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铁实训总结

高铁实训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铁实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铁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培训基地;高速铁路培训;培训质量

经过近年来持续发展,上海铁路局的基础设施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路网规模和装备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目前全局营业里程达到896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628公里,预计2015年底将达到3400公里,高速铁路网初具规模,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快速交通圈初步形成。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对运营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南京职工培训基地主要承担上海铁路局线路、桥梁工种的高铁养护维修人员的培训,现就我基地的一些做法和探索与大家分享,以期开拓思路,共同提高。

一、完善机制,实行项目管理

完善需求分析机制。面对高铁人员培训新课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组织专业师资主动深入现场,加强高铁培训需求调研,实施“三个对接”,即与路局业务处室对接、与运输站段对接、与职工个人对接。完善持续改进机制。成立攻关小组,开展QC攻关活动,定期总结分析高铁人员培训的进展和得失,针对培训学员基础薄弱、培训师资不足、高铁演练设备缺乏、培训手段单一、培训教材不匹配、评估方案不完善、学员管理不到位等薄弱环节,制定对策,重点突破,分层实施,持续改进,不断完善高铁人员培训项目。

二、规范组织,确保培训质量

1、加强计划管理

组织专职师资和路局业务处室、运输站段的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培训需求、职工素质基础、高铁维修养护以及高铁运行组织的特点,认真对照和依据《铁路职业技能培训规范》,《铁路职业技能资格性培训实施性教学计划》,从培训内容、授课师资、课程安排、培训实施、培训考核等方面,做到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从而有效的保障高铁培训的规范性、合法性。

2、加强教学管理

组织承担培训教学任务的专兼职师资,开展集体备课和集体说课活动,突出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方法、教学组织、知识点衔接等方面进行集体探讨与研究,从源头把关,统一标准、规范实施。下面是《高速铁路道岔》的教学设计,在开展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岗位培训项目之前,由培训基地和路局工务处联合,对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授课师资、课时分配等进行审查,确保培训质量。

3、加强学员管理

严格考勤管理,杜绝无理由请假缺勤。定期与送培单位进行沟通联系,学员考勤记录,及时送达送培单位,送培单位根据考勤情况,严格进行考核,对严重违反培训管理规定的学员,上报路局,取消培训与考试资格,由送培站段对其进行处理。

4、加强考试管理

严格按照路局资格性培训的相关管理制度,对重点培训项目,实行更加严格的标准,各级各类培训的考试,应根据培训目标、培训性质的具体要求,区分不同系统、工种、岗位,分项目、分类型组织实施,增强考试的科学性,维护考试的严肃性。

5、加强质量管理

一)加强质量管理,组织培训质量评估。

(一)目的与意义。通过制定培训质量评估办法,对培训项目实行有效的评估,有利于在培训的过程中发现不足,通过分析,为了科学评估培训质量,不断增强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培训学员和送培单位的满意度。

(二)评估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坚持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并重的原则,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简便易行、注重实效的原则。

(三)评估范围。在本培训基地培训的管理类培训、知识类培训、技能类培训等培训班级的培训质量。

(四)评估内容:包括教学质量、学员管理质量、后勤服务质量。

(五)评估形式:座谈会、填写《培训学员满意度调查表》、《送培单位满意度调查表》、教学资料评估、听课评课等形式。

(六)评估流程及办法。1、培训项目负责人根据培训的需求、内容、目标、形式以及时间等因素确定培训班级的类型,并据此确定评估办法和形式。2、培训实施后,培训负责人根据确定的评估方法,在培训中期召开培训学员座谈会,在培训结束前三天内进行培训学员满意度调查,及时收集培训质量评估数据,征求培训学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有关科室和人员应积极配合培训质量评估工作。

(七)评估结果反馈与应用

1.培训项目负责人在培训质量调查和收集工作结束后两周内撰写培训质量评估报告,并在完成评估报告一周内将评估报告有关信息反馈至相关科室和人员。2.接收到评估结果反馈的相关科室和人员针对评估报告,在两周内提出相应改进并落实。3.培训基地领导根据评估报告,明确培训组织管理、教学质量、学员管理和后勤服务中主要的成功经验以及不足之处,作为奖惩的参考依据。4.培训教师应根据评估报告了解学员和送培单位对培训教学情况的意见,提高授课水平、改进授课质量。

二)培训质量评估报告

下面是某一期培训的培训质量评估报告:今后培训考试的建议和想法。根据本期培训考试的实际情况,对今后的培训考试提出提出以下建议和想法:1、适当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可以让学员学以致用。2、适当安排现场教学,增加学员的感性认识。3、由于培训时间短,课程紧,上课时可重点突出或专门安排时间复习4、适当改善后勤服务质量,让学员住得舒心,吃得安心,学得用心。5、加快高铁实训场地的建设,建立标准化演练基地。

高铁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铁路车务站段;思想政治工作;措施

1引言

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员工需要努力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宣传教育的过程,主要目的是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水平,认真地履行工作职责,有效防范铁路车务站段工作内容所具有的安全隐患。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能够建立一流的铁路车务站段人才团队,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运营工作整体质量的提升,受到了各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只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证铁路车务站段工作的安全性,更好地适应交通业激烈的竞争环境。

