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贸实训总结

国贸实训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国贸实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贸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对师生来说,获取的环境条件极其有限,而营销工作最大的特点就体现在权变性,即在营销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而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营销模式、方案或方法。因此,以往的营销实训对学生营销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全真营销实训是在完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的,产品、市场、消费者等都是真实的,需要学生在完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方案的策划及实施,因此,对培养学生的营销思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营销是一门系统工程,战略和策略,各种策略之间,战略、策略和环境之间都应该是相互匹配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最终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营销工作的失败。因此,缺乏综合实训的学生无法真正有效理解和应用营销理论,通过综合实训才能使学生对营销理论融会贯通。以往的某些营销实训模式,例如在校内作促销活动、销售竞赛等,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其运用的营销要素有限,例如在营销策略中非常重要且中基层营销人员最常用到的渠道策略等就无法得到运用,从而影响学生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营销实训侧重于对方案的策划,或虽有执行,但执行期太短,难以体现营销的真实面貌,学生对营销的理解也难以深入。而全真营销实训由学生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执行其制定的营销方案,在执行中学生自己就可以评价方案的好坏,了解真实的市场。感受市场的酸甜苦辣。通过执行,学生才能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理解营销的真谛。以往的营销实训主要由教师或企业营销管理人员评价结果的优劣,主观性比较强,而全真营销实训有具体明确的客观指标来衡量结果,比如销售额、市场占有率、铺货率、陈列情况、知名度等。这样,一方面使评价更为客观,另一方面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

    二、全真营销实训的优点

    正是因为有营销教师和大量学生无偿帮助企业作市场,所以,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而学校无需为实训付出任何费用。例如:武夷学院2010级国贸专业2012年秋的市场营销课程综合实训与兴华啤酒公司合作开拓武夷学院市场,企业除了提供必要的物料、宣传费用支持外,还拿出一些奖品来奖励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团队,经过此次实训,兴华啤酒在武夷学院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销量也都有了较大提高,真正实现了双赢。因为是全真的营销实训,是在完全真实的市场环境下进行的完全真实的营销活动,和在企业中进行的营销工作几乎完全相同,因此,对于急切盼望实践的学生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再加上企业奖品的激励和教师平时成绩的激励,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非常高。因为是综合实训,需要学生提出策划方案并执行,所以,学生的营销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市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学生也获得了较大的收益。

    三、全真营销实训过程

国贸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已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旋律。本文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希望可以通过本校的工学结合情况,为高职院校予以借鉴,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实际需求的高技能外经贸人才。

关键词:国际贸易;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国际贸易及相关的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能在外经贸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外销、报关、报检、单证、跟单、货代等业务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适应对外贸易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永恒主题。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都说明,校企合作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和模式。校企合作对于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和外贸企业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同时更有利于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1.对于国贸专业,有助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推动国贸专设

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企业参与提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提出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学校根据外贸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标准,按照企业的要求设计培养规格,设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可以更好的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2.对于外贸企业,有助于提升企业声誉及人才储备

对外贸企业而言,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通过对教育的支持,可以起到宣传效应, 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同时有利于企业的人才储备。

3.对于学生,有助于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国贸专业校企合作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

与本科国贸专业重理论轻应用相比,高职国贸专业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外贸业务操作技能。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学习期间实际接触外贸工厂,制单、跟单等一线工作,实现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学生实习的过程既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模式,学生可以对外贸专业有直观的认识,熟悉业务流程,掌握报关、报检等岗位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加强对外贸职业岗位的理解。同时企业以员工授课、就业指导培训、实地参观、设立奖学金等多种方式,将企业的优秀文化引入学校中来,培养学生从事外贸工作所需的职业素养。这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二、推进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校企合作的策略

1.建立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良好制度环境高职国贸专业。

合作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高职院校要从与单个企业合作到与企业群合作,建立稳定的外贸实习实训基地,不仅是外贸公司,从事涉外业务的生产企业,国际货运物流单位等都是合作的对象,将来毕业生也能进入更宽泛的外贸职业领域。

