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发动机拆装实训总结

发动机拆装实训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发动机拆装实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发动机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让学生在课下登陆平台领取《拆装发动机活塞连杆组》任务工单,对教学的重难点和学习目标有一个详细的掌握,同时观看微课,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课前测试,对自己的预习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这样就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并且也有利于课上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平台上布置一项学习任务或一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并查找答案。例如本课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查找赛欧、帕萨特、本田雅阁等车型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维修资料,记录其组成及检修方法,并比较各车型的特点。第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课堂教学: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投影、网络或平台在新课导入环节设置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问题举例:播放一段活塞连杆组正常工作时发动机运行的视频和活塞连杆组不正常工作时发动机运行的视频,让学生找出二者现象的不同并且总结出活塞连杆组的作用。教师再导入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这样的导入过程比较流畅,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好接受,记忆深刻。②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观看微课,就微课中播放的画面给学生进行讲解,例如活塞连杆组的工作原理、拆装方法等,和学生一起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掌握零件的定位和标记、拆装步骤和工具准备等相关知识点。学生如何正确安全的拆装活塞连杆组呢?利用仿真演练软件虚拟的操作环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使用软件进行讲解,并且指导学生进行拆装练习,观看一步,操作一步。如果学生出现了错误的操作和步骤,软件能够自动的进行更正和提示。使学生能够快速的熟悉相应的拆装流程。通过在趣味的仿真软件中反复的练习,学生可以顺利地通过拆装考核。③课堂测试与练习设计。通过活塞连杆组拆装实训进行课堂测试与练习设计。在实训室,教师结合工作岗位和任务单的要求,测试学生拆装活塞连杆组,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拆装工具准备和拆装操作。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点评并打分。实训过程中教师进行操作指导,并且通过实时录播技术拍摄学生的拆装视频,记录学生的典型行为。穿戴式智能眼镜可以以第一视角实时将现场操作过程进行录制和传输,上传到教学平台。④课尾总结设计。课尾关于活塞连杆组理论知识的重难点问题,学生可以回顾微课,积极地进行小组讨论由师生共同总结完成。对于实训拆装的方法和步骤,学生通过观看实训现场操作视频,回顾自己的拆装过程,区分规范操作与错误操作,由教师进行点评,最终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活塞连杆组拆卸方法。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管理(评价)软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和学生作业任务完成情况实施教学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2]。利用教师空间、平台或移动终端进行意见收集,展开教学交流与教学反思。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探究和解决本节课遇到的问题。信息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3]。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具体,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解决一些传统课堂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引发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在政策制度、技术设施、信息资源、人才培养和重大应用等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被纳入职业教育宏观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国微课大赛的举办,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加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职业院校教师应自觉提升信息化教学意识,提高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

发动机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汽车构造 教学 改革

汽车构造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汽车构造”不仅包括实物认知,还包括原理传授,作为任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只是还要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为使培养出的学生既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所必需的专业认知和基本操作能力,对“汽车构造”教学进行课程改革。

1 《汽车构造》课现状分析

1.1汽车类专业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汽车后市场需要大量的汽车方面的专业人才,这给高校汽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和空间。如今,各类高校汽车类专业在如此大好形势下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开设。目前“汽车构造”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是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部分实践操作环节。理论课几个学时过后上一次实践课,这种授课效果容易使学生忽视实践环节,最终对结构的实际掌握也比较模糊。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临场感受,让学生及早的认识汽车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工作时内部运动关系的结构原理。基于以上原因,对“汽车构造”课进行教学改革。

1.2学校改革可行性分析

1.2.1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

针对已经具有3―5年毕业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进行改革。这样师资结构方面已具备的教研、教改基础和环境,教师对教学改革基本了解了其他同类院校本专业的模式和方式,并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实践于教学改革。并且拥有一定的实验实训设备。将为教学改革的开展提供切实的组织基础和学术平台。

1.2.2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目前改革缺少的条件:教师数量少,动手实操能力差。缺乏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在维修岗位工作过的技术性人员。本改革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需要汽车学院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相互协调。

2 教改内容和目标

2.1研究与教改的内容。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在开设的“汽车构造”课程进行整合,将其所包括的《发动机构造》和《底盘构造》两门课的拆装实操内容单独列出,修改人才培养方案,配合实践性要求高的《发动机构造》和《底盘构造》两门课,单独开设《发动机构造拆装实践》课和《底盘构造拆装实践》课,并制定相应的实训教学大纲、编写专用的实训指导教材。

针对以上新设的两门课程,明确课程的具体任务和技能要求,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通过严格的考核,使每一位学生从中找到差距和不足,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为毕业前通过劳动部门的综合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2.2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

