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平面设计课程总结

平面设计课程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发展 中职教育中专业定位 平面教学策略

平面设计专业创设伊始,其自身对于生活创设发展的艺术指导作用及更具专业性的直观讯息表达,促使平面设计在科技发展进步基础上,对生活元素进行多元化综合,进行直观视觉表现。中职平面设计教育的发展,是计算机专业技能与传统艺术表现形式长期磨合的过程,现代化中职教育对新课程改革,更为全面塑造了艺术的专业化表现形式,是中职教育平面设计专业发展中历史性一步。

一、为什么平面设计要进行新课程改革

1.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教育背景

中职教育发展中,教育经验长期积累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职教育的发展。基于学生对于中学基础知识掌握不足,教师更为注重平面设计的专业性教学,逐渐忽略了基础文化重要性。长此以往的教育发展模式,使得学生对于基础课程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过程中不注重把握课程结构,对于基础知识技能无法深度了解与掌握,进而无法进行专业技能灵活应用。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在市场的定位

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大企业的人才需求展现,在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上更是体现出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需求。平面设计专业对于企业形象塑造、商品品牌推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推动型力量。中职教育中对于学生平面设计能力的培养,能够在有力保障社会对于平面设计人才需求,同时也为中职学生就业提供广阔范围选择。平面设计更为专业化的教育活动开展,项目、试验实践为中职学生在行业中的发展领域中明确了自己从业发展方向,通过加强在平面设计专业的知识构造,为学生自身的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新课程下中等职业学校如何组织教学

基于学生不同能力水平上的中职教育,应在注重对于基础知识教育巩固的发展基础上,建立更为适合提升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教育模式。在中职教育的长期发展中,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所建立起的强化教育体制和针对专业能力的导向性发展,中职教育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提出了更具时代意义的发展策略。为有效促进中职教育发展,学校对于学生不同能力水平开展针对性教学,以长期教学经验积累为基础,总结出多种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育模式。

在教学中,针对每个教学环节建立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组织开展学习。在目标建设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学习目标的科学性建立,在建立起长远发展目标同时,不要忽略阶段性目标的建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达成,能够保证学生持续的前进动力,在多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基础上最终完成课程目标。

建立学习小组,创设学习试验团队,通过竞争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发展应保证充足的内部驱动力,形成自主学习,我要学习,竞争学习。教师应在教学阶段任务完成后定期为学生搭建成品展示、交流、评价平台,通过学生个人成绩及小组成绩及成功案例的综合评定,在学生中保证群体学习进步驱动力,以此有效促进学生群体的成绩进步与能力提升。

(1)教学手段改革创新。在课程教学完成后,针对教学内容,教师对于问题总结进行适当变形,并开设相关课程的内容设计,通过对于平面设计教学内容实践性练习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并通过动手实践深化课程内容。在课程设计中,通过学生分组对课题探讨研究,还能侧面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深层发掘学生能力发展方向,为今后平面设计发展提供考量。

(2)新就业形势下课堂优化。针对现代社会对于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中职教育更应注重平面设计专业课堂时效性开展,在多年教学经验积累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进一步开展更具时代特色的课堂教学,通过对于学生兴趣培养及教学方式的深层创新使课堂内容进一步丰富,提升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三、新课程下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的意义

中职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在课程教学方式改进与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基础上,加强了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新型教育开展,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育出大批操作娴熟的技术人员,为今后平面设计专业人员发展奠定基础。现阶段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新课程改革,提升了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对于平面设计人才需求。

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平面设计教育作为高职类及师范类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在开设目的、开设时间、开设条件、开设课程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扩招以后的生源素质大大降低,学生进校的专业水平相对较低,有的甚至没有基本的造型能力。学生学习宽泛基础课程,因为平均课时量少,都没能较深入地学习,使得学生没有较为突出的专业方向,较全面的综合能力更无从谈起,离师范类毕业生的“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根据对现在的从业设计师的比例调查,平面设计师的数量达到了所有种类设计师的52.44%。中国在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的今天,平面设计行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社会急需大量的平面设计人才,这样巨大的从业空间一方面给我们的平面设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也给建立平面设计专业提供了可行性支持。艺术院校重艺术轻技能,理工院校重技能轻艺术,这两种平面设计的人才观都略有偏颇。如何才能在重技能和重艺术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是现在许多专家考虑的问题。

