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行实训总结

旅行实训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旅行实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旅行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现今,各高职院校根据国家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市场的需求,纷纷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市场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提出校企合作的人才订单式的培养模式。旅游管理旅行社行业与酒店行业对人才需求量的差别,使其无法使用酒店专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单个旅行社企业或部门对人才需求量较少,不可单独成班,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有所差别,造就了以旅行社就业岗位中最缺的计调与外联岗位订单式培养人才模式的产生。

因旅行社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不是与1-2家企业,而是多家企业,各企业的需求不同,要求技能不同,这种人才培养特殊模式不是传统教学模式能够满足的。怎么通过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呢?

一、订单式培养模式运作下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一)国家新形势下,旅行社服务网点的扩张急需计调、外联岗位综合型服务人才

2014年8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31号),明确要求:“各地要破除对旅行社跨省设分社、设门市的政策限制,鼓励品牌信誉度高的旅行社和旅游车船公司跨地区连锁经营。”而根据2015年10月9日的《国家旅游局关于放宽旅行社设立服务网点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旅发[2015]211号),“允许设立社在所在地的省(市、区)行政区划内及其分社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的行政区划内设立服务网点,不受数量限制。”这条规定的出台也就预示着各旅行社的服务网点将会迅速扩张,抢占市场先机,而旅行社更加缺乏旅游专业的优秀人才。

据笔者对四川省内国旅、中青旅、康辉、光大等旅行社的岗位调研显示,旅行社服务网点需要集计调、采购、外联营销于一体的综合型高技能人才,针对旅游消费者采取“一对一”的营销客户管理模式。员工从接待旅游者咨询、签定旅游合同、采购相关旅游产品、售后服务均为同一位员工完成(不包含带团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的忠诚度,减少销售成本,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而国家对旅游网点政策的开发,会促使各大旅行社考虑扩大网点,抢占市场,就更急需集计调、外联与一体的综合型服务人才。

(二)旅行社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下专业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一对一”的营销客户管理模式需要员工掌握计调、外联营销方面的综合性知识,而传统的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旅行社的工作流程来设置课程,每门课程的内容虽有少量交叉内容,但均独立形成一套课程操作体系。学生从进入公司到独立上岗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目的在于缩短企业培训时间,减轻企业“二次培训”的费用。针对旅行社专业学生订单式培养的特殊性,一个班级可能多个企业,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达到这种效果。

由图1-1可以看出,传统模式下计调与外联业务课程的教学安排远远不能满足订单式培养人才模式下企业的需求。传统教学是学院与某1-2家旅行社企业合作,共同完成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安排会偏向于这家企业的业务性质,参与教学的企业骨干的业务专向水平进行教学内容和实训的分配,可能会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偏颇。为了适应旅行社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各签约企业对学生技能要求的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了必然。

二、计调、外联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按签约单位的人才培养要求进行课程设计

订单式培养需满足签约单位的岗位人才要求,以各签约单位为核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各签约单位的岗位人才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各企业需要增加相关企业文化的介绍,并定期加强同学们的企业归属感;因各企业单位的业务范围,对国内接待计调、国内组团计调、出境组团计调、入境接待计调进行有选择地重点化教学;将学生校外实训固定地点改为签约企业工作地点;外联销售的实训结合校内与校外进行真实演练,签约学生就校内或附近单位进行旅游产品销售。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协助理论教学

在理论课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单纯依赖教师讲授的方法,采用教师启发、小组讨论、小组辩论等方式促进互动式教学。将重要理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问题提问的形式引出,循序渐进地引导、鼓励学生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讨论或协作学习。

(三)教学以企业教师为主,专职教师为辅的“双师型”团队

转变校内专任教师的职能,以专任教师为辅,配合企业教师进行授课。专业课程的内容设计由多所签约单位共同协商,尽量避免签约单位企业教师工作与教学时间上的冲突,满足对人才需求的课程内容要求。打破以往传统教学中,校内专任教师唱“主角”的地位,让专任教师做企业教师的助手,加强教师与企业的联系,一面培养校内专任教师的技能,一面强化与企业的合作,形成真正的校企联合办学,共同培养企业人才,最大限度地资源整合。

(四)实训方式采用真实工作场景

课程实训场地包括校内实训场地与校外实训场地。校内实训的实训内容与实训效果考核均由签约单位的企业教师负责,企业教师由于工作安排无法到校监督,校内实训的监督工作则由校内专任教师负责,保证校内实训的顺利完成。校外实训是安排签约学生到其签约企业单位实训,跟随企业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训的教学。因此,整个课程的实训均为真实工作场景实训,紧密与上岗岗位结合,充分构建校企联合的计调、外联岗位实践教学平台。

(五)学生考试考核体系的设计

三、总结

旅行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建设

旅行社是专业为旅游者提供和安排旅行游览的服务机构,是旅游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是旅游业的中枢神经。根据旅行社经营管理的需要,通常将其主要业务设置为外联、计调、导游三大部门。通俗来讲,外联部门负责推销旅游线路及服务产品,计调部门负责旅游产品的组织设计及操作,导游部则负责安排导游人员将旅游产品转化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三大部门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协同配合助旅游者实现美好的旅游体验。

一.课程的地位及重要性

如果说旅行社是旅游业的中枢神经,那么,计调部就是旅行社的中枢神经,是组织、协调旅行社内外部各项业务的核心,要求计调人员应具备较强较高的能力素质,包括具备广博的知识、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同时要全面掌握旅行社的各项业务技能,因此,旅行社计调实务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实操性较强的核心必修课程。

二.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方向或导游方向)受限于师资及实训条件,课程设置往往倾向于外联和导游岗位的技能培养,对于计调岗位的技能培养关注较少。课程设置方面具体体现在,旅行社计调部分的内容被整合到旅行社经营管理或旅游产品设计等偏理论教学的课程中,以致实操性较强的旅行社发团管理和接团管理部分被弱化,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很难掌握到这些核心的实操技能。

