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训课个人总结

实训课个人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实训课个人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实训课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中国旅游文化,教学改革,实践途径

引言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的指导精神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下,应不断探索适用于市场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培养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本着终身教育的原则,让学生不仅在学校接受教育,而且在职场上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笔者在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领会其精神,并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所做的尝试进行探讨。

高职旅游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造就所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旅游文化》是旅游专业重点专业课程之一。因此,《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质量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影响旅游人才的质量。

一、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目前的中国旅游文化课主要是介绍各地山水、各历史时期的一些文化遗迹、风俗、民俗、民间艺术等内容,仅停留在介绍层面上,很少从深层次产生的原因、原理上上去探究,没有深挖其内涵,这样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以及影响学生发挥其潜质与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学理念不明确。《中国旅游文化》课的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了历史、建筑、文学、宗教、艺术等,即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财富,以及创造文化的自然环境和时代背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课程定位,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先明确这一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过去《中国旅游文化》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其科学依据。但是针对不同专业又要有区别得对待,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导游与旅行社方向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实践能力中,中国旅游文化对其专业理论指导的作用非常明显和必要。因此,笔者在针对导游与旅行社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将课程定位为专业技能课。

二、教学改革实践的总体思路与实践途径

(一)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训学时数

为了实现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明确课程定位,将《中国旅游文化》作为专业技能课,从整体调整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学习学时数,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转换能力。以前《中国旅游文化》总学时数为54,其中实训学时数为18,现调整实训实时数为27。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实训项目(如图所示),实训项目明确,针对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位准确,针对各章主要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能力。

实训项目

实训基本内容

本实训涉及以下具体的知识点

实训要求

实训项目一:黄鹤楼(建筑文化专题1)

1、整理黄鹤棂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1、黄鹤楼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黄鹤楼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黄鹤楼建筑特征;

4、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

5、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二: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文化专题2)

1、整理课前查找备用的有关资料;

2、结合所学中国建筑文化知识,分析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分析总结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1、中国民居的主要建筑类型;

2、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三:苏州古典园林例证分析---拙政园(园林文化专题)

1、介绍中国园林的分类法;

2、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巧;

3、分析了解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

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分类;

2、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3、私家园林、江南古典园林之一的: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探析。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四:茶文化专题

(茶艺实证)  

1、对课前查找备用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能运用所学茶文化基本知识;

2、熟悉茶的主要分类,中国主要名茶的特点;

3、介绍一种名茶的茶艺;

4、分析总结茶文化之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茶的主要分类;

2、中国名茶的特点(茶品)举例;

3、一种茶艺具体演示程序;

4、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学习、了解一种茶艺

2、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五:中国酒文化专题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4、中国名酒品鉴举例。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酒趣、酒器、酒德、酒礼、酒楼、酒旗、酒联、酒令、酒诗);

4、中国名酒鉴赏知识

1、分析总结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个人独立完成实训报告。(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六:民俗文化专题

1、端午节习俗由来简要介绍;

2、举例分析民间端午习俗的文化内涵;

3、寻找主要端午活动,举例分析主要活动内容;

4、演示并介绍:整理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图片、音乐所制作的小组或个人课件。

1、民俗文化的概念及主要分类;

2、端午习俗由来与主要民俗表现;

3、分析了解主要端午活动内容重点:旅游地端午民俗文化特点)。

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七:旅游文学艺术专题

利用课件介绍你熟悉的(例如你家乡的)旅游文学艺术:

1、历代描写你家乡(或其某一景观)的诗词、游记文、旅游散文、传说轶闻、名胜楹联等;

2、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书画、雕塑、戏曲等

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八:中国宗教建筑赏析——武当山(宗教文化专题)

1、整理武当山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武当山建筑特征、宗教文化内涵

1、武当山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武当山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武当山建筑特征;

4、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

实训课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市场营销是一门语言与商务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在依托专业英语的前提背景下,其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是基础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拓展过程,更是营销知识的获取、分析和实用的过程,是为了培养市场营销领域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因此,在进行教学项目的相关设计时,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的实际就业需要为依托,进行对口项目内容考虑。以学生为核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应当在学习过程中提供相关的咨询与指导。而以情境为依托即是指当下比较流行的情境学习理论。简单来说,情境学习是指在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参与过程。知识的意义连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都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从上面的理论可以看出,情境学习强调两条学习原理:第一,在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把学与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像专家一样进行思考和实践;第二,通过社会性互动和协作来进行学习。由此衍生出情境学习应用的两种模式:其一,为学生创造相似的背景环境,让其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实训联系;其二,将学生真正带入社会大环境中,以本文为例,即带入国际营销的环境中,让他们自己在实习中得到提高。