二、高职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直至1998年,国家教育部才正式将艺术平面设计教育归入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仅在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艺术平面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在这样的背景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下,高等职业艺术平面设计课程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落后的教学方法。传统观念认为“学习”就是“死记”。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失去了思维和行为的主动性,创新意识也被抑制了。而平面设计需要创新,只有注入新观念、新想法,才能设计出新的东西来。

2.被动的学习态度。学生虽然系列地修完了各专业基础课,但并不等于已具备了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结构,并将其融会贯通到设计实践中。学生在学习平面设计课程时,只仅仅把它当作一门必修课来完成,大部分同学只是想考试及格,拿到学位即可。高职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平面设计的教学效果。

3.泛滥的电脑设计。计算机特技是电脑软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合理地利用它能产生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的奇特效果。但是大家不假思索,不加控制地利用就会泛滥。

4.较差的动手能力。由于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原因,往往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学生只是学到了一些死知识,而很少有机会进行设计训练。其实平面设计这门课程完全是一门试验课程,老师在讲解要点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高职教育平面设计教学的措施

高职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我以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高职课程的教学大纲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根据理论知识必须、够用,并在进行教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做到掌握软件的操作要点,掌握知识结构框架,理解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2.强调积累和实践。艺术平面设计不能忽视学生平时的实践经验积累。长期处在封闭的训练中,学生不了解社会、企业的发展状况,不能及时根据社会企业需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可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途径,使学生得到锻炼,吸取经验,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可组织学生参加平面设计、动画设计、板报设计大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明白学好平面设计课程对学生将来的发展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适当举例说明其重要性,让学生从心理上重视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枯燥的讲述必然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索然无味,应该结合案例教学,加上幽默风趣的讲解,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习难以掌握的知识。要让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树立现代设计观念。观念决定一切,用什么观念指导办学和学习,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效益和质量。因此,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从一踏进美术系的大门,就应该牢固地树立设计意识,明确自己的专业目标,以现代设计意识来统帅学习期间的全部过程,明确每门课程要解决的问题及它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5.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个性,才具有创新力。

四、思考与总结

虽然平面设计越来越受关注,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育才刚刚起步,我认为不能照搬照套外国的教育模式。以往平面设计教学普遍存在着以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和以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阻碍着创新人才和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所谓“教学相长”,正是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逐步达到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交流彼此的情感、设计的观念与理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葳,李海冰.艺术理论课在设计教育的重要性[J].包装与设计,2005,(12).

[2]陈基才.现代高等职业艺术平面设计教育的二元制[J].2004,(3).

[3]彭建祥.创建具有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探讨[J].2006,(6).

[4]华勇.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如何适应市场[J].2006,(8).

[5]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杨玲,李连天.以市场为导向的平面设计教学探讨[J].科技经济场,2006,(7).

[7]秋蕾.对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M].陕西教育出版社.

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分块;案例式;项目式;评价标准

《计算机平面设计技术》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理论和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使学生了解熟悉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行业规范。在“2+1”的高职办学模式中,本课程开设于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以我院 多媒体专业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2009届至2011届毕业生从事平面设计的占31.4%。所以本课程教学的质量决定学生技能运用能力,也决定学生的创意思维开发,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就业方向。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软件运用技能、创意思维开发,在接触平面设计之前的一个学年中,学生已修完《绘画基础》、《构成》以及《平面设计软件应用》等课程,学生已经大致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法,有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以及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和法则组织构建理想形态的构成能力,同时也掌握常用平面软件的使用方法。但是对于理科生源的多媒体专业学生,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将以往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新课程,为平面设计课程的学习起到扩展应用作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对课程建设进行探究与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二、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分块”教学的整合