2.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模式,是指人才需求方与人才提供方经过协商,由人才提供方根据人才需求方提出的所需人才的数量、知识水平、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才需求方提供相应数量与质量人力资源的合约式教育模式。当的引导和充分的了解,最后能保质保量地获得所需人才,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3.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完善工学结合模式。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和进行职业技能锻造的重要阵地,实习基地建设是校企合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工学结合是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 学中有工、工中有学”的教育模式。通过工学结合,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学生了解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从而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应包括:1、商贸实习,就是指学生走出去,到商贸流通领域进行学习性的社会实践,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商贸活动的一般规则和基本要求,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通用职业能力;2、行业见习,通过参观外贸企业及相关的机构和组织,使学生了解进出口业务流程及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了解行业人才的素质要求;3、单项业务实训,就是为加强学生某一具体能力的培养而进行的模拟训练,目的是加强学生具体岗位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制单实训、报关实训、网页制作实训等;4、专业讲座,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界人士为学生讲授实际工作中新的趋势和变化以及经常遇到的操作性问题,增加学生的间接经验;5、综合业务实训,是对国际货物贸易整个流程的模拟训练,一笔生意从洽谈到结汇、退税逐个环节地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水平;6、毕业实习,使学生在毕业前得到一次实战练兵,做好就业前的准备,提高综合素质。

4.外贸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校内实训室的建设。

国际贸易涉及到国内供货商、出口商、进口商、银行、海关、商检局,物流公司、保险公司、外汇管理局等多个角色,每种角色本身的运作又需要多个不同的部门协作。许多高职院校的国贸专业校内实训室是外贸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共同开发了外贸系列专业软件,学生根据软件的设置分别承担外贸业务流程中的不同角色,完成综合模拟业务。我校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拥有国际贸易专业实训室一间,配有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习软件一套(世格软件),报关,物流集装箱运输等相关课程配套实践系统软件。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性较高的业务模拟实训平台。通过实训室的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单项业务实训,如货物运输、报关报检,单证训练等;同时还提高同学的综合业务实训能力(国际货物贸易整个流程的模拟训练)。

5.外贸企业参与高职国贸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课程开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教材建设等。高职国贸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基本要求。这样能够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思想,使课堂教育随时反馈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内容,突出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我校以信邦集团和华信贸易公司的进出口业务为主线,通过分解工作任务的实操性教学,使学生掌握外贸进出口工作的基本业务操作技能,能够完成从寻找国内外目标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报价、交易磋商、合同签订、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托运订舱、投保、报验、通关、制单结汇,到业务善后处理的进出口贸易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操作。课程按业务流程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每个项目下面又设计若干个实操分任务,通过模拟操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外贸知识运用能力和进出口业务实际操作能力。

三、总结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只有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路,才能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接触,培养出具有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多元的实务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春梅.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类型选择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 。

国贸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国贸专业;教学内容体系;专业适应性

为配合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在经济管理类非国贸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比如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已经开设多年。而非国贸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应如何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完成教学内容的配套和设置,值得反思和总结。

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准则

1.1指引性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应依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设置,教学知识点和技能点的选择及设计应该紧紧围绕上岗需要进行,可加大开展实践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做到教学整体目标明确、就业导向突出。

1.2适应性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所设置教学内容体系目标应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在宽口径、广基础的培养模式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完善自身的课程特点,增强课程优势,适应不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2.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2.1国贸功能型

在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普遍采用这种,不仅方便教师的教学,对内容模块的设计也更加明晰化、条理化,各国贸功能部分内容自成一体,设置灵活,而且该体系更便于教学对象认识和了解国贸的基础概念及产业相关知识,有助于知识的快速渗透。国贸功能主要包括运输、价格、保险等,该体系按照不同的功能要素安排章节内容,详细介绍各项功能的概念和组织实施方法及技能,促进了国贸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但该体系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各项国贸功能的单项分析容易忽视其间的有机联系,削弱了教学对象对国贸系统整体运作的理解和认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应对该问题,即通过综合性案例加强教学对象对国贸系统的整体化认识。

2.2国贸案例型

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进行延伸,从逆向思维角度出发,引导教学对象理解、分析、概括教学内容。传统的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以能配合教学知识点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让教学对象处于案例中当事人的位置,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思考和讨论案例中的各种情节,逐步形成具有各自特点的处理方案的教学过程,是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方法。而该体系摒弃了传统的以国贸理论为主导、先理论教学后案例体现的教学体系模式,充分引导教学对象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推导,自我总结和概括案例中所体现的物流知识和理论,在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下掌握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并再次通过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形成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循环深入性教学模式。该体系应用中主要以案例贯穿各个章节,在教学对象不了解章节相关内容的前提下给出案例,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思考,从案例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总结出本章节的相关内容,再由教师对教学对象的总结成果进行评价,并进行完善化、体系化、规范化的讲解,最后通过案例巩固本章节教学内容,加深教学对象的理解和记忆。在此过程中,教学对象要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多方面的分析,促使思维不断深化,并在力图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答的过程中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

