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总结

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模拟实训课程;问题;对策

会计模拟实训是指在会计教学中,把企业财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浓缩于事先设计好的会计模拟实训资料之中,培养学生处理实际业务能力。目前的会计模拟实训主要是通过写、算、做三项基本功的独立操作进行的。虽然说这可以缩短理论和实践的“适应期”,为即将从事的工作任务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有着种种欠缺。

一、中职会计模拟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中职教育情况弱化。首先从生源的角度来看,以前我国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只有少数人才能考上高等学校继续深造,而中职教育在当时因为上学时间短,国家能给予解决工作问题而深受当时初中毕业时成绩优异的学生的青睐。现在的中专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差,对于进一步的学习带有厌烦心理。两相比较不难看出,现在的中职教育的难度很大。相对纯理论学科而言,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学科,因此,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我们更应从实际操作中弥补学生理论理解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其次,会计模拟实习的教材编排不尽合理,实习内容多,时间紧,学生不堪重负,实习效果不佳。另外,账务处理中需要有更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如,一项资产是否采用稳健原则,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在现有的会计模拟实习中,根本没有会计职业判断的体现,只需按图索骥就可以了。通过以往的会计模拟实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会计模拟实训往往是学生每人一套实习资料,其内容相当于一个中型制造企业的一个月的业务量;一个人充当企业的各种人员的角色:既是仓库管理员又是销售人员;既是会计又是出纳等等。给学生感觉很混乱,理不出头绪。但要学生对实习进行总结时,却讲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实训时只重视手工模拟,忽视了计算机模拟。但我们看到在会计模拟实训方面,还主要停留在手工模拟阶段,应用计算机模拟实训的相对还较少,这会使得学生工作后依然要经过长时间的适应期,才能胜任一定的会计工作。

二、解决的方法及建议

1.要贴近实际工作,选好综合模拟实训教材

近几年我国会计制度在不断改革、完善,而一些相应的教材仍未修订,特别是会计科目和相应的账务处理未能及时修正,如果仍然采用这类教材将会不利于学生按新会计制度要求进行模拟实训,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此,在选择教材方面我们应该及时更换所用教材,使其尽可能地贴近实际工作,为学生较好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分角色认真做好实操课的操作辅导

传统的会计模拟实训课大多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动手做一套账即可。让学生意识不到会计与其相关岗位的关联性。所以说,在今后的操作中,应将学生分角色进行实操课。如,将班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划分成出纳、会计、仓库保管员、采购员等几个,让学生在各个小组中分别担任各种不同的角色,定时更换,使其在实训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与会计相关的各个岗位的职责。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熟悉操作要求和过程。

3.在模拟实训中增加电算会计的内容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各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会计工作,也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会计模拟实训都采用手工做账的资料,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却是脱离实训课进行的。这一点,我觉得是不可取的。对于这两部分来说,应使之相结合,将手工账的模拟实训与会计电算化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对于手工账中出现的凭证、报表信息等由充当相关岗位的“会计人员”及时录入,通过上机操作或教师演示,让学生体会使用会计软件完成“证―账―表”全盘账务的上机操作。之后要让学生自己分析手工做账和计算机做账的异同,激发他们学习电算会计的兴趣,为下一步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和提高做好准备。

4.建立教师实践基地,要求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过程中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内涵。而对于从事实践性课程的教师,不但要精通本专业的基本技能,而且具体的业务环境也要亲身经历。这样才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会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如条件许可,教师在担任实践性课程前,应利用节假日或假期等时间,定期到企业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长短期的实践锻炼,这样可以及时给予学生最新的知识与信息,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践出真知,应当把社会实践当作是教师的一种进修,作为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

总之,会计模拟实训是解决当前会计教材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必备功课,做好手工模拟实训作业能够使学生将书本与实际相结合。同时,为适应电算会计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更要增加会计模拟实训的电算化内容,将手工做账与电算会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邓巧飞.对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1).

[2]钱英,章仁俊.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教学体系构建及教学过程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5).

[3]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2005(12).

[4]郝玉贵.知识经济下的会计教育模式创新[J].经济师,2004(03).

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一)高职院校会计模拟教学的内涵

会计模拟实验是以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发生的业务、会计核算及监督程序作为模拟实验对象,用直观、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进行会计业务模拟演练,从而使学生对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获得直观、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目标就是使学生理解、巩固及掌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与监督的技能,积累初步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培养严谨的态度和求实精神,为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胜任工作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会计模拟教学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会计模拟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会计学科应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进一步提高各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各层次的会计人才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具有创新能力,培养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过硬的复合型高级会计管理人才,将本学科点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会计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2、高职院校会计模拟教学是完善会计教学环节的需要。通过会计模拟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操作训练的过程,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的过程,是会计模拟教学的关键,是锻炼和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针对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的特点,编写适应模拟实践教学的会计专业实践教程,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清晰直观的了解,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

3、高职院校会计模拟教学是推进会计教学内容体系结构改革的要求。通过会计模拟教学,可以突破原有的固定体系,使之符合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制定符合高职院校会计教育要求的教学计划、发展规划和课程体系结构;以会计模拟实验为依托,建立起适应现代企业会计需要的“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体系结构调整后,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4、高职院校会计模拟教学是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要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知识应用型人才,仅向学生灌输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抓住模拟实践性教学这个核心,通过会计模拟教学,一方面,学生与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直接接触,为学习财务会计理论提供感性认识,并通过分析、概括、想像、推理等思维活动,对一些概念理解得较完整、较深刻;另一方面,直接训练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到的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前到企业实习,这对增加学生实践知识,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做法却有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实习费用大;二是实习点太多,管理比较困难。而开展会计模拟实习教学,可以有效地弥补以上两点不足,对缩短学生步入社会的适应期限,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的社会效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5、高职院校会计模拟教学可以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方面,会计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要获得良好的会计模拟教学效果,必须首先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模拟实践教学水平。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会计专业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很少参加社会实践,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模拟教学水平,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二、高职院校会计模拟教学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会计模拟教学效果