根据我院教学大纲的规定,本课程总学时68节。计算机平面设计是一种集平面设计基础理论、大众传播学及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技能。[1]因本课程涉及的内容多,覆盖面广,为了便于教学,因此将相应的教学内容根据其知识体系汇集成“块”,加以适当的学时安排进行系统授课。根据以往教学经验,课程在其内容的系统性和学时的分配上需要重新安排。其中,因为理论性太强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原理、视觉流程与平面结构设计、文字的基本结构、编排形式与标题的编排、图片的平面构成、组版原则与设计步骤等内容不适合独立用来给动手能力较强的高职学生讲解,而且教材中的形式美法则因其在构成课程中已有相应介绍,故只做简单复习,所以上述内容简化为“版式设计”,在较短的课时内做简单介绍,将相应的理论分散至其它各“块”中,如在招贴设计中介绍视觉流程、在VI设计中介绍字体设计、在包装设计中介绍组版原则,灵活地把知识串联起来,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另外,把Logo设计和CI设计合并后细化为VI设计,以便开展项目式教学。整合后如表2-1所示。

(二)案例式教学植入“块”中

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2]平面设计中的案例教学是通过模拟或者重现设计领域中的优秀作品,让学生站在设计者的高度,通过独立思考和讨论来分析成功案例的一种教学方法。决定植入该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块”的内容、以及课时分配的长短。在VI设计“块”中,以“中国联通VI设计”(图2-1)为例,首先通过介绍此案例的基础系统、办公系统和营业厅系统,分析其成功品牌释义、创意理念、制作规范和应用系统部分。再扩展分析为何中国联通成立时选择了蓝色中国结作为公司品牌标识;为何品牌标识由蓝色变为红色;如何弥补联通此前品牌定位不甚清晰的缺陷,从而确立新的企业文化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列举各个成功和失败的设计案例,从中总结出成功案例的创意思维、设计准则和失败案例的问题所在,也可以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或者他人的思考来开发自己的思维,从而丰富自身的创作源泉,完成教学任务。

一个权威的案例,在教师的教学中起着示范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中,又起被效仿的作用。所以,选择优秀案例并且充分利用,是“分块”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因此,用成功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有一个参照物,再加以设计上的探索,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项目式教学带动竞技

平面设计中的项目式教学是指由教师引入一个完整的项目,确定项目内容及其要求,进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向主动实践,模拟设计企业的设计流程,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任务要求的教学活动。在授课前的教学计划修订中,要对近期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的校、省、国家乃至全球的各类竞标项目有一个初步了解,小至一个威客网的投标,大至全球性的比赛,选择一个或多个项目作为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实践内容,在完成设计项目后,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小组名义参加各级竞赛或投标,这也是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和肯定。以项目式带动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增,也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竞标、赛项等项目上取得相关奖项或获得经验积累。项目式教学一般用于招贴设计、包装设计和VI设计等比赛机会较多且课时总数较长的教学“块”。

(四)评价标准的制定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是教师运用一定的价值尺度对教学成果的审查,评价的客观性由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决定。作业的评价标准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其学习结果的价值反映,它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和忽略了哪些内容,具有指明学生的努力方向的作用。因此,作业的评价标准的制定需具有科学性,以教师评价为主兼顾学生的自评和他评,在图形或文字、组版构成、创意能力、纪律或团队精神等方面开展评价。评价标准的制定如表2-2所示。

