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准仪实训总结

水准仪实训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水准仪实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水准仪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 课程内容 教学重点 课程设计

一、引言

建筑工程测量是以建筑为对象,确定其地面点坐标和高程为主要的一门学科,是建筑类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涉及内容广泛,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控制测量、竣工测量、变形测量及测量仪器如何的使用、在测量过程中如何控制误差等多方面内容。可见,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内容繁杂、逻辑性不强,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很难掌握课程的重点,总感觉所有的内容似乎都是重点、都需要掌握,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既难以记忆又难以理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1-2]。这给教师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问题做了简要探讨,并给出一些教学建议,希望对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有所帮助。

二、教学重点内容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技术专业的后续课程,让学生了解测量在工程建设中主要都有哪些方面的应用,进一步掌握工程测量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控制测量、竣工测量、变形测量原理及测量仪器如何的使用、在测量过程中如何控制误差、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和工业建筑施工测量等[3]。这些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为了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探索总结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内容,并作为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切入点。

(一)课程重点内容

学习方法不只是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重点,而是每一门学科最终所想要实现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测量经验及收集整理众多资料,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补充,探索出了课程的教学重点及其内容切入点,这些教学重点强调以地面点为核心,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为测量对象,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为载体,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绘制及应用为模块,学生在熟识这个框架以后就可以在头脑中形成较为清晰的学习层次,方便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类记忆,明晰其共性与特性之处,是深入学习建筑工程测量的基础。

1)在讲课方面要突出重点,对于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应重点讲述水准测量、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及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和工业施工测量,可以略讲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和地形图的应用,删除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测绘和变形观测等方面的内容。这样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让学生掌握更实用的测量知识。

2)在实训教学上要合理选择,突出实用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训效率和质量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为了达到高职学院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测量的课程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对水准仪使用,全站仪的施工放样及测图,水准测量实训的重点内容为二等水准测量,全站仪实训的重点内容为建筑施工放样及1:500或1:1000的控制测量,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建筑工程测量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其测量实操水平,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设计

如图1所示,《建筑工程测量》的课程结构以地面点为核心,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为对象,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和控制测量为载体,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绘制及应用为模块组成。以“建筑工程测量”为名,开门见山测量学概念,重点以“测定地面点位置”领头叙述测量科学与建筑工程的关系,立足建筑工程的“定位技术需求”,导出课程的性质。

1)以地面点为核心的导向。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点的坐标和高程,在实际的工作中,常常不是直接测量点的坐标和高程,而是观测坐标和高程的已知的点和坐标,高程未知的待定点之间的几何位置关系,然后计算出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直接把建筑工程“点位确定”的技术与工程测量紧密关系摆出来,把工程测量对建筑工程技术在工程建设的重要地位摆出来。

2)以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为测量对象的导向。结合建筑工程技术的情况,明确测量对象,即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要求学生掌握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定位、放线;基础工程测量;基础工程测量;墙体工程测量及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的高层传递方法,使学生能够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掌握测量技能是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服务等。

3)以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为载体的导向。确定点的坐标和高程,需要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在给定已知高程点的同时,使用水准仪,运用水准测量方法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测出已知点与待定点之间的高差,根据已知高程加上高差,计算出待定点的高程。在平面坐标的确定需要教授两种原理和方法,①运用水准仪或者卷尺测定出已知点与待定点之间的水平距离,运用经纬仪测定出已知点与待定点之间的方位角,根据极坐标公式,计算待定点坐标;②在全站仪上直接输入已知点的坐标,输入仪器高后,进行定向,最后测定出待定点的坐标。在此导向中,主要强化学生对水准仪、经纬仪及全站仪的实践操作,从而达到高职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4)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绘制及应用为模块导向。在教授学生如何操作测量的仪器的过程中,需要教授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在测量的过程中误差的种类、误差的来源及如何控制测量误差,使的测量数据真实可用;在达到测量的精度要求的情况下,为了能够直观反映测量对象的真实情况,需要把测量出的点绘制成图,紧接着教授如何使用绘图软件,强调绘图是建筑工程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CASS软件。

图1: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模块图

三、教学重点内容分层次浅析

水准仪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一、准确把握课程特点

对于《工程测量》这门课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科学的实践考评方案,为该课程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实施计划,都要注意正确把握工程测量课程的特点。

1. 系统性强

《工程测量》是研究工程建设在规划设计、施工和经营管理阶段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一门课程。它由测量学基础知识、测量仪器、测量控制、工程施工测量理论等内容组成。课程介绍了测量工作的指导思想、技术手段、施测方法及其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测量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测量仪器的构成及其使用,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而学习测量控制理论,最后学习各种工程施工测量的理论与方法,从而成为一个系统体系。

2. 实践性强

学生学习《工程测量》,仅掌握理论知识是不能够完成工程测量任务的,必须掌握各种常用测量仪器的构成和使用方法,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各种工程测量实践。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性教学训练,形成测量操作技能,才能掌握常用的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及其它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正确选用测量放样方法进行各种工程施工放样,完成具体的测量工作。