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分散会计知识进行整合,适当地运用到会计模拟实训中,使会计教学生动、逼真,调动了学生学习会计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成本意识,并且掌握找到公司内部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的办法。理解以销定产、零库存、便捷生产等业务模式的改变;透彻掌握三大财务报表,理解各个数据的形成过程和相互关系;深刻理解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活动如何影响财务结果;灵活分析企业各项活动的财务意义;通过创造逼真的企业环境,形象地再现公司损益表和平衡表的形成过程以及各个财务比率的因果关系,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过程中看到改进公司业务运作的机会;强化了学生的理财概念,增强他们最大限度利用时间和资金的能力,使学生理解价值创造过程。

(二)高职院校会计模拟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课程。案例教学与模拟操作相互结合,实现纵横结合的实践教学的创新。纵向上明确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互结合,对会计循环中的具体操作内容重点根据单项训练的要求独立进行操作,从财会书写,到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完成综合训练的内容;横向上建立手工与机录相互配合的训练环节,要求手工模拟实训和电算化模拟实训互相结合。从设计账套、设置科目和账簿、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到会计分析报告的生成,手工和电脑都同时进行,训练内容相同,训练步骤和进度均相同。

2、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教师不再单单是讲解者,而是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调动者、观察家、引导者、教练员、分析评论员和业务顾问等。应该制定一个教师整体的轮岗制度,要有时间计划安排,要进行岗位总结,要实施信息交流,实现校内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淡化理论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的界限,实现一专多能。

3、正确认识会计模拟教学在会计专业应用中的局限性。会计模拟毕竟是模拟经营,模拟再逼真终究也不是实战。学生在学过模拟课程后,不能就认为自己已经大功告成了。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因此还要在模拟学习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不断充实丰富自己。

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课程群;模拟实训;记账;一体三结合

探索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缩小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一般以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实训为主要课程内容。从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来看,大多都是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步走,即先行理论教学,后进行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还有部分学校即使进行了实践教学,但由于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内容的设计、组织方式不尽合理,教学效果较差;各类考试也均侧重考核规则的记忆程度,学生则沿袭了应试教育下的传统学习习惯,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系统地理解会计知识和会计思想,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缺乏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很难适应会计工作日益发展的职业要求。因此,改变原有教学程序,重塑新的教学思路,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探索具有高职会计教学特点的课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会计专业属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是技术型、应用型和桥梁型人才,主要为地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培养直接在一线工作的初级会计人员。其对应的目标工作岗位可包括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会计主管等。目标工作岗位与岗位职业所需技能是相对应的,每一个岗位都需要有相应的基本技能才能胜任其工作,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是会计核算能力,而这一核心能力主要通过财务会计课程群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该课程群是由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和财务会计的真账实训构成的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因此,如何整合财务会计课程群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高职会计专业适应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合格学生的关键。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和思考,笔者认为财务会计课程群采用“一体三结合”教学方法可以实现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实现零距离上岗。

二、 “一体三结合”教学方法

财务会计课程群“一体三结合”教学方法具体是: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融“教、学、做”于一体;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真账实践相结合,以期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水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教、学、做”一体化

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做到了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将原来的课程同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题有机组合。财务会计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会计核算知识的要求为目标,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为基础,以通用内容业务具体准则为补充内容体系,最后以财务报告为总结,形成相应的内容单元;同时,将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课提前,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同步实施财务会计单项(各个内容单元)实训,边教边学、边学边做。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内紧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深化理论,并且与职业资格考证体系一致,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做到课证融合,融“教、学、做”于一体,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对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二)财务会计课程群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会计核算需要一定的理论水平作为职业判断的基础,同时又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实务操作。《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会计核算能力的要求为主线,突出会计核算业务操作。基于中小型组织将会计分为若干岗位,主要训练出纳岗位、财产物资岗位、往来结算岗位、成本费用岗位、财务成果岗位、资金岗位、总账报表岗位等工作领域的业务操作;采用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形式,形成一个会计工作团队,既分工、又协作。在组织方式上,按内控制度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分为财务负责人、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出纳、审核等岗位,共同组成一个实训小组,定期轮换,达到掌握会计职业各个岗位、各单项技能的基本要求。

完成内容分岗、组织方式分岗实训训练后,独立进行《财务会计综合实训》,这是会计分岗实训在核算程序上的巩固、内容上的更新。它基于小型组织将若干会计岗位集于一人,即一人多岗,每名同学独立完成一套模拟资料的实训程序。综合模拟实验的实习资料必须选择有代表性企业的资料,并且进行设计加工。设计加工的目的在于将一个真实企业中可能涉及不到的业务,集中于一个典型企业,进一步增强资料的全面、系统与代表性,以收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效果。财务会计模拟实习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综合处理日常会计业务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利用已知资料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使学生继续熟练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独立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

(三)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是对手工模拟实验的升华。它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很多用人单位也将电算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条件之一。根据社会的这种需求,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基础上,利用手工模拟资料开展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其方式是在上述手工完成综合实训资料――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上,将会计凭证输入计算机,同时完成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将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巩固学生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能熟练使用和掌握现代财务管理软件,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四)建立校内记账公司,校内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践相结合

