及棉型织物的前处理(烧毛、退浆、精练、漂白和丝光)基本理论、工艺与产品质量要求;掌握合成纤维、蚕丝和羊毛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的基本理论、工艺与产品质量要求;掌握织物的一般整理、防缩整理和防皱整理的基本理论、工艺与产品质量要求。2.在专业能力方面。掌握纺织品前处理和整理的基本理论、工艺,能独立制订纺织品前处理和整理加工工艺,具有分析和解决练漂及整理工艺问题的能力,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力。3.在素质发展方面。培养学生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严谨的分析力和科学的判断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求真务实、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品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举措
结合“纺织品整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在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及载体、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设计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1.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及载体。“纺织品整理学”课程共设置12个教学单元,课程所蕴含的主要德育元素以及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如表1所示。限于篇幅,表1中仅列出部分内容。2.教学方法。(1)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将思政教育贯穿于“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教学全过程,立足实际情况,从课程中充分挖掘和提炼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并转化成具体而生动的教学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重心下移,全面关注学生的期待和发展需求[4]。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探索性学习、项目导向、小组学习、多媒体教学、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念。围绕教学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主动学习,让学生汲取道德思想精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并积极思考,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新动向,进而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3)加强课后道德实践指导。结合专业知识点活用教学资源,拓宽育德实践平台,加强对学生课后实践活动的道德引导。通过多元化的隐性道德教育,努力将学生塑造成中国好公民,在公共领域更多地展现榜样力量,引领道德风尚。例如,让学生甄别每一周在微信朋友圈内流传最广的谣言,分析混淆视听的恶性谣言,积极践行网络空间“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自觉成为抑制虚假信息传播、维护良好网络环境的核心群体和重要推动者。3.教学评价。改革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将评价内容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人文素质、职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在课程评价体系中设置德育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如下:(1)平时考核。出勤、作业、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2)期末考核。(3)德育考核。总结报告(通过该课程学习,自己在德育与专业结合方面学到的东西与体会)。最后综合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50%)和德育成绩(10%),给出期末总评成绩。
四、结语
实施“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需要结合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载体,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2]胡靖,马星宇,王俊荣.从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4):41-43.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关键词:经济学;应用能力;应用技能
高等师范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同中国高等教育共同进入快速发展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各级师范人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快速发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总结、反思和讨论。依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和近年相关的学术探讨,本人认为存在如下一些具体问题,应予以总结和讨论。
一、全面认识地方高师师范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随着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改革创新,相应的高等师范教育特别是地方高师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的选用等等多方面都在不断进行探索,以解决新形势下地方高师教育与地方基础教育的对接问题。
1.应用能力的欠缺固然与应用技能的不足有关
例如,研究者宋锡辉、宋余庆在《师范生从教能力与基本技能培养研究》一文中指出,不少高等师范院校热衷于开“新课”,对师范生“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严谨的评估体系,笔者深有同感。平时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较为扎实的学生,虽然上课这一环节上的技能不多,却能深入浅出,思路清晰地讲解课程内容,完成教学目标。造成前一种局面的原因不能不说与将“应用能力”欠缺与“应用技能”不足的偏颇认识以及实践中部分课程设置的不够妥当有关。
2.教师技能是为所讲课程的内容服务的
在校期间对教师技能的反复训练的作用一方面在于要求师范生掌握这些技能为其今后的实践和工作提供必备的条件,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反复训练应用技能的过程中,认识到讲好一门课的另一个基础是必须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基础。在试讲和教育实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认真钻研教材内容,然后才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方法和技能。因此,根据近年来的一些现象,在提高地方高师师范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应该是扎实的教育理论、专业理论与教师基本技能并重。避免出现忽视理论积累,过分强调“技能”的趋势。
二、以政治经济学为例,上述问题在地方高师思政专业师范生的培养中的一些表现
1.应该明确政治经济学在不同专业中的课程属性的区别
这主要表现为部分地方高师混淆了政治经济学在思政专业中作为专业基础课,而在其他专业中属于“两课”中基本原理基本组成部分的公共课的区别。政治经济学于前者属于“专业教育”,于后者属于“通识教育”,二者在各自专业领域内的作用和地位是有明显区别的。实践中部分地方高师在思政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调整中,不断压缩政治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的课时量,客观上弱化了政治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在地方高师思政专业中的功能和作用,不能不说与上述认识的模糊不清有关。
2.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关系的争论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高等教育包括高等师范教育中出现了这两门学科“孰优孰劣”““谁指导谁”的争论。笔者认为这种争论大可不必,政治经济学已经在“两课”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而从纯粹的学科关系来看,与其争论二者孰优孰劣,倒不如说二者是一种“互补”关系更为恰当,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论域,虽然二者也有针对同一经济现象的不同解释体系,但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对比和解释的部分,在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应避免简单地“厚此薄彼”。
