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装设计实训总结

服装设计实训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服装设计实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服装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探析 成衣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成衣设计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表现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础理论、原理和设计方法和独立构思能力,运用大量的款式图、效果图形式表现不同性别、年龄、季节、文化、政治、经济、地域、民族的服装,能合理地进行服饰色彩的搭配,能把握系列服装设计的变化规律、要点与方法;能理解时装演变、风格与流行。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市场学理论、服装专业技能、工程学知识和艺术设计综合素质能力,今后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确立成衣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

成衣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以学生能掌握服装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前提,利用开拓性的设计思维和娴熟的设计能力,在服装企业、服装研究管理方面从事服装设计、服装产品开发、服装市场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服装设计技能,培养学生的设计开发能力。为了让学生具备这一综合素质,就要在成衣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首先通过理论传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潜能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学生尽快完成从理论到实践、从专业到产业的深化过程,明确专业学习的目标途径和方法,并能够培养出勤于思辨、勇于实践、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良好作风,使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依据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式,我将成衣设计教学内容由原先概念性较强的内容模拟转化为以企业需求进行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着力培养服装设计工作者、服装设计师助理岗位所具备的能力,例如,我用市场调研品牌代替了理论讲述,第一部分从浅显易懂的词语引导学生进入品牌服装设计的流程,使学生感受到品牌服装设计的方法和企划。接下来分别调研各大商场的主要品牌的定位和风格,分组讨论,总结归纳,编写ppt和调查报告。让学生认识了品牌服装的设计生产过程,进而培养学生日后成为服装设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养。并且每次课前设置作品评估环节,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陈述方案,教师最后讲评、总结。如此的内容设置使学生对成衣设计有了很深入的感受,也更系统地学习成衣设计品牌知识。

二、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课内课外勤学苦练,多临摹多交流多赏析,使学生的创意设计和鉴赏水平明显提高,在单品服装设计与系列服装设计过程中,重应用、重实训、让学生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服装设计的意义和乐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职业能力。教学方式多样化,特别是“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运用在单品服装设计教学中很有效,以女装的各种款式作为设计的任务,让学生自己设计、打版制作,再总结讨论,评比优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成就感和进步。再组织学生与企业合作、创新设计、举办强有力的时装大赛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三、整合教学内容,促进校企合作

探索校企合作,整合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效的教学内容,又使学生便于学习掌握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符合行业和岗位的需求,使学生具备技术性、艺术性、综合性为一体的知识结构,通过学习,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具备设计能力、综合表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措施如下:

基于当今服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人们对服装的消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业的多样化、高级化、个性化发展特点,服装的设计与生产也呈现出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短周期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一市场特点“行为导向教学”改革正顺应成衣设计课程的要求,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策略,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所组成,它通过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不同于传统学科式教学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教学强调以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而是更多地作为教学的咨询者和课堂教学的主持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独立地或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从信息的收集、工作计划的制订到工作任务的实施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服装品牌产品来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主持下以个体或小组合作工作的形式自行组织完成款式设计任务;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任务的过程。这里的“产品”是指以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服装产品。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市场流行信息、制定工作计划、作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 “完整的行为活动模式”。完成成衣设计的企划通过成衣设计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实现三个“中心”的转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任务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开发操作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实训,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并提早熟悉企业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缩短毕业生与企业的磨合期,为学生顶岗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成衣设计是一门艺术性、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仅传授理论是不够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之快,使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提高业务,不断提高授课能力,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另外还要考虑教学对象,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服装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服装设计;理论知识;重要性

历史发展至今,知识都是通过文字理论,图像等记载传承的。服装设计学科也一样,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需要理论知识为指导的。虽然效果图,实体服饰在电视传媒占的比重更多一些,但那是传媒需要,与我们学习是不同属性的。我们学习时文字理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现在大部分的中专与大专学生把服装设计当成纯艺术,更偏重于服装效果图和图像信息而忽视的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笔者在上课时着重指出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其中服装设计最常用到的形式美原理,设计色彩,中外服装史等这些都是重要的理论知识加图像信息,其中基础的文字理论知识被大部分学生所忽视。

其中最重要的是形式美原理,就因为其文字内容较多较为枯燥,而常常被学生不为重视。这一原理是经过多年观察、实践,总结出其中存在的大部分的美的规律。艺术创作和产品外观在形式上符合这些规律,就具有一定的美感。形式美原理适用于所有的艺术创作和产品外观设计,服装作为一种产品,在外观设计上也广泛地应用了形式美原理。