3. 实用性强

工程测量技术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导向技术,是学生从事工程建设技术工作的基本技术,很多学生毕业后走向岗位直接从事工程测量工作,为各种工程建筑施工提供测量技术支持。学习并掌握工程测量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是学生从事各类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

二、科学地实施课堂教学

1. 注意课程的系统性,准确地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工程测量》课程要使学生掌握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控制测量的外业工作和内业计算;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测图、地形图的应用;工程施工测设的基本方法;房屋施工测量;道路施工测量;地下工程施工测量等内容。把握课程应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基础条件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分析,工程测量教学的重点内容是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工程施工测设的基本方法,难点教学内容是控制测量部分教学内容。

2. 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既要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讲述、板书、作业等),也要结合运用现代手段,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如光电测距原理、角度测量原理、道路曲线放样等,采用动画等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法,以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的操作使用,运用视频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犹如进入现场;对新技术发展及其他信息量较大、而仅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如GPS定位技术,则通过多种媒体给学生讲授。使学生既能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又可得到大量信息,拓宽知识面。从而更好的完成该课程教学任务。

3. 启发式教学,掌握测量理论知识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对比启发式教学方式进行。如在学习完水准仪教学内容后,进行经纬仪的教学就可以与之结合起来,在组成上进行对比,以水准仪的操作使用方法启发学生思考经纬仪的操作使用方法,比较其不同之处;在学习完测设的基本方法以后,在以后各章就可以采取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测设。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 利用实物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

进行测量仪器的教学,不能只从理论上进行,再好的讲授,不结合测量仪器进行,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进行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设备的教学时,在课堂上利用测量仪器介绍各仪器的组成以及功能、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形象直观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仪器的认识和记忆。

5. 给学生一把猎枪,而不是猎物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测量仪器制造业的发展,不同型号、精度的测量仪器将越来越多,如果学生掌握不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效果就很难提高。实践教学训练中,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去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和进行各种测量方法的练习,只能被动地进行训练。

三、精心组织实践训练

学生的工程测量技能要靠工程测量实践教学训练来实现。通过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拓宽测量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检验和校正,加深理解从控制到施测地形图的全过程,进一步掌握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结合教学实践、校内仪器操作实习、施工放样实习、校外项目实训等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1. 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培养学生严肃的测量作风

根据测量规范和实习场地设置情况,建立测量实践教学成绩评定标准,用此标准根据学生所测得的数据的精度和操作所用的时间来评定学生实习成绩,使学生的成绩评定做到客观、公正。这样,有利于提高测量实习的质量,增强学生实习的责任心,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从而提升工程测量的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认真学习工程测量的积极性。

2. 培养良好实践训练素质,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益

工程测量实践教学必须要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做到实践前有预习,明确每个实践项目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并且独立地拟订实践的方案;在实践过程中要有步骤,做到认真听讲与记录,仔细观察,牢记要领,不耻善问,勤于分析与训练,掌握技能;在实践后要有总结,及时写总结报告,归纳技术与操作要点,分析不足与改进方法。

3. 加强针对性训练,增强学生工程测量技能

工程测量实践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工程测量实践能力,使学生对工程测量的学习由“仅仅有所知”变为“尚能有所为”,从而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高效转化,有效改变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针对性训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针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实践项目的教学;另一方面,密切联系工程施工测量实际,针对士官毕业从事工程施工中将要遇到的测量工作,模拟设计实践训练项目。

水准仪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摘 要]C£程测量》是港口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集“测、算、绘”于一体,具有技术含量高、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基于此特点,尝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

关键词 ]工程测量;教学傲一体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5-006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教改项目“面向现代测绘新技术的(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探讨” (编号:2012C06)的科研成果。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促进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其实质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内涵是教学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此带动课程建设、专业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工程测量》是港口工程、道路桥梁、建工等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其课程教学随着专业的发展而发展,它具有应用广泛、实践性强、技术革新快、与工程结合紧密等特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他认为“行动(实践)是一切创造性的开始,行动一思想一新价值的产生是创造的基本模式。-根据这一思想,我们对测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一次尝试性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做”的环节,把测量仪器操作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将测量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当测量员的过程中学习测量理论,在当测量员的过程中学测量,以便克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开进行的缺憾。

一、具体实施

1.构建任务驱动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我们尝试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例如,测量中水准仪、全站仪、gps等仪器的操作技能,这些技能都需要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才能掌握,用一般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则解决了这个难题。具体做法是:给定一个教学项目,分阶段实施教学,使学生从理论到实操全面掌握本次项目所设计的专业技能。我们以水准仪的认识使用为例来讲解实施过程:第一阶段,在一体化教室里教师提出让学生自己操作仪器去了解仪器的各个零部件、螺旋的作用。第二阶段,首先组织学生分组轮流动手操作仪器,通过操作仪器自己去观察、思考、记录。然后分组展开讨论,并推荐代表来回答任务的问题。最后,教师点评各组的答案并作出总结。通过各个零部件的作用,提出各个螺旋的名称和使用方法,教师边操作仪器边进行讲解。第三阶段,学生到实训场地去练习操作仪器。通过提出任务和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索,以及讨论、发现、总结,达到首脑并用,做起来,学起来,真正做到了“教、学、做”合一。