2铁路车务站段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的举措

2.1铁路车务站段工作理念的创新。想要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价值,需要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找到保证思政工作有效落实的重点环节,助力铁路车务站段管理工作改革,提高铁路站段的服务质量。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帮助广大职工树立系统化的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政理念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当前我国铁路车务站段的工作情况,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与当前的时展需求相一致。2.2铁路车务站段工作机制的创新。铁路车务站段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规范化的工作机制,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落实,领导层的工作机制创新,需要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铁路车务站段职工培训的过程中,合理融入安全思想教育内容,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开展法律法规指导工作。结合铁路车务站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做好文化理念的传播,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对铁路车务站段职工生活情况的了解,在帮助铁路车务站段职工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积极寻找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的突破口,创新铁路车务站段的激励政策,提高铁路车务站段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可度。在进行工作机制创新的过程中,要拓展思政教育经费的获取渠道,定期进行基础设施的采购与更新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助力铁路车务站段思政工作机制的现代化发展。2.3铁路车务站段工作内容的创新。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工作流程的合理规划,保证全体铁路车务站段职工的共同参与,并定期开展阶段性工作总结大会,了解在铁路车务站段工作内容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并通过集体探讨,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充分发挥出铁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思政工作开展的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铁路车务站段职工需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为铁路车务站段工作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与铁路车务站段岗位工种的职责转变保持一致。2.4铁路车务站段工作方法的创新。传统的铁路车务站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主要以灌输式教育为主,结合铁路车务站段工作流程,制定出详细的职工行为规范,对站段工作内容进行约束,单一式的思政教育方式,让铁路车务站段职工逐渐产生厌烦感,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提升。因此,需要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实现对铁路车务站段工作方法的创新,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定期获取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看法,与管理层进行直接的沟通交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方案。同时,要充分发挥出铁路车务站段职工的主体性作用,主动投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习中,适应铁路车务站段产生的阶段性变化,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3提高铁路车务站段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途径

3.1夯实思想政治工作基础。想要保证铁路车务站段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就需要设计完整的理论路线,严格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带动全体群众的共同参与。首先,需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规划,建立明确的铁路车务站段工作者素质培养目标;其次,当工作形式和工作内容发生变化时,能够明确和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规定,制定出详细的工作组织纪律,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铁路车务站段工作者的日常生活中,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最后,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工作内容与群众心理变化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工作人员明确铁路车务站段的职业责任。3.2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铁路车务站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帮助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以人为本既是众多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则,也是帮助职工正确认识到自身价值的主要渠道,想要充分落实职工在铁路车务站段工作中的岗位职责,就需要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建立全新的职工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并结合技术员工的业务水平,制定出详细的思想政治培养方案,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政治指导工作,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全体员工共同参与思政理念的学习。通过多样化实训活动的开展,在铁路车务站段工作环境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职工管理、技术研发、设备更新与维护等工作的创新,提高铁路车务站段职工的技术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3.3丰富铁路车务站段工作者的知识储备。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工作者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提高受教育人员理论修养的同时,帮助职工掌握全新的专业知识技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让铁路车务站段职工的工作状态发生了改变。当前的铁路青年职工属于高素质人群,想要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进行思想观念的创新,改变职工的生活心理状态,并能够从铁路车务站段职工的角度出发,借助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创新传统的教育理念,顺应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加快铁路建设速度,强化铁路车务站段职工的岗位意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微博、QQ等社交媒体平台,加强铁路管理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并结合员工的意见反馈,制定出全新的培训计划,营造多元化学习环境,提高员工的学习自主性。3.4提高铁路车务站段工作者的业务水平。铁路车务站段职工业务水平的提升,包含着多样化的知识领域,定期召开业务能力总结大会,在进行铁路车务站段职工工作报告时,要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同时,要借助交流大会的时机,向全体职工传递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让全体职工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了解自身所承担的岗位责任,在进行职务报告书编写的过程中,要避免大篇幅的套话、空话,报告内容要贴近职工的职业要求。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到铁路车务站段的基层服务当中,并对职工的心理特点展开调查,结合工作实际掌握多元化的思想动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铁路车务站段思想政治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车务站段实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创新工作理念,建立完整的工作机制,选择合适的工作内容,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扩大职工的知识储备,从而为铁路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军.在新媒体背景下铁路基层站段党支部思政工作创新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9(26):36-37.

【2】许晓伟.铁路基层站段党建工作实践———以太原南站党建工作为例[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8(2):28-30+52.

高铁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线路修理 改革 建设 研究 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26-01

《铁路线路修理》是铁道施工与养护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以铁路轨道为基础,全面系统的阐述了铁路线路的养护计划与方式、线路设备检查、线路作业、不同轨道结构线路的养护维修、道岔养护、大型养路机械作业、铁路线路大修与中修、线路设备验收与质量评定、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轨道修理等铁路线路修理的基本知识、作业标准及相关规定,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的。 通过系统学习该课程,使学生对铁道线路的养护维修与工程施工全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企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铁路线路修理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

在我校开展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我们教学团队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铁路线路修理》课程进行改革,通过两年的课程建设,已初见成效,该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现将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分述如下:

一、编写教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实施的主要载体。近年来,随着铁路的跨越式发展,线路的修理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提速道岔和客运专线等新设备的投入使用,无论是轨道结构还是养护方法都与传统设备有所不同。原有中专教材知识过于陈旧,不能适应目前的教学要求。为适应我校《铁道施工与养护》专业教学改革需要,结合当前铁路线路修理体制改革和中职学生现状,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听取企业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编写了教材《铁路线路修理》,现已在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教材以新规章(包括《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和《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等)为基础,加入提速道岔、客运专线修理、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天窗修和电气化铁路作业安全等方面的新内容。内容涵盖面广,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适用性、适应性、先进性。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书中采用了大量图片和现场拍摄的照片,并将一些文字叙述部分制作成表格,表述清晰,一目了然。

在编排过程中,充分考虑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合理安排各项目的内容及其先后顺序。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够掌握铁路线路修理方面的理论,而且能够熟悉铁路线路修理的实做要领,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学实施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遵循“符合市场需求、符合学生实际”的原则。为适应中职学生现状,满足岗位需求,我们尝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单一的讲授方式,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为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充分运用教学课件、现场录像和网络教学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在编写教材的基础上,制作与课程配套的PPT课件,并与校科技开发中心合作制作课件,与大庆视谷公司合作完成14个动画的制作,利用到现场实践的机会录制视频。

《铁路线路修理》课程是一门以现场作业为基础,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专业课。如果仅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铁路现场的作业流程、作业标准与作业技能靠板书不能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针对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使用课件及观看现场录像,以拉近书本理论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

良好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帮助我们较好的实施教学。教学中,我们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运用教学做一体化、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法、演示法、对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学以实用为目的,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改革后的教学计划安排为: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6学时,实践教学22学时,机动4学时。

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包括实训和现场教学),使学生熟悉铁路线路修理的作业方法及施工过程,在应会后理解应知方面的知识,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过程。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动手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校制定了《教师参加现场实践锻炼相关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加以认真贯彻和落实。每年定期或不定期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师资培训,每年寒暑假期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到企业、行业参加现场实践,对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学校还注重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每年组织一次教学基本功竞赛,使教师的基础知识更加过硬,钻研教材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实践演示和操作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2008至今,我们团队的专业教师先后到哈大客专、沈阳高铁段、牡绥线、中铁二十二局等施工现场参加实践,学习线路、桥梁、涵洞、隧道及路基施工作业以及工程资料管理等项内容。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五)实践教学条件

为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还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我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与当前的铁路发展相适应,目前,我们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共有2个。一个是自作的轨道沙盘,展示的设备是宝成线秦岭铁路的一段。另一个是铁道施工与养护演练基地,设有一条长约50m的轨道(包括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两部分)、1组普通单开道岔(92改进型、混凝土岔枕、50kg/m钢轨9号),各种线路标志及与线路有关的部分信号标志,可供学生参观及进行专业课实践教学。

三、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为全面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及当前学生的学习现状,改革以往以期末卷面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方式,将考核分为以下四部分。

1.公共考核(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率、提问、听课及完成作业情况等,占20;

2.学习模块考核(阶段测验)(笔试)。占30;

3.实践教学考核。占30,其中:线路施工防护作业(实践教学)和读图(实训)各占15;

4.期末考试。 提交学结,占20。

这种课程考核改革模式经过去年的试点,深受学生的欢迎,效果良好,现已逐步推广使用。

四、建设效果

高铁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 学生就业能力

1.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解析

高职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挖掘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高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2.高职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分析

(1)培养学生良好的基本素质,使其具备讲诚信的道德品质、一定的求职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及服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全国铁路行业蓬勃发展,高铁、地铁和城际铁路相继建设和开通,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铁路专业毕业生需求大幅增多,据调查尤其青睐高职学生。然而,从我院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存在违约现象,同时跟几个单位签约,隐瞒身体不符合用人单位招聘要求参加面试等,用人单位反映强烈,部分学生诚信缺失直接导致用人单位大幅度减少在我院的招聘计划。由此可见,高职学生树立诚信观念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而且有助于用人单位树立招聘信心和多投放招聘计划。求职技能指面试技巧、日常礼仪等方面的要求,恰当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开场白和结束语等都能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具体,高精尖设备投入使用,人际交往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显得十分重要,用人单位相当看重。我国铁路一直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集体。加强服从意识教育和适应社会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服从安排,提高学生的服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迅速提高学生在单位领导心目中的印象,获得可能的发展良机。

(2)加强专业素质培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及一定的学习、创新、创业能力。目前,铁路新设备使用多、更新也快,设备出现的新问题时有存在,因此铁路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正确操作、维护保养及解决问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学校要根据行业需要和岗位要求,组建包含行业专家、教学专家、专业骨干教师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合作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参与学生实习实训,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评价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学生毕业时至少获得一个跟岗位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组织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各类技能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3.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高端人才。我院紧紧围绕国家高职教育目标,开展教育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培养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学院经过反复调研、分析、归纳和论证,总结出一套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简称“77331”的素质教育体系。

(1)七项重点素质。以产业应用型高端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学生进入职场阶段的素质要求为依据,以职业岗位工作情境为参照,按照专业培养岗位指向,确立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素质、协作素质、身体素质等七项素质,制定七项素质的教育内容,形成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任务库。其中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教育是灵魂,人文素质、身体素质教育是基础,专业素质、协作素质教育是重点,而创新创业素质的形成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基因。

