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师范类顶岗实习总结

师范类顶岗实习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师范类顶岗实习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师范类顶岗实习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顶岗支教;师范实习生;工作

1.研究目的

“顶岗支教”作为一种教育实习模式和支教方式,目的是为了使相对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获得持续的、较高水准的师资补充,以解决对口地区师资问题并促进师范生培养模式和教育实习的改革。本研究通过对顶岗支教实习生工作状况的调查,为继续落实师范生顶岗支教计划,改进支教实习工作提供合理建议。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对2012年下半年在喀什地区进行教育顶岗支教的师范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师范类高校顶岗支教期工作情况调查问卷”150份,收回142份,回收率为94.7%,其中有效问卷131份,有效率为92.3%。

3.结果及分析

(1)顶岗支教师范生基本情况。本次调查的顶岗支教实习生是由乌鲁木齐职业大学选派到喀什地区中小幼学校,顶替该地区学校缺岗师资或由于培训等原因的离岗师资的在校大专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生具有双重角色,在大学对其管理的层面说,他们是大学实习生,在基层学校,他们是有区别于当地学校教师的全职教师。本次调查的顶岗支教学生中女生123人,男生8人,正常地反映出新疆小教师范专业的性别比例;其中语文教育44人,数学教育42人,英语教育27人,学前教育18人,除了一名维吾尔族学生,其他学生有87人进行过7到时简单维语口语学习。实习单位分布在喀什市和疏附、疏勒县所属市、县、乡、村的中、小、幼学校。

(2)顶岗支教工作状况。在新疆,顶岗支教教学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将师范生的教学实践与新疆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结合起来,与“两基”工作的基础教育服务结合起来。在调查的喀什地区顶岗支教中,中小幼学校接受师范学生实习,提供的大多数是民族学生双语基础教育工作。承担教学课程一门课的59人,两门课的37人,三门课26人,四门课6人,五门课3人。喀什的学校,尤其是小学的规模比较小,很多学校一个年级仅有1~3个班,多数又分双语班和普通班,总体上课的门数多,平行班、平行课少。对于实习支教师范生来说,熟悉教材也需要一个过程,承担1~2门课比较合理,承担三门及以上课程的同时,再要求教学质量就难度过高了。

调查显示,支教师范生每周规定课时量10节以下的46人,10~14节的61人,15~18节的17人,18节以上的7人。独立承担班主任工作的9人,副班主任79人,基本上是完成一个全职教师的工作。半年的实践活动,使师范生超前体验了当教师的滋味。经常与民族学生在一起组织和实施各种活动,师范生逐步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来了解和认识当地民族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心理特征,思考当地究竟需要怎样的“双语”教师。

在被调查的131名顶岗支教师范生中,在小学工作的有62人,中学53人,幼儿园15人,其他教育单位1人。访谈调查显示,在教育顶岗支教中,师范生始终以“教师”的身份与中小幼学生在一起。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使师范生时时提醒自己:必须以一个“好教师”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因此,顶岗实习的师范生努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加美好起来。

(3)支教管理和师范生对顶岗支教的接受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是我国最集中的维吾尔族聚居区,人们通用的生活语言是维语,尤其在乡村,不懂维语的人在当地生活和人际交流存在相当大的障碍,不懂维语的教师通常不愿意在民族学校教学。也因此,当地接受过“双语”培训的教师,回到当地后,汉语听、说能力迅速下降,这也是南疆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师资紧缺的因素之一。虽然目前教师补充也有特岗教师、青年志愿者、在职教师支教等多种形式,但顶岗支教依然是短期迅速解决当地“双语”教师数量短缺和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

顶岗支教学生大都是第一次以工作者的身份接触社会,部分学生对实习过程中的困难预见不足,虽然有每月预先发放的400元生活补贴,但还是因为不熟悉当地情况,可能半个月就花完了。而由于支教管理环节多,指导教师管理范围大,实习生个体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难以迅速解决,所以,部分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反映上课学生听不懂,当地教学条件落后,缺少教辅材料,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据喀什地区教育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2011年在喀什地区经过“教育顶岗实习”的学生,2012年回喀什地区,在教育单位就业的就有27人。这也说明顶岗支教有利于高师学生理解国家发展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举措是行之有效的。

(4)顶岗支教对实习学校教学的帮助。在此次调查中遇到这样一个可以解决而没有引起重视的问题――顶岗支教师范生的数量和专业的安排与实习学校现实需要没有很好的对接。高校要与实习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进行沟通 ,安排实习之前,首先应收集当地学校所缺教师数量、学校教师学科结构的信息。从内地院校顶岗支教经验总结中了解到,有些高师院校在这方面已做了较成功的尝试,比如四川师范大学安排顶岗实习之前,向实习基地提供了本校的专业信息,方便当地教育局统计各中小学的顶岗实习教师需求计划。

民族地区中小幼学校的教师不乏教学水平较高、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师,但是总体看来,教师水平普遍不高。对顶岗支教生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65.7%和77.1%的被调查师范生认为实习单位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有点严重、比较严重”和“非常严重”。分析原因:首先,当地教师大多是本地人毕业于当地院校,学缘接近,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学习渠道受局限;其次,维文教育科研文献数量少,汉语以及外语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弱,在职培训效果受局限;最后,缺乏优秀教师评比奖励机制,不利于优秀教师的成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第八小学、喀什市第十五小学、喀什市第十九小学等学校的顶岗教师在学校的公开课不仅有本校教师、领导听课,还有其他学校教师以及当地教研室的老师听课、评课,实习师范生在家长开放日的教学公开课也得到本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一致赞誉。关于顶岗支教师范生对当地教师的影响途径所做的调查显示,顶岗支教学生与实习学校教师的交流途径是多样的,有了这样一个自主自由的交流平台,可想而知,师范生对当地教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5)顶岗支教对实习学校学生的影响。顶岗支教师范生对当地学校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中、小、幼学生个体来说,实习老师和学生的年龄更接近,没有代沟,即使存在一定的语言沟通困难,实习教师的笑容和耐心讲解态度也使学生对实习教师喜爱有加。

考虑到支教对当地学生的影响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对学生学习成绩情况和顶岗支教给学生学习成绩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86.26%(113人)的师范顶岗实习生认为当地学生学习成绩差的现象“有点严重”“比较严重”和“非常严重”。当问及顶岗支教对学生成绩的正面影响程度时,顶岗实习师范生中选择“中等程度及以上”的人数达到了55.73%(73人)。

从推进“双语”教学的角度,顶岗支教对当地学生的影响是尤其深刻的。由于语言问题,民族地区、尤其是乡村的少数民族孩子,长期处在相对闭塞的环境里,高校顶岗支教老师的到来打破了孩子们学习汉语的“哑巴”学习状况。

4.结论

(1)顶岗支教对师范生到农村、民族地区任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师范生在校期间有了为农村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服务的体验,为毕业后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或者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顶岗支教对当地教师工作有帮助。顶岗支教师范生为民族学校创设教师汉语交流环境,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推动教师采用信息教育手段具有积极引导作用。

(3)顶岗支教对落实民族地区“双语”教学计划,提高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实习地区的中、小、幼学生来说,对每学期换一名教师有着新鲜好奇的一面,但是每学期都要适应新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这对于他们的学习会有不小的影响。