3.非国贸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

非国贸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为了配合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在选用以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基础上,还应避免教学内容体系的重复,根据专业的不同对内容设置要有所侧重,体现出专业适应性。以下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非国贸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设置为例,分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从特殊性中,寻找其普遍性。

物流管理是当今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管理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物流经济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实训知识。对该专业所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可侧重企业对外物流与国贸相关知识结合的讲解,包括对外采购物流、对外供应物流、对外销售物流等方面。对外贸易部门是贯穿于整个物流企业中的一个重要的机构,是需要平衡所有企业对外以及包括供应链上下游的运作和相关联系。

对于学习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基础知识掌握的前提下,可在典型教学内容体系设置中提高国际贸易相关内容的安排比例。国际贸易相对于国内贸易而言,是跨越国界的、流通范围更大的“大商务”, 国际贸易服务商面临的需求通常要比国内贸易服务商面临的需求更加复杂。特别是对英语的要求更高。在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更多地融入国际贸易内容的讲解,研究国际贸易的运作,不仅可以提升教学对象对国际贸易概念的全球化认识,更多地接触和引入先进的国际贸易理念,同时对国际商务的发展也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经济贸易活动,打破了传统经济贸易“面对面”的运作模式,并且具有标准化、信息化、综合化、低成本、高效率、一体化的特征,是经济贸易在信息时展的产物。电子商务离不开国贸,国贸依靠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壮大。电子商务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可把研究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作为该课程的重点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体系之中,使教学对象提高对国际电子商务活动的全面认识,熟悉电子化经济贸易系统的构建模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复合型的既懂电子商务、又懂国际贸易,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

非国贸专业在教学计划中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足以体现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对国际贸易产业发展空间和前景的高度肯定,也看到了职业技能型国际贸易人才市场的严重不饱和性,对高职国际贸易教育发展的影响。所以国际贸易相关课程在各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必设性也日渐突显,对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一定要切合专业的实际需求就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只是基于单项分析的原则,对典型的以《国际贸易实务》为课程名称的非国贸专业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而目前部分高职已逐渐认识到非国贸专业开设国际贸易课程,应该更注重于与本专业特点的高度结合性,体现国际贸易课程辅和服务性的特征。所以,非国贸专业国际贸易相关课程的设置也逐渐朝着多样化和更有适应性的方向发展,如《国际贸易》、《国际服务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外贸英语函电》等更具专业特点的国际贸易相关课程,在非国贸专业教学计划中相继出现。并且,在教学内容体系中,还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要,设置了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使教学内容体系更加完善和适用于相关专业。 [科]

【参考文献】

国贸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综合素质;高等教育;发展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问题一直是高校尤其是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中经常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企业内部技术性岗位人才缺乏,技术创新型人才更为匮乏,工艺、产品的智能成分少和技术含量低,高技术附加值小,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随着我国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急需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实践性教学意义重大随着设置这一专业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多,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企业在这一方面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一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因此,本文的探讨重点将集中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中如何突出学生素质及能力的培养这一方面。

一、对外开放背景下国贸专业对学生素质及能力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外贸进出口经营权已全面放开,中国经济已全面融于世界并快速发展。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加快培养更多思想好、外语强、理论懂、业务通、后劲足的高素质国贸专业人才,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1.国贸专业人才思想品德素质要求

思想品德素质,集中反映国贸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道德修养、个性人格等思想品质,是评价和判定国贸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俗话说“十年树人德为先”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衡量,思想品德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不仅是我们长期从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更是外贸企业对当今国贸专业人才应具备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外贸企业对国贸专业人才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极为关注和高度重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团结互助、主动合作这些基本的思想品德也处于十分重要的突出地位,成为实际部门选才用才的重要参考条件。而这些素质要求,恰恰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素质培养中普遍缺乏而又亟待提高的薄弱环节。

2.国贸专业人才基础能力素质要求

基础能力素质,集中反映了国贸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外语、计算机、数理、统计、人文、自然科学以及对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旨在反映国贸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展示国贸专业人才的发展潜力和后劲。基础能力是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基础能力素质在综合素质中处在与思想品德素质相同的重要地位。