2.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师是任务的提出者,学生则是实践任务的指导者。建立一体化教室,不仅要有多媒体,还要有多套课堂需要的仪器等设备。在课堂教学中,仪器就在学生身边,教师边教边做,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开放实验室。有限的课堂时间,不能满足学生提升测量能力的目标。可向系里申请开放实验室,在没有课的平日、节假日等向学生的免费借仪器。给学生很充沛的练习时间,既提升了学生的测量水平,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鼓励高年级学生去指导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已经拥有一些测量经验,且测量速度也较快。还可组织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答疑,或者做现场演示。这样教师的工作相对轻松,学生的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同时加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4.以证代考的考核模式。为了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取得实效,促进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考核环节中尝试“以证代考”,对通过考证的学生视同通过期末考试,给予相应的期末成绩。通过测绘行业特有工种职业鉴定站,对学生进行“工程测量”职业技能鉴定。学生通过理论与实操的考核,可取得相应级别的证书,该证书全国认可。

5.通过竞赛让学生真正做起来。从每次实训任务后的小组竞赛,到每年一次系里的技能竞赛,再到省里市里的技能竞赛,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效果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是高职高专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打破了过去在教学中实践过分依赖于理论的状况,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使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消化。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专业认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了毕业后融人社会的能力。从学生成绩来看,平均成绩高出往年10分左右,特别是实操能力大大提高。

2.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专业知识,还应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科学研究能力。面对现代快速发展的测绘科学技术,要求教师注重调整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方法。特别是在实际工程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必须教师先行。为了适应、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得不向“双师型”教师转变。这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素质还有待提高。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实践,每位教师都必须具有“双师”素质,目前学校教师队伍素质还没达到要求,应加快对“双师”队伍的培养。通过参加培训,到生产单位进行学习锻炼,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等形式,加快师资队伍的培养。另外,也可外聘一些生产单位的专家等来充实师资,促进学习提高。

2.教学设备还需完善。一体化教学要有良好的教学设施,与教学方法,手段同等重要,相辅相成。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现有的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许多老仪器需要更换淘汰,新的现代化设备不足,需要购置。

3.实训基地还需完善。实训教学基地是实训教学的基础和保障,一个固定的校内基地能提供系统的测量实训场所,与生产单位联合组织的校外实训基地能使学生深入工程实践。根据工程测量的连续性,在校园建立了闭合导线、闭合水准路线实训场;水准仪训练场、经纬仪训练场、全站仪训练场、GPS训练场等,提供学生实验和实习。另外,系里还与工程施工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可以到施工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等。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再加上校区的搬迁等原因,校内外实训基地都有待完善。

水准仪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测量;实训;技能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应用”为主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应以能力培养为线,使高职高专教育得以健康、稳健发展。测量综合实训作为我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纯实践课程,尤其突出地体现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道路桥梁施工放样能力作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项核心技能,对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完成工程测量技术课程课堂教学后,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测量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通过一次系统的训练,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过程,模拟实际路线施工过程,完成控制测量、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及带状地形图的绘制。培养学生承担施工一线的各项施工测量工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进一步深化理解所学理论知识,真正掌握测量和施工放样的专业技能,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时间安排通常为三周。本文从教学组织过程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探讨。

1 实验室建设及管理

1.1 测量仪器的更新

测量综合实训需要用到多种仪器,传统的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随着测量仪器的发展,GPS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程中。不少学生校外实习反映仪器跟不上形势,GPS用得越来越多,校内却不能普及教学,而工程上越来越少见的经纬仪,教学中花了大量时间。因此,为更好地促进职业能力培养,应积极创造条件,有步骤的加强实验室投资,更新测量仪器设备。如购进对讲机以解决野外测量时观测人员与跑尺人员之间的联络;购入GPS定位仪等先进仪器充实实验室硬件,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1.2 加强实验室管理

学生实训仪器要爱护。综合实训所用仪器较多,经常出现保管不当的现象。实验室应建立仪器借还、设备损坏赔偿制度,学生综合实训使用仪器应以小组为单位写借条,领取仪器后进行仪器的检校,及时发现仪器问题。若在实训期间发生仪器丢失或损坏现象,需照价赔偿。

2 测量综合实训的组织

本次综合实训,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一条路线的外业勘测和外业数据处理。通过实训,学生应具备下述测量技能:能进行外业附合(或闭合)导线控制点的选择;能熟练操作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等常规仪器进行测量三项基本数据(高程、角度、距离)的采集;能进行导线内业计算;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公路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并能绘制纵、横断面地面线图;熟悉操作全站仪进行中桩放样;能对各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完成成果处理。

为达到实训效果,在实践中可灵活掌握进度。组织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2.1 利用实训基地,及时调整计划

