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热处理实训总结

热处理实训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热处理实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热处理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设计;兴趣教学

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高职院校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是机械类学科重要的必修课程,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在社会加工制造业、机械工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1.教材内容的缺陷,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知识点繁杂,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生源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过于定式,大专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理解力、想象力不足且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

3.实验设备的不足,大部分学校中只有部分实验设备,而且还多是一些老旧设备,不能及时更换和补充新型设备,使得教学与实际社会生产上存在差别。

4.教学方式的不足,目前,主流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课堂讲授,学生记忆,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一些抽象概念,缺乏师生互动。

5.考核机制不合理,主要的考核方式还是卷面考试为主,一些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考前突击背重点,一样可以合格的现象。

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

职业学校中对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主要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三个方面,因此课程设计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相应的改变,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教学内容设计

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大批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提供给生产一线。教学内容应突出技能型、实用型知识点,知识点要结合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讲授。对于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要结合现实社会的生产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总结出相关知识的理论联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式设计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就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老师教授的教学形式,要结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方式的设计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兴趣教学设计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发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特点,在实验内容和方式上作了改进,如在砂型铸造成形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实体模型,将原有的零件模型换成学生自己设计的有趣的实体模型,比如鱼形模型,虫形模型等动物模型,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铸造成形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把课堂搬到实验室,让学生在边做边学,边观察中来学习知识、了解知识。同时学校应注意社会生产中的变革,及时更换老旧实验设备,用新型设备来提高学生对现代社会的生产情况的了解,也有助于培养操作型,技术型人才。

(2)实践结合教学设计

使多种教学方式联合应用,传统的书本教学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以网络上的新的知识来补充书本知识中的不足。

学校要加强与工厂的合作,把课堂搬到工厂中,以现实生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如锻压成形这样在学校现有设备不足的情况下,以工厂相应的生产车间的生产视频来作为实例教育学生。

实训课与理论课的结合,这样让实训与理论同步进行,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老旧设备的结合,在教授一些设备的教学中,以老设备来讲原理;用新设备来教实践,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用性,科技性,帮助学生适应以后的现代化生产。

(3)角色互换教学设计

适当的进行角色交换,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查询一些相关生产实例,并做成相应的课题,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其他学生及老师进行讲解,提出相应的问题,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和引导下去解决。这样做,学生与老师的角色时常调换,亦教亦学,有助于共同进步,共同制定良好的教学形式。

(4)相关选修课

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通过选修的形式来更深入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以选修的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进行补充学习,也可以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3.考核方式设计

传统的卷面考试,考核内容片面,所以要将单一的考核制度变为多种考核制度结合的考核方式,建议将卷面考核、实践考核、出勤考核、创新设计考核等方面同时结合在一起,对各部分的权重进行合理的分配。这样的一个综合性考核可以同时考核学生的理论、动手实践能力、出勤率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短板,帮助学生合理分配学习精力,推动人才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职业院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改革是个系统复杂的工作,它的核心宗旨是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达到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创新,应用型,科技型的高素质的人才为一线生产做贡献。本次提出的相关建议是根据当下社会现状,机械生产加工业的发展情况所制定提出的,提出的相关改革最终实现学校重视,教师投入,学生爱学,推动全新的教学改革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杰.《金属工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丁建生.《金属学与热处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3]赵忠,丁仁亮,周而康.《金属材料及热处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热处理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89-02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名词概念较多,较为抽象和分散,初学者颇难掌握。目前,高职学生大多没有生产实践经验,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比较陌生和模糊,但对新知识、新事物比较好奇,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驱动力,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谈谈我在本门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重视第一堂课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授课其实就是一种推销。要使学生接受你的课,喜欢这门课,首先就要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尤其第一堂课,是一堂很重要的学习动员课。现在的学生目的性很强,重要的就学,不重要就不学。所以第一堂课就要从思想上和内容上引起学生重视,强化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讲述:(1)强调技术的重要性与发展性。可以从钢铁生产与汽车制造方面举例说明目前我国工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流的设备,二流的管理人员,三流的技术工人,所以我们只是工业大国但不是工业强国,强调掌握技术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掌握技术,积累经验与资本自主创业,让他们懂得专业前景广阔。(2)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例如,在讲授“绪论”时,给予充足的学时,由远古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高分子复合材料─纳米材料,这一材料发展史讲起,接着介绍我国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方面的成果,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与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习热情,再来强调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从而使学生了解该课程的重要性及和其他课程的紧密联系,使之转化为坚定的信心,从而产生要学好本课程的动机。