3.国贸专业人才专业能力素质要求

专业能力素质,集中反映了国贸专业人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水平,是能否适应和胜任国贸专业实际业务工作的核心与关键。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国贸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社会中展示自己能力的基础。扎实的专业技能尤其在从事进出口实际业务操作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业务不熟就根本无法适应眼前的工作,极易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失去对职业的自信心,

4.国贸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素质要求

创新能力素质,集中反映了国贸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从更高层次上提升和评价国贸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素质,旨在反映国贸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身创造力。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和专业、毕业实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同时,各类学术竞赛和学年毕业设计也不可忽视,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毕业实习,能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和阅历,而这一点正是外贸企业招聘职工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

二、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观念的问题。由于受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各级教育历来重理论、轻实践。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专业也非常强调其实践性,根据相关的调查,我国现今社会普遍反映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较差,说明了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的确存在着较大问题。对此,必须改变轻视实践教学的观念,强化实践教学的地位。

2.校外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到社会上的公司、企业实习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举措。以前工厂、企业热情接待和安排实习,相关人员均不计报酬的关怀和指导实习,学生可亲自在车间或技术部门参与生产和经营操作实践,不但增长了实践工作能力,也学到了劳动人民的好品质,可谓思想业务双丰收。当今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厂家怕干扰生产秩序,影响经济收益,不愿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致使校外实习只能走马观花,学生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近些年,校外实习暴露出的问题较为严重,已经引起高校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3.实验教学的弊端仍然存在。工科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有相应的实验内容。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开设验证性、重复性、演示性的实验,表现对已有的理论、成果或现象的重复,比如存在着大学物理这门课程还要重复自由落体运动这个实验的现象。实验教学还一直存在着学生“被动参与”这种观念上的弊端。教师事先提供实验指导书,规定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细节,学生只能逐条照此办理。这种重复、被动的实验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在某种程度上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其实验课效果不佳就是必然的了。

4.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存在问题。为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工科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在课堂教学之外一般都应安排相应的课程设计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多年来课程设计一般都随堂进行、纸上谈兵、力度不够,效果不够理想,而相当多的课程仅限于课堂讲授,没有安排相应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最重要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选择不与工程实际结合的虚拟设计题目;题目偏小单一,得不到综合性训练;题目重复,多人同题;要求不严,单师(只有校内教师)指导等。

三、完善实践教学方法的途径分析

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的教学,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多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师生之间双向互动较少,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育的社会性。作为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1.将理论教学转化为实践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很多知识如果单纯靠老师讲解,不配合实际教学,就会显得空泛。例如《报关实务》中异地加工流程,如果只是画个图表讲,学生会觉得枯燥。此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案例,如:上海某A公司(经营单位)从美国进口一批面料,委托湖北某B公司(加工单位)加工成服装后出口,教师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上网、甚至打电话咨询海关,商务部门等手段获取信息,弄清楚办理每个环节需要提交的资料,然后把学生分组,在课堂上分别扮演加工贸易中的各部门,异地加工的知识学习经过这样的改动,理论已经完全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学习精神。

2.紧密联系工作实践

教学中应时时考虑实际工作情况,以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能直接上手工作。例如《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程中有很多进出口贸易使用的单据,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收集企业常用的最新版本的单据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得到逼真的效果。同时,尽可能收集工作中真实发生的案例,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亲切感,而且非常实用,能让学生得到很大启发。另外加强学校和企业、学校和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带领学生走进工作现场,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更可以让学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宝贵知识。比如,讲《报关实务》时,可以和当地海关联系,参观海关的日常工作,如通关、查验、加工贸易的管理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再将书本上的业务流程在这些实际工作场地上观摩一遍,通过让学生走向社会,使我们的培养更具现实意义。

3.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

一直以来,各类院校都注重理论研究而轻视实践教学,从教师本身看,很大一部分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都没有从事过国际贸易工作,他们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比较充分,这就在客观上造成教师在授课时会侧重于理论教学。而从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只有少数同学才会选择继续深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显然更为重要,所以调整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要改善这种师资力量上的不足,可适当引进既具有外贸公司工作经历又具备高校教师资格的人才到高校任教,或者派教师到外贸企业观摩培训。在实践课程安排上,为了节约更多的课时给实践课,对内容重复较多的课程可以尝试合并开设。加重实训课的课时,如外贸单证填制、报关通关实训、商务函电实训、商务谈判模拟等,使课堂学习紧扣职业需要。