三、结语

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科学的分“块”后植入典型“案例”的教学方式,精选“项目”等教学改革,为教学构建新媒介,建立了完善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案例式教学,尤其是理论部分的教学,从其他的方面入手效果可能更好,如传统教学法。而泛滥的使用案例式会让学生过多的注重实际操作案例而忽略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造成学生理论知识过于薄弱,需要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项目式的推进上,尽量不要选择竞技比赛难度太大,获奖几率太低的项目,可以从校级的小型比赛做起,更容易取得好的成绩,更容易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在评价标准上,增加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分值不能超过40分,把握教师在评价中占据主要地位。如果发现学生在互评上面有不良行为更要加以制止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保证评价的公平性。以上是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该如何更好的进行教学改革,还有待继续探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赵放,蒋恩普.计算机平面设计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CorelDRAWX3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校中职学生大多数是90后,部分学生还是要依赖教师传授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因此,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内容,课程理论基础的内容可适当压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CorelDRAWX3平面设计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学期,共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32学时(详见表1),实训项目为40学时,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需要按包装设计、广告宣传设计、书籍装帧设计、Logo设计、网页设计、标牌设计和VI设计等8个实训项目进行教学。各实训项目教学课时和主要教学内容安排如下:实训项目1———小试身手(4课时):介绍CorelDRAWX3操作方法,按要求完成一张贺卡和一张婚庆观盘的实例训练;实训项目2———包装设计(6课时):介绍怎样根据客户需求、消费者需求和材料的选择进行包装设计的定位、构思和具体设计以及印刷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包装设计过程有清醒的认识;实训项目3———广告宣传设计(6课时):让学生总结目前常见的广告宣传海报的类型和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针对不同应用应该采取的办法,培养学生自我观察和总结的能力;实训项目4———书籍装帧设计(4课时):介绍书籍装帧的整个工艺过程并着重就书籍封面设计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大量的优秀书籍装帧总结出好的封面设计的原则;实训项目5———Logo设计(4课时):介绍Logo设计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通过项目锻炼能够掌握怎样根据需求进行Logo设计;实训项目6———网页设计(6课时):介绍制作网页的步骤、过程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大量优秀网页设计实例介绍和实训项目训练,了解网页设计的思想、原则和方法;实训项目7———标牌设计(4课时):介绍标牌设计的思想、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具体项目的设计能力;实训项目8———VI设计(6课时):对前面专题内容的概括,同时也是对专业设计的一个综合和提高的训练,让学生了解企业形象设计的整个过程。

二、课程教学与指导方式

(一)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学习任务

为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在开学之初将班级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3~4人,1人为组长负责本组学习任务统一管理。在完成CorelDRAWX3基础理论知识和软件操作方法的学习后,根据CorelDRAWX3平面设计课程的特点,针对每个不同的实训项目,从现实生活中选择、确定若干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题材作为实训课题,每个学习小组从中选择一个实训课题。学习小组围绕各自的实训课题,展开小组讨论确定各实训课题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分配本学习小组成员各项具体实训任务。

(二)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各学习小组及其成员在明确了实训任务后,组长通过召集小组成员开展讨论与交流,明确各自实训课题的重点与难点。实训课题各项具体工作的展开,始终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实训课题的选择、实训课题的构思、实训作品的完成等阶段,都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并自主地进行科学研究。在实训项目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团体的作用,小组成员共同围绕一个实训课题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了解CorelDRAWX3平面设计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知识,共同探讨本组实训课题的学习任务和具体实践工作,完成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最后到实践作品的转化。实训课题各项具体工作展开的本身就是一个探究过程,在具体的平面设计工作实践中,各小组成员必须确定1项平面设计工作进行实践,整个实践的完成,就是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实践教学成果的汇报与交流

根据课程教学和各组实训课题的进度,此环节进行各组课程学习成果和实训课题实践作品的汇报与交流。首先,汇报本学习小组实训项目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问题,与各实训项目有关的课程内容的学习情况,以及需要大家讨论的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协助汇报人完成汇报工作。汇报完毕以后其它同学就汇报展开讨论和评价。其次,对各组实训课题实践作品进行汇报与交流,各小组从实训课题的选择和构思、实训实践作品的设计、实训实践作品的完成过程及遇到问题等4个方面进行汇报交流,时间控制在8~10分钟。因课堂汇报交流时间有限,各小组可以把本组实训课题的选题、实训课题的构思、实训课题的设计、实训课题实践作品等资料汇集整理后,上传到班级网络群空间,供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使课堂实践教学得到进一步延伸。

(四)教师深化讨论与点评

在CorelDRAWX3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每当学生进行一项实训课题工作后,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各学习小组实训课题具体实践工作进行指导与评价。教师要针对各学习小组在不同的实践学习阶段的实践课题的选择、实践课题的设计和实践作品的设计等提供指导和评价,而重点放在实践课题设计的指导上,引导学生正确地完成有关实践课题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CorelDRAWX3软件的操作能力和平面设计的专业设计能力。

三、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一)评价目标与内容

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是一条指挥棒,它引导学生按照其要求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3]。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结合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评价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CorelDRAWX3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虽然有很多知识点可以考查,但是其教学效果的评价应有别于一般基础理论课程学习效果的考察,要更加侧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的考察。因此,它的评价内容应把学生的实训课题的选择和构思、实训实践作品的设计、实训实践作品作为考察的重点,分析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CorelDRAWX3平面设计的课程评价目标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使学生了解CorelDRAWX3软件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和平面设计的基本理论;(2)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CorelDRAWX3操作方法和平面设计专业设计能力;(3)能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能结合自身实践,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平面设计的定位、构思和具体设计以及作品的设计等综合能力的考察。