注意新教学内容增进学习兴趣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好奇心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东西的物理特性,而要看它和主体过去经验的关系如何。”学生对新颖和原有经验联系得上的教材最感兴趣。因此,在讲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之前,按照不同专业筛选教材内容,选取学生接触过的易于接受,有联系的新颖教材,而不照本宣科,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似曾相识而又陌生的感觉,就会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难点拉伸曲线强化阶段的教学中,先让大家比较铝电线、铝高压锅、铝合金门窗的性能如何,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形变强化与合金化是强化材料的重要方法;硬质合金制造与烧制红砖;不锈钢无磁性与收废品时的磁铁检验等,使学生觉得学过而又想学到更深层次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习兴趣

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的启发,才有强大吸引力,才能诱导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例如,在讲授“材料中的碳钢和铸铁”部分时,我首先提出问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然后告诉学生,要获得钢,首先要练得生铁,而生铁是由铁矿石经高炉冶炼而得,接着又提出问题“钢与铁的关系是什么?”再以“恨铁不成钢”引入钢与铁的关系:钢是由生铁经高温熔炼后,降低含碳量,调节Si与Mn的含量,除去有害元素硫、磷而得到的。又如,紫铜管冷拔后再冷弯易开裂怎么避免?学生就开始分析为什么开裂,找出原因之后,再找避免措施。这样学起来印象深刻。

用事例诱导,提高学习兴趣

近几年,我校学生有较大一部分来自外地及农村,他们社会实践知识较为缺乏,对工厂极为向往。我紧紧抓住这一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例如,在讲金属学基础知识中的力学性能这一抽象概念时,就用实例来启发诱导,如起重机上的钢丝绳受到悬吊物拉力的作用而不断,引出拉伸载荷,满载火车给钢轨以很大的压力(即为压缩载荷)等,从而引导出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外力)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并表明它是工厂中机械零部件设计、制造和选择材料的主要依据。再如柴油机上的连杆、齿轮是机械上的重要零件,在工作时不仅受到拉力、压力的作用,还承受冲击力的作用,这些载荷作用对零件都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性。这就要求该零件的金属材料必须具备不同的力学性能,使学生听后还想学。

又如在硬度教学时,同一把小刀削铅笔和划玻璃,前者小刀比铅笔硬,后者玻璃比小刀硬,说明硬和软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对刀具来讲通常要求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就可以了。但对于有些工具来讲,却不是这样,还必须具备其他的性能,如医生用打针的针头既不能太硬(因太硬了往往会导致脆断而造成更大的痛苦),同时又不能太软(因太软也往往使针头卷口导致伤口使病人痛苦),使学生感到奇异而和谐,抽象而直观,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理清思路和要点,加强学习兴趣

归纳总结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归纳总结的过程是探寻知识内部规律和与外部联系的过程,也就是“悟”的过程。学生对新知识形成认识后,尚未达到掌握的程度,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可使之系统化,概括化,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的程度,有利于学习能力形成。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的教学中,单位课时的教学内容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归纳总结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对教学重点“钢的热处理方法与常用的碳钢、合金钢”等部分感到头疼,课堂上感觉学得很清楚了,可一到做习题或应用时就觉得头脑混乱,对种类繁多的钢种及其热处理方法的选用特别容易混淆,这时可列表从各种热处理规范、目的及应用钢种和场合进行归纳、比较;常用的合金钢也可从其成分、性能、热处理及用途等方面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着较为清晰的脉络,比较记忆之后,掌握得牢,颇有成就感,兴趣自然就有了。