(二)课程师资力量不足

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配置通常采取专职理论教师与兼职企业教师相结合的形式,专职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兼职教师具备较丰富的实操经验,形式上,两者互补可以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然而实际上,一方面,由于理论教师往往需要承担教学、科研等繁重的工作任务,参与企业锻炼的时间比较有限,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旅行社计调岗位的核心技能,从而导致理论教学缺乏针对性,甚至出现教学内容与现实存在较大出入的现象;另一方面,全面掌握计调岗位核心技能的管理人员或一线计调人员,承担着繁重的日常工作任务,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很难深入思考教学设计,尤其在旅游旺季甚至连基本的教学时间都很难保证。这两方面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往往直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一些实操项目受限于各种原因只能流于形式,学生根本无法真正掌握计调岗位的核心技能。

(三)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近年来,我们国家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编订了很多特色鲜明的专业教材,极大地丰富了专业教材选择的范围。旅行社计调是一门强调实操的课程,在教材的编订上也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现有的教材普遍采取模块式设计,针对计调工作的内容将课程设置为几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再设置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这样的教材设计很好的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模块式教学设计逐渐显现出了它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教材编订者们往往相对缺乏一线从业经验,有些涉及实操的内容过于理想化,与现实情况还存在较大出入,制约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由于教材编订者们对计调岗位的认识局限,教材的内容考虑还不够周全,例如计调岗位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在教材里就鲜有体现。

(四)实训效果有限

旅行社计调实务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结合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深入、全面的掌握计调岗位的核心技能。目前,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基本都采取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将学生的实习、实训引入真实情境,极大的缩小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在很多相关课程的教学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坚持过程导向,调整优化课程设置

“后精品课程建设时代”的显著特点是:课程建设更加强调关联性、实践性、可持续性与共享性。[1] 计调作为旅行社的三大核心业务之一,是承上启下、连接内外的枢纽,关系到旅行社日常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从事计调工作需要综合全面的掌握旅行社各项业务。

其次,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应坚持过程导向。坚持过程导向是指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深度融合工作对象、手段、组织、环境等要素,把实际工作任务开展为学习任务,用项目课程等表达出来。[2] 据此,旅行社计调作为后续课程应单独开课,给足学时,结合学生前期对旅行社的了解,针对计调工作的三大核心内容进行模块式教学,即产品开发与设计、发团管理、接团管理,使学生能知其然亦能知其所以然,从而全面掌握计调工作的要领。

(二)坚持双向合作,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计调课程较强的操作性对师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渠道拓宽师资来源,是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最有效途径。

一方面,积极为行业人员走进课堂创造条件,加强行业人员与校内理论教师的交流,协助行业人员进一步提升其理论知识储备,激发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吸引大量业务娴熟、经验丰富的行业人员参与课程教学与实训指导;另一方面,结合学生中长期的校外实习实训,鼓励理论教师积极走出校门,扎根企业,全面、深入的掌握旅行社的各项业务,提高其实践能力,从而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计调工作的核心技能。

(三)贴近行业实际,加强完善教材编订

针对目前旅行社计调相关教程存在的普遍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改善:

其一,聘请行业专家、行业人员对目前各旅行社计调工作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调研,了解计调岗位最新、最流行、最普遍的操作流程与操作规范,针对目前教材中存在的与现实出入较大的部分进行修正;沿用模块化的课程设计模式,结合计调工作实际操作中最普遍、最容易出错的问题设计任务,让教师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以便强化学生的认识与理解。

其二,针对计调工作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补充相应模块,具体应包含常用交通工具乘坐常识(包括公路、铁路、民航、游轮客运的相关规定及常识)、餐饮及酒店住宿企业的产品知识、景区景点、娱乐购物方面的常识、出入境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这些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在计调相关操作中游刃有余的调配相关资源,真正达到模块化教学的任务要求。

(四)创新仿真情境实训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习实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然而,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除去第一年的基础课程以及最后半年的毕业实习就业环节,真正用于专业学习的时间也就一年半,对于旅行社计调这样注重实操的课程,往往等不到学生毕业实习才去实践,必须将这种实践提前到教学环节落实。

计调工作比较特殊,在教学环节中构造仿真情境实训,既能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又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接近真实的实践感受。因此,《旅行社计调业务》教学情境和工作任务的提炼应更规范化、标准化,顺应行业变化,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使情境和各项“工作任务”的设置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统一。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具体实训设计方面应根据计调工作的真实情境设计实训任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供相关实训资源(包括团队信息、产品价格、市场供给等相关资源的真实数据),结合计调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按照计调工作的时效性,指导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最后结合学生的实训结果进行总结,从而真正达到课程实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凤云.高职院校应对“后精品课程建设时代”的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5- 7.

旅行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考核模式;改革

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理应依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人才规格定位,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使办学更贴近市场;理应尽快突破困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育人模式和就业水平三个主要瓶颈,使专业特色更加突出,育人效果更加明显。简而言之,就是要构建“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方式。

一、“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目标必然体现在教学模式上

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式应体现这些特点: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以技能培养为主。在专业学科的总课时分配上以及专业课程的课时安排上都要体现出这个要求,还要求在技能训练操作上要有一定的质量。第二,阶段实训与集中实训相结合,以阶段实训为主。其一,学生技能培养应循序渐进;其二,目前专业课教师有限,如要采用集中实训的方式有一定困难。当然,集中实训应该考虑,如安排在第五学期的学生下厂顶岗实习环节。第三,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相结合,以个性培养为主。技能培训在企业、在市场,可谓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那里有无数的课题可以探索,那里有多个角色可以扮演,在实训中可以培训学生的各种技能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应该提供各种有利环境和条件,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以张扬和发展。

教学的功能是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实际的适应社会生活的多种能力,教学的重点在学生而不是老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做中学”的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职业素质要求的提高,靠单一的“讲解—接受”或“示范—模仿”模式远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故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进行改革。由于高职院校强调的是动手能力,针对科目特点可采用以下手段:

1.环境教学:充分利用具有仿真的职业环境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在的智能。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评估学生的表现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领悟所学内容,同时,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会对加深学生的理解力起到一定作用。

2.体验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具体的顶岗操作来直接获得职业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就业及角色转变做好准备。这种方式我们可用在毕业实习方面,让毕业生下厂实际锻炼,让企业和毕业生零接触,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条件。