(2)七大教育平台。为全面、顺利开展七项素质教育,制订素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活动、进网络、进宿舍、进管理、进社会的行动计划,制定“七进”的具体方案。

(3)素质教育“三化”。建立起轨道交通行业员工素质总体情况调研制度、走访毕业生制度和轨道企业人才素质需求分析制度,根据需求制定各个时段、各个岗位素质培养内容和任务,使素质教育“实时化”。制订素质教育总计划、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及素质教育评价标准,使素质教育“标准化”,明确各部门、各职员的教育职责、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使素质教育工作“具体化”。

(4)素质教育“三可”机制。为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有成效,学院制定素质教育督导、考核、评价办法,使素质教育可检查、可考核、可评价。

(5)建立一个素质教育网络。开发一个素质教育网络,在校园网上实现链接。上传所有素质教育教学视频、课件、案例,宣扬典型事迹,文体活动、科技创新、技能大赛、书法交流、专家讲座、心理咨询等信息,做到向学校开放、向师生开放,时时可进行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国联,何燕,张敏海.高职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人才培养建议[J].考试周刊,2013(91)

[2]张斌.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培育体系的构建[J].高教探索,2011(1):125-128.

[3]王周锁.对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路径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6):74-76.

高铁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社会需求

公共事务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2005年,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继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后新增了公共事务管理专科专业。然而大多数高校的这个专业办学方向杂,课程设置都是从自身现有条件出发,因此大部分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时并未实现本专业初创的预期效果,而且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一、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背景

国外在公共管理方面的研究始于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的文,其标志着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开始。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了“公共服务培训学校”标志着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这个专业培养的人才也成了很多国家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

在国内,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型,经济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实施,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有了很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本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并没有很好地满足公共事务管理第一线岗位的人才需求,也没有向相关行业、企业岗位有针对性地拓展就业面,大大限制了这个专业的健康发展。

2011年,范瑛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研究》一文中明确地谈到此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并指出构建本专业核心能力的六大模块课程体系[1]。2012年,刘玲娅在《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高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指出社会迫切需要应用型公共事务管理人才,并提出了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四个实践环节[2]。2015年,王绽蕾在《论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与教学效果评估――以高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为例》一文中详细阐明了如何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教学过程及评估过程中去[3]。2016年,李敏在《中职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一文中分析了如何根据市场的需求,探究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4]。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并没有显著地改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发展窘境,开设此专业的各个高校也在此专业的发展道路上跌跌撞撞。

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现状调查

经调查,不同高校将此专业设置在不同的院系,包括人文系、法政系、管理系等。与之相关的专业有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等。不同的高校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开设的有不同的方向,例如: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行政人力资源管理;民办南华工商学院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的高铁管理服务和航空管理服务;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组织管理;湖南师范大学的安全保卫、行政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这个专业的发展现状很不乐观,没有科学的发展体系,专业方向设置不明确,培养方向泛而不专,而且可以效仿和学习的案例很少。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于2016级首次招收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之前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新专业的市场调研不充分。从现有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学生来看,他们对所在专业的学习方式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很茫然,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不感兴趣。学生们反映上来的问题大体可以总结为: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就业对口岗位模糊等等。教授本专业的老师同样也面临很多问题,例如没有经过系统的公共事务管理学习,对公共事务管理新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也在边摸索边学习,很难给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困惑及难题。

三、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一)市场调研不充分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目前在国内发展尚不成熟,各个阶段的培养并未形成成套的体系,因此能够掌握的相关资源少之又少。这个专业在开设初期并未明确地指明发展方向,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力量的配备,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课程的开设等问题考虑不足。

(二)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

国内没有系统的、原版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教材,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是和管理专业相关的教材。教学方式多采用传统的单一模式,以教授理论为主,较少设计实践环节,造成学生综合能力无法提升。市场急需的是具备扎实的复合型公共事务管理人才,因此只具备公共事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些问题限制了这个专业多元化人才的培养,也对它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三)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受办学层次的制约,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入学分数不高,基础比较薄弱。而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多偏理论,又接受的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或满堂灌式的教学,所以无论是教学体系的建构、课程内容的设置,还是教学方法的应用都不够健全和系统。比如过分强调理论的讲授或是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而忽略了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因此产生了这样的现象: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管理理论,然而毕业后实际运用时却无法得心应手,普遍存在管理技能运用低下等问题。

(四)缺乏校企合作的探索

大多数院校并未设置本专业的相应方向,因此在校企合作方面展开较少。从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反馈来看,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较高,希望毕业生上岗即能用,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活动重视和加强模拟实训场所与实践基地的建设。然而从目前各高校的发展情况来看,本专业在校内建设的实训项目明显不足,校外合作的实训基地也少之又少,严重影响到这个专业的特色教育。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整,要把以往设置的偏理论化的知识学习转向应用能力的技能培养。另外,在选教材方面,应选择侧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系列教材。例如将社区管理与服务选定为本专业重点发展的方向,除了开设社会工作基础、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还应该开设如社会调查、社会工作方法、社会保障实务、社区活动策划、劳动争议处理实务等课程。