(4)高校与实习地区之间沟通不畅,关于高校的职责、各教育局的职责、实习学校的职责、实习生的职责等方面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且未出相应的规章制度,致使有些责任无法落实到个人。

5.建议

(1)赴民族地区顶岗支教前集中进行短期语言(维语)培训,高校尽力配备“双语”指导教师,缩短顶岗支教师范生的工作适应期。在传统短期实习模式占主导的情况下,与南疆民族地区教育顶岗支教相适应的师范生培养计划并不成熟,学生支教需要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和环境的转变,在支教前应提前到达实习地,通过集中培训(不少于一个月)掌握基本的生活语言和适合当地的优秀教学方法,随队指导教师应配备懂当地民族语言的教师,保持与当地教育机构人员的无障碍协作和沟通,尽可能缩短顶岗支教师范生适应期,提高顶岗支教效果。

(2)高师院校应建立与实习基地的长期联系,根据需要控制顶岗实习学校接受实习学生的数量和专业,保证对口地区基础教育质量。顶岗实习学校的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实习支教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人员流动频繁可能会引发教学质量的不稳定,增加必要的“岗前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培训”很有必要。与其他实习模式不同,顶岗支教实习的“全职”性质决定了实习师范生必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负责。因此,建立制度,调动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很有必要。比如建立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档案管理制度,奖励优秀指导教师等。

(3)高师教学应重视教学理论和教改思想传授,并开设专门的班主任工作课程。一般高师都将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在实习前的一学期,实习内容则重于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这就产生了错觉:因为要实习,所以学科教学论应该教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忽略了对准教师进行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的思想教育和培养,缺少“教学相长”的原则,更少涉及教学过程中学习、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得教育实习仅停留在指导师范生上课,锻炼备课、上课的技能或充当教学助手等少量“规定动作”上。“理论伴随实践、实践证明理论”,课堂中一味的理论学习,使高校师范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难以深入,这与实习学校希望能够从高校带来关于教育教学的新理念,给学校带来关于学科课程改革的新知识、新方法还有一定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陈秀玲,王 涛.新课改与高师教育实习的矛盾兼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9):32―34.

师范类顶岗实习总结范文第2篇

一、国内外现状及其研究意义

师范生教育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小学实习学校往往考虑到自身实际情况和各种利益,不欢迎高师院校实习生,或是对其指导不到位;同时,高师院校同一专业实习生相对集中在同一班级,且实习时间短,对当前中小学教学了解不够,实习效果不好。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地方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校交流沟通、合作渗透不够,从而导致师范毕业生能力素质与基础教育需求相脱节。由于地方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机制和体制建设与改革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的理论研究,在总结实际教学的经验、研讨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师范毕业生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研究和实践。

加强地方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机制与体制建设,对于加强师范专业内涵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打造师范专业办学特色,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师范教育面向中小学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中小学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而全面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有利于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师范类专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价值,能够服务于国家基础教育战略,满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支持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二、机制与体制建设内容

通过对中小学、教育行政部门和高师院校的调研,从体制与机制层面予以深刻剖析,明确责权,建立合作培养师范生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合作培养师范生过程中对教师的聘用与评价机制。实行聘任制度以及合同管理、贡献导向和优劳优酬评价激励机制。

加强师范生实践理论创新研究,确立渗透式教师教育理念。双向渗透,指的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深入交流,融入对方学校工作或学习,从而进一步合作指导师范生,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深化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合作交流,建设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重新定位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遴选若干所基础教育示范校和特色学校作为合作单位,进一步深化合作与交流,共同建设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

拓展师范生教育实践形式,开辟双向渗透式教育实践的新途径。建立一支稳定的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组成的师范生双向渗透式教育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实施四年连贯的师范生教育实践“双导师”制度,师范生顶岗实习一学期,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与中小学名校、名师共同探讨和开辟师范生教育实践的环节、途径和平台,课程教育与教育见习相结合、常规教育与教育实习相结合、国培计划与师范生培养相结合等。

建立并优化师范生教育实践改革模式。通过建立高等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校联动机制,共同制定有利于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系列规章制度,构建师范生教育实践制度体系。

创新教育实践制度体系,加强地方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机制和体制建设。将教育实践改革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环节具体落实到各师范专业的制度体系。

三、机制与体制建设实现路线

构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协同育人机制。在师范生培养中,师范院校起主导作用,政府发挥统筹作用,中小学全程参与指导,既职责明确,又协同合作。

开辟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协作领域。包括:共建实习基地、整合并开发教师教育资源、共同培养师范生方案、加强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开设“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坛、加强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研究、加强教育教学的共同研究。

搭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协同育人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教材的编写等方面工作。

四、衡阳师范学院的实践探索

建章立制,规范实习管理,建立健全师范生实习保障制度体系。为进一步规范二级学院教学实习经费管理,提高实习经费的使用效果和效率,保障教学实习质量,制定了《衡阳师范学院实践教学经费管理办法》,修订了《衡阳师范学院派驻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人员管理试行办法》《衡阳师范学院实习见习活动监控实施方案》和《衡阳师范学院加强实习(见习)工作管理的通知》等,采用现场走访、远程信息获取等多种方式,构建“多层立体”“多元一体”的校外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加强对实习见习活动规范管理。

师范专业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我们着力构建“重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着重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为中小学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两方面来展开研究,在实践教学改革、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实施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取得实效。①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②加强顶岗实习基地学校建设。一是继续深入与教师教育联盟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总结推广与联盟学校的顶岗实习合作经验;二是选择合作县(市)优质实习学校建设协作培养基地;三是做好实习学校遴选,引导实习布点向条件较好、指导能力强、教学氛围浓厚的学校转移。③强化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高校方面一是继续选派驻点指导教师,发挥协调、管理与指导作用。二是发挥系部远程专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指导作用,驻点指导教师和远程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教学工作与班主任工作。三是在校内开展岗前培训。高校、政府(教育局)和实习学校共同努力,顶岗实习指导体系才会真正形成。

参考文献:

师范类顶岗实习总结范文第3篇

 

本文就师范教育实习进行简要分析,总结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运用教学成果,检验学习效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每一个师范生就业前都必须参加教育实习,实习工作开展的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本人的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一、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时间分配不合理。2012年1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大部分师范类院校的实习时间为三个月,实践证明三个月的实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实习生不仅要进行课堂教学,还要进行研讨、课外辅导、承担班主任工作、处理各种突发因素,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教师的转变三个月的时间是难以完成的。

 

高师院校一般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集中在第七学期,而我国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和公务员招考也集中在每年的下半年,这些考试的备考和教育实习的时间发生冲突,学生无法安心备考,也不能认真实习。

 

(二)实习学校不能满足实习要求。实习生去实习会影响实习基地学校的正常教学,学生的人身安全也会让实习基地学校觉得有负担,所以部分实习基地学校不愿意接受实习生。

 

部分实习基地学校即使接受了实习生,但由于实习生没有教学经验,中学不让实习生或很少让实习生进课堂,不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实习生平时在实习基地学校除了改作业,改试卷就是做一些杂活,根本起不到实习的效果。