理论课内设置实训

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与车间对接,采用讲、练合一型的现场教学。教师先提出课堂教学任务,也就是具体的工作专题或工作应用实例,然后对任务进行分析,讲解工作的步骤和具体要求,再一步一步进行示范,示范的同时,学生操作,师生同步完成工作任务,最后,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工作的效果进行总结与提高,确保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手脑并用”,实现学生学习的“教学做”合一,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真刀真枪动起来。这种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室满堂灌的讲课模式,改为现场教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自学为主的模式,学生学起来主动,效果较好。如在“力学性能”、“钢的热处理工艺”教学中,将课堂转移到实验室、热处理现场进行教学,并进行现场操作与训练。学习环境模拟工作环境,使学生对力学性能、热处理知识及热处理设备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学以致用,巩固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在教学中,要注意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讲完课本知识之后,布置生产实际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例如,将工厂中常用的零部件和工具,如对齿轮、主轴、模具、刀具等,要求学生分析它们的工作条件,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制造,并拟出其加工工艺路线与热处理工艺。然后,大家集体讨论每种方案的利与弊,最后选定最佳方案。通过这些练习,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学习兴趣更浓。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断进行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较高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自然会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成淑丽.浅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技巧[J].职业技术,2007(8):57-58.

[2]仲林.浅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多样化教学[J].职业,2010(14):69-70.

[3].李伯黍,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王英杰,金升.金属材料及热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热处理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材料 教学改进 实践教学

《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为后续学习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加工工艺等课程做铺垫,是进行各种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加工制造,必要考虑的部分。可见,这门课十分重要。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方式体现培养学生“能力”,即不仅培养学生能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开展这门课理论和实践教学,以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1机械工程材料特点和教学现状

这门课安排在第三学期上,是学生开始接触到专业课阶段。它涉及到机械、设计、材料和加工四方面。主要包括材料种类和性能,材料的微观结构、凝固与变形,铁碳合金相图及应用,热处理,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特性及选材。其知识面广,内容多,专业术语多,概念抽象,理论性强,但逻辑联系不强。学生们感觉内容头绪太多、记忆多。由于专业学时调整,课时现削减为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仅为24学时,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信息,学生接受难度大。加之,由于此门可前期没有认知实习,而金工实习通常又在此课之后,学生没有实践经验,缺乏感性认识,很难把它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实验教学多为普通验证性实验,设备老旧数量少,5—6人用一台,教学效果不好。因此,学生感觉学习空洞、乏味,兴趣低,考试就死记硬背。没有达到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目的,也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

2机械工程材料的改革措施与实践

2.1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机械工程材料,本科生培养目标是保证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理论,运用它进行工程选材和帮助设计工艺流程等。因而教学内容设计,应与机械工程类紧密相连。对金属学部分,基础为材料的性能和结构,重点为材料成形的组织变化和性能,如铁碳合金相图。对热处理部分,重点为热处理的原理和工艺过程,改善材料的性能。对金属材料部分,重点为常用的机械材料的牌号、性能、热处理方式,及选材。而对于非金属材料部分,可不作为重点,但要了解,可精选些前言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讲解,如高分子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等,开阔学生的眼界。压缩材料组成和微观结构,如晶体内部结构等内容。

2.2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联系工程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源,仅是枯燥的理论,学生们很难有兴趣。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可采用多种生动的形式,如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把枯燥的理论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明白理论与生活密切相关,把抽象概念立体化、生动化,运用它可解决很多实际中难题。如在讲解它碳素钢时,含碳量对钢性能的影响,可以启发学生们思考:家中用的传统菜刀和砍刀,为何菜刀不能砍骨头,砍刀不能来切菜,原因是什么?若都用碳素钢,具体成分有何不同?通过层层剖析,让学生明白,含碳量大小影响材料的强度、硬度,从而影响用途。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抽象概念具体化,易理解。再者,也可以设立一题目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自行车外壳和车轴选材,哪些材料可以满足要求?材料加工工艺路线是什么?学生们提出了20多种方案,令人打开眼界。然后,由老师指导,理清思路,同大家一起对方案讨论,优劣对比,得出最佳方案。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好。