形式美原理不只是服装设计的美的规律,还是色彩,图案,材质等学科的美的规律,它是艺术创作里通用的。是前辈总结出重要原理。我们的学生作为初学者应跟随前辈总结出重要理论知识加以学习,打好基础,巩固基础,才能得到突破。

对理论知识的不重视,不学习会造成以下的一些后果。例一,对设计不知从何下手,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或者有一个模糊的想象但表达不出来,抓不住主题。这是现在大部分中专和大专学生的通病。对形式美原理理解不透彻,不能以理论为指导,不能加以运用,就不能把自己脑海里构图表达出来。这就是原因所在了。

例二,给学生播放新一季的时装会时,提醒他们注意设计师在设计时运用的形式美原理,只有少数的几个同学能说得出来。当我们看时装会,看不出形式美原理的运用,看不出款式,色彩,材质,图案,工艺。那么在这一学科你就什么也没学会。

正确的步骤是,应以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服装实例,通过技能实训,才能掌握形式美原理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是用区别的,绘画色彩是以精神性、情感性、欣赏性为目的,是艺术家为了表达心中的情感、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而进行的艺术表现,不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属于个人行为,是感性的、主观的。设计色彩是以人类的生理结构为基础建立的色彩理论体系,它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是经过精心设计、构思。选择通过一定手段、程序和方法,运用美学原理,采用对称、均衡、比例、节奏、统一等形式美法则,创作出的符合消费者审美需求、适合消费者功能要求的产品。设计色彩不是简单的色彩原形描绘,它更注重色彩的解析与重组,注重色彩的表达与阐述,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服务。

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原本是建立在同一色彩理论基础之上的,但是受到其艺术目的的影响,在表现手法和形式美感上有所差异。

学生喜欢设计,创作。但缺点是缺乏总结性,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在设计色彩时,总有学生问我,不知道怎么配色,把同类色配色,近似色配色,对比色配色,相对色配色,形式美法则这些理论指导忘记了,学过一次就不去复习了,也没有在设计色彩时用到这些理论知识。这些文字理论是很重要的,是环环相扣的,越是不去学习、复习理论知识,靠自己的想象去设计,没有理论知识为基础,那么你的设计就越没有基础,甚至没有踏进设计色彩这门学科的门槛,更没有进步可言。

了解色彩科学体系,学习与掌握基本的色彩原理知识、色立体的理论体系,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与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基本理论知识是学生进行色彩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及今后实践的重要理论指导。

中外服饰史主要内容是以史为主线,介绍了总远古到现代的各种服饰种类和服饰制度,介绍了中国和外国的服饰特点及分类,对于提高学生的服装认识和鉴赏能力,把握服装流行规律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它即保证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又注重专业的技术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艺术有机地结合。

中外服饰史是一门服饰发展史,通过学习,能了解每一个历史时期服饰的发展,了解每一时期的款式,色彩,材质,图案,工艺的发展性。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服饰历史是辉煌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优秀的,无法取代的一部分。它能毫厘不差地揭示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值得我们认真去学习其理论知识,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

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要掌握其专业设计以外,还要了解各国或各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他们的服装,也可从中吸取养分,引发灵感,创造出更新颖的服装。总的来说,学生在阅历受年龄的制约情况下,只能更多的积累知识,才能厚积薄发,让自己的设计的底蕴越深厚,设计的产品才有市场。

所以,我们同学必须注重形式美原理、设计色彩、中外服饰史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要以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服装实例,通过技能实训,才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其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创造出出色的设计。在掌握其专业设计外,还要不断学习一些必要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要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创造新颖的服饰,进一步走出中国,走向国际。

参考文献:

[1] 金兰名.“变装”设计理论及其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2.