2.2.1实施方案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2012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开始按照新方案的课程开展教学活动。伴随需要重新分配和调整每部分的课时和教学内容、编写相应的教学计划、补充相应的教学设备和辅导教材。为使工作有序、见效,还需统一协调师资,并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有效整合现有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方面的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计划,明显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2.2.2具体实施计划

A. 调整培养方案,调整并编写新的授课计划;

B. 按照总体方案,分头备好教学装备,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补充完善教学指导资料;

C. 新的方案实施,进行学生试培养;

D. 总结经验,完善并巩固成果。

2.3研究与改革的目标。使培养出的学生既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所必需的专业认知和基本操作能力。为将来服务于汽车行业的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走出校门初期就能在社会上获得良好的口碑。

3 改革过程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1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1《发动机构造》和《底盘构造》两门课的理论教学进度与《发动机构造拆装实践》和《底盘构造拆装实践》两门课的教学进度内容步调不一致。

3.1.2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沟通较少。

3.1.3理论课教师实践水平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3.2解决方法。围绕高职院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基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政策、并发挥办学优势,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机。培养出出类拔萃的适合社会发展需求且具有鲜明特点的汽车专业人才。

3.2.1提高理论教师实践水平,增加理论教师去企业实践的机会。

3.2.2引进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维修一线人员指导实践教学。

3.2.3鼓励教师考取技能资格证书,提高自身动手能力。

4 成果和效果

4.1成果

4.1.1新制定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包括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相应的实训教学大纲、编写的实训指导教材等;

4.1.2方案在2012级学生中的的具体实施,实施的效果将会提升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在未来的就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4.1.3新方案实施的总结,以及最终的结题报告。

发动机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一周的汽车维修实训已结束了,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训使我对这个汽车维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去学习汽车维修方面的知识,使我得以更好的理解汽车维修这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

通过汽车维修实训,我收获了很多东西,了解了汽车的基本维修知识,增强了汽车专业知识,并且再次提高了团队精神,同时也增强了面对事情的应变能力,为以后对工作的适应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对于汽车保养,我们遵循着各工位的流程,班上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一辆车。在正式的汽车维修工作之前,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各个汽车工具的使用,在此之后老师让我们练习扭力,感觉一下扭力的大小——首先凭感觉用梅花扳手扭螺丝,再用扭力扳手测试一下自己扭力力度的准确性。之后,老师给我们讲工位的操作,并且说明了一点,检查各部位时,需要大喊出来。老师首先把举升机各个部位调整好,确定位置准确后把举升机上升到一定位置,大喊“举生机上升,请注意”,然后检查一下汽车在举升机的稳固性,确认无误后,继续大喊“举升机继续上升,请注意”。把举升机上升到顶部后,老师就开始检查汽车底部各个部件(转向连接机构,制动管路,燃油管路,排气管和安装件,螺母和螺栓,悬架),并且大喊出检测结果。完毕后,我们就回到每组划分好的汽车进行实训。由于大多数同学没有维修汽车的经验,所以在检测的时候都有很多部件的名字不懂,不过经过大家的交流与老师的讲解,我们对那些汽车部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完成这工位检测后,进行下一个工位,这个工位主要是车轮的拆装与了解制动器和制动液的检查与更换。首先,把举升机降到适当的位置,然后把车轮拆卸下来,再进行对制动器的了解,接着排放制动液,然后检查轮胎的气压与表面的厚度是否正常,气压不足就补足,最后把车轮安装上车,用103n/m的力扭紧。完毕后,开始进行下一个工位,这个工位主要内容是(发动机机油(加注),发动机冷却液,散热气盖,传动皮带,火花塞,蓄电池,制冻液,制动管路,离合器液,空气滤清器,碳罐,前减速器主支撑,喷洗液,轮毂螺母重新上紧,PCV系统,发动机冷却液,空调,动力转向液,发动机机油,气门间隙,燃油滤清器)各个部件的检查。最后完成了这次维修实训的所以内容。老师到后来还给我们讲解了拆装轮胎的方法与轮胎的打气方法,我们也有人尝试了拆装。有时候有些东西并不能通过看书来搞明白,通过观察事物和别人的讲解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很多,以后在工作中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方法,利用正确的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实训周的内容不单止这些,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PPT的工作,这任务就是通过这次工位的实训的了解与拍摄的相片总结起来的工作,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是想象中的简单。我们经过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拍照,有的负责查找资料,有的负责归纳并做PPT,有的负责演讲,这些工作都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否则就会缺起这个或者缺少那个的,很容易弄到资料不齐全,PPT不完美。但最终我们还是完成了我们的PPT,而且我们所做的这个PPT是不错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借此机会提高了我们的团队精神,真正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过,答辩时,问题出现了,老师问的问题,我们很多不清楚,感到很惭愧。不过,老师却没有责怪的意思,并且还悉心的解答问题,使我们对所答不上的问题,与不懂的问题得以得到答案,所以我觉得这次答辩的课堂,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在开始来实训楼的时候什么都比较新奇,因而还是比较有干劲的,到最后感觉枯燥了,于是就不是很积极。自己也应该反省一下,以后的工作不可能什么时候都是新的内容,如何在保持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就显的十分重要,必须向那些一直积极工作的同事学习。要感谢学校提供这么好的实训机会,也要感谢曾永志老师,使我通过这次维修实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为以后的工作储备的一些相关的知识,此外在检查的过程当中,还知道了在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维修实训虽然只是我们学习的一部分,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生活之中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去学习,但我们从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却可以带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只要我们坚持不断的学习,坚持正确的工作方法,不管以后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难题最终都会一一而解的。