无论是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都是校内的模拟实训,要实现零距离就业,需要有紧密型的实践基地的实践。校内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但是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校外实训基地实际上很难让在校学生接触到真实、完整的会计内容。因此,在校内建立工厂化的实训基地――会计记账公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通过校内具有双师资格、具有实践经验的会计教师,聘请相关企业的会计师、会计工作者共同研究建立校内记账公司,争取一定数量的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获得会计业务。记账公司可接纳教师兼职顶岗工作、接受学生顶岗实践,成为能给学生真账实践的基地。全真的资料,全真的操作,全真的感受,以一家典型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为范例,让学生按手工账操作、电脑账操作、纳税申报三大模块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一系列的会计岗位工作操作。真实账务流程、真实票据、亲自参与报税,独立全盘操作账务、税务,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会计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实现学院职业教学、学生岗位素质培养、公司获取盈利等的多赢。

三、“一体三结合”教学方法的功能

(一)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和实践知识融为一体,抽象变得形象,理性变为感性,被动听变为主动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二)深化加强会计理论知识

由于实行“一体化教学”(边教边学、边学边做)策略,通过实践总结出理论知识,又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技能

“一体三结合”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在老师和社会专业会计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岗位实践技能必然大幅度提高。

(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工作适应期

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真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按照企业会计岗位或公司的职位设置实践内容,利用企业的真实业务开展实践训练,按照行业实际标准要求学生,使在“教室”操作的内容,成为相应真实岗位上的工作任务。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学生是一个“准会计”,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源于实践,学生在记账公司实践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课堂及模拟实训中难以碰到的问题,他们会通过理论寻找办法,或者迫使学生不断去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同时,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综合素质。

四、“一体三结合”教学实施的条件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实施“一体三结合”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一体化的“教室”

这是实施“一体三结合”教学的首要条件。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这个“教室”就是公司财务室和教室的一体化,是会计账本、账簿、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档案柜、账册装订工具、电脑及黑板、粉笔、投影等的组合。

(二)一体化的“教师”

这是实施“一体三结合”教学的重要条件。会计专业的这个“教师”是会计师和教师的一体化,是理论扎实,精通会计业务及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 “双师型”教师,可以有效地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之中。

(三)一体化的“教材”

这是实施“一体三结合”教学的必要条件。这种“教材”既可以是实验手册和课本的一体化,也可以是行业规范和课本的一体化,还可以是操作流程和课本的一体化。总之,这种教材要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注册记账公司

这是实施“一体三结合”的关键条件。真正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必须“真刀实枪”,它需要学院有自己的实际会计公司。这个“公司”可大可小,业务可多可少;既可以是盈利的,也可以是学校补助的,其关键是真实的公司化运作,有真实的企业会计业务,使学生能真正零距离接触会计岗位的工作。

财务会计的课程群通过循序渐进“一体三结合”教学方法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及其综合素质,架起沟通社会与学校的桥梁,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苏中天.高职院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管见[J].财会月刊,2008(4):36.

[2] 杨汇凯.浅谈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室的环境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8(2):45-46.

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教学准备:钻研教材,明确任务

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只有读懂教材、活用教材,才能在课改中真正成为新课程新教材的体验者和实践者。在新课改条件下,不仅课程体系大变革,教材也从内容到形式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1.读懂教材

首先,仔细研读每个模块的每项任务,着力读懂、读透每项活动的活动描述、业务流程、操作依据、工作步骤、技术支撑和能力拓展,挖掘教材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再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把握该教材在专业课程新体系中的地位,理清脉络,做到胸有全局。

2.处理教材

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大胆改错、补充、重组,合理使用教材。

日期和金额的大写,重要性贯穿始终,对新生来说难度较大。教材在“活动1.2.2取得并审核银行承兑汇票”和“活动1.3.1签发转账支票”的“技术支撑”环节,略有阐述。通过查阅相关教材,进行整合、补充,放在开学第一课讲解。一方面,从简单、常见的日期和金额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消除对专业课的陌生感;另一方面,在后续课上反复复习,牢固掌握该知识。

3.明确任务

新教材在编写上,立足于任务导向的理念。根据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每个模块每项活动的工作任务和重难点,并在课前适当布置任务。

在讲授“模块2与外单位往来的原始凭证”的前两周,就给学生安排任务,要求购物时取得发票。课堂导入时,展示取得的各种发票,自然引入如何开具发票的任务。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对取得发票的过程有所了解,也为如何开票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过程:优化教法,加强实践

学校在发展,教师在进步,但无论教学资源,还是教学方法,总是滞后于最新改革成果。为紧跟改革步伐,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强调“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实践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

1.网上平台,手工模拟

会计专业是笔者学校的骨干专业。学校非常重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已建立沙盘实训中心、VBSE综合实训中心和会计专项技能实训中心。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加强实训,力求帮助学生在熟悉会计工作中各类原始凭证的同时,能够较熟练地处置原始凭证,为从事会计领域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在校现有“网中网”会计实训教学平台中,从“基础会计实训平台”和“出纳实务实训平台”中选取合适内容作为参考并加以完善,重建“原始凭证实训平台”。网上实训平台,企业资料详细,业务活动具体,原始单据齐全,工作流程合理,印章签字仿真,更有利于学生的直观认识、理解、掌握和操作。考虑到中职生主要就业于中小企业,学生书写能力也需加强,因此,在进行网上平台实训的同时,对常见的原始凭证如支票、增值税发票、入库单、借款单等,进行手工模拟实训,进一步加强填写规范训练。

2.小组分工,角色扮演

根据任务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各成员扮演各岗位角色,按工作流程,明确并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对于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和业务流程,根据难易程度,由各组自行确定并执行,或各组确定经教师审核后执行。

在进行“活动1.3.1签发转账支票”手工模拟实训时,根据任务需要,每组五位成员,完成“任务分配表”后,进行任务操作、工作汇报和成果展示。

3.微课慕课,翻转课堂

当今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对电子产品和各类软件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适当采纳微课慕课,无论是对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其独特的优越之处。