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了方便,校内有11个GPS及1个水准点可供联测和引用。为便于学生查找问题,每班分为8个组,每组5-6人,每两组一条线路独立操作。选线时两组同时进行。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要求选线。

因实训受天气条件影响,天气好时要求学生抓紧时间,若遇实习期间天气情况不佳,可适当调整计划,如选测带状图的一段。

2.2 任务明确,严格考勤

综合实训第一天要召开实训动员大会,明确实训任务及进度安排、强调爱护仪器的重要性。测量综合实训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各组员的密切合作,如果不能团结一致,就会影响测量进度及成果。为保证实训任务的完成,应严格考勤,要求每个组的组长负责本组的考勤工作,有事有病向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请假。指导教师则采用不定时抽查,无特殊情况三次未到者,实训成绩考核不及格。教师每天亲临各组指导,及时纠正现场错误,减少不必要的返工,同时应杜绝作弊及造数据行为。

2.3 及时检查已测数据,总结经验

每日外业工作结束后,要求学生及时进行内业成果处理,若有超出限查要求情况,及时进行重测。对于不合格成果,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所在,在确定不存在计算错误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对测量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可能出错的地方。通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学生实践情况分析

3.1 采取操作轮流制,提高学生积极性

为避免出现“大锅饭”,个别学生不操作的情况,要求实训期间采取操作轮流制,组长制定各测站操作人员计划。操作轮流制也能进行后续问责,若发现测站数据错误,由该同学重测。操作轮流制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对自己所测数据做到心中有数,使个人技能得到锻炼。

3.2 加强学生计算能力,充分利用工具计算

高职高专教学一个常见问题是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偏差,因而时常出现测对算错的情况。

为提高计算准确性,有条件时可要求学生手算的基础上进行电算,利用专业软件或程序集,检验数据计算的正确性。如今学生普遍都有手机,又爱玩手机,可安装轻松测量软件在手机上,进行放样数据的计算。学生对此类新型计算方式都是颇感兴趣,轻松掌握。

3.3 加强记录规范,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态度

实训动员时对学生的记录、计算作严格要求。实训所取得的各项数据的记录,必须按记录手簿用2H铅笔认真填写,且随观测随记录;记录错误时,不准用橡皮擦去,不准在原数字上涂改,应将错误的数字划去并把正确的数字记在原数字的上方;长度单位厘米、毫米值不能改动,角度单位分、秒值不能改动。数据运算要求根据所取位数按“四舍六人,五前奇进偶不进”的规则进行数字凑整,相对误差K的值要求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以便一目了然看出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要求,等等。通过严格的记录、计算要求,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良好习惯。

4 考核及经验总结

测量综合实训采用个人与团体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评定,突出团队合作精神的考核,体现个人技能表现。采取个人技能、团队考核、教师评价相结合。

个人技能占15%,通过现场仪器抽考确定;团队考核占20%,通过团队各阶段成果完成进度、质量情况评价;教师评价共65%,包括平时表现10%,实结15%,图表资料40%。

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均以不及格处理:缺勤天数超过实习天数的1/3;实习中发生吵架事件;损坏仪器工具及其他公物;未上交成果和实习报告;伪造成果或抄袭他人成果;操作考核不及格。

通过测量综合实训,能提高学生对整个测量过程的认识,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一条线,从而让学生了解数据之间的前后关联及相互影响。在测量实践中,教师要严格检查学生的实训成果,一旦超限要帮助学生查找出错的原因,加以改正,若发现学生擅自篡改数据或编造数据要严厉批评教育。测量实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还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很多学生毕业之际问及校内最深刻的事情,都回答是测量综合实训,充分反映实训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更好地推行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学有所用,就是教改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唐杰军.道路工程测量[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马真安.工程测量实训指导[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王金玲.土木工程测量实训[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水准仪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任务驱动,海洋测量,测设高程,操作技能

1. “任务驱动法”教学

“任务驱动法”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和协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1]。它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法”教学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2]。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2. “任务驱动法”教学设计思路

《海洋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强、操作要求高的课程,在教学中要求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强化实训,并尽可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鉴于此,将“任务驱动法”引入到海洋测量学的教学过程中,旨在使学生直接参与到测量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本文以“测设已知高程”为例,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按照“制定任务 — 任务描述 — 任务实施— 评价总结”的设计思路,将理论课与实训课按照课时数1:1的方式进行教学,探索“任务引领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使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并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1 明确目标,制定任务

通过水准测量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并掌握了水准仪的操作和水准测量的工作流程。而在具体施工测量中,测设的基本工作之一便是将图纸上坐标物的高程位置标定到地面上,即测设已知高程。为了使学生清晰明确施工现场的需要,特在学生已有水准测量知识的基础上,制定“测设已知高程”的任务。

2.2 安排教学组织形式

在海洋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实施1名主讲教师负责集中教学,配备2名教师分组指导学生实训的教学方式。考虑到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本次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集中教学与分组实训。