 

(三)实习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由于实习基地分散,学院的实习指导教师数量有限,实习生数量大,指导的任务重,导致大多数老师不愿意指导学生实习。

 

有些指导教师对实习指导没有明确的认识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外地指导学生实习还要在学校承担教学任务,两地跑分散精力,影响指导效果,有些学院随意指派指导教师指导实习,这些教师缺乏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教育科学知识,指导水平有限,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实习生的素养有待提高。很多师范生的专业理想不够明确,他们虽然读的是师范专业,但并不打算从事教学工作,所以他们会认为教育实习和自己无关,参加的热情不高。

 

随着就业难度的增大,本科学历无法满足就业需要,因此很多学生都会以考研为借口不去参加教育实习。虽然学生的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但缺少情感的培养,在实习课堂无法从精神上给学生以人生观和真善美的引导,无法在互动中实现课堂管理。

 

(五)教育实习形式过于单一。师范教育实习应包括“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由于实习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没有真正意义的开展,传统教育实习形式主要采用集中定点或自主联系的单一教育实习模式,也就是本科生第七学期集中实习三个月,无法使整个实践教学贯穿培养过程中来,达不到师范生的培养效果。

 

二、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的措施

 

(一)延长实习时间,提高实习效率。教育实习时间由原来的三个月延伸为一个学期,推进以“嵌入式实践,跟踪化培养”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师范生从第一学年开始见习,将见习、实习贯穿于师范教育的全过程。为避免毕业实习与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公务员备考时间上的冲突,将师范生毕业集中实习控制在两个月。

 

(二)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改变教育实习模式。随着教育实习人数的增加,高师院校需要有足够的实习基地供学生教育实习,将大批实习生派往一个实习基地是不切实际的,会影响实习的效果。新建实习基地需要学校相应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另外,高师教育实习基地一般为公立中小学,这些学校对接收高校实习生兴致不高,其中自然因为实习人数过多,实习学校担心影响教学安排和学习效果。高师可以开拓新型实习基地,增加学生实习场所,比如广东、江苏等地私立学校和教育机构。学生在这些单位实习内容比较全面,上讲台锻炼的机会也比较多,可以起到很好的实习效果。

 

(三)制订实习指导老师管理制度,规范实习指导。教育实习是一个将学科素养转化为教学技能的过程。“技能是一种个体体验”。教学学院应选派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教学水平精湛的教师指导实习生。学校制定相关的制度,明确实习指导教师职责,保证实习指导教师的权益。此外,学校在实习结束后评选“优秀指导教师”,并将“优秀指导教师”与年终考核及职称评定挂钩,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

 

(四)加强师范生素养教育。师范生的课程主要围绕师范教育展开,培养学生从事教育的基本技能。很多师范生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毕业后当教师,即便是毕业后想做教师的学生,也有一部分认为教中学生不需要太深奥的知识,只要把基本的知识学会足够施教了,什么心理学、教育美学等提高专业素养的学科学不学都无关紧要,这些错误的认识使得学生师范素养不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课程改革,提高师范生专业素养。

 

(五)改变教育实习方式,提高实习质量。全面拓展教育实习形式,实行多形式,多渠道的实习方式。如鼓励学生回母校实习,在实习安全和实习食宿方面都可以得到保障;鼓励学生参加国培顶岗支教实习,使学生更加接近基础教育,更加了解基础教育等。每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其优缺点,我们要及时总结,及时改正,使教育实习能够顺利开展。

 

三、结语

 

师范生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培养过程中要优化课程体系,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加大实践力度,拓展实践形式,使师范生边学习理论,边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将教育实习贯穿于师范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师范生切实掌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育人规律,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素质。

师范类顶岗实习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师范生;从业能力;基础教育

作者简介:张学仁,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牡丹江师范学院副教授,从事教育学及就业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3)02-0065-06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的发展在教育,“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1],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它是农村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很大成就,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也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其核心的改革发展理念及教育思想是发展学生的个性,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重要培养目标。

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阻碍,即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不足。这个不足总体来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高学历教师数量不足,二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质量与发展需求不符。

就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形势及高校师范生就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上述第一层面的问题在客观环境的发展推动下容易得到解决。2012年12月7日,《工人日报》刊发文章评论由东北师范大学牵头举办的“东北高师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我国最大的教育师资集散市场,每年举办一次),文章指出:“近年来,适龄入学人数减少,城镇中小学校合并较多,教师需求量锐减;像北京、上海等地,教师需求量甚至呈现负增长,部分学校几年都未补充新鲜血液。”可见,将来基础教育师资就业方向下移,高校师范生走向农村基础教育从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而第二层面的问题急需得到重视,是目前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既重要又紧迫的任务。因为农村的基础教育具有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发展特征等多方面的特殊性,对于师资质量有其特殊的要求和标准,需要我们根据特殊情况特殊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本文即主要针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需求特征,根据十精神中关于基础教育发展的理论指导,对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存在的困境及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期望对相关问题有所裨益。

二、高校师范生农村从业能力培养的困境和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建设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在2011年9月6日的教育部新闻会上介绍说,“从教师队伍的学历合格率来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6.5%、99.5%、98.7%、94.8%。其中,农村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2.5%、99.3%、98%、91.5%。在农村学校当中,专科以上幼儿教师、专科以上的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初中教师、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分别达到41.8%、71.2%、54.8%、2.1%,分别比上年提高2.9、3.9、5.4、0.7个百分点。在新增教师中,具有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已经成为主体”。

但仍需要我们给予重视的是,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仍然表现出许多不适应,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仍有诸多困境和问题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师范生的培养与基础教育新课改脱节

2001年9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实验区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是多方面的。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统领教学的课程资源观,倡导以校为本的课程改革实践,力图在传统课堂中引入综合性课程和参与式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参与的教学状况。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这些理念涉及课程开发、教育教学、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等很多方面。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小学加强综合课程,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中小学增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设置选修课,普通高中要设置技术类课程的课程结构。同时,教材的多样化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农村新课改正在按照相应的步骤进行,并且对高师院校师范生能力培养提出更为现实的需求。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对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明显滞后,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没有合理反映新课改的需求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包括三方面,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现阶段,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科学类课程,尤其是自然科学课程几乎是空白。学科专业课程中存在大量的必修课,选修课少,而且文理科课程分离。教师教育类课程仍然是多年沿袭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缺少符合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学内容。

而农村基础教育课改的实际需求则无法得到满足。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课程由于师资短缺,不能正常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学校占90%以上,科学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由于没有专门教师,很多中小学只能让其他教师兼任,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课程的国家意志很难得到应有的体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很难真正落到实处。[2]

此外,现阶段中小学的综合课程和高考的综合性考试对教师综合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新课改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显然,高师院校现行的课程设置没有和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相适应。

2. 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不符合未来中小学教师要求

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尊重学生个人知识,鼓励学生学会发现知识的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课程为培养学生能力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途径。它使学生在模仿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培养科学严谨的研究作风,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却没有进行相应变革。教学内容陈旧,教案少有更新,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以讲授为主。但因教师本身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了解匮乏,课堂上教师传授的东西远离农村教育实际,不了解农村学生的成长特点与规律,不能传授如何按照农村教育的规律来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导致高师院校的课堂教育同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不相适应。

