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训报关总结

实训报关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实训报关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实训报关总结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各类进出口企业的迅速增长,社会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因此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职业技术和岗位资格标准,全面推行毕业证书和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方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岗位针对性。

关键词:报关;国际货运;人才培训

重视报关人才培养,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特别是非常重视专业技能单设实训即毕业综合实践环节,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核心内容。通过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具备相应的通用技能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等。

一、职业专业技能培训

1、专业技能课程训练

对一些实务性强的课程实行课程的课内实训,即要求课程的教学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配套。目前大多数的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如:报关实务、单证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等都设置了相应的课内实训。另外还有一些课程即将完成实训的配套建设如:集装箱运输实务、国际多式联运、国际货运专业英语等。/

2、专业技能单设实训

应该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让学生了解报关和货运企业运营的各个关键环节,工作流程,使其在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目前开出的专业技能单设实训项目有:货运操作实训、报关实训、报检实训、进出口模拟实训。

二.加强社会实践能力

1、假期社会实践

学生们利用寒暑假的时间,通过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使学生们的了解了社会、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思想觉悟。

2、毕业实习实践

毕业实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企业里进行的。学生们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实习。为将来真正参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独自完成毕业论文

在收集资料和实践的基础上写出毕业论文或总结并进行答辩。目的在于使学生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并能综合起来实际应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三、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

为适应报关与国际货运课程教学的特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重视采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学及专业教学软件。至今为止,绝大部分的专业课程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并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方面改革传统的手段,进行探索与革新。

1、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比例

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四大部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实训、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其中课内实践课主要是专业技能实训。 专业技能实训又分为专业技能课程训练和专业技能单设实训。 

2、以应用为目的,对基础理论进行了处理。

高职教育中的理论基础以够用为度,所以人才培养方案在原有基础上对部分理论课程进行了调整。如:把<<会计学原理>><<经济应用数学>>由职业基础课改为限定选修课。并对<<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的上课方式和授课内容进行了改革,使之更适合高职学生。

3、加强实践教学

对一些实务性强的课程实行课程的课内实训,即要求课程的教学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配套。目前大多数的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都设置了相应的课内实训。另外还有一些课程即将完成实训的配套建设。

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体现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目的。要求教师在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四、 现代教学手段改革概况

在教学中, 为了让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信息量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效果,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积极进行现代教学手段改革,采用了投影、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体现代教学手段。

为了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端正学生学风,学校制订了学生奖励条件、奖学金评定办法等,利用多种途径激励学生学习,建立优良的学风。

1、完善的学生激励政策

每个学期开学时候,对上学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表现突出同学进行表彰,并且按时以奖学金的形式放发。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奖励,以激励全校学生努力学习,争创先进。

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本专业用学分制的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2、学风建设卓有成效

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进行全体动员,在各班级落实。通过不断努力,学生精神风貌良好,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氛围较为浓厚。

1、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学风建设,学院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时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为学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学院相继修改了《学生手册》、《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等。

2、发挥班主任、学生干部重要作用

强调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班级学风建设与班主任工作考核挂钩,为学风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努力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干部模范带头作用。

3、加强学生考勤制度

通过严格学生上课考勤制度与强化晚自修出勤考核、管理制度,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广大同学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加强新生学风建设引导,开展各种学风建设活动

对新进校的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参观先进行业先进技术,举行讲座如现代物流知识讲座,国际货运行业知识讲座,等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拓宽同学们的专业视野,增强同学们的专业兴趣,推进学风建设。

5、组织课程知识竞赛

实训报关总结范文第2篇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操作、实训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开设在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第二个学期,前导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国际贸易的理论支撑,后续课程有《国际贸易单证实训》、《国际货运》、《报关实务》、《报关业务实训》、《报检实务》、《报检业务实训》等专业课程。通过前导课程把学生带领到国际贸易单证专业学习领域;通过《外贸单证实务》课程的讲授,学生能够处理国际贸易中涉及到的基本单证,在后续的《国际贸易单证实训》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巩固和提高。本课程为《国际货运》的前导基础课程,为解决该课程中的单证问题打下基础;报关和报检是非常具有专业性的两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中涉及到报关单和报检单的填制,因为在没有报关和报检基本理论的支撑下进行单证的填制比较有困难,所以只讲单证的基本认知,具体填制方法在报关和报检业务实训中进行详细讲解,对于学生来讲,在外贸单证实务课上,对报关和报检的业务单证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再学到会有个连贯的过程,不显突兀。在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下,外贸单证实务在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的制定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由于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职业性较强的课程,所以在制定课程标准过程中,充分的对企业的单证业务进行了调研,形成了一手资料,在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形成了本门课程的典型的工作任务,共分为13个基本任务,1个综合单证业务。任务的划分以实践业务中事件的发生顺序为依据,以典型案例为线索,以职业规范为标准进行。并且对每个任务的学时和内容进行界定,在考虑到课程交叉和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具体任务分配如表1课程典型任务划分表:

三、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要求《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建设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单元设计、教学课件、课程设计指导书、单证资源、案例资源、动画资源、综合考核系统等。