[2] 鲁虹.服装感性设计的知识平台与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

服装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服装陈列设计 本科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已经成为最不可忽视的国际化大市场,市场的繁荣造就了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迫切,陈列设计师对服装品牌和销售的促进作用已获得普遍共识,服装的陈列文化在国内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陈列设计师不仅仅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更要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倍受商家青睐;陈列设计师如今已俨然成为各大品牌企业实现终端制胜的法宝。

服装陈列设计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个分支,所以在服装设计的教育背景下,部分高校设置了服装陈列设计专业,而且也跟随服装设计专业一起跻身到本科的行列。服装陈列设计专业选择一个适应本科方向的教学模式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笔者从服装陈列设计专业的特殊性与应用广泛性等方面出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指出了很多教育模式的不足不到之处,希望对服装陈列设计专业的教学有创新与进步,教学模式如下:

服装陈列设计专业必须要建立讲授模式

教师讲授式教学法是课堂教学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式在陈列设计专业教学上同样适用,而且是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也是其他教学模式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观察到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是有限的,发给学生一本书,自觉去看的人数开始的时候是很多,随着知识的深入很多知识看不懂,所以看书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有的学生上课的时候连书都带,完全是听老师讲。所以讲授式教学模式必须要建立。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讲授式有两个对象,一个是讲—老师讲,一个授—学生听。老师讲的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学生的听与不听,所以对老师的讲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寻找讲授的趣味性成了摆在老师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其实所有的讲授都溶进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和情感,处处都流露出教师内心的真、善、美。所以,讲授对教师来说,不仅是知识的输出,也是内心世界观的展现,并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熏陶着学生的心灵。

服装陈列设计专业需要个性化模式

笔者认为个性化模式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陈列的个性化,另一方面是学生兴趣的个性化。

陈列其实是一种视觉营销模式,所以个性化的展示效果更能吸引消费者,纵观各大品牌的橱窗陈列,无不是有个性点,有创新点,有时尚点,有幽默点,有风趣点。为适应个性化的陈列,终端店销售员的装扮也在追求个性化。

学生的学习是有针对性的,不同的学生学习的大方向虽然一致,但是具体的小方向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擅长陈列橱窗,有的学生擅长平面展示图案的设计,有的学生擅长店内陈列形态的设计,有的学生擅长灯光的设计,还有的喜欢擅长的搭配,所以在全面讲授陈列设计课程的同时,还要针对性的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设计力度。

服装陈列设计专业需要多方面合作模式

笔者认为这里的合作既有人员的合作、又有各个专业的合作。

服装陈列设计专业是一个团队合作的专业,任何一项设计都离不开与他人的配合和合作,闭门造车的设计不可能适应市场需求,陈列设计专业需要强烈的团队意识,需要终端销售店所有人员时刻维护、时刻保持整齐、时刻保持新鲜陈列效果。陈列设计专业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专业,涉及到服装设计、室内装潢设计、家具设计、管理学、建筑学、影视学等,其中陈列设计还跟库存有直接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库存过多意味着陈列的商品要多一些,这样可以帮助消耗一点库存压力,库存合适,那陈列的商品可以适中。

服装陈列设计专业需要探索创新模式

服装陈列设计专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所以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探索。发现一些新的内容来扩充专业建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取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学生和老师一起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创造一个民主宽容平等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对那些打破常规的学生予以一定的鼓励,不要轻易地对学生说对或错,教师要以引导为主切不可轻易告知学生探索的结果,要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愁创新的陈列知识。

服装陈列设计专业需要模拟实践

服装陈列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动脑,还需要让学多动手操作,由于终端销售店现场实践无法真正实现,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模拟实践的方法来代替终端店实践。

以笔者所在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9年,其校内实训基地被列入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2012年实训基地内设立了两个终端销售店,都是学生在店内做陈列、管理、销售等,这两个店面为学生提供了能与市场对接的模拟操作场所和实训机会。

服装陈列设计专业需要情境性教学模式

情景式教学说白了就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老师的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以笔者所在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校内实训基地内设立了婚纱、女装、男装、休闲装、童装、内衣、羽绒服、舞台装、鞋子、箱包、毛绒玩具等工作室,还有服饰文化陈列馆等,这些室、馆成为陈列专业教师进行情境式教学的最佳课堂。

服装陈列设计专业需要兴趣化教学

服装陈列设计专业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同时,可以把相同个性的学生组织起来组成兴趣小组,这样可以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给兴趣小组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学习环境,因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实践中也组成了兴趣小组,全班合作做一个品牌的陈列方案,效率很高,而且方案做的很到位,已经被校企合作的企业采用。实践证明:兴趣化本科教学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广泛的推广意义。