发动机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模式 教学结构 学习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优化

一、有关概念

1.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类型分析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的教育观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

国内外对教学模式的划分很多,国内有学者将教学模式分成三类,一类是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模式,典型的如“传递--接受式”,该模式由国外传入,注重教师的“教”的作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认为知识是由教师单向传递给学生的,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该模式的典型的教学操作程序是:复习旧课,在复习当中找到和新课的知识连接点,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布置作业,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教师分阶段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业,总复习,对学生学业总体检验考察。上述操作程序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主动的,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是被动的,教师具有控制学生的行为的权利。该模式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很高,而且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也要有很强的判断和观察力。

“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接受到大量的知识,学生为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而遵守纪律,服从性较好。该模式的缺点是不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满堂灌”、“高分低能”是该模式的必然结果。

教学模式的第二、第三类是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作为辅导”的特征点模式,典型的如“探究式”、“自学--辅导式”。这类模式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把“学生的学”摆在重要的位置。

这类模式的典型的教学操作程序是: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或者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试验验证或教师讲解)、得出结论、评价。该模式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要主动积极的解决问题,教师是辅导、引导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的关系。该模式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业务水平要求也很高。

这类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了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必然要去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单个个体的力量是微小的,通常以小组形式讨论问题,因此团结协作的精神得到培养。该模式的缺点是:教学的时间较长,学生如果不配合老师的要求,可能一无所获,在大班进行的难度较大,一般需小班化教学。

2.教学模式的结构

教学模式的结构之一是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模式决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学评价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学模式的结构之二是操作程序,它体现了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个步骤应该完成什么任务等等。

教学模式的结构之三是实现条件,其重要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

教学模式的结构之四是教学评价,它反映了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3.任务型教学模式及其教学结构

以“探究式”、“自学--辅导式”为代表的第二、三类教学模式因为其教学结构的要素中操作程序是以教师设计教学任务为关键点,因此将这一类的教学模式称为“任务型教学模式”。

第二、三类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绝对地位,强化了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地位。其教学结构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中教学操作程序以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或者提出问题为关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教学结构的其它要素产生重大的影响。

首先,布置的学习任务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学习任务围绕教学目标而设定,这就需要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而设计教学任务。

其次,设计的教学任务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的,如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条件是否允许、教学时间是否充足、教学内容是否可行等等。

第三,设计的教学任务要有利于教学检验,即通过教学评价来检验教学任务是否完成。

4.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设计重点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的设计也就是教学结构诸要素的设计。教学目标是依据教学计划和大纲制定好了的,实现条件带有客观性,如教学条件、教学时间是客观的。教学评价是对达到教学目标的检验,好的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上述几类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点在教学操作程序的不同,因此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的设计重点也就在教学操作程序上。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操作程序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或者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试验验证或教师讲解)、得出结论、评价。

学习任务须设计:学习任务作为教学操作程序的重要要素之一,地位最为重要,学习任务的制订者为教师,学习任务须反映教学目标的内容,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目标也就达到,因此学习任务制订的好坏反映了教师的水平,学习任务需要设计,学习任务要考虑教学条件,如教学的硬件设备,教学的师资力量,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时间等等因素。

组织学生查阅资料、相互讨论:这个环节的主体是学生,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民主、自主的气氛寓于这个环节,它避免了教师的满堂灌。这个环节要求教学条件的硬件要充分保障,如教学资料、互联网等。