在进行“活动2.1.1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教学时,尝试着微课教学。经过多次录制,终于完成一个比较满意的微视频,发放到班级QQ群,用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都有所提高,学习效果较为明显。

三、教学评价:应知应会,自评互评

教学评价,力求形式多样化。每个教学活动,编制“学习成果评价表”,评价内容从学习能力到学习态度,从学习过程到学习结果,从自我评价到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1.能力和态度相结合

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学会学好零起点的专业课。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明确评价标准,除了从“应知应会”两个方面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外,还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

“活动2.1.1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评价时,“应知”从知识目标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能流畅地说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工作步骤;能流畅地说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基本联次和用途。“应会”从能力目标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能熟练地计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金额、税额和价税合计;能熟练地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学习态度则从学生是否学习勤奋,工作认真,团队合作进行评价。

2.过程和结果相结合

课程成绩,最终评价不仅仅是期末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总评成绩,即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成绩,具体为:总评成绩=平时测验成绩30%+作业10%+期中考试成绩20%+平时课堂表现10%+期末考试成绩30%。平时测验,主要利用网上实训平台进行,可以得到实时成绩,也便于进行成果展示和学生改进,并作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依据,最后由教师评价得出平时测验成绩。

3.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教学评价,除了教师评价,更侧重与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教师明确评价标准,做好“教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在意识到标准很重要,力图实现目标时,才真正知道应承担的责任,才能对自己做出最恰当的评价,从而促进自我发展,提升自我素质。只有全员参与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才是最客观的评价。

四、教学反思:重在及时,贵在坚持

教育工作,多一分反思,就多一分提高。要不断反思,总结专业知识的滞后、教育理论的不足和教学技能的欠缺,积累经验。

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141-02

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社会调查,依据社会对财务、会计人才素质要求,结合岗位工作特点和生源情况,按照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目标要求,按照“理论够用、加强实践、突出特色、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以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并实施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内容为三方面: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

一、理论教学体系

(一)课程结构上形成“平台+模块”的框架,通过“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建设,保证人才基本规格要求和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其具体含义是在应用平台上设置了职业技术模块、岗位技能模块和第二、三课堂模块。在学院统一规定的公共基础平台外,又在专业理论平台上设置了学科共同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必修课模块、专业方向课程的限选课模块和自由选课模块。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对各类课程进行裁并、整合和内容更新,为实践教学提供“必须、适度”的理论前提。从总体上设计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发展要求,突出整合性和知识的应用性,打破传统按学科范畴设置课程旧框架,增强主干理论课程整合。

(三)把职业资格认定类课程整合进课程体系中,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入相关行业作好准入的资格准备,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串连起来,能以行业需求为主线,为综合知识与技能的构建提供理论知识和技能原理。

二、实践教学体系

(一)建立“全方位、双循环、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1.全方位

(1)全方位模拟教学形式。形式依据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系列课程特点而定,有校内校外两种形式的实训与实习,并把二者紧密结合。同时有手工模拟、计算机模拟和会计、财务、审计电算化相结合的实训。单元实训为每门课程的基础,专项实训针对岗位需求而设,还有包括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企业经营全过程实训,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于一体的专业综合实训。

(2)全方位模拟实训内容。由单一的工业企业的模拟实训扩展到主要行业的模拟实训如施工企业、商贸企业、行政企业单位等;强化会计、审计、财务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单元实训及其综合实训;增加就业岗位的专项实训。最终使模拟教学内容更加岗位化,更加全面,为人才培养走向准职业化奠定基础。

(3)全方位模拟教学环境。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ERP财务管理沙盘模拟实验室”;校外建立实习基地,包括会计咨询公司、金融单位、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

2.双循环

日常教学中双循环是指各门课程的单元模拟循环与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循环。

(1)各门课程(指专业主干课)一是按章节内容分散进行实训。二是课程结束后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该课程综合实训。这需要科学的安排时间,理论教学精讲多练,通过实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单元循环是伴随专业系列主干课程理论教学同时进行。

审计、公司(企业)财务等课程单元模拟,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案例分析为主,辅以专业调查,提升职业判断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协调、交往的能力。会计系列课程单元实训侧重基础模拟训练,培养基本职业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在时间安排上,分别在一、二、三、四、五、六学期进行,系列课程单元模拟实训是伴随每门专业理论授课同步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连续不断线,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2)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循环。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包括整个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系列的综合模拟实训,这是在专业系列课程单元模拟实训后而进行的实训。

综合模拟实训以校内实训为主,按设定的模块进行实训,集中在大四第七学期。第八学期进行顶岗就业实习,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的准备工作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通过双循环模拟实训,实现了每门课程的整体循环和相关知识的交叉循环,达到全面把握、重点应用的目的,使学生专业知识步步升华。使学生在对各门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分块、分条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提升就业能力。

3.多模块

毕业前设计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岗前实训模块,旨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1)出纳岗位实训模块。这一模块的设计是为了保证学生上岗后能扎扎实实地从基础业务做起,出纳往往是学生进入财会部门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出纳业务也是财会人员的基础业务。此模块设计为成为一名合格的财会人员奠定良好的业务基础。

(2)会计(审计、财务)岗位实训模块。将学生置身于会计(财务、审计)主管人员的岗位,进行经营或业务活动全过程的会计业务、审计业务和理财业务的处理。主要以工业、商贸、施工、行政事业单位一定期间的主要经济业务,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的内容及方法与操作技能,使毕业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从而把握继续发展的机会。