总之,地方高师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既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也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的前提下,明确政治经济学在思政专业中专业基础课的功能,坚持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正确看待与相近学科的“互补关系”,恰当选用现代教学手段,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锡辉,宋余庆.师范生从教能力与基本技能培养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关键词:职业素养 思政基础课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218-02
1 职业素养培养目标与思政课教学关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I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三大核心中,包括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
职业信念、包涵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它由爱岗、敬业、忠诚、奉献、正面、乐观、用心、开放、合作及始终如一等这些关键词组成。应该是一个成功职业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职业知识技能”是做好一个职业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过硬、精湛的职业技能,是必须的是专业课程的使命。“职业行为习惯”就是职业素养就是在职场上通过长时间地学习-改变-形成而最后变成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心念可以调整,技能可以提升。要让正确的心念、良好的技能发挥作用就需要不断的练习、练习、再练习,直到成为习惯。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其他的职业素养。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
高校是培养社会未来职业人才的摇篮,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它既要满足学生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技能要求,又要瞒足学生未来职业可迁移发展的能力及终身发展的需要,而这必须让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职业素养。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观、人生价值观、法律意识等素质培养和学生职业素养中通用社会能力的主要载体之一,是通过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和实践体验等情感熏陶和行动引导影响学生,发挥精神导向、知行结合等桥梁作用,是培养学生职业信念、职业行为习惯等素质培养的隐性课程。所以在思政课教学要围绕着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职业行为习惯养成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2 职业素养培养目标驱动下思政课实践活动设计的探索
推进高校思政课课程教学改革。解决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结合不力的问题,以以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目标为驱动,从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展开,加强一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树立“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理念,增加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参与性和体验式教学,参与体验式、师生互动式进行教学社会设计强化知行合一,推进改革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强化知行合一的思政课教学,让在“做中学、学中思、思而内化”提升职业素养。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多样性教学方法、围绕着职业素养培育来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体验,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升职业素养,输送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提高就业竞争力,改变高校学生职业素养不尽人意的现状,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此课成为学生成长、成才、受益一生的课程。
3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政基础)课程改革为例
(1)以规划教材为本,根据教材整合后特色专题教学;围绕着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了相应教学活动。例如结合内容可以开展如“职业生涯规划”、我和我的室友、道德剧场、校园公德状况影展、职业调查与采访、家庭关系模拟、就业、创业体验、法律报告会、模拟法庭、法制剧场等系列专题相应的实践活动。以培养以乐观上进、爱岗敬业、奉献等职业素养与能力为目标,通过设计相应的学生主体性和参与体验式的互动实践教学活动为驱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贯彻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始终。
(2)围绕着学生人际交往素养能力培养为目标,开展学生主体性体验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设计相应的体验式的实践教学活。
例如,设计“交头接耳”活动,提升良好人际关系交往和沟通能力为活动目标;通过学生分组、组员排队后戴上隔音耳麦、组长对一人传达信息、按一对一交头接耳方式依次向后传递、最后一人公布自己接收的信息、与组长宣布原始信息对照、学生讨论并指出信息源与传递后信息差错的环节和原因、老师总结并指出造成信息源与终端信息不对等的原因和环节等多个步骤完成活动过程。
通过学生体验活动让同学们明白信息传达不到位的影响和出现不应该出现的矛盾误会,让同学们学会理性和辩证地思考人生中人际交往的问题。不人云亦云,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学会宽容别人,也善待别人和自己,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
4 体验式思政课实践活动设计展开的特点
教学方法多样性。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采取引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调查采访、参观学习、互动讨论或辩论、多种学生参与体验等轰动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拓展教学空间,强化此课程的实践教学;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开展素质拓展,充分运用校内和社会这个大课堂,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知行结合,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团队合作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职业素养育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教学目标,以贴近学生实际为出发点,通过对思政基础课程改革,根据重新整合的教学专题、以学生参与和体验为前提进行实践教学设计,把知与行、教与学、课内与课外、静与动、做与说结合,实现理论实践主体化、校内外基地一体化、考核全程动态化。从教师梯次轮换、教学方法的多样与生动、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校内体验和校外实践、考核评价全程动态结合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推动思政基础课的课程改革实效。
总之,通过“思政基础”课程改革主要是在职业素质目标化项目驱动下,以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作为出发点。对教材内容、教学互动、教学方法等进行系列和探索,采取专题式、学生主体式、师生互动体验式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探索出学生喜欢的、积极参与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实现知行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真正提高“思政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和素质能力目标的针对性,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井大军,马爱民.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思政课考评机制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4,16(10):37-38.