四、课程教学实践的探索

1.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

针对高职学生,有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在学习此类专业课程时,感觉望而生畏,其实对于单证业务来讲,英文知识不可或缺,但是并不要求有多高的水平,应为单证的制作是按照相应的格式和规范进行的,非常有迹可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教学生用“替代法”来时学习单证知识。简单来说就是把英文单证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用一个你非常熟悉的文字或者字母来代替,这样就可以把难学的英文单证划分为几个区域,进行认知,经过反复的练习,再还原原文。在案例运用方面,采用企业真实案例,能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每个练习都提高重视程度,强调职业性的训练。考核方式方面可以多样化,注重过程考核,降低期末考试的分值,让学生注重平时训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课程教学效果的检验

课程教学效果的检验大概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校内的检验,另一部分为校外的应用实践。校内在课程的结课后,专业会安排一次大范围的国际贸易单证技能竞赛,对课程的学习成果予以巩固和提高,达到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目的,校外指导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和点评。在校外,学生在大三下半年会有校外顶岗实习,学生可以选择外贸企业作为实习单位,参与实际业务,进行制单和审单业务,提高专业制单能力和水平。

实训报关总结范文第3篇

实验(实训)总结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名称

进出口业务模拟

实验地点

   07-404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了解进出口业务流程 全面学习国贸实务知识

 

以进出口业务流程为主线,从进出易磋商开始,详细模拟了交易磋商、函电往来、合同签订、进出口合同履行及业务善后等环节中各项具体操作及单证的制作。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系统、规范、全面地学习国际贸易实务,以达到了解、熟悉进出口业务的流程,并熟练地进行各个业务环节实际操作的目的。

 

实验内容:

1.交易准备

2.交易磋商

3.签订合同

4.信用证业务

5.备货

6.租船订舱

7.出口报检

8.办理保险

9.出口报关

10.装船出运

11.结汇

12.出口核销与退税

13.进口报检

14.进口报关与提货

15.进口付汇核销

 

 

实验总结:请从学生实验项目的总体完成情况、学生实训效果、存在的问题、实验设计的优缺点、今后的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通过本次实训你有哪些收获?

通过这次实验,让我更加地了解了国际贸易中各个角色的职责和作用,出口商有及时交货、投保、按时缮制单据并交单等职责;进口商对出口商有付款、提货等职责。同时还对进出口的各个流程所要的各种手续及单据有了更深的了解,熟悉各单证这间的联系,更加学习到了如何正确地填写这些单据。也知道利用英语函电和对方公司 建立业务关系,询盘,发盘,还盘,信用证这些流程 学会怎么填写合同 模拟进出口磋商,系统规范的学习国际服务贸易知识。 对于我们即将毕业生来说,又可以温故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二)你有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让我认识到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锻炼。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英语有的不会翻译,不知道怎么写 。做题不是很熟练,还需多实践 多去练习 课后要去思考为什么是那样做的

 

 

 

 

 

 

 

 

 

 

 

(三)你对本次实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可以更加强化提高技能训练,进行就业指导,增强对学生综合技能培养,能更高效的让学生吸收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学  生:   

      

实训报关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实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能力

课题项目:呼伦贝尔学院院级课题,课题名称: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类别:实践教学;课题号:YBKT-03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实训建设的思考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4日

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任何素质和能力都与实践能力紧紧相连。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社会实践,离不开实践能力的提高。呼伦贝尔学院注重对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通过各方面完善职业实训建设,并在近四届本科毕业生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实训建设状况

呼伦贝尔学院国贸专业职业实训建设包括两部分:虚拟实训环境和实习基地。

1、虚拟实训环境。就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起来可用于学生理论验证或实践操作的场所,相比实体环境而言,虚拟实训环境中的“设备”与“部件”多是虚拟的,这些设备可以随意生成和删除,也可以根据需要升级更新。由于虚拟现实技术有着极高的沉浸性和交互性,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扮演一个角色并融入到这一学习和技能训练的环境中去,从而达到实训教学的效果。国贸专业现今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和课堂实践环节两方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课堂实践环节,尤其在本科评估后,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实践比例。2007级国贸本科课程安排中,必修课程技能课,如进出口贸易模拟操作、电子商务实务等共192学时,仅占本科生四年课时的6%。通过逐步调整与改革,至2012级学生,在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等课程中都增加了技能实训课程,并且其他国贸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增加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分组调研等教学内容,亦增加实践比例,现所占比例可达30%。