2高职市场营销英语实训项目初步设计

撇除市场营销这一专业的相关内容,由于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某些方面是区别于一些理论性专业的相关内容,因此,如若只单单考虑英语实训的角度来说,从实际交流过程中应当着重于培养听、说、译三方面的内容,从通俗的角度来说,即在交流过程中能够“听得懂对方需要什么想表达什么”、“说出自己要表示给对方的意思”、“给其他人翻译出交流中的整体意思以及在相关文件上能够译出相关内容”。而在项目设计中也应该突出这几方面的特点。综合上面实训项目设计的总体思路,实训项目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考虑。其一,以高职与企业结合相对紧密的关系入手,为学生们提供实地参与国际营销的实习机会,并在实习过程中了解相关的程序、技能与注意事项,并在完成实习之后撰写实习报告,深入分析在实际岗位实习的经验与收获。其二,通过相关模拟软件,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通过软件进行相关实训环节的练习与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机对话。其三,通过在教学课堂的大环境下,为学生创造模拟的对话、交流环境,即以学生自主组合为单位,学生模拟双方交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人人对话与实训。从三种模式分析其各自的利弊,第一种模式的好处非常明显,也最能够获得实际经验的积累,切实了解到实际国际营销过程中所需要经历的环节和相关注意点,并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分析自身的不足与优势,然而它的缺陷也很明确。首先,学校在教学环节很难提供这么长的实习时间,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基本的2+1模式很难提供这样的时间;其次,就算能在实际校企合作资源中找到相关的实习资源,也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训需求。第二种模式,能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根据构建的模型、图表等等构造出自己的营销经验与知识专业体系,特别是在英语交流应用方面,摸索出自己的一种交流模式,然而他的缺陷在于,人机对话毕竟是人工设定的,他的实训内容存在一定局限性,也缺乏灵活度,基本上以应用软件模式进行,只能按照特定的内容进行,很难上一个层次提高学生的英语营销实际交流能力。第三种模式虽然也是以人人对话交流为基础,在模拟营销的过程中能够提供灵活性、多样化的情境设定,但是由于该种模式的交流双方均非学生主体,交流不规范、程序不合适等等问题均有可能存在。但是它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无论从时间的安排还是教学内容的契合度来分析都具有极大的相关度,能够在规定的实训时间当中贯彻学习内容的相关主体。

(2)能够安排全部学生进行项目实训,更好的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模拟英语营销的环境当中来。

(3)在学生主体的人人交流环境当中,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中发现自我学习的不足与优势,更好的进行总结。总的来说,这三种都是可行且比较好的实训项目,本文将以第三种模式为例做具体分析。基本上高职院校的专业课课时为48学时,实训课程时间应当占总课时的50%,即24学时左右,根据不同院校的教学时间不同可作适当调整。实训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外营销典型案例及理念分析。主要让学生们通过查找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以跨国企业为主)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与推广过程中的一些经典策略与理念,并根据对案例的研究分析形成相关文书报告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或团队的看法。(5课时)2)国际营销环境分析。选定特定的课题,对某一领域某一商品的具体国际营销环境进行分析,也可结合具体国际公司进行SWOT分析,研究成果可以模拟产品竞标会的形式进行,以各个小组为一代表团队,进行对竞标相关内容进行阐述。(8课时)3)实际国际营销模拟,即以上两者为背景基础,在前面分析报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模拟真实营销环节的相关对话,并鼓励在这一过程中使整个团队加到交流的环节当中来。(8课时)4)实训总结及自我分析。(3课时)注:以上的模拟环境均在英文交流环境背景中,如若可以,可以形成英文报告。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们应当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即全部参与课程的人员分为6至8个小组(具体视人数决定),在每个团队人数的决定上,也并非是人数越多团队越好,有时候容易出现人浮于事的局面,反而使得有些同学不能在实训中得到真正的锻炼。目测人数以,5至6人为一团队为适。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团队的讨论作用,也要做好总结发言的观点凝练工作。在评分方面,教师应当参考实训的各个角度进行评分,包括个人的参与情况、意见情况,以及整个团队的分工协作情况、完成质量与时间等等,综合个人因素与团队因素的综合考评,确定团队分,并对表现出色的个人进行一定的奖励。