(二)改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

根据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应灵活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启发性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应用性强、交际性强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积极合作的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一种独立自主、积极探索、善于合作、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改革教学方式的同时,也注意加大实践、实训教学力度,建立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o本专业的教学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要不断引进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充实本专业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定期到实践基地或合作企业实习锻炼,熟练业务,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要求本专业的教师定期做调研,发展自己的优势专业及方向,形成自己的特色,积极参与到学科建设的工作中来。大力倡导专业课教师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扩充自身技能的同时,为学生做好榜样。

(四)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相关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依据,以市场需求、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社区管理能力和现代化办公技能为核心,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综合人才。主要的核心课程体系可分为六大块:思想政治素质类课程群、实用法律素质类课程群、现代基础素质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主干课程群以及选修课程群。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是决定学生是否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核心课程,需要根据相应的方向确定课程。

(五)推行“产学结合”与“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推行“产学结合”,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让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的领域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向的学生可以深入社区,亲临现场,参与到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去。通过深入到一线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巩固所学,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另外,学校还可以与一些企业或社区合作,让学生“半工半读”,这不仅为本专业合作办学开拓道路,还可以加强对学生业务技能的培训。

【参考文献】

[1]范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研究[J]. 大学科学教学,2011(04):38-41.

[2]刘玲娅.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高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教育教学论坛,2012(S1):94-96.

高铁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培植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经过30年的超常发展,现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从中专、职业大学、成人高校或高等专科学校升格、转制而来的高职院校,其发展轨迹基本为:办学层次迅速提升,办学规模急速扩张,专业设置多学科化,办学模式同质化。发展现状大致为:生源素质低下,文化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师资力量缺乏,教学质量与就业质量不高,难言办学特色。本文从办学特色的界定入手,深入探讨培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促进江西高等职业院校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办学特色的界定

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它揭示的是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独特性以及与众不同的品格。教育部以教高厅[2004]16号文件的形式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办学特色所作的界定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办学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办学特色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得到社会公认。作者认为,所谓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探索、积淀、发展而形成的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创新性、体现一所高职院校办学优势和独特个性的总和。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出一所高职院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亮点,也是反映一所高职院校社会存在的鲜明符号。

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培植路径

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从不断发展、壮大到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创造性实践。

(一)要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思路决定出路,理论导引行动。办学特色实际上是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办学理念的物化形态。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办学行动指南。牢牢抓住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个目标,统筹兼顾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招生、就业、服务等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地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学校、企业双主体办学道路。依托行业,立足区域,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要准确地进行办学定位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不是像本科院校培养理论型、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也非中职学校培养的一线操作型技能人才。具体到一所高职院校,就是培养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社会服务人才,还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的问题。

2.人才培养方式的定位。从总体上讲,高职教育大都是实施“订单式”培养方式,即以企业的用人订单为依据来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是,作为办学实体的高职院校,还必须根据自身特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订单式”培养具体化、个性化、特色化。

3.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定位。在当地的高职院校中,要以他校不可替代的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富有特色的办学实践、办学成果,确立自己在当地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位置,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三)要灵活地进行专业设置

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灵活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创建一个特色专业,往往可以带动一个专业群的发展,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一些办学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如天津职业大学抓住3G手机上市的机遇,前瞻性地设立新通讯专业;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高速铁路发展的实验阶段,就针对性地开设高铁运营、操作、管理等专业,这两所学校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灵活地设置专业,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先机,以明显的专业优势打造其办学特色,从而保持在同行中的引领地位。

(四)要不断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要牢固树立“订单”意识,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以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为抓手,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围绕“订单”,实现与企业的密切沟通和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构建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办学格局。要围绕“订单”,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互动机制,实现校企互利双赢,确保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持久动力。

(五)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尊重学校的发展历史,继承学校优良办学传统。2.正视学校的发展现状,选择目标,找准突破口,打造办学特色。3.科学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把开拓创新精神与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不盲从、不跟风,坚持把高职教育规律和他人的成功经验与自己的校情结合起来,始终脚踏实地地发掘和培植办学特色。

(六)要持之以恒地进行特色培植

特色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贵在自觉,难在实践,重在坚持。1.要科学地制定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将特色创建实践形成长效机制,并一以贯之地组织实施。2.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创建合力,使先进的办学理念变成教职工的自觉行动,让教职工的智慧才能得到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有效的培养。3.要保证必要的投入,强化管理,提高创建效率。4.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允许反复,宽容失败,既不急于求成,也不消极懈怠,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始终保持创造的活力和坚毅的斗志,为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强化不断奋斗。

三、对促进江西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江西高职院校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底,江西共有52所高职院校,约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4.3%,在数量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江西省只有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另有一所学校(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重点培育(扶持)的行列。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江西省虽然院校数量不少,但总体办学水平在全国处于靠后的水平。

再看专业设置。目前,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涉及19个大类、78个小类共722个专业。但在江西2010年高职院校招生专业中,总计不过280个,不及全国可招专业的一半。江西的高职院校在个别专业大类(如水利)很少涉及;在不少专业小类几乎出现空白,像“农林管理类”、“铁道运输类”、“食品药品管理类”、“水利工程与管理类”、“水利水电设备类”、“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等。这与江西作为农业大省、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与江西要举全省之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不相协调。