3.合作学习模式:在学生已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由老师提出一个小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协调、沟通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积累相关经验,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加强人际交往能力。这种方式用在课程设计方面,如老师给一个题目由各个学生从各方面收集资料,然后将各种资料汇总,从而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同时,还应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使用电子教案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在专业基础课中由于采用整和思路,使大量的课时被削减,可采用讲座的形式,结合现在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讨论学习或针对某个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在实习方面,充分进行现场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在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使他们能愉快的学习,在个体职业技能和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又强调了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培养了个人责任感和克服困难的信心。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有助提高教学的效果,从老师来讲也是提高自身知识与能力的一种手段。可见它的必要性,同时它也是高校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必须探索“以能力为本”的考核方法

考核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采取什么样的考核方法是由教学目标来决定的。“以能力为本”的考核方式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试卷”的考核方法。这种考核方法是否可以作以下考虑:把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结合起来,以技能考核为主;把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结合起来;把个人实训考核与集体实训作业考核结合起来;把实训的阶段考核与集中考核结合起来,以阶段考核为主;把实训过程表现考核与实训作业考核结合起来;把考核评分与考核评语结合起来,以考核评语为主;把达标考核与选拔考核结合起来。

为了使学生能更快速地掌握专业知识,我们需要不断地改革教学模式。同时,为了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课程的考核方法,以期督促学生更加自觉地学习,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必须走一体化产学研结合之路

旅行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旅行社管理,教学方法,滞后,改革

 

《旅行社管理》课程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包含旅游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知识的应用型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旅行社职业经理人”而不是“旅游管理人才” 【1】。因此,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旅行社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旅行社管理与技能方面的系统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管理中进行导游、接待、计调、外联等具体的实务操作,并且在应用中发展创新思维。

一、《旅行社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滞后

大部分高等院校在《旅行社管理》课程中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滞后,基本上都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课本知识,教师很少在指导学生自学、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地论证某个观点上下功夫,学生慢慢地对教师讲授产生了依赖,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方法显然很落后,根本没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教师很少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下功夫

“要想培养出第一流的学生,必须拥有第一流的教师队伍;要想造就高质量的旅游专业人才,就必须造就高素质的旅游专业师资队伍”。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因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关键在于教师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现代教学理念是否真正树立起来。尽管一些教师对教学方法改革有一定认识滞后,但真正付诸实践的却为数不多。

二、《旅行社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滞后原因分析

1. 学校方面

就学校来说,是重视教学方法改革的,但多是停留在会议和文件上,在实践上却缺少必要的措施,特别是实验实训条件跟不上。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型人才的培养,仅有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不行的;还应该与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2. 教师方面

一是有些教师传统思想严重,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注入,习惯于“一言堂”、“照本宣科”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二是一些青年教师从一个学校毕业后又进入到另一个学校工作,实践经验不足,或是掌握的实践知识已于旅行社行业的快速发展脱节,无法用实践知识指导学生学习;三是有些教师忙于科研,忙于评职称,忙于兼职赚钱,兼课多,无心或不愿在教学改革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 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校培养的对象,是教学的主体。由于宣传教育的忽视和不到位,以及长期以来受灌输式教学影响,目前许多学生还不能完全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习惯于从教师的讲授中获取知识,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因而在教法改革中,缺乏与教师的积极配合。因此,教育学生,提高学生主体意识,使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配合教师教法改革同样重要。

三、《旅行社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对策

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构建校内旅行社实践模拟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旅行社操作环境。校内实训基地要适应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从导游接待服务和旅行社业务流程操作两方面入手进行建设。建设模拟导游实训室,运用模拟导游软件及环幕设备为学生营造出仿真的景点环境,训练学生的实地导游讲解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由教师根据带团中会出现的实际问题设计各种情景,让一部分学生扮演游客,一部分学生扮演导游,对各种情景进行模拟表演,训练学生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设旅行社模拟实训室,让每个学生在实训室按组团计调、地接计调、财务等角色分组模拟旅行社的运作流程,填写各种相关票据,运用旅行社管理软件和互联网建立模拟客户档案和各个地区的线路资料。

2、培养双师型教师

学校应重视培养双师型教师滞后,给予教师时间和经费上的支持,鼓励教师走出校园,走进旅行社进行顶岗实习,掌握旅行社岗位最新、最前沿的知识需求,在课堂的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真正使用于企业生产的知识,并能够熟练的教授和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实践。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活动的个性化,改变过去教学场所仅限于教室和教师讲授的形式,本文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创新,综合运用讨论、学生参与、案例分析、情景模拟、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1)讨论式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中心问题,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学生个人或小组代表人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达到掌握知识的方法[2]。

运用讨论法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能否讨论起来,各种见解是否能充分表达,讨论是否深入等則在于教师的把握、引导和启发。具体应用到课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摘要求每个小组课下通过走访旅行社做实地调研,总结整理资料,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最后拿到课堂上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目前旅行社企业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2)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3】。

参与式教学方法可以应用于旅行社业务操作运行和旅行社的营销管理这两大教学内容之中。

旅行社业务操作运行旨在了解旅行社内部业务流程,熟悉旅行社团队、散客等旅游业务运作,业务洽谈与产品报价,采购与预订,计调,导游接待等具体管理对象的操作运行。要求学生能够填写各种票据,快速作出团通知单、正式计划书;能够熟练介绍全国常规线路的行程及景点并形成书面资料。

旅行社的营销管理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旅行社营销组合(产品、价格、促销、销售渠道)。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 4-5 人,分别创办一家旅行社,并为其各自设计的旅游线路制定销售价格,选择线路的销售渠道,根据旅行社的资金实力、特色、产品特征为旅游线路制定适合的宣传促销方案。把旅行社各自的产品通过各种途径卖给消费者,并组织消费者实现旅游消费。

(3)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式教学法讲求实践与应用,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该教学法的使用过程中,案例的选择尤为重要,只有案例选择的科学合理,才会在教学效果中真正体现案例教学法应有的优势。案例教学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真实性、代表性和时效性。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除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外滞后,还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很好的区别旅行社管理的案例,并能将亲身经历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生动而有效。

