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前厅实训总结

前厅实训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前厅实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厅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前厅服务》课程是国家示范性中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并重的课程。这门课程的目标是为高星级酒店及餐饮服务行业,培养所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前厅服务员和基层管理人才。

为企业培养人才就要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但由于学校教育的闭塞性,教师们对市场和企业缺乏深入了解,没有做企业调查,对企业人才需求了解不够,只是单方面培养人才。另外,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合作形式单一,在共同开发课程和共同进行教学上缺少实践,因此在课程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上与企业严重脱节,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2 主要目标

借着示范专业建设的契机,在建设《前厅服务》精品课程中,我专业加强与行业知名企业深度合作,从前期市场调研到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再到课程整体设计以及教学实施,全程都有酒店企业参与共同完成。

《前厅服务》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目标是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训,让学生熟练掌握前厅预订、接待、礼宾、结账等各项服务操作技能、服务规程以及对客服务技巧;通过校内学习和酒店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渗透式校企合作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形成踏实肯干、具有良好服务意识的酒店管理专业素养。

3 工作过程

3.1 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优化课程内容

前厅部是酒店的重要职能部门,既担负着酒店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功能,又是酒店直接面对客户的窗口,所以酒店对前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最高。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我专业部老师多次到餐饮酒店企业中,采取问卷调查、面谈采访等多种形式,了解前厅部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与前厅部经理面谈,深入了解酒店对员工基本技能、综合素质的要求。通过对前厅部工作过程的分析,就可以按照酒店前厅部实际工作过程组织课程内容、设计课程顺序。

3.2 在教学过程中与企业合作,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酒店对前厅部员工既要求业务技能熟练、外语能力强,还要求具备较强应变能力,能快速灵活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仅仅靠在课堂上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除了在校内设置仿真实训室,我专业还全方位、多角度地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3.2.1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让企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1)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与企业合作进行现场教学。把学生带到酒店去“上课”,让合作酒店的业务能手为学生模拟演示,现场指导教学。

2)企业为案例教学提供素材。为了训练学生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经常采取“案例教学法”。课堂上使用的案例都是由合作酒店提供的,他们根据一线岗位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大量鲜活实用的服务案例,为重点课程的案例教学提供了教材。

3)企业参与共建精品课程网站,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合作酒店根据岗位要求,与我专业共同编撰了《前厅服务》课程的实训指导书,对课程的整体设计、课程标准、教学单元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及练习题库也给出了指导意见,共同建成了精品课程网站,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3.2.2 适应企业要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1)在教学中尽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多采取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上采用“话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餐饮酒店行业的发展动态。以行业最新发生的事件或政策法规为话题,让学生在网络上、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经过整理归纳和小组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用各种方式如图片、PPT、自制漫画等展示出来,而且要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解。“话题教学法”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如何查找资料,筛选资料,如何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演绎表达出来,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演讲发言的能力,克服羞却胆怯的性格弱点。

2)在企业调研中发现,所有酒店都对前厅服务人员外语能力有较高要求,尤其是一些高星级酒店,外籍客人的比例达到70%以上,员工能够用英语提供服务是起码的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在《饭店情景英语》课上学习英语之外,在《前厅服务》课上应尝试双语教学,对一些实操性强的工作任务,如客房预订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服务场景设计中英文对照的“前厅服务情景对话”,而且要求用两种语言进行情景表演。这种方法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服务流程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运用语言,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3)前厅部是酒店的门面,前厅服务员每天要与客人面对面打交道,其仪容仪表、行为礼仪、服务意识都是很重要的。因此在课堂上就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如何乘电梯等话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文明礼貌意识。

4 主要成效与成果

前厅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1.Sinfonia酒店软件简介。2006年北京中长石基公司购得FidelioPMS系统的源代码,与MICROS公司共享版权,并于2009年在FidelioPMS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用户做了重新开发,推出了SinfoniaPMS1.0系统。在我国,Sinfonia系统是高星级酒店,特别是外资或外方管理酒店采用较多的软件系统。据统计,该软件在国内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市场占有40%左右的份额,在五星级酒店市场则占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Sinfonia系统在我国高星级酒店的应用很广泛而且占有显著的市场优势。

2.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高星级酒店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重要的就业目标之一,要想成为合格的高星级酒店,尤其是国际连锁品牌的五星级酒店的基层管理人员,在选择就业岗位中增加法码,Sinfonia酒店管理软件操作技能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3.行业内的声音。在酒店的一线基层岗位中,前厅部和预订部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岗位,员工需要有着非常好的工作素质和工作技能才能够胜任,而熟练使用酒店操作系统(PMS)更是这两个部门员工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通常来说酒店培训从未接触过酒店操作系统软件的新员工大概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酒店在选用员工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能够熟练操作PMS软件(例如Sinfonia)的侯选人,而且能够熟练使用PMS系统的员工可以获得相对多的升迁机会,这充分说明了PMS操作技能已经成为酒店管理者考核员工的标准之一。