3结束语

实训课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工安全操作规范规程;技能实训;专业人才

电,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不可离开的伙伴。可电也被人称为“电老虎”。老虎者,百兽之王也。“老虎”可是会咬人,吃人的。事故通报上,一次次的血的事故就是证明。比如,某电业局检修班的工作人员在进行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时,工作人员蒋某漠视安全,不遵守安全守则,结果左手碰到带电导线,造成人身触电,从高空坠落死亡……

电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并不神秘可怕,只要遵守了它的规律,它必将温顺地造福于人类。如果每个人都能在工作中认认真真、老老实实遵循,按照《电工安全操作规范规程》中的规定执行、去操作,事故就不可能发生。事实证明,许多老师傅干了一辈子,直到退休从未出现安全事故,这并不是他们的运气好。他们的经验就只有一条:坚定不移遵章守纪,脚踏实地,不越雷池一步。

《电工技能实训》是电子电工类专业必须设置的一个专业课程。教学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与检测技术,增强对电路图的识图能力,初步具备制作和调试常用电路及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初步具备质量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操作规范。电工技能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安全是第一位的,每个学生在电工技能操作的时候必须记住这一点,电工技能实训课是一个培训技能和安全规范的电工操作场所。那么,我们在电工技能的课堂中,要怎么做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时刻遵守安全规范、精通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呢?

一、培养学生电工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决定着工作者的行为,决定着工作者的人身安全。 安全生产需要培育工作人员良好的安全意识。

(1)电工安全是一种道德。企业的安全靠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当然更依赖的是企业劳动者的安全道德。如果人人都为了自己的一时轻松方便,贪图一时的舒服,不按照企业的安全规范操作,将直接影响自己的人身安全,更影响生产系统的安全,甚至影响整个企业的安全。只有每一个企业劳动者从道德上把企业和集体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和集体的或他人的安全。

(2)电工安全是义务。每个人都有要求安全的基本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不仅仅是企业领导的基本义务,也同样是每个劳动者的基本义务。要变被动要求为主动需求,做到 “我要安全生产”,而不是“要我安全生产”。

二、培养学生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

往往是在不经意的一瞬间,因为你的不规范的小动作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求我们每一个学生在平常的练习中,严格按照电工安全规范操作,排除不良和多余的动作。认真落实安全措施,经过长时间练习和纠正,就会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事故就会远离我们,安全才能与我们常在。只有在平时就把安全操作规程记在脑子里,体现在行动上,让安全操作成为一种习惯,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安全高效平稳进行。

让每个学生都养成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学生进入这门学科的每一节课开始,就要有意识地进行培训,才能使学生从上第一节课开始就知道要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每个学生都做到从心底里认识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做到无论什么时间,无论什么事情,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按规章制度办事。这样,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我们每个学生都能养成这种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各种安全事故就远离我们,做到安全生产作业。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电工操作者必须做到的。

三、进行严格、有效的训练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我们的做法就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考核,认真总结。

(1)严格要求。要求学生进入电工实训室,必须严格遵守实训安全操作规定的有关规章制度。实行小组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提高管理自己的自觉性。强调“必须安全用电”的意识。培养学生规范操作,提醒学生时刻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行实训。

(2)严格训练。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对正规产品的安装及调试,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在实训中要强调严格训练,对每一项训练内容做到多检查、多检测。

(3)严格考核。针对实训的内容进行严格考核,考核方式可以分为项目考核和技能鉴定考核。考核成绩,可以由学生根据训练内容进行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验收实习产品质量综合评定实训成绩。