解决问题:上个环节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在这个环节中要解决,教师或通过讲解,或通过实验验证来回答学生的疑惑,师生相互的交流、相互的沟通,融洽的关系寓于这个环节,课堂的气氛才可能是民主的。

得出结论、评价: 教师方面要总结本次学习任务设计得是否合理,对照教学目标,检查本次学习任务是否完成,还存在哪些不足和没有解决的问题,学习任务若设计得不合理,要找出原因,作好改进。学生方面应对照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检查自己是否完成,若完成得好,要总结归纳成功的原因,与同学分享。若完成得不好,也要找出原因,与老师、同学讨论,及时改进,尽快提高。

二、《汽车拆装》课教学结构的设计

《汽车拆装》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内容涉及汽车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等。这门课程包含了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的所有内容,涉及面宽,内容繁多。因此在2008年至2012年间我院汽车工程系在试点班开设了《汽车拆装》这门课,它融合了《发动机构造及检修》、《底盘构造及检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等内容。

《汽车拆装》课程按照任务型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就要按照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规律和特点来实施教学,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效果怎样”放在首位,学生“学什么”由教师设计,“怎么学”要遵循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规律来进行。因此《汽车拆装》课程的教学结构设计重点是操作程序的设计。

《汽车拆装》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拆装汽车的发动机、底盘等总成和部件,完成发动机、底盘等总成、部件的结构、原理、组成的学习任务,从而为后续课程如发动机大修,发动机、底盘等的故障诊断做准备,为学生进入专门化学习和毕业实习做基础准备。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经过讨论制订,一般不宜改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将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遵循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操作程序的内涵,《汽车拆装》按照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试验验证或教师讲解)、得出结论、评价的程序来进行。

1.设计学习任务:

以《汽车拆装》发动机部分的学习任务的总体设计为例,并且按照学生对发动机由外及里的认识规律做出设计,具体设计情况如下:

1)观察一辆轿车,清理该轿车燃油供给和空气供给的路线,并绘制燃油供给路线和空气供给路线简图。描述该供给路线上所涉及的总成、传感器、部件的名称、结构、工作原理。

2)观察一台发动机,清理该发动机冷却水的流动路线,绘制该轿车冷却水流动路线的简图。描述该冷却水流经的总成、部件的名称、结构、工作原理。

3)解体发动机盖,拆下配气机构的零件,清理配气机构的动力传递路线,描述气门被打开和关闭的动力传递路线。描述该动力传递路线所经过的零件、部件的名称、结构、工作原理。

4)解体发动机活塞-连杆、曲轴-飞轮部分,拆卸曲柄连杆机构的零件,清理活塞、连杆、曲轴、飞轮的动力传递路线,描述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相关零件的名称、结构、工作原理。

5)解体整台发动机,清理油的流动路线,绘制油流动路线简图。描述油流动路线上所经历的零件、部件的名称、结构、工作原理。

6)观察一台汽油发动机,清理该发动机的火花塞获得电能的电路路线图。描述在电路路线中涉及的所有元件的名称、结构、工作原理。

7)观察一辆轿车发动机,描述该发动机是如何被起动的,绘制发动机起动的电路图,描述电路图中所涉及的所有元件、零件、部件的名称、结构、工作原理。

从总体任务设计上来看,学生绘制七张图,但内容却包含了发动机的庞大内容。任务言简意赅,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思路清晰。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当中“教师的讲”也是必不可少的,即任务型教学模式并不排斥其它模式的使用,在以上这些任务布置之前,要对相关的知识做讲解和分析,教师的“讲”在需要的时候还是要进行的,只是“讲”不再是从一而终的单一模式,期间学生依据老师布置的“任务”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相互讨论是主流。

2.组织学生查阅资料,相互讨论

1)资料的准备:纸质资料、网络资料等都可以作为资料进行准备和交流,发放给学生的教材只能是资料之一,鼓励学生到图书馆,网络上去查阅资料,《汽车拆装》这门课教师还自己编写了学习材料,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料。

2)学习场地的准备:《汽车拆装》这门课的学习特点是既要学习理论知识,又要动手操作,因此学习场地的布置主要指实践场地的布置,包括车辆、发动机台架、工具等的准备。另外学生的分组也很重要,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条件,动手能力,将他们搭配均匀,男女生也要均匀分配,不要集中在一个组里。

3)安全教育:每次训练前提醒学生安全第一,学生动手操作时尽量穿工作服,在起动车和举升汽车时要注意安全。

4)根据布置的任务组织学生查阅资料,相互讨论,适合动手获取知识的要动手操作,理论上有共同疑惑的,教师要集中讲解。

3.组织交流、讨论

不同的学习小组有不同的发动机的机型、排量,结构也有所差异,各自有各自的特点,组织学生对不同的发动机机型进行学习、交流,按照学习任务的要求各小组要做出总结,得出结论。