二、Sinfonia教学的现状

为了客观真实地获得学生在Sinfonia软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分别在两个学期对学习该软件的8个班级的学生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研,通过对问卷和访谈结果进行总结,发现学生在学习Sinfonia软件中主要面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复杂的全英文操作界面。学生认为操作Sinfonia软件最大的困难在于该软件是全英文操作界面,操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英文基础,否则无从对软件进行操作,而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因此超过90%的学生认为Sinfonia软件全英文的操作界面成为学习该软件的首要影响因素。同时,Sinfonia软件是一款层次极其复杂的管理软件,需要结合前厅部的服务知识和常识来进行操作,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该软件的复杂性高于一般的中文酒店操作系统软件。

2.学生上机操作锻炼机会不足。Sinfonia软件只能在符合软件配置要求的机房才能够使用,学生无法像其它课程那样可以在课后进行练习,只能借助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通过两个学期的授课,有至少一半的同学认为让他们上机操作的时间和机会不够,授课老师在讲完每堂课的课堂内容后只剩下大约15-20分钟左右的时间可以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有时时间可能会更少,因此学生上机操作的锻炼机会比较匮乏。

3.实训条件的限制。Sinfonia软件需要在指定的IP地址区间才能正常运行,因为在酒店的工作环境中一般只有几个工作端口同时登录系统工作,而在教学环境中一般都会有几十台机器一起登录系统工作,这就造成了学生在使用操作软件的时候会遇到机器运行非常缓慢,甚至是死机的情况发生,限制了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

4.操作软件缺少酒店实际的工作氛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该软件可以提高自己在实习和就业时的竞争能力,自己通过学习该软件基本掌握了其主要功能用法,但存在的问题就是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的软件知识和为客人处理前厅的各种工作任务相结合。换而言之,学生对软件本身知道怎么用,但是面对客人为客人提供对客服务时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只知道盯着电脑屏幕忙着操作软件,而忘记了对客服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课堂上缺少酒店的工作气氛。

三、改进教学效果的建议

综合以上学生在调查中所提出的关于Sinfonia软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将Sinfonia软件应用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拟提出以下改进教学效果的建议以供参考:

1.加强与相关课程的融合。鉴于学生反映全英文界面的操作是学习Sinfonia系统最大的障碍因素,可以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饭店英语课程将其中的单词和对话运用到Sinfonia软件的学习中来,在学习饭店英语课程的同时加强Sinfonia软件常用单词的学习,为学习该软件打下英语基础。饭店前厅、客房等理论课程是学习Sinfonia软件的基础,学习Sinfonia软件的操作是对这些理论课程在实训方面的拓展和巩固,因此在学习该软件的同时应该介绍饭店前厅和客房的理论知识,最好能将两门课程同时开设,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习到理论知识又能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采用情景化教学模式。为了避免出现学生只会使用软件本身,而忽略了对客服务的情况发生,应该尽可能地将Sinfonia的课程教学选择情景化的教学模式,把软件中的每一个模块都通过特定的场景展示出来,让学生分组进行演练,以练带学,使学生真正地了解和掌握酒店实际工作环境中如何使用操作软件来为客人办理预订、入住、结账等工作任务。

3.创造更多地实训机会。高职高专的旅游管理专业都会根据课程需要安排各种实训项目,可以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安排更多地关于Sinfonia软件操作的实训课程,同时可以聘请酒店前厅、预订的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加深对该软件的理解程度。

前厅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一、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太少

在给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授课过程中,我们中职院校的任课教师最常运用的就是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室里给学生传授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会出现理论教学过多而实践机会过少的情况。这将导致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印象不深,掌握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例如,教师在课上对学生强调,在酒店服务管理行业中要非常注重“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要求酒店服务管理人员为客人提供优质的贴心服务,但由于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没能给学生展示具体的案例,学生不能在实践中感受客人的实际需求,这样就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

2.教学设备和实训场地不够完善

培养学生酒店管理与服务的能力,这需要我们教师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密切关注酒店行业的发展。但实际上中职院校的教学设备较落后,实训场地较少,很多知识点只能迫不得已在教室内传授,当遇到需要给学生实践机会的时候,我们教师就只能让学生发挥空间想象力。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无法体会这个实践过程,更不能指望学生熟练掌握了。

3.教材知识与行业需求有所脱节

目前,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使用的教材依旧较为偏重理论,而实践教学案例寥寥无几,这远远达不到理论结合实践教学的需求。一些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由于缺乏酒店行业实践的相关经验,不能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另外,许多中职院校虽然设有酒店管理专业,但跟酒店的联系不够密切,即使有些联系也仅局限于规模不大的中低端酒店,并没有选择走高端路线,所以就会导致我们学生不能及时了解目前酒店行业的前沿发展状况。毋庸置疑,当前酒店行业高速发展,很多实践知识瞬息万变,因此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行业本身的具体需求很难连接起来。

二、初探教学方法改革

酒店经营与管理的重要部门之一就是前厅,它既是酒店和客人之间联系的起始站,同时又是终点站,前厅服务质量是客人对酒店满意度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培养出高技能与高素质的前厅服务与管理人员,《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关键。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案例的准备。案例具有真实性或拟真性的特点,在案例分析时,教师要考虑将会联系到的知识点以及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其他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以解决问题。(2)分析和辩论。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分析和辩论,教师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3)案例的总结。教师通过收集学生在课堂上的分析和辩论以及辩论结果,对案例进行一个及时的总结。(4)报告的撰写。在每一次案例教学结束后,教师都要求学生写一份关于此次案例的书面报告,并以此作为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主要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运用项目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目的。前厅服务对象是各种各样的客人,需要有针对性的礼仪接待,从而提升客人的满意度。(2)项目分组。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同时结合前厅服务的规范与需求。(3)成员分工。要求组内的学生成员积极主动参与、取长补短,展现团队协作精神。(4)活动步骤。第一步是制订出方案,第二步是进行教学实践评估,第三步是根据实践情况来调整改善后再进行社会实践。