2.3改进实践环节

实训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近两年,我系更换了一批老旧设备,增添了许多新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如高清晰的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计和金相试样抛光机等,实验硬件能力大大提升。可以开设一些新实验,还可以把某些理论课放到实验室进行。如讲解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可让每位学生自行动手实验,观察组织,总结材料性能,得出结论,老师仅从旁辅助。把原课堂难理解的知识放到实验室讲解,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同时,还增加了综合实验项目。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能学以致用。由指导老师设定题目,题目通常涉及到的零件是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如锉刀、锯条、自行车链轮等。给出机械零件的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接着,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制定工艺流程方案;指导老师审阅、修改。然后,学生独立自个动手完成实物操作,得出硬度分析和金相图,完成实验报告。最后,参加口试答辩,做为这课成绩考核的重要部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能熟练操作硬度计、金相显微镜、电阻炉和金相试样抛光机等仪器设备。像金相试样制备难度较大,可能需要失败多次,才能做出合格的试样。若对设备和操作掌握不牢固,就需要花更过的时间,反复做实验。而实验教学一共才8学时,显然不够。可允许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完成实验。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学生可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实验,避免因时间紧就应付了事。给失败的同学再做机会,给有兴趣的同学敢于尝试创新的机会。实践证明,综合实验项目,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另外,根据我系机械工程学生培养方案,机械工程材料和“金工实习”在同一学期,可让两者同时进行,而不是同期的一前一后。让学生们在金工实习中,了解材料和加工工艺,增加感性认识,帮助材料理论知识掌握。如在车工实习中,实习指导教师可引入使用的各类刀具的材料,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区别;加工工艺中,零件的调质处理方式,就是热处理的淬火和回火。实践表明,学生提前有了感性认识,进行理论教学效时,易于接受和掌握知识。

3结论

通过对机械工程材料的教学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知识掌握更牢固、全面,动手能力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夯实理论知识,能“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有强,罗树丽,周岭.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2:56-58.

[2]崔国明,李兴霞.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1,5:72-73,77.

热处理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提高课程授课质量的重要保证,完善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开展教学资源建设中,不仅要重视教材、教案等传统资源的建设,更要做好网站、视频、慕课、微课等信息化资源的建设。

1.教材建设

目前工程材料大部分教材都是针对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的综合用书,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的特色、专业内涵的不同、学生特点等因素,编写系列教材,体现“质量为本、特色取胜”的办学思路。

2.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主要依靠教师,要围绕课程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真正把课程建设工作引向可持续发展。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特别是对于年轻骨干教师,可进行在职教师再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加强教师团队公开课学习观摩、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和整体业务水平。

3.教学网站建设

为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功能,应加大投入,完善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建设和完善教学网站。在现有课件的基础上,制作更形象化和生动化的动画,以促进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把相关的录像和典型的工程案例穿插于课件中,使课件内容更贴近于工程实际,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网站的建设,应及时更新教学课件,逐步建立工程材料试题库、动画库、视频库、辅助教学文档等教学资源,并设立作业区、讨论区,开通师生互动平台。

4.实验室建设

与本课程配套的实验室,有力学实验室和金相实验室,可开设硬度实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显微分析等实验项目。为满足本课程教学和本领域科研以及服务企业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可配置相对完善的实验设备,如可购置安装金相分析软件,以方便对金相图片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可建立热处理实验室,以方便学生进行热处理实验和教师进行相关的科研工作。

5.慕课、微课资源应用

慕课、微课作为近年来高校教学领域最新改革热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要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参与慕课、微课建设与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给教育带来的便利,立足实际情况,现阶段应该以引导教师和学生合理利用慕课、微课资源为主。目前,工程材料课程可用慕课资源主要是国内“985”“211”院校的慕课资源,一方面这些资源从授课教师、课件、讲授质量都是最优秀的资源,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也存在内容偏深、讲授简单的一面,因此在慕课应用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基础、自学能力、自学积极性等因素,把慕课应用与课堂讲授结合起来,既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慕课资源带来的优势,又能够确保最终的教学效果。