2008年呼伦贝尔学院投入3.5万元购买教学软件,2010年投入24万元购买软件、设备。现今已具备外贸单证教学系统、Sim Forwarder国际货运实训平台、Sim Trade外贸实习平台和报关实训基地四个国贸实验室教学软件及ERP沙盘。2006级至2011级学生都已使用相关教学软件,大大提高了对本专业实务操作的认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2、实习基地建设,包括校外实习基地和假期自主实践安排。自首届国贸本科生就安排了校外实习基地,即满洲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但由于学校所处地区限制,外贸公司业务有限,学生毕业实习反映欠佳,尤其之后几届毕业生,也未能在校外实习基地获得有效实践。除毕业实习,假期自主实践安排亦占总学时要求近20%,根据年级不同,对自主实践设置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专业社会实践等。在假期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分工,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反馈实习手册,并由教师批阅优秀率控制在5%以内,对学生自主实践做指导和点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五大证书有:(1)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单证员的工作就是负责国际贸易中运输、海关、商检等环节各种单证的管理和操作;(2)国际货运员证书,国际货运员的工作是接受进出口货物发货人、收货人的委托,为其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3)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外销员是指在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工作人员,是我国外贸行业的中坚力量;(4)报关员资格证书,报关员是指经海关注册,代表所属企业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事务的人员;(5)报检员资格证书,报检员是指在外贸企业、报检企业等企业和机构中专业从事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业务的人员。随着在课堂教学和实践培养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有三界毕业生和2009级即将毕业学生提高对外贸易五大证书的认识,通过在校期间实训课练习,大大提高了国贸专业证书过关率。同时,由于我校地理位置局限,很多证书考试学生需要到满洲里、哈尔滨甚至更远地方,也给外贸专业学生考证带来很大局限性。但是,现有四届学生过关率程稳步上升状态。(表1)

二、国际贸易专业职业实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措施

1、存在的问题。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实训建设的四个方面,校内实训基地和课堂实践环节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以增进学生实务技能的四个教学软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已属较全面设置。但由于地区地理位置限制等因素,呼伦贝尔学院国贸专业实训建设现存在突出两个不足之处:一是校外实习资源匮乏。校外实习历来是实践环节中重要的内容,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外贸企业与学院的联系松散。目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只有两家校外实习基地,但这些实习基地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并不愿意接受学生来实习,造成了学生校外实习机会少。即使有学生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由于实习时间较短,一般只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学生很难直接参与到实习单位的实际工作。例如,如何有效地开拓国外市场,寻找国内供应商,并处理出口商检、报关、结汇、申请退税等手续,因而校外实习基地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二是国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欠缺。尽管近几年引进教师学历和素质都很高,教师业务性强,但大多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实践经验。校内实训平台的建设需要配备双师型队伍,这对师资提出较高要求,教师除了指导软件使用及课程内容,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外贸的最新发展动态、相关政策,参与外贸公司运营,熟悉外贸整个流程。同时,本地区外贸公司及业务量少的现实,首先成为实践类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瓶颈。

2、推进措施。一是学校要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行校内外结合,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学校应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的发展趋势,建立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设置样品展室、洽谈室、总经理室、进出口部、外汇管理局、商检、银行、海关、保险公司、船公司、货代等综合部门,提高实践教学的仿真性和可操作性;要建立校外实习片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到外贸企业实习,一般是一个企业安排几个人实习,而要某一企业安排几十人实习是很困难的。因此,建立每年安排几十个学生实习的实习基地是越来越困难,我们只能以某工业园区为基地,向其周围地区的企业拓展,建立区域的实习片区。同时,学校应当鼓励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并与专业技术人员联合攻关科研项目。同时,国际贸易专业应当结合教育教学需求,引进一批具备精湛外贸业务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士作为专兼职教师,优化现有教师结构;再次,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建立教师信息数据库,对教师进行规范化、人性化、动态化管理;二是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必须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到企业做一些项目研究,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服务。经常组织各种技能竞赛,如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炒股模拟大赛、报关实验操作比赛、国际贸易单证大赛、ERP沙盘大赛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当前急需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社团经费问题。目前,社团活动的经费主要是社团成员缴纳的会费收入。学校领导要加大学生社团经费的支持。可以根据社团活动的开展,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另外,社团开展大型活动,也可以与企业协作,求得企业的资助;二是社团指导教师问题。社团活动开展得是否有成效,教师的指导十分重要。要选派一些思想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实训建设预期达到的效果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在校四年本科生培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而言,它主要包括基本生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活动实践能力等。本人认为其实践能力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合作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项目执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1、合作沟通能力。由于国际贸易活动涉及国内外诸多行业和部门,如银行、海关、船舶公司等,国际贸易人才必须注重同各方沟通、联系与合作。因此,在社会高度分工合作的今天,人们在日益注重自己个性发展的同时,更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领导与民众的关系,要具有责任心和协同合作能力。

2、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具有国际贸易方面的专业职业技能,如报关、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质量体系认证等技能,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具有项目执行能力。作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强调经营项目运作能力的培养及经验的积累,同时具有培养市场开拓和挖掘客户资源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调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独立承担外贸业务。

4、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在从事内外贸工作中,除能正常处理日常工作外,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能沉着冷静、处事不惊,正确地解决好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5、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当今大学生具备的一种心理特质,特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从事国内外贸易工作,由于国内外市场千变万化,市场风险是很大的。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与其他大学生而言,应具有创新和拼搏精神,有更强的风险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延杰.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问题探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6.