四、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具体来说,教师讲授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重点难点应讲深讲透,其他内容可由学生自学。然后通过提问、练习、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性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见解续大胆的质疑;针对一些现实和实务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法,介绍几种流派和做法,让学生去查找文献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导和总结。学生查找资料、提出观点,可以以个人形式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准备充分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和学术界的热点难点问题适当布置写作小论文,教师可列出参考资料目录。教师授课不应局限于书本,要将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及自己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不断补充新的内容。随着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也应该改进,考试题目要多采用分析、归纳总结,实际应用某一理论的问题,减少死记硬背的试题,答案可以有惟一解,也可以有多种解。这样可以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不良学习习惯。

五、结束语

既要注重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素质教育模式下的高等教育为教师提出的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环境下如何创造性的应用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并综合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绍全. 当前部分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浅析[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任道纹. 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

[3]彭瑞东. 素质教育下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J]. 高教论坛 2007年第5期

国贸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深入系统的介绍了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包括国际分工理论、贸易术语、国际贸易的政策和措施、经济合作一体化、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贸易结算、商检、索赔等重要内容,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但对于非国贸专业学生而言,则是一门选修课程,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相关文献的知识基础,以及为学生积累一定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基础知识。从当前的情况看,针对于非国贸专业的学生,《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方面还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相关理论以及相关贸易政策工具。本来就枯燥的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任课教师还采取“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记”的教学方式,学生学起来就更没有兴趣,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非国贸专业的学生,由于其国际经济学基础较差,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任何前置的国际经济课程,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是十分不利的,学习难度更大一些。同时,又没有后续其他国际经济课程学习、考核的压力,使得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降低。

第二,案例教学方面。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两个内容部分中,教师一般都会结合案例来分析、解决某些问题,但是目前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时却存在某些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教学案例内容缺乏生动性。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时选取的案例素材大部分来自教材,这样很多案例虽然语言严谨、客观,但是描述不生动、形象,并与国际贸易业务实践脱钩,学生反映教学案例枯燥乏味,学习的兴趣不浓。

第三,进出口业务实训操作没有落到实处。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部分主要采用角色扮演模拟教学法。但是在教学模拟真实情景活动中,一方面,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了解,没有能够合理有效的给学生分派情景中的角色、业务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某些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相关知识的掌握不扎实,也影响了角色扮演模拟教学效果的实现,进出口业务实训操作没有落到实处。

第四,在考核测试方面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是采用了闭卷卷面的形式,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但是从考核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的角度来看闭卷卷面的考核方法还有所欠缺。

落后的教学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造就了低下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大量地使用的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的陈旧教学方法,大量地占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细致讲、反复讲,严重得增强了学生的依赖性。反过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剥夺和削弱了他们的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自我内化的权利和积极性,从而导致出现学生知识结构缺乏整合,技巧和能力难以内化等等问题。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

考虑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结合非国贸专业同学学习本课程的特征,我们一般不要求非国贸专业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有深入的了解,更多的是促进其学习一些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操作知识,因此,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整体教学思路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大方向。

1、自主学习,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和能力。它强调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学习相对。

2、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形式,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和他人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协作和交流,与孤立学习相对。

3、探索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强调以探究、发现的方式学习,与接受学习相对。

三、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1、采用学生辅讲的方法

由于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记的课堂枯燥无味,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任课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辅讲”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贸易术语这一内容,《2000年通则》中讲解主要分为E、F、C、D组四组来讲,内容很细、很繁琐,学生很难记住,就可以让同学先总结13种贸易术语的异同和它们各自的特点,然后在课堂上请同学来讲解,这样给学生责任感与压力,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方法

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理论和实务部分的教学中,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但是,在采用案例教学时候一定要注意案例素材的客观性、时效性、实践性、生动性,在必要时也要注意案例的综合性。案例描述要具有生动性,就是说在编写案例时候要采用文学手法,比如情节叙述、人物对白等。但是文学描述一定要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上,可以起到加强气氛,提示细节的作用。这样学生作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主体,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内就能够接触到实际问题,以便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案例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

3、优化实训操作模式

强化学生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能力,合理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参与的模拟真实情景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要真正起到“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强调学生主体性为前提”的目的,任课教师就应当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好的教师就是好的导演。教师自身的理论和社会实践知识非常丰富,并且对自己的学生也有一定得了解,那么可以根据剧情需要设计实战型挑战性强的场景,合理有效的安排角色,激起学生兴趣。其次,好的导演还需要优秀的演员。所以,学生要真正参与到模拟真实情景中来完成各项任务,就一定要对理论知识有相当的了解,可以运用自如。最后,专业素质是完成角色扮演模式的基础条件,但是参与者的参与意识和团队意识也是必备的条件,对实现角色扮演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也至关重要。