服装陈列设计专业需要动态化、开放式教学

服装陈列设计专业是一个新发展起来的专业,而且是一个接近时尚前言的专业,时尚是动态变化的,是开放的,所以要用时尚的态度对待服装陈列设计专业,在教学模式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采用动态化、开放式的模式。让学生参与终端店模拟实训的时候,采取自由而不放任的动态、开放模式,让学生自由活动、自由探索、自由思考。但是这些“自由”不是无止境的放任,而是有某种程度的限制。不能妨碍顾客购买服装,听从店长的管理,在顾客少的时候适当的做陈列的调整,调整之后要接受大家的点评等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可以由老师指导完成。

服装陈列设计专业需要校企合作教学

在越来越注重人才的专业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今天,我们的人才培养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独立自主和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等等,这些都是摆在服装陈列设计专业学生身上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现实办法就是全程校企合作教学。学生经过教师的讲授,校内模拟实训,企业实际操作,在操作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培养一大批素质过硬的陈列设计专业的人才。

笔者以江西服装学院为例:2012年,学校与361°建立校企合作营销订单班,学生在暑假的时候走进企业终端店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自己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把老师讲授的跟企业运作的融合到一起,一度得到企业的好评。

陈列设计专业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一个延伸专业在教学方面更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学模式更应是一种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以上都是笔者总结出的比较适合服装陈列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会继续总结经验。

当今世界,国家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积极探索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

服装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综合性服装专业人才;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127-02

回顾近30年来我国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传统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为辅的方式授课。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服装实时更新,高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其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课堂讲授的教学内容和企业的实践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发展,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较快地适应工作[1]。因此,要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服装专业人才,必须对高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目前,很多高校积极加强服装专业校内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以校企结合,“订单式”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然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个性化特征明显,传统的教学模式、简单枯燥的基础训练及校内实训等形式教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特点。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一套创新的教学改革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 修正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通过对知名服装企业的走访和调研,发现企业对“一专多能型”人才需求量大,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方向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宏观统筹规划的能力[2]。随着服装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对服装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企业紧缺设计、生产、运营方面的专业人才,如设计师、时尚买手、商品企划员、制版师、采购员及营销策划、陈列师等岗位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针对这一现象,重点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细致分析,结合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修正专业课程设置内容。

课程设置上主要分为三大模块:专业课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程(服装设计、服装工程、服装经营与管理)、实践性教学课程。

根据企业对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最终确定服装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有服装结构制图、时装画技法、服装材料学、服装设计学、服装史、图形图像应用(服装设计CAD、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服装专业英语、成衣款式设计。专业核心课主要有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立体裁剪、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制版CAD。这些课程是从事服装专业任意岗位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主要有设计方向课程,如服装配饰设计、成衣款式设计、手工艺设计、服装产品研发课程。工艺方向课程,如成衣跟单、服装设计软件应用、高级定制版型设计、服装工艺推板。营销方向课程,如服装品牌管理与商品策划、服装贸易实务、服装电子商务、服装店面管理课程。专业选修课主要有商品策划、服装行业概论、服装美学和心理学、服装工厂设计、服装机械原理、服装人体工程学课程。根据服装设计、服装工程及营销方向,有选择地设置其选修课程。

针对上述课程的学期分布,遵循的原则主要是:大一阶段主要是公共基础课和服装设计基础课程学习,引起学生对服装设计学习的兴趣,专业课程上偏重于设计类和基础专业知识课程教学;大二阶段进入服装结构设计和制版工艺课程学习,设计强化类课程学习;大三阶段实施推板和工艺制作强化类课程及经营管理类课程,加强服装工艺的重点培养;大四阶段主要进行实践性教学。同时,根据企业及行业专业岗位要求,调整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学时数、授课顺序及实习实训内容。

2 进行“五段式”专业方向定位,构建服装专业创新型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市场紧缺的“一专多能”的服装人才,提升时装艺术学院的整体教学水平,需要改变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思路,主要实施“五段式”教育。学生在大一阶段学习服装专业导论课程,根据个人潜力和爱好及特长,细分服装专业方向(主要为设计方向、工艺方向和经营管理三方面),并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大一学生第一学期即能为自己制作两件可穿服装。在大二阶段,依托寒暑假期,学生依据服装专业方向定点进行企业岗位实习,熟悉岗位操作流程及岗位需求能力,加强理论强化学习,真正实施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实践能力方面,大二学生在校内模拟工厂,自己设计、制版并制作服装,参加校内大赛。大三阶段,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达到企业对熟练技术人员的操作要求,100%预就业,真正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大四阶段,要求学生毕业时达到100%满意、稳定就业,无试用期,并热爱这份职业。第五阶段,学生毕业后,采用100%“售后服务”。针对学生毕业后工作中带来的困惑与专业技术问题等,始终和毕业生保持密切的联系,永久性扶持毕业生的职业生涯。