授课班级共31名学生,理论课集中在教室讲解,实训课分组展开,每组5人,共6组,分别由3位老师负责(其中每个指导老师负责2个组),并由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分组时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距,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组成小组,选取1名工作积极并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以便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共同完成任务。

2.3 提出任务

集中教学阶段,主讲教师结合施工现场应用案例引出本次任务,并对任务进行描述;分组实训阶段,由指导老师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并说明注意事项。

2.4 任务实施

任务提出之后,便进入实施阶段,分为集中和分组实施两个部分。集中实施阶段是在主讲教师启发下思考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案,重点在于对任务的分析研究,使学生掌握高程测设的方法与数据的整理计算。分组实训则是任务实施的重要环节,在指导教师布置好任务后,小组成员根据具体的实施方案完成任务。指导教师监督学生的任务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引导。

2.5 评价总结

对学生任务实施过程的评价,评价采用小组成员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

3. “任务驱动法”教学的实施过程

3.1 集中教学

总结评价

5分钟 对实训情况的总体评价 学生总结归纳

教师点评 总结 通过实训巩固理论知识

4. 教学反馈与总结

按照“任务驱动法” 进行的教学思路进行实施,实施效果较为良好。一方面,在集中教学阶段,学生能发挥各自的主动性,积极探索,寻找并制定任务实施方案,并能有效地将任务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在分组实训阶段,小组成员在指导老师的监督与引导下,通过实施 — 总结 — 再实施 — 总结评价,能分工合作,并及时查漏补缺,完成任务。

4.1 教学反馈

课后对授课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认为很明确本次教学应完成的工作任务,也很明白本次教学内容与相对应的工作岗位的关系;其余的学生表示基本明确本次教学任务和明白与对应岗位的关系。在教学方法方面,全体学生认为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更便于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效果方面,37%的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透彻掌握了完成工作任务有关的知识,60%的学生表示基本掌握相关知识,仅有3%的学生表示没有掌握相关知识。在培养与学习任务相关的技能方面,70%的学生认为得到了充分锻炼,30%的学生表示有所锻炼。在教学活动中,60%的学生很好地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40%的学生基本完成了任务。在向学生征求的意见中,大部分学生表示本次教学的实践时间安排仍需更多一些。

通过以上的反馈结果可以发现:(1)在选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时,从施工现场角度和学生就业岗位出发来选取和设计任务至关重要,只有设计合理,学生才能明确教学内容和任务与工作岗位的关系。(2)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任务学习,主动探索任务实施的具体方案并付诸于实践,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便于知识的掌握。(3)“任务驱动法”教学在分组实训时的成效明显,通过任务的实施,学生基本掌握了“高程测设”的操作技能,同时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结论

“任务驱动法”是设法营造的一种真实情境,让学生能够了解、熟悉、掌握工程测量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积累经验,形成能力。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法教学在海洋测量课程的实践中是非常有效的,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给学生布置具体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带着任务学习,从而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逐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此外,在“任务驱动法”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虽然按照“设计任务 — 任务实施 — 评价总结”的思路,弱化了理论知识,强化了实操训练,将理论融入到实训过程,但是由于实训场地、测量仪器、师资配备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我们仍没有完全打破理论课、实训课的界限,无法完全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任务驱动法”教学。因此,在今后的海洋测量学课程改革中,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来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任务驱动法”教学。

(1)加强测量实训室的利用,将集中教学部分转移至测量实训室;

(2)注重施工现场调研,完善测量实训场地,使实训场地与施工现场零距离;

(3)加强指导教师的行业培训力度,重视与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作用,使得学生、

“所学即所用”;

(4)可以打破整班制教学,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名同学。取消现行的主讲教师到课堂进行

集中教学的方式,而是为每2-3个组安排1名指导老师,由指导教师负责每次新任务的设计与布置。

参考文献:

水准仪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土木工程专业高职高专对人才培养要求出发,阐述了多年来在《土木工程浏资》教学中的教学实践,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教学效果。

1《工程测量》课程的性质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是为培养满足土木工程行业对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工程测量》的教学实践

2 .1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以项目引领,以高级测量工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融合、职业素质培养与实践活动融合为基本,基于土木工程项目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项目内容与真实岗位工作任务一致性;课堂教学与实训环境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一体化;“教、学、做、赛”一体化。

2 .2教学方法设计

在教学改革中,本课程注重“教、学、做、赛”四位一体,采用室内与室外、单一技术与综合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用“教、学、做、赛”四环一体嵌套式教学和授课、实验、实训、教学录像、教具、挂图、以及多媒体、网络现代教学手段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课程以实践性教学为主,始终贯彻“学生探索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和“到工程实际中去锻炼”的指导思想,采用“将课堂讲授和课间实习穿行”、“课程结束后进行集中教学实训与任务驱动”双管齐下的方法。