实训课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考虑到本门课程的特点及学生学习的认知顺序,我们将该门课程设计为3个教学情境,其间为递进的关系,前两个教学情境都是模拟企业6年的运营,步骤相同但内容不同,后者所包含的知识更加复杂;第三个情境为诊断师阶段,为企业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这3个教学情境的选取可以说源于实际企业的运营过程,经过整合加工高度概括抽象后浓缩到沙盘上,可以使学生在游戏般的学习过程中了解企业运营的流程,掌握企业运营的规律,解决企业运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企业会计报表的制作,生产排程,资金断流、销脱节,各部门信息不对称,企业信息化水平低,成本过高,决策失误等,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他们运用已经学过的前期课程的知识,又需要他们不断地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识。教学情境一为接手运营“老企业”(可利用ERP沙盘、营销沙盘等),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接手一个已经运营若干年的企业,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企业运营流程,掌握经营企业的基本思路和注意事项。教学情境二为创立运营新企业,学生团队经过了初期的磨合,已经能够很好地进行分工合作,能够熟练地手工计算产能、制作报表,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财务预算、数值分析、报表平账,企业的运营风险大幅度降低,学生的主要精力也由企业的常规事务转移到战略管理,这时实训教具应由看得见的物理沙盘转变成电脑软件,即电子沙盘。教学情境三为企业诊断,通过两轮模拟企业的运营,由于各个团队对风险的预估不同,战略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盈利、亏损状况。

所有团队要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诊断和分析,制作幻灯片进行汇报。这既是对本门课程的总结,也是对之前所学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每一个企业不再是遥不可及,而是自己亲自运营的活案例。学生通过情境一了解了企业运营的整体流程,通过情境二开始建立全局观,对企业进行战略管理,通过情境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将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从此,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成本分析、财务分析、杜邦分析等都不再是理论和抽象的知识。至此,整体教学目标实现。

2模拟企业实训课程学生成绩的评定———过程性考核

实训课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机械加工技术

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沿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探索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新法尤为重要。

一、技能实训课堂内容模块化

为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技术能手,我们将训练划分为单件技能模块和综合技能模块,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学习和训练。(1)单件单项技能训练模块实训内容是一系列教学模块,模块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逐步变化,形状由简单到复杂,精度由低到高发生变化。一个毛坯,通过形状、尺寸、精度变化,能多次加工,要求达到的技能标准逐步提高。单件技能训练要反复操作,达到动作规范、准确、迅速。(2)综合技能训练模块机械零件装配组合起来才有实用性,机械加工技能也不是孤立的。综合训练包括识图、工艺、加工、装配、检验等方面,通过综合训练提升学生全面的技能。综合技能要达到技术全面,统筹兼顾的要求。

二、课堂组织理论―实践一体化

以前,我们在教室讲授加工理论,在车间进行技能实践,两种课型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分开进行,一部分教师讲理论,另一部分教师指导实训,理论和实践不同步,甚至严重脱节。理论课上讲的内容实训当中也许用不到,理论得不到验证,理解不够深刻。实训要用到的理论知识,理论课上没讲到,实训进度上不去。这些因素都影响到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现在,车间专门开辟出一块理论学习区,在学习区内摆设课桌和讲台,把理论课搬到车间去讲,车间就是教室,边讲理论边实践,理论和实践结合得紧密了。一方面,学生可以及时印证理论、检验自己的设计思想是否正确。另一方面,对于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查找解决原理和办法,并将其记录下来。

三、过程管理精细化

实训课个人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英语;项目

与普通高等教育更注重于理论性与综合性能力的培养不同,高职教育更注重的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性和专业能力性。正如职业教育的宗旨一般,在践行高职教学项目的时候,应当以就业为设计导向,以培养实践性能力为主要内在要求。不论是在本科阶段还是在职业教育阶段,都有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的市场营销会设有专门的专业英语这一门课,但是从教学内容中相对更偏向于术语的学习与专业表达等方面。高职教育作为直接提供对口就业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不能照搬照抄本科英语教育的特点,而是应该以“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

1 高职市场营销英语实训项目设计总体思路

1.1 贯彻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模式理念

从大的层面来说,无论是产学结合,还是工学交替,在不追究其各自细微区别含义的基础之上,他们共同的思想理念即为学生工作范围和学习内容交替进行,即生产或工作与学习相结合(这里的“工”和“学”的指向均是学生)。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新晋的、不完善的培养方案,而是已经产生比较久远并经过时间检验的优良方案。其最初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英国、美国的“三明治教育”和“合作模式”,八十年代之后影响力得到扩展。2005年我国国务院颁布相关文件明确指出要求各大高职院校加强工学合作的模式推进,并逐步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工学交替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职业教育“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专业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从英语应用的实践性角度来说,应该加重实际英语交流训练的比重,在实际对话等情况下进行课程训练,才能更好地落实实训项目要求。