4.评价

适合《汽车拆装》这门课程的评价方法有理论测试和实践操作测试,两种测试在阶段学习结束时进行,可以起到促进学生平时学习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过程考核。

三、《汽车拆装》课教学结构的优化设计

1.学习任务总体设计的优化:

以上的“学习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如“绘制燃油供给和空气供给的路线”这一学习任务是课程一开始就提出,作为学生是初学者,在还不熟悉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及相关理论的前提下就要完成这一学习任务,难度是相当大的。

其次,课程的重点不突出,“曲柄连杆机构”作为发动机的核心和心脏是学习的重点,其它机构和系统都是围绕“曲柄连杆机构”而设定的,它是发动机的总的动力源,其它机构和系统可以说都是为完成“曲柄连杆机构”的功能而服务的,因此这一重点应该突出,摆在首位。

《汽车拆装》发动机部分学习任务总体设计优化如下:

一核心:曲柄连杆机构----清理动力传递路线

一辅助:配气机构----清理动力传递路线

四介质:

1)水:冷却系------清理水循环路线

2)汽(混合气):燃油供给系----清理空气的流动路线、燃油的流动路线

3)油:系-----清理机油的循环路线

4)电:点火系、起动系-----绘制电路图、清理电流的流动路线

优化后的学习任务为:

1)解体发动机,拆下发动机盖,取出活塞-连杆、曲轴-飞轮。清理活塞、连杆、曲轴、飞轮的动力传递路线,描述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相关零件的名称、结构、工作原理。

2)解体发动机盖,拆下配气机构的零件,清理配气机构的动力传递路线,描述气门被打开和关闭的动力传递路线。描述该动力传递路线所经过的零件、部件的名称、结构、工作原理。

3)观察一台发动机,清理该发动机冷却水的流动路线,绘制该轿车冷却水流动路线的简图。描述该冷却水流经的总成、部件的名称、结构、工作原理。

4)观察一辆轿车,清理该轿车燃油供给和空气供给的路线,并绘制燃油供给路线和空气供给路线简图。描述该供给路线上所涉及的总成、传感器、部件的名称、结构、工作原理。

5)解体整台发动机,清理油的流动路线,绘制油流动路线简图。描述油流动路线上所经历的零件、部件的名称、结构、工作原理。

6)观察一台汽油发动机,清理该发动机的火花塞获得电能的电路路线图。描述在电路路线中涉及的所有元件的名称、结构、工作原理。

7)观察一辆轿车发动机,描述该发动机是如何被起动的,绘制发动机起动的电路图,描述电路图中所涉及的所有元件、零件、部件的名称、结构、工作原理。

2.教学评价的优化

教学评价优化的原则是注重过程评价,细化过程评价的内容。

1)单元理论测试一对一:传统的理论测试有助于学生的及时复习,发现问题,但缺点是不利于消除学生作弊,批改试卷耗时长。因此教师和学生的一对一口答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一对一的口答中,教师可以对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进行灵活的提问,且可以不重复,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相应的等级。

2)单元实训测试一对一:学生对一台发动机,在规定的时间内依次进行拆装,内容是不重复的。这有利于检查学生平时是否认真动手,认真动脑。

3)设立多个奖项:为了提高平时作业的质量, 鼓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设立了“最佳书写奖”,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设立了“最佳动手奖”,为了鼓励学生勤奋学习,设立了“全勤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讨论和回答问题,设立“最佳口才奖”。

加强学生平时的过程考核,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有效避免学生期末“一纸定终身”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2]李朝晖,杨新桦.汽车新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00

[3]颜伏伍.汽车发动机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40

[4]汤定国.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50

[5]周林副,吴晖彤.汽车拆装[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50

发动机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发动机

近几年中国职业教育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取得很多成果,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汽车教育也发生许多变化。案例教学法在职业教育课堂应用越来越多。现将案例教学法如何在发动机电控教学中的应用英语大家分享。整个教学分为六个步骤: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

首先给同学们介绍:现在顾客反应自己的车辆突然不着了(故障原因油泵),经检查别的系统都正常,就剩燃油供给系还没有检查,接下来,我们学习燃油供给系的学习并排除故障现象。

1.咨询:就是理论知识的讲解,通过提问或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理论知识有: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可采用提问或是知识回顾的形式,了解系统组成。根据各院校的实训设备情况,让学生在台架或实训车上找到系统各部件加深影响。然后介绍可找出一个汽油泵的总成讲解油泵工作原理。然后讲解如何拆装汽油泵,拆装顺序,所使用的工具,拆装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安全(人身安全、设备车辆安全等)。接下来在车辆上拆卸汽油泵(根据车辆情况分成若干组)。进入下一个步骤决策。