3. 高校师范生对新课改缺乏亲身体会和认识

高师院校学生了解新课改的途径主要有请本校课程组专家讲座、请资深中小学教师来校讲学、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资源。高师院校一般设在城市,与农村学校联系较少,受到地域、经费等方面影响,高师院校教师和学生缺少深入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机会。所以师范生在难以从课堂上深刻认识新课改,又缺乏对课程改革的亲身实践的情况下,难以带着新观念和新思想成为教师。[3]

(二)教育实践流于形式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实践主要包括:在本科二、三年级结合教育学和教学法课程组织的参观与教育见习,在毕业前安排为期6—8周的教育见习。目前,高师院校实践体验面临流于形式 、实效性差的问题。

教育部师范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组的调查反映:目前教育实习不合理,实习机会和时间比较少,见习实习走过场的成分较大。师范院校派一个教师带队实习,几个师范生一起在一个班轮流实习教学,实习学校派一个教师指导。实习看上去似乎被认为是教师培养过程的补充,而不是此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往往实习被作为理论教学的说明,却不是教师专业培训的主要部分和获得特殊教学技巧的手段。

我国教师教育时间短、机会少,往往实习生刚进入角色,实习就结束了。这样使实习生现场经验的获得和教师角色的体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很难达到培养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目的。教育实习缺乏制度保障,实习指导不力。高师院校的实践基地多在城区,农村实践基地较少,经费投入困难,过低的费用使得农村学校没有接收实习生的能力。农村学校教师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对实习生基本上没有精力给予指导。[4]

(三)教师专业素养不符合农村教育要求

1. 师德表现存在不一致性

从我国目前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来看,师范类学生在校期间与农村学校、学生接触的机会不多,甚至没有,导致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教师职业道德普遍存在着内部矛盾的现象。在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的道德情感上普遍表现出较低的水平,但是在热爱学生的道德情感上表现出较高道德水平。原因是农村社会和环境对受过教师专业高等教育的师范类毕业生要求和期望很高。师范类学生进入农村中小学任教,对于农村教育而言是新鲜血液,是农村教育的新的希望。另一方面农村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教师的物质待遇过低,这也是刚刚走出学校的大学生所没有经历过的。当今,教师虽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待遇不高、工作烦琐、心理压力大、劳动时间长等问题客观存在[2],使得师范类毕业生压力沉重,出现了师德表现不一致的现实状况。

2. 教育科学知识不足,专业学科知识缺乏

教育科学知识为教学技能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初任教师和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共同反映的问题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知识理论掌握较多,但是在实践中不能灵活应用。在教师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在师范类学生培养向综合化方向迈进的同时,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培养弱化,教育科学知识掌握浅薄。教育类课程只有占总学时5%左右的三门理论课,而且不能同教育见习和实习有效结合,出现“在课堂上学理论,很长时间之后再实践”,因而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的现象。

近几年来,农村初任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师院校培养的师范生。目前,我国教师培养存在专业学科知识学习和中小学知识脱节,专业知识理论性强,大学特殊的考评体系导致很多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不够深入等问题。从现实角度看,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采用双向选择、自由竞争的方式,部属、省属及地市级高师院校相对优秀的毕业生自然会被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选中,相对素质较差者进入农村学校。缺乏有效组织与管理课堂能力,这是师范毕业生在实习和刚刚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对实习环节的忽视,导致师范生对课堂及教学活动的真实感触不深。

3. 忽视现代教育技术培养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形成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比如多媒体课堂教学、计算机支持的个别化教学、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等。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熟练应用计算机各种软件处理学生的考试成绩、编写测试题等能力。

高校师范类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分成两类,计算机课程和教育技术课程。学生在归属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计算机课程中学习基础和网络知识,但是对于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等基础教育常用知识掌握较少。教育技术课程作为公共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培养内容繁杂,不利于教学开展;培养方式陈旧,难以激发学习主动性;评价策略单一,缺乏全面有效评价等问题。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师范生到农村从教,虽然带着笔记本电脑到课堂教学,但是也仅仅处于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层面,却并没有给学校带去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观念。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我国农村中小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发展呈现积极良好的趋势,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培养成为高师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5]

三、加强师范生农村从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近10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给予倾斜。党的十报告中更有诸多关于此方面的精神指导,教育部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重点工作方案》中有详细的表述: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毕业生就业,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开展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启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深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在十精神的指引下,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生农村从业能力培养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师范生“农村感”,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农村基础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在全国教育发展大局中具有“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但我们的师范生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教育,从课程、课堂、教材到见习、实习等所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都发生在城市,而多数毕业后将到农村学校服务的学生却对中国农业大国的国情缺乏基本了解,对教育的对象(农村孩子)和教育的合作者(农民家长)缺乏基本的情感,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特点缺乏基本的认识[6],因此,培养师范生“农村感”是首要的任务。

“农村感”就是对农村的观念与情感。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通过对农村相关知识的了解学习,形成合理稳定的对农村及农村教育的情感。我国高师教育的学生中大多数都来自广大乡村,他们对农村生活、农村教育比较了解,充满积极情感,这是农村教师能够潜心教育的感情基础。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比较重视有责任心,热爱农村教育的年轻教师。[7]

培养师范生“农村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稳定,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均衡发展。高师院校在职前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有效培养师范生“农村感”,提高师范生职业道德。

1. 加强农村教育相关课程学习,积极宣传优惠政策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有必要增设有关农村生活、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知识,使学生形成合理的农村认识[8]。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事迹,通过图片展示、报告会等形式,发挥优秀农村教师的导向作用。目前,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高校在培养人才专业素质的同时,还应该为毕业生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职业需求信息。[9]如2009年扩大实施的“特岗计划”,加大宣传力度,向社会公开信息,动员更多毕业生报名参加。

2. 坚持在农村中小学教育实习,提高师范生自身职业道德意识

我国当前教师培养过程中,尤其负责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各高校,应该加强师范生与农村学校的联系。为学生到农村中小学实习、支教创造条件,这样做既有助于缓解农村学校师资紧缺问题,也更利于培养师范生对农村学校、农村学生的深厚情感。可以说,大部分高校师范生对我国现行的政策认识还不够深刻,对自己认识不足,对自身定位不准,心态浮躁,导致部分人频繁地更换工作单位。因此,正确定位,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础。

(二)按照农村教育需求提高教师职前培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 调整课程体系

高师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基地,师范生想要适应农村基础教育需求,就必须调整现有课程体系。目前基础教育新课改要求课程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设置了许多综合课程,比如历史与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等。