[2]张燕平.国际贸易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平台建设的思考[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实训报关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工学结合 国际货物 实训课程

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课程建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应以职业为导向,将课程学习与工作进行有机结合。然而由于学校与企业缺乏沟通,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相对陈旧,没有针对企业需求构建岗位英语课程。这样培养的人才适用性较差,往往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英语能力需求。高职毕业生的专业英语能力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已经成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一个瓶颈。

本文以国际货物英语实训课程为例,探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为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在专业英语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实践中所进行的探索。

一、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国际货物英语实训课程开发模式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针对传统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想脱离的弊端而提出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职教模式,其指导思想是教学内容应指向职业工作过程知识。在高职专业英语课程开发中必须基于工作过程来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根据工作岗位的变化、技能要求的变动调整课程内容,以培养出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劳动者,这是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创新建设,对于发展学生的能力素质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岗位(专业)英语课程的建设使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与高职教育具体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有了紧密的联系,能极大地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2008年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成为全国百所示范校的一员,物流管理专业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专业,而国际货物英语是物流专业新开设的优质核心课程。为了建设好这门课程,我们英语教师通过和物流专业教师共同下企业调研,考察了多家物流企业,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和企业对物流人才,特别是对国际货运这一岗位人才的需求标准,了解了国际货物企业一线的工作流程及岗位要求,获得基于工作任务的国际货物英语课程开发的一手信息。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了用人单位对物流人才工作岗位所需的英语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了岗位主要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

(一)明确国际货物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国际货物英语课程的知识目标是:掌握国际货代基本业务流程和各部门岗位的职责,掌握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方式。能力目标是:训练学生具备在国际货代公司各个岗位熟练使用专业英语处理业务的能力,达到能熟练利用基本的专业词汇识读、填写单据。素养目标是:使学生认知专业英语在国际货代业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国际货物业务的国际视野,促进学生专业知识、英语水平及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明确国际货物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如图1所示的国际货物企业的运作方式。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国际货物这一岗位的十个典型工作任务:(1)公司业务介绍及推广;(2)客户服务;(3)包装设计;(4)运输;(5)仓储;(6)委托承运;(7)日常沟通;(8)认识国际货运基础单据;(9)报检;(10)填制进出口报关单。以这十个工作任务为学习情境,展开教学并进行了国际货物英语教材的编写,本教材已被评为北京市2009年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

二、建立“以行动为导向”的高职国际货物英语实训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形成解决特定工作岗位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在高职人才培养方面起重要作用。我们在国际货物英语实训课程的建设中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多个方面强调“以行动为导向”,是要改变当前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职业活动实践,以与特定工作岗位职业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经验、知识和能力。我校胡杨政教授在多年的职业英语教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了6p职业英语教学模式,我们把它应用到了国际货物英语实训课程教学中。以国际货物岗位工作过程构成教学内容,实现知识、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推动高职人才培养与国际货物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一)建立完善的国际货物实训课程教学模式

具体的国际货物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profession,是指以物流职业英语内容为教学主线;position,是指以国际货物这一职位典型的工作任务组成教学模块;procedure,是指以工作过程构成教学内容;point,是指以工作过程中的语言要求和注意事项为技能要点;performance and practice,是指通过模拟演练和实训,提高学生在物流,特别是在国际货代岗位中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加强国际货物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方面的改革

现行教学模式中,学生实践机会相对少。其表象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相分离。在国际货物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方面,我们加强了国际货物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方面的改革,具体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和项目教学法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做好“以行动为导向”。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于1870年由当时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朗道尔教授创立,其优势是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高职教育的目标是面向第一线,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因此需要进行案例教学。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案例还必须具有针对性。为此围绕国际货物岗位的十大典型工作任务,教师精选我校毕业生去向较多的北京空港物流企业的实际典型性案例开展教学,教学过程别强调讨论、研究。

(2)角色扮演教学。教师在实训中制订工作计划并分配工作任务,在学习结束后进行成果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工作成果。例如我们在国际货物实训课程中海关报关过程教学部分就采用角色扮演进行教学。通过同学的角色扮演强化了报关单预录入、报关单审核、报关单放行等报关过程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3)项目教学。根据承接的模拟项目,组建实训小组,各小组负责完成利用国际货物专业英语包括业务的洽谈、客户的服务、单证的识别与填写等工作任务。为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将英语教学工作分成与专业相对应的多个教学模块。同时,将英语教师进行分组,分别负责各个专业模块的项目教学工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单个企业开展细致深入地调查工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准确把握个业和市场的需求。

三、建立“专业教师、英语教师合作教学”的师资模式

高职国际货物英语实训课程建设中,双师型专业英语师资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专业实践培训中专业英语教师而临很大难题,英语类的教师对很多专业知识不甚了解,即使完成理论学习后,也缺乏感性知识。因此,专业实践培训从主要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讲解,让英语教师结合业界实际情况和专业所需,了解专业前沿知识和发展动向。鼓励教师下企业实习,以了解不同工作岗位的真实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加强职业能力的素养。通过专业实践以亲历体验、发现、研究、讨论的学习方式建构或重新建构对专业英语课程及课程目标标的认识。