2.决策:任务是拆卸汽油泵,根据任务每组选组长,确定每个人在这次任务中的分工,原则是人人有事做,共同完成这个任务,大家共同参与。如有人负责拆卸,有人负责记录,有人负责工具准备工具,有人协调等。决策完成进入下一步骤计划。

3.计划:根据决策书写工作计划,具体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谁具体实施等相关工作,每一步写得很详细。组内讨论都通过交教师审核,只要没有安全隐患,就可以按计划实施(计划不合理也可以实施)。

4.实施:按计划进行实施,若在过程中遇到问题,因计划不合理,实施暂停,将重新修改计划,计划完善后再交教师审核,审核无误再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组内先讨论解决,如果没有答案,可整理问题组与组之间相互讨论,如果不知道,所有同学都停下手中的工作,一起讲解理论知识,这是二次咨询的内容,有些知识如果学生没有意识到,等遇到困难发现知识不够时,再讲解,印象更深,记忆效果会更好。待大家都明白再实施。不对某个人讲解。教师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不参与具体实施,把握全局,只要不违规,没有安全隐患即可,只要涉及到安全违规操作,立即停止,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学习的氛围。

5.检查:分为自检、互检、终检3个方面。学生在完成任务后,首先由组长组织内部自检,待组内所用成员都明白理解。自检的目的是让学生再次梳理整个实施的过程,自己发现过程中的不足、优势、经验等,是每为同学都有收获。自检结束后,再有各组组长选派相应同学去别的组进行检查,并且相互讨论,完成互检环节。互检环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位同学的出发点不同,检查的内容侧重点不一样,如:你们任务完成很好,可是你们组织凌乱,工具设备准备不足等方面。类似这种挑刺的方式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互检结束后,最后由教师对整个任务在各组实施过程中做检查,重点检查任务是否完成及完成情况。检查结束后,各小组对刚才实施的场地进行恢复,保障设备工具的完好性,确保下次上课能正常使用。

6.评估:是教师对学生这节课从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等几个环节的整体评价。是把所用的内容的重点在强调一次,加深印象。评估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总结在这次课上同学们的表现。表现好的同学一定要点名提出表扬、鼓励,可以让他给大家分享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对于表现不好的同学也要提出批评,但不要提具体是谁,保护学生自尊心。但是问题的严重性要告诉同学们,避免下次出现类似的问题。

通过样的教学方式的改变,首先改变教师的上课方式,教师课前要做充足的准备,由教师主动讲解变成同学主动询问,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始终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学生积极性高,效果好。

参考文献

[1]郑劲、张子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1

发动机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行动导向;SGAVE;发动机机油泄露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及产生和维持行动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它倡导通过行动来学习和为了行动而学习,是“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项目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小组教学法等,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法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创新的职业教学理论。

二、SGAVE课程结构

SGAVE课程结构是由奥迪公司Bernd Jooss与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共同开发的,借鉴了德国职业教育的行动领域模式,总课程设置共有8个学习领域,8个学习领域下共有43个学习情境,43个学习情境下又有若干个客户委托任务构成。这8个领域贯穿了整个3年的学习,每学期8个领域同时开设,但每个学期内每个学习领域的客户委托任务是不同的,其客户委托也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这就有别于传统的课程设置,一学期开设几门专业课,三年一共要学习几十门课程。这些客户委托都是来源于汽车维修站中实际所遇到的一些工作任务,每个客户委托中都明确地规定了工作任务、学习任务以及应该具备的能力。如下图所示:

三、发动机油液泄露教学设计

现就第三学期学习领域二中第9个客户委托“发动机机油明显泄露”应用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设计(如上图所示)。

1.授课计划

由于SGAVE项目是一个实验项目,所有的教学资料都没有,包括教材、授课计划等,针对每个客户委托要由教师自行制订授课计划。针对这一客户委托,笔者制订了完整的授课计划。如下表所示:

2.教学准备

由于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所以课前的准备就要相当充分。课前准备包括教学场地、实训设备、学习资料、上课器材等准备,需要理实一体的教室。针对发动机机油泄露这一客户委托所需的实训设备,包括实车、机油压力表、拆装工具等,以及采用卡片教学法需要的卡片、彩笔等。实车需要设置机油泄露故障,针对目前教师严重不足、实训设备不够等现状,要善于“借生为师”,有效提高实训效果。在实训准备时从SGAVE实验班选拔几名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参与实训准备,强化他们的实践技能,把他们培养成操作能手,上课时让他们以“实训老师”的身份给学生演示,并且辅助指导学生实训,大大解决了“一个老师带四五十人”的现状。