3.现场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就是把课堂从学校搬进酒店现场,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将来工作的地方,并可以提前适应工作环境。而要想进行现场教学,首先学校要通过实习基地的形式与酒店达成合作。在选择实习基地的时候,高端星级酒店应该作为首选,这样学生可以了解高端星级酒店更加规范化的管理,同时还可以见识高端星级酒店更为先进的设备。通过现场教学,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理论知识,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转变自己之前厌学的学习态度。除此之外,现场教学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达到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双丰收。

总之,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现场教学法各有特色,但也存在弊端,因此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实际,多种教学方法配合应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输送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

前厅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缺乏实践性

从现有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是照搬照抄国外或国内其他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很少从旅游企业、学生的条件和学校所在的地域特点等综合因素的需求角度考虑,有的理论学时太多而实践学时太少,有的根据本校的现有教师情况安排课程,因人设课而不是因需设课。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强调理论教学,脱离了酒店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客观实际,缺少专业实用性、实践性。在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和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非常不好,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陷入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怪圈。另外,很多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虽然也很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但更多的是在校内模拟的酒店实训室进行简单的室内操作练习,未到酒店企业的前厅或客房等工作岗位,难以从酒店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二)缺乏完整科学的专业教材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不职业”还表现在缺乏较为完整科学的专业教材体系,很多专业教材在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在我国目前已经出版和使用的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还不明显,相当一部分专业教材基本上是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材的复制,教材观点非常陈旧,并且理论性太强,缺乏实践知识和岗位技能的训练,没有真正做到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心。例如,很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有的《酒店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等教材,很大一部分是在讲述酒店的产生与发展,酒店的部门组成与工作职责,餐饮及前厅与客房管理的理论和原则,而真正讲述和探讨酒店具体部门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案例很少,很多学生到酒店实习或工作后发现课本的知识用处不大。此外,专业课程与教材的前后关系递进性不强,缺乏逻辑性,并且很多课程的教材内容存在着大量的重复。

(三)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专业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而这些专业素养和经验技能的具备必须依托校内的酒店实训室和校外的稳定的星级酒店企业实习基地来共同完成。而我国现有的很多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和办学场地狭小等原因,现有的校内酒店实训室条件较差,只能进行简单的摆台、甩单等模拟练习,而不能进行大的宴会设计、客人住宿安排等实战操作。因此,学生在校内的实践训练很难达到酒店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另外,由于多方面的条件所限,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的校企合作还很不到位,还停留在形式上,诸如聘请酒店的管理人员来学校做讲座、让学生到酒店参观等,学生只能从中获得较为肤浅的专业认识,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我国很多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办学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学校缺乏专门的与企业联系的部门,并且与酒店企业的联系具有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同时,学校在办学体制及运行方式等方面还不能与酒店企业的要求相对接,与酒店企业之间的合作还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表面上,合作基础比较薄弱,校企之间的合作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我国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办学思路,以“技能型和应用型”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的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思路,以“技能型和应用型”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校办学的市场调研,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转变办学观念,加大改革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模式的力度,坚持培养面向酒店企业一线的生产、服务与管理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设置是学校教学与酒店企业人才需求相结合的桥梁,同时也是学校的教学工作积极与社会对人才需要对接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应对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行业需要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了解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使其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具有针对性,真正培养出来酒店需要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二)转变办学指导思想,努力打造提高“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学以致用。所以,我国的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大力改变现有的办学观念,牢牢抓住“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改变原来的“知识中心”教学模式,在传授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真正打造与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以“素质与能力”为培养目的相一致的办学方式。在充分了解酒店企业各具体工作岗位对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的要求的前提下,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要求了解和掌握即可,加大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设置工作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改变考试环节,通过考试来检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学生的实践教学,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先专业认识实习,后校内实训教学,再校外专业实习,最后毕业顶岗实习。同时,强化行业证书导向,要求学生除取得毕业证书以外,还应拿到诸如酒店经理资格证、餐饮服务资格证等行业资格证书。

(三)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彻底转变学生原来中学式的“课前看书预习、上课埋头记笔记”的上课方式,充分借助校内和校外的教学条件,多渠道、全方位的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借助已有的酒店企业经营案例,让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来分析酒店企业的成功做法与失败教训,从中总结经验和启发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该专业的《酒店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等课程时,在讲述了基本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的条件下,结合国内及国外著名品牌酒店的经营案例,让学生们查阅资料和综合运用课本上的基本理论来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让学生针对同一问题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以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与酒店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还可以较为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联系工作实际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组讨论教学法:在学习《酒店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等课程时,就以上课程的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就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分组讨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知识和教学资料,在认真分析问题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书面的发言稿。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发言交流,让每一小组推选一到两位发言人,将小组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用专业语言表达出来,使全班学生彼此分享不同学生的意见和见解。这种教学方法既让学生掌握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又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能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等。