(二)评价方法

随着评价工作的广泛开展和评价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由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由于教学评价手段与工具的局限性,完全追求资料的数量化或客观化很难做到,甚至根本不可能做到[4],因此CorelDRAWX3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评价应以学生操作技能为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分别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因此,CorelDRAWX3平面设计课程的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以出勤情况、参与讨论与学习的主动性等)占20%;平时作业(实训项目)占40%,对各学习小组每次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每次实训项目都占一定的比例;期末成绩占40%,主要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分别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通过理论知识的考试占20%)和学生利用CorelDRAWX3平面设计综合能力(通过期末时最终实训项目完成情况占20%)进行评价。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通过学生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让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对课程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更多的了解,这有助于学生对CorelDRAWX3平面设计教学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的自学、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最终达到学生的认同、内化,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四、结论

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和各国相互影响的背景下,人们对产品设计艺术性的要求日益增强,手工艺产品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要想赶超发达国家,中国的设计师除了要学习世界先进的艺术设计技巧之外,还需要了解中、西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不断地汲取中外文化的精髓,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目前设计教育学科的竞争异常激烈,各个艺术设计教学单位在办学层次多元化、以创新思维为核心改革课程教育体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进行特色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性的实验等方面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以满足培养多学科交叉人才的目标,满足社会对综合型设计人才的需求。设计史论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在专业课程平面设计史中引入先进的、科学的设计思维新方法的试点教学,重点改变了传统史论教学中过于传统、教条,无视艺术类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利于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发展的现状,引导学生从依赖教师讲授转变为主动地探索学习;注重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法,以提升学生设计创意的创造能力;注重整体整合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新方法的教学实践尝试,学生逐步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思维方法,基本理解了平面设计涉及的视觉传达范围、视觉传达功能、视觉传达形式。通过教师对设计历史的分析,学生了解了不同国家、地区和目年代平面设计发展的背景和艺术风格,掌握了更多的理论只,这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基础。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类观念的演变与视觉传达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未面设计的方向。

二、设计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有效尝试

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人才,更好地为各领}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个性,使其创造乜运用知识;如何从教学计划、内容、方法上进行研究,力争在t传达专业平面设计史课程教学中进行有效探索,以点带面行突破,使课程教学不断走在时代的前沿,将设计教育理论实践,寻找广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特色之路,这是本基的追求。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世界平面f_史的课程教学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尝试。首先,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作适当的调整,探索创新模式。史线索的串讲与专题的点的解析相结合,有点、有线、有面,得当,有助于学生全面透彻地掌握教学内容。平面设计史展演变是随着不同时代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的变化展开以往学生学习设计史理论多使用工艺美术史的教材,工艺R史的研究对象是工艺品的审美演变和生产发展的历史,而设计史论课程重点从人类进步的历史角度,详细分析设计变过程,研究不同时期产生的设计观念和通过生产技术来物品的发展历史,前者侧重研究工艺品本身,后者侧重研究观念。如果要想准确地描述世界平面设计史,至少要论述方面:第一,从平面设计包括的内容来看,即对字体设计、版排设计、插图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摄影在平面上用和处理等具体风格和方式演变的历史的论述;第二,从平乏计的功能来看,包括如何传达视觉内容,如何达到最佳效等等,这是视觉传达理论的描述;第三,从平面设计最终采用段来看,就要有与印刷密切相关的理论描述,例如目前通过完成的多媒体交互设计、广告设计表现等,再加上建筑、工品设计表现等也采用了平面设计的若干手段,因此还要作设计具体应用范畴的具体论述。正是因为平面设计涉及的广泛,内容十分繁杂,所以只有对世界平面设计史的源流、≥及设计思想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和研究,对大量历史资料梳理、整合、构建,将这些因素有机糅合在一起论述,才能比整地展示平面设计史发展的全貌。其次,对平面设计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改变过去“一言堂”女学模式,引进西方的}】导型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研讨为教师引导答疑为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创新的综合教学模式:第一,根据艺术设计史专业学生的思维特点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教学。第二,教学过程的创新。课题以“手的思考、口的表述、心的学>--j”的方式来体验、演绎平面设计历史。这不仅是学生自我认知的记录,也是其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学>--j的形式,这是值得称赞的第一步。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第三,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设计史论与专业设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设计理论建设提供实践平台和信息的反馈。最后,在教学中创新教学理念,交叉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有利于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地发展,为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平台打下基础。在设计史论课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设计专业学生的思维特点、综合文化素质和能力,有针对性地拟定教学方案。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设计创意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移动思维、联想思维、图形想象等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培养其团队精神。