教育部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重点工作方案》中也具体指出,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艺术教育工作。开展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会同财政部、文化部继续大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而现阶段的农村基础教育中,能够贯通各科知识的教师非常少,高师院校的毕业生只能胜任某一学科的教学,这是师范院校按照学科设置专业培养学生的必然结果,也是高师教育学科化发展的一种表现。这样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适应面窄,这就要求高师院校改革课程体系。可以采取的课程体系改革措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强调职前教育,拓宽通识教育课程,强化教育类课程,精简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方面领域。[10]教师不仅要求精通本专业,还要对相关专业非常熟悉,才能胜任教师教育课程。二是对师范生进行乡土教育,让毕业后有意愿到农村工作的学生对农村地理、人文、习俗有一定了解,避免到农村任教产生陌生感和排斥感。三是师范院校应针对农村中小学实际情况,从专业技能培训角度开展学生实习实践活动。例如,开展“服务社区”、“服务中小学”的团学活动,使师范类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小学教师和课堂的真实情况;利用假期时间引导学生深入农村中小学,在服务农村教育并加强职业实践的同时,加深了解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2.结合农村地区需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部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重点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总结推广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优秀成果,启动研究制订《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指导纲要》”。可见,农村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的特征,并结合师范类院校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可以将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所需的信息技术分为三种:第一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能力和道德意识。第二种,检索、保存、分析所需要信息的能力,包括了解教育资源相关网站、整理相关资源素材、使用电子邮箱等。第三种,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熟练使用Office制作课件,对声音、图像信息的截取和加工等。

在构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时,注意考虑教学内容中文理科的不同特点,分科设置课程,拓宽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对现有知识进行更新,为学生工作之后的教学提供保障和支撑。在课程时间安排上,改变集中授课的教学计划,尽量将时间贯穿于各学期之间,并且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积极推行适合高校与农村互惠的实习政策——顶岗实习

2007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指出:“高师院校要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要围绕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目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遵循教师教育规律,调整教师培养方案和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以寻求师范院校与学生实习学校之间的双向合作,以求解决师范院校学生实习和农村贫困地区的师资问题,这是现阶段对顶岗实习应用最广泛的模式。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高等师范院校可以在与农村中小学合作过程中,采用阶段性顶岗实习方式,加强师范生到农村任教所需实践能力的培养。

结 语

我国师范教育正在完成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历程,在农村教育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中等师范教育逐步被取消,从而促使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任务正向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转移。这一任务的转移使高师院校在一段时间内并未能因为服务对象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及时改变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造成了师范生在农村基础教育从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困境出现。

中等师范教育层级的消减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我国教育发展实际的必然举措,暂时的困境随着高师院校教育任务的增加和教育体系的改革必然会得到解决。本文即是基于这样一种形势的变化,为高师院校适应师范体制的变化进行改革提供一种尝试,希望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提供理论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J]. 人民教育,2003,(19).

[2] 白晓林. 关于高等师范教育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5).

[3] 李红惠.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

[4] 陈向明. 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5] 孙玉珂,夏玉宏. 略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 继续教育,2006,(6).

[6] 林健. 高等师范教育开设“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探索[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1).

[7] 李尚卫. 师范生“农村感”的培养[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7).

[8] 张金福,薛天祥. 论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认识取向[J]. 高等教育研究,2002,(6).

师范类顶岗实习总结范文第5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62-04[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2014-JSJYYB-033),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信阳师范学院―信阳市教育局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项目(SYQ-2013-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郑立坤(1963―),男,河南光山人,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等;郑雪松(1967―),女,河南固始人,博士,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人类学;张茂林(1964―),男,湖北赤壁人,博士,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一、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研究成为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的焦点。研究新课改对教师的新要求,研究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师范生如何适应新课改教学和如何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等非常必要。

(一)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在新课改中,教师由管理者变成组织者,由传授者变成参与者,由控制者变成帮助者,由主导者变成引导者,由裁判者变成促进者。

(二)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是师范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2013年以前,师范生一毕业就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2000年9月23日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第16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可以持毕业证书,向任教学校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但依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第二章第八条规定:“试点省份试点工作启动前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持毕业证书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试点工作启动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2]2015年开始,所有的大学生必须通过国家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才能获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同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第二章六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2]

由此看来,师范类高校不再享有毕业生教师资格证的特权,在教师资格证的取得方面,其他高校的毕业生与师范生拥有同等条件,教师岗位进入人才市场。师范类高校培养出来的师范生若不能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将对师范类高校的生存构成威胁。

(三)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是师范生顺利就业的需要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式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即失业的现象愈加凸显。尽管政府多方采取措施,但许多省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能保持持平,甚至下降。[3]而整个大学生就业大军中,作为高校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的地方高师院校,其毕业生就业比其他大学生更为困难,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不具备一定教育教学能力很难就业,即使侥幸就业也很难守业。

二、基于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豫南X大学首届教师教育文化节活动叙事

叙事研究重视经验,强调从真实的生活中发现问题,目的在于通过叙述揭示研究对象的意义和价值。教育叙事研究通过朴实无华的写实语言深描教育生活中流动、鲜活的教育事件,揭示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为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增强教师教育特色,推动教师教育文化建设,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豫南X大学举办了首届教师教育文化节。活动主题为“颂师德、正师风、强师能、铸师魂”,活动对象为教师教育专业本科生,活动时间为2014年10月至12月,并成立教师教育文化节组委会。活动内容有:师德报告,名师讲堂,微课大赛,说课大赛,三笔字大赛,教育实习征文、摄影、DV作品大赛等。活动相关要求:各学院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将活动作为弘扬教师教育文化、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确保文化节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本次活动结束后,学校将进行全面总结,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每项活动内容都有具体的活动方案。

(一)师德报告:师德的职前塑造

豫南X大学首届教师教育文化节邀请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的师德标兵、模范教师等举办五场面向全校师生的师德报告会,分别由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政法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等相关单位承办,师生们先后听取了信阳市羊山中学副校长李玲、罗山县第一中学校长李林、信阳市羊山中学校长谈运斌、郑州市一中副校长于红莲、辉县市胡桥一中校长郭玉菊的师德报告会。这几位来自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所做的师德报告会,引发师范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等道德之情感。

(二)名师讲堂:教学示范的职前浸染

豫南X大学首届教师教育文化节邀请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学名师(或“双导师制”导师),组织开展五场面向全校师生的教学名师讲堂。该讲堂也分别由上述五个相关学院单位承办,信阳市第九中学教师杜德荣、信阳市第七中学党总支书记和校长杨漾、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数学教师于大平等主讲。他们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做一名优秀中学教师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强化师范技能、传承中华文化的热情和动力。

(三)微课大赛:教学信息化的职前汲取

在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表现形式的“微课”应运而生。“在混合学习和移动学习日益盛行的趋势下,微课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4]

豫南X大学首次教师教育文化节微课大赛的目的是“搭建全校微课交流和推广应用的平台,提高广大学生的微课制作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微课大赛评分准则的一级指标包括“教学设计”“技术实现”“教学效果”“作品规范”四大部分,“教学设计”下的四个二级指标“重点突出”“方法灵活”“结构清晰”“课件设计”,以及“技术实现”下的两个二级指标“视频录制”“交流传播”各占10分,“教学效果”下的两各二级指标“目标达成”和“推广价值”也各占10分,“作品规范”下的三个二级指标“材料齐全”和“语言规范”各占5分,“科学正确”占10分。

参赛师范生通过对微课教学主题的确定、知识点的细化、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微课视频的拍摄和录制、视频的编辑与优化、教学活动的实施等环节,教学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高质量的微课不仅能促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对其他师范生的微课制作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四)说课大赛:课堂教学艺术的职前提升