1.2 以学生为核心以情境为依托的项目设计理念

市场营销是一门语言与商务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在依托专业英语的前提背景下,其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是基础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拓展过程,更是营销知识的获取、分析和实用的过程,是为了培养市场营销领域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因此,在进行教学项目的相关设计时,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的实际就业需要为依托,进行对口项目内容考虑。以学生为核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应当在学习过程中提供相关的咨询与指导。

而以情境为依托即是指当下比较流行的情境学习理论。简单来说,情境学习是指在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参与过程。知识的意义连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都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从上面的理论可以看出,情境学习强调两条学习原理:第一,在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把学与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像专家一样进行思考和实践;第二,通过社会性互动和协作来进行学习。由此衍生出情境学习应用的两种模式:其一,为学生创造相似的背景环境,让其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实训联系;其二,将学生真正带入社会大环境中,以本文为例,即带入国际营销的环境中,让他们自己在实习中得到提高。

2 高职市场营销英语实训项目初步设计

撇除市场营销这一专业的相关内容,由于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某些方面是区别于一些理论性专业的相关内容,因此,如若只单单考虑英语实训的角度来说,从实际交流过程中应当着重于培养听、说、译三方面的内容,从通俗的角度来说,即在交流过程中能够“听得懂对方需要什么想表达什么”、“说出自己要表示给对方的意思”、“给其他人翻译出交流中的整体意思以及在相关文件上能够译出相关内容”。而在项目设计中也应该突出这几方面的特点。

综合上面实训项目设计的总体思路,实训项目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考虑。其一,以高职与企业结合相对紧密的关系入手,为学生们提供实地参与国际营销的实习机会,并在实习过程中了解相关的程序、技能与注意事项,并在完成实习之后撰写实习报告,深入分析在实际岗位实习的经验与收获。其二,通过相关模拟软件,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通过软件进行相关实训环节的练习与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机对话。其三,通过在教学课堂的大环境下,为学生创造模拟的对话、交流环境,即以学生自主组合为单位,学生模拟双方交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人人对话与实训。

从三种模式分析其各自的利弊,第一种模式的好处非常明显,也最能够获得实际经验的积累,切实了解到实际国际营销过程中所需要经历的环节和相关注意点,并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分析自身的不足与优势,然而它的缺陷也很明确。首先,学校在教学环节很难提供这么长的实习时间,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基本的2+1模式很难提供这样的时间;其次,就算能在实际校企合作资源中找到相关的实习资源,也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训需求。第二种模式,能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根据构建的模型、图表等等构造出自己的营销经验与知识专业体系,特别是在英语交流应用方面,摸索出自己的一种交流模式,然而他的缺陷在于,人机对话毕竟是人工设定的,他的实训内容存在一定局限性,也缺乏灵活度,基本上以应用软件模式进行,只能按照特定的内容进行,很难上一个层次提高学生的英语营销实际交流能力。第三种模式虽然也是以人人对话交流为基础,在模拟营销的过程中能够提供灵活性、多样化的情境设定,但是由于该种模式的交流双方均非学生主体,交流不规范、程序不合适等等问题均有可能存在。但是它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无论从时间的安排还是教学内容的契合度来分析都具有极大的相关度,能够在规定的实训时间当中贯彻学习内容的相关主体。(2)能够安排全部学生进行项目实训,更好的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模拟英语营销的环境当中来。(3)在学生主体的人人交流环境当中,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中发现自我学习的不足与优势,更好的进行总结。

总的来说,这三种都是可行且比较好的实训项目,本文将以第三种模式为例做具体分析。基本上高职院校的专业课课时为48学时,实训课程时间应当占总课时的50%,即24学时左右,根据不同院校的教学时间不同可作适当调整。实训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外营销典型案例及理念分析。主要让学生们通过查找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以跨国企业为主)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与推广过程中的一些经典策略与理念,并根据对案例的研究分析形成相关文书报告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或团队的看法。(5课时)

2)国际营销环境分析。选定特定的课题,对某一领域某一商品的具体国际营销环境进行分析,也可结合具体国际公司进行SWOT分析,研究成果可以模拟产品竞标会的形式进行,以各个小组为一代表团队,进行对竞标相关内容进行阐述。(8课时)

3)实际国际营销模拟,即以上两者为背景基础,在前面分析报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模拟真实营销环节的相关对话,并鼓励在这一过程中使整个团队加到交流的环节当中来。(8课时)

4)实训总结及自我分析。(3课时)