3 拓展艺术类课程,加强服装专业学生艺术修养

为了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突破我国服装企业缺乏优秀设计人员的局面,在服装专业选修课程中增加艺术课程的设置。纵观世界知名服装设计师,多数有建筑学、美术、绘画、音乐等与艺术相关课程的学习经历。拓展艺术类课程设置,通过交叉学科的相互渗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要求学生在选修的过程中可以多选,实行学分互换制度,有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艺术类课程设置,对于加强服装专业学生艺术修养,对于培养我国优秀的设计师有积极作用。

4 所有专业课程融入实践教学,密切联系企业,加强锻炼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所有专业课程都要有实践环节,做到理论和实践真正的结合,依托企业培训、企业实习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如与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专业设置上,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需求,各专职教师积极探索服装与艺术设计、服装与工艺结构、服装与现代营销管理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企业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发挥学生的特征优势,以培养综合性较强的专业人才。

5 根据学生专业方向的倾向性,进行创业与实践

根据学生专业方向的倾向性,通过竞赛、创业项目竞标等模式,进行创业实践。通过可行性市场分析,选拔出相对高效可行的创业项目。借助创业扶持基金,开展创业项目研究与实施。创办模拟公司,满足设计方向、制版方向、裁剪制作方向、生产管理及营销方向实战学习及创业就业。

另外,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实践能力,定期举办“我型我秀”生活装设计大赛。要求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自我形象设计,为自己量身定制服装,展现青春、展现自我。

6 总结

通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突出并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教学内容实时更新,对市场紧缺的创新型综合性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从而扭转企业缺乏专业人才的局面,促进中国服装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葛英颖.CDIO教育理念在高校服装专业教学领域的应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3(6).

[2]裴霞.服装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技论坛,2009(2).

服装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服装专业;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起点

在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很关键。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致使教学效率极低,学生对服装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好。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点,体验性认知最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也最能加深他们的记忆。因此教师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体验式教学作为服装教育的主要手段。体验式教学是指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融为一体化,那么在他学习的过程中就能产生生活方面的自然联想,在生活的过程中也能产生学习方面的联想。

二、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差异教学

差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对不同群体的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这种办法对中职服装设计课程设计非常关键。针对男女学生在中职服装设计课程中的学习特点,教师在中职服装设计知识的讲解和操作中要有侧重点的对男女生加以辅导。一者,在服装设计实践课程方面,针对“男强女弱”的一般性情况,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女学生的辅导力度,对他们不懂的操作办法和设计方法,教师要不厌其烦的进行讲解,切忌因急于教学忽略女学生的感受而挫伤他们的自信心。二者,在服装设计知识讲解方面,针对“女弱男强”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起男生的积极性,并在提问和要求背诵的时候多提及男学生,让他们在@方面加大学习力度。三者,教师可以把分层教学和差异教学结合起来,可采取先分层教学再差异教学,或者先差异教学后分层教学的办法。

2.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分门别类提升他们成绩的教学方法。在统计好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或月考成绩后,教师根据学生答题分数作一个合理分层。划分好层次后,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布置不同的作业任务量。二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出的积极性实行分层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把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分为积极性极高的群体、积极性较高的群体、积极性一般的群体以及积极性较差的群体,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对各种类型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

3.互动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服装设计课程若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必须把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服装设计作为一门美育课程,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注重鼓励学生创造美,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优化其创新思维。要想加大师生间的互动力度,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工作。在具体服装设计课程中,教师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引入服装欣赏这种方式,努力使学生感觉到服装设计课程是轻松的,而不是僵硬死板的。通过这种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使得他们主动融入服装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4.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先对知识进行详细地讲解,之后是教师的实际操作演示,接下来是学生的操作练习,最后师生通过交流,总结出练习中存在的不足及改正措施。这种传统的、模仿式的学习方法,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时的难度,而且学习效率也能很快得到提高。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发挥学生的整体思维模式,只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这样一旦学生遇到一点变化或问题就会显得束手无策。为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必须讲清理论要领,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再由实践去强化理论,使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在两用衫制图的学习时,我主要介绍了基型的框架制图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讲授了变化款式变化部位的制图方法,并反复告之学生,无论裁制什么款式的服装都要依据人体,每个公式和数据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都要根据人的体形特征和款式及个人的喜爱、要求进行适当地调整和修正,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5.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有创新思维,不怕错,要敢于尝试