(3)纳税申报业务实训模块。学生在校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较少,但用人单位在选择财会人员时,往往非常看中其纳税申报与纳税业务处理的能力。该模块完全模拟企业纳税申报业务全过程,使学生得到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全面训练。突出各种税金的计算、合理避税的运用、调整账务处理等内容实训,各种税收处理在企业会计实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且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大,这项任务对财会人员职业判断力要求高,所以纳税申报业务是财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4)“ERP沙盘模拟实验”模块。该模块训练,可以让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学生跳出财务看财务,全面提高学生职业判断力、经营决策和财务及经营活动分析与评价能力,不但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方法,从而从更深层次把握财务管理内涵。在这一模拟实训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对抗性的实战训练。学生分别扮演不同企业管理角色,包括会计、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职能。

(5)特殊业务模块。设计这一模块,旨在加强实务操作训练,以适应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一些特殊业务处理因新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颁发与实施越来越国际化、标准化。这些特殊业务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发生,学生在校只学些基本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运用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强该模块设计。

(6)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模块。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四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的检验,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更高层次,它是理论和实践的升华,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全方位的考察。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不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较弱,文字组织能力较低。为此我们利用日常各种实训与实习机会要求学生写出论述性的总结和调查报告,有意识、逐渐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待进行较长时间的毕业实习时,学生就可以根据日常逐渐培养出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日常积累的资料,针对论文选题,较为顺利的收集、整理、加工实习中取得的与论文相关资料,较好的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工作。

(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措施

1.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大学本科1―4学年的分层次、模块化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纳入新版教学计划,从而保证上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2.认真做好实践教学内容的衔接。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1)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包括每门专业课程实训与专业系列课程综合知识与技能融合为一体的综合实训相结合;每门专业课按章节分散实训与该课程结束后集中一定时间进行系统实训相结合。

(2)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在大公司还是小企业从事财会工作,无论是手工核算还是计算机核算都希望游刃有余地胜任工作,因此在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既能熟练的进行手工操作,又能利用财会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

(3)课余学生分散实训与相课堂集中实训结合。分散实训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各个实验室中随时随机进行操作实验。

(4)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规定学生自找单位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实习。学生必须根据实习内容提交一份论文性质的调查报告,作为平时学习成绩考核内容。由于财会专业建立实习基地难度较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强化校内实训的同时,校外实习必不可少,严格要求学生按实习指导书具体规定的要求与内容进行实习。

(5)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撰写相结合。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特点,要求学生在较长的毕业实习期间,根据论文选题注意搜集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出论文论据、从而使学生撰写论文具有实际意义。因此要求学生撰写具有实用价值的论文。

3.加强实践教学资料建设

教材可选用正规出版的专门教材,也可由教师自行编写。具体规定实训目的,要求、内容、步骤、方法、时间、地点、进度及考核方法。同时教学大纲和实训教材,要求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均要有相应的教学大纲,实践教学环节都要有相应教材和实践指导书。

4.改革与完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寓教于乐,乐学致用”,加强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鼓励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这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具体包括:

(1)进行实践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利用教学的有限时间进行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每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实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多媒体动态示范教学,使学生通过网上学习来完成实践教学工作任务,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网上实践教学。

(2)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到实践单位参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岗位轮换、角色转换、社会调研等灵活多变方法。

5.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1)请进来。聘用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具有实际工作经验人员为专职教师;外请专家讲座,指导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实训。

(2)送出去。到企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财会软件开发公司接受专门培训;允许教师在不影响教学工作前提下业余时间到企业、单位参与实务操作。

6.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的考评

(1)学生实践成绩的考核指标体系

(2)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3)师生互评

以上各项指标均赋予相应的权重登取成绩,均以“百分制”考核,折合为“五级分制”。

三、素质拓展体系

应用型人才不是培养精于技能的工匠,而是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素质拓展体系应包括专业技能、技术创新和专业素质的拓展、社会综合能力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

(一)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培养技术开发能力。

(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三)开展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学生通过培训和专业证书考试,使专业应用能力转换为技术资格。

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实践教学应“突出应用型人才素质、兼顾复合型人才需要”。会计是对有经济业务的会计实体从数和量这两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决策、监督,目的在于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会计学应用性极强,是经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环节,所以说,实践对于会计学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实践教学顾名思义,需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计学专业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只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是不能胜任的。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要加强会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应把整个教学计划的1/3左右拿出来做实践性教学。实地操作和模拟实验是会计实践性教学的两种基本方法。建立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能更好地满足实践性教学的要求。会计实践教学系统包括实践与总结。实践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践主要指实验课和校内实习,校外实践主要指校外实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总结则以毕业论文为主。1.校内实践:实验课和校内实习。开设会计实验课的首要条件是建立独立的会计实验室。会计实验课是在掌握会计学相关专业课以后,依照会计实验课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校内会计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可以安排会计实验课的相关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及一些相关专业课。虽然和实验课相同的是,校内实习都是在学习到一定阶段后并掌握了一定的会计学专业知识后进行的。但是,它与实验课有所不同,校内实习是到学校的校办企业和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实地操作。选择校内会计实习时,因学生比较熟悉校内实习单位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并发挥水平,并且,校内实习单位也对学校会计实习的内容与要求比较熟悉,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双方促进下,更能较好地完成会计实习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会计实验和校内实习是两种校内实践形式,相辅相成,互不替代,不能混为一谈。2.校外实践:校外实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如表1)。3.总结: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在所有课程结束之后,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目的是为了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考核学生研究思考的能力,由学生按照专业选题而撰写的文章,也称为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论文的题目需要在研究后并与导师商量后得出,题目需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实践性,与综合认识相关的理论性,与展望本行业未来相关的创新性。通过撰写毕业论文的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项综合能力,为纵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二、课堂教学