注:以上的模拟环境均在英文交流环境背景中,如若可以,可以形成英文报告。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们应当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即全部参与课程的人员分为6至8个小组(具体视人数决定),在每个团队人数的决定上,也并非是人数越多团队越好,有时候容易出现人浮于事的局面,反而使得有些同学不能在实训中得到真正的锻炼。目测人数以,5至6人为一团队为适。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团队的讨论作用,也要做好总结发言的观点凝练工作。

在评分方面,教师应当参考实训的各个角度进行评分,包括个人的参与情况、意见情况,以及整个团队的分工协作情况、完成质量与时间等等,综合个人因素与团队因素的综合考评,确定团队分,并对表现出色的个人进行一定的奖励。

3 结束语

在实训项目的过程当中,不仅是对课程内容的一种践行,更是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检验与反省。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就业,如何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冲破专业人数过多的对口就业的怪圈?就,需要教师、学生共同通过实训国际营销项目这样一个有效平台,让教师更能发挥就业指导作业,让学生更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与自身的不足,构建完善的实训项目能力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蔡小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内实训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7).

[2] 鲍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再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9(03).

实训课个人总结范文第7篇

以我院为例,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百分之七八十的处于教师高压下的被动学习状态,一个教学内容需要“灌输”好几遍才能被学生勉强接受。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由于数控设备数量的限制,往往出现多人共用一台数控机床的情况。在这种实习环境下,教师给所有学生布置实训课题后,每台机床实习学生中只要有一人完成实训任务,其他人“顺理成章”完成实训任务。自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试图改变现状。从2015年起,我们采用一种自命名为“任务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参与实训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强化,现对此教学方法进行解析,望有经验的教学工作者给予意见以便提高。

以一个30人的实训班级进行数控铣工实习为例,而目前能够提供给该班实训使用的机床只有6台。具体实训安排如下:

将30个实习学生分为6个实习小组,每个小组5人。当然前提是选出5个能够主动学习的组长,以便在小组中起到学习带头与督促作用。当组长选出后,允许其他学生在分组时有一定的自由选择的权力,我们在操作时会由授课教师和班主任推选出5个组长,然后让其他学生选择组长,尽量使多数学生都能够分到想到的组别,目的是在以后的小组协作过程中更协调。

将每个小组的5个人员分别定性为当前任务的查阅与检测人员,编程人员,准备人员,操作人员与协调人员。每个人员在任务实施中的分工如下表:

任务实施要点与过程:

(1)每组成员针对任务图纸进行分析与讨论(约0.5课时)。确定任务详细分工,即查阅人员前期查阅哪些内容,准备人员需要准备的毛坯尺寸,相关刀具及相关量具,操作人员需要准备的夹具,等。

(2)组内各人员同时开展工作,即查阅人员开始查阅图纸相关资料,准备人员开始准备毛坯及工量具,填写工艺卡片,编程人员开始对照图纸进行程序编写,操作人员开始对机床进行检查与夹具安装,协调人员负责在各人员间协调,实现资源共享,并同时进行过程记录(约0.5-1课时)。

(3)编程人员通过面板、键盘输入、电脑传输存储卡传输等方式将编制好的程序输入至数控机床的CNC系统。

(4)操作人员对程序进行加工模拟,如出现程序错误反馈给编程人员,由编程人员进行修改并更正或重新输入,直至程序完全正确。

(5)操作人员进行加工前期的对刀操作,对刀验证,零件粗加工等操作。

(6)查阅与检测人员对粗加工完成的工件进行检测,验证零件余量是否正确,并告知操作人员。

(7)操作人员针对目前余量进行刀补调整,并完成零件的精加工,使加工成品完成。

(8)查阅与检测人员对成品进行全面检测,并进行加工结果记录。

(9)协调人员对整个加工过程及各成员的工作状态进行记录。(以上3-8步骤累计约2课时)

(10)小组小结,对整个加工过程及加工结果进行小结,找出工作亮点及工作过程中的不足。

(11)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做好随时答疑及课题结束时的小组等级评定及教学总结(10、11步骤约1课时)。

上述各步骤的实施过程,可综合如下图所示:

任务实施效果:在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所做的一系列教学方法探索中,此种教学方式使我们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取得了以下效果。