说课自1987年提出以来,已逐渐成为教研领域的一项重要活动,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起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

豫南X大学首届教师教育文化节说课大赛包含说课、答辩和特长展示3个环节,满分共100分。说课部分70分,说课环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要求使用板书展现其粉笔字功底,英语学科说课环节要求全英文教学;答辩占15分;特长展示也占15分。说课使师范生通过由“怎么教”到“为什么这样教”,思维由感性发展到理性。要达到理想的说课效果,师范生必须熟练掌握教材、教法和相关教学理论。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三笔字大赛:教学基本功的职前加强

三笔字是中华民族书法艺术宝贵财富,但随着电脑打字的盛行,三笔字渐渐被忽视,甚至被遗忘。为了让中华民族书法能源远流长,师范院校开设三笔字课程和举办三笔字大赛活动都非常重要、意义深远。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各阶段写字教学要求的加强,师范生的三笔字能力也日益受到重视。1992年9月,原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第三章对三笔字书写的技能训练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正确掌握3755个第一级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笔顺”和“熟练掌握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的楷书或行书的书写技能”。

豫南X大学首次教师教育文化节也将三笔字列为此次大赛的重要一项,此次三笔字大赛分为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三个单项比赛,赛程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由各相关学院组织实施。写好三笔字是国家教育部对师范生提出的素质和基本职业技能的要求。师范生除了具备精深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从教技能外,还应将字写得规范、工整、美观,以适应将来教学的需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六)教育实习征文、摄影、DV作品大赛:日常教学生活的职前体验

豫南X大学首次教师教育文化节教育实习征文、摄影、DV作品大赛的作品主题要求“真实反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实习支教工作和生活的文字、图片及视频……通过实习生活的点点滴滴,真实记录实习生的心路历程,共同回味和分享‘初为人师’的经历”。

教育实习、顶岗实习、实习支教工作等是一个优秀师范生成为一个熟手的教学工作者所必经的途径,这个过程对师范生的实际教育和教学能力可进行有效的锻炼和提高。所以,豫南X大学首届教师教育文化节教育实习征文、摄影、DV作品大赛的征文要求“题目自拟,文体及字数不限,内容积极向上,真实再现实习生的实习生活或实习心得”;摄影和DV作品也有明确要求。通过提醒实习生关注和记录自己的实习期间的教育和教学生活故事,不仅能使师范生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得以施展和提高,而且锻炼了师范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参加教学实践活动。豫南X大学举办的首届教师教育文化节。通过进行师德报告、名师讲堂、微课大赛、说课大赛、三笔字大赛、教育实习征文、摄影、DV作品大赛等活动,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教师教育文化节活动对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教育文化节活动有助于师范生教学表演潜能的挖掘

人类的表演潜能同人类的感知觉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是相互联系的,“都是人类无数实践活动在心理结构中的积淀,它的外在表现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但实质上却是实践的光辉结晶”[5]。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同教育层次和不同学科的教师,其教育教学能力存在着区别。

一般说来,教师的一般能力包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理解他人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自我监控能力等。日本冈山理科大学教授小山悦司认为,教学能力包括“技术侧面”和人格层面,技术层面包含专业技能、智谋技能、交际技能;人格层面包含个性与动机。[6]为适应新课改需求,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人格侧面”备受重视。但目前的许多高师院校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仍仅停留在强调师范生的“技术侧面”和“专业技能”方面,与新课改倡导的“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反对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确保课程对学生、学校、地方的适应性”理念相悖。

在此背景下,教师教育文化节活动犹如及时雨,通过开展师德报告、名师讲堂、微课大赛、说课大赛、三笔字大赛、教育实习征文、摄影、DV作品大赛等活动促进师范生教学能力的萌生与发展。

(二)教师教育文化节活动展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

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20世纪末以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都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开设,“倡导课程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7]。为顺应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和迎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于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1]。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探讨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与传统实践活动强烈的目标性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多种主题,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这种复合不是来自教师的人为复杂化,而是来自于学生个体对实践活动主题的更深入认识和挖掘过程。在国外,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被童子军组织、民间公益组织、社区管理组织所分解,学校只是起到了辅助和输送的作用。在中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课程改革被推动,附加在课程体系上的课标教材、封闭实践基地、素质报告承担了更多的实际责任。

(三)教师教育文化节活动促使师范生教学信念养成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属情感范畴,是认知和意志的统一体。信念的养成来自个人情感经历和社会文化背景。

师范类顶岗实习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实训教学模式;特点;措施

【分类号】G652

社会随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所以教育界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状况也相当重视。从我国各师范院校的学前专业调整来看,各师范院校基本完成了专业化学前教育人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因为学前教育专业和传统教育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教学模式就显得越发重要。现阶段我国对学前专业实训探究的研究并不多,所以学前教育实训教学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没有较多借鉴经验。文章就如何构建学前专业实训教学模式展开分析和探究,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岗位特点

我在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起步较晚,所以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在我国还属于新鲜的事物。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基础师资的培养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学前专业师资培养的时候不能照搬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应该首先关注学前专业的岗位特点:

第一,学前教育专业对教师有一定艺术技能要求。学期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与小学一年级学习的衔接,而是在于促进学前儿童的心智的健全和发展。因为学前儿童的心智发展处于初级的阶段,所以经常以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展开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具有一定的艺术特性,这就对学前专业的实训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众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其实训教学的经验不足,实训师资短缺等。第二,学前教育专业对操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虽然与基础教育专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术语师范类专业的范畴,所以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幼儿教师在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的时候,经常要进行绘画、剪纸等作业,教师必须实时掌握这些技能才能对幼儿展开有效的教育教学。并且这些教学实践都必须在校本的规范要求下进行。第三,学前教育专业对环境适应性的要求较高。例如很多学前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时候都能够顺利的应对,但是在投身于实际幼儿教学工作的时候,因为自我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能有效的展开教学实践活动,甚至将个人情绪带到岗位教学中,严重的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构建学前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对幼师岗位展开有效性分析

院校在进行学前专业招生部门、学前教育专业的专职部门人员应该对所在区域范围内幼儿园系统展开实地的考察和调研,不能简单的从互联网获取学前教育专业的分析。幼师岗位的有效性分析还可以通过参与专家讲座,获取正确的岗位意识,学会如何与学前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展开沟通,并且好要具体一定的突发事件应变能力。

(二)实训板块的设计

通过对学前教育岗位的有效性分析,总结分析的结果,然后作为实训板块设计的基本依据,根据不同阶段学学前幼儿展开板块内容的设计。一般学期教育教学分为小班、中班和大班,所以要根据三个不同阶段幼儿教育阶段进行板块设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要在学习不同的阶段进行实训教学的安排,例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展开专业学习的初级阶段应该紧密围绕岗位技能来进行,也是强化学生基本专业能力的重要时期。实训的内容包括口语表达能力、肢体语言运用能力、幼儿教育艺术基本技能等。学校也可以组织专业学生实地参观幼儿园,树立一定岗位技能认知能力。其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中期,基本上完成了大部分的专业课程学习,学生也基本树立了学前教育岗位的理性认知,在这个阶段,专业学生应该将理论认知投入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一般专业教师应该为专业学生创建有效的模拟实训情境,在深化学生对学前岗位理解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对专业实训教学的参与积极性,保证学前专业的学生能够将幼教理论知识准确的应用到幼教实训中。最后,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学习的末期,这个阶段是学生顶岗实习的阶段,学生应该投入到真实的幼儿工作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专业课程的教师也应该实时的跟踪调查学生专业顶岗实习的状况,保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顶岗实习中,为其今后的学前教育事业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和传统教育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教学模式就显得越发重要。学前专业师资培养的时候不能照搬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应该结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性,操作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特点,对幼学前教育岗位展开有效性分析,并进行实训板块的设计,促进学前专业的学生能够顺利的投身于学前教育事业中。