(二)几点思考

作者认为,江西的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实现健康、稳步发展,必须遵循“稳定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原则。

1.规范招生,加强管理。不短的一个时期以来,江西的高职院校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有偿招生”,即每招一个高职生必须付给中介、中学班主任一定的费用。用钱买生源,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商业贿赂,它误导考生,助长无序竞争,扰乱招生市场,最终将把高职院校的发展引向死胡同。要根除江西高职教育领域的这一顽疾,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管理,规范招生行为。二是各高职院校要加强内涵建设,树品牌、创特色,用过硬的教育质量、宽广的就业前景和积极的社会形象吸引考生。

2.优化专业结构,主动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江西的47所高职院校(不含专科学校)2010年共开设专业269个,涵盖除“水利”之外的18个大类,60余个小类。类型分布基本正常,但结构不甚合理,表现为大部分专业仅有一所学校开设,如“民航运输类”、“护理类”、“包装印刷类”、“资源勘查类”、“电力技术类”等等。有不少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发展前景也很乐观的专业仅有少数几所院校开设,如“城镇规划”、“社区管理与服务”仅有3所学校开办,“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也只有5、6所学校涉足。而有些专业开设的学校成扎堆现象,如“计算机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开设的学校均高达34所;“机械设计制造类”的“数控技术”30所;“市场营销类”的“电子商务”34所;“语言文化类”的“商务英语”32所;“自动化类”的“机电一体化技术”30所;“工商管理类”的“物流管理”31所。要避免专业设置的追风现象,作为政府人才管理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等要及时给学校以有效的就业信息指导,从而引导高职院校的专业开设。高职院校要加强市场调研,灵敏地反映就业市场需求,灵活设置和适时调整专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高铁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阳江手信;文化营销;品牌标识

阳江手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手信公司)是一家以传播阳江本土文化、销售阳江特色优质产品的公司。“阳江手信”这一商标是于2009年由阳江鸿丰实业有限公司(五金刀剪生产商)注册,并推出了“阳江手信”系列产品。该公司于2010年选送的“阳江手信”获旅游用品类金奖。2012年,阳江鸿丰实业有限公司和阳江六家企业结成联盟,成立了阳江手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门用以研发设计、销售阳江特色优质产品,包括阳江五金刀剪、海洋特产、阳江风味食品、民俗工艺品等。公司产品以传播阳江本土文化为旗帜,以“手信传情”为口号,以阳江特色产业为平台,统一包装,从而宣传、塑造和提升阳江形象,增强阳江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手信公司的产品不仅仅是当作特产或礼品,更是独具魅力的阳江文化与热情好客,勇于创新人文精神。

一、手信公司文化营销的内涵简析

在古典品牌理论阶段,SidneyLevy(美国,1955)提出了,品牌应当注重去开发一种个性价值,建立品牌形象。这个概念为当今的文化营销奠定了基础。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把“文化”因素结合市场营销观念进行研究与实践。如PaulA•Herbig(保罗A•赫比)在《HandbookofCross-cul-turalMarketing》(《跨文化市场营销》)一书中罗列了近500个不同实例,用以说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对营销的重要影响。他还结合4PS策略,分析了跨文化营销策略。21世纪是世界经济和文化融合的时代,经济和文化就是两只无形的手,双向推进实现一体化,这是世界的潮流。关于文化营销的定义,众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在传统营销理论基础上,有意识通过以某“独特的核心价值观”为手段,从而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战略性营销活动。或说,它是以“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传播核心文化”为手段的一种营销理念。文化营销可从外延及内在两个方面去阐述,外延上,可包括品牌或产品命名、公司与产品商标、产品设计及造型与包装、营销与传播广告等,内在中,包括对营销活动的价值评判、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等。企业实施文化营销时,应当积极分析和识别依托环境的文化特点,才能借助于文化因素去主动影响消费者需求。并且,在制定营销策略及开展营销活动时还要主动适应当地市场的文化环境,做到和谐统一。经过调研,笔者发现手信公司采用的营销战略就是文化营销。即该公司将阳江本土文化有机结合阳江特色产品进行产品营销。在这营销过程中,产品只是营销的载体,阳江本土文化传播才是内涵。阳江特色产品应当同时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双需求,特别要注意给消费者以文化上的享受。笔者认为,手信公司已经和正在通过积极深入挖掘阳江本土特色产品的文化元素,在产品研究开发、品牌命名和包装、广告设计和等方面体现了阳江五金刀剪特色,显现出阳江海的气息,呈现了阳江原味的民间食品味道,较好地将阳江文化元素揉进产品的外延和内在中,并能借力“多样文化传播方式”的东风,引导和影响产品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成功地将对产品的物质需求上升到对阳江本土文化的精神需求,从而实现公司的营销目标。