3.现场情景教学法:酒店管理专业的行业岗位较为明确,因此该专业的很多课程可将课堂教学改到酒店企业现场。如在《酒店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可将学生带到学校的酒店实训基地,让部分学生分布于酒店的前台,酒店的中餐厅或西餐厅,酒店的客房,酒店的商务中心等部门,再让部分学生扮演酒店的客人在酒店入住或就餐等,让学生在掌握酒店用语的基础上现场进行英语口语对话。在这种酒店现场情景的教学环境下,能够较为有效地达到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相联系的目的。

(四)增强校内实训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办学理念和专业特点,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学会做”为教学目标和要求。在课堂讲授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必须加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环节,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联系,让理论向应用转化,并让应用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感性认识。校内的实训场地要强调真实性,酒店前台及客房等场地的开设、酒店的设施配备、学生的职业打扮、实际的工作环节等方面要与酒店企业的真实情况相一致,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到酒店的环境熏陶和感染,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在校内,除了利用实训室进行常规的实训教学外,还可以在日常学生活动中举办酒店餐饮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学生成立“旅游酒店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社团为组织联系酒店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加深对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及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多渠道、全方位的拓展校外酒店实习基地,让学生利用寒假、暑假的时间到酒店的实际工作岗位中顶岗实习。认真对待和组织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工作,结合酒店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并且可行的实习计划,提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目标和要求,并在实习结束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

前厅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色与推广

2011年2月,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09级学生圆满结束为期半年的集中教学顶岗实习。因岗位技能及综合素质表现突出,经企业严格考核,有8位同学获“优秀实习生”称号,有7位同学获“优秀操作能手”称号,有6位同学获“微笑大使”称号。为表达对学院培育适需对路应用型人才的谢意,实习企业专门为学校发来感谢信,并派专人到校参加总结表彰会。感谢信中指出:“在为期6个月各大酒店轮岗实习期间,09级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是一支责任心强、工作踏实,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素养的服务骨干、是一支具备专业熟练操作技能和优秀职业礼仪的服务标兵,更是一支企业倡导亲和服务、个中涌现出的一批形象大使,他们在各自的实习岗位上爱岗敬业、勤勤恳恳、默默奉献、脚踏实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使他们收获颇多,有了一次真正踏入社会的难得锻炼机会”。这既是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工作业绩的充分肯定,也是企业对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育人成果的充分肯定。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自招生以来,适应现代酒店服务业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旺盛需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基础上,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提高,增强职业岗位针对性、技能应用性和操作实践性,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课程实训、教学顶岗实训、毕业顶岗实训“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出一条“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学用一体”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教学改革的积极成果。

一、以编制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为保证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性、实现目标的有效性、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及培养计划的可操作性,学院在编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组织系领导和专业教师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本地的宾馆酒店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了解行业企业用人的岗位需求,邀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教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形成较强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多年方案执行过程中,根据社会发展、行业态势及人才需求新变化,通过召开实习企业和实习学生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形成目前适应高职人才培养层次、企业岗位需要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为途径,培养适应现代宾馆酒店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酒店管理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胜任四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的服务员、领班、部门经理等工作岗位需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突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学模式上,采取“2+0.5+0.5”运行机制。即两年在校集中理论学习与专业课程实训,半年企业集中教学顶岗实训,半年企业毕业顶岗实训。两年在校的集中理论学习、专业课程实训与半年的企业集中教学实训是学院的刚性要求,必须保证;半年企业集中教学顶岗实训,以保证学生多岗轮换和企业用人的连续性为基础,实训时间可安排在第三学期,也可安排在第四、第五学期,实现工学交替,学用一体;半年毕业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以校园招聘会为平台,采取集中与分散、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二,实践教学上,实现课程实训、教学顶岗实训、毕业顶岗实训三位一体。课程实训与课程理论教学同步进行,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练、现场操作三个环节,在多媒体教室、校内实训室、市区实习基地完成;集中半年时间,在校企合作企业进行教学顶岗实训,实行定期轮岗,集中管理,校企统一考核;半年时间的毕业顶岗实训,实行集中与分散、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在校企合作企业和招聘用人单位进行,由校企统一进行毕业实习考核与鉴定。第三,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上,突出实践性。强调理论“必需、够用”为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学时比例达到4.5:5.5,以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第四,专业课程设置上,突出职业岗位性。针对宾馆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康乐、酒水酒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岗位与部门,开设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酒水酒吧服务与管理、酒店营销学、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针对涉外宾馆酒店对外语水平的要求,开设有酒店专业英语,突出学生口语与翻译能力训练;针对宾馆酒店对个人整体形象与综合素质的要求,开设有公共关系学、酒店礼仪、形体训练、酒店管理概论、服务心理学、饮食文化、酒店法规等课程。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较好地适应了社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要,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二、开展专业课程校内外实训,培养学生核心应用能力