(1)大大缩短任务学时。以前一个中级工水平的实训课题单个学生完成时间约为3个小时,约4课时,每组5个学生累计完成理论上需20课时。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既耗时又耗材,另一方面在进行传统模式教学时,只要有少数学生完成了零件的加工任务,其他学生的惰性学习习惯就会体现,出现加工程序抄袭、加工对刀“求帮忙”等不良现象,使整体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使很多学生在实训学习过程中荒废渡过。而新的教学方式是要求各小组在协作情况下对一个零件加工任务进行操作,一个中级工水平课题要求在5个课时内完成从图纸到零件成品过程,并附小组小结报告,大大缩短同一课题在教学过程中的课时量。

(2)通过任务小结、教学小结等方式,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各小组中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小组及人员进行批评并进行思想交流,使其不断改进。由于在整个任务实施过程中,每个人员、每组人员及任务实施结果都要进行全程记录,也使得每个人员在学生过程中的表现得以详细彰显,方便对优秀人员与不积极人员进行鼓励与思想教育。

(3)由于任务结束后以整体小组完成情况对小组人员进行整体评定,使得每个小组的每个人员都要积极动起来,若一人不参与任务实施或实施过程中不够积极,都会直接影响整个小组的最终成绩。以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进行实训教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使同学们平时的同学友情、“哥们义气”转变为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渐渐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不断得到培养。

实训课个人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仓储与配送 实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学校在《仓储与配送》课程的教学加大了实训的力度,专门开设了实训课程,时间连续两周的课程,课时到达40课时以上,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实训课程的重视,同时意味着实训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实训课,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中心,进行的“填鸭式”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主要从实训目标设计、实训项目准备、实训组织实施、实训评价和考核及实训总结与反思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1仓储配送实训类课程对应的就业岗位分析

物流类课程所对应的毕业生,毕业后,通常是在企业基层任基础岗位。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比如运输、仓储和配送、分拣等多项业务。此后,依据个人能力、自身优势和工作经验,可逐步晋升到仓管员操作组长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等职位。

2物流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现代物流行业是一个层次较清晰的系统,整个运行过程会涉及诸多业务流程,而不同的岗位对人员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执行层的物流人员,主要是负责物流操作中的环节,需要掌握相关的出库、入库、配送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管理层的物流人员,则需要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去制定一个较科学的物流计划,对物流作业的整体流程加以控制。

3仓储配送实训课程教学设计

项目一:物动量ABC 分类为例进行项目教学。

3.1项目任务

某配送中心每周对所有货物进行相关的出库量统计,出库作业周报6份(物动量统计),将配送中心的货物根据出库量进行分类,主要分清重要物资、一般物资和次要物资,从而有区别地确定货位的存储。

3.2学习目标

理论目标:ABC 分类的基本原理的关键核心问题;

技能目标:会根据货物信息量进行ABC分类并确定类别进行储位规划;

职业目标:对近期物动量进行统计加强对货物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3相关知识学习

物动量基本原理。物动量 ABC 分类的原理是:“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以货物累计周转量为衡量标准,划清货物的主次顺序,为货物上架存储安排奠定理论基础。

表1:储配作业优化设计内容

表2: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教学及任务

步骤:①对6周出库作业周报的货物进行合计按降序排序;②计算货物出库量的百分比,并进行累计周转量的百分比;③分类(货物累计周转量百分比在0-70%划分为A类;累计周转百分比在70%-90%划分为B类;其余的10%划分为C类)。

3.4项目实施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确定成员分工及合作形式。

物动量核心先汇总降序再进行累计百分比:(1)统计每种货物总的周转量进行降序;(2)计算货物的累计周转量的百分比;(3)制作ABC分类表;(4)绘制物动量ABC分类图;(5)根据入库货物制作入库货物ABC分类表。

根据情景进行物动量ABC分析:(1)在对货品进行储位分配时需要对各种货品的物动量进行判断,累计周转率在70%以下的货物定为A类货物,把累计周转率在70%-90%的货物定为B类货物,把累计周转率在90%以上的货定为C 类货物。(2)入库货物ABC分类,根据货物ABC分类结果,将此次入库单中货物再分类 (依据情景任务提供入库任务单),将分类结果标注。

3.5教学拓展与延伸

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掌握并理解物动量ABC分类,应进行任务拓展练习,虚拟情景20种以上货物出库量,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对每一种货物总的出库量进行统计降序,再计算累计周转量并划分类别。

3.6检查与评价

先由小组互评,再由老师检查评析,师生共同对每一小组的学习过程和实训练习进行评价,找出问题的原因,加以改正杜绝错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