二、阳江手信公司实施文化营销的必要性分析

(一)文化营销能提高该公司产品附加值,实现差异化营销。一直以来,阳江本土产品种类繁多,但没有形成系统性开发。五金刀剪行业里,竞争激烈,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总产值虽然大,企业虽然众多,但有影响力的比较少;当前看来,阳江的海洋产品的特点在于低技术含量且初级加工品居多,没有一个大的海洋产品品牌,众多小品牌差异化非常不明显。而市场竞争却很激烈,导致各个厂家靠价格战去抢占市场;炒米饼、豆豉等特色食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产品单一、口味简单,卖者众多。手信公司如果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营销之路,就会泯然众人。如果能够引入独特的阳江本土文化元素进行营销,在产品品牌中注入阳江文化与历史,使之走差异化,彰显个性品牌,就能克服同质化的低价竞争。并且可以通过增加其文化附加值的办法来提高售价,获得文化元素带来的超额利润。

(二)文化营销能突出本土产品品牌个性,强化品牌形象。“重生产轻营销”是阳江本土产品一贯以来的不良做法,优秀的产品卖不出好价钱的局面一直存在。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数产品要么没品牌,要么有品牌轻推广,有品牌无个性,有品牌无内涵,无法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则在群众中形成不了强烈的品牌偏好。如海洋产品等,虽然销售门店众多,但都是各自为政,没有品牌,仅靠初级加工赚取少量差价,市场占有率低。在营销的时代,优质的产品不仅需要品牌,而且需要包括独特文化元素的品牌个性,只有强化品牌形象,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文化营销能引导文化消费,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消费产品的要求也随之而水涨船高。这些产品要能满足其物质需求并能注重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在关注产品质量的同时,消费者更愿关心产品的品牌和文化内涵。产品尤其是本土特色产品的文化含量越高,越能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满足消费者精神上的需求,甚至能引导文化消费。

三、手信公司开展文化营销的经验

“阳江手信”是手信公司所生产的阳江本土优质特产品的品牌名称,产品包括家乡特色食品、五金刀剪、海洋特产等三大版块多个系列。它作为阳江本土产品的代表,发展非常迅速。笔者经过调研发现,文化营销是手信公司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公司标识设计充满地方文化内涵。

1.公司名称内蕴地方文化。手信公司全名是阳江手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手信”一词来源于《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以告虔也。”这句话表达了男女送礼的区别。其中的“贽”即“手信”、“礼物”的意思,是手信最原始的称呼。众人周知,外出访友须带着礼物,据考证,这种礼物在周朝时被称之为“贽”。“贽”不在于多,但可能视人的等级而变化,如夏天送束肉脯,冬天送只雉鸟;给大夫送雁鸟,给卿就送羔羊。古往今来,人们世代相沿此习俗,在佳节登门探亲访友,在赠别向亲朋好友饯行,都会携带礼品相送,表示自己的深情厚谊,我们通常称这些随带的礼为“手信”。在广东话里也有一个词,叫“手信”,它是指出远门回来时捎给亲友的小礼物,这些小礼物不是大件或贵重商品,不一定是计划中的必须消费品,是信手捎来,故称“手信”。从其来源可以看出,手信讲究一个便携和轻巧,并且最好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突出当地传统人文价值。不在于贵,而在于心,在于情意、真诚、心意,代表对亲朋友邻的祝福和关心。手信一词前添加了“阳江”二字,即表示是阳江本土手信。阳江地处粤西地区,南临南海,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以“阳江三宝”和“阳春三宝”著于天下。当地传统特色产品当属凉果、豆豉、炒米饼、海洋特产、五金刀剪等,尤其是阳江豆豉、阳江小刀、阳江漆器被称之为阳江三宝,名扬天下。阳江有凌霄岩、石林、十里银滩等著名风景区;有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咸水歌之山歌节、千年古圩之高流圩、千年风筝节、独特海洋文化之开渔节等多项人文历史项目;特色美食有狗利仔、、春砂仁、程村蚝、猪肠碌、鹅乸饭等。手信公司择优而汇之,向世界人们推广阳江的特色产品和独特文化。公司以“手信文化传播”为立司之名,愿意承担通过本土手信来传播本土文化的重任。公司名称上体现了公司的愿景和宗旨,能在第一时间带给消费者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冲击,能充分引导消费者联想和认识公司与阳江本土文化的关系。

2.公司网址切合地方文化。公司在选用网址上也别出心裁,摒弃了一贯以来,别的公司名称作为网址名的通行做法,而改为采用“welcomeyj”作为网址。“welcomeyj”表示“欢迎来到阳江”,其意是,不仅仅是欢迎八方来宾光临阳江,也是希望美丽的阳江能带给消费者不一样的体验,阳江人民热情好客,物产丰富,有独具特色的名优产品提供给大家。这种网址,让人耳目一新,在输入网址时便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3.品牌标识设计内含地方文化。一个好的品牌,应当不仅要在名称体现文化内涵,“长相”即外在形象更是需要独特新颖的标识设计。好的品牌标识设计,可以帮助品牌树立形象,强化个性,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亲和力和美誉度,当然会有利于品牌推广和传播。“阳江手信”品牌标识如图1,它的设计,巧妙地将“阳江手信”四个字,运用留白和色彩搭配的技巧,组合成一只帆布的形象,生动传神。阳江临海,祖祖辈辈靠海生活,代代相传。帆布的形象,如点晴之笔,将阳江昨海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所有产品的标签设计,均有阳江传统文化的一幅简图配套,统一的色彩,给人予以强烈的地方文化感。