无论什么专业、什么学科、什么课程的教学,课堂教学都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深度和宽度的均衡分布,是最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由师生的相互促进共同完成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此,课堂理论教学宜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其基本内容包括基本知识理论的教学和课题研究教学。基本知识理论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一般采用讲授式、激发式和反馈式教学法。即教师从“精炼”原则出发,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实用性原则提炼出精炼并且经典的知识理论,然后运用激发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和互动教学等方式让学生达到共鸣。课题研究教学法过程一般为:创设情境探索研究获取新知应用新知。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和课题研讨教学法。课题研究指导法是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组,分别确定研究课题,并指导其进行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是就学生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以自己的方式向全体同学和教师汇报的方法。课题研讨教学法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就课题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方法。1.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要做到理论与案例(实际)相结合。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一定分量。会计学课程除有自身的基本理论外,还特别强调法律、政策、制度的规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推行案例教学。实际事例的编写是教学案例的主要特点,虽然可能会进行某些虚构,但虚构内容的客观性是存在的。因此,通过对来自现实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可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初步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书本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在课堂上初步的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各项会计实务的内容,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要做到理论与实验(实训)相结合。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也相当重要。除了会计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案例研究外,实验教学应在前两个环节中穿插出现,渗透理论,实践案例,使理论与案例落到实处,真正达到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的。在安排会计实验时,应考虑到课程的多样性,照顾到各个环节,以配合会计理论的教学。需注意,会计理论是与现行会计法律法规是相适应的,因此做每项试验之前应向学生讲明实验依据,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完成任务。这样不仅完成理论学习,学会案例分析,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积极性。在会计理论教学中,利用最短时间,运用最合理有效的方法,提高会计实验(实训)效果是会计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校内实习

会计教育具有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双主导型特征。知识传输就是理论课程教学,而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最好的途径是到企业顶岗实习,但因为实习工作地点的局限性等因素,决定了校外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因此,许多高校在校内均建有会计实验室,以弥补校外实习的不足。会计实验是实践教学核心部分,大体可分为单项实验、阶段实验和综合实验。单项实验是以教材章节为实验单位,按理论教学进度分阶段组织实验。如在《会计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可先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各个账本的认识开始,并学会填制和审核等业务。为使学生更加熟悉单笔业务的流程,为其他实验打好基础。阶段实验是在学生学习完某一门会计专业课后安排1~2周的时间进行。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方法进行综合的模拟演练,如财务会计模拟实验、成本会计模拟实验等。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书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会计业务与流程。综合实验一般是在毕业前夕进行。对某以模拟单位的某一特定月份进行完整的会计操作。从填制原始凭证开始,直到完成实验分析报告。综合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校内实习包括模拟实训与仿真实验,通过以下两两相结合,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水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1.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会计课程的“教、学、练”一体化,是教育、学习和联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做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将财务会计实训课与理论穿插,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同步实训,达到边教边学、边学边练,使学习与操作在最短时间内紧密结合。同时,做到课证融合,也就是说,与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的目标相一致,使教学内容针对性更高,融“教、学、练”于一体,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2.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课程的主线是对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突出会计核算不同岗位业务操作。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共同组成一个实训小组,定期轮换,对掌握各岗位技能达到促进作用。完成独立分岗实训训练后,再进行《财务会计综合实训》,真正做到在核算程序上巩固、在内容上更新。它基于一人多岗,每名同学单独完成一套模拟资料的实训程序。财务会计模拟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处理日常会计业务的认识,使学生继续熟练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独立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3.手工账操作与电算化操作相结合。会计手工模拟主要是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它作为基础,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作为对会计手工模拟的升华,它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全面的会计电算化处理,重要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工作时间。在上述会计手工操作完成的基础上,学会用计算机进行系统操作,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渗透,巩固学生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掌握现代化财务会计软件,提高会计的职业适应能力。4.校内模拟实训与仿真实验相结合。校内的模拟实训主要是指在模拟的环境下进行实际会计操作,它包括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实训基地的建立是模拟实训实施的重要前提,通过模拟实训让学生更真实地体会到职业岗位技术的重要性,起到扎实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由于会计岗位的与众不同,校外实训很难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完整的会计流程,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校内仿真实验室的建立。仿真实验室提供真实业务,让学生按照模块进行真实的会计操作,最终取得实际的工作经验,达到巩固和强化实践能力的要求,实现学院职业教学、学生岗位素质培养、公司获取盈利等的多赢。

四、校外实践

校外实践教学模式是在财会专业学生学完相关理论课程后,由学校或学生自主联系校外实习单位,进行校外实践活动的一种实践型教学形式。校外实践模式涉及知识全面,环境真实,让学生亲临实践教学基地并完成任务,目标是提高学生实际业务的操作能力。校外实践可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做实验,将企业(公司)的近期1个月已做账业务抽出(借出),在指导教师的监管、引导下,按企业(公司)当时执行会计政策要求进行账务处理,并将会计核算结果与原会计人员核算结果核对,达到实践的目的;二是顶岗实习,即在企业(公司)会计人员的指导下,对当期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校外实践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实践场所场地的问题。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很多单位都不愿意公开有关会计方面的具体内容,最多大概介绍其公司会计工作流程。所以目前大多院校都面临着无稳定实践基地的困境。其二是学生自身原因。大学生第一次走向社会,还不能适应社会角色,不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能力。其三是学生实践成效那你考评。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建立一套考评制度来衡量学生的实践情况。为了解决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使校外实践不仅仅是形式,首先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实习环境。这个问题是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努力的,特别的高校自身应积极主动建立起与企业合作的平台。值得强调的是平台的搭建是双方得益的,学生得到了提升,企业方便了解学生情况,选拔优质人才。其次是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完成所分配的任务。最后是解决学生实践效果的考评问题。因地制宜,多方面的考评学生的实践效果,达到人才多样性选拔的效果。