二、结语

热处理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钢热处理;教学见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仅有自信心,而对所学知识没有兴趣也不行,这样学习起来也会提不起精神。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有兴趣时,他们才会精神百倍、积极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内容抽象、枯燥,教师照本宣科肯定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实例情境、活动情境,将抽象、枯燥的课程专业知识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经历、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金属材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金属实物及其材料,并进行讲解,如:“家用防盗网是用不锈钢管制作的”“吊扇扇叶是铁片做的”“电动机线圈是铜线绕成的”“玻璃窗框是铝合金做的”,这样马上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到“淬火”这个单元时,我先让学生用钢锯锯两把材料相同的防盗锁,没有淬火的防盗锁很容易锯断,而经过淬火的防盗锁根本锯不动;再对容易锯断的那把防盗锁现场进行淬火处理,同样锯不动;然后教师进行讲解: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最后教师建议学生们对自己正在使用的自行车防盗锁进行检验,提问学生:“若容易锯断,该怎么办?”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淬火。”可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二、注重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

由于课程的特点,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金属内部结构的理解似是而非,想不明白。我在教学中利用自己曾在企业工作时的经验,向同学提出问题,而且问题就是学生平时生活中容易看到或使用过的。例如:在讲到金属性能的时候,我拿一根电线,问同学是什么做的?大家都积极回答铜和铝,从而得出了它们的导电性能;一个小蒸锅,是不锈钢做的,知道它的导热性能,防腐蚀性能;飞机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制作,而不是钢铁做的呢?得出铝合金密度及它的抗氧化性。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青少年的好奇心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东西的物理特性,而要看他和主体的过去经验的关系如何。”因此,教师上课时应灵活的使课本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亲切、熟悉的感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更深层次内容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

三、举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

举例教学,办法虽简单,却能马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介绍金属材料时,引导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的金属实物及其使用材料的例子,如“易拉罐是用铝做的”,“金项链是用金制作的”,“电线是铜芯的”,“车床的床身材料是铸铁”,“香烟盒的内包装纸是锡纸”,“防护网是用不锈钢做的”等等。由于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平时见过甚至是用着的,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性认知,因此,在讲金属的性能,如金属的耐高温性、导电性、导热性时,很多学生都能理解。

力学性能概念在讲解金属材料基础知识中用实例来启发诱导学生,使学生听后产生还想进一步学下去的渴求心理。如起重机上的钢丝绳受到悬吊物体拉力的作用而不掉下来,引出拉伸载荷;满载重物的火车给钢轨以很大的压力,引出压缩载荷等;从而引导出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又如在讲解硬度的概念时,试着用同一把小刀来削铅笔和刻画玻璃,前者小刀比铅笔硬,后者玻璃比小刀硬,说明硬和软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的,对普通的机床刀具来讲通常要求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就可以了,但对于某些工具来讲,却并非如此,这些工具还必须具有其他的性能,如医生用于打针的针头既不能太硬(太硬了往往会导致脆断而造成更大的痛苦),同时又不能太软(太软了往往使针头卷口致使病人痛苦),这就使得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好奇,使抽象概念直观化。从而让学生们积极联想,将所学概念渗透到创造性思维能力上去,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采用不同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我深信“学而不记非学也”。不论教师的课上得如何精彩,如何生动、形象,如果课后撇开不理,不通过适当的强化练习,不经过知识的不断反馈,教学效果也是“过眼烟云”,学生学了不能融会贯通,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也是白搭了。这里所讲的强化记忆可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类法”、“一线贯穿法”等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找出它们的共同性,而要记住各自的特点,还得通过做适量习题进行巩固。

例如,比较下列牌号中钢的硬度和塑性:08F、10、35、45。可通过各牌号中含碳量多少来比较,合碳量越多,硬度越高,塑性越差。利用“归类法”将各种不同牌号的金属材料进行归类。如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等,此时可根据不同类型的钢的牌号命名原则、特点来进行分类。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未讲清牌号命名原则,不强调不同牌号金属材料的异同点,且学生没用心去领会和记忆,那只能死记硬背,难度就大了。而“一线贯穿法”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授课和学习中更是可发挥得淋漓尽致,教材中曾叙述过“钢中常存元素Si、Mn、P、S的影响”,接下讲到“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可以连在一起授课,温故而知新。