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微课;平面设计;翻转课堂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改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下,以视频为教学主宰元素,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用合适的教学工具、最科学的教学方式将知识呈现给学生。微课视频就是用视频作为手段、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微课内容,以学生为主导者,以学生为中心来制作优质的教学视频。

一、微课教学的特点

1.微课在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是微课涉及的内容较少。微课主要是针对某个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达到反复学习的目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用微课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更快地理解掌握知识点。而对于基础稍微薄弱的同学,由于微课的内容较少且授课方式新颖独特,所以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来吸收知识点。二是微课播放时间短。一节微课时间基本在10分钟以内。这个时间的控制符合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特点。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案例素材丰富,通过微课的设计手段,十分钟左右就能清晰直接地表现出某一知识点或者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步骤。这种微课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将微课与其他教学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微课中适当地添加学习提示,还可以间接地将学生引入到相关学习活动中。三是微课占用的内存空间小。微课的播放视频格式一般是mp4等格式,内存大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学生可以将视频下载到手机里或其他学习工具中。教师也能更方便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得到延伸和扩展。

2.微课教学的优点

一是微课内容的选取。微课是以某个知识点、某个例题习题、教学环节等为资源组织单位,教学设计的着眼点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重在“精”。微课教学注重演示和操作,注意力集中,直观形象,色彩鲜明,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兴趣,吸引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二是自由灵活性。微课的下载和学习自由度很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只要打开电脑、平板甚至手机等设备就可以进行学习。当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需要思考时,随时可以暂停微课视频的播放或反复播放某一片段内容,以便加深理解。仅观传统的常规课程教学,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课堂中进行学习。而在遇到困惑时,也只能通过课堂向老师提问或课后咨询才能得以解惑,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不强。

二、微课的制作和应用

微课具有如此明显的特点和优势,那如何设计和制作微课呢?

1.精心制作微课

首先是知识点的选取。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首先要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知识点的选取一般按照以下几点原则:尽量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知识点应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其次是准备教学过程设计和学习任务单。根据选定的知识点,精心制作与微课相对应的教学过程设计和配套的学习任务单,并准备所需要的课件资源。制作详细和恰当的教学过程设计,是微课制作的关键。学习任务单必须与微课的授课内容对应,是学生在学习微课视频时的指导手册。最后是微课常用的录制方式。微课的录制方式有多种,如使用录屏软件如CamtasiaStudio录制、使用录像设备直接录制教学视频、使用FastStoneCaptur(Fsc)截图录屏软件+PPT录制以及使用电子白板软件录制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微课的录制方式。笔者比较偏向使用CamtasiaStudio这个软件来制作微课,因为它更专业,在音频和视频特效上面的处理更简单。

2.微课传递的手段

利用QQ群、百度云盘空间或者微博等来存储微课视频,学生在课前可以随时下载视频观看并学习,也可以在线观看微课视频。同时在云空间上面划分小组,便于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更可以在云端共享相关的学习素材。

3.微课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先预习课程,并下载微课视频观看,反复学习微课的知识点。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便能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了解重、难点,并且初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其次教师可以在课上用12~15分钟的时间,通过课堂作业、学生提出质疑、师生讨论、教师阐释和总结等方法来检测微课学习的效果。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再进行统一的讲解,以加深学生对微课知识的掌握。