3.教学实施

(1)导入阶段。上课时分好组,并选好组长,采用组长负责制。接着导入维修站案例:一辆悦翔出现机油泄露,送到维修站进行检修,并请三位学生演示维修站中的接车过程。通过情境模拟,确认车辆故障现象,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维修接待的工作情况。针对这一任务,学生应该对系统工作过程进行了解,教师可以运用卡片法,提出系统中的几个关键词帮助学生回忆系统工作过程。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并具体讲解系统工作过程。

(2)实施阶段。在上一阶段了解了系统工作过程,那么发动机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有哪些?这些故障现象又是什么呢?针对这些故障制订维修计划。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让各组利用所学知识,参考资料,相互讨论,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引导。对于各组制订的维修计划,在实施检修之前进行展示,小组之间相互评论,相互点评,教师再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优化维修计划。对于有些不是很完整的计划,如果在教师引导之后还不能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去实施,实施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困难,不能排除故障,这就又需要他们自己思考,查找资料,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3)深化阶段。在实施阶段,每个小组只排除了一辆车的故障,但是维修站出现故障的车辆类型众多,所以需要对知识进行深化,让学生了解其他车型的系统结构。在这一阶段中可以采用讲授法和小组工作法,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

(4)结果控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各小组总结这一客户委托的知识点、技能点,通过学习掌握了什么,各小组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小组之间相互进行点评。

(5)总结阶段。教师对上一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并点评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对表现积极的小组奖励,不尽人意的小组鼓励。优胜组在下次实操时有操作的优先权,激发学生参与操作的积极性。

发动机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汽车构造 教学

随着汽车工业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电子产品的新结构,新技术层出不穷,汽车普及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高等院校中悄然走俏。《汽车构造》作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他的作用尤为重要。作为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汽车汽车构造的教学得到了广大专业教师的关注。然而,由于课程本身具有专业性强、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枯燥、不好理解等特点,加之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使得该课程的教学变得更加难以进行。

作为任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只是还要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为使培养出的学生既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所必需的专业认知和基本操作能力,对“汽车构造”教学进行课程改革。

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工作证明: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好学会本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需要,合理选择教材

从汽车类人才的培养出发,掌握必须的汽车构造课程是成为现代汽车维修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原来代用的适合机电类学生采用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学内容需要凋整,教学方式需要改革,要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实践技能训练,选择―本适合汽车类专业学生使用、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教材刻不容缓。

在教材选用方面,保证基本知识点的选取以“必须”、“够用”为度,没有过多的理论推导,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和教学的开展。

二、注意后续课程的连续性,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典型网络教学

作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汽车构造》主要是为汽车专业《底盘构造》、《汽车发动机拆装》、《汽车底盘拆装》服务的,教师若能理解和熟悉本课程在后续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更好的把握适合本专业的教学重点,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重点和要点之上;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再者,使学生较早地了解一些整车中有关的机构和零部件,也有益于后续专业课的学习。

为体现汽车专业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列举了许多汽车维修实例,利用网络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解汽车构造的整体机构,使学生能将实践实训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从而将理论知识迅速转变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专业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且各方法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际教学工作其实是综合应用各方法的过程。

(一)运用对比法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汽车构造》中,有许多内容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其自身的特征。在教学中。将一些既有差异又有联系的知识进行对比分析,辨析异同,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习能力。例如汽油机供给系统与柴油机供给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于:燃油的种类不同;燃烧的方式不同;油气的混合方式和压力不同;但燃烧室的结构可以相同;供油的机构可以部分相同;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使学生在掌握汽油机供油系统基础上更快地掌握柴油机供油系统,也便于学生记忆喷油器的机构。深化对喷油器的理解。当然。教材中还有很多概念,都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概念,找出异同,进而学会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倡发散性思维,一题多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是学习方法的载体,讲解知识的目的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知识向学生介绍分析问题、解决同题的方法,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仅限于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做到活学活用。

(三)倡导理论与实验结合,加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汽车构造》这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在每个知识点后面,安排相应的操作类内容,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在―起。

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实验现象也可揭示本质,从而上升到理论高度。实验中―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一环集中体现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是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如果在实践环节中,能够适时地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于尝试探索。往往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比如,在发动机功率实验中,可以让学生不断增大输入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二者是否一直是大小成比例而波形一致?事实显然不是,因为发动机功率在输入信号增大到一定值时,必然会进入到饱和区,从而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波形不一致而发生畸变。这样的提问―方向给学生提供了应用已学知识合理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的机会,另一方可加深学生对于发动机功率的理解。