(4)情景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乐学动机的一种方式,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模拟某种情景或景象的教学方法【4】。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优化教学手段,利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会职业工作情境。角色扮演是让学生模拟实际情景,扮演各种角色进行表演的一种趣味性很强的方法。

比如在讲到旅行社门市部对客服务时,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并认为有发挥余地的职位,分别扮演旅行社门市部接待人员、游客、接待部经理等角色,教师根据学生情景模拟情况,指出学生不足之处。学生通过情景教学,既体验到不同岗位工作的服务规程,增进对旅行社职位和业务的了解,同时又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析,相互沟通理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改善自身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技能。

(5)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5】。

比如“开封到洛阳二日游”线路设计项目,教师结合旅行社工作中的实际,给学生下达这样的问题:“假如同学们是旅行社工作人员,请大家分别使用WORD、PPT来完成旅游线路的设计。”在项目开始前,教师要讲授旅行社线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线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开封、洛阳的资源环境和各旅行社的实际情况,给学生下达任务,让学生自己完成线路设计方案。项目开始实施后,首先学生自愿组合,5-6人为一个小组,并选出组长滞后,组内成员将此项目需要的知识进行整理,通过讨论找出一个本小组认为最合适的项目实施方案。其次,各组在组长带领下制定实施计划,对组员进行任务分工及完成的时间要求,并在规定时间内交给任课老师。最后,项目完成后安排课时让各组派出代表进行策划成果展示和讲解,从中评对比出名次并分析各个策划项目的优点和不足,对每组成果进行点评,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有欠缺,如何改进。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到最后将产品生产出来,能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四、结语

《旅行社管理》这门课程要想达到教学目标,培养高技能的旅游人才,满足旅游企业的需求,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具备相当的知识、经验和技巧,与时具进,不断提高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同时也需要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逐渐培养学习独立性、自主性,不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早日成为旅行社企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曹华盛.“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探索与实践[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9):31-33.

【2】李景信.启发式教学原则与高校教学方法改革[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7(1):70-74.

【3】牟晓一.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参与式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51.

【4】赵华.情境教学法在《旅行社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高教高职研究,2009,(4):239-240.

【5】孙光.谈项目教学法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8):36-37.

旅行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近几年来,国内绝大多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都存在严重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旅游专业的实习学生成为各酒店或旅行社解决人力资源危机最有效的办法。按照现行职业学校“三段式”教学模式,学生三年级开始步入企业进行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旅游行业淡旺季极其明显,受行业特点所限,旅游专业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间较“三段式”要求至少提前二-三个月,甚至还要长。就目前旅游专业实习教学模式而言,有着许多积极因素,发挥着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1.学校高度重视,精心制订教学实习计划。很多学校将教学实习视为校内教学的延续,精心策划,认真落实,岗前教育,全程管理,指导到位,保证了学生实习处于有序管理之中。因受环境影响,也有教学计划难以贯彻落实的。甚至个别学校把教学实习等同于“半工半读”,因为完成了在校的学习任务,最后的一年时间,就是学生的“实践”机会。至于“实践”的内容、“实践”的要求、“实践”的标准均无设计,甚至有的“实践”与所学专业完全不对口。

2.实训基地积极配合,为教学实习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由于人力资源的严重匮乏,企业完全青睐、依靠实习生填补工作岗位,尽最大可能去满足学校的教学实习安排,以解决企业用工的燃眉之急。但企业毕竟处于对外运营状态,或对实习学生职业能力缺乏信任感,不敢让学生进入专业岗位,选择一些不重要或非专业岗位让学生进行简单但又繁重的工作;或者干脆直接把实习生当成“正式工”进行岗位工作,教学实习计划成为一纸空文。

3.学生初入社会,具有强烈的工作热情,渴望自身价值得到认可。经过在校近两年的专业训练,很想在实践中大显身手,检验一下所学所得,甚至决定着他们是否有意向留在酒店或旅行社继续发展。但实习岗位单调,实习学生在一年甚至一年多的时间内,只能在一个岗位进行“实践”,很难对酒店或旅行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单调乏味的工作难以让学生感受到工作的挑战性或成就感。而突然承担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量、超长的工作时间和过大的体力消耗,使他们在体力上、心理上都很难适应由“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换,导致工作上的不如意或失误不断,加之缺乏及时指导与关爱,心理产生落差,对实习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丧失了在本行业就业的信心和对行业发展的乐观预期,更难以达到提高技能、职业道德水平的实习目的。

二、构建教学实习有效模式的思考

职业学校的实训教学模式必须是动态的、不断创新的。其有效模式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其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有效程度。且模式必定是丰富多彩充满、充满活力的,也必定为旅游企业岗位人才培养所必需的。

1.改变现行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实训前移,设立学生见习期。旅游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实训教学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社会“用工荒”的大背景下,其教学实习安排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让学生见识一下酒店、旅行社的工作环境、服务流程,体验工作艰辛,了解行业发展前景,可以让旅游专业的学生及早地接触专业实境,将教学实习前移至二年级或更早。这种“见识性的”教学实习也可以叫做“见习期”。时间安排不宜太长,一、二个月即可,老师全程跟踪管理,配备优秀专业师傅指导。“见习期”中一定要刻意地树立学生的专业理念,并通过实践让学生获得学习文化课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渴求感,以及提高专业技能的强烈愿望。

2.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不同层次的教学实习基地。学生顶岗实习可安排在五星级酒店,教学实习可安排在四星级酒店,对于一个允许学生犯错的“见习教学”可以安排在四星级以下酒店。旅行社的教学实习安排也应采取此种排列方式。学校在选择教学实习基地时,一定要从企业管理的规范性、社会影响力及与学校的配合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企业领导必须有大局观,从培养未来旅游人的高度,接受学生的“见习”、实习和顶岗。结合学校的教学实习要求与培训计划,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了解行业的发展,看到个人发展的前景。而不是借此名义,进入企业后学生立即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劳动力,失去了实习教学的真正意义。