参考文献

[1]罗春梅.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教学模式探究[J].东方青年・教师,2012(09)

[2]殷挺凯.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7)

[3]金丽,邱百龙.模拟实践式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课题编号GH16456

师范类顶岗实习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主题班会;设计;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72-02

“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1],所以高校辅导员依托班级开展主题班会,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形式。主题班会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辅导员指导下班委会针对班级普遍存在的或典型的问题而召开的,旨在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进行思想教育的班级会议。主题班会要达到思想教育目的,就得能触动学生的情感,在其内心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对主题班会进行科学的优化设计。

资环学院把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团体心理辅导等技术运用到主题班会当中,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体验和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主题班会的优化设计

(一)主题的优化设计

以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普遍存在问题为切入点,深刻剖析其所体现的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以此作为班会主题才能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主题班会所要传达的思想,起到既解决实际问题更进行思想教育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朝气和活力,但也不同程度地在理想、信念、责任意识和吃苦耐劳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思想特点就体现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比如,我院一学生宿舍卫生总体较差,通过谈心发现学生只讲个人舒服自在不讲动手付出,表现出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享乐主义盛行的典型特点。因此召开“我爱我家”的主题班会,既谈宿舍内务又剖析很少动手整理内务的思想根源,取得较好效果。再比如,我院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学生已连续五届在北京欢乐谷顶岗实习,实习长达五个多月,学生普遍存在角色不适应,抱怨苦和累、待遇低等问题, 这些负面情绪“发酵”影响了整个实习的顺利进行,这些现象也表现出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虽然较强,但缺乏吃苦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心理承受力欠佳的突出特点。为预防类似情况,在该专业顶岗实习前期,召开“团结协作,完成实习”的主题班会,为圆满完成实习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主题的选择还要考虑大学生不同阶段的任务。在刚入学时,新生普遍感到陌生,我院在新生入学的当天晚上,以游戏方式开展“大学生活第一课”――迎新生团体辅导主题班会,使新生尽快消除陌生感融入班集体。入学几个月后,学生们普遍感到没有压力但缺乏动力,此时班会应常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针对二、三年级学生对于职业技能的渴望,班会应常以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提升为主题,比如师范类专业召开以“说课”或“讲课”为主要形式的技能竞技性主题班会。在求职期间,主题班会可针对求职方向、面试技能等就业方面展开。毕业生离校之际,召开离校主题班会以引导学生回顾大学点点滴滴,使学生怀着感恩之心离开母校,同时总结所获得的技能和素质,使学生满怀信心地步入社会。

(二)表现形式的优化设计

集趣闻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身的主题班会,深受学生喜爱。[2]主题班会的表现形式应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以以上提到的“我爱我家”主题班会为例来说明班会的表现形式。

1.热身活动。借鉴团体心理辅导中“热身游戏”用于开场,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热身的活动要与主题紧密相连。“我爱我家”的主题班会,开始时做了名为“叠衣达人”的游戏,既放松了情绪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为宿舍内务整理做了铺垫。热身活动可有多种方式,比如演话剧、画一幅画来剖析心理特征等。

2.多媒体演示。视频或PPT容量大且形象生动,能较好地创设情境,尤其是学生们自制的视频或PPT更贴近实际,并能使学生体验到创作的快乐和成就。

3.文体性表演。学生们自编自演的相声、小品等表现形式能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富有感染力,能很好地提高教育效果。

4.讨论发言。这是主题班会的核心和灵魂,是达到思想教育的最佳形式。依托班会所创设的情景,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们分享多样化的观点、体会和感悟,进行思想碰撞从而达到澄清观念、引领思想、提高认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为使大家畅所欲言,可事先将讨论题告知大家,以便有所思考。讨论发言时,主持人要掌控发言的方向,出现偏激甚至错误的倾向时,要及时引导或制止。

5.邀请嘉宾点评。邀请老师或高年级学生进行点评,更能对主题进行升华,增强教育效果。

除上述形式外,还有竞赛、辩论、朗诵、小制作展示等多种方式。总之,班会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场主题班会可穿插多种表现形式,但是班会表现形式选择要切合主题,要能将严肃的主题融于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当中,才能达到解决问题、提升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

(三)流程的优化设计

师范类顶岗实习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企业顶岗实践;高职;“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71-03

笔者有幸在2012年7月2日到8月24日参加了经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批准,由广东省教育厅委托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高职院校骨干教师“企业顶岗”国家级培训。丰富、先进的理论讲座,前沿实效的实操培训,让笔者受益匪浅。笔者现结合此次为期8周培训的体会,就企业顶岗实践与“双师型”教师培养展开讨论,并着重对高职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管理机制进行探索。

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资格认证

“双师型”教师也称“双证型”教师,是指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岗位技能、取得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双师型”在高职院校中,既指院、系各专业专兼职任课教师的专业和技能方面的人员构成比例,也指教师个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的能力体系结构。笔者此次暑假下企业顶岗,也正是因为需优化“双师”结构,提升企业岗位技能,才被安排参加的。

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论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的附件1“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明确指出:“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客观而言,以上“双师型”资格认证条件不太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过于苛刻。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近几年来国家已大力开展了“国培”等师资培养行动,正用多种途径逐步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

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在我国,各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常用且有效的途径和策略有以下几种。

拓宽“双师型”人才的引进渠道 教师的引进可以不再局限于各大师范类高校的毕业生,在重视学历的同时也要重视其专业技术实践技能水平,应拓宽“双师型”人才引进的渠道。从一些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引进的优秀人员实践经验丰富,在企业一般能熟练驾驭各种先进的专业技术实操,并已经取得各种“工程师”、“会计师”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有这些坚实的基础,可以很大程度缩短新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过渡的周期。

做细做大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找到校企合作的利益双赢点,整合双方资源,优劣互补,互惠双赢。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引企入校,或建立产学研合作校外教育基地;从合作企业聘请多位生产和管理方面的高层领导、资深专家,成立产学研结合教学指导委员会,以报告、讲座、集体培训学习等多种不同的形式指导“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产学研教学工作的开展;从实习基地或企业的生产一线聘请工程技术尖子作为校外兼职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共同研讨教学计划、开发课程;面向地区产业、行业的应用与发展,积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需要开展生产性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走出校门,拓宽社会服务渠道,开展不同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内容上紧扣专业能力培养和社会科技生产,形式上则可以多式多样,如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收集教学案例;开展科技下乡下企业活动,主动承担一些科技项目或工作任务,(如客户管理、产品销售和技术研发)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丰富其理论知识,还可以强化其专业技能实操能力,培养其专业情感、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理论水平、实操技能齐头并进,从而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分派到企业顶岗实操 精选人才作为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分派到企业进行企业顶岗实操,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新型实操技术等,达到学有所成,“传帮带”青年教师,激活整个专业师资团队学习与研发氛围,带动课程开发,盘活学科研究,重视职称评定,强化技能实践,优化教师结构,培养更多更精的“双师型”教师。