五、注意事项

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成本核算;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0

一、教学做一体化情境教学在《成本核算技能》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社会岗位定位

高职会计毕业生社会岗定位为: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中小型企业、非营利组织、社会中介机构,从事出纳、存货、固定资产、往来结算、成本核算、财务成果核算等岗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查账验证、会计咨询助理等工作,经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3-5年后,可升迁到成本会计、总账报表会计、中小企业会计主管、财务经理以及会计师事务所项目经理、会计咨询主管等岗位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很多单位在招聘财会人员的要求中都有工作经验的要求,社会中对财务人员的需求较多,而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在初次就业中从事本专业的不多。寻找一个能使课堂和岗位直接相连的教学模式,减少学生就业中需要到岗位重新实习和适应的过程是提高毕业生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

高职学生选择会计专业是以就业期望为前提的,他们对知识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系统、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他们对形象思维的情境接受能力较强,工作情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基于工作导向的教学能形成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而再概括成逻辑思维,总结成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操作,达到课堂教学和实际岗位的零距离。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强,所以课上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会以及课下布置的任务及作业可以督促学生学习。

二、“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在《成本核算技能》中应用要点

(一)边讲边做,教学组织一体化

教学中,教师要边讲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听边操作边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融为一体,要改变过去先理论后实践,甚至理论与实践教师不是同一个教师,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要求较高,教师即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够指导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即具有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二)理论课教材与实践课教材构成一体化

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都是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出现,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才能编制费用分配表和记账凭证,而以往我们在教学中却以文字来阐述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同学们根据文字叙述来编制会计分录。而参加工作后,许多同学看不懂凭证和各种表格,看到原始凭证不知如何处理。在一体化教学中,我们将理论课教材与实践课教材构成一体,让学生明白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应该附有什么样的原始凭证,编制什么样的会计分录,这样,学生对原始凭证的识别能力和操作能力明显提高。

(三)设计仿真的教学环境,教学场所一体化

手工模拟实验室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工作环境的特点,教学中将理论教室与实训室构成一体,实现以课堂为中心向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为中心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上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听,没有实践动手的机会。实现一体化教学后,将教室或实训室建设成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让学生在一体化实训室中边学边做,既可以感受到将来工作环境的氛围,又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由于实训室条件的限制,虽然目前《成本核算技能》还没能在理实一体化教室教学,但未来我们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而且还可以将手工模拟与计算机相结合统一在实训室中完成。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做一体化是一种教学模式,实际教学中主要是在一体化实训中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所以我们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深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如情景式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学习或任务驱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

(五)建立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专业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也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以实践能力的评价为核心的成绩评价体系,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实力。变过去以期末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为以过程考核为主要评价方式,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对学生在每一个模块中的操作都要用记录作为过程考核的依据,再结合期末的综合操作作为学生本门课程的考核成绩。例如在考核环节中设置了三个环节的考评:一是平时考核(课堂表现、发言、作业完成情况、出勤等)占30分;二是模拟实现考核(教师考核、学生自我考核及学生互评)占30分,三是期未试卷考核占40分。比较以往的考核方法增加了学生互评的环节,这种考评方法加深了并巩固了学到的技能。

实际教学证明,实施情境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题,缩短与企业岗位需求的距离,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成本核算技能》课程的情境化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高校教师应加强教改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创新教学模式,切实应用到课程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以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 探索

一、高职院校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从会计人才市场供求看,一方面:企事业单位会计人才需求旺盛,但又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每年输出大量的会计人才,面临很大就业压力。会计人才市场供求脱节。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高校生产的“产品”不适销对路。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看,多数单位在实际招聘时最看重是日常会计操作和会计实践工作经验,要求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高校毕业生往往是动手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差,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时间长,不能马上胜任工作。究其原因,学生在校接受的实战训练太少,接触的企业实际业务,实际案例太少。另外,由于会计工作的特点,学生校外实习受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单位机密的安全性考虑、会计实习的阶段性、时间性等因素的影响,校外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实习效果总体上不好,毕业实习基本上流于形式。在这种客观情况下,加强校内会计实践教学就越发显出其重要作用。加强校内会计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通过实践教学,仿照企事业单位实际的业务来操作,将理论与实际会计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巩固理论知识,又锻炼提高学生的实战实用能力,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有效地弥补学生校外实习不足的欠缺。

二、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为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各高职院校普遍加强了会计实践性教学,增加了有利于培养学生技能的实践教学,调整了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同时把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引入教学环节,改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实践教学中职业岗位意识不强

对高职财会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高职会计教育,表现在无论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与本科财经院校类似,基本上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由于在会计实践性教学中职业岗位意识不强,往往不重视出纳岗位、审计岗位和税务会计岗位等,对于其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不明确,学生实习后仍然不知道出纳人员的工作流程,审计人员怎样审计,单位办税人员如何进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等,难以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岗位,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很重视成本核算工作,都设有专门的职业岗位对本单位的各项成本进行预测、核算、监督和控制。但在现实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往往由于成本核算工作的不便操作而不够重视,常常是简单化处理,使学生的对内容的了解难以深入。

(二)会计实践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实训业务缺少真实感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会计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主要采用会计模拟实验的方式,由于会计模拟实验采用的资料大部分是由教师编写的,即使有些资料来源于实际,也必定经过了筛选,所以,会计模拟实验这种方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但与真实的业务还有一定的差距,缺少真实业务往来的立体感。会计模拟实验教材给出的资料都是一个模式绘制出的,缺少不同企事业单位会计内容的差异性分析,不能做到触类旁通,往往使学生在会计模拟实验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会计实践教学实验教材不够完善,实验项目缺乏整体性