课程建设中,我们体会到:专业英语教学应采用“专业教师、英语教师合作教学”的方式,由专业教师、英语教师共同来完成。专业教师协助编写教材,开设专业讲座等方面给予英语教师帮助,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具体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形式进行合作教学:(1)共同分析和确定学生学习要求;(2)共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3)共同交流教学思想与观点;(4)共同学习并编制教学大纲、教材;(5)共同组织学生进行小型学术讨论会、专业信息展示会。

在我校国际货物英语实训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英语和物流专业教师体现出了最大的协助合作精神,通过共同下企业,调研国际货物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了解其工作任务,还多次召开英语教师和物流专业教师的座谈会,由专业教师给英语教师提供专业书目,进行专业讲座;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由物流企业的专业资深人士和物流专业教师担任专业策划和教学顾问,都取得了很好的合作教学效果。

四、建设课程实训基地,保障课程质量

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稳定的合作机制是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保障。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法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工作”上,让学生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和提高职业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

校内实训教室和仿真模拟教室只能解决部分学生的实践要求,在传统的教育机构外寻找职业教育办学资源已经成为普遍认同和采取的措施之一。目前,物流业已经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产业,大量国际物流企业聚集北京,这为我们建立和开发实训基地提供了良好条件。经过协商,我校拟与某国际货运(中国)有限公司投资修建的物流中心协议作为国际货运英语实训课程开发基地,给学生提供观摩的机会,并为学习本课程提供实践基地。

实训报关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职韩语综合实训教学目的必要性环节模式

1.高职韩语综合实训教学的目的

高职韩语综合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创造逼真的实践情境,培养和加强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的岗位技能与职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适应日益扩大的行业需要。

2.高职韩语综合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1)高职韩语国贸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韩语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强调打好语言基本功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要想成为技术应用性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岗位应变能力的重要途经,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

(2)提高韩语教学质量的需要

韩语国贸专业在韩语和国贸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上,体现为韩语技能教学板块和专业业务教学板块各自进行,互不相通,虽然教学内容有部分交集,但是由于分开教学的局限性,无法有效地完成两者的交融,其后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懂一些国贸知识,也有相当的韩语水平,但却不能用韩语从事国贸工作,这是传统课程教学的弊端。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就是探讨和建立一种专业知识能迅速地转化为职业能力的教育模式。因此,韩语综合实训课程应运而生。它是上岗前的模拟培训,是韩语语言与国贸活动的有效结合。在学生具备一定的韩语能力和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后,通过开设韩语模拟实训进行综合强化训练,从理论走向实践。

(3)市场需求对应用型韩语国贸人才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际贸易活动也迅速发展,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需要外语专业、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人才。

据调查,实际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外贸文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物流人员、营销人员等。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访问了解到,众多企业急需应用型韩语国贸人才。据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毕业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应对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方面尚存在欠缺而导致韩语国贸人才在市场上存在着供需矛盾。例如外销员岗位,外贸公司需要的是通才,即要掌握对外业务洽谈、报价(含仓储、运输、保险等相关费用的计算等)、签约、履约等全过程的相关知识。单证员岗位,外贸公司需要的是专才,即要熟练掌握单证缮制和与之相关的技巧。因此,开展韩语综合实训的教学尤为重要。

3.建立高职韩语综合实训教学环节

(1)建立课堂仿真实训

为了突出仿真性,我们选用的素材必须是真实或者接近业务原型的。课堂仿真实训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互联网及相关软件进行教学。多媒体网络技术为该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无限资源,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将很多实训内容形象地展现在课堂中,让学生从视听感官中接触真实的贸易活动,并参与其中。笔者在韩语综合实训时布置学生完成一个作业:“就业全过程”(包括就业准备、招聘现场、面试流程、初涉职场、发表自己的新作品等)。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分配任务,通过多方面搜集素材,设置情境,制作相关的电子版推广资料,借助多媒体网络平台,用韩语发表自己的作品,从而通过积极参与,了解业务流程,体会任务的实质。实践证明,教学效果相当不错。在课堂建立仿真实训的教学模式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模拟实体公司实训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我们创立了韩语文化室,其架构包括:设立样品间,谈判间,添置办公设备:电脑、电话、复印机、传真机、电视等。

学生首先要学习和熟悉办公室业务的操作。从毕业生实习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学生到公司不会使用复印机,不会收发传真,对办公室内的业务相当陌生,而借助模拟公司实训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更快地适应新工作。

此外,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工,专属某个部门,并明确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职责:进口业务部负责货物的进口贸易;出口业务部负责与外商洽谈、接单、订合同、跟单;制单结汇部的职责是缮制全套的进出口单证及结汇;报关报检部负责进出口货物的商检、报关;物流部的职责是安排进出口货物的仓储和运输业务。各个业务部门明确分工后,既有竞争又有合作,部门之间不各自为政,业务上相互配合,了解公司的实际运作模式。为了让受训的学生掌握全面的技能,教师可以将他们进行轮岗实训,如单证部调到出口部或报关报检部。学生在这种仿真的岗位上,运用所学知识,实现学以致用,能较快地提高外贸业务综合技能,收到很好的实训效果。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突发的问题,学生尽力解决,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当然,除了校内实训基地外,我们还与韩资企业合作,建立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例如2007年常州现代企业给04级的大量学生提供了很好实习的机会。通过非模拟性的实训,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校园走向社会,增强了对新工作岗位的认识和应变能力。