(四)教师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恩,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新教师除了通过听课和与老教师交流。从而不断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外,更主要的是靠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接受反馈信息,找出教学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从而为调整教学策略建立可靠依据,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教学反思,既是教学的课后经验总结,也是成败的纪录,更为上好下一节课作了准备,为今后的课前准备积累宝贵的参考经验。在避免犯类似错误的同时,也有助于在不断的尝试中积累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发动机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汽车维修专业

一、多媒体教学在实现汽修专业课改目标过程中的意义

在缺乏多媒体和实习设备、检测仪器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顶多加上一张挂图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只能让学生对照教材、挂图凭想象去理解汽车知识原理,抽象的诊断维修教学过程只会导致教学内容的难以理解,只会体现汽修专业课程难度大、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等特点,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理论与实践难以对号。而且传统的汽修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不但给中职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本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缺乏生动和吸引的说教课堂,同样也会导致教师难教,甚至教师产生怕教、厌教的情绪,完成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核心任务便无从谈起。

现代汽车维修涉及面广,越来越体现出本专业的学科跨度大、与通讯和电子技术结合日趋紧密的特征。最近有专家提出的“原理修车”新概念,这个新概念使得实用性的理论更显在汽修中的重要性。我们绝不能认为新课程改革加强了对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对理论原理的暗弱和忽视,我们不能认为两者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要求我们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在相对以往被大量压缩的课程和有限的课时中对理论原理部分内容进行高效的解说,才能有效地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的进行打下基础。而运用各式各类的多媒体课件、软件进行灵活多样的直观教学,在发达国家的机械、汽修类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得非常成功、非常广泛,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汽车修理行业是很重视操作经验的,尤其是近年来汽车检测设备在现代汽车维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汽修专业教学设备有限,根据本修专业课程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尽力贯彻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的直观性教学原则:通过学生观看汽车多媒体仿真教学软件,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通过各种多媒体感性、形象地展现具体知识,加以教师语言的形象解说,引导学生对各零件、部件及工作原理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汽车理论及原理,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减轻学习过程中理解抽象理论的困难,并通过多媒体展示汽车各大部分的结构、相互关系,发展本专业学生认识能力。只有认识到更好地深化认识和运用实用的知识原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才能在随后的实践中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解决汽修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缺陷,就要将理论课堂与实验课堂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即把理论教学课堂搬到实验室去,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中领会、验证理论知识。前不久,南京某校成功地示范了“多媒体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教学公开课。该公开课上采用“多媒体理实一体化”的新颖教学方式,把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并把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使三者相互融合与补充,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使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课堂上一位老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和实物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内容,让学生熟悉配气机构的作用、分类、工作原理以及拆装的步骤;接着由另一位老师对桑塔纳发动机配气机构进行实际拆装的示范讲解。两位老师默契的配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感受了实物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明显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不难想象缺少多媒体手段的条件下,欲实现上面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并获得如此好的教学效果将是不可能的。多媒体教学在理论实践结合教学中的作用关键就在于对理论知识直观展现,在实践操作之前必须通过多媒体讲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过渡衔接,不仅使学生轻松、直观理解本节课的相关理论原理,而且克服了随后实践中的盲从性,提高了学生实践的自主性、探究性,更增多了学生实践中的成功因素。

在中职汽修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一般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直观演示法、视频展示现场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包括利用现代制作的各类多媒体课件、影视资料。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是教师以多媒体展示各种实物或者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的方法。如采用汽车电控发动机教学软件,能采用二维与三维结合的方式生动、详尽地展示电控发动机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动态工作过程和原理,学生们看的尽心,听得尽情,兴趣盎然。多媒体教学在理论实践结合教学中的作用关键在于对理论知识直观展现,在实践操作之前必须通过多媒体讲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过渡衔接,不仅使学生轻松、直观理解本节课的相关理论原理,而且克服了随后实践中的盲从性,提高了学生实践的自主性、探究性,更增多了学生实践中的成功因素。

视频展示现场法:视频展示现场法即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拍摄的生产一线的老师傅的操作,使学生获得间接经验或反思、巩固学过的技能知识,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方法。这也是汽修专业课教学中比较典型的方法。当然,根据汽修专业的特殊性,必要时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有目的的、计划明确的参观,让学生体验真实的企业维修工作氛围,回校后做好参观总结,并以视频重点回顾操作过程,附以解说突出技术要点,加深体验和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