由于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往往更注重单一目标的通才教育,会计实践教学大多采用产品制造型企业的实验项目,对其它类型的会计主体,如商业、金融业、行政事业单位等实验项目很少涉及。多数会计实验教学的课程只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而涉入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金融等课程的实习项目非常少。实践教学缺乏整体性,课程之间、各种实践教学形式之间联系过少,使得单个会计基本技能掌握较好,但对会计综合运用技能较差。

(四)会计实践教学普遍内容简单、教学要求低

在高职院校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中,常常是给学生一套企业某年某月的经济资料及原始凭证,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完成“凭证 —账簿 —报表”的循环, 整个过程缺少“审核、监督”这一重要环节,涉及的内容也往往只是一个企业某一月份的经济业务,包括供、产、销的核算,以及成本的计算。基本局限在会计核算上,只是培养了学员的账务处理能力;没有培养学员决策应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财务分析能力。学生缺少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财务分析、纳税筹划等能力,造成会计应用能力的欠缺。

(五)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的实践经验普遍不高

会计实践性教学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较高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熟悉会计和财务政策,具备较高的发现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高职会计教师较多都是走出学校就上了讲台,缺乏操作真实经济活动的经历,使得教师在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上缺少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列举实例的能力,与具体单位的会计实际工作脱节,不能完全掌握企事业单位会计运行的总体。有些教师常年从事会计的理论教学工作,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得不到及时更新。同时,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招生规模扩大,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把教师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在组织上、时间上和经费上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也客观上造成了教师脱离实践的情况。

三、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一)按照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开展实践性教学

高职院校在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按照现代会计对职业岗位的要求专门设置出纳、会计核算、审计、税务会计、金融会计等职业岗位,让学生分别担任核算、审计和税务会计、金融会计,进行职业岗位模拟实践操作,并进行岗位轮换制度。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加强释疑解惑的工作,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解决学生对这些岗位的模糊认识,熟练掌握这些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其操作方法和技巧。强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在教学中让学生们相互检查、监督、检查,相互促进。

(二)采取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模拟实验并行的做法,做到二者有机结合

在高职会计教学环节中,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试验基本上是各行其是,二者的相互印证和有机关联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在很多高校中电算化实验相对独立,形成与手工模拟实验相脱节的情况,缺乏总体的统筹和协作规划。由于手工实验方式比较繁琐,工作量相对较大等原因,在高校教学安排中受到一定冷落。实际上,手工重在过程,而电算化重在结果,手工的过程更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由于高校电算化实验通常采用商品化软件,电算化模拟实验通常只是把握好会计凭证的录入就可实现,技术含量的会计专业知识大都成了暗箱操作的东西。通过手工模拟和电算化模拟相结合,就可以把账套设置、科目和账簿设置、账簿登记到编制报表的一整套流程,用手工和电脑同时进行操作,通过并行可以相互检查核对,及时发现手工或电算化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电脑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会计实践性教材的建设力度

为弥补会计模拟实验教材的不足,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应拓宽会计模拟实验的范围,努力贴近企事业单位实际。组织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实地调研,搜集资料,会计教材的内容除工业企业外,也应涉及其他行业的会计业务,最好以一个跨行业的集团公司为蓝本,使学生能全面接触、了解包括工业、商业、房地产、外商投资、外贸企业、娱乐服务业等多行业的会计实验内容,增加会计实践性教学的覆盖面,适当提高会计实验的难度。这样可以使学生受到综合、系统、全面的操作训练,适应各行业、多层次的需求。

(四)改革会计实践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点着眼于提高学生能力

1、在教学计划的编制上,要保证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围绕理论到实践这条主线编制教学计划,按照学生入学强化训练、基础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和毕业前综合提高四个阶段,制定每一个分段计划,落实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目的、内容活动方式、场所条件、具体要求等,逐段达标,循序渐进。2、在课程覆盖的范围上,要体现能力培养渠道的多元性。改变目前在能力培养上重视课内、校内,忽视课外、校外、或者课内外、校内外衔接不紧的倾向,从课程覆盖范围上形成全方位能力培养的格局。3、在课程内容的要求上,要突出能力培养标准的高难度性。实践课程的内容是形成学生能力的最关键因素,继续开展学生会计实习工作,将实习工作的计划安排、内容制定、管理方式、总结评价实行全过程管理。另外专业教研室要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协调,而且在课程安排上坚持高标准、高难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4、在课程的保障上,要强调能力培养的先进性。实践课程教学必须以规范化、系列化的高水平作保障。在现有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训练模拟中心、学生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使实践课有切实的“硬件”保障。

(五)改革会计实践性教学方法,重点着眼于理论联系实际

一般而言,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但活泼新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也产生着积极影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艺术等诸多方面,所以应该综合地加以研究和改革,主要是改变“满堂灌”和“独角戏”的形式,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教为学服务”的原则,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出发,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启发学生的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与学双相互动和激发思考的目的。2、情境式教学。会计专业所学的知识是实践性很强的知识,比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都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所以要特别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立一定规模的模拟实习室,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信息化教学。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为广大学生喜闻乐见,可以避免因为教学手段的单调而造成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当然一切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员不能充当“放映员”的角色。①要重点突出信息课程在整个课程系列中的地位,增加信息科技课程比重,把信息科学技术作为基础课程的重点,加大其在总学时的比重。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运用与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教学内容,要加大比重。②在有关信息科学技术方面教学的硬件设施上,应当初步实现院校教育训练网络化,利用网络在教学和实践方面的特殊作用,不断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有条件的应当建立会计实训模拟系统,为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