(3)聘请校外专家实训指导

我们还要做好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方面的合作,邀请企业专家担任本专业客座教授或承担部分课程教学,旨在通过他们丰富的社会阅历及工作经历使学生提前了解生产的第一线,为专业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指导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与企业人员互兼互聘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我们将继续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快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产学合作能增加社会和企业对学校和学生的了解,增强社会对学校及我系办学理念的认识和办学质量的信任,从而会为招生和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社会条件。

4.探索多种实训教学模式

(1)“项目化”实训教学模式

即针对学生未来工作中要面临的工作任务,如把招聘现场作为一个“项目”,让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由易到难的若干环节的训练,受到反复、螺旋式的训练,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2)“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教学模式

即让学生在实习现场进行讲练结合,手脑并用如让学生自制PPT课件,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3)“问题解决法”实训教学模式

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方法,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思考、训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制作PPT时师生共同交流,教师帮助指出问题和不足,然后让学生改正与调整。

5.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多元智能”实训教学评估体系

根据新的实训教学体系,实训课实行单独设课,自成体系,单计学分。实训课考核考试由实训理论笔试、实际操作与口试相结合、平时实训成绩与实训报告相结合等组成。实训考核考试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测评等相结合的方式,最后给出学生实训总成绩。其中要把握好实训考核考试的准确性,做到考核考试内容科学合理,考核考试标准易于操作,考核考试方法严格、全面、客观、公正,从而真实地反映实训教学水平,促进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多功能复合应用型人才,适应广泛的就业需要是高职学校生存的根本。我们要真正重视高职韩语综合实训教学,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真正采取行动,还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认清教育发展的方向,继续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罗凤翔,杜清萍.国际商务英语模拟实训教程[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

[3]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实训报关总结范文第7篇

为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与开发。课程整合指的是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做系统的考察与操作,即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由于课程整合是一个“过程”,所以它的实践形式就是一种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依托和丰富的存在形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构建。

(一)“以岗为纲”,设置和构建专业课程。

“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新的职业观。在常规教学中,大多以大纲规定的目标为尺度衡量教学效果的好与差,所以“以纲为本”的教育思想一直限制着教育者的思维。“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思想与其相反,它站在职业岗位的角度“以岗为纲”,通过对岗位的共性与个性的研究,制定出与岗位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文化素质完全一致的教学纲目,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深受一线岗位的欢迎。

1. 在教学上对岗位能力四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 对知识与素养的要求是了解, 然后再理解, 对一般能力的要求是掌握, 而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是熟练掌握。

2. 正确处理基本素质、一般能力与职业能力三者的关系。从短期看,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来自职业技能。但从长期发展看, 知识与素质教育是基础, 是基本功, 基础不牢, 专业难精。一般能力, 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毕业生成长的关键能力。因此, 必须长短兼顾, 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3. 国贸专业主干课程体系设置应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是由基本素质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谈判能力、交际能力、口才能力、应变能力及处理法律纠纷能力等合成。合成过程是通过每一门课程内容教学得以完成, 但课程本身具有缺乏弹性的特征, 即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且存在时滞性, 须将课程的“刚性”尽可能柔性化, 增强课程的灵活性。课程的取舍或更新, 都要依据职业技能、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确定。课程整合不是一个简单拼凑过程, 而是要从基础和专业课程中寻求其内在结构、内容等方面的异同点, 严格以职业能力或岗位能力为主线进行整合, 遵循各课程间递进式关系, 循序渐进地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二)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设置的思路。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国际贸易行业的岗位对人才的知识与素质, 一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来确定, 主要包括四大模块: 即11 国际商务英语, 含商贸英语、商务英文函电、英语口语等; 21国际市场营销, 含市场调研与预测、营销策划、推销理论与技巧、商务谈判、经营管理等; 31 电子商务, 含计算机操作技能、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单证交换技能等; 41 国际贸易业务技能,含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报检、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这四大模块中各有众多的课程组合, 而前面三个模块的课程都是为后一个模块打基础或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增强业务素质服务的。在组织教学过程中, 必须避免各模块各门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 要保证国际贸易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不受冲击和挤占, 这就必须对各模块的课程进行整合, 打破原学科的系统性, 避免各课程内容的重复。可将相关联的课程整合为一门课, 例如, “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就可整合为一门课, 电子商务的几门课可整合为一或两门课。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的“国际金融”课, 可采取开讲座的方式, 只侧重讲解与外贸紧密相关的内容。“国际商法”课程要打破原学科体系的框框, 专讲其他专业课未涉及到的国际贸易法律知识, 例如, WTO规则,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有关托收、信用证的国际惯例等, 相关课程已涉及到了, 没有必要重复开设, 可采取专题讲座方式讲授一些与国际贸易业务紧密相关的国际法律知识, 这既节省大量课时, 又达到扩展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有关的法律知识的效果。又例如,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同样需要与“国际贸易实务”进行整合, 删除与“国际贸易实务”重复的内容, 专讲各种业务单证知识和单证制作的技能, 把教学重点放到指导学生缮制业务单证的训练, 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从事单证业务打下扎实的功底。另外, 其他的课程也都可考虑进行必要的整合。至于如何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进行整合, 是一项具体而系统的工作, 需要