(1)“教”,重点讲授与任务驱动相结合。本课程采用“纵向与横向处理”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纵向处理”是指按土木工程建设的侧量任务阐述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横向处理”是指按土木建设各典型工程分别进行描述。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一般性,有纵向处理特色,是需要重点讲授的,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操作和使用及必要的记录计算;对典型工程应用只作一般性讲解,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同时,本课程的内容涉及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理论、方法与技术,但实践性非常强,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学院的建筑工程实践,穿插大量工程建设实例,介绍最新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以及测量作业和数据处理的过程,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2)“学”,演示、参观教学与课堂提问和讨论相结合。对于学院现行条件不能满足动手操作的仪器如测量机器人、陀螺经纬仪、激光扫描仪这类仪器,采用演示教学法;常规仪器的学习与操作除了将仪器架在讲台边讲边操作示范外,还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穿插大量图片,使学生对这些仪器及其操作流程、应用有直观的认识。另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围绕课堂教学、课程实验和实习,开展课堂讨论和课后讨论,收到很好效果。

(3)“做”,即学生的实际操作与项目模拟测绘相结合。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把项目分解为若干任务,结合实际或模拟的施工项目,组织学生开展实地测绘工作,培养学生对测绘仪器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项目的测量应用和施工放样能力,加强团队与吃苦精神的培养。

(4)“赛”,即工程测量技能竞赛。为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土木工程常规测量仪器实际操作技能和计算理论能力,在课程项目结束后,开展测绘仪器使用与单一项目技能竞赛活动,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土木工程测量》的热情。技能竞赛与行业相关测量标准相结合,注重规范化、标准化。学院每年组织一次。

2 .3教学手段设计

(1)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交互式软件和黑板板书的综合运用。在理论课教学中,采用大课与小课相结合,传统板书与电子教案相结合,讲授与提问相结合授课模式;小课以辅导讲解、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大课的授课老师必须在已有的多煤体课什基础上,进行认真备课,收集相关的录像和与教学软件,对复杂的原理通过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现,对重点、难点要通过黑板板书作细致讲解,黑板板书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手段。

(2)网络教学。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建造网络课外互动学习系统,包括课件、电子文档和相关链接等,提供学生自主性学习软件、视频和网页课件、课堂录像、习题和课程实训系统、实习实验系统等。授课教师通过网络为学生传道解惑释疑,可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时空距离。这些方式受到学生极大欢迎。

(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间实验、综合性课程实训、演示教学和集中实训。无论是哪一环节,均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采用实测数据进行。如在实训中,要求学生按工程要求进行图上设计、实地踏勘选点、外业施测、内业数据处理、撰写实训总结报告,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测量作业过程的掌握,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灵活多样的考查与考试。在教学中,注意平时的考查与期末考试的结合,考查包括上课率和作业完成情况、上课的笔记、课堂讨论和答疑情况等;考试的形式多样,以理论水平测试与实验实训考核并重,实验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记载情况及结果来衡量学生的成绩;实训考核采取学生随机抽题考核(包括操作和口试)的方式,实训总成绩由操作和口试考核成绩、实训报告成绩、平时成绩(出勤和表现)兰部分按6:2:2的比例组成,实训成绩按百分制评分。

3《工程测量》的教学效果

从2004届学生开始,我们就开始逐步在一些班级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并且适当的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使得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我院的毕业生们就业后在工程测量方面得心应手,能很快融入工作角色,深受用人单位喜爱。很多单位慕名直接向我们学院要人,2011年的毕业生现在没毕业就全部就业完毕,二年级的学生也有不少已被用人单位预定(一年级开测量)。

水准仪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近年来,测量新技术的发展,对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受到挑战,优化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从传统性教学向应用性教学转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和适应发展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工程测量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专业课程,课程地位非常重要,但内容庞杂,要很好地掌握该课程十分不易。因此,在测绘新仪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迅猛发展情况下,探索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是迫切需要的。

1 工程测量教学内容的改革

从现有的教材来看,大多数教材的内容落后于生产现场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选用合理的教材,根据现场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对普通测量技术进行适当的删减,增加相应的应用测量技术和现代测量技术的相关内容。比如:可以增加计算器编程、全站仪在施工放样中的应用、GPS在施工中的应用等。现在大多数的工程测量教材在应用技术章节讲的过于简单,这在教学中要讲到各个方面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普通测量技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通用,应用测量技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根据不同的方向进行选用,现代测量技术作为学生熟悉测绘新技术及其应用。

2 工程测量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工程测量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堂教学和课间实习相结合是工程测量教学的主要形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在工程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从引导的角度讲授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讲授中要留出适宜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学手段不能一味的以板书为主,要适当的引进现代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改善课堂环境;学生对所讲的知识理解是抽象的,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件中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工程实例。

现在测量仪器品种甚多,发展迅猛,使得现在的教学设备陈旧和老化严重,落后于生产;而且现在大多数院校的经费紧张,没有多余的资金购买各种品牌的测量仪器、新仪器和设备,但是现在教学又需要,在这种供需矛盾的情况下,可以从网上和仪器厂家收集相关的新仪器的图片和介绍,使学生对新仪器有一定的认识。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把相关的教学资料在校园网上,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测量论坛和测量网站,通过互联网让学生了解测量的发展动态。