课程实训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集中教学实训、毕业顶岗实训的重要基础。通过课程实训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验证,书本知识的不足得到补充;可以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有直观的理解和认识,对未来工作的选择有明确的目标;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定位有明确的依据。为此,我院采取教师课堂演示、学生校内实训室演练、校外实训基地现场操作三个环节来完成。教师课堂演示、学生校内实训室演练在校内交替进行,教师通过基本理论讲授、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物品摆放与使用技巧展示等,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校内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礼仪形体训练房等,进行模拟操作演练,提高学生前厅、客房、餐饮等项目的服务与接待技能。学期结束前的集中训练是课程实训的关键环节,为此,学校与市内文峰宾馆、天上人间大酒店、国际大酒店、金满楼大酒店、王朝大酒店等签订实训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每学期结束前集中3-4周时间在前厅、餐饮、客房、会务等岗位,由领班或部门经理具体指导,进行一线的现场服务与接待,以掌握前厅接待服务、客房接待服务、餐厅接待服务、会议接待等的工作规范与技巧,感受实际工作中“三厅”服务管理的标准,接受行业对课堂理论知识的验证。由酒店企业根据学生实训表现,做出课程实训综合评价与成绩评定,结合任课教师理论与模拟实训考核,各按50%计入课程考核的总成绩。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学生的技能得到锻炼,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信心,企业对学生的敬业精神与专业技能也给予了积极评价。

三、开展工学交替教学顶岗实训,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社会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表现出强劲的需求,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年的理论学习与不间断的课程实训,远不能适应现代酒店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进行为期半年的集中专业教学实习是十分必要的。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来说,作为教学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的集中教学实习,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训练、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关键。对企业来说,可以减缓招聘人员的压力,降低培训成本与资金运营成本,也为储备管理人员打下基础。从学生自身来说,可以使他们提前成为“职业人”,强化岗位专业技能,增加经济收入,增强职业竞争力,缩短为就业所耗费的时间。 为此,经校企双方平等协商,我们分别与上海复旦皇冠假日大酒店、上海佘山艾美大酒店、华山宾馆、福建荣誉酒店集团、苏州海悦花园大酒店、合肥海汇假日酒店、浙江海宁酒店集团公司等签订了校企合作的教学实习协议。多年来,我们相继组织多届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护送下分赴以上酒店进行为期6个月的教学实习。酒店安排专人统一管理,实行统一服装,免费食宿,定期轮岗,购买保险,津贴待遇定时发放。实习指导教师与酒店企业和实习学生保持热线联系,及时反馈信息,处理问题,积极协助酒店切实保证实习有序进行。实习期间,由酒店负责人根据学生不同岗位的工作表现,逐项填写《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习鉴定书》,作为学校对教学实习学生考核的依据。院、系领导定期走访实习企业,与酒店领导交流,看望实习学生,召开学生座谈会。企业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赞他们适应岗位角色快,专业应用技能强,综合素质表现好,希望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学生也对酒店的规范管理、安全有序、专业技能得到应用与提高十分满意,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信心。

四、开展分类指导毕业顶岗实训,培养学生就业综合能力

毕业顶岗实习是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桥梁,是学生展示知识、能力、素质与顺利实现就业的平台。为此,我们以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为契机,与华山宾馆、福建晋江大酒店、合肥海汇假日酒店、浙江海宁酒店集团公司等单位,就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与就业进一步沟通,因为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对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普遍看好,学生对企业的工作环境、人文关怀、事业发展普遍认可,多数学生有回到原教学实习企业的愿望等方面做基础,所以,校企双方愉快地达成多项协议:回到原教学实习企业的学生,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免除试用期,签订就业协议,享受与本单位正式员工福利待遇,并给予一定的学历补贴,表现优秀的,直接提拔重用;协助学校继续做好学生的顶岗实习、毕业考核与毕业鉴定工作;帮助学校积极推荐没有回到企业的同学到其他宾馆酒店进行毕业实习与就业;学校通过后续学生教学实习等方式,满足酒店因部分学生离开而对岗位人员的需求。这样的合作,形成了一个工学交替的供应链,既保证了毕业生的顶岗实习,又实现了学生的稳定就业,既保证了学生的教学实习,又稳定了学校的实习基地,实现了学校与市场的对接,培养与就业的对接。

五、专业特色和应用初步显现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酒店管理专业已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2010年被安徽省教育厅立项为省级特色专业,教学改革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得到评审专家的充分肯定。其特色和应用情况主要体现为:

(一)制定了符合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酒店管理专业“2+0.5+0.5”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执行中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进行修订与完善。

(二)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实训、教学顶岗实训、毕业顶岗实训”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初步形成了“早实践、多实践、三年实践不断线”的实训格局。

(三)建立了一批满足教学改革实践需要、稳定巩固而又运行高效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四)实现了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学用一体”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达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互利共赢,学生、家长、学校、企业、社会五方满意。

(五)实现了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办学思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要无缝对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

(六)建立了运行良好的校企资源共享机制。实习酒店为学校提供学生实训基地、校内实训设备、技能大赛和大型活动赞助费等;安排专业技术骨干作为实训指导教师,承担实训课程教学,成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定期举行行业企业发展专题讲座等。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协助管理学生实习,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进行员工培训、市场拓展等。

(七)建立了运行良好的校企共同考核机制。学校制定实训方案,指派专业教师进驻酒店,按学院要求进行考核。酒店制定实习规程,专人管理,按企业员工要求,进行考核与评定,保障实习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部分学生因工作业绩和综合素质突出及时走上管理岗位,得到企业的充分肯定。

前厅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教材研发 双师素质

目前,我国高职专业教材的开发大多还是以学校为主,导致教学内容与工作的联系被割裂开来,造成教师难教,学生厌学。高职专业教材如何满足学生的需要,如何使社会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真实地反映到学校,使开发的课程满足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校企合作共同开发。