分别做出详尽的方案, 这里不再赘述。[ LunWenDataCom]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开发。

依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以岗为纲”的教学要求, 为适应市场对各种专业人才必须持证上岗的需要, 国际贸易行业先后出台了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及单证员等资格证考试制度,凭有关机构认可发放的资格证书才能持证应聘上岗的普遍做法, 应指导学生积极应试, 并通过相关的资格证的考试, 这是应用型高校应尽的职责。专业资格证通过率的高低, 这是评价一个应用型专业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为此, 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前普遍要求参加有关资格证的考试, 学校应组织开发有关资格证考试的“报关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报检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及“单证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等的编写和组织辅导工作, 并使这些教材能有效发挥指导学生应试, 大幅度提高考试的通过率。这是国贸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 是学院为学生服务, 为社会服务, 为市场培养大批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急需。

三、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 采用“四模块”实践教学模式。

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的关键。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实施来实现, 课程体系由模块构成。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 笔者认为国际贸易专业应配置如下四个实践性教学模块:

1. 课程认识实习模块, 巩固基础知识。

课程实习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内和学年中的寒暑假, 主要是指专业课程内(也包括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 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巩固所学过的知识, 把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例如: 当讲述国际贸易政策, 特别是进出口商品政策中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时, 为了更好地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 了解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关税变化, 说明当前国际经济中“关税壁垒”日益弱化的特征, 而非关税壁垒,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中国企业“反倾销”、“绿色壁垒”等情况的相关数据, 分析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非关税壁垒”的现状, 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经过这样的训练, 理论已经完全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 学生不仅印象深刻, 而且学会如何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校内实习基地模块,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

校内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三到五学期,目的是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研究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可以分为:

(1) 课程实训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调研实训、国际市场营销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报关实务实训、外贸单证实训、电子商务实训等。在《外贸单证实务》与《报关实务》课程中, 会有很多进出口贸易的单据,教师在教学中尽量收集企业常用的单据类型提供给学生, 使学生获得逼真的实训效果。同时, 尽可能贴近业务和实际, 收集实际的案例, 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亲切感, 而且非常实用, 让学生学得踏实。

(2) 考证实训项目。结合“双证书”制, 要求学生获得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报关员、单证员、报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对国贸专业的学生进行为期2 周的考证实训, 一方面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 另一方面普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 专业综合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是集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综合实训课程。利用外贸综合业务实训计算机模拟软件系统, 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为期2 周的综合训练, 其中涵盖了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报检、报关实务、单证实务、托运与投保、国际货款结算等多项专业技能。通过对整个业务流程的运作和全套单据的制作, 让学生掌握从分析市场环境开始, 到完成市场开拓, 同外商建立起业务关系的整个流程。具体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 以具体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 针对进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进出口商品成本核算、出口报价与还价、交易条件的磋商、进出口合同的订立、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单证的缮制、审单付汇, 验货收货等主要业务为序进行训练。同时, 在实训中要求学生通过因特网去寻找出口的商品和客户, 自己设计产品目录、宣传网页和出口营销方案。通过这样集中的训练, 学生对三年的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 强化了前面学过的知识, 又通过这种模拟训练, 培养了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职业能力, 使学生既具备上岗就可以较好地上手工作, 又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3. 校外实习基地模块, 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践。

实习基地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协议式的, 主要是同外贸企业或工商企业订立实习协议; 另一种是非协议式的, 主要是到一些政府的职能部门, 如海关、商检局、商务局、港务局、国税局等。一方面, 建立几个稳定的协议式的校外实习基地, 为学生和外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 既便于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也便于外贸企业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另一方面, 也充分利用非协议式的实习基地, 如组织或鼓励学生参观港口、码头、仓库、生产车间, 让学生看到真正的货轮、火车车皮、大型拖车、集装箱、堆场、货物包装方式、海关监管场地等实物。鼓励学生直接找船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咨询相关问题。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也可归入这一模块。毕业实习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实习

总结, 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意见及指导老师的不定期抽查结果加以确定。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六学期进行,由专业老师负责论文的指导、答辩和成绩考核。

实训报关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模拟教学法 Simtrade外贸 实习平台

模拟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目前,我们使用的Simtrade外贸实习软件以一笔完整的国际商务业务操作为主线,依托实习平台,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在国际商务业务中模拟流程中的各个角色,亲身体验一笔国际商务业务流程的全过程。

一、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在没有使用Simtrade软件之前,主要是教师在教师通过黑板粉笔演示或者多媒体演示,学生无法真正接触到国际商务流程,应该掌握的技能也缺乏实际锻炼和体验,而校外实训基地数量不够且时间较短,学生难以深入全面接触核心流程。