(二)品牌名称内含地方文化。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品牌名称除了要体现产品特点外,还要体现产品的文化内涵,如此才有利于消费者识别和公司进行品牌推广。“阳江手信”品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也最容易传送其内涵。它恰当地代表了阳江本土文化的内涵,也能体现手信公司产品的特点,即从事阳江本土产品的营销。当远方客人光临阳江后,带走的是阳江的特色,带走的是阳江本土的文化。阳江是刀剪之都,来自阳江的手信带给消费者开天辟地的勇气;阳江有特色食品,向光临阳江的消费者新鲜奉上历史的滋味;阳江是海洋城市,来自海的馈赠,别忘了谢天谢地谢海洋;漠阳精湛的工艺,传统与现代只隔着一线光阴,拎走手信,拎走传统。

(三)品牌传播搭台产业发展,变营销产品为营销文化。手信,总离不开外来游客的衬托。阳江手信的发展,离不开来阳江旅游的人们。庆幸的是,阳江实施蓝色崛起战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发展迅猛。2013年阳江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旅游、商贸、会展等服务业快速增长,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34亿元,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亿元,增长12.5%。滨海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接待游客增长15.6%,达125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32%,达114.2亿元。2014年,阳江市在滨海文化旅游业方面继续重拳出击,积极推进海陵岛旅游综合开发,规划建设“南海Ⅰ号”文化景区,大力发展海上休闲娱乐等旅游项目,争创国家5A旅游景区,并且在周边的东平、沙扒、春湾等镇里,打造特色旅游风情小镇。经过阳江的深茂高铁动工,广州直达海陵岛的高速即将修通等,将阳江融入了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在阳江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当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关注阳江本土特色产品。价廉物美的阳江手信也开始成为游客捎回给亲朋好友的首选。阳江市政府也将阳江手信发展写入了政府发展规划。阳江本土手信的推广有政策支持,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借此东风,手信公司大胆建设了一家名为“手信传情”的阳江本地风土人情主题馆。馆内,藏或建有与阳江历史、文化紧密相联的历史场景或物品,如渔船、铁作坊等,也经常举办关乎地区历史或文化的主题沙龙,不遗余力地向外界推介阳江!

(四)品牌推广与高校战略合作。手信公司与阳江地区唯一的高校———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承诺用五年的时间分批次投入三十万元,分别用于学生实习实训、产品研发与设计、营销推广等。在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里,手信公司立起了大大的LOGO标识,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介绍阳江的历史风土人情和特色产品。学子们归家,带走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产品背后千年凝聚的阳江文化元素。手信公司还与学院合作,开展了多期微信营销大赛和产品包装设计大赛等活动。职院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异想天开的金点子,为公司的营销方式出谋划策。手信公司还接纳超过五十人的职院学生到公司、门店进行实习,把阳江文化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介绍给学生。总之,手信公司充分运用文化营销的理念,在阳江这个旅游城市、海洋城市里众多的特色产品市场中,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几年来,手信公司借助独特的品牌及独具特色的外观包装设计,远远走在了阳江当地其他零散产品的前列,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益,基本实现了其营销目标。

四、手信公司实施文化营销的建议

(一)文化定位还需要更晰,核心文化价值观需要凸显。虽然手信公司的宗旨是传播阳江文化,但阳江文化到底是什么,其文化由哪些观念组成,核心文化价值观是什么等问题却是没有答案。据“阳春独石仔古人类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万年以前,两阳人的祖先就已出现,从远古至今,阳江区域几经变化,历史沉淀的内涵相当之多。阳江临海,祖祖辈辈出海打渔;阳江出刀,天下闻名。但这些零星的散乱的历史和文化典故,有没有一项核心文化价值观来提领全局呢?手信公司一直宣称要传播阳江文化,到底传播什么?所以,手信公司实施文化营销的最关键点,还是要清查定位阳江文化的内涵,尤其是要抓住阳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此,才能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带动阳江手信的健康发展,提高其内涵和品牌美誉度。

(二)文化营销和产品质量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化营销是战略,战略不能代替载体本身。手信公司营销的文化的载体最终落点还是在产品中。产品质量高低也是决定文化营销成败的关键点。好的产品质量,消费者才能认同其背后的文化理念,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不合格的产品,不仅不能给消费者带去物质需求,反而会令消费者对公司产品、品牌丧失信心,进而影响到阳江文化的传播。所以,要成功实施文化营销,必须同时紧抓产品质量。

(三)品牌管理尚可加强,建议采取母子品牌策略。手信公司目前只有“阳江手信”一个品牌,其经营的所有产品系列都要统一使用同一品牌。这固然有其有利的一面,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企业识别系统”,在推广新产品时降低成本,节约营销广告费用。但也有不利的一面,阳江文化层次丰富、内涵多,单一的品牌只能在全局上给消费者带去视觉冲击,无法把阳江文化细腻的层次体现出来。手信公司可以通过将“阳江手信”作为母品牌,在其下设立子品牌的形式对阳江特色产品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公司目前有五金刀剪、特色食品、海洋特产三大块产品,三块产品相互之间并没有同质。但可惜的是这三大块并没有子品牌对其进行统驭,消费者无法更细致地区分产品种类,也就无法更进一步获取精神愉悦。三块产品如果能够各有一个子品牌进行产品塑造和形象管理,可能会更有效。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