这次培训,笔者所在学院一共有两个专业共8位教师参与,这两个专业都是省级示范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文秘专业),参与的教师也都是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在示范专业中,选出优秀教师先下企业顶岗,然后再“传帮带”青年教师,辐射其他专业,这种“以点带面,逐步开花”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方式效果非常好。

高职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的作用与意义

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是一种较有效的师资培养方式,其对高职院校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双师”结构优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学习先进专业技能,在顶岗中见“真知” 企业与院校不一样,其应用的专业技术往往是最先进的,也是最适合社会生产和行业发展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没有实际企业和行业的经历与经验,其拥有的通常是丰富的理论知识,而对于先进的专业技术欠缺较多。通过企业顶岗实践,教师可将理论与企业工作中的先进专业技术联系起来,做到相互融通,剔除陈旧的理论,吸收先进的专业技能,在顶岗中见“真知”。

深入企业工作岗位,“角色”改变教学思维 深入企业工作岗位,顶岗承担实际的生产任务,在生产过程中,繁忙的流水线生产、轰鸣的机械运转、灰霾的车间烟尘、刺眼的焊接弧光、往来穿梭的物料车以及团结协作齐心进取的办公室氛围等,所有这些,不再是院校的安静与井然,也不再是院校的为师之尊。在先进的生产理念和人性化管理下,企业间残酷的竞争,使市场成为了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好坏的最终判官,“角色”的改变,无形中培养了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并赋予其知识与技能的时代眼界,提升和改变其陈旧的教学模式与思维。

挖掘行业与专业共性,校企合作到深处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校企合作要做到全面发展,必然要协调发展;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坚持以人为本。不能每个专业都展开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协调先上示范专业;不能所有教师都进企业顶岗,可以协调先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教师下企业顶岗,员工进院校兼教,行业与专业的共性与异性,在不断的学术深入探讨与技能广泛实操中逐渐体现,企业岗位的设定、项目专业的更改、教学计划的修改、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等,都应在持续合作中走向深入,并有凭有据。

高职教师企业顶岗管理机制的建立

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作,涉及高职院校、行业企业、教师员工和学生等,必须根据目前我国实际国情,结合现阶段教育体制,制定出既符合企业利益,又符合院校发展的、科学的和具可操作性的管理机制,让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规范化、持续性。

领导重视,做好顶层设计 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企业顶岗实践的相关政策、法规、方法和机制等都不够完善。无论是国家层面的高层领导,还是院校与企业层面的高层领导,必须首先重视,结合国情、校情和厂情,充分调研,去旧推新,找准校企双赢点,以院校教师和企业员工为本,以行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终极目的,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政策法规,做好顶层设计。

教师响应,理解顶岗的本质 千百年来,教师内心一直有一种自我优越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都说明了这一点。自我优越感让教师很难放下身段,放下架子,去到企业与一线工人在车间“打成一片”,教师内心深处对于下企业顶岗实践是排斥的。院校主管部门,如教务处、校企合作处和系部必须做好前期宣传工作,向教师讲解企业顶岗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解读发达国家高职院校企业顶岗的有关政策与管理机制,消除教师离开院校孤身一人到企业长期实践的内心不快,解开其放弃教学深入企业顶岗受院校和企业双向管理、监督与考核的疑惑,让教师明白高职教育不能脱离企业、远离市场自成一派地发展,校企合作是必然趋势,企业顶岗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让教师真正理解企业顶岗的本质,从而积极参与,做到主动顶岗,而不是“被”顶岗。

专业对口,合作逐层深入 我国的校企合作虽有相关政策支持,但其实目前依然没有真正配套法律保障,这使得很多地方的校企合作都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政府的实际支持与引导,也没有经费的保障,企业的利益点很难寻找,就会造成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一边热一边冷的局面,合作办学缺失内在动力。合作尚难,寻求对口的专业就更不容易了,若要持续深入地合作,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并切实抓好法规文件的执行,为校企合作提供健全的利益保障,使院校的专业与企业行业互相对口,将合作逐层引向深入。

以点带面,培养有序分段 选派教师去企业,在目前实际情况下,只能以点带面。应先考虑专业课的专职教师,衡量其专业与企业岗位是否吻合,同时做好筛选,优选工作认真负责、发展潜力较大,具有一定带头作用的教师先下企业顶岗,如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并根据上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对“双师”素质考核的要求,5年一个周期,通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争取让更多教师在企业一线顶岗实践的时间累积达到2年。至于顶岗的具体时间安排和形式等可以校企双方协商,可选择寒暑假挂职顶岗,也可在学期中申请兼职顶岗。一个周期下来,院系各专业师资“双师型”结构能得到大大优化,使更多教师获得企业实践经验,真正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奖惩分明,监督考核全程化 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必须站在教师的角度,以人为本地考虑问题,既要了解教师下企业需要克服很多思想上的和实际生活上的困难,又要对事不对人,凡事客观务实;既要公开公平优择优选,又要严格监督,公正奖惩。教务处、督导室、校企合作办、系部和企业各职能部门必须相互协商,达成一致,并制定出详细的、定性定量兼备的、可操作性强的奖惩制度,做到监督有内容、考核有依据,如此才可以让合作进一步深入、持续开展。

总结吸收,改革循序渐进 将校企双方对顶岗教师考核的结果载入师资培养档案中,同时组织顶岗教师进行专项实践工作汇报,总结经验、分享心得,对顶岗教师收集到的有关最新专业前沿技术、行业发展动态以及企业一线的产品设计与研发、技术改造与应用、项目应用与开发等,充分研讨与吸收,并组织其他教师一起探讨学习,循序渐进、与时俱进地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师资培训等各方面逐步改革,即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完成教学改革,也缩短校企间、专业与行业间的距离,为企业培养出更加全面的、综合的优秀人才。

毫无疑问,企业顶岗实践对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但由于作为一种较新型师资培训形式,政府、院校、企业、院校领导、企业高层、院校教师和企业员工等相关的单位和个人都没有做好准备,同时相关的政策法规、配套管理机制等也都还不够健全,这虽是一条正确的路,同时也是一条需要不断开辟、总结和完善的漫长道路,衷心希望这条路越走越宽,让我们的高职教育、高职师生与企业、行业都受益。

参考文献:

[1]朱向平.“双师素质型”教师的培养难点及其改进对策[J].大众科技,2012(6).

[2]刘丽,张晗,关曼苓.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保障机制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3]方珍,唐敏.高职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途径和策略[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8).

[4]张蔚勇,陈汉章.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5]王晓峰.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顶岗实践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6]王升平.高职专业教师顶岗实践培养模式的有效性探究[J].科教导刊,2011(8).

[7]张君维.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实施途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8]张翠明.高职教师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2(8).

[9]程雅菊,周鹏鹏.高职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