[2] 刘晨辰.中职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案建设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职业素养 思政基础课 改革
一、职业素养培养目标与思政课教学关系
中国知网(CNKI)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三大核心中,包括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
职业信念、包涵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它由爱岗、敬业、忠诚、奉献、正面、乐观、用心、开放、合作及始终如一等这些关键词组成。应该是一个成功职业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职业知识技能”是做好一个职业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过硬、精湛的职业技能,是必须的是专业课程的使命。“职业行为习惯”就是职业素养就是在职场上通过长时间地学习-改变-形成而最后变成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心念可以调整,技能可以提升。要让正确的心念、良好的技能发挥作用就需要不断的练习、练习、再练习,直到成为习惯。
高校是培养社会未来职业人才的摇篮,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它既要满足学生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技能要求,又要瞒足学生未来职业可迁移发展的能力及终身发展的需要,而这必须让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职业素养。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观、人生价值观、法律意识等素质培养和学生职业素养中通用社会能力的主要载体之一,是通过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和实践体验等情感熏陶和行动引导影响学生,发挥精神导向、知行结合等桥梁作用,是培养学生职业信念、职业行为习惯等素质培养的隐性课程。所以在思政课教学要围绕着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职业行为习惯养成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二、职业素养培养目标驱动下思政课实践活动设计的探索
推进高校思政课课程教学改革。解决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结合不力的问题,以以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目标为驱动,从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展开,加强一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增加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参与性和体验式教学,参与体验式、师生互动式进行教学社会设计强化知行合一,推进改革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强化知行合一的思政课教学,让在“做中学、学中思、思而内化”提升职业素养。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多样性教学方法、围绕着职业素养培育来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体验,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升职业素养,输送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提高就业竞争力,改变高校学生职业素养不尽人意的现状,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此课成为学生成长、成才、受益一生的课程。
三、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政基础)课程改革为例
(1)以规划教材为本,根据教材整合后的13个特色专题教学,适应人生新阶段、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人生价值观、人际交往、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择业与创业教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思维与法治观念、生活中的法律应用
(2)围绕着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了13个实践教学活动。有大学生活设计、晒晒我的理想、爱国教育基地参观、职业生涯规划、我和我的室友、有效的沟通、道德剧场、校园公德状况影展、职业调查与采访、家庭关系模拟、就业、创业体验、法律报告会、模拟法庭、法制剧场等。以培养以乐观上进、爱岗敬业、奉献、等职业素养与能力为目标,设计相应的学生主体性和参与体验式的互动实践教学活动为驱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贯彻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始终。
(3)围绕着学生人际交往素养能力培养为目标为例,设计相应的体验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有效的沟通-交头接耳”――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良好人际关系交往和沟通能力为活动目标:首先学生分组12人一组,选组长,排成排并戴上隔音耳麦;b组长对一人发出传达信息,要求一对一交头接耳方式依次向后传递的信息c.最后一人公布自己知道信息、组长宣布原始信息,d讨论:学生指出信息源与传递后信息差错的环节和原因。在两课时内完成。活动结束时老师总结:指出造成信息源与终端信息不对等的原因和环节,让同学们明白信息传达不到位的影响和出现不应该出现的矛盾和误会,让同学们学会理性和辩证地思考人生中人际交往的问题。不人云亦云,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学会宽容别人,也善待别人和自己,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
四、体验式思政课实践活动设计展开的特点
教学方法多样性。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采取引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调查采访、参观学习、互动讨论或辩论、多种学生参与体验等轰动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拓展教学空间,强化此课程的实践教学;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开展素质拓展,充分运用校内和社会这个大课堂,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知行结合,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团队合作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职业素养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