又如,教材中讲了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以此为前提,才有Fe~Fe3C状态图中钢冷却到特征线GS时奥氏体向铁素体组织的转变,才能得出钢能通过热处理来改善其力学性能,提高零件使用寿命,充分发挥钢材的潜能等特点。这“一线”贯穿整个教材,使学生更易理解掌握,不再感到难记、枯燥无味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五、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在讲过碳素钢、合金钢、硬质合金以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实习应用的刀具 、量具,哪些是碳素钢?哪些是合金钢?哪种类型的硬质合金?牌号各是什么?热处理如何?学生实习课时带着任务寻找不同刀具、量具,归纳总结。最后课堂上,我会评价总结,让学生明白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学以致用。这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相分离的教学形式,突破了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是理论的附属品的传统教育理念,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它以理论传授、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为一体,集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小组协作讨论为一体,增强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促进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训兴趣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

金属材料的性能与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在机械零件制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生产实际使用中,应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提高金属零件的制造水平。

参考文献

热处理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热加工 实训教学 多媒体教学

随着沿海地区的用工紧缺,高职教育因其实用性受到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欢迎。学生的职业技能主要是通过实训培养的,实训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验等环节,最大特点是学生边学边练边提高。我院本着崇尚实践的校训,把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教改突破口,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在热加工实训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与现场教学结合等手段,引导学生去学习、思考、训练,发现和解决问题,大大缩短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物化期。

多媒体可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对实训教学过程实行立体化设计,可以改进以往教学过程设计的“讲解、示范、模仿、练习、指导作业”五步实训教学结构,可以使一些新技术,或比较危险的、因为环保问题而不能够实施现场教学的、平时因技术保密而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热加工过程生动、形象地显示出来,把讲解、示范融合起来,大大加深学生对不同种类热加工过程的理解。

一、结合热加工实训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

热加工实训是我院机械、机电、汽车及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技能实训课,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进行零件毛坯的造型与浇铸,电弧电焊、氩弧焊,以及了解常见零件的热处理过程。通过学习,学生能正确和安全地使用各种专业设备,对热加工过程中常用设备故障,能够准确诊断和排除。然而绝大多数高职学生以前并没有接触过中频炉、电焊机等这类机电设备,对于与这类机电设备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也仅仅是停留在理论课介绍的抽象概念上,而枯燥的理论,学生常常不感兴趣。实训指导老师既要传授基本的相关专业知识,又要示范讲解,指导具体的操作全过程。针对这些特点,我们以调动学生操作兴趣为目标,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教材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物器件相结合,熟悉焊接常用的设备、工具,懂得焊接规律和技术要求。

2.如何让学生清楚、直观地了解焊接、铸造的工艺规范和安全技术要求。

3.如何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并启发学生寻找相应的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与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如何将一些最新技术、或因危险的、或不环保而不可以实施现场教学的、平时因技术保密而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热加工过程生动展示出来。

5.如何结合教学目标和大纲要求设计好讲授重点、实训重点、教学提问。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经过深入思考,参考各方资料,广泛收集热加工方面的多媒体素材,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二、合理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

手工电弧电焊第一个实训项目课题是电焊机及相关工具、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介绍,此环节选用了PowerPoint制作课件,在讲解每件工具前先让学生看该工具型号的实物图片,这样,在教学中将现实中的各种工具的零部件时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地表述出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节省了学生理解的时间。在讲解焊接件的坡口形式和焊接件的对接方式时用动画制作课件,将焊接件的整个动作过程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一目了然,并在演示中辅以必要的讲解,学生就容易理解与记忆,进而想一试身手。