3.重视实习教学工作,多方合作,共同完成实习教学任务。学校除了要慎重选择教学实习基地外,还要制订系统的实习计划、实习管理制度、实习考核标准和奖惩方案,做好学生实习前的动员教育,选派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服务,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生活帮助和心理咨询,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重视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让家长帮助学校一道对学生进行教育、鼓励,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快速进步与成长。实习指导教师必须高度负责任,在学生尚未正式走上职业道路时,一定要帮助他们确定并实施职业生涯发展的具体目标和理想,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工作的挑战性和成就感,激发爱岗位、爱事业之情。周密的计划,科学的安排,多方合作,教学实习一定会顺利完成。

4.重视过程,做好总结,保证教学实习达到真正实效。每个阶段的实习教学结束后,学校都应组织学生进行认真的总结与思考。通过每一次实习,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在实践中完善与提高;通过实习,感受到校园与社会的不同,体验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同时在实习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正确表达诉求,学会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通过总结,教师应认真查找教育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思路与教育理念,努力让自己从专业思想、技能操作、教育理念等方面与行业发展同步,使每一次的教学实习都能实现升华与完善,真正地达到教学实习的高效。

旅行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36-03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及就业能力出发,利用学校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优势,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职教理念和教育改革的趋势。高职教育中不同的专业,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差异,因此探索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很有必要。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旅游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2)旅游企业为教师提供实践岗位;(3)旅游企业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4)学校派教师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5)旅游企业员工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6)学校与企业以“冠名班”的形式签订协议联合培养学生;(7)校企合作开发、出版教材。大多数学校以前三种形式为主,以第四、第五种形式为辅,第六、第七种形式虽也在实行,但处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另外,大多数学校的校企合作以系部、专业教研室主任和专任教师与企业联系为主,校级领导参与相对较少,同时学校缺少从事校企合作联系与运作的相关部门。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缺乏热情,合作层次浅。旅游企业对校企合作不太关注,往往学校比较主动,大多数旅游企业只是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为教师提供实践场所。只有部分企业愿意派企业员工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或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另外,只有少数企业愿意与学校教师合作开发实训教材、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奖学金等,可以说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经深度访谈了解到,企业人士认为与学校合作不能给企业带来多少效益,企业付出多、收益少。比如学校与旅游景区谈合作,景区方面认为只是单方面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学校不能为景区做什么。旅游企业一般只在旅游旺季用工紧张时,才会希望学校派学生参与实习,但往往会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冲突,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措施和途径

(一)开展市场调研,把握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要加强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对接,加强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加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加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加强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这已经是职业教育界的共识。这五个对接中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对接是前提和基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了实现对接,必须搞好市场调研,做到知己知彼,把握旅游企业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需求。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服务类型的专业,高职学生毕业后更多的在旅行社、酒店等行业从事工作,这些行业对学生有一些基本要求:(1)身心健康:而就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体检状况的调查,每个班都有个别由于身体原因不适合做服务行业的同学。(2)注重形象:旅行社及酒店等行业的工作多为接人待物之类,对学生的服务形象有很大要求,在每年的企业跟学生双向交流和选择的时候,有部分同学无法满足企业对服务形象的要求。(3)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学生将近五年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基本可以达到要求,但文化素养有待提高。(4)服务意识:服务行业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有一定的要求,从表情、语言到行动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但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不自信、不主动等不能够很好的满足行业要求。

知道了目前本专业学生的现状和企业的需求,就能有的放矢去进行专业和课程改革、建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为校企合作打好基础。

(二)用“冠名班”方式为企业定向培养旅游人才

校企合作的实质就是人才培养的合作。为了把今天的学生培养成明天的特定企业员工,我们必须将企业的文化、企业岗位要求等知识和技能提前导入到学校教育的过程之中,提前让学生进行角色认定。为企业用“冠名班”方式进行定向培养,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学校可选取知名旅行社和高星级品牌酒店作为合作伙伴,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签订相关协议。学生入学后,带学生参观合作企业,了解企业情况,企业派专人到校介绍旅游业态和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从而增强对专业的兴趣,进而对企业的认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选择“冠名班”,然后旅游企业人员来校面试,确定入选名单。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由旅游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来学校授课,根据企业的需求定向培养,企业需要什么技能,学校就教什么,尽量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到冠名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解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难的问题。这样学生可提前了解企业概况、企业文化,实习期间能很快融入企业,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增强学生的满意度。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定期开展校企合作方面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减免部分学费,以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企业对冠名班的办学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的开设,从教学过程到教学评价,从师资培训到教学督导,都要和学校深度合作,全程参与。

(三)用旅游企业的岗位职业标准设置课程内容

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其中的服务为宗旨包含两层含义:学校一要为企业服务,二要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就是要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满足其需要毕业生,为学生服务就是为学生提供最合适的课程,用这些课程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我们的学生不太受企业的欢迎,主要原因是我们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不强,归根到底毛病出在现有的课程上。我们现有的课程体系不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本位,而是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本位。学生学的课程在实际工作中无用武之地,企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又没有教过。某旅行社老总反映有的学生发传真连纸都不会放,一个毕业生必须经过一年多的再学习才能上手工作。学校要真正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首先要做到课程设置与企业工作现场无缝对接;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旅游企业有那些岗位,这些岗位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这些都要调研清楚。有的旅行社有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系统,财务单据报表和结算方式等,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校本教材,特别是冠名班的教材。因此我们要大刀阔斧地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做到课程设置企业化,只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接轨。

(四)用旅游企业行家的要求打造师资队伍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高技能的应用人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很多学校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都非常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具有“双师型”身份的教师中,有多少人真正参与过旅游行业一线的实践,是名副其实的“双师”。很多人将具有双证的教师就定义为“双师”,这种理解是不确切的。事实是,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双师型”教师都是“有证无业”,只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却没有真正参与生产、管理一线的工作,没有从业的实践经验。因此,虽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很多,但是质量却不高。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教师行业和不同的企业所属的行业本质是不同的,如果教师没有行业经验,那么职业教育就犹如隔靴搔痒。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教育必须实现师资队伍专家化、行业化。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聘请行业的资深经理、员工作学校的兼职老师,让他们把行业一线鲜活的经验和操作实务直接教给学生,还可以让他们以师傅带徒弟形式,作学校没有行业经验的专业教师的指导老师;另一方面可以派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工作,以弥补行业经验不足缺陷。