2.2 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工程测量实训是工程测量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实训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技能和测量作业方法的主要途径。但是现在测量实训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设计的实训项目还没有完全和工程建设相结合。

实训项目偏少,测量仪器陈旧,未能完全把工程建设中的现代测量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运用近来;随着高职的扩招,现在的实训设备量偏少,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改革中,需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和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训项目的训练。

3 工程测量考核方式的改革

工程测量这门课程有很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难以反应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考核内容过于依赖教材内容,导致学生只注意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略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因此有必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3.1 工程测量课堂考核的改革

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最重要的是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往的考试多采用试卷进行,出一些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计算等题目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注重书本知识,不能很好的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些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考出好成绩,但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很差。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需要采取试卷考试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把理论考试、仪器操作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3.2 工程测量综合实践考核的改革

工程测量综合实践协同作战特点突出,这对培养团队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综合实践时,更应该注重对过程的考核,综合实践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实践的每个阶段,以实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由小组长对每个成员给出评价。实习结束后,以此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实习中,根据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仪器的熟练程度、实习期间的表现对学生做出综合的考核。

3.3 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

从事工程测量教学的青年教师大多数是从校门进校门,缺乏必要的工程实践经验,很难掌握施工单位对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需要程度。有必要定期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去施工单位进修,以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来提高自身的水平;教师应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教师除了教学工作以外,还要参加一定的科研活动,承担一定的工程任务,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项目化教学探索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特点,积极探索项目化教学改革,作如下探索性课程设计。

4.1 课程目标设计

4.1.1 能力(技能)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具备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学生能完成一个单位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定位放线、施工控制及竣工测量工作的能力,为后续的测量实训、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工作打下基础。

(2)具体能力目标。

具有距离测量及相应数据成果整理、分析能力。

具有高程测量及相应数据成果整理、分析能力。

具有角度测量及相应数据成果整理、分析能力。

4.1.2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以下知识。

(1)明确建筑施工测量的任务、要求与工作原则,掌握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2)掌握水准仪、钢尺、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3)了解现代测量技术发展的趋势。

4.1.3 素质拓展目标

在完成项目任务活动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当前企业经营理念,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与个人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具体能力如下。

(1)培养自我学习能力、使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人协作能力。

(2)培养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4.2 课程内容设计(表1)

4.3 项目设计

(1)项目主题:竣工测量验收。

(2)项目选择。

项目1: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工楼:用于课堂师生共同完成。

项目2: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4#宿舍楼:作为平行训练项目用于课后学生自主完成。

项目3: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放线):用于随后两周的综合实训(训练与提高)。

(3)项目分析。

①项目贯穿:选择的项目中包括了: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在完成项目中各分部分项任务中能够贯穿。

②任务驱动:以每个分部分项工程为一个基本单元,每个单元中都有各项具体的任务,每次课堂和课后都需要完成相应的数据分析及成果展现,通过任务驱动,将知识点进行贯穿,所有单元的训练任务完成后,学生应会掌握对应的知识点。

③成果展示:通过两个平行项目中各单元的任务不断推进,学生反复训练,能力不断提升,所有单元的任务完成后,即一份完整的竣工测量报告及竣工图。

④实训设计:课程教学完成后随后选择的项目3进行两周的综合实训,项目3较项目1、项目2难度和复杂程度有所增加,通过综合实训,可实现学生综合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达到训练与提高的能力。

(4)完成项目要求。

①按照给定的项目施工图完成实际工程的竣工测量报告及竣工图的绘制。

②按照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测量。

③质量要求:测量数据齐全且符合精度要求。

④时间要求:实际安排教学时间内完成成果。

(5)单元任务明细及进度计划(表2)。

(6)完成项目任务措施。

以目前建筑工程建设三方(施工方、监理方、建设方)为基本管理单位,将班级分为三个部门,并选出三个部门负责人,以项目1作为教学载体,每个分部分项工程为一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的具体任务由三个部门分别完成,通过反复训练掌握单元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7)角色模拟及职责划分。

4.4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表3)

4.5 考核方案设计(表4、5)

水准仪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一、工程测量教学分析

工程测量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突出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主要学习工程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布设理论与方法,各种施工放样方法,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监测与分析,各种典型工程如线路、桥梁、隧道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等的测量工作,工程建设中的测量信息管理,GPS等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等知识与技能。