4、团队学习与团队考核

在学期初,对全部学生分组形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成员约十人左右,针对每一个团队在学期初分配一个任务,在学期末给每个团队一个课时进行任务完成情况的展示,并提交任务完成报告,由授课老师根据任务完成报告的情况及展示情况予以评价。

(1)组建理念及方式

根据学号产生团队,一方面使得各团队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分布尽可能呈随机分布状态,平衡各组实力差距,另一方面迫使团队成员增强合作意识,由于存在合班的情况,这种分组方法会使得本来相互不太熟悉的同学进行合作。

(2)团队运作的机制

每个团队设立组长一名,组长对授课教师负责,协调团队的工作学习情况。组长领取本组任务之后,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对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到每个学生。授课教师对各组的指导贯穿学期始终,主要工作方式为框架性的指导与答疑。同时,组长又作为评审组成员,在考核过程中对全体学生的任务进行评价,取平均分为最终考核成绩。

(3)教师管理督查方式

授课教师每过四周召开一次组长会议,总结过去四周的学习心得与工作成果,由组长汇报本组工作情况,提交工作阶段性成果。阶段性成果不作为学生课程考核评价的依据,但发现明显偏差的,授课教师应及时予以纠正,促使团队学习工作步入正轨。

(4)团队考核

结合学生就业需要,改进考核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考核成绩组成方面,我校现行的考核成绩是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即平时作业、考勤、发言等成绩占一定比例,期末成绩占一定比例。在考核方法方面,结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特征,可以采取操作考试的模式,在学习团队中,课程老师根据每个团队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每个同学的具体表现,给予评分的模式。

四、实施效果评价与经验总结

经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新的课程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国际贸易课程的积极性具有较明显的帮助,团队学习的方法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程度。但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

首先,小班平行讨论过程中,由于课程老师风格的差异而导致的学生学习状态的差异很难避免。由于分成了学习小组,各小组的学期任务又存在差异,为保证课程的按时完成,我们采取了课题组多位教师平行带班的方法。由于课程教师风格的差异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感受存在明显差异,最后的评价也很难统一。

国贸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经贸英语;实践教学

一、引言

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就要求高校在实际工作中要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贸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经贸英语和谈判技巧、通晓外经贸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环境,以达到能利用经贸英语跟外商自由和成功洽谈的目的。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高校经贸专业学生来说,由于所在城市工贸欠发达,很难象大城市的高校学生一样接触现代信息和企业的机会较多而实践机会相对增多。例如广州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就可以利用地域优势,在业余时间到企业里兼职,每年的春秋两季广交会能给他们提供大量的操练口语的实战机会,从而为他们的就业打下优良的基础。经贸英语的社会应用性很强,如果只是将学生关在教室进行与社会和企业隔绝的英语学习,其效果肯定不理想,因为英语练习需要语境,一味的模拟会让学生失去新鲜感。而目前关于经贸英语实践教学的研究很少,很难满足这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因此,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迫在眉睫。地方性高校应根据教学实践,以及当前大学的总体教学安排,采用"校内与校外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的方式进行经贸英语实践教学,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二、经贸英语实践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经贸英语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职业要求的不断提高,能够培养出掌握一定基本知识、适应岗位职业要求、能够较快胜任相关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本科毕业生成为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初衷。然而,在多数高校所进行的经贸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点并没有在课堂的得到体现。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以填鸭式为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不多,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其结果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不少经济和外贸知识,但是缺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二)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流于形式

在近几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实践教学的建设和实施是评估的一个重要观测点。因此,绝大多数高校都与校外的企业之间形成了合作关系,对于国贸专业而言,可以安排学生到校外企业去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进一步熟悉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流程,对相关职业岗位增加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等等。但是,一方面由于参加校外实训的学生一般来说都不具备熟练实际操作的能力,企业出于成本利润的角度考虑而不能大量投入培训。另一方面,企业无法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来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计划满足实训要求,因此使得校外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学生也只不过是到这些企业进行参观考察等。

三、建议与对策

(一)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输出,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

1.设置情景教学,进行课堂口语模拟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课堂模拟训练,如接待外商,建立业务关系,询盘报盘,价格和付款方式的谈判,包装、运输和保险方面的洽谈等等。利用这些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下载或购买一些经贸英语实战视频,在课堂上播放,以便学生感受商务场景的气氛并在角色扮演中进行更好地模仿。