当然旅游行业有其特殊性,竞争非常激烈,各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绝招,轻易不肯示人。有的老总甚至担心把企业经营理念和操作实务教给学生后,学生会成为自己新的竞争对手。我们如果签订协议,将班级和企业挂钩冠名,那么学校今天的学生,就是企业明天的员工,给自己的员工上课,你还有什么可以保留的呢?因此,只有与企业实行深度合作,利益休戚相关,企业专家上课时才会像老师那样毫无保留将技能传授给学生。

(五)用全真的旅游企业实体进行教学实训

教学实训是职业教育过程中培养职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其实训的手段和平台必须与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否则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机电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实训车间的机床上学会加工切削工艺,因其实训现场与工作现场基本相同,到企业车间马上就会运用。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就不一样,导游服务的对象是游客,学生必须学会对客服务,为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通常部分教师采用模拟导游的授课方式上课,让学生既担当游客的角色又担当导游,这样的授课方式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让学生唱主角。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然而,这种授课方式缺少实地气氛,学生没有陌生感,在练习时与游客交往交流等方面得不到锻炼,结果模拟导游变成了背导游词,达不到实地带团的效果。

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训环境必须是真实的现场,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顾客,进行全真环境的实景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变能力,也就是做到实训实体化。

所谓“实训实体化”,就是将学校现有的现代服务业仿真实训基地打造成对外经营的实体企业,运用企业经营模式、管理模式,教师进行管理与指导,学生进行管理与实践的模式。实训实体化的途径基本有两种:一是由学校独立开展,独立运营,成为学校内部的教学实体;二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学校提供场地、设施,企业进行投资,移植企业管理与运营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利益共同体。

笔者所在学校旅游专业的实训实体化建设和实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旅游系的实习饭店开办的较早,开展实景教学的做法也比较成熟。实体化实训要根据专业特点、学生现状和已经具备的资源精心设计,统筹安排。

首先经旅游专业教师多次讨论,教研组确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景教学的内容,着手编写了实训教学大纲,研究制订实景教学实施方案。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按照工作岗位要求进行实践,既巩固了专业技能,又使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参与饭店的工作,使学生的内心感受完全不同于在学校实训室进行的专业技能训练。而且,学生在为顾客服务的同时,还会遇到各种复杂而真实的“意外”,需要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理论和知识进行解决。当学生无法解决时,指导教师会及时进行指导。同时,还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法纪观念等。这就是实景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进行实景教学的过程中,全组专业教师轮流指导学生,都能够真实了解学生。专业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开展教研活动,交流在实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从未接触过此行业的学生来说,可能会遇到很多初次碰到的问题而不知如何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在学生完成实景教学之后,对学生的记录手册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进行总结,总结出教学中的不足,以加强校内实训,起到了较好的反馈作用。

学校还与本地实力较强的旅行社合作,成立了实习旅行社。学生在旅行社实体中训练,能够很好地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实际工作中,特别是解决了在校生上团的心理障碍和带团技巧不熟练的难题,学生按旅行社业务开展游线设计、营销、组团、带团等导游服务经营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带团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学生的角色从学校人向企业人过渡,在企业氛围中学习和训练,加速使其成为企业人,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或进行自主创业。

总之,校企合作应该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理念,有效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全方位探索深层次校企合作的新途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亚妮,陈雨.高职教育中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尝试探讨[J].消费导刊,2008,(12).

[2]赵鹏.努力实现旅游院校“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之路的新突破[J].旅游学刊,2003,(7):12-14.

[3]刘伏英.中外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差异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7):89-90.

旅行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旅游管理 应用 培养模式

中国在旅游发展方面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成为世界旅游强国,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对旅游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业具有服务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办学宗旨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的旅游管理专门人才,这要求学生除掌握必要理论知识外还需具备更多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也就是注重能力和应用。但目前我们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1 存在的问题

1.1 实训基地建设不够重视,实训模式缺少科学性、规范性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方面还沿用其他传统学科的老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轻实践教学,或者有重实践这个意识但缺乏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方面能力的方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只能依靠模拟训练来进行实训、实践,而模拟训练的实训标准达不到理想效果,与实际应用和操作还有一定距离。理论课程内容缺乏应用性和创新性,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偏少。在旅游企业用人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表现出高分低能,好高骛远,实际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和独挡一面的能力,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实践课程安排有时流于形式,实训效果不明显。由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现在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企业单位的顶岗实习或预就业还处在初级阶段,作为学生的一门实践课程,学校把学生送到旅游企业,完成学生的实习任务,至于学生到了旅游企业是否较好地结合所学进行实习,把所学带到实践中,又把实践中的问题带回课堂继续学习,每个环节有没有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而旅游企业是否真的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较好地学习及培养能力,还是只简单的在使用廉价劳动力?这些存在的问题使我们的实践基地不够完善,缺少科学规范性。如何建立规范成熟的实训基地模式,并进行有效科学的合作和实训管理是我们期待解决的问题

1.2 把专业操作训练当作学生素质培养

现在旅游市场上需要的人才是接受国际先进服务理念,并能把服务意识融进熟练的操作中。而我们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却错把专业操作训练当作学生素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设置的课程如仪表仪容、公共关系、语言训练、客房服务、前厅服务、饭店服务、导游服务等大多是基础技能方面的训练,以为这样就能搞好学生素质培养。其实这只能说是学生的专业操作训练,而实训过程中素质培养从思想到内容都跟不上,学生在参加这些训练的过程中更多地感受到是单纯的重复劳动,这达不到让学生从教育理念上接受国际旅游的管理思想和服务规范,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适应当代社会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1.3 学生创业创新培养有待加强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拥有一些带团机会,在服务技能和实际能力方面能得到一定锻炼,但学生对整体运作、旅游产品销售、管理经验方面缺乏实践。只能具体地根据安排来做一些事情,如果让其站在一定高度来做一个旅游产品还不行,在创业创新、独挡一面方面欠缺。