一、高职校企合作教材编写理念

“以行业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是高职校企合作校本教材的编写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让学生亲身经历完整的典型工作过程,通过在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实践学习,从而获得综合职业能力。

1.按照高职高专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编写教材

教材编写团队必须广泛吸纳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行业专家及管理者的参与,根据学校教育理念、学生需要和社会需求进行教材开发。高职教材编写应避免成为本科教材的翻版,或是本科教材的压缩。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设计,同时避免过分重实践缺乏理论性,使高职校本教材的开发走向兴趣主义,学术性得不到保障。高职高专的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与需求,教材应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培养相互协调,既要传授“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能说、会做”的职业能力。

2.让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工作领域、贴近工作过程、贴近工作任务

借鉴国外先进职教理念,把岗位需求作为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把企业实际工作程序引入课程设计中,把学生终身职业教育理念引入教学设计之中。以职业岗位和相关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和工作任务、案例为主体,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团队合作、创业精神、企业文化等纳入教材编写中,培养学生职业态度、职业规范和职业习惯。校企合作教材由校企双方共同编写,从课程标准制定、教材框架的设计到教材内容的选取,都需要企业参与。在编写教材之前,深入了解该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情况,该类企业有哪些部门,各个部门都怎么分工,做些什么,了解所有岗位的设置情况,了解各岗位有哪些具体要求,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等等。有了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参与,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工作领域、贴近工作过程、贴近工作任务。

3.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企校合作教材开发模式

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进行必要的专业沟通,开发者从行业获得教材开发的充足信息和技术支持。更新校企合作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正确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路。具体在教材开发中,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的开发意识,在教材开发的内容设计、形式编排、教法配套、鉴定评估手段方法选择等方面要充分融入“学生发展”为主线的理念,在教材开发前做好需求和先前知识能力分析,开发中和开发后要求学生参与评估反馈,使整个开发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确保能力本位的教材开发顺利实施。

4.以提高从事职业的专门技术和综合能力为出发点

职业能力包括两个方面: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关键能力。职业专门技术能力是指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门技术能力,主要是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从事基本职业工作的能力。关键能力分为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即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组织开展工作的能力等。在教材开发过程中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面向整个工作过程,把职业需要的技能、知识、素质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在培养职业专门能力的同时培养关键能力。

二、校企合作为教师双师素质提升提供途径,为校本教材的编写质量提供保障

没有具备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广大一线教师,高职校本教材的开发将是一句空话。以学院酒店专业英语教材开发为例,酒店服务与管理英语是一门英语和酒店服务与管理在综合一起的专业英语课程。课程综合化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理想的职教教材编写教师必须是学深艺高的双师素质专门人才,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与动手能力、现场教学与实训指导能力、分析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还要有经营能力和市场意识。学院专业英语教师与企业密切接触,开展合作研发教材的探索。参编教师与企业勤沟通,定期召开研讨会,从行业获得教材开发的充足信息和技术支持;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专业英语教师深入企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实践,了解第一线的服务操作,从实践中获取大量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得到学生帮助,编辑《学生实践论文集》《实习中的典型案例》,更好地提升专业英语教师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从而大大促进了双师素质的提升,保障了校本教材的研发质量。

三、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双师素质提升

校企合作研发教材有利于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要求完全打破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之间的界限,以工作任务为纽带把这两类知识整合到统一的课程中。学生通过完成若干具体“工作任务或项目”,从做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实现全面素质的提高。学院在校企合作教材《酒店服务与管理英语》的使用中对此模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例如,在讲授“前厅部英语”一章时,带领学生去校企合作酒店或模拟前厅实训室授课,把课堂转移到学生未来的真实或模拟工作场所。首先让学生熟悉前台环境设备,用英语介绍前厅服务员的日常工作职责及应具备的个人素质;然后借助电脑、住宿登记表、房卡、收据、复印机等实物讲解为客人办理入住登记、结账离店工作流程,检查学生对前厅服务工作英语对客服务功能句的掌握情况;最后,根据酒店前厅服务员的日常工作情况,为学生设计了四个英语对客服务实训项目。实训项目一:Receiving a guest with a reservation 接待有预订客人;实训项目二:Receiving a walk-in guest接待无预定临时入住客人;实训项目三: Paying the bill in cash 现金结账;实训项目四: Paying the bill by bank credit card银行信用卡结账。教师介绍并实际操作演示每一实训项目之后,由同学分组分角色根据教师预先设定的情景进行真实场景的模拟演练,完成客人在客房或不在客房的各项客房个性化服务和常规服务。

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因此,专业教师要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提升双师素质。同时,案例教学法也促使教师深入到企业实际工作中,广泛地调查研究,搜集企业服务与管理资料,进行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合教学需要的经典案例。

前厅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外事旅游 改革 实践教学体系 整合

外事旅游专业培养的是社会需求量大,与社会的经济建设联系密切的酒店、旅游业初中级服务型专门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外事旅游专业要办出特色就应重视密切联系社会、争取旅游业的支持。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听取行业意见,不断修改和完善课程计划。强化课程的就业导向性、行业适应性、内容实用性和教学实践性,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搭建自主发展的舞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为学生开辟一条通向实用型技术人才的捷径。