技能的培养是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的过程。对于初学服装专业的人来说,面对花样繁多的服装款式,大多数人很快就表现出了新鲜好奇,可到了服装制图的学习时,看到的是好多分辨不清的制图公式,心里就开始为难起来。这时,老师及时鼓励学生要大胆尝试、敢于探索,帮助他们排除畏惧的心理。就拿服装中最简单的款式裙子来说,在布料上划线还算轻松,可到了裁剪这一步骤时,很多学生还是拿着剪刀不敢动手。我先是让一名敢于实践的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在旁边指导,看到了他人能很好的独立完成,以及通过同学间交流实践感受,那些畏惧的学生也都纷纷进行尝试,经过反复的实践演练,学生们都能做到独立准确地完成了。

6.无论做什么我都时刻铭记安全是第一位

十七八岁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好动,做事不计后果的年龄,他们一旦消除了畏惧的心理就会忘乎所以。正确的、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操作方法、操作姿势都可能出现。因此,我每节课都先讲明学习的注意事项,还经常强调学习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保管,使学生逐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实训过程中,学生免不了要一边聊天一边动手操作,可手中有锥子、剪刀等物品,为避免不该发生事件的出现,我们教师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及时发现立即阻止,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7.我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宗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敏捷,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强,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比较轻松。因此,在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同时,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制作成衣的时候,我告知学生一定先要对穿着者的兴趣、爱好、着装习惯等进行了解,之后是为其进行服装款式设计,接下来是画裁纸样、排料算料,最后才是实际画裁布料,进行缝制完成作品。学会某一项技能的关键是能否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灵活自如的应用,并达到预期的目的,那才算是真正掌握了一门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让每一位同学在动手操作中,真正做到思考无漏洞,操作零失误,制图效果趋于完美化。

综上,中职服装专业课程是服装专业学生重点学习的主课之一。学生成绩的好坏和学生操作能力的强弱对于学生的就业和中职教师教学水平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很重要。

参考文献:

服装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需求;教学思维;教学方法

职高生在进入职高学习服装专业的时候,并非所有的职高生都具备已有的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职业标准所要求的技能。作为职高服装专业教师,要认真研究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职业标准以及职高生技能的现状,探讨职高生服装专业技能培养新路,让每一个职高生都能在毕业时达到专业岗位群人才职业标准,顺利进入到社会实现就业。

一、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职业标准顺应了社会服装专业发展的需求

1.高职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职业标准更好地体现了与社会接轨

高职服装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职业标准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是以培养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为标准的。在高职服装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达到服装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技能,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服装岗位对学生的要求。在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职业标准中,学生不但要掌握服装设计方法,懂得服装工艺流程设计等理论知识,还要善于将理论运用到职业实践中去。服装专业岗位人才标准要求学生既有理论,又具备职业技能,能够较好地完成学生到职业岗位的过渡。如在学生服装造型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由浅入深,结合课程体系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使学生迅速掌握职业技能。

2.职高生职业技能现状

当前,服装行业不仅需要生产一线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管理型人才,还需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但是目前高职服装专业学生的各项技能都远远不能适应社会服装专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些学生虽然选择了服装专业,但是对服装设计、服装造型等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同时学生的美术基础和服装制作工艺水平都不是很高。虽然有些学生对服装设计很感兴趣,但是其专业技能距离社会岗位所需的人才技能还相差很远,这就需要教师以人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进行服装专业的教学。

二、根据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标准结合学生的职业技能现状确定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法

1.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重构服装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服装专业课程体系中有些课程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服装发展的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要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针对服装专业岗位需要,重组服装专业课程体系。对于已经明显落后的课程,教师可以选择不讲或者少讲。对于与时代衔接较为紧密的课程,教师要精讲或者扩充讲解。教师要在学科型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重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提升职业能力。

2.创设各种教学条件,增加实训课程

在职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要让学生在动态的能力上升的过程中掌握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性,让学生能够走进企业进行服装专业技能的实习。如果在条件暂时不能满足的职高学校,教师可以创设与企业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接轨,让学生逐步适应服装企业对学生的需求,自主探究相关教学内容。教师要加大实训课程培训力度,让学生在任务实施中主动建构,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使学生能够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更好地获得职业技能的提升。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建职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1.巧妙选择教学方法,使培训模式更加适应社会发展