4.微课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本学期的平面设计课程通过采用微课教学,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喜欢微课,因为微课可以让他们根据实际需要,快速找到自己想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在课前老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达到让学生自主学的目的;而学生带着学习的疑问,在课堂上,就会主动和教师互动,提出问题,并寻求结果,在教师的进一步作业中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式,给教师和学生都留下了更多探究的空间,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5.微课制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微课程用户是学生,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在微课设计中,应有恰当的提问,教师设置学习疑问,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和灵活。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即使是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也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微课的结束要概括要点,有一个简短的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强调本节微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小结

总之,微课在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微课教学不仅是趋势所需,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最佳选择,是微课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创新的必然方向。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及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2]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

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CorelDRAW;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迅猛提高,以及一些先进的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出现,计算机绘图的优势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示。CorelDRAW是加拿大Corel公司推出的一款矢量绘图和图形、图像制作软件,在平面广告设计、VI设计、产品 包装设计、网页设计和印刷制版等平面设计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时,让学生掌握必备的CorelDRAW在平面设计中的实用技能。

一、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CorelDRAW进行平面广告、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徽标设计、VI设计.以及网页设计等几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因此.其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了解CorelDRAW软件的作用、特点、界面.能利用CoreIDRAW进行标志、包装、卡通人物、版面编排、文字变形设计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CorelDRAW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校中职学生大多数是90后,部分学生还是要依赖教师传授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因此。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内容.课程理论基础的内容可适当压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需要按包装设计、广告宣传设计、书籍装帧设计、Logo设计、网页设计、标牌设计和vI设计等8个实训项目进行教学。

三、课程教学

(一)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学习任务为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在开学之初将班级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3~4人.1人为组长负责本组学习任务统一管理。学习小组围绕各自的实训课题.展开小组讨论确定各实训课题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分配本学习小组成员各项具体实训任务。

(二)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各学习小组及其成员在明确了实训任务后.组长通过召集小组成员开展讨论与交流。明确各自实训课题的重点与难点。实训课题各项具体工作的展开。始终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实训课题的选择、实训课题的构思、实训作品的完成等阶段,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并自主地进行科学研究。实训课题各项具体工作展开的本身就是一个探究过程,在具体的平面设计工作实践中.各小组成员必须确定1项平面设计工作进行实践,整个实践的完成,就是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实践教学成果的汇报与交流根据课程教学和各组实训课题的进度,此环节进行各组课程学习成果和实训课题实践作品的汇报与交流。首先,汇报本学习小组实训项目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问题,与各实训项目有关的课程内容的学习情况,以及需要大家讨论的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协助汇报人完成汇报工作。汇报完毕以后其它同学就汇报展开讨论和评价。其次,对各组实训课题实践作品进行汇报与交流。

(四)教师深化讨论与点评

在CorelDRAW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每当学生进行一项实训课题工作后,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各学习小组实训课题具体实践工作进行指导与评价。教师要针对各学习小组在不同的实践学习阶段的实践课题的选择、实践课题的设计和实践作品的设计等提供指导和评价.而重点放在实践课题设计的指导上。引导学生正确地完成有关实践课题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CorelDRAW软件的操作能力和平面设计的专业设计能力。

四、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一)评价目标与内容

CorelDRAW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虽然有很多知识点可以考查.但是其教学效果的评价应有别于一般基础理论课程学习效果的考察,要更加侧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的考察。因此,它的评价内容应把学生的实训课题的选择和构思、实训实践作品的设计、实训实践作品作为考察的重点.分析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评价方法

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通过学生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让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提高学生的自学、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最终达到学生的认同、内化,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五、CorelDRAW平面设计应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与方法当前,在中职该课程的教学采用传统的课堂讲解和实验教学两种方式进行.且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演示软件的操作方法.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进行相应的操作。但学习的时候学生是出于被动地接受。不能主动深入到实际应用中。学生对今后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所要掌握的技能了解甚少。

(二)生源问题

对于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说,主要存在:学习基础差,而且参差不齐;思维能力差,主要表现在抽象思维能力差、逻辑思维能力差和综合思维能力差;学生观察能力差、自学能力差、课堂交流不积极;学习习惯差、自觉性不高、自律性不强等问题。

(三)教材问题

课程的突出特点应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目前教材的侧重点一般放在软件的应用上.缺乏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忽略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将学生变成了计算机软件操作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限制了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四)实践环节薄弱

CorelDRAW平面设计应用是一门训练职业技能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能够应对实际业务,能在实践工作中解决问题。然而,由于缺乏对口的实训基地,学生对对社会与企业的需求所知甚少,对今后工作中需掌握的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毕业后难以较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六、结论

“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专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整合.改革课程教学指导方式、课程教学评价目标、内容和方法.使平面设计与CorelDRAW软件更好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课程设计进行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对CorelDRAW平面设计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莆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成[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3,9:166-167.