一、整合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技能教学质量

1、加强教材和大纲的研究

贯彻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本着少而精原则,突出重点,制定本专业的能力教学体系。应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旅游管理的发展需求和学生能力的发展需求,调整外事服务专业原有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方式。变“学科系统课程”为“专业模块课程”(餐厅、前厅和客房、导游等模块),变“课程统管”为“课程自选”(增设选修课)。改变过去“课程结构统一、学制年限统一”的管理观念。在转变管理观念的同时,注意发挥外事专业教研室的教学管理职能,由外事专业教研室的教师参与制订专业课程设置计划,更新和调整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使其具有更大的弹性。

2、整合教学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学内容要科学合理,符合教学规律,同时要突出适应学生将来就业上岗的现实需要,避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养成的脱节和分离。要重视构建综合的课程体系,如外事服务专业的理论知识部分由于课程编者不同,有重复内容出现。如《礼貌礼节》第三章内容和第六章中有关宴会内容与《客房服务》、《餐饮服务》的内容相近;《前厅服务与管理》中的内容与《客房服务》内容重复。因此在构建外事专业的课程体系时把《礼貌礼节》的第三章内容和第六章中宴会部分内容整合到《客房服务》和《餐饮服务》中。把《服务语言与艺术》中“服务语言应对一百例”整合到《餐饮服务》和《客房服务》中,并在实训中随时使用。把《礼貌礼节》第二章中关于站姿、坐姿、走姿、引领、微笑服务、目光交流训练等整合到《形体》训练中,而在餐饮和客房摸拟实训中随时按要求使用。把《菜点酒水知识》整体整合到《餐饮服务》中,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把《前厅服务与管理》与《客房服务》整体整合,同时把《前厅服务与管理》中的“常用服务用语”整合到《旅游实用英语》中,而在客房服务实训中按要求随时使用。增设了餐厅服务英语口语课程,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及岗位待遇。

3、优化训练方法

技能教学有多种方法,应结合不同的内容、设备和训练目标,总结出适合外事服务专业学生特点的技能训练方法。在外事服务专业的教学中可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摄像观察法、演示法、竞赛法、榜样示范法等教学方法。如《礼貌礼节》、《服务语言与艺术》、《前厅服务与管理》等课程属专业理论课,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性较强。如果就在教室里进行讲授,脱离实训,那么就会给学生一种水中之花、镜中之月、空中楼阁之感,枯燥乏味,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更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因此外事专业承担这几门课的教师采用行为导向教学中的模拟教学法,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服务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外事服务的中餐宴会摆台、西式铺床等技能的教学中,例如:老师先操作,摄制成录像带,在全班放映,给学生一个感官上的刺激,然后再进一步示范,教学效果显著,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为规范的操作要领。我校外事服务专业的学生在参加全市职业技能大赛时囊括了比赛的所有名次,受到了市领导及所有观众的一致好评。

外事专业成绩统计表

转贴于

二、采用选修课等形式建立“一凭多证”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在高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开设的选修课有导游证培训班、汽车驾驶与修理、汉字录入、flash动画、网页制作、旅游服务英语口语、舞蹈、声乐、电子琴、手风琴、电钢、竹笛、葫芦丝、科技制作等培训班。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业余时间兼选自己喜爱的其他专业的课程,为他们考取其他专业的技能等级证书奠定了基础。我校的各个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中初级职业技能鉴定。如我校外事专业的学生毕业时不仅获得了中级客房服务员、中级餐厅服务员技能等级证书,有的学生又分别考取了汽车驾驶证、计算机等级证书、导游证、普通话等级证书,真正实现了“一凭多证”,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为学生的发展夯实了基础。这也符合教育部对中职生实行“双证制”考核要求。同时通过这种训练,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相关能力。

三、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条件建设高质量的实践基地,为实践教学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各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大了在政策制度的制订、经费投入、队伍建设等方面建设的力度。同时,学校根据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对原有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和利用,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合作,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内外实践基地。

1、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在整个中职教育过程中,实践教学任务重,一些基本的实践教学任务必须在校内完成。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内实践基地,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学校耗资300多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综合实习楼,内设多功能歌舞厅、可容纳300人同时就餐的餐厅、供学生实习、就业。学校对原有的模拟客房、模拟餐厅进行了重新装修,添置了满足现代化教学实习的设施、设备。

2、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是教师和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以及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训导的重要途径,是人才培养能够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场所。应充分发挥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到现在为止,我校共建立外事服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30多个。包头宾馆、包头一电厂、包头交警支队、金盾酒店、民航大厦、兴苑酒店等本地区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联办关系。在学校中率先走出本地区,与天津、北京、广州、珠海、深圳等地的服务部门建立了联办关系,与北京的醉翁亭酒家签订学生实习协议,与首旅集团签订了长期联合办学协议,学生教学实习期间,受到了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前厅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职教育 酒店管理专业 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2004年,我国政府作出了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此为契机,中等职业教育中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也应审时度势,针对专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新确立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突出实践性教学,进一步改革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要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当前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陈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成长。