在职高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标准中,较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够适应社会服装专业发展的需要。而作为服装专业的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了解社会服装专业的发展程度。如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调查法通过对本省、本市以及外省、外市的服装企业的广泛的问卷调查了解企业的岗位能力标准。当学生在某服装企业实习的时候,教师也要通过对学生的实习跟踪调查,有计划地搜集整理企业岗位能力标准。教师有了这些资料的搜集整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时候,就能主动变革,完成深度对接,对现有的教材进行科学加工,合理整合服装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的职业培养标准,使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好地与社会岗位对接。

2.以点带面,激发学生学习服装专业技能的热情

在服装专业学生的技能培训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专业方向结合社会岗位所需调整教学内容,还要选择具备优秀服装设计专业能力的人才参加技能大赛省赛、国赛,让职高学生看到希望,这样以点带面,通过典型示范逐步展开服装专业学生的服装技能培训。

总之,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标准与职高生技能现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作为服装专业的教师就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突破学校实训教学瓶颈,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中提高服装专业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服装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一)制定教学任务书

针对前面的课程设计,在授课之前,校企双方教师应就课程目标、实施意见共同商讨,针对课程内容进行项目任务的分解,理清各阶段的子目标、标准及达成手段。在为服装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授课中为某品牌服装企业真实开发产品实施项目化课程所设计的一个教学任务书。在任务书中,应明确课程的内容、目标、组织形式、“双师”分工、课程考核等各环节的安排,这是产品开发类项目化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保障。

(二)交替授课、弹性课时

按照上面提到过的师资教学任务分配设计,为了解决企业师资方的时间受限问题,在该教师时间节点授课时间外,为有效监控项目推进效果,可利用网络教学等形式进行时间点外的授课与辅导,达到课时分配的柔性化。企业教师对于学校的前导及后续课程知识链接比较模糊,因此,校方教师在企业教师来校授课节点之外的其他课程时间内,要有意识地针对企方提出的项目,系统讲授完成项目所需的知识技能,并指导学生在项目实施中学以致用。例如,企方在课上提出下一季企划案的设计思想和要求,并下达在两周内完成企划方案的阶段任务。在接下来的授课中,校方教师就需要针对这一内容进行服装商品企划、版式设计等相应知识的讲授或知识串联,使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企划方案的制作,并在规定的时间点内交由校企双方教师联合验收。这对校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考验,同时也可提升其“双师”素质。

(三)作业形式向产品转化服装设计类专业的课程作业

通常以实物作品的形式展现。在经过企业综合考核后,作业中优胜者的作品会出现在企业的新品定货会中,以产品形式接受市场的检验。这样,考核方就不仅仅是学校、企业,而转化为市场价值的考量。对于在校生来说,这不仅是对课业成绩的检验,更是对于职业能力的综合评定。

二、项目化课程教学反思

(一)初步形成了“三双、五化、多手段检验”的课程设计思路

第一,运用了“双师引导、双线教学、双场地实训”的课程实施思路。构建了校内、外双向联动的共同培养局面。第二,实现了“教学内容项目化、课时分配灵活化、授课时间弹性化、授课方式多样化、作业形式产品化”的课程实施尝试。第三,采用了调研报告、开发方案、产品画册、产品实物等多种形式的检验方法,集中展现了学生综合的专业能力。

(二)初步形成了“基于过程的动态考核

基于结果的项目验收,基于销量的市场检验”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使课程的验收不仅仅局限于校内或某位教师,而是来源于产品进入市场的销量,在更具说服力的同时,也成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最好检验方法。这样的变革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设计类专业教学成果考核局限性的难题。

(三)初步探索了校企产学结合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校企长效合作的基础是要找到共同的利益点,项目化教学在共同培养人这一根本目标之上,又结合了共建师资、共建实训环境等相关的密切合作,使校方受益的同时,企业也可以得到产品销售利润,不失为一种好的合作方式。

(四)对以往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尝试性解决

第一,动态教学计划的尝试,在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进度不对接的问题上有了一定突破。第二,在课程中引入网络远程教学的教学手段,在解决企业教师授课时间受限的问题上有一定效果。第三,学校与企业教师交替授课的安排,为实践依据与实践方式的有效衔接提供了可能。第四,在作业—作品—产品的阶段成果的逐一考核中,最终市场的检验成为成品转化的考核标准,使考核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实用化。第五,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在向职业能力转化,学生能够凭实力到企业实习直至就业,校企合作在此过程中真正深化。