(一)工程施工测量人员的岗位分析“以岗导学”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岗”是指职业岗位(群)需求,建筑行业的施工测量岗位,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一是测量工,是负责仪器操作的人员。他们主要是执行技术员、测量员的具体操作指令,操作全站仪、水准仪或RTK等测量仪器协助完成测量任务,也可以独立完成一些较为简单的专业测量任务。他们本身不具备独立完成较为复杂的工程测量任务的能力,基本是作为测量辅助人员来定位。具体工程实践中,我们可以称之为“司仪”,可以简单理解为操作测量仪器的人。二是测量员,既可以负责仪器操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定的工程测量任务。他们只需技术员的简单总体任务指令,即可完成一定的测量任务,而无需详细的具体操作指令。在具体工程实践中,就是真正可以独当一面的“测量员”。三是测量工程师,既可以完成一定的工程测量任务,也可以完成一定的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具有双重身份:测量员和技术员或施工员。他们无需别人发出测量工作指令,可以独立完成单项工程的测量工作,可以根据工程进展来安排相关的测量具体事项。具体工程实践中,我们可以称之为“测量工程师”。

(二)高职毕业生在建筑业工程测量岗位上的职业生涯分析目前,高职毕业生在建筑业工程测量岗位上,一般也经历过以上分析的三类岗位。“首岗”一般就是“司仪”,这个阶段具体经历时间长短视工程项目具体情况以及毕业生的具体素养而定,有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当然也有短短2-3个月的。越过这个阶段,就进入了“常岗”阶段,即“测量员”。与技术员一起共事,是技术部/组的一员,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工作;这个阶段具体经历时间长短同样视工程项目具体情况以及个人的具体素养而定。越过了这个阶段,就进入了“测量工程师”阶段,即“技术员兼测量员”,与技术员一起共事,是技术部/组的主要成员、骨干甚至负责人,指导其他技术员、测量员的工作;这个阶段具体经历时间长短主要个人的具体岗位升迁有关。

(三)当前工程测量教学的不足传统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多数根据测量学科的系统组成,将测量的基本理论、方法与仪器使用,按照不同的测量种类分别讲述,对一些与专业工程相关的测量放样等内容往往蜻蜓点水,没有结合具体测量岗位、具体测量部位、具体测量阶段,很多毕业生在面临工程实践时无从下手,在校的这种测量学习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对应岗位职业能力。

二、“三阶递进”培养“准测量工程师”教学改革

(一)工程测量“三阶递进”教学模式构建基于工程测量岗位职业能力递进的“三阶递进”教学模式。“三阶递进”是将学生测量课程学习划分三个时间阶段,包括工程测量基础教学、专业测量教学、综合任务训练等三个阶段;在空间上搭建三个阶梯,即“司仪”阶梯、“测量员”阶梯、“准测量工程师”阶梯等三个层次,采用项目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并实施全程形成性考核,引导学生在严谨有序、真实生动的项目训练中获得综合能力提高,在工作岗位迁移上升中不断实现职业能力的递进。1.“司仪”阶梯通过简明扼要的测量理论、方法的学习和测量仪器的实际操作训练,边学边练,充分体现“学中做”。完成本阶梯的培养,初步具备一个“司仪”即仪器操作人员的职业能力。这一阶段强调测量工的岗位技能,重在仪器操作技能。2.“测量员”阶梯通过工程常见的测量任务(地形、线路中线、纵横断面等等)驱动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计算、动手实作能力,实现职业技能的提升,充分体现“做中学”。完成本阶梯的培养,初步具备一个“测量员”独立测量工作的职业能力。这一阶段强调测量员的岗位技能,突出测量员的独立测量工作能力的培养。这一阶段强调兼顾测量员与技术员的岗位技能,突出技术员的技术管理作用。3.“准测量工程师”阶梯通过在测量基地摸拟行业实际工作岗位或项目现场开展“实战训练”,强化、提升学生的“自主应用”的职业技能。完成本阶梯的培养,初步具备一个“准测量工程师”独立测量工作和主管技术工作的职业能力。这一阶段强调兼顾测量员与技术员的岗位技能,突出技术员的技术管理作用,能进行项目的测量工作的总体组织与实施。

(二)“三阶递进”式教学构建的实践贯彻“以岗导学”,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重构工程测量课程体系,研究在工程测量教学中依据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和不同岗位层次技能需求划分教学阶段,将传统测量课程拆分为岗位导向的“三阶递进”式教学,将测量岗位的工作任务安排到教学中,使教学任务与岗位能力相融合,并形成“三阶递进”的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实施方案如下:1.根据专业具体情况以及行业企业的特点,依据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将企业相关岗位的技能需求纳入教学大纲,设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具体考核表标准。2.通过企业、同类院校的深度调研,对各层次测量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针对相应职业能力需求优化项目任务安排。3.划分“三阶”,结合各层次岗位技能需求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形成模块化的课程组织形式。4.编写课程“三阶递进”教学方案并实施,在实施中不断优化“三阶递进”教学方案并进行技术总结。邀请企业技术骨干、不同院校专家参与编写“三阶递进”的配套教材,相关院校共同使用。

(三)设计“三阶递进”的工程测量课程内容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铁路测量》课程为例,《铁路测量》课程“三阶递进“的教学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高职工程测量课程在直接对应建筑行业测量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同时兼顾学生职业规划发展的需要,构建特色鲜明的“三阶递进式”课程内容体系,让学生在内容的逐步深化、项目的不断综合中锻炼工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职业能力的形成。

三、结束语