[2]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S].教职成2009【2]号.(2009-01-06)

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8篇

一、中职学生学习平面设计的信息不足

虽然目前国内各大中职院校都开设了平面设计软件学习的课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职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软件时有先天不足的因素。首先,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中职院校生源的知识体系薄弱,学习平面设计的艺术生的学习成绩就更差了,数学和英语等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理解能力也较差,在平面设计时还体现出他们审美能力的欠缺,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和自控能力也差。在心理上,中职学生普遍对未来显得很迷茫,对于中职学生的出路缺乏信心,心理上容易产生焦虑感。这种现象是社会的不重视,家长和学生对于中职教育的误解引起的,总而言之,中职学生学习平面设计软件的热情不高。通过调查分析,中职学生对于平面软件的兴趣还是很高的,一般平面设计软件的学习安排在一年级,此时的学生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走上课堂。但是由于他们的学习能力有限,又普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好奇心过后,如果教师缺乏有效的手段进一步刺激他们的学习欲望,那么学习兴趣就可能下降,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二、如何激励中职学生学习平面设计软件

(一)选择适合中职学生学习水平的教材。

目前关于平面设计的软件很多,有的关于图形设计、有的关于图像处理软件以及图文混排,比较著名的有Adobe公司Photoshop、Illustrator、PageMaker,Maeromedia公司的Freehand、Corel公司CorelDraw、Painter等。这些都是市面上运用的比较多的平面设计软件,非常实用。但是我们的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全部教授,教师应该有所选择,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结合当前广告流行趋势和业内状态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同一个公司设计的软件在风格和界面选择上具有一致性,且功能大多数也是互补的,因此在选择教材时尽量选择同一个公司设计的软件,这样能够保证课堂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比如可以选择Adobe公司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图形设计软件Illustrator以及图文混排软件PageMaker。相对于软件来说,教材的选择就更复杂了,市面上关于平面设计的教材多且杂,难易程度相差很大,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首先看教材的质量,没有错误是首位的,其次就是教材的难易,尽量选择实用性较强,经典且语言通俗易懂的教材,最好每步讲解都范例,才能达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效果。这样即使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讲完全部的内容,学生在自学时也能够看懂,从而全面掌握平面设计的内容。

(二)授课方式要以操作训练为主,理论讲授为辅。

平面设计软件的教学是一门实用的课程,既然强调实用,就要求学生要经常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平面设计软件的操作技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这门课的教授应该尽量减少理论的讲授,突出实践的地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大量的实例制作中逐步熟悉并掌握所学软件。这就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应用给学生讲授大量的范例,这样既避免了枯燥的理论讲授,吸引学生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范例一定要具有时代性,给出时下最流行的设计,还要尽量以最简洁的步骤制作出最绚烂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设计的乐趣。

三、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一)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欣赏能力。

在平面设计中,色彩是一门基本的学问,平面设计软件的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基本欣赏能力,有的设计没有夸张的纹饰,只是几种色彩的线条就让人难忘,这就是平面设计的最高境界。要锻炼学生在Photoshop中“调色”和“用钢笔绘画”方面的能力,切忌不能仅用吸管等工具去吸取现成的颜色或只照着教材输入固定的RGB颜色值去联系,那样只会培养“匠人”而不是设计者。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色彩的感染力,用心去体会色彩的搭配和亮度强弱的变化,这样的感觉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调色的过程中领会到,这也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

平面软件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几乎每年软件都会升级,延伸不同的功能,但是学生学习的时间短,不可能每年都补充新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能够自学掌握升级后软件的使用。俗话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就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新软件快速熟悉能力,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具备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终身受益,价值永恒。要培养这种能力,教师在教授课程时不能面面俱到,要留一点空间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软件和工具,独自完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