三、对课程的思考

(一)可以进行“工学结合、专业融合、校企联合”的产学共建尝试

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可以尝试在共建项目化课程的基础上,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进一步实行工学结合的高职高专教学模式;在成果建设上,实行相近专业的有效融合,比如可结合服装设计与鞋类设计、家居设计等专业的特点,形成作业到作品的成果呈现;再与合作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进行课程开发、联合开发新季产品,形成作品到产品的系统转化。

(二)可以在项目化教学的基础上搭建有效的师资建设平台

学校与企业在教学、项目推进中形成深度融合,分工协作,搭建教学、实践交叉组合的师资建设平台,在双赢的局面下,提高企业与教师双方素质,为可持续的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活力。校企双方在合作成熟的基础上,可以慢慢发展到共同承接社会培训工作,扩大校企双方的社会影响。

(三)持续进行探索,开辟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项目化教学的成果转化除了市场价值之外,其社会价值的体现既符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在教改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校方应起到主导作用,可结合教学、项目的实施经验,积累相关素材和案例,积极准备编写、出版相关教材,在分享经验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社会反馈,形成教育成果在社会上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校企双方还可集合成员的智力资源进一步拓展产学研究,促进科技和创业教育的成果转化。从本文所讲的整个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在课程推进中基本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这正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三对接”要求。这也再次说明了真正落实职业教育理念归根结底还是在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上,高职教育工作者为此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四、总结

服装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侗族民族服饰色彩常用黑、青(蓝)、深紫和白等四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女裙分季节,多用黑色。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侗族的服饰普遍没有苗族华丽,银饰的使用无论从式样和数量上都比苗族少许多。侗族服饰朴素,色调以青、蓝、白、紫为主。男子多穿对襟短衣,或右衽无领短衣,包大头巾。女子上穿大襟无领无扣上衣,下穿百褶裙或长裤,束腰带、裹腿,包头帕或戴银冠及各种银饰等。

2服装专业毕业设计开发

根据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设计综合实训》一致认为是服装专业课程中重中之重[2],做好毕业规划设计需遵循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设计、考核评价标准三大原则。

2.1制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核心内容包括课程内容和要求,设计了教学方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综合教学评价,全面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对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素质全面、富有创造性的人才起到了推动、储备作用。

2.2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服装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需要,《毕业设计综合实训》对服装设计的重要性、毕业设计的前期组织和选题、实用装、创意装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毕业设计作品汇展以及毕业生求职技能指导等进行辅导[3]。

2.3考核评价标准

课程教学评价遵循整体性、全面性原则,注重教学的“多元化、多方式”评价,改变以考试成绩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设计制作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整体评价。改革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注重T台展示和静态展示相结合方式进行评价。让低年级的学生、学校其他科室的教师和学校的领导作为评价主体,以投票的方式作为毕业设计作品评分的标准,一改以前师傅带徒弟,一切师傅说了算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改由更加公平、更加公正和更加合理的民主投票评选方式,更激发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以及对行业的热爱。

3《毕业设计综合实训》课程实践

3.1实施新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内容包括课程性质、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核心内容包括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3.2校本教材《服装专业款式设计》中民族服装进行推广应用

深入了解广西民族特色服装,记住壮族、瑶族、苗族和侗族各族服装每个细节,找出各族服装精髓进行分析、提炼。结合系列服装要求,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毕业设计服装,为自己的学业又增一彩。

3.3运用多媒体对毕业设计展开教学

多媒体技术使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组合来表现,例《毕业设计综合实训》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就非常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如系列设计的形式、面料的效果、模特表演、T台展示及流行趋势的掌握、各时装会等,没有直观地观看效果是无法想象出来的。只有通过多媒体展示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4]。

3.4教学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根据了解学生学习已达到的水平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目标,采用及时、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总结,达到目标进步。3.4.1问题归纳收集、归纳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可能出现的个别问题和普遍问题,为以后教学提供有价值的的信息。3.4.2教学评价对学生两年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并让学生自主地经历一次服装从设计到制作完成,再到T台展示的服装设计制作的完整流程,为学生今后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清晰自己的工作任务打下良好基础。3.4.3教学反思对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最佳,还能否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做更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