2.引入需求分析,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在设置课程时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的要求等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在制定相关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时,应该听取行业内的专家对职业及岗位能力的定位,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身情况考取一些与经贸方向接近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外销员证书、BEC中高级证书、国际商务师、商务英语翻译师等,在平时的课堂讲授和活动中,可以引入部分资格考试内容作为实训的素材。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作一定的准备和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资格考试中与实际工作联系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二)寻求多种途径开展校外实习实训

1.组织学生在邻近地区的外贸企业参观学习,跟本市的外贸企业建立长期业务关系,负责担任免费翻译。利用互联网的外贸论坛和现有的人际关系跟外地外贸企业联系并向其推荐经贸专业的学生参加各类型的展销会,如广交会、高交会等等,可免费充当翻译或帮忙布展。帮助学生树立参展意识,学会参展英语用语和沟通技巧,为其就业积累经验资本。可以带领学生去大型人才交流市场如深圳宝安人才交流市场见习,亲身体验面试的场面,感受其激烈的职场角逐,避免一味的课堂模拟。

2.努力创建沿海实习基地,以供学生进行专业实习。针对校外实践基地落实的问题,既要充分理解合作企业安排大量学生参与实践所带来的难处,同时也应该尽一切可能寻求其他解决途径。例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计划,将实践阶段分散到专业学习的各个学期时段。同时,对学生参与实践所必要的经贸英语实践知识、协调能力、工作态度、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进行评估,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在与合作企业协调后安排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去,这样既避免可高校的实训环节与企业的计划安排时间上的冲突,又能够按照学生实际的能力与工作岗位进行能级对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合作企业由于接收学生实训所带来的成本损失,并且不同实践能力层次的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水平。

3.在外贸实训基地的建设上,除了跟校外企业合作外,还可以整合系部师资团队打造外贸SOHO实训基地,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创业者在工作的过程中逐渐熟悉外贸SOHO流程并总结更多经验。另外,地方性高校国贸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包括课内实训、模拟实训、毕业实习等。课内实训改革主要是在一些主要的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训课时,但是单个实训课程之问缺乏相互融合;模拟实训虽注重课程之间的融合,但由于课时、师资、教学设备和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仍局限于在计算机房里利用一些模拟软件进行教学,学生既接触不到真实的产品也无法感受真实的商务环境;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是国贸专业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实践机会,学生可进入外贸公司熟悉工作环境、了解产品知识,但由于企业保守商业秘密等原因,大部分学生仍无法接触到外贸的核心业务,只能做一些助理工作等,很难掌握真正的外贸操作技能。因此,建立外贸SOHO实践基地,一则可满足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实训需要,可让学生实际参与整个外贸流程,了解不同的岗位任务;二则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加入外贸SOHO族;三则促进经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为全面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

四、结语

为了解决地方性高校存在的地域和资源的局限,经贸英语课程教学必须创新教学形式与内容,利用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实施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课堂上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能够为他们所用,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实际工作环境及熟练地处理、解决问题,开启外贸、商贸、经贸各领域的新局面,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经贸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徐义云.基于“大工程观”的地方院校经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2]郭龙娟,丁玲,王德田.经贸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与构建科学教学模式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3]谢朝龙.经贸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01).

国贸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重要赛事活动,它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竞赛内容也与当前高校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该专业学生的重视。尽管全国国际贸易竞赛的参赛名额有限,只有少数学生最终能有机会进入到全国决赛中。但商贸学院为了派出优秀队伍参赛并取得更好成绩,每年都会先组织校赛,全校所有国贸相关专业的学生均可组队参赛,通过初赛、复赛和总决赛等多个环节最终遴选出优秀学生,并组队代表学校去参加国赛。这种针对全校大范围的竞争性选拔,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专业技能水平的平台,增强了学生对国贸专业的重视,同时也使广大学生们能够积极组队,投入备战,进而形成良好的推动效应,激发大家对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商务礼仪等课程日常教学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真正做到国际贸易实务、商务沟通等实践操作技能的全员提高。

二、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效平台

国际贸易竞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竞赛内容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日常教学紧密相关。通过参加此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长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操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学校大力引导并支持学生参加的国际贸易竞赛为学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