在讲授具体的焊接示范(造型、熔炼铝和浇铸过程)时,我们选择播放自拍的视频短片,让学生在老师的现场示范前首先了解该场景在焊接(铸造厂)实际生产中的部分应用场合,例如各种零件的焊接现场,安全面具、手套等护具的正确使用,焊好的零件如何正确放置。这样学生就不再是被动学习,也能真切地体会到实训的作用和意义。

在做二箱造型工艺的示范时,由于示范过程时间较长,一个班40多人按这个模式不便分成多组示范,而且这种现场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工艺规范和造型细节,因此我们拍摄了相关的视频短片与示教现场相结合,这样学生能看到规范造型全过程,同时在视频短片中对要求的重点细节作了放大处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全方面地了解在整个造型过程中应具备的操作水平,增强了他们的专业意识,补充了现场讲解的不足之处。

三、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简单地操作计算机,演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被动地接受多种信息,否则只能帮助学生获得直接感觉的形象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深入思考,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我们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融入课堂,构建了合理的知识框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极大激发了他们表现自我、展现才干和锻炼胆识的热情。

比如学生轻松掌握了焊接技术后总是想亲手制作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作品”来,我们迎合他们的这一兴趣进行引导,多准备一些零件,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团组协作。这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对焊接有了更切实际的训练与拓展,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焊接技术。

四、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制作具有热加工特色的教学课件

总理说过,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靠发展,也需要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而结合实际产品的生产是提高劳动者技能的捷径。我们将生产实际的内容与课程内容整合,把实训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实训教学严格按照生产实际的标准来组织实施。我们把部门生产上的一些焊接件让学生按图纸要求完成,合格后学生非常兴奋,有的还帮着焊修篮球架。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掌握实际工作需要技能,积累初步工作经验,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五、应知部分的拓展

目前我们所选的热加工课题的零件加工精度不高,手工电弧焊没有自动化焊接的精度稳定,更没有激光焊接精准,而手工造型的铸件的质量远没有压力铸造和石腊铸造质量好。一些高能耗,对周围环境有影响的设备,我们没有选为教学的课题,但目前许多企业仍在使用,我们就拍成视频短片,并对其中的设备使用方法进行介绍,让学生能触类旁通。

经过几学年近万名学生的学习与反馈,我们不断总结与改进,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群体又细化了相关的教学内容,并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充实到教案中,让学生知识常学常新,使有限的资源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得益,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热处理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机械加工技术

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沿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探索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新法尤为重要。

一、技能实训课堂内容模块化

为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技术能手,我们将训练划分为单件技能模块和综合技能模块,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学习和训练。(1)单件单项技能训练模块实训内容是一系列教学模块,模块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逐步变化,形状由简单到复杂,精度由低到高发生变化。一个毛坯,通过形状、尺寸、精度变化,能多次加工,要求达到的技能标准逐步提高。单件技能训练要反复操作,达到动作规范、准确、迅速。(2)综合技能训练模块机械零件装配组合起来才有实用性,机械加工技能也不是孤立的。综合训练包括识图、工艺、加工、装配、检验等方面,通过综合训练提升学生全面的技能。综合技能要达到技术全面,统筹兼顾的要求。

二、课堂组织理论―实践一体化

以前,我们在教室讲授加工理论,在车间进行技能实践,两种课型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分开进行,一部分教师讲理论,另一部分教师指导实训,理论和实践不同步,甚至严重脱节。理论课上讲的内容实训当中也许用不到,理论得不到验证,理解不够深刻。实训要用到的理论知识,理论课上没讲到,实训进度上不去。这些因素都影响到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现在,车间专门开辟出一块理论学习区,在学习区内摆设课桌和讲台,把理论课搬到车间去讲,车间就是教室,边讲理论边实践,理论和实践结合得紧密了。一方面,学生可以及时印证理论、检验自己的设计思想是否正确。另一方面,对于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查找解决原理和办法,并将其记录下来。

三、过程管理精细化

热处理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校中厂;固定义齿;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165-02

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尤其是区域经济特点相适应,必须与用人单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相匹配。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立“校中厂”是促进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把固定义齿教学改革贯穿其中,能够有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也能使“校中厂”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完善。