1目前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

1.1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从中职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讲,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初、中级酒店管理专业技能人才,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但是现在很多中职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普遍偏杂、偏高,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提高到中高级酒店管理人才的高度。在课程设计上偏杂,既有酒店管理,又有导游与烹饪专业,虽然说学生的知识加深了、知识面更宽了,但是却忽视了职业教育的本质,也就是以实践经验为主的培养模式。这样做虽然能够让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但是受客观上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培养时间和空间影响,所培养出来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达不到酒店管理“专”的要求,违背了职业教育的特点,违背了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1.2学生素质的培养没有放在人才培养重点之中

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职业教育的日益深入,在教师、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上的种种误区逐渐显露了出来。(1)有的教师认为在校的学生只要熟练掌握了本工种、本专业的技能就具备了进入社会谋生发展的本领和能力,而忽视了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的培养。(2)部分教师常常把职业教育片面认为是一种培养目标十分简单、突出实用技术培养的就业培训,而削弱甚至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与提高。(3)一些学生的素质来上学不是为了学好知识与技能,而只是为了拿文凭、拿毕业证。(4)学生对将要踏入的社会缺乏认识,没有生存危机感,对就业途径存在误区,没有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愿望和动力。综上所述,由于传统的技工、职业教育中的某些观念误区,偏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种种误区已严重阻碍了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此在职业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3酒店专业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广西部分中职学校酒店专业教育体系已不能跟上本地酒店业发展的步伐。 许多职校的教学模式还是采取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模式,一般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学过程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没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能力考查,还是沿用传统的考试模式。 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不大,理论知识掌握不深,动手能力一般,专业技能水平低。毕业生的能力得不到行业的认可,缺乏社会竞争力。

1.4资金投入不足,实训室设施设备落后

虽然近年来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将大量资金投入基础教育,但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目前广西部分中职学校缺乏符合星级标准的现代酒店专业实训室。许多的中职学校,实训室教学设施设备不完善,资金投入明显滞后,使得现代化教学理念无法进行,跟不上星级酒店行业发展的步伐,严重影响酒店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例如有的学校的酒店专业实训室是按照20世纪90年代时期酒店行业标准建设的,一直沿用至今,设施设备早已不符合当今酒店业的要求。设施的不足使得学生只能进行中餐宴会摆台和客房西式铺床技能操作训练,而其他技能只能靠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学校无法提供实训条件。

1.5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专业建设离不开优秀的专业教师队伍,酒店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教师如果没有从事过酒店相关工作,通常只能照本宣科,学生也就不能对这一行业有深刻的认识。目前,中职学校的酒店专业教师大多数都是科班出身,从高等院校毕业就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缺乏酒店工作经验,对酒店业的运转规律、操作规程、服务理念等都缺乏深入的认识。而且酒店专业的教师由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多年都不接触酒店行业,导致思想僵化,教学模式死板,使教学内容与酒店行业的操作标准出现严重的脱节,“双师型”教师的缺少,使得专业教师缺乏实习指导力度,造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弱。

2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对策

2.1科学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应该脱离职业教学的培养范畴,应该明确能力培养在专业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正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中低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定位。具体来说就是在专业知识教授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专业知识向酒店管理应用能力转化,同时积极为学生创造实习、实训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熟悉该专业的就业要求、熟悉该专业的岗位职责要求,以正确定位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今后真正走向就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中职院校应该明确酒店管理在整个专业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其他专业培养,如导游与烹饪专业等在实践教学当中应该让位于酒店管理课程,在保证酒店管理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才能适当开展其他专业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主次颠倒、轻重不分后果的出现。

2.2注重学生的德育、专业和社会综合素质的培养

德育方面主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追求,培养为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奉献精神。养成遵守纪律、谦让助人的良好品格。以保证在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够成为有文化、有道德、讲文明、懂礼貌的合格人才与守法公民。专业素质方面包括基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在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探索能力等基本能力。要加强学生们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要他们摒弃以往“从一而终”的老观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是专业技术人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专业技能为主,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形成主要靠实践,所以实践教学是专业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社会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指的是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虽然这些在中小学已经被提及了,但针对职业学校和技校的现状来看,学生在这些能力上仍有一定的欠缺,素质不高。这就要求我们在职业教育中也要同样重视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

2.3工学结合上要校企合作,加大投入建设符合现代标准的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高仿真工作过程模式),即按照酒店的工作过程来布局设计实训室。一般该专业的培养方向为餐厅服务员、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那么该专业的实训基地主要由饭店的餐厅、前厅、客房三部分组成,为学生构建高仿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情景。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主要是教学而不是生产(接待),用来满足实训教学、单项初步技能训练、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整合、特殊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以工作任务为单元的简单综合技能训练等教学需要。社会培训、技能考核鉴定、技能大赛的承办都可以在这类实训基地中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布局分餐厅、前厅、客房三大块,并完全按照酒店运行对物质环境特别是空间的要求来设计。规模可以比酒店的小,但基本格局应当一致。空间的装饰,包括灯光、窗户、软装饰等要模仿酒店的真实场景。例如餐厅可以分为中餐厅、西餐厅、日本餐厅等,中西餐厅内分设宴会厅和团队厅,各餐厅还要附设备餐间、洗手间、会客区、衣帽间等。为了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可以把团队厅设计为多功能厅(兼作零点厅、自助餐厅等),也可以把团队厅用屏风隔开兼做宴会厅。同时在团队厅一侧墙上安装投影、电子白板等教学设备,使团队厅兼具教室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