三、促进了教学改革的发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学生对比较乏味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甚至认为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丝毫没有意义。而商贸学院通过组织国际贸易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国贸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并非想象中的枯燥乏味,也有一定趣味性。让学生意识到课堂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后,自然也能让他们对传统教育观念有所转变,实现教育改革理念的创新。与此同时,国贸竞赛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也有一定作用。教师在课堂指导学生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也会有意识地去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动员更多的学生积极参赛,以赛促教,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四、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

国际贸易竞赛是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竞赛赛事活动,整个过程不仅仅是在考核对学生的竞赛水平和各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对竞赛指导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程度上考核。作为参赛学生的指导教师,不仅要有全面的国贸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还需要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商务谈判能力、展台策划能力等等,只有具备了丰富全面的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参赛。这就需要教师要逐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整个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同时这也促进学院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五、加强了校企合作

学校通过竞赛与企业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这对高校促进校企合作起了良好的作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先后与步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隽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安康悠源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以及海峡两岸校际国际贸易模拟商品展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为学校提品和技术支持,派出企业人员支持并指导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参加竞赛助力,协助学生参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个过程中也为合作企业展示自己的企业形象、推广产品或服务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通过竞赛,企业也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同时有利于选拔并储备人才。通过组织和参加竞赛,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一步突显了专业特色,即注重校企合作,实施教学与实践零距离;加强赛学互动,以赛促教,使学校和企业在学生的实践创新竞赛中真正达到共赢的效果。

六、优化了课程体系设置

近年来,全国各个高校为了更好促进对实践教学的开展,对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积极举办校级国贸大赛并踊跃参与全国国际贸易专业竞赛总决赛。由此可见,竞赛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不再像过往一样“重理论、轻实践”,而是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同时愿意加大经费投入来完善学生们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目前有专门的会展实训室,内设5个标准展位,这为学生的校内国贸大赛实践及备战全国总决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所以,在此基础上学院要以专业技能大赛为契机,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力求培养出更多适应时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七、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手段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以往的国际贸易等课程的讲授方式比较传统,主要以“填鸭式”教育为主、案例分析和讨论教学方法为辅,学生不能够真正深入外贸业务中切身感受。而国贸大赛通过模拟真实企业的贸易环境,让学生们更真实地体验国际贸易的整个业务流程,也能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对学生国际贸易技能的掌握、实践能力的增强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让课堂不再以教师“教”为中心,而是以学生“学”为中心,转变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也利于学习型组织的形成,进一步发挥学习团队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八、完善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国贸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了进入社会有更好的发展,也为了我们有更强的能力去适应这个复杂变化的社会,更为了我们能更好的胜任我们的工作,学校在大三的学习中为我们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为了我们对国际贸易有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增设了《国际贸易实训》这门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好的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使我们学到了许多的知识。

    通过对实训课的学习,我得出的最深刻的体会是:英语实在是太重要了,关于里面的单证几乎都是全英的,所以我认为好好学英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尤其是如果决心从事国贸的同学,英语水平一定要非常的好,估计起码也得有个至少六级。我的英语水平是四级,在没学国际贸易之前,虽没有认为自己英语很好,但起码也是马马虎虎,没感觉到多么不好,只从开了国际贸易课,尤其是《国际贸易实训》的开课,让我倍受打击,觉得自己的英语是一天不如一天,貌似现在的英语水平只是一个初中生,因此觉得有句话实在是太对了: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无止境的学习也是没有界限的。

    在这学期的国际贸易实训当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基本上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了。在实训的过程中,我对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这个学期的实训课,我对合同单证和有关的业务流程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已经能够应用到实训中。与此同时,我也学会了贸易信函的书写,学会了如何与客户交流并促成交易。通过本次实训,我认识到平时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学以致用也显得尤为重要,把学到的理论用于实践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学识,若只有理论而忽略实际操作,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相反,如果只是埋头苦干,不学习相关知识,则有很大的可能走弯路,没有捷径的发现,并且没有坚实的文化知识,连最基本的单证都看不懂,那么交易也就无从谈起了。但与此同时,我也很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对国际贸易知识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以后要抓住机会多学习一些相关知识。

    学习这个学期的国际贸易实训课,我觉得非常值得,因为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有我对国际贸易也有了很深刻的了解,以前总是认为国际贸易是多么的神圣,关于像国际这样大的东西,总认为是离自己比较远的,所以总是会带有神秘的眼光去看待。通过《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的开设,尤其《国际贸易实训》这门课的增设,让我不再用有色眼睛去看待国际贸易,它也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贸易而已,不同的只是它是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的贸易,再有就是它的单证可能是英语,而非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汉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