把工厂引入学校,创办“校中厂”生产实训基地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需要大量资金购买实训器材,如何变消费型为微利型实训?引企入校、产教结合,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把合作企业的生产场所引入学校,自建为主,新建和改扩建“校企合一”的校内生产性教学实体。我们深入走访深圳现代牙科器材有限公司等优秀行业企业的生产一线,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的,结合生产一线工作场景和培养学生的需要,设计“校中厂”校企合作生产实训基地,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建立符合义齿加工制作流程的实训室(包括代型室、蜡型室、车金室、上瓷室、车瓷室、石膏包埋及热处理室、抛光室、铸造室、入检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对“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要求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以任务引领教学,按照“项目任务‘教学做’一体化”的训练模式,完成学生能力项目的训练。具体组织安排如下:

(一)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

调整课程安排,突破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训的老路,以达到基本理论够用、具备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的目的。实行见习——实训——生产性实训交替进行,提早接触生产一线,了解一线生产状态,熟悉工作程序,边工作、边学习,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学生对所从事的工作提早了解,增加学习兴趣,便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反复强化训练,熟悉每一个程序。

按照“标准模型临床模型真实产品”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反复交替强化训练,边学边做,工学交替,直至毕业。学生进入生产实习之前就能完全胜任岗位工作要求,由工厂进行考核合格,方顶岗实习。

初筛分组 将口腔工艺技术班学生分成AB两组,每组按口腔技能比赛(即1倍大第一磨牙石膏牙雕刻比赛和1倍大中切牙蜡牙雕塑比赛)成绩名次分为5个小组:车瓷组、车金组、蜡型组、上瓷组、代型组。

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 AB两组学生工作与学习交替轮换进行。即周一和周四A组上实训课,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进行标准模型的实训;B组上生产实践课,到“校中厂”进行临床模型见习、强化训练、顶岗实习。周二和周五AB两组对换进行。保证每个学生一个星期3天上课,3天到“校中厂”生产实践。

(二)平行交替、岗群轮训

第二学年的实习在“校中厂”中完成,实施校内专业理论课教学与实训教学平行交替进行、实训与顶岗实习岗位群轮换的“平行交替、岗群轮训”运行模式,实施了“任务驱动、现场教学”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各固定修复体制作的相关知识时,如模型代型技术、熔模技术、包埋与铸造技术、打磨抛光技术、瓷修复技术、修复体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等,在“校中厂”固定义齿制作流水作业的不同部门内现场教学,在这些部门内进行轮训,包括石膏部、蜡样部、车金部、抛光部、上瓷部、车瓷部、上釉部、质检部,并安排对应岗位的口腔技师完成带教指导。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不断交替,实现了专业理论教学、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显著提高。

(三)“教学做一体”的实训教学

结合岗位需求,我们采取了以“做”为主的课程整合模式,在进行一体化项目教学过程中,由一名专职教师和一名企业兼职教师带教:如讲左下第二磨牙铸造金属嵌体制作的工作任务的模型代型技术工序时,先由主讲教师利用多媒体设施讲授可卸式代型制作基本理论知识和要点,包括实训内容、操作方法和步骤、注意事项;再将学生分成12人一组,由企业兼职教师分组运用固定义齿标准模型在多媒体视频展台下进行现场示教模型修整、打孔加钉、灌制底座、分割模型、颈缘修整、涂布间隙涂料等步骤,然后学生分组在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实训室,按照义齿制作程序独立进行训练,完成标准模型上义齿制作(带教教师从旁指导,纠正错误,进行相关讲解);最后,师生根据模型代型质检标准的要求共同探讨学生作品,总结操作方法、步骤、操作要领及相关知识点,并根据可卸代型①评分标准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形成性评价。

(四)生产性实践

第二学年前3个月由合作企业派出两三名专家常驻“校中厂”,对学生在临床模型上进行强化训练指导。在此过程中,由这些专家根据学生表现稍作分配调整,如对色彩较敏感的学生调到上瓷组等。通过3个月的强化训练,学生基本可以独立完成本部门工作并达到上岗要求,减少了产品不良率,提高了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