在这样的教学实际中,采用Simtrade外贸实习软件,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既可以弥补无法深入进行校外实训的不足,拉进学生与企业的距离,又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校内进行企业仿真模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掌握更多的企业出口业务流程。

二、模拟教学法在Simtrade软件中的有效运用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平台共有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出口地银行和进口地银行五种常见的国际商务当事人角色,学生可以一人分饰各个角色,自己与自己达成一笔交易,也可以分别模拟不同角色,合作完成一系列工作任务。通过这样不同的两种模拟方式,学生可以多次亲身体验,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体会与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支付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能亲自体验进出口贸易的风险和乐趣。

Simtrade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工作的真实感和自豪感。笔者在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事先做好调查,拟好自己出口商、进口商和工厂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法人代表等信息。进入实习平台后,学生可以使用教师分配的账号分别以进口商、出口商、工厂身份进入系统,注册自己的公司。在公司资料栏目中填写相关信息,例如公司的中英文名称、地址、简称、法人代表和联系方式、经营范围和公司介绍等。填写完成后,还可以分别进入广告公司公司广告和产品广告,而后双方可以在B2B(淘金网)上寻找商机,寻找客户发送邮件进行交易磋商。磋商成功后,就可以进入合同签订阶段。合同可以由进口商或出口商起草,并经对方确认即可。接下来进入合同的履行阶段。在平台上,公司名称取得好不好,能不能吸引别人,信息完善与否,广告是否,都会影响公司的排名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Simtrade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第一,进入模拟环节前,我们可以通过实习指导书初步了解贸易活动完整流程,为模拟操作做好准备。第二,平台设置提供在线帮助,包括实习目标、操作画面简介、当事人工作流程和业务助手等,甚至每张单据包括合同如何填写,只要学生点击单据名称蓝体字部分,就可以看到每张单据的填写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能够胜任学习性工作任务。第三,平台上有“我的公文夹”选项,在这里,学生可以看到所有自己的合同及单据,也可以将有用的广告信息和产品资料等收藏进来,以备随时查看使用。该文件夹还能查看学生的当前正在进行的模拟环节及成长过程,包括错误操作,便于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实习状况,进行自我评定反馈,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改正。最后,平台内部提供评分机制,对学生的实习实训可以做到定量考核,甚至是实时考核,便于学生自我评价。

2.突出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

Simtrade实训模式改变了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角身份,教师只需要负责制订实习计划并计划,设置和管理学生账户,外汇汇率等资料信息等等。教师完全是以引导者和协调者身份来引导学生完成不同贸易流程和不同支付方式下的外贸业务活动。

Simtrade平台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赋予教师很大的能动性和主导性,真正实现了实践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样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弥补了大部分专业教师企业一线工作经历不足的缺憾。

每一次实训课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自带的评分系统,登记学生的每一次成绩,还可以查看每一角色得分的详细情况,包括邮件发送、财务状况等。甚至还可以根据学生表现给予积极主动的学生进行额外加分。

Simtrade平台系统里有许多实物图片及详尽的商品说明(同时包括中英文的货物描述和说明),还有世界各国的著名港口,世界海洋航线等,这些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非常好的补充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平台的资料提高教学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工作负担。这样有助于教师把更多的实践投入到有效的教学研究中去,提高教学效果。总而言之,笔者通过自身教学经历和总结反思发现,学生对于这种使用Simtrade软件进行业务模拟的教学方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起来很有积极性,那些原本觉得国际商务活动遥不可及的同学也慢慢产生了学习热情,积极地进入实训室进行模拟操作。而且笔者通过毕业生回访,发现凡是学习操作过这个软件平台的同学在工作中也更加容易上手,能更快地融入到工作岗位,更快地掌握工作技能。通过软件操作和模拟实训,将教师的授课内容和实际国际商务业务操作的技能技巧相结合,为学生将来走上国际商务岗位,更快地融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模拟教学法在Simtrade软件中的不足

当然,笔者在将近三年的实训课教学中也发现了模拟教学法在该软件的使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着实践教学效果。

1.平台缺乏足够的开放性

学生只能在实训室里进行操作,不能满足某些学生随时使用系统平台的要求,也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及时巩固和提高。另外,软件对电脑的安装环境要求过高,不能满足教师平时在自己的手提上备课的要求。

2.平台实训过程设计上的不足

例如平台过于重视单据的流转,感觉与某些制单软件有些类似,对报关、报检、核销退税等重要环节却只需要填完单据,鼠标一点,就一带而过,这与真实业务中报关报检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不一致。

3.对于国际商务专业特别主要的英语知识要求不够

比如学生广告和发送邮件内容中的要求不够,学生用中文和用英文的区别不大,对于邮件内容的甄别也不强。

参考文献:

[1]费景明.进出口贸易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周慧.“模拟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3]高洁.基于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构建立体化的外贸实训模式[J].学园:教育科研,2013(3).

[4]卢小金.高职高专基于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的项目化教学探究[J].高教论坛,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