1.4 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影响实训课质量的整体提高

目前许多高职旅游专业教师大部分从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直接从事高职教育,他们没有太多实践经历,对实践环节及实训中将遇到什么问题,如何处理无从下手。更谈不上指导学生较好地进行实训,较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了。很多教师还是按高中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轻动手练习的模式来教授学生,或照本宣科,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较难适应工作需要和社会需求。

2 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1 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规范

高职高专学校领导及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必须从思想上意识到实训对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及将来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将之付诸行动,把实训基地建设规范起来。

2.1.1 校内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都应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建设,尽可能的与实际情况零距离靠拢,如模拟导游实训,模拟客房,模拟前厅。同时运用计算机软件将模拟方法用于教学科研活动,模拟旅游企业的经营环境,供模拟参与者进行旅游企业经营决策,营销人力资源等方面教学训练方式。通过建立导游模拟实验室,主要模拟导游业务和旅行社业务现场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综合实验室针对学生进行气质形象,美容美体、服装化妆、社交人际关系、礼貌礼仪等方面进行综合训练。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模拟防真的训练环境,适应行业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许多高职高专学校都有自己的产业部门,有的学校有高校招待所、专家楼、高校旅行社、餐厅等实体。把这些实体办成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培养出独挡一面的就业能力。如让学生进入校招待所、专家楼、餐厅等让学生思考并实践如何经营与服务才能让顾客满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搞好经营;让学生参加旅行社的工作,甚至在老师的指导下直接由学生自己负责整个业务的运行,包括拉客源,做计划,安排行程,带团,处理善后事宜等工作。作为高校的实体既完成了实习任务,更好的协助学生就业、创业,又可在劳动力成本方面节约开支,只要认真研究,敢于探索,这样的方式会越来越多的走向成功。当然万事有利就有弊,难免会有不利的一面,如因学生实践能力不过关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这样就要求在学生上岗前做好相关培训和提醒工作,上岗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或老师及时提醒和定时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真的出现什么差错向客人做好赔礼道歉工作,当事人作出检讨分析差错原因,及时总结经验并警示所有同学。

2.1.2 校外

校外实训以顶岗为主,严格把好校外实训基地的关,选择专业性强、操作规范,行业中处于先进管理的旅游企业作为实训基地。与企业签定“合作办学协议”,坚持资源共享、产学双赢的原则,为学生提供顶岗实践的实习基地。具体操作可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一个稳定时间内如半年或一年内进行顶岗实习,另一部分留校学习,到期后可互换。这样总能保证企业有学生在岗,不影响企业的工作进程,学校正常安排学生的学习,把学生从实习中带来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也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真正与企业之间行成了“双赢”。

2.1.3 旅游企业、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

高职高专学校可创造条件在校园内部举办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供需见面活动,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也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为学生打开就业渠道及与外界联系打开了一道窗口。具体操作可在实训、就业办公室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组织安排供需见面活动,把学生按能力大小进行搭配,轮流进行:1.去社会上了解、收集、整理对口的用人单位信息;2.向单位发出邀请函或亲自到用人单位邀请;3.布置安排好见面会场;4.会后班级讨论,总结安排活动成败经验,写出总结。事实证明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有的在安排供需见面会的过程中就被企业相中到企业去预就业或就业。学校还应加强与地方旅游局的联系,及时了解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修改旅游专业实践计划,指导学生就业。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把资格证书考试,全省导游大赛,旅游界的有影响的活动引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技能比赛,与旅游局合作,在学校设置国家导游员资格证书考点及考前培训,鼓励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早拿证、多拿证,早上岗、早就业;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演讲比赛、模特大赛、导游员大赛、歌舞比赛等,促进个性特长充分发展,提高职业能力。

2.2 重视职业素质教育与国际旅游接轨

职业素质培养主要包括思想、理论、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现在的学生,虽然理论水平及特长爱好突出,但团队合作精神差,遇到困难缺少耐心和韧性。我们可在实训中加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队合作、公关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提升应变能力和独挡一面的能力;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多学习国外先进管理和服务经验,更好的顺应中国旅游强国的大发展方向,与国际旅游管理接轨。具体的做法可多结合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既生动又能让学生更好理解。组织学生分组到艰苦的农村开展“三下乡”活动,到贫困山区去“献爱心”,在校内组织一些象“烹饪大赛”这样的劳动光荣,勤动手脚的活动;到校外搞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等。

2.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高专如何采取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实训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实训师资队伍。我们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首先是由学校自己培养。我们从学校的教师中选拔优秀的、有责任心的青年教师到相关校外实训基地或合作的旅游企业进行一年到两年培训或顶岗实习,让他们真正扎根在工作上,深深的体会学生将来在实训中会面对的问题,需要老师和学校协调或解决的问题及工作中应重点培养的地方。能及时发现、解决并协调好各方面问题,同时积累大量实践工作经验,对学生以后的实训指导能做到心中有数,能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意义的站在较高平台上指导学生的实训。有能力、有实力培养出新一代应用型人才;其次就是主动引进。我们可以从旅游企业中聘请经验丰富的金牌导游,资深从业人员来作学生的专业兼职教师,请他们用带团的方式让学生亲临其境的感受,也可以通过讲座,团体的、个别的指导等形式指导及参与学生实训,提高实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仁重.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J].机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报,2007(4)

[3]王景山,孙德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半共半度“T”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旅行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旅游管理 实习实训 基地建设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多,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是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旅游也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而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在现存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实训的情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代旅游业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酒店管理方向的校内实训情景缺乏真实性实训效果不甚理想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但许多高等职业院校都是从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以及其他形式的学历教育学校合并升格而成,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方向的实习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环境有许多仍然比较简单,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高职旅游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校内实训情景缺乏真实性,一方面是由于现有的“硬”实训环境与酒店业的真实情景差距较大无论是外观、装饰、设备、档次、品位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是“软”实训环境,即课堂的教学实习环境,大部分都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设计而成,虽然技能型的操作可以获得相对理想的效果,如餐饮服务、客房服务、调酒、茶艺等纯技能性的操作,但是上升到管理层次的训练或实物操作、应急处理就不甚理想多数只能“室内谈兵”。

2.酒店管理方向的顶岗实习流于形式,“放羊”现象较为普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搞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它是利用学校、社会等多种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求学期间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较好途径,使学生的素质、技能、能力都得到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但是在实际的顶岗实习中,却出现了放羊式的教学,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把学生交给了酒店就万事大吉,认为应该由酒店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有的根本不把顶岗实习看作教学的一部分,甚至一些顶岗实习地点没有带队教师,或者是带队教师不能从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只是一般看管,只要不出什么差错就行;另外,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以追求利益为原则,不把学生看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就干,不能胜任就走人。以上两种情况使学生根本无法进行顶岗实习,部分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就不辞而别,即使是坚持下来也是出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压力,勉强坚持到最后,待到顶岗实习结束,学生所剩缪缪无几,也有部分同学嫌顶岗实习工资待遇太低,干脆跳槽,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出现了非常尴尬局面。

3.导游方向的校内实训设备较差,资金投入较少。

笔者曾经做过调查,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关于校内旅游实训的资金投入量只有一些专门以旅游管理为主导方向的旅游院校比较充足,能够满足在校学生的实训,而且在实训的“硬设备”和“软设备”的投入上,价格昂贵,如:导游实训过程中一个模拟影像实训室,投入就需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或上百万,这对于一个非旅游院校的导游方向的实训投入就难以实现了。

4.导游方向的顶岗实习难以安排

目前随着高职院校的改革,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如:“2+1”模式、“1+1+1”模式、“1+1+0.5+0.5”模式等等。但无论哪种形式,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的顶岗实习许多院校在安排顶岗实习时间上的统一性这一特点,即在某一个学期或某一学年安排学生统一导游顶岗实习,但是旅行社和景区所需要的顶岗实习生并不像饭店那样的“规模需求”,所以在某一时间段内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此外旅游企业的业务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如:在旅游旺季的黄金周,旅游公司所需要的从业人员就很多,但是许多院校在此期间并不一定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这就造成了“供需”在时间上的偏差。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

1.酒店管理方向校内实训基地中,主体饭店经营模式的运作

针对高职院校中酒店管理方向的校内实训缺乏真实性的情况,可在校内成立主题饭店,可采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形式,一方面激发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实习实训真实化,此类主题饭店的运作模式在运作时应把它看做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独立的校店分开、自负盈亏的企业,但前提条件是学校要进行前期必要的硬件投入也要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同时聘请酒店专业人士、管理专家定期做经营模式、经营思路、市场分析、技术等方面的指导。主题饭店正式运营后主要市场可以是学生、教师并对外营业;任课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常规,让课堂进入主题饭店进行现场指导,甚至教师也可充当主题饭店的员工。为确保学生能充分训练到每一个技能和管理科目,在实训中可以多次轮岗。实行主题饭店的运作模式来进行校内实训,主要的目的是让实训更加真实化,而真实化的最好检验标准就是主题饭店的经济效益,故在学期和学年教学实训验收中,可把主题饭店的盈亏做为重要的验收标准,也可用主题饭店的效益用来考核、考察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取得良好效益的应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改革能力及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做好学生的酒店顶岗实习工作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产学研的结合应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互为基地、相互支撑”的基本要求,是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面向当前酒店业的需求,学校与酒店行业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学校、酒店的自身优势共同培养出酒店行业和社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而实现学校、教师、学生、酒店四方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搞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具体做法如下:

(1)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设: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必须建立起有高等院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旅游企业单位管理人员、行业带头人共同组成专门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同时要求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于本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内容进行认证和研讨。

(2)校企合作办学:按照当前酒店行业的需求,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为目的,实行订单培养、互为基地、相互支援。例如:让本专业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真正深入到酒店一线,同时在学校建立酒店员工培训基地、专门培训企业的员工,以提高酒店员工的综合素质,经常让专业教师和行业带头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努力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不仅要搞好教学工作,还要搞好科研工作,同时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同时要求把科研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实际,例如专业教师科研为酒店餐饮企业研发出各种营养食谱、酒店多功能点菜系统等,学校还可以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对酒店的装饰风格、文化包装、环境美化、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进行专业指导,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努力做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

在顶岗实习期间要加强学生的指导和跟踪,依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实习计划,适时指导学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顶岗实习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找出需要弥补和提高的方面,并按标准严格考核,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强对带队教师的选派工作,完善相应的顶岗实习规章制度,如:学生的动员、组织、考勤、奖惩措施、报酬以及学生和劳动事故的处理办法、教学效果的评定等等。另外与学校合作的酒店方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还应考虑到社会效益,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在同行业的影响。

3.完善校内导游实训基地的管理体系,实现实训与上岗的零距离

导游校内实训基地要根据就业市场需求、专业课程设置建立符合本专业实际的仿真导游模拟实训室、导游模型讲解实训室、旅行社门市实训室、综合技能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建成后实现专门的实训管理,一方面要有充足的实习实训经费,使实训硬件和软件设备都跟得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经常更新内容,使实训内容跟得上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如:不同年份的景区资源的变化情况、级别等,在实习实训投入和管理上不能一劳永逸。另一方面,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导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如:校内实习指导教师、专业实验员、主讲课程实践教师等,同时也可聘请著名行业人士定期做课堂实训指导,如:旅行社经理、中高级导游员、外语导游员、景点景区负责人等。在实训过程中,可打破传统实训过程,让行业指导专业,围绕市场办专业、办好专业办产业,努力实现实训的真实性,达到实训和上岗的零距离目标。

4.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旅游业与其它行业发展有所不同,它本身存在着淡旺季的区分,在旅游淡季的时候,许多旅游公司、旅行社、景区景点都存在着“裁人”这种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养闲人”,而到了旅游旺季的时候,旅游企业非常需要导游专业的顶岗实习生,故出现了“供过于求”“过不应求”的两种矛盾,为此我们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校内实训时间安排上不能因循守旧,应考虑到行业与专业的特殊性,按照行业的需求,合理的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有利于“校、企、师、生”四方的共赢,如:可以实行导游专业实习周或实习月活动,即在旅游黄金周或地方旅游文化节、民俗活动月期间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以达到人尽其岗的要求。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